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乐鉴赏(精选8篇)
1.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篇一
一、比较巴赫与亨德尔的音乐风格:
@巴赫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最大的成功是创立了平均律和对位法。1.巴赫以创作宗教音乐为主,而亨德尔的音乐以宫廷内的世俗音乐为主。2.巴赫的音乐庄严,追求逻辑和理性,亨德尔的音乐注重辉煌与华美。3.巴赫音乐复调性强,亨德尔则更倾向于主调。
4.巴赫一生没有出过德国,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取得很耀眼的荣誉和名声,并且生活相对艰难。亨德尔则是历游欧洲各国,在皇家工作,是宫廷大乐师。在当年,贝多芬评价亨德尔说:“所有大师中无可企及的大师”,“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愿意在他的墓前脱帽下跪。”。亨德尔出身于中产阶级,并在中产阶级首先获得权势的地方供职。他宫廷歌剧转向神剧象征着社会的巨大转变,他以此成为新的中产阶级文化的一位建筑师和现代公众弥撒曲的创造者。和巴赫一样,他立于欧洲音乐的主流,将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的因素吸收到他的艺术中。巴赫和他作为晚期巴洛克代表人物互相补充。巴赫的艺术是内省的;亨德尔是个外向好动的人,巴赫在管风琴阁楼中作狂想曲;亨德尔是个庭臣,巴赫是个一丝不苟的艺术家,他使其所接触的每一种形式趋于完美;亨德尔写歌剧总是一挥而就,是一位杰出的即席作曲家。巴赫是一位精雕细刻的大师;亨德尔创作起来笔触挥洒自如。巴赫以神秘的眼光注视着未来的世界;亨德尔赞美这个世界的壮丽和权利。两个人都受伦理的理想鼓舞。但巴赫是一位路德教徒,亨德尔却是一个启蒙主义者,他的道德观念不受教条的束缚。
他们以及拉摩和维瓦尔蒂在他们那个时代都取得巨大成功和享有享有巨大成功和盛名;他们凭借着技巧、笃诚和富于想象的内涵来写音乐,这些音乐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都处于同时代的对位风格与主调风格矛盾取得和解的时期。都擅长于创作器乐和声乐作品,他们都知道音乐思想的新趋向,虽然没有一个在他自己的音乐中进行了深思熟虑的革命,他们都在晚期巴洛克已确立的形式和风格范围中创作,他们的创作力主要在于以一种独特的最佳途径来从事这些公认的事情。巴赫除了歌剧之外,将晚期巴洛克音乐的所有形式都作了成功的尝试。亨德尔则优于歌剧创作。亨德尔最大的贡献是在巴洛克因素之外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歌剧。
@ 巴赫音乐特色是复调,这是他不变的因素,无论是创意曲还是平均律赋格都给后人留下了重大的意义,影响了德国音乐文化甚至是世界300年。
亨德尔则多样化一些,变奏,咏叹。宗教形式的清唱剧的开端到歌剧,管弦乐的延伸发展,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亨德尔,《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处于同一时期,甚至是同一年出生,一个是有名的巴赫音乐家族。一个是小城镇家庭,但却有着不同的经历。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亨德尔一生的主要功绩: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在巴洛克音乐里。
能和巴赫并肩的大概只有亨德尔。相比巴赫身后的寂寞,亨德尔却在他生前就享有了崇高的声誉和富足的生活。亨德尔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与神剧,其崇高壮丽、表情生动、富有创新精神和感染力的艺术特点在这些作品中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
@ 巴赫(巴哈)(1685~1750),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亨德尔是清唱剧之父
亨德尔从30年代开始创作清唱剧。他的清唱剧使用英文歌词,由英国人演唱,是一种为英国观众而写的新型作品,但上演之初并不成功,只是经过了十多年时间,才受到普遍的欢迎,亨德尔在英国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华,而是翻译作赞美主。)的句号。
二、说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交响乐发展历史上各自的地位及各自的贡献有那些?
海顿:奥地利
莫扎特:奥地利
贝多芬:德国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一生只有九部交响乐。他的九部交响曲的风格发展恰好体现了他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是他革命精神的完美体现。贝多芬的交响曲以表现革命斗争的英雄为中心,这在当时最能激动人心。他的创作的构思之宽广,形象之宏伟,感情之深邃,对比之鲜明,都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形式;同时,他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的奏鸣曲形式又各有其特点。他对奏鸣曲形式的处理,在音调和形象上都达到了内在的统一——他不仅在一个乐章的范围内使各个主题形成相互间的统一,而且在整个套曲的不同乐章中也是这样。例如,《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英雄性号角式的音调,也在其他乐章中出现,《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甚至起了主导动机的作用。他还把歌剧创作的戏剧性手法应用到他的交响乐创作中去,使交响曲成为一种深具戏剧性的器乐体裁;他把交响曲中原来的小步舞曲乐章改为诙谐曲,扩大了表现力的范围。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
从音乐史的角度而言,能同海顿相提并论的并不多。他确立了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交响曲的规范,新时期的清唱剧,室内乐形式……将罗可可时期的审美情趣和作曲方式更明确地典范化进而开创了古典主义的巅峰时代。他最伟大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海顿有“交响乐之父”的美称,为后经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开花结果的古曲乐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规矩的和声和转调,自然音阶的旋律写作,分散和弦基础上的动机与主题,均匀对称的乐句和平衡的曲式,这些是大部分海顿作品的特征,也是古典时期中庸限制的审美典范。
三、贝多芬的交响乐有哪几部及他的人文精神和音乐个性?
