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2024-08-23

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精选13篇)

1.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一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原则是案例教学库既呈现企业生产实际又符合教学需求。就企业生产实际来说,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应着重体现三点。首先, 供销行业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中形成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 各地供销合作社勇于创新, 大胆探索, 创办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组织, 创新了多种金融业务模式, 这些都为教学案例库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其次, 国内农村金融机构企业生产实践。在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指导下,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异常迅速, 除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得到极大发展, 教学案例库所选取的案例应能充分反映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 符合目前农村发展对金融人才需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能动态更新、补充新的案例, 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二、教学案例库构建内容

总体上,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以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真实的业务流程和岗位技能为基础, 结合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的实践而开发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案例库, 所有案例均以农村金融机构真实职业环境为背景而设置, 强化专业学生提升职业技能与素养, 提升专业服务农村金融市场能力, 服务“三农”水平。具体来说,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 案例主要体现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保险、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 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基层网点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和岗位技能。其次, 教学案例库中的每个案例根据其自身特点及流程要求, 分别采取不同的形式, 比如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以视频案例为主, 而个人理财业务以文本案例为主。再次, 教学案例库中每个案例设置了理论导入、案例设置目的、重点与难点、对实训环境要求、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指导教师要求。另外, 教学案例库中的每个案例设置了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回答或练习, 并根据案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如存款业务采取角色扮演模式, 而类似小额信贷业务采用项目驱动模式, 以一个真实的小额贷款为例, 从客户接触、征信调查、风险分析、贷款发放、贷款管理、贷款追踪、贷款收回、项目绩效等环节。

三、教学案例库构建结构

结构上,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为了符合教学特点, 体现学用结合特性, 整个教学案例库可以按四种方式进行检索, 分别是按照农村金融机构查询、按照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查询、按照农村金融职业技能查询、按照农村合作金融专业课程查询。

第一, 农村金融机构查询。教学案例库分别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实践中涉及的金融机构建立了相关的子库, 每个子库自成体系, 可作为独立的教学案例库使用。这些子库分别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村镇银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小额贷款公司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农村资金互助社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融资性担保公司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

第二,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查询。本查询按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理财业务、融资担保、资金互助及其他业务等。

第三, 农村金融职业技能查询。本查询按农村金融机构岗位设置来查询相关案例, 包括金融柜台业务技能、金融管理业务技能、金融营销业务技能、其他农村金融业务技能等。

第四,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课程查询。此外, 根据教学需求, 整个教学案例库还可以按照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主要的专业核心课来查询相应的案例, 包括农村金融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小额信贷实务、个人理财、农业保险等课程。

四、教学案例库构建流程

基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实践, 依据农村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规格来确立案例主题, 加强调查研究、精心设置、审定案例, 并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将案例资源加以整合优化, 建设符合要求的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具体来说,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 案例内容的确定。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 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依据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建立案例库。主要包括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内容, 如农村信用社业务、商业银行在农村分支机构业务等, 还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 如村镇银行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社区基金业务及其他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

第二, 案例素材的收集。在确定案例库的总体内容后就进入案例素材搜集阶段, 案例素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案例库整体优劣。首先依据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把粗线条的案例库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职业的技能点和知识点, 再根据技能点和知识点搜集相关的案例素材。其次在搜集案例素材时, 应明确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需要的案例形式, 比如对于点钞和各种票据填写, 宜使用视频模式, 对于小额信贷客户风险评估, 宜采用文字、图片模式。

第三, 案例的整合优化。有了原始案例, 根据案例库的要求对相关的案例进行整合优化, 体现案例的深度与质量, 认真审定每一个案例, 充分发挥案例的绩效。

第四, 案例的入库与检索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按照案例功能和目标, 将编写入库后的案例分类整理, 并把各种案例与相关使用索引联系起来, 对案例资源进行分类编排, 建立入库及检索系统。

第五, 案例库的动态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急速发展过程中, 农村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也处于变化之中, 为了使案例库实时追踪金融市场变化、农村金融机构业务革新, 案例库也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即使更新。此外, 职业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探索中, 案例库的动态管理还应体现在案例库能动态的反映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理念。

摘要: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的总体思路是基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实践, 结合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遵循相应的建设原则, 开展案例素材的搜集、整理、建立及优化工作, 并确定案例库的使用模式。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企业生产

参考文献

[1]言红健, 陈骅.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1) :99-100.

[2]申玲.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链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9) :141-142.

2.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 糖料蔗;“双高”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12;D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近年来,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建设为了实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对“双高”基地的资金技术投入不断加大,基地的糖料蔗产出量不断提高,产出的效率也在不断上升,糖料蔗产地的经济发展得到明显的改观,但是尽管如此,“双高”基地的建设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管理经营问题需要解决。相比于过去的传统经营模式,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兴模式,不论是在实际管理中还是在经营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将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基地管理的效率,促进糖料蔗“双高”的高产高效。

1 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发展现状

国家对糖料蔗基地的投资近年来不论是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都有明显的增长,以广西的糖料蔗“双高”基地的投资为例,广西的糖料蔗基地分布占地总共3.33万hm2,制糖片区总共有55个,其中公司经营的片区占51个,而合作社经营为121个,国家除了划出一大片土地资源支持糖料蔗产业的发展,更对不良土质的土地开展积极的整治工作,为了保证糖料蔗的高产高效,国家还加大了对水利工程修建的投资,不仅增修了更多的水利工程项目,更对垦荒地区进行积极拨款投资,糖料蔗基地的发展不仅在土地资源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更在品种上不断得到了优化,在土地开采过程中,国家加大开采土地的机械化投入,帮助糖料蔗“双高”基地的高效建成[1]。

