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本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24-09-17

锅炉本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共8篇)

1.锅炉本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一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

砂线和泌水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目前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包括很多,近期我部针对混凝土砂线和泌水质量通病进行探讨分析。首先我们了解下混凝土泌水跟混凝土砂线的定义,其次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谈谈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砂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泌水造成的,混凝土泌水后,表面砂浆过多,泌水后,水带走水泥浆。只剩下砂,形成泌水通道,产生砂线。

混凝土泌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等原因的过程中出现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

一、分析产生问题原因

1、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罐车司机向混凝土里加水

因为现在山东淄博的天气比较炎热、风大、或者待灌时间长,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严重。导致混凝土从罐车里倒不出来。罐车司机是按照方量和运距算钱,为了能赚到钱,司机为了省事,司机经常私自往混凝土里加水是常有的事。(2)、振捣工人往混凝土里加水

混凝土振捣工人偷懒,不想振捣时间长。混凝土坍落度大,振捣时间就必须要短些,否则混凝土离析。工人只是一味偷懒,没有质量意识。

2、产生问题的次要原因(1)、混凝土离析

因施工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米。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不均匀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例如密度大的颗粒沉积到拌合物底部或者或者粗集料从拌合物中整体分离出来;

(2)、天气温度过高,某些人偷加减水剂;

(3)、混凝土振捣工人懒惰,不能及时按规范进行操作,造成混凝土过振;骨料下沉集中,靠近模板部分砂浆较厚,造成泌水离析;(4)、混凝土坍落度大;

(5)、模板设计不合理,刚度不足,在混凝土振捣时候出现微弱变形,水分过大,造成泌水或者砂线;

3、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

①外加剂进场后保管不善,造成外加剂失效; ②劣质外加剂; ③错用外加剂;

④因为拌和楼操作手的原因; ⑤拌和楼系统错误;

⑥脱模剂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

⑦模板拼缝不紧密,造成砂浆流失,砂浆的流动,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线、泌水; ⑧机制砂细度模数太大。

二、防治措施

1、加强一线技术人员质量意识;加强一线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技术交底与培训工作。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来控制;

2、加强考核制度管理,加大奖惩力度。严格各道工序过程控制;

3、提前做好各种施工准备;

4、优化施工配合比,严格控制粉尘含量,严格控制水用量。

5、使用正规厂家水质脱模剂,禁止使用油脂脱模剂,禁止使用小厂家模板。

6、严格控制下料速度,布料均匀,分层合理,振捣棒布点合理,不漏振,不过振;

7、拌和楼要定期进行机械检修;

8、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坍落度;

9、聘请实际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传帮带”。

10、雇用成熟的技术工人。

11、每道工序施作前,进行一次岗前教育(培训)。

12、技术员全过程指导施工、规范操作,自检合格再报监理工程师。

13、指派有力度的领导亲自抓,工作作风要雷厉风行。

14、实行“自检、互检、交叉检”,推行样板指路。

15、第一次报检不合格,第二次升级报检制度。

16、对于做的不好的工点,实行开现场会制度,分析原因,当场制定整改措施。向做得好的队伍派员学习,很批反面典型。

三、总结

以上质量通病只是我监理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点心得,毕竟是一家之言,见解和思维比较有限,如有异议可以继续探讨。也希望我部的心得能为**铁路做出一点点贡献。也希望多跟兄弟单位多沟通,多探讨,多学习,互通有无,一起进步。

2016年6月20日

2.锅炉本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二

1.1 加强屋面构造层施工的质量管理, 屋面

构造施工时必须按工序分层分项进行检查和验收, 做好检查验收的记录并整理归档, 要改变只靠班组自检的做法, 在分项检查中应有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并签证。

1.2 针对山墙、女儿墙部位, 建议设计在结

构上加强屋面与山墙、女儿墙的拉结, 增加拉结钢筋或小立柱, 使其与压顶梁连接, 形成对女儿墙的约束。

1.3 针对天沟、檐沟、变形缝等部位的渗透,

虽然原因各有不同, 但也有共同之处, 如坡度太小, 收口处不密实而产生渗水。所以建议天沟、檐沟、变形缝施工时增加其坡度 (大于2%) , 在做防水层时都应设附加层, 并采用密封材料嵌填收口处。

1.4 关于屋面穿管漏水, 除了按要求做出圆

弧和高台处, 也应先进行放水检查, 再做防水层, 注意做好泛水。最好的办法是:做套管, 在出屋面的管道上焊帽。这样管道可自由伸缩, 不会出现新渗漏。

1.5 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来说, 防止渗漏主

要应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其次施工过程应避免出现施工缝。在屋面结构完工后, 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应共同进行一次渗漏水检查。如发现渗漏, 必须查清位置, 处理合理并签证后, 才能进行下到工序, 以便形成一道结构防水层。

2 卫生间渗漏防治措施

2.1 卫生间楼面结构层标高应比其它楼面

低30~50mm, 以利于防水找坡。浇筑卫生间楼面现浇板时,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可加入水泥用量8%的膨胀剂, 以提高结构层的密实度和抗裂能力。现浇板四周除门洞外, 应做成混凝土翻边, 与楼面混凝土同时浇筑。

2.2 管道穿过楼板时要预留洞口, 预留洞口的位置要准确, 不得漏留, 以防止在楼板上开凿洞口。

2.3 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坡

向正确, 无积水。找平层与其下一层应结合牢固, 不得空鼓, 表面密实, 不得有起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2.4 在找平层上铺设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 其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

2.5 隔离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与其下一

层应粘结牢固, 不得有空鼓。防水涂层应平整、均匀, 无脱皮、鼓泡等缺陷。

2.6 防水材料铺设后, 必须蓄水检验, 蓄水试验合格后, 可进行面层施工。

2.7 卫生器具与管道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

求。安装位置要正确、牢固;大便器与排水管的连接应牢固、严密、不渗水。

3 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3.1 外墙施工宜采用无架眼施工工艺。按规

范留置架眼时, 内侧采用半砖补砌, 灰缝填满砂浆, 外侧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捣实, 小圈孔、灰缝扁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密实;外墙粉刷前, 架眼部位首先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3.2 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外墙涂料找平

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节能的弹性涂料。

3.3 外墙饰面砖铺贴时基层应湿润, 面砖之

间留缝6mm, 用专用填缝剂进行嵌填, 嵌缝必须采用勾缝工具挤压出浆至密实, 并保证铺贴的面砖无空鼓。

3.4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 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

4 门窗渗漏防治措施

4.1 门窗安装前必须对成品门窗见证取样检测, 进行三性试验。

4.2 发泡剂施打前, 必须将门窗与洞口间隙

内的污染物、浮灰等清理干净, 并保持干燥, 以保证发泡剂与之有效粘接, 发泡剂应连续施打, 一次成型, 充填饱满。

4.3 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

进行复核, 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时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门窗外框与墙体间隙。

4.4 打胶前应在基层干净干燥后进行, 宜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5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5.1 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 准确测量, 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5.2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 在混凝土浇筑前

