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战略

2024-10-03

社会发展战略(共8篇)

1.社会发展战略 篇一

整车企业产品开发战略发展趋势-基于平台的模块化发展战略

汽车工业中的产品开发战略在危机下面临不断的挑战,传统的平台化开发战略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形势与消费者需求的发展.模块化在行业内的深入将是必然的趋势.结合平台化开发战略与模块化战略的优势而形成的`基于平台的模块化开发战略将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战略方案选择.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服务进行相应变革,将对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 者:马钧 任云 Ma Jun Ren Yun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04刊 名:上海汽车英文刊名:SHANGHAI AUTO年,卷(期):“”(1)分类号:U4关键词:产品开发 汽车 平台化 模块化

2.社会发展战略 篇二

2013 年9 月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 年10 月3 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 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被简称为 “一带一路”。2014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 201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我国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 经国务院授权,2015 年3 月28 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得到来自60 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回应,50 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 地中海; 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战略将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 在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 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以及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在海上以重点港口以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二、会计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

纵观会计发展史, 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基本规律。

(一)近现代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而扩展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 意大利沿海各个城市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对外贸易日益活跃, 始创于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技术随着这些对外贸易活动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

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商业贸易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复式记账技术随同大英帝国的商船而被传播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 美国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随着其经济活动而渗透到世界各地。 例如,美国在20 世纪30 年代制定出会计准则, 此后,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被传播到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自21 世纪初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跨国公司大量兴起,资本市场快速国际化,迫切需要各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能够得到协调甚至统一。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其改组后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分别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应运而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所采用或认可。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会计标准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区域经济合作最紧密并逐步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的国家间联盟。 它的前身是1958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7 月1 日欧洲共同体(即欧共体)成立,1993 年11 月改组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从欧共体到现在的欧盟,都一直致力于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会计协调和统一。

欧盟先后于1978 年7 月25 日和1983 年6 月13 日发布了关于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格式的第四号指令和关于合并财务报告的第七号指令。 欧盟颁布的各项指令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 要求各成员国写入本国的法律法规中。 这些指令促进了欧盟国家内部的会计协调。 欧盟颁布的各项指令有许多缺陷, 阻碍了欧洲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 并且日益不适应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克服这些问题,考虑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优越性,1995 年欧洲委员会宣布欧盟放弃发展自己的特定的会计准则的长期目标, 要求成员国今后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2002 年7 月19日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通过了 《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 号决议》, 该决议在2002 年11 月11 日颁布成为法令, 要求所有在欧盟上市的公司(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从2005年起必须按欧盟委员会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成员国可以自主决定非上市公司是否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AS)。 法令不同于指令, 不需要经过欧盟各成员国的立法程序就可以成为各成员国必须遵守的法律,因此,上述法令具有相当高的法律地位,即,不需要成员国批准,国际会计准则(IAS)就可以使用。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会计标准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东盟的情况也能说明这一点。 1967 年8 月东南亚联盟成立,简称东盟,现有十个成员国, 是以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为主的区域集团。 在区域合作与会计协调进程中,东盟最早的五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在经过产业贸易、投资、金融等多项合作后, 早就深刻认识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会计协调的重要性, 所以这五个国家在1977 年3 月成立了东南亚会计师联合会(ASEAN,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简称AFA), 之后,文莱、越南、缅甸相继加入。 AFA一开始就致力于东盟各国的会计协调和制定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 并为成员国提供会计和审计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国际会计协调中的作用日益增强,AFA改为鼓励其成员国在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尽量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惯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国的会计协调。可以说,东盟具有多年国际会计协调的经验。

(三) 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 环境的差异导致会计存在差异

会计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不同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会计职业界的状况、 教育等因素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会计规范形式、会计文化、会计传统、会计特色、会计技术水平等。

会计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关系, 资金来源、 税收制度、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状况、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等经济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状况。

一个国家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对该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有影响, 会计制度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目标。 两国间的政治关系会影响两国的会计实务。 政治上结盟的国家,会计界的交流会增多,相互引进和吸收对方经验的障碍比较小;政治上敌对的国家, 会计界也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会计实务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个社会的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文化下,会计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会有差异, 从而导致其行为存在差异, 进而导致不同国家的会计实务存在差异。

一个国家的会计职业界的力量、规模和能力影响该国会计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教育状况影响着会计人员的素质, 进而影响了该国会计的发展状况。

(四)在全球范围内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 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的每一次大发展都由某个国家、 地区或国际组织依靠其影响力来推动

心理学认为, 影响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指由组织赋予的在职位范围内可强行控制下属的力量, 其成因主要来自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的心理品质产生的影响他人的力量, 不是通过法定程序获得的,不带有强制性,其成因主要来自品格、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

按照国际政治学领域内的行为主义的观点,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复杂的组织结构,是人的集合体,国家行为呈现出与人类似的行为模式, 国家具有像人一样的行为能力。由此推之,一个国家也具有对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影响力, 一个国际组织也具有对其他组织或国家的影响力。

