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高考作文

2024-09-13

我看高考作文(精选6篇)

1.我看高考作文 篇一

我看到一幅美景。那是在我早晨跑步的时候。田间小道的两旁,触目是苍翠,满眼是葱茏,小麦、大蒜、洋葱都拼足了劲竞争着生长。在生长中竞争,在竞争中生长,一幅和谐的竞争生长图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行杨树,葱郁繁茂,宛若一道绿色的长城。它们一个向南侧身,那么另一个就向北侧身,都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就连大树下的小树,也努力地侧着身子生长。它们也在进行着生存的竞争,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一幅多么和谐的生长竞争图景,大自然因此充满活力,大自然因此而美丽。

我看到一幅美景。成群的鸽子飞落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它们悠闲地漫步、觅食。有时它们会发出咕咕的叫声,那是在呼唤它的同伴,找到了有更多可食之物的地方。无疑,它们每个都想吃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它们之间没有你争我斗。争的是在地上寻找,而不是别个口中之物。它们也在竞争,它们在友好地竞争。美丽的鸽群在蓝天碧野间飞翔,一幅多么美丽的图景。

我看到一幅美景。那是两千多年前的赵国,廉颇负荆请罪,由蔺相如的门人领着来到了蔺相如的府上。廉颇见到蔺相如,叩首便拜,蔺相如赶忙扶起廉颇,请廉颇上座,将相交谈甚欢。他们之间有竞争,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和地位的高低,然后才有赵国的兴盛。廉蔺交欢,千古传为美谈。竞争必须有美好的人情蕴含其中,才能使竞争者各施才智,共同创造伟大的功业。

2.我看高考卷的一二三四 篇二

1 一个总体感受

回顾2010年的浙江卷,试题较为灵活,对数学的本质、数学思想及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这对整天只顾埋头于题海的莘莘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冲击。因此,对该卷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也使得高考命题人感受到不小的社会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浙江卷对能力、思想的考查下降了一个梯度,采取了明显的阶梯式考查,即:有些题目的个别小题要求较高,其他题目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纵观整份试卷,体现了“稳定、厚实、新颖”的特点。

2 两大不变规律

2.1 填空、选择的必(常)考题如约而至

纵观近几年浙江卷,填空、选择题总有那么一些“老朋友”:必考,包括线性规划、充要条件、程序框图以及图象题(函数图象、曲线图象、三角函数图象和立体几何图象);常考,包括复数、圆锥曲线的“三剑客”(定义、离心率和渐近线)、三角的定义求值化简、概率、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判断、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及函数的基本性质或求值。事实上,17道填空、选择题每年总有10多题属于必考或常考的范围,如2011年浙江卷的(1)~(9)、(11)~(13)、(16)都是必考或常考题。因此,掌握了这一规律,能够使高三最后阶段的教学有的放矢,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2.2 压轴题一如既往体现对考生的区分度

从2009年起,浙江数学高考卷的压轴题就锁定在函数与导数题上。作为压轴题肯定是要体现区分度的,就是要让少部分能力高的学生能做出来,以拉开分数的差距。而浙江数学高考卷的压轴题一直是以最后一小题的分类讨论来增加区分度,2011年浙江卷同样如此。笔者在实际解答过程中发现参考答案中对这一段的分类讨论,学生在实际解答过程中难度太大,特别是函数的零点x0牵扯的信息太多,既要,又要。这或许正是体现对考生区分度的地方。

那么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分类讨论时可以把分类的原则定得更精细些,下面给出这一段的另解以清晰对的分类讨论,希望对学生学压轴题、教师教压轴题有一定的启迪。

事实上,与显然不成立,只需讨论的情况。

3 三个靓点

3.1 集合的分类讨论取代空间想象能力

浙江省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每年总会有一道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的填空或选择题,来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如2004年的(16),2005年的(12),2006年的(14),2007年的(16),2008年的(10),2009年的(17)。自2009年起,浙江省对填空、选择题考查思维能力的题目方向发生一些改变,2009~2011浙江卷连续3年的(10)均考查的是对集合问题的分类讨论,如果说2009年的是尝试,2010年的是过渡,那么2011年就是确定。相信今后的几年有关集合问题的分类讨论题将全面取代空间想象能力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也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2 圆锥曲线打破传统解法

