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文解读(精选8篇)
1.背影课文解读 篇一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以上三个角度,各有优缺。前两个角度,倾向于作者对父爱的感受与理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悟的双向性。从第三个角度,学生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单向的关爱,而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接受,以及对父亲的关爱与牵挂不容易看出。但是,初一的学生,对父爱的感受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父爱的深沉。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从服装对比入手来解读课文,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何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特长等加以确定。
2.背影课文解读 篇二
一、父与子双重错位的爱
《背影》一文不仅仅是因为作者选择的角度新颖,更因其情感的真实细腻和有中国特色的父子关系而堪称经典。而贯穿其中父子关系的竟是爱的错位。
(一)父亲非理性的爱,儿子理性的反感
第一层错位表现在父亲对我始终是非理性的爱的付出,而儿子对父亲的行为由于不理解,进而嘲笑、反感。父亲在养家糊口去谋事,还是亲自送儿子上火车之间再三踌躇,再三权衡,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本不必亲自为之的事情,父亲却要为之。可见儿子在他心中是高于一切的,唯恐有什么闪失。而此时的儿子“我”对于父亲的这一决定是怎样想的呢?我认为父亲亲自去火车站送,完全是多此一举。我对于父亲的这样一种不放心是不以为然的;在送进车站时,父亲和脚夫讲价钱,上车之后为我拣定座位,铺好紫毛大衣,再三嘱托车上的茶房照顾我。在官场行走多年的父亲难道不懂脚夫茶房只知道钱而不讲情义的世事吗?对于这样即使他磨破嘴皮都无济于事的不可为的事情,父亲依然为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因为爱子而不顾现实,一心希望儿子路上顺利的虔诚之心,那种明知道世界上没有神灵却依然祈求神灵保佑的虔诚。而此时的儿子,却是在父亲与脚夫讲价格的时候认为父亲说话总是不大漂亮,还“暗笑他的迂”,儿子对于父亲的虔诚是一种不理解、一种不屑、一种烦嫌。其实,我们理性地看,父亲给儿子送行以及在车站上的一些行为完全是多余的。儿子已20岁,并且去过两三次北京,还有旅馆熟悉的茶房陪同。而此时父亲的确忙得走不开,在外自立多年的儿子在车上找到合适的座位实在是一件简单的事。父亲之所以忽视这一切显而易见的道理,其实都源自情感。非理性的情感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而理性的情感则是理智运作之后的结果。因为父子俩情感出发点的不同而导致传达出来的感情错位了。所以父亲完全出自内心情感的非理性的爱的行为,被儿子理性的想法所扼杀,换来的是儿子的不以为然。
(二)儿子情感被唤醒,父亲沉默地离开
第二层错位表现在儿子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可是“我”却已经与父亲分居两地了,“父亲的背影已经混入了来来往往的人里”。即文章的高潮部分———父亲去给“我”买橘子。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了车,已经关照到无微不至了,可还是觉得不够,还要为儿子到对面月台去买点橘子,父亲不顾自己肥胖的身体、蹒跚的脚步,不顾翻过月台的危险,明知很难为,却偏要为之。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费劲,忘记自己的笨拙,忘却自己不雅观的姿态,其实就越是流露出儿子在自己心里的重要。而此时的儿子终于是“很快地流下泪来”。深藏在内心深处对父亲的那种理解与爱被瞬间唤醒。儿子终于体会到了隐藏在父亲一言一行之中的爱,终于读懂了沉默的父爱。是不是因此父子俩就互相释然了?就彼此表达,抱头痛哭了?没有!这是一对典型的中国父子,父亲自以为是地去爱孩子,而孩子也是默而识之地感受父亲的爱。不习惯把爱及时表达出来,只知道在背后偷偷流泪的中国特色的父子关系!儿子在父亲回来之前赶紧擦干了泪,父亲买橘子回来之后,也只是简单地交代两句之后,消逝于人海。
二、双重错位的爱背后的“夙故”与“新因”
朱自清父子终究是幸运的,朱自清终究是因为父亲的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而感情抑制不住地抒发了出来。在父亲有生之年,朱自清的《背影》发表了。那是1928年的秋天“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难道父子俩仅仅是那一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仅仅是这一篇《背影》就因此释然了所有的误会隔膜?就此止住了错位的爱?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弄清楚释然的真正原因,首先要分析一下父子形成隔膜与错位的原因。我们必须对《背影》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一)“夙故”
文章写于1925年,这之前朱家发生过许多事情。“我”的祖父和父亲两代做官,家道富有,积蓄颇丰。1912年,军阀徐宝山以逮捕和杀头作要挟,勒索朱家钱财。祖父为保家人安全,被迫捐出大半家财,终因不堪勒索而辞世。父亲惊惧交加,累倒生病,被迫辞去宝应厘捐局长。经此变故,家道中落。至1917年,淮阴籍潘姓姨太太得知,父亲在徐州纳了几房妾,赶去闹事。父亲被撤职,花了很多钱,仍亏空500元,祖母又不堪承受而辞世。父亲又卖又典,才还了亏空;又借高利贷,才办了丧事。到此,家道彻底败落。这种阴影从此一直笼罩全家。可以看出,我与父亲之间的隔膜除了我的幼稚,这也是上文我与父亲的感情产生隔膜、形成错位的主要原因。这两个家庭变故的因素相对来说可以算是年代久远一些,堪称“夙故”。
(二)“新因”
所谓“新因”其实是年代稍久远的“夙故”的结果。“夙故”围绕的是家道中落和父亲情感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引出了后来父子关系彻底崩溃的导火索———薪资事件。
