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之于我(精选7篇)
1.大学生活之于我 篇一
你,之于我 -资料
北京,又下起了雨,
我坐在出租车里透过雾气打量这座城市,清冷的小雨薄纱般笼着植被,水汽氤氲。你知道的,阴沉的天总让我打不起精神。
细小的雨滴落在耳际时方才懊恼起刚剪过的短发来,本为求得一丝清爽,却发觉凉得有些过分。你也知道的,我惯于在事发后庸人自扰的生气以及后悔。
发觉我也如古人般动辄触景生情,一如现在,唯有碰见不怎么多见的雨天时才会想起你。甚至就连如此,也是因了你那句“下雨天要记得带伞哦”的温馨提示,再无其他。倘若我现在不用你提醒就会自备雨伞,也定然不会在雨天里想起你来。你看我是如此没心没肺,连记起你都需要特定的景物来提醒。
那么,我就认认真真的回忆你一次吧!
对你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高一的校园歌手大赛,你穿白色开襟衬衫配蓝白色牛仔裤,很是清瘦。你在偌大的舞台上来来回回,但你是主持人不是参赛者,虽然你歌也唱得很好听。你的舞台剧很烂,还有,你的走路姿势一点都不好看。
那是远距离的看你,我在台下,一目万里。后来文理分班,入班当天就发现你也在这里,而且以第一名的身份。因为距离不那么远,所以很快就混熟了。你说我的眼睛很像当时的班主任,而我对你的`眼睛也印象极为深刻,就像我后来描述在你的同学录中的一样:烟花般的眼睛。我一直为之骄傲,因为终于找到了如此切合的比喻。
再后来,校刊>出刊,无意间买来一本,闲来随手翻看时,才发现主编一栏整整齐齐地码着你的名字,记得很清楚你当时发表的原创小说题目叫《韶朵》,结尾处写着:吉他的弦,终于找到前所未有的切合点……故事温暖,文字温暖,一如你本人。
你也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单纯的男孩子。没有平常男孩子惯有的坏毛病,是受过良好教育规规矩矩长大的人,没有过于复杂的想法心直口快,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再后来,也知道你也喜欢李煜和纳兰,也能像我一样看地图看到痴迷。所以觉得,我们会是一类人。
也有一段时间,不知是你还是我,突然开始对花语感兴趣,两个人没事就凑在一起研究花语。也许是当时一时兴起,因为历经一年以后你再问我郁金香的花语是什么时,我语塞一时,
资料
最初我们都喜爱樱花,后来你说你开始喜欢郁金香,而我也移爱矢车菊。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悲观的,因为樱花本就是嗜血的植物,很残忍,而矢车菊的花语是宁静、倔强、追求幸福,郁金香也昭示着阳光、温暖以及热烈的爱。虽然是不同的植物,但总归都是向着明媚的未来一路奔跑。也,好像没有什么不好。
再后来临近毕业,那个时候因为座位离得远我们也疏远了好久,只是当你再次将白色耳机递给我并央求我留点文字给你时,我还是笑着满口答应了。写给你的,是有关锦官城成都的。后来,你发短信告诉我说:兔子,我要带着你的文字上锦官城了。那个时候,我很佩服自己,觉得自己拥有了莫名其妙的先知能力,好像你考上西财大完全是我的功劳。
更多的记忆,是你安慰考得并不如意的我时那句“我看好你哦”。很奇怪那句鼓励我一直记得,心烦意乱的时候、想要放弃的时候,它总是提醒我有人挺我。你之于我,在那个年生里,是一种鼓励、一种友谊。
更后来,你去了四川,而我也辗转来了北京,加之你我都不会主动联系别人,或许还有其他介质的存在,总之,我们之间再无联系。寒假回家,意外的在常去的那家书店遇见你,而彼此言辞里的种种,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迹。你之于我,终究变成了路人甲乙,在离开之后相互忘记,只会记得你种满高大乔木的名字。
用稍稍有些过时的凡客体总结你:爱生活、爱时尚,爱郁金香不爱樱花;爱运动、爱音乐,爱SHE不爱口水歌;你就是你,你爱写字。
你之于我,终究只是一种雨天的回忆,晴了就再也记不起。毕竟,吉他的弦,再也找不见前所未有的切合点。
2.大学生活之于我 篇二
一、学生维度:成长的“孵化器”
培养人才是大学产生、存在及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理由。不论是以传授知识、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中世纪大学, 还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使命的近代大学, 又或是以教学、科研、直接服务社会为共同理想的现代大学, 绵延不断的大学使命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是为学生办的, 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①
(一) 以“文”化人, 大学文化的应有之义
从文化的内涵来看, “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周易·贲》有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 但此处却非“文、化”二字的连用。“文化”二字的连用始出现于汉代, 刘向在《说苑·指武》中云:“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又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可见, “文化”其本义是指对人施以文治和教化, 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 带有动词的“文化”含义, 即我们今天所谓的“文化化”。而作为一种结果和状态, 它又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等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既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结果, 又是教育的过程。②
不论何时, 大学的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专门人才。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的呢? 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亦即培育人。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者, 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 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③
(二) 以“境”育人, 大学文化的基本使命
文化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亭台楼榭、灯箱报栏、师生的言行举止等, 无不是大学文化的体现, 什么样的文化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学校全部的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 净化灵魂, 升华人格, 完善自己。杨振宁教授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 “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 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 (1938-1944) 培养起来的。”④
(三) 以“行”塑人, 大学文化的重要特性
文化是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 “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 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⑤梁漱溟谓之为“生活的样法”。大学文化, 自然也是大学生的“生活的样法”。大学文化提供一种“模型”和“范式”, 塑造、熏陶、感染“大学人”, 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大学生自然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物, 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南开学生很注意仪容, 草绿色的制服, 银白色的扣子, 六角形的铜帽徽, 显得格外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到南开参观, 见学生这般情景, 询问张伯苓。张笑而不答, 领他到进校门处。那里竖立的一大穿衣镜上镌有40个大字;‘面必净, 发必理。衣必整, 钮必结。
