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业

2024-07-19

软件业(精选8篇)

1.软件业 篇一

国产杀毒软件业凸显产权危机

说起反病毒引擎,在全球计算机病毒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比较著名的人物。

一是俄罗斯的Eugene Kaspersky。1989年,Eugene Kaspersky开始研究计算机病毒现象。从19他在俄罗斯大型计算机公司“KAMI”的信息技术中心,带领一批助手研发出了AVP反病毒程序。Kaspe年成立,Eugene Kaspersky是创始人之一。2000年11月,AVP更名为Kaspersky Anti-Virus。Eu是计算机反病毒研究员协会(CARO)的成员,该协会的成员都是国际顶级的反病毒专家。AVP的反病毒引一直以其严谨的结构、彻底的查杀能力为业界称道。

另一位是Doctor Soloman。他创建的Doctor Soloman公司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反病毒企业,后来被成为最为庞大的安全托拉斯NAI的一部分。初期,McAfee与欧洲的一些杀毒软件公司经常兴起口舌之毒引擎并不出色,于是McAfee停用自己的杀毒引擎,转而使用收购来Doctor Soloman产品的引擎。AVP虽然是技术的巅峰之作,但由于长时间懒于开发市场,很长时间里用户并不多,导致部分的开俄罗斯的另一家反病毒产品Dr.Web,与AVP有很深的渊源,而Symantec NAV的主力开发人员里面,也部的身影,还有人跳槽去了McAfee,但这始终也改变不了AVP是全球顶级反病毒引擎的事实。

但由于历史的渊源,Eugene Kaspersky最终还是决定淡化AVP(AntiVirus Tookit Pro)这个名字KAV(Kaspersky Anti-Virus)。

而在中国,从90年代开始至今的杀毒软件市场,KILL一统天下的结局被终结后,瑞星、江民、金等国内杀毒软件厂商逐渐把持了大部分市场。疯狂降价、媒体造势、诉讼官司这类已经被国外市场认在中国一幕又一幕的上演。现在,更是有外国厂商想进来,中国厂商想出去,两者之间也开始纠缠着系”。

枪打出头鸟 金山引爆杀毒引擎涉外话题

从2002年开始,外界就盛传“金山公司在2000年9月购买了俄罗斯Dr。Web引擎的授权,当用权,于2001年9月到期”,后来《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则报道《金山毒霸涉嫌盗版杀毒引擎》,开化。

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的两大竞争对手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民科技”)两家公司率先站出来说话,声明与此报道事件无关。但“瑞星”字样使金山公司再难平静,金山对瑞星积累许久的新仇旧恨也随之爆发。

瑞星公司的证据来自俄罗斯Dr.Web方面的一份传真件,“金山杀毒引擎的使用权确实是2001年而金山公司一直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外界澄清,两家官司进展出现活结,一切取决于俄罗斯Dr.Web 关于此事,出现了不同后续版本,其中一个是:因为杀毒引擎事件的曝光,金山公司高层大为恼火6月刚上任的主管技术副总裁王涛,与营销副总裁王峰一起同俄罗斯方面进行交涉,准备续签第二年的 金山公司一直怀疑瑞星公司与俄罗斯方面联手施加压力,所以表现得很谨慎,而俄罗斯方面也咬从2003年初开始,互相谈了很长一段时间。近期,来自金山内部的消息称,离最后续签的日期已经不 直到现在,金山公司毒霸技术总监陈飞舟依旧使用当初签约时允许的“中俄全球病毒监测网中方经历过“蓝色安全革命”,并将杀毒软件价格拉到谷底的金山毒霸仍然在市场销售。

“我们从来没有非法使用,”金山公司营销副总裁王峰一口否定外界说法,“2000年底开始采用优化杀毒技术考虑,被人说抄袭是因为太受关注,金山是惟一承认合法使用国外引擎的公司。”

其实,金山毒霸曾研发过自己的引擎,始于1997年,当时有十几个人,为了稳妥起见,一直到1候才拿出测试版本。从1999年4月到2000年底,金山一直以free的方式发布毒霸测试版,2000年始销售毒霸正式版。

2000年至2001年间,WPS的研发成本在2000多万,卖出去的产品回款也不利。那时候,金山公面都是精英,而且想把毒霸研发负责人陈飞舟调去WPS组。可是陈飞舟离开一段时间之后,毒霸开始霸的杀毒引擎由陈飞舟主写,重写了几次。

金山明白,逾越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包括样本的积累,都是一个过程,更不要量病毒特征的提取和清除模块等等。完全自主研发的杀毒引擎难免和国外产品有一定的差距,金山为反病毒产品剖析得非常透彻的刘杰担任技术顾问。这本来一直是金山讳莫如深的,但由于传闻来自金文件泄漏事件,相关合同文件被网上公开。根据这些资料看,金山得到了刘杰积累的病毒样本,和一持。

而在1999年到2000年之间,金山公司在市场调查时发现,很多用户都使用两套杀毒软件,其中杀毒软件诺顿、PC-cillin。最后,由金山公司总裁雷军拍板,“使用两个杀毒引擎”。

在选择国外杀毒引擎期间,金山公司曾经与很多国外厂商进行过谈判,最早与趋势科技签下协议确实曾加入趋势产品PC-cillin的杀毒引擎。

当时,金山公司一直宣传自主研发,强调知识产权,权衡考虑,雪藏了这段历史。而趋势也对此自己在中国境内的代理乐亿阳都没有告知。

但当时一个著名的中国cracker SAC的出现,打乱了金山的部署。SAC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金山论,这让金山百口难辨,并导致此事被趋势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乐亿阳知晓。“凭什么中国出现两个亿阳频频向趋势施压,加速了金山与趋势初步联姻的失败。最后,金山公司改用Dr.Web的杀毒引擎,部分技术也来源于AVP。

金山公司对外宣称的杀毒双引擎属于非叠加式引擎。叠加式引擎的杀毒过程较慢,例如说杀450能报有900个,因为两个引擎都查一遍。金山是非叠加式引擎,金山引擎与Dr.Web两者互补,毒霸的其他双引擎软件要快。这也使金山在病毒库的自由定义使用上下了功夫,这就是金山毒霸2003版本“密所在。

郑州帮进驻 江民科技涉嫌使用AVP引擎

前段时间风传业界称为“王老师”的王江民控股北京中关村所有的肯德基快餐店,记者调查,其精力已投入房地产行业,他也并不卖肯德基食品,只是肯德基一直使用王江民出租的房产。虽然王江民已经“淡出江湖”,但是据知情人讲,其实王并没有放权,江民公司大小事情都要通连申请加班费用也需经他签字。王江民每天9点钟上班,晚上5点半公司下班后,他还在,通常晚一江民公司的运营还在他掌控之中,江民公司还是属于“一个人的公司”。

