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2024-09-13

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共9篇)

1.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一

为加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平稳、持续运行,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9〕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部署,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有效、持续运行,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逐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突出公益、综合改革原则。各地区要突出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

(二)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原则。各地区作为此次改革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制订改革方案,统筹工作安排,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三)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用好现有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改革中的各种问题。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地区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在10万人左右或处于几个乡镇中心区域的可设置中心乡镇卫生院,城镇每3至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定收支的依据。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防保单位的人员编制,以所在地农业户籍人口数量为基数,按一定比例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以所在社区每月户籍人口数与流动人口数之和的全年平均数为基准,按一定比例核定。市对各地区核定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财政状况在编制总额内决定编制使用数量,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剂安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覆盖区域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委托非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任务,满足本地区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各地区要建立健全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由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选聘,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根据核定的编制及岗位设置方案,组织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各地区要对未聘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各地区要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绩效考核体系,由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考核机制,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完成情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

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人员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定期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

2.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二

一、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济源市作为全省首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之一,从2010年3月份起在12个镇卫生院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从去年12月份起在477 个农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落实国家确定的307种基本药物品规和我省确定的200种增补药物品规,实行全省统一采购、企业统一配送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增补了29种习惯性用药,实行零差价销售,并按基本药物政策报销。切实加强基本药物配送,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功能齐全、经营规范” 的药品配送网络,做到了基本药物配送“资金到位、人员到位、车辆到位、网络到位、服务到位”,确保了急救药品第一时间送到、一般药品按需送达、偏远山区不超过24小时送达,满足了基本药物实施单位的需求;创新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送机制,由配送企业直接配送到村,减轻了镇级药品管理负担;实行基本药物款项集中支付,在市财政设立基本药物资金结算专户,对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采购、统一配送,每月卫生院将药品款上缴专户,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配送企业,避免了拖欠货款等现象发生。全面实现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累计处理各类预警信息956条,处理率100%,确保了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

二、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一)建立收支核定补偿机制。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原则,以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实际发生数为基数,综合考虑职能转变、取消药品加成等影响收支的因素,核定收支补助标准。2012年经常性收支差额核定以2011年核定数为基础进行微调,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新进在编人员、选拨高校生的工资及各项社会保障费等人员经费给予增加,对2011年安排的临时聘用人员的清退补偿款予以核减,结合实际收入完成情况对收入任务进行重新认定,核定补助1548万元,基本保障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在资金的拨付上,按照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药补助资金的90%,分月及时拨付,剩余10%待年底经绩效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结算。

(二)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机制。按照人口总数比例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编制为682个,新增编制159个。对基层医疗机构等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比例达到86%,突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竞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基层医疗机构聘用的197名计划外人员清退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

(三)是实行绩效工资机制。制定了《济源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明确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基础性绩效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按单位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行为、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等考核结果,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倾斜,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从根本上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发生。改革后,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达到2400元左右,达到全市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

三、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促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实施,我们与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绩效考核办法》,量化了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绩效考核标准,在镇卫生院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站,明确了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将35%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交给村卫生室承担,由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对其进行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将相应比例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拨付给村卫生室。

四、切实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通知》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要求。一是确保农村卫生室和人员实现“双覆盖”,每个村至少有1个标准化卫生室,每个卫生室人员按辖区常住人口的1.2‰的比例配备,至少保证有1名乡村医生。二是以镇卫生院“院建院管”为形式,对农村卫生室实行“八统一(统一机构设置、绩效考核、基本保障、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药械供应、档案规范)、两独立(财务独立、责任独立)”的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硬件设施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化、指导监督体系化、服务质量优质化。三是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对年满65岁、连续工作10年以上、到龄退出、不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月给予300元生活补助。新规的实施,进一步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巩固了基层网底建设。

五、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3.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平远县八尺镇卫生院

(2011年8月24日)

一、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办法,并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销售。因医生用药习惯和群众需求还存在部分非基药,但将按照上级要求努力全面实行基药销售。

(二)卫生院的改建工作: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我院卫生院改造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目前正在招标改建中。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认真完善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管理工作,至2011年上半年,建立居民信息录入12717人。认真做好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活动以及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工作,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及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其中老年保健管理1358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302人次,糖尿病规范管理88人,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48人的任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我院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紧紧围绕改革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1-

作,召开了医院的专题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成立了综合改革推进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岗位竞聘工作方案要求,正在全面开展竞聘上岗工作。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因受医院的业务、经济、人员配套等因素制约,卫生院发展仍有较多问题和困难。

二是由于卫技人员、医疗设备缺乏,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困难。健康体检意义不大,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建立健康档案难度大。

三是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如妇幼、检验、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人才较为明显。

四是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医疗设备更新步伐较慢。

五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作协调衔接不够到位,因县财政配套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差价补偿资金不到位而影响资金周转。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医改工作全面开展,按照原有人员即要开展日常门诊、住院工作又要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希望能按照编制安排人员。

二医改已明确卫生院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的非盈利性的医院,政府应加大投入,购置一些必配的医疗设备。

