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09-06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8篇)

1.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8年2月20日在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延安市市长 陈 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延安的奋斗目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财政总收入175.4亿元,增长18.4%,地方财政收入72.7亿元,增长20.4%,人均财政收入全省第一。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1亿元,增长39.9%,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1 1 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2845元,净增420元,增长15.6%,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一)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战略,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支持延长石油、长庆油田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保障,全年生产原油887.5万吨,加工934.6万吨。煤炭产量达到1034.8万吨。加快推进重大能源化工项目,省政府与中石油正式签署了合作建设100万吨乙烯项目协议,延长石油集团总部基地奠基开工,15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获省上立项批复;延长石油杨庄河炼化项目全面实施,陕汽集团专用汽车厂、中美合作科林燃气电厂开工建设,黄陵矿业2号矿、煤矸石电厂及嘉盛、山利石油机械项目建成投产。延安卷烟厂异地技改基本完成。

(二)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富民战略,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在西安、北京举办了洛川苹果发展规划评审会,制定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的决定》。市财政投入各类支农资金近6亿元。全年新增苹果10万亩,总面积达到215万亩,总产138万吨,销售价格创历年新高,草畜、棚栽、红枣、核桃等特色产业开发取得新成效,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通村油路、水泥路2969公里,新建基本农田10万亩、沼气池2.6万口,解决了2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 2 户户通电目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了市、县两级规划和50%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试点村287个。

(三)大力实施红色旅游兴业战略,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加大延安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在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地举办推介活动,积极争取开通了延安至上海旅客列车和飞机航线。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经典景区和黄金旅游线路,黄帝陵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民间艺术进校园、进课堂,精心编排推出了《走进延安》、《兰花花》、《红都颂》、《山丹丹》等大型文艺节目。延安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来延游客达到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分别增长15.2%和36.7%,均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增长16.7%,为近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

(四)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严格落实项目包抓责任,全面加大争取、协调和建设、管理力度,市级71个重点项目开复工61个,建成投用20个。加强以三山两河治理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完成了凤凰山绿化、河道清理疏浚、排污管网配套、棉土沟搬迁等项目,建成了火车新客站、宝塔桥改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继续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通过省上验收。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号工 程延安革命纪念馆主体封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面铺开,西延铁路复线、青兰高速延安段开工建设,机场迁建工程完成预可研和军方资产评估,黄河调水和南沟门水库项目上报水利部待批,华能延安电厂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省市交通共建协议正式签署,延长黄河大桥建成投用,西环线一期、延安至壶口、云岩至延川二级公路路基贯通,延安至吴起二级路改建、城区西过境公路达到计划进度。

(五)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不懈地搞好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巩固和发展了退耕还林成果。完成造林39万亩,补植100万亩,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了“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了新的提高。在能耗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降低4.5%以上。坚持以“一控双减排”为核心,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健全落实项目环评和环保准入制度,有效减少人为环境破坏。成功处置了“8·29”杏子河流域原油泄漏事故,确保了城区居民用水安全。

(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财政对民生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对县转移支付超过10亿元。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将人均年收入低于725元的农村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1491个,城镇新增就业1.49万人,零就业家庭基 本消除;在6个县区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困难群众进行了物价补贴;救助受灾群众127.9万人次,资助贫困学生9727人次;建成经济适用房34.7万平方米;建设扶贫重点村166个,6万人实现脱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两基”达标受到国家表彰,志丹、吴起在全省率先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全市农村三年级以上学生基本归集到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就读。完成36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和县区传染病区建设。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功承办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和省第六届农运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人口自增率4.62‰。扎实开展“三排查、三落实”和“平安延安”创建活动,实现了信访“一控双降”目标,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大幅下降,公安“三基”工程走在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双拥工作深入推进,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七)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国企改革稳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组团参加了十一届东西部贸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与陕汽、陕投等大企业建立了合作发展关系,与省银行业签署了政银合作备忘录,与甘肃张掖市、湖北荆门市、广西贺州市、北海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出台了支持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年签订项目合同110个,引资70.6亿元,到位28.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114.7万美元,增长61.5%,均创历史新高。

(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资金监管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人民团体的沟通联系,办理人大代表意见、批评、建议129件,政协委员提案403件,办复率均为100%。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全面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抓落实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审计监督和执法监察,实行“问责、问廉、问效”,保证了政府工作良好运转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国土、人事、统计、司法、文物、民族宗教、税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外事侨务、妇女儿童、人防、气象、烟草、老龄、盐务、方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市上下团结努力,采取得力措施化解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一些事关延安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城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群众收入快速提高,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延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 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市总体上仍为欠发达地区,多项指标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二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三产比重不到20%,特别是三产比重很低;工业结构中,石油占比达90%以上,而且石油产量增长有限,后续产业尚未形成;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实力弱。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压力越来越大,形势严峻,迫在眉睫。三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仍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四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很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增长困难和支出需求迅速膨胀的矛盾不断加大。五是体制机制制约较为突出,需要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六是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七是在改进作风、强化落实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精神不振、作风飘浮、铺张浪费等问题,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增长势头,能源产品需求旺盛,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国家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建设、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发达地区生产要素也加快向西部转移;全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速度不断加快;省委、省政府要求陕北实现跨越发展,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符合市情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已经确立,广大干部群众富民强市的愿望更为迫切。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国家实行“两个防止”和从紧货币政策,要求新开工项目必须符合“八项必要条件”;全省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实施,周边各市竞相发展,加之我们客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发展中面临很大压力。我们必须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畏难的倾向,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树立只争朝夕、奋力赶超的意识,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能力,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省工作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继续解放思想,8 坚持改革开放,强力推进跨越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延安。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做好延安城区“三山两河”治理文章,突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抓好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努力把延安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富裕延安、实力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魅力延安。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2.6%和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上年实际涨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一项十分迫切的重大任务,坚持不懈地做大特色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把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强化项目争取、前期准备和建设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土地、资金约束,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把加快改革开放作为化解矛盾、突破难题的关键环节 来抓,进一步推动全民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强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把扩大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三、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战略,把工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强力推进。围绕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全力推进下游化工业加快发展;下功夫引进大型企业集团,上大项目,建大企业;下力气扶持发展卷烟、机械、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继续扩大油、煤生产规模。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和计划衔接,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加强资源勘探和产能建设,加大旧井挖潜改造,稳步扩大产量规模,力争生产原油948万吨,加工1013万吨,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把煤炭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施资源整合,全面推行机械化采煤,实行整装开发,建成贯屯30万吨煤矿,10 加快建设黄陵建北240万吨、建南150万吨煤矿,支持黄陵矿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煤炭产量力争达到1400万吨以上。

强力推进能源加工转化。全力争取100万吨乙烯项目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支持延长集团加快杨庄河炼化项目建设,建成苯抽提、柴油加氢等6套主装置。加快建设中美合作科林燃气电厂,建成宝塔区2.4万吨乳化炸药生产线。开工华能延安电厂部分基础工程,争取开工15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加快推进陕投120万吨甲醇、煤矸石电厂和子长、黄陵两个98万吨煤焦化、大唐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深化与中石油、延长石油集团、陕煤集团、陕投集团等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再研究、谋划和启动一批能源加工转化项目。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积极推进杨舒化工新区基础工作,创新姚店新区管理机制,完善总体规划,增强服务功能,力争申报成为省级开发区。加大园区招商力度,提高入区项目质量,注重引进投资大、效益高、用地少、能耗低的项目入区发展,建成延安卷烟厂异地技改、陕汽集团专用汽车厂等项目。姚店新区投产企业达到10户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其中新增产值15亿元,初步形成石油配套产业集群。抓住省上支持建设100个县域工业园区的机遇,抓紧规划建设县区工业园区,搭建县域工业发展平台,逐步在全市形成“两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今年一半以上县区要启动园区申报、规划、建设工作。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要求,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富民战略,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继续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围绕建设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的决定》,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稳步扩大苹果产业规模,提升质量和效益,真正把洛川苹果打造为陕西苹果的聚焦点和代表符号,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名牌。加快实施苹果产业化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建设50万亩优质山地苹果基地,全年新增苹果面积10万亩,总产达到145万吨。统筹发展精细菜、大田菜、温室水果和花卉,新建蔬菜大棚5000座,全面加快旧棚改造,着力改善大棚集中区域水、电、路设施条件,蔬菜总产达到60万吨。坚持畜牧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子,大力推行小区养殖、家庭规模养殖和“果、畜、沼、草”循环生产模式,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扶持生猪发展补贴政策,扶持发展3至5个大型养殖场,保证肉蛋奶生产供应。继续扩大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区域性优势产业规模。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品牌战略,重视良种培育引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实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产品产地和质量认证,加快监测体系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质量。继续稳定粮食生产,总产达到70万吨。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农业五大服务体系特别是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加大苹果防雹网、红枣烘烤房等防灾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大农机推广普及力度。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村、科技人员技能提升和10万农民培训工程,建设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积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全力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产品多环节增值,培育5户以上省级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抓好1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内新建通村油路1200公里,改造县乡油路500公里、通村砂石路1000公里,新增通油路村300个。解决2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造淤地坝200座,新修基本农田5万亩、沼气池2万口。继续加大以“两区”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力度,建设140个扶贫重点村,实现6万人脱贫。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促进农业生产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深入推进乡镇机构、集体林权和水权改革。抓住国家放宽农村银行业市场准入的机遇,积极支持发展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村用乡代管”制度,积极化解县乡债务。

五、做大做强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围绕建设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目标,大力实施红色旅游兴业战略,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深入挖掘延安革命文化、历史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精品景区和黄金旅游线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带动第三产业规模、效益大提升,使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加快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力量。

