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2024-08-15

电气工程一流高校(共8篇)

1.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一

倾心“两房”建设 铸成一流工程

——××*同志“两房”建设先进事迹

××县院座落在××县城××大道中段,占地23亩,集办案、技术和办公用房于一体的“检察大楼”,是××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楼高15层,建筑面积为8554.2平方米,大楼内高标准配置了监控系统、局域网、三级专线网,安装了微机、通讯、举报受理系统、安防系统和电子显示屏等技术设备。大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该院的办案用房、技术用房和办公条件。该院的“两房”建设总造价808余万元,从2002年1月开始筹备,到2004年9月全部峻工,历时二年半。2005年3月省院一领导到该院视察时,说这是他到过的“两房”建设最好的基层检察院。该院的同志都知道,在这最好的背后,凝聚了该院检察长××*同志的全部心血,他忘我的工作累出糖尿病,人也变老了很多,头发也白了很多。

一、高点定位,精心谋划“两房”建设

检察机关“两房”建设,是做好检察工作的物质基础,关系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同志1997年出任该院检察长,面对四十余名干警挤在只有5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办公的困难境地,他下决心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上任尹始,就把“两房”建设列入检察院中期发展规划,摆上了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对“两房”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在对“两房”建设进行规划时,他站在为检察院长远发展的高度,高起点谋划、高规格定位。在原址搞“两房”建设,院子面积小,临街又狭小,没有发展前景,适应不了检察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要重新选址搬迁检察大院,但由于搬迁新址资金缺口很大,且涉及到很多住户,工作量大,在讨论方案时,有的同志倾向于就到原址搞“两房”建设,这样既省事又省钱。他重于创新一流,克服低调低标准,迎难而上,提出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出“两房”建设计划,并将院址搬迁、兴建宿舍一并列入建设方案。经过多次召开党组会和院务会进行研究,最后统一了思想,决定按20—30年不落后的标准搞好“两房”建设,将“两房”建设命名为“检察大楼”。为了落实该方案,××*同志多次主动向县委、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汇报,引起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把检察院的“两房”建设列入县城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并要求把“检察大楼”作为县城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来抓,快速批复了该院兴建检察院的新院址和兴建检察大楼。

二、克难而进,确保“两房”建设资金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规划得最好,没有资金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为此,××*同志带领党组一班人,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入手,打破过去一跑二缠三讨的旧圈子,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了资金筹措的工作力度。

一是打造了一支有所作为的检察队伍。他常说,有为才有位,检察机关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让当地党委、政府看到在推进依法治国、在维护社会稳定、在服务经济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检察工作,这样才能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才能争取到地方财政的支持。1997年以来,该院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检察院,获得两届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该院的检察工作赢得了县委、政府的肯定,县政府为支持该院的“两房”建设,给予了3年(2000-2002)年的优先倾斜拔专款的政策,仅3年累计拔给“两房”建设专项资金300余万元;二是在省、市、县计划部门和省、市院的重视下,2001年争取到了国家补助地方公检法司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0万元;三是敢于负债发展,争取到了贷款200万元用于补足专项建设经费;四是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积累资金。院党组动员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在勤奋工作,多办案、办好案、多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动员全院上下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要求从一张纸一根回形针节约起,严把财务开支关,不该开支的坚决不开支,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开源节流,全力保障“两房”建设资金到位。

在资金运作上,××*同志也是精打细算,不乱花一分钱,确保把钱用在刀刃上。一是要求施工单位带一部分资金承建工程;(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二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把钱用在刀刃上,尽量节约每一分钱;三是付款时区分轻重缓急,可以分期付款的就不一次付清,可以缓付一点的就暂时不付,保障资金用在最急最需要的地方。如2003年底,由于资金不到位,施工单位拖欠了民工工资,眼看工程就要停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找到有关领导,从县财政借了4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民工工资,保障了工程的进程。

三、身体力行,全心打造“两房”工程

在“检察大楼”建设的两年半中,倾注了他主要的精力,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或一个节假。“两房”从准备到施工,对每项工作他都精心组织、亲自过问,除了抓好正常的全面工作外,每天一有时间就亲自深入工地一线,及时解决工程中存在的的困难和问题。在大楼打基础的日子里,他每天几乎“守”在工地上,他说,大楼牢不牢,基础最关键。基础挖桩的时候,因遇到大溶洞,无法继续施工,他在征求设计部门的意见后,果断决定把人工挖桩改为机械桩,并将大楼位置从原挖桩位置前移了23米,按每桩一钻进行地质详查,桩基直径也由原来设计的0.9米和1.2米改为1.5米,虽然因此增加了近20万元的造价,但大大提高了大楼工程的安全性,提高了基础工程的进度。他经常要求基建办的同志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工程质量。有一次,他在和基建办的同志对大楼例行检查时,发现二楼楼梯间有一根立柱底部有“烂根”现象,立即要基建办的同志通知监理、施工单位来到工程现场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要求今后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由于监督工作到位,严格把关,在后面的施工中再也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主体框架工程在验收时达到优良标准。2003年底,大楼进行外粉刷时,由于采用的是钢管脚手架,上面粉刷完了再拆开移到下面搭架子,影响了工程进度,他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向施工方建议,采用木头搭脚手架,施工方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此举既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省了开支。

