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2024-08-04

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精选10篇)

1.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一

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的防汛工作,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防汛和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工作预案:

一、成立防汛领导小组 组 长:季春梅 副组长:赵明亮、李进中

组 员 :丁小峰、常福阳、唐振鲁、王付军 领导小组的职责:

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做好校舍的安全检查工作,积极与周边单位联系协调安 排好本校防汛抢险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师生做好防汛抗台工作的宣传教育,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 做好防汛工作, 立足于防大汛, 抗大洪, 确保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 师生无伤亡。

二、成立防汛抢险队 队 长:季春梅 副队长:赵明亮

组 员:各年级、科室主要领导及所属全体教师、职员

三、报警程序

1、校园值班室

2、学校校长

3、具体领导报告上级部门

四、防汛工作安排及措施

1.成立本校的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队, 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 确保师生安全渡 汛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做好防汛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校舍无塌方。

3.防汛期间坚持 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 不 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

4.总务处要将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 不留死角, 发现问题及时与上级联 系、修复,提高防灾意识。

5.防汛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每当遇到 特大暴雨,都应注意观察河流的水位上涨情况,并将学校的情况及时向上级联系汇报。

6.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路远的学生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遇 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 不能单独离校, 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确保无 人员伤亡。

⒎及时掌握险情,一旦学校发生洪涝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校 长的指挥,奋力抢搬学校的教学物质。

五、注意事项

1、抗洪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 进行。

2、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灾。

曹县王集镇理想学校

2.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二

公共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始终面对的基本问题。我国历来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 分布地域广, 发生频率高, 损失非常严重。迄今为止, 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 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与此同时,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矛盾凸显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增长、产业聚集、城市扩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矛盾, 能源、交通、电力、化工、卫生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公共安全形势严峻。过去以行业为主体的专业救援队伍已经无法单独完成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的要求, 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建立一支反应快速、技术性强、功能多样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当前我国面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湖北、云南两省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湖北、云南两省, 作为灾害较为多发地区, 在积极应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强力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湖北省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 地貌多样, 灾害较为多发, 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任务繁重。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应急救援工作。2010年以全国基层应急救援中部试点为契机, 按照“政府主导、消防牵头、多点培育、整体推进”的思路, 建立了基层应急救援的“一个平台”、“三种模式”和“五大体系”。

1. 全省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规范化。

省、市、县三级政府均依托各级公安消防部队, 充分发挥119通信指挥系统的资源优势, 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通过“一个平台”建立灾情预警预测机制、统一调度指挥机制、分级分类响应机制, 实现与各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 完善道路、交通、水源、救援力量、专家人员、保障物资在内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灾害事故预案库和“八大类型”重大灾害事故案例库, 按照灾害事故类型和等级实行四级响应, 增强应对灾害事故的主动性与针对性。

2. 应急救援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

建立“轮值”、“混编”、“分点”三种县域应急救援模式。轮值执勤模式即“部门派驻、政府补贴、轮流值守”。以赤壁为例, 市政府依托消防站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组织机构代码的应急救援中心, 全市10支专业队每周各派4名队员轮流值守, 每天保持45人常备执勤力量。分点执勤模式即“分类建队、单位保障、联动响应”。各专业队都是常备执勤力量, 有规范的执勤值班场所, 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 应急救援局 (中心) 通过网络指挥平台对各队值班、训练、出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遇有应急任务, 按照调度程序、力量编成和处置规程进行独立处置或联合处置。该模式将政府应急管理责任合理分解到各部门和单位, 队伍管理层级明确, 机动性强, 提高了处置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混编执勤模式即“社会招聘、政府出资、混合值守”, 即将公安消防队员、专业队员和合同制队员混编驻守, 形成相对固定的执勤力量, 集中管理训练, 统一调度指挥。

3. 推动基层应急救援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是法律制度体系, 从省、市、县三级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训练、管理、联动、保障等方面先后出台相关法规制度, 给予强力政策支持。二是应急力量体系, 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多种形式消防队为补充的综合应急力量, 建立以职能部门为骨干、相关行业为补充的专业应急力量, 建立以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的战时动员力量, 建立以各类专家为骨干、行业经验丰富人员为补充的辅助决策力量。三是应急装备体系, 根据各类灾害事故处置需要, 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 不断优化应急救援装备结构。四是应急训练体系, 各级政府依托消防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训练基地, 分批组织各专业队进驻基地接受应急救援系统培训。各级应急救援队分年度、分专业统一制定训练计划, 下达训练科目, 编制训练规程, 政府定期对各专业队组织训练考评, 并且结合灾害事故特点, 结合各专业队的职责任务, 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联合实战演练, 不断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五是应急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将应急救援队伍专项经费全部纳入统计财政预算, 建立应急救援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所有装备、物资实行集装箱式、模块化保障。

(二) 云南省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省份, 也是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最严峻的省区之一。在公安部“长沙会议”后, 云南消防总队依托公安消防总队组建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 全省所有州市和129个县 (市、区) 全部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建成了覆盖全省、上下衔接、反应灵敏、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其主要做法有:

1. 立足“三个依靠”,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一是依靠政府主导, 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把驻军、武警部队、民政、应急等部门调整为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 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把加强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 将其作为政府工程来推进, 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二是依靠规划牵引, 省政府将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作为重点专项规划来编制, 把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对各级各部门落实规划的年度目标、具体任务、工作责任进行了分解细化, 形成了完善的责任体系。三是依靠制度规划, 把应急救援职责写入《云南省消防条例》, 明确了各专项应急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 同时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 推动各地普遍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领导机构, 把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纳入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协调联动、规范处置的应急救援工作格局。

2. 围绕“三个坚持”, 稳步推进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分步推进, 针对云南各地应急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实情, 按照“组建一支队伍、建立一个机构、健全一套运行机制、制定一套指挥流程、出台一份管用文件、举办一次联合实战演练、总结一套建设经验”的“七个一”步骤, 分步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逐一明确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 并及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二是坚持因情施策, 针对各地经济社会条件和灾害类型差异大的实情, 摸索出3种建队模式:资源整合型、中心指挥型、常设机构型, 形成了省有机动力量、州 (市) 有专业力量、县 (市、区) 有综合力量的救援力量格局。三是把提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 着眼灾害救援的专业化要求, 不断深化执勤训练改革, 采取轮值轮训勤务模式, 推行“演练日”制度, 对各类专业救援人员进行不少于15天的业务培训, 并把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纳入了联勤联训体系, 使联动力量延伸到了村寨。

