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

2024-08-25

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共11篇)

1.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 篇一

关于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报告

-报告撰写人 陈晓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会计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型学科,各层次的会计人才都有需求,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到底有哪些?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有多大?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如何制定出适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笔者针对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人才培养 会计专业 调查

一、概述

(一)调查目的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将课程改革立于学校教学改革之首。以社会经济对各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为依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从调查社会人才需求入手,对会计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调查,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改革。

(二)调查对象

被调查对象:福建省内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等各企业单位。

(三)调研方法与内容

此次调研形式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就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技能与岗位能力的适用性,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的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见附表一)。从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无疑对我们这次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

二、调查分析

此次共调研企业30家,发放《关于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 1 30份,收回有效问卷16份。

1、本次调研企业中,有4家国有企业,有6家民营企业,有4家港澳台投资企业,有2家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2、调查的16家企业中,制造业5家、批发零售业1家、房地产业2家、建筑安装业1家、交通运输和邮政业2家、软件业3家、农林牧渔业1家、精密光学业1家,基本情况如下:

3、国有企业等大中型企业比较注重自己员工的培训,招聘的多为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相对而言,中小民营企业较少考虑员工培训工作,招工更倾向招1-3年的有经验的会计人员。

企业招聘人才侧重因素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职业素质、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其它等8个选项,经分析发现企业更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和社社会践经历,最不看重的是英语水平和学习成绩。结果如图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普遍认为会计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且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对于有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而言,计算机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而仅有外商投资企业对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4、在问卷中,我们将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素质要求划分为8个方面做调研:①敬业爱岗;②沟通协作;③吃苦耐劳;④表达能力;⑤学习能力;⑥创新进取;⑦主动意识;⑧管理能力。经分析发现企业看重的依次是人才的沟通协作、爱岗敬业、学习能力、吃苦耐劳、表达能力、创新进取、主动意识、管理能力。结果如图所示:

5、在问卷中,我们将企业要求会计专业人才掌握的技能划分为8个方面做调研:①会计核算;②成本核算与分析;③税收计算与申报;④会计软件操作与 维护;⑤统计分析;⑥投资与融资决策;⑦财务预算与分析;⑧内部审计。经分析发现企业更看重的是会计核算、税收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等三项技能。

6、被调查企业会计人员认为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开设的课程都比较重要,认为最重要的是《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软件应用》等,《统计基础》和《投资实务》被认为最不重要。建议增加其他领域基础类课程,如基建和金融等基础课程,增加实训课程学时。企业在职会计人员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7、单位提供的适合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出纳、总账会计助理、仓库管理、统计员。

8、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前提下,取得初级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等相关职业资格。

三、调研启示

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对本科和高职的会计人才学历需求较多,且处于同等地位。企业普遍认为,现在的高职毕业生对薪金待遇期望值偏高,不安心在企业中从事会计核算的第一线工作,频繁跳槽,对企业财务管理和毕业生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高职毕业生会计核算能力较强,但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调研情况,建议我校在会计专业建设中可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方面对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模块结构的调 整,避免内容交叉重复,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2、注重岗位需求,加强会计基础训练,熟悉财经税法制度,加强EXCEL操作能力、财务软件操作能力、成本分析能力、报表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特别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3、切实开展院级公共选修课,如电工专业、汽车文化、施工组织、服装生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一些实用的基建、房地产、金融类基础课程,使各学科互相融合,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在了解各产品制造流程的基础上开展核算管理工作,因此,大多需要有行业基础知识背景,也可拓宽学生就业面。

4、切实加强课内实训环节的教学,通过软件实训和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校内教师“双师型”培养力度,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正运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2.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 篇二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预算,绩效考核,管理会计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大量介绍西方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推动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然而,管理会计先进方法在实务界的应用情况到底如何,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中国管理会计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理论与实务脱节的现象在管理会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他们承担着解决大量就业人口、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对管理会计应用也不容小视。

在这一背景下,本课题组进行了“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调查,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最近十年管理会计方法创新的动向,以及中小企业在提升自己竞争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课题组选择成本核算方法、预算功能、考核选择以及绩效考核作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试图借此对管理会计先进方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现状做出初步判断,为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此次调查问卷仅限于在陕西省进行。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管理会计在该省的具体应用情况和企业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管理会计在该省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调查对象

我们将该省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地市的部分中小型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基本在该企业从事会计类工作,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和企业需求有一定的发言权。同时,这些财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比较扎实,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比较了解。

(三)样本特征

由于时间的原因,本次调查共发出去50份问卷,回收了34份,有效问卷33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33家企业中,涉及面较广,有机械、电子、建筑、金属、医药以及煤化工等行业,均为中小企业,其中,以机械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企业居多。具体来说,机械制造占30.3%,电子制造占9.1%,信息技术占24.24%,金属占12.12%,医药占6.06%,印刷、电力、石化塑料、煤炭、建筑、食品各占3.03%,本次调研的行业以机械制造和信息技术类中小企业为主。从企业性质角度分析,国有企业占6.1%,私营企业占33.33%,有限责任公司占42.4%,股份有限公司占18.18%。从中可以发现,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占大多数,符合本次问卷设计的初衷,即本研究主要以中小企业中的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为对象。

(二)被调查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

1. 成本核算方法对被调查企业的帮助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61.5%的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基本属于传统行业,业务更新比较慢,财务人员对成本的管理基本处于传统的理解。有30.8%的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并认为标准成本法的效果比较良好,有19.2%的企业采用目标成本法,在传统行业和传统企业中,目标成本法依旧受一部分企业的青睐。此次问卷最希望看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状况,有88.5%的企业没有采用,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采用作业成本法需要流程再造,而且对于作业群及作业的理解和划分有相当的困难;二是本次问卷的企业绝大部分的费用数额不是很大,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不是十分明显。

2. 预算的各项功能对被调查企业的帮助

如表1所示,绝大多数企业认为预算最大的功能是能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其次是能够明确企业目标和加强绩效管理,还有少部分企业认为预算能够加强风险控制和合理利用资金。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更加关注成本费用的控制,可以推断,预算对于中小企业细化公司战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等功能不是最重要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决定的。但是,公司战略和风险控制对企业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重视成本费用的控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该问题理应引起中小企业的重视。

3. 考评指标对被调查企业的帮助程度

在考核指标方面,本调查表选择了17项常见的指标,以了解企业是否应用了这些指标或应用后对企业有多大程度的帮助。具体内容见下表2:

如表2所示,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在列示的指标中,最关心的是现金流量,其次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结构和销售利润率,接下来是可控成本、净资产收益率、市场占有率、及时发货率和不合格品率,此外,对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也较为关心。但是,对EVA等管理会计常用业绩衡量的指标应用较少,也显示了中小企业对价值的关注不够,类似的指标还有顾客的年均购买额、利息保障倍数、投资回报率等。