每年的浙江数学高考卷都会有一道圆锥曲线的解答题,考查的内容基本相同,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的方式主要是联立方程组,弦长、面积公式,韦达定理及“△”。而2011年浙江卷的圆锥曲线题打破了传统的解法,有了新特点。

1)该题的解法中隐含着“竞赛题”的影子。用解竞赛题的思路,笔者给出2011年浙江卷(21)的另解。

综合⑤⑥得即点P的坐标为,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此解法主要的思路是设点而不求点,对思维有一定的要求,但对运算要求不高,在竞赛题中比较常见。

2)该题的结论中隐含着“大学题”的影子。大学数学的很多问题来自于生活实际,运算出来的数据比较复杂,而高中学生的运算结果都是人为编制出来的,而本题的运算结果让人隐约看到了“大学题”的影子。

3.3 数列重回解答题

历年的高考数列题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90年代《光明日报》曾就当年高考数列题过难发表过评论。高考命题的主力是大学教师,而数列是大学数学分析的基础,因此,大学数学教师一直热衷于数列的命题。这从浙江自主命题卷就可见一斑,从2004~2006年的压轴题到2007~2008年的倒数第二题,再到2009年只剩一道填空题。但大学教师对数列的“偏爱”使得数列的回归势不可挡。2010年在函数与导数的压轴题中已初见数列的影子,2011年浙江卷(19)数列已经重新回归。可以预见,几年以后数列在解答题中的难度会增加,位次会靠后,地位会上升。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加数列教学的难度。

4 四点建议

4.1 重视《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理解

《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是新教材实施的行动指南,是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占近八成的基本分和中等分都是指导意见中的基本要求。了解到底考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复习,用有限的时间去复习必考、常考、会考的内容,就会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应认真学习和领悟《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用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内容去研究新的高考。

4.2 重视“三基、四能”,重视课本

2011年的高考试题给人的感觉是题型与背景熟悉而常见,不少题目似曾相识,都源于课本题的改编与变式,“题在书外,根在书中”。因此,如何活用、变用教材的例子,如何拓展教材的主题,如何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等问题在今后的教与学中亟待解决。

4.3 重视两个“衔接”点

高考与竞赛知识的衔接,高中与大学知识的衔接,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复习的要点之一。现在高考一些有区分度的题目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竞赛知识或者大学知识的影子。对于较难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要有意识地接触一些竞赛的初赛题以及大学的数学思维,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品质。

4.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与考试心理素质

良好的应试心理是考试成功的必备条件。总会有部分考生由于自我感觉过于“基础”,思想上麻痹大意,从而出现“对而不全、会而不对”的情形,由于过于“轻敌”,导致心理失控,使本来容易上手的试题最终失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播种者、辅导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加强学生学习与考试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

3.我看高考作文800字 篇三

我似乎看见试场外翘首企盼的父母亲,眼神单纯得像孩子一样透明,担忧着我的忧愁;又似乎看见当我走出试场时,他们欲言又止的口型,那洋溢着热情的脸却又有不知所措的手。我肩负着的,还有自己憧憬的明天。高考,意味着对明天更多更好的选择。

我也仰慕用科举发家的文人政客。昔有王安石以满腔热血攀顶飞来峰,那“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浩然正气贯彻云霄;又有欧阳修由科举光宗耀祖,终于骄傲地在先父墓前缓缓写下“皇考崇公……”;曾国藩寒窗苦读终于被赐进士出身,从此大清王朝离不开他的身影……身处考场,又有与先贤同行的荣耀,梦想着出人头地,期待着名垂青史。

不同于古时自隋朝以来的科举,我们处于新的时代。经历了暗无天日的,我们终于迎来了曙光,恢复了高考全国考生在同一天走进试场,前所未有的公平出现在这前所未有的时代。不论是我们衣食无忧的城市孩子或是苍山里贫苦的农家青年,都坐在同一个考场,做着同一张卷子,做着同一个梦。

但是,我同时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几个晚上,梦到考场那种压抑到难以呼吸的氛围,忽地惊醒,就再也睡不着了。眼

看着帘外天际泛红,阳光逐渐铺洒向大地,心里是如此抵触新的一天的到来,又将开始忙碌再无止境。焦虑的情绪终于爆发,朦胧泪眼中看到父母憔悴的脸同我的情绪一起变化着,那脸上的皱纹,是我永远无法偿还的代价。闲来又随手翻到欧阳修的《送杨寘序》,就算是连中三元的杨寘最终也不能摆脱郁郁不得志的命运,忧疾缠身,我不禁感慨。

这是新时代的拐角,人人都为能够有宽裕的明天在考场“搏斗厮杀”。有些学生的脸上像教科书一样僵硬,笑容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离去,这种痛苦牵系着家人的心,阴云笼罩在家庭。我站在时代的浪头,企盼新的高考能够来临,还我们笑容,又不缺乏活力。素质与知识并不是矛盾,谁说明无不能更加美好?

