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困境

2024-09-20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困境(8篇)

1.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困境 篇一

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

摘 要: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在少数民族居住的传统村落中,更是积聚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核心精髓。但是,随着当今全球化、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显得尤为突出,村落文化正在走向没落。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入手,以渝东南为例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的问题提出几点保护建议。

关键词:渝东南;传统村落;变迁;保护

一、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

(一)民族村落缺乏文化自信

受到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影响,民族村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些村民认为其自身传统村落经济条件落后,阻碍新城镇化建设,于是将其进行随意地整改,将古朴的石板与建筑拆掉,铺上了水泥路,将饱经沧桑的泥墙粉刷得白亮光洁等等,这些行为都说明了民族村严重缺乏文化自信。

(二)政策对民族村落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村落中,对供居民居住的居所进行问哈保护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单一的依靠政府的支持根本难以完成任务,这时,运营机制成立的多样化,就成为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另外一方面,我国目前所颁布的法律中,对于传统民居的产权流转并没有相关的明确滚定,就造成了土地使用权一直在本地居民手中流转拥有,无法吸引市场经营资本的投资。

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以渝东南少数民族为例

(一)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概况

在我国当今的文化历史发展中,我国渝东南地区主要实行“一区五县”的管理区域,其中的“一区”是指重庆市黔江区,剩下的五县分别对应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及武隆县这五县。渝东南地区的总体占地面积大约1.98万平方公里,现今人口总计约有369.87万人,该区域内包含多个国家级别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拥有49.4%的森林覆盖率,与渝东南地区内的其他市区相比较,整整多出了8.3非百分点。自2016年终,国家相关文化部门对外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重庆市区域内有74个村落被录入,其中渝东南地区有45个,比例占有达到60%。在“一区五县”范围内,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个,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8个,酉阳土家族自治县22个,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4个,武隆县4个。由此可见,位于渝东南地区中的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传统村落分布数量最多的,基本在重庆市范围内的占比达到30%,明显可知,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地区中的中国传统村落第一县。

(二)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特色

渝东南少数民族是我国典型的山地民族,同时也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该民族的分布十分广泛,分支也极多。渝东南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特色,自古以来,该民族就有依山而居的习惯,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山居文化。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有很多种形式,最基本的有干栏式,泥瓦式。居住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由于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居住文化也呈现出地域特色。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习惯,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渝东南少数民族对聚居的?m应,这是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居住习俗与地域文化,是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

(三)村落发展中的文化变迁

渝东南少数民族遗留下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工作的推进,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或多或少发生着文化变迁。例如:第一,由于政府对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传统村落风貌随着新城镇化建设的“整改”而变得千篇一律;第二,传统村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其民居的老化现象严重,年久失修,文化荒芜现象严重;第三,由于受到商业利益的诱导,有的政府将其传统村落视为旅游发展重点,将其过度商业化,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失去特色,失去本真。

(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面临的种种问题,使我们认识到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核心精髓,在不破坏,不随意篡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原有建筑风格、村落历史风貌前提下,发展村落旅游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对于一些有保护价值而年久失修的传统村落建筑要及时进行维修和复原;第二,对于一些无法适应当地人口增长的村落,要整体迁出村落遗址,选择新的地点建立新村,将旧村开辟为观光场所;第三,开展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环境整治,完善和净化古村落的卫生环境,完善公共设施,同样也是在不随意篡改传统村落原有建筑风格、村落历史风貌前提下,改善村落卫生面貌;第四,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将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旅游发展的前提,统筹安排、相互促进。第五,加强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及周边的绿化管理工作,有效监督渝东南少数民族建筑修缮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渝东南少数民族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形成法制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蔡红燕,赵兴国,罗思远.等.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及其地理驱动力分析――基于施甸县两个典型布朗族村落的调查与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1,01:12-18.[2]葛程诚,张沉沉.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以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栗子坪村为例[J].民族大家庭,2016,03:44-46.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乌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研究”(批准号:2015PY23)阶段性研究成果。

2.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困境 篇二

使鹿鄂温克民族是我国鄂温克族的三支族群之一, 在历史上被称为“雅库特人”, 也就是鄂温克“使鹿部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使鹿鄂温克人的生活状态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 以家庭公社的形式在一起狩猎、饲养驯鹿、采集野果, 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曾帮助鄂温克猎民进行过两次定居的尝试:一是建国初的第一次搬迁定居尝试, 鄂温克猎民中的一部分人暂时定居在了额尔古纳河畔附近, 但猎民只是把它们当做下山交易时暂时休息的地方, 大部分房屋被闲置;二是1965年的第二次定居之路, 政府考虑到方便猎民的生活和适应驯鹿的生存环境等因素, 建立了医疗、粮店等服务场所。尽管各方面生产生活条件大有改善, 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依然过着半游猎半定居的二元结构生活。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国家保护天然林工程的实施, 驯鹿的放养范围受到限制, 加上鄂温克人身居深山老林, 交通闭塞、就医困难、生活条件艰苦等状况, 严重制约了鄂温克民族的生存发展, 国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 决定于2003年8月, 国家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进行第三次移民定居, 称之为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 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 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这次生态移民中, 中央和地方共同拨款在根河市三车间新建了敖鲁古雅乡新村, 当年的9月28日, 全部搬迁完毕。这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走出了原始森林, 开始了现代化的生活。