从国家对广西地区的糖料蔗“双高”基地的投入力度来看,糖料蔗的产业的发展不论是在物质资源上还是技术上都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建设面积十分宽泛,仅通过国家的拨款来维持生产经营,在许多情况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糖料蔗的“双高”基地的建设中,国家拨款是基地发展的唯一资金来源,而面对那么宽泛的糖料蔗基地,仅凭借国家的单方面宏观调控,对有些较为偏远的地区而言还是会存在筹资困难的局面,许多的地区完全依靠自治区的拨款来办事[2],抱着“等、要、靠”的思想观念开展建设,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些甚至连工作的经费也依靠自治区的拨款,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严重的建设经费短缺的问题。

面对庞大的建设基地,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地使用的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难度较大。一般“双高”建设基地的制糖业往往由制糖企业、专业种植公司、种植大户等形式来承包经营的。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事先对土地流转才能开展土地的整治工作,但随着土地流转的量不断增多,问题就会滋生,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租金的额度、翻种补偿的费用以及田埂的打破等等细节上的问题,由于许多的种植农户在思想观念上仍然过于狭隘,群众的思想难以统一,因此土地流转的速度慢,难度大。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涉及到企业、合作社及农户之间的共同管理经营,这种管理模式开展管理的主要思路是管理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基地)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集成创新,最终形成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产业化经营和行业协调“五位一体”,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共赢的局面,这是农业发展经营的新模式,是目前现代化农业实现产业化的最佳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农户的经营、合作社的经营以及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有效的整合,并充分释放出三者的经营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经营与高效率的发展,是对过去企业-农户间单一经营模式的创新与突破[3]。在实际的管理经营中,这种管理模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与农户进行沟通交流,避免过去企业直接与分散的农民打交道,这样便大大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效率;同时,增强了企业与农户间的连接空间,如企业与农户可以选择同时入股合作社,这样公司既可以通过合同或技术扶持等形式来稳定与农户间的关系,又可以通过股权来增进与农户的合作关系。

3 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管理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在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建设经营中对促进基地建设的发展注入新优势,通过引入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新型合作经营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产品生产的流通,为实现糖料蔗“双高”基地的高产高效建设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4]。

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管理模式在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由企业负责土地的承包工作,由专业合作社对个体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工作的分配,个体农户负责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沟通;同时,在“双高”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利用投资关系,加大对基地的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扶持;同时,企业与个体农户可以通过集体入股合作社形成固定而井然有序的合作关系,企业通过对农户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扶持来维护与农户间的关系。这样一来,既可以缓解基地建设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短缺的问题,又可以加强土地流转的速度,对提升“双高”基地的建设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4 结语

糖料蔗“双高”基地的建设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基地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基地面积过广,在经营建设中依然出现资金与土地问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的引入,对打破当前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翀.发挥农机化在钦州市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中作用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5(4):15.

[2]谢小清.良圻农场开展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浅谈[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3):136-137.

[3]赵霓虹.崇左市组织万台农机投入“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5(5):1.

[4]丁春华,白志刚,段兆祜,等.对加快甘蔗品种改良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糖料,2013(4):77-79.

[5]刘全跃,周海涛.创建甘蔗现代农场示范园,探索蔗糖一体化新途径——广西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双高”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J].广西糖业,2015(5):45-46.

3.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三

第一部分 基本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我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全市农民负担管理办法,检查农民负担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审核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处理涉农负担案件。负责全市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等业务工作。

(二)2016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措施到位,进展顺利。市确权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常对县区进行指导,共同研究确权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市确权领导小组研究;专题开展督查。

2、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指导签订规范流转合同。

3、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措施,发挥“三资”监管平台作用。

4、积极发展合作社,做好合作社统计工作,完成农业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任务,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申报工作。指导合作社规范管理,开展示范社评定工作。

5、建立家庭农场名录,指导家庭农场建设,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评定工作,做好家庭农场统计工作。

6、开展农民负担日常监测、专项治理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核备案工作。

7、做好农经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统计资料。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2016部门决算编报的事业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2016末实有人员事业编制20人。在职在编实有事业人员18人。

离退休人员7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8人。实有车辆编制2辆,在编实有车辆2辆。

第二部分 2016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6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6收入合计392.1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92.18万元,占总收入的100%。与上年对比减少320万元,主要原因是2015年财政投入了土地确认权登记信息平台建设资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支出合计614.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28.05万元,占总支出的53.42%;项目支出286.03万元,占总支出的46.58%。与上年对比增加262.71万元,主要原因是土地确认权登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的逐渐完成。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6用于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328.05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6.72万元,主要原因人员支出的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5.91%;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4.09%。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6用于单位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286.03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25.99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增土地确权登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当年开展了农经统计监测、三资管理监督、农业及农村经济管理及土地确权工作等各项业务。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12.83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79%。与上年对比增加261.46万元,主要原因是工资制度改革和承担的项目工作完成。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6“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由农业局汇总预算,根据预算安排,支出决算为7.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4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4万元。

2016“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5年减少0.3万元,下降4.8%。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1.17万元,下降27.99%。;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87万元,提高42.02%。2016“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体情况

