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2024-07-06

中国古诗词(精选8篇)

1.中国古诗词 篇一

中国著名古诗词

1、《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将(qiā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9、《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3、《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中国古诗词 篇二

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真实、生动的意象。而意象的创造融合了作者的情感。我们欣赏时就要通过对这些意象进行加工组合去把握意象, 从而评价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一、诗词意象大体有以下三类;人、景象和物象

1、人象即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 有不慕荣利、豪放不羁的, 有寄情山水、归隐之志的, 有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 有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 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有矢志报国的, 有爱恨情长的, 有慷慨愤世的等多种人物形象。我们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和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 以及知人论世, 来把握人物性格、情感和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李煜 《相见欢》 中, “ 无言” 又“独上”, 孑然一身, 斯人独憔之孤影顿现。此首词为南唐后主降宋后所作, 后主从一“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 备受凌辱。词中表现出浓重的感伤情绪。

2、诗词中的景为情中景。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诗词除了欣赏景物的自然存在, 更要挖掘其社会内涵。在欣赏中既要描绘其图景又要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特点和情调。 李煜《相见欢》 中, “月如钩”, 月为残月, 更添愁意;“梧桐”是“寂寞”之“梧桐”更增愁。写人之孑然身影, 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 虽无一“愁”字, 而凄清、哀愁之情尽显。

3、诗人为表明心迹或情感, 对景物进行拟人化的象征性的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欣赏此类物象既要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又要注意作者寄寓事物中的情趣。在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花》 中,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词人遗貌取神, 着重刻画梅的品格——开于严冬而不与百花争春, 显其旷达洒脱, 梅的坚守情操, 不变志节这也是作者自己的人格写照。

二、从诗词意象功能角度去领略他的魅力, 体会诗的情趣

1、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在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稳定性——具有特定的含义。自从 《诗经》 中道出“日夕乃归家”的人类的普遍情怀后, 许多人都将离别及相思安排在黄昏。温庭筠在 《望江南》 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辉脉脉水悠悠。 在《秋思》 中那些“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秋景统一在黄昏的暮色里。当在读到“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就有一种悲怆之感受扑面而来。在诗词赏析中对于这种有具体含义意象的积累有益于诗词中深层情感和意蕴的理解。有些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是流变的。理解此类意象要知人论世。因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内涵。“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菊淡泊闲适表现诗人在辞官后的脱俗与大自然融合后的悠然自得。“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菊瘦弱、憔悴, 正是作者的写照。

2、意象的真正的功用是:它可以作为抽象之物, 即思想的荷载物。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夜色将尽, 晨曦微露, 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严冬将尽未尽春己悄然而至”的画面。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描述性功能。而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真可谓是景中含情, 景中出理。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指意和拟情性功能。

3、任何一个意象, 只有在组合中才能显出艺术价值。诗人从抒情表意需要出发, 把具有相同或相近色调、气氛、情趣、倾向的意象重复使用、接连缀合, 能取得一种同向强化的惊人效果。柳永 《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与伤离怨别紧密联系。如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晓风, 古代行人常于黎明踏上征程, 送别也在此时, 也常与思念、 离愁连在一起。 在“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用缺月喻亲人离别。杨柳、晓风、残月最能触动人心的意象集中在一起, 更能打动人心。

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 体现人们生活的现实、情感、追求, 且在历史的传诵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走进诗词的意象, 接受古典诗词人文精神的熏陶。

摘要:诗的创作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象, 有感于心为情趣。每首诗所写的境界与情趣是活的。而情感不是纯然凭理智就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设身处地, 体物入微。在霎时中丢开自我, 亲领身受。

3.中国古诗词意象赏析浅探 篇三

关键词:诗词 意象 内容 情感 情趣

诗词总是以具体的意象体现情趣。在意象中富有情趣,情趣的表现就寓于意象。诗的创作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象,有感于心为情趣。每首诗所写的境界与情趣是活的。而情感不是纯然凭理智就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设身处地,体物入微。在霎时中丢开自我,心领神会。