二、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生态移民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敖乡新村的面积为1767.2平方公里, 乡政府所在地及居住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1471人, 主要由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满、俄罗斯和汉族等6个民族组成, 原有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234人, 在山上的猎民点有猎民42人。现在的敖乡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公费养老, 猎民子女在当地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生态移民实际运行中, 遇到了许多制约移民工作进行的问题。表现如下:

1.观念困境

生态移民3个月后, 经内蒙古自治区批示, 敖乡新村周围的原住居民和土地也划归敖乡管辖, 这样鄂温克猎民在敖乡所占比例就更少了, 导致他们的归属感缺乏。一部分猎民有萌生了重返森林继续保持着半定居半游牧生活方式的念头,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习惯了原始生活的敖乡村民们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尽管政府给予敖乡猎民很多照顾政策, 但鄂温克猎民被边缘化的情绪严重, 并由此产生了对政府管理机制的抵触情绪。生态移民后, 猎民的猎枪被收走, 不能再打猎, 使习惯了原始生活的鄂温克人无所适从。相对于现在的生活, 猎民们更习惯原始的集体生活和共同劳动。这些心理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政府的社会管理机制能够完全做到的, 猎民们需要更多人性化的管理, 提高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是猎民逐渐适应新生活的前提。

2.行动困境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 鄂温克民族原有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关系日益分化, 原来的仅遵从家庭公社内部规则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针对当地现状的法律条例还不完善, 因此, 鄂温克猎民不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度导致了生产和生活的停滞不前。相关发展规划和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行动困境的客观原因, 而两代猎民之间的生活态度存在显著差异是主观原因。通过和几户猎民交谈了解到:尽管下山后生活存在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但鄂温克猎民中的年轻子女大多数愿意下山开始新的生活, 并不愿意留在原始森林里继续传统的生活。而老一辈的猎民则对下山后的生活感到失落和不适应, 更怀念过去在山上的时光。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的精神领袖玛利亚·索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 在生态移民之初, 她的抵触情绪最为坚决, 一直坚守在森林中不肯下山。两代猎民的观念存在的分歧造成了利益协调方面的困难, 也使政府的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棘手。

3.支持困境

敖乡村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而搬迁后猎民原始积累的财富遭受损失。要想适应转型后的生活, 猎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 使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拮据, 要想让使鹿鄂温克民族更好的融入现代化的新生活, 提高生活水平就需要更多的动力支持。新型社区应该成为管理敖乡各项事务的最基本的载体, 但是, 就现状而言, 敖乡这个新型社区所能承载的社会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完善, 由于政府自身的能力有限, 其支持力度在帮助猎民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民族经济, 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还远远不够, 这也是造成敖乡猎民生活困境的重要原因。

4.政策困境

随着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 新老两代猎民对生活的需求存在着很大差别, 传统的单一的社会制度已难以与之相适应。搬迁定居后, 由于搬迁后不能打猎, 猎民吃的东西全部要花钱买。猎民们普遍认为跟过去相比, 虽然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但生活必需品的花销增大, 生活水平非但没有提高, 反而比以往更加困难。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被打破, 转变为参与市场竞争、依靠市场才能生存, 猎民们经济上面临着比移民搬迁之前更拮据的困境。与此同时, 政府缺乏针对本发展规划的政策, 对于民族经济的帮扶政策也不够全面灵活, 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猎民自治的积极性, 管理手段过于片面, 方式过于单一, 这就造成了政策方面的困境。

三、对策建议

1.增加少数民族移民定居的归属感

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 猎民们最期盼的就是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水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医疗等方面都是促使民族移民定居的动力, 政府与社会在帮助鄂温克民族解决问题的同时, 要不断增加该民族移民定居的动力, 使猎民们切实感受到移民定居带来的福祉。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例如手工艺品加工、鹿产品深加工技术等, 提高猎民的生活保障, 汲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改善猎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整个民族的和谐发展。

2.发展少数民族地方教育

民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 教育则是基础。一个民族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要想适应新的环境, 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救济和扶植, 培养人才、提高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才是实现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 要注重教育的多元化, 体现民族教育的特色,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与时俱进。也要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为了敖乡村民的就业拓宽渠道。

3.制定少数民族发展规划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是我国最后的一个狩猎部落, 由于长期生活在原始山林里, 社会化的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 整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套完整的规划作为指导, 规划的制定必须遵从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 切实解决与敖乡居民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这样才能促使鄂温克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明确目标和方向。在民族发展方式的选择上, 应考虑该民族自身的特点, 用多元化的改造来代替单一的取代。同时, 要充分发挥民族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激发生产积极性, 提高猎民收入, 改善敖乡村民的生活水平。

