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6-22

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如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区以各镇、街道为重心和实施主体,工业园区管委会、工商分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对辖区内的非公经济组织进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共计排摸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42个,党员341个。

二、目前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清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清楚,没有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高度去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本身具有组织松散的特点,建立党组织难度大,党组织作用不明显;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独立执业的要求相冲突。

三是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组织管理方面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传统以条为主、按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纵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已难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需要。组织部门宏观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但具体工作主要依靠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运行不畅的现象,缺

求,深入辖区、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听取情况介绍等形式,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数量、从业人数、党员数量、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做到了“五清”,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状况清、隶属关系清、从业人数清、组织设置清、党员数量清。充分发挥各领域各行业各系统行政管理职能,在摸底调查、数据分析等工作中,为镇、街道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所辖社区内没有主管部门的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摸底,并选派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群众基础、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定了党建联络员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确保党建联络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问题

XX区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制度,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集中组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镇、街道党工委统筹规划,层层落实责任,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分析通报情况,对于工作不力的,及时督促整改。

(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队伍建设问题

首先健全组织,发展党员。按照“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

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的办法,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使党组织设置范围、控制领域涵盖到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注重引导,规范组织建设机制。按照创建“五个好”党组织的要求,指导已单独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党员“创先争优”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岗位绩效管理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制度,保证党组织制度健全、活动有序、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创新党员发展模式,通过上级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工作指导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行之有效的工作,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优秀分子对党的认同感。要重视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中的社会阶层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专职工作人员中发展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建立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广泛开展学职业道德、学岗位技能、学先进模范等学习活动,提升服务素质。

(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问题

培养骨干,树立典型。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内选、外聘、推荐等方式,确保将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党员选配到书记岗

2.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二

一、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1.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必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的现状,决定了公有制经济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形式,而不能是唯一的形式,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环境中,只有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才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团结和凝聚各种积极力量,保证我国非公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2.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现代化建设的大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产权”。这实际上是扩大非公企业的市场准入,为它们做大做强提供了条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落实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去,使非公有制企业沿着更健康的方向前进,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3.有利于加强党同非公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原因。密切联系群众,围绕群众工作抓好党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两个新变化:一是执政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变化。执政前,党同人民群众政治地位相同(受压迫)、待遇相同(同甘共苦没有特权)、目标相同(掌权过好日子)。执政后,党与群众在政治上变成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经济地位也发生明显差距(供养与被供养关系),极易出现脱离群众的现象。二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变化。国企职工队伍不断下降,已由改革开放前的1.4亿人下降到3 000万人,非公企业职工却增长到1.3亿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在他们面临新选择、新生活时,更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各级干部以实际行动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4.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兴阶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其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按照传统的理念,新兴阶层在政治上似乎应该打入“另册”。但是,他们的存在及发展壮大,都是党的富民政策鼓励、支持、引导下的结果。因此,党要通过在非公企业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吸收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使他们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党的执政基础日益巩固。

二、当前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障碍

1.思想认识滞后。

党内有些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非公企业是纯粹的经济组织,没必要设立党组织;有的认为非公企业搞党建困难重重,吃力不讨好,弄不好反会坏了党的形象;有的借口“符合国际惯例”,认为非公企业根本就不应存在什么党组织等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还存在着“三怕”:一怕非公企业老板不接受或不支持;二怕党组织与非公企业老板处理不好关系;三怕活动难开展。凡此种种,必然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迷茫,使党的组织建设参差不齐。

2.传统体制障碍。

传统理论、做法和思路在新情况、新问题、新工作开展上留下了障碍,如党章里规定的“三人组建法”,在人员流动性极大的非公企业里就很难操作;又如党费上交、使用、按比例留成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由于党组织自身建设因素使得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使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如参与决策、获取信息、组织动员、保证监督、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都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也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员工地位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急剧分化,一些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产生,主要阶层结构重组,社会呈现多元化利益格局:一是工人阶层内部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由于工人所处企业所有制不同,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待遇不同,人为地分成不同的工人群体。二是农民的分化,绝大多数农民成为土地小生产者,小部分成长为不同行业的个体经营者和私企经营者,更出现了数量过亿、流动性极大的农民工。三是出现了如自由职业者等新社会阶层群体。社会阶层急剧分化带来的是社会利益关系多元化与复杂化,导致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员工对党的信任度下降,增加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难度。

4.客观因素制约。

个体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企业经费自主性、用工制度灵活性等特殊性,加上企业利益驱动所带来的负面性,以及个体企业本身规模小、寿命短、季节性强等特点,导致非公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和对企业的高度不信任感。同时,个体企业主由于素质差异,对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着一些认识偏差:有的认为党组织是与企业对立的政治力量;有的认为党组织的存在会出现“失权、分权、争权”现象;也有的认为党组织的存在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等。这使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采取消极、漠视、不合作甚至抵制的态度,从而增加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建设和谐企业

1.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和谐统一。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非公企业的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全局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第一任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时刻关注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和影响,坚持将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承包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为企业经济工作铺路搭桥,保驾护航。真正改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两张皮”现象。