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真实、生动的意象。而意象的创造融合了作者的情感。我们欣赏时就要通过对这些意象进行加工组合去把握意象,从而评价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一、诗词意象大体有以下三类;人、景象和物象

1、人象即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有不慕荣利、豪放不羁的,有寄情山水、归隐之志的,有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有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有矢志报国的,有爱恨情长的,有慷慨愤世的等多种人物形象。我们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和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知人论世,来把握人物性格、情感和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李煜《相见欢》中,“无言”又“独上”,孑然一身,斯人独憔之孤影顿现。此首词为南唐后主降宋后所作,后主从一“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凌辱。词中表现出浓重的感伤情绪。

2、诗词中的景为情中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诗词除了欣赏景物的自然存在,更要挖掘其社会内涵。在欣赏中既要描绘其图景又要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特点和情调。李煜《相见欢》中,“月如钩”,月为残月,更添愁意;“梧桐”是“寂寞”之“梧桐”更增愁。写人之孑然身影,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虽无一“愁”字,而凄清、哀愁之情尽显。

3、诗人为表明心迹或情感,对景物进行拟人化的象征性的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欣赏此类物象既要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又要注意作者寄寓事物中的情趣。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花》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遗貌取神,着重刻画梅的品格——开于严冬而不与百花争春,显其旷达洒脱,梅的坚守情操,不变志节这也是作者自己的人格写照。

二、从诗词意象功能角度去领略他的魅力,体会诗的情趣

1、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在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稳定性——具有特定的含义。自从《诗经》中道出“日夕乃归家”的人类的普遍情怀后,许多人都将离别及相思安排在黄昏 。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在《秋思》中那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秋景统一在黄昏的暮色里。当在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有一种悲怆之感受扑面而来。在诗词赏析中对于这种有具体含义意象的积累有益于诗词中深层情感和意蕴的理解。有些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是流变的。理解此类意象要知人论世。因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菊淡泊闲适表现诗人在辞官后的脱俗与大自然融合后的悠然自得。“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菊瘦弱、憔悴,正是作者的写照。

2、意象的真正的功用是:它可以作为抽象之物,即思想的荷载物。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夜色将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严冬将尽未尽春己悄然而至”的画面。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描述性功能。而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真可谓是景中含情,景中出理。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指意和拟情性功能 。

3、任何一个意象,只有在组合中才能显出艺术价值。诗人从抒情表意需要出发,把具有相同或相近色调、气氛、情趣、倾向的意象重复使用、接连缀合,能取得一种同向强化的惊人效果。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与伤离怨别紧密联系。如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晓风,古代行人常于黎明踏上征程,送别也在此时,也常与思念、离愁连在一起。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缺月喻亲人离别。杨柳、晓风、残月最能触动人心的意象集中在一起,更能打动人心。

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体现人们生活的现实、情感、追求,且在历史的传诵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走进诗词的意象,接受古典诗词人文精神的熏陶。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中学)

4.中国最美古诗词 篇四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三)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四)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5.中国最美古诗词 篇五

《月下独酌》

作者: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

作者: 李中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画菊》

作者: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6.中国古诗词名句精选 篇六

古诗名句分类一:刻苦读书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3、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4、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5、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九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6、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8、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1、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1、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2、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6、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0、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22、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1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18、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古诗名句分类四:学问成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4、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0、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2、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3、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5、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古诗名句分类五:乡思离情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6、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0、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2、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古诗名句分类六:愁恨悲欢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0、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1、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8、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19、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诗名句分类七:爱国忧民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6、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9、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名句分类八: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战国.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7、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0、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1、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2、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1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古诗名句分类九:时令节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2、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5、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8、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包含七种颜色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赤)——唐.杜牧《山行》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宋.苏轼《冬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唐.杜甫《绝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唐.贺知章《咏柳》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青)——唐.王维《鹿柴》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描写名胜的诗句:

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苏州: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南京: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黄鹤楼: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句:

春: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秋: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冬: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宋.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蕴含植物名称的诗句:

7.从中国古诗词中看群众文化建设 篇七

中国古诗词不仅推动了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 对华夏文化整体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更营造了一个巨大的带有诗情画意的群众文化空间。