4.坚持可持续的政策支持

保护传统支柱产业, 发展多元化经济是使鹿鄂温克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将驯鹿业这个支柱产业发展成为现代的生产行业, 是该民族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鄂温克猎民缺乏市场竞争的意识, 应对市场残酷竞争的能力薄弱, 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 同时也要保障生产安全。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 政府应引导该民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利用使鹿鄂温克民族传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 结合政府的政策支持, 重点发展旅游业。敖鲁古雅独特的民俗文化、狩猎文化、驯鹿文化、萨满文化, 都是吸引游客的方面, 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政策支持吸引外界投资, 实现民族经济多元化发展。

摘要:使鹿鄂温克民族是我国鄂温克族的三支族群之一, 在历史上被称为“雅库特人”, 也就是鄂温克“使鹿部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严重制约着使鹿鄂温克人的生活与发展。国家综合少时民族民生与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虑, 决定于2003年8月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进行第三次移民定居, 称之为生态移民。在移民的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政府没有预料到的现实问题和困境。针对移民中的具体困境, 从社会学的角度作了深度考察分析, 并对如何解决现实问题阐述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孔繁志.使鹿鄂温克族二元现象浅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5, (3) .

[2]孔繁志.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4.

[3]谢元媛.文明责任与文化选择——对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事件的一种思考[J].文化艺术研究, 2011, (2) .

[4]孔繁志.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文化变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2.

[5]廖志敏.制度变迁的经济原因与困难—使鹿鄂温克族裔文明兴衰的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3) .

[6]黄健英.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新村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3.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困境 篇三

承载着农耕文明的精髓的中国传统村落大量消失。

一项统计显示,传统村落现存数量1.2万余个,

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

目前经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共1561个。

多年来,著名作家冯骥才一直呼吁全社会关注传统村落的命运。

本篇根据冯骥才2007年6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

和2013年12月接受媒体的采访汇编而成。

在商业化的浪潮席卷下,文化亦不能免俗,名人和时尚已经成为文化菜单中仅剩的两道菜

西方人进入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线性的阶段,而我们和西方人不一样,我们不是线性的。全球化的挑战指原有的农耕文明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一方面要被工业文明所取代,还有一部分要被商业文化改造。在这个时候,因为商业文明对原有的文化一定是要重新在文化里面挑选卖点,能够被它变成卖点的,它接受;不能被它变成卖点的,它就扔到一边。

如今,中国的文化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它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化的过程。商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要用新商品去替代以前的商品,要不然商业没法发展,商业也没法从别人口袋里赚到钱。比如手机,今天手机是彩铃的,明天是和弦的,再过两天可以看立体的,再然后是可以拿电话互相开会的。它老在变,在一代一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地从你口袋里把钱叼走。你呢,美其名曰“消费”,实际是别人赚钱。这是商业最本质的一点。

商业文化的残酷性就在于,商业文化不对文化本身负责任,商业只需要从文化里谋利。商业文化不需要建设,商业文化只需要从原有的文化里面挑选卖点。所以商业的文化一定会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原有的文化结构进行改造,把那些最表面的能成为卖点的拿出来,而且商业文化对你这个文化是不负任何责任的,尤其不负有传承责任。

全球化时代,文化菜单里面实际上就剩下了两道主菜,一道是名人,另一道是时尚。这两道主菜,是商业文化的特点。名人的一切都成为了公众的兴趣,这是现在大家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菜单里面一道重要的菜。而现在的商业时尚实际上都是文化的陷阱,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里面,商业活动是浮躁的。没有人对你的文化生活负责,只有你自己对心灵中的文化建设负责。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的精神往何处去?这是我们时代文化上的重要问题。坦率地说,就是大家对文化都没有太多兴趣了。没有兴趣是可怕的。我们总说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地大物博,我们博大精深。现在不太说博大精深了,只说人口多、底子薄。也不太说地大物博了,因为现在土地越来越值钱了,耕地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失去,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

对旧城的改造让众多城市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缺了那一份独特的韵味,多了份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气息。古村落的消失、民间艺人的减少、民间文化的失传,渐渐地,承载文化的物质载体便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但是现在西方人很得意,因为现在我们所用的东西几乎都是西方人发明的。那什么是中国人发明的呢?中国人对这件事情好像很悲观。实际上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社会使用的主要是以西方为主的文化。我们东方的文化,因为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这一块文化和智慧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们东方的智慧、东方的传统,我们的独有的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都蕴涵在我们的文化里,但是现在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失去,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

人类对自己文化的最大的创造就是多样性的文化,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多样性,所以要保护大熊猫,保护濒危动物,城市也一样。如果我们不切实加大保护力度,我们的城市必然也要成为濒危城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们的660个城市在改造的口号下已经变得完全一样了,千城一面,但是没有人感到可惜。我曾经说过,旧城改造是一个荒唐的口号。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一定要把它毁掉。这是农耕社会的一个弊端,那就是厌旧,因为在农耕社会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是一轮一轮的,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都希望万象更新,所以它喜欢新的东西,不喜欢旧的东西。

说句实话,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如西方人。西方人很讲究历史感。去过欧洲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欧洲人,包括农民的家里面,都会把他老祖奶奶的一把椅子放在非常醒目的地方,因为它是充满情感记忆、充满历史纪念意义的。欧洲的很多家庭中,没有像我们那样把彩电搁在客厅中央,他们都是把他家里的一个历史搁在中间,他们有这样一种精神。但是我们的城市现在正在迅速地消退,现在的城市基本上长得都差不多。

我经常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是无知的,因为在文化转型期,我们所做的远不如欧洲人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国家,你去意大利,你去奥地利,你去瑞士,就会发现这些古老的村庄像诗一样优美。而我们呢?