头容正, 肩容平, 胸容宽, 背容直。气象:勿傲, 勿暴, 勿怠;颜色:宜和, 宜静, 宣庄。’当张伯苓用英语向他作了解释之后, 伊利奥佩服地不住点头。……镜子和箴言有如无声的教员, 学生进出校门, 整饬仪容成了风气。”⑥
综上, 大学文化是“隐形课程”, 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文”化人, 是它的题中之意;它构建了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内化精神, 外塑行为, 是其重要特性。大学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孵化器”。
二、教师维度:价值追求的“灯塔”
(一) 学术自由, 大学文化的内核
大学文化是以学术自由和自治为生命的价值信念系统, 此信念系统潜意识地影响着其承载者的行为。19世纪洪堡将“学术自由”作为柏林大学创办的原则之一, 而“学术自由 (Academic Freedom) 、学术自治 (Academic Autonomy) 、学术中立 (Academic Neutrality) ”亦是美国高等教育著名的三“A”原则。
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理想化的所在。在大学里, 师生享有可以充分追求真理、激发思想、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自由和空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 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 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 是学术勃发的世界。⑦
(二) 道德推崇, 大学文化的灵魂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⑧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也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宿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 一个学校站得住, 教师一定要出名。”⑨凡此种种, 无不昭示着教师在大学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一个学校的师德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校园文化的品格, 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带有该校特定文化符号遗传的学生。在大学的文化生态圈中, 师德建设始终处于核心区域, 是大学文化的魂魄所系。
(三) 人文精神, 大学文化的品格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 培养健全人格, 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 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大学人文精神的人文价值整合统一性是大学完整统一性的内在保证。大学文理工商诸专业相隔系科之所以聚于一校而不落于外在空间聚合, 端赖此大学精神纽带维系。大学精神因而是超专业的。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 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 (重实证或重思想、“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 等等) 与社会个人观念 (如“五四”以来北大突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使命感) , 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 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⑩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在于传递文化, 在于教育学生;作为知识分子, 对国家、民族、社会拥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文化与之关系密切, 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学术自由, 是大学文化的内核;道德推崇, 是其灵魂;人文精神, 则是大学文化的品格。
三、大学自身维度:个性发展的“基石”
(一) 大学文化具有时空地域性
大学文化是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大学文化的形成不能回避历史, 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大学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一所大学自创建之时, 就深深地烙下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地域文化和教育思潮的印记, 常常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来表达其办学理念和目标等。著名学者阿什比曾说, 大学“它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11)
(二) 大学文化具有内聚性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意识, 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 它能够统一大学成员的意志及欲望, 呼唤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和信念, 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既定方向发展, 促进战略的实施。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能使师生员工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 逐渐融入健康向上的大学集体, 思想行为与大学发展保持一致。大学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 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 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 使人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如A·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 “总的来说, 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 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12)