4. 被调查企业绩效考核对报酬影响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被调查企业受业绩考核影响的报酬占收入的比重中,高层领导和员工的影响程度比中层领导稍大,均为42.3%,完不成目标的单位和个人在企业中占的比重相对不是很大,分别为19.2%和11.5%。这说明,一般企业基本能够完成考核目标,但总体来说,指标考核对收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占少部分,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小企业对收入的分配政策基本还是处于传统的阶段,对管理会计方面的考核指标应用较少。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我们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 作业成本管理理念已经被不少的企业所吸收采纳,但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企业并不多。

成本结构是影响国内企业采纳作业成本法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制造费用比例的高低不构成影响作业成本法推行的主要因素,这与国外文献形成较为鲜明的对照。一方面可能是技术原因,比如作业群的划分、作业的认定,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采用这一方法的成本较高,因此不太在中小企业得到重视。

2. 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预算很重要,但是大部分企业对预算的认识还仅限于成本费用的控制,明确企业目标和加强绩效管理处于次要的地位,预算的其他功能关注度都较低。

这说明对中小企业而言,成本费用的控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日常管理的重点首先是控制成本费用,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期效果很明显,但是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未必有益,也说明中小企业的日常管理大多偏向短期效果。

3. 在管理指标的选择上以现金流量为首选,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率以及资本结构比例也较为重视,回报率和其他的指标选用比较少。

说明中小企业更加关注的是自身的资金周转,自身的生存,对股东回报考虑的较少,这可能是企业自身的规模和所处环境所致。

4. 业绩评价系统中传统财务指标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总体而言,业绩评价体系对学习和创新方面的指标不够重视,在增进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避免关键员工流失、激励创新和避免短期行为方面,业绩评价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政策建议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改变企业自身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也势在必行,宏观上应加大对作业成本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宣传,把大数据和云计算逐步引入到中小企业,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积极推广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自身应适时进行流程再造,提高对预算的认识,不断改进预算方法,把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统一起来。强调企业价值的管理,考虑对股东的回报和对社会的责任,加强对先进业绩评价体系的推广,宣传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熊焰韧,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会计研究,2008(11)

[2]蔡立新,李彪.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会计之友,2016(09).

3.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 篇三

1、请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把关填写。

2、“本期”指“2013年第2季度”;“下期”指“2013年第3季度”;“上期”指“2013年第1季度”。

3、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大型企业——从业人数1000人以上、销售额4亿元以上;中型企业——从业人数300~1000人、销售额2000万~4亿元;小型企业——从业人数300人以下、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1、 企业控股情况(限选一项):

(1)国有控股□ (2)集体控股□ (3)私人控股□(4)港澳台商控股□ (5)外商控股□ (6)其他控股□

2、 企业规模(限选一项):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3、 企业行业类别(限选一项):

(1)棉纺织行业□ (2)印染行业□ (3)毛纺织行业□ (4)麻纺织行业□ (5)丝绢纺织行业□ (6)长丝织造行业□ (7)家用纺织品制造业□ (8)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 (9)服装、鞋、帽制造业□ (10)化学纤维制造业□ (11)针织、编织品制造业 (12)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 (13)其他行业(请注明)

4、本期本企业发生的重大变动有(限选三项):

(1) 资产重组□ (2) 分立□ (3)合并□ (4)收购□(5)新产能投入□ (6)其它(请注明)

二、对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判断

5、本期本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比上期:

(1)增加10%以上□ (2)增加0~10%□ (3)持平□ (4)减少0~10%□ (5)减少10%以上□

6、下期本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持平□ (3)减少□

7、本期对本企业来自客户的订货(需求)量比上期:

(1)增加10%以上□ (2)增加0~10%□ (3)持平□ (4)减少0~10%□ (5)减少10%以上□

其中:国外订货(需求)量比上期:

(1)增加10%以上□ (2)增加0~10%□ (3)持平□ (4)减少0~10%□ (5)减少10%以上□

8、下期对本企业来自客户的订货(需求)量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持平□ (3)减少□

其中:国外订货(需求)量 (1)增加□ (2)持平□ (3)减少□

9、本期本企业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期:

(1)上升5%以上□ (2)上升0~5%□ (3)持平□(4)下降0~5%□ (5)下降5%以上□

10、下期本企业产品平均销售价格预计比本期:

(1)上升□ (2)持平□ (3)下降□

11、本期本企业产成品库存比上期:

(1)上升10%以上□ (2)上升0~10%□ (3)持平□(4)下降0~10%□ (5)下降10%以上□

12、下期本企业产成品库存预计比本期:

(1)上升□ (2)不变□ (3)下降□

13、本期本企业盈利比上期:

(1)增加10%以上□ (2)增加0~10%□ (3)持平□(4)减少0~10%□ (5)减少10%以上□

14、下期本企业盈利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持平□ (3)减少□

15、本期本企业设备能力利用率:

(1) 80%以上□ (2)50%~80%□ (3) 50%以下□

16、本期本企业主要原材料采购数量比上期:

(1)增加□ (2)基本持平□ (3)减少□

17、下期本企业主要原材料采购数量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基本持平□ (3)减少□

18、本期本企业主要原材料库存数量比上期:

(1)增加□ (2)基本持平□ (3)减少□

19、下期本企业主要原材料库存数量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基本持平□ (3)减少□

20、本期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期:

(1)增加10%以上□ (2)增加0~10%□ (3)持平□(4)减少0~10%□ (5)减少10%以上□

21、下期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预计比本期:

(1)上升□ (2)不变□ (3)下降□

22、本期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期:

(1)增加10%以上□ (2)增加0~10%□ (3)持平□(4)减少0~10%□ (5)减少10%以上□

23、下期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预计比本期:

(1)上升□ (2)不变□ (3)下降□

24、本期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期:

(1)增加□ (2)持平□ (3)减少□

25、下期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持平□ (3)减少□

26、本期本企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数量比上期:

(1)增加□ (2)基本持平□ (3)减少□

27、下期本企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数量预计比本期:

(1)增加□ (2)基本持平□ (3)减少□

28、本期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

(1)良好□ (2)一般□ (3)不佳□

29、预计下期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

(1)良好□ (2)一般□ (3)不佳□

三、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判断

30、您对本期纺织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看法:

(1)乐观□ (2)一般□ (3)不乐观□

31、您对下期纺织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看法:

(1)乐观□ (2)一般□ (3)不乐观□

32、您对下期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的预期是(限选一项):

(1)比本期下降10%以上□ (2)比本期下降10%以内□(3)与本期持平□ (4)比本期增长10%以内□ (5)比本期增长10%~30%□ (6)比本期增长30%以上□

33、您对下期出口纺织服装市场的预期是(限选一项):

(1)比本期下降10%以上□ (2)比本期下降10%以内□(3)与本期持平□ (4)比本期增长10%以内□ (5)比本期增长10%~30%□ (6)比本期增长30%以上□

四、热点问题

34、本期本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按影响程度依次选三项)

(1)国际市场需求不足□ (2)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3)贸易摩擦加剧□ (4)成本过快上涨□ (5)人民币升值□ (6)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7)节能减排压力大□ (8)市场竞争激烈□ (9)产品库存增长快□ (10)招工难□ (11)其他(请列出)

35、本期本企业劳动力成本比2012年同期(限选一项):

(1)增长20%以上□ (2)增长10%~20%□ (3)增长10%以下□ (4)基本持平□ (5)减少10%以内□ (6)减少10%以上□

36、本期本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入比2012年同期(限选一项):

(1)增长20%以上□ (2)增长10%~20%□ (3)增长10%以下□ (4)基本持平□ (5)减少10%以内□ (6)减少10%以上□

4.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 篇四

单位名称(单位盖章):被访问人为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此表,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对您的支持深表感谢!