中国是农耕大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的村落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淡雅的;乡愁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维系,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

然而我们现在的古村落,包括西递、宏村,这种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进去一看,基本上都是新东西。他们不是喜欢新东西,只是因为卖老东西能够赚更多的钱——这些古村落基本上被那些文物贩子们给掏空了。

最早这些人往外卖东西的时候,是家庭的细软,这些值钱的镯子呀、小银饰啊,一些小的比较珍贵的东西。再发展为卖墙上的字画,字画卖完了就开始卖家具、卖房子里面的文房具,画卖了以后卖镜框子,卖完了以后卖窗户,最后卖什么呢?房子!所以现在还保留的这些地方,我把它叫做“文化空巢”。大家想想,如果连房子、家具这些东西,这些文化的载体都没有了,都消失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出现了“空巢”现象,这是很令人痛惜的事。我经常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无知,因为在文化转型期,我们所做的远不如欧洲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之所以能够交流,是因为有共同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不只是语言,不只是我们所用的词汇,我们很容易用同一种表情、同一种方式来进行交流,那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感应,这种感应是共同的文化所造就的。

例如中国人对水墨的绘画就有感觉,不像西方人那样对水墨没有灵感。我们到大年三十那天如果没有回家,那也非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不可,那个电话就跟平常的电话不一样,因为那里有节日情感。这就是民俗,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情感、情怀和凝聚力,是不需要花一分钱、老百姓一年一次自我增加的凝聚力,是我们最应当珍视的乡愁。

(摘编自《解放日报》2011年2月6日、新华网)

4.申论热点:传统村落保护 篇四

【热点背景】

2016年11月,住建部对1602个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进行公示。加上之前三批列入此项名单的2555个村落,目前共有4157个村落进入国家保护名录,正在获得“抢救性”保护。这标示着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又成功迈进一步。农耕文明诞生于农耕经济,农耕文明也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农村文化失根问题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下所担忧的产物,因此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对传承文明载体传统村落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评析】

传统村落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村落,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

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

1.从数据显示,传统村落在不断的消失。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

2.传统村落的保护趋向雷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者让冯骥总结出了十大雷同旅游为纲、腾笼换鸟、开店招商、化妆景点、公园化、发展民宿业态、编创“伪民间故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使得传统村落商业化严重。

3.传统村落空巢化、老龄化严峻。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人走房空,人口老老龄化严峻。

4.村民自身对于村庄及传统的冷漠。部分村民不知何为传统村落,对于国家层面的保护存在上热下冷,上快下慢的问题。

保护传统村落的对策

1.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培养和重视“乡贤”的力量。乡贤具有一定的文化认知和专业思想,有力量且有时间参与传统村落的建设和保护。

5.地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探析 篇五

——以秀山县田家沟村寨为例

齐立(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摘 要:传统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前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其传统风貌与文化特征面临各类形态的同化和威胁。本文以秀山县田家沟村寨保护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使地方传统村落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在保护传承历史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弘扬本土精神。

关键词:田家沟 传统村落 历史传承 保护发展

引言

传统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和历史演变的密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更在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我国有相当部分历史悠久但未列为各级历史文化村(镇)的村落,保存有相对完好的空间格局,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传统民居、田园等人文自然信息,形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地方传统村落,秀山县岩院村田家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村落之一。这些地方传统村落与各级历史文化村(镇)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乡土历史文化。

1区位与概况

1.1区位

田家沟位于秀山县东北角的海洋乡岩院村的山谷盆地,所在区域偏远,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68公里。

1.2概况

1.2.1村寨格局

岩院村村域范围10平方公里。村域可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两大区域。生活区是指位于村域内各个组团式的村寨聚居区,其中的田家沟就是最重要的村落所在。生产区是村域内除生活区以外的区域,以山林、梯田、河流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有少量零星居民点,散布于山林之中。

1.2.2自然环境

田家沟自然资源独特,生态优良、山川秀丽。俯瞰全村犹如“仙人撒网”。田家沟小河贯穿全村,曲折蜿蜒,是全寨的动脉,孕育着全村的生命。这里青山绿水,如诗如画,村寨与周围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魅力非凡。

1.2.3人文历史

田家沟自清朝道光年间建村,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村落内人文景观盛多,土家吊脚楼群在全县内绝无仅有,连片的古式岩院坝、干溪河石拱桥、合葬墓、严氏墓、梁氏祖坟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村落里的家族创业始祖传说、兴盛式微的记载、族规遗训等均口口相传保留至今。

