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作汇报(共9篇)
1.劳动工作汇报 篇一
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监察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日常巡查监察、案件受理查处等日常性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年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及时有效的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有力的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我县春节期间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8月份以来,我局严格按照省市劳动监察工作安排,结合《2012年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会》精神,先后开展了2次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共对73户使用农民工用人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涉及建设项目21个,建筑施工企业29户,劳务公司35户,其他用人单位9户,涉及劳动者3951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部门联动,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专项检查活动开展以来,我局联合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县公安局、县水务局、县交通局等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形成了联动监察、协同作战、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一是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询问等方式,深入用人单位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依法用工,营造维护农-1-
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二是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并做好来访农民工的接待工作,做到随时上访、随时接待,随时举报、随时处理。三是重点针对建筑施工行业特点,向建筑施工企业提出,加强用工管理,特别是在年底前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防止年前付款扎堆, 必要时提前准备好资金,确保春节前农民工工资不拖欠。
2013年2月1日,我局接到县信访局通知:水镜草堂〃西安新天地项目有大量农民工信访,情绪激动。接到通知后,我局配合县信访局、公安局、住建局、草堂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积极协调处理此事。经了解,该项目因工程进度未达付款标准,建设方、施工方及劳务公司因工程款未支付到位,致使200余名农民工工资拖欠,引起上访事件。了解情况后,我局及住建局工作人员一方面稳定农民工情绪,另一方面积极联系项目各方与民工代表核算账目。先后三天,我局和住建局相关人员协调至凌晨,2月4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200余名农民工合计322万元工资全部支付到位,已高高兴兴返乡。
8月份至春节前夕,我局联合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等部门积极参与处理突发事件18起,及时为782名农民工追讨工资773.55万元,有力的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了我县春节前社会和谐稳定。
(二)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试行)》(省政府令第162号)文
件精神及我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会》会议精神,专项检查中,我局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宣传力度,坚持重在预防、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指导用人单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截至目前共收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11户,其中已返还3户,现存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104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现阶段,我县各行业尤其是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仍存在存在部分问题:一是建筑工地短期用工比较多,人员流动性大,且因层层转包,劳动关系不明确,用人单位、农民工均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二是用人单位不按月支付工资,而是按工程量或按季等其他形式发放工资;三是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管理、工资支付和权益保护等各项监管措施不到位,将农民工工资交由包工头支付,导致有的包工头领取工资款后,先用劳务费垫付辅料费,剩余部分才发给农民工;有的包工头拿到劳务费后故意克扣,甚至一走了之,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监察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继续把宣传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作为以后开展劳动监察工作的重点,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二是认真受理举报投诉,严肃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举报投诉渠道24小时畅通,对举报投诉拖欠农民工工资问
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存在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及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从重处罚。三是加大与县住建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对拖欠工资问题的监控排查。对发现存在拖欠工资苗头和隐患用人单位的,做到提前介入,及时调查处理,迅速上报,防止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确保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切实维护我县县域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二〇一三年月日
2.劳动工作汇报 篇二
劳动定额既反映了生产过程的技术规律, 又表现出社会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 对于组织生产、经济核算、成本降低、技能考核以及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有重要作用。
劳动定额具有技术性和群众性。一方面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济性;另一方面它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员工既是企业的主人, 又是实施劳动定额工作的主体。所以, 劳动定额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其工作的优劣依赖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而思想政治工作是统一员工思想、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政治优势, 是我党克难制胜的法宝。这两项工作的有机结合, 既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能动作用构筑了新的平台, 赋予了新的内容, 又显现了劳动定额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1. 满足国有企业的特殊任务的需要
国有企业与其它所有制的企业相比, 除具有独立性、盈利性、社会性等特点外, 还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正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 努力构筑和谐社会。只有把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强烈愿望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机结合;把每个劳动工时的完成、每批产品的完成, 都同祖国的现代化和远大理想的实现有机结合, 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并以此来统一员工思想、激励员工斗志、促进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这正是“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劳动定额工作都是国有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管理对象都是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和物质劳动。对员工的管理除了要靠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外, 还必须对员工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因为企业中的一切工作, 都要通过员工去完成, 而员工的思想会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只有遵循员工的思想活动规律, 引导、教育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充分认识工作的意义和完成工作的方法、目的与要求, 才能顺利与圆满地完成任务。