据了解,王老师其实已经很久不解病毒,最近的一次是几年前曾解杀过CIH病毒。

“江民的那张软盘是纯粹的国货,”一位熟识江民的人士说,“但江民公司在Windows下开发的包括网络版、单机都有AVP的影子。”

属于江民自己的产品,也就是硕大的KV产品包装盒中那张标记有“A:”字样的KV杀毒软盘,那是由王江民亲自研制的。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用KV软盘杀毒,除非是做一些数据修复方面的事情。

江民现在的杀毒引擎,由原行天98的开发人刘杰、王磊、何公道编写。而很久以前,业内就盛传用AVP公司杀毒引擎产品的漏洞,将AVP杀毒引擎拿出来,把病毒库提炼升级,再运用到江民杀毒引 刘杰、王磊、何公道都是来自河南郑州,是当年中国通用软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州帮成员,刘司之前,曾经在金山公司当过一年的技术顾问。另两人王磊、何公道很早以前就为江民公司研发了KV任江民总经理的常进喜,说服王江民亲自出面,邀请刘杰加盟,刘杰现在是江民公司总工程师。

很久以前,AVP杀毒引擎“解决办法”在法国被解密,此后一直被许多国家的杀毒软件“借用”,实验室忙不迭地到处打击盗版。同时,随着AVP产品被盗用得越来越频繁,AVP近亲产品的“市场占有 2002年,Kaspersky Labs的总经理,Eugene Kaspersky的妻子拜访了江民公司,具体内容不得而是一次礼节性的访问,当时她正在天津病毒检测中心参加一次会议。

不过传闻,AVP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江民公司开始有点“慌”,至少修改了病毒的命名方法。

刚刚经历过人事调整的江民公司,从事病毒研发的只剩下十几人的研发队伍,据称,分任研发部和何公道事必躬亲。刘、王、何的组合,技术上确实够灿烂,但对走出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产业领域来说,江民的明星引进战略还有待品评。

记者还了解到关于江民使用杀毒引擎的另一个版本,“刘杰曾经与AVP一起进行过研发合作,AV由刘杰添加,AVP也曾私下里给过刘杰一定时期的授权”。

单单就江民KV现有产品来看,并不是简单的对AVP的2进制模块移植,库也有一定不同。只有两在借鉴的基础上,重写了大量模块,要么可能像传闻所说获得了源码级授权,可能是默许下的借鉴,作。

界面研发学金山 韩国安博士托起东方卫士

长久以来,在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方面,交大铭泰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泰”)一直很难摆式。

有人开玩笑说,金山在软件市场的四面征讨,和铭泰的不断紧跟“骚扰”,是中国通用软件产业 有人说,“金山不需要市场调研,因为调研了也不知道该开发啥,啥火就做啥,争取把别人挤垮市场调研,也不知道该做啥,干脆看着金山做啥就做啥”,“金山做词典,铭泰做词典;金山做快译金山做病毒,铭泰做病毒”,铭泰杀毒产品所体现的多面性,也许是对铭泰产品发展现状的最好说明 在很多业界人士眼里,铭泰一直没有给人留下大公司的印象,但其运作能力却毋庸置疑。2003年何恩培获得中国十大软件领军人物,与微软、甲骨文公司排在一起;初春,铭泰与微软两家公司的员北京郊区植树,与东方卫士险些胎死腹中的危情时刻相比,走在队伍前面的何恩培,此刻要意气风发 此时,单机版杀毒引擎已换成来自韩国安博士公司的授权,交大铭泰杀毒软件产品东方卫士网络场,据说与单机版不同,网络版使用的是西班牙熊猫软件公司的引擎。

据传闻,2001年11月,刚刚进入杀毒市场的铭泰收购上海创源,东方卫士的很多技术是在创源安的升级研发。消息人士进一步透露,虽然上海创源曾收购因高层管理人员离婚而分家的南京信源公司,并防病毒软件的知识产权,但是创源安全之星仍然有很多技术采用了国外AVP杀毒引擎。

该人士举例说,东方卫士最早的版本中,继承了AVP产品某个早期版本中的瑕疵,连部分误报现铭泰当然矢口否认。

“不可能,我们自己有很强的研发实力,不一定要国外的引擎才能生存,实际上东方卫士还是双泰公司副总裁,信息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朴圣根说,“跟其他公司不一样,铭泰与韩国安博士的合作是发展。”

当被问及近期安博士杀毒软件进入中国,并由上海朝华软件代理其产品这一敏感的问题时,朴圣入中国与铭泰本质上没有冲突,铭泰主推自有品牌“东方卫士”,对于安博士杀毒引擎的使用,也并抄袭,而是技术深层次的合作,“对外不推广安博士品牌,对外界也很少宣传安博士。”

朴圣根表示,东方卫士刚推出市场的时候并没有用国外的杀毒引擎,后来考虑到进军东南亚市场国外病毒的机理不太一样,选择国外杀毒引擎更适合国外环境,所以在其新产品中采用双引擎技术。他认为,朝华软件实际是帮助韩国安博士公司推广品牌,不同于铭泰和安博士之间的合作方式,用韩国的技术,相当于安博士产品的汉化版。

朴圣根的回答,令东方卫士的引擎迷雾更加扑朔迷离。

东方卫士2002年刚上市时,有网友将其定为“金山毒霸(东方卫士版)”,究其原因是软件界面与似,连某些具体功能的名称都有所相同。

一位了解东方卫士研发经历的朋友向记者透露,东方卫士单机版和金山没有关系,说“东方卫士是是不正确的,金山的界面借鉴了国外很多出色的软件,而且金山本身有很强的美工力量,所以设计得学习金山艺术化界面风格也无可厚非。

这个知情者还透露,铭泰之所以选择韩国安博士,并不是因为安博士的技术好,而是因为其授权继续冒风险“抄袭”,不如选择花钱使用有国外厂家授权的杀毒引擎。

国产软件何处去 各方坦言知识产权危机

熊猫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总经理何支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熊猫并没有将杀给铭泰网络版使用,虽然先前签过一纸协议,但对方相关款项一直没有交付,“如果铭泰新版本里含引擎,那是一定是盗用。”