可见, 从中世纪后期至工业革命之前, 意大利依靠其活跃的对外贸易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推动了复式记账技术的传播; 自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一时期, 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推动了复式记账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 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把美国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推广到全世界, 深刻影响或改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自21 世纪初至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及其继任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会计标准以其高质量和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所产生的影响力而被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在欧盟内部推动会计标准协调的主要力量是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的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相比于欧盟内部的其他成员国都是巨大的;在东盟内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五个国家推动了东盟各国的会计协调,这五个国家的影响力从经济、 政治等各个角度来衡量都是很大的。

三、会计发展历史规律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会计发展战略的启示

对照上述会计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本文认为,在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我国的会计事业应当采取以下发展战略: 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潮流和趋势, 发挥我国的影响力,推动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趋同。

第一,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进入21 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历史证明:会计是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语言, 会计因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 会计又服务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的需要, 并在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会计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经过长时间的淘汰和选择,截至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并因此而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的主流标准。

第二,“一带一路” 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的会计准则将走向区域一体化。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倡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从提出至今,我国和该战略蓝图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活跃, 效果日益良好,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表态愿意参与其中,可以预见,“一带一路”战略所设计覆盖的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将日益扩展并走向一体化。 会计服务于经济活动, 会计具有技术性的属性,在“一带一路” 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也必将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而扩展,并走向区域一体化。

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实现会计准则的区域趋同将有利于推动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趋同。 因为由点到线、进而到面、逐步扩散是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趋同的最可能的途径, 任何逐步推广的事物都有这样的发展规律。

第三,在“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实现会计准则趋同需要一支或若干支领导型的力量。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人是社会化的群居型的动物,人和人之间或者由人组成的国家之间在社会活动中自然产生领导型的人物或组织。

“一带一路” 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国家和地区众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 文化差异明显、政治制度各异,导致会计发展水平不同,在对待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态度上,既有“直接采用”者(例如我国的香港地区和菲律宾),也有采用“趋同”模式者(例如中国、印度),还有采用“认可”模式者(例如欧盟各国),也有不采用者。 在这个区域内,在坚持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原则下, 在落实各项具体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也需要产生领导型的力量, 以推动共同的事业由无序向有序发展, 从而保证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最终实现集体的共同发展。

第四, 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覆盖的区域内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为人类和世界做出较大的贡献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伟大而光荣的梦想。时至今日,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一梦想。中国国土辽阔,人口规模世界第一,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切实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人类谋福祉,推动包括会计事业在内的全人类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会计领域而言,现在中国在国际会计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中国会计人才加入到国际会计组织中。 例如,2010 年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FO李飞龙被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委任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委员。又如,截至2014 年底,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荐行业代表在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和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中担任代表职务者就达21 人。这标志着中国的会计精英已经全面进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制定机构的各个层面,也表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和国际趋同的认可与肯定。 中国已经从国际会计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推广者和制定者。

摘要:2013年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并积极倡导和推进该战略,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和参与到该战略实施中来。本文在总结了会计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未来会计事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会计发展历史规律,展望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5-4-13.

[2]生逢其时的“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5-14.

[3]国际会计舞台上的“龙图腾”[N].中国会计报,2015-7-3.

[4]向振军,周映群.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7,(4).

[5]蒋峻松,卢漪,马静秋,张鸣鸾,肖俊.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国际商务财会,2009,(2)

[6]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式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

[7]姚立杰,程小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会计研究,2011,(6).

[8]蒋基路等.欧盟会计协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冉苒,苏宗荣.管理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1]郝振平.国际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战略文化——央企战略发展的灵魂 篇三

央企战略发展

必须重视战略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不是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而是靠文化优势发展经济的过程,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企业文化是现代经营管理发展的结果,是企业生存、发展、强盛的活力源泉和精神支柱,被视为企业独特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文化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是企业的战略文化。企业战略文化是影响现代企业战略的灵魂因素。

文化是影响战略制订实施变革发展的核心因素

“战略”一词最初是军事用语。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在解读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战略理论之后,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借鉴了战略思想并获得了成功。1962年,著名的管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掀起了研究企业战略的浪潮。1965年,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问世,则开创了企业战略规划的先河,把战略定位于面向未来动态地、连续地完成从决策到实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实践的不断探索,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中,文化因素始终伴随着企业战略核心的转变并逐渐凸显出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首先,受研究背景这个大文化因素的影响,对战略管理的侧重点认识不同,战略的核心不同。周三多教授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归纳为四个学派:战略规划学派、环境适应学派、产业组织学派与资源基础学派。战略规划学派的思想占主流时,战略就是规划未来;环境适应学派占统治地位时,战略的核心转变为企业如何适应环境;20世纪80年代当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占主导地位时,战略的核心就是选择高吸引力的产业并通过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化来赢得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资源基础理论学派流行时,企业战略的核心又转变成为挖掘与培养公司有价值的、无法仿制的、难以替代的资源。