2016“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01万元,占50.58%;公务接待费支出2.94万元,占49.42%。具体情况如下:

1.公务用车运行支出3.01万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农经统计监测、三资管理监督、农业及农村经济管理及土地确权工作等各项业务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2.公务接待费支出2.94万元。主要用于各业务联系单位之间发生的接待支出。2016年单位承担的项目工作增加,共接待业务来访人员600多人次。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 5

4.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四

一、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的特点

连锁经营管理是上世纪末正式添加的经营管理专业,同其他的经济专业相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个商品、品牌、各区域卖场等各项资源的有机融合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产品的营销,因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趋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市场发展主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要求教学内容能够同当前连锁经营企业相联系,以具体的市场活动作为教材,同时带动学生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并丰富理论知识。具体而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经营管理综合素质较高,营销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类资源的配置情况,并能够很快的掌握该地区的营销优势,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强等特点。

二、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

(一)缺少重视

目前,高校专业已经初步执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慢、理论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出现较多的问题。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认知不清,觉得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校,企业主要是展开经营活动,因而主动成为学校合作方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进行校外实训时,所在的企业发展模式不足。如本文所提到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需要进入到具有完整的连锁经营体系的企业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学校对于校企合作模式重视不足,导致在寻找合作企业的时候不够尽心,如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规模的连锁企业中展开校外实训无疑是最科学、全面的合作方式。但事实上,学校方面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即便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中展开教学实践,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缺少制度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新起步的专业,当前仍有众多高校未将这一专业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展开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等。所以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与此同时,要想扩大该专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的专业性,同时展开新的教育模式,提供市场导向型的人才必须要有制度支持。事实上,当前拥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校未能制定独属于该专业的发展策略和相关制度,同时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执行同其他专业相一致。如某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前往同一个企业展开校外实训,致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不能很好的对连锁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有效掌握。

(三)缺少专业性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教育体制安排下展开的,对于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同样如此。通常情况下,只有制定完整的合作机制、如企业掌握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情况、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情况才能推动合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缺少专业性。一方面是双方信息未能及时全面共享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国尚未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文书、正常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导致校企活动仅仅是表面上的合作,而非本质上的具有实际效力的合作。

三、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优化策略

(一)对校企合作模式树立正确的认知

为提高高校和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正确认知,一方面要求高校能够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这将使学校正确认识到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若干本质,从而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能够更加注定该企业的专业性、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是要求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校企合作模式的文件等支持,如支持校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建设,提高给校企平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高校和企业都能够支持这一模式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双方的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的合作机制,要求双方多能够根据对方发展现状,从而规范双方的合作,使合作达到应有的效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求学校能够在尊重当地连锁经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展开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求企业能够按照高校的发展状况,提供专业的、具体的职位帮助,如某南方高校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偏向于对食品连锁店的管理,因而要求食品连锁企业能够主动同高校合作,使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具体科学。

(三)以双方共赢作为合作目标

当前校企合作出现的专业性不足问题,在于学校所培养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未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也表现在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未能满足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需求,因而要求能够基于双方互赢的目标展开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是要求企业员工能够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和展开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参观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在发展中遇到较多的挑战。因而要求发挥政策、企业管理等的作用,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1]叶丽.“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模式探析――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16-19.

5.农村专业合作社章程 篇五

第一条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分立、合并、终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第四条合作社依照本条例规定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合作社社员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合作社承担责任,合作社以其全部资产对合作社债务承担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合作社的合法财产和经营自主权。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发展,在资金、税收、科技、人才、用地、供水、供电、交通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予以扶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科技、交通、林业、海洋与渔业、供销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扶持、服务工作。1

第六条设立合作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社员五个以上;

(二)注册资金五万元以上;

(三)有社员共同制定的章程;

(四)有合作社名称;

(五)有符合本条例规定的组织机构;

(六)有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服务条件。

第七条合作社根据本条例规定制定章程。

(一)名称:彭山县茂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二)住所:彭山县公义镇农乐村七组

(三)宗旨、原则;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着共同盈利、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四)生产经营服务范围:

1、养殖、出售有机生态鹅、鸡、鸭、猪;

2、种植各类名贵树木;

3、购销各类农副产品。

(五)入社、退社、除名的规定:凡有新人入社、原股东退社,必须经全体股东集中讨论决定后,才方可执行。

(六)盈余分配、债务承担的规定:依据会计出的报表,各股东按出资比例分配盈余,债务承担同理。

(七)法定代表人:经全体股东讨论后,选举陈福林为法定代表人。

(八)终止事由、清算办法:由于不可预测的风险出现,需终止合作社,由全体股东另选第三方作为清算人。清算后,按出资比例分摊盈余或债务。

第八条设立合作社,应当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为合作社的成立日期。

第九条合作社申请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组建负责人签名的登记申请书;

(二)合作社章程;

(三)组建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社员名册;

(四)股本结构及社员出资情况;

(五)住所的合法使用证明;

第十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登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做出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准登记并给予书面说明。

第十一条合作社名称由区域、字号、产业类别和“合作社”字样组成。

第十二条组织和个人承认章程规定,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即取得合作社社员资格。

社员退社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章程规定办理退社手续。

第十三条每个社员应当认购股金。社员之间可以自愿联合认购股金。

单个社员或者社员联合认购的股金最多不得超过股金总额的百分之二十。

社员认购股金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价出资。

第十四条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权力机构,依照本

条例和章程规定行使职权。社员代表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

理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长,选举陈福林为理事长,向志伟、陈小清为理事。第十五条社员(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章程;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会成员;

