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

2024-08-26

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通用7篇)

1.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 篇一

守正出奇开拓创新

守正出奇开拓创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守正出奇,开拓创新》。

调查中心主任一职。在这个岗位上,我牵头主搞的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均获得了国家级先进集体,长期的工作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普查工作的组织程序、工作流程、相关业

务、上下级关系相当熟悉,能及时发现普查中的困难与问题及应对措施。无论从心态上、精力上、经验上都能够从容地驾驭普查工作。

工作设想

假如我担任调查中心主任一职,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我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加强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调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普查工作,而普查工作又是一项集体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任务分工又很细致,但工作的重点又是因时而异,所以工作既有分工,又要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就象足球比赛一样,进攻时核心队员组织全队全力以赴;防守时,核心队员、中场、前锋,也要回防,也要协助后卫防守,就因为它是一个集体项目,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调查中心主任,就是核心队员,工作应该起表率作用,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业务能力,既要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协调好每一位成员的关系,使大家成为一个整体,用严格的制度和人性化帮助使办公室成员成为一个相互协作的整体,成为一个思想统一,分工明确,战斗力强的团队,成为一个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区调查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成员分工协作,工作全力以赴。同时,作为主任,我要对办公室成员一视同仁,关心每位同志的工作与生活,不定期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科室业务知识竞赛、文体比赛等),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

其次,改变工作作风。普查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接触的有方方面面同志,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普查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雁塔区统计局的形象,影响雁塔区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在抓工作作风这方面,我准备从自己做起,带领办公室成员狠抓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

“十六大”号召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应当以“三个代表”为宗旨,立足本职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饱满的精神状态,真心诚意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自己及办公室成员克服精神状态不佳,人浮于事,作风不深入,办事拖拉,缺乏责任感与紧迫感,行为不规范,纪律观念淡薄,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抓思想建设是改变工作作风的关键。

统计工作是一项业务较强的工作,普查工作又是在新形势、新困难的情况下开展的全新的统计工作,要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必须以高素质、强能力作为保障。思想的解放,促进素质提高,也要求业务能力与之相适应。而学习是提高业务能力的最佳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些耳闻能详的哲理促使我要不断地学习,要善于学习,要活学活用,要通过学习促进干事业,要在干事业中发现学习的不足,反过来促进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要用虚心的态度,恒心和毅力学习。总而言之,抓业务建设,就是要抓学习建设。

集体性工作如何能做得好呢?作为办公室的带头人,要克服人情方面的问题,在“敢立令”上做文章。组织工作必须强有力,要使组织工作强有力,必须从制度抓起,用铁的纪律,合理的制度来要求和管理自己和办公室人员,才能使全办人员思想不乱,纪律不松,干劲不减。

第三,突出统计优质服务,提升统计工作的地位。既然普查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辛,在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取得的资料是非常宝贵的,那么让它们的价值如何得以体现呢?就是抓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开发,以优质的统计服务为决策提供参考,来突出调查中心的亮点,进而提升统计工作的地位。

当然,调查中心面临的工作还有很多,本人的工作设想也不仅是上述几个方面,一些想法需要不断深思和在新的条件下完善和提高。

对于本次竞岗的态度:这次竞岗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组织搭台,个人展示,综合测评出能干事的人、有事业心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清廉的人,重在素质,重在能力。对本次测评的结果,自己的态度是:如果能够竞选上岗,首先感谢同志们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但更意味着自己的责任更大更重,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付出更多的心血,为党和国家、为雁塔区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更要尊重每一位参与者,虚心吸取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未能竞选成功,首先向成功者表示由衷地祝贺,无条件地支持和服从。并要认真总结这次竞选失败的原因,找出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正,更为重要的是,失岗不能失志,岗位不在,党性仍在,精神仍在,要在新的岗位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谢大家!

2.徐龙森“守正创新” 篇二

一部中国的山水画史即是一部壮观的中国绘画史。可以说,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视觉表达以及思维的觉醒是从山水画开始的,在中国人心中,山水既是对自然山川景象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的再现,同时也是对宇宙空间和天地运行气象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是艺术家人格理想的象征和文化精神的表达,反映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的关切和对个人情怀的抒发。中国儒家先贤孔子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言,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中,既可以看到中国博大丰富的自然景观,又可以看到贯注其中的艺术家的精神指向。徐龙森的山水呈现了雄伟壮阔的视觉景观,又拥有极为强烈的精神诉求,表达出一位当代艺术家继承传统而超越传统的文化胆识。

徐龙森深知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积淀起来的大量经典,在他开始以山水画为主题进行创作时,他的目光超越了传统山水画已有的各种法则,直接追寻山水画最本质的意义,那就是营造一种“天人合一”也即自己与大自然景象完全融合、精神得以皈依的整体情境。他艺术中鲜明的当代特征是对不断程式化了的山水传统进行“破局”,同时朝向新的山水精神“开局”。他的“破局”与“开局”的机遇,就在于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给予了山水画一轮新的可能性,他的作品即是为自己的精神需求所画,同时也为自己作品进入公共空间做出了策略性的思考。当他那些高达数十米的山水作品置入公共空间时,无论是东方的或是西方的,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陌生化效果,这种效果也给每一个观赏者强烈的陌生化体验。在他的山水巨作面前,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了对话,他的作品更与不同文化空间形成了对话。

