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杂文随笔

2024-09-19

忆旧杂文随笔(精选14篇)

1.忆旧杂文随笔 篇一

随笔日记杂文随笔

一觉睡到12点。迷迷糊糊,现在跟陈建去琥珀市场看看那边怎么样。他激情满满,一早想钱的事情。这次和他去市场看看他是如何销售别人的。学习他的说话和销售技巧。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是值得我学习。还有他销售时候的自信和洒脱。心态看得开。那天和他出去玩手机丢了无所谓第二天就买了个新的。他说丢就丢了呗,

过去了。今天天气不错,不冷,穿个短袖没一点关系。值得说一点的是,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有主见。。那么多年了总觉得自己没有主见,自己想法也不够。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学习。

刚刚看了这边的市场,在里面逛了好几圈。又长见识了,一个普通石头1400。收货还是不小,他和人家做生意的说话方式,这里汇集各种和陈建一样的寻宝者,通过赚供货商和买家的差价。他说昨天前天一天赚了5000。

这样小小一块石头1400也是很贵了。他在供货商买完之后自己拿去小工厂去加工。自己和供销商谈低价格。供销商和客户没有联系。报价就是由我朋友了,他说今天目标600。刚刚不到一个小时他轻松赚600。亲眼所见。客户很相信他,信任和时间很重要。刚刚看到他同事过来了,公司规定一人至少一万的股份。昨天是五万,今天老板降了四万,真实验证了那句话风险和收益正正比,现在我坐在大堂等他

大堂

这些天上班累本想好好休息去宿舍睡觉,14天睡眠没满8个小时,其实也还好。相比在北京比起来至少不用熬夜。除了上班就是睡觉了,刚刚他把我叫过来地方找不到了,我把他带过来。语气高兴的和我说又赚了200。说实话我在这市场呆了一下午累。对石头不感兴趣。兴趣还是很重要,今年做了健身房顾问、卖车是真心不感兴趣、卖房一礼拜。最后发现还是喜欢餐饮,那天看着客户吃自己做的沙拉别提多开心。和之前不一样服务员。说俩句好话哄客人开心办卡。

现在过来这边加工厂加工料子,师傅们很用心把一块不均匀的石头弄成圆形。

这是加工初,加工后石头很光滑。买家那么做比买成品比起来省不少钱。这个销售交易流程就是:客户让我朋友去市场买初石头,我朋友相当于中介代购赚客户的差价。代购也赚钱,买家也觉得自己赚钱了,经销商也赚钱了。这三方面的顺序循环让三方都觉得自己赚了。颠覆了我对生意的了解和认识。今天一天陪他跑了一天市场,比待在宿舍强,学到了东西。了解到了交易市场的大概运行流程。我相信大部分的交易市场流程都大同小异。刚刚结束完加工。现在和他们一起去吃饭,他们都喝酒,我不喝酒也没办法了。

这个地方在深圳宝安郊区,现在天气还是不冷,这个饭局只认识他一个人,天色已晚。

吃饭去了,今天就写到这吧。

2.冬宫广场忆旧影 篇二

这是一座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广场。南边,是帝俄时代的总参谋部,壁柱耸立,拱门巍然,四周装饰着华美的浮雕。北边,是帝俄时代的皇宫——冬宫。绿色的墙壁,白色的柱廊,金色的雕饰,三道拱形铁门,无一不显示着俄国皇帝的豪华气派与无上权威。西边,是圣伊萨克教堂圆拱形的金顶。隔着一片树林,则是帝俄时代的海军司令部,金色的尖顶上,是一只护卫舰形的风标。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1812年,为了纪念俄法战争的胜利,2000多名士兵将这块世界上最重的独块花岗石从芬兰搬到这里,将它安放在基座上。

徜徉在冬宫广场,仰视着亚历山大圆柱基座的浮雕、巨大的柱体和柱顶那尊天使铜像,一种视觉冲击直逼心灵,使人为之震撼,为之亢奋。那严谨的布局,磅礴的气势,平坦如砥的广场,辉煌壮丽的建筑,与莫斯科红场的拜占廷风格形成了鲜明反差。一一只有来到这里,你才感觉是到了欧洲,感觉到一种庞然大国的气魄,一种傲视苍穹的自信,一种睥睨一切的王者之气,谛听到俄罗斯帝国心脏的跳动。

秋日的冬宫广场,阳光绚烂,微风习习。端祥着那罗马战车的雕塑,海军总部的风标,沉重坚固的铁门,一种凝重的历史感攫住了我的心灵。不错,18世纪彼得大帝的改革,无疑推动了俄国的跃进,但也使这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急速膨胀起来。短短一百多年,俄国战胜了瑞典、土耳其、波兰和伊朗,征服了高加索和中亚细亚,并吞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占领了里加湾、芬兰湾和波罗地海沿岸大片地区,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赫赫武功,使俄国统治者情绪高涨,神经亢奋,沉醉在“第三罗马帝国”的憧憬中,难怪历代沙皇都喜欢冬宫广场,把它做为最理想的阅兵场,仿佛上帝头顶的光环,已经照射在拜占廷帝国继承人的皇冠和权杖之上……

然而,形势正在变化。1825年,圣彼得堡爆发了要求宪政、反对专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又在街头被民意党人刺杀。尽管起义的士兵被塞进涅瓦河的冰窟窿,列宁的哥哥——一位民意党人也被绞死,大批民主知识分子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沙皇脚下的土地已被撼动。真正的危机来自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爆发,旅顺要塞的失陷,波罗的海舰队的全军覆没,彻底暴露了专制制度的腐朽,使尼古拉二世颜面尽失。运输瓦解,国库涸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即使如此,善良的俄罗斯民众仍对沙皇抱有幻想,认为仁慈的沙皇能够解救他们。1905年元月22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15万名普通民众冒着严寒,前往冬宫广场向沙皇请愿。他们举着旗子、圣像和沙皇的画像,唱着宗教圣歌和赞美沙皇的歌曲,请愿书上写道:“我们,彼得堡的工人,偕同我们的妻室儿女和老弱父母,特来向皇上请求公道和保护。”