4.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四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 二○一○年十二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为突破口,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药物、保障制度综合改革。2009年11月24日,在32个县(市、区)启动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取得初步成效后,于2010年8月10日,在全省108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便于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熟悉了解基层医改的工作程序,掌握关键环节,特制定本手册。

一、为什么要进行综合改革? 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以药补医”体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药品加成,逐渐偏离了公益性方向,逐利性日益增强。

(一)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利益趋动,偏好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过度用药、不当用药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已经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群众用药安全难以保证。长此下去,可能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

(二)医疗机构公益性弱化

“以药补医”体制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动力不足,逐渐偏离了应有的功能定位,不顾条件限制,超范围执业、超能力接诊,超范围手术,给群众就医安全埋下隐患,导致医疗纠纷和事故逐年上升,加剧了医患矛盾,群众的基本卫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在利益驱动下,部分医务人员逐渐偏离了救死扶伤的价值追求,“开单提成”、拿回扣、收红包等不正之风盛行,不仅助推了药价虚高,加重了患者负担,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医疗卫生管理秩序比较混乱

政府履行职责不够,监管缺失。基层医疗机构进人渠道多且乱,把关不严,导致队伍素质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因此,要促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让百姓切实得到实惠,看得起病,就必须破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以药补医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药品、保障制度改革,同时又要避免回到“大锅饭”机制,建立一个全新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

二、什么是综合改革?

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由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引发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的系统改革,旨在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重新构建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新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  管理体制改革  人事制度改革  分配制度改革  药品采购配送制度改革  保障制度改革

三、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旨在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重新构建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新的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发展、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提高。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建立、四个明显”: “一个建立”

——全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落实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又避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机制,全面建立一个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四个明显”

——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并从降低药品价格和改善服务中得到明显实惠。这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建健全的服务体系,让群众看得上病;通过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让群众看得起病;通过改善医疗服务,遏制不合理的用药和诊疗行为,让群众看得好病;通过完善功能,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少生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着力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便利性、可及性显著提高,逐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群众的首选。

——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通过改革分流无资质、低素质人员,提高基层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服务优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通过构建新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分配机制,激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

四、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管理体制改革旨在建立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的管理体制,核心内容包括:  明确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经费实行县级保障、省级统筹、统一支付、集中管理。

五、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明确改革的范围和对象 根据改革实际进展和安排,明确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范围。鉴于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性要求,建议以省(区、市)为单位,全区域统筹推进。

安徽省明确的范围对象包括:全省所有县(市、区)和淮南毛集实验区、六安叶集试验区、池州九华山风景区每个建制乡(镇)设置的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的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街道所辖范围内没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选择1所国有企业或医院或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改革)。

(二)科学测算编制需求,逐院核定编制(1)进行总量测算

鉴于城乡差异,分别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总量进行测算。

安徽省的做法是:总量控制,分类核定,分别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编制核定。

——乡镇卫生院:各地以县(市、区)为单位,根据2009年底乡镇户籍人口数和乡镇地域类型,进行分类测算,提出本地区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具体核编标准,全省乡镇卫生院编制原则上按照乡镇户籍人口的1‰实行总量控制。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分类核定,平原地区按0.8‰-1.1‰配备,丘陵地区按0.9‰-1.3‰配备,山区按1.0‰-1.5‰配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原则上服务人口在5万名以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服务人口在5-10万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1-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服务人口在10万名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标准还可适当降低。(2)按程序上报,下达编制

各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将测算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上报省编办,由省编办负责审核后再下达。

(3)各县(市、区)逐院核编

各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在综合考虑本地区医疗服务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人员状况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可按规定进行调剂,再逐院下达编制和结构比例。安徽省的做法是:综合考虑城关镇交通便利以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辐射能力等因素,城关镇卫生院可按规定标准下浮25%左右作为机动编制;承担一定区域范围内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职能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根据需要在规定标准的基础上上浮10-20%核定编制(从其辐射的乡镇卫生院编制中调剂);服务人口较少的乡镇卫生院编制按标准核定不足10名的,可按10名核定编制。

(三)纳入事业单位,统筹动态管理

将核编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所在县(市、区)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其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各县(市、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逐院核编后,可以结合当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和布局调整工作,适时做好编制的动态调整和统筹使用,确保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需求。

(四)落实财政保障,建立公益性管理体制

政府负责保障国家规定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经费实行县级保障、省级统筹、统一支付、集中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纳入县级国库中心统一管理。(1)开展财务清理

安徽省要求,各县(市、区)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2010年1-8月份收入、支出、结余及账户设置、债权债务等开展专项核查,全面摸清底数。(2)实施国库集中收付

安徽省要求,2010年8月31日前,各县(市、区)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根据《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9〕1593号)规定,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并从2010年9月1日起,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县级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3)核定收支、编制预算

安徽省要求,2010年8月31日前,各县(市、区)财政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办法要求,科学核定任务,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财政专项补助收支、其他收支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并结合绩效工资实施等因素,科学编制2010年9-12月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预算。同时,做好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编制相关准备工作。

