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共6篇)
1.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篇一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消灭事故,减少损失是现代安全管理最根本的职责,但现代安全管理除了消灭事故减少损失这项最根本的职责之外,还有两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即发展安全科学技术和直接为企业服务。因此,搞现代安全管理,不仅要有一个管理理念还有一个发展学科理念。在目前新形势下,对于一个现代安全管理机构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发展现代安全科学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企业、改革创新”。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哲学观
现代安全管理最根本的任务是消灭事故、减少损失,这个任务的实现要靠人,所以,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时应树立的一种哲学观。
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为指导,是现代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消灭事故、减少损失的崇高责任放在一切安全管理活动的中心。所以,“以人为本”在现代安全管理中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有以下几层意思: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员工自身发展的需求,“企业”和“员工”都是需要安全的主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安全管理推动企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是通过预防事故、减少损失来实现的;预防事故,减少损失要靠“人”来实现,“人”是一切安全管理的中心,培养安全生产所要求的人,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把企业员工培养成为富有主体安全精神和安全创造力的“人”。
2.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为宗旨的安全观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德,在人的综合安全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主要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基本关系,核心是健全的人格;二是学识,它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的根本,主要指学问和见识,学问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见识则是对事物本身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三是才能,它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安全自学成才能力、安全方法选择能力、安全思维辨别能力、安全研讨设计能力、安全信息处理能力和安全管理表达能力等;四是体质,在人的综合安全素质中属于基础的地位,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体魄。二是健康的心理。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的基本内涵中,品德是方向,学识星根本,才能星核心,体质是基础。
3.坚持以人文、科技、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管理理念是人们追求安全的理想。它是建立在对安全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什么是现代安全管理应该追求的理想呢?有识人士认为,应该是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素质为宗旨的安全观为指导,以人文、科技、创新的统一为核心,为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管理,努力把企业员工培养成为人文精神、科技素质、创新能力统一的一代新人。
二、“注重学术”是现代安全管理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安全管理的本质是预防事故、减少损失,而现代安全管理的本质则是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安全科学技术的综合反映。正因为如此,“往重学术”就成了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1.注重学术是现代安全管理存在的基础
现代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安全科学技术的综合反映,所以,一个安全管理机构和组织必然要以安全科技作为它存在的前提。如果离开该安全科学技术的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为了不断地追求客观真理,现代安全管理必然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这也是提高管理素质和安全效益的重要保证。
2.管理与研究结合是一种有效机制
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管理与研究的结合。在现代安全管理中,管理是中心,研究是先导。管理与研究结合已成为现代安全管理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种有效机制。
3.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
对于现代安全管理来说,其管理分支和各种专业是由掌握各分支和各种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者组成的,因此,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专业安全管理者起决定性作用。掌握各种安全专业学问的管理者,尤其是其中学术造诣深的专家,是现代安全管理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
三、“服务企业”是现代安全管理的方向
现代安全管理存在有两个哲学基础,一个是认识论的,另一个是政治论的,前者要求现代安全管理者要“注重学术”,后者则要求现代安全管理要“服务企业”。因此,与“注重学术”一样,“服务企业”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1.现代安全管理必须面向企业
安全管理的基本矛盾是安全与危险之间的矛盾。现代安全管理的社会价值就在于扼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用管理的、技术的、文化的手段和方法去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这是评价现代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水平高低、对企业贡献大小的主要标志。
2.坚持安全管理与经济、科技的结合现代安全管理与经济、科技相结合起来,使现代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在管理体制上,通过管理部门与企业生产部门、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安全管理出成果、出效益;在员工培养上,只有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又坚持安全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安全人才。
3.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安全生产与事故隐患是一对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是安全管理机构必须同生产单位“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现代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优势是管理的方法手段和安全信息、安全科技研究;生产单位的主要优势是生产实践和现场信息。“双向参与、优势互补”指的是安全管理机构和生产单位双方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安全管理机构要主动面向生产企业,生产企业要积极参与安全活动,监督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只有双方都能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安全管理机构和生产管理单位双方就有可能共同发展。
四、“改革创新”是现代安全管理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将推动安全管理创新,因此,“改革创新”也是现代安全管理迎接世纪挑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
1.从继承到创新的关键和难点是改革
继承、改革、创新是相互联系的。创新是在继承人类社会已有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从继承到创新的关键和难点是改革,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也不断向安全科技、安全管理提出新的挑战。现代安全管理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相适应,逐步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
2.21世纪将是安全管理创新的世纪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企业在不断升级、创新,与此同时,安全管理也将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是现代安全管理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将是现代安全管理创新的时代。
