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营销策划书(共8篇)
1.加多宝营销策划书 篇一
策
划
书
一、前言:
大连大学河北老乡会即将迎来成立十周年庆典,这也意味着又一届大学的新生即将迈入连大的校门。为此,我们将举行庆祝大连大学河北老乡会成立十周年暨2012连大新生迎新晚会。这将是一次大型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活动,我们在这里也希望能够和贵公司合作,在我们本次活动中,会尽最大可能达到您的利益最大化,可以提供例如:活动冠名,主持人鸣谢,场外宣传,网络宣传等宣传方式,使得更多连大学子知道并深入了解到华图教育。衷心希望可以和贵公司合作,互惠共赢!
二、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是以晚会的形式,晚会由歌唱,舞蹈,小品,乐器等多种表演方式
三、活动简介:
1.本次活动打算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领导人,校友会负责人讲话;第二部分是河北老乡会活动视频剪辑播放;第三部分则是节目表演。领导讲话问题,按参会领导来安排。首选领导是河北籍老乡,即大连大学副校长苑讯。视频播放由历届会长提供照片视频等资料向我校学子宣传河北老乡会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节目表演。初步打算,全部由大连大学河北校友会的人员表演节目。如若节目不够,则另行邀请安排。
2.本次活动安排在大连大学会堂进行,时间暂定于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或第二个周六,即:9月8日或15日晚
3.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庆祝河北老乡会成立十周年,增加河北老乡会影响力,团结连大河北人;通过一些励志的歌舞节目,达到促进入学新生奋发前进的目的。这也符合贵公司教育的宗旨。
四、活动面对对象:
本次活动面对大连大学全校师生,若条件允许,要求河北校友会全体人员必须到会。另向各老乡会发送请帖,邀请其他老乡会的光临。
五、宣传手段:
1.资金在1000元以下,通过河北老乡会的微博和人人网主页宣传
2.资金达到1000元以上,通过晚会主持人鸣谢宣传 3.资金达到2000元以上,通过场外宣传,海报单页等宣传 4.资金达到3000元以上,通过活动冠名宣传,涉及横幅,布置耗材,海报设计等费用
5.资金达到5000左右,会通过晚会的宣传片播放宣传
六、经费预算
2.加多宝营销策划书 篇二
关键词:加多宝,营销
一、引言
1995年加多宝集团成立伊始, 便在广东推出了第一批红色罐装“正宗凉茶”。2007年—2011年加多宝红色罐装“正宗凉茶”连续5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 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最喜爱的凉茶饮料。随着市场的稳定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 加多宝集团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分析后, 于2011年4月果断推出“瓶装版”, 并于2012年2月在全国上市;2012年5月, 加多宝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 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作为国内凉茶饮料市场第一领导品牌, 加多宝一路走来, 给了我们消费者太多惊喜:加多宝用五年多的时间, 实现了从一亿到五十亿的销量;用短短一年多时间, 便完成了从五十亿到百亿的华丽跨越。加多宝在饮料行业销售情况实在是一个奇迹。
二、优化产品品质, 加强舆论造势
1. 产品品质最优化
任何一款产品, 即使其商标能被复制、共享甚至收回, 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无法被复制的, 这是关键。对于加多宝来讲, 被消费者接纳和认可的是其改良后的配方。所以当加多宝产品本身没有改变甚至是比之前的口感更好, 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更优, 再通过媒体的造势, 那么加多宝等同于或者更优于先前王老吉的事实, 得以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 这是实质营销核心要素的第一个关键。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充分的信心,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品自身品质, 早早对正宗凉茶的配方进行改良与深加工, 打造产品实质内涵。
2. 加强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
广告宣传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企业当前有什么行动。消费者最初对加多宝还很陌生, 要将王老吉“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加多宝上, 就必须非常讲究广告宣传的策略、技巧。广告宣传能够让品牌更具有可信度, 尤其是改名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 更需要让消费者相信其代表凉茶领导品牌。
由公关活动促引, 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以扩大自身宣传。“中国好声音”演绎了一场“原创”声音。随着主持人的反复播报, 冠名赞助的加多宝掀起“红色旋风”, 并蔓延至场外。加多宝成为2012年最火爆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特约赞助商, 是经典红罐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之后的首项重大举措。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认为, 加多宝凉茶与“加多宝中国好声音”都具有原汁原味、正宗的品牌内涵, 这是加多宝凉茶与中国版“THEVOICE”的结合点。正是借“好声音”, 加多宝从战略上实现了重塑凉茶领导者的品牌目标。
利用媒体和消费者来宣传自己的产品, 是营销策略的重要方面。在同王老吉的舆论之争中, 加多宝就是用好了舆论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力量, 展开了关于“生母”和“养母”之间的争夺。人们的同情心普遍倾向于将孩子拉扯大、付出大量心血的“养母”, 而不是只“生”没“养”的“生母”, 将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充分转用到市场营销战略中。加多宝联合了自己忠实的消费者的力量和忠实的经销商的力量, 向社会说明了情况, 赢得了大量有力的支持, 在舆论造势之争中获得了胜利。
三、加多宝的品牌营销策略
1. 大力进行品牌推广
(1) “加多宝”的广告轰炸
事实上, 对于全国消费者而言, 2012年加多宝还是一个陌生的新名字、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品牌。当然, 这并未影响加多宝集团一贯的广告轰炸方式。首先, 加多宝集团在所有广告中特别强调“加多宝”三个字, 并且通过“全国销量领先”来让消费者相信它是一个有实力的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重复曝光, 大力进行品牌推广, 使“加多宝”很快被消费者熟知,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是一种凉茶饮品, 且有了消费的冲动。其次, “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 将红罐加多宝与原来的红罐王老吉之间有意识地画上了等号, 这一招让青睐红罐王老吉的原有消费者们明白, 除了名称发生改变以外, “加多宝”其实就是“王老吉”, “新瓶装旧酒”, “换汤不换药”, 实质没有改变, 其依然是送礼佳品、餐饮伴侣和下火良药, 这样就达到了留住原有消费群体的目的, 实现了更名不失销售额的目的, 称得上是一次营销策略上的巨大胜利。
(2) 釜底抽薪, 与王老吉分道扬镳
面对王老吉的磨刀霍霍、现实挑战, 加多宝不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可以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词, 实在是精明透顶。一方面告诉人们, 大家熟知的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王老吉”已经更名“加多宝”了, 以后大家消费的“加多宝”就是现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另一方面, 还告诉消费者一个信息:以后大家再见到红罐王老吉, 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加多宝”, 而是另外一种产品, 将不再是原先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这则改名广告其实就是“釜底抽薪”的招数, 它像一块盾牌一样将自己的基本盘牢牢保护起来, 同时彻底与王老吉分道扬镳, 不仅使消费者能很自然的从王老吉过渡到加多宝, 牢牢吸引住原有消费群体, 积极吸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更重要的是, 加多宝同时从本质上实现了“去王老吉化”。
(3) 高度重视公益营销