其次,在不同的战略核心认识中,伴随着企业战略的核心转变,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力日渐凸显。传统战略规划提出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和高层价值观、股东目标排序四个决定战略的要素,虽然提到了高层价值观和股东目标排序这两个文化因素,但SWOT、波士顿矩阵等代表性的分析工具重点放在了支持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的组合上;环境适应学派引用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强调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彼得·圣吉提出学习模型,柯林斯与泼拉斯提出远景论,文化因素成为影响企业战略管理的文化要素,其过于宏观是阻碍了该学派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有效结合的致命弱点;资源基础理论学派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导企业以战略来培育有价值的无法模仿难以替代的资源,文化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在这四个主流学派之外还出现过文化学派和企业家学派。纵观战略管理思想演变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要素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力量伴随了企业战略核心的转变,并随着企业战略实践的环境的变化从一个最初被考虑到的因素上升到了一个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要素地位。

现代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推进离不开战略文化的内涵支撑

许多战略问题专家指出,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屡次败北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于关注战略本身的技术方法而忽略了实际工作中人们精神力量的作用。近年来,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将价值观念和信念教育作为实施战略的重要前提条件与基础。只有在战略管理丰富的内涵感召下,企业的士气、精神才能够稳固地凝聚在企业的战略上,焕发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企业战略文化包含了影响到战略制定、实施与控制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战略文化为主线建立起企业战略选择与分析的系统框架结构,能够使得企业的战略因有文化内涵的支撑而富有生命力,具有吸引各种支持资源的魅力,战略的实施也因有文化的支持而得以顺利实施。中央企业设施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弱,重视战略文化建设,用战略文化推进中央战略,更具有不容置疑的现实意义。

企业战略文化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要相辅相成,但不是所有企业文化都具有战略关联性,只有具有强势导向功能的企业战略文化才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高效能运作,如企业的精神等文化要素,时代性比较强,但战略关联性就相对弱一些。在快速多变的经济时代,企业战略文化作为实施企业战略的内涵基础和文化支撑,符合企业战略高效能运作的内在要求,从企业文化其他层面的分支文化如服务文化、营销文化、安全文化、品牌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为核心的文化力量,正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国内外因企业战略文化上的错误而导致的失败不胜枚举,蒙哥马利·沃德公司的保守导向、安然公司的结果导向、施乐公司的短期导向等等,无一不是因为在企业战略文化构建上的错误导致了战略上的失利而丧失了发展机遇。

企业战略文化是

推进央企文化建设的黄金20%

在价值观取向日趋多样化的时代,在战略与文化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主题的实践背景下,构建企业战略文化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帕累托80/20法则,企业战略文化就是推进央企文化核心建设的黄金20%。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的基石

最新研究报告表明,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失败了,其原因被最多地归结于他们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无法兼顾战略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石。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同企业的文化相匹配,很难想象一个追求保守、稳健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将会把一个极具扩张性的战略执行得让人满意,更难以想象在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僵硬的企业文化中能够生成一个极为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企业战略。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著、越来越突出。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已经普遍重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企业战略管理。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大多处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让企业的战略与企业文化相适应是中央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和考虑的关键问题。

企业战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企业战略文化这个制高点,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搞好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

文化能够创造财富,但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都能够创造财富。一方面,企业文化虽无对错之分,但有适合不适合、优秀不优秀之别,唯有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是能够创造财富的文化;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都能够创造出同等价值的财富,企业战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是为企业创造了80%的财富价值的黄金20%。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落地生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就是因为重视企业战略文化,抓住了企业战略文化这一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建设,抢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发展,但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要素都能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优秀的企业战略文化是促进企业战略高质量生成和顺利实施的核心力量,企业战略文化是企业文化中发挥主要的关键性作用的核心层面,承载着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优秀的企业战略文化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使企业更好、更快、更稳地生存与发展;能使员工明确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工作、事业的感情投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够培养下属机构和员工的战略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能够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发展。

企业文化落地必须抓住企业战略文化这个制高点,把现实意义上的导向与精神意义上的导向合而为一,以导向为起点进行系统全面的企业文化建设,从而彻底摆脱先管理后文化,先无意识形成后有意识加工提炼的落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局面。

企业战略文化是对现代企业发展内涵的全新解读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战略文化研究。早在1947年美国制定《领导条令》时就提出了战略文化这个词。1977年,美国学者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在一篇关于苏联有限核战争理论的简短报告中对战略文化作出了首次定义。国际上对战略文化的研究主要是源于现有战略理论无法对现实战略作出合理解读的困惑。20世纪90年代,我国李际均中将在《论战略文化》中首次从中国视角对战略文化的定义作出了论述,为中国的战略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外的战略文化研究局限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家宏观领域。

我国中央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普遍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如攀钢配合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文化,南航配合由“线性航空公司”向“规模网络型航空公司”战略转型建设的以“和谐”为内涵的企业文化等。加强战略管理,提高中央企业的发展质量,迫切需要引进企业战略文化这一创新的理论对企业的发展内涵进行全新的解读。在企业持续的行为领域中都会形成相应的文化。在服务领域有服务文化,在营销领域有营销文化,在品牌建设领域有品牌文化,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核心的层面,毋庸置疑地会形成企业战略文化。

本人认为,央企成员共同拥有的制定和实施现实战略的思维、信念、价值、知识的总体构成了中央企业战略文化,特别表现为央企领导集体的战略修养,是企业战略活动的内在基础和内涵支撑。企业战略文化是一种面向未来、具有强势导向功能的文化。优秀的正确的企业战略文化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基本走势,也最直接地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正如沙因所说,如果不了解现行的文化力量,作出的决定就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违背意愿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研究企业战略文化,我们就无法避免对企业的发展内涵作出狭隘和无意义的解读。从战略文化视角,我们可以对企业战略形成更为灵活全面的认识,对现代企业发展内涵进行全新的解读。

