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追溯平台

2024-11-02

食品追溯平台(9篇)

1.食品追溯平台 篇一

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 为食品企业保驾护航

食品追溯平台讯在食品安全屡现问题,又备受关注的当下,通过立法手段加强食品追溯力度,可谓“对症下药”。《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如果通过并实行,最快今年下半年,上海食品流通业的经营者就要为消费者提供可查询追溯信息的销售单据,一些规模型企业的经营者还必须向消费者出示具有追溯码的食品货架标签,违反相关规定的超市、大卖场、中型以上食品店经营者将受处罚。

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已经开始通过法律手段对食品企业开始追溯,这意味着新一轮的食品行业大洗牌正在进行。食品企业若想在如此浩渺的品牌大战中脱颖而出,一定需要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保驾护航。

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是由政府部门参与监督、各食品企业参与配合、消费者可全面公平地查询食品溯源信息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消费者使用手机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可以在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了解更多的原料、生产、质检、物流等所有信息,能够了解产品的前世今生,让食品更加安全的展现在消费者眼前。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加入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有以下优点:

首先,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当下国内食品行业竞争激烈,食品企业策划各种广告宣传自身优势。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我们最要紧的是关心消费者的需求点在哪里,无一例外,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以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让消费者轻松知晓食品的“前世今生”,在如此透明的食品信息的食品追溯平台上,消费者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企业生产的食品是安全放心的呢?产品可追溯,这就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市场形象打下基础。

其实,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减少企业追溯成本。由《草案》可知实现产品追溯已经提到了法律高度,企业进行食品追溯也是大势所趋。与其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之余都研究一套食品追溯系统,这无疑会给企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在食品行业竞争中占优势。但是,如果能在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上进行追溯,将会大大减少费用。

第三,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能帮助企业快速召回问题食品,减少企业损失。实力强大如“福喜”也未能在此次食品安全事故中得善终。如果企业能实现追溯,仅仅需要根据二维码信息召回问题食品即可,其它批次的食品完全不受任何影响,也不至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一败涂地。

总之,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是食品企业是非常好的帮手,在波涛汹涌的竞争浪涛中,为食品企业保驾护航。

2.食品追溯平台 篇二

目前,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焦点, 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食品工业作为制造业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其产品质量安全与企业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水平、行业监管水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程度、标准规范等因素都密不可分;其中, 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等细分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有效提升食品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 亟需运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面向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该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通信、电子、IT、软件、食品工业等各行业间展开合作, 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包括:食品企业的生产特点各不相同, 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 难以实现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程追溯等。

目前, 国内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已建立了企业级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但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公信力。因此, 亟需建设国家级的追溯公共服务平台, 为消费者随时随地提供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协助生产企业品牌建设与打假、支撑政府监管。

二、追溯体系建设思路

尽管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基础日益加强, 但对产品可追溯信息查询的便捷性不足已成为凸显的难题。目前, 消费者需进入不同企业各自的追溯平台 (网站、移动客户端等) 查询产品信息;例如有上百家生产企业开放了追溯服务, 则消费者需下载多达上百种查询软件, 使用十分繁琐。此外, 从消费者角度看, 企业自建追溯平台的公信力有所不足。因此, 亟需构建具有公信力的公共服务平台。首先, 许多企业已建立了追溯系统, 并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延伸, 要充分运用现有的工作基础;其次, 应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信力, 即由相关政府部门引导其建设;第三, 应实现消费者便捷查询, 例如通过公共扫码软件或某些专用软件的统一入口实现对不同企业、产品的统一查询。

针对上述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规划。2013年5月, 工信部发布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工信厅消费[2013]92号文件) , 指出要“建立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为消费者安全消费、监督和政府服务、监管, 提供实时、准确、一体化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013年8月, 工信部又发布了《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指出要“搭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等领域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面向消费者提供企业公开法定信息实时追溯服务, 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在上述背景下, 工信部组织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首先, 要在若干重点行业的试点企业建成实用、便捷、可扩展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及追溯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消费者采用智能手机等终端或政府网站平台等方式对企业基本法定信息的实时追溯。基本法定信息指的是企业根据《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所必须而且应当公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 应实现生产企业所有应公开信息, 以及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产业链全程信息的实时实地跟踪、信息汇总与分类使用;上述信息并非向消费者全部公开, 而是按需向政府部门或生产企业提供。

三、公共服务平台设计

(1) 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依据追溯体系建设思路, 图1给出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架构图。平台由六个部分组成, 从用户到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子系统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首先在食品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端, 为保证产品追溯编码的唯一性, 将基于全球通用的物联网标识标码 (Handle) 为企业现有追溯编码体系统一分配标识“前缀”;“前缀”可位于编码最前端或其他字段, 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分配。企业不改变原有编码体系, 将标识前缀置入自有编码体系中, 并采用该编码对产品信息及产业链上下游信息进行标识, 即可实现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此外, 生产企业需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梳理、整合可追溯的信息群, 对尚未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文件等进行录入。