徐龙森以“横空出世”的方式出现,无疑是山水画坛的一个意外,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艺术修养的成果和艺术追求的逻辑发展。他常年阅读历代山水经典,目识心摩,在认识上直追山水画精神的本源,他也不断积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修养并思考世界艺术的创造规律,形成了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文化修养,所以,当他下笔之际,他能够破除传统山水画的尺度、章法和笔墨形式,完全凭借自我的充沛感性,在绘画的过程中把握笔墨发展的契机,以极为强烈的直觉和投入山水怀抱的现场感一气呵成,从而进入超自然寂静的世界,以达到精神的净化,实现新时代文明的黄钟大吕、守正创新的博大气象。

3.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守正创新 篇三

坚持守正为本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循法守正,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新闻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总体看法和他们关于做好党报工作的重要思想观念,包括真实性观念、党性观念、群众性观念、耳目喉舌观念、批评监督观念等。这些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阐释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迄今仍然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的新闻舆论媒体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从讲政治的高度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绝不允许为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供给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产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主题,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反映党的主张和体现人民呼声有效统一起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作为最重要任务,从供给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产品。

坚持守土有责,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增强政治自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真正做到一寸不松、一寸不让。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扎扎实实落实制度,压实压紧工作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

坚持创新为要

思维创新是起点。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的核心是突破传统,实现超越。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就是要用辩证思维、前进眼光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使宣传思想工作契合人人传播、时时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循环传播的特征,在管好用好新媒体中牢牢掌握新闻话语权。一方面,要贴近受众,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另一方面,要贴近时代,研习网络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内容创新是王道。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新媒体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但信息泛滥的时代也是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传播手段如何多样,新闻传播都要坚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价值。内容创新离不开深入基层去采写,打开思路找角度,深入浅出讲故事。新媒体时代要善于利用社交网络,善于从用户的海量发声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用互动增强效果,用分享扩大基础。

形式创新是关键。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力,必须创新表达形式和方法,把故事讲出味,把新闻做出彩,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对中央重要部署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推出中央有部署、行业有落实、舆论有反响的重磅新闻产品。注重运用新媒体先声夺人,首发定调,不让权威发布落在谣言后面。以全局视野、百姓视角、新闻思维寻找行业工作与中心大局、民生民利的契合点。创新宣传题材的切入角度,使专业新闻打在时代的鼓点上,回到百姓的生活中。

手段创新是支撑。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手段创新是传播创新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支撑是技术创新。现代传播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必须将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作为关键突破口,构建新的技术体系,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以新技术引领、驱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强化用户内容体验,促进融媒体平台建设。要努力从技术上保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融互通,真正做到“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体发布”,不断提升传播内容的辐射力和穿透力。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努力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在守正中实现新发展,在创新中实现新突破。具体到实践中包括:一是构建大舆论格局。新闻宣传部门与业务部门联手策划重大选题、组织重磅评论、应对网络舆情、参与网评跟帖,着力形成“人人都是好新闻生产力,人人都是正能量传播者”的大舆论格局。二是强化“用户中心观”。坚持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统一,从“传者中心观”转向“受众中心观”再转向“用户中心观”。利用不同传播渠道,向用户提供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根据用户需求,向用户提供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掌握用户数据,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和体验结果,改进服务质量。三是建构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把实施融媒体发展战略作为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提速器”,在不断壮大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不同媒介传播优势,构建立体化、全天候宣传模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全面提升新闻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和“引关圈粉”能力。四是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专业本领为关键,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位置,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基本特征,是我们抓经济工作必须把握的大前提、大逻辑。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何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在实践层面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何为高质量发展?马克思曾提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根据马克思的划分,高投入所带动的高增长无疑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而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则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对高质量发展,中央也有明确的解释,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在经济学里,发展与增长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1973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一书中作过这样的解释:“如同一个人,增长是指身高体重的增加,发展则是指知识素质的提升。”由此他进一步指出,增长重点强调的是经济总量,发展虽然也要有一定的总量,但重点强调的却是经济质量。

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我体会应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二是以资源集约和节约为前提;三是以提升产出质量和效率(竞争力)为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通过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与效率变革。如果这样理解高质量发展,那么接着的问题是:我国经济为何要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从对外出口看。无须讳言,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高增长得益于成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围堵中国的出口。由于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其他发展中国家也生产,而且成本比我们更低。在中高端产业方面,由于美欧发达国家近年来大幅减税吸引了高端制造企业回流,而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却相对落后,因此要想靠出口中低端产品拉动经济已经难以为继。

从国内投资需求看。自20以来,我国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率出现了下滑趋势。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完成,若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其边际收益必然大幅递减。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困难正是如此,我们不仅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而且已建成了中低端制造业体系。随着投资空间的逐步缩小,今后若再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也已难以为继。

从供需结构看。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原理:收入决定消费。意思是说:中低收入群体对中低端产品有消费需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高收入群体对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有需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高收入群体在日益扩大,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长期以来我们的生产要素却集中于中低端产业,导致中高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而造成了中低端产品过剩与中高端产品短缺的矛盾。这种局面不改变,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正是基于以上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产业跨越式升级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表明,产业升级通常是从“劳动密集型”升级到“资本密集型”,然后再从“资本密集型”升级到“技术密集型”。需要研究的是,中国经济实行高质量发展是否也应遵循这一升级路径?我们是否能超越这一路径而实现跨越式升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传统产业升级的路径是怎样形成的。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众所周知,人类早期农业的生产效率极低,直到17世纪工业革命到来,机器的发明推动了机械农具的采用,农业才得以升级。不过到19世纪末,农具的自动化程度虽不断提高,但种植技术却未有大的改进,故此前的农业称为“传统农业”。进入20世纪后,生物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传统农业便升级为现代农业。

