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共7篇)
1.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篇一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中高考改革风向标来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
千呼万唤始出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今天正式出炉。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相比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正式版本的核心素养体系明显“瘦身”,更加体现“核心”的价值。征求意见稿共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9大素养、25个基本要点。此次发布的核心素养则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从总体数量上来说减少了3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少了7个。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比如,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大素养18个要点具体的主要内涵和重点到底包括哪些呢?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2.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篇二
通过上海长期的实践探索及相关理论研究,我们认为,要使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的成长收获,应当切实做好“三个转化”:一是要将核心素养要求转化为学校德育的顶层内容体系,使之从普遍要求变为教育教学遵循的内容;二是将顶层内容体系转化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改建议,完成从“素养要求”到“文本呈现”的转化;三是将课程标准和教材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完成从“文本呈现”到“入脑入心”的转化。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点,蕴含大量德育因素,体现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增强立德树人系统性,综合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学生素养培育过程中,核心要义是“德”这个魂,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校德育深化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必须在准确把握当代学生特点、深入总结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构架、系统实施。
一、准确把握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德育接受基础
增强针对性是提高科学性的前提,准确把握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德育接受基础是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立足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以“德育内容一品德心理结构一影响因素”三维指标为模型,对全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现状及各学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及德育接受基础进行了大样本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这一代学生成长于多元化环境,身处全球化背景,在他们身上,断裂性与传承性并存、功利性与超越性转换、个体性与社会性结合、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
一是当代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知、情、行、思、信)发展水平和内部关系呈不平衡状态。就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总体发展水平而言,学生的“情”(情感倾向)优于“知”(认知水平),“知”优于“行”(行为选择),“行”优于“思”(思辨能力),“思”优于“信”(价值取向)。比如,学生对党和国家高度信任、充满信心,但对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认知呈多元、离散的状态;学生的行为选择在表现出利他倾向和奉献愿望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趋利避害和功利倾向;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认知内容呈结构性差异。以学生接受的德育认知内容为依据,总体而言,学生普遍认同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但对政治生活和国家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关注度一般,理解较为欠缺。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正面、积极,但不少学生对党的认识更多仍然停留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形象,对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
三是各学段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成长特点和德育接受机制。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倾向于脱离权威进行自我认同,并进而在朋辈群体中寻求认同。低学段学生更关注个人能力,高学段学生更看重个人魅力、人际关系和个人品德。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快乐感下降,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降低。低学段学生所感知到的人际和谐感更强,更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并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伴,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倾向。年龄越小,学生越容易感知周围的环境诚信,更倾向于遵守现有的规章制度。高学段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往往选择以个人决定替代民主决策。
二、做好顶层设计和做实学科德育是上海学校德育实践有效实施的重要经验启示
自2005年起,上海以开展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为抓手,不仅构建了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顶层内容架构,而且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所蕴含的德育资源,编制了涵盖中小学全部21门课程的学科德育实施意见,为每一学段、每一门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经过十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刻感受到,核心素养好比是人体必需的“盐”,只有融入所有课程之中才能被学生更好地吸收。而且,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本应是一体的,每一门学科虽然直接呈现的是知识与概念,但其背后仍然是由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支撑,这就需要我们用核心素养这把“尺子”把它们挖掘出来、融入进去。
为此,上海建立了面向全体教师的32个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17个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和1 1个德育教导跟岗基地,一大批名师带领各学科教师深入研究与探索学科德育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实践,“教书又育人”“德智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这些年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上海各学科教师在实施学科德育方面已经从“有没有”走向了“好不好”的发展层面。
