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读后有感

2024-08-09

香菱学诗读后有感(通用11篇)

1.香菱学诗读后有感 篇一

我喜欢文学,从很小的时候起,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小人书盛行,我常常因看连环画,而忘记了时间。初读红楼梦是邻家小孩有一本,已没有了封皮,是红楼梦,第一回林黛玉进贾府。我被书中林黛玉那书香气,悲惨的命运所感动。她因母亲,弟弟相继病逝来到姥姥家,寄人篱下,那种滋味,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是滋味。

后来上了初中,开始在课文中再次读它,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期间也断断续续读它,对书中王熙凤管家的气魄,性格的泼赖,豪放所折服,而对她的心狠手辣,没有太多的理解。对薛宝钗,人缘好,为人处世哲学的羡慕,那时并没有觉得她是一个圆滑,虚伪世故的人,还有探春的才华,对母亲赵氏,弟弟做人的公正处理,觉得大观园中那么多有才华的美女们,都悲惨的死去。那中悲伤的心情,很久不能平静。

初中毕业时,王扶林导演把它拍成了电视剧,那是我家里穷,没有电视机,只有邻家八奶奶家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时间是夏天两点开始演,每天两集。每到那个时间点,我就心里很着急,总是跑道奶奶家门口,央求她让我看电视。那时候人们经济状况不好,很怕费电,为了节省,老奶奶经常不开电视。我就帮她做事,来换取两集的电视。可是又因为是连续剧,回数多了,父母亲也不让去了。那时候真的为不知道结局而难过了很长时间。

上大学之后,有了图书馆,其他孩子都在玩,觉得上大学没有负担了,可以放松,虚度光阴。他们经常最求时尚,谈恋爱,跳舞,逛街,看电影。而我却把时间耗在了图书馆里。刚开始,图书馆的管理员对我很陌生,都后来我们都已成为好朋友了。我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大学几年间,我重新读红楼梦,对其中的人物重新有了认识。知道了作者写书的意图。那也许就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知道了红楼梦中每个人物,性格都是那个社会所造就的。

我因爱看红楼梦,学了其中所有歌曲,如晴雯歌,叹香菱,红豆曲等,可想那是我对其的痴迷程度。今再听红楼梦,读香菱学诗,见老师讲的津津有味,我也听得入神,好像又看到电视中香菱学诗的情形。又一次了解她的身世,想她悲惨的遭遇,想她短短的一生所受的折磨,她的名字从甄英莲改到香菱,到后来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把它改成秋蛉,即秋天的虫子,蹦Q不了几天了,以至于她后来难产而死,就注定了她命运的悲惨结局。作者为啥要把她写的这么悲惨啊!我常想。其实现在明白生活中就有这样不幸的人,感叹这就是作者曹雪芹的过人之处啊。

下课后,再兴致勃勃的问学生,竟然很少有人读过,而我随之兴致很高深情唱起叹香菱之歌,竟然没有一人反应,更不要说有人学过,听过。问及他们,喜欢就更谈不上了。他们都说对这种曲调不感兴趣。心里很失落。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他们都想些社么,问及读书,竟很受有人喜欢。我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科技发达,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加之游戏盛行,人心浮躁,有几人让孩子能静下来读书。而且现在最受欢迎的微信,又能有几人静下心把它读完,都是走马观花。

我们真的应该更多的时候,静下来思考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现在的人是怎么了,人心浮躁,缺乏心静。我觉得应该多些时光看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宁静,因宁静而致远,淡泊而明志。可现在的人缺乏的是那种生活的激情。可悲。

2.香菱学诗读后有感 篇二

一、黛玉注重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组织有效的教学, 首先必须是和谐的。”当香菱想向黛玉学诗的时候, 黛玉并没有因香菱是个地位不太高的丫头而进行讽刺“打压”, 摆起师道尊严之面孔。她只用一句不经意的开场白就把香菱很自然地带进了“课堂”———“什么难事, 也值得去学!”黛玉的因势利导, 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也使得香菱从心理上有了学习的信心, 言外之意, 只要你愿意学, 你就一定能学得好!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了, 而与其悖逆的是应试教育, 其最大弊端就在于, 为师者仿佛都高高在上, 板起面孔过多地向学生灌输吃苦精神, 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更有甚者一部分教师有时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 讽刺打压。我们必须最大可能地将学生“解放”出来, 设法让全体学生都“能站起来”, “敢站起来”平等地与教师对话,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愉悦地学习。正如黛玉所说“你 (香菱) 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 不用一年的工夫, 不愁不是诗翁了。”如此教学, 春风化雨, 学生岂能学不好?其实, 每位学生都有“向师性”, 他们也乐于接近老师, 希望与老师沟通。一旦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他们便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这里, 曹雪芹以生动的教育传统告诉我们, 教师要善于观察, 激发学生, 给学生自信。