2.加强研究、与时俱进,实现党建理论与社会客观实际的和谐统一。

与时俱进,不断地推进理论研究和创新,从根本上是为了改变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状况,使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从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在当前非公企业党建理论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非公企业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理论支点。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劳动的内涵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但一百多年来,由于当代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创新劳动、经营劳动等复杂劳动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直接生产性劳动的作用越来越小。结果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本源地位没有变,但劳动的各种门类以及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变化了。应该如何从理论上认识、进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又要看到今天时代条件下劳动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

二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及利益群体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就必然要认真对待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对“工人阶级是价值创造的中坚力量没有变,但工人阶级自身状况变化了”的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关系在朝着分化、重组、交叉、互渗这个总趋势发展,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注意其冲突、协调与转化的现实意义。关注并从理论上研究工人阶级自身状况的变化,必将有利于密切党组织与企业员工的联系,有利于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分配问题。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剩余价值的存在,又导致了剩余价值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冲突,即剩余价值存在的客观性没有变,但存在和分配方式变化了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就是“剥削是否存在,如何认识剥削现象和行为?非公企业主的剥削行为与普通党员、职工的切身利益冲突保护谁?”等许多困惑,急需得到理论上的有力指导,从而提高理性认识,为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明确定位、强化客体,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包括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前几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是冷冰冰、居高临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往往采用“单向式”、“填鸭式”等强制性方式,使作为客体的非公企业主和企业员工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极大挫伤了客体的积极性。我们应该看到,经过二三十年改革开放,第二代的非公企业主和农民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客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头脑灵活,视野开阔,民主意识普遍增强,这就为我们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要实现主客体的良性互动与关系和谐,就要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克服态度生硬、冷漠、高高在上、以势压人等官僚主义,做到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企业员工的觉悟、素质和水平,不断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建议,多关心他们的疾苦,不断满足客体们的利益需求。

4.注重效果、创新方法,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量与质的和谐统一。

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那么,如何有效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呢?关键就是激活内因,使加强党建工作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让“要企业抓”变为“企业要抓”。

一是明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寻求企业党组织、企业主和企业职工各方共同的价值基础,形成一个让企业各方认同的党建工作目标。那就是以建设和谐企业为目的,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以强化组织功能为重点,把建设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全面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科学设置活动载体。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党建工作可以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好”谋划活动;人才是企业竞争关键之所在,可以围绕“人才队伍培养好”设计活动;企业文化是企业良好信誉和品牌的核心,可以围绕“企业文化氛围好”组织活动;安全生产是和谐企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党组织可以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好”安排活动,协助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广大企业员工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党组织应围绕“职工利益维护好”开展活动等等。通过创新方法,注重实效,不断赢得广大企业主和职工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新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企业和谐发展,进一步调整组织设置,努力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创新活动内容,一定会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摘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具有其特殊性和时代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于企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调整组织设置,努力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创新活动内容,以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和谐企业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学习问答[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中央党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学习问答[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237.

[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侯晓菲.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共产党,2004(2).

3.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三

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作影响力,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拓展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有效性、推进规范化”为要求坚持一手抓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为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扩大组织覆盖。

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职工在50人以上的非公制企业有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实现党的工作覆盖。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条件成熟的,要单独建立党组织。

(二)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

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够正常开展工作,80%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达到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开展好、制度建设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要求。培养3-5个党建示范点。

(三)党员队伍进一步优化。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的比例,确保每 1 个党员都能纳入到党的一个组织进行教育管理,过组织生活。

二、工作重点

(一)健全党的组织

1、党(工)委要组织专门力量,尽快对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含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企业)进行一次摸底调查,重点掌握企业类型、职工人数、党员情况(党员人数,组织关系现在何处),是否建立党组织等情况,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台帐。

2、凡是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或接近50、100名的,可建立党的总支部文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的设立、管理由企业所在地党(工)委或主管单位负责,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需经县委批准。

3、正式党员不足3名,不具备建立党支部的非公制企业,要按照行业相近,区位相邻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同其它单位共同建立党支部。

4、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或者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要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并相应调整和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职能,无论采用那种领导形式,都不能出现有党员无组织、党的下级组织找不到上级组织的现象。

(二)配强党组织班子

1、新组建或重组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一般通过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或私营企业,原党组织负责人能胜任的,要自然过渡。

2、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按照“双向进人,交叉任职”的办法,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党员,可依照《党章》有关规定进人党组织领导班子。

3、对少数党建基础薄弱,一时难以产生党支部书记的非公有制企业,由党(工)委选派。党组织书记的配备要注意从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人选,也可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复转军人中推荐人选,再通过党内选举程序任职。规模大、数量多的企业主要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应配备专职副书记。

(三)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对暂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或无党员的企业,可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推动党组的建立。选派党建指导员,既可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和离退休老同志中挑选,也可由非公有制企业所在地或所属行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兼任。在选派方式上要坚持因企制宜,人数在25人以上,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的要有一名相对固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人数在25人以下,生产经营、职工队伍比较稳定的可以由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联系多家企业。要坚持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党建工作指导员要成为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指导员,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解决难题的协调员。

(四)切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1、党(工)委要合理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制定上,要与上级精神相吻合,与企业现状相适应。确定企业党员发展工作的具体指标时,要依据摸底调查数据,使规划执行过程达到目标明确,切实可行。

2、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要拓宽选人育人视野,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注意从企业经营骨干、技术骨干、管理骨干、高知识层次人员、一线优秀员工及农民工中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发展新党员储备素质良好的后备力量。