一、C大调《第一交响曲》
二、D大调《第二交响曲》也被阿贝称作“英雄的谎言”
三、降E大调《英雄》
四、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
五、C小调《命运》
六、F大调《田园》
七、A大调《第七交响曲》
八、F大调《第八交响曲》
九、d小调《合唱》也称作《欢乐颂》,因为阿贝将《欢乐颂》用合唱的形式写进了《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即:九部交响曲:
一、继承先师传统——第一交响曲
二、摆脱死亡的阴影——第二交响曲
三、属于英雄的时代强音——第三“英雄”交响曲
四、青春的礼赞、生命的高歌——第四交响曲
五、冲破命运的枷锁——第五“命运”交响曲
六、回到大自然——第六“田园”交响曲
七、疯狂的交响舞蹈——第七交响曲
八、快乐应该属于音乐——第八交响曲
九、经久不衰的欢乐颂歌——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个性:贝多芬的交响曲大大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节奏:节奏有时不按小节节拍,出现切分音,弱起,强弱对比强烈,这些都是贝多芬在节奏上的创新,不再严格遵守严整的节奏,而是随音乐的要求而相对自由。
歌唱性的管弦乐:贝多芬有着出色的旋律天分和技巧,善于创作如歌般的旋律。他丰富的配器也大大提高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
和声技巧的革新: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和非常规的和弦进行,强烈的戏剧性对比也是古典主义的规范中不可想象的。
慢乐章的位置变化(No.9),消失(No.5,7)。第9交响曲2,3乐章位置倒置,慢乐章变成了第3乐章;第5,7交响曲没有原来严格意义的慢乐章,只有小快板速度的第2乐章,旋律线延长而类似于慢乐章。
突破了奏鸣曲式的限制。主部副部的对比鲜明;发展部规模变大,可以占到整个乐章的1/3以上,在发展部当中出现了呈示部中没有的因素;引子介入乐章,出现在发展部和再现部当中,甚至参与发展部的发展;尾声很长。
配器的变化:新的乐器的使用以及交响乐队的规模变大。
乐圣贝多芬集古典大成、开浪漫先河。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进社会思想,成为他
创作的思想核心,贝多芬是第一位把音乐艺术和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的音乐家。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喜欢听农村乐师们奏乐,并将此体现在创作之中。
欧洲古典主义作曲家音乐中的民族民间因素,是他们的启蒙意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他们接近现实生活“到民间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完美和谐。因此可以说古典主义音乐
中的民族民间特征是一般性的,并没有其他别的意义,是启蒙意识和民主精神的自然流露与反映。
三、浪漫乐派音乐深深植根于各自民族音乐传统基础之上。
人文精神:.在波澜壮阔的世界音乐史上,贝多芬无疑是一个最响亮、最伟大的名字,即使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他也是少数几个罕见的伟大人物之一。而贝多芬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其超凡入圣的音乐才能,更在于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力量,他已经成为人类激情与力量的化身,成为人类以顽强的意志同命运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象征。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罗曼罗兰笔下的不朽形象——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少年时代就是完全以贝多芬为原型而创作的。不幸的童年生活对贝多芬的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他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留下了永远无法弥合的创伤,使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和紧张思索的习惯。但是早年的苦难生活没有把他压垮,反而在他心里激起了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情感,一种对生命、对宇宙宗教般的深刻体验。伟大的音乐在他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开始骚动起来了。苦难塑造了贝多芬反抗的性格、倔强的意志以及那雄伟的力量,而这些是他一生都在表达的音乐主题。贝多芬说:“我不是靠一篇论文一举成名的,从儿时起,我就努力理解历代贤哲们的思想,为的是使自己博学起来。艺术家应为推进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否则就是一种耻辱。”他几乎没有业余爱好,似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充实完善自己,使他的一生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学习,不断成熟的过程中。
贝多芬是自信的,他的心里充满了对于成功的渴望;他知道自己的意志所在,相信自己的力量。真正的天才是不会甘于平庸的,他必将在自己的创造中获得不朽的生命。正当贝多芬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厄运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耳疾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犹如画家双眼失明一样。贝多芬在精神上遭受到巨大的摧残,他一度想要自杀。然而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使他度过了精神危机,苦难使他的音乐创作得到升华。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只要我做一天上帝最不幸的造物,我就要反抗一天。”此时,他创作的《命运交响曲》把英雄人物的这种内心斗争,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直至最后取得胜利的思想的复杂过程全面地展现出来。如果说《英雄》是贝多芬交响乐创作的一座丰碑,那么,《命运》无疑是交响群山中的又一座巅峰。贝多芬是一位精神的英雄,是“心”的领袖,是生活的绝对强者。他的音乐如此惊世骇俗,如此博大精深,让生命的伟大意义超越个体,穿越时空,而臻于无限。实际上,《命运交响曲》的音乐发展的全过程是和在贝多芬的许多其他作品中可以看到的方向是和谐一致的。简单的说,这个方向大致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和斗争上升到欢乐和胜利。贝多芬的交响曲构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争取自由、欢乐和胜利不是为了个人的这一感情的抒发,而是把它看作是为全人类争取的权利。
2.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篇二
1 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1.1 提高学生了解文化的热情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 将语言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当中, 能够强化学习者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 这与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相契合的。更为重要的是, 这也有利于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画面性的电影在学生语言听力方面具有较大的帮助, 和同样的听力材料相比较, 前者对于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声音与画面的双重作用之下, 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在一些电影当中, 存在着较为夸张的对白和动作, 以及相关图片的辅助性作用,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强化理解, 激发兴趣。
从英语教学方法这一层面上来看, 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直观性。开展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就能够完全符合这一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音像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相应的语言信息, 使得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
1.2 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
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来看, 教师对于西方国家文化的介绍相对较少, 即便是能够意识到西方文化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却依旧存在着讲解较为死板、抽象、笼统的情况, 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彻底地领悟其中的道理。但是电影当中所反映出来的往往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当中最为直观的生活, 借助于西方电影鉴赏课程, 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西方文化,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当中存在的弊端。因此, 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 需要有效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的原则。通过对于西方电影的鉴赏, 学生在受到感官影响的同时, 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就能够更为全面而灵活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说, 学生对于“你很酷”这句话进行翻译的时候, 往往直接反应成“You are very cool!”, 但是, 可以在英语鉴赏课当中, 学生试看《小鬼当家》中的一个片段, 学生在相应的片段当中, 能够听到“You are extremely cool!”这句话, 这样就能够对于地道的语言产生深刻的印象。
1.3 形成语境化教学
语言教学一旦与语境脱离开来, 那么必然会使得学习者陷入到一个学习的盲区当中, 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语言知识。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当中, 采用的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本土电影, 其中所蕴含的知识不仅丰富, 而且在实现语境化教学的过程当中, 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譬如说在美国电影《欢乐满堂》当中, 一个明显的亮点就是一些笨拙可爱的角色, 所以, 在这种语境之下,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俚语当中“狗”的意思是褒义的, 譬如说“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2 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中的运用策略
2.1 正确看待西方电影鉴赏课程的作用
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 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视方面英语课程,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绝大多数高校对于这一类的课程并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树立方面,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 都有待于加强。而对于一些并非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即便是有兴趣学习这一课程, 但是由于专业上的限制, 其并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性的培训。基于此, 学校及教育者应当对于这门课程予以一定的重视, 使得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重视西方电影鉴赏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西方电影鉴赏课程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 二者共同作用, 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 应当重视二者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在课程的安排上面, 应当根据传统专业教材的内容, 选择相对应的电影来鉴赏, 二者相互补充。在这一过程当中, 还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
2.3 创造真实情景, 挖掘学生理解力
在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当中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能够有效地将西方文化呈现出来, 进一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结合电影当中所剖析出来的社会现象或者是人物关系, 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 这就能够有效帮助改进学生的语音语调,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部分内容的背诵, 对于其中所涵盖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事实上, 影视教学本身就蕴含着较为原始的口音和相对真实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有效地激发, 其语音运用能力也必然会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
3 结语
总的来说, 英语电影当中所蕴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并且具有较为鲜明的文化特色, 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有效借助西方电影鉴赏课程的优势,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对于教师来说, 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活动, 加深学生对于电影内容的理解, 潜移默化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庄章玉, 王庆萍, 戴丽凤, 等.欣赏英文电影培养学生英美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6 (11) :133-134.
