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精选12篇)
1.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一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 —— 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夏秋季为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3.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4.甲型肝炎 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
5.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不喝生水。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二、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三、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这种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被蚊子叮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子;注意居室灭蚊;如果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若在旅行期间或之后有任何高热或类似感冒病征等病的话,要尽快看医生治疗和接受血液检查,越早诊治越有效。
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习惯大食堂的饭菜,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有的同学不喜欢食堂的饭菜,可能就会选择其它的一些包装食品和快餐食品等。口味也许对了,但这些食品难以保证同学们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学校的饭菜可能不是每顿都那么可口,但是卫生、营养,有利于身体的成长,不要随便吃营养少、热量大的快餐食品,少吃零食等,因为经常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另外还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有的同学喝饮料喝上了瘾,都不会喝水了,这样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
余杭区临平街道中心幼儿园总园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2.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二
1 夏秋季节常见的流行传染病
1.1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夏秋常见疫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感染了猪瘟病毒的猪体抵抗力会大幅下降,并且十分容易产生猪肺疫并发症。体温升高是猪瘟病症的明显特征,全身的淋巴结肿大,多部位出现出血症状,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死亡。
1.2 猪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由血液寄生虫导致的疾病,这种血液寄生虫病会导致猪附红细胞体病,不论是在临床症状还是在病理变化方面都呈现出高度的复杂化发展趋势。患病前期猪体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然后是便秘、腹泻,在发病后的5~6d后会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衰竭死亡[1]。
1.3 猪高热综合征
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在夏秋季常见的疫病,患病个体会出现高热、厌食、尿黄的患病特征。由于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猪高热综合征的病因诊治比较复杂,疫病控制难度大,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2]。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
这是一种急性的、传染性很强的肠道传染病,呕吐、腹泻和脱水是其主要的病症,对仔猪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
1.5 猪球虫病
患病的猪会出现腹泻、肠道粘膜出血等症状,但是一般情况下,猪球虫病的致死率并不高,但是在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仔猪会因为拥挤和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死亡率增加。
2 夏秋季流行传染病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2.1 猪瘟的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患病的猪一定要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一旦发现病猪,要立刻注射猪瘟高免球蛋白,每天两次,坚持3d,然后进行肌肉注射,并将混喘痢杀、支菌等药物掺入到猪饲料中,加强没有患病的猪体的抵抗力。为了更快的促进患病猪康复,还可以在肌肉注射和饲料管理之余,配合一些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这样能够提高治愈效果[3]。如果出现病死猪,一定要进行深埋,并且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2.2 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因此一定要强化猪饲养管理,对昆虫媒介进行彻底的消灭,由于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严禁猫接触饲料。在夏秋季节,疫区应当定期在饲料内添加相应的药物,如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加强免疫力。针对病猪,要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及时的治疗,防治疫病传染范围扩大。
2.3 猪高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由于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因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最好能够坚持自主繁殖,如果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一定要对引进的种猪进行2~3个月的隔离,确保其肌体健康之后方可与猪群混养。另外,还要做好饲料管理和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已经患病的种猪要进行正确的判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
强化饲养管理和消毒清洁工作是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措施,如果在猪群中出现了病猪,应当隔离治疗,注重补液和补水。
2.5 猪球虫病的防治对策
由于猪球虫病对仔猪的危害极大,因此一定要保持仔猪猪舍的清洁和干燥,由于成年猪携带病虫的可能性较大,应当将仔猪和成年猪进行分开养殖。一旦出现病猪,要及时进行隔离,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定期对用具、饲料槽进行消毒。
3 总结
夏秋季节是猪流行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但是如果及时治疗和防治,危害并不大。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对疫病进行及时的监控,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尽量减少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邢兰君.夏秋季猪易流行传染病的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09(8):59—62.
[2]蔡占奎.当心猪传染病在秋季流行[J].农村养殖技术,2009(19):22.