四、严于律已,带头铸造廉洁工程

“要把大事办好,好事办廉”,这是××*同志在党组会和全体干警大会上作出的承诺。为了切实做到房屋建起来,干部不倒下,该院认真落实工程承包、招投标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了 “两房”建设计划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在大楼开始筹备阶段,就立下了规矩:所有领导和干警不能插手工程项目,所有工程项目都要进行公开投标。为了加强“两房”建设,专门成立了以××*同志为组长的“××检察大楼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即工程建设办公室(简称基建办)、财务管理办公室和工程监查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三个办公室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负责工程招标、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工作,财务管理办公室负责承付工程款时把好各项手续关,工程监查办公室负责对建设工作的各项招标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大楼的各项工程都按《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公开招投标,确保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合法。××*同志规定分管“两房”建设领导,要定期与不定期在党组会和全体干警会上通报工程招投标、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的监督。在工程建设期间,个别领导和一些亲戚朋友找到他,想要他给一些工程做,都被××*同志一一回绝,有些人为了做到工程,给他送来了礼金,全都被他拒收。一些承包到了工程的包工头想请他吃饭,他说:饭我不吃你的,只要你把工程做好做优,比吃什么都强。据不完全统计,在“两房”建设中,他拒收礼金15万余元。为此,他得罪了一些领导和亲戚朋友,也受到了不少的误解和委屈。有的人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我不后悔,如果再一次让我选择,我同样要把大楼建好”。

2.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二

一、河南大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也为河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

1. 河南大学的发展受到空前重视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 河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年, 江泽民、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学校, 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学校时还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 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 按照“211工程”高校标准, 全力支持、重点扶植河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中也多次提出:“实施名校战略, 支持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这次, 《指导意见》又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 这是国家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角度对河南大学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 河南大学发展被提到新的高度, 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建设人才的历史眼光, 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对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充满期待。

2. 河南大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 河南大学坚持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2008年10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 共同支持河南大学建设, 教育部和省政府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 努力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今年上半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又制定印发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为河南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更为有利、更加宽松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外部环境。这次,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 河南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申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研奖项申报,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有关布点和建设,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申报, 学位点建设和申报, 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 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3. 河南大学的发展拥有广阔空间

社会是高校发展的沃土, 我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个大背景。目前, 全省人民迈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坚定步伐。但我们也应当看到, 我省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因此全省人民要锲而不舍地持续努力, 教育事业也要锲而不舍地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河南大学既是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 又是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 更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在我省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起着引领作用,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指导意见》提出, “支持设立投资基金”,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人文教育, 提升人文素质”,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设立分支机构或建立成果转移中心”。这为河南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发出了新召唤, 也为河南大学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河南大学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近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河南大学紧紧抓住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开拓, 锐意进取, 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1. 认真制定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着眼于学校事业长远发展, 学校组织制定了《河南大学章程》《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河南大学党政工作规则》等, 修订完善、制定出台了69个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形成了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长效机制, 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为适应省部共建的新形势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需要, 2009年年底, 学校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 提出了在省部共建的基础上, 争取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进而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坚持一条主线, 实现两大突破, 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 即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 努力实现河南大学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重大突破, 确立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开放带动、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 实现百年名校全面振兴。同时, 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 学校完善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进一步提出了学校今后1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思路。根据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结合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和《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提出的远景规划, 学校制定了《河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草案) 》, 进一步理清了学校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

2. 认真推动科学发展, 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河南大学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开启新机遇、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 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获得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20多项, 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60多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不断促进科学研究实现新的突破:获批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多项, 获省 (部) 级项目550多项、省 (部) 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0多项, 并实现了以“973计划”项目、国家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大力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学校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 改变了河南高校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 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共享平台将更加坚实。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制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积极整合资源, 开展学位点申报工作, 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获批, 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不断加大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引进、聘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黄河学者、校级特聘教授等20多名, 新接收和毕业返校工作博士400多名,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师资力量进一步雄厚。河南大学办学视野、办学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不仅立足于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放眼全国、面向世界, 提出了坚持走国际化办学的发展道路, 正在郑州筹建一所现代化的国际教育学院, 努力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品牌。

3. 认真开展科技创新, 服务社会能力日益提高

学校瞄准河南省科技发展前沿领域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日益提高。人文社会学科坚持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长期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构想, 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 为中部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论证与研究, 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理工农医学科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主战场, 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的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粉体, 技术工艺居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各大油田都有广泛应用。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学校成功解决了造纸黑液碱回收白泥二次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 为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领域, 学校不仅成功为中国民航总局设计制作了奥运会保障项目——航空气象综合信息处理平台, 还为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研制了空间信息系统。此外, 中国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工程、黄河流域数据中心、天气预报系统等研究成果也在服务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标志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 显示了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获得新的提升。