第二, 企业的可追溯信息应自动推送至公共平台, 无需人工操作。因此, 在产业链上的各企业端, 需要部署物联网标识应用的核心前端节点“企业数据交换系统”, 实现对企业内部可追溯 (公开) 信息数据的自动抓取, 同时可在企业端实现数据缓存等。

第三, 需建设对追溯请求进行解析与处理的“公共标识服务系统”, 即企业和追溯查询终端、查询网站间数据流传桥梁。利用物联网标识解析技术, 可为生产企业分配、注册物联网标识前缀及编码, 可将用户的追溯请求分发到不同的试点企业或者产品信息数据库, 从而调取相应的追溯信息。该结构安全可控, 依托“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标识的注册、解析等管理功能。

第四, 需建设为用户提供web查询、存储追溯信息的行业应用公共系统。一方面, 充分利用政府相关资源, 例如“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在其门户网站中提供追溯查询入口, 实现信息追溯。另一方面, 通过建立产品公共信息数据库, 提取企业法定公共数据集, 可建立公共、具有高可信度的法定追溯信息库, 为企业自有数据提供验证并与其互为备份。

第五, 需建设“客户终端查询系统”, 开发通用的客户端应用程序, 在手机端方便用户查询信息, 同时开发专用终端 (硬件、软件等) , 为执法人员或商超提供查询服务。同时需建立相应的客户端管理平台, 和移动运营商实现无缝对接, 充分运用客户资源。

第六, 需建设“安全认证系统”, 贯穿整个体系。在企业层面进行认证, 确保企业信息合法准确;在用户层面应防止用户的恶意攻击及对企业端数据的恶意查询。

(2) 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流程

图2给出了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流程。从客户终端或门户网站接受用户的追溯请求 (扫码或其他方式) ;请求在公共标识服务层进行解析, 并转发到相应的产品信息数据库或企业端, 从而调取相应数据。数据获取之后, 再通过公共标识服务层转交客户端即可。数据交互采用通用的XML格式进行交换。

(3) 追溯信息群设计

公共平台建设中, 存在追溯信息群分类等标准规范问题。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追溯体系中可制定不同类别的信息群, 重点考虑消费者对信息获取和认知的方便程度及企业内部需求。一次信息群主要用于消费者通过智能终端快速掌握基本信息, 包括产品动态信息:如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许可证、使用禁忌等。一次信息主要辅助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或者消费开始阶段的基本了解。二次信息群主要用于消费者面临质量问题或需进一步了解产品信息, 可通过网站或移动终端进一步获取, 其中包括企业生产环节的信息, 以及原辅料检验报告等, 同时包括企业想公布的其他个性化信息。三次信息群则存储在企业本地, 其中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产业链管理、企业内控等信息, 满足政府监管和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的查询。上述信息应当有相应的机制保证企业上传后不会随意篡改, 需要时可进行可靠调取。

四、追溯体系技术基础

上述追溯体系采用了国际接轨、自主可控的标码技术, 为追溯体系提供全产业链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追溯与运用等功能。标码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 由“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创建, 可解决网络中编码标准不统一的瓶颈问题, 得到多国高度关注。标码属于“国家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的三大标识技术之一, 可兼容不同的物联网标识, 并通过对等互联机制实现随时随地的解析查询,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物联网查询服务。在物联网标识领域, 电子一所牵头设立并运行全球标码运营管理机构非盈利国际组织DONA授权的标码全球主根节点, 负责亚太区标码运营管理, 提供注册解析、应用推广等服务。

标码技术拥有成熟性 (拥有全球分布式系统, 在近70国应用) 、兼容性 (兼容现有各种标识) 、唯一性 (保证标识在全球范围内唯一) 、安全性 (可保证标识注册、解析、管理操作安全) 、可扩展性 (拥有足够容量) 、实用性 (形态极简, 易于存储、读取和处理, 经济性较好) 等特点, 技术成熟, 已成功运营二十年, 具有国际接轨和自主可控两大关键优势, 对于企业选择不同的二维码码制、编码规则不存在任何约束。标码的形式为两段式, 前段是全球唯一的授权号码 (前缀) , 后段是企业本地自主的编码;通过前段和后段即可保证整个码在全球的唯一性, 从而实现产品在国内外的便捷查询。

五、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模式浅析

追溯体系建设启动以来,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其中部分婴幼儿配方乳粉试点企业 (伊利、完达山、三元、雅士利等) 将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与公共平台实现对接, 实现消费者通过公共平台对企业产品的追溯。

