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2024-09-04

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精选9篇)

1.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就必 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

一、统一思想,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 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

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

三、加强领导,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和实效

一是健全组织。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党委负责人要成为第一责任人,设立专门的机构具体抓落实。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从思想上主动适应,从措施上积极应对,从方式上不断创新,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转变作风。干部风清气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决定因素。密切干群关系,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三是加强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营造

2.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二

1项目管理知识是我们工作的基础知识

项目就像矛盾一样,时时刻刻围绕着我们。喝水、睡觉、买菜、做饭、设备检修、培训、开会、出差……都可以看做项目。我们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然后迎接管理一个或多个新的项目。 工作可以分为日常运作和项目,项目是组织在日常运作范围内无法处理的工作。日常运作为企业带来价值,而项目则为企业带来提升价值的能力。项目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并支撑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保障。项目管理的实质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分解),把简单的事情量化(临界值),把量化的事情专业化(规律),把专业的事情模板化(框架模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管理举足轻重。“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所以,项目管理知识是工作的基础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学习非常必要。

2企业应注重组织过程资产的整理和应用

组织过程资产是企业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工作程序、共享知识库、经验、档案等。 组织日常运作过程中的组织过程资产,如规章制度、管理程序等,企业大都规范地总结且比较完善成熟。而项目管理的组织过程资产,如沟通经验数据、风险管理经验等常常被忽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数据信息库没有及时归纳总结,这就往往造成某个项目负责人调离岗位,项目就面临运作困难,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项目管理体系指南系统地指导了组织过程资产的过程整理和应用,对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行了体系指导。“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充分表达了组织过程资产的形成、总结、归档、指导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3充分重视沟通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沟通方法

项目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需要沟通获取。沟通管理的关键是对干系人的沟通,而项目成功的标准是干系人对项目的满意度。我们对干系人的沟通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吃吃饭、开开会等。沟通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干系人对信息能获取,再到干系人有所感受,最后到干系人有认同的价值观。只有经过这三个层次,方能达到和干系人沟通效果。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沟通时应掌握三个原则:1)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2)接收方的反馈决定沟通效果,有效的沟通由听者决定。3)真诚、尊重的沟通起决定作用。在有情绪时,不要做沟通的事情。认真倾听是创造理解空气的最简单方法。有道是“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我们知道,在口头沟通过程中,信息分布来源比率如下:1)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占55%。2)说话的音调占38%。3)实际使用的语言和词汇占7%。工作生活中沟通时刻存在,所以,口头沟通也应掌握技巧。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掌握无往不胜的沟通七句话:1)你说的很有道理。2)我理解你的心情。3)我了解你的意思。4)谢谢你的建议。5)我认同你的观点。6)这个问题问的很好。7)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一个项目的成功,目标需控制好,而目标需关键干系人的认可,没有良好持续地沟通,关键干系人的满意度很难保证。所以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而忽视沟通。项目管理的沟通非常重要。

4团队的建设关键在于项目经理的良好素质

团队建设的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解散阶段。团队的每一个建设阶段,项目经理均是团队的核心,项目经理应做好内部沟通工作,协调好团队每个成员。项目经理应该是个通才,不一定是某领域的专家,但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承担责任方面,项目经理是一个促成者,决定任务、期限及所需资源,不决定具体操作方法。在解决问题方面,应具备综合的集成能力,特别是系统思考能力。

优秀的项目经理应具备以下素质:1)紧盯目标:应当使团队协同一致。2)从容驾驭:应能娴熟地控制局势,使团队行动目标明确,同时认真对待拖沓现象,能使团队绕开礁石,即使出现问题也能迅速修正。3)临危不惧:能乐观地面对长期压力,并能鼓舞团队士气。4)团结协调:能使团队成员团结一致,灵活高效,发挥自己的能力共同致力于实现团队目标;深刻体察队员的感受,敏锐发现队员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使项目回归到正规。5)目光远大:清楚地关注项目全局,并注重重要的细节以防出现问题,不会迷失在细节中而失去对全局的把握。只有项目经理做好团队领袖,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使项目顺利成功。

5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过程控制

项目管理有五大过程: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监控阶段、收尾阶段。项目管理体系指南一书,系统的讲述了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的内容,是针对项目管理的指导性理论。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应结合项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过程控制和管理。

过程是否识别,并有规定;职责是否明确,并有界定;程序是否有效,并能持续;结果是否有效,并有数据。这是对过程管理的形象描述,充分证实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把要做的事写下来,按照写下来的做,把所做的事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为以后项目做好经验指导。

6结语

3.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互联网+;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33