3.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三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G478;R183
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出现传染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对校园内部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各类传染病在不同学校内部的暴发情况有所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校园内部的管理,给部分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双重折磨。为了减少常见传染病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秩序,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了解传染病及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可能传播。以流行性感冒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一)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的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患病的鸭、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腮腺炎、结核等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二)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包括现在的H7N9禽流感,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吓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尽量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特别是每次接触畜禽类动物后及每天回家后都要彻底洗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抵抗力下降。
6.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不对人打喷嚏;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8.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学校发现发热(特别是体温超过38°、咳嗽等症状)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凭医疗机构返校证明复课,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还要做好缺勤的学生统计工作。
虽然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校园内常见的传染病,学校除了做好预防与控制,也应从监督、制度、管理等层面上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学校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1.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应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
2.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3.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时处置有序高效,各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四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秋季流行性疾病的预防。
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气温变化比较大,冷热失常。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目前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时期,因其传染性强,常在托幼机构、学校、医院、养老院、工厂等人群聚集场所出现聚集性病例。麻城市疾控中心提醒公众近期应关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有呕吐或腹泻症状者,切勿带病上学或上班,并应及时就医;确诊患者不应加工处理食物或作陪,避免污染食物或传染病人。
一、认识诺如
诺如病毒感染,俗称肠胃流感,肠胃炎,以及学校多见的食物中毒。具有发病急,传染快,范围广特点,常引起集体爆发。感染的对象有成人,也有儿童。若感染了诺如病毒,48 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儿童发病以呕吐为主,还会表现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成人则以腹泻为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二、诺如六征
诺如病毒有六个特性。
1 、变异速度快。每隔2-3 年即可出现能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以前感染过诺如病毒而获得的抗体,对再次感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所以无法形成长期免疫力,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2 、生存能力强。0 ℃‐60 ℃均可生存,所以冬天也能发作,且能耐受pH 值2.7 的酸性环境,胃酸也奈何不了它。酒精和免冲洗的洗手液对它没有效果。
3 、感染途径广。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中的气溶胶、粉尘等传播,牡蛎等贝类食品和生鲜果蔬容易被污染。
4 、致病力度大。最少只需18 个病毒粒子即可致病。
5 、排毒周期长。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 周,均可在粪便中检测到诺如病毒,但是患病期和康复后的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尽管如此,诺如病毒却并不难对付。
三、防病关键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熟透的食物,避免接触病患及其物品。
2 、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把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
3 、开窗通风,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
4 、在诺如病毒高发的季节,体弱者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5 、平时积极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6 、班上发现疑似病患者要及时送医,短时间内出现多名相似症状的病例要及时向学校德育处报告。
四、诺如易治
5.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五
一、肠道传染病及其传播特点:(1)、肠道传染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病原体大多随病人或携带者的粪便排出,如果不经处理,可以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嘴)感染。
病种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转播的(病毒性脑炎)传染病。
(2)、传播特征:
1、传染源为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2、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3、人群都容易感染。
二、主要肠道传染病及其预防要点(1)、霍乱:
又称二号病(在 [传染病防治法中列第二位)。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它可以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霍乱一般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及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而传播的。
●主要症状:
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也有些轻型患者仅又轻度腹泻。●霍乱预防要点:
1.搞好家庭、个人和饮食(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剩菜剩饭要热透再吃;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消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2.煮透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3.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4.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人,应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5.腹泻患者要道肠道门诊就诊。