(三) 大学文化具有自我发展性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标志、大学本质的反映、大学传统的体现、大学特色的折射。一所大学真正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还是它独特的文化及其品味, 所以大学文化的创新才是大学真正的创新。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 一流的大学不仅拥有赖以生存的优秀大学文化土壤, 而且他们在自身的发展中总是不断地研究、建设和发展着自己特有的文化, 积极进行创新, 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甚至是超前的先进性, 从而为自身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
综上, 大学文化是大学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高品位的、富有个性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东西, 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石”。马克思在讨论精神世界问题时曾这样向对方发问:“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 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也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是, 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 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文化之于大学也是如此。
四、社会、国家维度:前进的不竭“动力”
大学之谓“大”, 是指大文化、大精神, 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之基, 发展之根。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 而且是先进文化向社会辐射, 引导社会发展的策源地。
(一) 大学文化的理性批判作用
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不乏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唯有坚持批判的精神, 才能不断地超越他人和自我, 超越现实, 实现理想的目标。大学不是风向标, 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不是它的欲望。 (13)
(二) 大学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社会文化的显示向导和创新源泉, 对社会文化产生辐射作用。大学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文化的结合体, 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下去, 并将科学知识、先进思想观念传播开来, 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 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传统、创新意识、高雅娱乐形式等对外界社会产生着辐射和影响, 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与养分。
易言之, 正如哲学家赵鑫珊所说, “大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应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它不仅是属于它所在的那座城市, 而且也应当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大脑精华或是大脑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急先锋或卓越代表”。 (14) 大学文化具有理性批判和辐射示范的作用, 是国家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 文化之于大学教育的意义可从学生、教师、大学本身、社会和国家等多方面进行认识和解读, 其框架图如图1所示:
3.绘画之于我 篇三
不是时间的制造者不知道时间的来历,画画的过程亦是奇妙的过程。匆忙甩笔间,是缠情依依的杨柳,于是森林将你忽略,就像红柳紧紧咬住沙缝,吸吮点滴露珠,静静地扎根、吐芽、抽穗……调色盒里色彩斑斓的颜料不经意间描绘着多彩的世界,狭窄的山谷和天际在画笔下徐徐升腾,荡漾着蓬勃气息的瀑布咆哮着,艺术家用手描绘出摄人心魄的涛声。
我喜欢画画,亦如我喜欢摇滚乐,对我而言,听着摇滚画画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诗、书、画的雅致,尤其是宋代的绘画,喜欢中国古代的文人画,我觉得中国古代有两个方面的成就:一是花鸟,一是山水。山水画是为了抒情,画山水是为了寄情于山水,要把山水描绘成一种可游可居可行的境界,文人可以借山水寄托情怀。花鸟画是表现品格的,文人画花鸟是为了明志,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是一种自我人格的管理。然而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却处在了一个特别尴尬的位置,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回到生活,回归原始,回归自我。
传统水墨中国画我也乐于欣赏与尝试,我会画一些陈旧的、似乎早已被遗忘在时光中的那些有关记忆的物件,带给人一种散碎零落的小惆怅。手工劳动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的绘画虽然是借助摄影,但当你手持画笔游走于画面之上,体验那种由笔带来的动感时,那种享受是摄影永远也给不了的。
我享受整个作画的过程,对我而言绘画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在亲自动手绘画的过程中它所带给我的感觉是无比美妙的,我迷恋这种感觉,它是我对生活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觉得看画的人和艺术家或是画的创作者都是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的,双方处在一种交流的状态。我喜欢那种感觉,不想夺人眼目,我喜欢温和地介入主题。
在大学里,我对绘画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我想我热爱艺术,而且更希望可以在艺术的殿堂自由地游弋,寻觅无处不在的快乐。
4.文字之于我随笔 篇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了能抠出一篇文章,我可谓是“勤奋加刻苦”,既捉摸上山又预谋着划船,就差给孔老夫子作揖叩头了,再说,写出一篇文章容易,顺手就来,要在省级报刊上发表,那但是吹不上去的,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绞尽脑汁,所得甚微![由整理]
我能够说是从宿舍的门锁想到学校对面的大蜀山,从大蜀山上的石阶,想到学校堵塞的侧所,思绪在操场里飘了三圈,又回到空荡荡的宿舍,从脑袋门想到脚地板。下铺的闺密也为我着急,写、写、写你个头呀,对呀,写头,写头发呀。
“长发,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我曾拥有一头飘亮的长发,编起来是一个粗粗的辫子,散下来便是青丝满身了,更多的时候,我总是把高高地束起,绕上长长的彩带,很是惬意!为了儿时的梦,为了、、、”。
那时候,正赶上我们进校后第一次群众剪发,那个不舍,那个依恋,那个委曲,那个心烦,那个踌躇满志,那个义薄情天,如滔滔江水,我洋洋洒洒居然写出了一篇特溜的文章《长发》,而且它居然字正腔圆地发表在《合肥晚报》学生之窗栏目里,咱们老百姓呀,心里就是乐开了花。
尝到甜头的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感觉,你想多了,我没有一发而不可收!