一、叙事诗中的群众文化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完整集中的情节, 典型人物性格, 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汉末建安时期的《孔雀东南飞》中写道:“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就是当时婚俗文化的一种反映。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的描述, 展现了唐朝民间百姓对大众音乐的追求。其他如《长恨歌》《木兰辞》, 以及号称“梅村体”的吴伟业的《洛阳行》《听女道士弹琴歌》、都从不同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的群众文化生活、个人的际遇、典型的场面、原生态的事迹, 伴随着广阔的社会背景浮现在读者面前, 能够窥见历史普遍的真实, 意义非凡。

二、抒情诗中的群众文化

抒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从《诗经》《楚辞》到李白、苏轼、陆游等人的绝大多数诗歌都是抒情诗, 《诗经·邶风·简兮》描写了一次盛大的乐舞活动:“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诗经·小雅·鼓钟》:“鼓钟将将, 淮水汤汤, 忧心且伤。”描写了七种乐器演奏的场面。苏轼的《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展示了武术真人秀的表演场面。陆游一生写了上万首诗, 也喜爱打球, 击剑, 还精于骑射, 如“去年射虎南山秋, 夜归急雪满貂裘。”“霜无饮酒骑马出, 驰猎蹴踏川原秋。”等都是中国古代民间体育健身文化的一种体现。

不仅如此, 中国古诗词中的抒情诗还有很大一部分展现了当时的节日文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 写出了缅怀祭祀亲人的场景。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 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 因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七夕》, 白居易的《七夕》, 都描绘了人们对月乞巧祭祀的场面, 是当时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生动体现。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和宋代秦观的词《鹊桥仙》堪称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 表达了当时百姓的爱情价值观。

中秋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那个时代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是被诗人们刻画得淋漓尽致, 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杜甫的《八月十五月夜》:“转蓬行地远, 攀桂仰天高。”最著名的还数苏轼的《水调歌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诗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 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群众文化氛围。除此之外, 重阳节、腊八节、元宵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都有诗人们对过去群众文化生活的描绘, 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三、送别诗中的群众文化

送别诗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 王维, 王昌龄等。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 通信极不发达, 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折柳相送, 有时还要吟诗填词, 击鼓抚琴, 因此送别诗中所展现的群众文化场景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道别样风景线。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样的送别, 不但用歌声淡化了离别的愁绪, 还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表现出唐朝民间群众文化生活的和谐和质朴。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宋代柳永也有“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句子。古代文人深入生活, 把柳变成了诗词历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让我们不禁感叹, 古人的文化生活, 在和谐质朴之外, 又多了一份雅致的情趣。好多送别诗仔细品味, 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文化情愫, 不但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 更滋润了华夏民族的文化理念, 值得后世学习和效仿。

四、山水田园诗中的群众文化

山水田园诗,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 通过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其中最著名的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了当时农民丰收后, 喝着菊花酒, 吟诗祝贺的文化场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王维的《渭川田家》一诗:“即此羡闲逸, 怅然歌式微。”尤其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当时农民或质朴, 或恬静, 或和谐, 或安宁, 或雅致的文化生活, 赋予自然风光与人和谐相处、景情互映、平等对话的文化风格, 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无尽的文化精神及哲学蕴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 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那些展现在中国古诗词中的群众文化现象, 是中国文学的精华, 中国人文的精华, 中国精神的精华, 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 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诗经》中华书局中华经典藏书, 2006 (9) .

[2]《唐诗大辞典》作者:周勋初凤凰出版社, 2003 (9) .

8.中国古诗词 篇八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今年推出的一挡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节目共10期,自大年初五开播以来,屡屡刷新收视排名,而本周将迎来最后一期总决赛。文化类节目需要刨意,更需要真诚。为什么要做一档诗词节目?如何让诗词之美直抵人心?怎样传承中华诗词的精神魅力?怎么令躺在课本里的古诗词“满血复活”?