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 每1.5~2m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5.3 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 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5.4 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

楼板厚度的测量, 每三层为一个检验批, 测量后, 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

6 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6.1 主体施工阶段, 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

及强制性条文规定, 底层外窗台及顶层两端开间窗台设置反剪过梁。

6.2 框架砼与填充墙交接部位及电线导管

设槽处, 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粘贴耐碱玻璃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等加强措施, 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6.3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必须预埋拉结筋或埋件。

6.4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 应留有

30mm~50mm空隙, 待填充墙砌筑完7d以后, 方可用微膨胀干硬性砂浆或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将其嵌填密实。

6.5 电线导管在多孔砖砌体中严禁斜向敷

设。竖向敷设时, 管外径累加不大于30mm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 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 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7 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7.1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底钢筋

之上, 不得与受力钢筋垂直贯通布置, 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 线管的直径应大于1/3楼板厚度, 预埋管线上部位应增设ф6@150, 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 (当预埋管线上部有双向配筋时, 可不设置) 。

7.2 现浇板浇筑时, 在混凝土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 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不少于两次压抹。

7.3 现浇板养护期间,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1.2MPa时, 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 吊运、堆放重物时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7.4 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灌缝宜采用隔层灌

缝工艺, 下部使用钢管吊模, 浇灌时采用微型振动棒, 缝口上下均留10mm深凹槽, 灌缝后7d内不得有施工荷载。灌缝用混凝土应采用坍落度不大于10mm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7.5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 宜楼板中部设

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 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 宽度为700~1000mm, 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7.6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8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8.1 设计在设计上要注意到那些容易开裂

的部位, 如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 应考虑到由于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引起的薄弱环节, 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在构件截面允许、配筋率不变而且浇筑方便的条件下, 钢筋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则对预防开裂越有利。

8.2 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一定浇筑量、施工

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 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或承受拉、剪、弯应力较小的部位。

8.3 由于施工质量原因而产生的裂缝发生

率在95%以上。如果在施工阶段控制住了裂缝, 则在使用阶段开裂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8.4 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使砼正常硬化, 强度增长, 不受或少受外界影响。

9 结论

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篇三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1、麻面、蜂窝、孔洞

麻面是指,表面无钢筋和碎石外露,但或有许多小凹坑,或局部缺浆粗糙。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类似蜂窝状的孔洞。混凝土结构内有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砼。

形成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形成麻面。

砂、石子、水泥等材料计量不准,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长,拌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和易性差。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漏振,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楼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等情况容易形成蜂窝。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或严重跑浆,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振捣器振动不到,开成松散孔洞;或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形成孔洞。

防治措施;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模板面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经常检查,要按设计要求,认真严格的控制好混凝土配合的准确比。增加混凝土搅拌时间,砼拌合搅拌最短时间要符合规范规定,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坍落度适合,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密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防止漏振和过振现象。大蜂窝要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使砼充满模板间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认真分层振捣密实,严防漏振;在预留孔洞处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开口灌注,严防漏振;及时清除干净砂石中混入的木块等杂物。孔洞出现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再作处理。

2、露筋

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负筋或箍筋露在砼结构构件表面。

形成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部位缺浆或严重漏浆。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振捣时,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保护层外混凝土振捣不实,将钢筋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板湿润不够,失水过多,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造成漏筋。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施工时要注意垫足垫块,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注。

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3、缺棱掉角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边角处不规则,局部脱落,棱角不完整。

产生原因:

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混凝土养护不好,造成棱角处脱水,强度低。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保护不好,边角受到外力或重物撞击,棱角被碰掉。

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浇注混凝土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钢筋砼结构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2以上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不能用力过急过猛,吊运模板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以免碰损。缺棱掉角时,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或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4、裂缝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由于湿度、温度变化,混凝土浇注前,捣实不够。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拆模过早等,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防治措施;

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确保混凝土施工时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浇注完后要及时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很好,或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

4.质量通病防治预防措施 篇四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预 防 措 施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 溧水区中医院异地新建公卫中心工程为溧水区政府投资兴建,由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承建,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由于该工程质量通病是工程中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病的防治工作又牵涉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及施工阶段,解决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成了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在施工中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克服质量通病,我方制订了以下措施及制度。

一、组织措施

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王世华(项目经理)副组长: 陶承龙(项目技术负责人)组 员:杨佳佳(施工员)

蒋宝平(质检员)

沈明发(生产负责人)

王荣国(安全员)

严令凯(施工员)

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利;若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重做。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二、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装饰装修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样板墙)必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

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参建方。

三、合同管理措施

为了做好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力争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按施工规范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在增加造价很少的基础上,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

四、技术措施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

原因及防治措施:

①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楼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混凝土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塌落度(16~18㎝),下料高度超过2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②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③ 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④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梁板上垃圾应用吹风机吹净,墙柱应留清扫孔,混凝土浇筑前先浇 50㎜厚净浆,以确保与原混凝土面有机结合。

⑤ 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

⑥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混凝土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过到1.2Mpa前不准上人。

⑦ 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混凝土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混凝土缺陷的修复在拆模后24h之内完成,区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

① 表面抹浆。对与麻面、露筋和蜂窝可进行表面抹浆修复。修复时首先将缺陷部分清晰干净,将松动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湿润而不能积水,然后将通过实验室配方而拌好的比原设计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抹上,补好的表面应与结构表面平齐光洁,不能出现突变。

② 混凝土回填。对于部分空洞,需立模进行混凝土回填。修复时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室的混凝土并保证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将表面清晰干净并保持湿润二不能积水,再用高于原设计标号一个等级的专用修补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须与老混凝土结合好并保证密室,对突出于结构外表面的部分应在混凝土初凝后凿掉和磨平,并加强养护。

③ 混凝土涨模,先用粗錾子将涨模处大致凿好,再用细錾子轻轻将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机进行局部打磨。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砌体墙裂缝防治措施: ① 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

②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 30d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③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150㎜~200㎜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4d后,方可用斜砖顶紧砌实,砂浆饱满。

④ 砌体墙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连时应灰隙饱满;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

⑤ 锚拉筋位置正确,与砖模数要相匹配,不能弯折压入砖缝。

⑥ 墙体中不应设水平暗管,无法避免时,应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 4 凝土构建中,竖向敷设当暗管直径累计不大于30㎜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⑦ 在宽度小于500㎜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管线;无法避免时,应将其置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本条如有发生,应与设计人协商出设计变更或现场办理签证。

⑧ 按设计要求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上开凿沟槽、孔洞时,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

⑨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的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小于100㎜,且与砖的模数一直,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

轻质隔墙裂缝主要发生在与其他墙体相接处或门窗洞口上方,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 应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② 门窗洞口等处加强严格按泰柏板行业标准及专业分包方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③ 墙体走线管的地方应加设钢板网加强。内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④ 抹灰打底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罩面灰前必须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⑤ 基层必须甩毛,甩毛厚度应均匀一致,基层甩毛后应浇水养护,强度达到手掰不动为合格。