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我们一行约30人受山丹县教育体育局委派参加了由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组织的“翻转课堂”学习讲座。其间,我们参加了由黄岛区教委刘永春教师主讲的微课制作法和山东省昌乐县一中副校长张福涛主讲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之后我们有幸亲自前往昌乐一中实地考察学习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刚刚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还有些许困惑。自己就问自己: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心中真是充满了疑问。抵达青岛的第二天下午,聆听了张福涛副校长的讲座,我便惊诧于“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实实在在地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的作用。教学中的“四步,两段,十环节”的实施方案全面概括了课堂教学的翻转。(四步: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两段:自学质疑、训练展示;十环节: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借助互联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和理解了“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讲座之前,由青岛市黄岛区的刘春永教师做了关于微课的设计和使用的讲座,这次讲座则让我们认识到了在当今 “互联网+”的时代,教育怎样跟互联网有效结合以及互联网怎样促进教育的发展,也为我们从思想上做好了认识互联网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的思想准备。下午,张福涛副校长就“翻转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发展、完善和实施作了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我觉得他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第一,学生按以往的授课方式学习之后,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掌握了多少知识;第二,如何做到学校教育在课后或家庭中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两不误;第三,教师通过什么途径或方法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识点。这三个问题的确值得每位教师去思考。

听完讲座之后,我明白了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把学生内化知识这一阶段放在了课堂,将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后。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进度确定学习任务,依照学案自学,即自学质疑,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疑难可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查看教师事先上传的相关章节的微课视频。其次,自学完成后,学生要在当天的课堂上完成相关习题训练,并进行展示、讨论。最后,通过群言、辩论等方式形成确定性的答案。在讲座的过程中,张校长还讲到了如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以具体的教学范例进行讲座,把练习题上传上去,学生在上面可以做题,做完题之后还可以写一些评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评论了解他们对知识的内化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最近的状态和学生头脑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许困惑,可能是因为没有运用过这种教学模式。但通过此次讲座,我对翻转课堂有了了解,知道了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说的不错。第二天的昌乐之行,就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翻转课堂”的效用,也印证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性和效用性。虽然听完了这次讲座,但没实际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所以我还有些许不清楚。直到第三天晚上和第四天白天深入了“翻转课堂”之后,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翻转课堂”以及如何实现“课堂的翻转”。山东省昌乐一中已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两年了,教学效果不错。虽然学科之间有所不同,但这种教学模式却对各科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尤其是对英语教学来说效果更好,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效果好。其实,这种模式需要一些物质基础,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对此,大家都有疑问,“如果上课带这些设备,学生会不会玩一些游戏呢?”跟昌平一中老师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起初学校需要设置学校局域网来限制学生进入其他无关的网站,当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并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之后,就会自觉地正确运用这些设备。可见,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四

顺平县白云乡党委书记刘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作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省委党校集中学习,我对创新社会管理和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结合本次学习,谈谈自己对创新社会管理肤浅认识和体会:

一、抓基层,打基础,夯实组织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也是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创新组织设臵,健全组织网络,扩大组织覆盖,让基层组织体系覆盖社会管理创新的全过程,让基层组织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战斗堡垒。二是注重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把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最基层,壮大村级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用转化”工作,让新农村服务中心成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文化培育的中心。三是发挥组织功能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功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党

员承诺制,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在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二、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力量保证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着力抓好班子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好在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中开展思想作风建设整顿活动,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二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有文化,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发展为党员,让党员队伍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力军。三是注重提升能力素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采取党员分类定位管理、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实施“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党员队伍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和群众内在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抓重点,拓领域,破解制约难题

当前,白云乡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破解制约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关键是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的党建工作。一是推进村党建工作。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按照便于党员参与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全面大力推行落实村队建设网格化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在村队的全覆盖。二是抓好重点领域党建工作。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类、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

企业的党组织,扎实开展党员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服务群众、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诚信,为社会管理创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抓活动,搭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5.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五

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的通知》要求,本人认真参加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严格执行法规、严守组织人事纪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结合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吃透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干部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是党中央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总结基层探索和创新基础上制定的,形成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监督链条;为选人用人树起了“警示牌”,架起了“高压线”,安装了“安全阀”,给靠选人用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官员头上悬起了“利剑”;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干部准入制度和对干部言行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我党为了群众,联系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力体现;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对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

1化、规范化、制度化,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二、要走实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的内容程序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不抓制度执行,制度就没有效果;不抓制度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要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并保证程序走实。对报告的事项要认真审核,严格入口监督;对民主评议的结果要充分运用,做到奖优惩劣;对查实的用人问题要纠正问责,不搞下不为例。同时,应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的宣传,将有关执行情况在党内和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监督、参与监督、支持监督。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在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有硬措施,坚持实报必查、查实必究、失职追责。既要发挥查处的惩戒功能,更要发挥查处的教育功能,做到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教育一片。我想,执行好规定的选拔任用干部程序,既是对提拔任用的干部本人负责,也是为人民负责。