3. 强化“三个保障”, 全力确保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财力保障, 把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状, 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考核奖惩纳入省委、省政府集中检查考核评比内容, 推动建立健全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二是强化装备保障, 按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 云南总队与省财政厅多次沟通协调, 联合报请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三年投资计划, 推动省、州、县三级, 按照必须必配、急需急配原则, 投入大手笔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 同时各地与企业签订装备保障协议, 将应急装备、维修人员捆绑征调, 储备了一大批救援装备和物资, 更加符合实战需要。三是强化通信保障, 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与通信运营企业合作建设全省应急救援通信指挥光缆网, 建成纵向贯通各级、横向高度互联互通的跨部门、跨区域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三) 湖北与云南省应急救援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1. 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组织基础。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党委、政府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成效。一是要汇报到位, 争取重视。湖北、云南紧紧抓住新《消防法》出台的有利时机, 主动多次向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 使党委、政府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参谋到位, 呈好方案。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湖北、云南均做了充分的准备, 及时向省政府呈报详实的方案, 从而推动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法规、实施办法。三是要跟踪到位, 狠抓落实。加强汇报交流, 使地方党政领导的思路和决策很快得以落实, 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部署。

2. 部门协同融入发展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 但难点也在“综合”。“综合”涉及到不同系统和层面间的合作, 需要政府行政组织内部的配合, 也需要行政部门与社会单位甚至纯社会单位之间的协作。一是要明确职责和责任, 严格落实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编制问题, 要推动政府建立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分工和问责机制, 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二是要充分发挥应急委、应急办的领导作用, 如云南省推动政府州长、县 (市) 长担任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长, 构筑了政府“大应急”的框架。三是要主动协调开展工作, 消防在与各部门的沟通互动中塑造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文化, 争取得到政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实践发现, 对应急管理而言, 要实现优质化的管理目标, 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门协同机制, 形成一套能够共担风险的体制和机制, 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和弹性化的组织结构以应对合作产生的风险。

3. 建立机制着眼长效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能否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事关综合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成效, 直接影响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的生命力。一是先要出台规范性文件, 就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力量组成、职责任务、工作程序和综合保障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将综合应急救援的相关制度纳入地方立法, 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内容纳入地方消防工作条例, 并可以通过人大和政协的力量来监督政府执行应急管理的职能。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对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从常态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和战时应急救援保障两大方向建立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努力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推动建立健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三、区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不足

目前, 全国各地的公共应急抢险救援力量主要有公安消防、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主要有交通、环卫、电力、供水、供气、医疗救护、铁路、地震等十几种救援力量;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主要是各大中型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

(一) 制度体系未能适应城市发展

虽然近年来大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各地政府部门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和管理。但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实行的还是一种“分而治之”的行业垂直领导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合力。多支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力量并存, 互不隶属, 客观上造成遇险求助不便、接警出动迟缓、联动响应滞后、合成指挥不力等。二是多头重复投入缺乏成本观念, 浪费严重。三是职能单一缺乏常备主力, 没有一支政府直接指挥下、能妥善处置各种事故灾害的常规、常备、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

(二) 应急管理薄弱, 应急反应迟缓

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 体系机制不同, 各部门未能做到24小时日常值班制度, 直接影响突发事故现场快速处置。例如, 在北京市海淀区“4.8”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西郊二厂草料库房、“5.8”天下城市场等几起火灾事故中, 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都要求铲车、挖掘机、洒水车及早到场协助处置, 但均未能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到场, 延误灭火作战总攻时机。

(三) 装备量少质差, 处置能力不强

从部队角度考虑, 虽然各地区专业灾害事故处置队伍快速发展, 如北京市海淀区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建了7个应对高层、地下、化工、水上、山岳、地震、交通等灾害事故的专业救援队伍。但是, 部队处置特种灾害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尤其是专业救援装备配备相对薄弱, 大功率排烟、破拆、照明装备、高喷车辆装备、冲锋舟、个人潜水装备、氧气呼吸器等装备配备不足。

从地方角度考虑, 虽然部分地区已形成了以政府专兼职消防队伍为主的乡镇消防力量, 但是水平参差不齐, 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 且呈现点多分散的局面。部分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受企业体制、经费保障等条件的制约, 生存和发展环境比较恶劣、人员青黄不接、装备配备缺乏、处置能力不强, 无法有效控制与消除灾害事故。

(四) 战术创新跟不上抢险救援的要求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广泛开发利用, 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处置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 国际形势日益严峻, 防范和有效地处置暴力恐怖事件已成为各国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目前在处置以上灾害事故的战术研究上还比较滞后, 能否适应抢险救援的现实要求还需经过实践的考验推敲。

(五) 经费不足, 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

虽然国家已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对责任, 但由于对消防的投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加之地区经济的差异, 消防装备器材发展并不平衡, 在实际的运作中并没有将消防经费真正地落实到位, 会直接导致之后工作难以开展。

四、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区县政府本着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 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 落实各专项应急部门相关责任, 出台规章制度来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训练、管理、联动、保障等工作的落实。要从打基础、谋长远的角度出发, 以规章制度为支撑, 以力量、装备为重点, 以训练、保障为基础, 切实将各部门融入到综合应急救援工作当中, 作为一项党委工程、民生工程来抓。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的工作原则, 寻找一条适合区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 加强统一指挥, 优化队伍结构, 完善联动体系

首先, 依托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实现政府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网格式互通平台, 将各应急组成力量统一纳入应急指挥体系, 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各应急救援队伍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完善应急指挥网络和专家决策咨询机制, 建立预案等级响应制度, 明确各级灾害力量编成。

