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2024-09-17

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共9篇)

1.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一

学习杨善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自从听老师对我们讲起杨善洲书记后,让我们大家都很感动,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老师那述对杨善洲书记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句句感人,字字情真。杨善洲书记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期的团员,我更要认真地、仔细地学习。

“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做一名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

我们要向杨善洲书记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总是被他胸怀大爱、赤诚一生的事迹所打动。杨善洲书记“忠”、“诚”、“勤”、“检”、“信” 的优秀品格,今天我们缅怀先进、学习先进,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信仰追求,不断矫正和找准自己的生命航向。

他是人民的精神的先驱!带领这我们迈向更好的未来,杨善洲书记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在创先争优中锤炼政治品质。忠诚于党和人民。杨善洲书记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他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为了国家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为了国家他背负的太多太多了!为了国家他辜负的家人太多太多!到最后为了补偿家人也只留下了4万元对自己的老伴能过个安稳的晚年,就这样的一位老人默默的付出!他就是这样一位用一生奉献给国家的党员。他没有雷锋那的名声流传百年,他没有毛泽东那样的统一中国的成就。他只留下了,可以流传千古的树木,留下了他永垂不朽的杨善洲精神!留下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杨善洲书记诚以修身、一心为民的探索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培育公仆情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胡总书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

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追求。杨善洲老人60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把毕生献都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他的精神就像一面旗帜,树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们要以老人为榜样,在工作岗位的,要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即将退休的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留一丝遗憾;退了休的也要继续发挥余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新的人生目标中去、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知道了为什么学,学什么,那如何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杨善洲的崇高精神?回答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杨善洲作为一名老党员,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承诺,不仅仅是做实事,而且是将实事一做到底,甘愿选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余热。杨善洲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他的坚守和信念就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验金石”。

学习杨善洲书记,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杨善洲书记一辈子顾大家,舍小家。他去世后,人们整理他的文稿时读到:我对家庭欠债很多……但当时只有如此选择,不然,革命不成功,家庭无从说起。他担任地委书记后,按照政策组织部门上交了他家人“农转非”的报告,他闻讯后坚决要求撤销了报告。当时,“农转非”指标很紧俏,他说,“机关里大多数干部家属的农转非没有解决,不能只解决我的嘛。”他的妻子和大女儿一辈子都在农村刨土取食。

杨善洲书记后己的精神启示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永远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产党人并非不体恤亲人,不讲亲情,但群众有困难,怎么能够只顾自家过好日子,而不顾群众利益呢?杨善洲书记持有并践行的朴素思想,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把党的光辉形象刻在了人民群众心坎上。

杨善洲“不占便宜”的精神启示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自重、自省、自警,是杜绝假公济私的思想基础,这与制度建设同样重要。挥霍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不良现象,说起来是小节问题,却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一颗饱含对群众体恤之情的公仆心,是不会容忍假公济私的。

2.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二

一、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所谓“国学经典”, 就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经典, 首先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文献;其次, 它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 给人们提供一种哲理式框架, 具有启发人们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最后, 它能观照久远的岁月, 经常被后人重新刻勒, 对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造成深远而又常新的影响, 具有不朽的魅力。例如, 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 《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就是经典之作。这些经典正是我们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之本, 对于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我们应保持恭敬、宽容、弘扬和传承的态度对待。黑格尔认为:“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 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 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一) 民为邦本精神。

民为邦本精神, 其实就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把人放在首要位置上。它是国学经典的基本精神之一。民为邦本思想在国学经典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 民众是得天下安国家的根本。如在《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孟子·离娄上》说:“桀纣之失天下也, 失其民也;失其民者, 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

其次, 安民、重民。此论在国学经典中体现得最突出。如儒家大师孔子一直主张爱民、富民且教民。《论语·尧曰》:“虽有周亲, 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在予一人。……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 信则民任焉。”在此论述中, 民即百姓, 位列第一。孟子———儒家学说集大成者, 更是将此思想发挥到极致, 如《孟子·尽心下》:“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不仅儒家而且道家学说中也有鲜明的重民爱民思想。如《老子》第四十九章:“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经典中的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 为了维护天下的稳定与和谐, 虽然也有弊端, 但是这种民本思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可以成为对抗凶残的君主专制的精神力量。

(二)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领域中, 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渗透于其中, 形成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传统价值观念, 并一直为后人实践。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深厚感情, 是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土地、国家和民族怀有的依恋之情, 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 经过千百年的凝聚, 无数次的激发, 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 升华为爱国意识, 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 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班固的名言“爱国如饥渴”, 詹天佑的“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们必须坚持爱国主义。

(三) 自强不息精神。

《周易·乾》:“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 (即自然) 的运动刚强劲健, 相应于此, 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 力求进步, 刚毅坚卓, 发愤图强, 永不停息。故而, 自强不息之精神, 是要人们效法天地, 在学、行等各方面不断努力, 即便遇到挫折也要发愤图强。国学经典强调“天人合一”, 认为人源于天地, 是天地的派生物, 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孔子就对这种精神加以践履, 自述:“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有一次, 孔子在河边对弟子们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 珍惜时光, 努力进取。王夫之于垂暮之年, 疾病卧床, 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 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 体羸多病, 腕不胜砚, 指不胜笔, 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 力疾而纂注。”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 使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 压不垮, 打不散, 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割舍不了的。孙中山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疾呼要“振奋民族精神”, 毛泽东在民族抗战最艰难的时刻,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军民, 战胜困难,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其道理也在于此。正是具有自强不息的这种精神, 中华民族才能坚韧不拔地开创属于自己独特的道路;正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中华民族才能在与入侵的外来势力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维系中华民族的独立存在。