三、要激发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的内在动力一要充分运用好民主评议。要提高民主测评真实率,真正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群众意见,更加重视新任用干部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新选拔任用干部主动向群众靠拢,取信于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善于在艰难工作、困苦环境的攻艰中发现人才,在名利位的谦让中发现人才。

6.党校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六

正式上课前,我们第53期的党校学员进行了合照。我觉得我们正在融入一个大家庭,融入一个党组织。上课期间,很多老师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解党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受益良多。各位老师对我党的精辟分析,独到见解以及在授课过程中的大量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教育和鼓舞,也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党校给我们开了七个专题的课程,分别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作风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黄俊清副书记的加强党性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让我知道了自己以后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民主建设、共产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力都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体会。

通过这期党校的培训活动,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对党的认识上、个人思想上、行动上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对党的一些认识。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我首先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次学习加深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我对我党的最高理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就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和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一百多年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展开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总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在中国,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人民革命的兴起,就开始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运动。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既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又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而不是幻想。正如郑冰冰书记所说,我们党要实现这个理想,是有步骤的在实现它。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总书记提出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深刻认

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再次,也使我了解到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和党的宗旨。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是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的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有利武器、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要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有损国家或他人利益的事,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理论上始终不渝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在实际奋斗中始终不渝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据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探索为人民服务的规律,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就要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把人民放在心中。

二、个人思想上的感悟。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应该为自己确立好人生的目标、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导航。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奋斗目标”。因此,我应该建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科学信念。但理想也不能脱离实际,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现实生活的了解.通过这阶段的党校培训,我找到了我的奋斗目标,就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付之行动。我们最好的行动,就是学到知识,把人民放在心中,做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我们是祖国的新鲜血液,是社会发展的主力,我们应该时刻把科学发展观记在心里,并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大家都知道,现在竞争压力大,环境和食品问题突出,我国经济大都还处于粗放型阶段,这样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双手,使祖国发展的更美好。

在培训中,我明确了什么才是正确的入党动机。懂得区别什么才是正确的入党动机。当代的大学生有很多要求入党,往往有着很多不同的目的和想法,有些只是随大流,根本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极为荒谬的。有些则是为了满足一些个人的物质欲望,想到入党能有好工作,有丰厚的收入。有的是为了能当官,受人景仰,最后还是为了能以权谋私等等。《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大家可能会说,正确入党动机向官话、象口号,不切合实际。我认为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并不空,是我们平时努力工作、学习、思想进步的一种理论升华。退一步讲,我们每天努力工作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收的每一分税款都是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的一份力量。如果说入党动机都得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对我们来说这方向太广了,从一个错误的动机转变为一个正确的动机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自己的党性,我认为这点才是最重要的,有了一个明确方向才能朝着这个方向逐步努力,才能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三、做个行动上的巨人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修养,奠定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首先要端正好自己的入党动机,要时刻把握好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并以此为准则,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要真正的确立共产主义的信念,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还要愿意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艰苦奋斗,更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的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不断的珠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尤其要加强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和增强忠诚意识。

2、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性。要严于律己,当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时,要反省自己的错误,时刻以一个党员的要求审视自己。

3、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人们的正确认识,只有通过先实践再认识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只有在实践中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通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来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体会为共产主义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

4、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翻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听完讲座之后, 我明白了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把学生内化知识这一阶段放在了课堂, 将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后。那么, 它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 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进度确定学习任务, 依照学案自学, 即自学质疑,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疑难可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查看教师事先上传的相关章节的微课视频。其次, 自学完成后, 学生要在当天的课堂上完成相关习题训练, 并进行展示、讨论。最后, 通过群言、辩论等方式形成确定性的答案。在讲座的过程中, 张校长还讲到了如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以具体的教学范例进行讲座, 把练习题上传上去, 学生在上面可以做题, 做完题之后还可以写一些评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评论了解他们对知识的内化情况, 还可以了解学生最近的状态和学生头脑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 还是有些许困惑, 可能是因为没有运用过这种教学模式。但通过此次讲座, 我对翻转课堂有了了解, 知道了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实践出真知, 这句话说的不错。第二天的昌乐之行, 就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翻转课堂”的效用, 也印证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性和效用性。虽然听完了这次讲座, 但没实际采取这种教学模式, 所以我还有些许不清楚。直到第三天晚上和第四天白天深入了“翻转课堂”之后, 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翻转课堂”以及如何实现“课堂的翻转”。山东省昌乐一中已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两年了, 教学效果不错。虽然学科之间有所不同, 但这种教学模式却对各科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认为尤其是对英语教学来说效果更好, 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放开了学生的思维, 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参与度极高, 课堂效果好。其实, 这种模式需要一些物质基础, 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对此, 大家都有疑问, “如果上课带这些设备, 学生会不会玩一些游戏呢?”跟昌平一中老师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 起初学校需要设置学校局域网来限制学生进入其他无关的网站, 当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 并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之后, 就会自觉地正确运用这些设备。可见, 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8.管理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八