三、河南大学师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是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 河南大学要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新要求, 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步伐, 坚定“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信念, 努力打造中原地区人才培养高地, 挺起河南高等教育的脊梁, 自觉服从、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程中有所作为。

1.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河南大学建校之初就提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 以科学开发民智”, 体现了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今后, 河南大学将继续坚持“立足河南、依托河南、服务河南”的方针, 根植中原文化沃土, 紧贴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根据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建立与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使学校成为河南省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调整学科布局,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努力形成与全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 大力培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为我省培养和造就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 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紧密结合国家和我省确定的科学研究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强化优势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等问题开展科研活动, 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和河南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及社会力量合作, 把创新优势结合起来, 把创新资源整合起来, 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重点建设现有科研创新平台, 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进一步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 使河南大学成为国家和河南省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创造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支持在重要科技领域开展长期系统研究, 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创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创新型成果。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

3. 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动、直接、有效的服务, 使“服务中原”成为河南大学鲜明的特色。成立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专门机构, 负责协调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关工作。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为我省提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研究河南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积极参与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围绕文化强省战略, 扎实开展中原文化资源的调研、发掘、整合、研究工作, 就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出对策, 努力打造中原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河南风貌、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品牌, 增强中原文化产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 提高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支持宋文化研究院开展各项工作, 力争使宋文化成为新的文化品牌。

3.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三

放眼世界,找准学校定位

“一流大学”是一所高校丰厚的无形资产,非常有吸引力,因此现在中国很多大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退而求其次地提出创建全国一流大学。实际上,一些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弄明白什么样的大学才算是一流的。创建一流大学,高校管理者们必须首先研究清楚两个问题:什么才是一流大学?如何创建一流大学?以“世界一流大学”而言,目前高等教育理论界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2001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内涵: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流大学可以有很多种定义和表述,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还有就是对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笔者认为,一流大学既有大致普世的标准,也有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要求。针对河南高校的现实状况,创建一流大学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一流大学理念。要创建什么样的一流大学,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相对高等教育发达省份,河南高校中特别有影响、有名气的高校比较少,但是河南有很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历史很长,而且有上百年的学科积累,有强烈的创建一流大学的愿望。教育与经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中部经济社会发展对河南高校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于河南高校而言,要有创建一流高校的理想和雄心,更要有比较切实的思路和举措。现在首先是要考虑如何把自己建设成国内同类学校中有影响的学校。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优势。所以,河南高校应该紧紧围绕中原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中原,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和强势学科,尽快把自己建设成为国内高校中有影响力的一流高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人民群众也对优质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可以说,现在中国高校正处于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期,河南更处于中原崛起的大好时期。所以,河南高校应该把握这个机遇期,找准定位,弘扬特色。如对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这样的高校,创建成国内一流大学应该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同时这些高校的目光也应该放得长远一些,把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作为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来努力。近期,这些学校还主要是发展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河南一些高校成为一流大学完全有可能随着中部的崛起而成为现实。

发展特色,做好学科建设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学不注重自己特色学科的建设。很多高校都是社会热门什么专业就“一窝蜂”开办什么专业,这已经影响了中国高校的健康发展。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当然他们整体学科都比较强,但是在整体的学科“高原”里面总是有几座学科“高峰”。哈佛大学是这样,斯坦福大学也是这样。中国一些著名大学也是这样,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电机、通信、管理等学科特别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仿照苏联高等教育体系,把专业划分得过细,实际上这是与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规律相悖的。“文革”后,中国很多高校开始改变苏联模式带给学校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是一些学校在转变中没有想得很清楚,结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始“一窝蜂”地建设综合性大学。人们以为综合性大学才是高层次大学,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于是,很多高校在这一思想的误导下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趋同的道路,甚至形成了大学雷同化的倾向。大学雷同化首先就表现在学科的雷同上,例如金融学科,全国有几百所高校都有金融系。高校过分追逐所谓的社会需要,导致了千校一面,其后遗症会慢慢显现出来。

