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2024-08-28

反腐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6篇)

1.反腐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篇一

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焦建利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期)

《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14日第1版消息,由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中外名校研究中心与国内20余所著名高中共同发起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筹建大会,2013年8月12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上,华东师大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陈玉琨教授宣布,旨在推动中国高中开发大规模在线公开微视频课程,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C20慕课联盟(高中)正式成立[1]。

至此,随着C20慕课联盟的成立,慕课,也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相关人士的关注,而慕课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更是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慕课之火开始被引入到中小学,从而使得可汗发起的可汗学院以及由科罗拉多州的两位化学教师开创的翻转课堂之类的中小学在线课程,开始有可能尝试走向大规模。本文试图结合作者自己学习和研究慕课的体验与心得,分析慕课的本质与特征,在简要回顾慕课发展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就慕课对中国基础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启示展开讨论。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慕课是笔者对英文缩略词MOOCs的音译,而这个英文缩略词MOOCs则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也就是说,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中文简称。到目前为止,这个简称已经得到大家的广泛接受。尤其是随着慕课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可“慕课”这个音译了。

如其名字所示,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那么,大规模(Massive)、开放(Open)、在线(Online)、课程(Course)便是其最鲜明的四个特点。

第一是大规模(Massive)。慕课是以在线教育的形式来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深受用户的欢迎。它之所以被称为“大规模”,是因为其注册学生常常多达数千、数万乃至数以十万计,学习者包括教育工作者、商人、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互联网文化感兴趣的人们。针对一门课程的如此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不仅如此,慕课的“大规模”不仅仅是学习者数量庞大,而且还包括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和自身的专业成长之中。

第二是开放(Open)。慕课是10多年来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的延续,是开放教育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线教育与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所谓开放,是指它突破了人群、地域、时间的边界。我们任何人,只要能上网,只要有时间,只要有学习意愿,都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慕课的这种“开放”,也可以理解为“有教无类”。

第三是在线(Online)。前面我们谈到,慕课是以在线教育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在线”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线”是指通计算机互联网,或是通过手机无线网络,进行网络授课、学习的方式。也许在将来,它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混合学习的模式。

第四是课程(Course)。慕课和大学的传统课程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慕课更多的是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的课程。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不必然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都会有每周研讨话题、在线视频、实时研讨等形式,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在线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慕课从发端开始,主要是大学阶段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但是随着它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延伸,高中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提前选修大学课程。

此外,慕课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和特征,比如,内容的开放授权、开放结构和学习目标、开放教学、以社群为中心,等等。

慕课是在线教育与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

其实,慕课并非从天而降的新生事物。它虽然有一个极为短暂的历史,但是却有着一个漫长的孕育发展历程。它是在线教育和开放教育长期积淀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在线教育与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

回顾互联网教育应用的历史,它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历史。从2000年之前的开放教育内容,到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计划(MIT OCW),再到2002年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的“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甚至到2003年中国国家教育部启动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国家精品课程计划,2004年朱学恒带领的全球义工开始将世界名校开放式课程进行中文翻译,拉开了世界名校公开课中文翻译的重要篇章„„

慕课的出现,是日益开放的互联网教育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7年是慕课孕育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秋天,美国学者戴维·维利(David Wiley)基于WIKI开发了一门开放课程——《开放教育导论》(Introduction to Open Education),这门3个学分的研究生层次的开放在线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学习者)为这门课程贡献了大量的材料和内容。换句话说,学习者不只是来消费这门课程,而是所有人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这门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学习这门课程。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很科学的。一方面,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和学习者必须持开放的态度,并拿出实际的行动;另一方面,戴维·维利所选用的WIKI技术平台为这样的共建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样是2007年,加拿大Regina大学教育学院的Alec Couros博士开设了一门研究生层次的课程,名字叫《社会性媒介与开放教育》(Social Media & Open Education),它始终都是开放的,既面向以获得学分为目的的学习者,也面向其他任何人。这门开放在线课程的突出特征就在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特邀专家参与了课程的教学活动。