关键词: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现将我学习“四个全面”时所做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分享如下:

本书的主体部分包含四个方面即四章,笔记也是以章节顺序展开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一字之变,但体现的寓意却有不同。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上产力高度发展,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给党和人民增添了信心和勇气去实现下一步的任务和建设目标。二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体,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是稳定的。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力因素增加,科技革命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中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发展自己,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上对我们发展有利的因素来加快发展自己。三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更加坚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依然存在,诸如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从改革的推荐方式看,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所谓全面提升,概括起来说,可以叫作练好“四大内功”或叫“基本功”。意识要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期决定性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三是通过改革,推动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四是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于解决法治与认知的关系问题,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经过法治国家建设这个坎。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基础是推进全民守法,关键是加强法律的实施,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加强调查研究室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途径,完善立法评估是提高立法质量的保障,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

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着力强调的,他对今后党的建设从“严”的角度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 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生活,发挥好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如果对其经验和做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严”。“严”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新常态,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

事实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聚集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9.英语学习心得和体会 篇九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學英語難,一方面想學好英語,一方面又苦於找不到適當的方法。我自己以前也曾有過這樣的苦惱,但後來經過逐漸摸索,我覺得,只要善於總結學習方法,加上決心面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首先,一定要打破幾個常見的關於英語學習的觀念誤區:1.最普遍的是認為學英語就是背單詞。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固然,學英語意味著要同遺忘作鬥爭,而且這個鬥爭還非常“痛苦”,但是背單詞僅僅是學英語的基礎,離學好英語還相差甚遠。如果抱著學英語就是背單詞的錯誤觀念,就會把注意力和學習的重心放在死記硬背上,可以說,這樣做是永遠學不好英語的。現在市面上一些介紹背單詞技巧的書及這方面的培訓班層出不窮,我個人認為這絲毫無益於真正的英語素養的提高,而且會導致學習中的本末倒置,真正是誤人子弟,為害不淺。當然,適當看看與英語構詞方法方面的書,對於掌握其構詞規律、提高記憶效率是有幫助的,但現在宣揚的諸如諧音記憶法之類的記憶方法,並不符合語言學習與記憶的自然規律,不過是死記硬背的改頭換面,對真正掌握單詞的音、形、義並無實益。基於學英語就是背單詞的錯誤觀念,也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只要“記性好”就能學好英語,於是在背單詞之外,還背短語、背句型,背得不亦樂乎,不亦苦乎。其實這都是走錯了路,在這種指導思想與學習方法下,肯定是學不好英語的。

另一個非常普遍的植根於我們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就是,認為英語和漢語是一一對應

詞、短語與句子的理解僵化、表面化、模式化,始終不能擺脫母語的影子,具體表現為,在閱讀英文材料時首先在大腦中將單詞“譯”成漢語,然後再組織成句,在英譯漢時也是對字對句地譯成中文,譯文死於句下,漢譯英時仍是“word for word”,甚至連語序、句型都沒什麼變化。養成了這種思維定勢就很難打破漢語與英語在形式上對應的“框框”,體會不到英語語言內在的精髓和它不同於漢語的獨特之處。從具體方法上講,如何真正打破這些錯誤觀念的禁錮,就是下面所要探討的。

第二、英語要多學多用&現學現用&活學活用

這要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多管齊下,當然,根據自己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同,可以有所側重,但英語綜合素養的提高,必然是建立在這五個方面能力的平衡發展上的,而且五個“模組”是有機聯繫的,所以不能在任何一方面有所偏廢或荒疏。

練習聽力要選擇適當的聽力材料,並且要涉獵不同類別與領域的聽力材料。選擇適當的聽聽力也不見提高。這裏要注意,不要一開始就聽VOA、BBC、“電影英語”之類的東西,這類聽力材料對於實際工作中運用英語來講實用價值不大,跟native speaker進行日常對話、工作交流及談

