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11篇)
1.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寿**乡位于汝城县西南部,属小垣矿区的下游,是一个社情民情较为复杂的乡镇。近年来,延寿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XX、XX年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乡镇“。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全面落实工作职责。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指导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站所社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深入人民。全乡粉刷永久性墙体标语120幅,制作平安宣传栏17余个,悬挂宣传横幅5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构建“平安延寿,和谐延寿”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落实有依据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站所社、个体工商户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乡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实施综治风险抵押金制度,乡村干部分别向乡政府交纳800元、100元风险抵押金,抵押金的退还直接与该村的综治工作挂钩。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站所社和个体工商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乡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乡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发展”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近年来投资1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巡逻车、彩电等设备。投入3.4万元用于平安创建宣传经费。同时,各村从办公经费中对巡逻队员进行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了巡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健全平安创建防控体系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乡治保主任、中心户长制度,全乡共配有17名治保主任、400余名中心户长,及时向乡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信访苗头。
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文明法庭2名法官和乡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17个村61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乡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XX年,全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
2.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二
1 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1.1 中小企业入驻乡镇集中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投资强度较低, 难以进入县级以上工业园区, 一般他们都会选择发展好的乡镇工业集中区投资。因此,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投资环境建设, 将是招引中小企业投资的关键。
1.2 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越来越依赖乡镇劳动力资源
目前,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愈发困难, 如服装加工企业, 过去熟练工难找, 现在连基本用工也难满足, 因此, 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乡镇工业集中区落户, 可以充分利用那些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 让这部份劳动力忙时务农, 闲时务工。
1.3 中心村、镇规划建设将促使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
当前, 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 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规划的中心镇、中心村将置换出大量建设用地, 这是规划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大好时机, 不仅可以避免因拆迁而带来的复杂矛盾, 而且可以规划建设出较高起点的新农村形象, 实现中心镇、中心村与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相互发展。
1.4 乡镇工业集中区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渐深入, 农村税费逐步取消, 社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 发展工业将成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因此,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才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确保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2 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先行, 规划滞后, 基础设施缺乏
受经济、区位、制度等多方面影响, 乡镇工业集中区往往以企业为主导, 只要企业能够进驻, 不论产业类别, 便开工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 规划建设相互脱节, 容易造成用地及选址困难。由于盲目发展, 造成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道路不畅, 垃圾遍地, 污水横流等问题, 阻碍了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持续发展。
2.2 产业发展不明显, 土地利用集约度低
乡镇工业集中区缺乏长期发展的产业规划, 产业定位不明确, 产业链不长, 协作配套企业不多, 特色不明显。许多乡镇集中区小而散, 不少集中区实际上只是较为分散的几个点, 入驻的企业不多, 项目过小过散规模不大, 质量不高, 投资强度偏低, 支柱企业少, 甚至有的土地圈而不用。
2.3 企业效益不高, 融资比较困难
乡镇工业集中区企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引进、轻扶持”现象, 没有真正实现“引得进、留得住、成长快”的目标。虽然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入驻,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加之多数企业为初加工型, 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附加值不高, 企业整体效益相对低下。集中区企业全为中小企业, 多数尚处于起步阶段, 资金需求巨大。而企业的资产有限, 缺乏有效抵押品, 普遍融资困难。
2.4 与中心村和中心镇建设相脱离
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和建设的前瞻性不够, 没有注重与县 (市) 、镇区和中心村的拓展、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3 规划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
3.1 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
乡镇工业集中区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结合点, 是乡镇和乡村的重要连接点, 必须统筹兼顾、整体规划、互动开发。必须坚持乡镇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的原则, 统筹生产力布局、加强镇域联系, 规划要超前, 开发要规范。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培育集中乡镇开发市场主体, 积极实施“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拨款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集中区建设模式, 推行“公司化运作、标准化建设、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园林化环境”的集中区管理模式, 以求建成高水准的乡镇工业集中区。
3.2 加快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乡镇工业集中区并非是多个企业在简单的平面位置上的集中, 而是要按照规划合理布局。达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合理利用, 有利于企业、社会减少成本。通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可降低项目的入驻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和运行费用。要按照规划实话和完善工业集中区供排水、道路、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要进行区域环评和环境规划, 建立雨、污分流管网同, 建设污水处理厂, 实现污水集中治理达标排放;要搞好燃气、热网规划, 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要完善安全、消防设施, 规划建设安全通道。有条件的地区还可逐步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3.3 多措并举, 大力解决集中区用地矛盾
土地是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载体, 也是一笔必须用好的最大资源。要遵循依法合规的原则, 加强工业用地的征收和储备。一是要千方百计增大用地指标。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土地优惠政策, 加强研究, 搞好对接, 编制项目, 全力争取更多的工业用地指标。二是要全力以赴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工业集中区发展需要大量征用农民的土地, 而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要在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情况下, 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 加快拆迁安置补偿进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办法。同时, 在政府指导下成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合组织可直接与企业合作, 也可以土地入股政府成立的资产运营公司, 由资产公司与企业合作。三是要建立正常的土地“退出机制”。全力加大对废弃土地、闲置土地的整理力度;对未达到协议规定投资强度, 经营效益差甚至已经停产的企业, 要按照协议依法收回土地。同时, 创新举措, 吸引银行、民间资本等投向标准化厂房建设, 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3.4 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引资环境
又好又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 必须创建一个行政成本低、公共服务好、市场秩序优、诚信程度高的创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已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强调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坚持兑现承诺, 取信客商。二是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所有入乡镇工业集中区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 从立项、选址、土地使用、供电、供水等都由乡镇工业集中区派员全程跟踪服务。
4 结束语
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既是加快县 (市) 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也是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明确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 既坚持从实际出发, 突出特色和优势, 又坚持高标准, 高起点, 高水平, 做到规划先行, 搞好功能定位, 还要创新管理方式, 推行现代管理办法, 才能充分发挥其内涵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既保护城乡环境, 又有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实现乡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2]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杨冬雪.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业集中区规划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2.