图1 秀山县在重庆市位置 图2田家沟在秀山县位置

2特色与价值

2.1.1生态景观价值极高的世外桃源

田家沟历史较悠久,遗存的村落保持着依山而建,顺应自然,山环水绕的格局。隔河眺望,田家沟掩映在大山中的一片田园树林里,自由散落的民居院落依山旁水而建,一幢幢纯木建造的传统民居房屋,古朴而美丽。原生态的山水环境加上淳朴的田园风光犹如世外桃源,生态景观价值极高。

图3 山环水绕的世外桃源

2.1.2传统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村寨内的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土家特色,是一处携带丰富历史信息、建筑质量较高、还侥幸保存着建筑多样性和建筑系统的完整性的聚落。建筑以一字形三开间的座子屋为基本模式,正屋两边建厢房,在此基础上又有若干变化,若一侧端间伸出,变为厢房,则平面变成L型;若厢房前檐呈阁楼式上翘,楼盘外不落脚,悬在二楼,则称为走马转角楼,俗称吊脚楼。座子屋两侧山墙,还可以加偏厦。绕宅外后部及两侧设有明沟排水。全木质房屋结构,分“五柱六”(即房屋两边分别由五根柱头顶住六根瓜桐,其上架中梁,再上为上梁)、“五柱四”和“三柱四”等。特别是清末时期的民居建造尤其古朴典雅,其做工精细、匠心独具、雕龙画柱,拱斗飞檐。窗花为蝴蝶、蝙蝠、龙、凤等艺术形象,配以卷草、祥云图案,形象生动,形态各异。

2.1.3中国乡村农耕文化的缩影

田家沟因为山高路远,几百年来受到外界影响甚少,经济的欠发达保存了传统村落完整的格局,同时也保持了村民们传统农耕的生产方式。民风纯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生活。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随之保存延续下来,头包青帕、女穿大襟衣、足穿千层底、男为对襟衣、逢时过节敬奉祖宗、土家摆手舞、传统花灯二人转、吃“三月三”粑粑、供奉“火星菩萨”胜吉祖等都是数千年传统农耕文化的结晶。

图4 兼具保护和观赏价值的吊脚楼 图5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林

图6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 图7 见证村寨人文历史的石拱桥

3现状与问题 3.1.1功能设施

田家沟村寨功能构成单一,缺乏活力,基础设施早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由于长期身居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也完整的保留了传统土家族村寨自给自足的山区农耕生活方式和古老的生产生活设施。

3.1.2村寨建筑

田家沟村寨建筑具有典型的土家特色,大部分传统村寨民居保存较完好,许多民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与外界联系较少经济萧条,村寨内大多数民宅都年久失修,居住条件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以致部分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拆旧建新,致使新建筑的无序建设破坏了村寨的传统风貌。村寨的保护与村民的建设矛盾日益突出。

3.1.3道路交通

村寨内道路系统不完善。外部交通可通达性欠佳,缺乏停车设施及错车道;内部交通衔接不畅,断头路较多,路面状况差,村民出行很不方便。

3.1.4景观环境

村寨内的民宅结合周围的地形地貌与田园菜地形成特有的绿化小环境。宅前院落皆为开敞式,多以菜园与晒坝组合,宅后及两侧多为竹林环绕。村落自然景观较好,村貌略显杂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4保护与发展

4.1.1保护分区与规划措施

在村域内依据历史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和类别划定保护范围,并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实行分区保护,有针对性地对各分区采取相应的规划保护措施。

(1)核心保护区——为指保护元素最集中的区域范围,重点保护村落的空间形态、水体体系、建筑群体环境、传统建筑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严格保护历史形成的村落格局、道路肌理、传统民俗文化,以及构成风貌的各种组成要素。严格控制建设,适当调整用地结构,确需重建、改建、修建的建筑必须对形式、高度、体量、材料、色彩以及尺度、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管理。

(2)环境保护区——区内的山体、植被、水系和农田是古村落赖以生存的基础,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进行水土保持,限制建设,特别是影响环境的建设项目。

(3)建设控制区——是保护区的主要缓冲地带,可安排基础设施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但需控制建设项目规模,对需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须保持传统风貌,要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4)风貌协调区——指规划区内配套建设和村寨拓展预留的区域,位于核心保护区的东西两端。其目的是为了完善村寨的功能设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持续保护发展村寨。风貌协调区的新建建筑和环境设施必须与老村寨相协调一致,不得破坏老村寨风貌环境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4.1.2保护要素与保护策略

通过梳理村寨内各类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制定保护各要素的策略及建议。

(1)山体:山体是田家沟自然环境风貌的总体轮廓形象,除了必要的地灾防治外,不得开挖。(2)河道:除了必要的局部防灾治理外,不得进行河岸渠化,保持河道原有自然形态。(3)农田:维持原有农田划分格局和作物种植类别,除了必要的田埂维护整治外,不得随意进行农田形态改造。(4)植被:挂牌保护古树、大树和名树,保护原生植被,新种植被不得影响原有植被的景观和生态安全。(5)建筑:实行分级挂牌保护,在维护修缮时应修旧如故,完整保护建筑群落和庭院、晒坝。(6)步道:今本维持原有步道格局,新、改建步道敷设时应采用地方材质,仿造故道形态尺度。(7)桥梁:保护修缮加固现有石拱桥和木桥,不得拆除改造。新建桥梁应与老桥形式协调。(8)墓葬:挂牌保护古墓葬,适当整理墓葬周边环境,不得随意改造、拆除。(9)居民:合理控制外来人口迁入,尽量留住原住民。(10)民俗:游意识地延续地方宗教、节气、服饰等民俗文化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4.1.3建筑分级保护措施