(2)、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病人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苍蝇蟑螂而传染,潜伏期为1—3天。
●主要症状: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和感染性休克症状,以严重毒血症、休克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传染病之一。
●菌痢预防要点:
1、管理传染源,对腹泻病人要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
2、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食具要消毒,粪便及排泄物应深埋或加漂白粉消毒,防止粪便流失污染水源、食品等;消灭苍蝇。
3、注意个人为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4、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抗病能力。
5、接种甲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肠道传染病总体预防策略:
因为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相类是的,因此,对它们的预防也有相同的策略。疾控专家将其精髓概括为九个字,十分容易记忆:
1、喝开水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卫生安全水,一定要喝开水,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自然灾害时,可饮用安全的瓶装或桶装矿泉水等。
2、吃熟食
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煮熟、煮透后再吃。吃剩余的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在“三无”(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体检证明)的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家里的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
3、勤洗手
6.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六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3、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4、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5、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探讨 篇七
1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多, 也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一些新的传染病也逐步凸显出来, 因此,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对于传染病的防治有三大措施, 就是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预防易感人群[5]。在传染病流行中, 不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 是导致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传染病的流行给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教育指导人们健康的卫生理念和健康的卫生习惯, 可以预防传染病的感染, 减少病魔的折磨和经济的负担, 对家庭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成立传染病健康教育办公室
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对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统一部署, 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局面。
2.2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实施
传染病健康教育办公室要根据当地和季节的具体情况, 有计划的对一些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宣传, 可以通过讲座、培训、传染病救治演练等方式进行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画、滚动屏、广播、条幅、宣传栏、板报、讲座、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卫生习惯、卫生理念, 特别是卫生洗手, 多数人不会卫生洗手, 要把六步洗手法教会, 对于很多的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如结合平时日常生活、工作、购物、旅游等实例, 进行有实用性的宣传, 讲解日常生活、工作、购物、旅游中必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同时结合季节如春末夏初, 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 如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甲肝、风疹等传染性疾病[6], 也大有流行趋势, 要让人们认识感觉到宣传的传染病预防知识是非常实用的, 让居民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要提醒居民, 一旦有传染源存在, 极易造成大范围的流行。同时对居民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如增强体质, 提高疾病的防御能力, 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体育锻炼, 勤洗手, 不吸烟, 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生活中注意食品卫生, 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7]。另外, 教会传染病患者的各种痰液、体液、分泌物等消毒, 才能防止传染病患者传染给他人, 室内经常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对易感人群积极进行疫苗接种, 若没有研制出相应疫苗, 要积极锻炼身体,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对知道的传染病人, 要尽量避开, 减少传播途径, 就减少感染的机会。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工作, 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7,8,9]。故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性工作, 通过加强预防传染病的宣教, 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10], 同时通过宣传, 可以提高居民的素质, 从而决定着未来辖区内预防传染病工作成败, 可以从各方面引导居民的群体意识及爱国卫生思想, 结合环境污染的状况, 让大家观察身边那些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1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 如不对辖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宣传与健康教育, 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 将导致传染病的蔓延, 因此, 针对各年龄层次的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 对提高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的传染病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多, 也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一些新的传染病也逐步凸显出来, 因此,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一提起传染病, 人们比较恐惧, 特别是近年来, 人们经历了SARS、人致病性禽流感、甲流感等, 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 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对防治传染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进行阐述。
8.《传染病的预防》教学设计 篇八
