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忆中诗歌

2024-06-30

在回忆中诗歌(共12篇)

1.在回忆中诗歌 篇一

分开后我还在回忆抒情诗歌

只要是有你的地方,

我的心总是会很痛,

没有你的地方,

我会很思念你。

现在,

我们分开了,

我以为自己可以很快的忘记你,

但是,

现实永远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

记忆却还是那么的清晰,

记忆让人回忆起来很心酸,

我并没有因为心酸而不去回忆,

那个记忆里终究有那么一个人,

让我难以忘怀。

就算自己想你想到流泪,

也不会再去打扰你的生活了,

害怕自己再次走进你的生活,

会比上一次更加狼狈不堪的出来,

之所以我选择伪装忘记,

也不愿意去打扰你了,

默默在心里祝你幸福吧!

2.在回忆中诗歌 篇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结尾,艺术

俗话说:“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描龙画凤, 难在点睛。”“头难起, 尾难落。”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 “口”之所以难“收”, “尾”之所以难“落”, 是因为这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可见对于一堂信息技术课而言, 一节课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结尾。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的作用, 还能拓展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余音绕梁结尾和创设情境的导入一样的重要, 它应成为每堂信息技术课的追求。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一点肤浅教学经验, 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总结归纳式

总结归纳式就是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在一堂课结束前,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这是一般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结尾方式。总结归纳式结尾, 可使学生明确一节所学的重点, 通过总结可促使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层次, 掌握知识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系统以及知识的结构框架, 使学生从整体把握整节课的重难点和关键点, 了解本质, 便于记忆。总结归纳的方法可以教师总结归纳, 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归纳一般通过电脑幻灯片或板书设计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学生总结归纳可让学生写出本课知识框架, 列出所学的知识点, 并勾勒出本课知识体系。我在教学中更注重后者。

例如:我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电子邮件的工作奥秘这节课时, 通过学生收发电子邮件来学习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最后让学生小结, 学生通过口述和画图的形式描述了邮件的工作原理, 并在描述中说出了两个邮件协议的功能和作用。学生在上机实践后, 更清楚了邮件的收发机制, 通过自己的总结, 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作品评价式

新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多为动手操作课, 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 因此作品评价也是很好的课堂结尾方式。能够让学生运用教师提出的一些注意点客观公正地欣赏和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另外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我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图片处理这节课结尾前, 教师观察学生上交作品, 有意选择4~5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上欣赏, 先让学生自评, 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法和优缺点等, 然后其他学生点评, 学生会很直接的评价出作品是美观的, 还是单调无味的, 通过几幅作品对比, 学生会发现图片大小、图片截取、图片颜色亮度对比度调整、滤镜使用等知识点的重要性。

三、悬疑式结尾

知识因疑而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悬疑式结尾方式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为此, 教师巧妙地在本章、本书等衔接地方设疑, 可以启发学生, 制造悬念, 将知识点巧妙地衔接起来, 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如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所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末尽时戛然而止。”以此来强化记忆的最佳印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有一种“欲知后事如何”, 期待着“下回分解”的想法。作为新课程下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只会解惑, 是很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会设疑, 并以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例如:本学期浙教版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首先讲解的是第一章和第四章, 然后讲解的是第三章VB建立应用程序这节, 经过了前两章的学习, 学生已经感觉算法比较枯燥。在第四章课程结束前, 发给学生几个精美的VB制作的软件, 如守护泡泡大作战、连连看等, 学生马上就可融入其中, 兴趣极高, 这些软件都是用VB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 学生很是惊讶,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把学生的兴奋点再一次吸引过来。

四、首尾呼应式

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通常教师设计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然后再逐步地讲解, 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样结尾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疑问, 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增强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一种系统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Excel的函数的时候, 首先让学生们帮王老板解决一个月的消费相关问题, 即购买的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最高价格和总价格。学生用上节课所学的公式法进行求解, 然后再具体地操作, 发现用公式不能很容易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疑问跟着老师来学习函数的使用方法, 最后再回应开始的问题, 再次让学生解决开头问题, 使课程的讲解更完整、目的性更强。