除满足消费者查询的基本需求外, 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还应当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价值。采用标码作为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标识技术, 其优势在于可方便地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上信息的关联, 从而以较低的代价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的共享、集成与分类利用, 进而辅助企业进行原料管理、打假、防串货、客户管理等, 打造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模式。

在未来的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模式中, 可以寻求一个“集中”和一个“分布”。“集中”是指生产企业对追溯信息要落实主体责任, 即对上游原料、下游流通环节的信息都要做到可控可了解;“分布”指的是上下游的信息无需全部传输并存储到生产企业, 而是在各环节本地分布式存储即可。在进行全程追溯时, 为将各环节信息进行集成并提供给企业或消费者, 可以依托标码技术实现;尽管信息采用了分布式存储, 但只要产业链上各环节纳入了追溯体系、运用了标码技术进行信息关联, 在产品经过这些环节时, 其彼此间的关联关系便已基于标码技术进行了生成并传输至生产企业, 当出现追溯请求时, 生产企业根据关联关系调取相应信息并聚合, 再统一展示即可。

举例而言, 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奶粉时, 也许会买到假货或串货的产品;仅凭二维码, 既无法实现有效防伪, 也无法判断假货、串货是经由产业链上哪个环节流入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二维码易复制, 且当前的追溯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源自生产企业的信息系统, 是静态的、不包括流通环节信息的。而通过引入产业链全程信息追溯, 辅以动态信息甄别, 扫码后即可获取某罐奶粉由何厂家在何时何地生产、何时经由何环节经销及分销、何时在何卖场上架及销售等信息。如果扫描在北京家乐福买到奶粉的二维码, 追溯系统中显示的信息指出该二维码对应的产品实际流向了上海沃尔玛, 则造假或串货情况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 依托标码等物联网技术, 可以构建低成本、高效的追溯体系及公共服务平台;在实现基本追溯服务的基础上,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加入, 可构建更加有效的全程信息追溯模式。可以预见,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合理运用, 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将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摘要: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为有效提升食品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 建立面向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并阐述标码技术在追溯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标码,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郭晓峰, 孙洵.Handle系统的发展及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3 (8) :18-24

3.食品安全追溯 篇三

要理解上海盛锐软件公司的项目并不容易,多数人对RFID技术首先就不了解。

RFID实际上就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又称电子标签,它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在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并且通过RFID标签与手机终端建立对应,就可以提供非接触式快速识别的功能。

RFID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上都开始摸索。上海盛锐软件是把RFID技术,应用到了猪和牛为主的食品安全领域。

简单说,从动物出生,耳朵上就会打上一个耳标。和传统的耳标不同,动物的种群、饲养、用药等信息都会被记录到后台系统中,当动物在运送过程中进入某个地区、或者进入屠宰厂中,就可以通过接收装置对动物的安全性进行识别。在随后的流程中,加工好的肉品,会以分块包装的形式出售,每分割出一块肉,都可以在肉品包装上产生一个标签。消费者如果想验证食品的安全,通过手机拍照,就可以读取相应的食品信息。

虽然使用RFID技术,会增加一点成本,但是拥有RFID的肉制品,可以追溯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影响品质的各个环节,甚至种群DNA的信息,给消费者增加了更强的安全感。同时,为肉品的分级出售也提供了更多科学的数据支持。即使消费者不一定会去查询这些信息,但拥有这些信息的食品,其安全性和品质级别都是透明的、有保证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更加安全的食品买单。

从价值链反推过来,越来越多的品牌饲养企业,也愿意应用增加食品安全系数的技术,并做到面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化。

同时,饲养业本身可以通过数据流向,获得更多数据信息去改善动物族群、饲养方式和销售渠道等。

4.食品追溯平台 篇四

夏季可以说是吃冰棍的季节,而冰凉爽口的冰棍的确能在炎夏带给我们意思清凉感觉。但是很少有消费者会注意冰糕包装上的配料表。如果你认真检查产品包装就会发现,目前市场面上广受消费者喜欢的水果味冰棍其实根本不含水果,其所谓的“水果味”只是通过多大十余种的添加剂和香精实现的。

这个结果让众多爱吃冰棍的人大吃一惊,表示难以接受。一根冰棍十多种添加剂,让我们不禁担心冰棍的安全性。即使买大品牌的产品,情况也如此。比如雀巢笨NANA,说的是水果味冰棍,但是看产品配料你会发现,“水果味”只是由各种添加剂调和成的味道,其实和水果毫无关系。除了冰棍味道是有添加剂调和成的,冰棒鲜艳丰富的颜色也是由各种着色剂组合成的。这样看来,一根冰棍有十几种添加剂也不足为怪。