二、黛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来到贾府, 恰巧有机会, 便央求黛玉教其作诗, 而且认为, 如能拜黛玉为师“就是我 (香菱) 的造化”。由此可见, 香菱在没有“上课”之前, 她是慕名而来的, 有自主学习的欲望。那么“上课时”的香菱又是怎样的呢?香菱看完了黛玉给她所开的书目, 自以为有所收获,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 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 让我胡诌去, 诌了来, 替我改正。’”当香菱真的认为自己就是“诗人”时, 为师者黛玉并没有像部分老师那样板起面孔布置作业, 或者干脆打击她, 而是有意识地荡了一下, 吊一吊学生的兴趣胃口:“昨夜的月最好, 我正要诌一首, 竟未诌成, 你竟作一首来, 十四寒的韵, 由你爱用那个字去。”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当然, 作为学生的香菱内心深处, 此时肯定是波澜起伏的, 笔者认为她一定有着强烈的创作冲动, 她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作好这首诗。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到如此这般, 作为一线教师的笔者, 从内心深处对“黛玉上课”的艺术实在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黛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

“教的本质在于导。”黛玉在教香菱的时候就能够充分意识到, 必要时就必须给学生以点拨引导, 帮助她纠偏补正。当香菱想向黛玉谈谈读诗感受的时候, 黛玉是那般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听完后她马上予以肯定且做了必要的指导。后来当香菱把“处女作”拿来给老师黛玉评点的时候, 黛玉说道“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 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 再作一首, 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她深知什么样的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像香菱这样“苦志学诗”的学生, 对其指导可能严厉了些, 但为师者高就高在严而不苛, 引而不发。

香菱完成第一部分任务的时候“领略了些滋味”:“据我看来, 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竟是有道理。”黛玉并没有随声附和, 满足香菱的心理需求, 而是顺势往下牵引, 让其展示学习所得:“何处见得?”“‘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见了这景的……”这种教学可真难得:还学生的发言权, 让其感受成功, 而不是为师者灌输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正确答案。当香菱把黛玉所开的第一批次书目读完, 急于“又要换杜律”时, 黛玉又及时给了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作诗“要讲究讨论, 方能长劲”。初稿拿来, 作为老师的黛玉不满意, 她态度十分明朗:“还得另作。”如此启发、引导, 态度明朗, 评价得体, 既肯定成绩给予鼓励, 又适时指出不足。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同样有示范、借鉴意义。

时至课改高呼的今天, 如果我们要真正走进课堂去看看, 当学生呈现自己答案的时候, 我们的老师更多的是象征性地评价, 具体好在哪儿, 我想学生学完也是一头雾水。曹雪芹借黛玉在此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我们也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观层次的回答, 而要试着让学生真正地去探究。课堂上给学生一些自由, 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没错, 但这也必须有个原则, 作为主导者的教师, 必须有基准, 那就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去激发、鼓励学生。

还学生以主体地位, 就必须真正“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在曹雪芹笔下, 黛玉从开始教香菱, 一直就是春风化雨般地给学生以信心, 循序渐进, 耐心引导, 最终使香菱学有所成。如今课改实施已经有不少年头了, 然而“填鸭式”的课堂仍然频频出现, 仍然不敢轻易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仍然在板起面孔地“我教你学”。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何以能够放开手脚去讨论去探究?学习又能有多大效果?笔者在此从内心深处呼唤有更多的“黛玉式教师”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去回归传统, 演绎课改春天的美丽!

摘要:读了《红楼梦》里香菱学诗篇, 惊叹于曹雪芹深厚学识和教学艺术。他笔下的香菱从一个做诗的“门外女”, 到最后做的诗“新巧有意趣”, 固然与她的刻苦认真有关, 但如果没有另一个人物黛玉的科学指导, 恐怕也难有成就。作者笔下的黛玉教香菱学诗的一些做法, 体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香菱学诗》的启发 篇三

香菱到潇湘馆向黛玉求教作诗,黛玉先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这里,林黛玉说写诗的基本要求对于作文教学来说不也应该先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文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吗?虽说“文无定法”,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各类文章的特点,文章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开头结尾等。这些写作的基本知识技能是要教给学生的。在作文教学中,写作的基本技能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体现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时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教材中好多文章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研习,化用,可以使学生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为学生写作找到了枴棍和依靠。例如:在学《济南的冬天》后,学生学会了篇末点题的方法;在《春》这篇文章中学生学会了巧用修辞的技巧,在《背影》中学生又懂得了刻画细节突现主题的重要。

黛玉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在“博览”的同时也注重了主次优劣,对精华部分是要“细心揣摩透熟”读熟背诵的,这种积累方法启发了我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有些句子、段落极为精彩,或是触动了读者的灵魂,或是给人以美的享受,都要进行摘抄。

当香菱写出几首不成熟的诗作之后,黛玉一面指出诗作的不足,一面鼓励道:“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这话说得多好!也只有放开胆子,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冰心说过:“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这是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的困惑,所以,作文教学不能缺少实际的练习,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途径让学生练习,并归纳出几种方法:①日记法。鲁迅先生写文章的三大秘诀之一就是勤练笔,而勤练笔的最好方式就是写日记。很多新闻工作者、作家、诗人的写作实践证明,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基于以上认识,每学期我都大力倡导学生写日记。②模仿法,比葫芦画瓢仿写文章。仿写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借鉴范文中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及范文中作者观察,认识,表达生活的方法,然后依据自己的选材进行半独立写作。一般来说,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过程是:积累——模仿——创造。学生积累了写作知识并不能立即进入自能作文,之间还有个过渡,这就是模仿借鉴。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总是也积累,也模仿借鉴,也创造性作文的。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模仿的成份逐渐减少,而创造的成份逐渐增多。在指导学生仿写时我特别注重仿写中引导学生访中有创,仿创结合。