3.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南京经验” 篇三
南京,是江苏省会、是国家区域(华东)中心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近年来,南京市科协十分重视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在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的指导和市委的领导下,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对象,大力推进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实现了省级以上高新区、经开区科协组织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目前,南京市建有企事业科协115家、园区科协23家。按园区性质分,政府主导的园区科协20个,民营科技园区科协3个;按园区级别分,国家级园区科协6个,省级园区科协9个,市级园区科协8个。园区科协在贯彻“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宗旨,尤其是为企业创新服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受到园区企业和管委会的充分肯定。
一、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多方协调,建立健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机制
2013年初,根据江苏委组织部、省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南京市科协成立了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企业科协工作的副主席沈平负责,市科协企事业科协联络部落实具体工作。
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以党建带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同推进园区及非公企业的党群工作。以“服务发展、整合资源、因企制宜、创新创优”为原则,在园区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以“组织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资源联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主要内容的“四联一创”活动。
开展市、区两级科协联动,共同推进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各区科协加强与区委组织部的联系与沟通,关注《意见》执行情况。江宁区、溧水区科协也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推进工作。
设立动态督查制度。年初上报工作计划表,年中上报阶段统计并追踪落实,年底进行检查考核。并要求区科协对辖区内各类科技类园区进行情况调研,宣传科协工作,促进条件成熟的科技园区建立科协组织。
(二)设立专项资金,强化过程管理,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为了配合《意见》的有效落实,南京市科协制定了《南京市园区科协组织建设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设立园区科协组织建设补助经费,国家级园区成立科协补助经费2万元,省级园区成立科协补助经费1万元。
高度重视区级科协的属地联系推进作用,加大组织建设在“区级科协业绩统计系统”中的比值:“在省级高新区、开发区新建科协组织,每个加10分”;“在省级以下开发区、产业园、创业园新建科协组织,每个加8分”。召开成立大会后即可加分。
召开园区科协组织建设推进会和工作培训会,交流方法经验,指导工作重点,安排阶段任务,进一步提升园区科协的数量与质量。
(三)上下联动,协同有序,分阶段、分层次、有计划地推进园区成立科协组织
明确任务分工,各级科协共同努力、精心谋划、层层推进、务求实效。南京市科协明确了市、区两级科协的任务,国家级园区由市科协负责,省级及以下园区由所在区科协负责。两级科协分别制订年度计划和工作目标,制定专项考核制度,确保任务按计划完成。
加强调研指导,明确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协领导经常带队赴园区进行调研指导,推进组织建设工作。向园区管委会领导及科技、人才工作部门宣传科协组织的宗旨和任务、加强组织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园区科协的建设标准、职能定位以及南京市科协组织建设有关政策。市科协企事业科协联络部与园区科协筹备组建立密切联系,将科协成立的工作流程、筹备注意事项、成立大会会议材料样板等资料整理成文,及时发给筹备组,为科协成立做好前期准备。
推动区级科协的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要求区科协领导主动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工作计划,取得区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希望成为独立法人社团的园区科协,帮助园区科协筹备组与民政局协商,并进行相应辅导。
(四)加强宣传,培育典型,助力园区科协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组织记者对优秀科技人物进行宣传报道,突出人物的科协身份,提高公众对科协组织的认识。组织省、市新闻媒体对南京市“321”科技创业创新人才、园区科协兼职副主席进行采访,《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了较大篇幅的报道。新闻媒体对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同时进行了宣传报道。
做好科协系统内的宣传交流工作。《企业科协》杂志、中国科协网站发表了南京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经验,受到外省市科协的关注。
整理编辑《企业(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手册》,下发至各区、园区及有意向成立科协组织的企业,宣传科协工作,指导企业科协的成立。
选树工作典型,组织交流、学习、座谈、研讨,推广先进经验。南京高新区科协、溧水区永阳镇民营企业联合科协荣获2013年度南京市“五杯”竞赛“建家杯”铜奖。对他们的工作经验在交流会、培训会等多种场合进行宣传推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南京高新区科协成为江苏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2014年度,南京高新区科协、南京经开区科协成为市科协“助建工程”示范单位,5家园区科协被评为全市企事业(园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
(五)搭建平台,组织活动,打造园区科协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制订下发了《2015年度企事业(园区)科协工作计划》,着力加强企业、园区科协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nlc202309081809
组织动员园区科协积极参与“讲理想、比贡献”、人才举荐、科普工作、学术交流、专利推广、海智计划等科协品牌活动,做好园区内企业的发动、参与和联系协调等工作。
组织相关专业的科协秘书长交流学习活动,通过经验介绍、参观学习、现场教学、深入研讨企业科协工作,提高园区科协秘书长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举办新技术新产品交流推广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园区科协组织企业上报新技术新产品,市科协适时召开对接活动,受到企业大力欢迎,提高了科协组织的影响力与凝聚力,为成立企业科协打下良好基础。
二、园区科协工作主要成效
随着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园区科协的陆续成立,南京市企业科协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科学素质提高方面有了更好的抓手,扩大了基层组织和科协活动的覆盖面。
(一)服务科技工作者广泛深入,针对性强
园区科协干部大多是兼职,在做好科协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人才引进、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职称评审等工作,与各类各层次科技人员均有联系,通过召开科协全委会,与企业高管面对面沟通,为服务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在市科协组织的学术活动、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等工作中,通过园区科协的发动与组织,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2014年度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中,全市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共推荐17名科技人才参加评选,2人被评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均来自园区内企业。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园区科协组织开展了11项活动,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2015年度南京市第11届科技之星评审活动中,全市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共推荐33名科技人才参评。
(二)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受益面广
2014年,中国科协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宣传教育活动,南京市科协组织了征文比赛。在此基础上,2015年南京市科协组建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巡回演讲团。在园区科协的推荐下,有2名创业者的事迹得到广泛宣传。依托市科协与新闻媒体的良好互动关系,来自园区内的高新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新技术新产品、科普场馆等均得到宣传推广。尤其是在科普周、科普日期间,园区科协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与推介,展位数超过了传统的骨干企业科协。