高举十字架的天使耸立在亚历山大圆柱的顶端之上,尽管它高达47.5米,但却未能打动沙皇,保佑信众。密集的子弹射向请愿的人群,他们正企盼得到沙皇的“公道和保护”,结果却喋血广场,留下了1000多具尸体、2000多名伤者,惊恐的叫喊和悲恸的哭声震动全城。短短几个月,工人罢工,农民起义,“波将金”号装甲舰也支持革命,驶往总罢工的敖得萨港。30多个城市成立了苏维埃,莫斯科也酝酿着革命。冬宫御座上的尼古拉一世虽说气势汹汹,调兵遣将,实际上,他早已焦头烂额,沮丧不堪,甚至准备出逃了。

冬宫广场,正是沙俄帝国盛极而衰的见证。

冬宫对面的总参谋部,是一座巨大的弧形建筑,宛若两只伸展的臂膀,环抱着这个黑色石料铺就的广场。米色的墙壁,白色的柱廊,楼顶的铜雕,巨大的拱门,使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镜头:成千上万的起义者高举红旗,冲锋呐喊,从这座拱门涌进广场,冒着枪林弹雨攻打冬宫……

的确,对冬宫广场而言,最重要的一幕莫过于“十月革命”了——它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而且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也影响到包括我们在内的亿万人民的命运。

1914年,“一战”爆发。沙皇尼古拉一世自任俄军总司令,向德、奥宣战。战争使俄国经济崩溃,民怨沸腾,革命浪潮此伏彼起。1917年2月,彼得堡爆发起义,尼古拉一世仓皇下台,指令其弟米歇尔大公即位。米歇尔坚辞不就,俄国议会遂指定了一个临时政府。当时,俄国政局一片混乱,并存着两个政权:临时政府与苏维埃代表大会。列宁把准了俄国革命的脉搏,主张立即夺取政权。10月20日,列宁乘坐293号机车的煤水车回国。11月6日晚,他头戴鸭舌帽,身披旧大衣,来到斯莫尔尼宫的总指挥部,亲自领导了这次起义。

11月7日下午,冬宫广场已处在赤卫队和革命士兵的重围之中。电影《列宁在十月》中,便有这样一连串激动人心的镜头:夜晚,彼得要塞升起红色火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大炮也发出轰鸣。刹那间,探照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炮火映红了天空,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乌拉”声中向冬宫猛冲……潮水似地涌进冬宫大门,在云石阶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在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冬宫终于被攻占,冬宫尖顶上升起了红旗。

电影毕竟是电影。这些年,随着学术空气的活跃,一些新的史料也相继披露出来。据说,彼得堡的政权易手几乎没有流血。阿芙乐尔巡洋舰确是打响了第一炮,但这是一发空炮,并没有弹药。彼得要塞倒是打了数发炮弹,但只有一发命中冬宫。所谓“攻打冬宫”,也只是在机关枪扫射了一小时之后,士兵、水手和赤卫队才端着步枪冲上去的。他们也不是从大门突入的,而是从没有上锁的侧门直入或翻窗而入的。至于临时政府总理克伦威尔,最后连一辆汽车也调动不了,而是在美国使馆借了两辆小车出逃的。他以后侨居巴黎,远离政治;以后又移居美国,在一所大学教书,1970年在纽约以89岁高龄谢世。

3.喜欢你杂文随笔 篇三

喜欢你咕噜咕噜喝汽水的样子,为你上下滚动的性感喉结暗喜;

喜欢你扶着眼镜给我讲题的样子,为你毫不犹豫写下答案的好看手指叹息。

你总是笑眯眯的看我,让我觉得故事就会发生。

分开那天,我好像失去了全世界的欢喜。

后来啊,我用尽了全身力气想念你。看着你的照片发呆,听着你的声音入睡。你发的每一则消息我都记得,你写的每一个状态我都猜测。

「今天的你会做什么?」

「今天的你要吃什么?」

「今天的你开心吗?」

「今天的你疲惫吗?」

「今天的你还熬夜吗?」

「.......」

我吞下了所有的好奇,只为这份喜欢你的心不会打扰。

不确定今天的你会如何,只是很确定每天的我都想你。

在想念你的日子里,每分每秒都带着难过,期盼,开心和不安。

难过我的平凡不能去到你身边,期盼有一天我们的再见面,开心你的开心,不安你的不安。

就这样我度过了独自想念的每天每天。

再后来啊,我们终于再见面。

不出意外地,我比从前更喜欢你。

喜欢你抱着吉他唱歌给我听,而我依旧为你的好看手指着迷;

喜欢你扯开领带解开衬衫的几颗扣子,而我依旧为你的性感喉结暗喜;

喜欢你在暗黄的灯光下写字的样子,而我依旧为你的细腻文字叹气。

喜欢你一首歌就能安慰我的伤心,喜欢你一行字就能回答我的猜测,喜欢你一句话就拯救我的低迷,喜欢你一个笑容就照亮我的所有黑暗,喜欢你一个眼神就能让我无比心安。

后来的后来,故事并没有发生,可我依然喜欢你。

我只能在每个想念你的夜晚,一个人和星空说话。

如果你喜欢我的喜欢,那最亮的那颗星星就会替我传达;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挂念,那再亮的星星也将熄灭。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有星星的夜晚的天空,所以按照约定,我也只好偷偷藏起我的喜欢和想念。

怎么办,你这么好,我都不忍心再喜欢你。

4.你呀杂文随笔 篇四

风躲起来了,你也躲起来了。

我的手心握着玻璃纸的糖果,嗓子里溢满你的名字,脑海里充斥着你亮汪汪的眼眸。树冠是你,阳光是你,飞鸟是你,笑语是你。可是,你在哪里呢?

你在哪里呢?

树木相互缠绕长成妍丽斑斓的流岚,还不等去触摸到就着急的四散逃开了。在梦里面,漂亮的东西也总是碰不到。是呀,这只是梦境么?只用睁开眼睛醒过来,就看得见你促狭的笑着,闹得我脸红。

没有你的梦,真是叫人不开心的梦。

要找到你的,即使是梦里,即使我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你。没有你的梦,会让我不再贪恋睡眠的。

我问了树洞问了松鼠问了小狐狸,直到整个小森林都知道你的名字。我走过山坡走过小溪走过谷底,直到每一粒沙尘都知道我在找你。

“戴着可爱的帽子,总是温柔的说话,脚步轻轻的,你有看见过他吗?”