近年来,上海把“整体构建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作为全面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并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为牵引,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入研究,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目标导向,力求通过学理分析、实证调研和教材梳理,以理论研究探索与实践试点经验良性互动为推进途径,努力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科学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这一内容体系立足价值性、科学性、系统性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转化为契合青少年心理认知、符合学生道德发展规律、适合学校德育实施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研究形成了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包含16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这一内容体系上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接各学段、各学科德育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中小德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以此努力促进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学科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三、着力探索核心素养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有效途径
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及相关理论研究,我们认为,要使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的成长收获,应当切实做好“三个转化”:一是要将核心素养要求转化为学校德育的顶层内容体系,使之从普遍要求变为教育教学遵循的内容。对此,关键是要将普遍的价值概念转化成具体内容,一定要跟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的知识情景和认知环境中全面深刻地认知、领悟和内化。二是要将顶层内容体系转化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改建议,完成从“素养要求”到“文本呈现”的转化。三是要将课程标准和教材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完成从“文本呈现”到“入脑入心”的转化。为此,做好以下三方面尤为重要:
一是系统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教材主载体作用。聚焦顶层内容体系有效融入的科学方法研究,充分挖掘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等现代科学的成果运用,准确把握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顶层架构体系在不同学段融入的基本规律,并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教育序列,将其系统、科学配置到各段、各门相关学科之中,提高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专业化水平和层次递进性。同时,以“高校研究基地搭台、普教高教联合唱戏”的思路,通过柔性流动、特聘教授等机制集聚一大批基础教育各学科的专家、一线骨干教师和部分高校教授,分学科科目研究论证课程标准和教材修改的科学性,并在研究制订各学科教材编写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开放的教材编写委托机制,构建需求发布与准入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在遵循德育内容顶层架构的基础上,梳理和聚焦当前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瓶颈问题,构建以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为重点,覆盖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初、职后阶段的师训课程体系,编制各学科各学段教学指导意见,整体提升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第一,着力推行新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和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双证”注册制度。对于新入职青年教师,开展为期1-2年见习培训。第二,创新和丰富校本研修内容。立足课堂实践,厘清教师教材教法素养结构,据此建设低结构、短课时、数字化、模块式的教材教法研修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和专业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提升学科教师教材教法素养和培训者课程开发能力。
3.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篇三
八一学校以“课程建设和学生发展”为核心工作,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力求在未来发展中,形成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选择题——寻找学校变革的突破口
中高考改革带来一系列变化,评价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从固定走向选择与开放,增加了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而学校原有的课程框架、评价方式、教育资源均不能满足未来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是学校未来变革的突破口。教师对改革的认知度、认同度和主动参与意识是推动学校适应改革的基点,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都将发生变化,教师角色也会重新定位,特别是高中,走班选课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将发生变化,所以教师队伍的培训与重组势在必行。另外,学校原有的课程结构和运行模式也会因学生课程选择的增加和评价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如何建构契合未来改革发展的课程体系是关键。
课程加减法——突出学生发展的增长点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但这些课程受到课时、人员的限制,缺乏系统性,课程资源比较分散;缺少针对性,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契合度不够;创新性课程不足。基于此,我们探索建构适合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新三级课程体系,即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和挑战课程。在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删减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课程,增加突出学校未来发展特色的工程方向与金融方向课程,增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力、领袖素质的课程,制定课程建设分步计划。
第一,确定不同学段学生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文化及价值观,重新进行课程分类与层级梳理;基于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搭建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建立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和适应未来高考改革方向的高中课程体系。第二,课程建设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初高衔接,关注不同学段培养目标的层递性及不同学生的需求。第三,丰富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关注课程与生活及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关注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的培养;关注大学先修、学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型课程等。第四,完善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引进课程管理评价系统、学生综合能力测评系统、学生学业成绩追踪系统、网络阅读平台,利用大数据与教育技术对学生成长进行跟踪管理、反馈。
课程结构重新梳理后会带来管理、评价、选课指导、上课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学校都要考虑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方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管理新策略——关注团队素养的提升点
学科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体验。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需求。
改变教师观念。学校基于“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着力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通过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改变教师结构。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有意识增加在专业领域有研究专长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学历人才,引进有学术课程领域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项课程培训;鼓励有学习需求的教师,参与到专项课程研发团队。通过培训、学习,改变教师固有的授课方式,尝试在开发新课程的基础上,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4.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 篇四