⑥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做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设宽度不应小于150㎜。

⑦ 烟道抹灰、凹进墙体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须全墙满挂钢板网。⑧ 内墙面抹罩面灰应从上向下进行。不得逆向施工。

⑨ 移动里操作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墙面,对工人加强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墙面上乱涂乱画。

⑩ 墙、柱阳角处应抹成圆弧形,按要求做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

3、楼板裂缝

防治措施:

① 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② 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③ 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④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塌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

⑤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⑥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应小于450㎜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⑦ 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⑧ 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⑨ 现浇板养护时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

⑩ 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措施。

⑪ 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面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⑫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42天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4、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防治措施:

① 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 200㎜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当需要二次浇筑时,必须按照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20~30㎜。

② 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③ 采用套管的,套管应用钢管制作,其长度、防水翼环焊接位置应考虑管顶高出最终地面50㎜的要求,防水翼环应位于预留洞深度方向的中部;不采用套管的应严格按安装图集要求加装止水阀。

④ 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做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⑤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

⑥ 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⑦ 卫生间墙面水泥砂浆应进行不小于2此的刮糙。

⑧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应分别在找平层、防水隔离层、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

5、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① 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中粗砂,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② 外墙螺栓孔应按方案要求进行填塞;砌筑外墙洞眼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密实,并由专人负责。较大的预留孔应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捣实。

③ 外墙粉刷基层应进行甩毛处理。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或增加抹灰厚度,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抹灰厚度超过30㎜时应挂钢板网。本条如属主体施工偏差,增加费用应由施工方承担;如属排砖要求,应现场办理签证。

④ 粉刷前应清楚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⑤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10㎜左右。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⑥ 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

⑦ 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挤压出浆至密室,不能有沙眼、沙孔。⑧ 飘窗、阳台、挑檐等外挂构件的粉刷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槽)粉刷应密室、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外墙面砖粘帖不牢、有色差的防治措施:

① 打底前对基层清理干净,使用高品质界面剂对基层进行处理,大面积开始前首先对样板墙进行拉拔力试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② 外墙面砖施工前应进行筛选,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均匀一致。③ 面砖不得有缺楞、掉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

④ 面砖镶贴前,首先要将面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净后方可使用。

⑤ 使用草酸清洗墙面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不得腐蚀面砖及勾缝。⑥ 外墙面砖粘帖完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如有砂浆块干结后留下的污痕,应用稀草酸清洗。

6、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防治措施:

① 基层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② 分格缝应上下贯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基表面干燥后立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帖不小于200㎜宽的卷材保护层。

③ 保温层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④ 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做完后,保水养护不少于14d。

⑤ 屋面上人孔、变形缝、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屋面雨水孔等节点严格按设计及国标GB50207-2012执行。

⑥ 对于刚性细石混凝土屋面,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1/3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7、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防治措施:

① 楼梯踏步抹灰时应用12钢筋,两端用6钢筋焊成八字型角做护角。② 楼梯粉刷时应做成两防水形式。

8、地下室外墙渗漏 防治措施:

① 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优化,必须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关于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规定,经有资质的检测中心根据材料试配后,依据检测结果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② 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的墙体上。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③ 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中间应加焊圆形止水环,两端用锥形橡胶垫。④ 外墙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浇水养护,带模养护不少于7d。

⑤ 涂模防水或卷材防水的甩头应砌临时性保护墙进行保护,主体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

⑥ 涂模防水立面涂刷时,应保证厚度,但每层涂刷不可过厚。⑦ 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施工防水保护层。

9、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1)商品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应事先做好施工道路、泵车就位与接管、卸料和塌落度检测等准备工作,以保证搅拌运输车到场后30min内卸料结束。施工单位应验收发料单,如发现发料单单位名称、品种、强度等级不符,或到料时间超过发车时间2h,或塌落度超过商定的上限值,均应拒收。当混凝土的塌落度低于控制下限值而不易 9 施工时,可在现场技术、质量人员的指导下向搅拌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搅拌筒须快转2min才卸料,但严禁向搅拌运输车或泵内任意加水。

浇捣时先用0.5立方米同标号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道。现场配备4台插入式振动器(常用2台)和2台平板式振动机(常用1台)。

(2)商品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自生产厂家运至工地,在选厂订货合同时尽力选择较近厂家,减少车运距离。

由于场地有限,出入道路只能单车行驶为主,故在浇灌混凝土时,只能一车一车地轮番调换入内,先由空车出,后再满料车进。计算好车运速度,等车调换所需时间。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的规定时间内,各车完成泵送和浇捣时间。

(3)混凝土浇筑方法

① 各部位及各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基本上以东向西进展。

② 楼屋面板遵循“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分次分层到顶”的原则,采用慢坡法进行混凝土赶浆浇筑。根据施工实际经验,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可以维持坡度约为1:7。沿慢坡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300mm左右。

③ 内外壁墙或立柱采用施工接缝加浆,分层赶浆法浇筑,分二个浇捣小组,由一点开始,分头向背浇筑,向面合拢,分层均由原点开始,每层每段混凝土均在初凝之前浇筑和振捣完毕。

④ 立柱:每个立柱施工接缝先加浆,后及时分层浇筑至梁底标高。控制好振捣时间和分层厚度,避免过量振捣漏浆或分层太厚漏插振捣现象。

⑤ 顶层楼板,先浇梁,做到二端同时浇筑至梁中,避免偏模,再浇板。由一端向另一端顺序浇捣,操作间歇连接,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⑥ 在底面或模板面干燥时,先浇水湿润,后将混凝土入模。

⑦ 凡有隔日施工缝先浇1:2水泥浆,随即浇筑混凝土。做到浇一个部位水泥浆,浇筑一个构件混凝土,防止浇浆干后再浇混凝土,失去效用。

⑧ 落料高度超过2m时,应用吊串筒下料,以免混凝土离析。⑨ 如壁墙高度较高,采用特长振动棒先深底振捣,后分层振实。(4)混凝土振捣

① 厚度板沿1:7慢坡设两道振捣棒,分别负责前半部和后半部的振捣。振 10 动棒应快插慢抽,每次振捣时间为20~30秒。同时振动棒应穿过上层混凝土,深入下层混凝土,对下层混凝土进行复振。分段插振完后再用平板振动机纵横压振一遍,保持表面层平实。初凝后,终凝之前,再用木抹子压平,以提高密实度和抗裂性能。

② 立柱分层浇筑,及时振捣,至梁底修平。

③ 壁墙分层采用赶浆法振捣,循环连续施工。如高度较高,采用长轴振动棒,先深底,后分层振实。

④ 顶梁分层插振,面板平振动,并对梁时作为复振。

⑤ 顶板面平板机纵横压振,掌握压振速度和时间,保持表面平正。(5)混凝土养护

梁板混凝土浇捣后由专人养护,严格按(HEA型膨胀混凝土)的养护要求,混凝土浇捣后用塑料布履盖,12小时后浇水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浇捣后用塑料薄膜一层外加多层草片覆盖。浇水养护一般不少于14天,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毕后,如地下水升高至底板面下,保持底板混凝土受水潮湿,降低内部水化热量和起到自然养护作用。