何支涛解释说,熊猫公司并没有对交大铭泰进行任何引擎授权,而是仅仅将熊猫网络版产品中的一网关防毒产品类似OEM给交大铭泰,并且授权有日期限制,产品里还包含熊猫LOGO及公司标识。他表并不属于熊猫软件的核心产品,所以有偿授权给其他厂家使用对熊猫软件市场销售没有太大影响。

他认为,国内软件企业普遍使用国外杀毒引擎这种现象,与国内企业自身研发水平不高有关系。发难度大,一是需要技术积累,二是需要技术团队建设。如果纯粹使用国外技术,可持续发展性不够 “并不是说国内企业没有完全成功的可能,”何支涛说,“但是,难度、风险及不可控因素会大建议未经授权使用杀毒引擎,应该要反对。”

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谈文明认为,如果确实有某些国内厂商盗用国外杀毒引擎的话可耻的行为。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知识产权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惊和痛心的。知识产权的危机在反病毒软件行业的确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侵权盗版的事情被放任下盗版来打价格战的话,有可能整个行业都被拖死。”

当问及是否瑞星有使用国外病毒引擎现象时,谈文明称,瑞星在研发上的投入使其拥有了足以抗病毒和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外国人能做好的中国人也能够做好,用不着去盗取。”

他认为,从国外成功的软件企业发展来看,普遍规律是一样的,国内企业应该寻找恰当的产品和实地,做好技术开发工作,要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员。

“国内其他公司使用AVP引擎的事情,如果在我们引入产品前就发生,那是相关国内公司与软件著需要总部与其进行交涉,”北京乐亿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枢说,“如果在乐亿阳将AVP产品引这样的事情,乐亿阳将一追到底,现在国内已有完备和强大的法律后盾。”

蔡枢介绍说,乐亿阳与趋势产品的销售业务已经“断开”很久了,但国内使用趋势产品的一些骨系统和其他行业的用户,仍坚持请乐亿阳提供专业的反病毒服务。现在乐亿阳独家代理AVP产品,俄Anti-Virus,在全球注册的中文名称叫“卡巴斯基”,乐亿阳与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之间确认的合牢固的。

俄罗斯杀毒软件之所以非常强大,是因为俄罗斯有国际顶尖的数理科技领域的特殊人才及优良的人才的培养不是三年两载就能成功的。

他表示,乐亿阳公司与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是合作伙伴,乐亿阳销售AVP的产品,向国内的AV和专业的服务,还将全力维护AVP产品的所有利益,包括著作权、版权,这已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法的版权局也都非常重视、权力在握。

他进一步称,中国的网络安全产品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国内外企业携手共进。对中国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杀毒软件产品还要有耐心,还期待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更强的基础数理培养出越来越优秀的专门人才。

全球第一个包级别病毒过滤引擎AV Leach的主要设计者,Antiy Labs总工程师赵志刚认为,中国领域与国外相比,起步都比较晚,如果想要赶超国外水平,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需学习、分析和借括一些逆向工程的手段。思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通过逆向工程分析机理,之后自行编码实现,这与而通过合作、引进的方式直接提高产品的能力,也是一条很好的路线,只要不是对2进制模块的直接的行为。

而Antiy Labs的资深系统程序员李柏松则指出,AVP很容易被“引用”的原因,并非AVP存在杀是因为AVP整个引擎和库与主程序是完全分离的,而且是由数千个obj链接文件巧妙构成的,因此其时也可以将AVP的obj文件编译进来,这不叫漏洞,只能说明AVP的结构化非常好,所以里面的静态来复用。

北京市中孚律师事务所郑英华律师接受ChinaByte记者采访时说,从法律方面讲,“国内企业未外杀毒引擎”涉及国际私法,应依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我国政府参约(尤其是WTO相关议定书)和与他国政府订立的双边条约规定处理。

从总体上讲,知识产权危机不仅在中国软件业是一个严重问题,而且在中国的其他行为诸如高清解码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相当程度的危机。

从技术的角度看,如果中国的杀毒软件在核心技术方面缺少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就使得中国受制于人。

可从两方面看“国内企业未经授权而盗用国外杀毒引擎”这件事情:

第一、在国外杀毒引擎不享有著作权的情况下,中国国内企业未经授权而盗用国外杀毒引擎不属外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历史较国内长,所以这种情况为数很少。

第二、在国外杀毒引擎享有著作权(尤其是在中国国内享有著作权)的情况下,中国国内企业未经杀毒引擎属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时,相关责任者将承担刑事责任。

郑律师认为,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法律官司中还处于弱势,一方面在众多领域中国企识产权,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法律意识不强,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诸如进及采取司法救济等。

避免版权纠纷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获得版权,一方面要自主开发,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权。订立合理的版权许可合同获取使用权也是权宜之计。

而从法律意义上讲,知识产权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严重制约着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为权纠纷的隐患,无论谜团后面的隐情如何,国内企业都必须有因应之道

2.软件业 篇二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迅猛

在全球软件开发中, 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 而且占据美国软件市场份额的60%。仅十年功夫, 印度软件业就将日本、欧洲抛到后面, 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近几年, 印度软件业的年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全球500强公司中有160家由印度供应软件。在全球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占据了29家, 同时印度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软件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印度人把软件业作成了一个大品牌。就连比尔·盖茨访问印度后也预言:未来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

印度软件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政府的成功引导

早在上世纪末, 印度就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治国方略。并认识到, 一个国家软件产业的兴衰, 将决定她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格局, 因此要优先发展软件业。

首先, 国家投入巨资加强软件产业的基础建设, 创造投资环境。先后建成了18个软件园区, 有1300多个海内外公司在这些园区注册, 国家用优惠价格向软件公司提供厂房和办公设施。如今, 最早建成的班加罗尔园区不仅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 还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 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其次, 是全力推动“电信港”计划。印度的电信港计划是其软件产业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所谓“电信港”就是由高宽带通讯设备、跨国通讯网、数字交换与传输设施、卫星地面站组成的网络系统。为了顺利实施这一计划, 印度政府打破了几十年由国营电信企业垄断的体制, 取消了电信设备的特许生产制度, 除了向外资开放电信产业外, 还逐步实施电信部门私有化的计划。据世界电信港协会的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电信港在营运, 而班加罗尔软件园区中的电信港设施, 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电信港的标准和要求。

再次, 是推出了财政金融配套政策。对符合要求的软件企业, 2010年前免征所得税;对软件开发所必须进口的特定设备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关税减免;在软件园区内注册的企业享受进口设备零关税;免除国内地方税以及一定的软件产品内销比例等。此外, 政府还从国际营销策略、质量体系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