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斯蒂芬·党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开设了一门课程,名字叫《连通主义与联结知识》(Connectivism & Connective Knowledge 课程编号:CCK08),这门课程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被看作是第一门慕课。这是因为,这门课程兼容并蓄,既借鉴了Wiley的开放内容和学习者参与的思想,又吸纳了Couros的开放教学和集体智慧的举措,不仅如此,这门课程还支持大规模学习者参与,因为它采纳了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法。[2]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这个术语也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几位研究员提出来的。从那时开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成功地在全球各国大学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而最重要的突破发生于2011年秋天,来自世界各地的 16万余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 两位教授联合开出的《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从那时起至今,许多重要的创新项目包括Udacity,Coursera以及 edX都纷纷上马。

平台与课程提供者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到这股浪潮之中。在亚洲,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参与edX之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机构。

有关慕课的研究在数量和深度上开始增加,对慕课的批评和误解也日渐增多,慕课教学实践中高辍学率低完成率的现象依旧明显;大学和一些商业机构正在积极摸索和探索慕课的商业模式。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慕课的继续高速发展。

2012年4月,上海市教委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推动上海区域内各高校之间的课程共建共享。2013年4月,由重庆大学发起、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宣告成立,首批有29所高校加盟。不仅如此,在国内,果壳网和译言网这样的互联网创新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慕课浪潮中来了,网易公开课也推出了世界名校慕课的中文翻译,清华大学还在OpenEdx的基础上,推出了汉化的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xuetangx.com),慕课在国内媒体和许许多多的场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语汇。

慕课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美国凯创网络公司2013年6月一项针对慕课与高等教育关系的全球调查表明,13%的受访者所在学校提供慕课课程,43%的受访者所在学校计划在未来3年内提供相关课程;84%的受访者认为慕课是当前教育模式的补充,16%的受访者认为慕课会取代现有面对面的教育方式。

慕课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发端的,它对高等教育管理、教与学、课程、师资队伍、学习与教学的考核与评估等许多方面,甚至包括大学的形态,都将会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导致传统大学的变革。它所产生的“鲶鱼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正如乔治·西蒙斯所言,不要试图让慕课解决一切问题。

那么,回到基础教育层面,慕课对基础教育将会产生哪些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呢?换句话说,它会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哪些启示?我想,这些可能的影响和启示也许就体现在在线教育教学法、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及为基础教育领域内慕课实践提供宝贵经验等方面。

第一,慕课以及慕课教学法,对于深化和发展包括面向中小学的在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慕课中,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地方,比如,带测试题的高清授课微视频,或者说微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在线视频的单向传输特性,提升了视频课件的交互性;再比如,慕课中被广泛采用并备受抨击的“同伴互评”,其实对于推动包括面向中小学的在线教育和混合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教学法启示。

第二,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一种将面对面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学习模式,它是家校分别在学生学习中角色与功能上的调整。这种混合学习模式将成为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在推动翻转课堂这样的混合学习模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学模式创新上,慕课不仅可以为中小学提供教学法上的支持,而且也可以在师生互动模式、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开放内容与开放教学等许多方面,给予中小学校以启迪。

第三,慕课对于促进和深化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迎来了人类教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特别时期,我们仿佛来到了教育资源的大同世界,在这里,人人可为师,个个可学习。只要能介入互联网,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随着慕课的发展,我们不断可以在线学习,而且可以享受世界一流大学的顶级师资的课程。想想看,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师队伍建设将具有多么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啊。教师,包括中小学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率先垂范者。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透过慕课微课公开课,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加强与发达地区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教师同行之间的伙伴关系,学习彼此的学校文化和教学方法,这对于促进和深化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终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小学教师的这种修读慕课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行为,相信会对中小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慕课的深化和发展,对于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创新应用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教育信息化的过去几十年间,教育资源的建设多采用外行(教育资源类公司)为内行(中小学教师)生产资源,或者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这些模式所建设的资源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其实际投入产出是并不高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慕课的发展,尤其是慕课的开放内容与开放教学机制,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一种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对于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创新应用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五,慕课的发展,为中小学慕课实践积累了经验。从最早2008年的课程实践开始,慕课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展开的。随着基础教育中在线教育、混合学习以及开放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阶段的慕课实践,特别是其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将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慕课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时晓玲.C20慕课联盟(高中)成立,20余所高中联手创建在线公共课[N].中国教育报.2013-8-14(1).刘增辉.中国MOOCs:与其被动改革不如主动变革——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焦建利[J].中国远程教育.2013,(14).