其次, 各地区县级专项应急救援队伍分阶段、分批次实现“七有”, 即:有固定执勤场所、有专业训练设施、有相关规章制度、有动态名册档案、有配套经费保障、有完善处置预案、有专业救援装备等, 建议在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各指挥部专有席位, 由单位出人、政府出资, 实行专业化指挥调度, 并由消防支队进行人员日常管理培训。

(三) 落实经费、加强器材装备配备, 积极促进应急救援队伍正规稳定发展

政府出台一系列硬性保障措施, 落实应急管理工作专项经费, 将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并逐年实现递增。通过设立应急救援工作专项基金等形式, 积极拓宽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渠道。可以实行队员定期体检和专家特殊津贴制度;落实应急救援人员的医疗、工伤、抚恤等制度;出台应急装备建设规划, 按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 分年度配齐应急救援车辆和装备器材;出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 各职能部门按照政府补贴、对口支援和单位自筹等方式, 限时完成人员、车辆、装备和执勤点建设任务。各专业救援队的建设实行对口负责, 由本级财政和上级对口部门经费保障为主;政府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建设由本级财政负责;各企业事业单位专职原则上由本单位自筹经费解决。

参考文献

[1].着力提升综合应急救援水平.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 2011.7.15

[2].王慧飞.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1 (3)

3.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三

【关键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1.临沧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欠发达。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7县1区。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0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是一个集山区、边疆、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地区,辖区内地震、泥石流、塌方、旱涝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频繁,全面加强我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

《意见》下发以来,临沧市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发展。临沧市消防支队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结合实际、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重点培育、逐个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下发了《临沧市公安消防支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暨试点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2010年4月,临沧市临翔区、双江县率先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其余县参照临翔、双江模式,分别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全市7县1区均挂牌组建了县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支队,进一步明确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调度指挥和经费保障,形成了市、县(区)两级建制、成规模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同时,全市各地按照国发15号文件精神和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先后组建了4支政府专职消防队(沧源、镇康、永德、孟定镇),4支企业专职消防队(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公司专职队、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小湾水电厂筹备处专职队、云南机场集团临沧机场专职队、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漫湾水电厂专职队),10支乡镇政府专职队,897支村寨志愿(义务)消防队,有效提高了消防灭火救援力量力的覆盖面,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2.当前应急救援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2.1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2.1.1应急救援队伍车辆器材装备落后

随着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对消防事业的建设投入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边疆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收入短缺,消防经费投入十分有限,消防装备建设步履艰难,消防装备欠账较多,表现在:车辆结构不合理,现有执勤消防车辆量少质弱,全市共有消防车44辆,其中,9辆抢险救援车,8辆泡沫消防车,9辆高喷车,其余均为水罐消防车,主战消防车大多数还是小吨位轻型水罐车,高、低压泵浦车只占水罐车总量的20%,至今仅配备登高平台车1辆,无排烟照明等用于处置较大以上灾害事故的特种车辆;器材装备量少质弱,科技含量较高的化学侦检、生命探测、洗消处理等器材缺额较大。高尖端抢险救援器材基本上属空白点,制约了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

2.1.2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场地设施缺乏

作为应急救援队伍主力军的我市消防部队,在开展综合性应急救援训练上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无训练场地,缺乏必备的特勤训练设施,地震、洪涝灾害、交通事故、危化品泄露处置、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火灾扑救等综合性训练项目一直未能得到正常开展,部队不能进行应急救援的适应性训练,制约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整体推进。

2.1.3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总体建设水平远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的进程中,我市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也得到一定发展,但是,仍然跟不上步伐,部分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还停留在发文部署上,已组建的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没有专门的营房和基本的公共消防设施,装备建设受多种因数的制约,组成人员多为社会招聘,其入队前,没有经过专门的救援技能训练,综合素质不高,救援能力不强。同时,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网络覆盖的末梢,缺乏有效的调度指挥,特别是农村发生灾害事故,缺乏及时高效的调度指挥,从而遗误战机。

2.2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中存在弊端

2.2.1应急队伍相对分散,专业救援力量不足

目前我市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实行的是一种“分而治之”行业垂直领导体系,分散而单一的灾害管理模式无法实现人力、信息、技术、装备等资源共享,大大削弱了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此外,我市至今没有完成特勤消防中队建设,全市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能力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2.2.2应急管理系统不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全市公安、安监(矿山、化工)、医疗、交通、民政、地震、建设、市政、通信等部门都组建了各自的应急救援组织,但是由于缺乏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运行机制,没有纳入统一的调度、作战、训练体系,各个力量之间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应急救援合力,且全市仅有1支矿山救护队,只能应对较为单一的灾害事故,通用性差,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尤其是涉及多种灾害事故同时发生时,仅依靠单一部门应急救援力量难以应对。

2.2.3应急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应急救援成本增加

目前,我市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包括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设施、应急保障物资等,都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时,现有应急资源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应急救援效率。而这种分部门、分行业、分系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做法,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了巨大的人力、装备及资金方面的浪费,给当地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

3.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3.1加大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公和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

随着应急救援任务德增多,没有相应装备、缺乏相应设施,就会影响到完成救援任务的质量。主要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照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订计划,分步配备,优化结构,重点发展大流量、大功率、大吨位消防车,优先配置举高、抢险救援、防化洗消等专勤消防车和防护、侦检、救生、破拆、堵漏等抢险救援器材,配齐配强《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护装备,逐步优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车辆装备结构,提升全市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质量和水平。同时,突出抓好乡镇、村庄应急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结合扶贫开发、村庄整治、农村电网改造以及乡村公路、人畜饮水、沼气、信息等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公共应急设施,做到新农村建设到哪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就做到哪里,并负责组织实施。进一步明晰安监、规划、建设、供水、供电、质监等相关部门职责,确保新建城区、旧城区改造的公共应急设施建设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3.2加快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现有保障体系,推进各县级区域性战勤保障库建设,重点抓好灭火药剂储备供应、装备维护抢修、装备物资储备、信息保障、移动供气、远程供水、油料供应、社会联勤保障等保障能力建设,形成具有完善的战勤保障体系。抓好人才战略实施,以市级区域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应急救援分队队员的各种救援理论、技战术培训,做好信息通信、专业技术及有关专家、人才等支持保障工作,强化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科学高效的培训体系。同时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应急救援队伍营房装备、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训练、演练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推动政府制定出台《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最低经费保障标准》,将合同制消防队伍和农村、社区义务消防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3.3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在应急救援大系统中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也正是这个道理。除此之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多部门的保障作用,应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积极拓展业务,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有生命力,工作才能更具有主动性。应当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矿山、医疗、交通、民政、地震、建设、市政、通信等专业队伍纳入统一调度、作战和训练体系,将消防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动员体系,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力量格局。同时,立足于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实战需要,依托市、县两级110指挥系统与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综合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全市各救援队伍的队伍构成、器材装备实力、集结能力、专长特点等情况,实行政府领导、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三级指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以及不同警种和救援力量之间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适时开展演练,做到在紧急情形下,能够第一时间集结救援力量抵达灾区的行动效果,根据灾情和各救援力量专长,科学配置,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分批派出开展救援,各救援力量之间优势互补、协同配合,有力有效有序地开展抢险救灾活动。