“戴着帽子,是大灰狼?”“不是”“温柔的说话,小白兔?”“不是”“脚步轻轻,蚂蚁蚂蚁”“不是不是。”

脚踝酸酸的,手指酸酸的,眼睛酸酸的。风从山涧中跑出来,摸摸我的头,扬起我的发,忙不迭的追着夕阳回家。有萤火渐渐弥漫着缓缓荡漾开来,它们小声的对我耳语,欢呼着簇拥着吧我送到你面前。

还好还好,我还捧着你喜爱的糖果,我叫出你名字的声音还不算沙哑,你亮汪汪的眼眸带着笑意伸手就可以碰到。

“笨蛋,我一直陪着你哟”

“嗯,吃糖果,还有巧克力呢”

5.刺激人生杂文随笔 篇五

我想去走一走,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旅途太孤单,是我没有勇气,又想要刺激。

我想穿着蒙古少女的漂亮衣服,戴着那些可爱的新鲜的头饰,和一群豪气万千又和蔼可亲的蒙古兄弟们,还有漂亮爽朗的蒙古姑娘们在夜晚明亮的星空下,围绕着那耀眼的篝火,手拉着手,尽情的欢唱歌舞。

我好想,在那辽阔的大草原上,骑着烈马穿着明艳的红衣狂奔,让风肆虐我的脸颊。

我好想,看着一对纯情的蒙古情侣,在那满是牛羊的青草地上深情的的情歌对唱。爱情的结合,没有功利,没有车房,只有草原和你。

我更想坐在世界上最高的秋千上,自由而疯狂的摇荡。越是美丽就越是危险。

我想,和我的爱人穿越深山老林,我们探过神秘的古墓,似乎窥探到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抑或是一带霸王背后深深的孤寂与凄凉。

千百年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就像太阳,将温暖照耀给别人,却将身边的人无情灼伤。。。

我想。。。

海子自杀了,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再能够吸引的了他了,他似乎看透了这个世界。

如果一个人的心平静的再也激不起一点波澜,是不是就离死亡不远了?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有时候,身不由己。

因为看重的不一样,所以我们才有了彼此不同却又独一无二的人生。

我们就做特立独行的自己,不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

6.上海馄饨忆旧 篇六

顾名思义,菜肉馄饨的馅就是由肉和蔬菜两部分组成的。上海地处盛产青菜的江南地区,青菜是最常用来做馄饨馅的。夏季产的鸡毛菜是一种很小的青叶菜,也可取代大青菜做馄饨馅。许多上海人喜欢在炎热的夏季,用青翠鲜嫩的鸡毛菜来包馄饨吃。此外还有荠菜,也很受上海人青睐。荠菜有野生的,也有在地里种植的,它带有一股荠菜特有的清香,做成的馄饨别有风味。

和吃大盘饺子不同,上海人吃馄饨都是一人一个碗,把煮好的馄饨放入盛有汤水的碗里,就着汤水吃馄饨。考究一点的,用肉汤做馄饨汤,也可以是就放一些盐、味精以及猪油或麻油勾兑成的味精汤。吃之前,上海人总喜欢在馄饨碗里,撒一点胡椒粉。

上海不光有大馄饨,还有小馄饨。

小馄饨是上海餐点中的一绝。小馄饨的皮又小又薄,馅是新鲜的猪肉糜。包小馄饨时,一只手掌上放馄饨皮,另一只手拿细长的竹片往馄饨皮上抹上一丁点馅,然后拿皮的那只手的几个手指三两下往中间这么一撮合,一个馄饨就包好了;那一丁点馅的作用,大概就是将馄饨皮黏合住。包小馄饨看似容易,其实也需要有一点窍门的,没有学过的人任凭用手指怎么捏合,也包不好。小馄饨一定要配上鲜汤而食,一般是用猪肉骨头熬制的老汤,汤内一般不放酱油。吃小馄饨要用汤匙,舀起馄饨带汤一起吃,这样吃到嘴里更觉得鲜美滑嫩。

上世纪70年代,上海的小馄饨才一毛钱一碗,只比阳春面贵两分钱,正可谓物美价廉,而且大街小巷的饮食店都能吃得到。此外,还有挑着馄饨担子沿街叫卖的;也有一些个体摊贩,将包好的生馄饨卖给顾客,让他们拿回家自己煮。小馄饨曾让许多老上海人为之牵肠挂肚,就连一些曾到过上海的外地人也特馋小馄饨。我父亲便是一例。他小时候体弱多病,一生病就没胃口,他上海的外婆就去饮食店买一碗小馄饨给他吃。回重庆几十年了,他还念念不忘儿时外婆给他吃的小馄饨,这里面既有亲情的关系,也和小馄饨自身的美味分不开。如今只要去上海,我父亲都会到处找小馄饨吃,只可惜现在正宗的上海小馄饨不太容易吃得到了。

以前在上海的饮食店里,还有一种只在夏天供应的冷馄饨。炎炎夏日,热汤面销路不好,各饮食店都做冷面出售,生意好极了。受到冷面生意的启发,一些饮食店也卖起了冷馄饨。因为是冷食,馅里放肉糜不合适,所以冷馄饨的馅完全是用青菜做的。做好的青菜馄饨放锅里煮熟,捞出让其冷却。顾客来买时,就将馄饨盛在盘子里,淋上酱油、醋、辣椒油和芝麻酱等和做冷面差不多的调味料,拌一下就可食用了。

如今上海市面的馄饨种类繁多,有鸡肉馄饨、虾肉馄饨、三鲜馄饨,还有广东的云吞、四川的红油抄手等等。不过,在老上海人眼里,只有上面说的菜肉馄饨、小馄饨和冷馄饨更具上海特色,也是老上海人心中抹不去的印记。

7.等待温暖杂文随笔 篇七

年年岁岁都祈盼着春的回归。

岁岁年年都等待着温暖。

年年的春节都在想,春节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吗?可春天距离我这里还那么遥远呀。