在劳动定额标准的贯彻和执行过程中, 由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暂时的差异, 往往会引发不同观点、出现矛盾、存在不同的思想反应。这对于贯彻实施劳动定额标准, 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都产生着消极影响。对此, 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劳动定额专业技术的运用, 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体制、队伍、工作方法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改革, 努力构建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贴近一线生产实际, 关注员工思想动态, 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大政工”格局。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 劳动定额是最先与其个人利益发生联系的, 也是最易引发员工思想问题的“热点”。如果这些“热点”问题解决不好并且长久积累、恶性循环, 就会发展为企业的“难点”问题, 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难以估算的阻碍甚至破坏作用。这种恶果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 这正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真实写照。
劳动定额工作中引发思想问题的原因
劳动定额管理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 都会在员工中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或消极的思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他是有的放矢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
1. 劳动定额工作引发思想问题的表现
在开展劳动定额工作的过程中, 员工的思想反应各具形态。纵观各种表现, 积极方面是主要的, 这是劳动定额工作的群众基础。但是也有与此相悖的消极表现形式。
从思想方法上看, 员工在没有弄清劳动定额标准制定的原委时就妄加评论, 形成一种逆反的心理模式。诸如此类可归结为“逆反型”。
从道德修养上看, 员工缺乏理智, 劳动定额标准不合己意就胡搅蛮缠, 出言不逊, 甚至于“大动干戈”。诸如此类可归结为“非理型”。
从劳动态度上看, 员工单纯把眼光注意在劳动定额的标准上, 以对个人有利与否为标准, 以劳动定额的多少、优劣作为接受工作任务的先决条件。诸如此类可归结为“利己型”。
从思想觉悟上看, 员工对生产任务不尽力, 而是计算着干, 不超额, 别人要超额, 还扯后腿。诸如此类可归结为“算计型”。
从思想品质上看, 员工在执行劳动定额中编造假象骗取信任, 甚至虚报产量, 谎报数据, 作弊徇私。诸如此类可将其归结为“违纪型”。
上述情况尽管发生在极个别员工身上, 但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 危害性不可低估, 对于劳动定额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劳动定额工作引发思想问题的原因
劳动定额工作中, 产生思想问题的主要原因, 可以归结为经济利益、管理工作、思想情绪三大方面因素, 而经济利益是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本原因。
⑴经济利益因素。一部分员工把劳动定额视为劳动报酬的特殊表现形式, 由此滋生出两种不正确的想法:基层单位领导担心“定额标准太高员工难得实惠, 不利于组织生产, 费力不讨好”;员工觉得“劳动定额宽松点儿, 完成任务轻松点儿, 工资奖金多拿点儿”,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 他们都有对劳动定额降低标准的心理要求。
⑵管理工作因素。有的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中遇到少数单位或员工, 以劳动定额太紧为由, 不服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或不接受任务。此时他们觉得只要员工接受任务, 定额能松就松点儿, 免得工作不好做, 因此他们对劳动定额标准有随着员工欲望而浮动的想法。由于技术设计和工艺的改变、劳动对象的变化、设备运转失常、工作安排不当、劳动组织配备不合理等特殊情况的发生, 也会导致劳动定额在制定时出现偏差, 从而诱发思想问题。
⑶思想情绪因素。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 从而引发员工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往往被带到工作中, 转嫁为对劳动定额工作的意见。比如有的员工因为家庭不和、邻里纠纷、调资购房不如意, 或对领导有意见, 对同事不满意等问题导致心情不愉快、工作没干劲、任务完不成、指标达不到、薪酬拿不全, 统统发泄到对劳动定额工作的不满上, 似乎劳动定额工作的现状成了一切问题的根源。
3. 劳动定额工作引发思想问题的特点
⑴层次性。劳动定额工作与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相互交织, 关系到基层生产单位和员工的经济利益分配。因此, 有关业务部门、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和技能员工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劳动定额工作产生不同的期望, 所引发的思想问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⑵复杂性。劳动定额工作中的思想问题往往和企业管理其它方面引发的思想问题纵横交错, 分布在企业管理的不同层面, 错综复杂。
⑶经常性。劳动定额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 只要企业生产在持续, 劳动定额工作就要伴之进行, 旧的问题解决了, 新的问题又会产生, 周而复始。
解决劳动定额工作中思想问题的对策
1.劳动定额人员要有做好思想工作的能力
⑴通过分析问题和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争取到企业领导、基层负责人的支持;通过平等协商和信息互通, 与业务人员协调关系, 与负责人形成共识, 共同围绕“热点”问题做好工作。
⑵通过与班组长、生产骨干和“关键技能带头人”切磋工作方法和操作工艺, 开展技术讲座、建立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正常联系, 以形成关系融洽的合作氛围。
⑶通过观察、分析组织结构与劳动环境对提高劳动效率的影响, 积极提出改进措施, 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及工作环境, 尽量减少诱发思想问题的外在“因素”。
⑷通过恰当的奖惩方式, 不断强化员工的劳动定额观念, 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⑸通过各种渠道宣讲劳动定额工作的意义、地位以及编制方法和途径, 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相关人员的认识, 引导他们全面理解支持工作。
2.发挥国有企业“大政工”体系的作用, 做好相关思想工作
⑴企业领导的核心作用。各级领导者是工作的关键人物, 对劳动定额工作应着眼于宏观管理, 确保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对员工的思想问题要加强正面教育, 引导其正确对待三者的利益, 不要企图通过放宽劳动定额标准来得到“实惠”。不能随意在具体定额的标准上表态, 强施“长官意志”, 编制“长官定额”。应重视劳动定额工作人员的意见和主张, 避免造成劳动定额管理工作规范的失调和工作上的被动, 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波动。
⑵管理人员的促进作用。其他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同定额部门工作人员一样, 负责企业某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对涉及劳动定额方面的异议, 要理解对方的工作, 尊重对方的意见, 建立同志式的平等协作关系。通过协商处理具体问题, 主动协助劳动定额人员做好思想工作, 相互补台。要特别重视发挥企业专职政工队伍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工具, 做好舆论宣传引导, 弘扬企业文化,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 为劳动定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⑶骨干员工的带头作用。党员、班组长作为工作生产和思想工作的骨干, 应成为执行劳动定额的带头人。通过这些骨干员工的表率作用, 积极解决身边员工的思想问题, 带领员工正确理解、认识劳动定额工作, 以主人翁的姿态, 互相帮助、互相激励, 不断开创工作、生产的良好局面。
3.义务劳动换来正式工作 篇三
当罗晶填好了表格,耐心列队等候公司头头面试时,有一位员工模样的人过来对他们说:“我们的老总还有一个小时才会来这里。此刻我有点急事想请大家帮忙:何处到了几车水泥,眼看天要下雨了,我一时又找不到盘运工,我想请你们义务帮忙卸一卸水泥,好吗?”
