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学习心得

2024-10-14

物理学史学习心得(通用13篇)

1.物理学史学习心得 篇一

加强初中生物理学史的学习

今天是我国培的第三天,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物理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好物理、学会物理、学明白物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想那必须加强初中生物理学史的学习,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介绍物理学概念、定理、定律等发展与变革,以及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不仅记述了物理实验与理论的发展过程,而且记述了物理学家的活动。物理学史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说已是一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欧姆只是一个定律,科里奥利只是一个加速度,开尔文只是一个温度,阿伏伽德罗仅仅是一个数目”。

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学生对物理课本中出现的各种概念、学说、规律是怎样建立的、怎样形成的都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你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就很容易的很轻松的让学生接受物理,理解物理,学好物理。

2.物理学史学习心得 篇二

但是,我们发现,不少同学用很长时间学习那些具体的物理知识,常常只满足于对具体知识的理解,没能建立起相应的物理观念,对物理世界的规律没能获得一个清晰的基本认识。

中学物理学习,首先是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包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概念和规律,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法。

一、从了解物理学史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中学物理有大量的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压强、电流等等,这些物理概念反映了大量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客观事物中最本质的属性。要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并能灵活地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全面了解概念的发展史就很必要和重要。比如,力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初中学,高中学,到大学后继续学习还要讲,但学生总感觉到抽象难懂,理解不深。那么,对力这一自然现象,人们到底是怎样认识的,人们对力现象的认识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目前又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其实人们对力现象的认识与我们大家对力的最初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是与推、拉、提、压等引起的肌肉紧张、疲劳等主观感觉相联系的。《墨经》中有“力,刑之所以奋也”的说法。刑,指形体,其含义就在于此。难道力就是肌肉紧张、疲劳?肯定不是。这只是人们对力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底什么是力?是谁将人们的这一感性认识上升为科学理论?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归纳了大量力的现象,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直到十七世纪,牛顿在总结了伽里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人们对力现象才有了本质的认识。难怪现在还有很多同学在学习力概念时有跟亚里士多得相同的看法,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透过物理表象,当知道物理这一史实时,我们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极少犯跟亚里士多德一样的错误。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介绍历史上探索“磁能生电”进的艰难过程,让学生了解法拉第对磁生电的研究,这样学生仿佛就经历了历史的进展一样,加深了对磁生电的理解,学起来也就轻松得多了,并且对科拉顿跑失良机有更充分的认识。

二、从明确物理学史中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习主要内容,它是一类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了解物理规律发展确定的历程,能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被誉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无论是在哲学界还是自然学界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那么,该定律究竞是怎样被发现确立的,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了解了这些,无疑能加深学生对定律的学习和理解。追朔起来,守恒思想的萌芽起源于远古时期,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提出了“运动不灭”的思想,我国明朝王夫之在深入手工作坊考察制墨烧汞过程中得出“生非创有,死非消灭”的结论。1638年,伽利略通过对斜面和摆的研究意识到物体下落过程中所获得的速度,能够使它从新跳回原来的高度,但不会更高。1669年,惠更斯研究完全弹性碰撞时,认识到各个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总和,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等等。其实,科学家们对各种现象之间普遍联系且能相互转化的发现研究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1799年,化学家戴维把两块冰放在真空容器中摩擦,发现冰被溶解。1801年英国科学家尼科尔逊,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电可以产生化学变化。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明电可以转化为磁。1821年德国人塞贝克制成温差电偶,证明热可以转化为电。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证明:磁可以转化为电。1842年楞次、焦尔几乎同时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等等。这些发现使科学家们得出了同一个结论:在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都可以相互转化,并相信各种运动是统一的。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能量守恒的信念基本确立,接着许多科学家便开始了将信念上升为规律的定量研究,其中迈尔、亥姆霍兹、焦尔最为著名。