一、单位基本信息

1.您所在单位的性质是:

①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②民营(私营)企业③外商投资企业④国有企业

2.贵单位所属的行业是:

①制造业②商品流通业③餐饮旅游服务业④房地产业

⑤建筑安装业⑥交通运输业⑦高新技术产业⑧其他(请注明)

3.您所在单位的规模是:

职工人数:人;注册资金:________万元(人民币);年销售额;_______万元(人民币)

4.贵单位是否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不是

(1)如已实现会计电算化,请注明软件名称

(2)贵单位会计电算化使用的模块有哪些:

①总账系统②UFO电子报表系统③应收应付管理系统④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⑤工资管理系统⑥存货管理系统⑦Web财务应用⑧ 合并报表系统

⑨财务分析系统⑩供应链其它(请注明______)

5.贵单位会计机构设置情况:

①独立设置会计机构(人数:人)

②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人数:人)

③委托代理记账④聘用兼职会计人员⑤其他

6.贵单位如果独立设置了会计机构,则有哪些会计岗位:

①②③④⑤

7.贵单位会计人员具有的专业技术资格主要为:

①会计师中级(含中级)以上②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③无专业技术资格

8.贵单位会计人员具有的学历主要为:

①研究生及以上②大学本科③专科④中专⑤高中及以下

二、贵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请对上述课程按重要程度排序(限选5门):

请对上述课程按不需要开设的程度排序(限选5门):

你认为本专业还应开设哪些课程:

5.贵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是:

①研究生及以上②本科③专科(高职高专)④中专 6.贵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①会计从业资格②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③外贸会计证④其他 7.贵单位适合应届财会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的职位有哪些:① 出纳或收银② 银行柜员③ 会计核算④ 内部审计⑤ 财务管理⑥ 部门助理 ⑦仓库管理⑧ 统计员 ⑨ 代理记账中介机构其他

三、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建议

1.贵单位是否愿意接受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是□否 如果是否,请说明原因:

①岗前培训时间长,实习时间短②间接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

③岗位要求人员稳定性强④管理困难□其他(请注明)2.贵单位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期限:

①2周②4周③2个月④3个月⑤半年⑥一年 ⑥其他(请注明)

3.贵单位平均每批次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数:①1~2人②3~5人③6~8人④10人⑤15人⑥15人以上

4.贵单位愿意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为

四、其他建议:

5.企业调查问卷 篇五

企业对文秘人员用人需求情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单位领导:

为了准确地了解目前企业对文秘人才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文秘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特组织了此次调查,有劳您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帮我们填写如下问卷,并及时向调查人员反馈。您反馈的信息将为文秘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本次调查的信息仅用于文秘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学院保证有关企业的所有信息均不对外公开。最后对于您和贵单位给予我们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二〇一二年七月六日

请在符合您观点的选项前画“√”。(可多选)

1.贵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其他

2.贵公司所属行业

□制造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其他

3.贵公司员工总人数为

□50以下□51-100□101-200□201-500□501-1000□1000以上

4.贵公司设置的秘书类岗位有

□办公室主任□行政总监□行政秘书□文字秘书□机要秘书□总经理助理□部门经理助理□董事长执行秘书□一般文员

5.贵公司对文秘应聘人员是否有专业要求

□需要文秘专业的□无明确要求

6.您认为涉外秘书的学历什么层次较合适

□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无所谓

7.从工作内容来看,您认为现阶段的企业最需要哪一种类型的秘书?

□文字型□管理型□参谋型□公共关系型□综合型

8.贵公司最看重文秘人员的素质是

□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

9.贵公司更看重文秘人员的能力是

□专业业务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预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辅佐参谋能力

10.您认为涉外秘书在企业里扮演的角色是

□参谋□助手□公关□打杂跑腿

11.贵公司认为涉外文秘人员除应掌握外语和秘书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哪些知识?

□企业管理知识□行政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

12.您认为涉外秘书的外语能力哪方面最重要?

□口语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各方面都重要

13.您对涉外秘书整体职业形象的认识是

□文质彬彬□精明能干□憨厚老实□其他

14.您认为涉外秘书的个性应如何

□含蓄稳重□活泼大方□机智灵活□严谨细致

15.您认为涉外秘书从业人员的形象重要吗?

□挺重要的□顺眼就好□无所谓,有能力就行

16.您认为从事秘书职业的人需要专业的培训吗

□必须的□不需要,任何人都可以做□不培训可以,培训了可能会更好

17.贵公司看重文秘应聘人员所拥有的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语等级证书吗?

□必须有□可有可无,但有更好□无所谓,面试表现更重要

18.您认为涉外文秘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

□范围宽,选择多,例如可从事工作□选择窄,只能做秘书

19.您对秘书职业的发展持怎样的态度

□充满信心,秘书是积蓄人脉的重要起点□前景渺茫,秘书工作繁琐且社会地位较低

20.您认为大专刚毕业的秘书的工资应为多少合适?

□1500—2000□1200—1500□1000—1200□800-1000□其他

21.请对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再次衷心感谢贵公司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6.小企业会计准则调查问卷 篇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信息作为核心的价值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 会计被赋予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高校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一直将会计学设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却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实际需求的现象。尽管近年来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如王耕等 (2005) 从自身实践中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王小红 (2013) 以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本科生需求的教学改革设想, 其他学者 (范力, 2007;祝素月, 2006;肖华芳等, 2009;王珍义等, 2009) 也都提出了较中肯的《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案, 但多数文献仅从个人经验出发, 对《会计学》教学改革进行主观推断, 尚未出现从实际经济活动需求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为了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们在山东大学教改基金的资助下, 利用山东大学MBA和EMBA的资源优势, 以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非会计专业毕业生为对象, 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调查的结果揭示了我们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误区以及错误做法, 希望能为其他院校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是否能满足毕业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对会计学知识的需要。内容有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试图了解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与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知识需求的差距。

本次调查以MBA和EMBA学生为调查对象。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现有MBA和EMBA学生600余名, 大部分为具有实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调查以不记名方式填答, 以保证答卷结果的真实性。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30份, 收回有效问卷304份, 样本回收率92%。调查前后, 对部分学生就《会计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访谈。

三、关于会计学知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为确定会计学知识在经营管理中是否起到实际作用, 我们对如下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 从《会计学》课程学习中获益的大小

选择“很大”的占42%, 选择“较大”的占41%, 前两者之和占83%, 选择“很少”的仅占不到2%, 其他选择了“一般”。可见, 《会计学》教学在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中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 《会计学》课程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来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二) 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经常遇到与会计有关的问题

5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常遇到”, 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偶尔遇到”, 只有约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从未遇到”。这意味着高达95%的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与会计有关的问题, 可见具备会计知识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哪些会计问题