2014年,在园区科协的推荐下,3家单位分别成为省、市、区科普教育基地。各基地向中小学生和市民群众免费开放,承担了20余场科普参观活动。2015年,各园区组织了11场科普志愿者活动,受益人群涵盖了机关干部、企业员工、中小学学生和社区居民。科普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三)服务平台搭建有力,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
在企业科协传统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金桥工程、海智计划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园区科协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成效明显。
2015年南京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评比表彰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民营企业成为先进集体,被评为优秀项目并得到资助的民营企业占一半以上,这些大多来自园区科协的组织和推荐;获得金桥工程优秀项目和海智计划资助的园区内企业也越来越多。
在南京市科协创新性工作“南京科协大讲堂”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中,园区科协成为主力。南京科协大讲堂是由企业部牵头,学会部、科普部共同组织完成的每年100余场报告会。
在园区科协组织的讲堂上,科技政策、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专家受到普遍欢迎。有的专家在报告会后,与园区结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帮助、指导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部分讲堂成为“南京市公务员学习网”的学习资料。
2014年,南京市科协组织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征集推介”活动,在全部征集的67个项目中,由各园区科协组织推介的项目达到44项,占总项目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市科协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赴6个园区科协开展专题调研,促进项目的对接。
目前,已有12家企业分别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合作意向。2015年更新、强化了“南京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网站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系统建设,下一步将通过互联网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成效。
(四)联合协作多方参与,科协组织成为园区发展助推器
2013年度与市委组织部共同下发的文件,极大地推进了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2015年4月与南京市委组织部共同调研了园区科协工作,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园区科协在服务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服务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南京市科协与市发改委、经信委、科委、国资委五部门共同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影响较大。由于奖励机制的规范,物质奖励的力度逐渐下降,精神奖励得到重视。由五部委颁发的获奖证书得到科技人员的认可,提高了科协的影响力。
园区科协秘书处大部分与科技、人才部门合署办公,工作共同开展,资源互相利用,为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园区选派了一批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年轻有为的干部担任科协秘书长工作,部分园区分管科技的管委会领导担任科协主席。
各园区科协筹备组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吸纳了由企业技术高管、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委员会,科协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各园区召开了隆重的科协成立大会,管委会领导对园区科协为人才、为创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充满期待,同时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
南京高新区、南京经开区科协还申请成立了法人社团,拥有独立的运营资格,对工作的开展开了好头。科协组织按照《章程》组织会议、开展活动,得到各方支持和认可。
责编/刘红伟
4.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篇四
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紧紧围绕“两个增收”(农民增收、财税增收),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一是集中精力加强项目建设。我们以开展“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年活动为重点,引导各行政村深入挖潜,广开渠道,抓招商、上项目,共新开工各类项目12个,总投资7.53亿元,农村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农民增收路子越走越宽。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各行政村的传统习惯和发展特色,按照“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发展”的路子,鼓励群众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新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新建大型养殖场6座,中小型养殖场150多座,养殖强村3个养殖基地2个,“瓜果、蔬菜、养殖”三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与市、区劳动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培训农民工XX多人,输出劳动力1800人,实现劳务经济150多万元。利用上级优惠政策,帮助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新发放小额创业贷款70万元,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抓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搞好农村道路建设。通过乡里支持一点、村里筹集一点、群众集一点,对原来道路通行条件较差的***村进行改造,新建成了村里的东西大街和村西头的南北街,共计2.7公里的水泥路面,***等行政村在原来基础上积极开展背街小巷的硬化,基本上实现户户通。全乡的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8.74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二是搞好绿化、亮化。在全乡19个行政村共安装路灯950盏。突出抓好街道两边的绿化,全乡新栽各类绿化树种1.5棵,***、***、***、***、***等行政村街道的绿化已经完成,并通过了省林业部门的验收。三是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为了解决好村里污水乱排乱流的情况,各行政村广泛筹集资金,修建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农村公厕,垃圾池,共修建农村沼气1010座,排水沟近11公里,农村公厕6座,垃圾池60多个,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抓村容村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实行台帐工作法。要求各行政村根据自身情况,每月列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台帐,每项整治任务都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乡目标办阶段性地进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要求试点村率先启动,各种大型机械对堆积多年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三是探索农村环境卫生巩固长效机制。各行政村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卫生监督小组,每两天开展一次沿街农户环境卫生评比,评比结果在全村显著位置公示,并在村里广播上宣布,卫生评比结果做为文明新风户的依据,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农村视频系统的作用,由管理员每天调阅监控记录,把一些乱堆乱放、乱排乱流、乱扔乱倒等不文明现象每周整理一次,并由村组干部直接送到农户手中,提出整改要求。
四、抓文明工程,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
乡里加大了投入力度,对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室进行整修,增添活动器材,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7个,村民活动广场9个,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在全乡各行政村开展了以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党员、五好文明家庭”为主题的精神文明评选活动,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弘扬了传统美德和社会正气,促进了农村的和谐文明。另外,乡党委、政府筹集资金12万元,在所有行政村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了全面的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保持了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