2.反腐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网络安全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对象是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的2013、2014两个年级不同系别的学生,分别在每个年级随机选择的210名学生,共4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以自行设计的《网购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调查问卷表为调查工具。问卷共设计26个封闭式问题,包括18个单项选择题、7个多项选择题以及1道开放性问答。420名学生独立完成问卷,有效回收393份,回收率达93.57%。

1.3 统计分析

统计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进行描述性统计。

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我校大学生对网购的了解程度

对有效回收的393份问卷统计分析得出:25.95%的大学生非常了解网购,69.47%的大学生只了解部分,4.58%的大学生不了解网购。

大学生作为网购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有:攀比炫耀,追逐时尚,对网购的了解高达95.42%。

2.2 我校大学生网购的现状

网购日渐成为新兴的商业模式。根据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2015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由此可见,网购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支持。

由图1可知,96.95%的大学生有网购经历,仅有3.05%的大学生没有。

由图2可知,平均每次网购一件物品花费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不超过7.38%,用时在10~30分钟内和在31~60分钟内的分别为34.86%和27.48%,用时极长超过1小时的达30.28%,接近1/3的比例;由此可知,网购更能耗费时间成本。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18~24点网购,绝大多数人根据买家评价(73.28%)和网店信誉度(70.48%),多数人根据商品描述及价格(62.60%)、货比三家(60.31%)和品牌知名度(55.98%)选择,还有极少数人(4.83%)因其他原因购买。

在网上购买商品的类别上(多选),服饰鞋帽类、家居日用品类和食品类的占据前三甲,分别有81.93%,42.49%,39.19%,其次是学习用品类、化妆品类和数码产品类,依次为27.74%,25.45%,23.66%。

2.3 我校大学生对网购的态度

“双十一”是大学生满怀期待和最受欢迎的狂欢购物节之一。大多数人理性选择,合理网购,在自己有需求时购买(55.47%),30.03%的人选择商家大促销,如“双十一”,但也有部分大学生(13.99%)会因一时的心血来潮而网购,因其他原因购买的仅占0.51%。

393名大学生中81.42%的人认为网购将会成为主流消费方式,8.65%的人认为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会选择,9.92%的人不知道网购何去何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是否会因为网购而迷恋网络时,大部分(76.08%)大学生认为肯定不会,但经常网购对网络产生依赖的也有少数(5.85%),而认为自己自制力不强,可能会迷恋网络的占18.07%。

2.4 网购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分析

网购是把双刃剑,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不可避免。调查中,96.94%的人认为网购利弊共存,其中认为网购利大于弊(76.84%)的多于弊大于利(20.10%)的,而有2.54%的人认为只有利,0.51%的人认为只有弊端。

由图4可知,网购给大学生带来的弊端中,最多的是图物不符,产生负面情绪(73.54%);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经济负担(52.93%);其次依次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生活(31.81%)、网络支付不安全,钱财被骗(37.40%)。

由于网络支付环境的不安全、卖家售后服务的不完善商家不诚信,不按约定规则交易(43.51%)和个人信息泄露(36.39%),其次是物流不妥善保管货物(33.08%)和钱财被骗(19.08%),网银密码被盗的也见少数(10.94%),从没有遭遇过上述侵犯自身利益的占28.24%。

3 建议

商家不诚信或遭遇诈骗时,大部分学生选择找客服投诉(74.05%)或是报警(37.15%),少部分人选择维权,极少部分人选择其他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收到网购商品不满意时,绝大多数人会与卖家协商,要求补偿,大部分人会给商家差评,部分人投诉(24.43%)和拒绝签收(21.37%),少数人(15.01%)会自认倒霉。

3.1 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支付安全可靠

(1)谨防“钓鱼”网站,谨慎网购不轻易点击与卖家聊天记录中的图片和任何一条链接进行付款,理性消费。

(2)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支付宝信使,增加消费保障。

(3)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安全法制制度建立合理的法制制度,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2 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购观

学校层面加强辅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正确对待,不盲目网购。

家长帮助学生制订可行的理财计划,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个体层面大学生常自我反思,理性网购。