结尾有法, 但无定法。课堂结尾的方式有很多种, 无一不体现着课程结尾的艺术。我在这里仅仅浅谈了其中四种方式。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 灵活地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课堂结尾方式, 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 让人体会到“言已尽, 意未了, 思不止”的感觉,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课堂结尾艺术设计, 要让信息技术课堂结尾余音绕梁, 一切尽在回忆中。

参考文献

[1]韩玉珍.课近尾声师不怠, 铃声虽响意犹存[J].信息技术教育, 2006 (9) .

[2]黄荣发.思想政治课的结尾艺术.考试:高考族, 2009 (11) .

3.遗忘,回忆诗歌 篇三

如初夏里的花草,在焦灼的阳光下虚脱,枯萎,是回忆,也是你。

秋随之而来,感伤于是无处不在,留恋着的,期待着的,以为是凋落的枫叶,原来是重逢,相拥,再热恋。

冬的步伐也快了起来,雪花尽心装束着光秃的树枝,一份雪花热情的心,温暖了芽儿,也暖和了我的心房,关于你,也可能不关于你。

后来,春踏破了河面的冰层,风也吹绿了万物;

在满是生机盎然的时候,以为回忆会重新燃起,关于你的面容,声音,体温。

4.回忆往事诗歌 篇四

滞留在山峦顶端的,最后一抹残阳

这个冬天,是多么的寒冷漫长

我在黑夜,被情感的闪电击中

脆弱的我,化作焦碳一般的模样

梦境只是悄悄隐在我内心的裂痕

却一直深入我的骨髓,痛入我的思想

哦,也许……

往事不堪回首

哦,或许……

伤痛不能触碰

然而,谁又能否认

自以为是的自己不会又一次重蹈过往

我多么恐惧,复杂凌乱的彼此

在迷惘惆怅的内心,我无奈的检索

残存在情感深处,最后一点印象

这个人生,是多么坎坷跌宕

我在深渊,被自己的枷锁束缚

执迷的我,深陷无法自拔的虚妄

沉沦只是悄悄写在我记忆上的薄弱

却一直刻入我的灵魂,融入我的思想

哦,也许……

坠落不能暴露

哦,或许……

颓废不能公开

然而,谁又能避免

5.在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篇五

那么, 如何让学生继承诗歌这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改变以前“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爱上诗歌呢?本文提出了诗歌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兴趣是诗歌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在任何学习中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将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和自豪感激发出来, 才能幻化为学习诗歌的强大动力。我认为在诗歌自主学习当中, 激发兴趣最好的途径:一是朗读;二是写作。

朗读是一种揣摩涵盖课文的方式, 是最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之美的方式, 也是让学生享受阅读愉悦的最佳途径。我在进行诗歌自主学习时, 倡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品读诗歌。

例如, 在教学《声声慢》这首宋词时, 一开始先让学生进行自由放声式诵读, 大声诵读可以最好的帮助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声音, 对诗歌有一个初步轮廓性的感知;接着是老师的领读、范读, 帮学生领悟诗中蕴藏着的情感;在学生的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比较深入地理解诗歌后, 再由老师、单个男生、单个女生以及其他的男生、女生一起进行合作诵读, 让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学习诗歌前后诵读水平的巨大差异, 领悟到“读诗百遍, 其义自现”的真意。最后安排的是学生背读, 当堂熟读成诵, 完成学习目标。在一遍又一遍不同方式的诵读中, 让流转的诗词语音一遍又一遍冲击学生的耳膜, 用典雅的诗词文字一遍又一遍温暖学生的生命体温。

我们还经常开展唐诗宋词朗诵比赛, 学生们自导自演、潜心涵咏。于是在朗诵会上我们惊喜地感受到学生们读出了《代悲白头翁》的悲凉凄切, 《满江红》的壮怀激烈, 《钗头风》的哀婉缠绵, 《春江花月夜》的抒情流转……一首首古典诗词在学生们的动情演绎下复活再生。