3.知识经济将推动现代安全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将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体系。现代安全教育、现代安全科技、现代安全生产的一体化将是安全管理创新的重点。现代安全管理创新的难点和核心将是培养安全人才的创新。因此,既要注意人的个性发展,又要将安全活动超越企业的围墙,而社会性与国际性的更加紧密结合也将成为现代安全管理创新的重要趋势。
2.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篇二
我们知道, 安全培训工作不管在哪一个行业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更好的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尤其是在炼化企业, 对于安全培训理念的培养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就这方面来研究和探讨了一些安全培训的特点和教学的方法, 希望可以为提高整体的安全培训理念体系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
2现代安全培训的主要特点
2.1安全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多样。现代的培训方法已经由过去的那种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 转变成了多种方式共同结合, 采用多种方法并存的一种比较互动式的教学, 更多的注重了培训学员的参与。2.2现代的培训方法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现代的安全培训已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了, 它包括了十分具体的培训计划、现场调研、实际需求分析、具体的课程设计以及模块化的设计等方面, 对于炼化企业来说, 这些方面必须要面面俱到, 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 都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 必须要更好的来掌握和运用教育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而对于心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有所了解。2.3注重实际的培训效果。为了提高整体的安全培训的效果, 必须要从培训的内容入手, 并采取正确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方法, 只有这样, 才能够达到整体的培训质量标准, 对培训需求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 然后再进行策划和评价, 同时还要有一个很有效的监视系统, 并对其逐步进行改进, 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得这个具体的培训系统能够有效的运转, 使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能够更多的解决学员们遇到的问题, 也更加的符合各个学员的实际需求, 在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对方法进行改进, 使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能够更加的有效。
3安全培训体系的主要设计内容
3.1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并重复强化。一般参加这种安全培训的学员都是工作比较忙, 平时的压力也比较大, 承担着比较重的社会责任, 所以, 他们平时要接受大量的事物和信息, 这些事物和信息会在他们的大脑皮层当中形成一个记忆性的兴奋灶, 所以就非常容易产生大脑的疲劳, 记忆力就会不高, 遗忘的速度也会很快。因此, 如果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培训的效果, 就必须首先要能够合理的安排整个培训的知识结构, 并且可以很好的来针对那些不同的对象而选择一些不同的知识点, 因为有的学员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的知识, 这个时候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应用技术方面以及隐患排查和处理方面了。另外, 有的学员可能年龄已经较大, 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教学进度, 最好是可以给他们足够的一个学习和复习的时间, 对于那些从事管理工作的学员来说, 则应该注重他们自身的实际经验, 在某些知识点上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 这样就可以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了。3.2针对不同学员的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上面已经提到,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学员在年龄、学历以及职务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同时再加上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以自己谙熟的那种学习方法来有效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学习方式强加给他们, 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 引导他们培养很好的自主意识以及自律的个性, 很多时候, 巧妙的引发学员的求知欲望往往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要把一般性的知识和日常的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用新的知识来结合未来可能遇到的情景, 对于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和难点来说, 最好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 利用小组学习的效应会更加有效, 而且也能引导各个学员结合他们自身的具体职责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展开更好的讨论。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适宜的安排一些技术方面的操练, 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和辩论等研讨。3.3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我们知道, 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是不同于某个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的, 这种培训大多是对于各种法律和法规、流程和规范的学习, 大多数学员也都是以求新和实用的目的来获取知识的, 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设计的时侯, 首先就是要围绕着学员在平常需要履行的一些社会职责, 和具体承担的工作任务来进行设计, 必须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是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的, 而且还特别容易使这些学员产生一种疲劳感, 最终会对我们的教训产生厌倦的情绪。
很多的安全知识是只有在完成了一些实际的工作之后才可以学到和掌握牢靠的, 所以我们的教学人员必须要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 还要有很多的实践经验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当中不断的来理论联系工作实际, 设定一些未来的情景进行教学, 而且还可以强调学员们所学的知识在以后可以怎样的帮助他们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等, 能够使学员们更好的规避他们的工作责任, 所以就能够巧妙的引发学员们的求知欲望, 学员就会主动的来探究这些知识的价值了。
结语
总而言之, 安全培训当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不断的来提高安全培训的理念, 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更加的注重, 那么, 要想更好的来提高整个安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就主要要从这样的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我们所制定的培训内容必须要符合大多数学员的工作需求, 而且要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能够对学员今后的工作起到比较直接的帮助作用才可以, 这就要求培训的组织者能够精通相关的专业知识, 并熟悉这些学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二是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和方式, 最好是可以让大多数的学员都能参与到其中, 要符合大多数人学习和认知的通常习惯。对于培训来说, 前者是培训师有效的输送, 后者是学员有效的接受。做好以上两点, 关键要从理解好成人培训的三大理念着手, 抓住本质问题, 这才会不断创新和改进。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目前的安全培训理念教学的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 结合自己在炼化厂的工作经验, 简单的研究和探讨了如何来提高安全培训理念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现代培训,安全,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3.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篇三