(四) 爱好和平精神。

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 平等相待, 友好相处, 求同存异, 团结合作,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热爱和平而著称于世, 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经典中关于爱好和平的语句非常多, 如:《左传·隐公六年》的“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 《论语·学而》的“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子路》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礼记·中庸》的“君子和而不流”, 《孟子·公孙丑下》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林逋《省心录》的“和以处众, 宽以接下, 恕以待人, 君子人也”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念, 也将追求“大同世界”作为社会理想。而今, 中国人民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更需要有长期的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二、国学经典对建设当代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这些民族精神是我国人民在当代以至未来的时间里继往开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自主精神。

民族独立, 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 我们赖以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并且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当代。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大爆炸的时代, 世界由于信息的紧密联合, 已经由“国家”转变为“地球村”, 各个国家变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关系, 各民族间的交流在不断扩大和增强。中华民族必须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必须学会在对外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 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主等民族精神。

(二)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民族创新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河奔腾不息的动力之源, 是民族精神中灿烂的明珠。民族创新精神指民族精神中积极追求真理, 不惧邪恶, 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精神气质。新的时代,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连绵不绝的民族创新精神。当今世界,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树立民族创新精神, 在继承前人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探索新知, 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科学技术的创造性有机结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当代社会, 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撞击和竞争, 因此, 我们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以便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之间存在众多差异, 包括语言、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等, 如果各民族缺乏团结的意识, 那么中华民族只会成为一盘散沙, 容易被其他国家有机可乘。因此, 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发挥其特有的凝聚力, 联系国内外所有爱国同胞, 鼓励人们发扬真诚、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祛除一切隔膜和仇恨, 形成一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合力, 营造出中华大家庭的氛围。

(四)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可以提高全民族成员的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及凝聚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重要一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唯有思想文化素质提高了, 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才能增强全民族成员为社会主义的奋斗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增强民族凝聚力。最近几年, 我国发生了如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贵州雪灾等自然灾害, 在灾害发生后,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和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展开救援, 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些事迹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 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全民族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无坚不摧的气势, 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植根于中华文明,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资源, 激发民族自豪感, 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焕发民族进取精神,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祖国统一、富强、民主和文明而奋斗。

摘要: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包括民为邦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爱好和平精神, 这些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关键词:国学经典,民族精神,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香云.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12 (2) :93.

[2]刘俊田.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279, 181, 156, 284.

[3]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4 (4) :21.

[4]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 1986 (12) .

3.雷锋精神的当代意义 篇三

志愿者简单说就是义务做好事,不管在哪个社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倡,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志愿者与雷锋究竟什么关系呢?雷锋不仅仅是一个人,也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雷锋精神同样可以简单概括为“做好事让人快乐”。因此,雷锋精神与志愿者一样,都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从志愿者还有机构性的成本支出来说,完全个人化的雷锋精神毫无功利目的,因而更显得崇高。

雷锋精神是基于中国土壤长出的一棵大树,就算这棵树不那么光滑、有时会遭遇虫害,但它依然能遮风挡雨,依然能护佑泥土,依然能净化空气。我们抛弃雷锋精神,等于抛掉了自己的文化根脉。引入西方的志愿者,只相当于找来了别人的枝叶,最多算是引进了一个新的植物品种,能否适应中国的土壤还未知,但仅此一个行为,就变换了我们的道德评价标准。在别人的标准下,中国人立即就落后了,就愚昧了,就野蛮了,就缺乏道德了。对于工业产品和商品来说,这是用别人的标准来削足适履;对于文化来说,这就是一种话语权的转换。制定标准和拥有话语权的人毫无疑问具有天然的优势。由此,中国文化、中国人、中国的整个历史在别人的话语权下,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我们的文化自信荡然无存。

事实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所有不同文化下的民众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中国人在各方面从来都不比任何民族差,因此,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应该是相对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前提是人人平等,而非某人具有无法改变的文化劣根性。由此,我们再来理解土生土长的雷锋精神,它具有和志愿者一样的价值,毫不逊色,甚至更崇高。我们为何要毁掉自己的文化根脉,彻底改变自己的文化基因呢?这种做法的唯一结果就是有效地打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必须捍卫中国特色的雷锋精神,我們必须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如此,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如此,我们才能认真地检视自己的不足,信心十足地改进我们的缺点,而不用陷于永远无望的“劣根性”中自暴自弃。

这就是我们今天重新提倡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当然,我们在文化上也没必要非此即彼地极端化。对于志愿者活动,正是因为它与雷锋精神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们也不必文化排外。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学雷锋志愿者”这样的称呼,我认为非常值得提倡。如果说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学雷锋志愿者”就是一个极佳的体现:我们不必割断自己的历史根脉,我们不必把自己变成无根的浮萍;我们更应该立足自己脚下的土壤,有选择地吸收借鉴他人有益的东西。所以,“向雷锋同志学习”是一个应该继续大声疾呼的中国宣言。雷锋精神是无愧于任何文化的高尚精神,它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也属于全人类。

4.韵律操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四

关键词:大学生,韵律操,创新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件衣衫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韵律操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阳光韵律操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全面推动“三走活动”的深入实施。当前, 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能力。在创编韵律操时, 力求使每一个韵律操都有不同的主题, 也要处理好韵律操与艺术表演的关系, 符合身体素质锻炼的要求和规律, 同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使鲜明的音乐与每一个韵律操的主题紧紧相扣, 更能烘托校园文化氛围。