参加工作后也零星地码些文字,多是公文,多是通知,不用动脑子、上行下效没有兴趣的那种。只到有一天接触到现场,接触到案件,才发现写作还是蛮有好处的。因为工作关系,哪儿有案发现场,哪儿就有我们忙碌的身影,求索,解证,还原真相,这惊心动魄的过程,完美!
一对下岗夫妻,丈夫是个裁缝,妻子打个下手,日子过的倒也殷实,但是随着量体裁衣需求的惭行惭远,他们的收入比起日惭增多的开支相形见绌了,看着怀孕的妻子,他感到心痛,最后,在一个风高雨急的夜晚,他对菜市场旁边的超市起了歹念。
接到报警电话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侦破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被盗的物品不是贵重的烟酒,也不是高档的礼品,只有些牛奶、奶粉、水果,婴儿用品,看着他挺着大肚子的妻子,他不禁哭出声来。就象时下一位母亲在超市里为将过生日的儿子偷来了面包、图书三字经等,他们的行为让人不想用偷字来形容,但他们确实偷了。于是,我情绪复杂地写下了《爱入歧途》。
《叶儿回家记》讲述一位十五岁的云南女孩叶子,为了给父亲治病,为了照顾弟妹,为了支撑这个家,只身来到安徽打工,在临县却被人贩子贩卖,成了新娘诈骗集团中的一员,几经奔波,我们解救她出来时,她已近麻木,当我们辗转数千里把她送回家时,才明白这样一位花季少女为什么会走出家门,那个穷困的家永远是她的牵挂。
可谓是“见多识广”,也能够说“艺高人胆大”,又是一次出现场,那是一齐盗窃案件,门锁无撬痕,窗户无破损,但是抽屉里的现金却没有了。现场地面上只留下一串鞋印,因为是刚拖的地,鞋印在有水渍的地面上显得很清晰,鞋印较浅,且带着长长的拖痕,这就是一齐很普通的盗窃案。然而,在我看来,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我思绪的大脑以2米98的气场在高速运转着:夜深人静,一片漆黑,一位瘦弱的女人用配好的钥匙打开房门,打开抽屉,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现金,为了掩盖真象,她穿了一双男式布鞋(因为脚小鞋大,压痕浅,拖痕长),她要制造一个监守自盗的假象,却不知当夜主管会计临时出差了,作为几年前的前任会计,她偷偷地配下了房间钥匙。案件最后侦破了,《穿男鞋的女盗贼》就是这么合情合理、丝丝入扣!
然而,问题出在那篇《穿男鞋的女盗贼》的人物安排上,为了突出事实的焦点,观念的悬殊,主角分配为女主人翁荣某虚荣拜金,男主人翁青年才俊市委办公室秘书小李。文章见报后,真正的市委办公室秘书小李拿着报纸、拿着介绍信煞有介事地来单位要求调卷。
怎样能够这么无趣!单位领导很淡定,让我想想原稿件是怎样描述的,于是,当着那个小李的面,我们用免提给报社主编打了电话,证实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早八点,市局刑侦大队接到报警电括。原稿并没有注明接报案的具体单位,然而报纸上却明确地写上了什么什么市局,领导签字栏为同意投稿,也没有想象中的状况属实。那个头顶着圣旨、专门来找岔的小李悻悻地走了。领导笑着说:他们就是闲,没事乱找事,不用理他们。然而,我却纠结了,写个文章怎样了,天南的还不能写地北的。闺蜜笑我了,你又不缺那俩馍钱,至于嘛,于是不缺馍钱的我愤然弃笔,我还真不写了。
再次拿起笔是在五年前,单位的同事赴江西南昌执行抓捕任务,在押解犯罪嫌疑人回到途中,因雪后道路结冰湿滑,导致车辆侧滑撞到高速公路防护设施,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在事故中,同事用自我的身体保护住被押解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安然无恙,而他却因外力撞击,致四节颈椎粉碎骨折,导致全身瘫痪。
“上善若水,大爱无言”,她的妻子文娟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压力和痛苦,不分昼夜地守护着,不弃不离、悉心照顾,全身心地照顾全身瘫痪的丈夫,她用自我的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更用瘦弱的肩膀在庄严的警营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投入全部的精力写下了《爱的守护》,之后因为文娟的感人事迹,根据警嫂文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公安题材微电影《文娟》也于7月27日正式上映。而我写下的那句话:“你拖着疲惫的身体,飘浮在回家的路上;我沏上一壶热茶,泪水淆然而下”,也作为片首词出此刻短片里。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明白警察工作的艰辛和执着,也理解警嫂在这种高危职业背后需要坚守和付出的是什么!我被英雄的事迹感动着,也被自我的真情流露感动了。
5.音乐之于我优秀心情日记 篇五
不可想象,生活中没有音乐会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没有音乐会怎样?我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黯然失色,将会缺少一段记忆,一种语言,一丝幻想及丰富的情感……所以最早的音乐理论《乐论》就曾言:“夫音乐者,乐者。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就正常人而言,人的听觉往往主导着视觉。记得有一次走在街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不能完全抓住我的视野,而极具侵占性的音乐一入鼓膜,便无孔不入地侵入我的神经。不知哪家店铺播放着卡朋特的《昔日重来》,便驻足倾听,突然感觉周围一切寂然,唯有那熟悉、低婉的旋律在心中流淌。同时也淌出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记得怀孕初期,剧烈的妊娠反应把我折磨得日日萎靡,可就在这需要人关心的时候,爱人单位要求封闭式集中训练半年,刚一听到这消息,真觉度日如年。寂寞的日子不敢去数,心情烦躁,初为人妻,就要为人母,一种角色未转变过来就要进入另一种角色。明知这样的心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怅然无人倾诉。爱人带着忧虑走了,日子还要慢慢挨过。
一天傍晚,我百无聊赖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高大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一个多月未见,爱人又黑又瘦,望着他那熟悉的面庞,恍若隔世,相顾无言,惟有泪成行。幸福和委屈的泪水无声的滑落。他用大手笨拙地擦拭,随后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录音机,放在我耳边,耳畔想起了我最爱听的《昔日重来》,久违的音乐响起,仿佛又回到了我们曾走过的日子,回味着音乐刻录下的情感。是那个小录音机伴我走过寂寞而幸福的孕期。事隔多年后,他才告诉我,他是趁为队里买东西的机会,偷偷跑回来看我,险些受了罚。
在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岁月里,我突然闯入了拉赫马尼诺夫的音乐世界,他的音乐隽永地刻在青春的记忆中,在感动之余更平添了一些忧郁和幻想。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幻想飘然而至……潮水渐起,亲吻着我的双踝,忽而澎湃,溅起激昂的朵朵浪花,散落在我整个青春的.梦中。有人曾说音乐的境界往往是超越听觉。《田园交响曲》、《春江花月夜》、《维也纳森林进行曲》,还有班德瑞的《琉璃湖畔》,每每听到这些音乐,便能将美感与情感从内心挖掘出来,而后便是深深的感动。感谢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灵感。听着听着仿佛大自然的一切美景又都呈现在眼前,“仰看百鸟之翔,坐阅千帆之过”。一种追溯,一种缠绵,一种明快,心灵被这天籁涤荡着……这个世界静了,清了……心有了归宿,这个世界什么都易老。唯有音乐永远年轻,永远有着新鲜感。音乐承载着几千年的故事,虽时间有落差,却千古如斯,虽地域无疆,却无须译解。
倾听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一曲曲喃喃低语。娓娓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变幻的故事。而那些旋律与我们某一时刻的心境相贴切,却又无法言说,是音乐给了我们一种心灵的沟通和宣泄方式,心有柔情,曲也缠绵;心有余怒,曲也铿锵。
6.大学生活之于我 篇六