关键词:德国;学前教育;教育理念;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应该学些什么?这是我国近年来对学前教育思考的重点。文章对德国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出详细介绍,希望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一、基本理念
(一)对教育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一项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只有在双方互动、主动营造友好交际环境的前提下,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来看,学前教育应放眼到更深远、更广阔的层面,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个人发展,即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以保障其日后积极正面的个性塑造。第二,互动培养,即培养孩子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和交际应变能力。第三,注重文化,即孩子应当将哪些社会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应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系列合作。第四,培养认知,即孩子至少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刃有余,并能凭借这些知识开展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五,其他影响维度,即在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如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等)过程中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
从上文来看,教育应该把重点首先放在对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然后,孩子再通过这些已经形成的基本能力和价值观学习具体的知识。德国学前教育认为,能力比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基本能力和价值观能帮助孩子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社会互动,应对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同时,能力的培养不能踽踽独行,而应始终结合特定的教育内容,将其置于当下环境和社会交际之中。由此,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密不可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能力为孩子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提供方向,进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家长在孩子的人生决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将长期影响孩子是否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此外,孩子将会通过多渠道发展基本能力、形成价值观和获取知识。而这些渠道可能只是在形式上有正式(如中学、高校、幼儿园、音乐学校、艺术学校)和非正式(如家庭、同龄人、朋友圈、媒体)之分。因此,所有能够提供教育的地方都应该引起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由此,教育是各个知识渠道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结果。这些知识渠道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除了教育机构之外,家庭和同龄朋友圈被认为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渠道。
(二)教育的核心目的
在知识型社会中,教育与学习是开放的、贯穿一生的主题。然而,在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六年和小学阶段被认为是最佳的强化学习和个人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过程与大脑的可塑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紧密相关。在此期间,孩子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越多、越巩固,他们将来的学习过程一般就会进展得越轻松,他们也越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对学前教育核心目的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强化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应当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当为他们创造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学会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为孩子创造发表意见和进行选择的机会,增强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的意识,鼓励他们为自己或为他人作出决定;给孩子布置任务并赋予他们相关的责任,培养他们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能力。
2.提高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入学前,孩子掌握的学习方法能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做准备。通过有针对性地督促孩子学习,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思考过程和对学习的掌控、调节能力有初步认识。要提高以上这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需根据孩子所处的特定情况配合相应的训练。
3.提升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发现,有些人虽然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命运的打击或是窘迫的生活境遇,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茁壮地成长,并保有积极的心态,然而在同样的情形下,有些人则饱受心灵创伤。一项有关“抗打击能力”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这类现象。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缺乏前者所拥有的某些性格优势,如积极的思维方式、创造力、信任感、自我反思能力、社会能力和必要的社会交际资源。这些品质是保护人们身心平衡的“缓冲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这里提及的抗打击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们想要获得这种能力,其家庭关系和受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正是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联系起来。游戏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行为目的具有纯粹性,其二是能改变主体与现实的联系。在游戏时,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发展自身的行为能力,甚至是创造力。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简单地扮演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富有独创性地加工、整合与重塑。因此,游戏有助于孩子在社会大环境中成长,锻炼能力和塑造个性。
游戏的形式要视孩子的年龄段、成长状态、兴趣爱好和自身需要而定。游戏是孩子内心感受和经历的外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游戏形式的难度也要相应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行为方式取决于诸多因素,如不同的游戏材料、成年人的帮助等。
德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游戏与学习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两者之间同大于异、紧密相连。游戏与学习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自由游戏的过程常常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因为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如何去玩。甚至许多项目的开发灵感就是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学前教育阶段,对于自由游戏和有计划学习的传统区分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学习的过程往往包含着自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也会独自思考学习内容或者和其他孩子讨论有关学习的话题。
二、主要内容