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粱红、《中国诗词大会》制片人赵音奇、主持人董卿、嘉宾康震、蒙曼等主创团队,从节目等备研发、内容制作、形式设计、人文情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在这个文化出现断层的时代,这档节目不跟风、不娱乐,只以文化感动观众。与其说是一场诗词竞赛,不如说是给现代人的一剂良药。就在这个春天,让我们和古诗词来场约会吧!

主持人董卿:从节目汲取养分因诗词点燃情怀

在董卿看来,主持这样一档文化竞赛类节目,更像是参与了一场古诗词的狂欢,

“我丝毫没觉得这是一场竞赛,而是始终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氛围里。这个节目形态有它独到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百人团,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循环方式,这一百人在场上是对手,在场下又像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有着特别强烈的共同爱好,就是古诗词。所以这样一种选手的构或,形或了一个很好的气场,这就是我说的狂欢的气息。因为我们投入了最大的感情,所有选手是这样,所有点评老师是这样,我们的主创团队也是这样。当一群真正有才学,又有着共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倾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每个人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人生,这就是一场狂欢。”

完全没考虑收视,纯粹出于兴趣

对观众而言,央视一姐董卿的坐镇,无疑让《中国诗词大会》这档文化类节目增加了更多新鲜元素,也让观众看到了董卿的另外一面。“《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以诗词为载体的竞技类节目,可能是因为节目形态和定应的不同,所以把我身上的东西更全面更充分地展示出来了,其实董卿还是那个董卿。现在节目播出接近尾声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和收视。但是当时我决定主持这个节目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收视,纯粹的就是出于个人喜欢。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过两年古典文学的研修班,所以我本身就对这个题材感兴趣。而且我已经做主持人22年了,在接触过几乎所有文艺类节目形态之后,还有这么一档节目让我能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启示,这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很宝贵,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吸引我的一点。后来的录制也的确和我预想的一样,甚至还要好。”董卿坦言,能主持这样一档节目,是件幸运的事儿。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学习诗词很枯燥,但董卿认为,诗词是一种情怀,“哪一个中国人不会背床前明月光,哪一个中国人不知道明月几时有,哪一个中国人没有听过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些古诗词其实是浸在我们血脉里的。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些东西被我们忽略甚至被遗忘了,但是绝不可能被彻底割裂掉。一旦我们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这些种子立刻就萌芽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情愫,借助这个节目,这种诗词的情怀一下就被点燃了。很多人会说现在谁还念诗词啊,觉得诗和远方仿怫都是有点矫情的字眼似的,可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口碑还是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些看似没用的事情,反而是最宝贵的。学习古诗词可能暂时看不出它有多大作用,但是长久下去它能改变际的气质,树立你的精神。人文情怀好像是很大的四个字,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我们怎么样或为更好的人,对价值、尊严、命运等作出考量,而文学、历史、哲学就是构筑这种情怀的基石。所以说文学有作用啊,它会改变你对自身的看法,然后改变你对他人的看法,最后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所有的改变最终会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你,因为这些影响你会变或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

带伤坚持录制,对自己要求更高

无论从知识、素养还是对现场的把控能力,董卿的表现堪称完美。记得某期节目中,当选手提到给女友送骰子和红豆时,董唧几乎和选手异口同声地吟诵“玲珑骰子安红豆,人骨相思知不知”,诗词功底不言而喻。对于选手的资料,董卿也是烂熟于心,在讲解诗句时能准确地在百人团中锁定有类似生活阅历的人选,做出精准的话题引导。

董卿告诉记者,“现在每次看播出,我还是会和普通的观众一样,每出完一道题目,都不自觉地跟着选手一块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其实这些题目完全没有跳出中小学课本的范围,但是有些题目我们确实又答不出来。所以说知识储备是一方面,还有就是需要温故知新。”

记者从导演组获悉,在节目录制现场,董唧曾经意外受伤,当时已经是夜里1点钟,但她仍然坚持录完节目。对于这段经历,董卿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带伤录制在我的主持经历中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就是觉得不能辜负这个舞台,因为主持人是整个节目呈现的一个关键环节,主创团队把这么长时间精心设计的心血交到你手上,就是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呈现,所以主持人的肩上是有很重的责任的。而《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就像你听说的更触动我,也让我不自觉地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客观上讲,我们并不是长期浸淫在诗词当中的专家,所以需要我投入的时间会更多一点,很多东西要准备,很怕自己在节目中有什么疏漏或者出错。每一期节目中大概涉及几十道题,但是我们会准备上百道题,每一首诗的出处、作者,创作背景我都要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即使做不到非常详尽,但也要去看去读去记,这样我在台上和大家交流才能更加顺畅。”