立柱采用白色塑料薄膜封闭式养护,保持柱面湿润。顶板以浇水养护为主。混凝土墙、梁、柱浇注的模板的拆除时间是根据混凝土强度确定的,(6)混凝土拆模时间控制

1)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板:当跨度≤2m时,强度≥50%;当跨度>2,≤8m时,强度≥75%;当跨度>8m,强度≥100%;

② 梁:当跨度≤8m时,强度≥75%;当跨度>8m时,强度≥100%; ③ 悬壁构件:与跨度无关,均必须达到≥100%。

2)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大模板在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²,即可拆除。

10、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1)选用的优质原材料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2)生产前期管理措施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 ① 石堆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筒仓有防潮、防湿措施。

② 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③ 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进料口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工程所需的耐久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① 用低水胶比、富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扩散、硫酸盐侵蚀性能和对钢筋的长期防腐蚀性能。

② 掺适量的优质高效减水剂,大大增加减水效应,显著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

③ 掺加适量优质粉煤灰、矿粉,取代部分水泥和部分细骨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稠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①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理论设计计算、试验和调整。由试验室通过试验取得的配合比在生产前再进行复验,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② 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由试验室掌握,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距 12 离、原材状况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3)过程控制措施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① 确保计量精度。配料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有条件的工程尽量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当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后,电子称对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混凝土需按配比严格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以确保达到GBl4902《预拌混凝土》规定的计量要求。

② 确定合理搅拌时间。根据搅拌机类型、实际搅拌效果、运输时间、塌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问。

③ 加强过程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当班人员除随机抽样检测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和易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塌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① 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如缓凝性、强度增长规律、养护方式等)情况在技术交底时告知施工班组,使有关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和熟悉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

②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站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

③ 在施工现场随机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④ 为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搅拌站派出现场服务员或技术人员,监督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搅拌站有关部门联系、反馈信息。

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强化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检验应做到:

① 把好五关、做到三个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塌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② 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③ 加强信息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1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要求及控制(1)材料

① 浇筑楼板的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得大于 180kg/m³。

② 现浇楼板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 并控制掺合料的掺量 , 矿粉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对硅酸盐水泥 , 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 20%;对普通硅酸盐水泥 , 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

③ 现浇楼板混凝土应采用合理粒径和连续颗粒级配的粗骨料。细骨料细度模数Uf 》 2.3, 严禁采用细砂和特细砂 , 砂率控制在 40% 以内 , 含泥总量应严格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

④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控制混凝土塌落度 , 保证现场浇捣时的塌落度高层应小于 18cm, 多层和中高层应小于 15cm。

⑤ 有条件时 , 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2)施工

① 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浇捣的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进行现场逐车检查,对不符合塌落度要求的不得使用。

② 商品混凝土(包括泵送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振捣密实 , 为防止混凝土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浅表裂缝 , 第一次振捣后问隔约 40 分钟进行二次复振 , 并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 , 予以整修。现场搅拌混凝土浇捣密实后 , 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 , 予以整修。

③ 现浇楼板浇捣完成二次压光后 , 应立即采用塑料薄膜作养护覆盖 , 最好是边压光边覆盖 , 压光一路覆盖一路 , 塑料薄膜应 贴住混凝土面 , 四周接缝处采用湿麻袋压住 , 尽量不留缺口 , 确保混凝土散发出来的热量和水蒸 14 气在塑料膜内不外泄。现浇楼板浇捣完成 12 小时后 , 应用皮管插入塑料膜下浇水养护 , 补充早期水分蒸发 , 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夭。

④ 施工单位必须保证现浇楼板厚度和严格控制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问距 , 浇捣混凝土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筋。

⑤ 管线尽量从圈梁中穿过 , 而现浇楼板中管线必须布置在底层钢筋上 ,尽量避免交叉布线 , 过路接线盒不宜在现浇楼板内布置(灯光接线盒除外), 预埋管线处应采取增设钢筋网等加强措 施。

⑥ 混凝土浇捣后 24 小时内(冬季 36 小时内), 不得在其上踩踏、立模、堆料等作业。

⑦ 严格控制楼板施工荷载 , 搭吊等上料不允许直接放在现浇楼板上 , 应在走道、楼梯间等小开间房间上搭设堆料脚手架 , 每吊材料必须放在堆料架上 , 堆料架立柱文承在承重结构上。

⑧ 现浇楼板模板支撑应采用钢管支撑 , 小横杆应采用方木 , 并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拆模时间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执行。

⑨ 拆除模板应从跨中开始 , 使现浇楼板变形由中央徐徐向支座变化 , 荷载文承也由中央逐渐向支座转移 , 以减少现浇楼板的弯曲变形 , 避免因荷载和变形的突变 , 造成弯曲而裂缝。

5.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篇五

a.墙、柱根部漏浆导致烂根

通病分析:模板支设和砼振捣施工不规范,水泥浆从模内漏出,墙、柱等部位的根部出现砼不密实的现象。

防治措施:控制楼板结构面的收面质量,特别是墙、柱根部20cm内的结构面。距墙外边线2cm处固定木条,作为墙、柱模板插入的预留槽缝。

b.锯末、杂物未清理形成夹渣现象

通病分析:支模、绑扎钢筋过程中,未能做到文明施工,作业面垃圾无固定的丢弃点;浇筑砼前,未将锯末、杂物等清理到位。

防治措施:①采用集中配模等措施,减少作业面锯末的产生;②在作业面设置垃圾集中存放点(比如专用的吊笼);③砼浇筑前,采用大功率吸尘器或气泵(效果更佳)清理垃圾、杂物。

c.顶托失稳影响楼板的局部水平极差

通病分析:传统顶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心受力状态,从而影响支撑的稳定性,影响砼楼板的极差。