具体到遇到哪些实际会计问题, 回答则较为分散, 其中遇到较多的有“没有充分和正确使用会计信息” (25%) 、“看不懂会计报表信息” (22%) 、“不明白的专业术语” (19%) 、“不知道计算方法” (17%) 、“没有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作用” (14%) 等。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管理者能够体会到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 但却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另一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了《会计学》教学还不能满足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 《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对企业管理者的具体帮助

学习《会计学》课程, 对经营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只有1%的调查对象认为该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多帮助。会计学知识在如下方面对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帮助: (1) 学会了从会计角度认识企业管理 (24%) ; (2) 学会了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 (22%) ; (3) 掌握了很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 (13%) ; (4) 了解了会计信息的特征 (12%) ; (5) 学会了会计核算方法 (11%) ; (6) 掌握了很多管理中的会计专业术语 (10%) ; (7) 为理解其他课程打下了基础 (7%) 。

(五) 对《会计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高达94%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学》的学习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有帮助或很有帮助;更有97%的被调查者在学习MBA课程中包含的《会计学》后加强了对会计学重要性的认识;94%的被调查者认为,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 《会计学》课程比较重要。

四、关于对《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

对经营管理者来说, 似乎并不需要了解很多的会计理论, 74%的被调查者满足于对目前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的简单讲解, 只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理论的讲授深度不能满足需要。

相比之下, 对于具体经济业务核算方法的讲授, 有3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增加内容;对于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 有3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应进一步学习会计报表的深层分析方法;被调查者最不满意的还是对案例分析的讲授, 比例达44%的被调查者要求增加案例教学内容, 61%的被调查者认为案例教学内容应占全部内容的30%-40%。会计理论远不如具体经济业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分析实用, 最受欢迎的还是具有实际背景并能给人启示的案例分析。

8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将会计学知识与经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被调查者是从经营管理需要的角度来学习会计学的, 与管理无关的内容他们并不感兴趣。与此相一致的是, 在回答“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其他会计学知识”时, 最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管理会计, 其次是成本会计, 二者相加达55%, 远超过选择高级财务会计的20%和会计理论的14%以及会计电算化的11%。

五、关于《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被调查者最喜欢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分组讨论” (43%) , 或“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 (36%) , 单纯的教师讲授并不为学生所欢迎 (仅17%的被调查者认可) 。超过半数 (52%) 的被调查者感到每周3学时的教学安排无法满足对会计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但在目前高校提倡通识教育的背景下, 增加教学时间似乎对大部分高校来说并不现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会计学知识的传授确实是一个难题。由于《会计学》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只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授也许是最好的方法, 68%的被调查者认可这样的授课方式。被调查者并不欢迎脱离教材的发散式讲授, 他们还是希望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最实用的知识上。85%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学》的学习难度高于其他专业课程。这给《会计学》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要想教好一门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的重要课程, 需要每一个任课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值得欣慰的是, 近8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会计学知识感兴趣或很感兴趣。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配合是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会计学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 一定量的动手练习是必要的。遗憾的是在这么少的课时安排下开展实验教学似乎并不现实。另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补充教学时间的不足。91%的被调查者愿意在课外完成作业或其他练习。关于考核方式, 只有极少数人 (7%) 喜欢闭卷考试的结果并不意外, 更受欢迎的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 (38%) , 或“写报告” (20%) , 或“根据出勤及平时成绩” (36%) 。但是, 作为重要的必修课, 很少有教师会采用闭卷考试以外的其他方法, 至多将出勤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对于这种按比例计算出勤和平时成绩的做法, 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采用较高的比例。

六、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 教学重心的转移

会计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组成部分:一是会计信息的提供, 二是会计信息的应用。从调查结果来看, 经营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重心在会计信息的应用, 而非会计信息的提供 (即会计核算过程) , 但目前高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重心却是会计信息的提供。从大部分的《会计学》教材来看, 讲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一般只有一章, 管理会计的内容只占不足四分之一。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由于时间紧等原因对会计报表只是简单介绍, 对管理会计更完全省略。《会计学》教学几乎就是压缩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我们建议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重心由会计信息的提供转向会计信息的应用, 会计报表分析和管理会计应占一半以上的课时。当然, 这样分配课时, 需要大幅度削减会计核算的内容。

(二) 讲授模式的重构

如何走出课时少、内容多的困境, 是长期摆在《会计学》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必须改变的一个观念是, 我们不能试图按会计专业《中级财务会计》的要求讲授会计学知识。能够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是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而不是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我们建议, 将现有的“会计要素讲授模式” (即按会计要素内容进行讲授的方式) 改为“主要业务讲授模式”, 即仅对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销售、利润结算与分配等主要业务的核算进行讲解。

(三) 案例教学的扩展

要把案例分析的比重提高到课堂讲授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毕竟在有限的课时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讲解。不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 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前提, 案例分析只不过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而已。所以, 《会计学》教学的目的毕竟是掌握一定的会计学知识, 案例不过是为配合理论教学而引入的例题而已。但是, 案例教学毕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不但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 我们建议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应“作业化”, 即课堂教学中案例分析比重不宜过高, 每章可配合理论讲解一到两个案例, 其他案例分析 (每章至少一个) 可作为课后作业由学生单独或小组讨论后提交报告。

(四) 教学内容的“专业化”

目前的《会计学》教材主要分为两类:MBA《会计学》教材和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MBA《会计学》教材的特点主要在于案例分量的适当增加, 而其他《会计学》教材则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其实, 不同专业对会计学知识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建议, 对于经济学专业, 应侧重于会计核算与会计报表分析, 管理会计的内容可适当减少;而对于工商管理专业, 则应把管理会计的内容作为重点;对于人力资源专业, 可以适当减少管理会计的内容, 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内容;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成本会计的内容等。

参考文献

[1] .王耕, 金铭, 李志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4) :26-27.

[2] .王小红.《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2) :233-235.

[3] .范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23-124.

[4] .祝素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8, (6) :55-57.

[5] .肖华芳, 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 2009, (1) :130-131.

7.读者调查问卷 篇七

改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期待您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都将一一保存,作为今后办刊的参考,并将在《小演奏家》中摘要选登。您的关注始终是我们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为了感谢读者朋友的参与,我们将从所有的有效答卷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幸运读者,并在杂志上公布名单,获奖者每人将获赠本刊2014年全年杂志一份。

一、填答方法

1. 每个问题除特别注明的,均请选择一个答案。您选定哪个答案,即请在相应选项前的“□”中打“√”(用笔不限)。

2. 调查问卷复制有效。

二、参加办法

1. 邮寄 请将填好的调查问卷邮寄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99号甘肃教育社《小演奏家》编辑部“读者调查问卷”收,邮政编码:730010。

2. 传真 请将填好的调查问卷剪下,传真至(0931)8583566。

3. 电子邮件 您的书面意见除可发传真至上述电话,也可用电子邮件发送至xstd_xyzj@163.com。

4. 调查问卷上的姓名、电话、E-mail、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等栏请填写清楚。以上所有的个人信息,仅供编辑部了解读者构成及与读者联系所用,绝不外泄,特此说明。

三、截止日期

2013年7月1日(邮寄以当地邮戳为准)。

8.家族企业调查问卷 篇八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民营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进入理性发展的时期。国家政策的支持培育和造就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营企业大军。它们中的绝大多是家族企业,从夫妻档、兄弟班、父子兵、亲友团起家,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您对家族企业有什么看法呢?请依照您的了解如实回答以下问题,谢谢合作!