(4)做好资金调度和经费保障

安徽省规定,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后,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资金调度和经费保障工作。全员聘用工作完成前,参照2010年1-8月份平均经常性收支数合理安排支出,确保本地区人员平均合理工资待遇水平不降低,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竞聘上岗工作完成后,按运行补偿办法等相关规定安排支出。同时,按照规定认真落实村医补助政策。

六、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的科学用人机制。具体改革内容包括: 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合理确定岗位构成比例;  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管理制度;  通过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七、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分为选聘院长(主任)、清理清退人员、科学设置岗位、组织竞聘上岗、人员分流安置五个步骤。

(一)选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

依据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各县(市、区)提出应聘要求,通过招考和民主推荐等方式,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安徽省规定,乡镇卫生院配院长1名,副院长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兼任)各1名。由县(市、区)卫生部门负责,会同人社(人事)等部门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依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招考或民主推荐的方式,统一组织,竞争择优选拔聘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长聘期3年,其中试用期一年。原则上中心卫生院院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一般卫生院院长应具有初级以上职称。院长(主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期满考核不合格的,重新选聘。

(二)清理清退人员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和清理。在摸清人员底数的基础上,对不属于本次医改规定的竞聘定岗对象和分流安置政策覆盖范围的人员逐人登记造册,自行清理、清退。

安徽省规定属于清理人员的是:2010年12月31日前已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在编人员;2008年12月31日后进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非在编人员(符合皖卫人〔2004〕23号文件规定公开招募的大学生和“三支一扶”人员除外)。

(三)科学设置岗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岗位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数的8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在县(市、区)医改办公室与人社(人事)部门的指导下,由选聘的院长(主任)到位后组织进行岗位设置和方案报批工作。岗位设置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核、核准后,按规定报市级人社部门备案,并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设置核准表》下发实施。

(四)组织竞聘上岗

(1)明确参加竞聘的对象范围

安徽省规定,2008年12月31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包括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中具有卫生类执业(从业)资格或医药卫生类中专以上学历者;2010年及以前年度依据省卫生厅、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公开招募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通知》(皖卫人〔2004〕23号)规定,公开招募进入乡镇卫生院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和“三支一扶”人员,可参加定岗竞聘。

竞聘对象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其他具体资格条件,由各县(市、区)医改联合办公室依据文件要求,并结合当地编制、人员情况等合理确定。(2)填写竞岗申请书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必须按规定要求填写竞聘上岗申请书。

(3)竞聘人员的审核与确认

安徽省规定,县(市、区)医改办公室要按照参与竞聘对象范围的要求,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竞岗申请的人员逐一审核、确认,重点审核原始材料包括进入单位手续、工资发放记录、学历(职称)证书、人员聘用(劳动)合同以及年度考核记录等内容。审核后将审定结果分别报市级卫生、人社部门备案。对提出申请且符合竞聘上岗条件的人员,出具由县(市、区)相关部门审核确认的竞聘对象资格审定结论意见,竞聘人员据此参加竞聘上岗。

(4)组织人员竞聘上岗

安徽省规定,由县(市、区)卫生部门,会同人社(人事)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市级人社部门核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设置核准表》,采取考试、考核等方式,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竞聘上岗。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5)对拟上岗人员进行公示

安徽省规定公示时间为1周。若在公示期内接到群众举报的,随时复核,举报属实的,取消其上岗资格。公示无异议的,竞聘结果由县(市、区)医改办公室审核确认,并报市级卫生、人社等有关部门备案。

(6)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统筹调剂 安徽省规定,县(市、区)卫生部门可在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系统内单位,会同人社(人事)部门组织未聘专业技术人员二次竞聘,也可在本单位高职低聘、转岗聘用。(7)签订聘用合同

安徽省规定,竞聘上岗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聘用期为3年。

聘用合同需具备下列条款:聘用合同期限、岗位及其职责要求、岗位纪律、岗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等。

(五)安置分流人员

(1)明确分流人员范围对象

安徽省规定的分流人员是,2008年12月31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类人员:一是定岗竞聘中未聘的在编人员(含政策性安置人员);二是非在编临时聘用人员,包括定岗竞聘中的未聘者和未纳入竞聘范围的人员。(2)了解分流对象分流安置意愿

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组织分流人员逐一填写分流安置意愿表,了解分流对象分流意愿。(3)逐人审核、确认

安徽省做法是,县(市、区)医改办公室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分流安置政策范围、递交分流安置意愿表的人员,对照政策规定进行逐人审核,共同确认后,经本人签字认可,并公示1周。若在公示期内接到群众举报的,随时复核。举报属实的,立即按照政策处理。公示无异议的,由县(市、区)人社(人事、劳动)部门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将结果报县级财政部门和市级卫生、人社等有关部门备案。(4)落实相关待遇或经济补偿

县(市、区)财政和人社(人事、劳动)部门对确认的分流安置人员及时按规定兑现相关待遇或经济补偿。同时,防止将政策规定范围外人员作为分流对象进行分流安置,严禁弄虚作假。对未纳入竞聘范围对象的分流人员安置工作可先期进行。分流安置工作应在竞聘定岗工作完成后的3个月内完成。