祖母丧事之后,父亲肩上一家老小的生活负担更重了。他虽为谋事东奔西走,但几乎一直没有成功,而是长期“赋闲”,家庭经济破产。后来,家里人连借钱也借不到了,而且是债主满门,吵成一片。我在杭州任职,每月七十块钱薪酬,寄一半家用,还是不够;又没定期,家里等着用,又是焦急。这从朱自清《笑的历史》可见一斑。加之父亲娶有一妾,家庭开销增多,我和母亲很受压抑。我为了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任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父亲便要校长将我的薪资直接送到家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愤然离去,辞职往他处谋生。结果“触他之怒”,我与父亲失和,两年不相见。
综合“夙故”“新因”,家道中落问题、父亲感情问题与薪资问题似乎都应该归结于窘迫的经济。但事实上这只是父子感情崩裂的形式上的显现,而冲突的实际内容是一个要坚守传统文化,维护对儿子的支配权;一个要向传统文化宣战,追求自由独立。这点在薪资问题上表现突出。还有学者认为从《背影》中的字里行间也能读出这样一种冲突。比如:“我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儿子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一切由父亲包办。父亲去买橘子之前嘱咐道:“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与其说是父亲对儿子的关照不如说是下命令,儿子不可违抗。所以,所有问题、冲突归根结底都是思想观念所致的对立。本质上看,是儿子想争取自由和父亲专制的矛盾斗争造成的。
这些“夙故”、“新因”日积月累,让父子之间形成了厚障壁,感情无法得到沟通与交流。很显然这些矛盾隔膜不是几句关心的话语几次难忘的背影所能化解的。
父子之间因为思想观念的对立,自由和专制的矛盾让朱自清内心纠结不已。一方面朱自清虽然由于受“五四”精神的洗礼,因张扬个性,反对家长专制而与要维护传统文化的父亲发生了矛盾,但他更受过传统文化的浸染,“百善孝为先”“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他在反叛父权专制时不可能不产生深深地自责和忏悔;另一方面已经为人父的朱自清,在看到父亲来信中的那句“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更是使他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反刍式的感情让他体会到了当年的父亲是多么的不易,对自己是多么的慈爱,而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与可笑。从而使他下定决心要与父亲冰释前嫌,这样既给父亲安慰,也使自己心安。
在经历过一段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亲抚养自己弟妹四个的不易,感悟到父亲的慈爱。从心里理解了父亲当年的累与苦。而当朱自清把自己的感情体会写成《背影》并且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也从朴实含蓄深沉的字里行间读懂了儿子。
这对父子是幸运的,尽管曾经有过隔膜、误解与错位,但他们的爱没有一直错位,终于在彼此还能听到还能感受到的时候,有了交流,同时感受到了彼此的爱。
三、宁可无此文,不愿让爱“错位”
《背影》里作者给我们诠释了错位的爱。在文学作品中“错位的爱”有一种动人的悲剧的审美力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错位却让朱自清与父亲隔膜了十几年之久,自责愧疚一辈子。《背影》的伟大不仅在于我们读出了作者的情感,更在作品中读出了似曾相识的自己。
当我们的成长与父母的衰老相遇时,我们曾也是嘲笑父母们的迂腐、落后与胆小。当我们想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时,我们何曾不是反感父母多余的担心?当我们想要让自己的呐喊响彻世界时,我们何曾不是嫌恶父母唠叨的关心?当我们怀着不撞南墙终不悔的执着想要改变世界时,我们何曾不是鄙夷父母世俗的小心。年轻的我们像是作者一般,把父母看作自己成长成熟过程中不可绕行的“拦路虎”。只听到父母的“不许”,而没感受到这些“不许”背后的理由,那就是爱。父母与孩子这样一种感情的表达与领悟之间错位的现象,会发生在千万个家庭,从过去到现在,并且一直会延续。所以,每个人都能从《背影》中读出自己的影子。可我想,朱自清他希望看到的应该不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唏嘘、后悔,而是希望我们不要再重蹈他的覆辙。如果给朱自清先生一次重来的机会,我想他应该会发出“宁可无此文,不愿让爱错位”的感慨吧!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相处,珍惜每一个人的陪伴。
3.《背影》解读之关键 篇三
一、深悟写作背景
“父爱”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挥笔高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爱”略转笔锋,给读者呈现的是特定环境下的父爱,读者不妨先想想这个“特定的环境”。“雪中送炭”这个“雪”就是所送来的碳的特殊环境,也可以说是送得及时。没有雪。碳的意义便会顿失价值,也不会让饥寒交迫的接受者倍加感恩。仅此一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明确写作背景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社会的变乱,人生的沉浮,政治的倾轧斗争,外族入侵的民族灾难……这些都可以通过作家的独特体验而交汇为某种特定的人生意义。《背影》一文中的“父亲”是身处逆境中的“父亲”。1917年冬,“我”的祖母去世,原任徐州烟草公卖局长的父亲朱红钧也被解职,家庭遭到双重打击,家境到了日暮穷途的境地。这在文中也有交代,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那么,造成家庭惨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之下,派系林立,战争不断,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没有地位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发生这样的不幸就理所当然了。