[来源:人民教育微信] 2016-09-15 08:01:25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明白,成绩和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才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核心。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以前我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应该换成这句话,有了六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底有哪六大核心素养呢?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指标,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社会各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Q: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Q:核心素养研究的专业性很强,请介绍一下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
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十二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
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
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Q: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Q: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Q: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Q: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5.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篇五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数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在如今“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成绩”的功利社会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真和目标,我们的教师失去了幸福,我们的学生失去了身心健康。我们是否该呼吁,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师回归自我?让学生回归真诚?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育人为目的,承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审美情操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提升等多种功能。然而,如何能将育人与课堂完美融合?让课堂如一汩清泉缓缓流淌在学生的心田,滋养、浸润、感化……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其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且自主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关键。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学习在生活中的价值;二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觉着枯燥无味。语文即生活。
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为课堂找到生命的源动力。如在讲冯至的《“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时,我联系当下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学生理解“人民的名义”的含义,再提出一个思考问题:能否以“人民的名义”为主题,为杜甫写一首赞歌?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文章,学生自然会思考杜甫、杜甫其诗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学生不喜欢学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学习。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能呈现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及能力。而如何预习、复习,如何抓住课堂,也需要我们给予方法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习惯的养成。如文言文教学的课前预习,要指导学生读文中标注注释、标注不理解的字词等。现代文阅读,一定让学生画出中心句,概括每一段内容。诗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诗歌内容。让学生渐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会学到会学,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与方向。学生只有在自主中找到自我,才能真正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引领学生读书,为其能够开拓视野、理解生活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引领学生读书,读好书是落实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奠定文化内涵、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
虽说这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但它更需要我们坚守信念,树立信心,并做好合理、有效的读书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要求高
一、高二学生每月读两本书,并定期督促检查,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读书过程中,指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并指导怎样写读书笔记,怎样写随笔感悟。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读书,将教材和课外读物联系起来,是对课堂最好的延伸,也是开拓学生视野的最好途径。如讲《赤壁赋》,读《苏轼传》;讲《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讲《先秦诸子选读》,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讲《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读郭小川的《品中国文人》……
利用学校开展图书展览活动的机会,给学生推荐优秀篇目,鼓励学生坚持读书;利用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鼓舞学生在读书中提升修养……告诉他们即使不喜欢读书,也可以买些书搁置书架,附庸风雅也罢,“仰望经典”也好。和他们开玩笑说《人民的名义》中的高小凤之所以笼络高育良,就是因为读了《万历十五年》。总之借用一切机会渲染读书的作用和价值。读书是每一天养成的习惯,在读书中去理解平凡的生活,寻求完善的自我。
三、和学生一起学做人,为其热爱生活
教育如果有归宿,那落脚点应该是生活。人生就是一门课,和学生一起探究这门课,一起在人生路上活出味道,活出自信的自我。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教学状态,寻求最真诚、最欢乐、也最有意义的课堂。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设宽松的教与学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少一些居高临下的权威式的“命令任务”,多一点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少一些面红耳赤的批评指责,多一点耐心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综合性的评价和内容。正如贾玲老师所言:换一种评价方式,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对于优秀学生的有思想、有创新的答案,要给予激励与肯定,发挥他们的潜能,促成他们优秀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发展。而对于更多的基础平平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发现和肯定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鼓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进步,让他们在进步中找到自信心。