4.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四

为整合全县应急救援力量资源,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民兵工作条例》和市政府、军分区《关于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资源、提高应急效能为目的,着眼于适应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坚持任务牵引,注重质量效益,构建一支平战结合、适度管用、精干高效的民兵应急救援力量。

二、队伍性质与任务

队伍性质。民兵应急救援队伍是民兵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担负应急机动任务的基干民兵组织,分为综合应急分队和专业救援分队。

担负任务。平时,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在当地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遂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任务。战时和战备期间,在县国动委统一指挥下,遂行重要目标守护、战备执勤、配合部队作战以及其他作战保障任务。

三、建设规模与种类

综合应急分队。按照“人员编组专业化、遂行任务多样化、培训素质多能化、管理实施军事化、装备保障配套化”要求和“就近就地、相对集中”的原则,依托粮食、林业、水利等部门和部分企业,将县民兵应急连、乡镇(场)应急排整合重组为具备防卫作战、反恐维稳、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等复合功能的综合型民兵应急分队,达到“一支队伍、多种装备、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具体编组:县依托粮食局、供电公司、建设局、水务局组建县民兵综合应急连(编制125人,分别是粮食局36人、供电公司28人、建设局28人、水务局33人);各乡镇(场)建一个民兵应急排(编制40人)。

专业救援分队。重点建好以下五支队伍:(1)森林灭火分队:将林业局现有的森林灭火分队按现行建制纳入民兵应急救援队伍。(2)通信保障分队:由新昌镇依托县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组建1支通信分队(编制19人)。(3)工程抢修分队:县依托芳溪镇(16人)、石市镇(34人)组建1支工程抢修分队(编制50人),主要担负应付突发事件时和战时道桥抢修任务。(4)医疗救护分队:县依托卫生局组建1支医疗救护分队(编制19人)。(5)水电气抢修分队:县依托供电公司(10人)、建设局(12人)、自来水公司(6人)、燃气公司(6人)组建1支水电气抢修分队。

以上综合应急分队和专业救援分队各预编10%的预备人员数。

四、军事训练与演练

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军事训练与演练依据《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组织实施。综合应急分队训练。综合应急分队训练,由县人武部组织实施,分入队训练、单兵训练和分队训练。训练时间为80小时。入队训练以基本常识与基本技能为重点,主要进行军事理论学习和组织队列、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训练。单兵训练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突出紧急出动、重点目标防卫、重要区域封控、抓捕搜剿、营救人员、抗洪、灭火救援等行动能力的训练。分队训练主要进行重点目标防卫对抗性演练、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课题的训练,分队每3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提高各级综合应急分队以遂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础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专业救援分队训练。由县人武部和各组建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军政训练时间为80小时,分为入队训练、专业训练和应用训练。入队训练由县人武部组织,一般集中在县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主要进行军事理论学习和组织队列、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训练。专业训练由组建单位负责,主要采取在岗训练的方式进行,人武部负责检查指导。应用训练由人武部负责,主要训练本专业遂行军事任务和应急任务时的战术技术要求和程序、方法等,分队每3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指挥机关综合演练。依据平时和战时方案计划,组织县、乡镇(场)两级联合指挥机构,进行重要目标防卫、保交护路、快速动员集结等动员支前行动和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臵突发事件等应急救援行动的课题演练,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由县应急办牵头,动员支前行动演练由县国动委牵头,每年选择1 3 至2个课题组织演练,提高各级指挥机构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

五、分队教育与管理

政治教育制度。应急救援队伍每年政治教育时间不少于16个课时,每年集中教育不少于4次,教育面积达90%以上。主要结合形势任务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战备形势、职能任务、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政治意识、国防意识和职能意识。本文来自政治审查制度。每年结合民兵组织整顿等时机,参照新兵政治条件,对分队人员进行一次政治审查,建立档案资料,从严把好出入队关;建立跟踪考察制度,随时掌握其现实表现情况,对不合格人员及时调整出队,确保政治上纯洁可靠。

干部配备制度。综合应急连军事主官由人武部指定相应职务的现役军官担任,政工干部可由地方党政干部兼任。民兵应急排、专业救援分队干部由组建单位提名,报县人武部和国动委分管专业办公室任免,并保持相对稳定。

行政管理制度。平时管理,由组建单位负责。集中训练、演练期间,由组建单位和组训单位负责。执行任务期间的管理,联合指挥机构负责。建立干部例会、人员外出请销假、定期联系、定期活动、检查点验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平时人员在位率不低于90%。

战备值班制度。平时,分队干部保持24小时通信联系畅通。元旦、春节、“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和有重大情况时,担负战 备值班的任务分队建立24小时昼夜干部值班制度,分队人员在位率保持95%以上。

组织整顿制度。每年第一季度结合民兵组织整顿,对分队人员进行一次调整,人员出入队调整比例控制在15%以内。平时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人员时,应实行随缺随补,确保分队人员满编。