高度重视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是加多宝承担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重要举措, 也是其公益营销策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加多宝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数千件货物;2008年5月18号, 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捐赠晚会上, 加多宝更是做出了捐赠亿元的壮举;还号召集团员工给灾区捐款上百万。2010年4月, 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2千万人民币。2011年, 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2000万, 用于推动全民公益行动的发展及舟曲等灾区恢复生产。2013年4月, 雅安地震发生后, 加多宝集团第一时间紧急调集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24日又调集2000箱加多宝凉茶, 缓解灾区用水燃眉之急。2013年4月26日,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有你就有力量-四川芦山地震救援行动”再捐1亿人民币给雅安地区, 用于赈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另外还有2009年成立“加多宝扶贫基金”;12年的“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
进行公益活动, 主要在于活动效果和声势。增加几十万的公益投入和热点软活动的效果, 远胜于上亿的单一硬广告投入和商业性娱乐化的方式和效果。加多宝进行的公益营销活动, 并不是硬拼投入, 而是用同样的费用, 办好更多的实事, 做好更多的活动, 产生更大的效果。
2. 确定营销目标和市场定位
(1) 确定营销目标
加多宝是一款“功能饮料”, 购买红色加多宝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 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加多宝能预防上火, 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作为红色加多宝的战略目标, 其就是让消费者在消费加多宝的同时, 享受生活、享受健康。
作为饮品, 加多宝要为广大消费者喜爱, 必须加入到“饮料”行业的竞争中去。那么, 它就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其他各种饮料。加多宝为了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油炸食品薯条、吃烧烤、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和夏日阳光浴等进行宣传与销售。尤其是通过开拓餐饮场所, 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其营销目标, 就是要让加多宝进入寻常百姓家。
(2) 准确市场定位
截至2002年底, 加多宝的销售已近8年, 但其从未进行过品牌定位。加多宝集团无法回答加多宝究竟是什么, 广大消费者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个问题不解决, 无论你的广告拍得多么有“创意”, 投入有多大, 都无济于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 一个广告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产品定位, 而不是你的广告创意。因此, 加多宝的销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在经过一番沟通后, 加多宝决定对加多宝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加多宝认识到, 消费者对加多宝的需求, 是需要一个功能型饮料, 其购买加多宝的真正的动机在于“预防上火”, 而非真正“上火”了需要加多宝来治疗。研究人员对加多宝集团及产品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的研究结果显示, 加多宝凉茶始祖的身份, 独特的中草药配方, 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凉茶行业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凭借“预防上火”的功效, 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如此有利于加多宝在原有市场的巩固和加强, 进而开发新市场;相关信息和专家访谈的研究表明, 中医药祛火的概念已经在全国广泛流行, “上火”也逐步深入人心, 这使得加多宝凉茶能突破地域限制。研究人员表示, 只要做好了凉茶概念的宣传,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一定能看到加多宝的存在。品牌定位已经逐步在消费者头脑中存在, 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广品牌, 真正得到人心, 使消费者都知道, “预防上火”首选加多宝。
3. 改善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上, 加多宝原先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采购、生产、销售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 贯穿整个企业运营体系的物流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物流管理人员时有缺勤发生, 物流管理人员技能训练不够;物流管理程序要求不严, 检查工作不够完善;仓储管理工作有待提高;车辆管理及装载率方面做的不完善, 车辆装载率可以再提高, 物流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针对这些问题, 加多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管理系统, 健全和完善办事处的各项制度, 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办事处的财务管理;加强办事处的业务人员绩效管理;优化办事处的营销渠道营销, 从而建立完善营销渠道系统。二是实施客户管理。重新确定客户档案。建立信息中心, 将客户档案输入该中心, 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 及时为公司决策层决策和业务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三是实现信息渠道的扁平化, 提升渠道资源意识, 树立绿色渠道意识等。
4. 高度重视消费者, 重视终端和渠道
快速消费品营销对终端渠道的渗透力犹为重要。终端执行强度的强弱, 关系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败。虽然终端不为加多宝所控制, 但是其通过自身的渗透力超强的终端执行, 将凉茶终端争夺战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各大卖场, 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已经被加多宝所控制。而对于企业而言, 重要卖场就是营业面积, 客流量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的终端。例如国际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加多宝业务团队不断的加大人员投入, 拼命的张贴海报, 包装终端形象, 买赠等活动。目的就是将加多宝品牌渗透到各个地方。此外, 加多宝还安排了大量人手在各大型超市向消费者解释, 以应对消费者对加多宝新品牌的困惑。从而使得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牌水到渠成。
广告打的再多, 如果把消费者和渠道合作者放在一边, 等待他们的自然选择, 而不是有效引导和联合他们的力量, 其实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一条起跑线, 没有用好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任何抛开消费者的产品都不会销的很好, 没有系统做渠道营销和终端营销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好的战绩。得消费者得渠道者为王, 这是营销的真理。
四、结论
纵观加多宝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 品牌思路的定位、营销策略的成功、慈善事业的大气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回顾自己用品类营销策划过程之中, 可以忽略品牌的本身, 却不能忽略品牌给我们打来的价值, 只有得到消费者心中的认可, 品牌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极致。同样, 没有价值的品牌, 也无法得到消费者心里的认知, 品牌的价值也自然无法得到体现。我们要做的事情, 就是让品类代表品牌, 让品类达成消费者心理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庄贵军.王桂林.《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6.