五、抓典型带动,带动全乡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由于各行政村基础条件和村民素质,乡党委、政府把基础好、热情高的罗庄村、宋寨村、康洼村、大闫村和庙陈村等5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另外,对成绩显著、变化大的行政村,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在全乡树立了新农村建设典型,激发了全乡各行政村干群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5.乡镇水利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篇五
乡镇水利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县镇位于县城东部,耕地面积万亩,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是典型农业干旱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统一干群思想、筹足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实施上,唱活“水利歌”。两年来,全镇多方筹资3500万元,新建山塘1座,整修山塘42座,实施水库除险保安5座,灌渠防渗加固21公里,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破除“三种思想”,鼓足群众干劲,为唱活“水利歌”起好调。镇属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地面径流少,水利资源严重缺乏,加上水利设施严重老化,蓄水工
程蓄水能力差,输水工程渗漏严重,遇雨则涝,停雨则旱,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镇党委、政府把兴修水利作为办实事、聚民心的重要举措来抓,破除“三种思想”,鼓足群众干劲,为推动水利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破除“麻木”思想,树忧患意识。一方面,大力宣讲冬修水利重要性,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冬修水利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排查力度,对有隐患的设施做到早发现、早维修、早处理。二是破除“等、靠、要”思想,树自主意识。坚持“谁出力、谁受益”的原则,镇制定了水利建设以奖代补制度,鼓励村组自主实施水利工程,全镇兴修水利实现了从“要我干、不想干”变为“我要干、要大干”的大转变。刘家岭村支书何新龙个人出资2万元,发动群众自筹资金28万元,多方筹资50多万元,新建了蓄水万立方的庙仔门山塘,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00多亩。三是破除“小农”思想,树大局意
识。针对修建水利占地难的问题,党委、政府引导各村制定合理的村规民约,使群众从“小农”思想中走出来。各村制定的“水利建设占地一亩以内不予补偿,一亩以上的给予适当补偿”等村规民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
二、健全“三项机制”,确保项目实施,为唱活“水利歌”填好词。去年以来,镇实施了李家洞、横洞、南塘、狮子岩、钢口店等水库的除险保安和龙虎洞水库段灌渠防渗加固等重点工程,我们切实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一是强化责任机制。成立全镇水利项目建设指挥部,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导等工作。同时,实行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具体项目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对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由镇水利建设技术指导组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确保水利项目建设万无一失。二
是实行调度机制。建立镇长项目调度会制度,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三是严格监管机制。严格做到“三定三保”,即:定任务、定人员、定目标,保证进度、保证质量、保证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建立指挥部、技术、监理和义务监督员四级质量监督网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6.乡镇平安工程建设经验材料 篇六
评为“平安乡镇“。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全面落实工作职责。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指导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站所社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深入人民。全乡粉刷永久性墙体标语120幅,制作平安宣传栏17余个,悬挂宣传横幅5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构建“平安延寿,和谐延寿”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落实有依据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站所社、个体工商户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乡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实施综治风险抵押金制度,乡村干部分别向乡政府交纳800元、100元风险抵押金,抵押金的退还直接与该村的综治工作挂钩。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站所社和个体工商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乡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乡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发展”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近年来投资1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巡逻车、彩电等设备。投入3.4万元用于平安创建宣传经费。同时,各村从办公经费中对巡逻队员进行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了巡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健全平安创建防控体系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乡治保主任、中心户长制度,全乡共配有17名治保主任、400余名中心户长,及时向乡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信访苗头。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文明法庭2名法官和乡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17个村61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乡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2007年,全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
三是强化治安网络建设。全乡17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全乡共组织140多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党员治安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
三、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平安创建竞争能力
一是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乡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全乡92%的家庭达到和谐文明户标准。
二是加强对平安家庭的管理。对已命名的3772户平安家庭进行张榜公布,实行动态管理。结合村规民约,以村民小组为
单位,每月对平安家庭进行一次评定,对存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家庭暴力等十个问题之一的,经村民指出连续3个月仍不改正的,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建议乡平安创建领导小组给予摘牌处理。对未被命名的农户,通过举办培训班,采取集中学习教育的方法,加大面对面教育力度,促其逐步符合平安家庭标准,尽量减少不稳定因素。
三是提高平安创建队伍素
质。基层队伍是创建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对综治办的同志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上多补一点,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切实加大了综治干部使用和职级配备力度。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强大合力
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努力营造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共建平安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露头就打。2007年通过“禁毒、打六”等集中整治活动,抓获违法人员4名,治安处罚7人,刑事案件6件,始终保持了对刑事犯罪的主动进攻和高压态势,全乡的治安、刑事犯罪案件明显下降,经公众群众安全感大幅提高。
二是抓好综合治理,集中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组织精干力量,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校园周边及网吧、盗窃等专项活动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封堵违法犯罪的空档和缝隙。