冰棍上各种数字代码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试想这些食品添加剂代码有几个普通百姓能够辨识出?这是厂家故意为之还是国家规定如此?即使国家规定可以这样做,厂家有没有考虑消费者能不能够看明白?抑或就不想让消费者看明白?标注水果味却没水果,含糊其辞的广告宣传方式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这种文字游戏还要玩多久?一根小小的冰棒让消费者彻底给迷惑住了。

以前几毛一根的冰棍现在动辄都要几块钱,但高价带来的只是口味更多,颜色更美,食品安全性一再被食品企业忽略。其实随着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对吃到嘴里的东西的口感和外观有更高要求,对食品安全和品质更加重视,如果食品企业忽视了这一点,想以“外在美”掩人耳目的话,早晚会被消费者识破。这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做法也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一根小小冰棍折射出我们食品安全大问题,中国食品网小编觉得,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法律规定,统一冰棍添加剂种类,类别,添加量外,还需要加强知识普及,让更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有更理性的认识,可以在选择食品时候有据可依。企业对消费者也有告知权,不能玩文字游戏,让消费者猜来猜去。

5.食品追溯系统情况汇报 篇五

肥城工商局安临站工商所

近年来,肥城工商局安临站工商所按照省市局和肥城局关于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安排部署,不断强化措施,狠抓执行落实,注重工作创新,使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实现了监管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提升。

自省局在全省工商系统推广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软件以来,我所以食品安全“四项制度”、食品经营者“自律三条线”等工作制度为载体,在食品经营者、经营批次、食品种类等数据的现场采集、录入等方面严格按照上级局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收到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种类、档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辖区食品经营户所经营的食品种类和进货频次不断增加,这无形之中增加了食品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过程中监管巡查人员和食品经营业户的工作量。以辖区中型食品经营户为例,其经营的食品种类不低于2000种,固定的供货商在10到15家左右,每次进货的食品种类不低于100种,每周进货的次数不低于至少2次,片区执法人员每次从信息采集到录入的时间不低于4个小时。

另外按照规定,执法检查人员不间断地要求经销商登帐入簿、报送信息、现场采集、给业户增加了负担,业户抵触

情绪较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使软件系统发挥最大功效,我所工作人员从超市的条形码扫描仪上得到启示,依托超市的条形码扫描系统,与软件开发人员积极沟通联系,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的,依托省局在全省推行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数据库,对信息采集录入环节按照实际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探索推行了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是为经营者提供的一个集购、销、存、结算、保质期管理于一体的电子账簿。使用这个系统后,经销商将相关的供货商证、照、检验报告等录入工商所统一发放的U盘内备案待查。由工商所统一配置U盘,随时扫描录入,统一时限报送,统一录入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数据库内。消费者在结算时,也可以直观地查看供货商信息,监管者、销售者、消费者实现了信息开放,资源共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项做法的实行,首先,改进了传统的监管方式,大幅降低了食品信息采集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人力、精力、时间,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其次,系统将所有食品准入、食品安全基本信息进行集合,建立全镇完整的食品准入和食品安全基本信息数据库,彻底改变监管部门和经营者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第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工作量大、质量不高、记录不完整、成本负担重、经营业户抵触情绪大、食品安全溯源难以实现的状况,实现

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第四,推行和改进此套系统,极大地方便了业户的结算、盘点、迎检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大业户的理解、支持,形成了“双赢”态势。目前,辖区内有规模的业户纷纷要求安装此套系统。

我所推行的此套系统,由于正处于初步的探索完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客观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监管模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科技投入支持监管平台。计划在全镇食品经营业户中全部推行电子化系统,在几家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业户中统一配置电脑平台,此项工作正在推行中。

二是依托电子化监管平台,实行信用等级分类巡查监管,推行痕迹化监管模式,岗责分明。

三是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社区、商会建设,充分运用社会、协会的监督、自律功能,全方位抓好辖区的食品安全工作。

6.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篇六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食品法规等,加强食品企业内部的追溯监管,保证食品原材料来源安全,明确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员工的责任,有效减少食品生产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销售、使用、服务质量的全过程记录追溯管理;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索证有效性及查验或验收记录追溯管理;以及生产场所卫生状况记录追溯管理。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3 职责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3.1 市场部负责原辅材料供方评价及购销计划中所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方面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原辅材料查验和产品质量检验所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的归口管理,同时,会合其他部门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召回工作;

3.3 生产部门负责对物资进货与贮存所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方面工作;

3.4 生产、包装、保管人员各自负责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3.5 其它工作职责按相关制度中界定的职责履行。4 标识定义 4.1 标识