1 韵律操及其发展

韵律操是徒手操的一种, 由走、跑、跳跃、转体、平衡、波浪等。动作及各种舞蹈的基本步法组成。韵律操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年龄、性别、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便于进行教学与训练。韵律操的动作突破了徒手操的范围, 它不仅有艺术体操的弹动性、现代舞的基本动作、还结合了富有古韵的民族舞, 这也增强了韵律操的动作美。韵律操的动作简单易学, 通过与不同风格歌曲相结合而编排出的舞蹈内容比较丰富。同时可以改善学生体形体态, 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配合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能充分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在音乐运动中陶冶情操, 提高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韵律操的开展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韵律操进行有效的拓展, 使得学生在健身活动中体验快乐、享受快乐, 其高品位的校内健康生活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2 韵律操的编排

2.1 韵律操国学经典相结合

将我国传统国学文化经典《弟子规》中的“信”和“文”与韵律操融为一体, 实现了韵律操与国学文化的结合。诵经练操, 得而乐趣, 利于身心, 弘扬国学, 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动作简单舒展, 活泼可爱, 适合学生练习, 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韵律操与国学经典相结合, 编排动作主要围绕“简单”“特色”“生动”“规律”“舒展”“节奏”6个理念进行动作的筛选设计。这6个元素都是当代大学生坚持科学锻炼和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特色韵律操创编的关键内容和核心理念, 既激发了学生的锻炼兴趣, 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 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2.2 韵律操与音乐相结合

《5.6.7.8》:韵律操与音乐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艺术乐感。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是韵律操运动的基石和灵魂。《5.6.7.8》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歌曲。青春、活力、优美的音乐可以拓宽学生心中的表现空间, 乐感的变幻具有艺术感染力。因此, 在选择音乐时通常选择一些节奏感强、较易理解的音乐, 逐步向节奏较难理解的音乐过渡, 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练, 培养学生“艺术乐感”, 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带有艺术乐感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编灵感, 强化学生的艺术表演力。保持音乐与动作风格和节奏的协调和完整, 这不仅能够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体会韵律操与艺术乐感的真谛, 更能慢慢地使得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整套韵律操的律感。

2.3 韵律操与艺术表演相结合

《今夜舞起来》通过编排动作使韵律操与艺术表演相结合, 培养学生艺术感。人的一生要有两个不离不弃的朋友——图书馆和运动场。知识与运动协调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走出教室, 走出繁重的课业压力, 放松身心, 进行韵律操活动, 让学生劳逸结合, 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韵律操在“艺术化”的推动下, 不断形成一种和谐美的创造活动, 使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得到身体上的放松、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审美能力上的提高。通过韵律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美、肯定美、模仿美、创造美, 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三走”活动中, 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升个人品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韵律操与艺术表演相融合, 其审美理想是至善至美的一种愿景, 是学生对韵律操审美活动的深度体验。同时体现出学生及教师对于韵律操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 激励着教师推动韵律操科学发展, 也吸引着学生对健身理想化的创造。

2.4 韵律操的动作编排与学生配合、互动相结合

《青春修炼手册》编排动作与学生的配合、互动相结合, 培养学生表演配合能力。人人心中有集体, 各尽其责共同努力, 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 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 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 超越个体的局限, 发挥集体的强大作用, 才能产生1+1>2的效果。《青春修炼手册》作为当代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 在编排动作中通过让学生配合,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配合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更能够活跃气氛, 还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体平衡,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演力, 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下学有所获, 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表现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将学生艺术才能中最完美的一面展示激发出来。同时利用动作编排特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增强集体凝聚力, 从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韵律操的重要作用

3.1 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韵律操动作的编排、音乐的结合都是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的, 学生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 喜欢去接触去学习, 同时在动作编排上主要偏简单易学, 打破以往单一没有吸引力的舞蹈动作, 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动作,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学到舞蹈动作, 又可以使其身心得到锻炼,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韵律操中来, 形成一个以体辅德, 以体育美的良好运动氛围, 所以韵律操更好的施行已经成为必然。而现如今当代大学生校园活动比较单一, 运动量比较少, 每天的韵律操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 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放松, 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通过韵律操的编排,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让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

3.2 符合校园文化特点

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具有高素养的学生, 所以教学工作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核心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良好的学园文化建设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韵律操有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也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3 符合阳光体育的发展要求

韵律操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不仅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落实韵律操的实施。韵律操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还提高了学生对锻炼的兴趣, 真正实现了学校要求的从“要我锻炼”过渡到“我要锻炼”, 有了学生的热爱, 韵律操才能更持久更有活力地健康开展。

4 韵律操的价值

韵律操不仅能让学生身心得到全方面发展, 还能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团队配合能力、优美的身体姿态, 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思想感情, 消除紧张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保持阳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4.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动作编排、选择音乐, 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采用小组进行辅导训练, 每一个小组都有协调能力比较差的同学, 最后一对一面对面学习, 使学生更能掌握动作要领, 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在创编过程中, 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而创编出一套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韵律操, 这样不仅在创编中锻炼了身体, 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韵律操当中, 形成一个集体活动的形式。不仅通过创编可以提高学生团队的精神, 还能通过动作的配合, 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合作完成才是舞蹈的最好体现, 真正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团队精神是参加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自身素质。

4.3 培养学生的锻炼热情,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以往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 教师都是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以最终的体育成绩作为考核的手段, 最终使运动与体育的含义比较模糊, 扼杀了学生对锻炼的积极性。通过韵律操充分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伴随着音乐可以主动地参与进来, 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的兴趣, 使韵律操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潘桂立.体操课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6) :217.