3、根据非公企业用工的季节性、员工支配时间的局限性和工作地点相对流动性等特点,开展党员培训教育工作,注重在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推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4、严格把关,加强政治审查,对入党材料逐项审核,确保程序规范、内容齐全,不能出现非企业员工在企业入党现象。对预备党员逐一谈话,了解其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有针对性地指出努力方向,促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党员。

(五)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

1、党员活动机制。党建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采取以“灵活、小型、业余、分散”为主的活动方式,围绕生产经经营,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争当生产经营的模范、企业文化建设和联系群众的模范。

2、参与管理机制。要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更多的党员成为业务骨干,进入企业管理层,在企业 经营管理中贯彻党组织的主张。要广泛开展献计献策、职工恳谈会等活动。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3、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把职工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坚持开展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企业群众文化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六)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党(工)委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力度,切实筑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

1、建立台帐。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登记造册,做到年龄、学历、岗位、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资料准确完备,尤其要对党组织负责人的情况全面掌握。

2、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要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党员联系群众、党员帮困扶贫、党内监督等制度。

3、建好党员活动室。每个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一个党员活动室,达到“六有”(标志、有牌子、有桌椅、有文件柜、有制度版面、有电化教育设施)。

4、建立党建工作档案。党员学习资料、上级文件、党组织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文字图片等要建立健全归档,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七)创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

各党(工)委要按照《关于做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意见》中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的创建标准,积极培育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

1、党(工)委明确领导干部分包企业,要深入企业,加强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2、建立健全示范点工作制度,细化示范点创建标准和要求,建立经验交流、监督检查、考评命名等制度;示范点要建立工作档案,全面记录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不断促进示范点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党(工)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建立领导小组,明确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组织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加强分类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将作为党组织评优和年终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工作措施。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要派出专人,认真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本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并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定出具体的加强党建工作的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责任人和责任时限,抓好工作落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于8月xx日前将本单位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各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方案,上报XX组织部组织科。

(三)搞好总结宣传。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要认真总结非公企业党建中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并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形成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和工作方法。要积极培育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叫得响、树得起的非公企业党建品牌。

xx

4.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四

绵职改„2009‟1号

绵阳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

职称评审工作的试行意见

各县市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城管委会综合办,各园区党群工作部(综合办),市级有关部门,各非公经济组织:

为更好地服务非公经济建设,充分调动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决定对我市原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专业技术称号评定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川委发„2007‟7号)和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绵委发„2007‟29号)精神,进一步发挥职称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调动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服务,在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术社会化职称资格评审或考试的同时,开辟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补充渠道”,评审符合我市非公企业实际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

二、范围、对象和职称设置

申报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须是我市境内非国有或非国有控股企业(含其市外分支机构)中从事技术、科研、营销、管理工作一年以上的在册专业技术人员。设工程、畜牧兽医、农业和经济四大类别,初、中、高三个级别。

工程类暂时分机械、电子、电气、食品、化工、纺织、矿山、冶金八个专业,设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畜牧兽医类分为畜牧和兽医两个专业,分别设助理畜牧师、畜牧师、高级畜牧师;助理兽医师、兽医师、高级兽医师。

农业类设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经济类设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

三、申报条件

凡申报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

(一)学历和资历条件

申报初、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申报高

级职称的人员,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以及相应的任职经历。

1.初定职称

新参加工作的毕业学生,可按以下规定直接初定相应职称。(1)大学或双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大专毕业满3年,中专或技校毕业满5年,高中毕业满6年,初定助理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满2年,初定中级职称。

(3)博士研究生毕业,初定高级职称。2.晋升职称

晋升中级职称,应具备下列资历条件之一。(1)大学或双专科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满4年;(2)大专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满5年;(3)中专或技校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满6年;(4)高中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满7年。晋升高级职称应具备下列资历条件之一。(1)硕士或双学士学历,取得中级职称满4年;(2)大学或双专科学历,取得中级职称满5年;(3)大专学历,取得中级职称满6年。

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原则上应具备下一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任职经历,本文出台前一直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却未具备相应职称的人员,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可不受是否具备下一级职称的限制,按以下规定直接申报较高一级职称。

(1)未具备助理级职称,大学或双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大专学历满8年、中专或技校学历满11年、高中

学历满13年,可申报中级职称。

(2)未具备中级职称,硕士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双学士或研究生班学历满6年、大学或双专科学历满10年、大专学历满14年,可申报高级职称。

(二)业务能力条件 1.工程类:(1)助理工程师:

①能掌握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于生产实践。

②具备一般性设计、计划编制和技术推广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③能拟定解决工程技术疑难问题的方案,编制实施细则。④具有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承担本企业职工培训的能力。(2)工程师:

①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②有较丰富的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有独立承担本专业工程技术或技术管理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并取得一定成绩。

③能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提出决策性建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3)高级工程师:

①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能作出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提出决策性的建议,指导企业经济

健康发展。

②具有丰富的生产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能独立进行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并取得显著成绩。

③能正确掌握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能处理本专业有关技术(业务)领域的关键疑难问题。

④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较大的贡献。

2.畜牧专业:(1)助理畜牧师:

①掌握畜牧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②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畜牧的方针、政策和畜牧法规、制度。