标识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它说明物等表示。4.2 标识划分

企业的产品标识,通常分为原材料标识、生产过程中的标识、成品标识、标识管理、标识追溯。4.2.1 原材料包括生产食品所使用的主料、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及其包装材料的标识。4.2.2 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包括加工状态、检测(测量)状态的标识。4.2.3 成品标识。通常称销售包装标签的标注,其内容应符合GB 7718和GB 28050的规定。

4.3 状态的标识

不同状态的产品应作不同的标识,以便于识别。

4.3.1 测量状态的产品标识分为:待检验、已检验(包含:合格、不合格、待判定); 4.3.2 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按产品标准中相关规定执行; 标识标注程序 5.1 标识的内容

5.1.1 产品属性:品名(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规格型号、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数量、出库保管员等;

5.1.2 检验和测试状态:待验、合格、不合格等,检验测试人员、检验测试日期、批次等; 5.2标识的方式

通常采用挂牌、贴签、分区域摆放等方式,并配以表格登记。5.3 采购品的标识 5.3.1 查验

外购产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等到货后,按本公司验货制度相关规定进行,并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标识及登记记录; 5.3.2 验货检验和试验

外购产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经验货后需对其质量检验检测的,按本公司验货制度相关规定,并按执行标准要求和方法实施;验货后检验合格的入库存放在指定区域,并作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的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 5.3.3 索票索证

外购产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应由负责查验人员按相关规定索取相应的票据和证照材料,并与其产品的一致性和票证的真实性进行核对; 5.3.4 保管要求

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对查验、检验检测合格的产品及票证接管工作,产品分类入库存放,票证妥善保管,并建立标识登记、标志。5.4 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5.4.1 生产过程半成品标识。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规程》要求,对生产人员代号标识及相关生产质量控制表格的填写;生产中相关配件上均表明生产人员编号(用黑色记号笔写在相应位置),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要求,如果下道工序人员发现产品没有编号及时返回。5.4.2 产品生产时填写的相关表格必要时输入电脑,做成产品出厂原始记录,便于查询。5.4.3 各个工序的检验和测试状态及加工状态,可通过放置于不同区域反映出来,必要时配合进行产品标识。对于经检验为返工/返修的产品,直接返回上道工序,或放入返工/返修区表明情况。对于经检验为不合格的废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5.4.4 生产完工的产品送至测试区,测试后须返工的产品放入指定区域写明情况,返工之后的产品,重新检验。

5.4.5 当计量检测设备失准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出厂时,发现部门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转回上道工序或按发货批次进行追回、检验和返工/返修。

5.4.6 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种标识资料必须随产品一起交接,确保追溯时的准确性。5.5 成品标识

5.5.1 成品的标识。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

5.5.2 最终检验、测试不合格的成品,应放置于有不合格标识的区域;

5.5.3 包装人员在装箱以后在箱外进行标识(含顾客名、品名、规格、数量等)。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订货合同或订单上的约定执行;

5.5.4 产品出厂时封装好相关资料,并将产品出厂时间填写到原始记录表中; 5.5.5 产品出厂标识

食品出厂标签标志应符合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及其相关标准要求。通常标注的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5.6 标识的保护

5.6.1 产品标识应清晰牢固,应保证具有可追溯性;

5.6.2 产品未出厂前,必须做好标识保护工作,保证标识整洁、醒目、完好,防止误用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严禁涂抹、撒毁;

5.6.3 无状态标识的产品不得使用、转序或出厂;发现标识不清或无状态标识的产品,应及时报告标识责任部门,产品暂停流转,直到重新正确标识后方能流转。6 产品的可追溯 6.1 可追溯的标识区分

可追溯的标识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6.1.1 原材料的标识统一称为“原材料批号”; 6.1.2 过程加工的标识统一称为“生产批号”; 6.1.3 成品标识统一称为“出厂批次号”。6.2 追溯性要求

产品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覆盖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即:查询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客户名称、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的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信息。6.3 产品追溯程序启动、实施

6.3.1 当顾客要求或本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追溯时,自追溯通知下达后,由技术、生产、销售部门负责人共同负责,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追溯查阅产品标识的各种登记记录工作,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6.3.2 当监管需要或用户反映产品有重大质量嫌疑时,由负责技术工作经理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追溯,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严密组织查阅产品标识登记,按要求适时书面上报或通报产品追溯进度或结果;

6.3.3 产品追溯程序启动、实施记录。凡启动产品追溯程序的,各部门应做好登记记录并按相关管理制度中的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负责技术工作经理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查找、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研究解决的方法并通报各相关部门,杜绝问题再发生。6.4 处理产品的追溯

6.4.1 食品的处理产品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按相关制度规定做好登记记录,必要制作视频资料留存备查。