[2]耿菲, 王国福.浅谈美育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2) :219.

[3]孙学军.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学习方法浅谈[J].黑河教育, 2011 (11) :40.

[4]立方玉.幼儿艺术体操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6-13.

[5]刘丽萍.韵律操在高校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作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 :114-116.

[6]刘飞宁.论我国大众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J].湖湘论坛, 2008 (1) :93-94.

5.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五

《阿Q正传》不仅暴露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国民的弱点,而且也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阿Q的失败不仅是国民性的失败史,也是民族的失败史。通过阿Q这个典型,鲁迅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也渗透了作者对民族和人民伟大的爱。

《药》:鲁迅写《药》的目的正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通过人血馒头的故事,一方面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坚强不屈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群众麻木和无知。同时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不依靠群众的缺点。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拿来主义》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对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治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重建中国人健康的精神性格,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砸碎黑暗的旧世界,建立光明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实鲁迅和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毛泽东是分别从思想和实践上努力改变黑暗破碎的现状,他试图通过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来改变当时人们愚昧麻木落后封建的思想意识并唤醒人们起来反抗腐朽黑暗的旧社会,这也正是当时社会最正直最良心最责任感最正确的声音,是能医治当时满目疮痍中国的良方,他已经做到文人所能做到的极限了,而且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赤子之心了,正是鲁迅的这种深刻彻底的批判现实主义作风,在否定呐喊斗争中使我们的国家更进步,更完善。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芒正是鲁迅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其实这和屈原杜甫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这种撕心裂肺的痛切感受和直指本质要害的精确深度在语文教材其他作家的作品里是难以体验的。他作品最地道的犀利凝练的文风和对民族人民最深沉的忧思内容也是最能激起学生灵魂最深处的震撼和思索的。在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里他的作品是百花齐放中最美的风景之一。

当今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搞建设努力实现强国梦想,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国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年华景象,但这只是一个好的开端,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人口问题,体制问题,法制问题,腐败问题,人性问题,各种恶习等等,远不完善,而且一个社会永远也不会尽善尽美,这就需要鲁迅式的深切关注,鲁迅式的深刻批判,在关注中发现问题,在批判中解决问题,在不断完善中推动社会前行。这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声音。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嘛!

中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可以接受美文熏陶,健全人格,树立理想。那么具体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当代中学生形成什么样的精神性格呢?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批判现实主义的作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使命感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正直善良有正义感嫉恶如仇的品格,刻苦学习报效国家,满腔赤诚投入到国家建设中,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生存发展最需要的力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根基!引申开来我们的中学生只有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才可能会爱其他的国家和人民及至全人类,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充满关爱,努力工作。

6.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六

【关键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 创新意义

全人教育思潮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全人教育既是对古希腊和谐教育思想的传承,对卢梭以来自然教育传统的回归,更有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坚守。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理念,全人教育致力于矫正教育片面强调认知与理性因素之偏颇,主张提升直觉、情感、想象等人文因素在教育中的位置,努力探寻塑造全方位和谐发展之“全人”的路径。本文旨在联系国外全人教育丰富实践,研究全人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与基本主张,并以创新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为视点,阐述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全人教育思潮的产生背景

“全人教育”指以激发人的全面潜能、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心理学家卡克夫倡导“全人”的心理学研究取向,认为人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不可分裂、不可分割的整体。将心理学“全人”概念引申到教育范畴,即为“全人教育”,意即“健全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亦即德、智、体、群、美兼筹并顾、均衡发展的教育。所谓“全人”者,既不是至善至圣,堪供表率群伦,垂型万世之“完人”,也不是精通六艺、文事武备兼具之稀世“全才”,而是指人格健全、身心均衡发展之常人,是人人均可达到的人生境界。“全人教育”兼顾理性、情感、意志和性灵,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惟有以“全人教育”为指向引领四者均衡协调发展,才能造就出品德高尚、智力发达、体格强壮、敬业乐群、审美高雅的“完整之人”。

一般认为,基于古希腊雅典自由教育思想的西方通识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滥觞。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摆脱外在技术、技能的功利与实用,陶冶人的情操与道德,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在古雅典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艺”和“四艺”。所谓“三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辨证法,“四艺”是指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其目的在于培养完善人的心智与思维。这种自由人教育或博雅教育,显而易见是以培养“自由人”或“绅士”为指向的。所谓“自由人”或“绅士”,在这里无疑有“通才”的意涵。13世纪以后,欧洲相继建立了中世纪大学,七艺(即三艺与四艺的合称)仍然是当时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一直延续到15世纪末。从15世纪末开始,在人文主义思潮、宗教改革运动和科学革命的影响下,以前大学中“七艺”的教学内容逐步下移到中等教育阶段进行,高等教育则步入按学科或专业设置专门院校主要从事专业教育的轨道。