你知道的,我是非常怕冷。

这种对寒冷的惧怕不仅来自于身体,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

记得曾经跟你说过,13岁那年的深冬夜晚,一群戴红卫兵袖箍的人砸开踹开了我的家门,用棍棒捣毁了家里的一切,我又冷又怕瑟瑟发抖,藏在父母身后,目击了一切。

从此,我很害怕冬天。

怕冷是从少年时开始。

我还跟你说过,我从农村抽调去了煤矿,那时抽调回城分配就如同,好坏全凭运气。我肯定是赌输了,去了煤矿,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洗煤厂手选工,可我依然觉得日子很好过,因为毕竟温暖多了。

一个夜班下来,虽然大皮带走廊里也寒冷难耐,但比起农村的荒原四野还是有些挡头的,回到宿舍里是暖和的,屋里可以穿单衣呀,我守着的可是能给我温暖的煤呀!

跟知青的冬天相比,改善大多。

那时年轻,年轻对苦难的理解和接受既浅薄又简单。

冬天有了取暖,居然有了幸福感。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煤矿,所经历的苦难和寒冷还都是肉体层面的。

那个瓢泼大雨的中秋之夜,我把爸爸一个人丢在了那个冰冷的大抽屉里,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漫天雨水无遮无拦地走在深夜空无一人的马路上。

这是我生命中冷到刻骨铭心的一个夜晚。

现在我穿着薄棉衣和厚袜,坐在沙发上用手机记录着我对寒冷的回忆。

你是否愿意听我的故事?

和往年一样,我翘首以盼。

我等待温暖。

每天都观察着梅花的羞涩吐芽,小桃红的含蓄初绽,迎春花的大胆怒放,还有杨树狗子肆无忌惮的铺落满地,而后杨絮开始飘呀飘,乱迷人眼,哦,忘记说那依依的泛绿的柳树了。

春天迟迟不来。

春天总是使人惆怅。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点上句号时,你那里已是火爆的夏日了?

8.国货女王 忆旧赚金 篇八

小时候被我们称作“香香”的那些“祖母级”国货护肤品,淡出人们视线多年,如今却打着怀旧温情牌,以足以睥睨国际大牌的姿态袅袅归来,成为众多年轻女孩追捧的另类时尚。

百雀羚、宫灯杏仁蜜、友谊雪花膏、蛤蜊油……这许多曾因渠道不畅、价格低廉、利润薄弱而濒临死亡的国货护肤品能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电子商务的功劳不可小觑。在淘宝上开国货护肤品专营店而名声大噪的小女子,代号“唐寄奴”的蒋雅芬就是其中的先锋者。

这个打扮入时、颇有风情的时尚女子,总能带给周围的人“惊喜”。大学时代叛逆剃光头,号称在好学生中最会玩、坏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家伙,最后能独立经营一份事业并小有所成,她瘦瘦的身躯居然装着很大的梦想。

在国货产品利润如此薄弱的情况下,从最初三个月总共盈利300元到如今一个月流水额50多万元,蒋雅芬用了4年多时间。

厂商欺生拒绝供货

自幼在经商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蒋雅芬总是不时发挥她的生意细胞。

蒋雅芬永远都是用游戏里的虚拟货币换点卡、换装备,现实中一分钱不用花,还能在游戏中“富得流油”的大富婆,在现实中蒋雅芬将这种经商天赋真正被挖掘,是步入职场之后。

彼时,蒋雅芬在某杂志担任时尚编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裕。淘宝网此时被人熟知,交易额和注册用户数量增长均达110%以上。作为乐于尝鲜的80后,蒋雅芬自然也成了淘宝大军的一员,利用闲暇时间将孩子和自己的一些二手物品放在网上出售。

出于心中一直以来对国货护肤品的怀旧情结,蒋雅芬在杂志中做了一期关于经典国货的专题,并为此跑遍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商场和超市,去寻找那几乎已经绝迹的记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番辛苦,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黄底蓝边铁盒子、白瓶子,被蒋雅芬从各个商场的犄角旮旯搜了出来。

杂志一经刊出,引起了许多与她同样有国货情结的朋友的注意和兴趣,大家于是纷纷托她代购。蒋雅芬欣然接受了所有朋友的请求,那段时间她经常奔波于各大商场和邮局,进货、邮寄。一盒1.3元的香粉,往往被分装成好几个小袋子,一袋一袋封好,在淘宝上挂出1毛钱的价格,卖掉,贴上8毛钱的邮票,装进信封,寄到满怀期待的淘友手中,只为满足他们心中的一份执念。

此时,蒋雅芬只是纯粹为了好玩。兼职的头四个月,居然还意外地赚了400元。

虽然蒋雅芬随便写篇稿也能赚个好几百块,但远远比不上卖掉一两毛钱的东西能带给她兴奋和刺激,就“像打了鸡血似的”。

令蒋雅芬真正决定把淘宝卖国货当成一份事业来做,源于2007年5月人民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健康时报》的一篇对她国货小店“唐寄奴”的报道。报道一经刊出,小店生意一下子火爆了很多。

“我这时候才觉得还不错。”蒋雅芬在当年“五一”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进货。

万事开头难。她几次联系几个品牌的国货厂商,试图直接从厂家进货,但都因为进货量太小而被厂家拒绝。无奈之下,她只得找到二级甚至三级代理商,进了第一批6000多元的货物,用微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利润开始了自己的国货淘宝店的生涯。她一人独挑大梁,承担了客服咨询、进货、包装、寄件、售后服务等全部工作。

到年底盘点的时候,2007年总共只盈利1万多元。辛苦付出后的这个结果让蒋雅芬十分沮丧。有好几次她都险些放弃。

这时一个购买宫灯杏仁蜜的顾客第一时间给蒋雅芬打来了电话,用带着激动得有些哽咽的声音告诉她,她终于找到了已经去世多年的姥姥身上那种令她安心的熟悉味道。这种失而复得的激动情绪深深感染了蒋雅芬。正是这些与“祖母级”国货有着千丝万缕维系的温情和回忆给予她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她要坚持下去。