③能在中高级人员的指导下处理一般性技术问题。(2)畜牧师:

①较全面地掌握畜牧专业知识,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畜牧的方针、政策和畜牧法规、制度。

②具备畜禽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畜禽繁殖、饲料生产、畜禽品质监测、产品管理法规、条例、环境保护、动物卫生等知识技能。

③参加制定畜牧生产技术工作的发展规划,能独立解决专业工作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主持中型规模畜禽养殖场的专业技术及生产管理工作。

④参与、指导、监督畜牧规划、生产的实施,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

(3)高级畜牧师:

①全面掌握畜牧专业理论和技术,对专业内至少一门学科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畜牧方针、政策和畜牧法规、制度。

②能主持生产环境条件复杂、技术难度较高的生产或科研,能独立解决专业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③主持大型规模畜禽养殖场的专业技术及生产管理工作,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参与、指导、监督畜牧规划、生产的实施,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

3.兽医专业:(1)助理兽医师:

①掌握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和一般诊疗技术。熟悉并能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能承担疫病观察员的职责,负责疫病临床监测和疫情调查,按规定上报疫情。

③能独立从事动物防疫和诊疗工作。(2)兽医师:

①较系统地掌握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和诊疗技术。熟悉并能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具有处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

③具有组织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及采样送检能力。

④能独立承担兽医和动物防疫工作。(3)高级兽医师:

①具有较高的兽医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诊疗技术能力。熟悉

并能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具有制定动物防疫计划,监督、指导计划的执行和处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

③能组织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承担实验室监测工作。

④具有指导、监管兽医和动物防疫工作的能力。4.农业专业:(1)助理农艺师:

①掌握农业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②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法规。③能在中高级人员的指导下处理一般性农业生产与管理技术问题。

(2)农艺师:

①较全面的掌握农业专业知识,并能正确执行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法规。

②具备农业生产管理、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防治、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农产品质量监测等专业知识技能。

③参加制定农业生产技术工作的发展规划,能独立解决专业工作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主持中型规模农业专业技术及生产管理工作。

④参与、指导、监督农业规划、生产的实施,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

(3)高级农艺师:

①全面掌握农业专业理论和技术,对专业内至少一门学科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农业方针、政策和农业法

规。

②能主持生产环境条件复杂、技术难度较高的生产或科研,能独立解决专业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③主持大型规模农业专业技术推广、示范和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参与、指导、监督农业规划、生产的实施,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

5.经济专业:(1)助理经济师:

①具有较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

②能够独立地对专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综合,提出建设性意见。

(2)经济师:

①具有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

②能够正确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有较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独立地解决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③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或经济效益。(3)高级经济师:

①具有丰富的经济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

②有较高的管理决策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决策性建议。

③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

(三)破格条件

申报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原则上应具备以上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和业务能力。对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不具备相应学历、资历条件的人员,可破格晋升相应职称。

1.不具备规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却未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但近三年来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级职称:

(1)个人获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授予的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先进荣誉称号。

(2)被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评为纳税大户的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

(3)获得市(厅)级三等(县市区级二等)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主要参与者(获奖证书有署名)。

(4)所在企业产品被授予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或省级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

(5)新产品的研制通过市(厅)级鉴定的主要参与者(鉴定或立项书有署名)。

2.不具备规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4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却未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但近三年来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可破格推荐评审高级职称:

(1)个人获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授予的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先进荣誉称号。

(2)被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评为纳税大户的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

(3)获得市(厅)级二等(县市区级一等)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主要参与者(获奖证书有署名)。

(4)被评为市级以上科技拔尖人才或学科、学术带头人,并在管理期内的。

(5)所在企业产品被授予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或省级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

(6)新产品的研制通过市(厅)级鉴定的主要参与者(鉴定或立项书有署名)。

四、申报材料

(一)初定材料

申请初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材料: 1.《初定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2份。2.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二)晋升材料

申请晋升或首次申报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材料: 1.本人申请。

2.单位综合推荐材料(2千字左右)1份,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学识水平、专业能力、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业绩贡献。

3.学历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绵阳市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表》原件2份、复印件10份以及业务工作总结(2千字左右)1份。

5.现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称号)证明:任职文件、评审表、资格(称号)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1份。

6.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7.近三年《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1套。8.主要业绩或业务成果证明,如论文、获奖证书、成果鉴定证书、专利发明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1份。

9.破格晋升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10.评委会要求的其他材料。

五、报批程序

(一)初定程序

符合初定条件的人员,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市、县市区职改办审查办理。

(二)评审程序

申请晋升或首次申报中、高级职称,按以下程序办理。1.申报人向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绵阳市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表》,并提交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及学历、论文、获奖、社会评价等有关证明材料。

2.所在企业对申报人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等情况和所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全面审查,并将申报人员的基本情况、学历、任现职时间、培训考试、继续教育学时、任职以来的主要业绩等情况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3.企业对经公示无议异的人员,撰写综合推荐材料,并在《绵阳市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表》基层单位意见栏中注明“经公示,材料真实无异议,符合申报X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条件,同意推荐”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印章,统一填写《推荐评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花名册(级)》1份。