成功的人才战略

印度以教育为突破口, 大力陪养IT人才, 形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人才库。十亿人口的印度有合格软件人才41万, 而且还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普及计算机教育从娃娃抓起。随着软件业逐渐成为印度的明星产业, 印度把普及计算机启蒙教育看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有条件的儿童从5岁就开始参加有关软件训练。不久前印度政府还决定将IT教育引入全国教育大纲, 要求小学生要掌握电脑基本操作;初中生要学习使用教育软件, 能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联系;高中生要熟练运用电脑搜集整理数据, 并根据需要学会使用特定的技术服务软件。印度的电子部和教育部还联合推出一项“中学生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 以期唤起中学生学习电脑的热情。

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高等院校大力培养出类拔萃的软件工程师。加强软件人才培养, 已成为印度立国之本。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印度就依靠联合国及英、美等国援助,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样板, 集中力量兴办了5所国际一流的理工学院。近些年来, 印度理工学院之所以能不断造就世界一流软件人才, 一是不惜重金聘请世界各地知名学者授课;二是每年从全印各地选拔最优秀学生;三是学院的软件教育与产业互动非常密切;四是学校充分利用业界的力量。例如, 为了让学生对科技有充分的接触, 学校有许多课程是由业界老师开设的, 这些业界的老师所教的都是最新的软件技术。在学校和产业密切互动下, 学生、学校和业界串起一个共存共荣的循环体系, 业界提供丰富资源, 学校搭桥运输养分, 学生毕业后投身产业, 把吸收的养分回馈产业。在软件技术方面, 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质量可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巴黎综合技术大学相媲美。由于学生所学知识与创新技术不脱节, 这也是“硅谷”特别偏爱印度工程师的原因之一。

注重培养“复合型软件人才”。一方面, 重视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 软件工程师不仅懂得软件程序设计, 而且深谙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另一方面, 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使得印度软件工程师大多数能侃侃而谈, 且言之有物, 条理分明。

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印度除了理工学院等大学积极培养软件人才外, 还支持每个州都兴办一所信息技术学院培养不同层次的软件人才, 还鼓励私人和企业面向市场培养和培训软件人才。例如, 以生产教育软件为主的印度著名软件公司——全国信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20个国家设立了800个教育中心, 每年培训15万软件人才;印度阿普特克计算机教育公司在30个国家设立了1500个教育中心。

以学员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印度的软件技术教学不是按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 而是把顺序倒过来, 先从“做”开始, 在做的过程中, 再以学生遇到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学员一入学, 便要做项目, 培训中心把所承接的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 让学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培训中心的学员最后一年都在公司实习, 积累工作经验。此外培训中心十分重视课程开发, 如NIT软件培训中心设有课程开发部, 由专家负责课程开发。在培训管理方面, 印度的许多培训中心引进了ISO9000标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直接利用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教材和教育方法, 使学生直接掌握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印度I T职业教育公司均与微软等处于国际领先的软件公司结盟, 紧跟IT技术的发展, 不断更新教材和课程设计, 不断将IT业最新的技术编入教材, 保障了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同步。印度IT职业教育公司培养的学生深受国际大公司青睐, 常常学员尚未毕业便被抢订一空。印度把这种培养和培训称为“桥梁教育”, 不管你学什么专业, 也不管什么文化层次, 只要通过“桥梁教育”就很容易在软件企业找到就业机会。

3.双城争雄软件业 篇三

“跨国公司把硬件和制造放在中国,而把软件和设计交给了印度。”曾经,这是人们谈及中印在全球IT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常用的一句话,但近两年来,这一说法正在发生转变——中国的上海正在成为另一个“世界实验室”,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数字可以准确传达出上海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截至2005年7月,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分别达到了111家和158家。再用“世界工厂”的眼光审视上海,已经不准确了。

在上海浦东区,占地25平方公里的张江高科技园全然是一座座被绿荫和花丛簇拥着的没有围墙的技术创新园、科研教育园,道路也全都使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譬如“居里路”、“郭守敬路”。有人形容,这里的环境和科技创新的氛围与美国硅谷好有一比,如果要找差异,无非“写字楼比硅谷稍稍密了一点”。

快速启动的上海列车

在SAP中国研发总监王天扬眼里,设在浦东软件园的SAP中国研究院就像F1赛车——启动快,提速更快:2004年200人,2005年500人,2008年将达到1500人。“在SAP全球战略的大格局中,上海研发平台将更多地为全球而不只是为中国服务,未来会有更多的研发项目放在上海,届时中国将成为SAP全球第三大研究院。”王天扬说。

在全球研发定位上,飞利浦走得更远。飞利浦在漕河泾启动的3.8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俨然已经形成一个研发群落,包括东亚研究实验室、照明研发、应用科技研发、消费半导体创新以及心电与监护系统研发等,每年投入研发经费4000万欧元。“从飞利浦全球战略的视角看,上海研发中心会越来越重要,到2007年,飞利浦全球的研发重心将转移至上海。” 飞利浦东亚研究实验室执行总裁范彦柏告诉记者。

同样的话题,类似的战略视角,同等级的投资力度,记者在对惠普、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微软、施耐德、英特尔等企业的采访中,“上海研发”的重要性得到了多次验证——在以上海为轴心的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转移和扩建研发中心”已成大势。与此同时,联想、中兴、金蝶等众多本土企业也纷纷在沪建立研发中心,其中中兴通讯因为投入7.6亿元人民币建研发中心而受到关注。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中兴在上海的研发人员已近3000名。分析人士认为,5年~10年后,长三角将有望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大脑”。

与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同步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制造工厂迁出上海。而在周边的昆山、吴江、苏州、无锡、常州乃至浙江的一些城镇,IT大制造群落正在形成,集中了全国22%的制造业总量(按工业增加值计),再加上以南京为旗舰的“江苏沿江软件产业带”和杭州软件园,在绵延500公里的空间内,一个以上海为中心错位互补,“硬件与软件互动”,“研发、制造、服务互动”的产业珍珠链条已经成形。

抢占中国市场“桥头堡”

古人云“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国市场的日益壮大,已成为任何想在全球获胜的公司无法回避的话题,既然市场在中国,制造、研发乃至服务自然也要向中国靠。而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集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为一体,又地处长三角源头,其地缘优势、人才优势和经济辐射力优势之明显不言自明,自然也就成了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惠普把很多研发放到了中国和印度。相比较,研发实验室在中国的成长更快一些。一年半以前惠普中国实验室只有十几人,现在有200多人,2006年还会有更大的增长。因为中国的研发中心更靠近市场,不仅仅做研发,还将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听取客户的反馈。”惠普中国实验室总监苏俊说。

美国道康宁公司在上海松江设立了其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该公司市场总监布鲁哈德告诉记者:“这样可以缩短工厂和市场的距离,为长三角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据说道康宁图谋“中国市场N0.1位置”已久,为此已将香港的亚太总部迁往上海,并在江苏张家港投资兴建了一个产量排名全球前3的有机硅生产基地。

像道康宁这样因看好中国市场而在中国投资建厂和建立研发中心,进而又把亚太总部迁往上海,或把上海的中国区总部升格为亚太总部的跨国公司还有很多。截止2005年12月,仅落户上海浦东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就达64家,总部和研发中心的“聚集效应”折射出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战略升级。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炜形容这“是一个从壮大四肢(建立工厂)到健全头脑(建立总部与研发中心)的过程”。由此,上海之于中国经济的“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强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将更加密集,跨国公司在上海创建研发中心的高潮还在后头。

和班加罗尔有一拼?