安徽省的做法:区分在编分流和非在编分流两种类型,分别落实相关待遇和经济补偿,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在编分流人员,采取以下措施:  允许提前退休。截至2010年12月31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分流人员,本人自愿提前退休,可按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符合病退条件的,可按现行政策办理病退。 三年过渡安置。3年过渡期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有空缺岗位,符合岗位条件的分流人员可以参加竞聘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分流人员待遇第一年按原基本工资的80%发给,职务补贴按最低职务标准发给,物价性补贴照常发给;第二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给,物价性补贴照常发给;从第三年起,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不计算连续工龄,直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鼓励自谋职业。支持鼓励分流人员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分流人员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后,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年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另按本人连续工龄计算,每1年工龄,加发本人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前1个月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支持学习深造。对40周岁以下(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分流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并通过国家考试参加大专以上正规学历教育的,除享受第3条鼓励自谋职业的政策外,可一次性补助一定比例的学费。学习期满后,不再安排工作。对经学习提高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如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相应空缺岗位,可优先聘用;如无空缺岗位,也可推荐到专业对口、有空缺岗位的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行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聘用。上述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分流人员,在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前按国家政策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对于非在编分流人员,在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享受以下待遇:  给予经济补偿。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补偿金,月工资为本人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落实相关保险。按规定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视情推荐聘用。对具有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乡镇卫生院推荐到行政村卫生室聘用。

八、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核心内容就在于建立两个“考核机制”、实行“两个挂钩”,即卫生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补助水平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

九、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分为科学核定任务、制定考核办法、开展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四个步骤。

(一)科学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任务 每个计划年初,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口数科学核定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况增加的任务,另行临时核定。

安徽省规定,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二)制定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县级卫生部门积极会同财政、人社(人事)等部门,依据省里考核办法,结合当地实际,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制定具体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量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评价标准,明确绩效考核的具体方式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的运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县级卫生部门制定的具体考核实施办法,以岗位绩效和工作业绩为核心,同步制定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经职工大会通过后,报县卫生部门备案后执行。

安徽省规定,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卫生部门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社(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和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定期组织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绩效工资起点时间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同时鼓励各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奖惩机制。

(三)开展绩效考核

根据年初核定的工作任务,由卫生部门会同财政、人社(人事)等部门,依据具体的考核实施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岗位职责要求和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对机构工作人员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原则上,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每年不低于一次,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可按月或按季度执行。安徽省要求,县级卫生部门依据考核实施办法,于每年12月底,对辖区内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绩效考核。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依据考核实施办法,对其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要求原则上每季度一次。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绩效考核,由县级卫生部门委托给所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于每年7月上旬、12月底组织实施两次考核。

(四)实施绩效工资

(1)制定和上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安徽省规定,各县(市、区)人社(人事)、财政、卫生等部门制定本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将绩效工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实施办法经当地党委、政府同意后,上报市级人社、财政、卫生部门审批。此项工作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2)审批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安徽省要求,各市人社、财政、卫生部门负责审批所属县(市、区)的实施办法。(3)核定绩效工资总量

安徽省要求各县(市、区)的实施办法经市级人社、财政、卫生部门批复同意后,县级人社(人事)、财政部门要将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给同级卫生部门。(4)兑现绩效工资 安徽省要求各县(市、区)卫生部门在同级人社(人事)、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综合考虑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考核结果以及单位类别、人员结果、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所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和具体分配方案。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结合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和机构内部分配方案,核定职工个人绩效工资。

十、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近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大制度创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旨在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安全和可及,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  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增补地方药物;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 建立量价挂钩的省级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  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十一、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用药习惯和需要,以省为单位,适当增补部分药物执行基本药物政策。

(二)清理库存药品

安徽省规定,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前一个月,各县(市、区)卫生部门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库存药品清理。

(三)执行零差率销售

安徽省于2010年9月1日起,在全省同时推开了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的基本药物和省级增补基本药物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机构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张榜公布零差率前后的药品价格。

(四)实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设立省级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心接受基层医疗机构委托,集中编制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计划,依托省级招标采购平台,实行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量价挂钩,即招即采,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及时签订采购(配送)合同。安徽省药品采购配送制度改革具体操作办法见安徽省卫生厅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操作手册》。

(五)落实药款结算国库支付制度

安徽省要求县(市、区)级国库支付中心在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款计划和省药采中心网采数量证明后,及时进行药款结算和支付,确保从交货验收到付款时间不超过30天。

(六)建立药品价格监测制度

安徽省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监测点,开展药品价格常规和定时监测。

十二、安徽省在推进综合改革的保障举措

安徽省在国务院医改办的指导下,重点建立“六个体系”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

推进改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党委、政府重视是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安徽省的做法是,在全省全面实施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要求把综合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位置,明确各级政府是推进改革的责任主体,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干部的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宣传工作体系。改革方案出台后,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解读政策、统一思想,使改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安徽省医改办、编办、卫生、财政、人社、药监等部门围绕改革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了上万人次的培训,帮助各地吃透政策精神。试点结束后,组织多家中央和省内主流媒体对试点成效、做法进行系列报道,为全面推开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建立强有力的分工协作体系。安徽在省医改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省医改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主动向国务院医改办汇报,争取支持;主要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健全了上下对口、横向联系、沟通顺畅、配合紧密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共同推动改革的工作格局。四是建立强有力的包保责任体系。