7.两项食品追溯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篇七

据了解,《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和追溯管理规则,适用于各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则规定了食品追溯的信息编码、数据结构和载体标识,适用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据《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级工程师文向阳介绍,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采购等供应链各环节提出了建立信息记录的法律要求,以便于日后的追溯与召回。与之配套的实施条例则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规定生产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的保持期限不得少于2年;食品批发企业应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对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提出了要求。

从2003年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始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相关应用指南,结合我国实际,相继出版了《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和《食品安全追溯应用案例集》,并通过“条码推进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应用试点及推广工作,为《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做了充分准备。

据介绍,《农产品追溯要求——水产品》、《农产品追溯要求——果蔬》、《农产品追溯要求——蜂蜜》、《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4项国家标准也将于近期审定。《猪肉可追溯体系基本要求》、《农产品追溯要求——乳制品》、《农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设计指南》、《肉与肉制品的射频识别(RFID)追溯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计划于2010年完成,加上此前已经完成的《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标准体系正在完善当中。

Recently,“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Standards”and“Food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Coding and Labeling Standards”were through the validation.Series national standards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are being developed,and China's standard system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will be better and approaching perfection day by day.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Standards”defin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of food tracing,tracing processes and tracing management rules,which are applicable to all types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Food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Coding and Labeling Standards”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food tracing coding,data structures and carrier logo is applied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foodtraceability system.

Introduced by WEN Xiangyang,senior engineer of promo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Article numbering code center (ANCC),Food Safety Law that comes into force on 1st June requests to establish information records on supply chain of production,process,package and purchasing.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which are more specific include food production and operators are the first responsibility person for food safety,and enterprises should record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aithfully during the food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should be kept for not less than two years.food wholesale enterprises should faithfully record the name of wholesale food,purchasers’name and the way to contact,and the records and bills should be kept for more than two years.“Food Safety Law”and its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for carrying out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in China.

Since 2003,referred to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 notes of EANInternational and combined with China's reality,ANCC has published“Tracking and Tracing Guide for Beef Products”,“Tracking and Tracing Guide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and"Application Case Set for Food Safety Tracing”,developing a nationwide pilot project on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through“Code Promotion Project”,which are getting prepared for“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Standards”,“Food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Coding and Labeling Standards”and other national standards.

8.食品流通追溯系统的问题与现状 篇八

关键词:食品流通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 问题与现状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47-01

随着一批又一批如毒奶粉,地沟油,镉大米等对食品安全极具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普通民众对于日常食品的信任度逐年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政府监管问题,已经发展为社会、经济、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得如何,反映的是一个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怎样才能有效监管食品安全是近年来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做到有效预警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以及形成高效的常态化监管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可追溯体系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及时有效的方法[2]。本文将对我国目前食品流通追溯系统的问题与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食品流通追溯系统

1.1 系统简介

食品流通追溯系统是一个将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使消费者充分了解生产和流通过程是否符合卫生安全,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

它可以从食品的生产开始追溯,再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具体的方案就是从食品最初的种植或生产开始,给大米、蔬菜、豆制品、肉类、海产品等各类食品全部加贴二维码或者RFID电子标签等,并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形象的说就是给所有食品颁发了一个电子身份证。进而可以“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就实现了,包括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都能通过电子标签在数据库中查到。

产品的追溯码一般是以二维码或一串数字的方式呈现,标示有追溯码三个字。找到追溯码后,一般有4种查询方式。可以分别向超市的超市追溯码查询终端,企业官网,相关手机APP内输入追溯码来查询,也可以选择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商家客服来追溯产品信息。

1.2 系统作用

(1)减少消费者购买不安全食品的可能。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溯系统带来了食品链的透明化,所以一般具有回溯码的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都是由可查询到的可靠个体或单位承包的,也就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自然相对于无码的食品来说安全很多。

(2)推进企业品牌效应发展。对企业来说,食品流通追溯系统无形之中为产品的质量安全设置了层层的检验程序和重重的检验监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溯码的使用,可以促使企业更加严格自己的产品质量,而企业的品牌效应也会因过硬的质量而强化。

(3)减少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食品流通追溯系统并不能降低食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它可以减轻食品危机发生时所产生的后果。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企业与政府能快速、准确、可靠地响应,通过追溯系统找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危险源并进行应急处理,从而使危害影响最小化。

(4)监督预防不法企业。因为有追溯系统的建立,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与记录,则事后可追查问责到人,从而使得不法分子不敢肆意为所欲为,一定程度杜绝了食品安全危险的起因。

2 存在问题与现状

(1)查询不便,查询信息量不足。追溯系统看似不错,但对于部分消费者来却十分不便。据消费者反映,不便之处首先是缺少专门的识别APP,而且一些APP并不能识别所有的追溯码,部分需要到企业官网中才能查询。此外,查询的信息也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缺少监测情况等方面的介绍。