建基于知识专门化之上的教育专科化格局,是近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根本特征。十九世纪以前,传统大学里,不论中国或西方,所讲的知识或学问绝大部分属于“人文”范畴。十九世纪科学进入大学后,大学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确立了所谓“知识的科学典范”,即知识之是否为知识或者知识之纯度确认皆依其科学性来判断。科学不独被视为知识的一种,更在科学与知识之间直接划上了等号。在现代大学中,自然科学固是科学之正典,社会科学亦越来越效仿自然科学,复制自然科学之范式,以致人文之学亦以“人文科学”自称。现代大学兴起之初,德国大学即排除神学,中国大学亦废除经学。二十世纪之大学,已然成为一个没有信仰的学术的俗世教堂,讲求“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价值教育日渐边缘化。对此,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鲁易斯以哈佛学院为个案,有过深刻反思。他在2006年出版的《卓越而没有灵魂:一间伟大学府怎么会忘了教育》一书中指出,哈佛近半个世纪来,在研究与创造科学知识上有十分卓越的表现,但是哈佛已忘掉了更重要的教育大学生的角色。他认为大学应促进一个学生在心智与心灵两方面的成长,使之成为“学识”与“品德”兼有的“全人”,但“大学已经失去,实则是自愿地放弃了型塑学生心灵的道德权威”。鲁易斯对哈佛的批评,既适用于美国许多大学,也在一定意义上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因此,现代大学教育在研究和创造新知识、追求真理上的成就不可不肯定,但如何避免堕入“卓越而没有灵魂”的陷阱则不能不深切反思。要走出“卓越而没有灵魂”的大学教育困境,让所有学生都有接触价值教育的机会,推行以全人教育为导向的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全人教育理论渊源与主张

全人教育思想,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和谐就是善”的思想、裴斯塔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念,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论”,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想。在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家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从人性和人的自由出发,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了造就“完全的人”的教育目标。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首先提出了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应的“通识教育”概念。进入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全人教育思想得到充分发展。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理想、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培养完美的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极力主张推行通才教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和智力,而且包括情感、志向、态度、价值观、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整体发展;而罗杰斯则明确主张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在东方,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则将“全人教育”理念推进到运作层面,提出了包括“真、善、美、圣、健、富”在内的“全人教育”六大指标,即“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激进主义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经美国学者隆·米勒的系统梳理与阐述,建构起以“人的整体发展”即全人教育为宗旨的教育理论。1988年,米勒在美国创办第一份以研究全人教育理论为宗旨的专业期刊——《全人教育評论》。1990年6月,在米勒倡导下,8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全人教育研究者在芝加哥签署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观点》(又称“芝加哥宣言”)。

“芝加哥宣言”提出了推行全人教育的十大主张:(1)为人类的发展而教。个体的发展应优先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的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类发展的内在可能性;(2)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必须用学习类型理论、多元智慧理论、学习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指导教学,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3)经验的关键作用。教育的目的是让个体经由经验自然而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借助有限的、割裂的、预先编制好的“课程”来汲取知识和发展智能;(4)整全的教育。全人教育的整全观主张宇宙是一个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5)教育者的新角色。教师必须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学范式,教师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6)选择的自由。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学习者都应有自我选择的机会;(7)为参与民主社会而教。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教育模式,培养公民的同情心、体谅、正义感、原创性思维和批判思维;(8)为培养地球公民而教。要确立地球生态的思想,要传授一些普遍价值,引导人们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爱、同情、智慧、真理、和谐;(9)为地球的人文关怀而教。教育必须能够激发个体对地球的人文关怀,使人们认识到宇宙星球间的互赖本质、个人和地球万物间互相依存的协同关系,认识到每个人在生态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肩负的责任;(10)精神和教育。教育必须不断培育个体的精神,使其健康成长。全人教育不是一种特殊的课程或方法论,而是一整套教育思想,它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个体的多样性,强调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强调培养全人。以“芝加哥宣言”出台为标志,全人教育理念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形成了声势浩大、蔚为壮观的全球性全人教育改革大潮。

三、全人教育思潮对通识教育创新的意义

“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体现着两种不同的育人观念。从实践层面看,“全人教育”典型案例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实施通识教育历史悠久。早在1945年,就提出了旨在培养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普遍性价值的“完整的人”的通识教育目标。其后,哈佛实施了30多年核心课程教育,即我国大学正在推行的通识教育。哈佛通识教育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必须选修规定门数的与专业有联系或无联系的核心课程,旨在扩大知识视野,奠定人文根基。实施核心课程制,使哈佛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中名列美国大学前茅,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课程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被指过于功利,过于强调学科特点,无助于打通知识之间的界限。为此,2007年哈佛启动了以全人教育为取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推出全新的课程计划。其特点是,其所有课程必须覆盖除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始终处于探索知识、接近真知的过程之中,有效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实际,从破解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出彩、师资配置不叫座、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学缺乏吸引力之困局的视角看,引进全人教育理论、借鉴国外全人教育经验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启迪之一是,通识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复制。西方的通识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经由纽曼所倡导的“博雅教育”,发展到受马修·阿诺德影响而推行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内涵和外延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仅从美国看,从19世纪初叶耶鲁大学提倡自由教育开始,经由哈佛大学的选修制、集中与分配制、哥倫比亚大学的西方文明课程、芝加哥大学的经典名著课程计划,到哈佛的通识教育计划、核心课程计划,直至目前哈佛实施的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课程计划,充分说明,通识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契合学生需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变的,惟有培养有思想、有判断力和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合格公民之目标、塑造全面发展之“全人”的愿景。

启迪之二是,通识教育既要引入理念也要引进“操作规程”。我们知道,美国通识教育的成功得益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作为保障,其核心要素有二:一是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学生一起读书、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研究成果。二是举全校之力为全人教育创造最优条件。美国通识教育有三个互通互联的支撑平台:首先是教学体系设计平台,凸显文理交融取向,强调核心课程与原典阅读的呼应;其次是宿舍文化育人平台,即导师深入宿舍就学习或生活问题跟学生进行坦承交流,学生以宿舍为课堂组织各类学习活动;再次是学生社团活动与和实习平台,由此步入投身社会实践的轨道。而国内高校通识教育之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忽略了对国外通识教育操作规程的借鉴,缺乏社会学意义上的“操作守则”的支撑。作为因应之策,应当尽快补上通识教育“操作规程”之缺失。其一是强化审慎思考能力训练,打造学生锤炼批判性思维之载体;其二是加强审美愉悦训练,打造学生增强审美育能力之载体;其三是突出美德养成,打造夯实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载体;其四是凸显学生健全人格训练载体,打造提升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载体。从长远看,我们应当致力于将全人教育导向的通识教育,逐步提升到通识教育的层面,最终实现由通识教育向全人教育的全方位转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全人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具备健全人格、人文底蕴、公民美德以及行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

[2]王本法:简论通识教育的历史嬗变和时代内涵[J].济南大学学报,2005(03).