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终于学会了作诗,也写出了几首好诗,深为黛玉、薛宝钗等人称赞,这虽说与黛玉的指导有方分不开,但先决条件是香菱善学、苦学、乐学。无论读别人写的,还是自己学写诗,她都“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甚至于在梦中都在读诗、作诗,被别人笑做“疯了 ”“痴了”。联系到作文教学,就不能不考虑解决好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学生对作文抱着“老师要我写”,为完成作业写的态度,老是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甚至于厌倦反感,必然难以写好。

4.《香菱学诗》的读后感 篇四

读《香菱学诗》,我不仅在学习小说和文学方面感到有收获,有感触,在精神方面,更是获益匪浅。

弱小的香菱遭遇了命运的不幸,三岁就被人从父母的怀抱里夺走,从故乡的土地上分离,从此是再也不知道归根何处,他人问香菱:你可知父母是谁?家乡何处?”,香菱默然,少顷,又如梦醒般,只能低着头,迷惘地轻声答道:“不记得了。”除此之外,再无别言可诉。可是,即便如此,香菱却有着许多生命宝贵的品质,譬如好学,譬如自尊。

说香菱好学,是因为当她得以在大观园中安定地生活一段时,生命中少有平静到来了,她却没有选择物欲的享乐或是令人沉迷的安逸,她选择了刻苦的学习。对于香菱这样小得像是世间的尘埃连命运都把握不住的女孩子而言,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她不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学习是义务,是使命,是竞争,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对香菱而言,学习没有任何的功力可言。她不是那个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迂腐的范进,她也不为了通过学习写诗蜚声文坛或是一跃成为才子佳人受人众星捧月,她只是单纯地渴望写诗,渴望学习罢了。香菱学习写诗的行为,提升了她自身的价值,增多了她生活的意义。这样的赤子之心是难能可贵的,是现代的就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的。

说香菱自尊,是因为当香菱面对命运的不幸,无法凭她弱小的身躯反抗的时候,她并没有绝望,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力去追求自己可以追求到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香菱更珍贵的品质——自尊。我认为人只有拥有自尊,才能有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奋斗的坚强与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望,这既是使人不断向前的原始动力,也是人能够维持自身原则,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我也想拥有像香菱一样的那份平凡却不普通的自尊,这样我便感觉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令自我不断成长、强大的动力。

5.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五

林黛玉的教导下,香菱更加奋发图强,不断学习,当她进入创作状态的时候,连房门也不出,只在池边,树下出神抠土,当创作第三首时,她更是在梦中说梦话,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呐!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没有这种“痴”的精神,文中就有这么一段。

黛玉对宝玉开玩笑道:“你若如她这般,学什么有什么不成的”。这也是作者想对读者说的。

香菱身世悲惨,却没有放弃学习,相比之下,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却不懂得把握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挥霍了青春,浪费了时光,但我们毫不在意,我们依旧我行我素。

要以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精神去学习,这样你才能学到知识。

在生活中,像香菱学诗这样的事例还是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真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他,终于完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精神,就像香菱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6.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六

《香菱学诗》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讲得是黛玉师傅教香菱如何做诗和香菱如何学诗的事。

黛玉先教香菱读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香菱学会识记,理解运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为黛玉明白只有让香菱明白识记是基础,理解能帮忙识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才能作出好诗。成为“诗翁”。

最后香菱不负众望,理解了作诗的技巧,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字也似天理,但这两字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像是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形容的正是如此,联合实际想到那年上京去,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明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但是香菱运用到现实也就是说自我作诗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黛玉见香菱学得如此之妙就借昨夜月亮让香菱作诗。起初,香菱作了一首诗,黛玉批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香菱听了,默默回来,连房也不入,只有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含笑,默默天地至公,香菱做出来拿与黛玉看。黛玉说:“还是不好,过于穿凿,还得另作。”香菱自以为很妙的诗被说如此,于是思考不断,结果在梦中出现,这不就是灵感么?不就应了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

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么?

7.香菱学诗读后有感 篇七

一、关于文章立意

黛玉曾经告诫香菱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 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 连词句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曹雪芹先生借黛玉之口表达出的作文主张:写文章, 立意是首要的。关于文章的立意, 语言大师钱钟书先生也曾打过比方:文章立意代表“脑中有”, 然后通过胳膊、手指, 流于笔端才算完成。的确, 比之于建筑, 成年人做文章立意就好比要完成的工程主体, 词句章法是添砖加瓦或外墙的修饰。没有明确深刻的立意, 文章就如一盘散沙, 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可以肯定地说,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但笔者认为, 小学作文教学切不可有“立意崇高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道德教育, 正如《论语》中所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因此,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负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 所谓“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在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 孩子的作文大多渗透着德育教化的意念, 作文教学也还是将“文章立意”摆在第一位。单从命题来看就很明显, 《有意义的事》《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受到了教育》《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些题目一看就透着一股子“政治味”, 非崇高的不入法眼;再看要求, 更是有些强人所难, 让孩子通过具体事例, 大谈感动, 大作反思, 大声忏悔, 好似要逼出“满纸辛酸泪”才肯罢休;评价标准更是与此紧密配合, 无意义、感受不深刻、感动原因未写明的皆扣分降级……殊不知, 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许多成年人眼中的感动、意义等是“过目即忘”的, 引起孩子关注的反倒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门之中的丑事, 心里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对长辈的意见, 自己突发的奇思妙想……一切信手拈来。他们的精神产品还有几分幼稚, 几分残缺, 饱含着纯真的“缪斯天性”, 不能用成年人完美化的眼光去审视。