德国相关教育计划指出,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着重引导孩子获得一些基本能力,即在与其他孩子、成人交往过程中,孩子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性格特点。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人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以及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一)个人能力
1.自我感知能力
在培养自我感知能力方面,要注重孩子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认知两个方面。
自尊是人对自身特点与能力的积极评价。良好的自尊往往是建立自信的前提,譬如,当孩子感到自己很讨别人喜欢时,他就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学前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如何对自己感到满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另外,自尊的提高可以通过成年人对孩子的认可与评价,或是通过其他孩子友好的行为来实现。
自我认知,即孩子对于自身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绩效和能力;“社会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情感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对特定情境下内心的感受有所领悟;“身体素质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了解如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在此,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意识。就以上四个不同的自我认知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分别给予孩子积极的回馈、主动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注重仪容整洁。
2.自勉能力
自勉能力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被细分为自主能力、能力的感知、自我调节能力和好奇心的培养。
自主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人们渴望能够自行决定做什么事,或者怎么做。人们往往不希望被外在的陌生力量所控制,而是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行为。孩子同样希望在行事上有自主权,同时,他们期待能有机会来体验这种自主权,从而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因此,学前教育应当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自行决定想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去做。
在能力感知方面,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希望能感受到自己具备某些能力。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针对每个孩子的能力,为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孩子要学会独立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此作出相应评价。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首先教孩子如何计划、观察和控制自身的行为,然后通过评价孩子的行为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个性化的能力标准。
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将会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认知能力
德国孩子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幼儿教师会带领孩子通过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多方位地感知事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描述事物(如大小、重量、温度、颜色、明亮程度),从而培养他们对事物最初的感知能力。
认知能力培养的第二个侧重点即思考能力的培养。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能力相对简单,通常会将事物不合理地泛化,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有时,孩子的思维是矛盾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基于这样的前提,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相应的思维训练题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引导方式,如结合实验、讨论来展示和解释相应的内容。
学龄前的孩子尤其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和方位记忆能力。但是,他们的复述能力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性尚有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准确定位和搜索能力还有待提高。此时,学前教育恰好给孩子提供了记忆训练的渠道。比如,幼儿教师会要求孩子复述故事情节,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重复学习内容等。记忆力的训练同样也能够通过一些游戏来实现,将玩耍与学习相结合,更有利于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记忆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还应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孩子要学习如何分析其面对的问题,如与他人的社交冲突、交通事故等;其次,学习罗列并权衡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学着选取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考察这个方案是否会取得成功。在这里,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鼓励孩子独立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们一同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另外,“从犯错中吸取教训”也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要建立所谓的“犯错文化”,即犯错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过程,而不应当仅把犯错看作是能力欠缺或粗心大意的表现。
创造力主要体现为孩子在音乐、艺术、语言、创新等领域的独创性的表现。在这些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去创作曲子、讲述富有创造力的故事、描绘自己的构想等。
4.身体素质方面
孩子对自己身体素质方面能力的把握,通常也会提上学前教育的议程。首先,孩子要学习注意个人卫生;其次,幼儿教师要教授孩子如何判断食品的卫生状况;最后,教师要引导孩子构建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
另外,在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孩子掌控自己身体的紧张程度。当孩子面对任务的时候,他们要学着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紧张、兴奋的状态;完成任务之后,他们更要学习如何使自己的紧张和兴奋的情绪重新回归到平和状态。
(二)社会行为能力
1.社会能力
学前教育中所涉及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孩子与成人的良好关系、共情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于冲突的掌控能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会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比如,在与其他成人建立社会关系时,教师会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平等、尊重地与人交谈,并介绍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
共情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共情能力是指人们身处别人的角度来理解别人、推想别人的做事动机和感受的能力。同时,孩子也要学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去证实对对方心理感受的猜测。
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就要学着如何交流,如何借助手势、表情等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也要学习如何让别人把话说完,倾听别人的观点,并提出质疑。
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还将学习如何与其他孩子和成年人开展合作。合作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如一起玩耍,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等。在此过程中,孩子要学着与他人共同协商,一起制定计划,并将协商好的计划付诸实践,最后总结经验。