(2)可追溯食品价格过高。贴有可追溯的食品的价格要比普通商品高出不少,这些食品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这种高价食品不仅阻碍了追溯系统的推广,也降低了消费者对追溯系统的认同感。

(3)建设追溯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可收效却甚微。高投入、低产出,可以形容大部分食品企业建设可追溯体系的现状。企业匹配追溯体系需要建立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库,条码扫描打印等软硬件设备,一般小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对于大企业,追溯是一种长期的投入,短时间看不出来多大的差别。就是说企业投入了,前期的收益并不如想象中好,因而早早放弃。而追溯标准不统一也是追溯系統收效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推广的部门不同,标准不统一,也减慢了推广的进度。

3 解决方案

食品流通追溯系统在各部门各省市之间的标准,进度各不相同,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追溯系统在全国的发展进度。所以首先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统一信息采集指标、传输格式、编码规则、追溯规程等技术标准,以实现全国各地追溯体系的兼容和整合。标准统一,追溯系统就可以方便使用,且民众查询与政府监察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另外建立完善的制度也尤为重要,追溯系统如今企业参与度不高,民众热情也不高,大都可能因为相关的法规制度没得到完善,一些企业不开展追溯体系也不会有任何惩治或损失,所以需加紧健全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分企业、分产品开始统一追溯要求,逐步实现纳入追溯范畴的食品。我们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立即做出响应,快速追溯到源头并妥善处理。食品流通追溯系统只有在标准统一,制度完善等条件完备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发展起来。

4 结语

早在21世纪初,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完善了食品流通追溯系统,中国如今也在加速进入这一行列,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建设追溯系统,武汉市如中百,武商等大型超市开始试行追溯系统了。诚然,食品流通追溯系统一旦完全建成体系,不仅让消费者参与到食品监管中来,更可以监管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从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数量与规模。

参考文献

[1]窦业伟.基于RFID中间件的食品追溯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何福.流通环节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9.食品追溯平台 篇九

MAP平台能够进行灵活的图形化配置,可根据业务发展随需应变。平台具有动态智能分析功能,支持工作流管理全过程,将工作流引擎纳入业务处理的核心机制,形成了自动流程的驱动。MAP平台以业务逻辑为驱动,提供了综合性的开发和应用平台,开创了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并提出产品和服务完全分离的新型信息化运作模式。精彩推荐 Google的云计算技术实际上是针对Google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而...中国民企500强 苏宁联想进三甲黄光裕的后手:国美电器商标权面临收回风 国美新悬念:那个女人有多大威力? 从汽车IT到家电 比亚迪扩张留下焦虑综合空调业10年榜首易主 美的首超格力 黄光裕二审维持原判14年 妻子杜鹃改判缓 冷冻食品为热情世博降温

历时6个月共计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客流量将达7000万人次参观,这对高标准、高质量的食品需求提出挑战。而冷链物流就是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种物流系统。

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冷链食品不但要求保鲜,还要特别注意安保环节,而世博会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危及参观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世博会的正常进行,整个会程不能有丝毫松懈,这使得世博会冷链物流相比其他普通冷链物流,有更大的压力和更高的难度,对于参与世博会冷链配送的企业也有更高的要求。

冷链系统事关民生

冷鲜食品由于其特殊性,本身就对流通链上的各个环节要求很高。博科资讯副总裁武兴兵慎重地说道 “冰淇淋如果融化,即使再冻上也不能称为冰淇淋了,而是牛奶和冰晶的混合物”。其实,很多冷冻产品都存在这个问题,一旦解冻即使再次冷冻、冷藏,都会改变食品的原有口感,甚至导致食物腐败。

“中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任务相当艰巨。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虽较过去有了明显改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孙咸泽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说。

孙咸泽还表示,到年底我国将对31个城市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品种监测涵盖粮、油、菜、肉、蛋、奶、鱼及其制品。年内,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全部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

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事关国民健康,来不得半点虚假,维护食品安全成为关注民生的一件大事。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冷链技术的应用和冷链系统的完善。

国家部署提升冷链物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介绍,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6个专项规划的制定,分别是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应急物流和商贸物流专项规划。另外为拉动内需,国家 4万亿投资计划中,物流业也争取到部分资金,全国共有232个相关项目,带动社会投资约300亿元。

7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规划还明确了七大任务和八大工程。其中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立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和系统追溯系统工程是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保证食品药品运输安全的必要手段。规划还强调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26个国家部门和相关协会相互合作,规范引导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其中工信部和科技部从物流信息化方面、财政部从农村物流服务专项资金方面、银监会从物流金融方面,都对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进行了专项部署。食品可追溯是保证