1、您认为家族企业占中国民营企业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30%B50%C 70%D90%

2、您认为中国家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大吗()

A很大B比较大C不大D没有感觉

3、您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的优势在于哪方面()

A比较适合创业阶段B企业高层收益丰厚

C经营成本低D心理契约成本低

4、您觉得中国家族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接班人问题B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

C企业文化根源问题D缺乏职业经理人

5、您认为中国家族企业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吗()

A能B不能C不一定D改革以后能

6、您认为中国家族企业是否需要改革()

A需要大规模改革B需要小范围改革

C需要上市D不需要改革

7、您认为中国家族企业正处于哪个阶段()

A婴儿期B青春期C成熟期D老年期

8、请列举您知道的中国家族上市企业:

感谢您的配合!

调查员:

9.企业人才工作调查问卷 篇九

企业人才工作调查问卷

(本问卷请企业管理人员填写)

企业名称:您的姓名:

1、您认为企业人才最重要方面应该是:()

A、对企业的贡献;B、对企业的忠诚;C、能力水平;D、文化程度;E、工作经历;F、敬业精神。

2、您的企业职工学历情况?

A、研究生学历人;B、本科学历人;C、专科学历人;

D、中专或高中人;E、初中及以下人。

3、您的企业职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情况?

A、高级职称人;B、中级职称人;

C、初级职称人;D、没有职称人。

4、2008年以来,您所在企业引进人才情况:

共引进人,其中管理人才人;专业技术人才人;技能人才人。

5、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主要是:()

A、招聘会;B、职业中介、猎头公司;C、网络;D、员工、熟人介绍;E、主动求职者;F、其他。

6、是否可以按需招到人?()

A、所有职位到可以招到合适的人;B、基本上可以招到;

C、只能招到一部分;D、很难招到;

7、企业职工的培训方式主要是:()

A、办培训班;B、到高校培训; C、外出考察;D、其他

8.你认为目前中小企业人才队伍状况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相比怎样?()

A、基本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B、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难找

C、人才流失严重

9.你认为目前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和偏见

B、没有好的企业愿景

C、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酬、高福利

D、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意识不够

E、企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10.您感觉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A、高层次人才不足,难以引进

B、专业素质较差,难以满足需要

C、综合素质不强,缺乏合作精神

D、政策创业环境吸引力不够

E、流动性大,不好管理

11.您认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整体素质不高B、人才规模有限

C、高层次人才不足D、人才结构不均衡

E、人才流失严重F、其他

12.您认为影响中小企业人才稳定和发挥作用的原因有哪些?()

A、缺少发挥作用的舞台B、缺少公平竞争的环境

C、工资待遇低D、分配制度不合理E、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F、单位领导不重视

G、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H、其他

13、您认为企业解决人才缺乏最有效的方式:()

A、提高薪酬福利;B、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C、制定合理的管理和晋升激励机制;

D、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和投入。

14、您的企业在人才开发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A、人才来源渠道不畅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难找;

B、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C、人才信息沟通不及时;

D、进行员工培训的成本高;

E、校企合作不够;

15.您认为政府部门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应该做些什么?()

A、指导产业聚集,引导企业发展

B、创优政策环境,吸引人才流动

C、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D、维护市场秩序,维持公平竞争

16.您所在的企业缺乏哪些方面的人才?

10.读者问卷调查 篇十

读 者 基 本 资 料

1.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 别: □A.男 □B.女

3.年 龄: □A.20-35岁 □B.36-50岁 □C.51-65岁 □D.66-80岁 □E.81岁以上

4.居住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

【问卷内容 (如无特别说明下题均为单选,在方框内挑勾即可)】

1.您获得本刊的方式:

□A.邮局订阅 □B.报刊亭购买 □C.网上订阅 □D.朋友赠阅 □E.单位订阅 □F.图书馆借阅

2您购买的杂志有几人传阅:

□A.自己看 □B.1~2人 □C.3~4人 □D.5人以上

3.您最喜欢杂志的哪个栏目:

□A.卷 首 □B.资 讯 □C.天地人谈 □D.本期视点 □E.季节美食 □F.食物百科

□G.食疗保健 □H.健康一家人 □I.文怡美食厨房 □J.生活指南 □K.健康纪念日

□L.生活指南 □M.异域食尚 □N.张宸谈吃 □O.厨房花园 □P.面对面

□Q.营养健康实验站

4.您觉得哪个栏目的内容可以扩充版面:

□A.卷首 □B.资讯 □C.天地人谈 □D.本期视 □E.季节美食 □F.食物百科

□G.食疗保健 □H.健康一家人 □I.文怡美食厨房 □J.生活指南 □K.健康纪念日

□L.生活指南 □M.异域食尚 □N.张宸谈吃 □O.厨房花园 □P.面对面

□Q.营养健康实验站

5.您觉得哪个栏目的内容质量不高:

□A.卷 首 □B.资 讯 □C.天地人谈 □D.本期视点 □E.季节美食 □F.食物百科

□G.食疗保健 □H.健康一家人 □I.文怡美食厨房 □J.生活指南 □K.健康纪念日

□L.生活指南 □M.异域食尚 □N.张宸谈吃 □O.厨房花园 □P.面对面 □Q.营养健康实验站

6.杂志于2016年提高了印刷用纸质量,扩大了开型,加大了内文用字的字号,您觉得效果如何?

□A.版面清秀,阅读轻松 □B.设计平淡,欠缺美感 □C.字号稍小,阅读困难

□D.设计美观,配图得体

7.您对杂志封面设计的看法是:

□A.美观大方 □B.颜色沉闷 □C.呆板单调 □D.清新时尚

8您对杂志封二内容“老爸的早餐”内容的看法是:

□A.图片精美 □B.来自生活,能够打动人 □C.愿意为子女或令孙(女)尝试制作

□D.与我的生活没有关系

9.明年如果杂志新增栏目,你想看到的是(多选,可选三项):

□A.婴幼儿辅食厨房(具体做法、营养点评) □B.古法养生(运动方法与食疗)

□C.心理健康(案例点评与如何调整) □D.小菜教您选好菜(农业专家教您辨别好坏果)

□E.碰撞出美味(食材配伍营养功效) □F.家乡味道(全国各地不同城市饮食特点)

□G.酒博士说酒(酒类科普知识) □H.家庭花卉的种植与养护

□L.快乐厨房(介绍厨具、家电新产品)

10.您是否关注过杂志的微信: □有 □没有

11.杂志微信号上将推出精品文章的朗诵版,方便您聆听,对您是否有吸引力?

□A.是 □B.否

12.如果杂志通过微信,邀请知名专家,举办健康养生类公益讲座,您是否愿意参加?