事实上,在工业化中期之前,其他产业的升级路径也是如此。如制造业先从手工生产升级到机械化生产,然后再升级到智能机器生产。服装业最初也是手工缝制,后来采用半自动缝纫机,而今天则采用全自动化机器。也正因如此,马克思当年用“资本有机构成”反映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

所谓资本有机构成,指的是由企业技术构成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假定某企业原来一个工人操作一台机器;而现在一个工人操作5台机器,这样技术构成就提高了5倍。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当然也随之提高。由此可见,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的过程。应当追问的是:工业化中期之前,为何产业会普遍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

马克思解释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为取得超额利润,行业内部的企业必然出现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市场价格不由某个企业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这样企业要争取超额利润只能降成本。比如有两家企业生产玻璃杯,每只市场价格为10元。当价格由市场锁定后,企业要赚取更多利润就必须降低生产耗费或者提高生产效率,可这两者都需使用先进的机器。

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分析的是工业化中期前的情形。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特别是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后,产业升级却发生了变化,有不少企业直接从劳动密集型跃升为技术密集型,也有企业一经设立便是技术密集型,微软、英特尔、苹果公司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国内的大牌制药企业“同仁堂”“九芝堂”等,产业升级也主要靠提升技术含量,而不是提高有机构成。

为何微软、苹果公司不再走传统产业升级的老路?对此我们可借助经济学的“受价”与“觅价”原理作分析。所谓“受价”,是指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觅价”则是指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产品价格。经济学指出,有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觅价”,是因为此类企业有独特的领先技术,别人无法与其竞争,他可通过调控产量主导定价。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一个企业一旦拥有了觅价权,争取超额利润就无需降成本,当然也就用不着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同时,由于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潜在竞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觅价权,企业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让产品向更高的技术层面升级。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苹果手机已升级到iPhoneXS,可苹果公司自己主要是做研发,产品生产加工却委托给了别的企业。

分析至此可得出三点结论:第一,产业升级是部门内企业竞争的结果,目的是争取超额利润;第二,产业升级路径取决于觅价权,企业没有觅价权会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而有觅价权则向技术密集型升级;第三,觅价权来自独特的领先技术,一个企业要想实现产业跨越式升级,前提是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领先技术。

推动产业跨越式升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我国要实现产业跨越式升级,必须转换发展动力,从过去的投资、出口拉动转换为创新驱动。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驱动力,那么科技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目前人们的共识是通过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关于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有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通过体制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必须明确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不同主体追求的目标,因为创新主体和目标与创新动力紧密相关。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科技创新主体有三个: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三是科技人员。我的看法,政府是体制创新主体而非科技创新主体,政府可推动科技创新但不直接从事科技创新;企业与科技人员是创新主体,但两者追求的目标却又有所不同。

政府作为体制创新主体,其动力来自对民族复兴的追求。鸦片战争后一百年,中国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是建国初的一个时期,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经济发展处处受制于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由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企业的创新动力,则来自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有利润最大化的牵引,照理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可时下不仅国企缺乏创新动力,民企也普遍创新不足。究其原因是创新有风险。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中曾将企业分为三类:风险偏好型;风险规避型;风险中型。由于创新失败的概率高,而大多企业又属风险规避型,若没有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企业当然不愿创新。

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一方面来自他们的报国情怀,另一方面也来自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但无论出于何动机,科技人员都不会缺少创新动力。有数据显示,我国专利申请连续几年居全球之首,年均超过100万件;到底专利拥有量已超过100万件。两个100万足可佐证这一判断。

由此看来,当前增强创新动力,重点是在政府与企业。关于推动体制创新,关键是要通过中央顶层设计,并利用中央的权威加快“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束缚创新发展活力的桎梏,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让亿万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推动经济依靠创新提质增效。

增强国企创新动力,关键是激励或约束企业高管层。有两招:一是将技术创新(如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对高管层采用“工资+期权”的薪酬机制:工资与年度绩效挂钩,期权与整个任期的创新收益挂钩。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关键是建立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问题是这种机制如何建?从国际经验看,创新板市场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纳斯达克(创新板)对推动美国技术创新居功甚伟,而英国1995年也开放了创新板(AIM)。我国的创新板虽然已经在上海设立,但进出机制尚待完善,这方面的改革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以便为企业创新提供融资平台并分担风险。

【思想宣传范文】三

内容提要:讲中国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及其形成的中国新开放战略就是大机遇、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并正在开辟一个超大型的世界大市场。“一带一路”就是市场,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把世界经济推向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大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或逆转,而是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经过近40年发展,正呼唤着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到来。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一些国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我们有必要谈谈共建“一带一路”在形成大市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大机遇、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是大机遇、新机遇