孩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所以,学前教育阶段正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化解冲突的好时机。在幼儿园中,孩子将学习如何避免冲突的激化、如何远离他人挑起的激动情绪、双方如何达成妥协。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也要学会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来干预、调停其他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
2.树立价值观和培养个人定位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帮助孩子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他们的个人定位能力将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该能力方面,幼儿教师的侧重点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其他价值观和信仰保持公正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孩子通过对不同社会归属的向往,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幼儿教师在此期间要向孩子展示不同的价值观,如基督教或其他符合德国宪法的价值观,并与孩子讨论这些价值观分别代表着什么意义。
基于每个孩子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教师还需引导孩子对异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公正的态度。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看法和习俗的不同不可避免。因此,孩子在幼儿园中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其他文化背景和与自身价值观相左的同龄人,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价值体系。在这方面,如何帮助孩子对本国文化产生归属感也是学前教育培养的重点。
最后,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一点,即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无论是否身患残疾,宗教、种族和性别是否相同等。因此,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为自己争取受尊重的权利,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承担责任的能力和相应的准备
在要求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方面,德国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把该能力的培养列入教育计划中。首先,教师会引导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也包括对由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负责任。其次,孩子还需要学习如何对别人尽责,如对老弱病残人士伸出自己的援手,无论自己是否认识对方。最后,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对环境和自然负责,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借鉴。到6岁时,孩子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对自然的怜悯之心,让他们学会去体恤身边的动植物。孩子要学会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三)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是孩子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和自主学习奠定基石。伴随着这种重要的能力和一些基础知识,孩子能够不断扩大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有助于他们滤去一些无足轻重和繁冗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不仅取决于内容的价值,同时取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如果获取知识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并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悉在什么情景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样不容小觑。不然,知识在应用方面就失去了灵活性,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基于许多上述基本能力,如思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价值观、责任感和交际能力。最终,它将这些能力合理地组织、协调起来。
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培养重点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孩子要学会有意识地、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同时,对于新获取的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在大脑中不断思考、分析和管理。第二,在上述基础之上,孩子还要学会如何应用所获得的新知识并把它迁移到新的应用环境中去。第三,在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孩子对自我学习过程的感知、把握和调节能力,即多元认知能力。
如上所述,学前阶段的学习目的并不是要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或具体技能,而是要让孩子感知学习本身,意识到他们学习了什么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强调对孩子抗打击能力的培养,抗打击能力是孩子日后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体格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同时,它能够帮助孩子自如地应对日后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和压力。与之相反,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则会在性格上表现得相对敏感,尤其是在遭遇艰难的生活处境时,更容易陷入心理障碍、疾病、厌世、暴力、恐慌、抑郁的危险处境。
然而,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仅具备所谓的抗打击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并始终保有这种战胜困难的能力。如果孩子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和挑战,能够表现出战胜困难和适应挑战的积极性并成功地战胜它们,那么这才真正体现出抗打击能力的意义所在。
这种能力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现象,它产生的同时伴随着滋生危险的因素(如精神负担、外界的压力等)和抑制危险的因素(如个人资源、保护措施等)。其中,抑制危险的因素对战胜困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地抑制心理障碍等的产生。抑制危险的因素是每个孩子独有的资源,如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自己的长处、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有效的社会资源,包括家庭的庇佑和孩子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那些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仍然保有平和的心态,并且积极和自信的孩子普遍拥有以下个人资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学习热情,积极的自我评估、自信心和一定的自我价值感,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能力, 较高的社会能力(尤其具备同情心和社会角色换位思考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幽默感,积极的思维模式和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并且保持强健的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抗打击能力将他们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有效地联结起来。这种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同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境遇的不同产生相应的变化。学前教育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抗打击能力,并借此应对各种变化和压力。该学习过程分为以下七个步骤。一是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二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在这种压力情况下的感受和反应,三是让孩子熟悉和练习积极的应对策略,四是让孩子对负面的应对措施有所认识,五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应对措施和掌控能力做出评价,六是让孩子试着对事情的结果进行控制,并改变那些消极的结果,七是让孩子最终培养对危险环境的认识能力,并学会自我保护。