个性化经营起死回生

蒋雅芬从一开始就深谙个性化经营的道理。淘宝上经营国货护肤品的店铺竞争日益激烈,蒋雅芬深深明白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让更多的顾客选择自己。

因此在建店伊始,她几乎将所售产品试用了个遍,然后一一写下使用心得和导购语,这在当时属首创。一番努力下,“唐寄奴”终于逐渐形成了店铺独有的一种充满古典诗意的文化氛围,沉淀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并通过口碑相传拉来了更多新顾客。

再加上《健康时报》的那篇报道放在人民日报网后,被很多国外的华人论坛网站转载,那段时间,蒋雅芬总是半夜接到国外的电话,每天都有10多个国外的订单。许多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在蒋雅芬的小店购买国货,其中加拿大、英国的客户最多。

小店生意终于有了起色,每天的流水额从几十块钱慢慢增长到了3000多元。“唐寄奴”的名声越来越响。一些同类店铺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唐寄奴”的使用心得和导购语,更有些店铺甚至公然抄袭“唐寄奴”的招牌来招揽顾客。曾经将她拒之门外的一些国货厂商也闻风而动,主动联系蒋雅芬,希望能为她直接供货。

但刚刚尝了点甜头,蒋雅芬就又遭遇了一次低谷。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部分地区物流禁运,全国有12个省的顾客因物流问题不能买东西。小店每天的营业额一下子减少了一大半。幸而奥运会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奥运会的成功反倒使人们的爱国热情猛涨,连带着国货也成了香饽饽。

现在淘宝的生意已经不如当初那么好做。即使由厂家直接供货,利润比在区域代理商那里拿货还要低。以宫灯杏仁蜜为例,做代购时,蒋雅芬是从商场买货,6.1元买7.5元卖;从区域代理商处进货时,则是4元进6元卖,现在厂家进货是2.5元进2.9元卖,有时候搞促销还只能按进价卖掉。

不过,蒋雅芬没有退缩。“我最喜欢但不能称之为偶像的人,就是《飘》中的斯嘉丽:无论在如何的挫折和困境中,斯嘉丽都是最刚强、最坚韧和最先从痛苦和艰难中走出来的一个。”

80后管理新课题

蒋雅芬也从事必躬亲的状态逐渐抽离出来,慢慢把工作转交给招聘来的“小员工”身上。员工数量增加到了十几名,但她不但没有轻松,反倒发现问题和漏洞越来越多。

她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如亲弟妹般对待的这些员工,为什么却不能以百分之百的认真踏实工作来回报她呢?她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经营和管理。通过阅读大量的经营管理类书籍,蒋雅芬认识到,问题恰恰就出在她对员工的“亲”上,要使一家公司正常运转、规范运作,只靠感情去感化员工是不可能的。感情上和员工太过亲近,除了在人员流失时带来的难过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益处。

于是蒋雅芬借鉴一些大公司的经验,制定了员工手册、公司规章制度、服务流程及操作规范、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等规范化、标准化的规章流程。店铺的管理难题迎刃而解,运作逐渐上了轨道。

现在就算蒋雅芬一个月不出现在工作间,店铺也照样运转正常。12名员工各司其职,包括主管、客服、库管、打包员、制单员,即使店铺国货产品种类多达600多种,也能有条不紊。店铺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主要是年龄在18岁~45岁的白领、公务员和在校学生。

按说,守着这么一家名声在外的淘宝五星级皇冠店,每个月50万元的流水,至少10%的净利润,蒋雅芬的小日子已经可以过得很富足。但她的梦想远不止于此。

9.躁杂文随笔 篇九

看起来不是很有用,说白了她也很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她爱起来向来热烈,而不计付出。难免摔得伤痕累累。

这怎么说呢?摔吧,反正她乐意,开始到结尾总是抱着同一份热忱,看似慢热实则热烈持久。可是她现在拒绝再被伤害,拒绝再被理解为可以任意索取而不用被尊重的感情容器。她做得好不代表其他人做得好,所以不是她容易折腾而是她对其他人一直以来可谓是有求必应。

那现在怎么搞合适?对方认为她矫情造作,可道理实际上是什么样,一眼就能看清。那不如就收敛一点,自由一点,少期待一点,自己也乐得个自在悠哉。

但是她觉得这样下去,一方面明白这种感情便不是她向往的,难说那种双方相互付出全部的感情是否有一天可以终成正果,或者说那一天能在她感情退化之前赶先到来。再者可说,她不知道自己的恋人真的有将她放到自己未来的规划中吗,如果答案确定,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浪费太多感情在这个人的身上。因为没有谁少不了谁,这一个条件只在相互对彼此而言都是正确的时候才成立。

说白了如果崩了,那就是错误的相遇,犯错是可以纠正的,也毋需空留遗恨。

10.两周年杂文随笔 篇十

我穿松松垮垮的旧毛衣,叼一根廉价的烟,眼睛眯着,定定地看她。

我挺久没见她,多是在虚拟社区里联系,偶尔一次全息视频,我可以看到她身后豪华精美的喷泉,圣母像的脸上有阳光闪烁。

我们都没说话,昏昏沉沉的下午,沉默的故人,长镜头拉出来的画面似的。

还是她打破了沉默,用我再熟悉不过的语气道:“岑庚,你多久没理发了?”

我笑到岔气,伸手把缭绕在我脸边的白烟拍散。我上次和她视频,留的还是利落的板寸,而现在,我扎上了马尾。

我提着一袋东西转身,走之前扔给她一句话:“快到清理时间,跟我来吧。”

等我把窗户栓好,推了沙发顶住门,叶虔已经叹了几十次气。我好笑地看她:“给你坐的可是蔗糖的宝座,还看不上呢?”

叶虔将长发束起来,也扎了个马尾,她昂贵的大衣沾上了几根猫毛,可她并不放在心上。她笑了笑:“我的荣幸。”

风声渐起。每到清理日我的膝盖便会习惯性疼痛,明明只是粗略的基因扫描,我的肌肉却上赶着支持清理局的工作,非要给我这个基因异变者一点儿“刀尖上行走”的危机感。

叶虔敏感地注意到我眉间的褶皱,很担心地道:“没问题吧?”