讲中国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及其形成的中国新开放战略就是大机遇、新机遇。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看一看过去5年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性的倡议,是中国和相关国家相互开放、共同发展的新开放战略。这一倡议提出仅仅5年,就已经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前不久,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在回顾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时说:5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我们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我国对外投资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由此可见,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政策协调、实现优势互补所产生的效益明显具有“1+1>2”的特点,许多项目都对当地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现在,不仅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欧盟、英国、日本等都有意愿与中国进行基础设施的“第三方合作”。这种新型开放战略,对中国来说,对沿线国家来说,对所有的参与方来说,不就是大机遇、新机遇吗?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并正在开辟一个超大型的世界大市场。实际上,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这个中国大市场,不仅在于存量,更在于增量,在于它所具有的“市场力”。中国有13亿多人口,有176万亿元储蓄余额,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形成的巨大消费能力,有8亿多网民及其对新型智能市场的巨大推动力,还有由新供给激发出来的崭新的消费需求,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中。这一“市场力”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新生代劳动力的增长中,是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增长力、辐射力、吸引力,也是能够吸引世界各国新技术的大磁场。这样的“市场力”,是我国持续发展的根本内生动力。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观的生产力,有强大的国防力,有独特的文化力,有举世无双的社会治理力,而今再加上一个现代市场力。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以这“五大力”相结合为基础的中国大市场的发展,本身就是巨大的战略力量,已经并将愈益深刻影响全球变局的走向。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还引导着世界市场新的平衡。当今世界,实体经济滞后于虚拟经济,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于整体世界经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把这两方面滞后部分带动起来,尽量向前靠拢,实现新的平衡,这符合世界市场发展的规律。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说,“一带一路”就是市场,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把世界经济推向更高水平、更新阶段的大市场。什么叫机遇?市场就是机遇。什么叫大机遇?大市场就是大机遇。什么叫新机遇?新市场就是新机遇。

再次,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展现出中国新开放战略必将带来大机遇、新机遇。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动这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这些决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党中央很清醒,问题已经看到,要求相当清楚,措施十分有力,前途必定光明。

共建一带一路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讲中国新机遇,不能不讲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添了强劲动力。

首先,我们估量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或逆转,而是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经过近40年发展,正呼唤着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到来。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应该怎么看?40年经济全球化,40年经济大发展;40年经济全球化,40年问题大积累。谁也不能否认,过去40年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既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又带有明显缺陷。面对问题,我们面前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在“本国优先”的口号下,通过封闭、排外的方式找出路;另一条路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下,通过国际秩序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前一条路线,退回到经济全球化出发前的原点,甚至比原点还要恶劣,显然不是出路。后一条路线,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往前走,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历史转折点,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迎接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这就是我们讨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背景。

其次,我们估量到,“一带一路”倡议反映的既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要再发展的新要求。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一轮又一轮,参与者中也有发展中国家,但主要是发达国家。现在则不一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主体。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有人把它说成是中国过剩产能的转移,有人称它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有人胡说是新殖民主义,有人挑拨离间说是中国要排斥欧美。所有这些言论,都是以陈旧的思维看问题,不懂得“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经济全球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时代潮流所提出的战略构想。

再次,我们还估量到,从全球经济治理看,国际经济秩序也面临新一轮深度调整和重塑。回溯历史,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经过努力、付出代价,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打开了局面,使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我们已经是WTO重要成员,始终没有脱离WTO。现在,有的国家提出要修改WTO规则。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贸易体系特别是WTO,的确有一些需要改革的问题。今天既然说要改革,中国绝不可能被动,更不可能被排除在外。今天,中国正在培育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市场,形成现代市场力,将能为推动全球形成“市场联合体”即升级版WTO作出积极贡献。可以这样说,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我们的“大市场”,进而在国际范围推动并逐步形成以升级版WTO为框架的更大范围“市场联合体”,将使中国抓住历史性新机遇,在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强调的是,总体上把握前景,国际大局仍将是“两重性”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发展以及发达国家再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地缘各种形式的冲突,包括民粹主义蔓延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相结合引发的多方面冲突,也将难以避免。对于这种新形势下“两重性”发展的充分精神准备,将是我们事业胜利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明确两点。第一点,我们具有建立在“大市场”基础上的人类利益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国际关系理念,由此形成的“吸引力”是一种克“难”制胜的强大战斗力。第二点,我们具有在困难、复杂态势下“熬得过”的“持久战”传统,由此形成的“忍耐力”是又一种克“难”制胜的强大战斗力。一个是“吸引力”,一个是“忍耐力”,两“力”合在一起,带来的就是中国持久发展最大的机遇。

【思想宣传范文】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应当说,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是我们党的建设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深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成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伟大工程,在此背景下,应当从目标引领、动力推进、协调发展和政策保障等层面构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同向发力机制,从而确保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协同发展。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目标引领机制

我们党要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此基础上,将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协同发展的引领目标,不仅在思想建设领域要补足“精神之钙”,在制度建设领域,也要树立理想信念的灯塔,让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都在确定的目标引领下同向而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须遵循制度的规范。党的思想建设要有确定的目标来引导实践,制度建设也同样需要目标引领机制来规范实践。因此,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练成自身的看家本领,就要建立理想信念持续引领并支撑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体制机制,使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既相互协调,也能够相互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等学习教育活动机制的建立,就是在党的建设的目标引领下,推动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不断融合,同向发展。通过目标引领机制的构建,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将会更加深入,对于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我们广大党员也能够进一步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动力推进机制