除了在课堂上对诗词进行常态式的朗读学习外, 自主学习的角度应移至纵深———在课下进行“写作”, 深化课堂内容。“写作”并不是让学生尝试写一首诗歌, 而是学生将在课上最有感悟的诗句, 最有心得的问题进行课后持续探索形成“诗歌小论文”, 重点在于由课文生发语文能力。在此过程中, 老师要“等得起、熬得住”, 耐心设法帮助学生修改出其最佳水平的诗歌小论文。让学生多读多改, 写多篇不如改多遍。事后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像模像样地写出平时觉得遥不可及的论文时, 学生就会有兴趣感、成功感, 一个个成功感的叠加, 就会让学生诗歌学习的信心大增, 最后自觉地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后, 有学生就为“焦母为何不喜欢兰芝”这个话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查找资料、资源整合、自主分析后形成了“无后说”、“恋子说”、“私奔说”、“门第说”、“专由说”等等观点, 每一个观点的提炼对于诗歌内容本身都是一个再熟悉、再深入、再生发的过程。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也应及时予以关注、点评、指导学生沿着他们确定的自主研究方向去阅读、去积累、去整合, 将形成的专题小论文传到班级博客上, 生生互评, 师生共评, 不贪多求全, 尊重学生对于文本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二、自主选择是诗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每个学生的内心总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师必须像呵护火苗一样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的需求, 一旦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填鸭的状态, 那么他们与生俱来的这种自主学习的需求就有可能消失殆尽。

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适合鼓励学生去自主选择的模块。因为诗歌是语文教学当中最为简洁凝练、蕴意丰富的一种文体, 而诗歌教学与其他语文模块相比更具有不确定性, 多元解读性, 教学内容的内隐性与师生个体的差异性。传统的诗歌讲授方式只注重教师传道授业, 认为只要教师卖力的教, 学生就会用心的学, 理所应当的会。“教了=学了=会了”这个等式在诗歌教学中真的存在吗?

根据教育研究表明,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地自我选择、不断地失误的过程。因此我本人在对高中诗歌自主性学习进行探索时, 也进行了些有益的尝试:我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现代诗歌散文选修》中舒婷的《神女峰》这首诗时, 先由学生进行整体感受性放声诵读, 初步感知诗歌, 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研讨后定出每个学习小组最想学习此诗哪方面的内容:是语言、意象, 还是结构、情感?让学生自主决定, 面对一桌丰盛的大餐, 他最想吃哪道菜。

我在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设计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在《声声慢》这首诗词丰富的文化意象当中, 你对哪个意象的感触最深?自主选择一个意象进行探究。”学生在全词的意象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中自主选择, 自读品悟。把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还给学生, 不是灌输与被灌输, 征服与被征服。而是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带着一份当家做主的喜悦与自豪, 那他们学习的劲头可比生硬被动地完成教师抛过来的任务要积极得多。

但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还给学生后, 教师可不是甩手掌柜, 无事可做, 或是由包办代替陷入教学的另一个极端:假自主之名, 行放羊之实。真正的诗歌自主学习, 备课量不仅没有减少, 而是大大增加了。教师要努力扩大备课预设的范围, 将所有学生有可能提到的问题都要囊括到备课范围中。例如我在研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宋词时, 就查阅了梁衡写的《乱世中的美神》、佘雪漫写的《女词人李清照》等著作, 参阅了20多份不同的教学设计, 才算比较从容地面对学生针对诗词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有学生质疑“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酒还觉得酒太淡?难道她也如诗仙李白那般嗜酒吗?”在课堂上我根据备课所得马上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思考的方向:一是“不是酒太淡, 而是愁太浓, 酒力压不住心愁”。二是“晚年的李清照晚景凄凉, 穷困潦倒, 衣衫单薄, 所以只能买低廉的淡酒来抵御风寒, 却还是抵挡不住凛冽的寒风”。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时代, 教师更要不断地从积累到积淀, 由资源到整合,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接过学生自主选择出的各类问题。

三、质疑问难是诗歌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质疑问难”是诗歌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以“质疑问难”为核心来构成诗歌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学生在拿到一首诗歌的时候, 都能找到并提出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这一个问题”。“这一个问题”一定是带着学生鲜明的个人烙印, 一定是显示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与困惑, 亟待师生共同去研讨探究的问题。

例如我在现代诗歌《神女峰》的教学中, 6个小组分别讨论, 提出了如下6个问题———

(1) “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

(2) “神女”的意象有何深意与传说?