[2]常俊跃, 金琳, 刘诗宇.国别文化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J].语言教育, 2016 (2) .
3.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篇三
20世纪之前,最早被带到西方的中国家具包括一对漆器的折叠椅,在16世纪时进入西班牙皇室,另外还有大约在17世纪晚期送给德国贵族的大黄花梨木床。许多其他的记录也确立了中国漆器的屏风、小家具、器物等在17世纪欧洲已经存在,但是它们离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家具收藏”含义是不搭界的。
那时的家具,实际属于当时商品贸易的一部分,这些商品包括香料、丝绸、茶叶、瓷器等等,它们被运到欧洲的贸易中心,目的是赚取一些利润。在17世纪,这些家具只占非常小的一个比例,相当于我们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为贸易而生产制造的产品。在早期贸易里,之所以中国家具比较少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它们的体积非常大,需要组装,而且经受不住长时间的海上运输,而其他产品运输起来则更容易,并且利润更高。
中欧之间的贸易从16世纪迅速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贸易中包含的物品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作为贸易产品,当时的家具大部分不是按照中国本土家具的外形制造,而是糅合了东方和西方不同的风格,它们融合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主题、时尚的设计、漂亮的木制、成熟精美的漆工……因此在西方非常受欢迎。但并不是这些家具激发了20世纪西方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兴趣,在17、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的西方市场还没有形成中国明甚至早清家具的规模收藏。
当时的中欧贸易做出的贡献是普及了中国式的设计。大量的瓷器、丝绸、香料、茶叶和其他的商品被运到欧洲后,被有钱的欧洲人抢购一空,中国式样的设计也被优秀的家具工匠用于皇室的宫廷里,比如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奥普斯塔斯二世的皇家宫廷。无数的贵族也存他们的客厅里摆上中国式的家具。他们确立了非常良好的范例。而且这个范例被社会上每个拥有财富的人所效仿。
随着欧洲有钱贵族对新设计、新风格的渴求,西方的家具工匠师将目光投向了日本和中国。他们将具有亚洲风格的装饰融入到西方家具里,从瓷器、漆器、丝绸幔帐里汲取了中国式的设计融入进他们的作品中,这种融合的结果最终形成了一种中国风的艺术风格,在18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风格在欧洲家庭、工匠制作坊里占据了主要地位。
尽管从18世纪时开始,家具就已从中国向西方出口,但是直到19世纪,出口家具的数量才增多起来。当时的香港、广州、上海都成为主要的贸易中心,主要出口的家具都是一些漆器家具,与18世纪已经确立起来的式样相一致。但到19世纪后半期,硬木家具开始成为从中国向西方出口的家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876年在费城举行的百年博览会,1892年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哥伦布博览会的记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硬木家具的身影。它们非常耐用,而且融入了中西方的设计,被中上阶层所购买。
在市场方面,中国家具得以走入世界各地的藏家眼中,与纽约有着紧密的关联。当时的纽约正在转变成为世界主要的艺术中心,在香港的中国家具经销商把中国的家具卖给西方的收藏家,这些西方收藏家又通过纽约公众的拍卖,把他们收藏的产品卖出去。当时在纽约一年两次的亚洲艺术周拍卖会将中国的家具展示给全球的观众,使得全球对中国家具的兴趣国际化。中国古典家具的拍卖在《纽约时报》等出版物里经常会有相关的专题报道,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家具更加浓厚的兴趣。
19世纪中期到晚期,西方最早的艺术博物馆开始成立起来。在伦敦,1857年成立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在纽约,1870年成立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876年成立费城艺术博物馆。中国传统家具和其他装饰性的艺术品都被收入到这些博物馆,作为文化制品进行展出,成为传播关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媒介。19世纪晚期,仍没有出现大量收藏明或早清家具的博物馆或者私人收藏,但是,接下来的20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随着现代交流、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对于中国家具的认识在欧洲也不断增加。随着博物馆的收藏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那些私人收藏者也开始想得到与博物馆收藏类似的产品。通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公众对于中国其他艺术品形式的支持开始扩大,而且这也促使一些专业出版物出现,这些专业出版物的重点就放在一些精美、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上。
原来阻碍不同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地理障碍迅速消失了,专业出版物的出现时机与传播、交通的进步同时发生,这两样使得人们在史上第一次开始能够安全地进行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长途旅行。过去需要几个月才能实现的旅行,在几周内就可以完成了,大众的传播使得世界各个角落联系起来,过去对于西方来讲根本无法到达、遥不可及的亚洲变得朝夕可至。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比较富裕的西方旅行者干脆到北京或者在中国其他城市开始居住,并为他们的收藏搜罗藏品。尽管他们曾经在中国的二手家具市场里看到一些硬木家具,但是他们对关于中国家具所产生的理念仍然来源于他们原先在欧洲、美国举行的博览会上所看到的漆器家具。
西方的收藏者在20世纪20年代到达中国的时候,他们认为看到的最精美的家具应该是漆器家具。尽管他们可能不了解其质量到底怎么样,但他们认为了解什么样的家具代表潮流所向。对于他们而言,漆器家具应最为流行,他们认为中国的漆器家具代表了精美、复杂、典雅,正如法国、英国18世纪的家具一样。那些西方的收藏者在中国买了任何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东西,比如华丽的漆器组合,柜、屏风、桌几、大小的凳子等等,他们买各式各样的东西,而且买回去后或者作为私人收藏,或者通过世界的艺术品经销商进行销售。
在1930年以前,仅在非常少的西方收藏里,才包含18世纪或者更早一些时期的中国硬木家具。和硬木家具比较起来,漆器家具就不一样了,在那时有无数的漆器家具实例出现在公众、私人的收藏里,出现在拍卖行里,在收藏者指南、杂志以及那些描述代表最时髦趋势的社交杂志里。
这个状况至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一个完全的转变。帕克若乐斯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探讨了东方家具发展的演变,以及这些观点如何受到西方观点的影响。当时有一些作者像奥
丁、哈勃特等几乎完全忽略了中国的硬木家具,他们对中国漆器家具赋予大量溢美之词,而且他们对中国漆器家具进行了大量的介绍。而另一位重要人物古斯塔·埃奇(音)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视角,他于1944年出版了《中国黄花梨图考》,把中国硬木家具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在西方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前完全统治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中国漆器家具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必须与一些中国“新”类别的家具(硬木家具)开始享有相同的地位。当时埃奇著作出版的时机再好不过,虽然他的作品读者非常少,但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巨大。20世纪中期的作家、理论学家、设计师、工匠等具有指导地位的人非常喜欢埃奇提出的观点,他们把非常简单、没有装饰的硬木家具与高尚的道德联系在一起,而且与现代设计联系在一起。埃奇提出的观点。与当时居住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的西方收藏者发生了共鸣,那些居住在中国北京或者是其他城市的收藏者们买了很多硬木家具的实例,并且最终把它们带到西方。
这些硬木家具看起来非常时尚,而且在具有现代风格的家里摆起来非常漂亮。因为中国硬木家具还有其他优点,比如量多、能买得起,而目比起尺寸非常庞大的漆器柜子、屏风来讲要小得多。当时住在中国的使节代表、教授、医生、传教士都能够买得起这些古董的硬木家具,他们不仅将这些硬木家具和其他器具带回到美国、欧洲,同时也带回了对硬木家具的喜爱。这样带来的影响是——原来这些博物馆的收藏核心都集中于一些中国漆器家具的实例,到1950年后,例如艾德基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几乎所有博物馆都把注意力转移到收集中国硬木家具实例中。虽然当时在欧洲的情况并不完全雷同,但欧洲的博物馆也开始注重收集硬木家具的实例了。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王世襄先生两本巨作的发表,中国家具市场开始发生变化。王老先生的著作就像埃奇发表的作品一样,使得一些西方家具收藏者开始重新思考以前的想法。在这两本巨作中王世襄指出,在中国硬木家具这一大类里还有许多不同的派系,中国的硬木家具既包括简单朴素,又包括雕饰繁缛的家具,他不但介绍了那些非常漂亮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看起来笨拙的家具,而且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明朝时期出产的家具都是好家具。他还认为过去人们认为的一些明朝制造的家具,事实上有可能到了清朝才制造出来。
王世襄先生的著作就像40年前埃奇发表的作品一样,读者并不是很多,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时的艺术品经销商立马做出响应,他们从中国内地买了硬木家具的实例带到香港、新加坡或者是其他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中国的家具(主要是硬木家具)开始出现在拍卖行、经销商的画廊里,出现在大众市场传播的报刊上。当时的收藏家们都非常积极地收购各式各样的家具实例,大量的家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被卖给了西方的收藏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举办了大量的探讨研究中国硬木家具的研讨会,1992年,专门关注于中国硬木家具的第一个国际研讨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些商务、学术的研究对于西方对中国家具主题的兴趣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因此在纽约、香港分别设立了两个中心。