[3]高源.加多宝应该如何去王老吉化[C].2010.
[4]何晓.好声音成功VS加多宝的成功, [J].医药经济报, 2009.10.
[5]李开君, 王锡高.把投身公益事业当作企业文化.中国汽车报[N], 2009.10.
3.加多宝:节庆营销经典战役解析 篇三
但是,有没有一款真正的中国本土饮料品牌,能够在节庆时分,承担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使命、延伸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价值、展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精神?此题不解,总有遗憾。而今天,这个问题却由加多宝自信而响亮地回答了。
加多宝在“大平台,大战略”思想指导下,在2014年春节期间系统冠名辽宁卫视《本山选谁上春晚》、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广州电视台“跨年倒数嘉年华”、央视春晚、元宵晚会,一举囊括南、北、中区各类各级核心媒体优势资源,在饮料行业率先完成了春节营销布局和主流客群覆盖。
自此,围绕这个春节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消费者基本上如同坐在加多宝的主场,几乎随处可见加多宝的红罐和品牌,这从渠道助销和终端动销两个角度看,其效果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包括国际大牌。
更重要的是,自专业视角,则可发现加多宝之“大节营销”绝非密集抢点这么简单,实际上,它是依托一个完整体系来运作自己的年节传播活动。我们将其总结为五大方向,这些都是值得其他中国本土品牌深入领会和学习的要点。
文化焦点
春节作为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节庆时分,在此期间集中传播,不仅仅是在全国消费者和渠道商眼前展现品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站在长远发展角度,要将民族文化的聚合产物“欢庆春节”跟传统文化的精髓遗产“红罐凉茶”做一紧密联系。
文化决定着我们所有的生活场景,例如节庆期间的菜肴、饮品乃至就餐方式,都深深贯彻本土文化的痕迹,并因此才让我们觉得舒服,加多宝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身上具备的多重元素,红色喜庆的罐体、传统养身的功能、古老传承的配方,恰恰是中国人春节喜庆行为的天然搭档。而“加多宝”这三个字,“加”代表“增加、益处”,“多”代表“丰富、充盈”,“宝”代表“宝贵、财富”,更与中国人看重的春节祝福紧密相连。
这里就有一个直接利益点:在跨年前后,借助电视节目高到达率的刺激,加上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多级传播的有效互动,就让加多宝以其正宗凉茶品质充分抢占消费者心智,并成为“正宗好礼”独一无二的选择。
因此,深度嵌入中国传统节庆,结合其他文化元素,在多点、密集的传播下快速形成强势的文化焦点,进而激发中国人在各类场景、各类节点对“加多宝”的文化消费,这就是加多宝年节传播的根本出发点。
情绪高点
“加多宝”年节带给消费者的这种祝福,从另外一个传统心理来看,又是一种“奖赏”。
我们知道人们渴望春节,其实不仅仅是一种与家人的欢聚,更是一年到头的休憩与总结,并为未来一年开启更幸福的期盼。这个年节期间,所有的欢乐、礼品和祝福,其实都蕴含对自己和家人一年辛劳成就的“回报”和“奖赏”内涵。
春节的这一时段,绝不是中国人整体情绪的休憩,而恰恰是中国人整体情绪的高点:他们渴望被鼓励,被看重,被认同,被奖赏。而此时出现的任何一种富有文化意味、红火意味、幸福意味和财富意味的物品,都会被看做是这种情绪的延伸和回应。
那么,此时加多宝的春节营销,无论作为个人自饮,还是作为亲友礼品,实际上都蕴含一种对“中国梦”实现后的回报和奖励的意味。更何况,加多宝本身就是“中国梦”拼搏和成就的一个凝聚体——它用了20年时间,就将一个本土的、甚至是区域的凉茶特产,做成全国乃至全球尽知的品牌,同时更在实际销量上连年超越被视为国际流通货的可口可乐,这一壮举,足以振奋和抚慰所有为“中国梦”奋斗的中国人的心灵。
覆盖布点
当然,在顶层思路和市场心理的把握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更系统的传播规划。
我们看加多宝春节营销的覆盖布点:例如从覆盖人群来看——在对各类人群都进行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对于地处干燥的北方人群,和凉茶重度消费的年轻群体,通过辽宁卫视和湖南卫视的节目冠名进行了精准覆盖。而从覆盖时段来看——加多宝的春节营销实际上从2013年12月就开始了,通过辽宁卫视的《本山选谁上春晚》,再加上湖南卫视的元旦、小年晚会,到春晚达到高潮,之后又通过湖南卫视元宵晚会形成延伸的小高峰,这个安排,从春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多级传播,对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强化起到其他品牌无可比拟的效果。
内容落点