根据对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分析,参考其建设年代、建筑形式特征、建筑保存的价值等因素,需保护的建筑共39幢,规划分为5级保护。其中特级保护建筑15幢,一级保护建筑13幢,二级保护建筑5幢,三级保留保护建筑3幢,四级保护建筑3幢。

(1)特级保护建筑—— 主要为保护完好的濒危待救的重点民居,以修缮为主。在不改变原有的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物与院落环境进行修缮,对濒危的重点建筑进行恢复性修缮,还原历史风貌。

(2)一级保护建筑——主要为保护完整的濒危待救的一般民居,以整治为主,在不改变原有的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物与院落环境进行整治,外观维修保存并进行定期维护修缮。内部适当更新改进,增加卫生设计。允许适当更改内部结构(如家庭旅馆)。

(3)二级保护建筑——主要为局部已改变的一般传统建筑,以改善整治为主,保持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风貌,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部分采取改善和整治。外观立面进行修整,与传统村落空间协调。内部结构现代化,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4)三级保护建筑——主要为49年以后建设的非传统民居,数量较少,可安传统形式进行立面改造。内部结构现代化,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5)四级保护建筑——主要为陋室棚屋,牲畜圈和厕所等质量差,风貌不协调的临时搭建建筑,采取拆除或拆后重建的措施,并与周围建筑风貌相协调。

图8 保护规划总平面图 图9 保护规划分区图

4.1.4打造旅游观光村寨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但要保存其完整的历史信息及遗存,还应该最大限度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在可能的情况下赋予传统建筑以新的生命,做到保护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因此,项目组对田家沟未来的定位是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保存完好的传统土家族特色村寨,一个集传统农耕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为一体的自然生态观光旅游村寨。

在不破坏村落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规划着重完善村内管理服务、旅游服务及公共卫生设施。为保证村落内环境和村民出行及村落发展的要求,规划合理保留原有路网形态和结构,打通断头路,保证有效联系,增设错车道及停车场,并设置消防通道,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在村寨入口打造旅游接待区,作为入口前区承担观光旅游的旅游接待功能。围绕传统村落打造村落生活区、田园休闲区、山地探险区等,并组织开展村落保护观光旅游、田园休闲旅游、山地探险旅游等。

结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当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保护传承地域文化、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提高当地村民自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传统风貌的意识,增强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既要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性,又要适应新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保护与更新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传统村落保持持续的生命力,才能保证在营造新时代新村落时传承地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弘扬本土精神。

参考文献:

[1]黄莉芸.特色古村落的保护规划探析.建筑与环境,2008(4).

6.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厚重学生的人生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传统文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自觉拓展学习视野。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事、治家等各方面的经典章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自省能力,自我批判能力,具备判断是非和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具备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能力,具备通过所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形成自觉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三、教学要求

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把握课程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基础,是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1、做到学期备课。系统了解学期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科学制定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2、做到单元和章节备课。掌握本单元和本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学的要求和重点。

3、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特点、焦点、盲点,并确定与学生认知特点,生活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充分开掘,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教材。

4、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渴望,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照顾学生个体差异。

5、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扬长避短。

6、加强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固定每单元一次在教研活动室进行

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提前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二)上课要求:传统文化课堂共5套教材,每年级各一套。建议每课采用1课时处理,个别内容可以适当增加或合并课时,但不能减少课时,更不能挪用,挤占课时。课时的处理与要求:

(1)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古人的世界,体会古人的情怀。

(2)指导学生通过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自主解决教材中的疑难。

(3)要通过范读,齐读,领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要适时交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精妙,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在熟读的基础上,要强化学生的背诵训练,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段落要烂熟于心,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

(5)要加强对学生诵读效果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改善方法。

(6)要依托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引申、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要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课的学习从古人身上学会认识世界,丰富人生。

(7)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并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

(8)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开展讨论,反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9)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过参观、访问、游览的形式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三)教研要求: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管理的重点环节,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

作用,推动学校传统文化课的实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两周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总结交流在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新做法,新经验。

2、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传统文化优质课评选”和“传统文化课程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1、传统文化课程为学生必修课程,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表按时上课,不得随意挪用,挤占课时,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必须及时填写调课单,报教导处审批后方可调课。

2、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认真备课,不得不带教案进课堂,学校将对备课情况进行随机检查,每发现一次,扣教师责任制考核1分。

3、教师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供全区公开课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教师,在评先树优,责任制考核上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优先奖励。

4、学校将传统文化课程培训纳入校本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教师要按时参加,做好记录,学习结束后,学校将统一组织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要给予责任制扣分处理。