4.我看高考作文 篇四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考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自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以后,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人才。更让许多寒门子弟能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到现在的高考渐渐成为了成功的捷径,为此献出了青春年华。

因此,我认为: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路口。

高考是一种全能性的人才选拔。40年前,也许是题很直白,但40年后,高考试题三大科和文综和理综全面考察考生的思考,判断,逻辑等能力。在未来将更全面,不仅仅是文化水平,还有道德水平,让考生具有德才兼备的能力。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力”可见,人才选拔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考为人才选拔提供了一种方式。

高考可以让人磨练意志,奋勇拼搏。操场大屏幕上的:“拼两个春夏秋冬,搏高考无怨无悔。”看完之后颇有感受。为了决胜高考,每天许多同学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没有爱好没有假期,只为了在高考时打一场漂亮的硬仗。为了自己的远大的志向和梦想。日夜奋斗,我们要珍视高考,积极的应对高考。绝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为以后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岁月而自豪。

高考恢复已经40余年了,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却也饱受高考所带来的利弊之苦。曾经,大学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能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努力与勤奋。“千军万马真过独木桥”反映了当时考大学的艰辛。

当今,高考是付出便获得收获的`。寒门子弟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国力与之俱增,教育的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高考从一个冷酷,多变的刑场变成了无数人的梦想之腾飞之地。所以我感受到我出生在这个年代是幸福的。

我们不可否认,高考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但是,高考仍然需要改革。“唯分数论”束缚着考生的发展。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推行高考改革。我们省份也将实行改革,这一届的高一已经开始。当文理不再分科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考生则是在草原上奔驰的野马,自由而奔放,洒脱的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而奔驰。奔跑。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渐渐的,考试终了的铃声即将响起。然而,时代的列车还在前进。我们只是高考的一个乘客。感谢高考让祖国繁荣昌盛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让人生梦想一一实现。

5.我看“追星”现象作文 篇五

所谓追星是把明星视为偶像以明星为榜样的一种崇拜,行为明星偶像,带给观众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些粉丝盲目追星,不仅会给明星带来困扰,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盲目追星,有害而无一利,明星做错事情不但不帮助改正,反倒效仿起来,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追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不应该盲目追随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点,摒弃明星身上的缺点才是王道。

娱乐新闻,是我们看懂娱乐圈儿的重要途径,明星生活事业以及情感暴露在观众面前,也是粉丝间接了解偶象的途径,可以更加放大明星的生活态度,前段时间娱乐新闻爆出“XXX明星金朝阳群众举报吸毒”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该明星,只是压力过大,所以要通过吸毒的方法来减压,但也有网友认为压力大就吸毒,那我们平民老百姓是不是都该去吸毒了?明星的做法会对粉丝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崇拜明星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反思反思,追星行为?

有些人认为追星让一个人拥有崇拜对象,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但也有些人认为追星是浪费时间,这并不是绝对的。追星有利亦有弊!有些人追星是为了向偶像一样有所成就,有些人追星,只是盲目追随,由此可见追星,并不是浪费时间追星的过程中你会在偶像身上学习很多优点,用来完善和充实自己,以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真人秀节目,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综艺形式如爸爸去哪儿了,奔跑吧兄弟,欢乐喜剧人,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当红人气偶像成为各大电台节目的疯抢用来提升收视率,让我们看到许多明星不一样的一面也看见了偶像内心的软弱。明星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一面,我们应该多些时间了解一下自己的偶像,多看看他们的作品,体会他们的辛苦!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给他们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追星不是狂热的跟随,而是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偶像的过程,他不一定非常完美,但他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不要让偶像有太大压力,理解一下他们,这或许,便是对他们工作的极大肯定了。