三是点面结合,积极开展系统创建。在抓好平安家庭、平安村创建的基础上,该乡将创建平安校园作为连接平安家庭与平安村、平安乡的纽带,加大创建力度,着力提高教师学生的安全文明素质,全乡创建平安校园11所。通过扎实开展系统创建,全乡初步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平安创建工作新机制。
7.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七
(1) 政策扶持力度大, 基础设施建设快。为了促进园区发展, 广西各地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 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广西创造条件。除自治区政府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园区发展外,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审批事项、程序、期限, 项目建设, 税费、用地、服务的优惠等必要的细化政策。[1]各地园区由各地政府设立派出机构“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 并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凭借着国家战略布局的需要和政府政策措施的扶持, 各园区地位不断上升, 发展比较迅猛。如:广西北海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8月, 2003年升级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5年升级为国家第一批通过审核的开发区, 2008年在中央批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中成为核心开发区之一;目前, 园区入驻的企业大多是东部转移出来的。[2]
(2) 园区管理规范, 服务到位。随着优惠政策的效力饱和, 吸引企业投资入驻园区, 更多地要靠周全、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扶持。园区的政府服务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根据园区定位做好园区布局和用地规划, 保持规划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做到集约用地、有效用地。二是加强园区的硬件建设,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周边物流条件建设、人居环境美化等。三是加强软件建设, 建立精干、高效、专业的政府管理队伍, 引进管理、经济、法律类人才, 提高管委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做好园区企业和各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四是加强监管, 在企业环境保护、缴纳税款、雇员待遇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做法坚决制止, 不能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包庇企业的不法行为。广西各园区管委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因此十分重视政府的服务工作, 强调要提高行政效能,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以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出发, 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3]并提出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的口号, 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把园区企业的审核、办证以及后续的需要和与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的工作都交由管委会来做, 所有的问题一条龙处理;“保姆式服务”把园区企业日常运营中所发生的问题, 大到审核, 小到供水管的设置等各种具体问题都交由管委会处理;而“封闭式管理”则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相关工作都要通过管委会这一渠道。对园内的龙头企业, 管委会还提供“上门服务”。目前, 管委会和各企业的关系良好, 双方的互动积极顺畅。[3]此外, 各地政府还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产品展览、交易会、合作论坛等活动, 拓展企业管理者的视野, 学习成功的经验, 加深区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
(3) 积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面对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 广西各园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 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考虑到中介机构拥有高水平的经济、法律、谈判等专业招商团队、庞大的信息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投资领域的往来关系, 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招到合适的项目, 并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 广西各园区管委会积极发挥中介机构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作用;还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以商招商”, 这种招商针对性、目的性强, 带来了较好的效益。[3]这样, 既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 推行专业化招商;又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 推行信息化招商;还实行目标责任制, 推进招商制度化, 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 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4]
(4) 明确园区定位, 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来看, 产业转移问题就是比较优势的问题, 走“梯级化”、“差别化”路线才能更好地获得成本优势和发展优势, 才能在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浪潮中具备竞争力。为此, 广西各园区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 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人特我转”, 不盲从、不攀比, 而是根据自已的经济基础、市场腹地、劳动力数量和素质、资源的丰瘠程度、地理区位等实际情况, 来明确各自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独特性问题, 在众多园区中, 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承接到好的企业项目。[3]
(5) 注重孵化中小企业。预测到相当长的时间内, 西部工业园区承接的转移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广西各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就特别重视着眼于中小企业。事实证明, 这是十分现实也是十分合适的选择。认识到技术创新、科技研发的投入程度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命, 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着园区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 广西各园区就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孵化, 提高它们的市场存活率, 扶持它们成长、成熟。尤其是在金融扶持方面, 广西各地政府抓住财政部2008年9月11日制定六大政策、安排35.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的机会, 积极采取措施,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要得急、期限短”的特点, 各银行在保证审批质量的基础上简化繁琐的中间环节, 提高贷款审批的办事效率;针对“风险大”的特点, 银行一方面做好审批前的资产评估工作, 另一方面也广开思路, 创新金融产品, 以打包小型资产等方式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贷款。另外, 还鼓励中小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天使基金”, 凭借企业自身的实力获得启动资金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持。[3]
摘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园区管理规范, 注重公共服务到位, 注重孵化中小企业, 积极创新招商模式, 明确园区定位, 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广西各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 并因其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 而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公共服务,招商引资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06-1-16:69.
[2]刘力达, 陆云.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思考:以北海工业园区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4) :22-25.
[3]贺勤志.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1) :18-20.