5、教师应积极上传优秀教学案例和课件,丰富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学期末,学校将根据上传情况给予奖惩。

6、教师应具有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通过网络、图书、社会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

五、评价方法

1、评价过程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建立学生学习记录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文化积累、情感体验、活动表现等进行过程性记录;要采用等级制评价,使用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形式,避免笔试形式,要将评价结果纳入《快乐成长》手册。

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3、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4、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5、要通过“经典诵读”、“名篇赏析”、“知识竞赛”等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

7.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困境 篇七

(一) 传统体育项目的个性在逐渐减弱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少数民族灿烂文化, 具有重要的民族意义与价值。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政治、文化、经济水平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 使现代人追求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 不重视和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许多传统体育项不仅在新疆, 全国其他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样面临着同化的现象。同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西部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尤其是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提高。人们的经济意识和行为活动逐渐增强, 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 与经济行为的结合不顾项目自身的特点, 一味向现代体育靠拢, 缺少保护传统体育项目的意识。

(二) 人员外流导致缺乏专业人才记载、组织及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完善, 不仅将城乡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也驱动了人们对追求物质生活的愿望, 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村镇, 加入到去城市务工的队伍当中, 由于他们长年在外工作, 回家, 少之甚少, 思想观念逐渐发生转变, 已对其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再热衷, 而仅留守在家中的老弱妇幼, 由于组织引导的缺乏, 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地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 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记载, 多见于地方志, 仅限于具体项目的记述。而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发生、发展及其与该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相互关联的深层生态关系研究, 仍为空白。且近几年来, 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方面, 向各少数民族地区输送的大多是接受的现代体育教育的师资, 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掌握了解并不深, 致使在挖掘与整理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方面以及科学理论体系都是欠缺严重的。同时, 在当下体育产业化进程与市场经济中, 在懂得市场经营之道的基础上又熟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人才是相当缺乏的, 严重的制约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

(三) 人们休闲方式的转变和资金短缺

阻挡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传承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短缺, 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如果没有资金保障, 就无法正常进行。再加上, 当前在新疆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四通”, 即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通网络。这些现代化的条件带来了外来的多样文化, 这对原生态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制造了强有力的冲击。看奥运会、NBA、世界杯等体育节目己经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休闲时的必看节目, 而本民族的部分传统体育项目由于诸多原因, 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其应有的价值正在逐渐消失, 这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是一个灾难。

(四) 主流媒体的片面报道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是相当落后的, 资本、人力与技术都紧缺。还没有达到创办自己的媒体的能力, 因而一直都充当着被报道的角色。这样不仅无法建立拥有媒体权的主体意识, 同时还容易丧失对民族形象的解释权, 直接造成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报道的片面性。所以不可以仅从社会文化的种族主义因素来理解, 必须以关系及资源分配的角度进行探究, 也就是将焦点从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的问题, 转换到主流媒体机构组织内使用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问题。目前, 主流媒体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日的报道一方面报道比重较少。另一方面, 年年是一个模样, 看不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印痕。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出路

(一) 处理好与现代体育补充与机结合的关系

尽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但是他们之间相同的部分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规则性和实践性。因此, 要利用他们的共性, 相互促性。例如叼羊是新疆游牧民族中十分有群众基础的一项体育活动, 它既能因地制宜地产生, 也能因地制宜的存在, 它的实用性为广泛地普及推广、发展这项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 加强整理新疆传统体育项目的工作和其学科建设

普遍来说, 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独特性的强烈意识是每个民族都有。因为有了它, 对内才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对外则可以显示民族体育的独立性。所以, 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其民俗学、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 不仅仅是从单纯的体育视角或兼顾其民族性进行论证, 而应跳出体育视角, 从世界性的角度用发展的前沿性眼光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因为使世界体育文化丰富多彩是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独特性更重要的价值存在。

(三) 适当开发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

将民族特色资源优势整合, 综合开发新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第一步就是要广泛而深入地对民族体育资源进行调查。其次, 要精心组织, 紧密配合, 充分调动和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打好品牌战略, 尤其是南疆各个旅游景点要着重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品牌, 适当合理开发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 体育文化商业价值, 为其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 从被报道角色转化为报道角色

转换长久以来充当被报道的角色, 除了满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及娱乐性, 还应注意民族性这一新闻要素。也就是说, 在报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新闻时, 既要以事实说话, 简练生动, 又要注意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为此, 应当建立一支在懂得民族政策得同时, 又对民族实际较为了解且不畏艰苦, 勤于钻研的报道队伍。它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色。

三、小结

虽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还因看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机勃勃的势头。为实现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丰富了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了各族人民的健身活动, 自治区政府在对一些面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普遍抢救工作的同时, 重点挖掘和弘扬了一批优秀的传统项目, 有计划地逐步把一些带有浓郁民族特点, 又能大力普及的运动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运动项目, 并作为重点扶持, 促进了这些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卫刚.构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模式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8.色尔宫村传统村落申报材料 篇八

加固古碉;

安装太阳能路灯20套;修建群众休闲广场;