防治措施:在普通顶托顶板的基础上设置两个U状的凹槽,从而使顶托上的钢管有效固定,防止偏心受力,增强架体的稳定性。

d.模板周转多次后边角受损影响模板拼缝

通病分析:模板锯开后,易受水泡发;同时多次使用后,将对模板边角产生一定的破损。

防治措施:模板锯开后,集中进行油漆封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模板不被水泡发,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节约成本。同时,结合集中下料、配送的工艺流程,提高了模板的精度,从而提升拼缝质量。

e.梁墙节点处错台

通病分析:传统施工,梁墙节点处剪力墙竖向背楞木方伸至板底,梁侧水平木方在梁墙节点处截断,造成梁墙拼缝处不能有效的加固,易形成错台。

防治措施:剪力墙边的竖向背楞木方向梁的一侧外露15mm,使木方同时支撑剪力墙侧模及梁侧模。

f.梁侧胀模

通病分析:传统梁侧模采用步步紧加固,由于步步紧的加固能力有限,对于腹板高度大于400的梁,未能形成有效加固,易发生胀模。防治措施:采用方木制作定型化卡具,通过调节螺母使卡具夹紧梁侧模,形成有效加固。二次结构阶段,也可将定型化卡具用于加固导墙侧模和现浇过梁、窗台的侧模。

g.外墙竖向结构接茬处成型差

通病分析:外墙、电梯井等竖向墙体接茬处加固措施不到位、接缝不严,导致后浇筑砼突出先浇筑砼面或形成“穿裙子”现象。

防治措施:在下部砼浇筑前,距楼层面以下100处预埋螺杆,待上部支模前,先贴好双面胶,底部与外接螺杆连接,拧紧加固。

h.卫生间降板部位成型效果差

通病分析:传统卫生间楼板挂模施工采用木方支模,加固不牢,踩踏严重,拆模时间不控制,拆模后成品保护不到位。防治措施:①采用型钢制作工具式模具,每次使用前进行清理并刷脱模剂;②转角拼装处采用插销连接,焊定位卡控制水平标高及位置;③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后采用钉木条等措施保护阳角。

i.楼板裂缝

通病分析:未做二次收面;养护不到位;过早的上料。

防治措施:砼初凝前用2m刮尺沿四周墙的墙根处向中间刮平,再用压光机压实。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实2-3遍,减少砼收缩量;同时覆盖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钢管等材料必须在砼浇筑完成24小时后,才可上吊,且需均匀堆放。

j.结构楼梯砼变形、扭曲、收面差

通病分析:主龙骨采用单方木进行加固;使用铁丝和步步紧进行楼梯加固。

防治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先使用定型化工具化支模方式或钢楼梯进行楼梯支模;收面应及时到位,上层支模时注意对下层楼梯面的保护,拆模后铺设废旧模板对踏步进行保护。

k.墙、柱主筋偏位

通病分析:轴线位置偏移但未及时发现;未放、漏放定位筋;砼浇捣过程中钢筋偏移但未及时进行校正。

防治措施:加强放线时的轴线复核,实行工序交接制;采用定位箍筋;最上口钢筋保护层垫块要有效的设置。

l.露筋

通病分析: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小或漏放;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漏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拆模时间过早。

防治措施: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砼振捣尽量避免撞击、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修复;保护层处砼要振捣密实;绑扎钢筋和浇筑砼过程中,应铺设定型化作业通道。

m.斜屋面结构砼不密实造成渗漏水

通病分析:屋面坡度大,砼在振捣过程中易滑落、离析,使砼在斜坡面上无约束滑落、自然成型。砼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留下屋面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在浇筑前,所有阴、阳脊必须用钢筋定位。砼浇筑时,所有的梁、柱采用插入式振动机振捣密实,将斜板上流淌下来的砼铺平,待板砼的坍落度达到3cm-5cm时,用手提式平板振动机自下往上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后加1:3水泥砂浆随捣随抹,并扫毛,确保结构砼具有自防水能力。

n.墙柱垂直度偏差大

通病分析:墙板单侧支模时,墙模板固定不牢固,在砼浇筑时,未进行模板垂直度的复测检查。

防治措施:由于剪力墙自身刚度有限,在墙模垂直度偏差较大时,采用钢管进行顶撑或者采用钢丝绳进行拉拽,从而控制剪力墙垂直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对对拉螺杆的数量、间距进行全数检查,事中采用激光水平仪对模板垂直度进行复查,砼浇筑完毕后再次复查模板垂直度,发现偏差时及时整改。

o.砌体灰缝不饱满、不均匀

通病分析:砌筑前未排版,砌筑过程中未使用皮数杆,不用“三一”砌筑法使灰缝不均匀、不饱满。

防治措施:根据墙体尺寸及砌块规格进行排版,适当调配皮数,将灰缝作出标记,拉通线砌筑,做到灰缝基本一致。及时勾缝,并做到横平竖直,深浅一致。

p.砌体拉结筋位置偏差

通病分析:结构施工预埋时未按砌体皮数精确预埋或者后植筋时未按灰缝位置进行植筋,导致拉结筋没有处在砌体灰缝位置,砌筑时直接弯折进入灰缝,达不到拉结作用。

防治措施:采用预埋时,应精确测定楼层标高线,按确定的灰缝位置进行预埋;采用后植筋做法时,应先在砼墙柱上测定楼层标高线,画出皮数杆,按灰缝位置进行植筋。

q.窗台压顶部位过梁欠规范产生裂缝

通病分析:窗台压顶搁置长度不够或厚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窗角部位应力集中导致窗台下墙开裂或洞口变形。

6.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篇六

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一、工程概况

韶关市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座工程是由韶关市逸升置业有限公司兴建的商住小区,位于韶关市粤北工业区,韶南大道东侧,原韶关市军粮供应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25192m2,由08,09,10,11四座楼组成,08、11座地下一层,层高3.75m,地上16层,首层为车库高3.8m,标准层层高均为3.0m,建筑檐口高为48.8m,机房楼梯间高4.8m,09、10座地下一层,层高3.75m,地上11.5层,首层为车库高3.8m,标准层层高均为3.0m,建筑檐口高为36.8m,机房楼梯间高4.8m,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体系现浇钢筋砼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如“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等,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而成为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消除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座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同样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目的。在通过对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班组的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的基础上,本工程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现代建设中,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方案制定及施工技术对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治出现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关键。

1、钢筋工程

1.1 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⑴、在立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前,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Ф12的钢筋头或Ф48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⑵、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⑶、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和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暗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再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砼时不会发生偏位。

⑷、剪力墙在距楼面标高500㎜处,用不小于Ф12的水平钢筋,临时将竖向钢筋排列逐一绑扎固定,再沿垂直于水平钢筋的方向,用16号铅丝在模板或楼面钢筋上将水平筋加以固定,以此控制好竖向钢筋的间距和排距,并能防止在下料和振捣时造成竖向钢筋偏位。

⑸、加强砼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浇筑柱、墙混凝土时,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即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对钢筋骨架的损坏。

⑹、在进行竖向钢筋的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1.2钢筋加工

⑴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⑵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1.3钢筋绑扎与安装

⑴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弯曲变形。

⑵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禁止使用碎石做钢筋保护层垫块,用强度不小于M15的砂浆做40mm*40mm的垫块。

⑶钢筋骨架绑扎完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⑷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⑸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力的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及时调整。

⑹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做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⑺板的面筋与底筋的净空尺寸过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马凳筋,马凳筋直径应根据实际板筋直径适当加大。

1.4梁一、二排钢筋间距太小的处理措施

在梁面(底)筋不只一排筋时,在每排钢筋间应设置分隔筋,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梁较大直径钢筋,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第3m增设一处,且每跨不得少于2处。

2、模板工程 ⑴梁模板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防治措施: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⑵柱模板

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防治措施: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加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⑶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模内垃圾不易清理。防治措施: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c.板模按规定起拱。

d.对于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垃圾孔,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砼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