六、组织领导与指挥

理顺领导指挥关系。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坚持县委、政府和人武部领导指挥机关的统一领导。平时,滤布 由组建单位统一领导;应付突发事件时,以县应急办为主体成立指挥部,人武部派员参与,统一指挥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时或战备期间,由县国动委统一指挥遂行军事行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武部、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每年组织县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和县应急办以及卫生、林业、水利、安全监察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势,互通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明确工作职责分工。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武部以及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共同职责。(1)综合应急分队。平时建设以人武部为主,主要负责抓好分队的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军事训练,协同有关部门拟制防卫作战、动员支前、维护社会治安、抗洪抢险和森林防火等行动预案以及装备物资保障计划等;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负责落实有关物资器材以及经费保障等。(2)专业救援分队。平时建设由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和组建单位为主,主要负责抓好分队的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人武部和国动委各专业 办公室及组建单位共同拟制平战时各类行动预案及计划,抓好分队的军事训练演练。

七、装备器材与经费保障

装备器材保障。(1)应急救援队伍所需轻武器从现有民兵武器装备中择优配备,在县民兵装备仓库中单独存放。(2)应急救援队伍所需的防暴器材、抢险救灾专用物资器材、单兵装具等,按分队编制要求,由各乡镇(场)和人武部共同制订计划,逐年完善配套,并建立装备物资器材库,所配备的装备器材统一存放装备物资器材库。(3)对应急救援队伍遂行任务所需车辆、医疗救护、通信等军民通用装备,建立登记制度,逐个分队制订预征计划,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

相关经费保障。(1)从今年起,各乡镇(场)和各相关单位每年安排经费不少于5000元,用于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军事训练、教育管理以及规范化建设。(2)应急救援队伍购臵所需防暴器材、压滤机滤布 抢险救灾专用物资器材、通信器材、单兵装具等物资装备器材经费,由乡镇(场)及相关组建单位解决。(3)应急救援分队队员购买意外伤亡保险经费由组建单位解决。(4)依据《关于加强民兵分队建设若干规定》(赣办字[2006]62号)以及上级有关规定,应急救援队伍平时担负战备执勤、抗洪抢险、扑灭山火、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等急难险重任务时等所需经费,由乡镇(场)、使用单位共同解决。对因公致残、牺牲等所需医疗费、抚恤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奖励与惩处

奖励。在参战、支前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规定的奖励项目和批准权限,由人武部给予奖励;在遂行地方急难险重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由各乡镇(场)和人武部给予奖励。

惩处。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单位提请县人民政府、县人武部或者乡镇(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视情追究有关单位领导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而拒绝组建的;

(二)组建单位拒绝完成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的;

(三)组建单位擅自取消应急救援队伍的;

(四)公民应当参加应急救援队伍而拒绝参加的;

(五)分队人员拒绝、逃避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任务或者非战争军事行动经教育不改的。

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

长期在位人员优先、转业退伍军人优先、专业对口人员优先、服务保障人员优先、党团员优先

成都龙泉驿区“某地发生毒气泄漏”!接到消息后,戴着防毒面具的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民兵立即奔赴现场:营救中毒人员、稀释毒气„„昨日,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第一营在龙泉驿区成立。成立大会上,民兵们进行了应急救援等演习。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今年5月组队筹建,是一支具备快速履行城市防空、城市消防、抗洪抢险、地 7 质灾害处置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新型民兵队伍。队员全部来自成都各地的退伍军人,每人都将签合同、买保险。

实战化训练抢险救援样样精

“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是支具有野战部队风格的专业常备应急救援力量。”成都警备区有关负责人说,该队今年5月4日正式组队筹建,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该队完成了场地选址、人员编组、集中整训、营区建设等任务。今后该队将是一支具备快速履行城市防空、城市消防、抗洪抢险、地质灾害处置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新型民兵队伍。

大队成立后,将根据抢险救灾、服务地方建设的原则,采取基础科目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挂钩的方式,训练内容突出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训练时,大队将与驻军友邻单位、军事院校和公安武警建立教学训练协作机制,采取短期多批和联训等方式,与相关单位挂钩训练森林防火、水上救援、地震救援,提高大队的实战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训练时我们将努力提升训练的科技含量,开展专业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成都警备区有关负责人说,一般的民兵队伍流动性较强、持续动员困难、专业

水平较低、装备落后,组建这支队伍,就是着眼解决这些问题。

签合同买保险队员全是退伍军人

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是一支常备常驻民兵队伍,人员全部是成都各地的退伍军人,年龄在18岁—28岁的未婚青年,所有队员平时都在大队训练、生活,常驻待命,每周星期天民兵们轮流回家休息。大队将设置炮兵连、城市消防连、森林防火连等建制。每个队员都将签合同、买保险,普通民兵每月工资1500元,2年合同期满后,优秀的可续签合同,不续签合同的则推荐就业。

“大队安排有不少的训练,好像重新回到了部队。”对于退伍后成为了一名民兵,邛崃小伙子刘鹏十分高兴,退伍后找了几份工作,但总是不适合。现在加入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刘鹏感到十分满意从“两度”跨省救援 看民兵预备役建设 必须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川省军区在“两度”赴青海玉树、甘肃舟曲跨省救援行动中,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示命令,按照成都军区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快速动员集结支援灾区,应对快、运转快、行动快、合力快,创造了奇迹,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从“两度”跨省救援行动来看,民兵预备役部队要完成好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解决好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必须把党管武装原则贯穿到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始终

党管武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从“两度”跨省救援来看,党管武装必须把管政治方向、管思想建设、管组织指挥、管解决重大问题突出出来,才能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一是必须突出抓好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要在扎实抓好民兵整组、训练、演习、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等有利时机集中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切实打牢“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思想基础。二是必须突出提升战斗精神。战斗精神培育是“举旗铸魂”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强大动力。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中,能否经受住各种复杂条件的考验,关键在于平时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我军根本职能和战略形势教育,并根据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把信心、意志、战斗作风训练贯穿于执行各项任务之中。三是必须突出加强组织建设。民兵基层党组织担当着一线战斗堡垒的重要职责,肩负着提高打赢能力的使命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落实好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党(工)委书记和行政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任民兵营教导员、连指导员,配齐基层专武干部,同时加强民兵应急营(连)建设,指派相应职务的现役干部兼任营(连)长,教导员、指导员由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相应职务的干部兼任,排长由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兼任。