判時也沒有太多裨益。VOA推出的special English(慢速英語)比較好,很適合初中級學習者聽。CCTV-9每晚7:30的Dialogue很好,可以每天聽。但中國人播報的英語新聞(如World Wide Watch)對聽力長進不大,你會發現你可能聽這類新聞已滾瓜爛熟了,但聽外國人的講話、對話仍然聽不懂,這一是因為中國人比較容易適應中國人的英語口音,二是因為新聞英語和日常對話及講話在語速、語調、口音、用語特點甚至內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並且,新聞英語儘管辭彙量大,但發音是標準的,用語是規範的,其內容和“情節”通常都簡單明瞭、通俗易懂,所以只要辭彙量夠大,大致聽懂並不太難,而日常對話與講話儘管涉及辭彙量不會很大,甚至語速也沒新聞英語快,但發音往往都不標準,speaker的口音可能千差萬別,而且會有很多連讀、吞音,同時用語也不一定規範,方言、俚語與不符合語法習慣的表達可能大量出現,從內容看,句意之間可能邏輯聯繫並不緊密或者邏輯關係比較複雜(即以較多的信息為背景),因而可以說其難度在某種意義上比新聞英語更大。所以,提高聽力水準單聽新聞英語或單聽中國人播報的新聞英語是遠遠不夠的,要多聽native speaker的聽力材料(包括日常生活對話與就某個觀點的講話兩種類型),對不同類別與領域的聽力材料都要廣泛涉獵,比如生物、歷史、地理、藝術等各方面都要聽一些。

具體而言,聽的時候要抓住要點,動詞與轉折用語、連詞特別重要(往往介詞、副詞沒聽清是並不影響對句意的理解的),聽懂這些,意思基本上就出來了。另外,某

一、兩個詞甚至某一句話沒聽清都不要老想它,立刻放過,聽下面的內容,這樣在頭腦中形成一個連續的“意識流”,完整的意思就會凸顯出來,如果糾纏於沒聽懂的個別詞句,下面的內容就會由於沒集中注意力而漏掉。永遠不要試圖把每個單詞都聽清楚,這可以說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中國人聽中國人講漢語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也是空費時間徒勞無益的,聽懂大概意思,抓住關鍵資訊足矣。

練習口語要注意有意識地創造開口說的機會。不要抱怨缺乏語言環境。如果有外教或工作

native speaker,都要抓住機會多和他們對話,要意識到這是練習口語的最好的機會。大膽地開口說,同時要多和老師、同學、愛好英語的朋友用英語對話。比如,可以約幾個學英語的同學或朋友在喝茶聚會時用英語聊最近的時事、自己的見聞經歷等等,通過這種“集體活動”的方式,可以激發自己學英語的興趣,營造一種共同提高的氛圍。在開始練習口語時,不要太在意語法、句型等(事實上,即使最好的口譯譯員也難免犯這方面的錯誤),因為如果注意力集中在這些語言的表面形式,就會反而忘掉語意的表達,所以,always focus on what you are going to convey。這一點極為重要,你會發現只要自己具備一定的語法方面的素養,對語法能基本無誤地掌握,並養成了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要表達的內容而不是語句的表面形式上的良好習慣,你的口語會越來越流利、熟練,你的大腦會“自動”去組織詞語搭配和句子結構,無需勞你費心去想這個句子究竟該怎樣去組織、前後句子成分該怎樣銜接或搭配?另外,多用簡單句,少用複雜的句子,如果一個意思在書面上必須用一個長句來表達的,在口語中就把它“分拆”為若干短句,採用描述式的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還有一點,不要去學太多俚語,因為你會由於沒有機會運用而迅速忘掉它(其實,即使遇上native speaker,彼此都用俚語交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這是由於一來彼此的文化差異,二來是彼此達不到一定的熟稔程度)。所以除非自己的確對俚語很有興趣,否則從實用的角度,大可不必在這方面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我個人覺得,閱讀也能對口語提高起一定的輔助作用。如果新聞閱讀的積累多了,對語就自然能減少那種結結巴巴“磕磕絆絆”的現象。

閱讀對口語能起一定作用,這是因為這種心中的“默讀”能幫助培養語感,而這種語感正是流利的口語所需要的。並且要注意讀完一篇文章後再朗讀幾遍,以體味文章的結構與語言組織,培養口語的語感。