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语文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人文使命和审美使命,怎样与时代构成交融和批判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当今人文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近十年内,关于中学教学,政治和语文遭受了近于灭顶之灾的指责(对语文的似乎要更严厉一些),尽管这些指责不乏偏激之词,但从某一个侧面却表明:过往那种沿袭前苏联的中学语文的工具理性教学模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甚至窒息了中学生和中学教师的审美探知激情。时至今日,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学语文课本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改编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之于过去要广阔很多的审美视野,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研讨、评介文学作品的能力,而语文读本的出现,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开阔了学生的审美视野,虽主要用于课外阅读,却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高中(包括初中)语文教材的演进,实际上表明了高中语文教学界教学理念的提升,开始逐步摆脱过去那种将教学篇目当成一个个豆腐块的工具论模式,而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理念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在高中语文(包括初中语文)教学在进行较大规模改革的同时,大学语文的改革却明显滞后了。大学语文到底有着怎样的使命、教学目的,及与高中语文的差异性一直都是不太明朗的。而一部几乎全是文言文的大学语文课本,到底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提供了多大程度的接受空间,实在令人思考。正是出于对现存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质疑,近年来出现了几套由着名学者编纂的课本,很有新意,如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马原、南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新读本》,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随着这些有深度的课本的面世而有很大的改观。其实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语文在很多大学里连生存都很成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从理论上理清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的关系,学生们在经过12年的语文学习之后,有必要在大学里再学习语文这一课程吗?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 大学语文的基本功能应该明确的是,中学的语文教育为一个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了一定基础,那为什么还要开设大学语文(尤其在众多理工科院校中)呢?实际上,从审美接受来说,中学较注重文本分析,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则无时间进行进一步挖掘。与此同时,又囿于课时限制,学生自我体会和总体关照的可能性有限,最终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也许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提高。中学语文当然也选人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但却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其选用的篇目包含了较多数量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而大学语文则没有考试的压力,可以在教材的编定和教学重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不必局限于单篇诗歌和文章的细致末节的赏析上。不是说文学就没有功利性,但文学最基本的性质是审美性,其教育功能和应用功能则应淡化,那么大学语文中一些教化色彩过重的作品可以剔除,应用类型的作品也可少选,如一定要选的话,可以附录于书后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但不应占据正常课时。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知,在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理念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欣赏功底了,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来说,则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大学阶段继续学习语文。比如学生已经了解到了李煜和李清照的脍炙人口的《虞美人》和《一剪梅》等,但这两个词人对词的发展所做的独特贡献以及词的总体文学审美特征可能来不及了解。那么,在大学阶段,就有必要对这两个词人的总体创作进行点评,可以选择另两首作品,结合词的发展特征来讲授,而且不需要对文本进行像中学教学的细致解读,而将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审美分析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一古典文体的整体认识,提高对词的独立鉴赏能力。
二、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结合—— 大学语文的教学手段关于大学语文教材,一直都有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即是否有必要按文学史脉络编排。的确,在很多大学语文教材中,是按历朝历代面面俱到数人头排名篇的,缺少一个目标上的明确定位。而目前由于大学语文普遍不受重视的实际情况,很多中文学者不愿讲授大学语文,很多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急促地走上了讲台,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在本科乃至硕士阶段的文学史授课方式带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但这种授课方式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又有一定难度,而且重点不突出,而像中学教学那样按文体分类,着眼于文章学的思路,分为“记叙文”、“议论文”等,对于大学语文来说显得缺少新意,也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教学初衷不太符合。
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文学史的思路不应完全摒弃,对于大学生来说,即使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也应该具有一定文学史知识,而鉴于这些学生长于理论思维的优势,给予一定的文学知识讲授,反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这里所说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结合,不是单纯的文学史知识和文学鉴赏的结合,而是说在授课过程中,审美视野可适当扩大一些,既有一定的文学史和文化知识,也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具体授课中,教师们可以制作一些课件,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中学课本中已经选人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多从人类异化的角度来讲授这部作品,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可能仍不太了解。
到了大学之后,语文教学完全可以结合更多的现代主义作品(可分为精读和泛读,加大文本的选人),从文化思潮和文学演进的角度来讲授现代主义,但又不是像中文系的学生那样系统的学习外国文学史。
在此之前,可以结合《红与黑》等作品来讲授一下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一大批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再结合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学生就对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有就可以独立进行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了。而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即是大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的,进行太过细致的文本讲解可能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树立现代人格。培养人文素质— — 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自古中国存在着“文以载道”的文艺观,文学承担着相当沉重的道德义务,而实际上文学更多是属于审美的艺术范畴,对美的本质力量的追求,对现代人格的宏扬,应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中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大学语文不应该与中学语文对立起来,而应该互通有无,互相弥补。不是说中学语文不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而是说,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面临着专业化的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的现代人格和审美能力,就应该进一步学习语文,而不应仅在本专业的圈子里打转。