在研究国外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后,我们在冷静地研究中国大学的未来走向时,会发现高校必须把发展自己的学科特色、彰显自己的学科重点作为努力方向。国内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效,加上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有意识的倡导,过去那种“一窝蜂”的雷同现象正在得到有效的改变。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由于地处中原,一些学科非常有特色。所以,怎样在坚持自己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更好地扬长避短,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两所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笔者印象中,郑州大学以理工见长,河南大学以人文为特,正好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各自发展自己所长,做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立足河南,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可能是地域和历史的原因,这两所高校长期以来得到的国家资金支持相较于其他国家重点高校显得少,这是劣势,但是也可能是河南高等教育的幸事。因为资金有限,高校在利用上会“惜墨如金”,能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比如,河南大学的文学、艺术、民族体育、历史等专业,如果能够坚持自己的特色,围绕自己立足中原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快速迈向全国一流行列应该是指日可待的。相反,现在一些高校得到的资源比较多,结果不断发展新的学科,反而成了“大杂烩”。资源分散,领导精力也分散,学科发展长期性、传承性和累积性的规律就得不到充分的坚守。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中国科技大学。该校多年来本科规模不扩张、上新学科慎之又慎,在短期内看起来发展慢了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强势和优势学科方向上才会有跨越式发展。经过多年的坚守,中国科技大学强势学科越来越强,特色越来越彰显,注重内涵建设,巩固了在国际国内学术上的地位,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对河南一些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我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现在,我国高校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更多地反映在师资水平上。良好的师资无非来自两种途径:引进和培养。在过去一个时期,很多高校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才引进上,这样很有远见,也卓有成效。这在一个时期、一些区域是切实可行的,因为一位著名教授的引进很可能直接把一个学科推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但是任何东西都是发展变化的,如上海,过去引进人才条件优越,随着引入人才成本的不断提高,现在在引进人才上也出现了困难。因此,这迫使高校在继续坚持引进人才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努力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中青年才俊。比如,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提出“人才强校”战略,2008年又开始实施“晨星计划”,专门针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和支持。对列入计划的青年教师连续支持三年,而且第一次就覆盖到300多人的范围。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理念的转变。学校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影响的教授身上,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潜力的青年人身上;过去主要是锦上添花,现在主要是雪中送炭。除了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外,上海交通大学还加快建设青年教师公寓,改善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专门成立一个基金,每年送100位优秀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或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师从一流大师。如此坚持数年,一定会有成效的。这大概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一种必然。

除了师资,笔者认为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管理的元素也一定不能忽略。管理也是生产力,现在一些高校很注重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如上海交通大学每年都会送一批青年管理干部到国外学习考察,并将其作为一种制度贯彻下来。学校已经把管理人员培养放到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学校把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纳入“晨星计划”中,实际上就是对创建一流大学这一目标认知的深化。

相对而言,河南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优势不多,可能还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一些高校花了大量精力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又流失掉了,这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要想留住人才,怎么办?留住人才除了物质生活条件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机会、发展空间的问题。学校如果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比如把某个学科做成全国第一,某个项目前景灿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收入不是最高,但是相对稳定,除了要继续保证他们有比较体面的收入,更多的是要用事业前景发展空间来吸引他们并切实为他们创造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好的工作氛围。

河南高校要善于利用中部崛起的机遇,利用21世纪头二十年国家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丰厚的发展历史和传统的学科特色。要通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一方面坚定不移地眼睛向外,吸引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到河南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本区域青年才俊的培养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者显得更为实际,也更为长远和可持续。应该看到,快速的发展变化正给河南带来诸多吸引人才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才会更加看重发展前景和发展机会,对地理位置和区域的要求会相对降低。追求自我实现、要求被尊重和受重用正成为新时期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一个特征。大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这些要有超前的意识,人才工作要扎扎实实,赋予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人更多的责任,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这才是一种负责任、有远见的表现。

总之,河南的高校要创建一流大学,首先要找准定位,找到能够彰显自己特色的方向,坚守自己的目标。同时要注重“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善于、敢于追踪国际的学术前沿,善于瞄准和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立地”就是要非常注重和地方社会经济的结合,并在这个结合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贡献求发展。“顶天”以求立身,“立地”以求立命,河南高校要利用战略机遇期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4.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四

“浙江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国际合作优势,区域创新创业资源优势,与浙江乃至全国的大企业深化合作,打造一流的工程教育品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表示,要将工程师学院建设成一所在中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创新型、应用型的工程师大学。

面对当前中国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综合类工程师、专业型工程师和一线的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匮乏的难题,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浙江工程师学院应运而生。

据悉,浙江大学于7月开始启动工程师学院筹备工作,2010月启动首届招生,面向企业在职工程科技人员招收工程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初步规划研究生层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达到3000人,面向社会和企业每年培训一线各类工程技术人才10000人次以上。

“(我们公司)有20名员工成为了浙江工程师学院的首期学员。”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伟宏表示,公司将和学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充分发挥校企联合的优势,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来自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的员工王奕快,也是首期300名学生中的一员。谈及重返校园的原因,她表示,创造性地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是工程师的职责,让科技带来进步,使生活更加美好,是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让技术成果普惠更多的人,更是工程师的使命。带着课题、带着目标、重塑自身,正是她的选择。

今年,浙江大学还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电信学院、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科技学院三所法国最著名的工程学科院校签订了中法创新创业管理双硕士项目。

在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教育处大学事务负责人沙维尔·卢斯看来,这四所高校的战略合作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将非常有利。

5.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五

——无极县法院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2010年10月,又一个喜讯传到无极县法院,法院被河北省高院评为了“全省优秀法院”。2007年无极县法院新一届党组成立后,按照上级法院提出的“建一流队伍,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要求,扎实进取,创先争优,三年三大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基层法院,一跃跨入了全省先进法院行列:2008年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2009年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领导班子被市政法委评为十大政法领导班子标兵。

