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24-10-06

大上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选12篇)

1.大上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一

优胜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本期来,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全面落实教育局校本教研的八个规定动作,实践新课程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高效教研的发展战略,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关键,大力加强校本教研,更新理念,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与时俱进,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推向新的平台。

二、主要做法

1、教学常规

(1)学校在期初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了《和平县中学教学常规》,学校根据《和平县中学教学常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优胜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学习,教师熟知内容并全面落实。

(2)全期组织常规检查评价三次, 常规检查评价的内容包括计划、备课、作业、上课、培优补差、听课、上教研课、课题研究和论文总结,检查评价形式有集中查资料,平时考查,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学校根据《教学常规》,确立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参与检查评价的有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学生等,并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将结果报学校存档。

(3)全体教师均采取研究性备课,备课前深入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所有备课均能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教学目标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重难点具体且合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后认真撰写教学后记,进行总结反思。

(4)全体教师能按学校的分工,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学校安装多媒体教学 1

平台后,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想方设法学习课件的制作,以尽快适应新的课堂教学需要。

(5)教师能按学校的要求,完成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学校采用常规检查和学生平时登记的方法,让教师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

(6)按学校的要求,认真组织了考试、考查,有安排、有试卷、有成绩、有分析、有总结。

(7)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学期检测,考风端正,成绩较好。

2、校本教研

(1)学期初有计划,计划能充分贯彻新课程理念,领会课标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

(2)学科教研机制完善,制订了教研制度和教研组长目标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教学教研领导小组。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学和文体六个教研组,行政领导分别挂钩不同的教研组,全体教师均参加了一个教研组的研究活动,整个学校形成了“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的教研网络。

(3)每位教师有一次教学研讨课,教研活动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研组具体实施,活动中每位教师提一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一个学习体会。

(4)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尽管学校经费紧张,老师的业务培训从不放松;邀请教育局中教室的领导前来指导。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5)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能力考试,做到具体科目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试卷进行教师业务能力考试。

(6)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其中听课校长15节,教导主任15节,教师均在10节以上。同时,全体教师能积极参与评课,评课不搞形式,能提出问题和改进

意见。通过听评课,使教师在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中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如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不浓,效率不高;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待提高。

2、大多数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教师由于受以往的条件限制,采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人还不多,部分教师只是图个新鲜,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地滥用,有的甚至在网上照搬别人的东西来用,多媒体教学陷入了各种不同的误区,教学质量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3、改进措施

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的理念;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优胜中学教务处

2013年1月17日

2.大上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二

一、朴素践行, 观念领“新”

(1) 校本教研不能赶时髦, 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校本教研”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当初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们由于本土理论准备不足, 或是留洋背景, 其象牙塔里制作出来的东西, 看上去好、前卫, 但到实践中往往水土不服, 甚至遭到传统教育文化的拒绝。赶时髦, 显然不行。

同样许多全国名校长、许多特级教师, 他们的的工作实践, 创造了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这些经验也许对一市、一个省来说, 因为地区差异、教师素质、学生来源的不同, 亦不能全本照抄。但在同一所学校, 教育教学氛围基本同质的情况下, 先进的经验的可借鉴性就很大了。校本教研中, 老师们完全可以连根带泥将同事的经验移植过来, 种在自己的课堂上。本土的理论、朴素的教学行为, 只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认真地去践行,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校本教研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朴素的生活行为。我们生活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在物质生活方面, 我们通过教育学到了更多的科学技术, 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 从而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在我们的精神生活层次上, 通过教育的方式, 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使我们的心灵和精神都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满足。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教育的作用下, 获得巨大的发展,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教育教学。最近, 杨东平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表述, 我非常赞赏, 即中国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21世纪现代社会的中国公民”。而所谓的生活教育, 其基本理念是认为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无疑, 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朴素的、本真的生活、成长行为。

二、开发课程资源, 实效出“新”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 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 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时代的需要, 又是弘扬办学特色、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施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 力图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 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 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从而达到提高我校的总体办学水平的目的。为此, 2005年初, 我校制定了《衢江区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 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发展个性特长, 为学生成长奠基。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 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 保证新课程的培训与学习, 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资料积累、总结反思, 不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能力。教务处认真组织调研, 总结经验, 解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进一步完善了新课程建设与管理。