经过以上学习过程,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能力积极地应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变化与压力,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具备相当的抗打击能力和自助能力。因此,在幼儿成长阶段就着手加强培养这种基本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文章部分资料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文化科学艺术部。
4.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篇四
一、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主要是为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 是全面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必要途径。因此, 作业设计从内容上应抓住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本质, 突出重点, 攻破难点, 由浅入深, 由慢到快。从题型上应使学生从模仿到变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模仿能力特别强, 不但可以使全体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基本问题, 还可以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新知识, 稍动脑筋, 探究性地解答一些综合性问题。另外, 课堂作业要适量, 让大部分学生在下课前完成。不要占用课外时间, 这样效果最佳。
二、学校作业
学校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检查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是否掌握的桥梁。因此, 它的设计要使学生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学生对我留的作业有兴趣, 我跟着沾了不少光———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说语文老师课讲得棒, 语文老师的威信很高。实际上我只不过是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学语文。一成不变的事物很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 小学生更喜欢新鲜的东西。我留语文作业很注意优化形式, 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 让学生总保持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 学生兴趣盎然, 乐做喜学。
1. 制作资料卡。
在学一篇课文之前, 我留预习作业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 卡的大小要求是一样的, 卡需有一定厚度, 以便学生整理保存, 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你的财富。不要小看学生做成的这张小小资料卡, 它里边可渗透着孩子的不少汗水。如在搜集之前, 学生先质疑, 我要搜集什么?搜集什么的问题解决后, 第二个问题马上来了, 到哪里去搜集?这时学生各显神通, 搜集相关资料的渠道很多, 如到图书馆、上网、问周围的人等。从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2. 续写课文。
在学完课文以后, 为了加强思想教育,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应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 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如学完《桃花心木》一文后, 我让学生续写桃花心木的未来, 通过续写,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深刻内涵。
3. 绘图想象。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 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助于学习。如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生通过创作图画, 切实感受到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好深远意境。
4. 表演课本剧。
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 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 为了表现人物品质, 学生就会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 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等等。这项作业很花工夫, 但学生对排演课本剧作业非常喜欢, 而且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的同时就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 办手抄报。
手抄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办法, 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一个舞台。内容的丰富多彩, 形式的灵活多样, 版面的稚嫩清新, 视野的开阔辽远, 虽然它们还显得那样不完美, 但没有一份手抄报不包含学生的用心与新意。
三、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好的课外作业, 既便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 了解教学效果, 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已学的知识, 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因此, 要减轻学生的负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必须精心地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
总之, 学生实践性作业形式很多, 这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完善与创新, 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 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因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还有什么比学生有求知的欲望更可贵的吗?没有。如果你能使学生对所教授的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那么你就是最棒的教师。紧扣教学内容, 有一定的坡度和层次, 难易适度, 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 既要有最基本的练习, 又要有综合性的、富有思考性练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思维, 使学生以不同的训练方式, 多方位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技能。因此, 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
5.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篇五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出版集团;企业概述;发展理念
近几年,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版集团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批有实力的出版集团已经或正在筹划登陆资本市场,新闻出版产业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站在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总命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身明确的发展理念,将是我国出版集团践行文化使命的关键所在。正如2007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所提出的问题:“转制之后,我们文化企业的目标是什麼?使命又是什麼?”这一提问至今依然萦绕在出版集团的掌舵人心中。本文尝试用内容分析法从整体上客观地了解当下国内出版集团的发展理念和诉求,同时着重了解上市与非上市出版集团在发展理念上的异同,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未来出版集团的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一、研究思路
内容分析法指的是,对于文献内容进行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其目的是要分析清楚文献中有关主题本质性的事实及其关联的发展趋势。国外藉由内容分析法对机构或企业发展理念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已较为成熟,其普遍将机构或企业网站的使命陈述(missionstatement)作为分析单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我国出版集团的发展理念陈述,然而,目前我国出版集团网站中几乎都没有设列使命陈述一项,更多是以公司概况、集团概况、公司宗旨、关于我们等形式(统称企业概述)出现。通过初步调查发现,企业概述在内容上基本包含且不限于使命陈述。因此,鉴于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分析单元设定为国内出版集团网站中的企业概述,并设计相应的主题词编码对其展开统计分析。
二、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的31家出版集团为基础,逐一浏览这些出版集团的官方网站,依据企业是否建有官方网站,网站中是否含有企业概述栏目,概述中是否含有发展理念陈述等标准,最终确定24家出版集团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6家上市类出版集团,18家非上市类出版集团。(如表1所示)