在香港的中国家具经销商把中国的家具卖给西方的收藏家,这些西方收藏家又通过纽约公众的拍卖,把他们收藏的产品卖出去。当时纽约正在转变成为世界主要的艺术中心,在纽约一年两次的亚洲艺术周来拍卖会将中国的家具展示给全球的观众,使得全球对中国家具的兴趣国际化。当时的拍卖记录不断地成为各大报刊的标题或者是头条消息。这些中国古典家具的销售在《纽约时报》等出版物里经常会有相关的专题报道,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家具更加浓厚的兴趣。随着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信息不断充实丰富,西方收藏者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家具的供给开始变得越来越少,而不断缩小的供给,不断上升的价格,产生了对新收藏的需求。
在1990年以后,随着关于中国家具的大量出版物、文章发表出来,中国古典家具被认可为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明清家具的复制品开始在很多美国、欧洲知名的家具店出售。
目前的西、东方收藏者不时还会就具体什么是“中国家具”的概念争论不休,毕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西方的收藏家根本就不收集中国的硬木家具。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收藏者越来越多的参与,古典家具的价格变得强劲。
4.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篇四
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教材和实际操作间的问题
现在我们高中音乐教师面对的问题是种种原因造成的现态高中生与新教材的衔接。初、高中教材体现了教改理念但有些内容衔接不够紧扣,其他学科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共性的问题:内容多、容量大、跨越大。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课程定位”、“学时及开课率”、“ 应试化倾向”、“ 传承式教学”等原因,(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几乎是普遍的做法。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喜欢“音乐”(局限在他们自己的范畴内)而不喜欢音乐课。当然这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因为音乐毕竟不同于音乐课,音乐课是一门学科,是一门让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音乐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修养和情趣的一门学科。要达到课标的较理想化的目标,针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音乐鉴赏”内容的主流部分是一个重点。而现行高中音乐新教材“音乐鉴赏”内容的主流部分落在“古典音乐派系、民族音乐文化”上,在一般的城市或农村,面对普遍音乐修养只来源于生活媒体的积累,音乐欣赏的兴趣点落在时尚、通俗层面的高中生,如何让他们有兴趣去接受要达到理想化的课标所必须的教材主流部分内容呢?在欣赏上对于喝灌了水和饮料(通俗和流行)的现高中生来说,如何让他们与酒(古典)衔接,慢慢接受酒的醇美与芬芳呢?一般平时能听到看到的公开课均是精心设计,内容完整(至少单独成品),创意鲜明,选材个性的一堂课。而学生的修养不来源于一时的公开课,是在于日积月累,这是一个天长日久的工程。新课标、新教材、怎样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喜欢更多更高更广的音乐,怎样让喝惯味觉直观的饮料的学生有兴趣来品陈年老酒,此时的教师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演和角色,古典音乐的教学是让学生积累音乐文化提升音乐欣赏修养,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较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过程,日积月累,教师的这块工作讲得大一点,关系到民族情趣、品质、修养的树立,有意义,有挑战,可塑可造,任重道远。
古典音乐之所以未被历史的洪流淘去,保留至今,必有其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所在。而解读音乐之高雅,我想,不仅仅在音符、旋律、节奏中,更多的是音乐中所体现的人文的精神力量、作曲家内心的情感、时代的缩影。在高中新课改的进程中,高雅艺术,也是音乐鉴赏模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新教材中,从第七单元到十二单元,就是围绕西方音乐为主线展开了一个丰富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画卷。通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把学生引进高雅艺术的殿堂。而高中生,无论是学业还是情感上,都属于萌动、困惑、倍感压力的时期,流行音乐的浮躁或许能让他们精神上有一种宣泄和释放,而古典音乐,在我看来,可以抚平一些狂躁,带来心灵的安慰,或是有一种激昂的振奋与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接受不同的声音,让他们自由的选择,让音乐成为快乐,让艺术成为品味。”如何把学生带进古典音乐这个芬芳醇美的经典世界是我的努力也是本新教材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一、良好开端——西方经典音乐六个单元课程的总启始课
首先,我是创设了一堂启始课,此启始课开在进入西方经典音乐六个单元之前,本着两个目的:
一、“炫” ——让学生对西方经典音乐的大致发展过程、派别、地位、名人名著有个初步地印象;融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印象主义、20世纪现代主义等派别于一体,让学生胸怀一个即将要进入高层次、大规模的经典艺术领域的宏大激情。此课应该是一堂跨越三个世纪,纵贯世界古典音乐各大派系,集大量音乐名人名著,华丽丰富,用经典、著名、个性、魅力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在进入西方经典音乐大门前热血沸腾的一节课。象古典主义部分,教材中只用贝多芬来覆盖,而贝多芬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代表,并不能涵盖古典主义,所以在这个启始课中可以把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和特征提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派别印象,而在贝多芬一课中就贝多芬对古典主义的发展,立足于他的精神境界来感受作品,有了进一步展开的铺垫。
二、“悬”——运用最个性、经典、传奇的一些典故、作品等制造悬念,“且听下回分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用通俗钢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和人声版的这个作品导入到巴赫的原作,可以在这节课中埋下伏笔,让学生有期待着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这堂课中听到原作,听到管风琴的演奏,有欲望去接受老师所说的原作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巴赫的天才创作,为欣赏用了两个合唱队,几个乐队的《马太受难曲》埋下笔伏,为对主、复调音乐和24平均律的了解打下基础。(附:在主、复调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最通俗的谱例来说明,例《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比较容易接受)。甚至可以利用一些音乐笑话刺激学生进入古典音乐大门的兴趣;也可用音乐笑话来激发学习热情,学生觉得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定的音乐修养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交际等等,也许这样的手段似乎不是很正点,但只要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未尝不可的。亦可用一些名人(不可思议,常人无法理解)的感受、评价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热情》的创作背景:据高尔基回忆说,有一次列宁听了《热情奏鸣曲》以后说:“简直不知还有什么能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真想每天都听它一次。真是了不起的、超凡绝俗的音乐。我一直自豪地、也许是天真地在想:人们竟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由这样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想到底什么东西,有那么大魅力,有那么夸张吗?为进入轨道式教学作绝对的积极的铺垫。可以说这是在给学生一个大概里程框架的同时又哗众取宠的一堂课。
二、趣导的多种手段
如何让高中生在经典音乐中体会音乐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培育他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其实,在课程中,每一位音乐大师,他们丰富的阅历、创作的激情、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等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讲述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逸事、个性、经历,除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他们作品的兴趣。用作曲家人格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由趣味渐渐转向品味。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也是欣赏音乐最好的老师。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从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从听赏音乐到鉴赏和评价音乐。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上,兴趣是一个前提式的亮点。摆噱的趣导是使一节课成功的良好开端。例如:●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一课,可以上成是集视听欣赏、师生现场表演的一堂精彩、共振、热闹的课(曾听过宁波陈华老师的“非常键盘”、无锡一中刘晓鹏老师的“肖邦与钢琴”,均有这样的成功尝试。)赏析、记忆、感受、知识、评价等都融合在一个热烈的情态中,这两堂课中,共同的一个亮点是教师都结合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亲自弹奏了《革命》等作品,现场的音乐比音响资料更容易抓住学生,使得学生对钢琴、对肖邦的作品有一份更高的欣赏激情。