建设央企战略文化要着力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价值链”概念,指出企业中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在企业文化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也存有前后依存、环环相扣、彼此互动、不断增值的连锁关系,构成了企业文化价值链。在这个文化价值链中,企业战略文化涉及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思维、发展方向、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战略实施和战略保证等各个层面环节。牢牢抓好战略修养、文化导向和全员参与这三个关键环节,解决好这三个关键问题,能够使中央企业用最有力的20%的力量投入来实现80%的效果。

缺乏战略文化修养的企业家不是优秀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具有战略文化修养的战略型企业家对于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一是中央企业领导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战略修养。富有激情、思维周密、诚实可信、追求卓越以及具备常识是成为成功的战略决策者的前提。中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企业领导要想在事业生涯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率先垂范,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取足够的知识、技能、思维和智慧以提升自身的战略修养。

二是中央企业领导要善于借用外脑的智慧力量。企业领导不可能获得支持企业发展所需的所有知识和资源。专业外脑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关键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引导中央企业少走弯路。减少错误产生,有效规避风险和失败。把专家学者或专业机构研究的理论成果与企业的实践经验做到优势互补,运用外脑智慧力量的支持,能够迅速推动中央企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企业,都与专家学者或专业机构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是中央企业领导要注重利用内部智力资源。企业领导注重整合利用企业内部智力资源不失为促进中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把员工视为一种可以最大化的资源,而不是一种要最小化的成本,这种视角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内部具有战略意识的智力资源不仅具有专而精的专业理论,而且更了解企业的战略文化特色,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从而提出更具有可行性和更有价值的建议方案。在中央企业的各个专业领域注重培育和利用具有战略意识的内部专家,是迅速提升和完善企业领导者战略文化修养的必需手段和有效途径。

导向功能的乏力和缺失是企业文化的致命缺陷

企业战略不可避免的是发展方向的问题。企业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正确的事情去做,然后把事做正确。不少企业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结果却是被动地适应市场变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企业战略文化导向功能的培育,以正确的理念指引企业战略方向的确定。

首先要明确使命,科学定位。项保华教授指出,企业使命是“根据组织的意愿及服务对象的性质揭示组织的长期发展前景,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组织的制定提供依据。”在美国学者著作的《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控制》(第8版)中,对企业的使命有这样的描述:“企业开拓新业务和调整业务方向时,必须明确基本的目标和理念,企业的战略态势必须符合这些目标和理念。”使命涉及的是宽泛的、隐含的目标和战略,而不是明确、具体的指令。它不是可度量的具体目标,而是对态度、前景和方向的描述,是战略目标确立和决策制定的基础。一个企业只有通过明确使命,做到科学定位,才能够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美国中央铁路将自己的使命定位在铁路运输,结果在飞机发明以后,固执地拒绝了美国航空公司的投资请求。现在,美国中央铁路早已经破产。

其次是描绘愿景,形象具体。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对组织的长远目标的具体刻画。战略管理思想的企业家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战略的形成来自单个领导的洞察力,强调直觉、判断、智慧、经验和洞察力。领导者的‘愿景’为战略提供了指导原则。”共同愿景阐述了人们在使命的指引下,希望达到什么目标,是他们就所能达到的理想的未来状况形成的概念。共同愿景与战略目标的不同之处是,他往往更为笼统,描绘是一幅更远大的企业发展前景。战略目标则是对实现共同愿景所需物质支持的量化表述。

没有全员激情投入的文化不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一个企业发展战略的产生与高瞻远瞩的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是分不开的。但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产生又不完全受企业高层决策者的观念影响,还要受到通过企业的决策机制、会议讨论、企业媒介等多种重要渠道,在观念互动中形成的共同观念的影响。可以说,共同观念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催化剂,是使企业发展战略从空想变为现实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企业战略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家文化而是企业成员的共有文化。我们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交流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强观念互动以形成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共同观念,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产生及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上的全员SBU的思想精髓是“企业发展,我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出有经理人意识的激情员工。海尔文化创造了全员SBU的典范。实施以“企业发展,我的责任”为主导理念的全员SBU,是真正文化意义上的SBU,是能够在更大程度和更广范围上调动汇集企业员工智慧力量和统一员工行为的优秀战略文化理念。制定战略时应让那些与此战略有关的人员参与,如:将执行此战略的人员、将受到战略执行影响的人员、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织中高中低层的代表员工等。这些人员的参与将使制定的战略更具有执行性。同时,还会使战略在未执行前就获得了很多感情支持,这是“我们”制作出的战略,而不是“你们”下达的战略。我同意《对杰克·韦尔奇说不》文章中的观点,单纯依靠雇用敬业员工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企业发展更要注重培育和引导员工成为有经理人意识的激情员工。中央企业领导要培养员工对战略的信念。有了文化上的全员SBU,中央企业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发展资源;有了具有经理人意识也就是战略意识的激情员工,中央企业就获得了澎湃不绝的发展动力。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 篇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随着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必然会发生变化,这会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农业问题;(2)能源交通问题;(3)教育、科学问题。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2)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加快经济改革步伐;(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4)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教育;(5)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6)积极推进政治法制改革;(7)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8)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9)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0)加强军队建设。党的十五大,又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5.发展战略 篇五