三、统计分析
1发展理念主题词挖掘及编码
本次研究首先采用自然编码和内容分析的相关技术,归纳出国内出版集团网站上的发展理念陈述主要有8个核心主题词,分别是政治、文化、制度、市场竞争、资本运营、国际化、数字化与本土化,每个核心主题词下有数量不等的次级主题词。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对各主题词进行了编码定义,如表2所示。
2发展理念主题词频率统计
根据上述主题词及编码,对国内出版集团网站的发展理念陈述进行内容分析后得到的总体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总体比率”指某项主题词编码在企业概述中出现的频率。另外,该表还列出所有次级编码词出现的频率。从总体比率一栏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主题词在出版集团的企业概述中出现的频率有明显不同,整体而言,市场竞争与文化出现的频率最高,资本运营次之,其后是政治、制度、国际化,本土化与数字化居末。
3核心主题词出现频率组间比较
通过对上市出版集团与非上市出版集团的分组统计,我们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核心主题词出现频率上差异较大的依次是数字化、资本运营和国际化,其中数字化主题词上的频率差别达到42%;而差异较小的则依次为政治、市场竞争、本土化、制度和文化,其中政治主题上的频率差别仅为8%。
4次级主题词出现频率组间比较
在次级主题词层面,我们将关注视角更多地集中在一级主题词出现频率较为接近的类别。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制度层面,从图2可以看出,在管理机制方面,非上市类出版集团出现相关表述的频率要明显高于上市出版集团,而在人才保障方面,两者又呈现出相反情况。
在文化层面,上市类与非上市类出版集团的“优秀文化”一词出现频率非常接近,而在知识产权方面,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图3所示。其中18家非上市类出版集团的企业概述中,甚至没有一家提及这方面的内容。
四、讨论
一般认为,网站企业概况中的表述大都只是一些空洞且雷同的语言,无法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但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从网站企业概述中能够归纳出版集团发展理念的基本构成,而且不同的出版集团在企业概述中体现的发展理念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对上市类与非上市类出版集团进行区分以后,组间差异得以显现。
从主题词层面的比较看,上市与非上市出版集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本运营、数字化与国际化方面。结合近几年出版集团发展的相关背景可知,出版集团经过上市融资之后,具有更强的资本运营动机,这就需要寻求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战略投资空间。正如中国出版集团前总裁聂震宁所言,“虽然传统出版产品的经营,产业对于资本的依赖不是很强,但产业的升级与规模的扩大,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扩展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张和产业内部的竞争态势,必须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只有资本的力量才可能帮助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地迅速增长。”
6.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篇六
概括内容要点:注意层次间关系,注意两个“依据”两个“一致”。
1.整合概括一段或几段内容要点。要注意层次间关系
如果存在若干层次,则要根据层次间关系整合:联合关系,叠加整合;偏正关系尤其是转折关系,一般概括“正”的内容要点。
例4:简要概括出下面一段话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语段内容有明显的时代标志,可以分为三层。每一层又分为两小层,前一层表明竹画家多(更多,盛行,蜂起),后一层以画家为例说明竹画的风格(线条笔力强劲,独特风格,高超技艺)。三层构成并列关系,根据指令“需要”,应当叠加整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例5:阅读梭罗《神的一滴》选段,概括这一段的主旨。
[相关语段]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然而,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啊,这是瓦尔登湖,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充满着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
语段以“然而”转折分为两大层次,表明内容的重点在后面,主旨概括也落在后一层内容。前一层次点出人类对瓦尔登湖的侵扰与污染,后一层次是对瓦尔登湖的赞美和高度评价。“然而”之后,以三个“还是”把内容分为三小层,分别赞美瓦尔登湖的顽强、年轻、充满神秘和活力、充满欢乐和喜悦。
这三小层是并列关系,整合其要点便是这一段主旨:高度赞美和评价瓦尔登湖仍然保持年轻、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到喜悦。
2.概括要点:注意两个“依据”两个“一致”
一是以具体展开句为依据,注意概括句与具体展开内容一致;二是以段(层)首概括句为依据,注意(语段)首尾概括句一致。
例6:阅读朱光潜《谈静》,概括每一段的内容要点,然后简要说明全文的论述思路。
谈静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简析]第一段开头是概括句(也称中心句),点明人生乐趣与运动、与感受的关系。后面是具体阐述的句子,讲了三层意思:感知到对象;对象引起的人的心灵的反应;不同个体的反应有差异。概括句与具体句(阐述句)不一致,据具体阐述内容选取概括句内容。第一段要点:论述“人生有一半乐趣得自于感受”。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能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简析]第二段开头为概括句,承上段结尾句,论述天才的感受力比一般人强烈。然后具体举例展开论述。接着指出“感受”可以说是“领略”,并以“领略”的作用终结。这样,起始句与终结句(前后概括句)内容有差异,内容要点就要综合前后内容(内容叠加)。第二段要点:论述人的感受的能力各有高低;感受力强,就能领略(寻出)生活趣味。(感受力的作用)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到的趣味。
[简析]第三段开头是概括句(观点),表明感受(或领略)的作用。然后引用朱熹诗展开具体阐述,说明“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到的趣味”。概括句(起始句)与阐述内容一致,要点即取概括句。第三段要点:感受力强可以让人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不至于岑寂与烦闷。
第二、三两段都是从感受力的“作用”的角度展开论述,可以合并为一大层。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解析]这段文字开头两句都是概括句(观点),表明领略趣味的能力来源,趣味的来源。展开具体论述,有两层意思:一是阐述“静”的含意,一是阐述如何“领略情趣”。具体阐述内容与概括句的后一点一致。第四段要点:阐明领略趣味要从“静”中得“趣”。
明白了各段内容要点,再分析各段内容间的关系,然后将角度一致、内容紧密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再运用序词表明思路。上文四段文字,第一段讲人生乐趣与感受的关系;二、三两段围绕“感受力”,重点是说感受力的作用;最后指出如何才能“感受”(领略)生活乐趣。整合得到答案:(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3.尊重文本、重视语境、区别文体是划分层次、概括要点中的三大注意点
在比较多的学习实践中,在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划分层次时会发现,多数文章开头与结尾内容比较明显,论述主体层次或语段内层次篇幅分布比较均衡,于是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与思路结构模式,因而形成分析理解的偏差。实际上,前面讲的“四个意识”中的文本意识(语境意识)、文体意识,对划分层次、概括要点特别重要。例如2016届苏锡常镇二模考试阅读《枯叶蝶与生物范式》:
简要概述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结构层次。
②近年来,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见解,将机械转换成生物。为什么?机械化范式(包括数码产品)只需要建立起一种世界秩序就够了,而生物范式则需要认同并顺应世界的自然秩序。美国著名科学家弗里曼·戴森的“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的观点,也因此被广泛关注与接受。《纽约时报》记者尼克曾经采访苹果之父乔布斯,发现乔布斯严格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iPad,科技行业的其他知名高管和风险投资家中不少人也都严格规定自己孩子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让孩子以书本替代iPad之类的数码产品。以《IT不再重要》等著作闻名于世的美国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文中,说得更为直接:上网让人陶醉的感觉,“足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忽视互联网在认知方面带来更深层的后果”。另外一种,看似南辕北辙,其实是异曲同工,而且更极端。这就是以“极简主义”作为生活的新潮来追求,德国的塞巴斯蒂安·米歇尔、米夏埃尔·克隆布等,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他们把生活中包括一些家具、电器、旧书本在内的多余的东西清理一净。米歇尔认为:“对我来说,第一步是明白我想做什么?”