理解了这个大背景,手中也就有了一把金钥匙,对文本的理解就能走入更深的一层,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浅薄的父爱之中。其实,《背影》并不是单纯地写父亲对“我”的关心,我对父亲的逐渐理解是全面吃透文本的重要之处,也就是几次所提到的眼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一次又一次的眼泪能紧密联系背景,读者就再也不会认为这眼泪的做作。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的涌溢,是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整个文章里还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而儿子认为这是多余。八年后的朱自清才深刻理解父爱之心,并有追悔之意,这从作者写作《背影》的心理状态人手,自1917年与父亲在车站分别到1925年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八年里朱自清已为人父,人生阅历也更丰富。文章里作者反复追悔的自白,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刻理解。因此笔者认为《背影》并不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作者是在让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文本进行细读。逐字逐段逐个细节进行分析。缺乏对文本写作背景、作家写作心态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样对散文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然会有疑问。
二、写作的缘由
一篇文章的写作起因对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本也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最后作者写到“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的一封“老境颓唐”内容的信,使“我”泪光闪闪,喟然长叹。父亲在失业、丧母、家破、年事渐高的人生窘境中,在他生命中不寻常的岁月里,却给予“我”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因此思父之情溢满脑际,一篇情深意切的“背影”便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1500字,却历经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本来。在文学作品中父子之情更是难以表现的。因为感情是抽象的事物,父子之情更是感情中比较含蓄的一类。父亲对儿子的体贴一般比较深沉,常常在不言之中,表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上,这些温情,作为儿子往往体会不够深。但作者毕竟是高超的散文名家,驾驭语言的能力自不待言,更用他那发自内心深处的挚情,用他那纯熟的散文艺术技巧。用他那“豪华落尽见真情”的语言,给我们充分地揭示了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那些平常的举动便具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4.课文背影教案 篇四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 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情感目标: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课时安排
4课时
上课时间
月 号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补充修改
一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 jí( ) 差( )使 簌 簌( ) 蹒 跚( ) suǒ( ) 屑 书 jí ( ) 参 差( )不 齐
擦 拭( ) tuí( )唐 fù( )闲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蹒跚 :
触目伤怀 :
不能自已 :
惨淡 :
情郁于中 :
大去 :
祸不 单行:
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 ,他是当代著名的 家、 、学者,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名篇《 》,他的作品收在《 》里,他清贫而有气节,例如 的故事广为流传。
4、快速阅读课文,文中写了父亲几次背影,在文中做一标记。
5、细读父亲给“我”买橘子的场 景2―3遍,找出描写父亲的动词,并用四个字短语为它命个小标题。
二、质疑:
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下来,课堂上交流。朗读课文,然后自主完成。
三、文章主题感悟(我最想说的话)
四、文章写作特色评点
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地方。
五、 预习小结
课文必读汇报,我读一遍课文需要( )分钟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下一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这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板书设计
一、狼 jí( ) 差( )使 簌 簌( ) 蹒 跚( ) suǒ( ) 屑 书 jí ( ) 参 差( )不 齐 擦 拭( ) tuí( )唐 fù( )闲
二、 蹒跚 : 触目伤怀 :
不能自已 : 惨淡 :
情郁于中 :
大去 : 祸不单行:
5.背影课文习题附答案 篇五
一、课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你从文中父亲的“背影”联想到什么?