關於口語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現炒現賣,現學現用。剛剛學到的單詞、片語、短語、句型要立刻尋找機會去練習它,讓它不僅僅在大腦中留下視覺記憶,同時也留下聽覺記憶。並且,這種“現炒現賣”,也重複了記憶過程,能有效地防止遺忘,同時豐富了知識貯量,減少開口時“詞到用時方恨少”的現象。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閱讀是實現這一積累的主要途徑。很多同學在閱讀時泛泛而讀,讀完之後意思明白了也就完了,並沒有深入去探究文章中所體現的英語語言自身的特點與精髓。另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是,一邊讀一邊在大腦中將英語文一個詞一個詞地“翻譯”成漢語,再“組合”成完整的意思,這種習慣費時費力而且不能體味真正的英文原意,一定要堅決地放棄。正確的方法是,對於精讀,讀完之後要反復探究並最終弄懂包括詞法、句法、語法在內的每一個語言點,對於泛讀,則應一目十行,在保證在理解其大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培養速度,讓字、詞、句“掃描”後在大腦中形成完整的“意識流”,而不是獨立的、割裂的各個部分。精讀時尤其要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要僅僅滿足於讀懂意思,而要反復想一下,為什麼這裏作者用這個詞?這個短語這句話為什麼作者這樣表達?這種用法好在哪里?不妨自己嘗試換一種或幾種表達方式與其相比較,原文有譯文的,讀完之後再看其譯文,比較一下兩種語言在語序、句子結構、句型、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並看看自己只看譯文能否把它還原成英文?試著把自己還原的英文與作者的原文比較,你會發現受益非淺。通過這些方法,旨在體味出英語與漢語在思維方式上的不同,以及作者運用辭彙、語言的技巧與地道性,從而培養自己對英語的語言特點逐步形成比較敏銳、深刻的理解與把握。這樣,一篇精讀文章推敲下來(不要怕這樣做太費時間,更不要追求所謂的“進度”),你會發現自己對英語語言點的瞭解和掌握又增進不少,這樣一篇一篇地積累,一篇一篇地“摳”下去,一兩年下來,英語水準必然會有長足的進步。

在閱讀當中,良好的閱讀習慣也非常重要,最好對一些重要的片語、短語、寫得好的句子加上下劃線或著重符號,這樣再次閱讀或復習時就能直接抓住要點,加深對這些重要語言點的記憶。如果閱讀材料後附有配套練習的,一定要做做,這是一個溫習、鞏固的過程,不可忽視。

閱讀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單詞、片語、短語的記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結合具體語境(即上下文)記憶單詞、片語或短語,而不是孤立地死記硬背。你會發現如果孤立地背單詞,再好的記憶力也是不頂用的,遺忘最終都會佔據“上風”。哪怕真的記住了,用起來也絕不會得心應手,也不可能用得非常準確、精當和地道,其結果必然是“製造” 大量的“中國式英語”。結合上下文去體會單詞、片語、短語意思的內核,把握其表意功能的精髓,記憶就會變成幾乎不費力的事情。在理解原文意思的時候,要在腦海中生動地浮現出情景、形象來,對字、詞、句的表意功能的體會就會更加準確、深刻。關於背單詞的誤區,我也是走了彎路以後慢慢體會到的。其實只要善於體味、善於理解、善於領悟,幾乎可以這樣講,到了一定程度以後(通常是有6000個以上辭彙量並對構詞法有一定瞭解以後),完全不需要背單詞,對單詞、片語、短語可以非常輕鬆地記住並把遺忘率控制在極低的水準。在此之前,只要把握“體味英語”的原則,辭彙也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多人抱怨自己記憶力差所以學不好英語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記的時候只重字表意思而不重內在含義,如果只重死記硬背而不是心領意會,只重孤立記憶而不是放在具體語境中去體味,那麼記憶力再好也是無濟於事的。我個人認為,一個人是否真正學好了英語,是否具有較好的英語素養,這裏就是分水嶺。所以,糾正記憶單詞、片語、短語的錯誤指導思想與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關於這一點,下面還會繼續談到。

關於閱讀還有一點,就是看到用得好的單詞、片語、短語時,可以把它們連同其所在的句子抄錄在一個筆記本上,留作復習時用(注意不要僅僅只抄單詞、片語、短語本身,一定要抄上例

句,甚至把上下文的一部分也一同抄上,這樣便於復習時的理解)。這是很好的知識積累的方式。你會發現隨著這樣的筆記本越記越多,你的英語水準也越來越高!

除精讀之外,還要多閱讀不同體裁、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文章。記敍文、議論文、新聞報導等等,都要有所涉獵。不同類型的文章其用詞、用語特點是有顯著不同的,這方面只有通過擴大閱讀量來善加體會。

英語寫作是提高英語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它對於英語學習者提高英語能力幫助極大,通過寫作可以找到自己在語法、辭彙積累、表達能力(不僅僅是遣詞造句的能力,還包括對語言地道性與語感的把握)上的不足。

嘗試英語寫作時,初中級水準者最好篇幅不宜過長,可以僅用幾段話寫人寫事,寫自己

用詞、語句組織等方面有無錯誤或不當,句型的選用與短語的表達手法是否注意了多樣性,句子前後銜接、轉折時的用詞在該語義環境下是否適當、語言是否符合英語習慣,等等。如有條件,最好找老師、外教或英語寫作水準高的同學幫自己修改、指點一下。通過這樣反復精益求精,能夠發現