(1)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造新型的 (即适合我校实际的) 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 实行三个优化: (1) 优化教学全过程,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2) 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3) 优化教学氛围, 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营造阳光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向课堂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继续实践“做、学、教、练”的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到2010年力争后三分之一学生所占比例最少,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区第一。

(2) 研发校本课程, 提升教育文化内涵。“课程管理制度化、课程实施规范化、课程开发校本化”是学校课程意识的具体要求, 我们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动力, 并激活和带动学校课程教学的管理。实践中, 我们立足本土实际, 把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学校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学校除了有声有色的开展五大校园活动以外, 还有学校大力提倡师生阅读。每年举办读书节, 成立了“香樟文学社”, 至今, 校刊《樟潭风》已刊出六期。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书柜, 设立图书角, 把每周一的下午第四节课定为阅读课。组织征文、演讲等比赛, 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味成功的快乐。创办“校园之声”广播站;学校还设计了校徽;编写了校歌;建设校园文化长廊。

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确保师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我校每天上午开设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课, 下午第四节课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 师生全员参与;学校还开办了跆拳道培训班, 建成了全区第一个跆拳道培训基地, 初一、二年级每周三、周四下午分别进行两节课的跆拳道训练。学校成立了“雄鹰”体育俱乐部,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跆拳道、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

今年衢州市跆拳道比赛, 我校取得了全市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08年以来, 有10多名学生获得金、银、铜牌。去年, 我校舞蹈获得了省二等奖, 校乒乓球队代表衢州市参赛, 获得了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绩。

(3) 出校交流, 以“石”攻玉。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 影响着教研质量的提高, 专业引领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对话, 需要真正走进实践中去创建鲜活的理论。

让教师“走出去”学习, 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是我校的一贯传统。这几年, 学校先后外派教师到江西洋思中学、山东杜朗口等地学习培训, 与浙江名校湖州新世纪、建兰中学等进行结对帮扶, 与衢州华茂、菁才、市实验、兴华等建立“联研”制度, 开展校际教研活动, 让一部分教师“走出去”学习、参观, 也邀请他们来我校传经送宝, 校际交流加大学校之间的教学互访, 加强教师之间的结对互援,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教师们直接去体验、感受, 近距离学习、反思, 寻找差距, 明确发展方向。09学年度学校就先后20名派教师到杭州参加省“名师经典教学艺术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他们“走出去”后, 要求能“带进来”, 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 做好二次培训工作。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真正做到用他山之石来攻玉。

三、基地学校辐射, 共享创“新”

当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共同体学校的教学研究行为时, 历史就赋予了它新的使命!

要创造“新理念、新教育”, 靠被动的接受运用不行, 靠个人的单打独斗不行, 必须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群体智慧和主动的创造精神才行。这就要求教研方式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寻找有效甚至是高效的教研方式与途径, 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要。

对于目前衢江区的教育实际情况,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内涵发展的均衡。衢江区教育局局长郭志强认为,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发展路径和发展经验, 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这些财富发掘共享, 促进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衢江区教育局在2009年将所属的中小学分成7个区域共同体, 每个共同体大约由5-7所学校组成, 以一所师资力量较好、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为基地学校, 组成区域共同体。我校是衢江区实验中学共同体基地学校, 与共同体其他6所学校结成团队伙伴, 共谋学校发展。教师结对, 结成工作伙伴, 促进专业共提升。学生牵手, 结成学习伙伴, 激励学习同成长, 建设了一个有品味有特色的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如图示:

这个时候的基地学校的校本教研已经圆融成一个共同体学校的校本教研, 促使这些学校在共享中不断地碰撞、创新。

3.大上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校本教研 农村中学 现状 对策

一、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现状

近些年来,校本教研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许多农村中学实施校本教研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中学活动经费本就不多,各项支出后,能投到校本教研上的经费就更是少得可怜,甚至没有了。二是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或不统一,导致校本教研工作流于形式。不少学校领导认为,农村学校教师水平有限,研究不出什么东西来,因此没有重视或根本没有花多少时间在上面。有的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就局限于教师上几节公开课,听两节别人的课,交两篇听课记录就完事。有的学校虽有定时定点进行校本研究活动的规定,并且安排人专门负责检查。但教师们毫无顾虑,依旧我行我素,要么是吹牛抽烟,要么是东倒西歪坐着等时间到了走人,并戏称之为“校本较蔫”或“校本较烟”活动。三是理论的贫乏,导致校本教研活动缺乏科学组织,研究目标不到位,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有些学校似乎在花大力气做此项工作,但理论的贫乏使他们片面地认为教研就是讲课和听课,缺乏科学、周密的策划部署。所谓的校本教研活动,其实还是过去常规式的听课、评课,并且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评课也只停留在“教态自然,教法科学,板书工整……”等客套话的层次上,根本没有深入分析。