在理想信念的目标引领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协同发展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动力推进机制,保证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的建设不仅是个别党员思想的提升和个别制度的建设,其重心在于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和整体的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的建设。针对少数党的组织思想涣散和制度软弱问题,就必须建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动力推进机制,使思想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制度建设的力度持续加强。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动力推进机制的构建,必须着眼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中要具有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要将党的建设看作系统化的工程,既要在确定的目标引领下持续解放思想,创新制度,又要保证在思想上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还要在制度建设上具有稳定性与常态化;既要强化理论学习对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推动作用,也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改革,使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苟日新、日日新”的内在发展机制,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协调发展机制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保持同向发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二者相互融合的协调发展机制,能够让思想外化为制度,同时让制度内化为思想。党的思想建设是从内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引导党员的言行举止,而制度建设是从外在规范来约束党员的一言一行。但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并不是两张皮,它们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当前党的建设局面总体欣欣向荣,但党内依然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和利益矛盾,某些矛盾同其他社会矛盾错综交织。这些问题和矛盾,单纯从思想层面或制度层面来解决,难度都比较大。必须构建二者同向发力的协调发展机制,分析问题的症结,理清矛盾的根源,通过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互交融、协同发展,来正本清源、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尊崇党章,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相统一,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让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形成同向发力的协调发展机制,既通过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来锤炼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党规党纪来约束党员的行为举止,从而使全体党员既具有底线思维,又能够高标准自我要求;既注重对制度体系的严格遵循,又注重思想境界的自我提升。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政策保障机制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建设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学习教育、正风肃纪和反腐败领域中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并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等各项建设的协同发展。从根本而言,这是运用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来构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政策保障机制。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着力解决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认识不深刻、意识形态教育不深入的问题,运用创新精神和辩证思维,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内学习教育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扎牢制度笼子,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不适应、不配套的问题,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运用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党的制度建设要贯穿于其中,自身就要成为一个子系统,即制度建设必须形成一套完备的体制机制体系,才能够对党建系统工程形成总体性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党的建设要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机制、防范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才能够对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命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对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同向发力发挥政策保障的重要功能。

【思想宣传范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必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把握关键、综合施策,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奋力构建山清水秀、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引领政治生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重视政治生态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基本规律的务实遵循。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引领政治生态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深入推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扛起“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决不允许搞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任何工作推进和创新都必须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任何时候都要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旗帜鲜明地同忽视政治、不讲政治、弱化政治等违反党章、破坏党纪的言行作斗争,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着力发现和解决“七个有之”问题,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要持续强化经常性政治教育、政治引领、政治体检,综合运用好思想教育、党性锻炼、巡视巡察等手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以严肃的政治生活发展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是巩固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抓手。只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我们党才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队伍就散一尺。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扎实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将政治信仰融入情感之中、扎根内心深处,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请示报告等基本制度,坚决纠正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倾向,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综合运用工作调研、巡视巡察、纠正问责等方式,促进民主集中制落实到位,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以健康的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文化是最深沉的力量,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深层次的影响。政治文化看似无形无影,实则无处不在,犹如一种“政治空气”,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时期党内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政治文化出了问题。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经常性熏陶培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反对和抵制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等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持续加强政德建设,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政德考察机制,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要深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内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文化土壤。

以切实的表率作用维护政治生态。在政治生活中“人人是生态,个个是环境”,领导干部更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一个地方或单位如果领导干部为政清廉、公道正派,就正气充盈、积极向上;反之,如果领导干部作风霸道、独断专行,就会导致潜规则大行其道,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恶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党的意识、党章意识,时刻牢记第一职务是党内职务,深刻认识主体责任是必须履行的政治担当,始终将管党治党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一刻不停歇地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信仰坚定、对党忠诚、担当尽责、清正廉洁的表率,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4.稳中有“变” 守正“创新” 篇四

一、“稳”中有“变”

试题材料类型

稳定——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延续了前两年的选材理念,试题材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

1.生活现象(故事)类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教育的奖惩”,全国新课标卷Ⅱ“语文素养”,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山东卷“我的行囊”,共计5道。

2015年——安徽卷“观察蝴蝶翅膀”,山东卷“辨别丝瓜藤与肉豆须”等,共计4道。

2014年——山东卷“打开窗户看风景”,江西卷“探究式学习”等,共计9道。

2.社会现象(焦点)类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市场规则”,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共计2道。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全国新课标卷Ⅱ“最具风采人物”等,共计4道。

2014年——广东卷“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北京卷“老规矩”等,共计5道。

3.言论类

2016年——江苏卷“个性与创新”,共计1道。

2015年——浙江卷“文章与人品”,江苏卷“智慧”等,共计5道。

2014年——上海卷“自由与不自由”等,共计3道。

变化——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材料虽说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但却呈现出以下细微的变化。

1.侧重现象淡化故事。2015年安徽卷“观察蝴蝶翅膀”等;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山羊过独木桥”等,这些题目试题材料均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2016年,这种以故事为试题材料的题目数量明显减少,仅全国新课标卷Ⅲ“市场规则”试题材料属故事型。

2.将“我”融入材料。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等;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等,这些题目试题材料中均找不到“我”。而2016年, 全国新课标卷Ⅱ“语文素养”,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江苏卷“我的个性与创新”,这些考题试题材料中均突出了“我”,从材料的内在要求上强调了考生写作的自我意识。