上海作为“世界实验室”的崛起已引起关注,台湾省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副局长颜宗明表示,“在争夺研发资金方面,上海市可能是我们最大的对手”。而最警觉的当属印度。据说印度政府“正做出种种努力以捍卫其‘世界实验室’的地位”。由辛格总理亲自提议,2005年末印度政府举办了一场题为“印度研发——未来的世界知识中心”的国际研讨会,旨在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放在印度。

早几年曾有“中印软件恐怖对视”之说,如今“恐怖对视”仍在继续,不同的是增添了“比拼世界实验室”这一新内容,如此来看,上海与班加罗尔之间,一搏在所难免。

和班加罗尔相比,上海作为“世界实验室”的条件喜忧参半。

优势 尽管班加罗尔在吸引软件投资和发展世界实验室方面是上海的“前辈”,但受印度整体环境影响,班加罗尔在基础设施和市场容量方面远没有上海好。笔者一年前曾去过印度,在到过的德里、孟买、海德拉巴、斋浦尔、阿拉哥、班加罗尔等6个城市中,班加罗尔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但贫民窟和街头乞丐仍然相当之多,中国许多城市已经取缔的摇摇晃晃的机动三轮车在那里还是运输的主力阵容,与式样单调的汽车、摩托车混在一起,刺耳的喇叭乱作一团,毫无现代文明城市特征。“印度没有高速公路,大部分电器靠进口,价格昂贵……最叫人头疼的是经常停电。”华为公司印度分公司的陈明向记者诉苦说,而印度导游对印度的评价也类似:“要比中国落后20年。”

在IT的市场容量上,印度更是远低于中国。印度通信与信息产业部秘书长Agrawala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IT应用投入上,印度更是远不如中国:中国每年人均8美元,而印度两美元不到,再加上人口之差,中国的IT市场比印度整体高出5倍多。

劣势 上海的短板也相当明显。第一是人才储备,特别是在英语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虽然国内的年轻人英语水平普遍达到甚至超过四、六级,但多数人还难以达到“无障碍沟通”水平。而沟通,尤其是软件开发沟通以及其他文化层面,印度的英语母语优势还比较明显——由于历史上和欧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的IT人才在语言和文化上要比中国水平高。

同时,软件人员的成熟度也是一个问题。“中国的工程师很努力,但是一般都是面广而不深。管理上的差距尤其明显,中国软件工程师的个人能力可能不比印度人差,但是大家合起来要解决一个系统问题,印度比我们强。”某中国软件业管理官员告诉记者。

4.OECD主要国家软件业发展概况 篇四

1. 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营造一种谁投资谁受益的良好商业和法治氛围;

2. 服务到位的融资机构,促进软件成果转化快;

3. 高素质的软件专业人才,配合制定灵活的技术移民政策;

4. 具有第一流的大学教育,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5. 发达的通信设施;

6. 长期磨炼的企业家精神;

7. 巨大的市场需求。

一、美国软件业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拥有规模各异的软件公司8万多个,其软件业的年增长率为18%。世界500强软件公司前10位中的8个公司总部都设在美国。美国的软件产业主要以3个部分组成:1.以商业销售或租赁为目的,设计和生产软件产品的公司;2.开发因特网和电子商务技术,提供网上信息和服务的公司;3.专为计算机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美国软件产品主要分为系统基础设施软件(占23%)、应用软件(占51%)、软件开发工具(占26%)三大类:

1、系统基础设施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等软件,1999年的增长率达到12%,共计46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每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5%,销售额将达到800亿美元。主要是IBM、微软、Computer Associates 和惠普4家公司,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主要份额(高达48%)。

2、应用软件,包括公司和个人用途的软件,1999年的增长率达到14.7%,共计62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1%,销售额将达到1255亿美元。

Unix和32比特的视窗平台占据了该市场的主要份额,分别达到207亿和239亿美元。对视窗应用软件的需求仍呈上涨趋势,预计到2003年,其软件销售额将会突破600亿美元。而Unix系统也将达到350亿美元。

3、软件开发工具促进了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开发以及软件程序的应用。从1998年到2003年,它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4%的水平;1999年的年销售额为354亿美元。另据美国商务部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在过去的5年里,软件产业平均增长速度是美国GDP增长速度的3倍,软件从业人员工资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在过去4年里,其平均就业增长率为13%,IT领域有1/3劳动力受雇于软件行业,全美软件人员人均年薪68,900美元,且年增长率保持在8%。

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需要大批技术人才,而美国软件人才供不应求。为此,许多软件公司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吸纳当地高级软件专家。他们利用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软件人才英语好,技术强,劳务成本低等条件,广揽人才,扩大公司业务,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了进一步吸引软件人才,美国国会于1998年立法,临时放开了H-1B签证的上限,即在2000年财政年度,发放115,000个H-1B签证,而到2001财年,发放107,500个,2002财年,恢复到原来的限额即每年签发65,000个签证。

软件产业创新节奏快已成为该领域一大突出特点。在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在极短的周期内不断推出新一代产品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的支持。美国研发投入最多的10家公司中的5家是IT和软件公司。

1998年,美国软件工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41亿美元,在工业领域中排行第8。但若以研究资金投入密度和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说,软件产业排行第3。软件产业平均研发投入是11%,其它产业平均研发投入是7%。

除了少数几个国际大型软件公司之外,美国软件公司占据了世界(包括美国国内)2/3以上的软件市场。软件产品在美国的出口份额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美国软件生产公司在1997年的贸易顺差达130亿美元。由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在增加软件方面的预算,美国软件公司计划扩大国际销售量。