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性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和追求,这些都是现代性话题,难道不是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注意的吗?大学的专业性导向在过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专门人才,但忽视文科教育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缺少世界性的全局眼光,而少了文化内涵的沉淀。
这方面,清华大学有着惨痛的教训,清华的学生以专业严谨着称,同时也被贯以“工匠”的恶名。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学,无法想像在没有深厚的人文背景的情况下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文以载道意义上的道德培养、思想培养,而是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培养,那些在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作品难道对大学生们真的就没有吸引力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尽管网上的文学作品多粗糙,但大学生却很喜欢,原因复杂,未必没有对文学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一原因。当西方初人中学的孩子就开始欣赏“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样具有哲学意味的句子的时候,我们又何必怀疑中国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即在于此。从表面看来,大学语文并不具备太大的实用性,但实际上,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理工科学生往往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写作能力,而文学审美修养的提高往往也可以促进自身专业的进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那里找到佐证。
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即在于:树立现代人格,培养人文素质,并不在于给予学生多少立竿见影的„实用“15知识。如果还仅仅局限于从培养学生实用写作的功利角度,这门课程的存在本身就是可疑的,谁知道它明天是不是被别的更具有前瞻性的本专业课程所挤掉呢?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是相辅相成的,与此同时,中学语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是仅为大学语文打基础而存在的,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生动的互动关系,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两者却有些脱节,一个明显例证就是课本中有大量重复性的篇目,即使大学教师再怎么花样百出、舌灿莲花,也是有限的。
7.大学生活之于我 篇七
关键词:隐性课程,期望维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被称之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内隐课程、隐形课程和无形课程等的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著作《教室生活》中首次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 并随之成为关注的热点。对隐性课程的表述, 有的学者从课程内部出发, 如唐晓杰认为它是“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1];有的学者强调课程的外部因素的作用, 如郑金洲、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非公开的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2];班华认为隐性课程是指“间接的、内隐地,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非特定心里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3]。可以说, 隐性课程是泛指未被列入正式的课程计划, 却在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中发挥作用且必不可少的一些教育影响因素。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正式的、固定的定义。虽然隐性课程已经在中国教育界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它的定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统一, 而是越来越富有争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 诸如中国所特有的教育体制、国外隐性课程理论的研究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变革, 教育理论随之也在不断地变化, 隐性课程理论也是如此。其中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技术改革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网络平台的全方位投入与普及。2003年, 教育部正式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建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其实, 我国大学英语界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更早, 1999年开始进行[4]。到现在为止, 已经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 实践证明,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明显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而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网络平台在口语教学改革模式力度很大, 隐性课程理论发挥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隐性课程理论重视那些隐藏在显性课程之下却又对教育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 隐性课程理论还提出了对显性课程的期望, 这些期望一直是以“隐身”状态存在的, 因此, 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S.阿霍拉 (S.Ahola) 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 他将隐性课程理论分为四个期望维度, 分别是:手段教育期望 (learning to learn) ;技能教育期望 (learning to profession) ;专业教育期望 (learning to be expert) 和兴趣教育期望 (learning to game) [5]。这四个期望维度具体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分别隐示着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最需要的四个需求条件, 即体现为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和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一、手段教育的期望: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网络平台的使用方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当今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主要体现为“课堂面授辅导+网络自主学习+口语学习效果测试”的大学英语口语立体式教学新模式。