从《中国好声音》的传播来看,就可以发现加多宝在长期品牌实践中,已经对节目内容的紧密捆绑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打法。而在春节传播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一系列成功举措。但这里面的关键点,依然是加多宝对于自身定位、品牌内涵的精深把握,以及对所展现平台的内容和流程的深入理解。
对于节目内容的融合,实物的植入和呈现在我们看来倒是表面的问题,更重要是在节目精神和观众心理所需方面的契合。如果暂时放下春晚这种全民喜庆的案例不讲,就看像《本山选谁上春晚》这个节目,其内容体现出的除了欢笑,更有原创小品和体贴民生等内在精神要素的传递。他们是在欢笑中融入品质,在娱乐中化入思考,这带给品牌的增值效应,是简单的产品呈现所无法比拟的。
这些内容随新媒体组合一道,可以直接联动线下促销。更重要的是,加多宝还在线下实地开展了协同性的内容营销策划,例如在深圳卖场率先发起的吉祥年财神送“宝”互动促销(通过微信),就有机地通过提升消费者对节庆信息点的好感度,直接促动节庆的销售。
细节抓点
当然,传播细节的把握,是活动营销、事件传播中的重点。在加多宝的春节传播各种现场中,我们做了仔细的观察,发现与其他品牌赞助的活动相比,加多宝品牌及产品在镜头中出现的频次和时长是最高的,甚至能超出其他品牌数倍。
这应该是一个技术型、专业型营销团队的努力成果。我们知道,要做好一个活动的冠名,如果想要倍增传播效果,必然要深入研究节目创意、内容流程、导演计划和关键人物情况,同时还要深刻理解镜头语言和观众心理。
4.加多宝营销方案 篇四
加多宝沿袭了在营销策划王老吉品牌时一贯的定位思想,对加多宝凉茶进行了精准、明确的定位:正宗凉茶领导者——加多宝。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多宝是正宗凉茶,直接挑战王老吉的正宗凉茶定位。包含冠名《中国好声音》,加多宝也向外界宣传是看中该节目的正宗概念。
为了有效阻截原来的王老吉品牌,用了这样的广告语“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并且使用与原来的王老吉广告相似的场景画面,试图让原来的王老吉消费者相信王老吉凉茶已经改名加多宝凉茶了,加多宝凉茶就是正宗凉茶的代表。通过此种策略,试图留住原来为王老吉品牌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老顾客。
通过这则改名广告,可见加多宝集团已经从最初的打“悲情牌”走到了今天与“王老吉”彻底决裂。加多宝正在一步步的抢占先机,相比之下,广药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公司还在为生产线烦扰。
二、品牌传播
6000万巨资豪赌《中国好声音》,加多宝赌赢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让浙江卫视迅速在众多卫视中脱颖而出,让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嫉妒眼红;也让加多宝的名字随着传播得更广。冠名《中国好声音》只是加多宝品牌传播策略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加多宝几乎冠名了国内所有卫视的知名综艺节目。甚至有人发现,某些二、三线城市的电视节目,加多宝也进行了冠名。
除了电视节目冠名之外,加多宝的电视广告可以说也是铺天盖地。加多宝看来是下了“血本”,要让加多宝凉茶迅速打响市场。这与当初在地震期间王老吉捐款一个亿的大手笔是殊途同归。
三、渠道覆盖
广告学中有一个“终端巩固提高原则”,讲得是品牌广告不仅要在大的媒体平台曝光,也要在销售终端不断地出现,以加深消费者的心理印象。加多宝深谙这一道理。笔者因工作需要湖南地区各个城市出差,经常在一些餐饮、商超等销售终端看到加多宝的喷绘、红灯笼等各种宣传品。几乎每一个有加多宝凉茶销售的地方,都有加多宝凉茶的广告。这种终端覆盖的能力,是其它快消品品牌无法超越的。
笔者也在网上查找了些资料,了解到加多宝有一个庞大的渠道队伍,这些渠道人员不仅有销售指标的考核,也有终端宣传的考核。每天需要贴出多少张宣传品,都是有明确的数量要求。正是靠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铺天盖地的加多宝凉茶广告。
5.定位营销之加多宝5S 篇五
Dear all,大家好!
吾乃一介平民,无法上达天听。还望各位贵人通传,感恩不尽!
开门见山,创意如下:
凉茶这一品类,已在市场得到认可了。再做品类营销(此时是品类间的竞争,是凉茶和可乐的竞争,是解决为什么要喝凉茶的问题),是不行的。现阶段要做的是品牌营销(目前是凉茶内部各个品牌的竞争,是加多宝和王老吉的竞争,是解决喝凉茶为什么要喝加多宝的问题)。当然,加多宝早就对此作出反应:在“怕上火,喝加多宝”的基础上加上“每卖十罐凉茶有七罐是加多宝”。王老吉也早就有“过吉祥年”的说法。
可是还不够,不够绝,不够引发新一轮消费高潮!要诠释品牌的特殊意义,引发购新买欲,进一步加强对品牌的认可与忠诚。这种诠释不是很官方的东西,必须直白地戳中消费者的欲望。没有人是不想要钱的,对财的欲望,是怎一个欲壑难填。抓住这点和加多宝品牌勾结,所以——招财进宝,加多宝!(契合新年愿望,参考“旺旺”。)
具体措施:
1. 黄袍加身。既然作为领导者,怎能和其他品牌穿着一样!即使那是原始的颜色。可口可
乐是红的,百事可乐是蓝的。作为领导者,就必须鹤立鸡群,与大众区分。选择金黄色的原因有三:金黄色是帝王之色,表明加多宝是凉茶里的帝王,谁与争锋;金黄色是金元宝的颜色,把加多宝的宝引申为金元宝的宝,即可招财;土豪金是今年极具话题的颜色,Iphone 5S 不是在用,加多宝5S怎能不用!