(三)决定增减注册资金和股金转让;

(四)决定合并、分立、终止、清算;

(五)审议理事会;

(六)决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七)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及对外担保事项;

(八)决定盈余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

(九)章程规定应当由其决定的重大事项。

合作社章程应当对表决事项及其采取的表决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第十六条合作社结算有盈余的,按照章程规定,结合交易额和股金额进行统筹分配。

政府扶持和其他组织、个人赠予合作社的资产,应当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国家另有规定或者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作社结算亏损的,可以用历年结余的公积金、风险金弥补亏损。

第十七条合作社销售社员生产和初加工农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

合作社销售非社员农产品不超过合作社社员自产农产品总额部

分,视同农户自产自销。

第十八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合作社应当实行社务公开,每年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社员有权按章程规定查阅合作社财务状况。

合作社具体财务、会计制度由省财政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九条合作社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财务审计要求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合作社进行审计,审计不得收费。

第二十条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或者被依法解散的,合作社应当成立清算小组,对其资产、债权和债务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出资额比例进行分配。

第二十一条合作社合并、分立和终止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开业或者注销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合作社设立、分立、合并和终止的情况及时告知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全体设立人签名:

6.农村用电服务专业合作社值得推广 篇六

据报道, 2009年6月18日, 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成立以政府出资、自愿参与、自主管理的农村用电服务专业合作社, 将原来分散的村电工组织起来, 承接农户电能表以下电力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护工作。

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供电企业与低压客户电力设施的产权分界点为电能表, 分界点负荷侧电力设施属客户产权, 由客户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很多农村家庭年轻力壮的劳力基本上是外出务工, 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缺乏对家庭电气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 室内用电线路一旦出现故障, 不能及时恢复正常用电, 即使请来一些社会电工帮助维修, 不是私拉乱接, 就是草草了事, 给家庭用电留下隐患, 时常发生室内线路短路、断路、漏电和烧毁等现象。

由政府提供资金补贴、供电企业给予技术支撑, 成立农村用电服务专业合作社, 可以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表后用电服务空缺这一难题。村民可以通过用电合作社, 享受到表后电力设施故障报修、内线整改等数十项用电服务。同时, 在遇到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时, 用电服务员还可以积极配合供电企业抢险救灾, 协助处理电力突发事件。农村用电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可以说是政府、供电企业和农民互惠互利、一举多得的创新之举。

7.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七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发展的方向。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开始实施,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使其摆脱了“合理不合法”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在经济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的权利得以确认和伸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以执政党的思维,大力支持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走向成熟。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我们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必将为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传播文明风尚提供强大动力。

搞好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技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对农民进行培训,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供了便利条件。农民足不出村既保证了生产劳动时间,又学到了迫切需求的技术,解决了现实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培训工作中,除培训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外,内容还涉及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文化教育、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内容。其培训形式的时效性、多样性、灵活性易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渐成为农村科技文化生活创新的载体和手段,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科学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焕发了农民群众投身农业产业的激情。实践证实,农民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想事、谋事、干事的多了,打牌、闲扯、无所事事的少了,乡风文明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作社是一个曾经在共和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生产互助形式,但是它的发展之路却是不平坦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全面推行农业合作化,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实行了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政社合一的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彻底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三十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家庭的经营,面对大规模的工商资本,农民要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必须走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的道路。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扩大家庭的土地经营面积,实现内在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人多地少等客观的原因,这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另一条就是从外部入手,建立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各部门之间的共同经营组织,通过交易联合扩大经营规模。这就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市场风险的最好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好途径。

3、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办社原则,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它的最大特点是“民管”二字,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精髓所在。它的办社原则,造就了它独特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正是它的民主自治原则,才体现了其公开、公平、合理的特性,进而赋予了它坚强的生命力。一方面,合作社社员的劳动生产行为受其章程规范和制约,而章程又是由全体社员依宪法、农村基本组织法集体酝酿、讨论产生的,因而更具亲和力,可操作性强。章程作为准则把每个社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利益、权利、职责、义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治理水平,彰显了其生命活力。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多由当地龙头企业牵头联动,企业成功的治理模式、方法也影响着社员的自治行为,企业先进的治理经验通过与合作社的相互作用也会不断融合到合作社治理工作中,进一步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这充分实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民主治理的要求。合作社制定有合作社章程、理事监事会职责、社员代表大会职责,以及培训制度、财务治理办法等治理制度,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集体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合作社在新形势下创新了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制度,继而必将促进新农村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建议

1、广泛宣传,积极培育

要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内涵和相关规定,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理解我国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充分认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及作用,促使其不断地克服小农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增强“合作”意识,极大地提高农民群众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自觉、自愿、自发地组建合作社。

2、积极引导,努力推动

一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户+专业合作社”、 “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之路,实现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巩固和延伸产业链。二是引导、支持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和能人带头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统一管理,实现规模效应,加快资本积累,形成干部、大户、“能人”与广大农民在共建合作社新优势中“共享”发展成果,在“共享”中促进更快发展的好机制。三是加强农村经纪人培育,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经纪人开发产品市场,拓宽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渠道。依照专业发展的要求,打破地域、行业等限制,充分利用合作社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与经纪人的市场优势,促进合作社与经纪人、合作社与合作社、经纪人与经纪人的合作。四是运用商标手段,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抓紧进行商标注册,组织有一定基础的合作社申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集体商标,引导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品牌合作社,运用商标开拓营销,通过提高合作社的品牌意识,带动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3、正确促成,规范发展