安徽省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各县(市、区)都按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包保责任制,全省落实了12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对所有纳入改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包保,包政策宣传、包方案制定、包竞聘上岗、包人员分流、包零差率销售,保政策落实到位,保规范操作到位,保体制机制转轨顺利,保社会稳定。五是建立强有力的督查工作体系。

安徽省政府先后召开4次电视电话会议,省医改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2次会议,分析查找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省政府还专门成立6个工作指导组,从省医改办、编办、卫生、财政、人社、药监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分别由1名厅级干部带队,确定对口联系的市、县,一个月开展一次督查指导,掌握改革动态,帮助解决问题。六是建立强有力的财政保障体系。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资金保障问题,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要求不能因为资金拨付不到位不及时而引发不稳定,影响改革进程。省财政及时预拨了省级财政应承担的资金,各级政府主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存量调整、增量追加等措施,足额安排改革资金,做到预算不留缺口,有力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实施。

十三、推行综合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关注点

实施综合改革,涉及多方面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制度设计和操作难度大,要下大气力攻克三大难点,确保改革成功。

(一)人员分流安置

人员分流安置涉及分流人员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要增强分流安置工作的透明性,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不仅改革难以进行下去,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研究制定分流安置政策时,要充分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制定优惠政策,做到积极稳妥;在执行政策时,要规范操作、精细操作,逐人沟通、逐人落实,确保社会稳定。

(二)实施绩效考核

坚持公益性,同时又要避免回到大锅饭机制,关键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建立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绩效工资要拉开差距才有激励作用。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从制度上保障绩效考核客观公正。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敢于动真格,严格执行政策不走样,而且需要长期认真坚持下去。

(三)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配送

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尚未深入推进,统一招标采购配送还在探索之中。安徽省研究了新的招标采购配送办法,由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代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采购主体,主要面向药品生产企业采购,实行“双信封”招标制度,同时投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并采取量价挂钩的办法,从而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质量,保证及时配送。全省统一招标采购办法实施后,效果明显。但是,由于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配送涉及面广,环节繁多,利益关系复杂,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十四、安徽省基层综合改革的成效

目前,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任务即将全面完成,改革目标基本实现,改革成效开始显现:

(一)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门诊费、住院费平均下降20%以上,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不合理用药得到有效控制,抗生素使用比例同比下降27.2%,门诊输液率降低2.23个百分点,医生、病人用药习惯逐步得到规范。省集中招标采购,切断了劣质药、高价药进入基层医疗机构的途径,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

(二)医务人员普遍受到鼓舞

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纳入编制管理,医务人员收入有了保障,普遍感到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体现,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医务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都高于改革前,而且能够合理拉开差距,避免了大锅饭,积极性得到充分保护和调动。此外,一大批有资质、有专长的编外人员通过竞聘上岗,纳入了编制管理,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焕发新活力 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实现了保障的规范化、制度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得到加强,卫生院超范围执业、超服务能力接诊、大处方、乱检查等现象从源头得到遏制。通过竞争上岗和人员分流,初步建立了“全员聘用、合同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专业技术岗位占总岗位的比例、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占总人员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与改革前相比上升10个百分点左右。

(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出现积极变化

5.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五

第五期

1.10月10晚6时,祁门县历口中心卫生院召开岗位竞聘动员大会,院长许柳田回顾了推进基层医改本院工作开展情况,再次学习《安徽省乡镇卫生院科室和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祁门县基层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祁门县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实施方案》等医改政策和《祁门县历口中心卫生院科室和岗位设置工作方案》,解读本次竞聘范围、竞聘对象、公开报名条件、考试考核方法和内容及历口中心卫生院各种岗位竞聘上岗条件。发放《祁门县乡镇卫生院竞聘岗位申请表》并作详细说明,将按照祁门县医改办统一部署“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医改任务。

2.10月13日,祁门县历口中心卫生院举办历口片村医“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座谈会。就9月1日起,历口、古溪、渚口等乡镇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情况,特别是基本药物通过省药采平台采购、药品的断层、药品的使用,老百姓对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反应情况进行座谈。座谈会院长许柳田就创建“规范化药房”,加强基本药物的网上采购、验收、储存管理,医生怎样引导患者改变用药习惯,适应基本药物的限制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祁门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胡平英懂事长详细介绍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供应情况,尽量、尽快满足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供应需求。在会议上主管药师金立军还详细演习了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物网上采购的整个过程。

3.按照祁门县医改联合办公室要求,历口中心卫生院人员竞聘上岗考试于10月17日下午2:00-3:00在历口镇政府三楼会议室如期进行,主要考核竞聘上岗人员的医改基本政策、卫生法律法规和各个相关专业知识。考试由县政府下派领导督察,镇政府两名副科以上干部和卫生院院长监考。历口中心卫生院有14名在编在岗人员参加考试。