3、砼工程 ⑴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浆液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⑵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⑶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⑷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⑸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⑹墙柱底部缺陷(烂根)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mm~100mm厚的水泥砂浆。

⑺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⑻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梯楞和斜面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标准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⑼洞口、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留洞部位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浇注混凝土时应在洞口、埋件周边均匀下料。

⑽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⑾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振捣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⑿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⒀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对已浇完的砼应及时养护,在砼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就应对砼加以覆盖各保湿养护,且养时间不得小于7d,对于有抗渗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4、现浇梁板、阳角、转角处裂缝的控制

1、裂缝产生的原因:

(1)阳角、转角处,梁板配筋不足或截面过小,使板成型后刚度较差。

(2)沉降裂缝。

(3)建筑单体长度太长。

(4)施工不当,如支撑钢度较差,施工负弯矩筋踩扁。楼板早期受压过大。

(5)砼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浇好后保养不及时,使砼强度降低或过早上人放料施工。

(6)梁设计的抗裂钢筋不足。

2、治理措施和操作方法

(1)在现浇板每个阳角和转角处增加5-7根Ф10的放射筋,长度不小于1500mm,圈梁转角处,增加2Ф12转角筋。转角处圈梁钢筋应伸入另面梁内40d搭接,提高转角的整体性。

(2)屋面及楼层阳角处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Ф8,中间二间的楼层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

(3)浇筑砼的砂、石子、水泥必须符合要求,砂石的含泥量不超过2%,对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要复试合格。

(4)平板模采用夹板支模,钢管支撑,木方支垫,加强模板的钢度,以减少上部受重压而产生的挠度。拆模时楼板砼强度应达到80%以上,一般在上层砼浇完三天后才能拆下层的模板。

(5)砼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水灰比。浇筑时应防止负弯矩筋施工时踩扁、位移。对于踩扁处钢筋工要及时修补,放料时不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应均匀铺开。加强转角处砼的振捣以提高砼的抗拉强度。、(6)砼浇完后楼板不能过早地在其上进行施工、堆料,须砼强度达到1.2mpa才能在上施工。

(7)以防砼干缩裂缝,在砼浇完根据气候情况,12-24小时后进行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天,使整体刚度上升,抵御裂缝。

(8)对于悬吊于梁下的外墙砼装饰板及梁腹板高度大于或等于450mm时,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钢筋或腰筋。

5、厨卫间墙角渗水的防治

1、墙角渗水原因

(1)基层砼不符合要求。

(2)厨卫间四周的墙体渗水。

(3)防水材料不合格,防水做法不当。

(4)地坪向地漏泛水不明显,地漏安装过高,地面积水。

2、治理措施和操作方法

(1)现浇砼的石子级配要好,一般石子粒径5mm-31.5mm,砂用中砂,振捣要

密实,从而提高砼的密实性,使砼不渗漏。

(2)为了使厨卫间四周墙面不渗水,在做地面防水层时,防水层沿四同上返至完成地面以上1500mm。

(3)防水材料应符合材料标准的规定,抽查复试合格。

(4)采用防水细石砼向地漏方向做好泛水,泛水要明显,地漏口要比地坪低5mm左右。做防水层前地面应干燥,不能有空鼓、粗糙、松动。厨卫间上下水管应安装完成与地面接口处要处理好,经验收合格才能做防水层。

(5)厨卫间地面防水材料施工完毕后,应认真做好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30-50mm,24小时内无渗漏为合格。

6、管道洞口的渗水控制

1、洞口渗水的原因

(1)填充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填充料收缩与管道之间形成缝隙。

(2)管道根部排水不畅,积水。

(3)管道套管没有焊止水带。

(4)洞口处砼振捣不实。预留洞口位置不正确安装管道时重新开洞。

2、治理措施与操作方法

(1)管道安装固定后其管壁与楼面接合处应用砂子打毛,再均匀涂上一层塑料胶,以便与砼连接牢固。洞口应清理干净,剔去浮动石子浇水湿润后托模。用108胶素浆,刷一道再用细石砼加HLC(掺入量7%)分二次捣实、压平。

(2)为了防止根部积水在管道周围用1:2防水砂浆做成伞状。

(3)砼中预埋套管外壁清理干净,生锈要除锈。在套管的外围用3mm厚的钢板双面焊接做成止水带。

(4)砼土中的套管按预留位置用钢筋焊接固定牢固,振捣时避免振动棒直接接触套管,在套管和预留洞边30cm处加强振动,使之与砼握裹密实。厨卫间预留洞口的位置应正确固定牢固,防止位移,安装时避免重新开洞。

(5)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缝隙采用沥青麻丝一点点填补,再用木棍捣实,离外口1cm用油膏填补封堵。

7、窗周边渗水控制

1、窗周渗水的原因

(1)窗质量不合格,窗框固定不牢,经碰撞或振动出现裂缝,窗边嵌缝不严密,嵌缝材料不符合要求。

(2)窗台砂浆吃框,砂浆空鼓,外墙窗台没有做流水坡。

(3)窗洞口上滴水槽不符合要求。

(4)窗洞口预留过大造成抹灰过后易产生裂缝。

2、治理措施与操作方法

(1)窗进场前应按规定进行三项性能的检验,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塑钢窗在安装吊正后先用木契固定好,再用射订枪把固定在框边镀锌铁皮固定在墙面上,这时不要取出木契,应把洞口四周清理干净,采用专用的PU发泡填充料填缝,PU填缝大约在10分钟固化后,再取出木契填补PU填充料。固定后手摇晃不动,再用美工刀在窗四周里外剥去10mm深的凹槽,再用1:1的水泥砂浆勾缝并养护,待砂浆干燥后用硅硐玻璃胶密封。

(3)窗台做法:做窗台前应浇水湿润基层并清理干净,再用1:2水泥砂浆,找坡,压光压实,厚度超过3cm处用C20细砼找坡,散1:1水泥砂压光。窗下框的底部与窗台之间应留8mm做成凹槽,填补玻璃胶。窗口两侧和顶面应用1:2.5水泥砂浆应分次粉刷,砂浆的厚度只能盖框0.5-0.8cm。框与砂浆接触处待砂浆干后用玻璃胶堵严,在窗台顶面离外墙边4cm处,做成10×10的滴水槽,滴水槽要顺直,两边到头。

8、外墙渗水的控制

1、外墙渗水产生的原因

(1)砌筑外墙时砂浆的水平缝和竖缝的饱满度达不到要求或砂浆标号低。

(2)外墙支模洞眼未按要求堵好。

(3)表面清理不干净,砼表面光滑,表面浇水不透,砂浆一次性粉刷过厚,干缩力较大引起墙面与砂浆粘结力不好,产生墙面空鼓,脱落裂缝。

(4)水泥砂浆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

(5)水泥的安定性和砂的质量达不到施工规范的规定。

(6)地下室外墙砼不密实,防水施工前未对墙面用砂浆找平。

(7)未按要求挂金属网。

(8)外墙通长窗上未设置钢筋砼压顶。(9)外墙防水未返至女儿墙顶。

2、治理措施和操作方法

(1)砌筑外墙的砂浆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专人搅拌。砌筑时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5%,采用三.一砌筑法,要随时抽查,不合格要求返工。