百人团百段故事,擦出别样火花

《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覆盖各行各业,在海选环节中,节目组通过教育部、国家语委、共青团中央推荐,在全国各地历时10个月海选,从全国5万多名诗词爱好者中遴选出106位诗词达人组或选手团。这些选手覆盖7-60岁各年龄段,他们中既有中国人,也有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既有个体户、企业白领和诗人,也有公务员和退休教授。相同的诗词爱好把这些普通人凝聚在一起,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董卿说,她尊重每一个参赛者,也惊喜地发现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虽然他们都是各行各业里很普通的人,但他们能坚持这样的一份爱好,并激发着各自更远大的志向,这点是我特别欣赏和钦佩的,我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场狂欢中展现自己。在我们的百人团里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也是我在节目中一个惊喜的发现。”

nlc202309081232

董卿坦言,自己无法记住每一个选手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记忆犹新。“我相信,热爱古诗词的人是有某种情怀的。虽然他们的背景不同,学历不同,但是他们总是愿意不断地自我塑造,让自己或为更好的人的精神却很相似,这让我特别感动。我记得百人团里有个选手叫黄明霞,她是一个普通农民,学历只有初中。她曾经是乳腺癌患者,因为病友是一名诗词爱好者,她也慢慢受到影响喜欢上了诗词。治疗期间很痛苦很烦躁,诗词让她的心情平复不少。后来那个病友去世了,她也没有放弃古诗词这个爱好,一直到今天她在我们的海选中脱颖而出,坐在百人团里,即便最终她也没有机会站到舞台的中央,但我觉得她已然是人生的赢家。我们台上还有母子档、父女档,古诗词已经或为他们的家庭习惯和爱好,我觉得这样一种状态让我感动和羡慕。还有从海外回来的选手杨家俊,他在中国一天都没生活过,但是他的爷爷用自己并不算很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去教育他,让他能够不忘文化之根。每场节目中,都有很多让我惊喜和意外的火花,他们的故事真的给了我很多启

制片人赵音奇:淡化形式传递精神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了涵盖中小学课本的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耳熟能详的诗句中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可如何把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承载下来,确实也让主创团队绞尽了脑汁。

节目制片人赵音奇坦言,“这个阶段也是相当的痛苦,要用一个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形式不那么容易。我们也观摩了很多国内外的文化类节目,国外大多是益智类的节目,样式很多但基本都跟奖金挂钩,气氛比较热闹。他们的节目更像博彩,有明确的奖励刺激,这是我们无法复制的。而且很少有人看这些节目是单纯为了获取知识,但是我们要把我们的文化和知识传达出来,这个是区别所在。总之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有了今天的样式,从场上构或来讲有2位顶级嘉宾、1位主持人、1个百人团,还有场上的5应选手以及擂主,一共106应选手。主持人和嘉宾其实更像我们节目的画外音,诗词本身有很多信息含量都靠他们来解读。人们对古诗词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如何将文字中的美精准地转化为视觉效果,是我们努力攻克的一大难关。我们用技术手段加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象展示,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把经典诗词中的意境转化为画面语言,让诗词在演播室中具象地灵动起来。若百人团中有成员答题错误时,其面前屏幕上的战船便会被声光电效果的箭矢击沉,击沉的战船数就成为挑战者的得分。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无疑为舞台上的互相竞争的态势更增添了紧张感。”

赵音奇反复强调,不希望节目形式大于内容,“我们没有去做一些很炫的东西,因为这本身还是一个比赛,我们不想使用过多的娱乐化、综艺化的手段,不希望过多的华丽冲淡了比赛的氛围,把我们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掩盖起来。”