1.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技能目标:(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手段;(2)通过学习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这部分知識是由具体事例抽象出来的规律性内容,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是对传染病进行预防的理论依据。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还有两个,即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难点
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列举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是本课的两个教学难点。因为本课知识环环相扣,由感性上升为理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讨论、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传染病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传染病是怎样流行的却不甚了解,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经历过一些常见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五、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讨论、辩论、小组内质疑、交流等多种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
六、教学过程
1.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远动的相关资料和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回忆叙述自己从小到大得过的疾病、症状及是否具有传染病,然后挑选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疾病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传染病、哪些病不传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区分。
2.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传染病的特点。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组听取学生观点,及时引导。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这一节重点,在课堂上教师扮演一个引导者和启发者角色,主要让学生自主分析、归纳这三个环节。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的两段有关流感和肝炎的资料,然后讨论“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孩子容易患流感?”“为什么要将肝炎患者使用的餐具与家人分开?”让学生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有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提出问题: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预防?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组织学生对讨论结果分组表达交流,对易错问题进行辩论。课件展示得出的结论:深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和消毒、灭蝇属于控制传染源;吐痰入盂、生吃瓜果要洗净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积极锻炼身体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在传染病流行的过程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之间的关系。
[体会: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策划。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位教师都希望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而是“促学”,即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学习。]
七、布置实践活动内容
调查校园中适于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出治理措施。形成调查报告或“致校长的一封信”。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中学)
9.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 篇九
文件 郑州市教育局
郑卫疾控〔2011〕60号
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秋季学校(托幼机构)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教育局(教体局),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市属事业及社会力量办各学校、幼儿园,市属各高校:
近期,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陆续迎来秋季入学高峰,为进一步减少麻疹、感染性腹泻等学生常见传染病的发生,2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卫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为学校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学生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定期组织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要认真指导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减少传染病病例迟报、误报现象发生。近期,各县(市、区)疾控机构重点要配合教育部门、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新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国家一类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和麻疹、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要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关于印发〈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定期做好在岗教师、入校入园学生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等工作,细化、强化每日晨检措施,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课学生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郑州市教育局晨检上报系统将于2011年9月1号开启,上报时间为每周五早八点至晚八点。各学校要坚持做好每周五晨检上报和原始上报记录的保存统计工作。
校(园)内发现传染病疫情,要依法向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努力将传染病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是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利用我市“卫生健康大讲堂”、“万名医护送健康”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开足健康教育课时,配齐健康教育教材,通过同伴教育、自办小报及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种文娱活动,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来,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主题词:卫生
教育
疾病
通知
抄送:市政府,省卫生厅,省教育厅
郑州市卫生局办公室
10.学校传染病预防预案 篇十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为遵循教育“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高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长效常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管理和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全面协调工作,督促做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组员职责: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负责对病人所有活动区域进行全面,高密度消毒.开展卫生宣教,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交叉感染,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工作.二、目标