走进法院三楼会议室,一副“做一名有激情的领导,带一支有激情的队伍”的标牌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吉玉刚院长对自己、对班子、对全体干警提出的号召。三年来,在这句话的号召下,党组一班人满怀着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豪情,满怀着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激情,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带出了一支斗志昂扬,充满激情的干警队伍,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

一流的业绩是靠一流的队伍创造出来的,一流的队伍是靠科学的机制激励出来的。无极县法院建立了内容涵盖审判工作、环境卫生、出勤到岗、廉洁作风等方方面面的考核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干警的业绩看档案,干警的考

核看业绩,要想进步凭实绩,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在这种机制下,“只要努力工作就有一切,如果不努力工作就什么都得不到。”“你要工作”变成了“我去工作”,干警们争工作、抢工作、比工作蔚然成风,树立了人人争先、个个争优的正气。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关爱干警的身心健康是党组工作的又一个重点。每年的5月,一份体检表会准时放在干警的案头;每年的元旦、春节,总能听到干警欢聚一堂时的笑声;每当干警的家庭遇到困难,总能看到我们的院领导出现在干警的身边、床头„„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干警的情操;真真切切的关怀,让干警们由衷地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兄弟般的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干警投身本职工作的热情。

关爱是一种爱,严管也是一种爱。小到环境卫生、着装仪表、车辆使用、文书起草,大到审判流程管理、实绩考核、错案追究,无处不有管理的痕迹。无极县法院建立了队伍管理、行政管理、审判管理三大管理体系,做到了履行职责有依据,案件审理有规定,司法行为有规范,行使权力有制约。

现在的这支队伍,干劲十足、比劲十足,是一支嗷嗷叫的队伍,干警们个个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硬功夫”啃下“硬骨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无极县企业局物资购销公司违规向社会集资,涉及群众120多人,集资金额高达500多万元。因为公司倒闭无力偿还集资款,引发了集资群众十几年的上访,成为影响无极县社会稳定的一个巨大隐患。200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引导群众通过诉讼解决问题。这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硬骨头”:案发时间长、群众意见大,涉及群众多,涉案金额大,群众上访多,解决难度大。“只要下决心,下功夫,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极县法院下了“硬功夫”来化解这起“骨头案”:院党组的思路“硬”,作风“硬”,方法“硬”,快立、快审、快执,所有办案人员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往返奔波调查核实证据,深入群众家中面对面做群众的工作,大胆地向县委政府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圆满将事件化解,群众的“上访信”变成了“感谢信”,当事人呈“状纸”变成了送“锦旗”,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立案庭为群众准备了表格式的诉状,推行上门立案、电话预约立案,方便群众诉讼。民一庭打破常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办理送达手续;当事人患病无法下床,就把庭开到床头。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大陈法庭就深入农村调查取证,走访群众,圆满化解了一起双方互为原被告的复杂的侵权案件。为了调解一起案件,法官们下田头、上炕头,早出晚归,穿梭往返于纠纷双方之间。调解一起案件有时要多耗费十倍百倍的精力和艰辛,但是干警们始终把调解做为

彻底化解矛盾纠纷最好的方法,千方百计的调解结案。辛苦终有回报:2009年无极县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调撤率达到了历史的81.6%,名列全市法院第一位。2010年,民商事案件的调撤率逐月稳步提高,前九个月调撤率高达94%,稳居全市法院第一位。

“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误一个工,少操一点心”,背后却是干警跑断了腿,操碎了心。干警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宗旨。

千山钢业有限公司和中冀正元有限公司被外地客商恶意拖欠着债务,但都对打官司顾虑重重。民二庭的法官在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指导两个企业向无极县法院提起了诉讼。法官们先后奔赴江苏、天津等地,为两个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71万元,这是发生在无极县法院开展的在无极县法院开展的“联系企业维民权、服务企业促发展”活动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例。无极县“三年大变样”重点工程“世纪城”项目工程开工在即,然而十几户人家拒绝拆迁,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无极县法院行政庭受理这起非诉执行案件后,连续奋战16天,顺利完成了这十几户的拆迁工作,为工程的建设扫清了障碍。

风正气顺,扬帆远航正当时。在成绩面前,党组一班人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坚定了更进一步、再攀一层的决心,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自身不足,努力探寻更加科

学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党组一班人决心在县委和上级法院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科学发展,向全国先进法院跑步前进!