对教师本人能够胜任,可以完成的一些东西,教师亲自登台绝对胜于视听资料的运用;再如●象标题音乐一课,如果由文字的设悬,在听赏的兴趣上会增加很大的魅力。例如,对伯辽兹《幻想交响曲》,可用总谱扉页上的文字说明(幻想交响曲于1832年出版时,总谱上附有如下说明:“一个具有病态神经质和炽烈想象力的年轻音乐家在一阵失恋的绝望中吞服鸦片企图自杀,但因分量不足,未致死亡。在陷入沉重的昏迷中,梦见许多光怪陆离的幻影,而他的感觉、情感、记忆全在他病态的头脑中转化为一些乐思与形象。那恋人本身对他来说也成为一个旋律,就象是一个固定乐思,到处都看得到听得见它。)(哟,一个神经病的幻想啊,怎么样的音乐啊?)埋下伏笔来激发学生的体验欲望,但要把握住这节课所设计的认知目标,(即标题音乐)使其穿插于情感目标中完成;对于●民族乐派的作品,风格相对比较统一,可窥斑见豹,抓住其优美如诗的主题旋律,感受、哼唱、让学生在音乐的听觉享受上产生一个亮点是一个很简易的手段;(例如:《沃尔塔瓦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对于民族乐派,因为风格相对统一,所以我觉得根据教师本人的意向和学生的状况更换部分作品也未尝不可,这样在教师操作设计、学生接受的能够方面都能从实际状况出发。而对●德彪西和他的印象主义音乐,又是一个较前面古典主义、浪漫、民族的基础上全新的派别,对于这个章节,鉴赏立足于感受,有必要采用一种个性的手段来加强学生的体验参与,一种针对这个派别作品风格更合适的感受方式,如:“涂画感受”——在一张白纸上表现由听觉产生的通感体验,这是一个留给学生空间很大的表达感受的方式,又可抓住这个派别音乐非语意性的瞬间感受的特征、“色彩背景”——闭目静听,结合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中色彩、光线的关系,有指向性地寻找色彩通感等(详见案例)。而对●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不必强调作品的完整性,用这个时期音乐的非传统性、独特、不可思议甚至神经质特征吸引学生去听赏,所以可利用非常的一些片段介绍(比如:凯奇的《4分33秒》、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等)。这个章节的一个目的就是了解这种标新立异、个性夸张、打破传统、追求极端的音乐风格,并了解其来源于怎样的创作手法,怎样的派别(象偶然音乐、原始主义、表现主义等),又可从另一个侧面谈到这个时期音乐对后期音乐发展的推动,极端而非传统,但尚有着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当然评价自可留给学生自己,不需要结论。另外,教师的自身魅力也相当重要,专业、知识面、个性、语言风格、教学风格、教学设计等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辅助手段
5.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篇五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姓名:张雪涛
学院:计算机学院
学号: 08093556
班级:信科09-2班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摘 要] 印象派画家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印象派画家意识到潜在于自然表象中的视觉的内在真实性。与古典学院派相比,印象派在艺术创作中推崇的是人的感觉,而不是人的理智。印象派画家在艺术上表现的是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印象派对光与色的迷恋,为西方绘画技法、观念革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印象派绘画的视觉革命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印象派、光与色理论、色彩视觉、莫奈、德加、凡高
[正 文]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 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阿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塞尚等。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正是印象的表现。色彩成为了印象画作的主旋律,而整个画面的自然气氛则成为了他们追求艺术的目标。
印象派画家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印象派画家意识到潜在于自然表象中的视觉的内在真实性,他们开始觉悟。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散涂的笔触急骤地涌上画布,给画面上最暗的阴影区也带来色彩。莫奈便是第一位以他的给画深入探讨这种视觉的艺术家。1874的一幅《日出印象》导致一个新的运名称(印象主义)由此产生。在他晚年的壁画《睡莲》中,他从自然中分离出各种亮色彩运用点彩的方法加以表现。已将光与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展现在人们的是以绿色调为主色彩,画面鲜亮而且活力。完会突破了形、传统用色的束缚,更多的是随心所欲,但任不乏色彩的科学存在性。印象派的绘画为了很好的表现光对色彩生成的规律,大多运用纯色,用点彩的方法使色彩在画面上达到一种空间混合的效果,要观众也参与到绘作中来,用眼睛来调和画面的色彩,这是印象派作品的一个普遍规律。这样更有利于观众及其作品的交流。
印象派画家不单纯只研究阳光对色彩的影响,也还研究室内灯光,室内舞台光钱的魁力。德加是一个喜欢表现舞台题材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同于莫奈、西斯莱、毕沙罗,他认为“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家”,颜色使物体表面光彩熠熠,让舞蹈演员们轻薄透明的短裙闪烁着光亮,他就这样达到了作为十九世纪末标志的最辉煌的一种仙境。
凡高是最具有情感个性的画家!他的每一笔都几近疯狂的流露出他的情感的内心世界。应该说他的画上的色彩并没有脱离印象派画的客观性,只是他次这种客观加入了情感而已。心高的《星夜》显示了如何运用色彩获得强烈的表现效果。深紫色的天穹,黄色的星光,向上缭绕的绿色柏树侧影都给人一种极其不安和骚动。他的这幅画运用了许多不安份的带有色彩的线条,略不同于点彩,但其空间混合的原理则是一致的。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又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人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斗争。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印象派把精力主要用在探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上,在光和色的追求中表现内心感受,表达客观物象的美,不仅为风景画开辟了新画风,而且还由此引发了西方绘画革命。这种变革不仅是在技术层面,更主要在观念层面,那就是艺术的自由。艺术从过去“画什么”变为“怎么画”,这也是世界美术史不断争论的话题。印象派告诉我们“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这是印象派的一个成就,它引起了艺术史上对于形式的变革,使艺术不断地花样更新,使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多样。
印象派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色组合而成。如果离开了光和色彩便没有这个世界。他们还认为:画家要认识这个世界,主要是从“光”和“色彩”的观点上去认识,“光”和“色彩”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也是画家认识世界的中心,所以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光”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色彩的媒介罢了,它本身的意义是次要的!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为了对光和色的效果进行研究,印象派画家们把画架从画室搬到了露天,以便对日光——自然光下的事物进行研究,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的微妙效果。
另一方面印象派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光和色的效果上,即把光和色从事物中分离了出来。本来光和色都是依附于事物本身,或固着于事物本身的。现在它们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因素。这样,事物本身的实体感、实在性被抛弃了,由光和色所达成的组合效果来代替。所以在印象主义绘画中,事物的实在性消失不见了,一切都显得通体透亮,空灵无比。印象主义因此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即依据其调子而不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一个题材,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的方法。有些颜色不再是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或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互补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说,印象派绘画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们的画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的讴歌表现意和美。他们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绘画语言中的辩证关系,把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使得绘画变得清新明丽、生机盎然。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艺术要素,是快速跳动的音乐旋律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号。光和色是形、意、美的艺术起始点,形、意、美在光和色中成形、达意、示美。印象派画家最基本的绘画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求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亦即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五光十色描绘得惟妙惟肖,进而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光与色的表达。