4.10月21日,喻雪琴副县长在县卫生局何世芳局长陪同下来历口镇督察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在听取历口镇政府领导和卫生院院长汇报历口镇前期医改过程中药品零差率销售、历口中心卫生院科室和岗位设置、岗位竞聘、考试考核情况后,实地查看历口中心卫生院医改每个“时间节点”图片和材料,看望卫生院住院病人。喻雪琴副县长对前期历口镇医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表示满意,特别是历口中心卫生院和12个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全部通过省采平台采购走在全县前例表示肯定。

5.10月22日,祁门县电视台记者采访历口中心卫生院一体化管理的叶村卫生室叶品亨村医,并且组织相关人员对在历口中心卫生院的就医患者进行实施基层医改后相关政策问卷调查。将进一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尤其是基本药物价格的监管,变革“以药养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造成群众“看病贵”和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确保政策切实落实到位,让老百姓得实惠。

6.10月25日,市医改办领导程胜群一行在县医改办陪同下,来历口镇中心卫生院督査指导基层医改工作。程胜群认真了解历口镇中心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率后,基层百姓就医情况。希望通过乡镇卫生院岗位竟聘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水平,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感。并对祁门县下一步基层医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6.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六

会议提出,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将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切实推进“三医联动”,推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着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卫生强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积极推进强基创优行动;着力构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体系,推进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校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

对下一步工作,赖燕芬提出五点意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市(区)政府是基层综合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主要实施者,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全力推进改革措施落地;二是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开展强基创优工作,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对准问题发力,对准需要发力,努力改变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薄弱的问题;三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做到项目资金增加至人均50元;四是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五是抓好H7N9流感防治工作,做到早警惕、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7.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七

工 作 总 结

7月13日全市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以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医改办、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狠抓落实,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省市要求的各项任务,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原则,提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思想认识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改变,加快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稳步有序推进;坚持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绩效考核,提升服务效益;坚持群众收益,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明确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各类综合改革配套措施。

新区社发局充分认识到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综合改革作为现阶段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发挥主动能动性,真正承担

1起具体组织实施的职责,克服困难,精心操作,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综合改革各项任务。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按照市政府要求,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必须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新区社发局立足自身职责,积极会商有关部门,抓住关键环节,按时、分阶段全力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完善相关制度,保障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区社发局为了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顺利开展,积极会商区医改办(经发局)、区组织人事、财政分局等部门,学习先进县区的成功经验,先后起草了《**区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方案》、《关于**市**卫生院科室与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实施办法》、《***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聘人员分流安置办法》、《***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方案》等配套文件,保障了新区综合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按照公益性的要求,明确机构功能定位。我区目前人口较少,仅有*处乡镇卫生院,即**市**卫生院。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发[2011]36号)文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政府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

服务的主要载体,其管理运行必须符合公益性的要求。区社发局指导**卫生院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公共卫生科室和岗位设置,配足公共卫生人员,将工作重心转向健康管理,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加强对卫生院药品采购工作的监管,**卫生院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5月1日正式参加全省网上招标采购,始终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全部基本药物都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规定北湖卫生院禁止采购目录外药品。

(三)按照鼓励竞争、优化结构的要求,切实抓好设岗和竞聘的组织工作。根据相关人事政策规定,结合**区实际,区社发局会同区组织人事部门制订了《**市**卫生院科室与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指导**卫生院按照要求和单位实际制定设岗方案,按照区社发局审核报批、区组织人事部门核准(下发《***区党政办公室关于**市**卫生院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后,**卫生院细化方案、按照核准的基本程序进行岗位设置;明确竞聘人员范围、确认竞聘人员资格、按时组织竞聘上岗工作。在岗位设置方面,遵循了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留有余地的原则,做到岗位机构优化、充分体现竞争。**卫生院共设置编制**个,另外,为了下一步引进全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人才,预留了5个编制,实际公开竞聘的共计33个岗位。严格按照“双90”和“221”的标准,设置相关岗位。3

3个岗位共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30个,占岗位总数的91%,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2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的90%;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中医药设置岗位6、6、3个,分别占岗位总数的20%、20%、10%;在人员聘用方面,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要求,打破身份界限,把符合条件的现职工作人员纳入竞聘范围,实行全员竞聘、合同管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8月26日,在区监察局监督、区医改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下,**卫生院举行了公开竞聘,卫生院在编人员共计25人,符合聘任条件成功竞聘的22人,按照有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安置未聘人员3名。

(三)按照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的要求,做好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绩效考核实行“双考核、双挂钩”,即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对基层机构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拨付挂钩。基层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挂钩。**区社发局、财政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市**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规范了对卫生院绩效考核尺度和标准,对个人考核提出了建议。新区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比例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占6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40%。

三、存在的问题

**区这次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遇到的问题主要是:

8.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八

人员分流后医院工作情况汇报

我院核定编制数**人,现有在编**人。原有在职职工**人,本次医改共清退不在编人员**人。

一、现有岗位分布情况

现有在编**人,分别是:院长*人、出纳*人、医务科*人、检验科*人、医疗科*人(包括门诊、病房医师)、妇科*人、五官科*人、药房*人、收费处*人、影像科*人、防保科*人、护理*人,另有*人按照上级要求在外进修全科医疗。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人手严重不足,许多科室出现人员短缺甚至空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财务科只有*名出纳,不符合国家有关财务政策,需要补充*名会计人员。