大家见他也是本公司的人,就想动身去帮忙卸水泥。可是,有的人发语辞:“卸水泥是工人的工作,我们没必要去替他卖苦力。”如许一来,一大半人都站着不动,罗晶却和另一小部分人走出队伍,主动跟那个人去卸水泥。待水泥卸了一半多,那人又来说话了:“诸位对不起,我们的老总刚才来了,他说今天来不了了,真是很抱歉。”
这些正在卸水泥的大学生沉不住气了,有的说:“这不是故意耍我们吗?不干了!”有的说:“咱又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让我贵干义务劳动,没门!”呼啦啦一下子又走了一大半。而罗晶等少量几个人却一直坚持到把水泥全部卸完。
当他们在水龙头下用手捧着水洗完了脸之后,刚才那个请他们卸水泥的人笑眯眯的对他们说:“恭喜你们,刚才是我预设的一场特殊考试,你们几个全部及格了,从此刻起,你们就是我们公司的正式职员了。”这几位通过了“特殊考试”的大学生这才大白:这位不起眼的“员工”真是他们的老总。
4.煤矿劳动用工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劳动用工工作汇报材料
(2014年 7 月 30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一行不辞劳苦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向检查团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公司基本概况
山西XXXXX煤业有限公司隶属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职工XXX余人,资产总额XX亿元,附设有职工医院、子弟学校、机修厂等后勤服务单位。矿井证件齐全,“六长”到位,各种管理机构健全。
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85号批复,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来的山西省XXXXXX煤矿后湾子坑口、XX煤业有限公司、XXXX煤矿整合而成,属兼并重组直接提能矿井。整合后,矿井井田面积由原来的8.14Km增加到14.352Km,生产能力由原来的80万吨/年提升到90万吨/年,主采山西组2优质主焦煤。2煤层平均厚度3m,保有地质储量1684.8万吨,可采储量1432万吨,服务年限13年。矿井地质构造简单,赋存条件较稳定。瓦斯相对涌出来为1.68m/t,瓦斯绝
##2
2对涌出量为3.39m/min,属瓦斯矿井。矿井正常涌水量18.75m/h,最大涌水量22.5m/h。矿井总进风量3310m/min,总回风3466m/min,有效风量2987m/min。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为II级自燃煤层。矿井开拓方式为两平一立混合开拓;采煤方法为综采、综掘;运输方式为皮带运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供电系统实现了双回路供电;矿井六大系统运转正常;井下严格按照“一井一面一对掘进”布置。
公司先后被授予“中国煤矿工业双十佳煤矿”、“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安全高效型矿井”、“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煤矿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山西省管理优秀企业”、“山西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劳动用工管理情况
按照劳动用工管理规定及“五个统一”和“五个百分之百”要求,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关于组织开展全省煤矿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的通知》(晋煤劳发[2014]490号)文件精神,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安排部署,我们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了劳动用工管理专项行动,查找不足,持续改进,进一步促进了我公司劳动用工和职业卫生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理顺管理职能、落实工作责任 3 3 根据省、市、县各级文件要求,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我公司调整了管理机构,完善了各项制度,理顺了劳动用工管理职能。一是成立了劳动用工管理机构,按照劳动用工管理要求,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劳动用工领导机构,充实调整了管理机构,配备了8名专职管理人员,完善了软硬件设施。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订印发了《山西XXX煤业有限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办法》、《工伤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使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强用工管理,落实“五统一”和“五个百分之百”
我公司在劳动用工管理过程中,坚决执行各级管理部门的规定及文件精神,按照煤矿用工管理规定及“五个统一“要求,根据岗位用工情况与县劳动用工管理中心统一发布用工信息,统一招收备案972人,备案率100%;招收人员统一进行劳动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培训合格972人,培训合格率为100%;招收人员统一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并统一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按照劳动用工管理要求,对972人进行劳动用工年检,年检率达到了100%,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所有资料统一归档,一人一档并专柜存放,实现了劳动用工“五统一”,确保劳动用工管理达到 “五个百分之百”。
公司根据劳动用“五个百分百”的管理要求,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保障员工福利,2013年,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1699万元,其中公司缴纳1214万元,个人缴纳485万元;缴纳医疗保险317.4万元,其中公司缴费233.3万元,个人缴费74.1万元;缴纳工伤保险190万元;缴纳失业保险50万元;交纳生育保险24.3万元;缴纳井下意外伤害险31万元;缴纳大病医疗互助金40176元。今年,全员缴纳工伤保险95万元,缴纳医疗保险336万元,其中公司缴纳256万元,个人缴纳80万元;缴纳生育保险19万元;缴纳井下意外伤害险31万元;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正在审核办理中。
(三)完善工资体系,保障职工权益
我公司核定了各岗位工资标准,实行艰苦岗位津贴,进一步完善了工资体制。今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我公司对地面人员工资进行下调,井下职工工资标准不变,确保井下职工真正得实惠。地面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标准达到1800元/月,井下辅助工种工资标准为3500元/月,技术人员工资标准为3500-4000元/月;井下一线职工最高工资为7500元/月,井下人员平均工资达到5500元/月,保证了最低工资标准。为切实保障职工各项待遇,公司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大会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和建议,不断充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与职工代表签订《职工工资集体协议》。
5.劳动关系科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一、劳动关系科基本情况
晋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于2010年机构改革时成立,编制1人,主要职能是:拟定全市劳动关系管理办法、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按照管理权限负责集体合同的审核和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综合管理全市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和劳动合同的实施规范,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备案率和劳动关系稳定率;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政策性安置工作;指导全市劳动标准制定工作;监督检查落实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以及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按规定承担企业人员的调配工作;会同工会落实企业成立劳动关系调解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市级企业劳动模范评定工作。
二、2011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1、用工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上半年底,全市(含县区)各类用人单位共计9370户,劳动者共计199808人,其中,内资企业9366户,劳动者191193人,已依法签订劳动合同183440人,占劳动者人数的9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4户,劳动者8615
人,已签订劳动合同8611人,占劳动者人数的99%。
目前在我市(含县区)工作的农民工共计55577人,其中在内资企业工作的共有47448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有54677人,占总人数的9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共有农民工8129人,目前已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100%。
集体合同方面我市共有605家企业共签订了602份集体合同,共涉及职工人数127883人,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签订了84份,涉及职工26603人。
2、会同市总工会、市建设局、工资科开展了全市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通过三轮的谈判,我市建筑行业协会与建筑行业职工代表签订了晋城市建筑行业集体合同,共涉及企业48家,职工2万余人,集体合同对建筑行业职工的权利义务、工资待遇、劳动保障措施、教育培训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约定,从法律的层面有效的保障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3、为我市兴业银行、百纺公司、大地保险等十余家企业审核了集体合同并做了备案,共涉及职工600余人。
4、组织召开了全省宣传贯彻《关于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实施意见》视频会议。