这道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并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背影,可以看做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二、有感情地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加以揣摩,然后回答问题。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段,领会这些句段的含意。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为什么?
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写这个背影的作用,是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
三、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标题是背影,但作者宕开一笔,从祖母死、父亲赋闲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这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这一句是铺垫部分的总领句。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有几个。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四、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试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本文语言朴实简洁而饱含感情的特点。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当时,“我”要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而且,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况且,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但父亲几番踌躇,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联系这些情况来体味,就可以看出这句简短的话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临别前,年迈的父亲还不辞劳苦地要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明知铁道不容易过,自己步履艰难,但为了儿子,父亲乐意去。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6.课文《背影》读书感想6篇 篇六
【篇一】课文《背影》读书感想
通过读朱自清所写的《背影》让我知道了,父爱也同样伟大。
作者通过写外祖母去世,父亲为祖母奔丧,生意在这个时候亏了,父亲不得已去借钱,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后写父亲为安排“我”上车,与别人谈价。安排好后,父亲看到火车道的另一面有卖橘子,由于身体肥胖,下的时候要探下身去。作者禁不住的流泪了……
我先看了题目,是《背影》,我想了想,背影有什么奇特。在这篇文章中几乎没有华丽的语句,但是,我想流泪。虽然题目不是很特别,语句不是很华丽,但是,它却很煽情,煽出一种伟大的父爱。
从父亲的形态、动作可以体会到父爱,正如朱自清所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作者的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辛苦,足以证明,父爱是伟大的!
当父亲已经年迈,离大去之期不远时,用颤抖的手为作者写平安信。
父爱是伟大的,在最后时刻也不让儿子担心,也许父爱有时也会为你指点迷津。
【篇二】课文《背影》读书感想
《背影》是朱自清爷爷写的作品。虽然朱自清爷爷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我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
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给感动。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回想起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晚上,又带着一天的工作疲惫准备好晚餐,吃完饭后,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无时无刻的关爱着我。而这不正是父爱和母爱的真谛吗?所以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父母,让他们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
【篇三】课文《背影》读书感想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影响致很深,以致在中小学生的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今天,我也领会了大师的手笔—《背影》。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体会到了作品的中心。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时,写出了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胖胖的父亲蹒跚的穿过铁路,跳下去又爬上来,为的就是给儿子买橘子。在写信的内容中他写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提笔,诸多不便,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写得平静而又自然;而且都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对父母的喜爱,又因有这样的一位慈父而感到自豪,欢喜。
文章最后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思念年迈的父亲写的凄切感人。回想,我们每人都有一位慈父,为何我们一定要等到父亲年迈时才懂得父爱呢,父爱也是伟大的,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这篇《背影》虽然很平淡无奇,甚至过于拙朴,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却感到这篇文章蕴含着浓浓的父子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本身就感情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细巧,语句婉转。《背影》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他后来的散文更是语句洗炼成熟,《匆匆》《荷塘月色》……
我也同有一位慈父,我一次次见到他日渐消瘦,眼角皱纹渐多,父亲也曾费尽周折为我弄些我喜欢吃的食物,父亲却节省下来,有时我考试考砸了,他还不但不责怪我,反而安慰我。我长大了,我才愈加清晰地看到了这种人间极致的美。我不知这种亲情从何而来,父亲这种伟大从何而来?