关注方向

稳定——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和前两年试题所关注的方向大体相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关注时代焦点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教育的奖惩”关注的是教育改革话题,全国新课标卷Ⅱ“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及北京卷“神奇的书签”关注的是文化传承及学习方式话题,上海卷与浙江卷关注的是“科技与人文”话题。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探讨的话题是“依法治国”,同时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又如何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

2.关注传统文化

2016年——北京卷“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与“神奇的书签”,“老腔”与“书签”既是具体的事物,又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全国新课标卷Ⅱ“语文素养”及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语文素养”与“阅读”既是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手段。

2015年——北京卷“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浙江卷“文章与人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考生对民族文化经典的阅读情况。

3.注重价值构建

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告诉考生既要学会尊重、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又要理性地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全国新课标卷Ⅲ“市场规则”告诉考生只有创新与分享才会有更大的成功;江苏卷“个性与创新”教导考生既懂得“藏”又要懂得“露”。

2015年——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引导考生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重庆卷“赶公交车的妈妈”告诉考生,人应该有一颗宽容、理解、尊重之心。

变化——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和前两年试题相比,在关注的方向上有以下细微的变化。

1.将个人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理念有机结合。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与近”,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等;2014年,重庆卷“出租屋的故事”,江苏卷“不朽的青春”等。这些考题要么重在从个人的角度上切入注重价值构建,要么从社会的角度上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焦点。但2016年高考作文明显地做到了让二者有机结合,如: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既是对个人阅读方式的思考又是对全民阅读方式转变的思考,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既是我与他人之间的评价又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评价,全国新课标卷Ⅱ“语文素养”既是个人的素养又是全民的文化素养......这些考题考生均可从自我切入,然后便可升华到时代的高度上,可谓可大可小,亦可先小后大。

2.避开具体的社会热点事件,关注焦点话题。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2014年大纲卷“老王生病”与福建卷“坚守大山的党支书”。这些试题均为具体的社会热点事件。而2016年此类试题一个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从“面”上给考生展示一个时代焦点现象,如,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形式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又能有效地避免了试题被猜中的可能,从而保证了考试的公平。

考查能力

稳定——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仍延续前两年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辩证分析能力

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既可赞同电子阅读,又可赞同“纸质阅读”;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各有其优缺点;山东卷“我的背囊”,背囊中的东西有用与无用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

2015年——广东卷从远与近的角度上感知自然其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四川卷“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2.创新思维能力

nlc202309091259

2016年——江苏卷“个性与创新”鼓励考生要张扬个性,敢于创新,说出自己的想法;全国新课标卷Ⅲ“市场规则”告诉我们,坚守固然可贵,但突破自我、大胆创新更有出路。

2015年——天津卷认为“智慧是一种境界”;湖南卷大树转变思维能让“种子传播到远方”。

变化——对“二元矛盾”即辩证分析能力的考查有所淡化,对“多元矛盾”即开放思维能力的考查明显增强。

上海卷用一句“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作为提示语,而没有限制某个具体的写作方向;天津卷用“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作为提示语,写作角度同样很宽泛;浙江卷用“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作为提示语,也没有限制某个具体的写作角度。

二、守正“创新”

创新试题——全国新课标卷Ⅰ“教育的奖惩”。在全国上下都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为备考重中之重的大背景下,适用范围最广的全国新课标卷Ⅰ却命了一道漫画型材料作文,这让广大师生感觉自己被狠狠的“耍”了一把,但静下深思,其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般是以时事热点文字素材为载体要求考生就事论事,而漫画型材料作文的写作仍是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二者在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漫画命题,只不过是将试题材料由文字材料换成漫画而已。避开大家都能想到的形式命题,既是创新,又是命题中心反押题思维命题的具体体现,可谓一箭双雕。

创新试题——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试题的命题背景是试卷上的阅读理解《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如此设计作文试题既降低了命题作文试题的难度又增强了其开放性,这种命题形式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机结合,将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有机结合,可谓独树一帜。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展望与备考策略

1.命题展望——继续鼓励考生关注自我,抒发真情实感。

备考策略——从生活和学习中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可通过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书札、读后感等方式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

2.命题展望——继续鼓励考生关注社会焦点,增强历史使命感。

备考策略—— 关注各大媒体时事新闻,并思考热点背后的时代性话题。

3.命题展望——继续加大对考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备考策略—— ①关注哲学中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两个论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几个范畴(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②多做开放式思维训练。

4.命题展望——在命题形式上会继续有所创新。

备考策略——可以有所侧重的去训练某个试题类型,但绝不可局限于某一试题类型,应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全面训练,并对有可能出现的新题型大胆预测。

(编辑:李跃)

5.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 篇五

“一下子到了65岁,做了些什么?都快一生了。我出过不少书,做过不少事,但最让我自豪的是当过83级的班主任。我是小地方来的,基督教家庭出身。祖父是牧师。外祖父也是牧师,在广东偏远的比利时教堂当了一辈子牧师。‘文革’时候,外祖父去世,当地人用当地的风俗,光着脚去给他送葬。我的智力一般,中上而已,没有孔庆东厉害。因为一些机缘,一些条件,仗着北大,做了一些事情。所以,现在说做一些事情,回报社会,不是大话。现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精力用来做基础教育的事情。”