③对于弗里曼·戴森的理论,我不敢妄加评判,但可以肯定,他是对越来越精致完美的电子产品之类的机械替代人的智能,必将导致人类生存能力退化感到担忧,然后向原始的生物界寻找出路;而塞巴斯蒂安·米歇尔他们这些年轻人,却以回归原生态生物式的“极简主义”,传递出对于越来越周密完美的机械的拒绝。科学家与普通平民殊途同归于一点,就是以生物范式,认同并顺应世界的自然秩序。
[简析]第②段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丰富。但阅读语段,有两点比较明显:一是概括句(观点,起始句)明显,二是多数内容是具体的实例。
起始句(概括句)是对客观现象的一种判断:“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见解,将机械转换成生物。”这可以作为一层(起始层)。
接着,以“为什么”进行具体阐述,而实际上只是阐释了机械范式与生物范式的内涵的区别。对概括句中核心概念进行具体阐释,也是展开论述的内容,可以作为一层。
再接下来的具体阐述,给理解分析带来困难,关键是“另外一种”,是针对开头部分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见解”,还是另有针对。阅读第③段的论述中可以得到提示,具体论述部分以“另外一种”为标志,又可以分两小层,实际上阐述了两类人的两种观点及其影响:以弗里曼·戴森、乔布斯为代表的科学家的观点,受关注与接受;以塞巴斯蒂安·米歇尔等为代表的年轻人(普通平民)的观点,形成群体。但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殊途同归于一点”)是承认和接受“将机械转换成生物”。这样,这两小层实际上是一层(展开层)。
概括三层要点,就明确这一段的结构层次:首先提出将机械范式转化为生物范式的全新见解;接着具体阐述这种范式转换的内涵(阐述两种范式的内涵区别);最后(从科学家与普通平民两类人出发)举例说明这种见解已得到广泛关注与接受。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告訴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谓西方魔幻主义题材,也只是装在魔幻的壳里,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小说,则仍旧是“和生活隔了一层”。
④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在西方,宗教是人们的慈母,而文艺作品则是人们的严父。在中国,日常规范人们行为的是伦理道德,这些礼教更像是严父,文艺作品则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这是一个很贴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
⑤在生活中,人们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严父慈母,父亲永远都是要板起面孔,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母亲对孩子则是更多了关爱、宠溺和放纵的。
⑥回过头来,再看现在流行的,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散文、电影、电视剧,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甜甜的、浅浅的、看完后没任何意义的。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战争的,情节和细节也大多是荒诞不经的,经不起推敲的,只为了让观众取乐的。其实这些书和剧的内容,都是对观众平日里受束缚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纵。
⑦把文艺作品当成母亲,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位盲目纵容着我们、宠溺着我们的母亲,而不是一位不断说教的母亲,更不是一位让人望而生畏的父亲。所以,一旦小说和戏剧中蕴含的说教重了一些,马上就被读者和观众排斥。即使“母亲”真想要说点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荒诞不经的方式。
⑧现在有了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和“母亲”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力,所以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像嬰儿期那样,只能无要求地接受母亲的宠溺:妈妈给什么,自己就得到什么。于是就开始向母亲提要求了:我不仅要宠溺,而且还想让你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来宠溺我们,否则,我就不再爱你了。母亲肯定是会宠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无限度地宠溺。可每一个孩子对宠溺的要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在观众和现在的流行文艺之间也是如此。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谈判桌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争夺着对“宠溺尺度”的决定权。
⑨估计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有过一个愿望,“我不仅要做慈母,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但大家都明白,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文章、剧作大概也是如此,她们仍旧在努力地进行并完成着各自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我想用我的方式去爱你,还不会失去你对我的爱。
1.划分第一大层次并概括其要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概括第④段要点,并说明概括的思维过程。
3.请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4.中国的文艺作品是怎样“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的?请简要分析。
5.作者说“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请简析“难”在何处?
[答案及解析]
1.①②(骧是第一层,阐述了中西方文艺作品的差异:西方求真实,中国讲“表演”。为全文论述提供了论题。①②段引用钱穆的观点,阐述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的区别:西方戏剧求真实(戏如人生),中国戏剧讲“表演”(“人生如戏”)。③段由上文联想,阐述中西方小说的差异:西方小说求真实,中国小说脱离生活。戏剧与小说都是文艺作品,从下文看,由“这种现象的成因”紧承上文,展开论述,而“这种现象”指文艺作品的差异,而不是单指戏剧或小说。因此,①②③段是一层,指出文艺作品的一种现象,提供了论题。
2.要点:引钱穆的论述,分析形成中西方文艺的差异的原因:西方,文艺作品是严父;中国,文艺作品是慈母。分析:起始句“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是概括句,“这种现象”“成因”都要通过语境“确定”:“这种现象”承上,指中西方文艺作品的差异。“成因”体现在钱先生论述中。论述分别涉及西方与中国的文艺作品,一是严父,一是慈母。终结句作了说明,这是一种比喻。整合分析获得的信息即可。
3.(1)(①②③段)由中西方戏剧的区别联想到小说的区别,指出中西方文艺作品对生活的反映是不同的(差异);(2)(④~⑦段)揭示造成中西方文艺作品差异的原因,进而分析把文艺作品当成慈母的种种表现;(3)(⑧⑨段)(得出)当下文艺作品与读者既相互需要又存在矛盾的特点(结论)。
4.①很少反映现实生活,只是在取悦观众;②给予观众饱受束缚的思想与行为以想象中的放纵;③即使要发挥说教功能,也是用一些荒诞不经的表现形式。
【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推荐阅读:
安全理念的内容07-12
浅谈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11-02
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育07-27
试论现代司法理念在法官制度改革中的应用06-16
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07-17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学习有感10-05
推进管理现代化确保安全无事故11-10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理念探讨论文10-02
谈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08-25
现代建设工程发展趋势及消防安全分析论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