6.建设一流行风争创一流工作 篇六

——阿荣旗民政局行风建设典型材料

孙维烈 郝玉娟

几年来,阿荣旗民政局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民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围绕建设一流行风、争创一流工作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行风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抓住三个重点(重点问题、重点工作、重点单位),确保行风建设工作有的放矢

一是以建设“开放型”、“服务型”、“高效型”、“诚信型”民政机关为行风活动的重点,全面实行便民服务、文明服务和亲情服务。首先精简审批事项。根据精简要求,把审批事项由原来的9项减少到6项。对保留的审批项目,实行“进一个门办好,手续齐全办成,按承诺日办结”的服务承诺;二是以创新“三个六”(六制、六办、六公开)为重点服务方式。“六制”,即主办负责制、并联审批制、联合勘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回访制、阶段评比制;“六办”,即手续齐全立即办、咨询解答如何办、程序复杂联合办、需要上报协助办、承诺期间督促办、证后服务跟着办;“六公开”,即服务项目公开、审批程序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期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依据公开;三是实行 “蹲点调研”制度。民政工作的重点在基层、热点在特困户家中、焦点在城乡社区。根据新形势对民政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重点工作调研课题, 干部职工带着调研课题深入到社区,到特困户、老优抚对象、老年人家中,面对面听取他们对社区建设、城乡低保、老年人服务等工作的所盼、所求、所想,集中基层民智,开拓工作新领域,截止8月底,已写出5篇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文章;四是把社会比较关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如殡葬管理所、救助管理站、乡镇民政办等基层窗口单位行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着重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依法行政、公开收费标准、文明执法教育、建章立制、政务公开、民主监督、队伍建设等问题。同时注意抓主要矛盾,针对不同基层窗口单位的行风和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重点。对殡葬管理所着重解决公正收费、文明服务问题;对救助管理站着重解决新条例的贯彻,规范服务问题;对乡镇民政办着重解决规范工作,依法登记,防止借婚姻登记搭车收费问题。由于抓住了工作重点,使行风评议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四个到位”(制度到位、公开到位、监督到位、奖惩到位),确保行风建设工作不走过场

一是建立健全了制度机制。先后制定了《民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民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民政行政管理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规范机关工作程序的意见》、《2004年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等,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全面的行风建设制度机制。在民政执法上,对各个执法岗位职责、权限进行了分解,对各项工作规程进行了明确,具体确定了执法责任人,一旦出现执法过错,按照相应的追究程序和条款严格追究当事人责任。在行政管理上,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进一步规范明确了财务经费、办公用品购买、车辆管理、人事管理等行政管理责任及过错追究内容。在规范化建设上,全面具体地印发了基层民政办、局属事业单位的制度管理、行为规则、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行为准则。使民政系统的行风建设有章可循,实实在在;二是做到了民政业务全公开。增强透明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关心、支持民政工作。先后将群众关注的民政事务印制成“便民手册”,分发到镇、村、服务对象;结合“三下乡”、行风宣传周活动,组织人员上街下乡开展咨询活动,接受答复群众咨询;成立民政宣传小组,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集中力量宣传民政法规,公开民政业务;设立民政简介、公布热线电话、承受热线答复等面向公众的内容,真正把民政业务法规挂到墙上、印在纸上、播在电视上、公示在社会上,目前累计编印各类宣传资料40000余份,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是建立健全了监督机制。在内部,重点抓了自查自评、纪律作风整顿、内部审计、明察暗访、专项执法监察等活动,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都进行了经常性的有效监督。对外,采取聘请特邀监督员、推行廉政监督卡、走访民政对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社会各界人士行风评议会、电话举报等形式,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民政对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建立健全了奖惩机制。在奖惩上,首先明确提出“把行风建设列为2004年各股室、直属单位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凡是在行风上出现突出问题的,年底将不再考虑该单位和有关人员评先资格的硬性措施。其次建立行风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督导和通报制度,要求各股室、站所每季度对照行风建设工作目标逐项自查,局纪检监察室随时督导,不定期抽查,半年检查通报,年底全面考核。

(三)围绕“三个结合”(干部素质、问题整改、促进工作),确保行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把行风评议与学习“三个代表”新高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结合起来。强化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教育提高。在实践中,坚持硬任务以人为本、施教在先的原则,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采取“每周一题”、“每月一查”、“每季一考”制度,促使大家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专业知识、政策法规、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技能,使每一名民政机关干部都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先后组织了“纪律作风整顿教育”、“反面案件剖析教育”、“‘三个代表’理论知识考试”、“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教育等活动,通过对各类涉法案件问题产生根源的深刻剖析、通过对各类反面典型的反复示警,通过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党纪、政纪、民政法律法规的经常性灌输,有效的端正了全体民政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公正为民的能力。二是把行风评议与整改结合起来,坚持边评边改、纠建并举。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说立行,能改即改,并健全有关制度,提出整改措施抓好落实。如在机关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建立“首接首问”、“一次讲清”、“即接即办”和严格的督查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三把行风评议与促进民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在工作上抓改革,促创新,在建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上下功夫,救灾工作变以前灾后“发钱”为灾前警戒、灾中第一到现场,灾后及时救助,使救灾工作更加科学、及时、准确。低保工作实现了保障对象全员化、资金来源预算化、操作程序法规化、管理手段规范化、资金发放社会化、扶持措施配套化,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上谋新路,逐步解决安置难的问题;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深入探索,在为老年人服务上下力气,大力推进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先后完成建设项目5个,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以“共爱一方乐土、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全旗民政事业的发展