“嗯,”我无所谓,倒了杯水喝,“我定时打抑制剂,况且这种扫描并不细心,一整年我都没被发现。”

叶虔像是被我的话灼伤,她猛地抬起头,秀气的细眉狠狠皱起来:“你能不能别倔了?还想在这个破地方待多久?一年了,研究所找了你一年!我,我一年没见到你……”

我的心脏抽了一抽。

叶虔闭上眼。她从不哭的,我了解她,但此刻她的眼眶泛红,一点都不像那个飞扬跋扈、嚣张霸道的叶副所长。

“好啦……”我摸摸她的长发,压低了声音安抚她,“总要有人牺牲,‘瞭’的眼睛遍布各地,只有隔离区勉强不被覆盖。我待在这儿,你在研究所,‘准星’才能稳步前行。”

叶虔揉了揉眼:“我都知道,但你困在这里,我始终不能原谅自己,一年前居然放你离开。”

蔗糖醒了,迈着猫步悠悠然走过来,嗲嗲地蹭到我怀里。我揪着它的尾巴,尽力忽略疼痛:“你并没有做错任何事,相反,你顶替我成为副所长后,一切都很好。而且,你把‘准星’治理得更井井有条……”

“不是的,”叶虔突然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我,“岑庚,‘准星’需要你,你在隔离区收集资料,整合人脉,甚至冒险深入‘瞭’的腹地,这些我们的同袍都能做到。但你的思想,你的手段,应当在总部发光发热。”

我也看向她。我一直很清楚我和她都是那类理想主义者。两年前我们在一个叫做“改革者”的课外小组认识,那个小组是“准星”的前身,初创只有五个人,我和她慕名而来,听了那位早已牺牲的组长的演讲,毅然站到了大多数人类的对立面。

我们反对人工智能全面取代人类而拥有监管、裁决、分配的权力,反对虚拟技术渗透社会的每个角落,反对一些大公司进行思维上载的研究。*

而那时,第一代超级人工智能“瞭”以光明耀眼的姿态出现,它是摄像头,是法官,是领导者,也是博爱的神——人类为了所谓更伟大的前途,自创的神。

大多数人欢欣鼓舞,少数人如坠深渊。

小组里都是少数人,我们为了阻止“瞭”,为了人类自治权的收复,成立了“准星”,瞄准“瞭”,用近乎不可能的方式,企图拦截来势汹汹的洪水。

我和叶虔从第三学校毕业后,一同进入了离“瞭”最近的研究所,日常工作是维护“瞭”以及寻找异端,“用温和手段劝服不服从者签订使用协议,享受‘瞭’的庇护”。

我和她都是为了我们孤注一掷的计划,才有勇气忍受那个地方的陈腐气息。

后来我成为了研究所副所长,却在一次劝服行动中被不服从者注射了基因改造药物,失去了大部分精神力量。这意味着我无法与“瞭”链接,也意味着我无法在敌人中潜伏。因为研究所不收基因异常的员工,基因异常者也不算“瞭”的子民,他们只能苟且于隔离区,与“优秀”的人类分离。

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准星”里有赫赫有名的生命科学家,可以帮我再次改造基因。但我却提交了计划B,主动要求去往隔离区,在那儿寻找我们的崭新血液。

我离开的那天太阳正好,记得那时我拖着行李箱回头望了望研究所高耸入云的高楼,那些合成金属在烈日下保持沉默,仿佛“瞭”用无处不在的眼睛紧盯众生。

众生芸芸,我不服人创之神消磨人的自由意志,我要弑神。

蔗糖又嗲嗲地叫了一声,我从回忆中惊醒,忽见叶虔也若有所思。

“总部还好么?”我问她。

叶虔笑了笑:“当然挺好了,岑同学为我们争取到了很多厉害角色,‘瞭’最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切都在进行。”

我揉了揉酸痛的膝盖,跟着笑弯了眼:“那就很好很好了,我在这儿也不是全无用处。你看,扫描之后天也晴了,隔离区还有很多好吃的。我俩里应外合,总有一天神会陨落。”

叶虔给了我一巴掌,让我说话别神神叨叨。我笑着讨饶,心里敞亮得很。

扫描结束了,我和她推开沙发,打开门,果然,天晴了。太阳一如既往地普爱大地,众生芸芸,我和叶虔其实也不过千万人之中最普通不过的个体。但有缘相遇相知并肩作战,任洪流扑面而来,亦有引其绕过灵魂的决心。

“好了,我走啦。”叶虔朝我挥挥手,蔗糖对着她喵喵了几声。

我也挥挥手——顶着她刚刚暴力压制我给我剃的寸头。

“我想……”叶虔犹犹豫豫良久,总算有胆子开口。

我打断她:“我三个月后便会回去,帮我联系医生。”

我看见她睁大了眼,她的难以置信和欣喜若狂顷刻将我包裹,然后她冲过来抱住了我。

“好疼……靠。”

“等你回来!”

我拍拍她的肩膀,阳光洒下来,落在我和她的头发上。

我说:“好,等我回去,一起瞄准‘瞭’。”

11.忆旧师,为教学加勉 篇十一

小学时代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谈老师。他很高大,教我们的时候正值壮年。那时他是民办教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正。他教我们三年级的语文,同时也是我们的班主任。

他的侄女是我们的班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谈同学成绩不是最优秀的,能力也并不出众。因为和班主任的亲密关系,她可随时向老师告状,加上比较逞能,所以在同学中没有什么威信,我们一帮小毛孩对她很不以为然。我们经常想造她的反——策划着有一天撤换她这个班长,却苦于没有勇气和力量。一是谈老师绝对不会听信我们这帮“笨小孩”的“谗言”,他说风就是雨。二是班上的班干部都是干部,他们的父母不是乡政府的干部,就是派出所的警察,总之都是大人物。而谈班长的爸爸则是我们村的支书。