□A.是 □B.否

【免费赠刊收件人地址】

姓 名:_______________邮 编: (邮编不全或错误,赠刊将无法寄出)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卷回邮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吴家窑大街22号《食品与健康》陈老师收(邮编:300074)

11.物流装备企业现状问卷调查 篇十一

第1部分参与企业的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将物流装备企业分成两大类进行统计,分别是叉车制造和销售企业以及仓储设备制造和销售企业。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叉车制造和销售企业共收回有效问卷63份,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2家,占19.05%;没有中外合资企业参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家,占14.28%;民营企业最多,共42家,占66.67%。

参与企业的资产总额均在500万以上,其中500万~1000万的有3家,占4.76%;1000万 ~5000万的9家,占14.29%;5000万以上的51家 ,占80.95%。企业2013年年营业额在5000万以上的有57家,占问卷总数的90.48%;1000万 ~5000万有3家,占4.76%;500万 ~1000万也仅有3家,占4.76%;没有营业额低于500万的企业。

仓储设备制造和销售企业共收回有效问卷42份,外商独资企业9家,占21.43%;中外合资企业6家,占14.2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家,占21.43%;民营企业18家,占42.86%。

42家企业中资产总额在500万~1000万的企业有21家,占总数的50%;1000万 ~5000万之间的有21家,占总数的50%。2013年年营业额在200万 ~500万,500万 ~1000万,1000万~5000万的企业各有7家,分别占总数的16.66%;5000万以上的企业有21家,占总数的50%。

第2部分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叉车制造和销售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此次对叉车制造和销售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电动叉车的生产和销售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对企业经营叉车种类的调查中,企业单一经营燃油叉车的为0家,而单一经营电动叉车的有15家 ,占调查总数的23.81%;经营产品以燃油叉车为主(50%以上),电动叉车为辅,燃油车比例逐年上升的有6家,占9.52%;电动叉车为主(50%以上),燃油叉车为辅,燃油车比例逐年上升的有6家,占9.52%;燃油叉车为主(50%以上),电动叉车为辅,电动车比例逐年上升的有15家,占23.81%;电动叉车为主(50%以上),燃油叉车为辅,电动车比例逐年上升的有21家,占33.33%。

在企业叉车的销售情况中,选择内销为主,燃油叉车比重较高的有21家,占33.33%;内销为主,电动叉车比重较高的有24家,占38.10%;外销为主,燃油叉车比重较高的有6家,占9.52%;外销为主,电动叉车比重较高的有12家,占19.05%。

其中经过对2014年和2013年销售情况的对比,国内市场销售比例升高,燃油叉车比例增加的有6家,占9.52%;国内市场销售比例升高,电动叉车比例增加的有15家,占23.81%;选择国外市场销售比例升高,电动叉车比例增加的企业最多,有33家,占总数的52.38%;没有选择国外市场销售比例升高,燃油叉车比例增加,以及销售比例均有回落的企业;而国内外均有升高,燃油和电动叉车均有增长的企业是9家,占14.29%。

有39家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模式选择了依托代理商构建销售和服务网络,占总数的61.90%;只有6家企业选择了自建销售和服务网络,占9.52%;而选择将上述两者结合的有18家企业,占28.57%。

在产品更新频率上,一年一更新的有6家企业,占9.53%;选择两年一更新产品的企业最多,总共42家,占总数的66.66%;三年一更新的是9家,占14.28%;五年一更新的有6家,占9.53%。调查中显示,生产制造型企业仍为叉车的主要使用客户,共有33家调查企业选择了此选项,占总数的52.38%;选择仓储企业为主要客户的有6家,占9.52%;选择物流企业的有18家,占28.58%;而选择主要客户企业在其他领域的有6家,占9.52%。在此次调查对象的全部63家企业中,有51家企业通过跟客户的接触觉得,客户在选择叉车时更注重叉车的产品品质和性能,占采集样本的80.95%;而选择客户更关注叉车品牌的知名度,产品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产品价格是否低廉及其他方面这四个选项的各有3家企业,分别占总数的4.76%。

对于未来产品的发展策略,有36家企业表示要专注于生产高端产品,做精做细,满足实力强、要求高的用户的需求,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7.14%;也有9家企业表示要专注于生产经济型产品,降低用户采购成本,吸引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4.29%;其他18企业则表示要高端叉车和经济型叉车双管齐下,全面覆盖市场需求,占28.57%。

当前叉车市场存在着无序竞争的局面,而在未来五年中,这种情况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拟定了一道多选题,来了解各个企业的看法。其中有33家企业觉得随着我国制造业、物流业等行业的大发展,叉车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竞争也会日益激烈;48家企业觉得竞争加剧会使得大部分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客户;但是同时也有21家企业在担心,竞争加剧会使得大部分企业通过选择质量低劣但价格便宜的配件以降低整车成本,从而降低整车销售价格来吸引更多客户。各类规模和性质的企业仍牢牢占据各自的地盘,瓜分不同的市场,继续长期并存;有36家企业选择在不断的低价竞争环境下小企业生存难以为继,最终被大企业并购、整合。细分市场受到关注,很多企业转向经营某一类叉车或涉足叉车配件行业。在调查中,大多数企业也都表示了要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服务体系,其次要不断改进技术,同时还要持续开拓市场,以适应叉车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仓储设备制造和销售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此次参与调查的仓储设备制造和销售企业中,主要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类型十分平均,分别是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生产或集成企业14家,货架企业14家,托盘或周转箱企业14家,各占调查总数的33.33%。

使用仓储设备的主要客户行业中,制造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占比重最大,其中选择制造业为主要客户的企业有16家,占总数的38.09%;选择仓储物流企业为主要客户的有13家,占总数的30.95;其他选择进出口企业为主要客户的有8家,占总数的19.05%;剩余的5家企业则选择了其他行业为主要客户,占总数的11.91%,据我们调查,其他行业中食品饮料快消行业为这些企业的主要使用客户。

仓储设备制造和销售企业的新产品推出频率主要集中在两年到三年,三年到五年这两个选项中,各为15家企业,分别占总数的35.71%;选择一年以内的有6家企业,占14.29%;五年或五年以外的也是6家企业,占14.29%。

在这些调查企业接触的既有客户和意向客户中,有27家企业选择客户在挑选产品时更关注产品品质和性能,占总企业数的64.29%;有9家企业觉得客户更关注产品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占21.42%;剩下的6家企业觉得客户更关注产品的价格是否低廉,占14.29%;此次调查中没有企业选择品牌知名度这一选项。

对于仓储设备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都觉得未来自动化仓储将会逐渐普及,小型和经济型的自动化仓储设备将会逐渐完善,共有39家被调查企业选择这一选项,占调查中总数的92.86%;而对于未来大规模集成设备将大行其道,仓储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仓储设备规模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复杂。高科技将会进一步渗透进入仓储行业,设备将会进入比拼技术的阶段;依旧保持现在的特点,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几个观点,在调查中没有企业赞同。

为了适应未来仓储行业的发展,我们也设计了一道多选题,来了解各家企业未来的产品策略。其中有24家企业选择未来会专注于自己目前所处的领域,继续精研;有3家企业决定未来要引进先进技术,将自己的产品与自动化趋势相结合;还有24家企业要向高端产品方面迈进,不断推出更加优质高端的产品;而选择走经济型产品路线,打开中小型企业市场的企业也有9家。

第3部分“他们说”———来自企业的声音

在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特别设置了留言板,希望企业能够就客户特别关注的问题直抒心声,也希望通过这些留言引发大家更加关注物流装备行业,了解行业的新变化,展开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大讨论。下面我们将择其一二,以飨读者。

面对浩如烟海的叉车品牌和型号,用户该如何进行甄选?