(3) 舒婷对“神女峰”有何评价和态度?

(4) 从《神女峰》可以看出舒婷怎样的爱情观?

(5) “新的背叛”是在背叛什么, 有何深意?

(6) “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有何深意?

当学生就诗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后, 教师不是袖手旁观或是一味称好, 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 分析学生的阅读困难, 引导帮助他们走出人云亦云或浮于表面的理解, 真正地分析探讨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问题。

学生通过质疑问难提出一个个充满了思辨性、含有浓烈的自主探究气味的问题。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开始, 便是对全诗深入探究的开始。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学生什么, 真正的教育是要建立一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高中生的语文积淀已经较为丰厚, 教师应该更多地相信学生, 鼓励学生, 欣赏学生。应该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进程中一个先行的领跑者, 不断引领, 不断喝彩, 不断支持。努力帮助班上每一个孩子在诗歌学习上获得成功。

四、专题学习是诗歌自主学习的有效提升

诗歌专题学习中对“专题”的理解, 不是简单的知识点, 也不是一般的答疑解惑, 而是从教材编选的诗歌中提炼出来、有研究探讨价值、对诗歌教学有示范性、引领性的“专题”。

在北京师范大学张秋玲教授的专题模块理念指导下, 我们开展诗歌专题学习的做法是;师生共用学习资源, 共有学习资料:课上诗歌学习, 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班级授课下的“个别化学习”, 依据诗歌学情进行介入式指导;真实发现诗歌情境中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需要;依据学情确定学习诗歌内容, 选择学习诗歌材料;教与学双生成、双成长和双发展。

我们在进行诗歌专题模块学习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必要环节———

(1) 参———引入相关资料, 如作者、评论等;

(2) 读———深度阅读、探究思考;

(3) 比———对同类题材、体裁、主题, 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4) 议———在阅读过程中的分享与交流;

(5) 写———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与收获。

基于以上的诗歌教学理念和做法, 我们带领学生较成功地作了苏东坡专题、李清照专题、李白专题等诗歌专题的研究。学生在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 提出问题, 质疑问难的过程中, 培养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在专题教学中, 教师更应以此为契机, 自觉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探索者, 新型课程的实践者, 教学规律的研究者, 从教室中的权威转变为平等的合作者。

总之,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自主学习时, 要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学理念, 充分相信学生。让诗歌自主学习的课堂成为观点聚集、兼容并包的快乐学园, 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之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回忆》诗歌 篇六

我看到晨时的阳光,

听不到你的微笑在身边

自从爱情输在那个没有尽头的铁轨里

我喜欢看着窗外的景致从眼前迅速的闪过

原来流年被疾驰的火车带走,躲闪不去

回忆,在心中化作一道道伤

你能不能回头,给我一点点安慰

虚有其表的爱情背后是天荒地老的承诺

无意心中埋下的执着只是莫须有的冲动

当年对唱的爱恋情歌也换成了分手快乐

原来感情只是一时的需要

逃避的是心,难道走的太快就放弃了追求

或许和爱情无关,只是年少无知的贪恋异性的宠爱

不曾预料的结局,怎能定个输赢?

你的流年,尘封在回忆...

我的流年,尘封在回忆...