加强精品景区规划建设。认真实施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完成一号工程建设,对外开放延安革命纪念馆。加强黄帝陵保护、管理和二期配套工程建设,实施黄帝陵古柏防火墙项目。加快壶口瀑布、乾坤湾、钟山石窟等重点景区规划建设,开工壶口景区部分项目;完成宝塔山居民搬迁,开展景区综合整治。统筹抓好鲁艺、南泥湾、秦直道、黄河秦晋大峡谷、洛川万亩果园、延川万亩枣园、黄龙山生态游、“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和吴起、志丹、子长、洛川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建设安塞腰鼓国家级文化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加强劳山森林公园、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晋级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洛川谷咀、延川小程村、宝塔区万花、宜川高柏等民俗体验游示范点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旅游景区特色文化演出,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紧紧抓住奥运年和延安至上海旅客列车、飞机航线开通的历史性机遇,在国家和省级媒体、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大中城市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建设高速公路沿线雕塑群,认真办好延安过大年、黄帝文化节、红色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扩大延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红色旅游重点城市的合作交流,实现精品线路和客源市场共享。研究制定具体政策,鼓励旅游企业组织大型团队来延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700万人次。

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高度重视和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大型餐饮、购物、住宿等设施。今后市区所有新建的居民小区和大型商场、宾馆饭店,都必须同步规划建设地下停车设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快延长石油集团高档次宾馆建设,建成延安至壶口二级旅游公路,配合搞好壶口至韩城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积极支持民营文化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支持旅游企业整合做大做强,不断提升旅游业实力和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延安城区和县城商贸经济圈建设,在城郊规划建设大型建材、汽车、果菜等物流园区、集散中心、专业市场。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建成东盛商城、延河大厦等重点商业网点,抓好延安城区和各县县城、重点镇市场规划布点与建设改造,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 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继续扩大住房、文化、休闲等消费,积极培育保健、假日、养老服务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4亿元,增长12.3%。

六、切实加强项目工作,全面加快十大工程建设进程

围绕推进十大工程,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夯实包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做实前期工作,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完成3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全面加强以三山两河治理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按照“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陕北黄土风情文化、适宜人居”的城市定位,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全面加快三山绿化,提升凤凰山林份质量,建设凤凰山休闲步道,抓好宝塔山绿化,加快清凉山绿化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努力使延安周边的山体都绿起来。进一步加大两河治理力度,延伸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水景工程,改造沿岸景观。二是加快打通内、外环线,实现纵横连接,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加快西环线二期、西过境公路建设,建成杜甫川大桥、迎宾大道延伸工程,开工兰家坪至河庄坪、延安至万花公路、枣园河滨路、长青路改造,启动二庄科、黄蒿洼沟道整体整治和立体开发,加快西北川建设步伐。三是加强老城区保护,逐步改造现有建筑,抽空建绿,拆墙透绿。完成中心街旧城改造主体工 程,研究制定城市中心及行政中心东移规划。四是扩大集中供热,延伸天然气管网,选址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和粪便处理厂。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供电及医院、学校、社区、市场等公用设施建设,认真办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九件事情,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五是坚持建管并重,依法管理城市,努力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延伸公交线路,增加营运车次,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加强营运管理,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严格城市规划管理,理顺监管机制,深入整治违法建设。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各位代表,加快以三山两河治理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打造“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特色城市,事关延安圣地形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将紧紧围绕做好三山两河治理这篇文章,进一步加大投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确保各项工程快速推进,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三山两河治理带来的变化,让圣地延安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时代气息!

继续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进一步完善12个县城总体规划,完善交通、通信、供电、供暖、供水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志丹、安塞、甘泉、黄陵等县城气化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和省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区、卫生镇村活动。以永坪、交口河、店头等为重点,加快中心镇建设,提高服务功能。探索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 17 机制,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建设。完善城镇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制度,吸引农民进城入镇落户创业。

全力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西延铁路复线和青兰高速延安段加快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延安新机场。建成云岩至延川二级公路,全线贯通延安至吴起二级公路路基,改建姚店至白家川、黄龙至洛川、子长至安塞二级公路,实施黄龙至宜川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加快延安至吴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南沟门水库,争取开工黄河调水工程。继续完善电力主网和城乡配网,开工建设延安750千伏、杨舒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延安城区等5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和管理。将重大项目完成情况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重大项目公示制,把前期准备、立项报批、资金筹措、质量工期等各个环节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在建项目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格控制项目超概算、超规模,避免造成浪费。进一步加大抓项目、争项目、跑项目工作力度,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及早着手申报项目用地,按照新开工项目“八项必要条件”,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到位,争取中省立项审批和资金支持,吸引金融机构、企业集团投资建设。

七、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以更大的气魄扩大开放。

强力推进各项改革。集中力量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完善改制政策,夯实工作责任,企业主管部门都要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专门推进小组,精心制定和实施改制方案,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等问题,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试行财政投资项目代建制。财政用于产业性的投入,主要通过注入资本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开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的政银企信用合作,加快县区融资平台建设,努力破解融资难题。继续完善粮食流通体制,配合省上搞好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完成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制定出台鼓励政策措施,表彰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进一步理顺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支持、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公平待遇,实行税费优惠,优化发展环境。下功夫研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激活民间资本,推动全民创业。继续安排并适度增加工商企业扶持资金,各县区也要逐步设立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定期对扶持效果进行评估。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落实县区和部门工作责任,加强引资项目策划、论证,市级储备120个招商项目。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突出项目招商、企业招商、园区招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加强同西安等省内城市及发达地区、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紧盯大公司、大集团,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延安。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各县区也要自主组团,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全年合同引资48亿元以上,到位25亿元以上。

坚持不懈地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建立投资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定期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市场需求等信息,定期征询投资商和企业的意见、建议,每年组织社会各界对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依法严惩损害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八、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以更加自觉的态度、更为有力的措施,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扎实抓好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不懈、巩固成果”的嘱托,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目 标,认真落实国家延长补助期限的各项政策,扎实抓好主导产业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封山禁牧、林草管护等措施,建设吴起退耕还林国家森林公园,有效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外援项目、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强“两线三点”绿化和“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实施延川、延长、宜川黄河沿岸绿化工程,形成更多绿色板块和绿色长廊。

继续加大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以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保护地表生态为重点,提高准入标准,推行清洁生产。落实石油、煤炭等重点行业、企业减排责任和目标,加强石油行业、重点河流污染治理,综合治理重点矿区煤炭污染,做好王窑水库拦污工程有关工作。加强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安塞、吴起、志丹污水处理厂、垃圾场,力争开工子长、甘泉、黄陵、富县、洛川污水处理厂、垃圾场,争取明年所有县城建成垃圾处理场。继续加强城镇大气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切实加强节能降耗和资源保护。严格落实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大力推行节能技术和材料。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石油采收率和煤炭回采率。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促进废物综合利用。制定实施节水规划,推广城市中水回用和企业循环用水,搞好公共建筑、小区和住宅节水。实行更为严格的用地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21 规模。进一步加强土地收储整理,全面清理城镇闲置土地,对未按期开发的坚决依法收回,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和谐延安建设

坚持把加强社会保障、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公共服务,全面落实省上提出的民生八大工程和我市出台的惠民政策措施,不断满足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今年要将“两免一补”扩大到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在校学生,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继续抓好农村校舍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洛川“普九”复验,吴起、延川实现“双高普九”。延安城区新建2—3所小学、幼儿园,加快延园中学新校区建设,进一步缓解城区入学难和班额过大问题。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实现“双覆盖”目标,建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完善贫困学生救助政策,设立高中教育助学金。全力支持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建设发展,加快延大新校区建设。

积极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体 系,降低创业门槛,激励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富裕群众。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长效机制。继续开发、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稳定就业。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复转军人安置工作。新增就业1.4万人,劳务输出22万人。推进劳动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建成城区劳动力市场、劳务大厅。加强劳动监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是民生之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基本设备配置。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今、明两年建成城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卫生服务站。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建成市传染病医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开展生育秩序治理,有效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市直困难事业单位和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启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行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救助保障能力。加强集中供养设施建设,建设吴起、洛川、富县、黄龙等7所县级中心敬老院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迁建市儿童福利院。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65万平方米、廉租房9.6万平方米,建成杨家岭廉租房小区。全面启动各 县廉租房建设,通过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解决全市13451户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施农民安居工程,三年内全面消除农村无房户和地质灾害区危房。建立市房产交易中心,完善住房一级市场,规范和搞活二级市场,促进住房交易,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举办陕北民间艺术展和民歌大赛,鼓励繁荣文艺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和领军人物,着力打造延安特色文化品牌。建成开放市青少年宫,开工建设市科技馆、图书馆。加快农村“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建成210国道文化长廊和41个社区文化室。推进延安博物馆和电影院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信息(宽带)进村工程,完成1327个自然村广电“村村通”任务,力争实现延安调频广播覆盖全市。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加强文化市场和网吧管理,搞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完成桥沟天主教堂异地安置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全市第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圆满完成延安境内奥运火炬传递任务。

切实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召开全市科技和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加快科技发展的政策意见,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强化科技项目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和创业热情。实施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紧缺、实用人才,充实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成市人才大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好重点商品储备调运,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执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适时对特困群体进行价格补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继续加大交通运输、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防止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梳理解决信访积案,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确保实现“一控双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安“三基”建设,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努力建设“平安延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力推进“五五”普法。认真做好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等工作,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各位代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始终把“重民生、谋民利、解民忧、保民安、促民和”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情、尽心竭力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努力为老区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创造更多福祉!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规范行政审批,优化工作流程,精减办事程序,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区事权,健全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机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搞好经济普查。继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制度,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听证公示、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主题教育,全面推行“问责、问廉、问效”制度。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审计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公务员处分条例,严格规范行政许可、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运行,严肃整治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和各种庆典,切实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严格公费出国出境管理,严格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建设节约型机关。全面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督办督查,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公仆意识,严明工作纪律,提高工作质量,以积极向上、认真负责、扎实工作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振奋 27 精神,团结进取,真抓实干,为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富裕延安、实力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魅力延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二