必须把有效履行使命贯穿到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建设始终

为更进一步适应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新路子,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民兵应急队伍是遂行应急任务的骨干力量。为加强和规范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我们按照有利于领导和管理、有利于集结和机动、有利于开展训练和执行任务、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高素质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科学合理地在城市和农村组建民兵应急分队,重点编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经过军事训练的基干民 兵。二是抓好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救援设备等,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果。为提高救援能力,四川省按照“可靠、精干、管用”原则,围绕“实现由一般化建设向专业化建设转变、由一般装备向专业装备转变、由一般应急向紧急救援转变”的“三个转变”目标,狠抓省、市、县、乡、村五级应急救援力量的新建、调整、改建和能力建设,确保各市(州)、县(市、区)都有一支永不撤离的应急救援队伍,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建在平时、用在关键”的拳头力量。三是抓好勤务保障队伍建设。组建民兵勤务保障队伍,必须明确任务和要求,考虑到民兵建设的实际,定专业,弄清任务,编实人员,尽最大可能满足部队作战保障和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从跨省救援行动来看,加强民兵预备役勤务保障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各级应突出应急维稳、救援、防护等力量建设,做到军队没有的专业保障力量多建,军地都需要的力量重点建。省、市、县三级都要重点建设应急通信、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运输等专业保障分队,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保障能力。

必须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贯穿到团结协作的联合行动始终

多军兵种团结协作,有助于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多次抢险救灾中,各救援部队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部队与部队之间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救援任务。从实践来看,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应置于联合指挥行动中,整合地域相邻、专业相近、类型相似的各类力量,才能确保联合行动取得更大成功。

一是要打破地域界限。玉树发生地震和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四川省军区部队始终把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地就近就便快速动员集结参与救援,第一时间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跨省投入抢救伤员、转移群众、搬运物资、搭建帐篷等救援任务,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宝贵时间。救援涉及军地多个领域和部门,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非常复杂,这就要求做到不管是不是一个省的、不管是不是一个地区的,只要有利于救援灾区群众的行动,就要打破地域界线,不分彼此,赋予任务。二是要打破隶属关系。从玉树、舟曲救援来看,均是军警民联合、专业队伍与非专业队伍联合的全国性抗灾救灾斗争。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对夺取救灾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军地联合指挥部要不拘泥于传统的用兵模式,敢于打破隶属关系,打破指挥惯例,打破行政区划,建立平战结合、军地一体、联合高效的指挥机制,成立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和军地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指挥机构,明确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能任务和协调方法,确保对参加救援的各种力量进行统一指挥,对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无缝”协作。三是要打破兵种界限。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抢险救灾的实践证明,救援任务情况复杂多变,单靠任何一个军种、兵种都无法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打破兵种界限,实现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投入抢险救灾。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其他兵种部队要继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平时要努力实现现役部队、公安消防部队、交通战备和人防专业分队、民兵应急分队、地方各行业专业抢修分队的有机整合,实施模块编组,确保应对突发事件同心协力,快速反应。

必须把解决棘手问题贯穿到推动军地融合发展始终

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非战争行动任务愈加艰巨,应急能力作用日益凸显。跨省救援,光靠人力是不行的,在技术、装备、经费等问题上,必须借助地方经济发展,解决技术力量不够专业、装备器材不够配套、经费保障不够到位等棘手问题,才能在推动军地融合发展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5.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五

第3期

梅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2010 年3月26日

【工作动态】

丰顺县李明权县长专题听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工作汇报

自3月18日丰顺县举行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成立揭牌仪式特别是召开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动员会以来,丰顺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为进一步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3月24日下午,丰顺大队吴新天大队长和苏探军教导员到县政府,就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向李明权县长作了专题汇报。

大队两位主官向李县长汇报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启动以来的进展情况,《丰顺县开展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成立丰顺县开展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通知》已下发县直单位和各乡镇,辖区应急队伍摸底和各类预案收集、1 器材装备统计、相关单位物质信息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开局良好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认真听取丰顺大队两位主官的汇报后,李县长欣慰地指出,对丰顺大队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先期工作感到满意,对丰顺大队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完全赞同和全力支持,对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会高度重视,会结合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给予解决,并当场表态,县政府同意拨出经费用于此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人员配置、部分器材装备以及现场会的支出,同时希望大队发挥骨干作用,为早日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做出应有的贡献。

吴新天大队长、苏探军教导员代表大队党委对李县长对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大队官兵将牢记李县长嘱托,不辱使命,扎实工作,落实措施,全力攻坚,积极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为加快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平安丰顺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丰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官兵积极开展应急救援装备

操作训练

为提高官兵应急救援实战水平,增强官兵应急救援现场应战能力,确保在第一时刻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丰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组织全体官兵学习救援理论知识,并对救援器材装备进行熟练操作训练,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丰顺县应急救援大队在日常训练科目中,组织全体官兵对救援器材装备进行熟练操作训练,并按要求合理将人员和器材有效组合,才能达到人与器材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才能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置任务的圆满完成。对各类救援装备的使用进行强化训练,不单要求战斗人员对器材的使用要熟练掌握,还要求人员之间、战斗小组之间的配合要默契,战术应用好,操作迅速,力争在第一时间安全的完成任务。

训练中,有些同志对器材操作不够熟练,大队领导干部手把手的教,一遍一遍耐心的讲解示范,直到全部熟练掌握了为止,为了能够操作迅速,配合默契,大队官兵就一遍又一遍的训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装备器材要全面的熟悉掌握,争取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切实提高战斗员对器材装备的熟练操作能力。

下一步,应急救援大队将加大器材装备的培训力度,使官兵熟练的掌握了器材装备的使用方法、用途、性能特点,提高官兵们对装备器材的熟练程度,最大发挥器材装备在战斗中的作用,切实达到人人会操作、人人会讲解的要求。为切实做好基层应急 救援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题词: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试点 工作 简报 抄送:省消防总队,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黄伟闻,市政府副市长邓建华,市政府秘书长李英龄,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映辉,各县(市、区)长,市应急办成员单位。