二、校本教研的对策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让校本教研变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动。如果农村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不转变旧的教研观念,是不可能在校本教研中收到实际性效果的。转变才能有救。但,如何转变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因此,我认为,转变首要的任务是加强理论学习,并且要将理论学习的形式灵活化、多样化。比如: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既定时定点地集中进行理论学习,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又根据专业和学科需要进行分组学习,突出学科特色;同伴间自愿组合、自由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理的学习组织形式,系统科学的理论学习,必然促使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了态度自然也就认真了,进行校本教研的自行动力也就出现了。

二是建立、完善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考核制度,保证校本教研科学有效地开展。首先,设立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专项资金。从物质上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建立起以学校教研室、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组织网络,形成“校长亲抓、教研室负责、教研组落实、骨干引领、教师分担”的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教研室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从整体的角度,客观分析学校教研现状,出台校本教研的具体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督促、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并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宏观上的指导。第三,教研室制订出针对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考核制度,让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让教师在骨干的引领下确实参与活动、分担任务、获得成长。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然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同时每学期都对各教研组工作及教师个人进行总评,评出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这样教师们既因为有组织纪律的约束又因为有竞争机制的激励而积极自觉地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

三是创新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研活动形式的呆板单一、毫无创意是教师们参与校本教研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校本教研现有的模式,丰富校本教研的参与方式对于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很重要。比如:集体备课,一课多人讲。让老师们根据同一教学内容一起备课并交流,从中发现教师们处理教材的不同,并就不同处进行比较讨论,然后在不同班级讲授,课后集体交流教学的经验感受。对教学案例分析,集体观看教学实录后,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环节或教师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方式、方法进行讨论,从而促进教师的思考,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动机,有利于深化理论的学习。导课比赛。就课前的导课进行比赛,看看谁的方法新颖、实效性强,能在三分钟之内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竞争意识的作用下不仅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而且参与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进行教师技能竞赛。如三笔字的书写,美文诵读,公式、定理演示、推导等,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又练实了教学的基本功。校际联合教研。农村中学经济条件差、交通闭塞,不能聘请专家来校指导,那就在各兄弟学校间相互走走、听听、看看,既能解除教师因长期闭门造车生出的苦闷,亦可充分挖掘到不同学校的优势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得共同发展。

最后,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还要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并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战能力。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不断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教学秩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校本研修面对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钦州港区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四

以往的教研活动,大多是分管领导找一些教学文章,让大家集体学习,做好笔记,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们的兴趣也不高。为改变这种现状,2我校立足于校本教研,对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们畅所欲言、交流研讨和锻炼成长的大舞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创设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

①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全体教师理论学习,转化教师的思想观念。

②学校从紧张的经费中抽出资金为教师订购书籍,并给予教师外出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充电”学习。

③学校对现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设备、仪器室等进行调整,统一部署,妥善安排各功能室的使用,保证学生有较好的活动空间和条件,并为课程资源开发创造条件。

二、加强过程管理,落实校本课程学习

①安排课时,将课时纳入课程计划中,保证课本课程活动开展。

②校长和主任亲自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

③完善课程实施的有关的规章制度,对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

④使课题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每学期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学期有阶段操作计划。每位任课教师撰写教学计划。

⑤坚持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业务学习及实践研究经验交流。

⑥定期请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推进实验工作的进程。

⑦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师资水平。

三、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把研究作为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是抓集体备课,建立备课组中心发言制度,合理规划学年教学思路、教学实验、教学改革,落实好每次备课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同组的教师以及同一学科的教师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在集体教研活动中,领导和老师们集体研讨,各抒己见,帮助讲课老师找出不足,提供改进意见,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们教学研讨能力。二是抓实验研究课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将自己近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拿来研讨,每位教师就自己的理解谈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每位教师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料。三是是抓公开课教学,促进青年教师深入备课,也有利于教师间的互研互学。一年来共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50多节,极大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有效地带动了我校课改教研的快速发展。