一般来说,美国政府并没有为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倾斜政策。而软件产品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的R&D投入。为保持R&D投入,美国软件企业从美国政府那里争取到了“永久性研发税优惠”。美国国内税收法第41部分中规定的“研究与试验税优惠”为美国公司在税收年实际的研究支出提供了20%的税收减免。

二、日本软件业概况

日本官方一直把软件业作为信息服务的.一部分进行分类。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和消费国,其1998年的软件产值约570亿美元,占其全国信息服务业年产值(916亿美元)的62%左右。该国有软件企业约3700个,从业人员33万人。同年,日本软件出口额仅0.82亿美元,而进口则为55.62亿美元,其中进口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特种软件分别为31.35亿美元、18.57亿美元和5.69亿美元。此外,日本的软件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其次为欧洲,各为50.84亿美元和2.74亿美元。据分析,形成这种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局面的原因是:日本使用非英语语言,通用软件出口受到极大限制;信息产业结构中重视硬件生产,相当数额的软件依赖于进口;日本企业大规模生产领域使用的诸如自控等特种软件,大多数企业都自己开发,而且为了生产技术的保密,不愿对外出售等。

迄今,日本政府尚无专门制定发展软件业的政策、计划或措施。今年3月,由日本著名大学、大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学术机构联合组成的“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讨论委员会”出台了题为“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研究报告,其中就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1.研究开发高效率、高稳定软件技术

随着数字革命的兴起,信息通信系统和网络将支撑经济社会的多个部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至为重要。为此,需开发在不可预见的恶劣环境下也能够使系统或网络稳定工作的软件,如软件本身能自动生成免疫功能、在访问数量突然集中的恶劣使用环境下也能稳定地工作,部分故障不波及全体,从而不导致全系统瘫痪等。

系统的使用者需要适应不同用途且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软件,因此应有高效评价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方法、软件修补方法以及评价软件开发技术的方法等。

2.操作系统技术

目前的操作系统绝大部分仅驱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不能驱动网络机器,今后必须开发能适用网络时代的通用操作系统。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多个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移动通信机相互联结形成

3.信息检索技术

个人或团体向网络发送的信息,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向多样化、分散化发展,因此需要高效信息访问技术及超越现有检索方式的按照信息内容检索和适应通信环境的检索技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年人或儿童也能够高效率地获得信息而且可防止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不向网络扩散,但又能自动收集、整理信息的技术。每个用户的联网环境不同,应建立考虑用户联网环境的信息检索技术,为此需进行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内的高级软件的研发。

4.信息存储技术

建设通过网络传输包括动画、声音在内的任何信息的电子书店、电子图书馆,信息存储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今后,信息除了新闻、书本之外还将有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服务、新的教育方法和教材等对网络利用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支持这些技术的软件,可在全世界随处利用已存储信息的技术、流通信息的通用站台。

5、 其他软件技术

大容量数据压缩技术、XML技术、版权管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语言理解技术、大量数据计算技术等都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

三、英国软件业概况

英国软件业产值规模世界第三,1999年产值为377.46亿美元,约占GDP的1.2%,当年软件出口约16.2亿美元,软件企业65000个,就业人员35万人。

表1英国软件业 1997----1999年概览

年 度 产值(亿美元) 企业数(个) 软件人员(人)

1997 259.2 54,218 240,000

1998 341.6* 57,000 290,000

1999 377.46* 65,000 350,000

注:*为预计值

英国软件业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在大学和政府研究所进行。英国现有综合性大学约150所,其中设有计算机工程或信息工程系统的大学有近120所。在从事软件基础研究的队伍中,人员分为3个档次,但研究工作主要依靠有博士学位、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软件研究人员,而软件开发工作大部分由软件公司和大学进行。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根据市场的特殊需求以合同制形式进行单独开发活动,这部分人大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据了解,英国软件业的强项领域主要包括:

1. 银行、金融和会计

2. 操作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操作服务系统

3. 零售业

4. 通信

5. 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业

6. 旅游、休闲与游戏

7. 教育

8. 医疗

9. 开发用工具

英国政府对软件业的发展未提出过什么政策和计划,也没有向中小软件企业实施专门的倾斜政策,这是因为现有的支持中小企业的鼓励性计划和措施已经为所有的中小企业在减税、贷款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当然,政府也不是什么都不管,例如,它支持建立了“英国软件行业网络”和“英国电信办公室”这两个促进软件业发展的行业性组织。通过这两个组织,将各自分散的软件同行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获取风险资金、怎样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共同开拓国外市场以及消除有碍企业发展的办法等等。

四、法国软件业概况

与美国相比,法国政府比较重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将软件课题多次列为国家关键技术项目,促使法国软件业发展较快。1990-1997年法国软件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8%。1997年,法国有8679家从事软件研发和生产企业,从业员工66967人。当年软件行业销售额约为66亿美元, 法国软件公司规模一般都不大,除了前5位大公司从业人员均超过千人,80%的公司其雇员均不超过10人,但进入软件领域人员的专业水准要求很高,通常一个软件公司,高级软件专业人员占公司职工人数的52%,中层专业人员占27%,企业主管占3.5%。法国的软件业主要集中在大巴黎地区(占近57%的各类软件人员)和罗纳-阿尔卑斯地区(占12%),另外在航空、电信、电子等尖端产业所在地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因为这些产业领域非常需要特殊的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以及网络管理软件。

近几年,随着法国家庭拥有微机的增多,这不仅大大促进了日常办公软件(文件处理、预算管理)的销售,而且特别激励了娱乐软件(教育、文化、游戏等)的销售。而企业的软件需求更趋向于特殊软件产品的发展,如各种定制软件,以及用于因特网和网络(内联网和外联网)的漫游软件或各种数据安全保护软件。法国社会的许多职业必须掌握一种或多种特殊软件,如会计、审核、农户饲养和轮作管理、医院病人和处方管理等。面对各行各业对软件的需求,法国政府一方面开启技术移民的大门,从国外吸引包括软件人才在内的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则在政府实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和科研优先领域中增加投入,促进软件业的研究与发展。 五、德国软件业概况

1999年,德国标准软件产品(系统软件、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销售额为154亿美元(257亿马克),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0.4%。近年来,标准软件市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应用软件的销售额增长最快。据预测,德国今年标准软件市场增长率为9.8%,而且今后几年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这个数量级。1999年,软件出口额达74亿美元。

据统计,德国大约有4万余人在标准软件企业工作。截至1999年底,在德国40余家大中型软件企业中,有3.85万从业人员,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20%。德国的软件企业数目和从业人员与各国