政府部门要端正政绩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切忌揠苗助长,用行政的手段、外界的影响来造就表面的繁荣。既要积极主动发展,又要防止刮一哄而起之风;既要鼓励农民申办合作社,又要坚持条件,规范发展,成熟一个,登记一个,切不可急于求成;要真正了解农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愿望,适时适地促进农工联合、农商联合,以促成大规模、多功能、能适应市场变化、可促进生产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要做到介入而不陷入,引导而不诱导,让农民自己在政府提供的优良环境中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4、发挥职能,合法准入

要遵循“简便易行、方便农民、扶持发展”的登记原则,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前移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其申办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从名称预先核准到设立登记做到优先服务;二是对新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做到提前介入,从申请表格填写,设立所需条件、组织机构建立、章程起草的注意事项,直至合作社顺利领取营业执照实行主动服务;三是针对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为农民成员,文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实行上门服务,指导专业合作社登记文书和材料的填写,现场解决登记中出现的问题,把服务、指导工作做实做细;四是对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资料,当日受理,当日核准,实行高效服务。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探讨在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

5、跟踪服务,资金扶持

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开展试验、示范、培训等。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服务功能完善、分配机制合理、影响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的贷款,各级财政可给予贴息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财政扶持的办法建立专项担保资金,扩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规模。

6、完善法规,促进发展

8.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报告 篇八

一、基本情况

卓尼县xxx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xxx年xx月xx日,是卓尼县工商局批准注册登记,报经卓尼县农牧局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位于卓尼县卓尼沟自然村,合作社法人xxx。总占地面积xxxxx平方米,建有标准化养殖种植暖棚xxx间(15座)共xxxx平方米,注册资金xxxx万元。截止2014年底存栏牛xxx头,羊xxx只。

合作社自建社以来,主要以发展藏羊、牦牛养殖、育肥、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社。合作社设有防疫、财务室和办公室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齐全。设有理事会、理事、监事,合作社每年定期召开社会代表大会,建立完善了《合作社章程》和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盈余返还。合作社交通便利,距离卓尼县城1公里。

合作社成立近三年以来不断发展完善,由原来的xxx个成员发展到现在的xxx个成员,现有员工xxx人,截止2014年12月底资产总额xxx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xxxx万元,销售收入xxxx万元,实现利润xxxx万元。

二、生产与管理

合作社位于木耳镇xxxx村,当地草畜资源得天独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有丰富的牦牛、藏羊资源,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美无膻味。独特的畜种资源是长期以来在当地草原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当地藏族群众辛勤选育和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高寒严酷条件、生产性能良好的地方优良畜种,其对严寒、低氧的高山草原生态环境有极强适应性。在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下,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到养殖队伍中,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12月底,全村累计建成暖棚xxx个,累计养牛xxxx头以上规模户xxx户,养羊xxx只以上规模户xxx户。在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依托当地条件,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养殖群众种植牧草,种养结合,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养殖效益。截止12月底,全村共种植牧草xxx亩,为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为了加强合作社的生产与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养殖管理、选配与繁殖、卫生与防疫、粪便与废弃物的处理、记录档案等方面,完善技术操作规程,在建设方面、生活区管理、垃圾区、粪便处理等设施完善。在饲养管理方面,完善饲养规程,按牛羊大小分别饲养、严格按照饲料的加工及合理配比确保质量,建立严格的卫生及防疫制度,包括免疫和预防接种、消毒、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生产记录。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通过畜禽排泄物的治理,减少病原微生物到处传播的途径,使畜禽粪便、生产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建立科学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定期进行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防止不合格的产品生产和流通,确保生产安全。

三、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

卓尼县道知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产品是牛羊畜产品生产销售。2014年,合作社已出栏、销售牛xxx头,藏羊xxxx只,销售收入xxxx万元,盈利xxxx万元。

四、2014年财务收支状况

合作社2014年累计销售额xxxx万元、扣除人工工资、牛羊饲草料费、机燃费、水电费、招待费等其他费用后,实现利润xxxx万元,分配给合作社社员盈余返还xx万元,提取公益金xx万元,下余xxx万元,转入合作社扩大规模运转。

五、合作社未来规划

2014年,大力发展以牛羊养殖为主导发展产业,到2015年卓尼县道知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藏羊力争达到xxx只,牛达到xxxx头,对现有的牦牛、藏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年实现合作社销售年收入达到xxxx万元以上,实现利润xxxx万元以上。2015年合作社将积极发展其他农户入社,计划新增入社员xxx户,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增加合作社收入,确定规划目标、任务、规模和重点的同时,注重科技配套,提高建设成效和水平,使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卓尼县xxxxxxx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日篇二:2014年经营情况报告 武穴市金福巢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4年经营情况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社员大家好: 截至2014年年底,武穴市金福巢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资本金815万,合作社社员125户,我们位于武穴市团山村大洲上湾细洲上的基地,总建筑面积十亩,已建成投产,本社成员遍布本市,共养殖了商品蛋鸡12万只,2014年向武穴市场供应鲜蛋5894吨,2014年销售额达2321万元。辐射带动了本市几百户农户发展蛋鸡养殖。