6.我看名人出书 篇六

讨论者:熊明泽,武汉市江夏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国家二级作家(副高)。

张爱国:《江南都市报》编辑、记者。

周梅夫:江苏太仓市利泰纺织厂职工。

主持人:近年来出版业掀起了一股名人出书热,尤其是演艺界名人出书,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国内不少报刊及电视传媒,都对此作过介绍和评析,我们曾就这个问题向读者征稿,下面是几位读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竞相出书为哪般

主持人:写文章一般来说都是“有的放矢”的,要么阐明一个道理,要么抒发一种情感,要么抨击某种现象。那么写书也不可能是毫无目的的,而从目前的明星名人出书情况来看,出书的目的、心态似乎各不相同。

熊明泽:名人出书当然是有目的的,大到一个国家的总统,小到黎民百姓,出书的目的都不一样。西方某大国一名人要竞选总统,据介绍他曾两次骑车出访“红灯区”。第一次全身穿得脏兮兮,喝得醉醺醺,在门前大喊:“美女们,跟我走吧,往后就不会出卖肉体了。”喊了半天,只出来几个女的,朝他吐唾沫。后来他化妆成一名大亨再去,情况完全相反了。几次“微服”出访,对这位名人研究女性问题以及国家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竞选之前,他接连出了几本书,把自己的施政纲领、人生观、爱情观等公之于众,后来他真的竞选当上了总统。

张爱国:有人认为,名人出书是冲着钱来的,是沽名钓利。名人借助自己在某方面的名望,大力推销自己的传记。

主持人:名利问题不管作者是否有意去追求,书出版后都会随之而来。所以谈到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个人怎样去看待。

张爱国:对此,我认为应该就利言利。“利”若与其“本”相应相符,则应认同它。以“名”为“本”,获取合法的利润,读者与作者各得其乐;若“利”与“本”相背离,即名人确实有名,但“名”并非著书立说之名,虚以诓世,则当坚决反对,不必因为他是某方面的“名人”而轻饶,这样可以抵制侥幸者投机。

周梅夫:谈到名利问题,有人认为名人是为名利出书,也足可以理解的。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前有个怪现象,一旦某个名人出了本好书,不到一月各地盗版书便会铺天盖地出现在小书店和书摊上。这样的盗版书,往往错别字满天飞。于是流言四起,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似乎名人为了钱而不顾书的质量,仓促上稿,这样从负面影响了名人的声誉。

主持人:名利足客观存在的,不仅书的作者多少包含名利思想,就出版社而言,也有这个因素。为什么出一本学术著作那么难,而名人明星的书却满天飞呢?出书除了名利观念,在一些已经很有名的名人中,出书是否还有别的目的呢?

熊明泽:应该还有,有人将出书当作爱情的粘合剂或催化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的这些名人传记、日记、自传等书籍,最早出书的恐怕要算刘晓庆了,虽然她的书不是什么传世之作,但确实洛阳纸贵。因为她的爱情故事读者渴望早一点读到。其后潘虹也有一书风行。眼下,倪萍的《日子》,在地摊上刮起一阵旋风。还有一些人也准备凑个热闹,准备推出自己的自传。……不管怎样,他们出书大都是为了爱情。

张爱国:有人认为,有的名人出书是掩饰浅薄、附庸风雅。因此,有几本书就曾被人斥之为“无聊之作”。

主持人:这种观点我认为过于偏激,如果是“无聊之作”,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去买呢?再说出版部门也不会让它出版。

众说纷纭话褒贬

主持人:现在搞市场经济,出版社在出书的时候肯定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换句话说,明星名人的书之所以畅销,而且一本接一本,乃是因为它在读者中还拥有相当的市场。有相当的市场,起码说明这些书还是有某些可取之处。

周梅夫:自刘晓庆《我的路》问世后,不少名人陆续写了各种题材的著作,可谓琳琅满目。新近倪萍也撰写了《日子》,并亲自下去为广大读者签名,在姑苏城内引起轰动,盛况空前,据说其书首版55万册不到一个月即告售罄。我认为名人出书可喜可贺:一则繁荣文化园地,丰富群众精神食粮;二则使普通百姓对名人有进一步认识理解,沟通彼此的感情,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主持人:应邀主持这期“大众话题”后,我阅读了一下一些读者给《知识窗》的来稿。景德镇艺术瓷厂的一位读者认为,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真诚坦率,没有多少娇柔造作的雕琢和故弄玄虚的粉饰,而都是有感而发,是一种各具风格和就各自领域里的一种真诚的人生独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书会受欢迎了。