周一贯先生在《儿童作文教学论》一书中就援引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四年级孩子在国庆节后写了《难忘的一天》:国庆节那天, 天气晴朗, 我和爸爸高兴地到动物园玩。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 我最喜欢河马。开始我以为河马和马差不多, 很会跑, 人可以骑在上面。我终于看到河马了, 没想到河马又肥又大, 长方形的脑袋上长着一个又宽又大的嘴巴, 笨笨的样子可有意思啦。它的尾巴很短, 皮黑得发亮, 没有毛, 听说是非洲来的客人呢。河马真可爱, 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愉快的国庆节。

按理说此文甚佳, 可是教师并不看好。教师在评语中写道:“文字通顺, 条理清楚, 但立意不高, 写国庆应该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你应该想想, 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 非洲的河马怎么会来到中国呢?”近乎荒唐的评价折射出的是教师脑子中根深蒂固的“立意崇高论”。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做出的评价, 不是“当头棒喝”就是让孩子感到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自然也就毫无价值。可怜那些孩子多次在“立意”问题上碰壁后, 必定会条件反射般地写出“伪圣化”的作文。难道我们见得还算少吗?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孩子就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要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小学作文, 切勿人为拔高“立意”的重要性, 一切当以“儿童”为定语:尊重儿童的审美情趣, 紧扣儿童的生活实际, 顺应儿童的语言积累, 符合儿童的表达方式, 采用儿童化的评价体系。

二、关于阅读积累

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方法, 不是从练笔入手, 而是借书嘱她多读。黛玉曾说:“你若真心要学,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 细心揣摩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裼、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 不愁不是诗翁了!”精辟!黛玉教的这一读书法, 亦是曹雪芹先生提倡的写作之法———“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作诗如此, 写文章又何尝不是?

小学作文教学的症结就在于“重写轻读”, 而解决的办法就在于“以读促写”。因此, 关于这一点, 笔者基本认同。“阅读是吸纳, 写作是倾吐。”没有足够的阅读, 写作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 年龄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靠观察记忆来积累素材的意识淡薄, 能力也尚需锻炼提高, 所以经常会遇到无话可写的尴尬。此时, 来自阅读的间接生活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但现在的孩子娱乐形式丰富多样, 唯读书时间太少, 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也不能落到实处, 部分家长也没有予以充分关注和支持。这些因素就导致阅读积累成了棘手的问题, 影响写作水平提高, 应当予以强调、重视并抓紧落实。

笔者希望争鸣的是阅读的标准。孩子一定得读那些优秀的、经典的作品吗?诚然, 阅读经典自古就为名师、行家们所推崇, 所谓“取法其上, 得乎其中;取法其中, 得乎其下”。只有在和最高贵的灵魂打交道的过程中, 才能感悟到写作的甘苦得失, 也才能渐入佳境, 写出美文。黛玉推崇的王维、杜甫、李白, 不就是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至高境界吗。入门要高才能避俗。但请大家不要忘记小学生的阅读特性:好读闲书和“图文结合”类型的书。特别是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 因为读得少, 所以不会读, 不爱读。此时给他一本《李杜诗抄》, 等于将他刚刚产生的阅读萌芽扼杀。笔者的观点是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 允许孩子抱着闲书和漫画吮指入迷。不要因为书的“品位不高雅”而横加制止, 只要不是宣扬黄色、暴力、邪教等涉及违法犯罪内容的书籍, 评价其品位和格调高低的标准只有一条———适合。季羡林在《病榻札记》一书中也回忆自己的童年特别爱看《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济公传》《封神榜》等一类的“闲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 “闲书”就是低级趣味的代表。可季先生认为阅读这些书有益无害, 反倒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垫了些底子。他被称为文坛泰斗后也仍旧称这一殊荣和他年幼时爱看“闲书”关系密切。另外, 网络流行文———《鲁迅成了“学生公敌”》也说明了一味让孩子读和年龄不相符合的书籍文章会适得其反。其实, 阅读的价值不是表现在书的层次上, 而是在于习惯的养成。当孩子渐渐地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时, 他自然会去寻找更加适合他的书来读。在此期间, 您得有包容的智慧, 允许孩子和同伴有差距, 不要横加干涉。因为这是一件慢工细活, 需要讲究些艺术性。

三、关于技巧运用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 用语直露, 她用心地把前人咏月习惯用的词藻和修辞手法堆砌起来凑成篇, 全诗没有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 词藻显得陈腐。所以黛玉说“被缚住了”, 劝她“断不可学作这样的诗……一入了这个格局, 再学不出来的”。黛玉所说的“格局”是批评香菱在写诗时过度注重在技巧上的生硬模仿和套用。想必曹雪芹先生正是希望通过黛玉之口告诫初学者:写诗, 切勿追逐技巧, 舍本逐末。