印象派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而且进一步深入到绘画语言本身,展现了色彩动感、明亮的视觉感受。而古典学院派绘画只注重刻画形体,相对地不重视色彩的变化,认为光与色是两回事,色彩关系主要是用素描色彩,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以褐色或黑赭色表现物体的体积和明暗调子,用色相对淡出,仅仅是出于审美观的不同要求或者是为了作品的主题考虑。印象派绘画最突出的视觉革命就是摒弃了学院派绘画最为重视的固有色观念,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场色彩的革命。印象派画家不认同固有色,认为色彩的根源在于光,他们在直接的光线状态下观察事物,以描绘出大自然的光色变化,把握对事物的“瞬间印象”。他们改变了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采用一种符合光学原理的新画法,即按照“光谱色”选用颜料,以便充分表现大自然在阳光照耀下的复杂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里阴影也不再是单调的灰色或黑色,而是画面上物体颜色的补色。由于不再使用轮廓线,物体的外形因而模糊,这使得印象派绘画变成了光影、气氛和色彩融合之作。
6.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篇六
【摘 要】基于跨文化的视角,简要地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了赏析,并提出西方文学作品汉译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 西方文学 文化差异 鉴赏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就不难理解了。正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跨文化现象才会产生。本文从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翻译的角度,简要地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通过赏析,总结出西方文学用汉语翻译时的几点注意事项。只有更准确地翻译西方文学,才能真正提高西方文学的鉴赏能力。
一、跨文化和文学作品阅读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就不难理解了。正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跨文化的现象才会产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不用的历史背景下积淀起来的文化都有着自身独立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使人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夹杂很多个人的感情,没有办法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常常使人们忽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文学作为人类抒发情感、陶冶情操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展现着人类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利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当中,文学作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主要通过文化艺术形态加以展现,由于这一方式能够较为方便地让世界各族人民在跨文化领域展开交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流入我国,我国社会大众得对西方文学逐渐重视起来,在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上也有了较大进展。众所周知,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科学、合适的翻译是非常关键的,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曾经说过:“真正的学习语言就必须要多该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了如指掌。”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就以我国来看,虽然我国学者对跨文化文学翻译引起了足够重视,但是在翻译质量上却亟待提升。要知道,翻译不仅仅是对异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其语言艺术进行完美的解释、最大限度的还原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情与文字美感。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表述恰当得体,正确传播文化、同时还要兼顾文字的艺术性、尊重观众的审美感受。
二、跨文化阅读下对西方文学作品的赏析
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当中都富含西方特有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部著名的文学著作从跨文化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例如,美国著名文学作品《阿甘正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打开的巧克力是什么滋味的。”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往往会产生困惑,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将人生比喻为巧克力,而如果对西方文化稍加深入理解,便可以知道其中缘由。原来西方的巧克力大多为24块装,每一块巧克力的味道各不相同。但没有任何标识提示你每一块巧克力的味道,所以只有亲自品尝才能得之滋味。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描述了以为老人独自出海捕鱼的壮观场景,老人在抓捕大鱼的.过程中精疲力竭且被迫同鲨鱼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鲨鱼叼走了老人所抓捕的大鱼,只剩下空空的鱼骨。这一故事是海明威先生根据以为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所改变的,故事简洁明了,主要表现的是老人敢于冒险、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了一个恶劣环境下不可战争的桑迪亚哥的形象,这一伟大形象是西方文化中一直都较为推崇的民族精神――冒险精神。
世界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曾说过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有一个高尚的人贯穿始终,这个人就是“笑”。《钦差大臣》作为果戈理的代表讽刺喜剧,以社会冲突为剧情基础,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黑暗、腐朽和荒唐。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英雄形象,他违背宙斯的意愿为人类盗取太阳神车上的火种,宙斯知道后震怒,决定用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众所周知,在西方文学史上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将普罗米休息这一神话故事作为创作背景,如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埃斯库罗斯对宙斯与普罗米修斯间的战斗展开了详尽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勇于争斗的英雄形象,这与当时的雅典社会背景息息相关――雅典平民追求自由的斗争。同样的,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一作品中将宙斯统治被推翻后的新世界作为描述重点,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罗马统治者对人民无限制的压迫激起了作者强烈的不满,所以雪莱想通过这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环境的无限向往。
除此之外,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杜兰在《The world has not dispersed lunch》(《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小故事,美国部分酒吧为招揽顾客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午餐,但获得免费午餐则必须要购买他的啤酒。所以人们为了讽刺当时的酒吧老板写下了这句话。
三、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作品的汉译策略
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有着较大区别,主要在于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需要从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西方语言进行二次创作,在翻译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西方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习俗,而且还要尽力还原最佳的语言文字,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翻译效果。比如在翻译莎士比亚著作《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时就不能够仅仅将其作为一个人名去翻译,而是要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背景进行翻译,如“卑鄙势力的小人”。
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就可以允许回国,但前提是要自己写一份申请,申请必须在飞行员清醒的状态下才算数。”但需要注意的是,飞行员发疯后根本无法保持清醒,其本质就是相矛盾的。因此,在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当中都经常性地用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一名词来比喻尴尬矛盾的境地,而如何对这一名词进行合理恰当的翻译则是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富兰克林自传》中曾经出现过“Grinding wheel”一词,如果直译则是“砂轮”,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语境与社会背景,翻译为“上当”则更加恰当合理。其实这一次是有特定的社会背景的,富兰克林总统在孩提时期在农场上转动砂轮磨东西,有一个陌生男人夸赞富兰克林并让他帮忙磨斧头。小富兰克林非常高兴不能并帮那个男人将斧头磨好,结果那个男人在拿到磨好的斧头后一走了之,富兰克林发现自己上当了。