张爱国:有人喜欢看这些书,是想了解名人明星的生活,这些人也可以说是“追星族”吧!除了这一点,有少量较好的作品如《岁月随想》在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文化上的深厚素养,读来令人颇受启发、受益匪浅。报载王铁成的《我演周恩来》因为“不矫情”,而受到邓友梅、苏叔阳等作家的高度赞誉。

周梅夫:我也曾拜读过一些名人大作,刚刚打开扉页,确实“热血沸腾”。然而好景不长,没翻几页就很难再看下去。

熊明泽:一些作者因急功近利,写得仓促,编得心急,光顾赶潮流,来不及讲质量,出现了一些水货。

周梅夫:纵观当今书刊,名人名作目不暇接。但真正有份量的、好看的却不怎么多,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个别名人天天忙应酬,急来抱佛脚地向人家“交货”,结果产量完成了,书的整体质量却下降了。

张爱国:有人认为,名人中有人哗众取宠。还有人为此不惜披露个人隐私,甚至房室秘事,以迎合低级趣味的读者,在这方面个别作品堪称登峰造极。

主持人:个人隐私、个人恩怨我也认为没有必要出书来“论战”,有精力的话写一些事业追求上的曲折经历,弘扬奋斗精神不是很好吗?

张爱国:哗众能引起注意,但未必能达到取宠的目的。用披露自身的弱點以达到某种目的,正如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时,讲第一遍能赢得大家的眼泪和同情,此后的复述结果就不堪设想了。书能传盛名,也能扬丑名。倘若是作者真实地坦露自己成名成家奋斗之路,则纵然写作手法上有某些不足,也当宽和待之。因为我们之所以看名人传记之类,主要是欣赏他们成长历程和拼搏精神,因此不应该哗众取宠。

熊明泽:面对持续升温的名人出书热,业内人士以及文化层次较高的业外人士都作过褒贬,客观地看问题。应该因书因人而异。

热潮背后冷思考

主持人:北大中文系一位教授说,他从不看好《岁月随想》之后的有些名人传记。有不少人预言,名人出书热将会慢慢降温。

熊明泽: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名人出书是一种纯粹到家的商业行为。名人出书热的持续升温,说明我们社会的一个商业时代到来。不过有三个因素应该注意:一是在这个商业时代,每个人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某几点商业价值,会充分地利用;二是名人不太可能成为专业作家,他们的写作不是职业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因而要把商业性的文章做足;三是对这类图书的读者,我们不应该有过高的要求,他们花钱买名人的书,如果能得到某种满足,那么这种阅读行为是很正常的。梁晓声认为名人出书热一阵后会凉下来的,读者一旦觉得“不过如此”,下次就不想掏腰包。

主持人:很多人都已认识到这一点,看来提高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名人也好,出版界也好,对这个问题都应有个冷静的思考。

周梅夫:名人出书宜精不宜滥。名人的生活经历及写作水平毕竟也是有限的,出版部门、报刊编辑应充分谅解名人的苦衷,约稿应有计划地进行,宁可少一点,也要精一点。

熊明泽:有些名人的作品完全是“炒”出来的。通过炒作,往往会使书的发行量大增。我有一个作家朋友,他有一部长篇即将问世,想通过电视台现场直播春节文艺晚会的机会作宣传,因为他是特邀嘉宾,所以托我和节目主持人联系,利用电视节日主持人请他上台那一瞬间,介绍这部小说的名字和故事梗概。结果书出版后,在省新华书店门口等他签字买书的人排成老长老长,签不赢了,他便刻了一枚印章,盖一下走一个,一上午卖了五六千册书。

主持人:人为炒作,确实使一些本来并不怎么样的名人之书很快升温。这种炒作方式值不值得效仿?我看也值得商榷。不过作为报刊、电台、电视台这些传媒机构,应该严把质量关,不能见名人的作品就吹捧。这样既蒙骗了读者,也影响了自己的信誉。

张爱国:再者,“名人”的范围应该扩大。名人出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应该包括各条战线上的名人。现在似乎只局限于演艺圈。名人有演艺界名人,有体育界名人,还应该有政界、商界名人。国家正处于转轨换型之际,英才辈出,各个领域的名人都可以给他们出书立传。通过大量的名人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人们树立楷模,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上一篇:暑期工厂实习总结报告下一篇:小台灯观察日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