笔者认为, 以此点指导小学作文教学尤为精辟。小学生初学写作, 决不应该陷入技巧的泥潭。初学写作的孩子喜欢在技巧上用力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技巧是显而易见的, 看似容易掌握, 形式美, 见效快。但请不要忘记, 学写作是为了表情达意, 不是为了展示技巧。如果您的指导是将孩子一味向技巧的“深渊”里引, 让孩子陶醉在技巧的套用上, 那么, 您的指导就和写作的本意背道而驰。巴金先生说:“文学的最高技巧在于无技巧。”就好比盐溶解后入于菜, 才是人们期待的一种口感、滋味, 而并非要在菜上撒满盐的颗粒以证明盐的存在。可见, 技巧略知一二即可, 用与不用, 全凭需要、爱好、习惯。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 不可被技巧缚住。

但我们必须承认有许多教师仍旧崇尚技巧套用。只要稍稍翻一翻泛滥成灾的《作文指导大全》《名师教你写作文》《作文成功秘诀》, 你就会发现这些书的内容无不是些“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如何照应”, 或是“审题五法”“立意六招”“选材七条”“布局八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规矩法则把刚开始接受作文训练的孩子吓住了。他们在命题上刚刚通过“政审”, 现在又要在如何表达上“过五关, 斩六将”, 你叫他们如何还能“自由表达”?其实, 正是这些表达上的苛求, 忽视了写作个体对审美的需要, 把具有独特体验和个性创造的写作活动变成机械化生产, 产出的是一篇篇缺乏情感交流, 缺乏智慧碰撞, 缺乏审美愉悦, 缺乏创造想象的废品。难怪一位日本教育专家在读了中国小学生的作文后, 嘲讽地总结为:古今中外, 罕有匹敌, 同龄学子, 望尘莫及。我想, 也许只有那盛行过七百余年的“八股文”可与之相媲美吧。请大家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 胸中有所积蓄, 不吐不快。”

四、关于提高途径

关于小学作文提高的途径, 曹雪芹先生在《香菱学诗》中给了我们两条提示:其一, 放胆作文。香菱按黛玉的要求所写的第一首咏月诗, 意思简单, 措词不雅。黛玉没有责备, 在指出问题、分析原因的同时, 鼓励香菱“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其二, 交流讨论。黛玉教诗强调“讲究讨论, 方能长进”。纵观《红楼梦》, 不论是赛菊花诗, 吟螃蟹诗, 还是填柳絮词, 作《芙蓉诔》, 都是当场品评交流, 相互切磋, 彼此启发, 共同提高的。可见几百年前, 曹雪芹先生就已肯定了品评交流对提高写诗作文水平的重要性。

这两点统一起来就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又一关键词———开放。笔者对“开放”的理解有四个层面:第一, 开放习作的“要求”, 不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孩子, 不提高于孩子理解水平的成人化作文要求;第二, 开放习作的“时空”, 习作不再禁锢于课堂和书桌, 而引导孩子向广阔的大自然迈出步伐, 允许其在想象空间自由驰骋;第三, 开放习作的呈现“形式”, 鼓励孩子采用自己熟悉或擅长的文体、形式来组织文字, 鼓励文章所呈现出的独特个性和多样形式, 以此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第四, 开放习作“过程”, 习作不再是封闭式的“制作”, 而是依“感受生活、诱发欲望、交流信息、动笔尝试、互动评改”的过程推进, 促进大家共同参与。其实,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越是害怕、疏于动笔, 是越写不出佳作来的。要敢想、敢写, 敢拿出来让人评说, 敢于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发表。放开胆子才能写出好文章。

以上观点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作家肖复兴教自己的儿子写作文就讲究“先讲后写”, 他通过父子对话的形式和孩子共同参与作文过程。肖复兴认为要想让孩子写清楚, 首先应该讲清楚。况且在讲的时候, 孩子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受到启发, 明白哪些是生动的, 吸引人的, 哪些别人不爱听, 这样在写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可以想象, 孩子通过这样的交流, 必定会获得飞速进展。

8.从香菱学诗谈写作教学 篇八

潘新和教授力倡语文教学要以写作为指归,但语文教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写作教学了。我在困惑和痛苦中,重读“香菱学诗”,得到不少启示。

一.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

学生普遍对作文感到恐惧和厌烦,这涉及写作心理问题。关于这个方面,我们的讨论还很有限。“香菱学诗”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目的紧张”。心理学上的目的紧张,指的是一个人越是急切地要达到某个目的,就越容易导致心理的紧张,进而导致行动的受挫失败。

香菱一说要学诗,黛玉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后来探春又安慰香菱说:“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我以为不给学生太多压力,让学生以玩的心态去学习写作,是更易成功的。因为“玩”是这样一种活动:它让人兴味盎然,不计得失地沉浸其中而忘记了目的紧张。写作(尤其文学写作)是充满灵性的,一本正经太过用力有时反而写不出好文章。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多给学生松松绑。

其次,培养写作兴趣尤其是写作毅力。

香菱因为要写“咏月诗”,冥思苦想,坐卧不定,茶饭不思,连做梦还在写作,兴趣之浓让人感动。她的前两首诗失败了,依然能够“苦志学诗”,继续苦思,终于在梦中灵感闪现写出了成功之作,这是写作毅力助她成功。如果第一首失败了就放弃不写,香菱就一辈子也学不会作诗。

我们现在可能既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培养,更缺少对学生写作毅力的有力训练。潘新和教授指出过“为文三境界”:快乐——痛苦——彼岸的幸福。他说:“快乐,只能说是最低的写作境界;痛苦,对于写作上成长的意义,比快乐要大得多。”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快乐作文”,但“对于一个习作者而言,更需要建立的写作观念不是表层的‘快乐’,而是‘痛苦’,或是说是快乐与痛苦同在,从艰苦的劳动中获得深层的精神愉悦”。想想古今中外大文豪们的苦心为文,情形不正是如此吗?香菱三作“咏月”诗,最终成功,也是极好的证明!