4.企业将申报人员材料报所在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主

管部门或工商联进行整理、汇总,再送当地职改办初审(各园区的企业将评审材料送园区党群工作部初审)。县市区职改办(园区党群工作部)对初审符合评审条件的开出《送评通知单》,将评审材料(申报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需提供电子文档一份)送市职改办审查;企业也可将申报人员材料直接报市中小企业局或市工商联初审,市中小企业局或市工商联将初审合格人员的材料统一报市职改办审查。经市职改办审查合格的人员,按以下方式组织评审。

工程类由市工程技术社会化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 畜牧兽医类由市畜牧兽医专业社会化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 农业类由市农业技术社会化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 组建绵阳市非公有制企业经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经济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非公企业经济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会成员纳入绵阳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专家库统一管理。

5.根据申报人数及专业结构,由市职改办从相应专业评委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评委专家对申报人员逐个进行审核、评议。着重考察申报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并组织以下人员答辩。

(1)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2)破格晋升人员;

(3)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的人员。评委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得同意票超过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二视为通过。

6.市职改办对评审通过的人员在市人事局网站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并对公示无异议的人员核发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通知。

六、其他有关事项

(一)企业申报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鼓励、支持他们按照《绵阳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的意见》(绵职改„2008‟1号)或国家有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规定,申报或考试取得社会化职称(职业)资格。

(二)申报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不受户籍、档案、身份、年龄限制。

(三)申报评审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可暂不作为必备条件。

(四)对取得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颁发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证书,证书统一编号为“绵特—”。

(五)专业技术人员应注重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知识的更新和提高,自觉按照《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如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参加学习未达到规定要求,其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不予注册并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参加首次评审的人员,申报当年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达到规定学时。

(六)取得社会化专业技术职称后,应聘到非公企业工作,其原职称作为晋升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的依据,其任职年限连续计算。

(七)档案由我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非公企业人员,可由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申报相应职称。

(八)自本文发布之日起,《绵阳市乡镇企业专业技术称号、职称评聘暂行规定》(绵职改„1992‟8号)和《绵阳市民营企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称号)评定实施意见》(绵职改„1996‟01号)不再执行。已按上述文件规定取得专业技术称号的人员,继续教育达到规定学时,可直接确认相应职称资格,符合晋升条件的,可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取得原会计、统计专业称号的,仅确定或晋升本文规定的经济专业职称。

(九)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费按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收费标准的通知》(川价字费„1999‟265号)规定执行。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日

主题词:职称 评审 试行 意见

5.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篇五

副科组织员 王世德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党的阶段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却仍然是我们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研究探索和实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崭新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我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更是乘势而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明显,社会贡献突出,但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特别是不少同志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思路模糊认识不足,行动不力,使得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到现在,党组织设置还很不健全,或者是有党员无组织,或者是有组织无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坚持在抓好国有、工轻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加大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力度。先后在全县34个较大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了8个支部,将从业的66名党员全部纳入到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中,还将改制的盐业公司109名党员纳入管理中,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1个,支部7个,有效地增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体实施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县委主要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在民营企业中发展党员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规定》等文件,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原则、工作步骤,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等问题做出了整体规划。

二是夯实基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分类指导建组织。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加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党组织设置方法。主要采取了四种组建模式:(1)转制模式。(2)独制模式。(3)联制模式。(4)挂靠模式。除已建立的15党组织,还有8个企业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党支部的,没有党员的企业则由党委委派工作联络员,协助开展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即可成立党支部。

二、问题及原因。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组织设置与企业发展不同步。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设置还不够健全、大多数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还没有建立党支部,党组织的覆盖面较小。

二是党员数量与企业规模不同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的数量还比较少,党员队伍的力量仍然十分薄弱。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与员工的比例仅为0.8%,还有不少党员挂靠在街道社区或原单位,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迁入非公有制企业。

三是党员素质与企业要求不同步。在非公有制企业进出自由的用工制度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难度较大。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甚至被单纯的经济、行政手段所代替。再加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成份比较复杂,有农民党员、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工党员、复退军人党员等等,素质差异较大,组织观念较弱,心态较为复杂,与企业整体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四是党组织发挥作用与企业管理方式不同步。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决策、生产经营以及人、财、物等方面的支配权都掌握在企业主手中,党组织不好过问和干预,其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同时,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的管理方式、生产模式,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但受到企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且会受到企业党组织地位和职能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在领导体制上,有的企业实行兼职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制约了保证监督作用的全面发挥;在工作制度上,有的企业党组织不够健全,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在工作内容上,由于职责不明确、重点难把握,有的党组织侧重于企业文化建设,很少行使监督职能,逐步成为企业的一个内设机构。

五是党内生活与企业活动不同步。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提高党建质量的基础。但在不少企业中,因特殊的生产管理模式,虽然建立了“一课三会”、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但落实起来难度比较大。有的企业党组织没有活动阵地和经费,很少组织党内生活,即使开展活动,内容、形式也比较单调,缺乏实际效果。有的企业党组织特别是联合党支部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除了平时收缴党费外,甚至很少与党员联系,没有充分发挥出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分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观念有待更新。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南针、方向盘,加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但目前,不少同志对企业党建在非公有制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认识还不够高,领悟还不够深,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进展。