可见, 该模式主要分为三块, 教师面授的课堂教学模块, 主要是口语延伸实践活动和检验自主学习的内容;课内网络自主上机学习模块, 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自身口语的需求通过独立的网络操作来完成学习过程;检验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师面测口语和各种在线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来完成等。这一模式将传统的“课本+粉笔+黑板”的模式整合为“电脑+网络+课本”的“交互式、个性化”模式。英语口语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是在多媒体教室采用学习软件和自制课件, 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资源, 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设置合理的教学结构, 最大程度地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网络平台之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有两点原因。
原因之一是无论网络环境中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主体如何变化, 网络平台始终都是他们角色变幻的必备设备。例如, 在第一个模块“课堂面授辅导”中, 教师是讲述者, 学生是聆听者;第二个模块“网络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三个模块“口语学习效果测试”中的教师是测试者, 而学生是被测试者。在一堂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口语课程中, 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在不断地变幻, 但无论是哪种身份, 网络平台的数量掌握都是其变化的前提条件。原因之二是该课程几乎所有的内容都需要通过网络技术的传播来完成。在第一个模块中, 教师需要依托网络平台上的口语资料来进行口语技巧和内容的讲解;在第二个模块中, 学生需要依托网络平台完成口语学习;在第三个模块中, 口语测试也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由此可以看出, 网络平台之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2010年, 姜毓锋提出了建构“学生—教师—互联网”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 以提升学生的言语理解和输出表达能力[6], 把网络平台提高到与学生和教师同等的地位。可见随着教学新技术的普及, 网络平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隐性课程理论关注的内容是在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中发挥作用且必不可少的一些教育影响因素。网络平台的灵活使用是隐性课程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它虽然不是英语口语教学的重点, 但却是整个英语口语学习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更新, 现代的网络口语软件可谓丰富多彩。以《新视野》教材所配套的口语网络平台来看, 所涉及的联系形式多达10多种, 每种操作各异, 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不同方面。因此, 如果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对网络平台的熟练操作和使用都意义重大。
二、技能教育的期望: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
这是指S.阿霍拉所表达的隐性课程的“技能教育”的需求维度。“技能”即实际操作。也就是说, 课程的最终学习目的是为了实际运用。就大学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来看, 目前,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密切, 英语就其通用地域之广、影响之大在全球所有的语种中可谓独领风骚。英语口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对外交流、商业交往及社会生活的各项领域中的作用日益重大, 现代语言的口语优先地位越来越明显[7]。大学英语口语学习在大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处于一个转折点的位置。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涯后会走向社会, 参加工作。这也注定了大学教育与初高中教育的不同, 它注重同社会的实践联系。因此,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以期达到教育部所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试行) 》对口语的教学要求, 即学生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 能够基本表达个人的意见、情感、观点等, 能够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 表达思想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准确。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如何达到这种隐含课程所需的要求, 首先,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交际实践对于该课程的重要作用。这种意识非常重要, 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信念会影响他们使用特定的策略[8]。其次, 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口语实践中交际策略的重要性, 为什么使用这些策略以及何时何地恰当使用, 进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交际策略在英语学习, 尤其是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以及交际策略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等。第三, 教师要在口语教学中通过模拟实践中的英语交际过程来强化训练。教师通过将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引入课堂, 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通过网络平台的便利条件采用真实且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语言材料, 为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课堂练习成为真实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
三、专业教育的期望: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
如果说S.阿霍拉 (S.Ahola) 的技能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学生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 能够基本表达个人的意见、情感、观点等, 能够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 表达思想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这是基本的交流条件。但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他们有着自己的专业领域。因此, 就目前全球化的发展来看, 如果只是局限于单纯的毕业后能够胜任对话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阿霍拉在隐性课程理论的技能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专业教育的需求, 即每门课程都需要以培养掌握该课程的专业人才为目的, 在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应当满足与能够掌握把英语作为对话交流的工具, 且应当在此基础之上, 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 在以后的就业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自己的专业英语。这是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作为世界重大事件的参与者, 掌握好这门语言, 对在对外活动中, 为本国获得更大的利益与贸易伙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视, 通过各种途径确保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付出, 并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就业理想, 离不开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纵深发展。