支持发展蔬菜主导产业。共投入建设资金680余万元(整合其它资金200万元)。目前,该村人口安全饮水和太阳能热水器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广播电视覆盖率和电信宽带通乡率达到100%。一个高原民族新村展现于世。

一是文化资源。相传在明隆庆二年至宗祯十二年(1568年至1639年),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占领乡城期间,由纳西人修筑的,距今有300多年。每一个古碉,共有九层,每年修一层,修筑九年才能完成,每修一层相当于修建一座佛塔,相当于迎接大藏经一卷。每夯筑高1米,都有一个约10公分的墙孔,为一层层加高作楔孔。夯筑时泥土的湿度大,碉楼坚实不怕风吹雨打。碉楼的底部墙厚约2米,门有一道在底部,高约2米,门一般朝东朝南开。

二是自然资源。香巴拉镇色尔宫村田园风光绝美,庭院幽静,乡城三绝之一白藏房、疯装和锅庄独树一帜。

(1)白色藏房属于土木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藏房墙体是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巴通过夯筑而成,一般使用年限可达几百年。墙体外侧呈内斜状,内侧垂直,房屋整体为室内木柱密架,柱头越多房子越大。房屋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每年传召节前一月左右,用一种乡城山上特有的阿戈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土墙变白。这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更主要的是祈求吉祥、幸福。传说每浇注一次,就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白色藏房从传统的构造与分层来讲,一般有五至六层。最底层为牲畜棚。第二层为最重要的生活区,厨房、客厅、卧室、经堂都分布于此。第三、四、五层大都为晒粮食之用。现在的白色藏房也开始讲究“人畜分居”,底层也装修住人了。

(2)色尔宫的传统服装为藏装。其特点是圆领、宽腰、长袖、左襟大、右襟小,多为白、红、黄3色。藏装主要为藏袍、长坎肩、藏衫。分男装和女装。男装同其他藏区差别不大,而妇女的服饰颇为独特,个性鲜明。特别是妇女穿的连衣裙,被其他藏区的人们戏称为“疯装”。这种连衣裙最初形成于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定形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时期,由纳西族妇女穿的齐膝围裙、唐代宫女服饰和本地土装兼收并蓄演变而成。“疯装”在当地藏语中称作“热乌”。做一件疯装,一般用料7米,以氆氇为上等,其次是用牛、羊毛手工纺织的毪子。疯装的裙摆分内折外折各54个,共108个,象征吉祥。左右胸襟均镶有红、黄、绿、黑、金等色的丝绒各一块呈三角形的布料,分别代表福寿、土地、先知、牲畜和财富。双袖肘处镶有一片彩色布料,占整个衣袖的1/3,袖边嵌一块寸许宽绿布,裙边镶约1厘米粗的红色羊毛条,背部嵌有1.5尺见方绣有吉祥图案的称为“贡热”的垫背。“疯装”的穿法与众不同,其他藏区的连衣裙一般是左襟在里,右襟在外,而乡城疯装却恰恰相反,这种穿着上的“错位”正是疯装独具的特色。一件色彩斑斓的疯装,再佩带上珊瑚、玛瑙、翡翠、金银等饰物,穿戴在妇女身上,更显富丽堂皇,婀娜多姿。

(3)色尔宫人民喜好歌舞,正如当地流传着的一句俗语所说:“会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民间的歌舞种类众多,主要有山歌、箍箍卦、锅庄、寺庙乐舞、劳动号子等。山歌又称为“鲁”,是一种节奏自由,可即兴发挥的纯民歌形式,十分流行。农牧民放牧、骑马、行路、集会等都喜唱山歌。

劳动号子以歌唱劳动为主,主要有打粮食歌、打墙歌、挖土歌、砍柴歌、打阿嘎土歌等,曲调风格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箍箍卦,藏语叫“谐莫”,属谐体中只唱不跳的一类,它是藏族青年男女欢聚一堂作卦游戏时所唱的一种民歌。这种民歌曲调轻快优美,内容主要以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为主。

锅庄,藏语叫“卓”,意为圆圈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又是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自娱性歌舞。锅庄古朴、典雅、端庄,表演方式为两队围成圆圈,各队都有一位能歌喜舞的领舞人。采取轮唱轮舞的形式,也有相互牵手而舞的。锅庄的唱词、舞曲有一定程序,即一唱祈祷,二唱赞颂,三唱欢聚,四唱逗趣,最后唱祝福词或吉祥词结束一个舞曲。在舞蹈风格上,锅庄古朴舒展,旋律热情明快,男舞者动作粗犷雄健,女舞者动作轻快活泼,地方民族特色十分浓厚

三是红色文化。1936年5月13日至20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在肖克军团长,王震政委率领下长征途经乡城,在乡城与藏民和僧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驻扎在色尔宫郞色家中的红军模范执行党的政策,保护寺庙,尊重藏民,秋毫无犯,并在郞色家中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同时在郞色家中的木板墙壁上写下了四幅红军标语(远征胜利红二、六军团万岁;

中央红军胜利万岁;

坚决执行中央指示;

上一篇:《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心得下一篇:光棍节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