股东会监事会战略委员会经理层

2.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是(盲目发展)。

企业过度扩张经营失败资源浪费盲目发展

3.企业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的风险是(资源浪费)。

企业过度扩张资源浪费丧失发展机遇盲目发展

4.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的批准机构是(股东会)。

股东会监事会战略委员会经理层

5.企业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是(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愿景企业使命发展计划

6.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的审议机构是(董事会)。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东会

7.战略委员会的发展战略方案的调整机构是(战略委员会)。

股东会监事会战略委员会经理层

8.企业发展战略过于偏激容易导致的风险是(企业过度扩张)。

企业过度扩张丧失发展机遇盲目发展资源浪费

1.董事会在审议方案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应当对方案作出调整。(错误)

正确错误

2.企业应当根据战略规划制定发展目标。错误

错误正确

3.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错误)正确错误

4.战略规划应当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正确

正确错误

5.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正确)

正确 错误

6.战略委员会可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正确)

错误正确

7.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指定的。(正确)正确错误

8.企业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正确)

正确错误

9.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正确)

6.航运公司战略发展 篇六

(英):MAERSK(SEALAND)SHIPPINGCO.,LTD.船公司名称(中): 马士基(海陆)航运有限公司 船公司英文缩写:MAERSK或MSK 船公司标志:

马士基集团成立于1904年,总部设在 丹麦哥本哈根,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数百间办事机构,雇员逾六万多名,服务遍及世界各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航运、石油勘探和开采、物流、相关制造业等方面都具有雄厚实力的世界性大公司,在125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活动。作为集团的集装箱海运分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人,服务网络遍及六大洲。在2005年“福布斯”世界企业排名榜中马士基集团排第145位。马士基海陆,作为集团的集装箱海运分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人,服务网络遍及六大洲。在2007年《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前五百大企业排名中,排名第138位。马士基集团是丹麦目前最大的公司,2005年营运收入为2087亿丹麦克朗,净利润为200.9亿丹麦克朗,总资产为2849亿丹麦克朗,股本总额为1234亿丹麦克朗.马士基物流为客户提供各种一站式的服务,包括:出口物流、仓储、分拨、空运、海运代理、报关代理和拖车服务。马士基物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度身定制各种服务。如:标签、条形码、取货包装、货物特殊处理、挂衣仓储、客户管理及其它高附加值服务。马士基物流80年代末进入中国,目前在华已有 16个办事机构。A.P.穆勒-马士基集团在中国大陆的成功发展根植于我们一贯秉承的服务宗旨,集团在远东和中国大陆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誉.2、马士基的海运发展

2.1.全球网络的构建

(一)航运业务的起始阶段

20世纪20年代,国际贸易开始萌芽,在不定期贸易中,船舶根据需要在港口之间运营;A.P.穆勒看到了班轮运输的锲机,于1928年与福特汽车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开始了班轮运输的处女航,从此,马士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班轮运输。

(二)开辟新航线和集装箱运输

二战后到60年代末,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资本的国际流动加强,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际贸易活动逐渐活跃起来。整个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各国企业集团为争夺世界市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并纷纷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和方式。马士基也开始进行公司重组,在恢复战前“巴拿马航线”的同时,逐步扩展班轮业务,并开辟新的航线,传统的不定期业务逐渐萎缩。1956年4 月随着IDEAL X 搭载的集装箱从新泽西州纽瓦克港前往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港,在海洋中蕴育而生的集装箱运输业开始出现。新航线的开辟和集装箱运输的产生为日后集团多元化发展积累了充足的资本。

(三)多元化集团业务的支持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频繁的国际贸易活动给运输业带来 了新的机遇。1973年,马士基航运公司在丹麦哥本哈根建立的马士基集装箱航线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于当年签订了一份在1975-1976年间交付9 艘快速集装箱船舶的订单,这标志着A.P.穆勒集团历史上最大型项目的正式启动,随后20多亿丹麦克朗的投资被马上注入,用于建造各类船只、码头、集装箱以及与此新业务相关的营销及促销活动。随着专业化的集装箱装载需求越来越高和信息、单据流动速度的加快,马士基物流公司(原名为Mercantile)成立,开启了门到门运输的专业化服务,扩展了马士基集团的业务范围,同时也为航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大势扩张和全球网络的建立

7.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良性发展 篇七

建国以来, 我国已经成功实施了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正在推进“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是在民主革命时期酝酿, 1 9 5 3 年底确定的。

当时毛泽东是这样阐述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用3至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完成过渡时期的发展任务,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用15至20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总体思路反映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各项方针政策上。毛泽东和我们党的这一经济发展思路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充分考虑到中国贫穷落后和当时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 认识到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面貌。因此, 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定为一百年左右。二是将政治制度的过渡与经济发展的程度联系在一起。三是将过渡时期和经济发展任务十分清楚地分开。