2、党员流动性大。非公有制企业用工制度灵活,职工流动性大。经济效益好的情况下,职工一般比较稳定;当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职工就会出现流动,党员也不例外,导致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党员管理体系对此鞭长莫及。

3、党务干部缺乏。党建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取决于党务干部的素质。从目前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务干部大多数未从事过党务工作,缺乏党建知识,难以高水平、高效率地开展党建工作。即使有的当过党务干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对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研究不够,思考不深,难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档次和水平。

4、党建理论指导滞后。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尚处于探讨摸索之中,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理论支撑,缺乏理性高度的归纳总结,严重影响了整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对策和措施。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拓宽了新领域、创造了新机遇,也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研究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努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跨上新台阶。

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环境。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力争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导入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最大资源,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要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不断拓宽党建覆盖面。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哪里有非公有制企业,哪里有群众,哪里就应该有党员,有党的基层组织。尽管从调查情况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不再是难点,但建立健

全党组织仍然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为此,我们当前要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尽快制定整体规划,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确保质量”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抓紧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特别要把组建工作的重点放在有3名以上党员和合适党支部书记人选且生产经营相对稳定的企业,主动做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帮助企业尽快建立党组织。对企业有员工100名以上、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可先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通、各方自愿的原则建立联合支部,并逐步创造条件单独建立党组织,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力争使每个企业党组织都有活力。二是坚持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以促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

三要大力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企业党的力量。党员是构成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没有党员就没有党的组织和活动。要把发展党员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素质结构和分布结构,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范围。重点对象是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骨干,尤其是经营管理层人员,以提高决策管理层中党员比例。为党组织参与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打好基础;重点范围是员工50名以上、生产经营稳定的无党员企业。同时要扩大视野,积极培养发展企业中的大中专毕业生,为这些单位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打好基础。要建立健全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可通过党建工作联系员具体负责联系、物色、培养、发展党员工作,也可通过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的“推优”制度,广泛物色入党对象,加强教育引导,抓好学习培养,严格实践锻炼,促其健康成长,争取早日发展入党。要积极探索实践,充分考虑到非公有制企业环境的特殊性、员工思想的多维性、动机行为的易变性,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党员标准,遵循发展程序,确保新党员质量。

四要坚持正常的组织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可以而且应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党章》规定,开展经济性活动。在活动的具体要求、内容、方式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要注意切合实际,科学合理。要坚持组织生活与党员活动相结合,立足于提高党员素质、着力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组织开展一些工作需要、党员欢迎、业主理解的活动;坚持“业余、多样、灵活、务实”为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经济活动与党建活动相结合,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党组织的影响,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在党员教育上,要特别注意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以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为着力点,在党员管理上,要特别注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党员管理的有效性为着力点,建立切合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特点的运行规范,在理顺管理关系、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将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要象抓村级党组织建设一样,建立切实有效的党建工作机制,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长抓不懈。一是要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本着高效、精干、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开展党建工作的原则,选择经营管理层中党性强、有威信、有能力的党员担任。同时,为便于党组织独立开展工作,要纠正企业主与党组织负责人一人兼的做法。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党章》规定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尤其要建立企业党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坚持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目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找准党的建

6.关于加强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篇六

1 目前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并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电力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 所以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思想无法得到彻底的根除, 从而使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设步伐受到制约。

1.1 意识不够, 认识不足

当前电力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的激烈, 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 而对企业的党建工作较为忽视, 再加之长期以来企业部分领导干部无法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优势地位上走下来, 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这就导致在企业的工作成果评价方面也只是单纯的以生产经营成果来进行评价和考核, 而将企业的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忽略, 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过程很难保证顺利进行, 往往是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动力不足的现象出现。

1.2 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不健全, 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基层党支部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基层场所, 所以需要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将其工作得以具体的落实实施。但在当前很大一部分电力企业的基层组织的党支部中其党建工作制度都不完善, 工作没有计划性, 往往一项工作只是随意性的进行开展, 而缺乏针对性和严肃性, 所以许多时候都导致这些工作都流于形式, 而没有成效。而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 也缺乏一定的监督约束机制, 从而使其工作的开展不仅存在着不平衡性, 同时也无法与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有效的对应起来。许多工作的开展都是被动性进行的, 并没有主动的进行一些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工作。

1.3 党建工作者作风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党建工作者由于受传统观念所束缚, 思想改变还没有及时转变过来, 思想较为保守, 对业务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 没有创新精神, 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也抓不到重点, 所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些活动的开展多数都流于形式, 被动性较大, 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也与上级布置的任务达不到良好的衔接,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源于部分党建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在工作中又缺乏主动学习和钻研的精神。

2 加强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也已形成,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电力企业在想在国际竞争中站足脚根, 除了加强自身的生产经营, 提高技术水平外, 还要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是企业的思想指导, 所以只有党建工作做好了, 企业从上到下才能从思想上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共识, 然后为了这个目标一起去拼搏, 并不断的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指引下不断的进行探索, 从而使自身的本领得以增长, 在完成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使企业的党建工作得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从而使企业党建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目前各基层电力企业中党建工作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 这部分电力企业应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 加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 不断的完善党建工作的制度, 搞好平时的各项工作活动,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抓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目前在基层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建设过程中, 应加强“三大认识”, 提高企业党建工作针对性。一是充分认识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是提高党在经济领域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走向问题, 不仅是关系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大经济问题, 而且是关系到国家性质的重大政治问题。二是充分认识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是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国有企业通过加强党建工作, 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激发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使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 积极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供电企业的党建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是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作为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实, 定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头看”工作, 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公司在电网建设、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经营管理、党风廉政等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2) 加强制度建设, 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重要保证。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成效, 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通过党组织参与决策、管理干部、强化执行、有效监督等方式, 保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落实。把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公司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 从制度上、程序上、机制上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明确党建责任主体和党建工作管理责任关系, 把党建工作状况作为考核各单位党组织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和负责人业绩的重要依据, 将公司各项党建工作目标化、指标化, 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