(2)外墙堵砌洞眼采用断砖、防水砂浆堵砌,并派有责任心的专人进行施工,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其操作方法:首先清理洞眼中的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湿过水的断砖四周铺好1:3防水砂浆堵砌,表面凹进10-15mm,再用1:3防水砂浆粉严,如暂不粉外墙时应浇水养护,堵砌洞眼时应专人封堵。

(3)原材料的砂和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形的国家制定材料标准的规定,水泥用32.5级,必须有合格证,对于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现场抽查附检,合格后才能使用。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不得含有粘土、草根、树叶等杂物,为了保证砂子粒径使用前用4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墙面粉刷前应做好灰饼,对墙于砖面不平整的地方用1:2.5砂浆进行修理。对于砼的缺陷用107胶砂浆补粉,砼表面油渍和脱模剂采用10%碱水清洗干净。为了使砂浆中的水份不能很快地被墙面吸收干缩过快,墙面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其渗水深度达到8-10mm,粉刷时对砼表面用砼界面剂随刷随抹。外墙粉刷分2遍成活。第一遍粉7-8mm厚应一次粉刷完成,施工缝接槎应向上切开一个斜面。粉第二遍前要按设计要求贴好分格缝条,对于底糙中的缺陷应及时修补好,第二遍采用1:3水泥砂浆,分二次压实压光。在一个分格内不得留施工缝,表面严禁用干水泥散面,严禁浇水压光,分格条周边用钢板多压几遍以防收缩裂缝,建议外墙抹灰、掺用0.2%杜拉纤维素防止墙面龟裂。

(5)水泥砂浆应专人拌制,配比时制定一个木制容器按设计要求配料搅拌,保证配比的准确。

(6)为了防止干缩墙面粉刷完24小时后应浇水养护2-3天。

(7)在砌体墙与砼梁接口处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挂金属网,防止出现开裂及空鼓。

(8)地下室外墙砼按外墙砼浇筑施工方案振捣密实,外墙防水采用聚胺脂防水涂料,在防水层施工前,应清理干净墙面,并对外墙墙面先用砂浆找平。

(9)当外墙设置有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砼压顶,并在压顶下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按抗震要求设置拉结筋。

(10)在做外墙防水时,在外墙天面女儿墙的防水施工时,应将外墙防水层上返至女儿墙顶部内侧,防止雨水从女儿墙顶渗进外墙造成外墙渗漏。

9、屋面渗漏的防治

1、设计方面

(1)没根据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用防水材料或进行防水构造设计;

(2)重要部位缺设计详图;

(3)屋面女儿墙采用空心砖砌筑,且压顶处未做防水处理;

(4)女儿墙未设伸缩缝;

(5)变形缝没贯通;

(6)屋面、天沟坡度较小;

(7)分割缝设置间距过大,或设置位置不当;

(8)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厚度过小,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

(9)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结构层间缺少隔离层,造成屋面裂缝;

(10)女儿墙处泛水高度小于250mm;

(11)水落口面积较小。

2、材料

(1)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存在孔洞、裂口、露胎、杂质等外观缺陷;

(2)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高温流淌、滑动、低温脆裂,抗老化性能、不透水性等都不符合要求;

(3)刚性(细石混凝土等)防水层所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采用泌水性高的水泥、含泥量较大的骨料、不适当的外加剂等;

3、施工

(1)卷材防水层空鼓;卷材搭接长度不够,基层不干燥;

(2)由于安装偏差、设备振动等原因,槽瓦挂钩没有与檩条挂住,槽瓦下滑;

(3)没有按规定留分割缝,分割缝过窄,缝内没清理干净;

(4)细石混凝土屋面钢筋保护层过大,施工时随意践踏;

(5)细石混凝土屋面养护不到位,造成混凝土龟裂

(6)保护层施工时进水,造成含水量过大,且没按规定设透气孔,或透气孔高度不够;

(7)水落口防水构造不符合要求,造成水顺着管道向下渗漏

(8)变形缝处理不当。顶面封盖没有缓冲层,缺少干铺卷材层,铁皮向中间泛水,且接头没有焊接;刚性封盖接头没有按规定做好防水处理

10、为了防止回填土塌陷

1、回填土前应清除架空层外围基槽中的垃圾物,抽除坑底的地下水,挖除淤泥。

2、填土中不能有杂物和硬块。

3、回填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架填,用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确保夯实效果。

11、为了防止地面空鼓起砂

1、地面先清理干净,应全部露出砼楼板,并用水冲洗但不能积水,隔夜生铺细石砼找平层。铺时首先用纯水泥浆满刮一遍,随即铺设找平层,细石砼的坍落度不大于30mm,刮平后用铁滚子来回滚动压实,待找平层稍收水后再用干硬性的1:2砂浆铺设面层(砂为中粗砂),然后再用铁滚子压实,使找平层和面层形成一个整体。再用铁抹子压三遍成活,切勿在面上撒干水泥以防龟裂。待地面做好24小时后,浇水养护7天方能上人。

2、楼梯踏步巾防滑地砖。先把楼梯踏步先清理干净,用1:3砂浆刮糙。刮糙时按事先弹好的线校平,待基层有强度后,开始贴地砖,贴地砖时先刷一道浆再用1:1水泥砂浆(掺水重的5%107胶)铺贴,贴好后2天才能上人擦缝。

12、阳台现浇拦板的竖向裂缝控制

1、裂缝产生的原因

(1)拦板钢筋设计不合理,受力钢筋直径小,网眼过大砼厚度不够。

(2)砼捣砼时,钢筋位置产生偏移。

(3)砼坍落度过大。

(4)拆模达早受到外力的撞击。

2、治理措施和操作方法

(1)现浇拦板的厚度应为80-100mm厚,受力钢筋不小于Ф8,其间距不大于150mm,分布钢筋Ф6的间距不大于150mm,压顶钢筋不少于2Ф10通长设置。

(2)钢筋绑扎好后,在钢筋网片两侧挂砂浆保护层防止钢筋振捣时位移。

(3)浇筑拦板用C20砼,石子粒径为5-31.5mm砂为中砂。砼严格按照配合比,最大坍落度为50mm,砼振捣时,用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实。下料应分层厚度不大于250mm厚,应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为了防止烂根,浇筑时应用水冲洗接缝处,铺5cm厚砂浆再浇灌砼。

(4)砼浇筑完成12小时后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

(5)砼浇完后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拆模,扩模时应尽量避免用铁锤猛击或撬棍猛撬。