面对近来房企对政府放松房贷及限购松绑的呼声, 中国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官员指出, 更有效的方法是适当放松信贷与税收。这种“曲线救市”的首选动作令分析人士预测, 未来政策可能类似2008年版本, 无异于政府出手“救市”。

某东部二线城市的一位住建厅官员评价当前形势称, 虽然中央未直接表态, 但高层调控楼市的“口风”已经没那么紧。该官员向记者透露, 其所在部门先出台调整公积金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就是减免税费政策:

我们已经在部署监测楼市各项调控政策的效果……目前市里在限购、公积金贷款以及契税优惠方面都在进行相应的政策储备, 一旦其他城市有所松动, 我们的政策也能跟得上。

一位住建部的内部人士则是向记者表示, “尽可能放权给地方政府的思路已经确定”, 住建部的分歧在于“放什么权、如何放权”, 今后将根据各地上报的调整方案视情况而定。

决策层今年透露的未来调控路线也预示着上述措施可能成为地方政府的选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明确表态, 将在楼市调控中扩大地方政府的调控权限, 包括制定和实施住房限购政策、住房信贷政策、公积金贷款政策、土地投放和房地产税负。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 适度放松信贷与税收的政策比直接松绑限购“温和许多”, 既可以避免抑制刚需, 也并非明显“与中央政策对着干”。

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也说:如果地方政府可以在信贷、税收等方面进行调整, 调整的效果将不亚于放松限购。

而这样的救市举动难免让人联想到2008年全国楼市低谷期的地方政府救市方式。

当时除下调公积金贷款首付及放宽贷款年限外, 部分城市还出台了减免税费或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

今年3月, 继年初杭州、常州等二三线城市大幅降价促销后, 北京、广州等一直被认为不会降价的一线城市部分楼盘也传出降价打折的信号, 房价已出现松动迹象, 2008年的楼市情形再现。

在北京, 行业龙头企业万科橙领证价格低于预期的每平方米2000~3000元, 业内由此开始担忧一线城市的房价。

保利地产在广州的三个项目同时推出一成首付优惠活动, 首次置业者, 首付一成, 剩余部分可分4个月付清。分期首付实际上是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的“无息贷款”, 开发商要为买房人垫付资金。

与此同时, 房地产信贷的隐患也开始浮出水面。

3月中旬, 曾经是宁波地产界龙头的兴润置业因经营不善和和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 负债高达35亿元, 成为房地产违约第一单。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今后一个时期, 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 重点投向就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同月有住建部人士预计, 今年的棚户区改造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因此有人开始憧憬“四万亿”救市。

那期间金融界就曾援引媒体分析指出, 如今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体量庞大, 不再是以前说救就能救的产业。如今继续使用救市的方法维持高房价, 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被房地产绑架。

3.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三

根据电子政务五年发展回顾及其趋势研究的结论,电子情报所大幅度调整了全国政务网站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再对评估对象进行简单地排名,而是在基于各项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级电子政务网站的特色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提炼出相关特色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和颁发2008年度“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信息公开领先奖”及“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共三大类奖项,达到推广和鼓励先进经验和分享优秀成果,进而促进政府网站发展的目的。

本次推荐活动测评政府网站包括有部委57个、省级32个、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32个、地市296个、直辖市所辖区县96个、副省级城市所辖区县179个、抽样县级318个共七类1010个政府门户网站。推荐评估采用的指标体系在原由计世资讯和北京大学共同研究制定的PIT-EEE体系基础上,基于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新需求和新特点,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经过众多信息化专家及单位的联合推荐和评选,所有获奖单位名称正式公布如下:

“2008年度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榜单

部委网站:商務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省级网站:上海、浙江、广东

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网站:广州、杭州、大连

地市网站:苏州、绍兴、无锡、珠海、佛山

直辖市所辖区县网站:杨浦区、朝阳区、闵行区、徐汇区、西城区

副省级城市所辖区县网站:天河区、余姚市、拱墅区、上城区、西湖区

县级网站:义乌市、江都市、张家港市、上虞市、仪征市

“2008年度中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领先奖”榜单

部委网站:商务部、财政部、科技部

省级网站:上海、北京、山东

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网站:广州、杭州、宁波

地市网站:绍兴、珠海、晋城

直辖市所辖区县网站:杨浦区、朝阳区、卢湾区

副省级城市所辖区县网站:黄埔区、拱墅区、海珠区

县级网站:义乌市、临海市、昆山市

“2008年度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 榜单

部委网站: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等23家

省级网站:北京、江苏、福建等9家

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网站:青岛、深圳和成都等9家

地市网站:晋城、扬州、中山等49家

直辖市所辖区县网站:崇文区、松江区和海淀区等25家

副省级城市所辖区县网站:秦淮区、罗湖区和南沙区等25家

4.2008年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四

市长李强 2008年1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盐城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推进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发展目标,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五年。全市经济规模跨上一个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达1368亿元,实现了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5%;财政总收入2006年突破1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7年达65.5亿元,是2002年的2.9倍,年均增长24%。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7∶39.7∶33.3调整为19∶46.9∶34.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五年新增1500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新增中国名牌6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明显成效,实现连年丰产丰收,高效农业比重由2002年的10%提高到31%,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五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34家,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6万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4%,大丰麋鹿保护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4亿元,年均增长36%,东风悦达起亚汽车第二工厂、悦达纺织园、阜宁澳洋粘胶纤维、响水裕廊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有22个项目被列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2003年的68%提高到2007年的86%。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全市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面达95%以上,重点企业对外重组改制取得新的进展。实施了部分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市区新的财政管理体制顺利运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部取消了农业税。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五年新增私营企业3.3万户,新增注册资本334.7亿元,2007年民营经济入库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6.3%。全市对外开放水平有新的提升,注册利用外资实际到账连续3年实现倍增目标,预计2007年达到9.3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经合作营业额年均分别增长35.5%、35.2%。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11个省级开发区和两个化工集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4亿元,财政总收入33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占全市的55%。接轨上海及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大丰(上海)纺织产业园一期工程部分建成,上海企业在我市投资项目累计达100多个;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和武进开发区阜宁工业园开工建设。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疫、海关、海事、气象、银行、保险等省属部门为全市发展服务取得新的成效;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全市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沿海、盐徐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我市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74公里,建成沿海等级公路,省道226全线贯通,新建农村公路9200公里。民航开通盐城至韩国首尔的国际包机,南洋机场和大丰港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客货运。实施淮河入海水道、海堤达标、“四港”整治、城市防洪等一批水利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0多亿元。五年来,全市累计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00多万千瓦,完成输配电网建设投入66亿元,邮电通信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市区重点向南、向东发展的布局基本形成,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框架已经拉开,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步推进,建成区面积由46.5平方公里扩大到72平方公里。五年中城建完成投资500多亿元,铺设道路62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817万平方米,新增住房面积482万平方米,建成了新火车站、盐渎公园、新体育馆、五星汽车客运站、城东和城南污水处理厂、通榆河第二取水口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了城南新区建设,城市功能和形象有了较大提升。县(市)城和重点镇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全市城市化率由2002年的37%提高到44%。扎实实施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新一轮镇村规划,开展了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全面超额完成了农村五件实事,并启动了新五件实事的实施工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大力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科学编制了战略规划、5个节点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招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沿海地区呈现出新一轮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30元,年均分别增长13.8%、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98亿元,比2002年净增329亿元。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五年新增就业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95%和92%;在全省率先建立城市居民医疗统筹与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2年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21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推行了农业保险,全面建立了新型农村低保制度,五年帮助8.5万农村低收入户脱贫。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26平方米、35.1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3.6和7平方米;城镇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四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顺利推进。深入开展“平安盐城”创建活动,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初步形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访和国家安全工作,保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安定。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完成了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盐城中学、市一小新校区建设和市职教园区一期工程,2007年全市高校在校人数为4.6万人,职业学校在校人数为10.6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15%和52%,普通高校高考录取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文化和广电事业进一步繁荣,淮剧《太阳花》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步伐加快,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纪念馆新展馆对外开放,完成了市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中国海盐博物馆和全民健身中心。成功承办全国十运会分项赛事,竞技体育实现世界冠军零的突破,完成“村村有全民健身工程”。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市疾控中心大楼、中心血站、急救中心和一批重点医院新病房楼建成使用,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应急救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生态市建设取得突破,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新闻出版、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红十字、妇女儿童、老龄、残联、关心下一代、慈善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五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54项,推行了部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制度。以强化服务为重点,推进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建成电子政务平台,五年中,市长热线电话共承接基层和群众来电2万多件,办理反馈率98.9%,切实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建立了政府与人大、政协联席会议制度,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听取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五年中,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83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705件。认真落实和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政府采购、土地出让、项目招投标等制度不断完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强化,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人事编制、统计、物价、审计、防震减灾、粮食、供销、农机、扶贫开发、保密、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年,也是我们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进程的重要一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各方面矛盾和困难较多的情况下,我们紧紧咬住全年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方法,主攻薄弱环节,破解土地、资金等难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18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精心组织实施八大类重点工程和工业“三百”工程,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施八大类重点工程项目161个,开工96个,竣工51个;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73个,竣工110个;新增5亿元以上重大储备项目60个。成功举办了“5•18”盐城经贸洽谈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和汽车文化节,成功承办了苏台(盐城)经贸洽谈会,盐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新的提升。

二是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围绕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沿海开发坚持规划先行,全力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连接港口、港城、港区的快速通道,推进盐徐高速公路大丰段、省道