2、护理科现仅有*名护士,且*人处于哺乳期,每天有*个小时的哺乳时间,不能参加值夜班,仅有*人正常上班。病房内当前共有住院病人**人,每日门诊输液人数约*0人,且以后逐渐进入发病高峰,输液和住院人数将会逐渐增加,护理科至少要*人正常上班方可保证白班工作不出现纰漏,同时要有至少*人轮流值夜班;

3、药房现仅有*人上班,无法值夜班和轮休,日常工作也无法维持,病人等待时间过长。药房分中药房、西药房两部分,中药房要保持*人正常上班,西药房白班至少*人负责划价、发药,*人负责网络直报、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药品出入库、结算转账等业务工作,*人轮流值夜班;

4、收费处目前仅有*人上班,无法值夜班和轮休。白班需要*人收费结算,*人负责新农合报销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工作,*人轮流值夜班;

5、妇科门诊目前仅有*人上班,至少有*人上班方可保证节假日、星期天不出现空岗。

6、防保科下设预防接种门诊、新农合办、防保、公共卫生服务等科室,承担着卫生室管理、卫生执法监督、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新农合报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多项工作,所承担工作多属于社会性卫生工作,牵扯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应急性工作较多。现仅有*人在岗,仅能维持基本运转,如全面开展工作,需以下人员:预防接种门诊*人(接种员*人、登记*人、收费*人、预检*人)、新农合办*人、公共卫生服务科*人。

7、后勤及办公室均无工作人员,导致后勤保障和办公室日常工作无法开展,工作秩序得不到理顺;另外,要有至少*名清洁工负责院内及病房楼内卫生工作,*名洗衣工负责清洗床单被服及隔离衣等,*名食堂人员负责职工及住院病

人伙食。

因人手过少导致工作面临以下困难:

1、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能力。目前在编人员仅仅能维持医院内部工作基本运转,如果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意外伤害事故、集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现有工作人员连最基本的应急保障也无法完成,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2、大部分科室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因许多科室人手急缺,为维持正常工作秩序,不得不打乱人员专业对口的常规,以填补岗位空缺。如药剂科和收费处人员是口腔科医师、妇科护士经过短期紧急培训上岗的,虽然保证了药剂科和收费处的运转,而口腔科业务不得不暂时终止,妇科正常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防保科和新农合办人员也是临时从临床医师中抽调的,原有公共卫生服务科没有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停止。因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练,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造成极大地人才浪费。

3、群众意见大,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现在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在药房和收费处窗口等待时间较长,一般在*0分钟以上;在早晨输液高峰期时,有些病人最多等待*0余分钟才能扎上针;防疫科儿童接种日时大部分家长要排队等候一个小时左右,导致病人严重不满。同时服务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容易出现差错,存在极大的医疗事故纠纷隐患。

三、需补充人员

按照实际工作需要,目前医院共有以下空缺岗位:会计*人、办公室*人、新农合办*人、公共卫生服务科*人、后勤*人、清洁工*人、食堂*人、洗衣工*人。共**人。

现有岗位需补充人员:防保科*人、护理*人、药房*人、收费处*人、妇科*人。共*0人。

共需补充**人,方能维持医院工作正常运转。

上述为医改实行人员分流后医院面临的实际困难,望上级部门尽快解决人员缺编和岗位空缺问题,以维持医院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满意的服务。

不当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

9.泾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 篇九

我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或提前完成了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吉政„2010‟6号文件)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改工作,目前,已提前完成中心主任选聘、岗位设臵和人员竞聘上岗工作。为深入了解实施基层医改后各中心按新机制运行情况,区卫生局有关科室和二级机构的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各中心,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各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西安区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基本情况

我区的卫生工作覆盖范围为城区所辖的12个社区、2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18万人。我区卫生系统直属医疗单位共8家:即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泰信医院、区仙城医院、区灯塔镇卫生院、仙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东山卫生所。职工总数18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9人。医改后,我区各医疗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得到优化,实力也不断增强,人员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医改工作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继省、市医改工作会议之后,区政府成立了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政府形式下 发。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等十一个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卫生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发改、财政、人社、编办负责人为副主任,工作人员以区卫生局机关干部为主。

区政府先后两次以区长常务会议的形式召开医改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2011年6月26日,区委曲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了区医改办的工作汇报,并对开展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会议决定我区将投入更多精力、财力、物力推动医改工作。会议通过了《西安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全区医改工作目标和各部门责任和医改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

城乡居民医保覆盖率达到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方面,2011年全区共有77500人参保,参保率100%。2007年至今共有111718人次参加新农合,119660人次受益,共支付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873万元,占筹资总额的65%。2011年有22472人参合,按实际在乡居住人口计算,参合率达到96.46%。2011年新农合筹资标准为人均230元/年,各级财政应补助200元,目前,区财政36万元已到位;国家财政到位242万元,省财政135万元、市财政36万元已到位。