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全旗的民政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三年,阿荣旗民政局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的前列,被市里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双拥工作还步入了自治区级双拥模范旗的行列,正在努力进入国家级双拥模范旗。民政局的工作也得到了旗委、旗政府的好评,民政局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被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局机关被评为“十佳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招商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双城’建设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扶贫工作”等都已连续两年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先进。在旗纠风办组织的社会评议行风活动中,连续两年排在前列。

(二)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行业风气明显改观

局机关形成了热爱学习、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各站所、乡镇民政把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当作行风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全系统内树立了争创一流的思想,确立了争创一流的意识,建立了争创一流的机制,落实了争创一流的行动。救助管理站克服经费缺、人员少等困难,积极开展了救助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殡葬管理所全体职工自己动手,绿化场馆环境,改善服务设施,得到了丧主的好评;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民政对象家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广大民政对象的知心人。

(三)执法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全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覆盖面达100%,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普遍增强,依法行政有新的突破,民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公正文明,办事高效,监督严格到位。滥用职权、执法违法、徇私舞弊、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得到坚决遏制和广泛杜绝。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行风建设的关键 开展行风建设工作,是我局贯彻旗委、旗政府及市局文件精神,推进我旗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旗委、旗政府及市局确立的“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和“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活动主题非常鲜明,很有针对性。我局围绕这一主题,形成了扎扎实实干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各级领导对行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我局行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必须把行风建设与业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民政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增强行风建设的针对性,我局坚持把行风建设与业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促进全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福利设施建设、社区建设、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开展行风建设,全面提升了民政工作的管理水平。

(三)必须始终将行风建设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

民主评议行风就是要让群众广泛参与,真正把评议部门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行风建设中,社会各界向我局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正是这些建议,对我局进一步改进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群众通过举报电话、“行风热线”直接向我局反映问题,既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又使我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对改进工作、加强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7.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七

1992年无线电技术专业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994年设立通信工程专业,目前有一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1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研究生近80人,本科生550人,大专生140人。我系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年分配率均为95%以上。

作为工科院系,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些覆盖面较广,功能较完善的实验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系有一个研究生专用实验室,本科教学方面共有十几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除电子学实验室和DSP实验室是全校性公共实验室外,这些实验室分属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学科,另有系办电子设备厂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系与企业联系,创立了厦华奖学金、歌乐旺奖学金、TCL奖学金等,由此电子工程系学生除获学校奖项的机会外,每年还有30名左右的系级奖项名额。

8.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篇八

[关键词]“BK21工程” 韩国 一流大学 政策 影响

[作者简介]李炎清(1964- ),男,湖北师范学院教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大学德育。(湖北 黄石 435002)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68-02

一、“BK21工程”的政策背景

韩国实行“BK21工程”政策的背景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韩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失调和国际金融环境恶化,韩国被卷入东亚金融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98年韩国政府开始对内实行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调整,对外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社会的援助,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基本消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韩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在经历这一场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认识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意义。因此,韩国政府提出“第二次教育立国”的改革方针。

2.韩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韩国长期以来受到军事独裁的影响,形成了高等教育中央集权化的管理体制,这造成大学学术管理官僚化的现象,极大地束缚了大学的发展。为了摆脱这一体制束缚,增强大学管理自主权,韩国文民政府在1980年推出“7.30”教育改革措施,并在之后的“5.31”改革方案中进一步提出大学发展多样化和个性化问题,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本身的能力和作用,取消政府对校园管理和知识运营结构的干涉,赋予大学自主权,实现办学标准的柔性化,也就是不同的大学可以制定不同的办学标准。

3.韩国大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韩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大学教育的几次膨胀时期。进入80年代经济增长期,大学教育又一次迅速扩大。根据统计,韩国高等教育就学率1970年为8.4%,1975年为9.3%,1980年为15.9%,1985年为35.1%,1990年为37.7%,1995年为55.1%,2000年为80.5%。可见,韩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90年代中期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导致韩国高等教育出现供过于求,大学学术水平和竞争力下降的现象。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韩国大学学术水平低下。有关资料表明,1997年韩国大学学术研究国际水平(SCI)在世界仅排在第17位,如果按百分比计算,韩国大学的科研总量仅占美国的3.9%、英国的13.8%、日本的15.2%、德国的15.5%。第二,韩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根据1999年的统计资料,首尔大学在亚洲国家大学的排名仅占第三位,韩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在发达国家中排在靠后的位置。

二、“BK21工程”的政策目标、内容和过程

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体制,韩国政府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对某些大学进行有重点的投入,力求把一部分高校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所需的新型高级人才和国家的栋梁,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99年上半年,韩国启动了一项新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智慧韩国21工程”(Brain Korea 21,简称“BK21工程”)。