1、加强学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降低学生传染病的发病率,防止学院传染病疫情的爆发流行,保护学生健康和生命。
2、维护学院的正常教学任务完成和生活秩序,维护教学质量和学院的发展。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2、在领导组具体指导下,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传染病在学院的防治任务。
在学校传染病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防控工作各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1)组织指挥组:负责对校区的医疗机构进行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2)卫生防疫组:负责整个校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组织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报告等。
(3)医疗救治组:对发生疫情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救治,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视具体情况请求上级医院会诊、支援或转诊。(4)后勤保障组:负责所需物品、器材的采购、供应及生活保障。
3、卫生防病分管部门具体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学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4、各学生部门负责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把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计划,作为考核学生工作的一项内容。
5、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6、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7、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8、医师职责
(1)当好领导参谋,做好和属地疾控中心联系沟通工作,积极参加各种疾病防治工作的培训。
(2)参与学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3)完成新生入学的入学体检,传染病筛查、免疫接种任务,配合属地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4)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5)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校医须认真做好病人的治疗、登记工作,做好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治疗、报告工作.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6)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7)做好有传染病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
(8)对传染病人上课的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9)每年按规定要求组织实施,完成学院校区的消杀工作。
(10)搞好学院食品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学院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工作,重点做好食堂、超市的卫生管理,食品采购、食品检验、食品加工、食品存放工作的管理工作、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发生。
9、水源管理
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防止水源污染,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10、学校教学区(含学生公寓、招待所)禁止养狗、养禽,禁止工作人员及外单位人员遛、放宠物。
11、各职能部门用不同方式,加大力度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工作,开展爱校卫生运动,使全校人员积极参与,人人参与,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
12、严格传染病报告制度(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章规定,发现有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及时上报学院领导组,经核实后,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采取相应措施。
(2)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
(4)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
13、建立校门登记制度,做好来访人详细登记.四、每季度传染病防治重点(一)春季
春季以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实行湿式清扫,防止灰尘飞扬.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教育学生做到不去和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应戴口罩;不到病家串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拧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家庭或住校学生应做到勤晒被褥,勤洗澡换衣.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但亦可借手,手帕,食具以及其他用品接触传播.流感病人临床表现为明显的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流感中毒症状以及相对轻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全身中毒症状,皮肤分批出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水痘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借被病毒污染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播.病人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症状.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腹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呈充满透明液的疱疹.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烧,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涕,皮疹等,可伴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喉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造成痛苦,残疾,甚至死亡.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春季节流行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发病年龄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个月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二)夏季
夏季以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的饮用水,饮食卫生管理工作,同时做好粪便,垃圾的卫生管理,要保证学生能喝上开水.学校的食堂一定要遵守《食品卫生法》.进货渠道要符合卫生要求.在操作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守基本规范和要求.工作人员须体检合格方可上岗,自觉地认真做好饮食卫生,保证让学生吃得干净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教育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吃零食.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有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甲型肝炎和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亦可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水和食物得以传播.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血制品等经血传播.肝炎患者常伴有精神萎靡,乏力,纳减,恶心,厌油,腹胀,腿酸或有肝区隐痛症状.2,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以及带菌者.该病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污染食具,用具,食物或水,因苍蝇的机械传播而造成发病.凡有腹痛,腹泻,大便粘液或脓血状,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等症状,多半可拟诊为本病.3,流行性出血急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眼结膜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源是以病人为主,病原携带者次之,本病的两种主要传播途径分别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经水传播.该病的早期是眼内有异物感,继而眼部疼痛,畏光,浆液性分泌物,出现结膜充血乃至出血和水肿.(三)秋季