326、省道327等7条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大丰港二期工程。加大沿海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造船、沿海风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对大市区新一轮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调整完善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投融资体制。城南新区建设全面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市区全年完成城建投资76.8亿元,新建和改造道路16条,新增城市绿地338万平方米,完成了城北大桥重建、世纪大道综合整治、迎宾路和解放路南延、西环路拓宽改造、建军路商业街改造和城市规划展览馆扩建等工程,建成串场河海盐历史风貌区一期工程,实施盐阜宾馆南迁工程,开工建设金鹰国际、沃尔玛购物中心等项目,建成苏北首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四城同创”工作全面启动。大力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关闭了269家小化工企业。继续推进重点企业改革,八菱集团、市自来水总公司等企业成功实现对外重组或股权转让。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他各项重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是为民办实事取得较好成效。去年年初的市人代会上,市政府作出了为民办16件实事的承诺。一年来,我们坚持集中力量办实事,强化责任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实事项目。扩大了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受益面,提高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标准和廉租住房补贴标准,市区新建中低价位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50万平方米,实施盐南新村等4个老小区综合整治。完成了大新河闸站、串场河防洪闸等市区防汛骨干工程,解决了部分居民小区受淹问题。加快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改建、新建了10个农贸市场。加强市区公交建设,更新了50辆公交车辆,增开了新的公交线路。大力实施“关爱工程”,新增敬老院供养床位5000张,新增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2400人,集中供养率达48%。新增农村改厕5万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及其他未成年人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先后提高了城乡居民低保、失业保险金和特困职工、重度残疾人员的医疗补助标准,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000多件。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的五年。这五年,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成功战胜非典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深深体会到,过去五年的成绩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是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驻盐部队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和人民团体,向省属驻盐各单位,向热心支持盐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全市经济发展还不够快,经济规模还不大,在全省所占的份额偏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步子不大,质量和效益不够高,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不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任务较重;社会发展和民生工作有待加强,社会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还不大,发展的活力还不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中不正之风甚至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来思考盐城的发展,在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中来谋划盐城的发展。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继续平稳增长,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转移,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带来新的机遇。从全国看,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已成为鲜明导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和改善,对我们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区域看,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支持苏北振兴力度进一步加大,沿海开发战略加快实施,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将为我市新一轮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盐城看,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等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潜在的资源优势逐步凸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具备了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有所增加,国内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与新情况新问题互相交织,区域竞争日趋加剧,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现实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又要充分估计发展中的潜在隐忧和制约因素,克服困难,奋力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市委的新要求、发展形势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全力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建设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目标,把盐城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目标,是要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全市总体上达到小康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想: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到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0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2%。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目标。大多数家庭达到小康生活标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和1万元,城乡困难群众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盐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让全市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和谐安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到201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62吨标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地表水达标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6年削减12%、4%。2009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0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各位代表,通过今后五年的努力,全市将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开启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优中求进,进一步做大经济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汽车、纺织、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船舶等新兴产业,扶持壮大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为主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努力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加快重点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从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五个方面一体化入手,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同时,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县(市)城和中心镇,实现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并进、共同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全力加快新一轮沿海开发进程,加强与以上海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互动发展中增创新的竞争优势。

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坚持把加强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优先保证民生需要,努力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稳定长效的制度性安排。坚持富民优先,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把政策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来,每年为人民群众兴办一批实事,不断完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五是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举生态旗,打环保牌,走绿色路,使生态与发展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落实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对化工生产企业的整顿,加大对水环境、大气环境、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加快建设“绿色盐城”,大搞植树造林,构建生态屏障,打造“水绿盐城”的城市品牌。坚持节约优先方针,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三、2008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4%、0.8%;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上述目标是今年的确保目标,我们将扎实工作,力争完成得更好。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下大力气调整工业结构,坚持存量抓提升、增量抓特色,提高产业层次,发展具有盐城特色和优势的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纺织、机械等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高端纺织业发展,今年轿车销售量突破20万辆,完成中大客车底盘项目建设,建成悦达纺织园三期和福汇纺织高档面料织染及后整理项目。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基金,扶持LED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亭湖都市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要实现新的突破。各县(市)要重点培育2至3个新的特色产业,着力发展船舶制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灯具等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做强重点企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工业规模。鼓励悦达、江动、森达等50家重点企业运用上市、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集聚发展要素,增强企业实力,年内力争新培植3至5户上市企业。加大企业创牌力度,力争新创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免检产品5个。加快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增强产业承载能力。集中力量推进11个省级开发区和滨海、响水两个化工集中区的发展,认真抓好规划完善、产业定位、项目推进和投融资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两年翻一番。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步伐,抓好韩资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快50个重点镇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园建设步伐,为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器、技术支持、仓储物流等功能性服务,年内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并组织开发区和中小企业园建设专项观摩活动。继续实施八大类重点工程项目和工业“三百”工程,增加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年内实施八大类重点工程项目172项,完成投资350亿元。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50项,其中10亿元以上20项;竣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00项;储备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50项,力争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大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专业市场等生产服务业,引进3至5家知名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机械等专业物流,重点抓好城北物流园区、大丰港物流基地和东方汽车广场等集聚区建设,建成一批地区性的产品交易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继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引导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年内力争新增3至5家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来盐开展信贷业务,异地金融机构贷款达40亿元以上。大力提升商贸、旅游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金鹰国际、沃尔玛购物中心、盐阜宾馆南迁、会展中心和汇金商业街、剧场路步行街、苏嘉商业街、串场河水街等项目建设,建成一批高品位的特色商业中心,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重点,大力推进丹顶鹤、麋鹿、九龙口等旅游景区建设,建成新四军纪念馆人物馆,大纵湖、新四军纪念馆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响“东方湿地之都”、“红色经典”等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培育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年内完成房地产开发130万平方米以上。继续实施“百镇千村”农村市场工程,加强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新建农家店500个以上。积极发展信息、科技、商务服务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专业应用系统建设。规划和启动建设老城区核心商业圈和城南商业商务中心区。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中介服务业,努力提高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

继续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坚持把改善对外交通条件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公路、铁路、港口、民航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工建设盐徐高速盐城东枢纽至大丰港高速段和省道331市区至丹顶鹤保护区段升级改造、省道333东台段改造工程、射阳疏港公路以及省道231阜宁、盐都段等五条一级公路。宁靖盐高速盐城北段、沿海高速盐城开发区互通连接线和204国道盐城南段等建成通车。抓紧完成南洋机场国际候机楼和联检楼建设,确保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增加飞往北京和韩国首尔的航班,力争开通两条以上新的航线。积极推进陈家港电厂一期、射阳港电厂上大压小和盐城发电厂大型热电机组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西气东输宝丰线天然气管道和分输站建设。实施通榆河北延、海堤达标、里下河洼地治理和“四港”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继续实施移动、联通、网通网络扩容,努力构建适应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推进高效农业“双百”工程,新建或扩建100个面积500亩以上、亩均纯效益2000元以上的规模种植小区,建成15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棉花、蔬菜、家禽、生猪、水产、林果6个百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集中加工区,积极推进雨润食品、光明奶业等重点产业化项目,全市新办各类农业龙头企业60个以上,培植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10个以上,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至2个,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完善规划、打好基础、办好实事”的要求,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扩大新农村建设试点,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美化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灌区改造、节水示范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完成县乡河道疏浚土方3000万方。扎实办好农村新五件实事,深入开展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农村公路1640公里,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以上,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完成农村无害化改厕10万座,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百村万户”扶贫计划,年内重点扶持2万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扎实推进村企结对帮扶,促进村级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补贴,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引导农民更快更好地进入市场,年内专业合作组织对全市农户成员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试点,实施村镇银行和专业性贷款公司试点,探索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和联户信用担保机制,新组建2至3家农村合作银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市的机遇,加快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三)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完成大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园林绿地、给排水、电力通信等专业规划,修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农贸市场、公交专用通道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一横(以世纪大道为东西轴线的都市走廊)、一纵(以解放路、跃马路为南北轴线的新老城区连接带)、六大组团(职教园区、行政商务中心、高教园区、盐渎公园、火车站、先锋岛)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精心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完成5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增强城乡规划体系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调控和引导功能。严格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规划,强化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切实增强规划的控制力和权威性。

加快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老城改造,年内组织实施城市路网、公园绿地、水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10类100项城建重点项目,推进城南、城中、河东、城西、西南和城北六大片区建设,完成投入100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快速通道的标准建设北环路、东环路等城市外环,组织实施人民路南延、范公路、青年路和大庆路西延等干道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启动建设公交优先系统。完成串场河闸站、蟒蛇河防洪闸等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市区不设防问题。全面掀起城南新区建设热潮,积极实施盐渎组团、职教园区、中心内港湖组团开发建设,完善路网和功能设施,迅速拉开城南新区框架。加大老城改造力度,亭湖区老行政中心、先锋岛、二桥广场等地段全面开工建设,实施沙井头、锦华苑等老小区综合整治,加快老商业区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和消费环境。同时,积极推进县(市)城和中心镇建设,完善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商业、教育、文化等公共配套设施,强化城市功能,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全市城市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品位。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和精细化方式组织指导城市建设,努力提升建设品质,提高城市品位。抓好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陆公祠、宋曹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存和宗教设施的保护与建设,创树富有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的人文景观,打造“海盐历史文化名地”、“水绿盐城、湿地之都”品牌。重视对城市建设细节的把握,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法,力争将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设计科学、工艺精湛、特色鲜明的精品工程。调整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进乡镇。加大对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后街小巷的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抢抓新一轮开发开放机遇,提升经济国际化和区域化发展水平