8.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 篇八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动镇域经济全面发展─xxx镇城郊型党建与经济发展交流材料
xx镇位于xxx县域东部,北依xxx、南临xxx,东接千年帝都xxx,西南与县城隔河相望,xxx公路穿镇而过,xxx公路横贯南北,全镇辖31个行政村,162个自然村,301个村民组,总人口59451人,总面积122.3平
方公里。全镇共有党支部46个,1542名党员。我镇属于典型的城郊型经济,镇党委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党建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520万元,GDP完成2.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0元,首次突破2000元,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xxx省综治委授予“200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省技术监督局授予黄窑村“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省委组织部、xxx市委授予xxx村“五个好党支部”称号;市委授予我镇党委“五个好乡镇党委”称号;2005年2月xxx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
在党建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过程中,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核心,抓好班子建设
(一)强化党委班子建设
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是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其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和建设事业、脱贫奔小康的成败。因此,要把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为领导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创农村现代化建设,脱贫小康富裕的坚强集体,必须把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为此,我镇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针对班子建设和工作出现的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和统一领导干部的思想。2、加强政治素质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教育领导干部树立讲政治观念,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头脑,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党的信念,执行党的政策,廉洁行政,勤政为民,树立公仆意识,以良好的品格和形象去影响人、感召人。3、加强班子内部团结。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民主生活会、碰头会、个别交谈等形式,交换思想,交换意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求大同存小异,以工作为重,以整体为大,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本,不存在个人的利益和恩怨,从而达到认识上的统一,言行上的统一,工作上的合一。
(二)狠抓村级组织建设
镇党委以第五届村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把一大批能力强、作风正派、素质高、肯干事、能吃苦、群众拥护的“双强”干部充实到村级队伍中来,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村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理顺村两委关系,构建和谐的镇村、村两委关系以及和谐的干群关系,使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另外,在基层加强“双强”支部建设,大力培养“双强”党员和致富能手,加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目前,我镇共有“双强”党员560人,致富能手353人,“双强”支部26个,“双强”支部书记27人。
二、以提高素质为目的,抓好队伍建设
所谓“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上面的事情要靠基层去落实,靠基层干部去组织带领群众去落实。针对镇村干部工作繁忙、面广的特点,我镇着重提高素质为目的,抓好队伍建设。一是抓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坚持全体干部每周三晚上,镇领导班子每月2次的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二是抓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镇党校为阵地,实施党员干部“三会一课”制度,每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培训1-2次,每次3-5天,重点培训党的知识、法律知识、农村科技知识等,使农村党员干部掌握1-2门致富技术。同时,还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鼓励、支持干部加强学历教育,到农函大、农广校学习,全镇31个行政村的村级负责人有20个达到了大专文化水平,10个达到了中专文化水平。三是组织机关、村干部到发达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增强开拓竞争意识。四是抓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的培养,不断充实干部队伍,保持新鲜活力,提高了镇村干部的工作适应能力。
通过队伍建设,全镇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形成了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以“2211”工程为载体,夯实党建基础。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2004年以来,镇党委围绕县委“3311”强基固本工程方案,狠抓阵地建设,制定了镇“2211”工程方案(20个村的标准化阵地建设、20个
村的村部建设、培养100名双强党员、100名致富能手),并先后投资2万余元建成了高标准的镇中心党校,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资10万元完善了全镇20个村的阵地建设,切实做到了“工作有阵地,活动有场所”。
二、建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联系户制度。对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行重点培育,根据各行政村情况,在每个行政村确定10个党员示范户,通过政策、资金等形式帮助示范党员上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目前,全镇共有210个党员示范户,户年收入平均达1.5万元,有效的带动辐射了周围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在富了党员的同时,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对口联系1-2户贫困群众,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政府帮助、党员指导,使每一个贫困群众最上发展一个脱贫致富项目。目前,全镇共有250名群众在党员的指导带动下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坚持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两手抓”,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坚持党委抓党建,书记亲自抓党建,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制定了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双带”责任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学科技、找路子、建基地、搞帮扶、促增收。在抓党建中努力开拓工作新思路。抓住领导干部定期下访的机遇,积极向农民群众请教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党建发展我建言”活动,集思广益,搞好理论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同时,为了加强指导和管理,保证创新的正确方向,我们成立了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施的“有组织送出去,有计划请回来,有措施留得住”的工作方针,把一批懂农业技术、熟悉农村情况、关怀农民生活的年轻干部下派到农村锻炼,建功立业,使农村党建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新舞台。
三、以强镇富民为目标,选准发展路子好范文版权所有
立足我镇实际,党委、政府制定了“两区一带”发展战略,确立了“工业重镇、蔬菜名镇、畜牧大镇、烟叶好镇、财政富镇”五镇目标。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这一思路:1、编制了xxx镇“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并按规划逐步实施,使xxx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2、加强小城镇经营管理。立足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优势,以小城镇经营管理和北城区开发为依托,大力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出台优惠政策,从税收、资金上给予群众支持和优惠,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发展个体商业和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发展潜力,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4000万元,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占23。
3、建示范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建成占地1000亩“农业高效示范园区”,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苗木基地、6000亩烟叶生产基地,2个畜牧养殖基地。形成了以日本洋葱、香花辣椒、优质烟叶、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走公司+农户(村组)连片规模开发路子,在全镇发展日本洋葱500亩,香花辣椒500亩,优质烟叶6000亩,发展蔬菜大棚2000个,苗木花卉500亩。
4、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近年来,xxx镇建立领导包企业制度,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成了以龙羽宜电、恒基铝业为龙头的工业园区,共引进县外资金20亿元,新上重点企业18家,奠定了xxx发展的工业格局。
5、以赵老屯村为试点,引进农村沼气,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走沼─猪─粮(果)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发展农村庭院经济,逐步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目前已发展150户。
6、发展劳务经济。镇党委、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大力发展外向型劳务经济。从劳务输出工作站建立以来,xxx镇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与企业合作、提供维权服务等形式,增强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另外建立外出务工党员党支部两个,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促使外出务工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带动劳务经济的发展。两年来,共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21342人,其中参加技能培训4522人,今年劳务收入可望达到三千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625元。