那些流年的时光,彼此甜蜜的相拥

那些流年的快乐,彼此放肆的欢笑

如今,隔着心的寂寞

7.诗歌:幸福就是回忆 篇七

脱下所有烦恼的铠甲。

挥挥手消失在十字路口。

让黑夜去倾听皮箱轮子的声音。

让星星眨眼笑话你的孤独。

春风吹开头发乱了思绪。

独自看着熟悉的陌生的街市。

脱下外套奔向大海。

一被大海拥抱仿佛找到了归宿。

喝一口苦涩的海水。

尝到了自己眼泪的`味道。

闭上双眼想一想过去的365。

记忆里早是朦朦细雨。

是妈妈在村口送我远去的挥手。

踩在沒过双脚的柔沙。

是爸爸一边拍打尘土一边的叮嘱。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照片里自己一天一天的成熟。

你们却白发爬上了满头。

夜里自己看着窗外的喧闹。

你们在干什么?

爸妈。

等孩子陪你们放下所有工作我们一起去旅行。

世界很大很大。

没有什么比你们重要。

哪怕平日的叛逆不解。

无论走到哪里你们就是年的归宿。

一起聊着乡间趣事。

8.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诗歌的学习 篇八

音乐与诗歌有着浑然天成的关系, 音乐和诗歌是两门密不可分的艺术。人类艺术早期萌芽时期, 诗歌与音乐就是一对同时诞生的姐妹。中国古代“诗”与“歌”是不分的, 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 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一般老师更加注重的是学习音乐学科本位的内容, 而对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则会忽略, 这在教学中无疑是一种缺憾, 学生就不能更加深刻的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

二、诗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和诗歌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 它们是时代的产物, 历史的产物, 区域文化的产物。饮水思源, 音乐和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这不可否认。在音乐的教学中重视诗歌的学习, 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1. 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各艺术形式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差

异, 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从而使得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如欣赏德彪西的《月光》, 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乐曲《月光》, 多媒体投影仪上出现了几幅月色朦胧之感的画面, 教师请学生谈自己对音乐的印象, 学生们有的引用唐诗, 有的则是自己创作的新诗, 教师还介绍了印象派诗人写的诗《月光》。多媒体的画面上呈现的是诗与画, 学生的耳畔流淌着《月光》的旋律, 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 学生在如此美的意境之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美, 体味音乐与诗融合的韵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情感体验能力。

情感体验一方面是对音乐的感情体验, 另一方面也来源与音乐的相关文化。例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是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在馈时, 也要善于鼓励与发现学生的亮点。对于学生来说, 能得到客观的, 鼓励性的评价对他们继续保持聆听音乐的兴趣与主动参与交流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音乐教学活动以感受与体验为主, 但同样也需要思考与交流才能产生更深刻的体会。提问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 在不断地开发和运用新的、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用好传统的方法, 让各种教学手段互相结合, 互相协调, 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觉民编著.《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欣赏《春江花月夜》时, 可以欣赏民乐合奏、钢琴、电子琴或者其它乐器的演奏, 运用不同的乐器及不同的严重风格, 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音乐感受。同时也可以学习与《春江花月夜》有共同意境的诗歌,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及白居易的《暮江吟》等, 让学生增强对音乐的领读能力, 对音乐的感受也更加丰富。

三、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学习音乐与诗歌

音乐、诗歌、舞蹈是三门密不可分的艺术。音乐和诗歌在表现美的层面有很多共同点。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借助诗歌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手段。

1.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诗歌的学习, 要多种学科互相影响、

互相渗透, 不仅要有学科内部的互相渗透, 而且要有多种学科的互相渗透。一是可以选取与诗歌意境或感情表达相一致的音乐, 例如, 冼星海的《黄河船夫曲》, 它与除汤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是运用配乐朗诵, 在音乐与诗歌的整和中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音乐的情感启发, 可以使学生调动各种情感触觉以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三是欣赏后放音乐, 可以强化感情, 提升诗歌感染力。既与诗人情感达成共鸣, 又在另一方面领悟到诗歌音乐美的特点。

2. 运用探索性的学习方法。

把问题留给学生, 把结论留给学生, 锻炼学生追求新知的学习能力。例如, 老师在课前给学生留下作业, 让学生在课下查找《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相关资料。如有的学生了解到乐曲是大型声乐套曲《长恨歌》的一部分;有的学生了解到《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首先, 学生自己介绍《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其次, 欣赏与《长恨歌》有关的图画。学生通过综合的方式, 全方位地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感受。