2. 神曲再现。不再只是作为元旦晚会和春晚大餐,炒菜用的油(冠名赞助)。这是件花钱
不讨好的事,吃饭时很少人会关注油的问题。所以,花了钱,怎么的,也得做一盘主菜。个人中意龚琳娜夫妇(回忆年初的法海),写一首加多宝神曲,在各大晚会唱响。神曲主题是招财进宝,加多宝;类型就是过年放的寓意吉祥的欢快歌曲。可参考某年春晚刘德华唱的“恭喜发财”。注意这种歌在过年期间传唱度很高,而且这些年已经很少此类歌了,比较新的还是那首“恭喜发财”。神曲最好是元旦晚会能唱响,一直唱到过年,同时匹配相应广告。
3. 真金开光。实施有奖回馈消费者活动:喝加多宝,送金元宝。当然真金是少数的,大部
分涂了一层金粉的元宝,印上“加多宝,一生发”的字样。而且都送到寺庙开光,预祝大家财源滚滚。
从而引发“三cai”的新闻及话题讨论:
1.题材:一种新的营销手段——不是赞助电视台,而是赞助表演嘉宾演唱该品牌神曲。当
年王菲八百万复出代言引起热议,此时一千万品牌神曲定能引爆话题。
2.钱财:不管有没有中真金,加多宝的开光金元宝是会给大家带来好财运的,引发抢购加
多宝,赢取金元宝的消费热潮。
3.人才:不才在下,差点被沙尘掩埋的金元宝。引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屌丝逆袭的愿望的话题讨论,加多宝告诉大家,我们人人都是金元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此创意售价:十万人民币+红包一个
声明:此乃纯种原创,如有雷同,只叹既生亮何生瑜!创意渴望尊重!
并附上原始版“王老吉4S”,一年前在天涯百度论坛都有贴,被人讽刺为比赵括还不如的赵刮。上天真的给过王老吉机会的,无奈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是,你呢?时不我与,到春节还有两个月,向钱冲!
此致敬礼
6.局外人看加多宝的营销[定稿] 篇六
昨天看到一个我拍手称赞的创意,加多宝公司举办了一个名为“你敢喊我就敢送”的活动。在购物中心摆放一台机器,里面装满了加多宝,机器装有声控装置。奇妙的地方在于,只需要你对着机器喊一句:过年来罐加多宝,机器立马给你吐出一罐正宗加多宝凉茶。据说整晚都有人在哪里喊。
这种新奇的营销方式,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围观,工作人员把各色人的表情都记录在DV里面,以及大声喊出“过年来罐加多宝”那句台词的神态,加上纯熟的视频剪辑,然后把视频发到了网络上。这种营销确实高明,加多宝能火跟它的营销方式有莫大关系!现场的营销让大家乐在其中,加深参与者的记忆,并且这样一来,对加多宝的口碑宣传效果真是太赞了。只要你有创意,就能做出性价比超高的营销。
说起加多宝,就会想起那场商标纠纷。当年广药经营不善,只好把“王老吉”这个商标租给加多宝集团。17年过去了,加多宝集团将“王老吉”这个品牌打造成中国第一凉茶品牌。广药看到利润这么大,眼红真的不足为奇,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带,结果有大出息了,看这孩子赚得盆满钵满,广药怎么会没有想把“孩子”抢回来的想法?于是要等到租期到了就收回。加多宝自然不肯,这品牌意味着加多宝二十年的心血。之后“王老吉”商标权之争闹得满城风雨。
2000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商标使用许可主合同,商标租期从2000年至2010年5月。2002年及2003年,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三次行贿,在商标许可合同还有8年才到期的情况下,分别补签了《“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将商标使用期限延至2020年。
作为王老吉的生产商,加多宝一直都处于隐身状态,大家都知道王老吉,鲜有人知道加多宝。汶川地震,加多宝高调宣布捐款1亿。一时间网络上纷纷猜测加多宝是什么企业,社会公益产生的口碑效应立即在网络上蔓延,许多网友第一时间搜索加多宝相关信息,加多宝网站随即被刷爆。“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言论迅速得到众多网友追捧。带给国人感动的同时,这又是一场多么成功的借势营销,当年王老吉从这个事件的获得的利润,也远远超过了这一亿捐款。
去年,加多宝赞助《中国好声音》,这个红透中国的节目,开场的“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凉茶”广告词,也随着该节目火爆的收视率深入人心。这又是一场十分成功的营销,加多宝就是凭借着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营销,迅速完成了品牌的逆转。
7.官司PK人心:加多宝大战王老吉 篇七
王老吉品牌是加多宝做大的, 但产权所有者摘桃子也天经地义
1995年之前, 红罐装王老吉凉茶不但在全国范围内名不见经传, 而且在其品牌所有者——广药集团手里也是无足轻重的“边角料”。而正是1995年加多宝租用王老吉品牌后, “王老吉”三个字才逐渐为国人所知, 如今成为国内能与可口可乐比肩的饮料品牌。可以说, 王老吉品牌的主要价值是加多宝的成功经营赋予、增值的, 广药集团则贡献不多。
如今有功者痛失果实, 而无功者却坐享其成, 所以后者该受到指责吗?非也。现实世界中, 产权所有者坐享其成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某人拥有一块本不值钱的土地, 后因这块地被划入商业开发范围就变得价值连城, 于是某人坐享其成;再如某人拥有一件古董, 本无人问津, 后“收藏热”兴起古董摇身变宝贝, 某人也是坐享其成。从法理上来看, 对于这些产权所有者的坐享其成, 我们可以说他运气好, 却对他没什么好指责的, 更不能强求他舍弃“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收益。