同时,更要和学生一起学做人。讲《养浩然之气》这篇文章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夏雨含下水救人靠的是勇气吗?讲《赤壁赋》时,和学生一起学习苏轼对生命的尊重。
6.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篇六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倡导21世纪技能和关键能力, 2014年教育部文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意味着我国的英语教学, 尤其是基础教育学段的英语教学, 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将面临重大变革。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其价值观、世界观, 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热点话题。
一、核心素养的国际背景与现实意义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后期, 它是世界各国为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竞争实力, 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的应然结果。各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 将其研究成熟的核心素养模型融入课程体系, 实现了从旧有的重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性、重知识结构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向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的转变 (辛涛、姜宇, 等2014) 。
当前, 我国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进行,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不可避免地成为本轮课标修订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把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 (顾明远、石中英2010) 。
面对当前社会急切渴求卓越教育的大背景, 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改变课程教学重内容轻能力的现状, 明确学生需掌握的核心素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实现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语言教学的文化特性
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 是一个文化传播过程, 它改变了原先大部分人认为英语教育过程是一种“知识获得的过程”或者“语言技能传授的过程”的思维定势。文化人类学以及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表明, 语言教学应以人为核心,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一方面, 英语教育过程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 并非单一的语言训练过程;另一方面, 英语教育除了训练语言技能外, 还承担着构建人文性, 构建感情精神世界, 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的任务。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 英语教科书承载着多元文化内容, 英语学科教学属于典型的跨学科教学。同时, 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个体的人格、情感、心智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入手, 无论是教科书编撰者, 还是使用者, 都应该将英语教科书赋予文化的内涵, 实现语言教学的人文性。
三、文化内容在英语教材中的呈现
在文化阐释的框架之下, 对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元素及人文性进行深入挖掘, 为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文化内容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呈现。
首先, 文化内容贯穿于教科书的始终, 在话题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 在文化的渗透中提升学习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在展示文化内容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因此, 它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认识到, 没有固定的哪种文化内容必须出现在阅读中或者听力中。正是由于话题的特殊性, 文化内容的展示才各有差异。因此, 教师按照不同的文化划分来看待文化内容的呈现方法更具科学性。
其次, 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教师要用辩证的方法、善于思考的态度对待文化内容的呈现。教师可以在真实自然的情景设计 (故事、传记、游记等) 中呈现文化内容及价值观, 或者在新颖别致的写作风格 (悬念、对比、冲突等) 中呈现文化内容及价值观。此外, 教师可以借助文字、插图、表格等形式呈现文化内容及价值观。
最后, 文化内容, 特别是文化点的选择和呈现应多角度 (多元) , 可以采用中外对比、古今联系、不炫不贬等方式;另外, 文化内容的选择、表述和编排应便于教师课堂操作和增强文化教学的效果。编者在考虑教科书跨文化教学属性的同时, 还要注意到从学生年龄的视角来衡量内容取舍和表述方式。
四、文化教学实例
笔者在前文主要对语言及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接下来, 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为例, 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探讨语言教学的文化特性。
(一) 教学目标
一般来讲, 遇到“When is your birthday?”这样的话题, 教师通常会将其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 词汇方面:掌握1~12月份的表达;掌握序数词1~31。
(2) 日常交际用语: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3) 语法方面:日期表达法。
2.能力目标
教师通过设计连贯的听、说、读、写等活动,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使学生熟练应用“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句型, 并进行回答。
3.情感目标
教师向学生渗透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思想教育。
(二) 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教师通常会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第一步:热身
由于学生在本册书的上一个单元, 即Unit 7中已经初步接触了数字的英语表达, 因此,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借助句型“What is your telephone (room) number”询问学生的电话号码, 以达到复习相关数字、激活原有知识的目的,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第二步:呈现
教师可以利用歌曲、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方式呈现新知识。
第三步:操练
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实物 (如挂历) 或PPT, 以两人问答、小组问答、抢答等多种方式操练新知识。
第四步:巩固
教师以听力训练、口头训练、笔头训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第五步:布置作业
基数词、序数词的转换练习, 翻译练习;让学生参照Page 47 1a中的英文日历自制英文日历, 设计家庭成员生日调查表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机械的读、写训练方式,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复习已有知识, 品味、体验、运用新知识。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思想主张, 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进而达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目的。
其实, 可以大胆地尝试发散教师和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关注并挖掘话题“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文化元素及人文性。不妨尝试增添如下情感目标以及教学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对birthday以及1~12月相关内容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提升语言的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观看一段英文原版视频, 完成以下三个题目, 并说出为什么。
1.True or false?