一、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 合作社自创建以来,在市、县林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本社紧紧围绕 “科技兴农,产业致富,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利用武穴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合作社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建立建立优质种苗基地和配送中心,开展多元化经营:一是为养殖户提供产业技术培训、优质种苗和饲料供给;二是养殖户可以用鸡舍和存栏蛋鸡入股加入合作社开展联合经营,而合作社积极引导社员树立科学环保及市场化养殖观念,坚决执行“一分六统一”,即:分户饲养,统一育雏,统一饲料,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三是与合作社签订合作服务协议,由合作社帮助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提供标准化养殖管理服务。以合同为纽带,以维护成员利益为目的,采取农(农民)超(超市)对接模式,执行防疫达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环境生态化,产品绿色化。合作社积极为各位社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其主推品种“罗曼粉”是国家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的蛋鸡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经过大家几年努力,在生产上合作社己建立了科学细致的养殖体系,在销售上具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与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其产品与本市的 同心超市 中百仓储 黄商 明心超市 新春超市 成丰超市 喜多多超市(花桥)振兴超市(四望)家福超市(龙坪)武穴师范 武穴理工中专 振雄食品 美雅食品 金仁旺食品 武月大酒店 南洋花园酒店 新天缘酒店 华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等签订了供销合同,并积极辐射黄梅 瑞昌 九江等邻近县市市场。

二、今年的生产经营效益

2014年,上接天时下应地利是合作社成立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共盈利518万元,其中: 普通鸡蛋盈利303万元,土鸡蛋盈利93万元,绿壳鸡蛋盈利51万元,无公害鸡蛋盈利49万元,经营服务收入22万元。

三、本年的社会、生态效益 合作社建立以来,为社会提供了63个就业岗位,同时还签订了116份临时就业劳务合同,2014年向社会提供劳动工作日13800个,年发放劳务工资154余万元,促进了本市闲置劳动力就业。合作社在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向社会提供了1600人次技术培训,带动了本地区禽类养殖技术的提升和经营观念的快速发展,2014年底,本地区新建养殖基地12个,带动农户680户发展蛋鸡养殖,意想不到的辐射带动本地区有机种植面积10000余亩,极大地减少了化肥使用对自然环境污染压力。

四、2014年的自查自纠

(一)在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服务方面有不足之处,其表现为: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区有部分失准﹔纵向和横向联合不足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对打造共同品牌价值表现不力。

(二)基础管理模式和标准,很多社员不达标。

很多社员眼里只盯高科技、新种苗,日常基础管理不到位,对大肠杆菌、球虫等简单平常慢消耗疾病警觉意识不足,对日常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管理不到位,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性能,致使产生丰年亏本柽现象。

(三)粪便及病死禽无害化处理意识不足

个别社员病死禽乱甩乱放忽传播疾病视群体利益,粪便高温发酵不足及乱排乱污染环境和传播寄生虫。

五、2015年规划

2015年很难再有今年年景,各养殖小组和社员不要被2014年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利用好年景抓紧更新生产设备,备足生产资料,同心不忘修修补补,请大家记住日常管理是重点,紧跟市场是焦点。谢谢大家!饶卫东

2014年12月26日篇三:2013年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报告 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 2013经营情况报告

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茶店子镇窑坪村二组。是一家集特色生态养殖、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合作组织。合作社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在运营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管理方式上,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在经营方式上,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统一产品销售,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经营。

一、(一)依托农业特色产业的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

合作社最初由5人共同出资成立,经过五年的发展壮大,社员现达到579人,带动周边农户2280余户,年综合产值1020万元,可分配盈余达120余万元。合作社现有存栏特种野猪5430头,山羊6350只,规模养殖效益可观,发展势头强劲。(二)依托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合作社效益明显

(三)依托市场机制的产销结合型合作社经营前景好

合作社能够内联农户、外接市场,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了保障,使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合作社按职能实行分工负责制,种植户负责种植,贩销户负责销售,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销售难问题,达到了“卖得出、卖得好”的良好效果。

二、主要成效

(一)合作社“五个统一”见实效 一是“统一购买生产资料”,2013年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统一为社员购买种子、农药、肥料、农膜、饲料等三农物资共计119.86万元,相比单个购买节约10.5万元;二是“统一技术服务”,合作社聘请有畜牧技术专家2名,农业种植技术专家1名,每季度对社员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和跟踪技术服务,全年共计培训6次,发放培训技术资料12000多份。三是“统一产品包装”,合作社注册了“巴野、三里城”两个商标,对所加工的产品全部进行了精包装,而后在进行销售,利润率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四是“统一产品销售”合作社通过订单式、旅游专卖、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的方式进行大力销售,全年共计完成销售收入1020万元,可分配盈余达到120多万元。五是“统一提供信贷支持”,合作社针对想发展的困难社员进行联户担保小额贷款,全年共为合作社12户困难社员担保贷款60万元。

(二)合作社建立全县首家肉制品深加工生产线,效益明显。2013年初,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建起了一条具有土家特色的肉制品深加工生产线,主要以加工特色生态土猪、特种野猪、山羊、小黄牛这四种畜禽产品为主,全年生产力达到500吨,销售收入达到102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6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180余户。合作社生产的“巴野牌”特种野猪肉和茶店小牛肉,通质量技术监督所检测,都是富硒食品,富硒含量达到32.7%和92.6%,在2013年底举办的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被专家评委“中国特色硒产品”。