我不知还有多少人被《背影》感动。
【篇四】课文《背影》读书感想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出色。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大部分的字很浅易,而且句子通顺,因此读起来能很快领悟内容。作者把文章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阅读期间,当父亲去买橘子的时候,令我非常感动,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不禁回忆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也读不懂不可言状的矛盾心情。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我也像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文章的主题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开始的时候,是描写父子处身于艰难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刚刚失业。办了丧事后,他们到了南京。父亲要在那里找工作而他度过几天后就要从那里回北京念书。在车站上,当作者看见父亲托茶房照应他的时候,作者心里认为他很婆婆妈妈。可是,看看父亲那么辛苦地替他买橘子,他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之后,接到父亲的信,令他想起父亲当时的背影。
读了朱自清的这篇散文,使我得到了一个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教学生读文章、写文章就是要教育他们怎么做人,学习语文就是让人更加懂得如何表达做人的道理,我们一辈子不就是一直在探求做人的真谛吗?这些也许是说给自己听的,但我更想让自己的学生懂得这些道理。
【篇五】课文《背影》读书感想
读了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我深深地体会着。文章的内容很简单:一位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去远方读书,并爬过台阶,帮儿子买了几只橘子,待火车要开时,不断地要求茶房照顾好我,也不断地叮嘱我“路上小心”。朱自清的《背影》我读了很多遍,每读一遍都会被深深感动着。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片心意,为了儿女,心甘情愿吃苦头。已长大的我们,请细细想一想。当我们还是婴孩的时候,我们的父亲母亲,是不是曾千方百计地哄正在啼哭的我们?为了我们,父母是不是曾付出一切?为我们的成长日夜操劳?
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常常再三地告诉我们要小心或努力读书,他们始终都是为我们着想。父母的教育:希望我们能做一个好人。做子女的怎样报答父母,要努力学习,要好好对待他们,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而我们大气的父母,也不需要我们来偿还,他们尽能力来送给我们他们的情,让无论做儿女的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
而我们现在只需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父母,这是一种的动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篇六】课文《背影》读书感想
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父爱的味道。“我”去北京念书时,父亲执意要送“我”。怕我在路上口渴,挪动着肥胖的身子去给我买橘子。穿过高高的站台自然要费尽一些,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着,显示出很努力的样子。读到这里,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在眼睛里打转。买橘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父亲买橘子是蹒跚的背影感动了我。
那是一道爱的背影,在我们身边处处有这样的背影。2008年5月12日,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日子。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个国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伤痛,更多的是我们中国人对爱的诠释。
还记得在楼房坍塌的那一刻,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15个月大的孩子。沉重的水泥板,石块砸下来,她却纹丝不动,用最后的力量支撑起孩子生命的空间。当救护人员发现他们时,孩子竟然在母亲的庇护下睡着了。母亲用她那伟大的背影,守护住了她身下的小生命,这是人性光辉中最伟大的背影。
7.巧借课文标题 优化文本解读 篇七
标题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本的点睛之笔。标题有概括性、针对性和醒目性三大特点。概括性指的是通过标题,读者能够知道文章大概介绍什么内容;针对性指的是文章就某一具体内容展开相关论述,体现文章主要特点;醒目性则是指标题语言精练精彩,吸引读者,醒人眼目,给人美感[1]。
标题可以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可以引领读者预测作者的行文思路,迅速把握文章的框架脉络,提高阅读速度;标题可以对文章体裁及文本内容的理解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标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标题,把握文章的主线,在主线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准确到位地解读文本,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为深入和透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阅读文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立体、多元的解读:解读文体;解读文本结构;解读语意,包括浅层次的细节信息和深层次的核心观点及情感价值观的解读;解读语言;解读策略等[2]21。这些多维度的解读都可以借用文本的标题,巧妙地采取一些技巧与策略来落实。
一、巧用标题预测内容解读文体
读前预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读前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形成阅读期待,这样,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就自然而然想要去验证之前的预测,从而进行积极的阅读体验。从人教版NSEFC教材众多阅读文本前的“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and predict the content”可知,根据课文标题进行阅读前的预测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一)利用标题引发兴趣预测文本内容
标题往往以生动、别致的特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文标题迅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强烈的阅读欲望。而且课文标题是文本主旨大意的浓缩,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前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例如,人教版NSEFC(以下所举例子都为同一套教材)Book 3 Unit 2 中阅读文本的标题是“Come and eat here”,该标题以独特的祈使句形式出现,且含有eat这样令学生感兴趣的词。笔者在让学生读完标题后,设置如下三个问题:1. Where does“here”in the title refer to?2. What can we eat? 3. Why will we come to eat?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标题,学生预测出本文讲述的是主人公邀请大家来他们开的饭店品尝特色饮食。这种预测活动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主动去验证自己的预测。