3. 把戏剧表演运用在课堂当中。

戏剧表演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如在学习京剧《贵妃醉酒》时, 可把贵妃醉酒的故事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然后让同学们扮演里面的角色, 唐明皇、杨贵妃、梅贵妃、裴力士、高力士等等, 通过同学们的表演, 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不仅音乐课堂上生动活泼, 而且同学们也对《贵妃醉酒》了解的更加深入。

在音乐中融入诗歌的学习, 我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尝试, 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涉猎、去学习, 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李星、李淼《唐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

9.回忆回想爱情诗歌 篇九

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变得感伤

为一朵花的败谢而悲悯

为一棵树落叶的而伤感

为一场无缘的擦肩凄婉

而我?

写文章,写心情亦是写诗

都觉得力不从心

毕竟我已经一年没接受过学习了

毕竟没了你写出来的也不是诗了

毕竟我不是一位诗人!

可是想念你的时候该怎么办?

让记忆的漩涡继续在心底与那丝温柔盘旋

或者换一种欺骗的理由

依许物质求些消沉的感官

时间流散,

旧日的`笑脸在

不相识、羞涩的树影婆娑间……

我敌不过!

所以还是一年一度的回感

那、

别让我在爱上一个人。

我会用数年的时间去回忆伤感

10.浅析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篇十

纵观当今社会, 特别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近几年, 国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 精神生活却陷入空虚和迷茫, 思想上存在浅薄浮躁的趋向。很多人都变得急功近利, 不计后果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丰富。这种现象不仅在成人中普遍存在, 还波及广大的在校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眼看着纯真质朴、纯净明朗的孩子, 在社会大环境、周围小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 逐渐变得世故计较、自私贪婪、利己不吃亏……除了痛彻心扉地着急外, 最先应该做的也是最有效的做法是:从我做起, 利用每一堂课、每一次和学生接触的机会, 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尽最大能力培养他们优秀的思想品格、博大宽广的胸怀以及深邃悠远的精神境界。

无疑, 在这方面, 语文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同时它还是文化艺术, 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史的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汲取精神财富取之不竭的源泉。

现在就以诗歌为例, 试说明文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一、诗歌对礼仪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 文化先师孔子就说过:不学诗, 无以言;不学礼, 无以立。这里的诗, 是指从孔子起就被当做文学教材的《诗经》。在当时, 《诗经》不但要求熟读背诵, 并能用于政治活动。因而, 在先秦, 诗歌教育在上流社会极其流行和普及。在当时的政治文化活动中, 赋诗言志的风气也空前盛行, 人们在诗歌的熏陶下思想空前解放, 思路空前开阔, 人们普遍变得包容、活跃, 能兼容并蓄, 容百家之言, 因此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由于《诗经》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到了汉代, 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能熟读《诗经》, 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以《诗经》应对。南北朝时期, 贵族子弟从小就学诗, 读诗写诗蔚然成风, 上至皇帝, 下至庶民, 社会各阶层弥漫着浓厚的爱诗风气, 不少文学家更是从小就会作诗。

二、诗歌对仕途经济的影响

到了唐代, 兴科举, 作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读诗写诗成为文人士子入仕和进入上流社交场合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不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唐诗的高度繁荣, 也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那么, 是自先秦以来一脉相承的文学教化的积累融入了民族的血液, 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强盛, 还是得益于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强盛, 给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使诗歌 (具体说是古诗) 这朵文学花园里的奇葩开放得异常绚烂, 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留给专家去讨论。但可以认定的是, 经济繁荣和文化鼎盛在唐朝的重合, 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到了宋代, 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非但没有减弱, 反而有加强之势。宋代朝廷多次选拔神童, 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授予官职。据《宋史·晏殊传》记载, 晏殊“七岁能属文, 景德初, 张知白安抚江南, 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 殊神气不慑, 援笔立成。帝嘉赏, 赐同进士出身”。当时考的内容就是诗、赋、论。