秋季以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为主.1,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大脑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乙脑的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常情况下,病毒首先感染家禽和家畜,蚊虫叮咬和吸吮这些被感染的动物血液后,通过叮咬健康人,将乙脑病毒传入人体血液内,在人体内繁殖而发病.乙脑常见的早期症状一是突然发烧,患者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至39°C以上,且持续不退;二是剧烈头痛,烦躁不安;三是喷射状呕吐,由于颅内压增高,患者会出现与饮食无关的喷射状呕吐.2,细菌性痢疾.(四)冬季
冬季以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1,流行性感冒,水痘.2,流脑.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通过咳嗽,喷嚏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颅内感染,以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第二阶段,病菌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高烧,寒战,头痛,皮肤上出现血点,淤斑.第三阶段,病菌进入颅脑和脊髓,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剧烈头疼,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惊厥,昏迷,休克等一系列神经严重症状
11.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及预防 篇十一
小儿秋季腹泻是婴幼儿高发疾病,大多数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因此又叫“轮状病毒肠炎”或“小儿肠炎”。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0-12月份,易感人群为6-24个月的婴幼儿,以1岁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1 秋季腹泻发生的病因
1.1 流行因素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季腹泻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RV),可引起肠道传染病,以粪口传播为主,少数可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呼吸道传播[1]。由于6个月内的婴儿带有出生时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或者从母乳中获得IgA抗体[2];而2岁以上的儿童免疫力逐渐提高,因此6-24个月的婴幼儿较易感染轮状病毒,从而引起腹泻。
1.2 外部因素
6-24个月婴幼儿常是断乳和添加辅食的阶段,此阶段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同时对营养需求又较高,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肠道疾病。加之婴幼儿整体循环系统及免疫功能等发育不完全,调节机能差,极易发生腹泻。添加辅食增加了通过餐具感染的污染途径,而此阶段的婴幼儿在外出玩耍或爬、抓、摸的动作学习时,都会增加与轮状病毒或不洁物接触的机会[3]。
1.3 季节因素
夏末秋初及初冬季节,天气状况不稳定,忽冷忽热,小儿此阶段容易受凉,导致小儿肠蠕动加快,如若此时患儿已感染了轮状病毒,肠蠕动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快,加重腹泻情况[4]。
1.4 体质因素
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也可能与患儿本身的体质有关,如过敏体质,或有营养不良、贫血、体弱等[5]。
2 秋季腹泻的预防
2.1 饮食预防
秋季本就是食物容易滋生细菌之时,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避免在夏秋季节断奶,降低腹泻发生率[4]。对于母乳不足或缺少母乳时,应注意喂食的内容,不宜过早添加碳水化合物,以免发生消化不良或肠道不适。制作辅食时,注意进食用品的消毒和食物的消毒,以及制作人的手卫生,减少病毒从食物进入体内的途径。避免让婴幼儿食用放置过凉的食品,以免刺激肠道蠕动,引起腹泻。可煮食一些白萝卜水喂食婴幼儿,补中益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强健肠道功能。
如若已经发生腹泻现象,无需断食,但要减少鱼、肉等高蛋白质食品,以免增加肠道负担。可以食用一些米粥、面汤之类的食物。腹泻初期,可给患儿食用益生菌制剂,研究显示,多种益生菌对轮状病毒肠炎有确切疗效,可补充肠道内正常菌群数量,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繁殖,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止泻作用。但要注意服用方法,按照说明书使用[6]。慎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菌群紊乱而加重腹泻[7]。
2.2 加强保暖,增强体质
秋冬季节,天气忽冷忽热,婴幼儿衣着应随气温升降而增减,做到既不过热也不受凉,夜晚应尤其注意避免腹部受凉。平时加强小儿的体质锻炼,多到户外活动,提高机体适应力和抵抗力。但腹泻季节流行时,应减少到小儿聚集地,减少传染途径。
2.3 注意物品消毒
因成人有时会成为肠道病毒的携带者,但自身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因此要谨防成人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提高健康防范意识,注重手卫生,在接触婴幼儿之前应洗净双手。婴幼儿所用物品加强消毒,如果家中有人或小儿已经出现腹泻症状,更要加强物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4 接种RV疫苗
由于全球每年因RV感染造成的死亡超过60万例,因此WHO、全球疫苗及免疫联盟等组织机构正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促进RV疫苗的发展[8]。目前市面上许可销售的RV疫苗是经过大型安全实验验证后上市的,严格按照疫苗服用范围和方法进行服用,可以起到降低RV发病率的作用[9]。
小儿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最易发生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但如果掌握疾病发病及发展的病因,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便可避免小儿患病或减轻疾病症状和体征。
参考文献:
[1] 张雪明.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126例临床分析 [J].河北医学, 2011,17(7):947-949.
[2] 刘燕. 2-24月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分析及预防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9):1124.
[3] 王红连,吴隆超,王敏,等. 蓬莱市小儿A组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情况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J].海南医学杂志,2008,19(11):57-59.
[4] 孙小波.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 1946-1947.
[5] 吴丽萍. 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 [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359-361.
[6] 樊翠珍,韦徽扬. 小儿秋季腹泻的微生态治疗进展 [J].内科,2011,6(6): 269-271.
[7] 黎瑞兰.秋季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J].西南军医,2007,9(4):116.
[8] 江保明,杨晓明,徐德启.轮状病毒疫苗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25(2):251-253.
12.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篇十二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预防,治疗