全力突破沿海开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沿海开发,继续深化沿海开发规划,全力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港口、临港产业区和港城的联动,为新一轮沿海开发夯实基础。加快省道332大丰段、省道327滨海段、省道326响水段等沿海公路建设,开挖大丰港疏港航道,加快建设大丰港码头二期工程、5万吨级散货泊位和2万吨级杂货泊位,启动滨海港、射阳港深水航道建设,开展连盐铁路前期工作,完善沿海水利、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加快五个沿海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开发条件。精心组织沿海产业招商活动,确保沿海新上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发展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海洋医药、海洋食品等新兴产业和湿地生态旅游业。加快大丰、东台、响水风电场建设,启动建设射阳和滨海风电、造船项目。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按照主体功能区及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原则要求,有序地组织开发建设,保护好沿海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外资、外经、外贸、外智、外包“五外”齐抓,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重点突破利用外资。积极组织赴韩日、欧美、台湾等国家及地区招商,在强化对韩招商、加快“韩国城”和“韩国工业园”建设的同时,力争在引进台资和欧美资金上取得新突破,争取招引3至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盐城。全年实现协议注册外资26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确保12亿美元以上。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吸引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节能环保等产业。大力实施利用外资重点项目,扎实抓好考克兰锅炉、汇源果汁二期等10个在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建成投产。充分发挥11个省级开发区和两个化工集中区在利用外资中的主导作用,力争实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翻一番。进一步提升外经、外贸层次。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境外加工贸易企业信贷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年内新批3个以上境外投资项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30亿美元。全年新增外派劳务力争增长25%以上,继续保持苏北领先地位。围绕打造韩资密集区,积极引进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发展服务外包。

切实加强以接轨上海为重点的区域合作。抓住上海产业转移高峰期的机遇,积极推进盐沪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加强与上海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大力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利用上海世博会平台,积极参与举办长三角城市“友谊日”活动,大力推介盐城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来盐观光考察。进一步深化南北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武进开发区阜宁工业园、溧阳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建设,提升南北挂钩合作发展水平。同时,切实加强与浙江、广东、胶东等地的交流与合作。

(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今年国家将出台政府机构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我们要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结合盐城实际,做好实施工作。进一步创新企业发展机制,抓紧完成市直重点企业改制任务,引导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投融资主体建设,创新投融资方式,增强城投、国投、交投和城南国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的实力,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综合预算管理,推进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县乡财政和村级债务。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在推进农民专业互助合作、实行土地有序流转、搞活农村金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中心,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基地,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为依托、产学研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年引进科技成果100项,新增省市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0个以上,新创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至5家,实现国家级技术中心零的突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营造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环境。创新市场机制,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市场秩序,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推动全民创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机关干部投身创业、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失业人员再创新业、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政性收费,规范市场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进民营创业园建设,多渠道开发农村、城市的创业岗位,为城乡群众提供创业平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全市组建5个以上注册资本6000万元以上的信用担保平台,成立100家以上基层互助性担保组织,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千村万户”创业工程,努力为创业者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培植一批创业示范村、示范户。加强创业培训,建立创业辅导基地,扶持更多的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8000户,新增注册资本150亿元,实际利用民资达800亿元,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六)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格局。突出抓好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150户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依法淘汰技术落后、能耗较高的用能产品和设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坚持节水、节地、节电,逐步形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排放标准,全面建成企业污染物自动监控系统,强化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全过程监控,形成减排的硬约束机制。继续加大对化工生产企业的整治力度,对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小化工企业坚决关停,开展市区城北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上半年基本完成关停任务,并实施搬迁工作。加强城市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治,推进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快建设“绿色盐城”。积极推进农村绿化、城镇绿化和公路绿化建设,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实施村庄绿化和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达标工程,全市新增农村造林折实面积5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85万亩,建成村庄绿化市级达标村283个。抓好城市门户景观和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重点实施通榆河、中心内港湖、盐塘河绿地和大洋湾风景区建设,完成市区绿化434公顷,年内创成省园林城市。建设和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公路、农村公路绿色通道1963公里。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组织开展生态县(市、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以及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生态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力争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6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编制完成全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大对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每个县(市)都要规划建设2个以上饮用水源地。加快建设市区新饮用水源工程,完成蟒蛇河取水口西移一期工程,启动生态湖建设,提高居民饮用水质量。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流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加强沿淮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建设通榆河清水走廊。继续推进串场河景观带建设,组织实施油坊沟整治工程,加快大寨河、德喜河、中心河等河道整治,切实改善水环境。

(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着力解决教育、就医、住房、文娱等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要求,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盐城工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交通技师学院、新南威尔士联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园区科技之光大楼建设,加快市三院新区医院病房楼、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建设市一院老干部新病房楼,建成中国海盐博物馆、市全民健身中心、市科技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汽车博物馆建设。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教育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开展文化下基层、文化为民服务活动,扶持报业集团、演艺团体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和小区网络改造步伐,市区有线电视整体转换率达80%以上。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建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的综合整治,稳定全市人口低生育水平。更加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加快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认真做好新闻出版、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震救灾、老区开发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服务岗位,实施困难家庭再就业援助,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体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民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研究制定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办法,实施社会保险全覆盖工程。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5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4000人,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对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的运营监管,确保资金安全。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完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及救助机制,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助困、助学、助残、助老等公益活动。

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今年市政府将集中财力、物力,为群众兴办28件实事。在保障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方面,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从2007年底的1700多户扩大到4500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年内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4万平方米、中低价位商品房50万平方米;启动市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城市以街道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课本,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确保所有学生不因贫辍学。在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方面,完成市区18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任务,建设市区豆制品集中加工中心。在改善城乡公共交通条件方面,市区新开辟3至5条公交线路,调整延伸15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80辆;改建农村公路桥梁120座,新建农村乡镇客运站15个、乡镇道路候车站亭30个,改造乡镇渡口43道。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方面,对老城区8处易淹小区进行排水设施专项整治,完成10条支路巷道改造工作;实施市区河道疏浚工程和城南片、城东片污水管网建设,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备用填埋场1座,新建、改造压缩式垃圾中转站5座和环卫科研信息中心1座。在帮扶困难群体方面,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全市新增就业6.4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实施农村“关爱工程”和“牵手致富行动”,为农村劳务输出家庭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年内“一有三缺”(有劳动能力、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低收入农户30%以上实现脱贫。在加强城乡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实施“三送”工程,推进社区文化场所和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建设市区电子科普画廊5座。在推进平安盐城建设方面,在市区公共部位新建200个社会治安监控点,实施122社会求助服务台建设项目,为全市经济困难群众提供2200件法律援助。

(八)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以开展“四城同创”活动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目标,广泛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年内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验收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通过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自觉践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现代市民规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网络,做好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动“诚信盐城”建设,加快建设全社会诚信体系,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创建活动,树立重信守诺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以保障人民权益为重点,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扩大社会民主,健全民主形式,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益。自觉接受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切实加强与政协的沟通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代表、委员的满意度。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法治建设合格县(市、区)、法治建设合格乡(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依法参与公共管理。继续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加快建设“法治盐城”。以打造“平安盐城”为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平安盐城”建设水平,着力深化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程序,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家审核机制,继续深入开展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狠抓源头管理和事故隐患整改,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重点治安混乱地区、路段、场所、小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尤其是重大刑事犯罪、侵财性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不断创新行政理念。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来履行好职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切实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更加关注科学发展、更加关注群众生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更加关注社会和谐。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注重公共服务向农村基层、弱势群体倾斜。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二是严格规范行政行为。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政策措施、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扎实抓好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和行政赔偿工作。完善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的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八大类重点工程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明确进度要求和工作标准,完善抓落实的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强化行政监察,加强绩效考核,严格问责制度,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市级部门内部相对集中审批权,做到办事简约、提高效能。政府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保证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提高政府执行力。四是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让政府工作人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廉洁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切实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土地批租、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和投资者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奢靡之风,坚持勤政廉政、埋头苦干,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努力建设一支勤奋学习、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5.2008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五

本届政府2003年1月就职,任期届满。现在,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及2008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无锡历史上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无锡市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胜利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亿元,同比增长15.3%;财政总收入706.9亿元,同口径增长3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0.6亿元,同口径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进出口总额增长27.6%,其中出口增长30.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411亿元和324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3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成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我市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实现了良好起步,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顺利迈进。

(一)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

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534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3858亿元,年均增长15.7%,实现翻番有余。五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超过2266亿元,年均增长2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942亿元,年均增长30.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445亿元提高到9000亿元左右。无锡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城市行列。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58.5:40.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传统产业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6%提高到38.2%左右。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光伏等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五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30个,中国驰名商标16件,国家免检产品历个,阳光精纺呢绒成为全省首个中国世界名牌,无锡跻身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行列。

新兴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经济比重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43.6亿元提高到1130亿元左右,人均消费水平居全国城市前茅。旅游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城市行列。国际招商城、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现代化市场蓬勃发展,全市百亿元市场增加到7家,总数占全省一半。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到2007年,全市高效农业面积累计突破5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8%。“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增加到25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阳山水蜜桃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隆元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节能减排强力推进。综合运用结构调整、源头控制、能源计量和末端治理等多种措施,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耗管理和污染治理措施。预计2007年,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圭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有望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8%的目标。

(二)城市化水平稳步攀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修编完成,以总体规划为核心的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太湖新城、江阴临港新城、宜兴环科新城和城市重点片区建设改造加快推进。

蠡湖新城突出休闲区功能定位,沿湖36公里岸线及十八湾沿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建成全省最大的开放式景区,成为山水城市核心标志。全市城市化水平由2002年的59.1%提升到2007年的67.3%。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拉开城市框架,两轮“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圆满完成。市区快速路网系统基本构成,市域高等级公路网初步成型,高速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五年来,新拓建高速公路2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92公里,新建农村道路1550公里,市区累计建成城市道路205公里。全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超过220万吨,市区长江引水一期工程即将完工。