For the child’s first birthday party, parents usually make one birthday cake in America.
2.In the USA, after the____birthday, children have the right to get the____driver’s license.
A.fourteenth B.sixteenth C.eighteenth
3.John is 20 years old.What can’t he do,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aving a date or drinking wine?
另外, Homework部分设计探究型作业———What’s the origin (由来) of the twelve English months?
众所周知, 多媒体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避免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 以及学生枯燥的学习方式, 能够弥补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有效帮助学生获取文化信息。之所以将情感目标增添为对birthday相关内容的认识, 是因为一个国家的语言背后隐藏着这个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信息。就算是一个句子、一个单词的构成形式, 也蕴含着文化意味。
在谈到birthday时, 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触及cake这个单词, 而birthday cake又能够反映出中西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以美国家庭为例, 父母在为一岁的宝宝庆祝生日时会选择两个生日蛋糕。因为美国有这样的习俗:人们先在蛋糕上插蜡烛并将其点燃, 待过生日的人许愿之后将蜡烛吹灭。因为由于一岁的宝宝太小, 可能会将蛋糕弄得不成样子, 所以美国家庭通常会准备两个蛋糕, 一个给小宝宝食用, 另一个留给来庆生的其他人食用。而在中国家庭中, 父母在为一岁的宝宝庆祝生日时, 一般有抓周的习俗。大体来讲, 中西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以通过中西方人们的饮食观念、饮食内容、饮食方式、烹饪方式、餐桌礼仪这五个方面的异同对比, 引出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气候环境、生活方式上的本质区别。教师在引领学生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后, 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误解, 促进文化的互补和交流。
第二个小题非常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设计得较为巧妙。相对来讲, 美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他们对青少年拥有驾照的法定年龄限制与我们国家存在着差异。这样的设计很好地落实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融合,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个小题的正确答案是drinking wine。在美国, 按照法律的规定, 只有年满21岁的青年才可以饮酒, 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在我们国家, 对于饮酒的法定年龄并没有做出强制规定, 只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十一条中有所提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 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影响未成年人, 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 。通过这样一个中美文化的比较设计, 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中西方的酒文化, 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月份名称的由来最具挑战性。这里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颇多, 必然会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 若将其设计为探究形式的家庭作业, 既能发挥学生的团队作用, 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增强学生对12个月份的单词拼写的记忆效果。正如Byram (1994) 所认为的那样, 文化教学是造成语言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应该给学习者提供充足的知识和语言文化技能, 以便和外国一些具备同样背景和教育经历的人成功地进行交际。学习者需要有意无意、设身处地地理解外国当地人的文化, 并能够合适地接受其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
五、关于英语教学的反思
诚然, 上述添加的情感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深入, 掌握英语以及英语文化不仅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且能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在中国, 大多数学生虽然在小学就接触了英语, 但真正开始全面接触英语语法、单词以及文化等内容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灵活运用这门语言,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英语,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王秋艳2013) 。
然而,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许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干预过多, 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二是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单调;三是语言学习与文化分离, 教师教学素质、能力较低;四是过于倾向应试教学, 学生学习任务重。
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职业理想目标模糊, 责任心不强;二是教师职业态度消极, 纪律性差;三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不高, 使命感较差;四是教师职业作风不良, 荣誉感不强。
发现并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 提升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既有利于改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 又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学习英语, 发展核心素养, 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传播媒介以及信息的快速发展, 全球一体化趋势趋于明朗。在当今世界, 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日益成为文明交流的主旋律, 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我国初中英语教育越来越注重国际化发展, 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为目标, 使学生具备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为依托的, 英语教科书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 社会人文学科研究视角的改变, 英语教育的关注视角也在不断变化。从文化视角加强“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建设,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必然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摘要:阐述核心素养的国际背景与现实意义以及语言教学的文化特性, 从英语教学的文化性出发, 深入挖掘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元素和人文性, 分析文化内容在英语教材中的三种呈现方式。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为例, 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探讨语言教学的文化特性, 并结合具体的文化教学实例, 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元素在教材中的体现, 指出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元素,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文性
参考文献
顾明远, 石中英.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8.