6.应急救援队伍调研提纲 篇六

应急救援队伍名称 应急救援队伍专长 应急救援队伍常驻地址 组建时间

是否专职应急救援队伍

是 □ 否 □

队伍总人数: 专职 人 兼职 人 1.您认为当前应急管理应当抓的重点工作是(限选三项): □组建应急管理和指挥机构 □建设救援基地和骨干队伍 □建设应急平台

□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加强宣教和培训工作

2.您所在的救援队伍日常是否参与预防性检查: □是 □否 □只检查签订协议的企业

3.您所在的救援队伍进行对外救援活动后,能否获得适当补偿: □能够获得 □不能获得□部分能够获得,比例是 4.近年来您所在的救援队伍、人员变化情况是: □增加 □增加很多 □减少 □减少很多 5.您所在的救援队伍每年参与企业内救援和企业外救援的比例大约是企业内 %,企业外 %。

6.您所在的救援队伍日常经费情况: □比较充足 □基本能够维持 □严重不足

7.您所在的救援队伍队员工资福利待遇与生产一线岗位职工相比: □相同 □相差不大□相差很多 8.您所在的救援队伍开展演练的情况:

□定期组织演练 □偶尔组织演练 □没有组织演练

9.目前您所在的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是否能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完全满足 □基本满足

□不太满足,需补充更新 □很不满足,需全面更新 10.目前装备配备方面制约救援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数量不足 □技术落后

□缺乏大型特种装备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 11.目前救援队伍急需补充或更新的装备主要有(限选3项): □救援车辆 □通信器材 □个人防护装备 □装备工具 □训练演习设施 □灭火装备 □检测仪器 □信息处理设备 □材料和药剂

□其他大型特种装备(请说明具体装备名称)_________ 12.目前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急需补充或更新的装备主要有(限选3项): □救援车辆 □通信器材 □侦检装备 □破拆器材 □防爆堵漏装备 □个体防护装备 □训练设施 □办公设备 □材料和药剂

□其他大型特种装备(请说明具体装备名称)_________ 13.目前急需开展的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项目主要有(限选4项): □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及专家支持系统研究 □危化品事故现场监测及次生衍生事故预警技术研究; □模块化事故训练模拟系统研究开发。□地压灾害微震监测技术研究 □井喷失控封堵技术及装备

□灾害破坏区域救生通道快速形成设备 □应急救援多媒体通信技术及装备研究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您认为应急平台在建设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 □资金短缺 □政策不到位 □无统一标准规范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其它(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基地(队伍)是否已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科技项目研究工作: □是 □否

如已开展,主要研究课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工作及培训 □电视广播 □互联网 □报刊杂志 □其他

17.您所在的单位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培训情况: □每季度一次 □每半年一次 □每年一次 □至今尚未开展

18.您会参加下列哪种形式的应急救援培训活动: □专题讲座 □案例分析 □互动问答 □视频教程 □其他

19.您觉得哪种应急宣传教育形式效果最好: □电视宣传片□文艺演出□ 知识竞赛 □报刊专题介绍 □仿真演练系统 □其他

20.您所在的救援队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培训情况: □经常参加 □参加过但不多 □没有参加过 21.您所在的救援队伍救援队员参加培训情况: □按照相关制度参加培训 □很少 □没有

22.应急救援队伍覆盖的公司业务范围有哪些,包含哪些具体救援事故,计划达到怎样的规划?

7.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篇七

为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实战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职责包括: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尽心尽力,密切配合;

3、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4、自觉参加教育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5、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的维护、保养,保证性能良好;

6、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任务。

7、协助矿山救护队完成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条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矿应急救援队伍是推进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第三条

加大投入,建立应急队伍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应急队伍经费保障力度,要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第四条

加强协同配合,完善应急队伍运行管理机制。第五条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每年都要制定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计划,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应急人员,进行集中讲授和现场培训,开展相关应急管理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素质。采用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积极开展多种应急队伍参加、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六条

8.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八

铁路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与装备配置研究

摘要:目的 为减少或减轻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急性职业中毒或载运的化学品、危险品泄漏等意外或突发事件对运输生产造成影响,作者对铁路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与装备配置进行研究,以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方法按照<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出的处理原则,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需要,采用调研、信息检索和回顾性研究等方法,制定铁路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与装备配置标准,逐步完善铁路卫生保障体系.结论 建立铁路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与装备配置标准势在必行.作 者:郝宏    蒋淑艳  作者单位:吉林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吉林,吉林,132001 期 刊: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Journal:RAILWAY OCCUPATIONAL 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10, 37(2) 分类号:X928 关键词:铁路防疫    应急救援    人员装备    配置   

9.9、煤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篇九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矿山队伍潜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对完成构建“六个支撑体系”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政府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河南省矿山救护队的现状简介如下。

一、队伍现状

河南省境内共有独立矿山救援单位24个,服务矿井1642处,共有救援中队45个、小队131个,总人数1995人。其中指挥员207人,队员1195人,维修工48人,司机188人,化验员10人,其他337人。装备有大、中型救护车106辆,指挥车30辆,装备车7辆,化验车1辆,正压氧呼吸器641台,其它呼吸器1686台,呼吸器校验仪242台,苏生器219台,以及其它装备。

2000年至今,全省救护队共开展矿井反风演习530次,预防性检查84626人次。发现不安全隐患171398处,现场主动解决53906处。2003年参加事故抢险325起,抢救遇险人员620名,其中生还493名;恢复巷道50583米,恢复可采储量698万吨。这支队伍在灾害防治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特点 1.训练有素

坚持贯彻“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护原则,实行军事化管理,注重理论学习、技能训练,长期经受高温、浓烟、水灾和有害气体等的严酷考验,形成一支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反应迅速、协同作战的专业化队伍。各救护队经常组织野外佩机、搬运伤员、灾区汇报等项目演练,提高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和整体

实战能力。在2002年美国 挖巷道260余米,处理严重冒落区53米,新开绕道12米,装风帘9道,加固风门2道,安装水泵15台,排水4200立方米,21名矿工全部被抢救升井。