一个甲子的人生,不知行过多少大德,做过多少大事,写过多少大书,凡是了解他的人,熟悉他的人,受过他大恩的人,不知谁听到他说过大话。

在他66岁生日,他从教30多年培育的几十位博士硕士,悄悄筹备了一个季节,从四面八方赶回北京,在那一年第一个最圆的月亮下,给他一个惊喜。温门弟子何其幸运,在正月所有的大节过完之后了,还有一个最圆满的恩情节日,就是温师正月十六的生日。在那天,一位90多岁老书法家也特致生日贺词:温良风范,儒雅人生,敏行天下。

温良风范

他像大地一样,只是哺育,他像天空一样,只是垂降,乾坤之德何须言焉。但,草木要说话,花果要歌唱。

“如何渡过那急湍,有时我碰到水流,心悸得忘了自己。生命中有许多不易跨越的急湍吗?可有一根楠木横倒的独木桥吗?可有个扶持的人吗?”从花莲山地出发的杨牧仿佛也是在替我扣问命运。在北大遇到我的恩师,命运的回答是让我一生都要感恩。

是的。要么留在此岸。要么淹死在湍流中。是温老师,帮我渡过那急湍……

1993年春天,我在《名作欣赏》上看到了温儒敏先生评论沈从文《沫沫集》的一篇文章,竟然有如见亲故的感觉。一位温良儒雅,悲悯方正,但又似乎心性飘逸的形象也从字纸背后浮现出来(多年后,他把这篇文章收进《文学课堂》,送我书时,还说,也算留下了一个纪念)。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交待了我的出身是师范专科,为考北大的研究生,已经复习了一年。

就像同门很多兄弟姐妹们回忆的那样,我也很快收到他的回信。他的字迹,阔大古朴,像截断的铁钩构架而成。他寄来一份北大校报,告诉我,北大没有门户之见。还有一个橘黄色的即时贴,上面写着他家的电话号码。

我给他回了信。这次是等到第二年才收到他的回信。原来他去韩国讲学去了。我感念的是,在积攒了一整年要回的书信中,他知道他的回信对我的意义。1995年春节前,我第一次上考场。从考场出来,知道考试是什么了,信心大增。我对朋友说,明年我一定能考上了,不过我要去北京考,北京考场有暖气。

一个周六傍晚,我上了到北京的火车。身上揣着我那一帮穷朋友十块八块凑给我的路费。

火车穿越大巴山呼啸北上。我感念山居岁月,想起杨牧的话:

“生的欲望不只是活下去的欲望——有时我深夜不眠是我内心中升起了一种热力,一种波浪不停地汹涌。我要捉住时间,不愿让时间支配我。几年来我的心悸是对时间的心悸。”

我是第一次到北京。在此地,我认识的人不超过三个。

我租住在清华大学北门。开始了每天14个小时的学习。我到北大校园书店买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所有老师的所有在卖的著作。我又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混进混出,搜罗中文系相关专业教授的所有著作。

到北京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原单位同事转给我的信。其中一封是温老师写给我的,他告诉我不仅要埋头努力,还有注意学习方式。随信是他送我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大书,不知成为了多少学子的文学史基础课本。这是我的专业教科书,我一直买不到,托当时在南京的朋友从图书馆借给我,我再复印装订成十几册,字迹模糊不清,好费眼睛。

我走到了镜春园82号。但我还是不好意思去敲门。我退出来,沿着未名湖转了一圈又一圈,太阳已经偏西,都快四点了,我才再次走进那个有很多南竹和花草的小院子。

他看了我的读书笔记,表扬我之后,就安排我去听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他给上课的吴晓东老师打电话,又给我找了好多书。他说,你和你爱人现在都没有工作了,少花钱去买书。

从初次见面开始,更多恩情的画面,都将定格在我未来的记忆中。

从脑子里冒出来画面之一,是镜春园82号,他家厨房的餐桌。我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在那里坐着就餐了。有段时间,似乎连续不断在那里吃晚餐。仿佛那是母亲的家。那些好吃的似乎有五六个盘子。三个人坐在那里吃饭,忽然,我注意到,他和师母已放下了筷子,只是温和地看着我吃。我对师母说,我把这些盘子都吃光吧。师母说,好哇,最好。于是我吃光了那些盘子。然后,晚餐才结束。他去书房,我和师母在厨房收拾。如今算来,此生几十年来,除了学生食堂,我吃饭最多的是三个地方:我自己的家,我父母的家,他的家。我与温沁园有段时间会在网上见面聊聊天。有时候,我很久不去看他和师母,就向沁园打听他们。偶尔流露自己的内疚,沁园就安慰我说:“我爸说,你是个有心的人。有心,是我爸对人很高的评价。”我想,无论什么样的人,难道还能不被这样的晚餐喂养出“心”来?