5、通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我市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申报了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并最终获得通
过。
三、劳动关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有些国有企业在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工作上不完全到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范围只限于原固定工或在计划经济时期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招用的合同制工人,而对临时工、农民工、季节工却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一是规避这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二是能够减轻企业各种福利费用支出的负担;三是企业在改制或关闭破产时可以减少成本;四是使企业用工具有灵活性;五是相当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办理用工手续,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些问题的存在,受害者往往是职工个人。
第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损害职工的长远利益。部分国有、集体企业欠缴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参保企业中,有的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不办理失业、医疗保险;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借口,长期拖延办理职工社会保险,在参保单位中,还存在压低缴费基数、瞒报少缴等。个体私营企业情况更为严重。
第三、不落实基本劳动条件,侵犯职工的人身权利。主要是延长工作时间和提高劳动定额。从工时问题看,一些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企业,认为实行综合工时制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不少个体私营企业,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
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基本上是针对国有和集体企业,很少涉及个体私营经济,也不涉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他们那里,劳动关系及劳动合同的观念比较淡漠。二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特别是个体私营业主错误地认为,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不受《劳动法》的约束,不受劳动合同的制约,不必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能随意用工,又降低用工成本。三是一些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认为只要老板多给点钱就行,签不签劳动合同、缴不缴社会保险无所谓,等等。要纠正这些问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维护最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化治理措施。
五、2011年劳动关系各项重点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工作的开局之年,为了能在今后的工作的开一个好头,今年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使劳动合同签订履约率进一步提高。要在巩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的基础上,借助今年以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为重点的“春暖行动”,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时,以推进小企业实施合同制度为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依法用工的指导、服务力度,对劳动合同进行审查备案,提高中小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
2、逐步完善我市“三方机制”建设工作。《劳动合同法》将“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首次写入法律,明确了“三方机制”的法律地位。建议政府进一步发挥“三方机制”的法律职能,切实履行职责,形成三方调解的合力,及时协商、研究、督促、指导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工会的沟通与合作,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目前我市的“三方机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首先是要抓好学习和宣传,充分认识“三方机制”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要了解和认识“三方机制”制度的内容、要求及其重要性;二是要主动争取领导和企业的支持。从我市的情况看,市领导和单位领导都很重视“三方机制”建设,但是,由于这项工作是新工作,在认识方面,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主动争取领导的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这对三方机制的工作有好处、对企业也有好处。
6.阿乡劳动保障工作汇报 篇六
尊敬的及各位领导:
今天,一行来我乡检查指导劳动保障工作,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阿勒腾也木勒乡的劳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阿勒腾也木勒乡地处裕民县最东端,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级贫困乡。行政区域面积为701平方公里,乡辖5个行政村,也都是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乡共有农牧民1275户,人口5677人,其中哈萨克族42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4%。有草场47万亩,有耕地7.4万亩,主要分为山前平原灌溉区和井灌区两大区。2009年全乡完成农村社会生产总值8200万元(现价),固定资产投入完成65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200元左右,较上年增加420元左右。
2009年全乡累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667人,其中:向外地转移 84人,就近就地转移 1583人,实现劳务创收 55.89万元,人均增收 330元,劳务技能培训 389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89人。目前全乡共有农业劳动力3342人,其中:农业富余劳动力900人。截止目前,已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667人,其中:向外地转移84人,就近就地转移1583人,创劳务收入 55.89万元,人均增收 330元。
二、劳动保障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为劳务输出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一是加强领导。为了确保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我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党委书记牵头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具体抓此项工作。二是建立完善乡村劳务输出网络。乡政府成立了专门负责农村劳务输出的指导站,在5个村设立联络处,确定了5名联络员(协理员),开展日常劳务输出工作。我乡对在外务工人员和有能力、有条件准备外出的农民建立了档案,录入了微机,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三是建立了务工人员联系点。为了规范务工人员的行为,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我乡在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联系点,与用工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务工人员的情况,及时向乡里反馈信息。
(二)积极宣传引导,使务工人员树立维权观念
我乡把劳务输出做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树立“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搞好服务、抓好维权、健全网络,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把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建成高水平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一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与县广电局共同设计制作了1期以农村劳务输出为题材的电视记录片,该片记录了我乡劳务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同时请务工典型现身说法,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是入户走访,宣传务工政策,打消务工人员的心里顾虑。通过乡村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和《外出务工实用手册》等形式,让外出务工人员及时掌握国家出台的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三是开展劳务政策、法规讲座,对劳动力进行培训。为了让农村劳动力掌握外出务工的基础知识和如何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期政策法规讲座,极大地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和维权观念。
(三)发挥妇联作用、鼓励妇女外出务工
近几年来,乡妇联为解决农村妇女出门难的问题,积极与上级各部门联系,把转移剩余农村女劳力作为拓宽妇女就业门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2009年初以来,乡妇联与村妇委会通过到农户家中走访、座谈和宣传妇女务工典型等形式,使全乡广大农村妇女真正树立起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新观念。同时以村妇委会为单位,建立健全了妇女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村妇女干部、女务工能人的引带作用,引导农村妇女劳动力外出务工。
(四)齐抓共管、切实抓好劳务输出的服务工作