(三)合作社增加了成员收入

通过县、州、省、国家级示范社的创建,使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合作社帮助成员增收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据统计,2013年实现产品销售总收入102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可分配盈余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3%,成员户均收入33580元,比非成员户高出收入12700元。

(四)合作社增强了带动能力

合作社在增加成员收入的同时,带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和农户增收。据统计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2280多户,比去年增长了37.5%,辐射周边2个县,8个乡镇、23个行政村、196个村级小组。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巴东县兴余绿色农产品种养专业合作社将继续以国家级示范社建设为契机,着力围绕“五大”建设目标,遵循“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市场运作,多元发展”的原则,突出本地特色,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专业合作社在规模、质量、服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上下贯通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扩社方案,树立建社成功典型,不断提高全县合作社社员思想认识,2015年底社员人数要达到1000人以上。二是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三年内合作社养殖特种野猪要达到10000头,山羊达到12000只。三是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的肉类研发技术专家团队对合作社的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进行深度研发,全面开发休闲旅游食品。

四是合作社在今后三年内要实现生产力达到1000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以上,吸纳就业人员100人以上,带动周边农户3000户以上。

五是在合作社内部成立社员资金互助部,吸纳富裕社员的存款资金,通过合作社有效进行监管来帮扶困难社员进行发展致富。六是合作社注册的两个商标,力争在2014年创恩施州知名商标,2015年创湖北省著名商标。七是合作社将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

理事长:邓绍南

9.镇农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出路 篇九

一、基本现状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一定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是人数不少,规模不大,范围广泛,集中化程度不够,总的一个特点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较弱,对拉动农民增收的作用起的不够充分。

一是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镇村两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如何发展壮大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是上级有关部门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出台相关政策,基层组织认识不到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优势产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些鼓励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现有的组织规模小,不规范,带动力不强,覆盖面不广,不能满足农民组织起来走向市场的需求。

四是运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没有进行登记注册,没有章程,不愿风险共担,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缺乏有效约束,同农户之间主要还是买卖关系,没有与农民形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五是资金运作困难,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贷款困难,自有资金不足,使得这些组织虽然在运作,但运行不畅,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与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做到年初有规划,半年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在镇村两极领导班子中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2、建章立制,规范运作。根据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明确“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对合作社的职能,组织机构,社员的权利和义务等作严格的规定。

3、优质服务,重视培训。一是搞好服务合作社有效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技术指导服务,物质供应服务及农产品营销服务等;二是重视技术培训。针对许多农民凭经验、按常规进行生产,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的状况,合作社要十分重视运用多种方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4、提升质量,提高商品率。实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人员要把课堂建在田间,手把手传授操作技术,采用统一供种、供药、供肥,分片管理,建立田间档案,实施质量管理追究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

5、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合作社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范文网

6、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立足本地优势,积极兴办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如中药材、果桑、养殖等专业合作社。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在农村所起的作用与成效。

1、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中的组织作用,引导和改变农民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以开拓市场营销服务拉动产业发展,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竞争力。

2、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与广大农民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机制。如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销售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效益。

10.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十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必要性;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3-1

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1.1 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一家一户的农户经营机制越来越缺乏竞争力,需要由集体经济来组织、协调与牵头,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一方面增强竞争力,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社会化组织程度也应不断提高,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有效的将农民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强化管理,盘活自身资产,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引导村干部发展资源性和资产性集体经济。

1.4 推行“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模式,搭建 “双赢平台”。由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村委会成员)领办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用领办、入股、出租等方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租、出让土地等措施,把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各自优势融为一体,公私结合,统分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一个新途径,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5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主要工作,乡镇(街道)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引导、信息服务、宏观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以村集体为主,并投入少量的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以投入的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农民专业社的当年利润和有偿服务来获得收入。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指导农民自愿组建有现实需要、有生存条件、有发展空间的或大、或小、或综合、或专一的专业合作社,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下。

2.2 坚持“不求数量多,但求有生命力;不求参加人员多,但求职工真认可;不求规模大,但求效益高;不求起步猛,但求逐步强”的推进思路。坚持由小到大,发展专业合作社。

2.3 坚持由易到难,先由志同道合的少数人先组织起来,保证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组织能力、管理经验、市场拓展等相关要素的协调匹配,以后再逐步扩大发展专业合作社。

2.4 提高合作社信息化水平,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增强合作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合作社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3 对如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3.1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管部门,便于及时指导、协调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相互配合,根据各自特点和技术装备优势,共同搭建全社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组织制度规范化、服务领域扩大化、自身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发展。

3.2 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对那些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服务设施全、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产权关系明、分配机制好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给予财政奖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

3.3 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的规范化指导工作,完善并严格执行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并按照章程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盈余返还、公开、奖惩等制度。

3.4 大部分合作社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合作社成员虽然都是多年的种植户,养殖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新科技知识,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探索专业合作社新形式,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职,解决人才缺乏问题。鼓励农民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

3.5 加强监管力度,对“空壳社”、“家族社”、“村落社”等不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严格查处,发现一家取消一家。對骗取套用国家扶持资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严厉打击,依法查处,并会同相关部门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11.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十一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主要作用