德国医生迈尔,在1845年根据气体温度发生变化,定压过程吸热大于定容过程吸热的事实,计算出了热功当量的数值J=365Kgm/KCol。可以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人,也是第一个把能量转化概念应用于生物领域的人。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亥姆霍兹,在全然不知迈尔、焦尔等人工作的情况下,从生理学问题入手,于1847年发表文章,以其严密的数学方式表达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焦尔的实验研究更令人注目,自学成才的英国物理学家焦尔,自1843年起,用尽四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四百多次实验,通过电和热的转化,电和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和热的转化等测出了热功当量,特别是1847年的6月,在牛津举行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会议上,焦尔报告的用法码下落带动铜制的划水轮分别搅水、鲸脑油和水银的实验,测出热功当量的平均值J=4.203J/Cal。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他所测得的热功当量的数值能够保持三十年不作较大更正,这在物理学史上实属罕事,后人不得不为他惊人的耐心和巧夺天工的技术而赞叹。热功当量的测定为能量守恒提供了证据,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大约到了1860年左右,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才被人们普遍接受,而且立即成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石。当学生知道了这些史实时,不但明确了发现一种物理规律的艰辛程度,还能更好地明确物理规律的内涵,从而更深层次理解了这一规律。

另外,对历史上一些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个别考察和研究时,我们会认识到,这些科学家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思想方法、高贵品质等都将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熏陶,受到深刻的启示和启迪,得到巨大的动力和精神食粮,受到鼓舞。

3.共青团团史学习心得 篇三

邱老师说:“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工作工作再工作。” 的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就应该要不断学习,时刻保持团员的先进性。 邱老师说:“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工作工作再工作。”团章规定团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第一条就是: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所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对每一个团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初三的学习日渐繁忙,但班级的团支部却依然组织团员展开活动,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和讨论大家学习的成果。 共青团是一个先进的组织,团员是先进的同学,要时刻保持团员的先进性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提高。 团员心得,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工作工作再工作,再加上:进取进取再进取,提高提高再提高。

1.中国共青团是一个拥有光辉历史的出色组织,作为一名光荣的入团积极分子,我们应该严于律己,不断增强个人的团员意识,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我通过学团章等方式再次深刻明确自己作为入团积极分子所应该承担起的责任,感受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能懈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未来团员! 虽然初二学业比较繁忙,但是我还是进行增强我的团员意识的活动。利用“两天”假期,通过上网搜索有关于团员意识的资料,通过翻阅熟悉的团章,积极学习了团章里的内容,对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团员的义务和团员所必须肩负起的责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用更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我要以积极良好的实际行动来展现团员的风采,体现入团积极分子所应有的先进性;认为作为团员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同时也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必须更多地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应时刻跟随团组织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团员意识,完善自己,将来要有所作为,对国家要有所贡献,从现在开始在各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立志成为一名合格而且出色的共青团员!

2. 通过这次入团会议,我认识了共青团,明白了共青团的义务,学会了一个共青团团员的精神——不顾党对我们的期望。

一个合格的团员不优秀可以,但要追求优秀,要努力完成党的使命的党的任务。作为一个团员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为人民服务。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革命前辈的辛苦、艰难,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辜负党对我们的期待,成为一名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中国人!

3. 在星期四的晚上,我上了一节十分有意义的一课——我认识了什么是共青团,这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伟大的祖国。

一位女老师非常认真地为我们介绍什么是共青团,我想,她一定讲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了吧,令我吃惊的是她依旧非常认真地为每一界讲述共青团,这是我感受到共青团很重要。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不能辜负祖国对我们的希望。”

4.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篇四

本学期的工业设计史课程,开展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工业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以汲取历史文化的精髓,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调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运用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及老师的指导,通过自身的实践,创作出积聚价值的工业产品。总体来说,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我学会了很多知识,虽然过程可能有点枯燥,但在工业设计领域中,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对设计的起源与现状的介绍,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和以及主要设计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设计的源流,进而在今后的具体设计中认识并理解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诸方面对设计的影响。本课程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国典型的设计风格及其基本成因,了解当时技术、经济、政治等重大事件对设计风格的影响。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扩大阅读量,为长远的专业发展,培养基本的人文素质和必要的历史眼光。

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我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并为学生的课题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参考。

我对工业设计史的学习在总体概述工业设计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设计与工业的对立统一为主线,讲授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750-1919)期间工业设计历史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种方法进行教学,容易理清发展脉络,提高对工业设计史的总体认识,便于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