(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

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区成立了西安区基本药物办公室,负责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方面的工作。为保证基本药物足 量供应和合理使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订了阶段性用药计划,由区卫生局代表与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签订基本药物委托采购协议。目前我区基本药物运行的情况是:我区所辖五个基层医疗机构已于2011年2月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做到了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并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省增补目录)。关于网上采购,我区基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省厅要求与2011年10月24日开展网上采购,现在的情况是:两家卫生中心已熟练操作网上采购各环节,并全部在网上采购药品;另外两家中心由于现在仍然归企业(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管理,暂时未开展网上采购,但药品价格执行零差价销售,唯一一家乡镇卫生院在我区卫生局的督导下即将全部开展网上采购。

(三)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完成了机构设臵和编制核定工作。改革后,我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家:即仙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灯塔镇卫生院。核定编制总数194个。其中:东山、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企业办社会,机构核定编制数75个。

二是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制定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工作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臵指导意见》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各单位也都相应的制定了岗位设臵方案,竞聘上岗工作已经完成。

三是妥善安臵未聘用人员。制定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符合竞聘上岗人员清理工作方案》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未聘用人员分流安臵工作实施方案》,清理临时聘用人员23人。区直卫生系统实际需要安臵184人,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数量,仙城、先锋两个中心和灯塔镇卫生院可安臵119人,剩余65人。其中:28人实行超编过渡,37人分流到区医院。

(四)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区成立了西安区基本药物办公室,负责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方面的工作。为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订了阶段性用药计划,由区卫生局代表与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签订基本药物委托采购协议。目前我区基本药物运行的情况是:我区所辖五个基层医疗机构已于2011年2月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做到了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并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省增补目录)。据统计,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门诊、住院费用降幅分别达到21%、12.2%、9.4%。关于网上采购,我区基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省厅要求与2011年10月24日开展网上采购,现在的情况是:两家卫生中心已熟练操作网上采购各环节,并全部在网上采购药品;另外两家中心由于现在仍然归企业(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管理,暂时未开展网上采购,但药品价格执行零差价销售,唯一一家乡镇卫生院在我区卫生局的督导下即将全部开展网上采购。基本药物工作机构方面,区政府研究,工作人员暂由卫生局内部调剂解决。

(五)分配制度及补偿机制改革。我区制定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细则(试 行)》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清查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核定了各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摸清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药品存量、进价、负债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核定了绩效工资总量,2011年10月份开始执行绩效工资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新农合区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已拨付到位。区卫生局每季度对各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每个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由职代会通过后开始实施,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每月对员工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个人的绩效工资。

(六)加强服务,公共卫生全面实现均等化。制定了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等9项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免费向城乡居民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儿童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在抓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的同时,又增加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常见病筛查、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农村卫生改厕等5项服务项目。

(七)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通过实施中医医院管理活动、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工作、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创建、适宜技术推广、“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中医师承教育等工作,中医药优势充分发挥,人才队伍 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区、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均设立了中医科,能够开展多项中医药特色服务,9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基本中医药服务。通过抓专科建设,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按照市医改方案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下放给两区管理,我区应接收矿务局所属的东山、泰安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几次磋商,仍未就接收问题与辽矿集团达成协议,虽然目前我们已要求东山、泰安社区参照我区直属单位的运作方式进行改革,但因体制问题他们无法操作,拖延我区医改工作整体进度。

2、改革后,社区中心人员重新配备,新近人员尚需一段时间熟悉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卫生人才比较缺乏,缺少中医、公共卫生方面专业人员,使中医药工作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受到限制。

3、基本药物网上采购方面:基层中心反映本地区配送企业中标品规不全;省中标目录品种价格高于本地区市场价,建议按地区划分价格;个别企业不配送也无回复,如:吉林友邦药业,吉林北药药业;医疗用卫材在网上无法采购。

4、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还未健全。医改前,各中心为了生存发展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创收,如收入提成、发放奖金、值班补贴等,以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收治病人。医改后,实行了收支 6 两条线,中心无财务自主权,无法实施以上的激励措施,导致病人的流失和业务收入的下降。绩效工资差距不大导致了绩效考核不能有效地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5、人员培训断档,后继无人现象严重。目前中心人员培训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人才引进、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考虑到培训后人员的流失,使得医疗机构在人员培训问题上处于尴尬地位,人员接续无法保障。

三、确保我区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平稳运行的措施及建议 一是尽快在市政府主持下,由市医改办会同我区与辽源矿业集团进一步磋商关于东山、泰安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问题,实现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体制、统一管理,增加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强化社区卫生管理,督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快将社区工作步入正轨,加强对社区人才队伍的培养,进一步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并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三是继续对辖区居民建立基础信息资料,实行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为电子建档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加快推进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电子建档率50%的医改工作目标。

四是强化绩效考核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本意是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待遇。希望绩效考核每季度亦或每 7 月进行一次,绩效工资及时发放,真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积极培养人才,统筹考虑安排中心相关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中心可以聘用二、三级医院退休专家到中心坐诊,以提升、带动中心的技术水平及社会影响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真正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临床科室缺岗人员,希望能引进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缓解人才压力。

上一篇:数学学科教研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羊年中秋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