秋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率最高的季节, 绝大多数患儿是感染了轮状病毒, 由于此病大多发生在秋季, 因此得名为“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多见1~3岁儿童, 病程在5~7d。初期的主要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等感冒症状, 每天的大便次数较多, 常伴有呕吐、腹痛。该病的季节性较为显著, 患病急骤, 体温较高 (一般在38~40℃) , 可以经粪、口进行传播, 也会借助气溶胶的方式通过呼吸道感染, 使患儿得此病[1]。由于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小, 抵御能力较差, 所以小儿秋季腹泻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如何做好预防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儿科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200例, 收集并回顾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200例秋季腹泻患者, 其中男126例, 女74例, 年龄1~3岁, 病程为3~5d。
1.2 临床症状
腹泻程度较轻患儿54例, 重型125例, 伴有发热、呕吐症状患儿180例, 脱水较轻者60例, 重型90例。所有患儿的大便次数、量较多, 水分多, 大便呈喷射状, 没有腥臭味。
1.3 方法
给予患儿口服秋泻散, 此药由藿香、黄岑、黄连等混合而成, 1岁的患儿口服0.5~1g/次, 1~2岁的患儿口服1~2g/次, tid。对于感染轮状病毒的患儿, 需要把好饮食这一关, 避免病从口入, 食具使用前需要消毒处理,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此次研究中的部分患儿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 因此, 食物要选取易于消化的, 如果过早的加入固体食物, 就会造成腹泻。当腹泻的状况严重的时候, 医护人员可以喂少量的食物, 并且不要断食。同时兼顾食用水果, 为患儿补充钾。
1.4 秋季腹泻的预防
(1) 尽可能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 避免在夏季断奶, 这样有利于降低腹泻发生率。倘若患儿有食欲, 可以继续喂养, 接受人工喂养的婴儿原则上应该吃1/2稀释的牛奶。 (2) 注意小儿的保暖:因为腹泻患儿的肠蠕动会有一定程度的加快, 此时如果受凉, 就会加重腹泻的程度, 所以, 加强患儿的保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在患儿的腹部放置暖水袋, 予以热敷, 也可以揉揉他们的肚子, 达到减轻患儿腹痛的目的[2]。 (3) 调节好患儿的饮食:在腹泻急性期要尽量减少患儿的进食量, 但是没有禁食的必要。吃奶粉的幼儿可以在冲奶粉时加些米汤。要食用一些米粥、面汤之类的稀饭, 急性期不要食用鱼、肉, 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以免病情出现反复。 (4) 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 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做法, 每2~3min喂一次, 每次用匙喂10~20ml;这样积少成多, 大致4~6h就可以纠正脱水。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 或者腹泻程度进一步加重, 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 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3]。
1.5 疗效评定
痊愈:患儿大便成形, 全身的症状逐渐或者已经消失, 经检查发现病原学呈现阴性;好转:患儿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全身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没有改变, 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症状逐渐加重。
2 结果
经过秋泻散的口服治疗, 200例患儿在治疗后的6d再次进行检查, 发现治愈率达98.5%, 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治疗效果。见附表。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由于婴儿的胃肠道发育还不够成熟, 酶的活性比较差, 而营养需要相对高, 肠道负担重。另一方面, 婴儿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都还没有成熟, 调节机能比较差, 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另外, 患儿感染了轮状病毒, 造成病原微生物随着污染的食物或者水进入小儿消化道, 如果家长在喂孩子吃饭、喝水时, 器皿或食物没有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 就会有感染的可能。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也可能与患儿本身的体质有关, 如营养不良、贫血、体弱等[4]。
伴随着我国医疗的整改以及医学的迅速发展, 医疗条件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小儿因患秋季腹泻的死亡病例近年来逐渐减少, 然而发病率却呈现一种上升趋势, 因此对于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发现和治疗的问题仍值得我们注意。有相关文献和研究表明, 小儿在患病期间因为频繁出现腹泻和呕吐现象, 加之食欲比较低, 所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脱水情况, 较为严重的患儿会有电解质紊乱, 更有甚者, 会合并脑炎、肠出血和心肌炎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的临床疾病[5]。对于轻度脱水的患儿, 可以给予一些补液盐进行调理, 对于脱水情况严重的患儿, 可以给予静脉注射, 纠正电解质紊乱。可见, 作为家长, 应该加强做好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
因为秋季的特殊气候, 温度比较低, 加上患儿受到了病毒的影响, 其肠蠕动在原有增快的基础上, 运动频率会更快, 从而加重了腹泻。除我们以上提到的预防措施之外, 还需要保护好患儿的臀部, 如果患儿的大便次数比较多, 肛门周围的皮肤和黏膜肯定存在损伤, 所以大便后需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 轻轻地进行清洗。清洗过后, 可以在患儿的臀部涂上类似油脂的药膏。特别注意的是, 患儿使用过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清洗同时采取消毒处理, 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所谓“病从口入”, 对患儿的饮食尤其要加以注意, 轻度腹泻患儿不需要禁食, 但是需要做到减少哺乳次数, 可适当地食入水、米汤等流质食物, 病重患儿则需要禁食6~24h, 等禁食后症状出现了缓解再给予进食。在进食的时候, 医护人员需要嘱托家属食物需要先少后多, 从稀到浓, 切勿操之过急。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抗生素对于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是无效的, 相反有可能导致患儿的肠道正常菌群出现失调的状况, 进一步加重腹泻。
本文通过研究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发现秋泻散在治疗该种疾病的问题上有着较好的疗效, 值得推广。同时秋季我们应该加强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工作, 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医学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袁万琼.小儿秋季腹泻两种方案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10) :32-33.
[2]刘素云.小儿秋季腹泻病的饮食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4) :3347-3348.
[3]廖剑东.小儿秋季腹泻198例治疗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3 (3) :40.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学校】推荐阅读:
秋季预防传染病告知书08-19
学校预防传染病的意义10-02
学校传染病预防学年工作计划09-10
学校应急救治和传染病预防预案11-19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家长通知书10-16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08-10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措施09-25
小学国旗下的讲话稿春季传染病预防08-24
中学预防传染病08-05
传染病预防教育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