3.3 诚信交易,合理维权

(1)诚信交易。通过商家与买家的诚信合作形成一个让购物者放心满意的购物平台。

(2)合理维权。建立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如果发生纠纷,先通过客服平台发起维权投诉,向工商部门申诉举报、向相关部门检举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结论

随着网店的不断兴起,网购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会不断发展壮大,造福广大网购消费者。

参考文献

[1]张干群.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

3.反腐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 网络 高中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93-010

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是我们整体生活水平上升的一大标志。但网络技术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来说却不一定是绝对的益处。高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面临新鲜事物时往往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且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还欠佳,因此在面对网络带来的众多新鲜事物时,并不能有效抵制其带来的害处。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给高中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对这把“双刃剑”进行把握,则需要老师们针对高中生的特征和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进行分析,得出最好的方案。

一、高中生运用网络的现状

网络技术逐渐发达起来并且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生对网络的运用更是多于成年人,因此,可以说网络在高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占着非常大的比重。以往的学生在课余都会将时间花在体育运动和锻炼上,而如今的高中生们则将大多数的实践花在了网上虚拟生活上,他们运用网络进入虚拟的世界进行交友或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耗费了他们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因此网络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的生活中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教育。

二、网络带给高中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给高中政治教育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这些机遇并积极面对这些挑战,才能真正利用好网络这个有利地资源。网路给高中政治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网络涵盖的范围广阔,互联网连接全球,也就是说全球的各种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的范围和渠道大大地拓宽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知识,老师也可以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的教学。为思想政治的学习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同时,网络也为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地挑战。这也源于网络所覆盖的范围广大,包含的资源多种多样,来源众多,一些有害于学生成长的垃圾资源也夹杂在其中,学生们可以轻松地获取这些不良信息,对于一些抵抗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些资源就好比是一颗巨大的毒瘤,侵蚀着他们的思想健康,不仅如此,在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时,也会有一些垃圾资源肆意弹出,或者是电脑病毒的出现破坏他们的学习,这些方面都是网络带给高中生们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必须有足够的毅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解决。针对学生而言,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的成熟的三观,尤其是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让他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够靠自己的意志避开。

三、对网络技术把握的相关建议

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三观,使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使其生活也受益。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好好地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针对网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

网络的好处良多,尤其是其所包含的资源广阔,且涵盖的内容也多种多样,老师们和同学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在对高中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中,也可以将教学的方式通过网络而进行多样化发展,用网络技术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把学生感兴趣的因素融入课程当中,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对这种机遇要注重把握,不能放任其发展,而是要有计划有方向地去运用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高中生在运用网络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不良信息对他们思想的侵害,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主观方面出发,从学生自我着手。我们都知道,学生不能克制这些不良信息的诱惑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顽强的意志力来对抗,没有一个系统的价值观体系来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要主动地为学生的思想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学生们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正确地有效地使用网络技术,并让它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机遇与优势。

结论

机遇和挑战是现代网络技术带给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对立面,且每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回避的,要想正确地使用这项技术,就必须掌握使用它的方法。现代高中学生们收到网络技术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蚀,只要学生自己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且稳定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必然能在他们使用网络技术时提供正确的指导作用,能够带领他们有效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与优势。在面临这些挑战时,一定要积极地面对并积极采取措施去解决它们,而不能放任它发展或回避它的存在。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要主动承担起指明灯的责任,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坚实的支撑。

(注:本文系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98”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466)

[ 参 考 文 献 ]

[1]郭倩倩.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2]包月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姜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4]李君霞.互联网对中职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影响 篇四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学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风骚。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2] 安徽俗话报[N].安徽;19.

5.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作文 篇五

没想到回到家之后,我们就被政府要求集中医学隔离。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沮丧,如同被打了霜的白菜,耷拉着脑袋,一想到要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住上14天,就难受,该会有多么无聊啊!

在去宾馆之前,妈妈准备了很多东西,有瑜伽垫、羽毛球拍、毽子、绳子。我心想:就这么小的空间,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呀?带来带去不是增加麻烦吗?