广州市中级法院下达诉中禁令裁定书, 裁定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等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图为:2012年10月1日, 湖北宜昌, 加多宝凉茶促销展台。
广药赢得的商业利益, 是法院判给它的
加多宝对王老吉品牌的租赁本来于2010年到期, 但是2002年至2003年间, 加多宝又与广药集团签署了两份补充协议, 将商标租赁时限分别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然而这两份补充协议被认为属于权钱交易——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于2004年落马, 供述在和加多宝续约过程中收受对方老板陈鸿道的300万元港币。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所以上述两份补充协议就面临有效性问题。“换帅”后的广药集团也的确不承认这两份补充协议有效, 坚持认为加多宝在2010年之后无权再使用王老吉品牌, 并在2012年5月的诉讼中获胜。
之后, 广药集团又认为加多宝的广告词“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是虚假宣传, 再次提起诉讼要求加多宝停止虚假宣传 (本刊2013年第4期已有报道) , 法院判广药再胜。如今, 广药集团又得理不饶人, 宣布要向加多宝索赔“几亿到10亿”, 引发了加多宝发布“致两会代表公开信”。
由上可知, 广药集团在商业利益之争中两次获胜, 都来自象征公正的法院判决, 要求赔偿也会通过法律程序, 所以整个过程似乎都没有可被指责之处。
广药存在五个隐性问题, 使加多宝备受同情
在网上各种关于此事的新闻跟帖中, 加多宝却获得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归纳网友的声音, 会发现网友支持加多宝更多的源自对广药或者说对国企的不满。他们认为广药有以下问题:
问题一:广药获得“王老吉”品牌是当年化私为公的结果
清道光八年 (1828年) , 乳名“阿吉”的王泽邦在广州开设了“王老吉凉茶铺”, 并获得成功, 此后百多年, “王老吉”品牌几经沉浮, 延续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大陆的王老吉药厂被收归国有。在今天有了现代产权意识的人们眼中, 当年那种化私为公自然是对私产的侵犯, 一家国企充当一个诞生于民间的品牌的“父亲” (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在提到王老吉品牌时曾称“儿子永远都是儿子, 血缘关系永远不会变”) , 看起来就别扭。特别是香港的王老吉品牌还留在王泽邦的后人手里, 更衬托出广药这个“父亲”的“来路不正”。
问题二:国企的经营机制与能力不行
在人们眼中, 国企如果不借助垄断地位, 很难把产品经营好, 国企几乎就是“经营能力低下”的代名词。“王老吉”当初在国企手里, 是被荒废的;如今再次落入国企手里, 会不会被“糟蹋”?尤其是在“营销大师”加多宝的衬托下, 广药的能力更被人怀疑, 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广药经营凉茶的能力远不及加多宝——广药保留了绿盒王老吉的经营, 但该产品销量、名气和加多宝经营的红罐王老吉相去甚远。
“王老吉”是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 人们担心让国企来经营会“白瞎”了这个品牌。
问题三:纷争源于国企高管的腐败
据加多宝老板陈鸿道起初的供述:他之所以要给李益民送那300万, 是因为李益民在饭局上以“给女儿看病”为由向他索钱, 他迫于压力才给了钱。但是据说后来陈鸿道承认了送钱是为了续约。而即便陈鸿道确是主动行贿, 这种表面的主动下是不是也有一种隐性的被动呢?因为在中国的经商环境中, 商人既面对获取不法利益的诱惑, 也怀有合法利益被损害的担心, 所以有的行贿奔向权钱交易, 有的行贿却只是为了“不被人刁难”, 后者看似主动, 其实也是种被动。如果陈鸿道不主动“打点”李益民, 那李益民要是以“不续约”刁难怎办?2011年, “粤北首富”朱思宜因向国企韶钢集团的高管行贿被判处16年有期徒刑, 朱思宜就大倒苦水, 说不行贿就老被这位高管刁难, “没有办法”。
问题四:国企和司法机关的关系被人怀疑
国企具有行政色彩, 而中国的司法机关目前独立性还不够, 容易受到行政的影响。所以民营企业和国企打官司, 法院能做到不偏袒吗?在广药和加多宝的第二次诉讼中, 广告词“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被判定为虚假宣传, 但是这句话从哪个角度看起来似乎都是事实陈述。
问题五:国企 (全名所有制) 的利益“与我无关”
广药是上市公司, 也是国有股份占大头的国企, 它实际上有两种股东, 一种股东是持有广药股票的股民, 另一种股东就是国家——也就是全民即全体中国人, 可以称为“人民股东”。在这次纷争中,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支持广药的网友主要来自各种“股吧”, 也就是广药的股民;而广大的网友作为广药的“人民股东”却“胳膊肘往外拐”, 宁愿支持民营企业加多宝。这种情景说明, 那些实实在在持有国企股票的人才把企业的利益看作自己的利益, 而广大国民已经不把国企当“自己的”企业——这当然是因为国企走得离他们太远。
对此, 人们产生一个令人困惑又令人纠结的问题:是非在于法律?还是公道自在人心?……
专家观点“王老吉”会被“加多宝”拖垮吗?