———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叉车(产品的品牌价值,包含了产品品质、服务品质、企业信誉、用户口碑等多方面的内涵,这个方法不失为新用户选择叉车的一个捷径);

———提高对叉车的总体拥有成本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初期的采购成本。更多地考虑叉车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将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效益(在企业日益关注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今天,用户对于成本的考量也不仅仅停留在采购成本的层面上,更低的使用和维护成本能够帮助用户节约时间和金钱、提高劳动生产率);

———能够提供当地的快捷的售后及维修服务;能够定期提供安全驾驶和相关售后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和维护能力(快捷的售后避免了作业被延误,而驾驶人员安全、正确的操作也是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的必要条件);

———根据工况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叉车,价格并非最重要的因素,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需求为导向也正是叉车制造企业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应该以哪些优势来吸引客户?

———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

———全面覆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优质精诚、及时到位的服务;

———以不断提高的技术换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以齐全的产品链和具备特殊性能的产品强化市场竞争力;

———以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第4部分“专家说”———来自行业专家的权威数据和分析

在电商崛起的背景下构建健康市场环境———对话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陆大明

文 / 本刊记者孙昊

从之前的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市场上的自动化物流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客户还是一些大型企业,自动化设备并没有真正得到普及。但是随着电商的发展,自动化物流装备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必然的趋势。面临这一机遇,什么样的市场秩序才是健康有序,能够使所有企业都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陆大明,请他谈一谈对于行业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中国储运:近几年来,我国自动化仓储设备市场呈现怎样的现状?

陆大明:市场现状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论述。首先,我国电商正处于飞速发展期,特别是近几年,电商的飞速发展颠覆了人们对于店面销售的思维惯性,而电商从整个流程上来看,无论是进货、销售还是发货,与之前的店面销售都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这一趋势下,我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大型的仓储配送中心,这些仓储和运输中心当然需要相应的设备来维持其运转,正因如此,我国的自动化仓储市场也处于上升期,每年的销量大概保持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率,我认为,在全国目前每年百分之七至八的GDP增长环境下,这一增长率比正常水平高很多。

面对电商等等新型业态导致的物流业井喷,仓库也急需转型。从之前依靠一些基础的物流设备,甚至人力的平地堆放,向依靠高科技的成套自动化物流设备的转变,这一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物流的各个环节的效率提高了。特别是在一些物流高峰期,如“双十一”等节日来临时,自动化设备在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持下为提高效率所发挥的作用异常明显,可以日处理价值几百亿元的订单。原来的存储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远远无法达到要求,这就为自动化设备在中国制造业、物流业中的进一步普及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新的设备、技术,新的系统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涌现。可以说是市场需求促进了这一行业技术的发展。当然,这些所谓“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个不同行业的需求。总而言之,现在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市场的发展速度快,新产品问世的速度快,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中国储运: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呈现一种怎样的分布规律?从企业性质上来看,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构成了怎样的市场格局?

陆大明:谈到分布规律,我觉得目前国内市场上,真正意义上能够做到自主生产制造全部物流设备的企业并不多。因为这毕竟并不是一个像基础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一样,可以达到批量生产的行业。

因此,大多物流设备生产企业都只是生产制造物流装备中的一部分装备,如有的只生产堆垛机或AGV小车,有的只生产自动输送设备和分拣系统,有的只生产市场货架或穿梭车等。所以说自动化物流装备企业还是有分工的,其实国际上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企业能生产制造全部物流装备。由于目前市场容量有限,所以生产制造物流核心装备企业的整体数量也并不多,多的是生产货架、工位器具、托盘及周边设备的企业。如果一定要谈分布规律的话,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的数量约占总数的30%;外资及中外合资的企业占到20%,而剩下的一半都是民营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营企业中也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经过改制的“老国企”。

从产值上来看,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包括进口产品及外资品牌在中国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约占了总产值的40%;国有企业所占产值也为40%,民营企业所占产值为20%。总的来说,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还是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产品,民营企业正在崛起,但是他们在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上与前面两者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中国储运:自动化仓储设备企业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您认为这一行业分布趋势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动?电商的崛起,为自动化立体库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设备制造商应该如何采取市场开拓措施,紧跟市场需要而开发适合的产品?

陆大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涌现出了许多大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正是自动化物流设备的主要用户。特别是近几年,产品生产向品牌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巨型生产企业,打破了原来某些地区自给自足的工业制品生产格局。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材料向这些巨型企业集中,还是这些企业将成品运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果没有高效的物流设备支持,这是无法想象的。

从行业上来讲,首先是电商经营的家电、调味品、日用品等,这种交易模式十分依赖高效的物流;其次是医药行业,国家对于药品生产行业管控十分严格,这也造就了药品生产集中化的格局,许多大型制药集团对于准确、安全、快速、高效的自动化物流设备也青睐有加。除此之外,食品、出版物、服装等行业也是自动化物流设备的主要用户。至于在未来有没有变化,我认为目前国家这种鼓励行业内大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不会变化,因此我们的设备主要用户还将是这些大型生产企业。

另一方面,随着这些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张,他们对于我们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真的要说变化的话,电商环节对我们设备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自动化设备商与电商企业的合作是我非常看好的一个发展方向,面对他们每日要处理的数以万计的订单,自动化设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中国储运:您认为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在开拓市场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您觉得设备商是否有降低成本的空间,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自动化仓储设备的便捷?

陆大明:当今市场上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目前有许多企业出于抢占市场份额的考虑,或是为上市造势等等原因,过度压低价格导致市场进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这样做无疑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体系。

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自动化设备市场成品价格反而十几年都几乎没有上涨,甚至有些企业还在不断降价,这是很不正常的。价格无法提升的直接结果就是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同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也后续乏力。我觉得,目前自动化仓储设备市场上降价空间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如果利润达不到15%以上,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风险是很大的。如果遇到市场不景气的情况,如此微薄的利润难以维持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上市融资,也只能救一时之急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要保证产品质量,使用户对于这个市场保持信心,必须改变低价竞争的现状,为我们的市场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宁可发展缓慢一些,也要让各个企业把产品质量做好,这才能够真正使得自动化物流设备在中国的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中进一步普及。

2014年上半年国内工业车辆行业概况

文/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

2014年上半年国内机动工业车辆行业市场延续了2013年良好的走势,继续保持了增长,参加我分会统计的机动工业 车辆制造 企业共销 售185,824台,与上年同期的165,366台相比,上升了12.37%。而非机动工业车辆市场相反,销售量为54万台,与上年同期的69万台相比,下降了21.74%。