4.服务社会

在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矿山救护队积极向非煤矿山和其他行业拓宽服务范围,2003年全省救护队共参与非煤矿山事故抢救26起。安阳市、禹州市、巩义市、新密市和济源市等救护队已正式将非煤矿山纳入服务范围。同时,受当地政府委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应急救援工作。2003年5月1日,焦作市解放区烈士街一民宅发生爆炸,钢筋、水泥板块狼籍,在场的消防、武警等救援队伍进展缓慢,市政府请求焦煤集团救护大队支援。该队立即出动,仅用4个小时,将3名遇难者抢救出来,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

三、存在问题

1.矿山救护队体制亟待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尚未健全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应急救援能力不足,全省矿山救护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任务不均衡,部分机构、人员闲置。

2.救护费用制度不合理,救护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国有煤矿救护队费用全靠企业负担,地方救护队主要靠与附近煤矿签订救护协议收取费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少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必要的救护资金得不到保证,救护器材老化、不足,直接影响了救护效果。

3.应急救援装备技术含量低,部分装备质量不过关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救护装备技术水平落后,新开发的部分装备质量不过关。

4.救护队伍发展与社会需要存有差距,救护队员更新不及时 据统计,目前全省救护队有15%的队员超龄,有些队员年龄已超过45岁。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知识技能、作战方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需要。

四、建议和措施

1.充分发挥矿山救护队伍潜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坚持政府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将矿山救护队同消防队、卫生急救中心等一并纳入到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之中。设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电话为118,与消防119、卫生120相衔接,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协调作战能力,从体制、法制和资金方面入手建立应急救援长效机制,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按照《安全生产法》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活动日益增多,生产安全、公共安全愈加重要,必须不断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议整合矿山救护资源,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和装备保障系统,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4.采取强制措施,建立专项救护费用制度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建议确立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承担的专项救护费用长效保障机制。政府将应急救援保障基金纳入到国民经济和政府概算,企业从划拨的专项安全生产费用(如煤矿的安全技措资金)中按比例提取救护费用,保险机构按比例支付应急救援减免的部分事故损失所折算出的费用,建立应急救援挽回再生价值与提高社会保险程度的科学公平制度,拓宽资金渠道,改善救护装备面貌,广揽人才。

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推广应用救护新技术、新装备

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创新救护理念,增加科技含量,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发展规划,提升救护技术装备水平。

10.煤矿应急救援管理职责 篇十

1、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政策法规,熟悉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2、负责对全部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使准确率达到要求。

3、负责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负责事故抢救工作,制订各类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4、对归档的资料,登账编录,排架装柜。

5、管理好日常资料,保存修补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无损。

6、做好资料的统计管理工作,时刻准备好接受领导和上级其他部门的检查指导工作。

应急救援应急状态管理职责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应急救援机构全面负责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1)接受公司、政府的指令和调动,指挥、调度矿应急救援力量参加社会支援。

(2)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的通报。

(3)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4)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

(5)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

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职责

1、总指挥职责:

(1)根据现场的危险等级、潜在后果等,决定本预案的启动。(2)负责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3)指挥、协调应急程序行动及对外消息发布。

(4)事故或突发事件超出矿处置能力时,向公司、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

2、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3)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3、成员单位职责:

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职责:

(1)安监站: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技术科:参与矿顶板事故、辅助运输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执行科:参与矿“一通三防”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率工作。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需的通风工程。

(4)机运科:参与矿停电、提升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调度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各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上报公司、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6)综合办:根据矿领导指示,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7)劳资科、财务科:参与赔偿、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8)工会:参与事故调查和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9)财务科: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

(11)保卫科: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参与地面火灾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

(12)医院: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派遣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13)供应科: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14)监控室:负责保障应急过程的通讯畅通。

(15)救护队:参与事故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16)车队、综合办: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及抢险救灾车辆调度、食宿接待等生活事宜。

(17)运输队: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18)采、掘及辅助工区:负责核实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人数,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安全撤离,并如实详细地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随时接受指挥部命令,完成有关抢险任务。

4、应急救援各专业组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指挥部下设10个应急救援小组。1)技术专家组

及时对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抢险救援组

负责侦察、探明灾区情况,实施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抢救,及时处理突发灾变。

3)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受伤人员转送和卫生防疫工作。4)治安保卫组

负责人员疏散、戒严、救援队伍引导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必要时请指挥部批准,向公司保卫处或地方公安部门提出支援申请。

5)物资装备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6)善后处理组

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伤保险、理赔和生产恢复等善后工作。7)通信信息组

负责信息发布工作,根据矿领导指示,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协助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工作,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负责事故报告起草工作。

5、其他人员职责

1)调度值班人员职责(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矿长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2)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矿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矿长、矿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矿长和矿其他有关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大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6、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

较大以上事故或重大突发事件超出矿处置能力时,由指挥部向公司或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在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人员到位后,指挥部和下属各抢险救援小组按照“归口”原则,立即归属上级各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服从其调配。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职责

1、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应急救援机构全面负责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1)负责修订、编制矿应急预案。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3)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

2、应急救援各专业组职责:

为保证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事故,特制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性管理职责。

1)抢险救援组职责

(1)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2)做好日常装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装备能准确、可靠的发挥作用。

2)医疗救护组职责

(1)学习救护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2)定期组织救护演练训练。

(3)做好医疗抢救设备、器材、药品的采购、保管工作。3)技术专家组职责

(1)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对矿区周边、井下环境进行灾害评估、分析。

(2)做好日常性技术指导工作。4)通信信息组职责(1)对通信线路、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5)物资装备组职责

(1)负责采购应急救援物资。

(2)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3)大型、特殊应急物资和装备,由物资供应科设立专门存放处,并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和发放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6)治安保卫组职责

(1)保卫部门应急建立突发事件确保局各办公、生产及生活区域治安安全的应急处置方案。

(2)保卫部门应建立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网络,并通过该网络与相关地区当地公安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

7)善后处置组职责

上一篇:蛤蟆的歇后语下一篇:雨天小学生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