相比都很少,但其企业生产率却非常高。人均销售额通常是衡量企业生产率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据统计,德国40余家大中型标准软件公司1998年人均销售额为43.2万马克,共中10家销售额最大的公司人均销售额为94万马克。

目前包括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德国1999年共有170万人从事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比1998年增加9%,而整个软件业及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加11%。即使如此,德国目前还短缺7.5万名信息技术专家。

为了缓和人才短缺,德国政府支持工业界的要求,通过了“绿卡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今后三年内接收非欧盟国家2万名软件专家;专家年薪至少10万马克,在德国工作期限最多为5年,该项规定于今年8月初实施。除引进人才外,德国政府加大培养本国信息技术专家的力度,政府与企业界联手今年提供4万个培训岗位,至2003年至少再增加2万个培训岗位。此外,施罗德总理呼吁在今后5年内与州政府共同提供1亿马克,扩大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专业招生人数。

六、意大利软件业概况

意大利的软件业在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各成员中规模较小,据统计,1999年该国软件业产值约合3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0.3%,年增长率为10.8%;现有软件企业42020个,从业人员20.68万人。

当前,意大利软件市场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应用系统的集成产品和决策数据系统的数据处理产品,特别是面向WEB战略的基础产品。1999系统软件市场主要表现为与因特网技术有关的系统软件和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发展较快,开发目标主要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用软件仍呈快速发展态势,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CAD/CAE/CAM系统等方面。

虽然软件业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占总数93.4%的企业人数均少于10人。由于规模小,使得意大利的软件企业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从而影响其产品的改进,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所以多年来该国的软件业一直处于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最近,软件企业加快了上市的步伐,预计这将会促进软件业的发展。妨碍该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另一因素是缺乏训练有素的软件人员。据估计,该国1999年缺少6.87万合格人员,2000年缺少11.3万人,特别是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人员。

5.软件业的就业问题和八点建议 篇五

我上大学的1994年,全国招收本科生83万人,本专科及研究生合计人数我不知道,但估计数量也不会超过150万。有人估计今年各类大专院校、民办高校、网络函授以及各式各样的“班”们招收新生880-1000万人,在中规模翻了6倍。

据统计,中国大专院校中,学习软件相关类专业的学生占10-15%,这就意味着,今年将有至少70万来自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那么我们软件行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是多少呢?目前中国IT行业实际从业人员总数,大约是ITPro 500-600万人,软件开发者110-130万人。其中“ITPro”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运维人员、IT公司中的业务人员、网站编辑,统统归于ITPro,在这里不论。软件开发行业招聘人员则基本上以IT相关专业毕业生为主。大约在,我看过一个来自前信产部的报告,称中国每年进入软件行业的毕业生人数是15万。最近看到一篇国外的文章,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0万,为美国的5倍。以比例推知,只有不到1/3的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软件行业。

那么IT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如何呢?虽然在高端人才的供应上严重短缺,但是从总的就业人数来说,每年的新增需求量小于供应量。这正是为什么这些年程序员平均收入处于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明年IT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大幅度降低,甚至不但不能吸纳新的就业,反而有可能裁减员额以过冬,

供应量暴涨而需求萎缩,因此从今年起,IT行业,特别是软件业就业问题将变得十分严峻。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社会安定的大事。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是由家庭支付学费供养到大学毕业的。当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学校、社会、媒体都告诉他们IT产业如何如何红火,他们的父母才会愿意支付不菲的学费,让孩子进入IT相关专业,目的无非就是希望子女能够顺利就业,这是合理的企盼。如果这一点落空,毕业生以及他们身后的家庭都会陷入情感上的巨大失望和现实上的困境之中。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形成现在的局面负有一定责任,现在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确保软件行业(以及其他一切行业)的就业安全问题。

危难之时,往往是需要我们奋起改革,一扫多年沉疴的时候。倘不如此,则软件行业恐将陷入一场综合性危机。我建议:

1. 国家立刻制订规划,以投资和政策优惠鼓励各行业企业进行大规模IT技术改造和升级,维持IT行业的成长。

2. 立刻规划一批重大的国家级、省市级、国防与民生相关的的IT项目,不但纾解IT产业困境,而且为提升危机后的国家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有关决策部门应当认识到,未来IT对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比高速公路铁路毫不逊色,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3. 积极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大力促进中国软件行业参与开源软件运动的力度和水平,建立渠道,使大量经历了市场激烈考验,有实力的民营软件企业能够纳入此范畴之中,切勿令宝贵的 资金悉数落入关系户手中,变成高级轿车和旅游机票,最后产生一堆无用的论文和废物次品,不但投资目标无法达成,更令真正需要帮助的企业和人才在无助中扭曲甚至消亡。

4. 效仿发达国家建立IT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基层IT工作者能够获得生活所需的收入,防止本用于 的资金被中饱私囊。

5. 迅速改革高校IT专业教育现状,放弃学历观,将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引入高校任教,提升软件教育质量,产生大批可用的软件人才。

6. 为IT相关专业待业人员提供资助,鼓励他们参与就业性质的培训。同时清理整顿目前鱼龙混杂的IT就业培训市场,支持被市场证明优质的培训企业,剔除害群之马。

7. 建立IT项目招投标标准,确保IT项目资金投入量。鼓励外包、信息化等行业建立行业协作组织,防止相互恶性竞争。打击在IT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对重大IT项目的软硬件采购,采取统一行动,降低采购价,尽可能多地支持以实施为主的软件企业,不要让宝贵的资金变成个别企业的超额利润。

8. 制订政策,制止某些企业为确保少数人利益而进行大规模恶意裁员。

6.软件业 篇六

终端药店拜访业务员如何管理?

医药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就是药店销售,由于药店在城市比较分散,甚至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需要业务员定期的拜访,查看终端产品陈列情况以及缺货断货情况。企效通药店终端拜访管理软件,既是一款医药销售人员的办公助手,也是企业的“千里眼”,它可以帮助企业查看药店拜访人员是否真正去了指定地点,还可以及时了解真实的终端药品陈列情况。

【软件名称】医药行业销售管理软件医药行业药店管理软件医药行业终端陈列管理软件

【技术支持】北京万特锐科技、LBS基站定位技术

【软件功能】

位置服务:立即定位、定时定位、查看定时定位、轨迹回放、历史记录、导出数据 位置服务地图标注管理:现有标注、新增标注

远程签到:查看签到记录、导出签到记录

行程管理:查看行程

工作日志:拍照上传、查看日志、导出日志

移动办公通知公告:通知公告列表、发布通知公告

信件管理:信件列表、发送信件

网点拜访:查看拜访记录

查看客户列表

客户管理导出客户数据

转移客户

接管客户

7.软件业规模明年将超3万亿 篇七

“2010年,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1.35亿元, 预计2015年将超过3万亿元, 然而, 在十二五第三年, 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在今天召开的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说, “十二五”末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将稳超4万亿元。