[3]甘 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3).

[4]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野[J].复旦教育论坛,2006,(04).

[5]哈里·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与师资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05).

7.诺贝尔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七

一、诺贝尔简介

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出生于1833年家庭破产之时, 致使诺贝尔年幼时特别体弱多病。在诺贝尔出生不久, 他的父亲伊曼纽尔曾担心他活不长, 但诺贝尔的母亲卡罗琳却信心十足地认为她能以对病弱的小诺贝尔呕心沥血的爱去感动上帝。诺贝尔4岁时, 父亲伊曼纽尔坚定而又有些悲壮地跨上了开往芬兰的渡轮。他要先去芬兰, 之后去彼得堡, 实现他那已经做了多年的俄国梦。家中剩下诺贝尔的母亲卡罗琳、8岁的大哥罗伯特、6岁的二哥路德维和小诺贝尔, 家里的生活开销完全靠着他们自家开的牛奶蔬菜店, 但所赚的钱还是难以维持母子四人的基本生活。诺贝尔的大哥和二哥为了帮妈妈赚钱维持生计, 在寒冷的冬天里走街串巷, 大声叫卖火柴。这样一个如此病弱的诺贝尔, 又出生于家庭极度困难之际, 包括他的父母亲人在内, 谁又能预料到他此后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并成为推动世界科技、和平事业不断发展的伟人呢?

二、诺贝尔精神的介绍

细探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心路历程, 挖掘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成功的秘诀, 我们不难发现, 获奖者国籍、性别、性格、研究方法各不相同, 但无一不充分体现诺贝尔精神。我们将诺贝尔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诺贝尔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和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 一生共拥有355项发明专利。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科学的灵魂亦是创新。回顾诺贝尔科学奖百年的历史, 每一项奖励都可以说是科学家们的原创性结果。自然界是无限的, 大自然的奥秘也是无穷的, 人们对其的认识是很有限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是要求人们不断地探索、发现、发明、创造。获得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重大理论的突破, 即为原创性创新。原创性创新是技术发明、新产品设计、新体制创生、新方法形成的基础。[1]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每一个原创性创新的成果中均体现了创新精神。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格的完善, 都需要这种创新精神, 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都需要这种创新精神。

诺贝尔注重实验, 每一项发明都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这更进一步体现了诺贝尔作为科学家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他注重创新, 在其征服硝酸甘油的历程中, 他先后从事了雷管、黄色炸药、胶质炸药、无烟炸药等重大技术发明,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 因此其过程是曲折的, 是需要经历许多艰险、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唯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才能做到败不馁, 将阻力转化为动力, 才会正式失败, 在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才能进一步探索、开拓、不断进取, 最后走向成功。正如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作为发明家的诺贝尔, 一方面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忠于发明创造和科学事业。另一方面, 其深受父母思想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诺贝尔“以促进人类进步和福利事业, 以纯粹的理想主义为目的”, 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 并以设立诺贝尔奖的方式来体现其对人类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终极关怀。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贯穿于诺贝尔一生的实践之中, 并最终通过其遗嘱而确定。诺贝尔始终认为“有钱不能使人幸福, 幸福的源泉只有一个———是让别人过得幸福”。在诺贝尔事业有成的时候, 他赞助慈善事业, 仔细阅读每一封求助者的信件, 并为其解决困难提供资金帮助。科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是获得真理, 是为了向人类揭示前人未发现的新事物, 解释前人解释不了的现象, 阐述前人没有阐明的事物发展规律, 展示前人所不知晓的新事物。科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最崇高的社会价值在于为人类造福。科技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社会活动, 科技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 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 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并不是为了诺贝尔之名, 更不是为了得到诺贝尔奖金而去做科学研究。诺贝尔科学奖与功利事业格格不入, 这告诉我们在勇于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决不能急功近利。

三、诺贝尔精神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无论对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 还是对全球科技和社会的融合, 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也无论是对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抑或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 弘扬诺贝尔精神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 落实到当代大学生, 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 诺贝尔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 应求真务实, 奠定扎实的基础, 多进行知识储备, 才能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 才能看到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才能有助于发现新事物、新规律。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时刻提醒自己, 不论你开始的目标是什么, 只有当你最终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时你的奋斗才能保证你的成功。

其次, 诺贝尔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应开阔视野, 大胆探索;勇于质疑, 敢于创新。积极参加一些讲座、学术交流活动, 在科学、平等、宽松的学术氛围中积极思考, 这有利于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有助于创新。

最后, 诺贝尔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专业知识的场所, 更是人文精神的熏陶重地。当代大学生应明白做人是立身之本, 更应明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服务人民。因此, 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将诺贝尔精神牢记在心, 随时提醒自己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摘要:通过阅读诺贝尔的生平事迹, 可以将诺贝尔的精神特质概括为: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特质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 开展科学研究, 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诺贝尔精神,当代大学生,启示

