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2024-08-21

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共9篇)

1.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一

**烟草改革三十年成就回顾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烟草改革三十年成就回顾2010-06-27 23:06:0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烟草改革三十年成就回顾**烟草改革三十年成就回顾(2)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的历程。在这短暂的30年中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这30年里,沧桑巨变、光彩辉煌,圆了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百年梦想,让文明古国得以重新崛起,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为我国经济组成部分的烟草行业更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下面我就简以河南省**市城区烟草的巨变来以小见大地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巨

变。

一是机构的简化,理念的及时更新,整体实力的显著增强。做为城区烟草管理、生产及经营的**市城区烟草专卖局是2005在**市源汇区烟草专卖局和郾城区烟草专卖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辖区面积为1020平方公里,社会人口共万,人口密度为1269人/km2,共有商户3500多个。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城区烟草专卖局组建以来,及时更新理念,使城区烟草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财政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大力发展烟叶生产,不断提高服务烟农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维护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积极组织有效货源,加快现代卷烟流通网络建设;以巩固完善烟草专卖制度、狠抓烟草市场整顿为使命,规范烟草专卖执法,强力推进卷烟打假和市场监管;

以创建精神文明、严格企业管理为保证,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行业自身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区先进单位”等。

同时注意及时更新了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各任领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很早就尝试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各部门及时配备了电脑,建立了网络系统,实现了电话访销和网上销售及网络配货;在基层建立了标准化烟站和标准化专卖所,并安装先进的计算机,实现网络化办公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烟叶管理体制及生产技术巨大进步。近几十年来,辖区烟叶先后尝试了烟叶生产合作社、烟叶农场、烟农协会、户籍化管理、片区化生产管理,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及gap等多种烟叶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在结合当地烟区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探索行业内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改变了千家万户种植烟叶的小农生产方式,走上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从而实现对烟叶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在烟叶种植技术更是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尝试和改进许多先进种植技术。1.全面实施平衡施肥。一是取土化验,提供施肥依据;二是共同讨论生产方案,明确施肥方案;三是在专家的指导下适时调整生产技术措施,落实以水调肥,叶面喷施等措施保证田间长势。

2.大力推广商品化大棚育苗。大棚烟苗的苗壮、根系发达,抗病性强,大棚集约化商品育苗是烟叶生产的发展方向。为大力发展大棚育苗,为烟叶高质高量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严格推行成熟采收技术。为落实以成熟度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措施,一

是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成熟度与成熟采收的认识;二是强制停炕,在下部叶采收后,由技术员整体把握开炕时间;三是对上部叶长势较旺且分层落黄不明显的烟叶,喷雾磷酸二氢钾进行生理调节,提高成熟采收水平;四是对集中片区由技术员确定成熟采收时间并安排烘烤。

在烟叶收购方面全面推行和落实合同制和预检制。每当在组织烟叶种植时就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严格遵守和落实,并依法承担各自责任;同时全面落实预检制,提高入户预检效果:收购现场设立预检员岗位,由预检员进行现场预检,达到预检等级纯度要求的开具预检单。

三是营销和配送手段的巨大变化。营销部门由原来的坐着等待商户登门定购变为主动地通过电话订购、网上订购和主动到商户家询问销售情况并办理定购事宜,在商户定款到账之后就连夜打码第二天通过配送中心及时送货到家。

四是专卖管理体制的巨大进步。全体专卖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法实施条例》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实现检查权和处罚权的分离。严格按照“流程化、痕迹化、精细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对“两烟”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管;有力地提升了城区烟草生产经营的规范水平。

回首过去,在中国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下,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城区烟草各位职工不断的开拓进取下,这30年来,城区烟草的各项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经营及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展望未来,我们依旧踌躇满志,信

2.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二

一、十年发展成就了中国家具行业的综合实力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 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3倍, 企业个数增加, 平均规模持续扩大,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表1) 。涌现出以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友家私有限公司、七台河市双叶家具实业有限公司、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青岛良木集团有限公司、诚丰家具 (中国) 有限公司、广东优派家私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山四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品牌效应大幅提升,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相关年份数据计算。

2、经济效益稳中有升, 增长方式有所优化

十年来, 随着家具产业规模的日渐扩大, 利润总额也同步增长。从工业总产值与利润总额的增速对比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年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速超过工业总产值增速, 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表2) 。国际金融危机后, 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 利润总额增速明显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速, 说明行业经济增长方式有所优化, 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注:2007 2010年的利润总额增速是各年1 11月份的累积增速。数据来源:2004 2006年数据来自《轻工业统计资料》, 2007 2010年数据来自“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

3、国际竞争优势巩固, 行业出口地位加强

我国已超越传统家具强国意大利, 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根据《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中国★制造年度实力榜2010-2011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显示, 2010年家具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30%, 显示性指数2.64, 贸易竞争指数0.91,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15.71, 出口比重指数2.51, 竞争力评价指数为102.69。由此表明, 家具行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行业之一, 外贸竞争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十年来, 家具行业出口值在轻工行业中的排名稳中有升, 2008~2010年已经稳居第五位, 是轻工业重要的出口创汇型行业。

4、结构调整效果显现, 内生发展动力增强

十年间, 家具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从产业区域布局变化情况看, 中西部凭借后发优势,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快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连续增加 (表3) 。

从国内外市场结构变化情况看, 受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 2006~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出口占销售比重逐年下降, 分别为47.5%、43.7%、36.7%、30.2%和27.1%。国内良好的市场成长性, 提升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数据来源: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