赵音奇告诉记者,从内容到形式,节目筹备历时一年之久,“一开始是有些棘手,这么大型的一档文化类节目,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人手。之前通过让会招标招来了20多个方案,但是没有一个被采用,原因是在形式上都过于花哨,没有从诗词本身的内涵出发。为了精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的优秀精华,我们在选题上确实狠下一番功夫。我们特邀中华诗词学会、中华书局、中国让科院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组建题库。入选节目的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但无论出自于哪个类别,题目在内容上都有意识地聚焦忠孝、仁义、爱国、勤劳、希望、坚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充满积极的正能量。”

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梁红:践行国家媒体责任成风化人刻不容缓

记者从节目组获悉,《中国诗词大会》首播收视率达1.11%,全国排名第4位,首重播累计收看人次2100万,超越同时段综艺节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央视科教频道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原创文化类节目成风化雨,引爆全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

谈及创作初衷,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梁红表示,“《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在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这三档哙炙入口的文化节目基础上,以诗词为内容创新的一档文化节目。从影响上说是前有来者,但内容和模式上却是无从参照。整个创作经历了从学习到理解,从不断探索到不断推翻,再到最后确立的纠结过程。如何让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停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屏幕上,考量的是创作组对传播规律的把握和对节目形态的创新能力。如果只是就诗词说诗词,会太沉闷,是课堂不是节目;如果纯粹益智比拼,就少了诗词的韵味与内涵的表达空间,缺乏思想的含金量。在经历了不断摸索、碰壁、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后,我们最终确定用选手、赛制和主持人这三大元素来框定《中国诗词大会》文化益智节目的核心特质,在留住观众的前提下,创造诗词的延展空间。”

梁红认为,对央视科教频道来说,要扛起国家媒体的文化责任,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做到或风化人。“2月19号,习总书记来央视调研时,专门提到《中国诗词大会》首期节目中年仅7岁的小选手李尚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诗词大会很有意义,诗词教育就要从这个年龄的孩子抓起,这让我们创作组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当天下午,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上,用48个字概括了新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下做好新闻舆论宣传的方向和准则,尤其对当下的电视创作来说,更是意义重大而深远,深深地触发了我们对于如何践行国家媒体责任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华文化是座挖掘不尽、开采不绝的富矿,央视科教频道在中华语言文化方面的深耕细作不遗余力。相较于汉字、谜语和成语,情感充沛、意象丰富的诗词在抒发情感和传递思想的功能上更胜一筹,诗词中的情味、意味和韵味更饱含中华语言的特有魅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对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展刻不容缓。”

nlc202309081232

嘉宾蒙曼:唤醒少年情怀初中用诗歌写情书

《中国诗词大会》特邀北师大教授康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和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担任节目嘉宾,对经典诗词的生冷难点做点评解说,他们或巧妙地把每道题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通过降低接受难度,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

《中国诗词大会》的所有题目都来自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诗词,背诗似乎是所有中国小孩启蒙最普遍的方式,蒙曼也不例外。“因为我上学的年龄比同班同学小两岁,又笨手笨脚,所以没什么朋友,下课也不怎么和同学玩,就坐在凳子上念唐诗三百首。毕竟诗很短,比文章更适合课间阅读。后来写作文也经常用两句歪诗歪词,渐渐赢得了‘才女’的名头。然后越来越觉得诗词有味,咀嚼背后的典故也余香满口。这就成了爱好,至今不改。”

谈到与古诗词的故事,蒙曼回忆道:“我和诗的关系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是唤醒诗国的灵魂,而我们在诗词大会中的作用是点拨和延伸吧,所谓点拨是点拨诗文的妙处,所谓延伸是延伸诗文的内涵,比如诗人的背景、典故的出处等等,去发扬古代诗教传统。我在节目中的意外收获是想起了少年情怀总是诗,我记得在初中一年级,我用诗词替人写过情书,当年那对儿小情侣和我都很很地挨了批评。这个节目就是用那些最经典、最耳熟能详的诗词,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也唤醒属于中国人的美好情趣和那些根植于诗词中的美与善。也正是通过朗朗上口的诗词,塑造了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灵。”嘉宾康震:不同于《百家讲坛》诗词大会更接地气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特邀嘉宾,康震表示,自己这次扮演的角色是古典诗词的解说者,与诗词爱好者一起学习古典诗词、感受古典诗词,传扬古典诗词。