(3) 全面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推动干部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继续深入推进“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 将创建工作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及目标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 严格执行和完善“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程序和内容。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沟通交流制度,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认真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严格程序,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坚持中心组学习, 不断改进和提高学习效果, 进一步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政治思想觉悟和干事能力。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上,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 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力度, 拓展选人用人新渠道, 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借鉴ERP系统运用模式, 建立涵盖干部学历、职称、技能、创新获奖等情况的数据库, 实施干部能力素质的综合分析, 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加强干部能力和素质建设。强化干部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更新与提升, 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供电企业中层后备干部培养体系, 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监督, 创造良好的锻炼机会和展示能力的平台。

3 结语

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是党组织在经济领域进行执政的重要途径,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国有企业,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稳定性也直接关系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所以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 应抓好企业的党建工作建设, 并将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在党建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 党建工作的建设离不开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 所以应在这个目标的基础来组织党建工作, 从而抓住工作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使企业的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得以同步发展, 加强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 从而在发展中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近年来, 电力企业取得非常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 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电力企业的规模不断的壮大, 这就要求一支高素质的电力队伍, 而队伍素质的提升则需要电力企业要不断的发掘和吸引人才, 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 使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通过党建工作使职工的困难得以真正的解决, 从而使职工没有后顾之忧的积极的参于到企业的建设工作中来。本文对目前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对如何加强供电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党建工作,人才,学习型党建

参考文献

[1]蔺德华.与时俱进, 抓好国有企业党建[J].实践:思想理论版, 2009 (9) :48-49.

[2]蒋铁柱, 沈桂龙.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J].社会科学, 2006 (1) :144-153.

7.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见 篇七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承接省级“示范镇”建设,根据党章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办发[2012]11号)及省、市、区委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以开展“转作风、解民忧、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努力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实力XX、魅力XX、活力XX”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主要目标

加强全镇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扩大非公经济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进一步理顺非公经济党组织隶属关系,着力实现“五个全覆盖”:“组织全覆盖”,符合条件的都要建立党组织;“管理全覆盖”,重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培训;“活动全覆盖”,经常性组织开展党员活动;“作用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考核全覆盖”,每年对非公经济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形成选、育、用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选拔任用与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认真抓好党组织组建和规范工作。健全党组织设置,针对我镇非公企业规模大小不

一、企业党员人数有多有少的现状,通过单独建立、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员指导等多种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健全组织结构。凡有3名及以上的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要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不足3名或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可就近与驻地村(社区)建立联合党组织,也可以按照产业邻近、地域邻近的原则几个企业共同建立联合党组织。建立的联合企业党组织要按照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标准开展活动和管理考核。进一步理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镇党委将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变化和党组织活动情况适时调整相应隶属关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隶属镇党委的,由镇党委直接管理考核;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隶属村(社区)党总支、镇经贸委党总支和非公企业党总支的,由村(社区)党总支、镇经贸委党总支和非公企业党总支负责管理考核。

(二)全力搭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平台。以成立工商所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站为契机,使用好原有镇经贸委党总支和工商所新成立的非公企业党总支两个平台,利用工商部门掌握信息全面,接触企业面广等优势,对企业党员信息摸底,提前介入企业党建工作。规模较大企业的党组织由工商所协助镇经贸委组建,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的党组织由镇党委协调工商所培育并组建,形成良性互动、相互帮助,实现信息共享、工作互惠,共同推进全镇企业党建工作开展。

(三)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是积极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在尊重企业法人或业主意愿的基础上,由镇党委统一考察,选配年富力强、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对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能力不能胜任的党组织书记要及时调整。二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加大从优秀经营管理者和生产经营人才中培养发展党员的力度,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设岗定责、交心谈心、技能竞赛、走访慰问等活动,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阵地建设。非公企业党支部要按照“十有”标准,即:有专用的办公场所、有党组织标牌、有党旗、有一套党建工作制度、有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有党组织情况一览表及服务流程图、有党报党刊和专业技术学习资料、有党员活动室或娱乐设施、有党务公开栏、有工作台帐,加大活动阵地建设力度。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基础较好的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中要建设规格较高、功能较全标准化活动阵地,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一些单独开展活动难度较大的小型企业进行划分,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等原则组织联合开展活动或就近参加村居党组织活动,做到“组织单独建、活动联合搞”。

8.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八

调 研 报 告

——上两乡党委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工作,不仅是党的经济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统一战线在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中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上两乡党委切实加强统战工作,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劳动关系改善,及时排解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但在非公企业深化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使基层统战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大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就推进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我乡非公企业基本情况及劳动关系现状