另外,我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还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全国、自治区、钦州市的优秀教师录象课,为教师们的实际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

四、问题与思考

校本课程的开发刚刚起步,问题与矛盾比较明显。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1.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感到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就要求课程开发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关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指导性资料严重匮乏。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及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怎样正确地给自己的定位,怎样使得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艺术性……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探索。

2.此外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老师普通感到压力很大,原因很多,有知识缺陷方面的,有精力透支方面的,激情和付出是有限的,老师的主动性未能发自内心地体现。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进老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虽然我校教研活动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各学科教师的教改积极性,但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校本课程形成的沃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校本课程,我校全体教师会继续努力,使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钦州港区中学

5.03上湾中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导向,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研组为教研工作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为全面实施课改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提高教研水平。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班主任、教研组长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全员性教师讲座,以教研促教学。

2、以新理念、新课标为指导,抓好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新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工作。研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及教改实践,每人立一个校级课题,并进行研究。

3、形成以校、组、个人研究的校本教研网络,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4、组织各种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不断探索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5、做好自学信息资料的收集、积累,做好课前、教后的教学信息反馈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工作,建立对此项工作的评价机制。

6、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学新秀的选拔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副组长:教务主任

组员:各综合教研组组长

学科负责人:

语文组: 语文组长数学组:数学组长英语组: 英语组长政治组: 政治组长理化组:理化组长技能组: 技能组长

2、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能适应教改需要,组织教师学习《洋思中学教学模式详解》、《洋思中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等课改理论。每周组织一次教育专题讨论,教研小组按计划组织学习,对教研组长每学期进行两次集中培训。校领导每人承担至少一次的专题讲座,要求有教案、讲稿,教师有笔记、体会,充分认识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教研兴教、兴校的思想,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科研活动工作,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

3、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师能把课改的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奠基础。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教研日,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学习,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解决的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好活动内容,写入计划中,按计划组织活动。单周搞教研活动,本学期共五次。双周各教研组按年级组织集体备课,在备课中探讨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

4、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举行优质课、听课、评课活动,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改理念。在新课程纲要的指导下,要求教师依据各学科课标,为学生提供终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注意教学过程和方法,突破单一以学科为中心,加强学科间相互渗透与整合。

5、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工作的管理。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要求任课教师本学期在教研内容上要加强对学校存在问题的研究。要求老师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教师养成反思和学习的习惯,要求教师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过程、反思学习过程(学习—发现—分析—讨论—解决—提升—拓宽)反思教学方式等。

6、要求人人制定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验,制作老师个人校本教研记录袋。

要求每位教师把校本教研实验材料,校本培训的自学报告(个人计划、阶段小结、读书笔记、研讨活动)、教学反思材料(内容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作业批改后记等)、教育教学成果等记入校本教研记录袋。记录要形式多样、要客观实际、实事求是。

7、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和考核工作,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8、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指导课题实验的探究、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课改信息。

10、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6.金河镇中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六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和学校本学期的工作思路,确立目前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教研为主要途径,建立并实行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为了加大我校本学年校本教研管理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并逐步形成“学习型”学校,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工作思路:

(一)自我反思,丰富校本教研

教师根据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计划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

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能给人带来思考和问题的教研课,同时大量撰写教后记,教后记撰写量应不低于教案数的1/3

(二)同伴互助,完善校本教研

1、通过同伴间彼此交谈、协作、帮助等方法,“以老

带新,以强带弱、以教师的‘一支独秀’带动学校的‘春色满园’”,各抒己见,贡献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在大家的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新的观点,生成新的认识。

2、通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探讨中交流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组建学科教研组

针对学校各学科教研实际,本学年在教研组组合上,打破学科隔离,知识分离,组建语文教研组、英语教研组、数学教研组、政、史、地教研组,理、化、生教研组、音、体、美六大教研组。这对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推动课程整合研究将有着积极意义。

二、具体活动内容

本学期,我校将开展集体备课、案例研讨、课题研究、主题学习、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集体备课

以学科教研小组为单位,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必须每周有主题,有主讲,讨论过程必须有书面记录。