参考文献

8.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八

一、儒家五常思想的核心内涵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单个的思想道德范畴, 五常在孔孟的思想体系中早已得到十分详尽的阐释, 而真正将这五种道德规范提取并进行整合的是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记载, 他在贤良对策中提到:“夫仁、宜 (义) 、礼、知 (智) 、信, 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饬也。”至此, 五常思想逐渐成为后世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

仁是儒家所遵循的最高道德操守, 也是其他道德规范得以衍生的思想根基, 孔子倡导“仁者爱人”。要求人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肯定别人的价值, 促成别人的幸福, 建立一种平等、无私、博爱的人际关系, 从而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君子不仅要爱人, 还要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 自己所厌恶的, 不愿做的事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 这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关系。如果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忧别人之所忧, 乐别人之所乐, 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便自然形成。儒家始终重视对仁爱之心的培养, 倡导对自我修养的提升, 从修身直至齐家、治国、平天下, 达到自我身心与社会理想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义者, 宜也。” (《礼记·中庸》) 义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思想与行为的恰到好处、得体适宜, 是人们对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利是人们自然而共同的内在要求, 但如果只想得一己之利, 便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 这便为义所不容。义并不排斥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它所寻求的只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普遍适宜的度, 一旦利与义发生冲突, 那么“重义轻利”便为君子的必然选择。儒家将义置于相当高的地位, 经常仁义并称。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仁义之邦, 孟子说:“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 (上) 》因此, 自古以来,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便成为儒家君子的最高道德准则。

如果说仁与义还是从内在价值评判的角度约束人们的思想的话, 那么礼则更注重从具体的外在行为规范层面规定人们去做符合自身身份与地位的事情。仁义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有着高度的浓缩与抽象性, 这就需要把内在的价值准则转化为外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以礼的行为方式规定人们什么应该去做, 什么不能去做, 理其序、正其位, 从而形成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 达到社会的融洽和谐。

智作为五常之一具有深浅两层涵义, 浅显层面的智有着智慧、知识的意思, 是通过长期的学习而达到的一种丰富的知识积累。而深层意义上的智则是理性的象征, 是人们明辨是非好恶的道德观念。“知者知人……知者自知。” (《荀子·子道》) 智要求人们不仅要知人而且要自知。知人即知道别人的优点、缺点, “见贤而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理解别人的悲欢愁苦从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自知则要求对自己有一个冷静清醒的认识与衡量, 并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只有知人知己, 明辨是非, 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崇高的道德操守, 从而达到“智者不惑”的境地。

信, 即信用、诚信, 是由“允”、“孚”发展起来的一个道德范畴。儒家十分重视信在维系正常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要求人们重守承诺、言行一致, 使言行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相符合。重守承诺作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现代化的今天更是具有维系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只要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以诚待人, 不欺诈, 一诺千金, 那么良好的人际关系便自然形成。

二、儒家五常思想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1.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 在精神文化领域, 现代人却面临着普遍的困境。西方享乐主义人生观与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渗透到当代大众生活, 一掷千金、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为不少人钦羡与认同。这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又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与散布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养成了他们虚荣、攀比、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人格, 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重重困难。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确立起新的道德范式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在五常的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义的教育有助于匡正他们唯利是图且愤世嫉俗的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信的培养有助于扭转他们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的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进行智的指导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意识, 懂得时时反省自己的缺陷与过失, 在慎独中体察自己的言行。五常思想着眼于人们的内在修为与提升, 提出了完善而可行的道德规范, 避免了人们思想的偏颇与独断, 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2. 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同学与师生关系

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 大学生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在学校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校园中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简单, 主要为同学与师生关系。而近年来, 随着社会不正之风的入侵, 原本单纯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正日益受到威胁, 出现了诸多影响同学、师生关系的不良因素, 甚至酿造了一出出令人痛惜的校园悲剧, 校园同学与师生关系迫切需要合理的道德规范加以匡正。儒家五常思想致力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对高校同学、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仁的提倡有助于师生之间相互谦让, 相互爱戴, 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避免相互的矛盾与冲突;礼的倡导有利于师生恪守其职, 自觉遵循符合自身身份的行为规范, 学生从业于师, 对老师敬爱有加, 不冒犯师尊。老师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不仅在学问, 更在道德方面对学生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信的推崇有助于同学、师生之间重守承诺且相互信任, 避免了违约猜忌造成不和谐举动。只要学生与老师都能积极落实五常所倡导的道德准则, 那么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便自然建立。

三、儒家五常思想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对策

1. 增设国学课程, 加强对儒家五常思想的学习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 经过几千年的推延与沉淀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社会与政治环境的影响, 儒家思想固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建糟粕性, 但是, 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积淀与传承, 其中蕴含的永久的深邃合理性却不容忽视。毛泽东同志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2]在社会文化环境极其复杂的今天, 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 去粗存精、明辨好恶, 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的精神资源。在高校德育建设方面, 要重视儒家五常思想的借鉴意义, 增设国学课程, 对大学生普及五常所规定的社会道德要求, 将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社会环境相融合, 用儒家五常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自觉对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2. 加强以五常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有人的地方即有文化, 多人形成的集体则存在着文化场。文化场是人共同构建的, 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体。“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 无时无地不以环境和氛围熏陶人、教育人, 体现出‘无意识教育’的特征。”[3]因此, 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作用, 努力加强以五常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让五常思想深入人心。例如, 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儒家五常思想学习的讲座, 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举办国学知识竞赛, 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努力号召大学生走出校门, 在社会实践中落实五常思想的道德要求。

3. 改革与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应试教育的体制极力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把握, 因此, 学生的评价制度一味向学习成绩靠拢。这种单一的学生评价固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竞争意识, 但却在另一方面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与道德情操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 这是最重要的。”[4]因此, 高校应进一步改革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系, 更多地将学生道德的考量纳入到德智体美劳综合的评价体系上来, 应建立一套以儒家五常思想为指导的完善、合理的道德评价准则, 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胡瑞, 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0期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857页.