一是抓信息服务。为了拓宽就业渠道,乡里多方与各职能部门、用工单位联系,同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及时分类整理,通过广播、宣传单、电子大屏、会议等形式向农户发布,让农户及时了解、掌握用工信息。2008年上半年共发布信息25条,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100多人。二是抓政策服务。为使一些困难户也能到外务工,乡里规定农民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村里必须尽全力帮助解决,没有路费的村里先垫付路费,务工人员挣到钱后再还。同时由乡村组织帮助协调办理各种证件和手续,帮助照顾老人和孩子、看护房舍。三是抓好输出后服务。为解除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乡里建立了外出人员档案,掌握他们在外工作、生活、收入情况,并及时解决在外人员所遇到的难题,激发其务工热情,督促他们守法,安心务工。
(五)典型引带、促进全乡劳务经济全面发展
一是发挥乡村干部作用,带领农民外出务工。乡里要求村干部必须有一人直接带领农民外出务工,把带领农民外出务工情况,作为考核村干部称不称职、合不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二是靠能人带动,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充分发挥务工能人联系广、信息灵、渠道多的优势,鼓励能人带领农民外出寻找就业门路。例如:阿村村民王永亮,是一位敢闯敢为的农家汉。2001年,他凭着农家人的朴实与执着,到乌市、克拉玛依等地闯天下。几年过去了,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成为我乡家喻户晓的劳务输出经纪能人,成功的他没有忘记家乡人,每年通过他输出的剩余劳动力达到100人以上。
(六)鼓励劳动力就地转移,进一步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
我们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想尽办法拓展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部分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一是利用井灌区土地,就地转移劳动力。井灌区有农业种植大户15户,他们每年用工量都在30人左右;二是利用新农村建设,就地转移劳动力。近三年来,全乡每年修建的抗震安居房都在80栋以上,可吸纳本地劳动力30人左右;三是利用妇女刺绣工艺品,就地转移劳动力。少数民族妇女创作的刺绣工艺品创劳务收入5万元。四是利用红花丝采摘,就地转移劳动力。今年我乡种植红花2.1万亩,在采摘季节,山间平原各村的男女老少搭建简易帐蓬,吃住在红花地采摘红花丝,据统计可创劳务收入470万元。五是鼓励村队富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劳动力。通过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农牧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例如:阿村的刘玉萍在乡政府驻地开了一家农佳乐食堂,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克村的阿依努尔身为残疾,但她身残
智不残,自已在乡驻地开了一家囊铺,月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
另外,今年我县遭受四十年不遇的旱灾,由于持续高温、多风、少雨,水库蓄水量少,致使我乡遭受严重旱情,农作物经济损失严重,乡党委在确定党员干部包扶重灾户的生产生活的同时,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不要为难发愁,外出务工同样能有收入,同样能够弥补因为受灾带来的损失。通过广大干部动员、帮助联系用工单位等,仅灾后全乡就输出劳动力233人,可收入50万元。
(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人员素质
我乡农牧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外出的富余劳动力中,以初中学历为主,在外务工者只能从事以体力劳动或简单操作为主的工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了实现劳务输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确保农民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赚钱、形象好,在组织劳务过程中,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制定劳务输出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针对以上原因,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利用“农牧民素质工程”、“科技之冬”、“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开展法律、进城务工常识和职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截至目前,我乡共举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289名。其中:中式面点培训98人,中式烹调培训151人,电焊工培训75人,美发培训35人。摩托车修理培训29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我乡财力匮乏,债务过多,无能力支付相应的工作经费。
二是由于我乡劳动保障专职工作人员短缺,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三是由于无交通工具,且我乡各村之间的相隔距离远,给工作人员入村入户开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我乡劳动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把劳务输出做大做强,为加快我乡经济发展,促农增收打牢基础。
中共阿勒腾也木勒乡委员会
7.做好工会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篇七
为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多年来分行工会狠抓职代会建设, 全系统各单位都健全了工会组织体系, 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和通过, 已成为各级党委自觉主动的行为。
分行先后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务公开实施方案等数十个重要规章制度, 实现了各项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到2012年7月底, 全辖25家单位及分行机关全部签订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和女员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为使职代会成为落实员工民主管理权利、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 分行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明确职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二是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由职代会决策;三是通过提案征集、提案解答和提案落实等工作, 鼓励、保护全行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在职代会、员工大会上述职述廉, 由职工代表和员工对他们的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行使监督权。为增强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权威性, 分行党委对每名处级干部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措施, 并将测评结果作为使用、奖惩、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 由党委成员分工负责, 将民主评议结果与个人见面, 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 指出努力的方向, 对评议结果较差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限期整改存在问题或解聘职务。
自2009年开始, 分行在系统内全面推行行务公开年度量化考核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 成立了分行、支行两级行务公开领导小组。各单位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和考核评分标准开展考核工作, 考核结果由分行下发文件专门通报, 同时行务公开工作年度量化考核结果要抄送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 作为各级行领导班子工作业绩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之一。
对于员工提出的有关劳动纠纷等问题, 分行工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达到了员工满意, 员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感和亲切感日益增加。
工会始终坚持把“送温暖工程”作为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民心工程。工会积极贯彻落实“五必访”制度, 即职工有疾病住院、有生活困难、有思想问题、有家庭纠纷、有家庭变故时, 各级领导都前去看望, 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 分行女工委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农行开展工作, 切实维护女职工权益。各单位都签订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建立了困难女职工关爱帮扶长效机制。每年评比和表彰“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先进集体, 每年开展庆“三八”主题系列活动, 激励女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分行的改革和发展中。
8.劳动工作汇报 篇八
一、要明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特征
(一)群众性。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在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依法成立的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职工群众性调解组织。它的组织成分及其调解活动,不仅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而且需要职工群众的直接参与。
(二)自治性。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企业内部职工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企业调解委员会依法独立调解劳动争议,不受个人、企业行政和企业外其他组织的干预,具有自治属性。