二.作文的境界:规矩、词句、立意

黛玉对香菱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竟不对都使得的。”香菱说:“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又说:“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里曹雪芹借黛玉之口指出了作文的三种境界:规矩、词句、立意。

诗中最差的一种应该是“打油诗”,其特点是中规中矩,从形式上看没有任何毛病,但因为没有内容,所以“没有任何毛病就是最大的毛病”(孙绍振语)。这就是作文的最低境界——规矩。以前有过“作文套路教学法”、“文体训练体系”等作文教学探索实验,其失败的原因就是重视了形式,忽视了内容,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能真正提高。

从1999年话题作文出现,放松了文体要求之后,另一种情况又集中出现了,就是文章越写越“漂亮”,但内容依旧贫乏。王荣生教授把这样的应试文章称为“小文人散文”。这就是作文的第二种境界——词句。

上述两种作文在中学生的习作里依然常见,有些教师的教学依然以此为重心,强调什么符合文体要求,写好开头结尾,多用些比喻、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塞进些历史故事和名人名言(甚至不惜杜撰),抒发些看似高亢实则无病呻吟的情感,甚至一定要弄些小标题,弄个新奇文体……结果是文章“看上去很美”,读上去却寡味得很。

我以为,是强调“立意”的时候了。这里的“立意”其实是“写出自我”的意思。当然,“自我”是什么,还要去探索。孙绍振教授说,“自我”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深挖的,需要“超出平常的自我”的。写文章应该写出个性化的深刻的有文化底蕴的“自我”。

我们读鲁迅作品,能读出鲁迅的“自我”,读钱钟书、王小波、余光中……也莫不能读出其“自我”。文章写到有了“自我”的程度,其“意”就算立起来了,这就是作文的第三种境界(也即最高境界)——“立意”。这当然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努力把好语文教学的方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境界就能一步步靠近。

三.学生作文的通病及解决方略

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是曹雪芹仿效初学者笔调,展示初学者习作中易犯的通病及其在写作中逐步前进的进程,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我以为雪芹为我们展示的初学写作者的毛病确实很有代表性,到今天依然如此。香菱的第一首咏“月”诗写什么?一句话就可回答:月亮很亮。这首诗内容贫乏得很,也没有个性。黛玉评价说“被他(指月——笔者注)缚住了”。我把这种毛病称作“无话可说”。香菱的第二首诗较有内容,也能用花香、夜露等来烘托“月”,但又“过于穿凿了”(黛玉评),结果不是“咏月”,而成了咏“月色”。我把这种毛病称作“瞎说乱说”。初学写作者一开始容易“无话可说”,挤牙膏一样,挤来挤去还是那么贫乏苍白。写到一定时候就容易“瞎说乱说”,现在中学生的文章大都停留在这个阶段:千人一面,堆砌词藻;套话假话满篇,胡话不少。真正的好文章是第三种:“写出自我”。香菱的第三首诗就达到了这个境界。这首诗一方面内容集中,是咏“月”而不是咏“月色”,同时又能寄情于景,写出了自己的身世及精神上的寂寞。末联“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则“人月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蔡义江评),确实是一首“写出自我”的好诗。所以众人评价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何谓“新巧有意趣”,就是写出了自我。同样面对泰山,李健吾和汪曾祺写了截然不同的文章,写出了各人心目中的泰山,也即写出了“自我”,这就是“新巧有意趣”。如果写的不是“自我”,而是别人的公共的,那就是千人一面的套话假话,文章就没有价值。

作文如何能从“无话可说”、“瞎说乱说”进步到“写出自我”,我以为“香菱学诗”能启示我们的至少有以下两点。

1.多读丰富心灵修养

黛玉评香菱第一首诗时说:“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学生作文为什么“无话可说”,那真是因为“无话”,所以说不出来。怎么解决“无话”的问题?有人强调要让学生有生活,于是带学生去旅游,搞很多活动。其实生活人人有,况且经历丰富的人不一定比经历简单的人更能写出文章来。关键在于写作的“心灵修养”(马正平语):心灵修养深厚的人,触目所见皆是文章;心灵修养贫乏的人,即使眼前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事,他也写不出文章来,写出来也是贫乏枯燥。心灵修养从何而来?主要从阅读来。朱光潜说,我们读文学家的作品,主要就是要培养文学家的眼光,像文学家一样看世界。大量事实也证明,没有大量阅读,要从生活中发现材料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

2.修改与重写

要写好文章,光有多读还不行,还需要多写,尤其要注重修改与重写。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频改之方入妙耳。”验之香菱,可知此话不虚。应该说,我们现在也还注意修改,但大体上是小打小闹,改改错别字病句之类。我以为我们还应该重视另一种修改——重写,就像香菱三写“咏月”诗一样。