並“修補”自己在語言功底上的薄弱之處,是一種非常好的提高英語能力的途徑。

翻譯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但如果想學好英語,適當的翻譯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當力)。目前的英語教學一般僅局限於筆譯,對口譯即使有涉及要求也比較淺。關於翻譯有大量的技巧,並需要長期的、大量的實踐和積累,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這方面的書籍。我個人認為,概要言之,口譯要遵循不拘形式、從簡避繁、意譯為主的原則,筆譯則更講究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用詞的準確貼切、用語的精當地道、語句之間的起承轉合與邏輯聯繫的嚴密、句型與表達方法的多樣化等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把握上述方向的基礎上多加體會和探究。

第三、要培養好的英語學習方法與習慣

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學習非母語語言必然會遇到的現象,也要求我們必須不中斷對英語的學習。一般說來,頭兩年是比較“艱苦”的,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後,就會漸入佳境,產生量變到質變的效應,自然也能熟能生巧地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所以,養成堅持學習的習慣是保證英語不“生銹”的關鍵,必須經常提醒自己一旦放棄將前功盡棄,這樣英語能力才會逐漸從“起步”、“提速”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而一旦英語能力達到比較高的水準,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恐怕想忘也忘不掉了,這時你的英語水準可以說已經穩定在一個大致的區間不會再有明顯的退步了。

要堅持常查字典。英語學習者應必備的是三本字典:英漢字典、漢英字典、英英字典。

習英語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積累的途徑,可以說,經常查字典的英語學習者,其語言點的積累一定會比較豐富,其英語水準也一定不會低。

尤其重要的是要勤查英英字典。英英字典的最大好處在於它有利於培養英語思維。其實,由漢語對英語單詞、片語、短語所作的釋義都是不究竟的,因為漢語畢竟與英語不存在對應關係,同樣一個漢字一個漢語片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代表的意思可能大相徑庭,這樣,它對英語單詞、片語、短語的解釋往往就只停留於字表含義,而無法揭示其核心的、精髓的含意。比如,suggest這個詞

在教材或英漢詞典中通常給出的釋義是“建議”,其實這與它的真實含意相差甚遠。如果我們頭腦中固定了suggest就是“建議”這種死板對應的“框框”,那麼看到“Her beautiful dress

suggested night clubs”,“I am not suggesting that America is falling apart”和“Her expression suggested anger”這樣的句子就會頓感不知所云。其實suggest的英文解釋是“v.to cause(an idea etc.)to be present”,看了這樣的釋義,你肯定會有一種洞穿其含意精髓之感,這時你才會體會到原來每個英語單詞的漢語解釋都是那麼蒼白、局限,而其背後真實的意思是這樣的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suggest的內核其實就是在某一已有事物的基礎上或背景下使聯想到另一事物,從這一概念便可衍生出“建議、提議、提出(意見、計畫、理論等)、顯出”等種種意思。由此可見,用英語解釋英語,才能盡可能地貼切、精准,漢語解釋永遠都是一種“局部”的對應,這種解釋往往是有很大偏差的,而且它的副作用在於,會給我們的頭腦戴上固定好的框框,這也是為什麼學英語多年始終不能擺脫“中國式英語”的原因。要擺脫“中國式英語”,就必須用英語學習英語,用英語解釋英語,用英語思維英語,這樣才能真正直擊其“要害”。從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其實英語單詞的核心意思往往就只有那麼

一、兩個,正是由於漢語太複雜(它區分各種不同的語言環境而對同一種意思有多種說法),所以表達同一意思的用詞太多,於是我們便抱怨一個英語單詞有好多意思,太難背了。其實恰恰相反,不是英語複雜,複雜的是漢語,正是漢語的“花樣”太多,才會有那麼多漢語辭彙與一個英語單詞對應起來。如果我們對英語單詞、片語、短語都能仔細讀它的英文釋義,並結合例句,把其脈、品其味、悟其髓,把握了它意思的內核,那麼可以說幾乎不需要刻意去背,它所有的中文意思都自然會串聯起來輕鬆記住。在看到、聽到包含這些單詞的句子時你會立刻明白它字表下面的意思,做英譯漢的時候也能恰當的譯出它們的中文意思,做漢譯英時也能憑直覺一下子找准那個最貼切的詞。