谈老师教我们的时候,还曾经组织我们订阅报刊。他倒没有强制大家,也没有搞硬性摊派,纯粹是我们志愿,由他经手操作。我也订阅了一份报纸,钱交上去之后,就一直处于等待和盼望之中。谈老师教我们的一年,没有把我们订阅的报刊发下来。我们升级了,谈老师不再教我们了,报纸也没有发下来。我们小学毕业了,报纸还是没有影儿。谈老师帮我们订报,而报纸竟一直没到。原因是什么,不敢擅自猜测,但每每想到这里,高大的谈老师却不再高大了。

后来,我当班主任,班干部一律海选,绝不指派。我当班主任,也组织学生订阅报刊,报刊没到,我比谁都着急。邮递过程中倘有丢失,我自己掏腰包,给学生退钱。

杨老师是我三年初中的语文老师。我是他教的第二届学生。那时的他很年轻,意气风发。

记得有一次就要放假了,科代表到办公室交作业本回来后,眉飞色舞地告诉我们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杨老师也给自己写了一份成绩单!”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偷偷摸摸地混进他的办公室,果然发现桌子上的第一份成绩单上写的就是他的大名。而更让人奇怪的是,在教师评语一栏,他还给自己下了评语——“该生平时喜欢吃零食,以后要注意改正。”

读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是孤独求败,但杨老师教我时考砸过一次。那一回,我竟然还差一分才及格。试卷还没发下来时,消息灵通的同学就向我报告了那个让人崩溃的消息。后来,杨老师单独把我喊到了办公室,指着试卷中的某一题,仔细看了看我前后两种不同的答案,然后指着我那划去的正确答案对我说;“这个正确的答案,你划去了。是划错了,是吗?”说着,他把那红色的×涂去,改为√,并且重新给我判定了分数——我及格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鼻子一酸,竟流下泪来。

我当教师后,没有给自己写过“教师评语”,但我会常常写教学反思。我的学生中也常常有不及格的,一般情况下我会给他们“借”分,虽然明知道他们下次考试不一定可以及格。

读大学的时候,吴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他大约四十上下,戴老土的宽边眼镜。他的腿有点踩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起路来非常滑稽。我们对他都不屑一顾。

第一次和我们这群未来的老师见面,他走上讲台后,不发一言,先仔细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才开始讲课,他没有站在讲台的正中,要么站在讲台的左侧,要么站在讲台的右侧。板书的时候,他始终侧着身子,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字词越写越多,一行行向下延伸,老师就一点点矮下自己的身体,最后他几乎半蹲着了,但无论蹲得多低,书写的右臂一直高高地举过头顶。他始终侧着身子,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他是那么自然,似乎早已经习惯。

而现在我是知道了,站在讲台的左侧或者右侧,恰好是站在讲台的黄金分割点上。上课前,下课时,我也会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但每每想侧身板书的时候,身子却很僵硬,于是不由自主地背对着学生板书。当挡住学生的视线,听到学生窃窃私语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他来。

(作者单位:湖北松滋麻水小学)

12.十几杂文随笔(精选) 篇十二

回到家等我收拾好之后,突然想到她昨晚不在状态的样子,就发了几条语音对她说,没关系的,都会过去的,未来的人在等你,所以你要开心。

13.面对争吵杂文随笔 篇十三

说到这,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中国和印度真枪实弹对持了好长时间的事件,没打起来,你们却打起来了,真给吃瓜群众演了一场好戏,来了一个现场直播。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两个人争吵起来,错在比较聪明的那个人。”。人啊!永远都不要与人正面起冲突,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打架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打疼了哭会儿,就没事了。过会儿又跑到一起玩了。成年人起冲突了,后果自负。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段新闻,一男子扇了一女子耳光,结果赔偿了两万。所以啊!有天大的事还是不要用武力去解决。可知道,现在打架就等于打钱,还伤感情,还降低自己的人格。

当我们走出家门,亲人们相送时,总会说一句话,出入平安!而为了一件小事挣的面红耳赤,甚至于打架,这是平安吗?出门了要为自己负责,也更要为家人负责。你的平安,身体健康是对家人最好的安慰,不要让家人牵挂你很多。如果真到了非吵架、打架不可,你应该想想,现在的打架、吵架为了什么?为了一口气?为了逞一时之能?你骂赢了,吵赢了,打赢了你就胜利了?也许不会吧?要知道,要想在争吵中赢得最大的胜利,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尽量避免它,避免争吵就等于避开了天灾人祸。

在平时说话中,有了冲突,把有些话说成是“对不起”,是最好的。不要人家出口伤人,你敞开嗓子来一句:“你再说一句,你试试!”或者来一句脏话,那你就等着打架或者吵架吧。

也许你和人争吵,你会赢得胜利,可那只是一个空洞而短暂的胜利,因为你无法赢得对方的好感。如果是认识的人,你将会失去一位朋友,如果是陌生人,你会在大众面前,失去道德和素质,你将是一个没有修养,没有文化的人。

就如前两天我们车间这两位同事打架来说,如果他们不打架,在一起上班,就是以后不在这里干了,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仇人好。在我的朋友圈里大多数男人是不会记仇的,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生活中,有谁,有一两句言语冒失了,打一拳、拍一巴掌哈哈一笑,就完事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面对人生。对有些小事不要斤斤计较,你计较了,气的是自己,伤的是自己,对别人没有一点伤害,真的,没有意义。人和人相遇是一种缘分,俗话说:“五百年前一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在一起上班干活,那得修几世才能办到?所以,朋友们,请珍惜!让我们试着架起理解的桥梁,而不是增加误解。在工作中寻找公识,让我们轻松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如果真的志不同道不合,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那就不要招惹人家,各自干各自的活,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当你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脾气不好,就要承认自己的脾气不好。如果你随时都有可能发脾气犯错,平时就注意你的言行。那么在生活中你将免于一切麻烦和烦恼,也无需再和别人争的面红耳赤。与此同时,别人也会受到你广阔胸怀的影响,这样我们的工作氛围才会更加和谐。

在外打工的朋友们!为了生活奔波的工友们,当别人骂我们时,我们应该这样想:“当狗咬我们一口时,我们还会咬回去吗?”