为什么要重写?我的回答是:因为要写出“自我”,写出个性化的深刻的“自我”,用孙绍振教授的话说叫做“超越自我”。学生写文章极易为陈规所限,写不出真正的自我。有时仿佛是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但那种经历那种情感往往是千人一面的公共性的,没有自己的个性在其中。这样的文章既不能出彩也没有价值。孙绍振教授说,自我是需要深挖的,要超越角色化的自我,超越平常的自我,抵达个性化的深刻的自我。文章写出了“个性化的深刻的自我”,那才“新巧有意趣”。当然,要达到这个层次,前提是多读,丰富心灵修养。这一点前文已述,不赘。

“香菱学诗”可供我们探讨的东西不少,本文从写作心理、作文的境界、学生作文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三方面谈了些个人看法,望大家批评指教。

9.《香菱学诗》读后感450字 篇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黛玉吩咐香菱要多读,于是香菱便在灯下一首一首的读,宝钗连催香菱数次睡觉,她也不睡,继续钻研黛玉给她勾画的诗词。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脑,边看边思,才能有所得。倘若所有的学生可以像香菱那样勤奋好学,学到废寝忘食,学到对诗如痴如迷境界,学到忘我的境界。那么即便是一只再笨的马,也总有会先跑的一天。

其实香菱学诗,可以学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可以学的像黛玉所说的“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香菱是个好学生,即使黛玉是个在好的老师,香菱不学那也是无用功。香菱对学诗到了一个痴迷的境界,即使她每次写的很不好,她也不气馁,不放弃,她用功到连晚上做梦也在写诗,她呕心沥血,费尽心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苦志学诗终于终有所成,在梦中得到了八句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昏天黑地,怎能见风和日丽。她这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想要学好知识不仅需要一个好老师,但更需要一个好学生。一个像香菱一样的好学生,这样即使是笨鸟也总有一天可以学会先飞。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0.《香菱学诗》初中生读后感 篇十

但我想,是她的苦难才让她最终成功吧?

记得第一次与它结识是个难以忘怀的经历,在那个晦暗的冬末时节,在雪一夜化为水滴的早晨,阳光不再潇洒洒下,而在中堂的中央,那是一副冷冰冰的尸体。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认识死亡,那一天是我第一次失去至亲,那一天是我第一次明白痛苦的滋味:当一个活生生的亲人在你面前一点点停下呼吸,那一刻真的很绝望,那一刻才知道有一个痛爱你的人,走了,撇下痛苦了的你走了,留下的是一地的悲伤和失去亲人的痛。原来痛是这样的,原来苦是这样的,原来失去是这么可怕。就这样,那年的我,哭了,在无人处独自消磨那痛……

再遇你时,已是少年,在那个夏季,一场雨,一个女人,一辆车,撕裂了我的心。当父亲在电话中和爷爷说出这个恶讯时,我在一旁听着,听完后我已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心里闷着一股什么东西,鼻子有些柠檬的味道。默默的走到水池边,模糊的视线,一头,插进水池里,眼睁不开,水进不来,但好像有什么飘出去。抬起头时,感觉水从头上流下,眼角也有什么混在里面,仰望着天,好黑,阳光呢?捂着脸不禁想,原来自己那么脆弱,面对着灾难我竟束手无策。就这样哭着,哭到自己不再痛,哭到自己不再软弱……

忽然发现躲不掉你的,哪里都躲不掉。春节的喜庆弥漫着那个小村庄,但在某个小屋里格格不入的悲伤,流窜着,无人制止,无人能制止。她躺在床上,我站在床边,她的儿女、丈夫深知她即将离开人世,没人告诉她;她深知自己命不久矣,没有告诉自己爱的人。她努力摆出微笑,却那么苍白、虚弱。我看着她,好像望见了她变为了棺材里的枯骨,而她所爱的人唯有哭成泪人,但也挽回不了什么。我那一刻好同情她和他们,更像在同情曾经的自己。当看着他人的苦时,好像自己能不再软弱、不再那么痛。就这样,那年的雪下得很大,为她送了行……

以为自己不再受你所撼动,但你却一次次攻破那道防线。那个夜晚,我看到灯光的浮动,人影的离去,是怎么了?我闭上眼,无尽的黑暗。早晨天是阴暗的,从床上起来,没有人,静悄悄的,连呼吸声好像都没有。我如同被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好闷,好孤单……全世界抛弃我了吗?走在屋子里,好黑,是什么失去了呢?光吗?母亲出现在我身后,她的脚步没有力气,神色更是无法形容,好似正在经历了一场灾难。迟钝了一会,她才把这苦难告诉我。我听罢,只觉得全身失去了支撑点,我想坐下来,用一桶水冲在头上,告诉自己这是梦。但我知道这是现实,无法逃避。抱着头,我不知前方会怎样,只好站起来去做自己的事,去尽力,撑起自己的坚强和家人的坚强。就这样,为了这个目标,一天一天撑着,磨砺着我的心,直到“灾后重建”的那一刻……

人生路上少不了苦难,它不是我们的垫脚石,其实,他是我们的朋友和敌人。望着每一个朋友或敌人的离去,每一次都会成长。也许某天但你面对更大的敌人时,你会回望曾经的朋友,或感叹那时的幼稚,或无奈于现在的成熟。

11.香菱学诗读后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 《香菱学诗》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现代社会,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特别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中学生应当广泛阅读。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说:“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多读读这本书。”福建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书目中都有曹雪芹的《红楼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主要写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学诗写诗的全过程。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既是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结果,更是林黛玉精心指导、不断激励的结晶。林黛玉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思考和借鉴。