(二)根据标题深入思考解读文体风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明确提出了能识别不同文体特征的要求。人教版NSEFC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标题都隐含着有关文章体裁的信息,因此在读前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标题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读该文的文体。通过解读文体,理解语篇的体裁结构,促使学生首先在宏观上把握篇章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Book 3 Unit 5 的阅读文本“A trip on‘The True North’”时,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标题设计如下问题:What kind of writing style is this passage? (narrative writing, expository writing or argumentative writing?) 通过标题中的a trip和The True North,学生可以判断出该篇课文为记叙文文体,以此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在接下去的阅读中关注时间、地点的变化,从而更快速、更精准地抓住课文的主线,为进一步的细节阅读做好准备。
二、借题发挥梳理文本信息与脉络
读中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环节,承载着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任务。在此环节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标题,利用其对文本结构与主体内容具有很强体现性的特点,以它为切入点,借题发挥,开展文本阅读和信息梳理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全面地理清文章脉络,对文本细节内容的解读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围绕标题设计问题理清文本信息
在细读文本时,学生只有抓住文本结构才能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从而深入品味文本谋篇和构思的巧妙。课文标题简明扼要,统领全文,教师可以充分围绕标题设计问题以梳理文本内容。围绕标题设置主问题及相关问题链,能引导学生把所阅读的文章看作有机的统一体,从标题出发理解文章构思、布局、层次结构及逻辑关系,整体感知文本主题和谋篇布局,理清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理解深层含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教学Book 1 Unit 3 的阅读文本“Journey down the Mekong”(Part 1)时,针对课文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链(见图1),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与内容。
问题1 通过围绕标题关键词journey,运用4W1H对本次旅行的人物、缘起、时间、方式和地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梳理该旅行的基本信息。问题2 至4 围绕标题关键词down,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湄公河的发源地和该旅行的难度及原因,让学生意识到本次旅行是由高海拔到低海拔,由北往南沿河往下的,并在这一过程中感知文中主人公的性格品质。问题5 和6 通过围绕标题关键词the Mekong引导学生梳理旅行前主人公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旅行途中会看到的沿河风景。这种围绕标题设置的问题链,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全面系统地梳理文中大量的细节信息,感知文本的谋篇布局。
(二)基于标题感悟细节体会脉络承接
阅读中,只是对表层信息的理解,学生虽读得辛苦,但读后却依然“见木不见林”,因为他们忽视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有机联系[2]23。要理解“散落在文本各处”的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读者需要重点解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子、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事实与观点、观点与观点、观点与例子之间的关系[4]13。因此,在文本解读时,解读文章的脉络承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标题,梳理信息之间的关系。
例如,Book 6 Unit 4 的阅读文本是“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该标题比较独特,耐人寻味。针对标题,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In the title, which part is a fact and which part is an opinion?学生分析后不难发现,标题本身就体现了客观事实与观点态度的逻辑关系。笔者再根据标题中的这两块信息,引导学生感悟标题隐含的各个细节,然后绘制成思维导图(见图2),从而更清晰地体会文本中事实与观点、观点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基于标题进行这样的主线贯穿后,原本复杂难懂的科普信息变得简单清晰、生动有趣,文章的脉络与承接也一目了然。
三、小题“另”做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5]9。因此,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思维能力是伴随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的阅读教学活动而产生的。表层理解关注文本信息,而深度阅读则开启思维[4]。为了实现深度理解,教师可以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阅读,在深入阅读文本信息后,对标题进行质疑,通过重拟标题,并与原标题进行对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Book 1 Unit 5 的阅读文本“Elias’story”通过伊莱亚斯的叙述,向我们介绍了1952 年到1963 年曼德拉和伊莱亚斯的故事。文本理解的重点是通过梳理伊莱亚斯和曼德拉的人物关系,凸显曼德拉作为领袖人物的高贵品质。在阅读后,笔者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本文的标题“Elias’story”是否合理,若不够合理,请设计你认为更符合文章内容的标题。学生通过深层次的人物关系变化的对比性理解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原始的标题只提到Elias,比较片面,因此有的认为“Mandela and Elias’story”更好,也有的认为“Mandela’s influence”更合适。 继而笔者又追问:Then why does the writer use “Elias’story”as the title?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层理解作者的用意。经过探讨,学生认为作者是从Elias的视角,从被帮助对象这一侧面来烘托曼德拉的伟大。这样,通过鼓励学生对课文标题进行质疑,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更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深入巧出升华文本情感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情感态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能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18。文本往往是情感的依托,在文本解读时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因此,在文本解读时教师也不可忽视对文本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解读。由于标题的概括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标题为主线,围绕标题进行“深入巧出”的情感解读设计。