“BK21工程”有三个主要的目标:第一,作为一项基础结构建设,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生院,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技术和人才。第二,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地方优秀大学,加强地方高校的竞争力。第三,提倡和鼓励大学教育机构广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在高校之间的竞争中,评价某所大学不以“是不是名牌学校”为标准,而要看学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以此为核心,韩国政府还提出了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严格的高校管理制度和大学教授业绩评价制度以及到2002年为止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入学制度等任务。

“BK21工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大研究生研究与学习资助。第二,改善大学学术环境。实行研究生院专任教授制,减轻大学教授教学负担,减少大学教授指导的人均学生数,建立包括教师升迁、业绩评比、工资报酬等公平的教授业绩评价制度。第三,改革大学教育课程,使之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并加强产学合作。第四,扩充教师的研究室、实验室、电子图书馆和外国人(教师和留学生)专用宿舍等研究生院基础设施。第五,改革大学入学制度和大学人事管理制度,缩小本科生定员,扩大招生的地域范围,保障学生对所学专业科目的选择权。“BK21工程”涵盖了4个学术领域:第一,应用科学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命工程以及机械与材料。第二,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发展韩国学研究与文化。第三,特色(传统)科学领域,重点发展韩医药学(源于中医学、中药学)及发酵食品。第四,新兴产业科学领域。

按照“BK21工程”的计划,韩国政府将从1999年起,在之后的7年内投资1兆4千亿韩元(相当于12亿美元),这些资金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培养和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主要支持科学技术、人类学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地方大学建设。为此,政府计划在7年内每年投资1.7亿美元。(2)开发高校研究生院的科研潜力,预计投入4200万美元。(3)加强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各项学术研究领域,特别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财政支持,预计投资4200万美元。“BK21工程”是韩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韩国建国以来政府直接投资最大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为了确保工程的高效、有序,韩国政府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建设原则和科学规范的工程立项程序。“BK21工程”以单一的研究生院为工程单位,对每个工程单位政府将每年投入12亿~80亿韩元,其中研究生支援经费和研究人力的支援经费占国库总投资额的70%,课题经费仅占总投资额的20%。1999年,韩国政府正式实施“BK21工程”,通过评选,在第一阶段选择了26个科学技术领域的386个工程建设单位,这些工程单位涉及的公立和私立大学的比率为64∶36。重点建设的科技领域选定了26个工程单位,其中首尔大学12个,韩国科学技术院6个,蒲项工业大学3个,以上3所占全体工程单位的81%。“BK21工程”选定工程单位(科学技术领域)详见表1。

三、“BK21工程”的政策影响与评价

1.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大学科研实力,提高了大学学术水平。“BK21工程”以提高研究水平为目的,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为高校研究生创造了优良的教育科研环境,改善了大学教师的科研条件,提高了大学教学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为入选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奠定了基础。“BK21工程”第一、二年度建设成果现状见表2。

2.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韩国高等教育的个性化与国际化改革。“BK21工程”开启了韩国政府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的大门。为了配合“BK21工程”的实施,促使韩国大学更有竞争力,2003年,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财政经济部、国防部、科学技术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综合实施计划,预计4年内投资2兆2400亿韩元,目标是建立一套培养、开发、使用人才的新机制,在具有竞争力的核心领域培养一批能够主导和开发世界领先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近年来韩国推出“星级学系”计划,拟每年投资2000亿韩元从全球招聘50位明星级教授提升各大学的实力,希望为韩国培养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推出“韩国学习”计划,拟增设奖学金大量吸引海外留学生。

3.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韩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BK21工程”推动下,韩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起了大学评估制度,对大学质量评估的结果开始成为政府拨款和补助的依据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大学教育评议会率先在7所大学实现大学综合评估制度,对大学的教育工作以一定的标准量化打分,进行综合评估。评分涉及教学、科研、教师、教学设施、财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六大方面,逐项评分,评定出“合格”“不合格”两类。凡属合格的大学将优先获得国家财政拨款和政府补助金,在研究经费方面也将得到更多的资助。

4.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由于自身政策措施上的不足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在“BK21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采取以人才培养定额的政府财政制度,降低了大学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由于在建设中过分强调工程建设的规模,过多的工程建设评选引发大学行政业务增加,从而造成工程效率降低的问题;由于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未能避免以出身定工程单位的倾向,从而加剧了韩国大学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倾向。据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对“2001年全国4年制大学的研究经费现状”的调查结果,韩国4年制大学全部科研经费的63%集中在前20所大学,最多的是首尔大学(国立大学)(1264亿韩元),然后依次为延世大学(私立大学)(1123亿韩元)、韩国科技院(国立大学)(855亿韩元)。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科技论文索引杂志上刊登的韩国的论文中有70%集中在前20所大学,最多的是首尔大学(2669篇)和韩国科技院(1211篇)。

[参考文献]

[1]张明顺.韩国和日本大学教育改革概要[J].林业科技情报,2005(3).

[2]吴莲姬.韩国大学科研经费的63%集中在前20所大学[J].当代韩国,2003(1/2).

上一篇:Lp空间中新推广的Buniakowski-Schwarz不等式下一篇:重点工作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