可以说, 文学在宋朝的发展更加宽泛, 不仅是诗词歌赋, 连文论小说、戏曲书法等都得到高速发展。所以已故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宋朝的历史地位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积贫积弱”, 相反, 仅就经济积累而论, 宋朝远远超过被认为中国史上最强的唐朝。之所以灭亡应该归于连年的内战———是内耗消磨了国家的意志, 人民的财富, 这是另一层面的问题, 在此不展开讨论。

明朝和清朝前期, 中国经济依旧走在世界前列, 文化依然繁荣。表现在文学上, 明清的小说、戏曲、诗歌延续着曾经的辉煌, 并发扬光大。连《红楼梦》中十四五岁的丫鬟都会吟诗作对, 闲来结海棠诗社, 设坛命题作诗联句。

三、诗歌的没落将意味着文明的没落

到了清朝后期, 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故意从诗文中断章取义, 罗列罪名, 罗织成罪。文人为求自保, 言不由衷, 噤若寒蝉, 丧失了文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国力也因此走向衰弱。

以上种种都显而易见地表明:文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过程中, 有着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纵观现状, 在经济大发展, 社会大变革中, 人们更加热衷于对物质的追逐, 对名利的崇拜, 对感官享受的孜孜以求……与之相对应的是, 文化产业化, 以追求物质利润为取舍;娱乐低俗化, 以吸引眼球为导向;道德庸俗化, 以占不到便宜便是吃亏为底线。由此, 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的文学, 也沦落到快餐化、小众化, 甚至边缘化。

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 若任其发展下去, 则非常危险。一个有着悠久灿烂传统文化的民族, 如果不能以高度的自觉坚守本民族文化的根, 不以自己本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荣, 却盲目地崇拜, 不分取舍地接受外来文化, 这样的民族将是没有希望的, 也不会得到外人的尊重。

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娃娃抓起, 从学生抓起,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在语文教学中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 而不仅仅局限于篇章结构的解读, 字词句篇的梳理, 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总结;不单纯以分数的高低、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量化标准, 来衡量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生的学业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会发现, 受社会大环境或者家庭教育的影响, 某些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失偏颇, 致使学生在处理某件具体的事情时, 或出于自私的考虑而有失公允, 或为急于求成而违反基本的公平原则, 或为了获取个人名利而造成诚实守信的缺失。如此一来, 即便他获得了成功,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他的心灵深处, 仍会有一种纯属个人的深深的检讨, 这样的检讨也许他永远都不会或者没有机会示人。当事者本人虽然达到了目的和实现了愿望, 但他绝不会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成功。应该看到, 这种检讨的存在就意味着, 以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 只是这种价值观在近年来普世的价值取向中被扭曲了。所以, 为了免于很多年轻的一代在这条易走却不正确的路上滑得更远, 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和教化的双重使命。因为, 拯救下一代就是拯救未来。

教化的载体是什么?首先是文学。教师只是文学教化的执行者而已。

无数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 文学的教化在社会变革历史变迁中承载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学在青年学生中的教化作用更加不容忽视。

国家要强盛, 当然要发展经济。但一个国家要在世界范围内立于不败之地, 有充分的话语权, 任何时候都能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除了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外, 还应拥有独立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核。这个文化核心才是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所在。

11.甜蜜的回忆诗歌 篇十一

如簌簌而下的秋叶,如悄然飘落的冬雪。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已度过十一个春秋。

转身回过头去,本已遗忘的些许琐事,眨眼而过。

如今,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

如今,我们即将告别童年,告别鲜艳的红领巾。

踏上小升初的道路。

听说,哪里没有美丽的春风,没有凉爽的秋雨,只有如蒸的暑气,也许是滴水成冰的寒冬。

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安慰,只需要独自承担的勇气。

学习已成为关键,玩耍早已被人遗弃。

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已经过去的童年。

12.在回忆中诗歌 篇十二

(一)什么是诗歌阅读感悟能力

关于“感悟”,《说文解字》曰:“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悟,觉也,从心吾声”;《辞海》:“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源》中对感悟的注释则为:有所感而觉悟;《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悟的解释为: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如在奋斗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因此,“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的活动,它是一个感知、积累、思考、领悟并不断提高的思维过程,是认知与情感体验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是知识学习与人生感悟相统一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具有拓展人的精神生命的功能,是以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来表现的,而逐步深入的感悟,则可以使被感悟物消化成为主体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