近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表示,今年将在全国着手开展食品安全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主要以肉品、蔬菜为重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率先在全国36个大城市以及部分有条件的城市建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机制体系,形成可倒追机制,提高肉、菜的质量安全和管理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服务。

据博科资讯总裁助理、资深物流信息化专家王颐中介绍,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应把握 “宽度”、“深度”和“精确度”三个维度。宽度,是指所包含信息的范围,射频设别芯片应记录哪些字段,如保质期、相关责任人、冷藏库和全程运输的温度等。深度,则指向前或

向后追溯信息的距离。比如,动物饲喂的饲料,结合追查责任的要求,可以做到是追溯到全部饲料原料的产地,还是仅仅追溯到混合饲料的供应商。精确度,是指可以确定问题源头或产品某种特性的能力。例如,牛肉中价值较高且单独包装的部位产品需要做到追溯到个体,而一些价值较低且混合包装的产品只需要追溯到生产批次即可;肉类中的鸡肉,由于屠宰量巨大,个体标记困难,每批饲养的环境、饲料条件相差不大,只需要追溯到饲养来源批次即可。因此,应根据不同食品要求建立各自高效、实用的可追溯系统。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流通领域安全重要工作,商务部还将加强生猪屠宰、酒类流通和餐饮业等重点行业的管理。严格屠宰企业的准入制度,推动生猪屠宰管理的根本性转变,鼓励引导生猪屠宰场全面实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提高肉品质量的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实现酒类流通全过程的管理,全面提升酒类流通行业的管理水平,督促餐饮企业建立监管制度,加快推进主食加工配置的改造和建设。

“构建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各类食品市场建立食品经营者协议准入和管理制度,以及明确市场开办者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是建设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基础条件,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根本意义所在”王颐中如是说。

射频技术是关键

射频技术(RFID)是“物联网”基础支持技术,射频技术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因此在冷冻食品供应链上,采用RFID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很大。

博科资讯副总裁武兴兵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建立可追溯系统,为食品建立“从地头到餐桌”的完整档案,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让公众明白、放心消费,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还可以成为政府有效的监管方式。

由于追溯系统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还有追溯条码、信息对接等成本投入,带有可追溯码的蔬果多是生鲜中的“贵族产品”——有机蔬果。这些可追溯蔬果多出现在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在蔬果中的占比不超过10%。

超市卖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可追溯食品多是价格较高的生鲜食品,正在推广的农民直供可以强化普通生鲜食品的可追溯性,使普通菜也能找到生产源头,把“贵族化”的蔬果“平民化”。

博科实施专家强调可追溯机制的关键是,要使产地——供应商——超市等环节实现信息对接,从而做到整体产业链条上的信息对接,从供应链的源头到销售终端建立一套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查询的通用机制。

“当然,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想要大面积推广食品可追溯制度,一定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出台,可追溯期多久、食品样品保存期是多久,都应有明确规定”。为了实现可追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要求,供应链上的所有食品企业保留其产品的直接供应商和直接客户记录,根据产品保质期不同,记录必须保留6个月至两年不等。明确的法律依据加之多层次的食品监管机构及体制外监督力量,才可以实现对各种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众所周知,中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中国的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近5千万吨,猪肉产量和消费量都是世界第一位。生猪屠宰作为整个猪肉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担负着为老百姓提供放心安全猪肉的重任,所以加强猪肉生产的监管,确保肉品消费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

系统整合才是王道

据悉,博科资讯在多项技术应用的融合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将RFID温度标签技术与GPS技术、冷链信息系统相融合,运输过程中货物温度记录数据读取之后将自动上传至温控数据信息平台,客户可以随时上网下载与之相对应的记录数据,从而实现货物在途信息查询、实时温度监控和地理位置跟踪,这将填补冷链运输环节温控的空白。

记者深入了解到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共建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获交通部正式批准。交通运输部在批复中指出平台将全面提升物流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开展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工作将十分必要。

有消息称,博科资讯精心打造潜力研究八年之久的MAP V3.0将于近期发布。它是中国基于SOA技术架构管理软件平台的典范,其最大价值在于适应中国企业快速成长需要。MAP平台的开放构架和自主预配置保障企业业务快速发展,通过动态管理策略链帮助客户构建生态型组织架构和全生命周期系统框架,是中国第一个可成长开放架构的自主平台,在国内拥有最高端、最广泛、最成熟的客户群体。

MAP平台能够进行灵活的图形化配置,可根据业务发展随需应变。平台具有动态智能分析功能,支持工作流管理全过程,将工作流引擎纳入业务处理的核心机制,形成了自动流程的驱动。MAP平台以业务逻辑为驱动,提供了综合性的开发和应用平台,开创了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并提出产品和服务完全分离的新型信息化运作模式。

上一篇:党课讲稿做讲规矩下一篇:研判预测需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