14.吕墅桥忆旧(外一篇) 篇十四

我的老家叫吕墅桥,也是以桥名镇者。桥下浩荡的河是有名的运河一脉——德胜河,它南接运河,北通长江。相传岳飞曾在这儿大败金兀术。沿着岳飞追赶金兀术的路线,百姓们开条河来铭记岳飞的不朽功绩,取名得胜河,后易名德胜河。

旧时的德胜河上有几个小镇,由南向北,连江桥、吕墅桥、王下村、安家舍、魏村。民国时期,魏村与吕墅桥当数是重镇了。吕墅桥又名李氏桥,相传明代浙江余姚有一位李氏贬官来此开发而成,所以吕墅桥一带李姓特多。后来,传说后人中有一位李姓的官员犯了事,被株连九族,族人吓坏了,纷纷改名换姓,李氏桥也改成吕墅桥,以蒙混过关。风头一过,姓李的纷纷恢复原姓,只是吕墅桥叫习惯了,没人为它正名,一直延续至今。

旧时的吕墅桥,一座石桥是联系两岸民众交往的纽带。民国时期,桥板、桥墩、桥脚清一色地全由花岗岩组成,十分古老。两旁小长矛似的铁栏栅是它们的忠诚卫士。桥的两头,维系着两条沿河长街。光滑的青石皮铺成的街道,窄得两边商店的伙计可以趴在柜台上进行对话,和现时的周庄差不多。两岸临河的房子饱经风吹雨打,急流湍蚀,大都斑驳陆离了。

记忆中的河东街面,则要比河西街面萧条许多。记得中段有一家铁匠铺,老板姓祝,个头不高,煞是壮实,黑黝黝的面孔坑坑洼洼,多半是给飞溅的火星烫出的疤痕。一间老屋内,炉火熊熊,风箱呼呼,锤声当当,但见祝师傅用火钳从炉中夹出铁块,他手持小锤,指到哪里,徒儿们的大锤便打到哪里。农人的钉耙、锄头、犁头、山斧、火钳等等,全都在此锻造而成,生意相当不错。这儿堪称小镇最红火之处。镇上的全部工业当数是这家祝氏铁匠铺了。

河东还有一家面店,店主姓李,名字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他有个外号叫“乌鲤头”,旧时的农民根据人的长相与特征,很喜欢给人起外号,怪不得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有外号。他有个出色的儿子,“文革”前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吕墅桥河东河西,方圆十余里,“文革”前子女考入名牌大学,大概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轧面机,那时在乡下就是高新技术,就是现代化。农村中红白喜事,一二十斤面粉,手工擀面何时了,到面店和面以后三转两摇,便变成了瀑布般的银丝面条,变成了一沓沓雪白的馄饨皮子,与家里手擀的土不拉叽的面条,不可同日而语。

小镇没有医院。新中国成立前有家私人诊所,医师姓唐,以中医为主。后来河东的前进大队成立医务所,借我表姐家的房子营业,执业医师一个姓王,一个姓陈,均是全科医生,除了脑膜炎等大病不能看,小毛小病,头痛发热,跌打损伤,他们无所不能。在缺医少药年代,没有文化的农民,对他们奉若上宾。

河东的街市,除了铁匠铺、面店、理发店以外,最值得一写就是我的母校——吕墅桥小学了。这所小学创建于民国时期,牌子很老。1953年至1959年,我在此度过了6年艰辛的岁月。上世纪50年代,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反右派、大跃进,所有的群众大会,以及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都在小学的操场和礼堂里举行。红旗猎猎,锣鼓阵阵,森林般的拳头,响彻云霄的口号,这儿曾是小镇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我上小学时,老师们一个个非常敬业非常严厉以外,还经常体罚学生,用木制的戒方击打手心。调皮捣蛋的学生,吃硬不吃软,你说他训他骂他没有用,但手心给教师的戒方一打,痛不可当,就老老实实的了。那时农民家的小孩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段大都是打骂,小孩子在校被老师打几下是无所谓的,不像现在的“小皇帝”,老师稍稍体罚一下,家长如临大敌,到处投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吕墅桥小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子,由此考入中学、大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不胜枚举。吴未来、李培康、黄寿康、常志刚、倪鹏飞、刘如萍、朱柏青、芮全坤……这些老师们大都不在人世,但我一直记住他们的名字。

吕墅桥河西的街道,则要比河东热闹得多。药店、豆腐坊、肉铺、鱼行、饭店、邮政所、自行车行,琳琅满目。上世纪60年代末,又设立了医院,创办了初中。怪不得解放初期的吕墅乡政府到后来的镇政府,都设有河西。河西街道由南北两条街面组成。它的最南端有一家小小的邮政所,小镇四周的百姓给外地的亲友联系,外地的游子给家乡的父母寄钱邮物,无不由此汇集发送。那年代,虽不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邮递员上门送一封信,递一件包裹,家人还是喜出望外的。1964年当兵到苏州,入伍5年,家里人给我传书,我给家人写信,都要经过邮政所。邮政所有辆自行车,东奔西簸,引人瞩目,因为它已是镇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文革中苏州两派武斗,邮政中断,我一个多月未能给家中发信,父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三天两头去邮政所打探有无儿子来信,最后逼着大哥冒着两派武斗的枪火,来苏州北兵营探望。

河西的商业网络,朱和尚的豆腐店开得很有名气。“牵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上爿好像龙吞珠,下爿好像白浪卷。”每天,将几十斤浸胖的黄豆用石磨磨成豆浆,接着用硕大的豆腐包过浆,将豆浆与豆腐渣分离。点上卤水,使豆浆凝固成豆腐脑,然后放入木框中的豆腐包压成老嫩不等的豆腐。其中点卤水是关键技术,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的。如此这般,主人家半夜三更就得起来忙碌,一家人干得大汗淋漓,天蒙蒙亮,就将一框框豆腐百叶出摊了。那时朱和尚手工做出的豆腐百叶,无论怎么做菜,或咸菜笃豆腐,或河蚌炖豆腐,或大烧百叶,或百叶结红烧肉,都令人胃口大开,百吃不厌。剩余的豆渣,则是喂猪的好饲料。不像现在的豆腐,出浆率太高,豆渣所剩无几,吃到嘴里都有些发苦。

上一篇:社区广东扶贫济困日的活动总结下一篇:校园艺术活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