(三)非诉讼性。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审判活动不同,调解活动参加人不具有诉讼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调解委员会没有对劳动争议的强制处理权,经调解达成的协议没有法律强制力保证,调解委员会也不能强制当事人执行,属于一种诉讼外调解制度。
二、要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
(一)强化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不断健全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在企业内部层层设立专(兼)职调解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定期开展劳动争议预防排查工作,及时报送劳动争议调解动态信息。同时,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基层调解组织也要切实抓好劳动争议预防排查、统计报表和重大事项报告工作,制定重大劳动争议解决预案,对群体性事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控制和化解。有关部门做好督导和配合工作,及时妥善处置重大劳动争议矛盾纠纷。
(二)充分发挥基层与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建立多层次全过程调解机制。一是不断强化劳动争议基层调解。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企业调解组织要主动“靠上”做工作,积极协调当事人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及时立案调解。发生劳动争议,职工和企业可以向当地乡镇(街道)或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以及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二是全面深化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企业或劳动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结案后,可申请将调解协议书转换成仲裁调解书。经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立案后可继续实施调解,要将调解贯穿案前、案中、案后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通过调解定纷止争。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行政调解。有关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其及时改正,消除纠纷根源;在接到劳动争议投诉后,要主动介入,积极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四是注重劳动争议司法调解。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或依法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法院在立案、审查、判决、执行各环节引入调解机制,最大限度地通过调解实现劳动争议和解。
(三)加强指导培训和管理考核工作力度,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效能提升机制。各级劳动关系调解工作联席会议要对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和考核;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的指导培训和管理考核,不断强化调解机构建设,提高调解人员素质。一方面,要进行普及性宣传,培养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施行劳动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提高全社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关注和认识。另一方面,要针对专门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管理水平,使企业员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员工。可以通过举办学习班、政策法规讲座等方式,对用工单位负责人、劳资管理人员、工会干部进行培训,增强用工单位的守法意识,提高劳动管理水平。
三、要构建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一要改善就业环境。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处理好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就业服务与就业培训等问题。二要做好改制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工作。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改制各项政策,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坚决纠正企业改制中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融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三要解决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建立促进灵活就业的服务体系,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技能培训、金融服务体系等;建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灵活就业者的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制度等。四要建立帮扶困难群体长效机制。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困难群体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五要加大劳动监察和处罚力度。严肃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不断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和体制建设的力度。一要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机制。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制度,落实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二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领导,积极协调;企业行政要认真落实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条款,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工会要强化维权和协调职能,加强对企业执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劳动行政、经济管理部门要及时解决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坚决纠正和依法处理违反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行为。三要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劳动争议处理的区域化、网络化和实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四要加强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职工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治环境。
(三)充分发挥工会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优势作用。一要发挥倡导和组织作用。工会要积极倡导并主动承担起具体组织者的责任,促进劳动关系的改善。二要发挥沟通和协商作用。工会要通过在正常组织制度内沟通和协调,促进劳资双方化解矛盾,实现“劳资两利”和“劳企共赢”。三要发挥纽带和推进作用。工会在劳方和资方、上级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信息、反映情况、表达要求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工会要通过代表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形式,达成改善劳动关系的共识。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
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任重道远。对此,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推动劳动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稳定状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9.劳动工作汇报 篇九
一、学校情况简介
随着教育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区居民日趋增多,加之城区的西移,青檀路以西居民子女入学难、市驻地小学就学压力大的问题日趋明显。对此,不仅各级人大、政协代表对在青檀路以西建设小学的问题提出议案,市、区两级政府及市、区教育局对建新校也高度重视,决定XX年在城区西部新建一所小学,当时暂时作为文化路小学西校,其一切具体管理工作均由文化路小学负责。今年8月28日,经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正式命名为市中区鑫昌路小学,成为市中区教育局直属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50亩,设计规模36个教学班,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由市区两级政府投资1600万。学校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做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充分体现高品位、高档次和现代化理念。学校现有教职工89人,27个教学班,5个幼儿班,在校学生XX余名。
二、劳动实践场所建立的缘起