9.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交流材料 篇九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乡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经验。
在***乡党委、政府及县统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乡统计站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忠诚统计、求实创新、科学严谨、服务社会的工作热情,完成了乡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统计站基本情况
***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乡统计站配备了四名专职人员从事统计工作,文化程度都是大专以上。乡统计站有独立的办公室三间,已配备了统计专用计算机设备三台,打印扫描复印机一体机一台。建立了完备的统计台帐,统计档案资料仔细整理,及时归档,认真保存,确保历史档案资料万无一失。
二、统计规范化建设开展情况
统计工作重点在乡,难点在乡,基础在乡。规范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乡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县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乡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员,迅速有效的推进工作。
2、选齐配强统计人员。按照上级规定,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从机关干部中选出四名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的干 1
部,建成了四名专职统计员组成的统计队伍,为统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辖区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专门统计机构,规模以下企业建立了统计岗位,配备了专职统计员,各项工业报表数据由企业统计员利用企业电脑及时联网直报。
3、完善统计规章制度。按照县统计局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统计站工作职责、统计人员守则、统计站工作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报表报送制度、档案管理和微机使用管理制度等,并制度上墙。同时,在办公场所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三间专用办公室,并配备了办公桌椅。
4、加强了培训。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针对部分村会计人员更换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村级统计员,并对他们进行了重新培训,学习有关统计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并及时整理了培训记录。经过培训,各村均顺利完成了村组台账建立工作,保证台账数据真实可靠、逻辑关系正确、字迹清晰。
5、扎实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农业全面统计每一次报表都做到:领表、开会时在乡签到表上签字,村级报表上有村统计员签字、村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村委会公章,电脑留存三年来的电子版报表。保证各项常规统计报表的及时准确上报,实事求是地做好抽样调查工作,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源头数据。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不断地到工业企业和村以下及个体工商户帮助和指导统计工作,积极协调畜牧站、林业站等部门,严格按照有关统计法规,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数出一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向领导汇报发展动态情况,切实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力地保障全乡经济持续发展。
10.建设一流化工园区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
项目突破务求实效只争朝夕全力打造一流化工集聚区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实施“靠大项目支撑园区、利用产业链招商、做生态园区品牌”的发展战略。1~7月份,我们已先后超10亿元的大项目4个,超5000万
元的项目个。引进外资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财政收入5750万元,同比增长54.7%。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引大项目,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园区建设的重心。一是围绕产业链引大项目。随着园区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我们排找出适合园区发展以丙烯酸、离子膜烧碱、苯胺、农药医药中间体为龙头的四条产业链。明确了靠产为链招商的思路。我们已先后引进了100万吨重油裂解、大和氯碱、歌得生化等一批超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为生态园区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强化跟踪引大项目。在大的项目引进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项目信息,不放过一丝一毫适合园区发展的项目信息,在柠檬酸项目引进过程中,园区主要领导先后10多次与客商磋商会谈,登门拜访,以一片真诚感动客商,使这一投资16亿元的中外合资项目落户园区。三是全力以赴建大项目。对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我们园区做到全员发动,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从客商的生活、项目的建设,做到服务全方位。在柠檬酸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为客商解决好办公和生活问题,抽调10名工作人员专门服务柠檬酸项目,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拆迁农户150户,保证了项目按时开工建设。
二、突出建硬环境,夯实项目建设平台
今年以来,我们狠抓园区载体建设,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一是生态防护工程。今年以来,我们又投资500万元,完善园区内外三道防护绿化体系,初步实现企业内部绿化植被覆盖率30%,园区内绿化率36%,在园区周边3公里内建设防护林带的要求。二是生态水源工程。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区内外水系建设,对新丰河、新农河等主干河流进行疏浚。对区雨水管道进行改造,保证了河流清洁。同时,实施废水循环、固废循环、能源循环系统工程。建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固废再利用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了固废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三是生态环保工程。今年以来,我们着力组建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水处理一体化,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能改造,新扩规模15000吨/日的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同时,组织申报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和职业卫生等三大体系论证。
三、突出优化服务,造浓项目建设氛围
一是做好手续办理服务。今年以来,我们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客商协调解决企业手续办理难题,明确专人与企业一起落实各项手续的办理,重大项目手续,主要领导直接参与,亲自帮助办理。对柠檬酸、大和化工、重油项目手续,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去省市相关部门协调手续办理。二是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在服务项目中,认真实施“人定企”战略,落实好“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挂钩领导、一套专业服务班子、一张竣工倒计时表”的工作机制,挂图作战,环环相扣,一着不让。对所有进区企业逐一分工服务,做到服务客商无门槛,服务客商零距离。三是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实施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加大在手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建立完善定期走访,项目跟踪联系制度,及时把握客商的所想、所需、所求,促进项目早日落户建设。
四、突出责任意识,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强化领导抓督办。项目建设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问,实现进区建设企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办,在全区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二是建立机制抓激励。建立项目建设单一考核机制,对服务项目建设成绩突出的,经济上给予重奖,政治上优先推荐。三是检查督办抓落实。对项目建设服务按照一月一研究,一季一检查,半年一小结的要求,不定期对分工人员服务企业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保证企业建设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化工园区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项目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今年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咬紧全年目标任务,扎实苦干,只争朝夕,务求实效,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培植销售超亿元企业12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20家,实现财政收入1.15亿元。
一是狠抓扩能项目建设。在国家土地政策趋紧的情况下,立足现有资源,落实好裕廊丙烯酸四期、瑞普二期、污水处理厂二期、雅克二期、凯欣二期等14个技改扩能企业,新上高新技术产品11项,年内实现技改投入7亿元,力争今年一季度大和氯碱、瑞邦化工、兴华化工、德力化工
等5个企业投产达效,源泉、之江、锦标、蓝翔等9个企业年内投产达效。
二是狠抓开工项目建设。对投资16亿元的柠檬酸项目明确服务职责,督促早日开工建设;完善好大和化工手续审批,力争早点投产达效。
三是狠抓签约项目跟踪。做好对投资15亿元的法国絮凝剂项目、投资1亿元的多芬化工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金虞山化工项目的跟踪,年内再开工一批化工大项目、好项目。
四是狠抓储备项目落实。组织招商推介,充分利用柠檬酸与以色列合资,裕廊公司在新加坡上市,联化与美国FMC公司合作等有利条件,以外引外,加快跨国项目的引进与合作。力争年内再新储备2个外资项目,8个内资项目,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11.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一
----效能风暴动员大会交流发言材料