按“百年一遇”标准设防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全面建成。500千伏梅里、惠泉等重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2004年无锡机场开通民航,通航香港、澳门地区及内地20个主要城市,2007年新航站楼竣工投用,进出港旅客人数近136万人次。预计全社会港口吞吐量由2002年的2000多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5亿吨,无锡(江阴)港吞吐量跃居长江沿线港口第5位。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第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新五件实事开局良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86.4%的乡镇建成了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实现占补平衡,五年全市土地整理面积累计1.8万公顷。节约集约用地成效突出,累计建成多层标准厂房1500万平方米。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环境质量急步提升。把太湖综合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截污调水、清淤控藻、生态修复等工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步提高。五年来,市区污水日处理能力由近31万吨增加到近80万吨,铺设污水管网2100公里,预计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6.6%提高到84%。建成2座日处理能力一千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力植树造林,实施惠山青龙山显山透绿工程,积极推进生态湿地和绿色景观建设。五年累计绿化造林3.3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地3697万平方米。

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5%,空气良好天数占比达到93%,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2。全市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江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市。

(三)开放型经济,陕速增长,全方位开放格局趋于完善

外向经济集聚效应凸显。大力引进培育先进产业集群,五年累计到位注.册外资近135亿美元,新批各类外资独立研发中心15个,新增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项目51个。海力士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成为迄今全省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博世、柯尼卡美能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达产。新区建成全国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园区,无锡工业设计园被批准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园,无锡软件园建成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预计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1倍;其中出口总额280亿美元,增长5.4倍。创立国家级出口品牌6个,列全省第一。无锡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开放发展层次提升。

服务业开放取得突破,日本瑞穗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沃尔玛购物广场等落户无锡。服务外包发展势头强劲,日本电气、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软通动力等成功引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得到国家四部委联合认定。预计2007年全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额5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数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柬埔寨太湖国际经济合作区成为全国首批境外工业园,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国际影响扩大。密切与世界各地的经贸、文化交流,与无锡缔结友好关系的城市增加到20个。精心组织太湖博览会、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徐霞客国际旅游节等重大会展活动,积极塑造城市品牌。无锡荣获中国经济活力城市、福布斯内地最佳商业城市等荣誉。

(四)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把握应用技术自主研发和先进技术自主应用两大重点,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成为全省惟一的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和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实施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狠抓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和科技创业型企业孵化。尚德电力进入世界光伏产业前三强,法尔胜集团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至2007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10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7家。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2年的0.92%提高到2007年的2%左右。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任务,五年累计完成一级企业改革改制599家,完成自收自支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改制367家,理顺职工劳动关系近27万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和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全面推开。落实民营企业百强计划,实施“小巨人”工程和“金摇篮”工程。2007年,预计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8.5%,比2002年提高34.7个百分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资本经营,五年新增上市公司27家,上市公司总数达45家,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量连续多年在全国地级市中居于首位。行政体制改革加,陡推进。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五年累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66%。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积极创新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推行管办分离改革,社会事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

(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3.635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8万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20.5万人。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欠薪清理机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覆盖面达85.6%。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2年的9988元和5860元提高到2007年的20700元和9860元,年均增长15.7%和11%。社会保障逐步健全。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农村保障制度建设和维护困难群体利益为着力点,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各类群体的多层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为特征,施行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无保障老人养老补贴办法和城镇无医疗保障少年儿童、老年居民及其他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城镇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8.1%,农村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87.5%。市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由2002年的68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97Z。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慈善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

实事项目惠及市民。坚持每年办好一批市民普遍关心、群众受益面广的实事项目,切实改善市民生活条件。五年来,经济适用房交付使用237万平方米,农民拆迁安置房建成3500万平方米,符合廉租房政策家庭实现全覆盖。市区改造背街小巷355条,整治老新村312万平方米,市区公交线路扩展到128条,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全面完成,镇镇通公交目标顺利实现,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

(六)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城乡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五年政府性投入累计达160亿元左右。社会发展综合指数自2003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省首位。市体育中心、急救中心、疾控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江南大学新校区等全面建成。强化教育资源整合,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残疾儿童免费入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五年新增高等院校4所。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市人民医院整合投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江阴、宜兴、锡山建成全省体育强市(区)。

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全面落实。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素质有所改善。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城管创优考核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社区基础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增强。依法治市全面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荣获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市和首批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严格安全生产监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下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稳定有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成功应对了非典、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尤其是在处置去年市区部分地区供水危机中,我们把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围绕改善水源地水质、制水技术攻关、维护社会稳定三大重点,落实一系列应急机制和长效治理措施,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正常供水。

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弘扬“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城市精神,以文化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发展现代先进文化,繁荣艺术精品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舞剧《红河谷》囊括国家舞台艺术所有最高奖项,锡剧《江南雨》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五连冠。审计、统计、农机、史志、档案、侨务、信访、接待、对台、人武、人防、民族宗教、气象、新闻出版、防震减灾、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过去五年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要求,强调工作的连续性、开拓性和操作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回顾丰富生动的发展实践,有以下体会:

——宰宰把握“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不仅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总目标,也是提升无锡发展水平的内在需要。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总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社会和谐,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率先”,为第二个“率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牢牢把握结构调整工作主线,推进产业现代化进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加快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是无锡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主攻方向,大力引进培育,积极嫁接改造,狠抓结构转型,全面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服务业能级提升,推动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

——牢牢把握城乡一体发展导向,实现区域共同进步。无锡城乡发展水平落差不大,具备统筹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以城乡规划全覆盖为先导,围绕“七区一体、一体两翼”格局,以城乡布局完善为切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城市功能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牢牢把握环保优先科学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基础。在无锡这样一个资源匮乏、人口密集的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首要制约是环境的容量、生态的底限。我们贯彻环保优先方针,积极强化环保调控作用,全力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破解环境资源瓶颈制约,实现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努力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核心要求,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富裕群众、造福人民。我们努力提高发展的普惠性,把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大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力求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市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建社服务型政府。繁重而艰巨的现代化建设任务,要求政府始终保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廉洁高效、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总要求,市政府坚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市人大议案决议,全面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努力为无锡的发展恪尽职守,尽心尽力。

五年征程,五年奋斗,无锡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与成就。这五年,是无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和市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城市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是中央和省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里,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及在锡创业务工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部省在锡单位、驻锡部队和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市内外一切关心与支持无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五年发展,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不成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经济结构现状滞后于发展阶段要求的矛盾较为明显;城镇体系还不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偏弱,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环境污染的危害仍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环境保护特别是太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明显,消除城乡制度差异任重道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仍是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显现,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较繁重。同时,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难以避免的,有的是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无锡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确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深刻认识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市情特点的优化发展之路,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目标,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和“市场导向、创新导向、规划导向、法治导向”方针,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三大主题,加,陕建设“五中心”,努力打造“五名城”,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新无锡。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规范,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开放水平更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社会发展指数保持省内领先地位。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8%左右,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左右。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到201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7吨标准煤左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90以上。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区域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完备,城市管理机制和网络进一步健全,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12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

——公共服务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覆盖全社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市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保障。

——人民生活殷实宽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备,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得到完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在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更加重视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整体水平。实现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全面转型,是新五年发展的根本要求。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延伸,推动服务业在高端突破,全面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生态环境,落实环保先导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优化城市功能,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凸显区域城市格局;优化人文素质,培育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开放文化,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是更加重视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创新是发展进步的灵魂。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综合集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三是更加重视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协调性。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大发展,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要坚持好宇优先方针,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一二三次产业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级城镇体系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逐步形成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更加重视和谐发展,进—步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为市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共享化的社会保障和生态化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全体市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创造惠及全体市民的美好生活。

2008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素质来看,我市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都有了新的变化。多年改革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市产业能力、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构成的比较优势依然明显,初步构筑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较高平台。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纵深推进,为我们加快发展、转型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尚未缓解。中央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进一步实施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强化节能减排约束力,给我们推进转型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贸易保护、汇率变动等情况复杂交织,无锡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要全面科学分析形势,善于审时度势,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念,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调控指标为: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8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一)实施创新战略,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决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一手抓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孵化,努力使企业在自主创新中成为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强化政府科技投入,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成果与市场和资本加速对接。继续实施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530计划”,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培育优势产业。立足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延伸,促进与之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光伏、软件、动漫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力争在创意设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以休闲名城建设为统领,加快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努力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提升企业素质。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切实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有效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实施质量和知识产权立市方针,推进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化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改善内需结构。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着力提高投资效益,着力使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扩大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设备投入。努力创新服务业态,积极引进国际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建设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有效改善集贸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粮油、肉类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措施,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及省调控目标之内。

(二)着眼城乡一体,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

走区域城市化发展之路,是无锡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取向。要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建设开放共享、配套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扩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半径。统筹城乡布局。

按照最适规模、最适密度、最适分工的思路,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的现代城镇体系。严格落实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化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完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相结合,集中力量建设太湖新城、锡东新城等五大新城,进一步提升城市重点片区功能。

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围绕“建设东西通道、连接新老城区、形成快速路网”目标,全面启动第三轮“城市建设行动纲要”,新拓建人民路、永乐路、红星路、吴越路等城市道路。着力培育苏南国际航空港,积极实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无锡站及配套项目,推进会议中心、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建设。加强供水、电力、燃气、信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按三级航道标准,全面实施苏南运河无锡段升级整治工程。全力推进长江引水工程,确保一期供水工程4月底前建成投运,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惠山、清名桥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加快阖闾城遗址考古发掘和鸿山遗址公园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网络,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全面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有效协调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加快农村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创新试点,积极探索苏南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和计划管理,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大规模土地整理。加快农村“三集中”工程,大力开展以治乱、治脏、治污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再现江南水乡秀丽景色。