[3]肖谦, 陈艳飞.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内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5月.第5期.

9.树立新主人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九

关键词:珂勒惠支;版画;内在精神;现实意义

一、凯绥·珂勒惠支生平

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1945),原名凯绥·勖密特(Kaethe Schmidt)。1867年7月8日生于德国柯尼斯堡, 1881年开始学习绘画与雕刻,1889年去慕尼黑深造绘画艺术,深受德国著名的版画家麦克思·克林格尔铜版画技法的影响,我们能够自珂勒惠支早期的作品中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底层人民的生活情况。1928年,珂勒惠支被授予教授头衔,并担任柏林艺术学院版画部主任,直至1933年,希特勒对德国文化部进行法西斯镇压,珂勒惠支被解除了在柏林大学的一切职务,作品被禁止出版和展览,最后于1945年逝世于德累斯顿附近的摩里茨堡。

二、珂勒惠支版画的内在精神

珂勒惠支所处的创作时代是相对来说动荡的时代,一方面资本主义大力剥削劳动力,造成了非常大的贫富差距,珂勒惠支与其丈夫长期生活在贫民区,它的丈夫为穷人治病,而她则描绘底层人民的命运。另一方面珂勒惠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失去了她的儿子,她通过版画无情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让人们直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在此本文章仅选取珂勒惠支的《战争》组画,以阐述珂勒惠支的时代意义。

珂勒惠支于1919年师从巴拉赫学习木刻,她的作品黑白对比及其强烈,粗狂有力的线条使画面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她于1922年至1923年创作了系列组画《战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牺牲》,该画也是鲁迅首次将珂勒惠支的画介绍到中国,刊登于《北斗上》,这对于当时中国的版画影响非常的深刻。从画面的内容上来看,《牺牲》是以一位裸体母亲怀抱一个熟睡的婴儿作为画面的主体构成的,母亲的双颊凹陷,能够看出长期忍受饥饿。从画面的构图上来看,白色的半圆背景包裹住黑色的圆形背景与主体物,画面的刀痕酣畅淋漓,像是在诉说一种苦难,具有着极强的悲剧色彩。《牺牲》刻画的不仅是她所处的时代的大多数的母亲形象,更是在诉说着她自己的命运,战争无情的剥夺了她大儿子年轻的生命,使得她这位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体现了作为一名母亲的悲哀与无奈。

《双亲》也是《战争》组画之一,画面的主体内容为一个男人单手捂着脸,另一个手轻放在一个女人的肩上,整幅画面中看不到人脸和表情,却传达出了一种深切的悲哀之情,整幅画面的背景为纯白色,而主体为黑色,衣服的处理直接为大刀线刻。

《母亲们》是《战争》组画的第六幅,画面中的母亲们紧紧的相拥在一起,整个画面中对每一个人的表情都进行了刻画,却无不传递出一种恐惧之感,母亲作为孩子的保护者,在战争面前却无能为力,画面的背景同样处理为纯白色,主体物的上半部分相对较灰,下半部分为黑色,因此画面整体的构图更加的稳定。

珂勒惠支的版画多是表现普通民众的疾苦,是处在这个世界中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尤其是在《战争》组画中,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在世界大战之后,整个欧洲陷入了一片恐慌,底层的人民忍饥受冻,母亲们保护不了孩子,这是对无情的社会的控诉,她的黑白木刻似乎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屈的力量,虽然看似只有寥寥几笔,却将整幅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人民抗争的赞扬,对战争的反对,在当今的世界中仍然影响深远。

三、珂勒惠支版画的现实意义

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和创伤,我们反观当今的国际社会,看似平稳却波涛暗涌,战争使人民失去自己的家园,失去自己的亲人,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使他们变得一无所有,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反思战争所带来的伤害,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珂勒惠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控诉了灾难的无情,她批判了她所处的那个动荡的时代,而在当代看来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苦难永远都是降临在手无寸铁的人民身上,使他们丧失了人应当拥有的生命权利,因此我们应当借鉴珂勒惠支版画的内在精神,呼吁和平。

珂勒惠支的一生虽然贫穷,但是她却留给我们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她的版画作品与她的生活经历密切的相关,母亲、孩子、死亡这些皆构成了她的绘画主题,作品以其有力的黑白语言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也表达了他对德国人民忍饥挨饿、战乱、挣扎的深切同情和爱戴,这是一种广博的人文气概,和不屈的精神。珂勒惠支的作品结合了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奔放,无论是从内容上来看还是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皆具有相当的时代意义,柯勒惠支是人民的诗人也是人民的艺术家,人民是这个时代进步的重要的推动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战争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珂勒惠支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民的关切之情,歌颂了人民勇于斗争的不屈精神,对中国19世纪甚至是当今的版画都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珂勒惠支的版画,不仅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们更应当从她的作品中反观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现状,每一位艺术家都应当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因此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在当代仍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常勇.表现主义版画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2]梁华.抗争的力量---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版画的艺术特色[J].鄖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3]李冬玉.版画的发展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珂勒惠支述评[A].鸡西大学学报.2011.

[4]版画__高师教材[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5]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教材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张莫宇.西方版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0.

[7]刘新.德国黑白木刻[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上一篇:春季传染病安全知识下一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