2、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目标, 与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有一些不同:

一是在总结了盲目性错误后, 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限比以往要短的多, 但明确的多, 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

3、在总结前两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党制定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

回顾历史, 我们清晰地集中到一点上, 即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首先对国情的透彻把握, 既要确定必须扎扎实实地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 又要留有余地。国情是国家各方面实际的综合表现, 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 又包括社会政治制度, 自然资源, 人口状况及人口结构和素质等。所有这些因素, 都与经济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 已经顺利完成了前二步, 而且在制定实施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时, 又能适时修正和完善其战略目标, 其关键是我们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基本国情。

准确把握国情, 至少要把握这样几个基本要素: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之上的, 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二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 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因此,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将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是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 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将长期存在。对这些因素的把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背离这个实际。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点, 就是构成国情的要素内容一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的变化, 这就决定了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立足点应在长期性的目标上, 在确立了长期性目标后, 再细化为若干发展阶段的任务。这样就能够使人们把当前的工作与阶段的任务以及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既能对已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产生成就感, 又能施以任重道远的历史压力感。

经济发展战略与国情是密不可分的。国情是基础, 决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 国情的相对稳定性, 决定完成目标的长期性;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依据国情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成功实施, 会使国情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 这又要求在完成战略目标的阶段性任务后应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最终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再次论述和强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 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不能脱离实际, 超越阶段。

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当然也不能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体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水平要求。邓小平同志说:“建国以来, 我们犯的几次错误, 都是由于要求过急, 目标过高, 脱离中国实际, 结果发展反而到慢了。”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必须从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思考问题, 我们从邓小平关于三步走战略酝酿过程中就可以看出, 70年代末80年代初, 邓小平从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出发, 首先考虑如何改变人民生活贫困问题;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 在进一步分析国情, 科学判断我们所处的阶段后, 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完成时间上锁定在21世纪中叶;在步骤上细化为三个发展阶段;在生活水平上, 实施消灭贫困, 逐步达到温饱、小康和富裕;在目标上实现现代化。

由此可见, 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是科学确定分阶段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避免急躁冒进和再走弯路的基本前提。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在初级阶段,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面对改革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苦任务, 要解决各种矛盾, 澄清各种疑虑, 认识为什么我们这样做, 而不能那样做, 关键是要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有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毫不动摇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是60年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 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演进和发展, 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审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演进轨迹, 积60年经验, 我们得到一些宝贵的有益的启示。

1、制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 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 把经济发展战略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情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认识, 充分考虑资源、人口、技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真正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 特别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条件给予足够的认识, 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政策。坚持实事求是, 还要根据变化着的情况, 客观地而不是主观的调整目标, 彻底抛弃僵化的经济思想, 以经济发展实效为重, 排除意识形态、文化、感情等方面的障碍, 在实施战略与政策措施时, 不追求形式上合乎意识形态等的要求, 在体制、做法上灵活变通, 取得好的业绩。

2、制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 一定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并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的出发点是要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 是要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孤立、包围和封锁,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由于历史局限, 认为只要几个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产量上去就行了, 因而其路径设置是几个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的出发点是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 把我国建成世界上的强国, 其原因与上略同, 其路径设置是现代化中几个主要方面。而“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其出发点是中国国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 衡量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其终极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 其政策保障是党在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3、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特别是生产力发展规律

经济发展是受各种经济规律支配的, 我们只能在正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来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人的主观能动性, 否则, 便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建国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在制定和实施中, 出现很多偶然性和复杂性, 其中有些原因是政治原因和主要领导人关注点的转移。出现了不是在完成了己定的战略任务之后再进入新的发展战略阶段, 而是在原有的战略目标尚未实现甚至远未实现的时候, 由于种种原因而必须面对新的发展任务, 从而同时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这样, 目标与战略就常常是复合性和多变性的。由此, 设计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切问题、矛盾、难题, 都在这里表现出来, 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 往往忽视经济规律, 而从其他方面考虑, 这是很值得记取的教训。

4、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

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 其中, 内部的承受能力、外部挑战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不是靠自然生成, 需要强力推进, 这就需要有坚强的领导和政策的连续性。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而政府能否起到坚强的领导作用, 主要取决于能否树立自己的有效权威。政府如不能以其权威, 建立社会、政治、经济, 甚至文化等方面的某种运行与发展秩序, 便不能聚拢人心, 获得广泛的群众理解和支持, 从而不可能去从事有效的战略制定和实施工作。而强有力的领导不是无条件的, 需要讲究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加强完善领导, 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当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处于力度增强、不可逆转、勇往向前、奔向未来的轨道之上, 回顾和展望未来,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获得了良性发展, 共和国61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精神风貌, 唤起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民族自豪感,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经过历史验证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必将引领未来历史, 更加阔步前进。

摘要:建国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获得了良性发展,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 共和国61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及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精神风貌, 唤起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民族自豪感,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忠强:《从1949年到2009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路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 《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9, (3) :20—22。

[2]邱家洪:《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与经验教训——纪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8—20。