(三)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创业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激发对外开放带动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好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大力吸引海内外研发机构聚集,加速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利用外资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重点落实“123”计划,大力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强与世界知名认证机构合作,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国际资质认证。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3%。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继续兴建各类境外企业和特色园区。继续结交一批国际友城,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开放步伐。激发民营经济爆发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强化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完善流程服务和辅导培训,建立健全会计、公证、融资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作用,重点投向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型成长企业。加快培育民间投资市场,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激发体制机制原动力。把发展壮大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多元资本相互融合,增强微观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扩大金融开放,整合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市场活力、金融服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努力建设金融强市。加快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推动各类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壮大“无锡板块”。

(四)打谴强势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是发展的基础。要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位置,突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全程控制,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狠抓节能减排。积极扶持生态型、节能型产业优先发展,严格限制并坚决淘汰环境资源依赖程度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完成“三高两低”和“新五小”企业整治任务,持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建立环境污染赔偿和资源利用奖惩机制,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保证金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加速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强化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严格执行大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实现太湖治理规划确定的治理目标。强化污水接管措施;切实保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入网。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狠抓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完善“河长制”管理,确保断面水质达标。

切实加强面源污染整治,严格落实保护区种植、养殖限制规定。加快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普及推广节水器具,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全面治理机动车尾气,积极控制城市扬尘,扩大烟尘控制区覆盖范围,加快城市清洁能源区建设。严格噪声控制和管理,建设宁静城市。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形成以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完成桃花山垃圾填埋场扩建一期工程和渗滤液预处理工程,开工建设日处理能力两千吨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推进资源化循环。加大环境监测、监控力度,完善环境应急机制。建设绿色家园。改善和加强大湖、长江和横山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全面推进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防护林、湖滨生态湿地、水生植物示范工程建设,加快退耕还湖、还林、还湿地,改善水域自然生态环境。加大森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色村镇、绿色家园、绿色单位创建,加强太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提升环境整体水平和景观质量。全年完成造林绿化6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新增城市绿地600万平方米。

(五)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公共服务、改进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建设教育强市。确保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学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低成本收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就医负担。施行基本药物制度,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及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建设,率先建设体育强市。提升城市文明素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无锡博物院新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等工程。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加快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承办好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工作,进一步理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社区事务工作站建设,确保基层管理必需的人员和经费投入。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拓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内容,推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六)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惠民为重。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以上。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加大对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的监察执法和稽核力度。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2万人,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均扩面5万人以上。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逐步向普惠型的社会福利过渡。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对困难群众的及时保障能力。积极发展老龄事业,逐步实现高龄、贫困老人无障碍进入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全力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将廉租房保障对象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快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城区危旧房、城中村和老新村改造整治。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维护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公交优先、企业优秀、服务优质”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公交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行监管,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提高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综合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七)切实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行政体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努力形成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机制。扩大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确保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强化作风建设。

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政风。

6.政府办公室2008年工作计划 篇六

一、工作目标

2008年,政府办公室团队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办公室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实现争先晋位目标。

二、工作思路

2008年,区政府办公室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开展创建“六型”机关活动,促进团队素质显著增强为主线,以加强网站建设,促进服务层次明显提高为载体,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内部管理不断规范为抓手,以强化督导调研,促进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为着力点,突出重点,统筹全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真正把办公室打造成开拓创新、精明强干、勤政务实的第一阵容,节奏明快、协调有力、政令畅通的第一通道,诚信开明、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的第一窗口,不断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重点

(一)政府网站求特求新。不断创新网站栏目风格,及时调整个别不适栏目,美化靓化网站主页,提高网站建设质量,努力将我区网站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网站。健全完善网站资料日常更新机制,扩大更新范围,保证更新时效,增加网站资料容量,确保网站内容常换常新,努力做到新闻快报、政务动态、综合信息等新闻类信息每日更新,公示公告、政务公开、招商引资等公告类信息及时更新,工作动态、大事记录、专题专栏等动态类信息每月更新,区情简介、1

政府机构、鹤山区志等概况类信息每年更新。建立健全网站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网站日常监管,每天浏览主要网页一遍,发现异常问题,及时修改维护,确保网站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网站平台作用,坚持政务公开,强化政民互动,保证“公文下载、通知接收”专用通道和网站留言、区长信箱、网上回复渠道畅通,提高政府工作运转的效率和质量。定期召开网站维护管理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每月对网站专用通道公文、通知传递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半年一普查,促进网站正常运转。

(二)政务督查求真求快。突出督查工作重点,改进督查工作方法,使督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增强督查工作权威,提高督查工作实效。加强市下目标、市十件实事和区定重点工作、区十件实事的督导检查,一月一专报,一季一分析一通报,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加强领导批示件和临时重点工作的督导检查,三天一督导,一周一专报,争取保证按时办结。加大区定责任目标的监控,半年督查政府部门一遍。加强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督导检查,一月一督导一通报,一季一小结一专报,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市长信箱、市政府网站留言、市政风行风热线等渠道反映的问题和市政府各类会议决策事项按时办结,区长热线、区长信箱、网站留言、行风评议等渠道反映问题和区政府各类会议决策事项五天一督导,十天一回复,树立办事高效形象。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的督导检查,半月一检查一通报,促进政务系统机关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启动实施政务督查专报制度,及时向有关领导反馈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打算,促进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信息调研求精求量。努力把握信息重点,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贴近领导信息需求,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工作的针对性,为区政府科学决策献计献策。依托鹤山网站平台,每天编发综合信息5条以上、政务动态1条以上,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依托省市政务信息载体,每天整理上报信息5条以上,省政府网站每天采用1条信息,市政务信息每期采用1-2条信息,及时宣传反映鹤山区的工作情况。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积极挖掘经验信息,每月市专报信息采用2条以上,每季度省专报信息采用1条以上,有效宣传鹤山区的亮点和成就。启动实施政务信息专报制度,每月编发4期以上,及时反映基层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建议打算,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定期召开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会,保证全区政务信息工作顺利开展。政务信息工作在全市实现“争二保三”目标,在全省进入前20名。

(四)公文处理求质求效。按照“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不断加强公文处理工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严把公文政策、内容、格式关,努力提高公文质量。规范公文报送程序,减少公文运转环节,确保公文处理准确及时和有序运转。进一步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办文范围和数量,凡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一律不发。改进文风,起草公文和综合材料要力求语言精练,观点准确,努力在创新上求突破,加强针对性,体现新观点。适时开展全区政务系统公文处理工作评比活动,促进公文处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定期开展公文接收处理工作检查,保证各类政务公文发放到位。及时落实。启动实施领导批示制度,及时将领导指示精神传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促进政府工作正常运转。

(五)法制建设求严求准。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对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登记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并及时上报备案,确保文件的合法、有效。加强行政执法培训,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提高全区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政府决策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制室参谋助手作用。

(六)综合服务求好求妥。一是加强日常服务,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和机要周转工作,坚持执行晚间和节假日值班制度,确保政务系统政令畅通。二是加强“三办”服务,办文要准确、规范,办会要全面、高效,办事要稳重、周到,保证政府工作正常运转。三是加强综合文字服务,严格把关定稿,保证交稿时效,努力提高综合文字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以文辅政作用。四是加强机关后勤服务,保证办公用品和机车燃油等需求,确保日常办公基本条件;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公室的现代办公条件,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七)其他工作求全求实。一是稳步推进地方史志工作,完成2007年鉴汇编工作,为下届续志打好基础;进一步加强大事月

报工作,年内被市采用50条以上。二是加强办公室内部信息交流,依托区政府网站优势,建成政办内部网页,搭建信息资料交流平台,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加强人防工作,完成街道办事处防空预案的制订工作。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春节、奥运会、国庆等重要节日期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辖区群众的食品安全。五是认真做好侨务、外事、计生包村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一要加强集中学习。坚持每周五下午学习例会制度,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检查,有效果,确保全体人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二要加强学习与交流。积极组织办公室秘书参加省、市政务系统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办公室秘书开展综合文稿分析会,对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共性综合文稿进行点评,提出点评意见,让文秘人员互相探讨,提高综合文字水平。三要开展“三无三有”竞赛活动。在全区政务系统开展公文处理无差错、政务督查无遗漏、网站维护无空缺、信息调研有成效、依法行政有保障、日常工作有秩序竞赛活动,促进政务办公室系统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办公室管理手册,明确工作标准和具体要求,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要建立综合考评机制,将考勤、学习、工作、卫生及平时表现等情况列入考评体系,认真考核,严格

奖惩,并作为评先依据,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要加强日常会议、重要工作记录,确保管理实效。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一要增强责任意识。要把办公室全体人员的精力和心思凝聚到凝聚到抓落实、求实效上,以实为先,干字当头,形成人人思工作,想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二要树立超前意识,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要注重知识、资料的积累,在可预知性、阶段性工作前做到提前着手,并要养成超前思考问题、谋划下段工作的习惯,力争做到各项工作成竹在胸、有所准备,避免无准备之仗。三要强化时间观念,工作人员在接到任务后,要根据任务轻重缓急及时投入工作,自觉养成雷厉风行、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的习惯,必须保证在时限要求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七

三季度取证项目及预售面积大幅下降, 商品住房预售均价同比上涨明显根据亚豪机构市场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三季度北京市建委共批准预售许可证115个, 批准预售面积共计426.8万平方米, 其中, 商品住宅项目批准上市套数为32829套, 批准预售面积372.1万平方米, 整体预售均价为16100元/平方米。环比2008年二季度, 整体预售面积减少了24.6%, 其中商品住房上市套数减少了24.7%, 批准预售面积减少了24.8%。商品住房的预售均价上涨了0.02个百分点。同比2007年同期, 整体预售面积减少20.3%, 其中商品住宅上市套数下降了4.2%, 批准预售面积减少了12.8%, 商品住房预售均价上涨13.4%。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王英男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 2008年三季度的取证项目个数和预售面积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现象, 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市场观望气氛浓重, 交易量持续下滑, 严重影响了开发商的信心, 许多开发商都推迟了拿证的计划, 以期渡过目前的艰难期, 所以, 拿证力度明显降低。与此相反, 三季度的商品住房预售均价同比却出现了明显的上涨现象。而环比二季度预售均价并无多大变化, 王英男认为, 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三季度取证项目中别墅、公寓等高档住宅项目明显增加, 环线及区域分布也出现了较多的市区及热点区域项目。而2007年同期, 则多以远郊区及普通住宅项目为主。这就出现了同比价格上涨的现象。而从环比数据上看, 由于目前楼市销售低迷, 开发商多执行低价入市策略, 所以, 没有太大的价格变化。