所谓“深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深度对话,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容以及文本传递的情感,由境悟情;所谓“巧出”,就是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活动,启发学生走出文本,把感悟到的情感适时地表达出来,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出”即输出,可以是“说出”,也可以是“写出”。通过“深入巧出”地对文本进行情感解读,可以有效地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Book 2 Unit 4 的课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时,教师可以围绕标题中的关键词“how, learn, help wildlife”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先解读文本的“Daisy去了不同地方,遇到不同动物的不同生存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这些信息,再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体验主人公Daisy的情感变化“sad—happy/relieved—amazed”,从而使学生深切地感悟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刻不容缓这一情感。继而,教师在情感内化之后巧妙地设计活动让学生情感输出:Choose one endangered wild animal on PPT and suppose you are meeting it.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and try to make up a story and write it down, which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the animal faces and what your feelings as well as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it. 学生讨论结束后,再邀请几组学生上来汇报,分享交流情感。通过这样的写出、说出的形式,加深并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标题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就像画龙时的点睛之笔,标题虽小,但对于文本阅读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教师若能巧妙地利用课文标题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口,围绕标题深度挖掘文本内涵,便能优化文本解读及随后的阅读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升华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莲红.阅读教学视角:解读文章标题[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5(1):22.
[2]戴军熔.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4).
[3]全颖洁.标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1):41.
[4]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8.解读课文提示的妙用 篇八
新课标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激活”有这样的描述:师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把“学什么”的权利交给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应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而运用好“课文提示”无疑对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略谈几点课文提示的作用。
一.导读作用
提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阅读指导。阅读指导一般要包含以下这些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言语诉思路和中心意思,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而现行教材中的课文提示大多都有背景交代,写作特点归纳,内容简析,概括与分析等,这些提示文字生动,可读性强,给学生容易知晓的暗示,浅显明了的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和深层把握,通过阅读提示将学生引入课文领域。如八年级下册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提示是这样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段提示既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又引导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把握。
二.拓展补充课文内容
有些提示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提要,而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课文提示的这个作用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便于老师们对课文举一反三,延伸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如《雨说》的提示这样写到:“吟咏春雨,人们往往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而在诗人郑愁予的笔下,雨却获得了一种生动而活泼的灵气……”《出师表》的提示谈到文章的情深意切时,引用了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些精美的语句是对课文内容的巧妙点化,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弥补了课文内容的不足。
三.启发思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大教育家孔子是很注重启发教育。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也应注重这一点。因此教材编著者在编写课文提示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许多课文的提示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思考,因此编者精心设计了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提示。甚至直接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如八年级下册的《我的第一本书》课文提示是这样写的:“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这段提示首先就启发了学生对自己读书生活的回忆和思考。这无疑更利于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四.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有的提示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提炼,也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强调本课学习重点,指出学习的关键,使教与学目标集中明确,学生学有所向,教师教有侧重,克服了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如八年级下册文言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的课文提示是这样的:“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这里说要学习如何抓住特点写山水,就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
总之,课文提示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巧妙驾驭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举一反三,有效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但不能以提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以此为突破口,激活学生思维,使教材、教师、学生“三合一”发挥“提示”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张力,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