8.社会发展战略 篇八

古世奎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成长阶段,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务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且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渐推行实施,显现出其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尤其是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严重滞后,因而加强和深化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势必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性,并立足我国国情、科技和产业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认为,现阶段,我国应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以及24个重点方向(见图1)。近年来,我国在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了不同程度发展,部分产业在技术研究上与国外相差不大,有的产业规模甚至位居世界前列。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高达2.7万亿元,其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图1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框架图

一是新能源产业。2009年,光伏发电市场装机量约160兆瓦,占全球装机总量的2%,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为4011兆瓦,占全球总产量的44%;2010年,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高达5000兆瓦,位居全球第一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于2006~2009年连续4年获得翻倍增长,截至2009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80万千瓦,风力发电能力排名世界第二;201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500万千瓦,占当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量的48%,到2010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经高达3000多万千瓦,实际吊装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截至2010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500万千瓦,沼气年均利用量约为140亿立方米,成型燃料约为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为18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约为50万吨;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火力发电在总装机量中仍占据主导地位,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合计仅占26.6%,虽然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超过欧洲,但非化石能源比例基数远远低于欧洲的46%。同时,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市场需求尚未充分挖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煤,煤炭为24.24亿吨标煤,占总量的69.65%;石油为6.34亿吨标煤,占比为18.21%;天然气为1.60亿吨标煤,占比为4.59%;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新能源仅为3.12亿吨标煤,所占份额仅为8.96%。

二是节能环保产业。“十五”期间,因国家加大对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有力拉动相关产业市场需求,节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2009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71万亿元,其中:节能业占14%,环保业占26%,资源循环利用业占60%;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高达2.8万亿元,并以年均15%的速率增长,其中:环保业产值超过1.1万亿元;预计2010~2015年,城镇污水垃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达6000多亿元,运营服务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国家环保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额度为3.1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超过2000亿元,年均环保投资将高达6200亿元。

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09年,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0.1%,覆盖80%以上的网民群体,较2008年提高1.6%;用户规模达到3.1亿人,年增长7369万人,年增幅31.5%;品牌网络广告市场收入121.4亿元;网络信息服务业总体规模达到9400亿元,其中:非话费收入合计达到4130亿元,占43.9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9315亿元,增长超过25%,经济总量和增长幅度超过了连续20年高增长的通信行业。据工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已经跃居全球第二。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超过6万亿元,软件业产业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尤其是面向个人消费的电子商务,其网上零售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五年内复合增产率超过30%。

四是生物产业。2009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04万亿元和1000多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分别为23.8%和29.7%,与“十五”期间相比增速分别提高 5%和 9.9%;1999~2009年,规模以上生物制药公司实现收入和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12%和28.92%,较整个医药行业高出6.48%和5.31%;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实现产值约为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约为1.1万亿元,占比高达61.11%;预测到2013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大国;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5~3.0万亿元,中国将超美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医药大国。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400多家,其中具备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能力的企业有114家,疫苗生产企业28家。生物技术和农作物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12500万公顷;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

五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据中美两国国家统计部门同口径数据,中国已连续2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如: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为2.22万亿美元,美国为1.55万亿美元,日本为1.5万亿美元,德国为1.1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则达到了2.97万亿美元,美国为1.73万亿美元,日本为1.6万亿美元,德国为1.1万亿美元,四个国家产值总量超过全球装备制造业60%以上。但中国在高端设备制造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许多高端制造业的装备,如光纤制造装备的90%,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加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以及大型科研仪器、高端医疗设备等主要依赖进口。《“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在6万亿元以上;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六是新材料产业。目前,我国大约10%左右的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0~70%处于追赶状态,20~30%与国外同行存在较大差距。据全国稀土荧光粉、灯协作网预测,到2013年,我国节能灯产量将达到近70亿只,稀土发光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0吨,较2009年市场需求量增长97.34%,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52%;平板电视将超过1.3亿台,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和手机的产量也将分别达到2.93亿台、1.59亿台和8.80亿台;稀土发光材料市场需求将超过14000吨;当前,我国8英寸以下硅单晶及抛光片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12英寸硅单晶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硬材料、人工晶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生产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中国化工、黑色金属、稀贵金属新材料、稀有金属、无机非金属等新材料实现总产值为1万亿元左右;据有关专家估计,2012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

七是新能源汽车产业。2009

年,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为4500台左右;2010年,我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随后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2011年,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参与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2011~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公共平台等联合开发机制;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千辆,建成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示范运行总里程超过33000万公里。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金融短路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有限

我国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的时间并不长,政府一直扮演投资的主体角色,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其投入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计划融资,从而造成财政投资的严重偏向,这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恰好相反。如美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选择的是市场主导模式,即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外部结合;而日本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模式,即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和德国的全能银行制。目前,虽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有所扩大,如采取国债环保投资、环境保护基金、BOT项目融资、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的金融政策等途径,但上述投融资渠道中运用市场化方式的在我国极少存在,实际执行的投资渠道仍然狭窄,融资方式较为简单,即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发行国债、企业技术改造基金等方式进行的投融资,利用社会、民间、企业、外资等途径参与投融资的方式还十分有限。