过去,曾有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对读书人的特别嘉奖和最高荣誉,于是一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近年来由于孩子渐少,家长们对孩子愈加宠爱,新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人群应运而生。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日本采用“狐狸教子”的方法时刻关注训练孩子的坚韧不拔精神,成为世界科技领军,美国、英国采用“独立自强、民主自立”的方式培养下一代,使民族自强的持续性得以发挥。如果说十年前的一场中日小学生夏令营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震式的教育大改革的话,十年后的中日韩小学生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的一周表现,更是叫我们叹为观止,羞于表述。于是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运用我们的各方面机构和力量,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让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得以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应该以民族利益为重,从点滴开始,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教育好孩子们的思想,锻炼好各种劳动技能和精神,培养优秀的民族素质,提升民族的品位。
同时为了让新课程全面实施,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定的劳动技能,我校在XX学年组织领导小组专管学校实践课程的开发,由贾中章、王恒清两位老师任劳动实践场所指导员,负责场所的种植安排,分班分块进行实践活动。2013学年,场所工作由总务处副主任孙晓明老师分管,朱永、龚建东老师具体指导,逐步将学农实践场所工作引向规范化建设。
三、指导思想及理论支撑。
我校的劳动实践场所是在新课程理念的统领下,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体工作。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不仅是基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观点去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认真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四、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场所领导小组,统领场所建设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做,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教师教新教师,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按照劳技课大纲要求,结合场所种养项目,根据农时季节,合理选择蔬菜品种,组织学生到场所松土、锄草、浇水、施肥。建立评比制度,对各班场所内蔬菜种植和长势情况进行评比,同时,各班劳动场所评比结果与班主任绩效考评挂钩。
2、我校挑选朱永、龚建东、贾中章三位教师作为学生劳动实践的辅导老师,特聘农艺师王王恒清同志作为场所的指导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把劳动场所作为载体,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让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动手、动脑,以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劳动艰辛与快乐。每当他们品尝自已的劳动果实时,那种高兴、喜悦不言而喻。马克思说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我校就是本着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的,让学生与自然接触,在劳动中通过真切的感受,心理体验,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让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生活体验,形成健康的个性与品格。激发了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收获和成果。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我们通过劳动在物质有了收获。
去年花生、丝瓜、南瓜、豆角等收入700元,全部用于困难学生的资助,估计本学期收入花生200斤,豆角100斤,丝瓜100斤,南瓜50斤。同时今年在植树木、花木数百棵,草坪数百平方,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
物质上的收获固然可喜,更主要的是在精神上有了丰硕的成果:
(1)锻炼了师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2)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农作、怕脏怕臭的思想烟消云散。
(3)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干活中的伟大,劳动中的成果,辛勤的汗水可以换取丰收的喜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利于学生今后一生旅途中迎难而上、刻苦耐劳精神的发挥。
(4)扩大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免戴“五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高帽。大自然的课堂,让学生不再是鲁迅先生描述的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只知四角天空里的“少爷”,而是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知事甚多的“少年闰土”。
(5)快乐生活,享受生活。农活虽然辛苦,但是劳动的过程却是愉悦的,特别是除去杂草,保护庄稼,看着劳动成果茁壮成长,使师生有了“学习如禾如苗,懒惰如蒿如草”的人生感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生活快乐。
(6)为新型的人才打下思想基础。现代化需要知识,更需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通过继续的劳动实践活动,会将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发挥地更加潇洒自如。
六、实践场所建设的经验与推广价值。
在几年的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中,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经费投入上倾斜
要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劳动教育模式,首先必须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功能较为齐全的劳动教育场所。我校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硬件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投资了近3万元用于场地建设。此外,又化费了近千元用于购买农具、农药、化肥等。既保证了劳动实践教育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又为发挥较好的育人功能和教育效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教材建设方面倾斜
我们加强劳动课程教材建设,在使用省编劳动课教材的同时,还从本地本校的实情出发,组织力量编写了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丰富了劳动教育的教材建设。
3、教育科研方向倾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向教育科研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例如,如何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劳动实践内容?新一代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与过去时代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更为复杂,如何增强劳动实践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如何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劳技教育内容?等等。为此,经常召开劳动实践教育方面的研讨会。
4、构建政策导向机制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引导。根据劳技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了劳动教育的政策导向机制。强调要做到“三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通过典型实例和舆论宣传,由一“点”影响一线,由一“线”影响一片,使全校教师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二是政策扶持和约束到位:根据国家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配备劳技课兼任教师,落实相应的专项经费,纳入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等等,促使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任务得到具体落实。三是课程安排到位:严格禁止专任教师无故不上课、严格禁止其他学科教师挤占劳技课程课时。
几年来,本校通过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还培养了他们对现代生产技术的兴趣,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课题: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参观(二年级校本课程实践)
一、活动具体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生态观光园。
2、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劳动场所的特点,其中以花生种植格外引人注目。
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并激起他们为研究和发展学校的生态而努力学习。
二、活动的实施:
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1.活动准备; 2.走入校园实践场所实地调查;
3.交流,了解调查所得; 4.活动结果与评价。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了解生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发展规划情况。
(二)分组设计调查表
调 查 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小组成员:
组长:
植物的种类
生长状况
第二阶段:走入实践场所,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植物的种类及珍稀花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学习。
(一)向父母、长辈了解有关植物的种类。
(二)利用实践活动课了解动物植物的种类,做好记录,填好表格。
第三阶段:交流调查结果
交流展示调查内容,进一步了解小雨劳动实践场所植物的种类、数量、种植方法,懂得生态的价值。
(一)进入情境,帮助学生回忆调查情况。
(二)交流调查内容汇报方式。
(三)各组汇报展示调查内容,学生间相互评价、提问。