诗歌教学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手段,也是学习好诗歌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获得诗歌阅读感悟能力的具体步骤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诗歌阅读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经历一个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基本要求有这样四点:

1.整体感知,情融意合。提高学生诗歌阅读感悟能力过程中,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是“整体一部分一整体”。要从对一首诗歌的整体感知深入到对词、句、段的理解。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从而达到对该首诗歌整体的理性认识。

2.深层领悟,涵泳体味。体味是指在深层领悟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情意,通过潜心思索,达到对诗歌作品深入地全方位地把握。教师在解读诗歌时的涵泳体味是建立在深切的感悟之上的,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开启学生的悟性。在“悟”的时候,学生必须走出文本,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冷静理智地审视诗歌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调动各种心理因素、感觉器官来提高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感悟能力。

3.冥然联想,豁然开朗。大多数好的诗歌作品往往是一个开放的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读者只有通过深切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富有创造性而又个性化的解读,才能够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在诗歌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以产生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悟。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望晚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这二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但表达的角度不一样、亦即通过不同画面描绘出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进行冥然联想,从而豁然产生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

4.知行转化,神志畅达。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但产生诗歌阅读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整体感知,深层领悟,直接和诗歌对话,把握诗歌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动觉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亢奋的心理状态,心驰神往于文章所创造的意境,达到感悟式学习的最高境界。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火把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三)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感悟能力的途径

1.导读感悟,引导学生入境。教师可以把再现诗中的具体形象作为突破口,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的内容也可引导学生“入境”。如阅读柳水的《雨霖铃》,教师首先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离别之景:我们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我们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却催着要出发,我们手拉着,泪眼望,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些语言一出来,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诗歌那种凄婉缠绵的意境,体味到诗人的离别之苦。

2.导想感悟,引导学生入心。诗词鉴赏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读诗词须有想象。诗歌是饱含想象、凭借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要启发学生想象客观之“象”,常常能感受主观之“意”,进而与诗歌蕴含的情感共鸣。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一幅萧瑟悲凉的生动画面,感悟“寓情于景而情愈深”的良苦用意。根据诗歌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感悟,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

3.揣摩感悟,引导学生用脑。诗歌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需要阅读过程中的仔细揣摩领会。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找准揣摩对象,特别是那些堪称“诗眼”的词句的隐含意义,灵活运用比较、引申、补充、想象等方法用心揣摩,细心品味,深度把握,才能感悟其中的妙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劈头而下,气势磅礴,格调高亢,令人惊绝。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卷”、“折”、“即”、“飞”等字用心揣摩,可以感悟“卷”之风狂、“折”之风疾、“即”之雪早、“飞”之雪暴。若把“胡天”改为“轮台”,比较揣摩,则不仅领略到了广袤塞北浑天风雪的奇景异采,又感悟了诗句大气磅礴的广阔意境。

4.质疑感悟,引导学生明理。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充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疑惑。疑对感悟起促动作用。教师要鼓励、激发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对疑惑所在深入探究,以至感悟。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敕勒歌》云:“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常有学生质疑:小小毡帐怎能比喻辽阔天空!教师因势激发学生想象,通过学生讨论并形成共识:正是青天空阔无际,草原辽阔无垠,才会给人如此视觉。学生不但由此真切地感悟到诗句雄浑壮阔的意境,并且感受到敕勒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

总之,在学生高考复习过程中,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让诗歌拨动起学生心灵的琴弦,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诗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新版七年级下词组归纳下一篇:高考化学研讨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