具体来讲, 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为学生创造实际的情境, 让教室变为聊天室、辩论室、表演室、采访室。只有在这些非正式的氛围中, 学生感受不到练习口语的压力, 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练习活动, 并且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 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也为学生的口语练习创造了机会。
四、兴趣教育的期望: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不仅是外语学习的原动力, 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持续的驱动力[9]。学习效果的优劣,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够弥补学习者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条件的不足。因此,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包括学习兴趣在内的学习因素, 并在理论或应用层面上取得了成果, 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助益。阿霍拉提出的隐形课程需求维度的第四个方面为兴趣教育。在他看来, 所有教育的成功与否隐藏在一个评判标准之下, 即受教育者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是否被真正的激发出来, 而不是通过受教育者在这门课程所获得的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断。他的这一需求维度体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就是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
具体来讲, 阿霍拉的隐形课程需求维度反映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 根据教材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巧妙生动的语境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轻松活泼、真实可信的语境中操练语言并且自主地学习,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英语口语教学真正成功的重要体现。
随着世界交流日益紧密,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既有专业技术技能, 又有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对英语学科的教学而言, 就是要重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才会竞争激烈中游刃有余, 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交际能力, 开设非英语专业口语课势在必行。随着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也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隐性课程理论几乎适应于所有的课程, 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隐性课程理论重视那些隐藏在显性课程之下却又对教育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 这一方面已被国内外学者所验证。的确, 关注这些“隐身”的理论对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但更重要的是, 隐性课程理论提出了对显性课程的期望, 这些期望一直以来也是以“隐身”状态存在的, 关于这一点国内学者研究得不多。具体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 阿霍拉将隐性课程理论划分为四个期望维度:手段教育;技能教育;专业教育和兴趣教育, 这些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潜在期望。具体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这四个需求期望分别表现为提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最需要的四个需求条件, 即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和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运用英语和他人沟通的能力。过去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 其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学对口语的忽视, 教学条件落后造成的教学模式单一。目前, 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 它与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相互结合, 依托于隐性课程中“期望维度”理论, 将会在此教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唐晓杰.西方“隐蔽课程”研究的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 (2) .
[2]谭晓丽.从教师的角度谈如何强化隐性课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
[3]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
[4]蔡基刚, 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 2003, (6) .
[5]Ahola.S.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Something to Fear For of Comply To?[A]//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2000.
[6]姜毓锋.学生、教师、互联网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探讨[J].外国语文, 2010, (6) .
[7]盘群.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策略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报, 2010, (2) .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56.
【大学生活之于我】推荐阅读:
有关大学语文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09-08
大学生活规划 充实大学生活08-25
暨南大学大学语文09-22
大学生个人学习总结-大学生个人学习总结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09-11
大学语文陕西师范大学08-02
全国大学金融专业大学排名09-17
中国民航大学大学介绍10-09
湖南大学大学生入党流程介绍10-18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新闻中心11-04
关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及心里研究问卷调查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