**镇党委书记 xxxx(2012年6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求真务实转作风,勤政为民促效能”的活动主题,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行动迅速,扎实开展了讨论学习、专题座谈、宣传动员、党的纯洁性教育、查找问题、集中整改等各项工作。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开展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扎实安排、统一部署,全面启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
3月16日全县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之后,**镇党委积极响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县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对全镇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具有我镇特色、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镇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
实施方案》,3月19日召开了全镇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对我镇开展此项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各村(社区)、镇属单位负责人及全镇机关干部70多人参加了会议。
(二)多措并举、宣传引导,全力营造活动良好舆论氛围
1、镇党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本着“宣传不到位,就是工作失职”的原则,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镇活动办公室、各党支部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同时,在镇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采取统筹安排、统一制作宣传横幅、统一开辟宣传专栏的方法,确保了全镇该活动宣传工作迅速启动、全面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镇共制作活动宣传专栏6个,悬挂宣传横幅8条,刷写活动宣传标语3条,编发专题信息简报16篇。
2、在抓好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的基础上,还与移动公司联系,开通了政信通手机短信平台,每周制作一期《**镇手机简报》发至镇、村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手机通讯快捷的宣传作用,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同时,明确镇活动办公室专人负责,由镇党委副书记亲自把关审核,抓好宣传内容的发布,做到及时更新,发挥现代媒体以点带面的宣传效果,把上级党委及镇党委声音传至最基层。
(三)加强学习、座谈讨论,有效提升机关干部业务素
质
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关键,是搞好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的前提,在第一阶段开展的学习讨论活动中,镇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借助维稳值班期间晚饭后时间,通过集体学习、干部自学、主要领导辅导、领导班子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xx县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县委书记xxx同志在全县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及州县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和讲话精神。同时,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党的纯洁性教育,认真学习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切实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在在查找问题和整改工作阶段前期,组织督查小组,对全镇各单位第一阶段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通过抽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对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达不到要求的,限期补课,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明确主题、创新载体,有力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 **镇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中,紧紧围绕“求真务实转作风、勤政为民促效能”的活动主题,以“加强学习提
能力、强化措施增效率、解决问题正风气、优化环境树形象”为活动目标,牢牢把握“五勤(即:嘴勤、眼勤、腿勤、手勤、脑勤)、六不让(即:不让领导交办的事项在自己手里延误、不让传递的文件信息在自己手里减速、不让办理的日常工作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群众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正常的工作程序在自己这里受阻塞、不让党委政府的形象在自己身上受到影响)”的工作原则,以科学决策、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更好地实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拥护,切实维护好基层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不断推进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向纵深开展。在查找问题和整改工作阶段前期,镇作风效能办组织了督查组,对全镇各单位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通过督促、调查、分析、综合,对各单位在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整改,确保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第二阶段工作顺利开展。
(五)自查自纠、开门评议,全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的第二阶段工作中,我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全面查找,采取开门纳谏与自查相结合,单位查找与个人查找相结合,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作风和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改进和开展自我剖
析专题会议等方法,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借助外力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作风与效能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出以下几条问题: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学习的知识面不宽、不深、不透,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还有差距。二是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立足点只放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无进取意识。三是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办事效率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有待提高。四是各项工作及活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工作之间未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未达到以活动实效来推动日常工作,以日常工作来检验活动效果的目的。五是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深化规范管理,不断增强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约束力。
二、取得的实效
通过扎实有效开展第一阶段工作,全镇广大干部对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此项活动的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工作重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干部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得到有效增强,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二阶段的工作中,我镇认真按照《**镇机关作风与
效能建设第二阶段的实施方案》,全镇干部全面剖析了各自在当前工作中所存在的作风与效能问题,开展了以治理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虚”问题为重点,整顿不良作风,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治虚务实的专项活动。同时,我镇还专门制定了《**镇机关行政效能制度》,指导和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做到文明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建“五型”机关,树立良好的机关人员形象。通过全镇上下联动、系统整治,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节奏更加快捷,办事环节更加简化。社区工作上,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核心,积极推动组织创新,推广民情流水线工作法,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工作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充分肯定。学校工作上,狠抓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师德教育,筑牢了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的思想防线。机关工作上,以镇政府政务强农惠农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公开办事流程、落实首问责任制等措施,坚持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彻底改变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切实推动了服务性政府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全镇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总结学习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效。同时继续抓好学习上的深化,把学习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乡镇发展工业功能区困难与对策10-15
工业交流材料08-30
乡镇督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9-21
乡镇疫情防控经验交流材料11-01
乡镇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6-29
2022乡镇组工信息交流材料08-13
乡镇综合治理工作经验材料10-13
某乡镇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经验材料10-11
乡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