①在交流中了解植物的种植办法。
②用一、二句话概括校园劳动实践场所的特点。
③教师总结:小朋友,我们学校是个美丽地方,同学们为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而努力吧!
第四阶段: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开展评价活动:
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鑫昌路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管理意见
为贯彻落实鲁教备字(XX)2号和枣教办发(2013)24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关于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如下:
一、目标与任务
(一)、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与勤工俭学活动紧密结合,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以劳动实践场所为载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二)、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与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相结合,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以蔬菜场所和植物园的形式,为学生实践教育提供场所。
二、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一)、要以落实“xxxx”的要求,把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劳动实践场所是基本的教育设施之一,要把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管理,作为加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要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发展规划。学校以蔬菜场所的形式建立劳动实践场所,结合蔬菜生产,安排学生劳动技术教学和实践活动,实行蔬菜种植与劳动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要努力争取场所面积要求生均5平方米以上,并能适宜蔬菜种植,以便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和管理。
(四)、学校要做好场所建设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的职能作用。学校要重视场所的管理,要落实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场所实物的收支等都要有记录。
(五)、学校要投入一定的财力,购置劳动工具和场所设施,运用科学方法种植。今后要创造条件搞大棚和无土栽培、名优品种繁育,提高科技含量。
(六)、学校要充分发挥场所的劳动实践教育功能,按照教学计划和蔬菜种植时令,组织学生参加与其身心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七)、学校在组织蔬菜场所的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对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要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蔬菜生产要使用对人无毒无害农药,生产“绿色”蔬菜。
(八)、学校建立和健全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及时解决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素质教育。
鑫昌路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规划
实践活动场所是按照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为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设立的学生实践场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做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从入学到毕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为依据,将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宗旨,以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把学生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建设政策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XX)》文件中规定:从入学到毕业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XX~XX年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文件中规定: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以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立健全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维护的管理机制、制度。到XX年,形成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以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或协调机构)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工作格局;建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管理规范、具有示范导向功能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
三、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目标
1、坚持以学校种植园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独具特色的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活动主题。课程的开发面向全体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能够使活动资源得到充分优化。
3、综合实践师资培训中心;坚持采取培训、学习、观摩、实践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研究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实现教师是研究者、教师即是课程的课程意识。然后以场所教师、综合实践教师为主,以学生活动实施为示范。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中心;坚持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信息技术为工具,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指导,将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原则,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现学生是活动主体,注重实践和反思的理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学实施经验,打造精品课程,全面指导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5、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素质评价考核中心;坚持以综合考评为考核核心,以学生在场所活动和学校活动中的成长记录为参考,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的考核方法,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四、校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建设内容
近几年来,我们在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学校建立了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多个,如花生地、豆角种植园等。其中种植园历经几年建设,由原先的3分亩增至1多亩,种植品种由单一的花生向多元化的养殖(如丝瓜、南瓜、豆角等)扩展。
五、校劳动实践活动场所活动项目设计要求
(1)劳动实践活动应根据本课程的目标进行设计,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注重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活动设计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3)活动设计应围绕主题整合各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验。
(4)注意把课堂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他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
(5)计出来的活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六、校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建设组织与要求
加强领导,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制度化、规范化。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劳动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生产劳动、科普科技、、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磨练意志,培养自主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劳动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汇报07-14
县劳动保障局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汇报07-25
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07-19
劳动合同工作岗位09-18
劳动纪律与工作态度10-13
学校劳动实践工作计划08-10
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09-10
劳动技术教育工作计划10-30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11-20
劳动部工作计划书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