质,吸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老师将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阶段:工业革命之前设计的萌芽阶段和手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至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传统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过渡的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工业设计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于多元化的阶段。我们在工业设计史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深切感悟到,第一和第四阶段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我认为,工业设计史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三阶段。在将近200年(1750-1939)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事件众多,设计流派纷呈,杰出人物辈出,史料浩瀚如海。为了保证较好的学习质量,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我试图围绕一条主线来理解这两个阶段的工业设计历史。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而且学习效果较好。这条主线就是设计与工业(机器)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设计类基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理解现代工业设计的实

本课程通过介绍设计形成百年来的各种典型事件和设计风格,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设计发展状况与变迁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当代设计的丰富内涵。老师将课程针对重点内容重点讲解,还安排具有启发性的专题讨论,以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掌握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风格。使我逐步具有深入的阅读能力,及设计的文字表达能力。

5.学习团章、团史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对团的章程系统深入学习后,我对共青团及她肩负的光荣使命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党领导下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分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她以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奋斗目标,通过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不断造就“四有”新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作为入团多年的“老”团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内涵和活力,不断改造自己充实自己,努力达到一名优秀团员的要求。首先,应该加强理论修养。任何实际行动都首先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支柱,而理论知识的丰富充实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有效地开展。共青团的一切活动首先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应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改造世界的先进的思想武器,从而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具体的说,对上述三大理论,应深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论精髓和理论主题、科学体系和革命风格,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维护和运用。其次,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任何优秀理论首先一定来自于社会实践,从实践活动中抽象得出,而最终也需要在实际活动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充实、发展、完善。不仅是要学会理论,更应学“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运用,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前人理论的深刻性和前瞻性,从而成为前进的动力。通过实践,我们也能发现前人理论的不足,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创新突破,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最后,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牢记“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科大校训,在研究工作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实践活动中锐意创新,科学严谨。

在最近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刻告诫自己,严格要求,尽力履行团员的义务,不仅锻炼了自己,也充实、提高了自己。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克服。比如没有足够重视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参加的活动太少。与其他团员之间交流不多等。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一定尽量改进,努力使自己全面发展。当然,贯彻团的章程行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不好的社会现象:许多同学迷恋网吧,通宵玩游戏,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我们应加强监督、经常开展批评教育活动,使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坐标。

6.巧用物理学史实现情感目标 篇六

关键词:物理学史 教学 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的知识,不仅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本文仅就物理学史在实现情感目标的方面做一浅述。

一、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家的协作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在最近发表一个报告中指出,要教育学生不仅仅“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学会与他人生活”。在物理学史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典型的事例中时时发现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其价值往往表现为同行和社会的承认。为了褒奖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常常在某些定理、定律、法则、猜想、学说、(科学)单位前面冠以科学家的名字.像牛顿引力理论、牛顿力学、牛顿三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就是明显的例证。虽然这种同行的承认是集体对个体研究工作的承认,但是,这不能说明这些成果是 某个人的独立工作可以完成的。对此,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深有体会地讲到:“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以量子理论的建立为例,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之后,爱因斯坦建立了“光量子”理论;玻尔建立了原子理论;德布洛意建立了相波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海森伯和薛定谔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曾有几个国家的十几名科学工作者作出了贡献,英国的焦耳、德国的迈尔和亥姆霍兹的贡献最为突出.他们的成绩往往体现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血汗,正像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的:“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个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在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这种协作精神在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中对个人独创精神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这是一种互补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96年,杨福家院士谈到:“今天的科学实验已经不像本世纪初那样,仅靠一两个人就可以获得重大研究成果了。……我感到这个课题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如何教育学生与人相处。我非常赞赏一句话:“当你走进艺术展览馆时,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一种享受,看到别人的作品也应感到是一种享受。在一个科研集体中,其他人取得了成绩,你也应该感到高兴,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知识,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下,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的批判、辨证思维