开盘情况分析

奥运因素影响明显, 三季度开盘数量大减据亚豪机构市场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三季度共计114个住宅项目开盘, 新增商品住房供应面积262.1万平方米。其中, 纯新盘开盘项目23个, 新增供应面积70万平方米;其余为老项目后期开盘。环比2008年二季度, 开盘个数下降了24%, 新增供应面积下降了22%, 纯新盘个数下降了20.7%。同比2007年同期, 开盘个数减少了37%。新增供应面积下降了37.5%。

从各月开盘数据来看, 2008年7月份开盘个数为45个, 新增供应面积为115.9万平方米, 8月份开盘项目个数仅为23个, 新增供应面积39.4万平方米, 9月份开盘项目个数为46个, 新增供应面积为106.9万平方米。

如上图所示, 进入8月份, 由于奥运会的召开等众多利空因素的影响, 开发商开盘入市的意愿明显降低。开盘数量和新增供应量大幅减少。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王英男认为, 2008年三季度无论是总的开盘个数、新增供应面积, 还是各月的开盘走势, 都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 尤其是和07年同期相比降幅更是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的受楼市大势影响, 市场观望气氛渐浓, 交易量短期难以回升, 开发商信心严重受挫, 因而开盘力度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就是奥运会的因素, 因为奥运期间市民的注意力被转移, 外地的客户受限行、安检等措施的制约, 来京看房意愿降低, 导致奥运期间房地产交易冷清, 因此, 众多的开发商都尽量避开了在此时开盘入市。

三季度开盘均价环比明显回落, 低价入市成为主流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三季度新开盘入市项目的开盘均价为13774元/平方米, 与2008年二季度的开盘均价相比, 三季度的开盘均价明显回落, 每平米下降了1932元, 降幅达12.3%。亚豪机构副总经理王英男认为, 三季度开盘均价明显回落, 和当前的楼市现状以及开发商的低价入市策略息息相关, 京城楼市自2007年底以来持续低迷, 各种利空因素不断传出, 加之奥运会在8月份召开, 更是雪上加霜。

开发商为了应对楼市销售低迷的现状, 纷纷从暗中打折促销演变为公开的打折降价销售, 有的项目甚至打到了四、五折。打折促销的浪潮愈演愈烈。开盘项目打折力度不减, 新入市的项目更多的采取了低价入市的策略, 以期赢得更多是市场份额。此外, 从9月下旬后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入市销售从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周边项目的房价, 对新开盘入市项目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尽管三季度总的开盘均价环比降幅明显, 但各月的开盘均价却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 7月份开盘均价为13051元/平方米, 8月份为13584元/平方米, 9月份为14535元/平方米, 对于这一现象, 王英男分析认为, 因为, 京城楼市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 交易持续下跌, 开发商为了在逆境中生存, 不得不想变通之策, 在淡季中选择抗跌性强, 竞争优势较强的项目入市, 这样, 对比性价比较差的远郊项目来说, 城市中心、热点区域的项目, 以及公寓、别墅等高档住宅项目便具有很大的优势, 如上国阙开盘价45000元/平方米, 北京尊府开盘价35000元/平方米, 唐巢开盘价32000元/平方米, 均是位于二环内的高档公寓项目, 还有一些别墅项目, 开盘均价也在20000到30000元/平方米之间, 正因为三季度这些高端项目的放量, 才造成了开盘均价呈小幅增长的态势。

三季度普通住宅项目开盘数量下降明显, 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三季度普通住宅项目的开盘数量无论环比二季度还是同比2007年三季度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 2008年三季度开盘的普通住宅项目为70个, 环比2008年二季度的普通住宅开盘个数下降了13.6%, 同比去年三季度开盘个数下降了30%, 虽然, 三季度普通住宅项目的开盘数量呈下降态势, 但所占比重却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 2008年三季度普通住宅开盘数量占总开盘项目数量的60%, 而2008年二季度普通住宅所占的比重为54%, 2007年三季度普通住宅所占的比重为55.2%, 通过比较上述数据可以发现, 2008年三季度普通住宅开盘项目的比重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王英男认为, 这与奥运会期间开发商延迟推盘的策略有关, 奥运会期间楼市交易冷清, 许多开发商都推出了入市的计划, 相对与别墅、公寓等高档住宅, 普通住宅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此外, 9月下旬限价商品房入市销售也增加了普通住宅开盘数量, 这些均导致了三季度普通住宅开盘比重的增加。

受市场环境影响, 重点区域及五环内项目开盘比重增加明显

从2008年三季度开盘项目的区域及环线分布的数据来看, 重点区域及五环内项目的开盘比重有明显的增加。数据显示, 08年三季度昌平、大兴、通州、顺义等远郊新城区的开盘项目共有58个, 占总开盘项目比重的51%, 环比二季度增加了5.7个百分点, 同比07年三季度增加了20.6%, 从环线分布来看, 08年三季度五环外项目开盘的个数为62个, 占总开盘项目比重的55%, 环比2008年二季度减少了6.3个百分点, 同比2007年三季度减少了3个百分点, 对于这一变化, 王英男分析认为, 通州、顺义等重点远郊新城项目比重的增加, 与五环外项目比重的减少, 充分说明, 在京城楼市交易冷清的大背景下, 开发商开盘策略随着改变, 他们更原意选择那些区域优势明显, 地理位置优越, 配套设施相对较高, 抗跌性高的项目入市销售, 而对于那些性价比较小, 抗跌性较差的项目大都采取了观望和延迟入市的措施。

总的来看, 2008年三季度京城的土地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土地成交总量增加明显, 但多为公建及其他项目用地, 住宅项目用地却大为减少, 而且楼面价也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开发商资金较为紧张无力拿地, 另外也和远郊新城加速建设有关。

受奥运会召开及楼市交易低迷的大环境及保障性住房大量入市销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不但三季度商品住房的成交量也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 取证数量、开盘项目个数、开盘均价均呈现下跌现象, 而与此相对应却是重点区域、五环内项目开盘比重的增加,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王英男认为, 这也是目前的市场环境所造成的。

8.2008年录取场报告(八) 篇八

案例:某省文科考生小李08年高考分数是635分,第一志愿报考南京大学,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李在一本正常录取时,档案一直处于“自由可投”状态。在一本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时,他被当地一所一本院校录取。

回放小李的分数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37分,应该说也不算低,但要报考文科优势特别明显的南京大学也还是有些难度。小李告诉笔者,南大从05年到07年在当地的录取线依次是618分、595分、034分。他始终不解的是自己的高考总分是635分,远远超出近年南大在当地的录取线,却最终还是与之无缘。查阅南大08年在小李所在省的录取资料显示,南大在当地文科的最低录取线是640分,小李的分数达不到要求,与南大失之交臂也是很正常的。

点评:小李对南大近年来在当地录取线的分析思路可能与很多考生和家长相似,大家往往只看一个录取分数线就匆忙填报志愿。其实,如果把院校的录取线与省控线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差值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其参考意义会更大。以南大为例,该校文科05~07年在小李所在省录取线依次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48分、45分、45分。也就是说,小李的高考分数必须要高出一本线45左右,报考南大才有把握。08年南大在小李所在省的录取线是640,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42分,而小李以37分的差额报考南大,显然被录取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考生能把院校的录取线转换成高于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差,在填报院校志愿时,参考这些分差,则可能会大大增加自己被某所院校录取的可能性。

选专业,参考专业录取线更保险

案例:某省理科考生刘东08年的高考分数是614分,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省控线70分。第一志愿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其专业依次填报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勘查技术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服从专业调剂;平行第二院校志愿依次填报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平行第三院校志愿没填。刘东最终被中国石油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

回放:近年来,能源类相关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刘东在填报志愿时也注意到这点。他查阅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往年在当地的录取分数,发现他的分数上中国石油大学基本没有问题,如果读中国石油大学,却不选择其优势专业,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在填报该校的专业志愿时,他填报的几乎都是该校的特色專业。幸亏,他也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最终还是被中国石油大学给录取了,当然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

点评:仔细查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近年来在刘东所在省的专业录取情况发现,他所填报的专业近年来的录取最低分都远远超过当年一本省控线,其中石油储运工程专业07年的录取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102分,而石油工程专业录取最低分最高也有超过省控线86分的。如果仅以刘东高出一本线,70分的高考分数报考中国石油大学的这些专业,风险不小。因此,考生在选择某些院校的特色专业时,一定要事先查阅这些专业近年来在其所在地的录取情况。在认真分析后,再认真、仔细地选择专业,让志愿充分体现考生个人的意志。

平行志愿,分数转换成位次更具参考性

案例:某省理科考生小科,08年的高考分数是541分,二本平行志愿依次填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考生在正常录取时,档案一直没有投出去。二本第一次征集志愿时,小科被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回放:小科在查找所报院校以往的录取资料时,发现以自己高出二本省控线37分的优势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但没想到正常录取时,仍然落选。其实,查询这三所院校在小科所在省的录取资料,不难发现小科落选的原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08年在其所在地的调档线是548分,位次是031614;浙江理工大学是547,位次是032528,中国计量学院是542,位次是035270。而小科的分数是541分,位次是036000左右。

上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见闻作文500字下一篇:xx上半年物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