政府派车把我们接到宾馆后,爸爸妈妈便忙碌起来,开始装扮起我们的“临时小家”。我还是如同一只被斗败了的公鸡似的提不起兴致,妈妈看我这个颓废的样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虽然在这14天里,我们生活的区域会比较小,但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现状。我们可以改变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心态。所以你也要积极乐观一些,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其实是可以把这14天过得多姿多彩的。”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中午,我做完了语数外作业,正感觉无聊,觉得自己真像一只笼中鸟,待在那么小的区域内,一点儿也不自由。我似乎感觉浑身都痒得难受,越来越没乐趣。

妈妈突然提议说:“让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运动可以让我们身体棒棒,身材好好。”于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瑜伽,爸爸做操。妈妈做一个动作,我跟着摆这个动作。但是我的手脚一点也不协调,像只小笨熊,不是手伸不直就是腿伸不直,反正看起来就是各种别扭。原来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其实并不简单。妈妈因为经常练习,所以动作不仅很标准,还很优雅。她告诉我:“增强体魄要运动,所有成果都是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得来的,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果不其然,我跟着妈妈练了几天后,柔韧性变好了,动作也看起来有模有样了。我跟着妈妈做瑜伽,既体会到了汗流浃背的酸爽和身心愉悦的舒畅,又感受到了一步一脚印的自我超越。

6.反腐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篇六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诸多新型煤体应运而生,逐渐的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们,他们会非常快速的接受和掌握新媒体,进而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比较大。新媒体的普及为高职院校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讲述新媒体及其发展现状,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机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多样化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全新的手段,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挑战。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避免出现抵触情绪的出现,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新媒体给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新媒体具有诸多优点,比如资源丰富、速度快以及覆盖面比较广等优点,对于传统的媒体来讲有着较大的优越性和跨越性。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广泛的、快速的以及准确的传播正确的思想和理论等,进而可以有效的打破时间和地区之间的限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新、广阔的教育平台。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就是面对面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育方式十分的单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全新的教育方式纷纷涌现,比如QQ、博客以及微博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和手段,其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快捷、及时等优点,进而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发布信息,并且通过文字、语言等方式来进行交流,将更多的教育内容传递给广大的学生们,进而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和直接。通过全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思想,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进而促进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新媒体具有互动以及灵活等特点,能够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限性,随时随地的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由传统的平面教育转变为立体,由静态转变为动态。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教学的时候,能够将被动转化为主动,不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更为先进的自主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及时收集学生们反馈的信息,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4.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不在受到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进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新媒体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的拉近教育者与学生们之间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们的戒备,进而保证双方的平等,从而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学生们大胆的说出自己内心的迷茫以及苦闷,还可以深入大学生们的心理世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对传统思想观念提出挑战

新媒体信息虽然具有快速、广泛等优点,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害信息、虚假信息以及真实信息溶于一体,让人难以分辨,不同价值观的碰撞,逐渐的将会淘汰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但是也会有一些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不仅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还会影响到学生们正确人生观的养成。由于学生们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很容易被腐蚀,进而走向极端,给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十分的单一,往往会由教育者将信息灌输给学生们,并且按照教育者的意志以及预先设计的模式进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早已被淘汰,学生们对于海量的信息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进而能够突破传统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价值观。在新媒体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们所获取的信息数量和速度几乎一致的,甚至一些教师还没有学生们获取的信息数量多,速度快。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深对新媒体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

3.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需要确定教育内容、方法以及手段,并且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对信息有更多的选择权,由于学生们本身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进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主要就是信息时代,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教育工作的时候力不从心,甚至在获取信息方面还不如学生们,进而逐渐的失去了权威性。在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具备超高的政治敏感度,不断的拓宽自身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够提高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驾驭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传统方式早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的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不仅需要改变教育方式,还必须要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新媒体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通过新媒体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比如研发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功能,进而构建良好的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3.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为了能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强化学生们道德自律的意识,构建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进而打造校园良好的风气,从而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可以建立健康、开放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们消除不良的心理和思想倾向。积极的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做好学校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并且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积极的对校园网建设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纷纷涌现,学生们大部分能够数量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而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新媒体技术背景的需求,所以必须要结合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教育工作的目的,更好的服务学生们,从根本上保障学生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应琴.新媒体:考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1(5).

上一篇:对一句话新闻的解读下一篇:2009年关于增加工人工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