批判精神的核心是怀疑精神,表现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坚持真理。哈佛大学以“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作为自己的校训,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更是批判精神的写照。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思、怀疑、批判、求真、求美、求新的发展史。从光的微粒说到波粒二象性和光子说,从古典力学、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力学;从热质说、热动说到能量说,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就量子力学是否完备发生了長期的争论等。都是让学生体悟批判精神的生动素材,对物理学史的阅读、听讲、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培养批判精神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引用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规律形成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好处。例如,力学的各种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生产斗争中,天天接触到机械运动,使用工具,经常会经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学知识发展较早,也最直观,从而建立起力、运动、速度、动量等概念,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而这些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实践,进一步深入地认识机械运动,这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又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从而使科学向前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论的观点在物理学史上也是不乏例证的。通过有关例子的教学,可以启迪学生思想,避免走向问题的极端。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它们有相反的性质,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也相反,但它们又处于统一之中,如它们共同存在于物体之中,无论如何变化,电荷必定守恒。波粒二象性正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人类认识自然界总是按辨证的规律前进的。

三、通过学习物理学史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郭奕玲教授认为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要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物理学史可以看成是某种载体,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传达科学前辈的思想、方法、情趣和经验。目的是给人既要讲述理论的发展,也要介绍实验的发现和检验,这样才能说清楚物理学的来龙去脉。

他还认为,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科学家们怎样看苦和乐?科学工作,虽苦犹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要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里去衡量;培育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树立责任感,要象科学家那样为国为民,奋发图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时候反面的事例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可见,物理学史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引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情感目标,教师应该将物理学史与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世良.谈中学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2.申先甲.物理学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

7.物理学史学习心得 篇七

————1232104班学习团史团情心得

哈尔滨工业大学1232104班(道桥四班)是一个优秀的班级体,一心向党,一心跟党走的班集体,全班共有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7人,其余同学均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全班同学通过对团史团情的学习,加深了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了解,坚定了心中的共产主义信念,全班同学纷纷表示,要以更加严格额标准要求自己,促使自己在学习上,在政治素养上不断提高,以最大的热情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

通过对团史团情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中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我么需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在劳动,学习,工作以及其它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以及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财产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坚决不侮共青团员的神圣使命。

我们认为开展对团史团情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提升同学们的个人素质以及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班级今后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8.2020教师学习四史心得 篇八

教师学习四史心得体会【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四史”,同样适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四史”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植发展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昨夜西风凋碧树,做到常学常新。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方能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众里寻他千百度,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先锋力量。

教师学习四史心得体会【2】

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先秦到现代,经过了多少的岁月沉淀才有的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们更能体会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

经过“四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地重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用。重温我们党99年的光辉历程,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师学习四史心得体会【3】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当代青年大多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贫苦,没有亲身体验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那里去,让党员更好地不忘初心和使命,切实增强信仰、信念和信心,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升党性修养。我们现在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盛世中,都是共产党员先辈们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通过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更好地重温红色革命精神,青年党员要学习先辈们不惧艰难困苦的意志,在学习中锤炼坚强的党性,追寻先辈的步伐,尽心尽力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力征程新时代。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担当作为。党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时代先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他们牢记宗旨、矢志不渝、牺牲奉献,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在本职工作上谋大局,脚踏实地的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上海青年干部,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

9.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学史 篇九

关键词: 物理;教学;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发扬开拓和探索精神,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还须把历史引入教学中。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发现的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各学派间的争端以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例如,牛顿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在高一一开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牛顿的生平及其科学研究历程,从而消除了科学研究的神秘感,拉近了科学家与学生的距离,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同时,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消除对已有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懂得任何一个定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既与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也受到物理学发展内在规律的制约,任何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可靠的、精确的、可重复的实验是物理学中决定一切的基础。

因此,了解物理学史可提高人们进行科学创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动人事迹,如伽利略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终身监禁,利赫曼为引雷电而捐躯,居里夫人为研究放射性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法拉第舍弃荣华富贵,几次拒绝接受封爵而甘作“平民法拉第”,亚里士多德富有批判和怀疑的精神等。这些科学家不畏艰险,不惜生命,不慕利禄,不怕权威,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分单元讲解、分析发展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科学知识的运动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按固有的形式和体系来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