近年来,我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较有活力的经济类型。依托资源优势先后兴建了采矿、石材、电力、酿造、木材等非公企业13家(其中个体私营8家,民营5家;外地投资企业4家),从业人员280人,常年务工人员210人均为本地农民工。从生产规模上看,均为小型企业,用工人数多则30至50人,少则3至5人。就目前劳动关系而言,由于有政策法律上的维权保障、监管机制上 的有力推进、加上业主和工人利益上的相互依赖,总体上看,非公企业以人为本、安全至上、效益为重、健康为先的劳动理念和用工观念正在逐渐树立,企业劳动关系也逐步趋于正常化,企业内人员关系融洽,相互合作、相互包容,未出现过大的劳动、劳资、安全等争议和纠纷,助推了全乡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但通过全面调查发现,我乡非公企业劳资关系矛盾还大量存在。由于生产规模小、经营条件差、员工流动大、管理不规范,造成劳动关系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履行情况不容乐观。尤其以石材、矿山、餐饮等行业较为突出,一种情况是:工人与业主大多采用“口头合同”的方式,只问工种和工资,其他内容很少涉及,且多为业主一锤定音。另一种情况是:企业单方拟定合同条款,或内容简单、不规范,合同履行上流于形式。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小型企业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认为签订劳动合同是对自己的束缚;工人也不懂得签订合同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是在现阶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潜在的一个大问题。

2、工人工资偏低。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其标准仍然维持在几年前的水平上,与市场物价和经济增长水平不相适应。且这些企业也没有正规的节假日和作息时间,节假日上班和赶工加班是经常现象,但工人得到的只是按定额计算的工资,加班不加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3、劳动保障不到位。绝大多数个私企业没有为工人购买基本养 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究其原因,一是业主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愿意为工人缴纳保险费用;二是工人收入较低,个人承受能力也较差,不愿意缴纳个人承担的部分;三是参保意识差,认为工资能多拿一点算一点,购买保险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好在大多数农民工参加了新农合和新农保,但工伤保险落实差,劳动保障不到位。

4、劳动保护差。大多数个私企业设备简陋,生产条件差,劳动保护措施不尽到位,安全生产制度坚持不够好,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差,个人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大都未按要求配发,健康保护、职业病防治处于盲区。

5、职工维权的渠道还很窄。大多数小型或微型非公企业成立不起工会组织,缺乏有效监督,劳资双方的地位和权利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一些涉及工人权益的问题往往通过与业主协商解决,甚至是被动接受。务工人员维权因渠道狭窄而致诉求不畅的情况时有出现。

由此不难看出,正值社会转型期,构建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既是一项十分紧迫之事,也是任重道远之事,必须实施系统工程,加以强力推进。

二、构建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依存关系;利益相容、兴衰与共的共生关系;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针对我乡非 公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合理劳动、加快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进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

1、加强劳动法制宣传教育。将以德治企与依法治企结合起来,深化普法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面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大力宣传劳动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正确阐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条款内容,提高企业职工对涉及自身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增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引导经营者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关系,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主动配合执法维权,把实现企业发展和事业追求目标建立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引导企业正确处理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保护投资者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优化投资环境的关系。

2、有序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加强对非公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使用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管,依法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对有一定规模、员工比较稳定的企业,应大力推行集体劳动合同制,着力搭建协商对话平台,规范运作,让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对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个私企业,由于其季节性、临时性强,可推行比较灵活、简明的合同制度。大力提高合同签订率,同时要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

3、完善工资制度。工资问题是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问题。要健全和发挥最低工资制度 的作用。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介入劳动力市场,干预企业工资分配,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必要劳动报酬的重要措施,是非公企业制定工资标准的依据。不但要坚持定期发布行业、区域、工种工资标准指导线,还要坚持定期检查、督促企业执行。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行业工资指导线制度、节假日加班工资制度,健全薪酬激励制度,逐步建立起员工收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提高职工群众幸福感和实现共建共享作为根本目标,指导和监督企业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作为基本的劳动保障制度加以推行落实。但考虑小型企业的特殊情况,探索参保中基础费率和方式上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降低参保门槛,实行“低进低保”的弹性参保政策。基层单位尽力提供相关保险服务,使职工社保成为职工生活的“保护伞”。

5、加强劳动保护。唱响劳动光荣,倡导体面劳动。要教育引导经营者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摈弃一切粗放管理、野蛮管理的做法,实行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围绕员工健康、安全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大力改善劳动条件和设备,保障防护用品使用,加强防控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尤其是矿山企业等高危行业、工种,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强化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必须坚决停产整顿,决不允许以人的健康和安全作代价去谋取经济社会利益。依法开展劳动权益保护工作,严格执行行业劳动安全准入制度,做细做实安全监管工作,创建平安和谐。

6、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工会是工人群众自己的组织,对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按照“两个普遍”的要求,对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工会组织,建立和健全职代会制度,提高工会的独立性和职工参与的自觉性、民主性,避免工会组织被经营者变相控制。对无法组建工会的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可以行业组建跨企业的或区域性的联合工会,将分散的劳动者组织起来,代表和维护其共同利益,在协调劳资关系、化解劳资矛盾、推动劳资和谐等方面发挥作用。尤其在民主管理、安全监督中发挥好职能作用,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下学年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下一篇:文言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