為了培養自己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對讀到的英文做一些英文意譯

(paraphrase),鍛煉自己用英文解釋英文的能力。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處處留心”,時時把英語放在心上。比如突然自己有了一,想一想應該怎樣用英語表達?看到街上的標語想應該怎樣翻譯?象現在街上很多中文標識都有英文翻譯(可惜大部分都是錯誤的或翻譯得很生硬的),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好素材。順便說一句,我曾看到過“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這樣一副標語,問過很多人該怎麼翻比較好,有趣的是,就這一句簡單的標語,難倒了許多英語老師,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試著翻翻看。

第四、千方百計培養自己對英語語言的敏感性

所謂學英語就是要學英語的獨特之處,即它的詞法、句法、語法跟漢語的差異,所以,領受,在文章中自己還要去發現語言點即銳於觀察,通過漢英之間的比較來“善於體味”)。比如,學習單詞時要注意以下問題:這個詞詞性有幾種?詞義是褒是貶還是中性詞?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這樣你才能有效避免出現“serve for the country”、“discuss about the matter”之類的誤用)它跟副詞、介詞的搭配如何?(搭配後形成的片語有動副結構、動介結構、動副介結構)這個詞有哪些派生詞、複合詞?這個詞的派生詞之間有何區別?(如respect可派生出

respectful、respectable;lone可派生出lonely、alone、lonesome;decide可派生出decided、decisive,這些詞之間是“貌似神離”的,)這個詞有哪些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對於詞義

辨析需要高度重視,能體認同義詞、近義詞的區別並找到最適合某一具體語境的用詞,是良好英語素養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提高英語水準的必由之路)

對於片語也是一樣,對片語進行辨異、歸納、比較、類比,是強化知識積累的一個重

類似結構的片語可以串起來記憶,這有助於掌握片語的構造規律。如take pleasure in, take delight in, take enjoyment in ,take pride in可以歸為一組,take sb.by storm, take

sb.by surprise可以歸為一組,at war with, at feud with, at odds with可歸為一組,on the grounds that, on condition that可歸為一組,refer to as, look on as可歸為一組。意義相近的片語也可歸為一組記憶。如 be subject to, be subjected to, subject to可歸為一組,be suggestible to, be subject to, be prone to可歸為一組,due to, 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 可歸為一組,know no limits, know no bounds可歸為一組,in conformity with, in compliance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in line with,可歸為一組,hang by /depend on a thread, hang on by eyelids 可歸為一組,work oneself up into a rage/frenzy, be filled/boil with fury, burn/flame/blaze/burst with anger, fall/go/fly into a rage可歸為一組,等等。對於結構相近但意義不同的片語也要邊學邊歸納。比如,behind time與after time,都表示“晚到了”,但前者實質是指比規定時間遲到了,含責備的感情色彩,後者則不帶感情色彩。又如,compared to 與compared with,前者指不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後者則指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再如,give rise to, give birth to與lead to, 第一個常常暗指不好的後果,第二個指婦女分娩或喻指某一新事物的產生,第三個則指導致某一狀況。

英語中很多片語是非常生動、形象、貼切的,對這些片語的掌握要建立在深刻理解與體味的基礎上。比如,fall on one’s own feet除“僥倖”之外,還有“定居下來”的意思。你想像自己從來雙腳落地後那個緩衝過程,就能體味到“fall on one’s own feet”的感覺,那的的確確就是定居下來(“站穩腳跟”)的含意。又比如be at the loose end of the rope是“閑著,沒事幹”的意思,這也非常形象、貼切。所以學習片語不能死背它的結構,一定要意會到它的獨特巧妙之處,而這種特點和“妙處”往往是漢語解釋所表達不了的。

培養對英語的敏感性還有一個方法,即多用“逆向思維”、“雙向思維”,我一直這樣右邊的作法,反其道而行之,先看右邊的中文釋義,再看左邊的單詞,這樣免得只能單向思維即只適應從英語到漢語,不適應從漢語到英語。這樣日積月累,對以後做漢譯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領悟到場有許多漢語辭彙可以同時用一個英語單詞表達,而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的漢語說法,完全在於所處的具體的語境不同。另外,在閱讀書中給出的英語單詞、片語、短語的例句時,不要總是固守從英文到中文的順序,要經常反過來,先看下面的中文意思,再回過頭來看它的英文例句,逆向地體會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體會和把握英語的特點,提高對英語的敏感性,而且天長日久,對學好翻譯也幫助極大。英文譯成中文後,會在語序、句子結構、句型、詞性方面發生變化,有時還會出現增減詞的現象,中文譯成英文也是一樣,所以,雙向地比較這兩種變化過程,可以更加適應兩種語言的轉換方式,對這其間的千變萬化都能做到比較熟悉,甚至爛熟於胸。

上一篇:激励是学校管理的一门艺术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