例如,在讲到力的概念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讲高二年级“电磁感应”的时候,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为线索,向学生介绍人类对磁及电和磁关系的认识过程。通过讲解安培、法拉弟、愣次和麦克韦等人在揭示电磁关系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在有了对电磁发展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左、右手定则、法拉弟电磁感应、愣次定律等关键点的把握。

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辉煌的成就。例如,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关于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考工记》中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就是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在实用技术方面,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灿烂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密切关系,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概念、定理、定律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物理学发展历史,阐明概念、规律。结合物理学特点,进行物质第一性、物质的运动性和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中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我们就可以把“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一哲学观点渗透进去,讲到万有引力定律时可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观点渗透进去。

10.学习改革开放史心得体会 篇十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是中国展翅高飞的伟大征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宏伟工程。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巨变,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不论是从衣食住行上还是从精神面貌上,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决心更有能力让中国变成世界人民向往的理想国度。十九大以来,中国带给世界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赢得世界各国一个又一个的赞叹。高铁的速度、平稳度、舒适度为世界所惊叹,跨海大桥的建设难度、完成精度、耐用程度为世界所称赞,物联网的发展速度、涉及广度、便利程度更是被世界人民所羡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奋力拼搏,也离不开老一辈先烈为我们奠定的坚实基础,更离不开那些一直为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牺牲自我,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的技术人才!

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会改。十九大之后,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有效改革措施,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的便民惠民措施。为了建设法治政府,我们不仅建立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支持司法等一系列有效机制,我们党内更是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如今反腐的态势已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已稳定,这些种种,让人民看到了一个优秀政党自我蜕变、自我完善、自我强化的过程,更让人民看到党依法治理国家、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的决心!

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中国带领世界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不会改变,中国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环境良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会改变。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是沿线各国开启友好合作,共建美好未来的开端。它的建设,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带来了新思维,注入了新活力。你可曾知道,如今的中国,已经远不是当年那个遭受欺凌而默默承受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如明珠一般在世界版图上散发着耀眼光芒。我们的蛟龙,刷新了世界深海下潜的深度;我们的天宫,也已达到了世界空间探索的高度;我们的高铁,正在提高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的大桥,正在拉近各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11.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篇十一

设计是什么?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后扩展到欧洲大陆,逐渐导致了现代设计的产生。从此设计从制造业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行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手工艺制作转变为批量化、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其装饰的随意性转变为标准化。设计的服务对象由权贵转变为平民大众。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做好自己的设计,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进程,了解设计发展史上的事件、人物、作品乃至思想,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现代设计阶段。而现代设计又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750-1914年,这是设计的酝酿探索阶段。在此期间,产生了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由反工业化到接受工业化,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个是1915-1939年,这是现代设计形成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现代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突破。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联盟成员设计的作品其共同特点是功能化和实用化,并少有装饰。

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1919年格罗佩斯成立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奠定了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它总结发扬了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统,对于现代设计产生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开始在美国建立起来,从而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扎根到了美国。此后,50年代产生了二战后影响最大、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学习现代设计史不仅让我了解到设计的发展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掌握设计理论的重要性。从设计的萌芽阶段到今天所提倡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现代设计已发展成了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近二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关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思想,经历了多种风格和潮流的变化,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起步不久的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领域来说,我认为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可借鉴的实际意义。只有从认识上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现代设计基础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要想在短时间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了解和学习他们的长处是一条捷径。

通过学习和仔细观察欧洲设计的风格,我们可以发现,设计师们在展现各自独创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保留了一些手工生产的气息。这也许是因为工匠式的制作方法被设计师们继承了下来,最终成为其设计意识中的一部分。

包豪斯同时保留了“教授”和“工匠师傅”授课的形式。不难看出,对资深工匠的手工制作保持崇尚一直存在于欧洲制造业的传统中。这种传统,若是发挥顺利,可以成就为极具独创性的好设计,但若不顺利,则会让人感觉个性过分夸大。将设计师的个人才能和工匠品质熔铸在一起的优秀产品,自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为具有特别的“价值”被保存下来。

同时,社会渐渐开始对“名牌”有了新的认识。“商标”作为产品品质和性能的保障,在市场上获得了说服力。“Olivetti”等工业制品也意识到了“名牌效应”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潜在地起到了巨大作用。