《红楼梦》常常因内容博大精深、人物关系复杂、语言艰涩难懂而被绝大多数中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细思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懂阅读方法、基本没有交流平台等是他们阅读兴趣普遍低下的真正原因。因此,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多读名著,还要通过课堂上对名著文本的解读、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全面提高文学素养。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红楼梦》中香菱未住进大观园前,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偷偷找本旧诗集,抽空看两首。住进大观园后,她主动向宝钗求教作诗,遭到拒绝后,转求拜黛玉为师,黛玉欣然收下她这个徒弟,说明香菱对读诗、写诗是源自内心的真正喜欢。得到黛玉高师的指点后,且看她“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各自散后……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从以上句子可以推知香菱学习作诗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可是她却乐此不疲、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最终成为一个诗人。香菱学诗成功的案例说明源自内心的热爱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唯一动力。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位伟人都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人们的自信心,鼓舞人们朝着目标方向奋勇前行。因此,如果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能点燃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积极接收有用信息,达到最佳阅读效果,这样教学、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激发阅读兴趣是中学语文阅读教与学的双赢策略。

二、课外读物的推荐

《香菱学诗》中香菱介绍自己只喜欢陆游的诗句。黛玉纠正:“千万不能喜欢上这么浅近的作品,一旦陷进去,就再也走不出来了。”接着向香菱推荐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律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推荐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从黛玉推荐的结果来看,不仅要读一二流名家的作品,还要读名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纵观《红楼梦》全书,黛玉平日里喜欢看的的确是像《西厢记》那样的名家名作。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中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青春躁动时期,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推荐经典作品,尤其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语感都很重要。除教育部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指定中学生(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必读的30种名著外,我们应该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史书:《史记》、《战国策》、《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小说:《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简·爱》、《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汤姆叔叔的小屋》……科普读物:《昆虫记》、《从一到无穷大》、《生命的多样性》……期纸杂志:《百科知识》、《青年文摘》、《幽默大师》、《意林》等。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方法运用。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三种:

1.朗读。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书声琅琅、充满悦耳动听的乐章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风景。曾几何时,再难见学生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接二连三的提问或讨论,课堂气氛可想而知,语文课堂没有读书声,绝对背离语文教学规律。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深居闺中的黛玉比我们重视朗读的作用,她要求香菱:“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语文要多读,大声朗读,读得字正腔圆,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不能错一字,不能倒一字;语文要多读,大声朗读,才能集中思想,整体感知;读出意境,读出情趣;读懂作者,读懂人生。

2.感悟。感悟是主动读书、创造性读书的具体表现,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后的独特见解,而不是让学生学习老师的“理解”和“感悟”。香菱在读了《王摩诘全集》后,感悟到生活的奇趣和人生的真谛,她这样谈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语文阅读教学不在于给学生多少现成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

3.交流。交流就是和他人交换彼此的想法和见解。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红楼梦〈香菱学诗〉》中老师黛玉和学生香菱有2处共计10句话有关学诗写诗的探讨。黛玉秉持“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的先进教育理念,层层诱导香菱就读诗心得畅所欲言,在其不当之处给予补充。师生互动,平等融洽,教学相长。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师们可以建立QQ群,邀请任教班级学生加入群中,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阅读中的困惑或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

四、读书氛围的营造

置身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面对的诱惑太多,随手就可以玩网络游戏、聊QQ、上手机微信等,加之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能静下心认真阅读经典作品的学生少之又少。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长此以往,整个国民素质令人担忧,国家发展潜力可想而知。下至幼儿园老师,上到大学教师,都任重而道远。

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践:

1.亲身示范,发挥榜样作用。如上《红楼梦〈香菱学诗〉》时,教师可以随身携带一本《红楼梦》,晨读或班会课时向学生绘声绘色叙述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满足学生意犹未尽的欲望,借此激发学生饱览全书的兴致。

2.静心读书,定时定量要求。静下心来读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语文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时间阅读,及时做读书摘抄或写读书心得(每周不少于5次),不定时抽查,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嘉奖,且邀请家长们加入监督队伍,切实落实阅读任务。

3.书香校园,遨游书海王国。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还需要学校这个大环境的有力支持。小到班级,语文教师要帮助建立班级图书馆,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提供一本书,推荐最爱读书的学生担任馆长;每个年段设立年段读书角,不同年段语文老师在每个学期初参考本学期语文教材,制订学期阅读、竞赛活动计划,以读书角作为通知、佳作展示平台;语文教研组要与学校图书馆协商,确定每个年段的借阅书刊时间,确保想要借书的学生能顺利借到书刊。

4.各种竞赛,鼓励积极参加。有了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和阅读环境的保障,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展示表演的舞台了。《红楼梦》大观园中宝黛们欢聚“海棠诗社”,大家争相作诗,相互评比,共同进步。像这样的经典事例无一例外告诉语文教师:竞赛式活动是学生展示、评比、提高各种才能的最好方式。

针对阅读,可以开展“最佳读书手抄报评比活动”、“最佳读书征文比赛”、“《红楼梦》知识竞赛”、“《红楼梦》诗词书法大赛”等活动。

语文课是有限的,经典篇目的学习更是有限的。只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才能让他们爱上“阅读”,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5.

[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4]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认识实习报告汇总下一篇:致给自己的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