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上存在着巨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文化的发展。正因如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在注重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更加精准地理解外国文化内涵,利用最为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了解外国文化、传播本土文化,从而在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时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2]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7.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篇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审美教育,鉴赏方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而唐诗宋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开《唐诗宋词选读》这本教科书, 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 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 杏花春雨, 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殿堂, 你一定会目眩神迷, 流连忘返。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 年轻一代似乎越来越少吸取古人的文化积淀,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于窘境。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从新课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看,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把古典诗词当文言文教, 将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翻译成苍白无味的白话文;二是有的教师“满堂灌”, 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生平, 从思想内容讲到语言风格。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教得费力, 学生学得乏味, 对学生的古典诗歌审美培养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曾经说:“现在教古诗文像教第二外语一样, 是不行的。”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古诗文对有的语文老师来说就像是一门外语, 另一方面说明在古诗文的教法上存在问题 (这也是后面将提到的古诗文变成了一种操练的一个原因) , 以致学生学习古诗文收效不大。而高中学生尽管对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同, 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的也似乎很明确, 但远远不是古诗文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他们对语文科的学习似乎也只有“以硬对硬”, 用书面作业形式或考试测验手段来“坚守阵地”, 结果他们的古典诗歌的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枯燥的字、词、句的操练, 少了诵读, 没了感悟;少了赏析, 缺了品味。尽管学生在这种操练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收效并不大, 学生本来有一点审美情趣, 但最后被操练弄得兴趣索然, 变得十分功利。这样, 学生厌学古诗文就是不足为奇的事了。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古诗文, 收效又怎么可能大呢?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是一个从语言入手由景入情入理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传统文化, 领略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
二、古典诗词鉴赏方略
1. 感悟、诵读是起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为此, 应加强对古典诗词的吟诵, 展示其内在的韵律, 显示其音乐性, 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浸润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学中,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 在读中感悟。可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让学生在愉悦的朗读中感悟诗词的内涵, 感受阅读的乐趣, 进而喜欢阅读, 愿意阅读。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 放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同时也可作一定的示范朗读。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带着感情, 学生们会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学生感情投入, 再结合教师对意象、意境的适当点拨, 也可以播放相关情景的幻灯片或者辅以音乐, 从而拉近学生和古典诗词的距离。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感悟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 帮助学生融入其中, 从而体会诗的美感。
2. 联想、想象是介质。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载体, 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经“压缩”软件处理的“文件”, 阅读时, 需“解压”还原, 即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词中的情境并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 可以联系诗人本身, 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 (环境) , 也可以联系自己个人的生活体验, 由己推人, 分析形象。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这是一首悼亡诗, 写的是对亡妻的思念。首句写难忘, 次句写难见, 再假设写十年来自己变化之大。下面“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是夜来幽梦, “明月夜, 短松冈”是妻子安身之地。因思而入梦, 梦见妻子;因梦而料想妻子思己, 想妻子也会梦见自己。假如没有联想和想象, 没有情感体验和感悟, 词中那超越生死的人间至情是很难领悟的。一般说来, 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刘勰所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 由意象进入, 终结于言语形式。而我们的解读过程刚好相反, 我们是先从言语形式入手, 终结于意象, 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 诗词鉴赏是一个由理解到评价的过程, 而鉴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介质。
3. 鉴赏、创新是关键。
首先, 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
赏析唐诗宋词, 如果泛泛地用“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语言的生动”等语词和概念解读, 难免造成被周汝昌讥讽的“取粗遗精”的结果。我们应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比如鉴赏唐诗时能否突出其丰盛热烈的风神, 鉴赏宋词时能否突出其精微细腻的韵致?同样是唐诗, 赏析盛唐诗能否充分感受其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赏析晚唐诗能否充分领略其感时伤怀、余晖绚烂?同样是宋词, 欣赏婉约词能否体会其浅斟低唱的情韵, 欣赏豪放词能否体味其昂首高歌的气势?……唐诗宋词各自的诗化内涵和不同的形式美感, 都需要在教学中细加咀嚼玩味。
其次, 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要按照他们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 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 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编排大致以诗歌发展阶段为线索, 注重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 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 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 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
最后, 让学生明确诗词的鉴赏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诗词鉴赏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诗词进行鉴赏。诗词篇幅虽然短小, 但其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小到一个字, 大到整个篇幅, 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美。从诗歌特点和诗词的各层次结构来看, 诗词的鉴赏点有:诗歌音律美、关键字词、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意象、意境、风格等。但在这些鉴赏点中诗歌意境是诗词的重点所在, 诗词的音韵、手法、意象的运用可以说都是为营造意境服务的。
8.浅谈西方古典音乐与幼儿多元发展 篇八
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我們更多地以孩子为中心,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也必须向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发起挑战,顺应整合课程的发展趋势,关注艺术教育在五大领域中的中介作用,促进幼儿在以音乐为媒介的整合课程中的发展。
西方古典音乐因其严谨、复杂的曲式结构,悠久的发展历史,音乐本身的民族特色及其严肃的表现方式,让众多一线幼儿教师在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因难以驾驭而鲜有尝试。
一、西方古典音乐的发现之旅
(一)西方古典音乐的概念