教育部.201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B/OL].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EV465uNThmFeUifQJQLviVvRo_KJUWxP3eV0U_D-rZWUXfv_wdM76nkwQO5UURAFlKluLaTN5s4VrN0ytQnV2_
王秋艳.2013.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下旬) , (12) :93.
辛涛, 姜宇, 王烨晖.2014.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 .
7.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篇七
【关键词】美术教育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9-02
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应对今后的生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进步,美术教育同样如此。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但是实际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尚且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对美术教育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们美术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启发。
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方面的作用
1.人文底蕴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人文底蕴进行培养和提升,例如在美术鉴赏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可以形成自身的审美标准,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文化价值观取向也变得更为正确。同时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对古今中外的人文情怀更好的掌握,对经典美术作品和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进而提升和开阔自己的眼界,从更高的层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可以更好的感受历史、文明以及生命价值,文化鉴别以及理解能力方面同样可以有所提升。当然,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创造以及想象的空间,下面将就科学精神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2.科学精神
人文底蕴侧重于人文领域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而科学精神则侧重于科学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对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理性思考方式进行培养。
我国美术教育名家孔新苗曾提出,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成为画家,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仅以“画的像不像”作为评价标准。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交流能力、批判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对艺术产生其特有的理解与感悟,理解生活和生命的真谛,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和素质,进而实现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目的。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艺术平台,学生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更多的问题探讨和合作交流,进而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实现人生目标。
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方面的作用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工作中,社会参与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对自身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形成一定的道德准则并对其进行遵守。同时可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提升,对学生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使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树立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勇于承担责任。
1.责任担当
美术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需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能够对国家、社会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处理。在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通过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欣赏,学生可以形成一定的精神气质,而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美术及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可以使学生民族情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培养和激发。此后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民族荣誉感有所增强,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美术教育对学生责任担当方面的培养作用。
2.实践创新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类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行为以及意识方面得到更多的提高。此外,针对美术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对美育思路进行调整,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内容的指导下,美术教育理念需要随之产生更多变化,教师必须将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和美术教学工作进行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班教育,每位美术教师负责较少学生的美术教育工作,这样便可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指导和观察,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方面的作用
1.学会学习
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进而实现表达和感受美术教学的目标,对学生创造、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政治、军事以及人文等方面均需要图像信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辅助表达,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可以针对这一点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学生能够学会这种信息传播以及表达的手段。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能够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更多创意以及韵味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学生识读图像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这也是学生学习以及生存方面的必备能力。
美术教育可以對学生观察能力进行提高,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对图像表达形式进行利用,加强对信息方面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美术作品也是一种语言,其中包含美术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对美术语言的解读,学生可以对其中的情感以及思想进行理解,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在同一幅美术作品中学生可能具有其特殊的感悟与理解,这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与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健康生活
我国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课业压力,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和艺术的海洋中。教育本身并非目的,教师需要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应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美术教育,教师可以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问题处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提升均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生活。总之,无论是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还是自主发展均为核心素养发展或者说是“全面发展人”的核心内容,也是美术教育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审美品位、素质以及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开设美术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上文已经对美术教育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美术教师们可以借鉴文中观点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提高对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华剑.美术·核心素养·探究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对话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80-81.
[2]杨莹.论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J].金田,2012(1):197,196.
【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推荐阅读: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08-21
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11-18
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08-06
论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11-19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06-27
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0-05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10-25
中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09-01
五大发展理念发言提纲06-20
如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