13、基础不均匀沉降处裂缝的控制

1、在基坑放线开挖后,敬请勘察人员、设计人员以及质监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基坑,对不适合作基础持力层的土层应彻底挖去,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处理工作,直至达到设计要求。通过监理部门,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砂石垫层应采用黄沙和级配好的石子其粒径不能大50mm,搅拌均匀,分层铺设,分层用压路机夯实,平板振动器振平。铺设时砂要有一定的含水率,才能夯实。素砼垫层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按水平控制点浇筑,再用平板振动器纵横依次振实,抹平,在其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在其上面施工。

14、砌块墙体的裂缝

1、裂缝产生的原因: 1)砌筑材料不符合要求; 2)砌筑砂浆密度过小; 3)砌筑前未浇水润湿; 4)未按要求分次砌筑;

2、控制措施:

1)砌筑所用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且应复检合格;

2)对于本工程实心灰砂砖砌筑所用砂浆,密度不应过小,一般不宜小于1800Kg/m3,且分层度不应大于25mm。

3)在砌筑施工前,应将砌块浇水充分润湿,避免砌将砂浆的水分吸收,而导致砂浆开裂;

4)砌筑时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对于非承重墙,其项部应预留空隙,再将其补砌顶紧,补砌一般用斜砌法。

15、排水口积水及渗漏

屋面、露台地漏汇水区直径宜大于或等于500mm,坡度宜大于或等于5%,做成伞状以利于排水,在地漏四周应用防水材料填充密实,防止雨水渗漏。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南天豪庭项目部

7.浅析砼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篇七

1 蜂窝

现象:砼结构局部出现酥松、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 麻面

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板缝间漏浆;

4)模扳隔离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拔棒过快,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的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但不能有积水现象,模板缝隙,应用双面胶、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快插慢拔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 孔洞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与粗骨料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 露筋

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 缝隙、夹层

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夹层。

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 缺棱掉角

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

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标号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 表面不平整

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砼凝土强度达到1.2N/m 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面上走动。

砼工程在施工中是多工种配合作业,出现各种各样质量通病也难免,关键是工程管理人员要了解认识到产生此通病的原因所在,对以后通病的防治就能从根部入手。

摘要:砼工程施工过程中, 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 影响结构安全, 如何最大限度消除质量通病, 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结合实际对此进行探讨。

8.浅谈钢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篇八

一、原材料

1、现象

(1)钢筋进场的同时没有及时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没有钢筋吊牌,或出厂合格证并非原件;(2)钢筋进场后没有按钢筋规格型号、批次取样送检复试;(3)钢筋混放,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厂家批次混放不清;(4)钢筋严重锈蚀。

2、危害

(1)钢筋没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这样就对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不明;(2)钢筋进场后不按批次进行复试直接用在工程中,就会给工程质量造成潜在隐患;(3)钢筋不按规格批次进行混放,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搞错,那就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结构的安全;(4)钢筋严重锈蚀,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1)钢筋进入现场管理不严,没有及时对材质复核,对此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钢筋入场应设有专人检查验收,检查送料单和出厂合格证,务必做到证随物到,并且证物相符,核验钢筋的规格、品种、等级、数量、外观是否符合要求;(2)钢筋进场后未及时按规定批次送检复试,对此应设专门试验员按规格、等级、批量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试验合格后报验至监理工程师,同时将复试报告与材质单一同存入工程技术档案中;(3)钢筋进入现场没有专人管理,管理混乱,制度不严,造成未分规格、批次堆放,对此首先应设有专人管理,将钢筋堆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能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垫木等垫起,离地200mm以上,四周要有排水措施,按不同厂家、不同等级、不同规格和批号分别整齐堆放,并把标签设置在明显处,对每捆钢材监理标牌进行标识,标明其品种、规格、厂家、等级、直径及受检状态。

二、钢筋加工

1、现象

(1)钢筋下料尺寸不准确、不顺直、端头不平。(2)HPB300级钢筋末端未作180€巴涔常涔车耐旰笃街辈糠殖ざ炔环弦螅唬?)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135€巴涔呈保琀RB335级、HRB400级弯弧直径不符合要求;(4)箍筋尺寸偏差大,拐角不成90€埃涔惩浠∧谥本恫环弦蟆?

2、危害

(1)钢筋下料不按图纸及不遵守施工规范要求断料,尺寸不准,钢筋弯钩、弯曲不符合要求,直接就会影响到钢筋的锚固尺寸受力情况及混凝土的几何尺寸;(2)箍筋的尺寸变大,拐角不成90€埃苯佑跋旄纸罟羌艿募负纬叽绾捅;げ愫穸龋魅跤牖炷恋拿蹋跋旖峁故芰π阅芗岸愿纸畹谋;ぁ?

3、原因及防治措施

(1)钢筋配料时未认真审核图纸及施工规范,配料尺寸有误,下料不准,钢筋切断时一次性根数偏多或者切断机刀片间距过大,都会使端头不平;对此,应加强钢筋配料的管理工作,端正工作态度,必须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在操作之前,先试成型,做出样板,仔细调整好下料的长度,继而正式加工;(2)钢筋HPB300级钢筋末端未作180€巴涔常皇羌际醺涸鹑宋醋黾际踅坏祝皇遣僮魅嗽蔽窗唇坏撞僮鳌6源思际醺涸鹑擞ο冉懈纸罴际踅坏祝忧抗芾砉ぷ鳎僮魅嗽毖细癜凑战坏捉胁僮鳎唬?)HRB335级、HRB400级弯弧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4倍,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偏小,这其中的原因一是现场操作人员对不同级别不同直径钢筋弯曲直径不够了解,二是弯曲机上玩心构件规格不配套、不齐全。对此首先现场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规范要求,弯曲机的弯心配件规格齐全,钢筋直径变化时及时调换配件;(4)箍筋在弯曲前,对台面上标注成型尺寸误差大,一次弯曲多个箍筋的时候没有对齐,造成箍筋长短不一。应根据钢筋料单标注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画出,严格控制弯曲角度,达到90€啊?

三、钢筋绑扎安装

1、现象

(1)钢筋间距、排距位置不准确,偏差大,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或偏大或偏小;(2)梁板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3)钢筋接头设置位置不正确。

2、危害

钢筋绑扎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这些质量通病,直接能影响到钢筋的受力状况,危及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钢筋之所以能够受力,主要是依靠钢筋混凝土之间的锚固作用,如锚固失效,则结构将丧失承载能力并由此导致结构破坏。

3、原因及防治措施

(1)钢筋的间距及排距不准确主要是在绑扎前或没有按图纸进行放样划线,或划线不准确,或不按划线绑扎,绑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垫块不按规定个数放置,质量检查人员检查不到位。对此我们在钢筋绑扎工作进行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已加工成型的钢筋绑扎强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进行全面施工。

(2)钢筋加工人员没有认真查阅施工图纸及不熟悉施工规范图集是造成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钢筋加工前,应先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图纸上所涉及的图集,然后按照相关规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明确不同连接方式的接头位置及错开的数量,认真的进行配料。

(3) 钢筋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应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上一篇:蜡烛的优秀作文300字下一篇:公安机关表扬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