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音乐”,确切的说应该是“西方古典音乐”,即Classical music。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界定是有广义和狭义之称。广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传世作品。狭义的西方古典音乐特指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约1750-1720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二)西方古典音乐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
音乐是文化孕育出的精华,是文化的外延。根据古典音乐的产生时期及其在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风格特点,人们通常把西方古典音乐划分为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几个阶段。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以蒙特威尔蒂、巴赫、亨德尔为代表,因为当时宗教改革风起云涌以及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这一时期的音乐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相比呈现出的特点体现在乐曲的音高、速度和力度的对比更加强烈甚至略带夸张,而且音乐的表现形式开始多样化。
维也纳古典主义狭义上是指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三位维也纳大师为代表的乐派,这一时期的音乐受欧洲启蒙思潮运动的影响,在音乐表现上取代巴洛克时期的多装饰和富丽堂皇,着重在于展现人性及实现声响美,其在音乐中散发出来的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更是成为古典音乐的艺术典范。
浪漫主义音乐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时期,当时欧洲流行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也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的音乐在小巧和温和中无不透漏出令人陶醉的浪漫气息。
二、西方古典音乐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西方古典音乐以交响乐为主,讲究和声和节奏,曲式以深刻严肃而见长,突出主客观的对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古典音乐的这些特点虽然让很多人盲目的觉得他们太难以理解而“望之却步”,但据研究证明,人类大脑中许多与学习相关的联系,都可以在胎儿及婴幼儿时期用古典音乐去激发。
(一)西方古典音乐与胎教
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音乐应用于胎教的功能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其中,古典音乐因为曲式的复杂性和严谨的构成模式被普遍认为有助于培养胎儿及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去学习有关数学、科学以及语言方面的知识。此外,由于西方古典音乐大多是钢琴曲或交响乐,例如莫扎特的《弦乐小乐曲(K525)》就是一首以小提琴为主的多声部弦乐演奏的音乐作品,乐曲虽然复杂却有着极其规律的变化模式,古典音乐这样的特点有助于培养胎儿及婴幼儿强烈的时间感和空间感,长此以往,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高,这些对于幼儿在智力游戏及科学实践中潜力的开发也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
在胎教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也越来越容易在各种胎教书籍、网站上发现推荐适宜胎教的各类古典音乐,但不难发现,莫扎特的这首经典小夜曲仍旧高居榜首。
(二)西方古典音乐与学龄前儿童
古典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其音乐本身的内容和严谨的表达方式,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体现在:
1、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了解一些音乐家的励志故事。莫扎特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天才音乐家,他曲折而富有故事性的人生经历必然会为幼儿所吸引,因为喜欢听故事正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同时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下听故事,有助于幼儿潜移默化的建立旋律感、律动感和节奏感,为以后音乐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故事的记忆、复述和想象,有助于幼儿未来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其语言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可以培养儿童逻辑性和理性的发展。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严谨的曲式结构且曲式结构合理,注重逻辑和形式的美感。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在音乐的感受、欣赏、学习和表现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缜密的逻辑思维模式和理性思维方式。古典音乐的这些本质性的特点在《K525弦乐小夜曲》中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小夜曲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其主旋律在第一部分的中间开始出现,此后,在后几个小节中开始反复出现,乐曲的反复性和规律性有利于儿童在捕捉乐曲旋律的同时培养其逻辑性和理性的发展。
3、古典音乐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正如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所说:“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古典音乐作为“流行”于各个时代的“经典”音乐,任何一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情感的凝聚和体现。《K525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在布拉格演出歌剧《费加罗婚礼》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紧接着创作出的作品。整首乐曲节奏活泼流畅、旋律温柔恬美,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感情。因此,儿童在感受、欣赏和表现乐曲的同时,自然会感受到曲作家强烈的感情,并且也会受到感染,从而促进自己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4、古典音乐促进幼儿审美的发展。古典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幼儿在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审美的能力将与音乐审美目标同时发生,从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整合活动设计思路(活动月)
活动名称:《小夜曲K525》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参与,体验《小夜曲K525》的旋律;2.知道作曲家的生平及曲子的创作缘由;3.认识提琴的种类及其声音;4.培养幼儿聆听古典音乐的爱好。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让幼儿习惯聆听音乐,可以在幼儿午睡或做工作时放轻缓的古典音乐;(2)训练幼儿以音乐代替老师的口令进行集合、安静、I-N所等。
2.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17、18世纪欧洲宫廷生活图片;(2)收集提琴的图片及音乐;(3)让家长陪同幼儿聆听《小夜曲K525》。
教学设计与内容:
(一)情境布置
1.整体教室布置:利用窗帘布、桌布、皱纹纸、床罩等材料,将教室布置成17、18世纪欧洲宫廷的样子。
2.区域布置:(1)娃娃家:将娃娃家布置成欧洲贵族饮用下午茶的地方(提供茶具及假的西点,供角色扮演);(2)绘画区:雕塑——用紙黏土做出你所知道的欧洲绅士、淑女的样子。撕贴画——撕出欧洲宫廷建筑的轮廓;(3)建构区:运用大积木或乐高建构欧洲宫廷建筑;(4)图书区:放置与17、18世纪欧洲宫廷文化相关的书籍。
(二)手偶剧表演:以《小夜曲》为背景音乐,利用手偶生动的讲述莫扎特和音乐的故事,并请幼儿复述和扮演。
(三)影片欣赏:放映有欧洲贵族宴会的影片(建议:卡通《凡尔赛玫瑰》)
(四)说故事:以《小夜曲》为背景音乐,讲述《灰姑娘》或《睡美人》等以宫廷为背景的童话故事,可以请幼儿复述、角色扮演。
(五)戏剧扮演:1.请幼儿扮演成欧洲贵族的绅士或淑女参加宴会;2.故事分角色扮演。
(六)认识乐曲中的演奏乐器:提琴家族: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
(七)校外教学: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附近的乐器行,认识提琴家族。
(八)游戏:让幼儿分组进行猜乐器游戏。(乐器声音提前准备)
(九)音乐律动:随音乐节奏自由摇晃身体或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表现。
(十)音乐画图:随着音乐的节奏、旋律,根据自己的体验,自由创作画面。
活动延伸:有趣的下午茶。在教学分享时间举办这个活动,让幼儿体验欧洲贵族的饮茶文化。
五、结语
莫扎特的《K525弦乐小乐曲》只是古典主义时期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自始以来,西方古典音乐都以其和谐、优美的曲式和旋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作为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孩子带入这样一个纯净的音乐世界,去感受人性、智慧、自然和真善美。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推荐阅读: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08-04
西方浪漫主义音乐08-07
西方音乐欣赏教学大纲07-0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课程09-20
西方药学史08-15
西方宠物文化10-25
西方丧葬礼仪11-06
西方交际礼仪英语06-22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07-15
西方行政学课本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