工信部软件司司长陈伟介绍, 我国软件产业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超过3.1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 超过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3.6个百分点。同时, 我国软件产业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也得到稳步提升。2013年, 软件产品登记数39821件, 同比增长11.5%。软件著作权登记数164349件, 同比增长18.04%。全行业投入研发经费增长6.3%。

8.内地软件业四大“软胁” 篇八

尽管中国软件业外在政策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好,但是一直困绕中国软件业发展的四大问题,规模小、盗版、软件技术门槛低、不注重服务等中国软件业的“软胁”,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有恶化的迹象。

“软胁”之一:技术门槛低

在中国软件业,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是业界人人共知的事情。很多软件企业仍然把开发产品集中在教育、财务、中文系统等领域,而更多中小型软件企业根本谈不上什么软件产品,它们往往是接到某个企业的业务后,专门为这个业务设计定制的软件,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有迹象表明,中国软件业正在集体抛弃技术含量的核心底层软件及利润不高的通用软件,而且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等利润最丰厚、最需技术实力的软件上也无人问津。1999年中国软件业产值146亿元人民币,其中品牌软件的产值57亿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品牌软件只占软件产值的39%。也就是说,剩下61%的软件都是一次性开发应用的软件。内地的软件业正在忙于开发那些能赚一些小钱的小软件。

于是,在中国软件市场,外资品牌的产品仍然占据高端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据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ERP软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中国内地品牌产品只是在ERP和财务管理软件、防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及部分行业应用领域占据相对优势。有观点认为,外资在中国高端软件市场的绝对优势,为其赚取了很大部分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趋势显得相当长久。

“软胁”之二:企业小作坊

据资料显示,在目前的软件市场上,中国有十几个软件园区,50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几十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大量重复的制作一些定制的小软件。这对中国整个软件业来说,是资源浪费。中国软件业从业人员大多数还把软件开发仅仅看成程序源码开发,这些小作坊式的企业没有软件开发的体系化管理,自然谈不上开发什么大型的软件程序。

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形成产业优势,使企业阻抗风险能力减弱,加上比较严重的盗版环境,大多数企业为了眼前的生存,根本无力做软件技术创新,甚至软件工程化都难以实现。而软件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管理的工程,大量小规模软件公司的存在只能使中国软件业处于一个低层次的运作。

中国软件业很有必要提高软件企业的门槛。如果不对软件公司加以一定的限制,软件业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大量小规模的公司因为自身抗风险能力差和内地客观恶劣的环境,而不得不为生存做大量低层次的软件开发工作;另一方面,这些对整个软件业发展无益的低层次开发工作,又使更多公司陷在软件的低层次上得不到自身的发展。

这种状况带给外资软件企业的机会就是长期占领高端技术,赚取高端领域的高利润,而将剩下的低端微薄的业务利益分给内地公司。既收益颇丰又减少开支,可谓一举两得。

“软胁”之三:盗版忒猖獗

盗版是中国软件业长久已来的痛处,盗版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软件业的罪魁祸首,中文之星数码科技公司总裁、中文之星软件产品开发创始人张一方曾悲愤地谈到大量的盗版、侵权给中国软件业带来的毁灭性杀伤,“盗版对外国公司可能只伤及皮毛,但对中国软件产业则是断头的生死大事”。为此,在2000年,很多软件企业以令人不敢想象的幅度降价,如金山公司以前定价2000多元的WPS以28元的价格出售。

据说中国软件业的集体降价逼得盗版商也降价,在盗版光盘地下销售市场上,盗版光盘已经从早期的100元、10元、5元降到现在三、四元左右,所以,要降价,软件业是怎么也打不过盗版业,WPS可以降到28元,但它能降到2.8元吗?

在整个行业不怎么景气的情况下,中国软件业过度的降价不仅打击不了盗版商,而且还会拖动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以这种饮鸠解渴的方式打击盗版是中国软件业的无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说,在中国有两种软件的盗版不是很严重,一是财务软件,二是杀毒软件。二者均对后续服务依赖较大,后续服务没有办法盗版。企业应该想到,后续服务能为客户带来多少价值,如果后续服务价值超过其目前购买的产品,他一定不会去盗版。另外,软件的兼容性越高,价值就越大。软件企业之间应该以更大的合作精神和协调精神来推动软件的发展。在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价值分配上,可以考虑将软件搭在硬件上卖,消费者买的就是一个统一的硬件产品,这时收费就比较容易一点。硬件企业和软件企业之间怎么能够谈判形成一个很好的价值分配变得非常重要。政府在解决盗版问题时,有助于价值链的形成。现在,偷别人的计算机、电视机,是一个刑事犯罪,但知识产权的侵害主要还是一个民事问题。这意味着民不告官不纠。

张维迎建议,为了推动软件的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软件的盗版可能应该主要由民事转为刑事制裁。如果发现有人使用盗版,法院只判决赔偿一个复制的成本,这样的法律起不到任何威慑力量。如果盗版复制发现一个,盗版罚款起码在十万元以上才能起到遏制作用。另一方面,如果作为刑事来处理,可以对当事人进行拘留判刑,即使企业一分钱拿不到也没有关系,这时候对盗版软件的威慑力量就会变得非常大。

“软胁”之四:售后服务差

软件业有识之士曾经表示:正版软件商要与盗版软件商相抗衡,只有从全面的较量上入手。从价格上接近它,从技术更新上瓦解它,在服务上彻底地打垮它。这话从理想角度上讲不错,但是真的要落实到操作当中,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

比如说服务。网上曾有过这样一个贴子,说是一日打电话到某知名的杀病毒软件企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咨询某个问题,结果那位服务人员先是在电话中问:“什么问题?”然后又问“什么产品”,如此这般反复之后,撂下一句“我不知道”,就挂了电话。这个情况反映的就是内地国有软件商的服务水平。

一位网友曾这么写道:“每次我都按要求老老实实地将软件用户信息反馈单填写寄回去,可我从来都没有因此收到过内地软件公司丁点儿后续消息,就连介绍公司新产品的垃圾电子邮件都没有收到过。倒是一些跨国大公司不时地寄来一些明信片,告诉我技术讲座、上海技术支持部门改址之类的信息。”两相比较,内地软件商与国外知名厂商之间的服务差别不言自明。

上一篇:暑假实习报告7天下一篇:二孩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