欧洲的设计如此发达。北欧、德国、意大利的设计设计各具魅力。北欧设计重材质、重工艺、注重产品的舒适感、温暖感,能够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为我们树立了现代设计形式美感的典范。意大利的设计代表了欧洲设计的最高水平,其中,他的工业产品设计和室内设计达世界最高水平,意大利的设计在具有优秀品质的同时,也注入了更多的人情主义理念。德国的设计是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典型代表,这与德国民族的理性传统,以及他们一直崇尚的系统化、计划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德国的产品设重功能、重内在质量,让我们认识到了现代设计实用的特点。

12.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物理学史教育 篇十二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50—01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科学史教育正从科学教育的边缘进入科学教育的中心。科学教育改革表达的一个共同思想是,科学的教育中应包括科学史内容。学习科学史,可以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历史地把握科学的本质,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物理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发展史,它反映着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物理学家的成长道路,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对待困难的态度,顽强拼搏的毅力,对名利的看法等,都值得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重视物理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历史的维度去把握科学的本质

物理学史与科学的本质紧密相连,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具体说,至少能促使学生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科学的本质:①理解所有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真理,在原则上都要进行改进。但一些基本概念已经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在未来不可能有大的变化;②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理论模型和教学模型来构建和检验的对自然界的解释,当遇到与已有的解释不一致的新的实验证据时,就要改变关于自然界的概念;③在研究过程中,如果缺乏大量实验性和观察性证据,物理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做出不同的解释是正常的,不同的科学家可能会公布不同的实验结果,或者得出不同的结论,但科学家会认识到分歧并努力消除分歧。

例如,在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不妨把“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一哲学观点渗透进去。相对论的建立打破了统治三百年之久的牛顿时空观,开辟了物理学新领域。但是,在相对论最初提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承认,反而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甚至出现对爱因斯坦进行声讨和人身攻击的事件,然而,真理是不可战胜的,不管反对的势力如何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和实践日益证实了相对论的重大意义。在今天,它不断被事实所验证,广泛应用于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和原子核物理。

二、重视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定律铭刻着人类思维的印记,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结合物理学特点,进行物质第一性、物质的运动性和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中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现有的认识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追根溯源,看看是否有科学依据,依据是否充分,有没有内在的逻辑矛盾,绝不是盲目地崇拜或迷信,而是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口,为创新开辟道路。

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因为科学进步的历史就是科学怀疑的历史,就是科学家不断纠正错误、追求真理的历史。向学生追溯一项发明的历史,向学生指明在发明者道路上经常出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们怎样战胜困难,避开困难,最后又是怎样趋近于那从未达到的目标。

三、重视物理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学的人文内涵

物理学史是极富人文内涵的。萨顿认为,一旦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就会显示出它富有内涵的人文性。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在物理学方面的杰出成果杰出人物,可以使学生了解历代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感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例如,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关于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对磁角的论述,《考工记》中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在当时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在实用技术方法,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也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13.学习四史心得体会最新 篇十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可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肩负起责任和担当。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挑战,我们在“四史”学习中反思自己,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从而推动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而把学习着重落实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学“四史”以守初心。通过学习“四史”,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巩固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使之入脑入心,深植于骨血。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认识到为什么中国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是无数有信仰的共产党人站了出来,在斗争中成长,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造了非凡而伟大的历史。只有通过重温那段血泪史,奋斗史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初心,共产党人永远守护的信仰,从而给自己的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党性之魂。现在的我们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更要强化党性修养,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学“四史”以激斗志。在那个无比动荡的年代,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中国。我们党为了救中国而成立,自成立以来,一路艰辛,充满着血雨腥风,但是无数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了信念为了人民不懈的奋斗和拼搏,最终成立了新中国使人民站了起来。之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探索,不怕失败,终于摸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富了起来。伴随着深化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这一条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康庄大道,前面充满着未知,只有要一步步的探索才能前行,前方充满着荆棘,只有靠坚定的斗争精神才能使我们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通过学习“四史”来激发自己的斗争精神,无论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都绝不做软骨头,坚持奋战,勇于斗争。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坚持奋斗。

上一篇:道路工程养护方案下一篇:兵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