“选手们水平都很高,民间有英雄。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值得我们尊重。

《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在全国掀起一场学习宣传古典诗词的热潮,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艺有重大意义。从形式上来说,这档节目也非常或功,舞美设计中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现场的感觉非常恢弘,也非常的典雅。将百人团与挑战者相对,将百人团的失分加入挑战者的得分,将百人团中的佼佼者选人挑战者,用这种竞赛的方式,使得百人团与挑战者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使得整场比赛张弛有度,妙趣横生。主持人董卿也非常专业,不仅能够调动全场的情感氛围,而且能够很好地将选手们的诗词记忆与人生经历结合起来,熔炼或为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主题,讲给观众,使得诗词大会既非常温馨,又非常热烈,还非常知性。”

比起《百家讲坛》,康震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参与感更强,“百家讲坛是一个人单向性的讲座,虽然也有现场观众,但是现场反馈不可能很充分。而诗词大会是大家一起参与的比赛,是在与百人团与选手在现场互动中进行点评,具有互动的效应,使得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气氛更热烈,对于诗词的感知与领悟更加多元化。《百家讲坛》的讲座是系统的知识讲授,而《中国诗词大会》只是就题目与选手在答题中的问题,进行点评。相比而言,百家讲坛的讲座,系统完整,点评则比较片段,但针对性更强,更加尖锐。而且《百家讲坛》的讲授风格是比较严谨,比较庄重,课堂感更强。诗词大会则不同,这是在比赛中点评,因此需要有更强的随机感,现场感,语言要更加活泼,要更加接地气。要更多地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来解读古典文学与诗词现象。”

选手大卫:17岁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

令不少观众意外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除了才华横溢的中国选手,还有不少外国选手,他们也因为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相聚于此。其中,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俄罗斯选手大卫不仅会背诗,还会写中文,在竞赛中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主持人和嘉宾的一致肯定。

大卫坦言,自己参加节目的理由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只是单纯觉得好玩,“来这个节目让我认识很多朋友,我的目标也不是当冠军,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比不过中国选手,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背诗词了,而我在17岁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所以在这个节目中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自己,为了这个节目我又看了很多诗词,能背多少就背多少。我是2011年来到中国,中文系会学到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当时我对诗词完全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可是想进一步提高,光学语言是没用的,还要学文化。于是在课堂上我开始接触诗词,慢慢可以看懂的时候才开始觉得有意思,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参加这个节目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喜爱诗词的朋友,氛围和课堂不太一样,增加了我学习诗词的积极性。通过竞赛的方式,也让我发现了诗词的另一面,更容易进步。”

选手夏昆:弹吉他授课让诗词不再“高冷”

在首期节目中,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级教师夏昆,弹着吉他唱诗词,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划的印象。在学校,他结合音乐教授诗词;在校外,他开设公益讲座。夏昆坦言,之所以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因为节目理念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台,“我觉得我们有一些教育方法不太对,就是把原本非常美好的诗词弄得让孩子恐惧甚至生怨,这实际上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现在央视有一个这么奸的平台,可以让全民重温诗词的魅力,所以我很愿意参加这个节目,也算是为普及诗词知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吧。我上课时曾经对学生讲过,很多年后你可能会忘记自己的高考成绩,但是诗词际不仅不会忘,而且会在你生命很重要的时刻成为一个支柱,这就是美和艺术的作用。这个东西可能不会考试,也没有分数,好像无法量化,但实际上它对一个人的或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夏昆告诉记者,参与节目的最大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年轻的朋友。“有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小朋友参加这个节目,这让我感到意外,这说明传统文化在复苏。这一方面是我们这些年教育改革的一个成果,因为我是教师,所以教材的改变我还是比较清楚的,诗词在增加,好的文章也在不断补充。所以说现在很多孩子的诗词水平非常高,让我很佩服。”

上一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作文下一篇:销售团队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