去年静观了一年的“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加王之战”, 打得难舍难分如火如荼, 就在我们都有些将此事淡忘的时候, 最近又有“加王之战”的好戏上演, 使我们对拥有品牌商标法律保护的王老吉和拥有极强品牌市场策划运作能力的“加多宝”, 有了全新的认识。
品牌竞争能力来自于市场认同, 而在一个同质化产品时代, 市场认同主要来自于品牌传播, 既然品牌传播就是提前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模式, 那么当然是捷足先登、越早越好。去年王老吉好不容易从加多宝“收回”了这个商标的使用权, 看似拥有了杀手锏, 但结果恰恰相反, 因为谁也没料到加多宝会做这样两个动作:一是把“加多宝”的企业品牌立马转变为凉茶的产品品牌, 我把它比喻为“过河”行为, 但要尽快过河还要“搭桥”, 怎么搭?动作二, 就是搭桥——铺天盖地的“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的广告轰炸。王老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得不被动应战, 既然在广告投放上拼不过, 就还是走最低成本的老路——拼法律。这倒也没错, 但法律的脚步确实姗姗来迟了些。
直到今年1月31日,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才下达了诉中禁令, 裁定加多宝实施了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要求加多宝等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使用上述广告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 禁令一出立即生效。不过令人吊诡的是, 这些天我们依然看到一些省级卫视的加多宝“改名”广告震耳欲聋;而王老吉通过法院下达的迟到的禁令, 反倒可能帮了加多宝一个大忙, 一来为加多宝确实“改名”于“王老吉”增加了品牌背书, 二来叫唤了大半年的“搭桥”广告边际效用递减, 反正桥已经过了, 消费者早就知道加多宝的来历了, 是该换换口味了, 甚至由于“不可抗力之因素”, 当时用优惠价拿下来的电视台广告的违约金说不定也“省”了。“改名”广告确实是一个高招, 无论对手怎么回应或者回应晚了, 都是在不经意中帮了自己。这一役中, 王老吉把先手棋下成了后手, 略显被动, 有苦难言。所以说, 品牌不等于商标, 即便有了商标保护这个“法律”武器, 不等于就可以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市场不相信眼泪。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握和及时有效的反应速度, 才是建造品牌的制胜法宝。
徐浩然
现任远东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 民建江苏省委企工委副主任, 远东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
事情还没完, 这几天有财经媒体报道说, 今年3月1日, 广州药业公布了2012年年报。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28%、净利润增长37.47%, 但其并未单独披露旗下王老吉的销售经营情况, 引起颇多争议。据推测, 广药旗下负责红罐王老吉的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大约在17亿元左右, 绿盒王老吉销售收入20亿元左右, 而加多宝去年预计销售继续增长为200亿元左右, 两个王老吉加在一起尚不及加多宝的1/5, 且利润微薄, 广药恐被加多宝的高额市场费用拖垮。说到“拖垮”, 首先跃上心头的是当年美国实行的所谓星球大战计划, 欺骗了苏联, 使其专注于军备竞赛而不是专心发展经济, 最终前苏联被美国拖垮。联想到如今的“加王之战”, 颇多相似, 即便不是加多宝的有意为之, 但结果却可能真的是王老吉“被拖垮”, 因此想给暂处弱势一方的王老吉进个言, 仅供参考:
进言一。真正的品牌保护至少三个方面:品牌法律保护、品牌经营保护、品牌社会保护。品牌型企业要同时对以上三个方面修筑起保护壁垒, 否则都可能露出破绽, 让对手有可趁之机, 修筑的能力多寡, 取决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和对手的水平与反应状态。尽管加多宝是你已经分家的曾经的兄弟, 但无论你们在体量、体制、机制还是营销策略上, 目前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所以千万不要正面冲突, 在“硬广”上与其刀戈相见地拼个你死我活, 虽然看似“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的义举, 但结果可能成了涨敌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义士”, 那些硬广费用白哗哗打了水漂, 侵蚀着本来就不多的利润, 何苦又何必哪?拥有王老吉品牌保护却缺乏市场运作能力的广药, 还是先消减消减硬广投放吧, 哈?
进言二。研究一下饮料行业对标。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大可乐巨头的百年竞争过程及其各自最终的策略, 他们之所以形成两巨头寡头垄断, 之所以相安无事, 就在于形成了同质化产品的定位差异化, 而非一家完全垄断。加多宝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定位的成功, 所以王老吉可为竞争对手加多宝重新定位, 以突显王老吉的其他不同点。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吗?没有一个敌人没有软肋, 先主动牺牲掉自己的一些短处 (例如硬广投放, 那完全是一个砸钱的活儿) , 再用自己最长最硬的矛去攻击敌人最短最软的盾, 也许就能见到胜利的曙光。只要目标正确、方法对路, 相信没有打不倒的敌人, 关键看你出什么招, 怎么出招。找到对手的软肋很重要, 当然, 找到自己最硬的矛在哪里更重要, 攻其一点比全面击破更有效, 谋定而后动。
进言三。掌握着“核心科技”的王老吉品牌, 不是不要传播, 而是要充分运用巧实力来传播, 多做公关活动便是一个不花钱或少花钱的绝佳办法, 当然这对策划与执行的要求极高, 如果没有这样的精英策划团队, 那就要舍得多用用外脑, 总之千万不能拍着脑袋干, 有的企业舍不得花几百万请最好的咨询公司作顾问, 却舍得无端端扔掉上千万、上亿的广告费用, 看似省了其实赔大发了。当然, 有些事情不仅在于策划, 更在于洞察, 加多宝在5·12大地震后火速义捐一个亿, 就是对国民心态的深刻洞察与最佳把握, 此后加多宝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一下子坐上了火箭。当然, 这种事不可能长有, 同一味药也不可以两煮, 否则有东施效颦之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市场瞬息万变, 不进则退。品牌商标的法律保护只是一种静态的品牌能力, 而市场的策划与运作能力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态的品牌能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所有成功的品牌策划, 都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不知道王老吉能不能摊上点什么事儿, 遇上什么贵人, 多出几个高招妙招, 慢慢振作起来?如是, “加王之战”的升级版, 我们又有戏看了。品牌营销的课上又有最新的鲜活案例了。我们拭目以待, 加油!