(二)教学反思

(1)教案要有“教后感(小记、心得)”栏。课后可以用

几句话甚至几个字记下本节课教学的得失或新的教学设计思考点。

(2)教师每个学期要以书面形式完成至少800字的教学

反思任务。反思是对自己关注的教学问题进一步的思考,也是自我提升的重要环节。反思的对象(或内容)主要来自“教后感”中自己比较关心而且感兴趣的集中点,也可以是联系自身教学实际的理论学习体会感受比较深刻的点,还可从集体交流讨论的教学事件或问题中选择思考点,或者是在将自己跟他人的教学比较中寻找到差异点等等

(三)课题研究

本学年为了配合学校办学思路,各教研小组必须积极开展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为主题的子课题研究,各位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组内课题主题进行积极探索与思考。

(四)、案例研讨

本活动立足“真实课例”、“学生中的普遍问题”为载体,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原则,以“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为目的。活动以教研大组为单位开展,每两周一次。

1、开展公开观摩课活动

本活动由校内教学骨干承担,力求展示教师的个性创造和个人教学风格,从专业上给教师带来引领作用。十月份各学科开展公开课活动。

2、教学问题研讨

各组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典型问题,如学困生厌学、作业抄袭等现象确定主题进行探讨。

(五)、加大课改力度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实践杜郎口中学和杨思中学教学经验,加强对七年级、八年级教师

对杜郎口教学理念的学习,并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打造全新高效课堂。

(六)、主题学习

课改的趋势需要现在教师的理念发生重大转变。为了让我校教师紧跟时代脚步,本学年教导处将组织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学习:

1、专业理论学习

2、教师基本素养学习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

4、新课程标准学习

5、深入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

7.大上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七

一、指导思想:

根据铜仁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关于教师培训有关精神,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科研修主题,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增强组内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结合我校实际,继续为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展各类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

二、工作目标:

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和谐氛围”的目标为导向,从师德建设、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多方面入手,齐头并进,积极创建教师发展环境,严格规范教师管理制度,狠抓教育教学基本功,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树立坝黄中学数学组教师的新形象。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

该项工作强调在市研修主题的引领下,学校总课题、教研组子课题的统一与研究力量的整合。

(一)开展“主题化研修活动”,关注学生学习。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贵州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学科教学常规》等,提高教师管理常识,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

2.加强对各年段备课组长工作的指导培训工作,在组长的带领下,名师带头,扎实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强化组内每位个体的实践、研讨、反思、总结。各教研小组能详尽地积累过程性资料。

3.由向召华 带领的 “开展数学大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研究”研修主题。拟订系列化活动方案,并按“系列化”计划开展活动,做到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强化研讨、反思、总结。研修活动力求达到高效。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1.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对新教材作纵向解读,本学期重点解读自己

任教的年段,并于11月份安排一次教材解读讨论。

2.名师、学科骨干、青年教师做好随堂听课工作,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一学年至少听课15节,听课教师做好课后点评工作,促进教师日常教学的优化。

3.参加铜仁市各类评比,更大程度地发挥教研组团体智慧,实现以比赛促研修、以研修促

质量的活动目标,力求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加强校际交流,共营教研氛围

开展江口中学、、铜仁二中等第三协作教研组的校际交流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专题教

学讲座等形式及时传达教改前沿信息,促使兄弟学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现“互惠双赢”。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研修效能

1.扎实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各教研组围绕“理解教材、科学设计、有效落实目标”的主题确定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有针对性地研修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有效的研修活动。

2.建立作业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作业批改情况检查制度,促进教师运用作业来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教研组在本学期完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作业布置及批改制度。

3.组织各学科骨干开展“以综合实践为平台,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逐步设立研究实体,不断积累和提炼活动成果。

(五)规范教学常规,落实“减负提质”

1.继续提倡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教师的教材意识。加强对教材的块状解读,期初开展一次以单元整组教材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平时年段老师能就各自的课堂教学情况多加强交流沟通,并力求做到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年段集体备课。

2.加强教师备课规范,要求教师教前有修改,教后有反思。坚持新课程理念,关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落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3.为真正减轻学生负担,要重点关心学困生,要有意识地按学生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多布置弹性作业、趣味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

4.完善数学网络研修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发挥网络平台优势,督促教师及时上传活动材料,提高网络研修功能。

5.重点做好毕业班的复习迎考工作,力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分月工作安排

10月份:

1.全体教师对姚元栋老师的进行公开课;

2.开展一次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

11月份:

1.全体教师对谭慧华老师的公开课;

2.参加铜仁 市优秀论文评比;

3.分各备课组对月考进行分析总结;

11月份: ;