1. 加快了农机化发展,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相对较强的资金实力, 能够解决农业机械价格较高、普通农户无力购买的难题, 有能力配置先进适用的大中型机械, 通过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的联合与优化,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机械化生产, 标准化作业和合作经营, 促进了土地流转, 实现了土地规模集约经营,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耕种中分离出来从事其它经营活动, 通过提供“保姆式”的一条龙作业服务, 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农闲打工、农忙返乡”转为常年性外出, 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矛盾。农民把全部土地交给合作社, 既放心又安心。另外, 合作社由于减少生产性支出和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也使得种植业收入大幅度增加。

3. 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增加了农民机手收入。

农机合作社具备规模化、产业化等多方面优势, 能够为农机化新机具、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供广阔的平台, 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和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大型拖拉机、高性能收获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先进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主力军, 同时也是农业科技的示范点和推广单位。由于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强、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高, 也增加了农机手的收入。据调查, 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比原来单打独斗的自行闯市场时作业量增加了20%~30%, 收入增加30%以上。

4. 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 搭建了基层农机管理工作新的平台。

农村量大面广的农业机械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 能够更有效、更直接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 为做好农机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效果上看, 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随着农机化特别是大型农机具的普及推广, 必然要求土地的适度集中。但调查发现, 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步伐较慢, 目前仅占耕地量的5%左右, 说明农业机械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户对土地连片经营的合作意识及认识程度有待提高。虽然农机部门大力推广试验、合作社通过反租倒包、农户自发联合等形式来组织引导规模经营, 但是连片仅仅是局部的、小面积的。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 存放大中型农机具的场、棚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 但一些地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费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远没有完全落实。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农机户和农户为主, 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三、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1. 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标准化作业促进规模经营。对玉米、小麦等优势产品种植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基地, 推行大型农机具标准化作业, 通过采取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等办法, 促进农户之间的土地连片种植。二是通过土地租赁促进规模经营。顺应土地流转的新趋势, 组织动员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土地租赁的形式耕种农民土地, 引导土地合理有序地向合作社集中流转。三是通过土地托管促进规模经营。针对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无人管理的实际, 鼓励他们将土地长期托管, 使发展劳务产业与发展农机服务业之间互为拉动, 互利双赢。

2. 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优势和引导作用。

12.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大会会议纪要 篇十二

1.同意设立 柏乡县惠鑫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2.同意通过本专业合作社章程(由全体设立人签名或盖章)。

3.同意本专业合作社住所为:柏乡县北阳村村西。

4.同意本合作社业务范围为:。

5.同意本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为:元。(成员具体出资情况见出资清单)

6.同意选举为理事长(法定代表人);选举、为理事;选举为执行监事。

7.同意、、、、、成为本合作社的成员。(具体名单见成员名册)

8.同意指定(委托)为全体成员指定代表(共同委托代理人)到工商部门办理合作社设立登记手续。

全体设立人:(签名或盖章)

13.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篇十三

经营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专业合作社由****于2008年3月依托当地种植特色领办成立,注册资金120万元,其中**供销社出资65万元,占注册资金54.1%。现有入社社员172户,在***、***等村发展大樱桃生产基地600亩,带动了1100户农民参与标准化种植。在***、***等村建设樱桃基地400亩,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由专业合作社负责产品品牌宣传与销售。合作社积极拓宽服务范围,购置拖拉机、收割机、喷药机等农业机械24台(套),为农民提供耕翻、喷药、施肥、林木管理、收获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社制定了比较规范的章程,明确了农民社员参与合作社民主管理的权利。

二、规范化管理

为更好的服务当地农民,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制度上明确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以及理事长、监事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财务公开、社务公开、议事决策记录等内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执行民主管理、社员管理、收益分配、统一服务、学习培训等制度,使合作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社员权利得到有效 保障,促进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制约了合作社的规模扩大。为此,合作社在内部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入社社员59户,入股资金120万元。实行社员担保拆借,贷款方式灵活,为社员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2014年共为社员提供互助资金****万元。

三、标准化生产

专业合作社在**市**镇***、***等村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600亩,带动1100户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标准要求,实行规范化生产,采用统一供应树苗、统一供应化肥、统一使用农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产品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生产优质、安全的大樱桃。2013年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坚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专业社积极建设无公害、有机生产基地。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田间管理措施,建立生产记录制度,做到事先有规划、实施有记录,具体田块都有专人负责,施肥、施药统一配制,灌水、排水统一调度,做到生产的全程控制,保证生产达到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规范化服务

合作社成立前,果农缺乏科学管理知识,造成产量上不去,质量也不高,农资服务更没有保障。合作社成立后,我们积极组织农资供应,优先供应优质肥、优质药。以庄稼医院为依托,推 荐优质无公害的有机肥料,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推广科技知识,帮助樱桃生产业户改进种植技术,推进无公害种植。合作社建立了科技小组,聘请了技术专家,分期分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现场技术讲课、测土配方施肥服务。

五、品牌化经营

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搞好农产品质量认证。产品于2012年注册 “***”樱桃商标,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了大樱桃知名度,扩大了销售空间,实现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收入双丰收。

六、产业化对接

为促进大樱桃销售,专业社投资320万元在***村建设批发交易市场1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在**镇建设800吨级恒温库1座,为社员提供大樱桃冷藏、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建立完善的生产、包装、储藏、加工、销售服务等记录制度,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产品主要销往**、**、**、**等地,2014年销售收入667万元,实现利润67万元。有力的推动了樱桃产业化的发展。

上一篇:国旗下的讲话:《把握青春,成就梦想》下一篇:阅读经典共享书香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