通过世界工业车辆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2014年上半年叉车市场总销售量达到533,566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488,471台相比,上升了9.23%;亚洲2014年上半年叉车市场的销售量达到223,776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95,339台相比 , 上升了14.56%;中国2014年上半年叉车市场的销售量达到142,910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24,874台相比,上升了14.44%。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占亚洲叉车市场销售量台的63.86%,比2013年上半年下降了0.07个百分点,继续列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叉车市场总销售量台的26.78%,比2013年上半年上升了1.22个百分点。

世界工业车辆统计报告中的各类型叉车销售情况

1.电动叉车(包括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等):全世界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283,954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260,212台相比,同比上升了9.12%;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70,456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60,476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6.50%;中国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31,856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26,197台相比,同比上升了21.60%。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占全世界电动叉车市场的11.22%,比2013年上升了1.15个百分点,排名上升一位,位于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位;占亚洲电动叉车市场的45.21%,比2013年上升了1.89个百分点,仍列亚洲第一位。

2. 仓储叉车 (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等):全世界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200,751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85,347台相比,同比上升了8.31%;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39,828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33,487台相比,同比上升18.94%;中国仓储叉车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17,173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4,060台相比,同比上升了22.14%。

中国仓储叉车市场占全世界仓储叉车市场的8.55%,比2013年上升了0.96个百分点,仍列世界第四位;占亚洲仓储叉车市场的43.12%,比2013年上升了1.13个百分点, 仍列亚洲第一位。

3.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全世界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83,203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74,865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1.14%;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30,628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26,989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3.48%;中国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14,683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2,137台相比,同比上升了20.98%。

2014年上半年中国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占全世界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市场销售量83,203台的17.65%,仍位于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位;占亚洲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市场的47.94%。中国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2014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比2013年上半年在世界中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在亚洲中提高了2.97个百分点。

4.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全世界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48,911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48,091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71%;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17,058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5,482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0.18%;中国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2,617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2,843台相比,同比下降了7.95%。

2014年上半年中国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占全世界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市场销售量48,911台的5.35%,仍位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列世界第四位;占亚洲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市场的15.34%,仍列第二位。中国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2014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比2013年上半年在世界中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在亚洲中下降了3.02个百分点。

5.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全世界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151,840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37,256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0.63%;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22,770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8,005台相比,同比上升了26.46%;中国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14,556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1,217台相比 , 同比上升 了29.77%。

2014年上半年中国步行式仓储叉车市场占全世界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市场总销售量151,840台的9.59%,位于美国、德国、法国之后,仍列第四位;占亚洲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市场的63.93%,仍列第一位。中国步行式仓储叉车2014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比2013年上半年在世界中上升了1.42个百分点,在亚洲中上升了1.63个百分点。

6.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包括空箱叉车、重箱叉车、空箱正面吊、重箱正面吊、侧面式叉车等):全世界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249,612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228,259台相比,同比上升了9.35%;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上半年为153,320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134,863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3.69%;中国总销 售量2014年上半年 为111,054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98,677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2.54%。

2014年上半年中国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占全世界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市场总销售量249,612台的44.49%,占亚洲内燃叉车市场总销售量153,320台的72.43%,列世界第一位。中国内燃平衡重式叉车2014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比2013年上半年在世界中上升了1.26个百分点,在亚洲中下降了0.74个百分点。

综上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在世界工业车辆销售报告中,电动叉车和内燃叉车均有明显增长。

工业车辆分会2014年上半年采录汇总报告销售量数据显示:机动工业车辆制造企业共销售185,824台,与上年同期的165,366台相比,上升了12.37%。非机动工业车辆销售量为54万台,与上年同期的69万台相比,下降了21.74%。

机动工业车辆销售情况

2014年上半年 销售量达 到185,824台(185,824台中不含贴牌,另外贴牌2,185台), 与上年同期的165,366台(165,366台中不含贴牌,另外贴牌2,016台)相比,上升了12.37%。其中内燃叉车上升了10.74%,电动叉车上升了17.12%。

1、内燃叉车销售情况

2014年上半年共销售内燃平衡重乘驾式叉车136,392台,与上年同期的123,160台相比,上升了10.74%。销售的内燃平衡重乘驾式叉车中柴油叉车129,434台,占94.90%,其余为汽油叉车(含双燃料)。

2、电动叉车销售情况

电动叉车(包括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和各类电动仓储叉车)2014年上半年销售量为49,432台,与上年同期的42,206台相比,上升了17.12%。

(1)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分吨位销售情况

2014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18,347台,与上年同期的15,675台相比,上升了17.05%。

(2)电动仓储叉车(包括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等)

2014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电动仓储叉车31,085台,与上年同期的26,531台相比,上升了17.16%。

3、各地区叉车销售情况

从2014年上半年销售到国内各省、市的141,814台机动工业车辆的流向看,各省市流向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2014年上半年各省叉车销售数量和占有市场份额的顺序依次是:

轻小型搬运车辆市场情况

工业车辆分会2014年上半年采录汇总报告销售量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轻小型搬运车辆(包括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手动液压装卸车)销售量为54万台,与上年同期的69万台相比,下降了21.74%。在轻小型搬运车辆出口销售的39万台中,仅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出口量就达到38万台,占轻小型搬运车辆出口量的97.44%。

按销售量列在前三位的企业是: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平台搬运车销售情况

2014年上半年固定平台搬运车销售量为2台。

牵引车销售情况

2014年上半年牵引车销售量为646台(其中电动牵引车为218台、内燃牵引车为428台),与上年同期的565台相比,上升了14.35%。

二○一四年上半年中国工业车辆出口情况

根据工业车辆分会2014年上半年采录汇总报告销售量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机动工业车辆总共44,010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出口量41,177台相比,上升了6.88%。其中电动叉车出口18,536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出口量16,603台相比,上升了11.64%;内燃叉车(含集装箱叉车)出口25,474台,与2013年上半年的出口量24,574台相比,上升了3.66%。

在机动工业车辆的出口中,电动叉车18,536台,占出口量的42.12%;内燃叉车25,474台,占出口量的57.88%。电动叉车的出口构成比例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80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向世界153个国家出口机动工业车辆,出口地区呈现多元化,分布较广,遍布世界五大洲,其中亚洲、欧洲、美洲是中国机动工业车辆产品的传统出口市场。

2014年上半年出口到亚洲的机动工业车辆为13,962台,与2013年上半年出口量11,164台相比,上升了25.06%;出口到欧洲的机动工业车辆为13,195台,与2013年上半年出口量12,229台相比,上升了7.90%;出口到美洲的机动工业车辆为11,168台,与2013年上半年出口量11,775台相比,下降了5.15%。

在机动工业车辆中,电动叉车出口台数中欧洲和美洲分别占36.87%和31.78%;内燃叉车出口数量中亚洲和欧洲分别占36.68%和24.97%。

二○一四年上半年中国工业车辆进口情况

上一篇:监狱系统建设方案下一篇:正直廉正3分钟英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