1.抓好期中考试的复习迎考,并对期中考试进行分析总结。

12月份:

1.全体教师对李永新老师的进行随堂听课;

12月份:

1.抓好期末复习迎考,特别是初三年级的考试。

2.做好这一学期的资料整理入档案。

数学教研组

8.安国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篇八

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为了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必须立足学校,一是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在学校中――学校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只“等”(等专家指导)、“靠”(靠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现象;三是基于学校――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制度职责: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 1

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以校长为核心的教研指挥系统,形成“校长-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班主任”多级管理的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校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校长、教务处主任、必须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平均每周听课1课时以上。做好听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和听课之后的评课、议课工作,以促进教学。

2.校长、教务处主任要经常深入参加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学校班子成员必须下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并督促做好点名、记录工作。(校长负责语文组、教务主任负责数理组、政教主任负责外语组、总务主任负责政史组)

3.做好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

4.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5.鼓励、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6.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7.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开展老中青结对子活动,并负责督促检查。

二、教务处教研室校本教研制度:

1.教务处、具体负责各学科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必须深入学科的教研活动中,认真记录活动时间、内容等活动情况,掌握教师参加教研情况。

2.每学期结束时,应统计教研组的活动情况和教师参加活动情况并上报学校。

3.学校每学期对教研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搞得好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奖励,差的提出整改意见。

4.每两年举行一次校内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活动。

三、教研组教研工作制度: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教研组学习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主要内容有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组织进行教学反思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

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4.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5.每学期组内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通过以上形式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提升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6.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达20节以上。

7.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期结束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8.每个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组织组内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共同研究:(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3)作业或练习;(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9.每个备课组必须有专题的课题研究。

10.各备课组应制定学生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实验、表达、创造等)的目标要求及培优扶差的工作计划、实施过程及总结。

四、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

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师个人论坛活动。每学期听课15课时以上。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制作1个多媒体课件,完成一份典型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9.中学开展校本教研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坚持以深化高中分层走班制教学、打造初中“三段四步五环节”高效课堂为主题,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备--说--评--上--思”教研活动模式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实行学校行政挂靠各教研组,学校行政负责组织所挂靠教研组的“备―说―评―上―思”集体研备课;负责组织所挂靠教研组的教师参与教研室组织实施的学校“每天一课”、“每周听课日”的听评课活动;负责检查落实所挂靠教研组的教师《教师成长手册》的撰写情况及其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

三、具体工作

1、组织校本培训,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教师

(1)安排教师讲座(三次)。

改变每周教工例会内容安排,一般工作布置不超过20分钟。另外利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或经验交流。安排学校行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外出培训的教师以及在初中高效课堂、高中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成果的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经验介绍。进行讲座的教师一般提前一周进行准备,准备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和提升的过程。经验交流的教师是教学骨干,能够在全校教师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既是认可,更是经验推广。

(2)组织和聘请专家来校讲座(二次)。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聘请专业人员围绕本校高中部“分层走班制教学”和初中部“三段四步五环节高效课堂”的实际问题以及学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3)安排学校心理咨询室就教师心理健康进行讲座(一次)。

(4)加强校际交流。

组织学校教师分批、分层次的到校外参观、学习、培训。

2、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学常规备课环节的管理,杜绝无备课上课现象。

(1)集体备课时间:周日教工例会后。

(2)集体备课地点:教工会议室

(3)集体备课内容:

第一:下周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下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第三:下周练习的设计与安排

第四: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疑点进行探讨

第五:备课安排,资源共享。

(4)集体备课的要求:

备课组对上述问题的安排与探讨,要及时形成备课组记录,期中、期末上交教研室备案;教案可以是电子文档,也可以是纸质教案;同一备课组教师对一周备课任务可进行分工,资源共享。

3、组织好常规教研活动-----听评课

(1)坚持和完善“高效课堂每天一课磨课制度”

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教师人数和本组实际,合理安排本组教师公开课,组织本组教师提前一周确定课题,按照高效课堂模式备课组内自行备课开设一次以上有质量、有效率的高效课堂公开课、展示课。课前要集体研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组织教学、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使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各教研组长到教研室领取《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由参与听课教师对开课教师的公开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填写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由教研组长收齐后及时交教研室存档。

(2)坚持和完善听课周(教学开放周)制度

第一:听课周安排:

根据学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把开学初一周、半期考后一周确定为学校听课周。

第二:听课周要求:

听课周内,学校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学校“三段四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年段长、各科任教师在听课周内可以而且必须到任何班级至少听课3节以上(不少于3节),填写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行政要组织参与听课的教研组长、年段长、教师与被听教师认真评课,形成评价意见,连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上交教研室存档。

(3)坚持和完善“听课日制度”

为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管、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本学期继续坚持和完善长期以来坚持的“听课日制度”,安排学校行政、教研组长推门听课;课后,学校行政要认真组织评课,形成评价意见,并填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一同交教研室存档备查;被安排的教师该节课可以视为第二次开设公开课,职称评聘、学校考核可以加分。

(4)建立和完善“常规教研出勤考评制度”

教研室设计教研活动出勤考评表对各教研组常规教研出勤进行考评。常规教研出勤考评由各教研组长负责。每次教研活动(2节课),每节课一张,由教师本人签字,教研活动结束后由教研组长交教研室统计。

4、组织好岗位练兵和教师技能竞赛

(1)岗位练兵

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岗位练兵的主题确定为“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课堂教学”、“研做中高考试题”,其中,“课堂教学”、“研做中高考试题”必选,“教学设计”、“片段教学”2选1,各教研组在完成每个教师公开课的情况下,组织本组教师就上述三个主题开展岗位练兵。

第一:研做中高考试题。

各教研组本学期要组织本组教师研做5套中高考试题(必须是中高考试题,月考、半期考、期末考、周考试题不予计算),试题可由教研组长选题,也可组员轮流选题,在做题的基础上研题,对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意见,由教研组长交教研室备案。

10.中学文科教研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篇十

20XX年上期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细要(试行)》要求,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进步,二、目标与任务

1、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学习新课程理念,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理论。

3、加强课程的内容与地方发展、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4、挖掘、开发地方教育资源。

5、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研究制度。

6、注意学科渗透、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三、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实验教师:

学生:七、八、九年级学生

学科:

四、方法措施:

1、坚持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一系列现代化教学理论,统一认识交流学习体会,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教结合,发展素质,培养创新,训练实践能力”的课堂教改指导思想。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有益于教学改革的培训,将新大纲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备课及教案设计中,教学过程要体现课堂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3、分语文、英语、综合文科和体艺科备课小组,每学月进行二次集体备课。

4、围绕集体备课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做到及时总结、评价。

5、抓好“杜郎口模式”的学习和实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语文科以“增强主体和训练意识;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开展作文训练指导与评点课,以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综合文科以“问题解决法”为主题,以“引导——发现”,“质疑——解疑”,“合作学习”和“自读自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注重知识迁移,给学生主动学习铺平道路,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察、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6、全体教师积极体验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积极听课,及时评课,人人发言,交流得失,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7、每期评选校本优质课、优秀教案及优秀论文。

8、积极组织学生阅读各种地方教材,开展各种文科竞赛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以“爱我家乡、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11.上湾中学校本教研规章制度 篇十一

1、上湾中学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总体规划

2、上湾中学2012-2013学年第学期校本教研计划

3、教研组2012-2013学年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4、上湾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5、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

6、上湾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细则

7、上湾中学校本教研工作评估标准

8、上湾中学校本教研工作评估方案

9、上湾中学教师自学制度

10、上湾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制度

11、上湾中学教研成果展示与奖励制度

12、上湾中学教师定期培训制度

13、上湾中学课堂教学反思制度

14、上湾中学校本教研档案管理制度

⑴、校本教研的过程性材料

⑵、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⑶校本教研方向的调控材料

15、上湾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

⑴、目标与计划

⑵、学习与活动

⑶、反思与总结

⑷、作品与成果

12.中学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二

本学期教学工作以“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为教学管理思想,以“规范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方向;以“务实、管用、求精、先导、创新”的工作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四项规范和教师素质提升”为工作重点;以“聚焦课堂,回归学生”为科研思路,以“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为平台,立足学校现状,继承学校优良传统,打破因循守旧,敢于锐意进取,创三中教学管理特色文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xx市品牌学校”而不懈努力。

工作目标:全体师生确立在确保重点高逐年提升的前提下,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素质教育之路,创三中教育质量提升特色模式,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平均分和后20%学生的情况有明显改观。

重点工作:

1、教师管理:

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生学业动态监控。

改变学校质量检测方式。《xx三中质量监测改革的实践研究》。

推进“数据背后的故事”和“教学改进计划”,带动有效教学的深化。

2、学生培养:

做好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特色学生学业表彰。

后20%和轻负提质。生生和师生帮带制;十个一工作;中考补考制度。

培优工作,限时训练工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学习心理学研究和开展。

七八年级多科知识竞赛

“四小培养”活动

3、课程建设:整合——学习心理学、中华传统美德和生命教育。

4、学习环境建设。

5:九年级毕业班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规定,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轻负高质”工作。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尤其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技、综合实践等科目。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遵守市教育局关于各季节及节假日作息时间的规定;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超量布置课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育锻练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做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切实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用好两室:劳技和探究实验室。

3、做好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工作,课任教师安排、功课安排、教师上课考勤等课务管理。

4、学籍管理。转学和休学等手续办理、义务卡管理和中考报名等工作。

5、教学用书和学生学习资料征定、图书资料。

6、做好全校统一检测命题、油印、考务、评卷安排、成绩录入工作。

1、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与评价四个环节达到教学规范标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重点之一。严控“四项规范”底线,统一思想。采用教研组、学科中心组、行政“教学月检”和“推门听课、约课随堂听课、行政巡课和过程查案”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同时做好定期评估。确立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实行备课组集体备课和单元考自主命题,备课组和年段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帮助教师尽快度过“高原期”,打造一批名教师,为我校现在乃至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每位教师上好常态课”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为两个中心任务。为此本学期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落实教师“常态课”标准。

2、做好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完善省市县各类培训管理制度。落实“温州市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过程”等各类培训和管理。积极创造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条件。

3、推进《xx三中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做好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搭建校本教研活动新平台,根据校情,筛选构建我校教研活动特色。各教研组根据组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从五个维度有侧重地选择开展,做好四个结合——教研和有效课堂相结合,教研和难教难学内容相结合,教研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4、积极做好县市“三坛”、“学科骨干”、“名师”、高级职称、各项课堂评比等指导、组织工作。评比中提升,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

5、开展教师全员读书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新课标和名家课堂实录的学习,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

打造一支凝聚力强、和谐合作、科研能力高的教研组,是推进以上两个重点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本学期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队伍,发挥xx三中学科中心组作用,明确职责,承担教学参谋、督查、组织、指导、科研等工作。

2、教研活动正常化。实行单周备课组活动,双周教研大组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形式。教科室考勤作为先进教研组评比的主要依据之一。

3、构建符合学科特点的教研组活动有效形式,营造浓厚的教研组氛围。

以“聚焦课堂、回归学生”为指导思想,以“有效课堂模式构建课题”为平台,做好“四结合”——科研和有效课堂教学相结合,科研和教研相结合,科研和学生有效学习相结合,科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切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我校教科研质量。

重点工作:

1、新一轮课程培训,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学生学习行为。

2、本学期重点是准备好精品校本评选,教育教学文稿评选和应用课题研究。实施好两个县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和县招标课题《鳌江三中质量监测改革的实践研究》。

3、做好“小班化”试点工作,七年级试点。

4、继续做好省市县课题的申报、立项、管理、指导、结题及课题组组长的培训等工作。

5、积极组织和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反思叙事、制作精品课件等工作,学校教科室将做好送评、发表等幕后工作,创造外出学习、培训、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等机会。

重点工作:

1、落实《教学工作五年规划》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修订完善制度:《教师外出培训制度》《学生综合实践制度》等。

2、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成信息化达标创建和落实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

3、学校网络、网站建设,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站日常维护。加强广播、有线电视、电话以及多媒体教室、会议室、音乐室、报告厅电子屏幕等师生活动场所it设备的维护保养。

4、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5、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做好教学宣传工作。推行教师在线学习和对学生答疑,以及学生网上学习。建立“xx三中教学资源网”和“xx三中精品资源库”。用好“我爱21世纪课件中心校园直通车”,举行媒体制作培训活动;办好《xx三中月报》,开设教师交流、展示、讨论、学习、宣传等栏目,发挥校园网,教师poker作用。

6、加强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规范管理。创建温州市和浙江省示范图书馆。

7、县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

构建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管理科学有效开展

1、做好教研组和教师教学评价及考核、教师教学业务档案。

2、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和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奖励。

教务处

上一篇:忆童年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向阳廉洁修身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