(二)金融支撑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市值不合理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依赖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未完全建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提供专门的融资政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项包括金融、技术、财税、管理、人才、对外合作等多层次多维度支持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具有长远性、先进性、系统性、新兴性、高技术性等特征,生产链周期长,短期内较难收回投资,致使私人投资者不愿进入。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开设了开发性投融资机构,将财政性资金转化为信贷资金发放运作,运作效率颇高;德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给予低息贷款,具有利息低、时间长、伊始之年实行免利息等特点。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呈现出不同程度上扬态势,但仍旧和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距。据CCMVM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和采掘业三个行业A股市值分别为77390.31亿元、50520.6亿元和34562.7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36.2%、21.21%和16.1%,其比例之和超过73.5%;而信息技术市值仅为8364.5亿元,占比仅为3.91%,各行业A股市值严重失衡。就制造业内部而言,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等传统行业的A股市值及比重仍旧占据绝对优势,其市值为46964.35亿元,占比高达60.69%;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如电子和生物医药的A股市值仅为6001.16亿元和8463.19亿元,其占比也仅为7.75%和10.94%。

(三)金融机构布局不均,中小企业信贷困难

因商业性金融组织的产权效用函数是利润最大化,致使金融机构更偏重于在利润较高地域进行资源配置。就我国而言,金融机构主要分布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这些机构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国金融业的不断改革,大部分金融机构鉴于自身运营成本的提高,不断拆并其基层分支网点,致使中西部以及民族地区、中小城市和乡镇的金融机构分布数量不断减少,信贷机构的企业覆盖率也在不断缩小,每千户企业平均仅拥有0.01家银行,而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却高达1.81、1.10和1.05。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小县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由于资金的投入方向取决于风险与盈利之间的权衡,为此现有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金投向于盈利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而对于还未形成市场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却难以得到贷款。据统计,民营企业创造了中国GDP的65%的财富,但其金融资源却不到15%;55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的不到10%以及低于100个的直接上市企业能从银行得到融资。

(四)风险投资发展缓慢,高级金融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在投资规模、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产权自由交易制度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速度较为滞后,存在较大差距。据CVCRI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在中国风险投资的被投资企业所属行业中,传统制造业投资项目数最多,共有272个,占比为16.81%;金融服务领域吸纳资金最高,其额度高达443.99亿元,比重为19.31%;而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和占比分别仅为50个(3.09%)、109个(6.74%)和 52个(3.21%),投资金额和占比分别仅为63.82亿元(2.78%)、61.24亿元(2.66%)和45.97亿元(2%)。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需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而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则需要大量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金融业界极为缺乏既掌握现代资本运作模式又精通技术,并能将此有效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和运营的复合型高级金融人才队伍。

三、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

(一)加强金融制度创新,建立投融资信息网络平台

金融制度创新是指为追求新的收益而调整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所进行的在金融领域内金融制度的设立、替代、转换以及完善交易的过程,是各种制度要素的重新安排和制度结构的重新组合。一是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金融制度创新体系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内生的诱致性制度转换或变迁(金融交易制度创新和金融组织结构制度创新)和外生的强制性制度转换或变迁(金融保障制度创新)。具体而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供给(制度供给的实质就是指制度的转换或变迁)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经济、行政、信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主要涉及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机构运营、金融资产交易、信贷体制或投资体制、风险防范与处置体制、公司治理机制、资源导向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以此来提高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更好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二是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有关政策和投融资信息的网络平台,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搭建中外合作的金融数据交易平台,保障双方信息交流畅通和交易顺利完成,扶持地方技术服务和咨询机构的建设,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数据库。同时,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自愿投资低碳经济。

(二)加快推进和完善绿色信贷,进一步拓展绿色信贷内涵

绿色信贷的核心是关注广义的环境保护,而当前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应纳入绿色信贷的范畴,进一步延伸其内涵。一是重点加大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核电站、风能发电、信息技术等优质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优化绿色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增强配套金融服务和支持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集成、产业集群和要素集约。二是对贷款企业和项目进行环境风险分类,按照类别和风险等级不同实行差别管理,并实施相应的贷款政策和额度,如贷款企业可划分为:环境优越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合格型企业、环境潜在风险型企业等;贷款项目可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或利用项目、CDM项目等。三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坚持用环保低碳标准审核信贷项目,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信贷项目的环境风险作为风险评估、授信决策和贷款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四是加强对绿色信贷的监管力度,进一步细化贷款统计口径,从业务流程和规则上把好项目入口关,有效控制商业银行钻制度空子,加大对违背绿色信贷规定银行的惩罚力度,以儆效尤。

(三)拓宽融资渠道,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

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杠杆拓展融资渠道,深入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恰当选择政府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扶持基金。二是根据国发﹝2010﹞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削减外资和民间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限制,故企业亟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发展动态,广泛吸纳外资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而言,其成长过程面临较高的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可以借鉴国外高科技企业的成功经验,选择股权融资、创新性的债券融资等手段,合理优化配置企业自身资本结构,扩大或进一步加强 PPP、BOT、TOT、PFI、BT、BOO和CDM等多种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投资产业时的资金瓶颈。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培养和造就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服务人才队伍

上一篇:护士英文简历下一篇:大学开学需要准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