1996年4月24日夜里11点那次晚餐,不知他温老师和师母可还记得?此刻,我再次泪涌如泉。那天有风,天气阴晦。傍晚,突然,温老师到了我租房的农户家里。他说,赶快补办手续,明天之前就得弄好,否则研究生院要收回录取通知书,因为我的报考介绍信和调档单位不统一。

我的第一份单位介绍信,大概在清华大学借用的邮箱里搞丢了,当时来不及了,我就让父母从我家街道办事处补办了一个。等到我被录取,研究生院调档,看见档案所在单位并不是街道,从常规的层面,觉得我这是伪造信息,可以取消通知书。

6.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 篇六

目前教学由于教学设计的局限、问题情境的单调和学习氛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无形中制约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导致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或不善提问,更不会在探究过程中勇于质疑,直接或间接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小学科学探究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会提问

儿童具有探究的天性,当他们处在感到困惑的环境中时,会本能地开始思考,这就是探究活动的起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用鼓励和肯定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在探究活动中及时点拨和引导,使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时的愉悦与自豪,解决问题时的满足和欢欣。

如《摆的研究》一课是学生学习了单摆这一知识之后展开的进一步探究。前一课中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是摆在同一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即摆具有等时性。而本课一开始,教师事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些不同的摆,当学生再一次让摆动起来后,却发现这些摆却“不具有等时性”了。问题就这样摆在了学生面前,自然而然的学生就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提出问题。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猜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日常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时常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那么在这样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学生便慢慢学会了提问,同时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培养与提升。

二、愉悦的探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回答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而赞可夫先生在《和教师的谈话》一文曾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创造出一个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种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开展无拘无束的交流。”因此,良好的探究氛围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紧张、压抑和焦虑感,使师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心情更加愉快。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在创设探究情境时,我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海绵宝宝和胖大星创设探究情境,并贯穿本课始终。如此轻松活潑的探究氛围是符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在这样的愉快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师生交往更加有效,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由此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三、有效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善于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探究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与基础。倘若学生的前概念中缺少相应的知识背景和能力,那么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到自身知识面狭窄与思维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加强有效的基础训练。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内容常常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把握科学课程内容这一特点,做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期铺垫工作。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好预习内容,在随后教学中可以先引领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从而对本节课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在上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事先搜集他们眼中的各种岩石,以备上课之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成果,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描述岩石的基本特征,而学生在描述过程中将存有疑惑:搜集来的这些都是岩石吗?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岩石?不仅为课堂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而且水到渠成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为其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夯实基础。

四、有序的科学探究,让学生勇于质疑

小学生往往过于崇拜教师并以教师所讲所授为真理,因此,通常不具有质疑精神。这种现象并非说明教师将知识点讲得清楚透彻了,而是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而且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这样有意识、点滴、系统地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思维发展。

如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学生要掌握的概念之一是“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多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都误以为物体越小,重量越轻,就越容易浮起来,而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想法鼓励学生质疑,并为学生提供萝卜、苹果或者橡皮等材料进行实验。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有序的、有规律的切割,并比较物体切割前后的沉浮状态。学生实验后,却发现亲身实验的结果与自己之前的推测相反,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样的质疑探究实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研究基础的,在探究中学生思维灵动、大胆质疑,并有效掌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7.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 篇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特点;发展要求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认识或见解,具体表现为:关于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社会学说和观点,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价值观念和思想愿望,是其政治纲领、行为准则、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意识形态建立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深入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和发展要求,有利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一方面使得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思想文化交融、交流日益频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借此加快了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步伐。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应运而生。

(一)“中国特色”成为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建构,面临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解决传统与当代的平稳对接,保持意识形态的连贯性:二是围绕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努力体现当代中国的创业新形象。前者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者要求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两者在当代中国的有机结合,使“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理念。改革开放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变革,着眼点在于已经是局部的、次要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成和确立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就主要表现于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动权。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舆论是革命的先导,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是大规模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捍卫国家主权和社会主义政权,对于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公开较量,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绝不能放松警惕、放弃斗争。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终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有赖于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孤立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符合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的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成为意识形态建构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构正面临着非常有利的条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成为意识形态建构的根本保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与时俱进,为意识形态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党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为意识形态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意识形态建构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舆论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多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有所滋长,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的舆论时有出现。只有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而引发的社会动荡;才能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相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三)意识形态的感性化和生活化趋势明显

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必然是某种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在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必然体现某种价值观念、道德追求和生活态度,也必然在传播和消费的过程中对受众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领域的复杂状况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嵌入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使人民群众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以及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使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更具挑战。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必须在日常生活领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给予反击,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基于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框架。在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新的历史条件以及认真汲取、借鉴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崭新命题,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建共同奋斗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创造适宜人文环境;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保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连续性,又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endprint

(一)塑造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形象”

“当代中国形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立足中国发展、紧跟世界潮流的改革开放形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冲突的焦点,也是当代中国主导价值观不断创新发展的亮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正确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阔步前行。第二,对外和平发展、对内安定团结的合作稳定形象。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然面对加快发展的复杂局面和诸多困难;作为一个崛起中的世界大国,我们势必面对现存超级大国和其他各类国家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能否化解矛盾、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于树立对外和平发展、对内安定团结的良好形象,以此取信于国内外,为做好自己的事情营造一个有利的内外环境。第三,坚持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敢于负责形象。我们党和国家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在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进行意识形态话语创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中国革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全过程。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括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爱国”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识形态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詹姆斯·彼得拉斯曾在《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一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这就把美国通过意识形态的隐性扩张,进而确立文化霸权的目的暴露无遗。它提醒我们: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之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认真看待当今世界文化领域的安全问题,努力探索一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战略意义上的应对之策,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追求文化认同,依托文化本体,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文化建设,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

(四)围绕“中国梦”,构建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鲁枢元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分别对应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他指出,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自己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态,顺应了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满足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本世纪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三部曲”。

三、顺应时代要求,加强意识形态管控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和发展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时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切实履行好把握正确方向、部署指导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抓好队伍建设等政治责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上一篇:高二数学上册教学大纲下一篇:幼儿班作息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