加多宝与王老吉品牌之战的胜负分析
对“王老吉”品牌的争夺已尘埃落定, 不过两位凉茶大佬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江湖恩怨依然未了……轮番过招下来, 已能看出几分胜负。广药集团仰仗法律咄咄逼人, 战术上占上风;加多宝看着弱势, 却是操练战略的一把好手。战术与战略对决, 显然战略赢的可能性更大。
1995年, 加多宝从广药集团租借“王老吉”商标, 经过17年培育, “红罐王老吉”几近家喻户晓, 销售额达到一百多亿, 品牌价值超过千亿。广药集团看到好处, 以合同到期为由, 通过一系列法律行动收回“王老吉”商标。加多宝不得不从头再来重新启用“加多宝”品牌。此后,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围绕“王老吉”又生出不少事端, 如双方员工大打出手、销售渠道明争暗斗、广药诉讼要求加多宝“改名广告”停播、最近又要求加多宝赔偿广药10个亿……总之, 恩怨不断。
有恩怨, 就有冲突, 有冲突, 就暗藏危机。判断广药与加多宝争斗的效果, 2012年的销售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据。2012年12月9日,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前三季度饮料行业调研数据, 显示在凉茶市场加多宝凉茶占市场份额的73%、王老吉仅为8.9%。2012年加多宝年销售额已超200亿元, 而广药旗下负责红罐王老吉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大约在17亿元左右, 绿盒王老吉销售收入20亿元左右, 还不及加多宝的1/5, 经过加多宝多年的精心培育, “王老吉”这个品牌本身已经很成熟了, 按理说在市场上应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可惜从市场份额上看, 这个强势品牌回归广药后反倒成了一张虎皮, 看着威风, 却没什么影响力。其中缘由, 还要从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在品牌争夺战中的表现谈起。
从战术上看, 广药集团合同到期要回“王老吉”, 未有不妥之处。不过, 在中国, 商业运作光有战术远远不够, 还得有好战略。从战略布局角度看, 加多宝对商标之争的处理比广药集团要高明得多, 加多宝更善于借力打力, 借助官司掀起舆论风暴。
示弱是加多宝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加多宝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法律上占不了优势, 索性退一步示弱, 这是以柔克刚。示弱要的是公众的同情心。官司还没正式开打, 加多宝就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受伤者形象, 称堂堂国企欺负民企。千万不要小看感情牌的威力, 市场中, “合情”甚至会压倒“合理”。在法律上占100%的理, 消费者未必肯买你的帐。尽管广药集团争夺加多宝合法, 很多人看来却不合情。加多宝的示弱, 相当于打了一张感情牌。直到今天, 广药的总经理吴长海还在微博上表现得措辞强硬。这种咄咄逼人的做法反而激发了人们对加多宝的无限同情, 使广药和王老吉丢了不少感情分。
艾学蛟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 舆商理论创始人。
从品牌宣传的角度看, 商标之争也促进了加多宝自有品牌——“加多宝”的崛起。品牌培育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没有个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十几年的时间, 很难培育出知名品牌。“王老吉”商标之争成为“加多宝”品牌宣传的催化剂, 其知名度大大提高, 这要归功于加多宝的对手广药集团。商标官司之前,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加多宝”, 这两年“加多宝”借助官司之争迅速崛起。此外, 在渠道掌控与品牌宣传上加多宝也舍得下血本。加多宝多管齐下, 既稳住现有渠道, 还不断开拓新的渠道商, 以弥补失去的部分渠道商带来的市场盲点。加多宝在品牌宣传上也实施密集推广。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刚去太原讲课时, 一下飞机, 看见机场里铺天盖地都是加多宝的广告, 相信很多朋友在不少机场都看到过类似的场景。QQ、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也成为加多宝发起品牌攻势的渠道。
经过加多宝密集广告的强势“轰炸”, “加多宝”开始深入人心。在外就餐服务员问顾客需要什么饮料时, 我不止一次看到很多顾客脱口而出“加多宝”。“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已深入人心, 想要撼动并非易事。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 “加多宝”后来居上占据消费者购买心智。这绝不是广告战上的雕虫小技, 它是一场战略布局。现代商战, 战术固然重要, 战略布局更是重头戏。战术上占上风的广药集团还需在战略上多反思, 若不然, 即使有了“王老吉”这个金字招牌, 怕是也要“上火”了。火不消, 几年后王老吉品牌价值会不会变得一钱不值, 就像如今的健力宝?
8.加多宝的“投诚” 篇八
在“中国梦”感召下,加多宝顺势提出“凉茶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准备将加多宝打造成世界级饮料品牌,“大品牌、大事件、大平台”的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即通过一系列大事件赞助和与大平台的合作,提升加多宝品牌的国际形象。从巴西到北京,从世界杯到好声音,加多宝辗转大半个地球,横跨文体两界,俨然一位赶场明星,穿梭在各种赞助与会议中。
“凉茶中国梦”概念,与其说是加多宝打造国际化品牌的战略构想,不如说是一场赤裸裸的“营销秀”,甚或是一次“投诚”。注意,这是构想,或者口号,而非目标,加多宝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实现这一梦想的时间规划表。所谓“凉茶的国际化”,早在2008年就已提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一艘打着“Welcome to China”字样的豪华游轮游弋在美国自由女神像下,当时一心在国内开疆辟土的加多宝公司在宣传中出现“国际化”提法,不过彼时的红罐叫“王老吉”,2010年广州亚运会,一度传出凉茶文化国际化的雷声,可4年中雨点一直没落下来。
“凉茶中国梦”的构想,只是加多宝一场营销秀、独角戏,消费者不见得买账,普通人喝罐凉茶,只不过希望解渴、下火,无需这么高大上的理由。
“大品牌、大事件、大平台”战略固然费力不讨好,那么,频频出现在各种高大上平台,至少可以获得在各媒体露脸的机会,帮助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吧?只可惜,这一美好愿望正被加多宝高效的执行团队破坏。加多宝的每一次亮相,总是类似“加多宝携手×××,开启×××”的八股文章,标题整齐,内容乏味,无外乎“打造世界级饮料品牌,加多宝持续践行凉茶中国梦”之类,各大事件也只是换换时间、地点、人物,全无新意,罔顾用户体验。
从“预防上火”到“正宗凉茶”,深谙定位的加多宝应不要忘记“营销是一场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争夺战”。十几年来,加多宝不断重复讲述凉茶本身的故事,丰富那罐红糖水的内涵,这种坚守俘获了不少忠实粉丝,才有今日的辉煌。而今,“凉茶中国梦”,于用户,太高远,甚或太沉重,不折不扣成了横亘在加多宝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堵墙,欲靠近而不能。
其实,加多宝也有亮点时刻,比如结合好声音推出的“人生V時刻”营销,从普罗大众的人生喜事、乐事入手,以平易之语言,平常之事例,展现平常人之生活,并将“V时刻与V罐”结合,开展促销活动,低门槛,零距离,融趣味与互动于一体,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增分不少,可惜,这种“亲民”主题的实践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