从出口市场结构变化看, 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占比减少, 东盟、金砖国家 (除中国外) 等新兴市场的占比增加, 对传统市场的依赖有所降低, 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大。

从出口贸易方式变化情况看, 外贸方式进一步优化, 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扩大, 对国内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提升, 2008~2010年,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70.03%、74.71%和77.55%。

5、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效果显著

2001~2010年, 家具行业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效果显著。经过多年的培育, 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且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 (特色区域) 。经中国家具协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组织考评, 先后授予了广东大涌、浙江安吉、广东乐从、山东宁津、广东大岭山、四川武侯、广东龙江、河北胜芳、辽宁庄河、河北香河、浙江玉环11个地区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其中广东龙江拥有“中国家具制造重镇”和“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两个荣誉称号。中国家具协会采取与地方政府、协会、专业院校等多部门共建的方式开展特色区域建设, 相继有广东大江、广东三乡、江苏蠡口、云南剑川、四川崇州5个地区加入了特色区域行列。

上述16个特色区域中, 12个为生产制造类, 4个为销售流通类。它们既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代表了当前我国家具行业的基本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 也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是行业重要的组织和管理形式。

6、专业市场快速发展, 展会经济成为亮点

十年来, 家具专业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形成了一批市场规模大、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 对加强产供衔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4~2010年的七年间, 全国亿元家具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和营业面积翻了一番, 成交额翻了两番。展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势头强劲, 既促进了行业交流与产品销售, 也有力地带动了行业发展。知名度较高的家具展会有: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东莞名家具展览会及深圳国际家具展, 其中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与美国高点家具展、意大利米兰家具展并列为世界三大家具展会, 两次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轻工十大品牌展会”, 名列十大品牌展会之首。

二、十年历程暴露出中国家具行业的矛盾与不足

1、产能过剩制约行业发展,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家具行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能过剩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 表现为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缺少品牌影响力。导致原因主要是, 产业门槛低, 产品小批量、多款式,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经营相对分散。上述特点, 增加了行业管理和结构调整的难度。

2、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无序, 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家具行业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 产业集中度低。除产品自身特点影响外, 也表现出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基本现状。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与轻工全行业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诚信与社会监管问题也比较突出 (产品甲醛超标、质量安全问题、行业标准老旧) 。在出口环节, 厂家无序竞争, 降低了产品议价能力。

3、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 比较竞争优势在弱化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 也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期。就家具行业而言, 国外对我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多样, 贸易救济措施以反倾销为主, 最有代表性的案件是美国对我发起的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 涉及金额超过10亿美元。国外针对我国家具产品的召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同时, 贸易摩擦从“显性”向“隐性”发展, 与健康、环保、安全相关的技术法规 (标准) 已经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 贸易摩擦国别范围扩大, 已扩散到土耳其、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 原有的比较竞争优势正在被弱化, 一些中低端产能正在向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转移, 越南已超过我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卧室家具供应国。

三、转型升级将支撑中国家具行业持续发展

家具产品既是耐用消费品, 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弘扬中华文化的背景下, 大力挖掘家具产业的文化内涵, 发挥产品的文化承载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提升家具产品档次和水平, 除了制造工艺精湛外, 还要有文化底蕴, 体现生活方式和文化品味。

家具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家具行业未来发展表现出以下五个产业特征:

(一) 技术装备现代化

在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 家具行业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需求更加广泛。随着社会劳动力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将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从目前的情况看, 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或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家具产业将迎来以节能环保技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加工成型技术、新型喷涂技术、智能化生产线、信息化管理技术为特征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技术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二) 产品设计工业化

与先进国家相比, 国内家具行业产品设计的工业化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设计水平是先进设计理念、产品设计能力与先进制造工艺的完美结合, 是产品综合研发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集成, 体现的是一种软实力。不仅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产品外观水平, 而且把握了产品设计工业化的精髓, 实现了产品外观设计、功能开发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结合的突破。

(三) 质量标准国际化

质量标准国际化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从行业管理角度, 通过大力推进国际标准采标率, 实现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通过跟踪世界各国标准化动向, 特别是注意产品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以及与木材采伐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破解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壁垒;通过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提升话语权, 争取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

(四) 产品制造生态化

绿色生态是家具行业应该具有的时代特征。产品制造生态化, 既是各种原材料、制造过程清洁环保;也是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标志, 从构筑国家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平衡的角度, 重新对家具产业进行社会功能定位和绿色产业评估, 促使社会重新认识家具行业的有序发展对林业永续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从而赢得绿色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空间。

(五) 市场营销品牌化

3.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三

中国加入WTO十年来,汽车产销量得到了快速增长,从2009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1991年至2001年的十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3%,而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平均增长率则为23%。

汽车产量快速提高是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的。

经济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十年间,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GDP增加了36.19万亿元,增长了3.3倍。人均GDP增加了2.66万元,增长了3.1倍。

基础设施建设在这十年间也得到了全面发展。2001年至2010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增加了231.02万公里,增长了1.4倍。同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了5.47万公里,增长了2.8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相当迅速,1999年通车里程即达到世界第二。2010年,达到7.54万公里,距美国2009年7.56万公里已经相差不大了。经济发展增大了公路运量,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综合来看,GDP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等,改善了汽车使用条件;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购车愿望;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了消费。中国开始进入私人汽车消费时代。

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加入WTO以后关税下调,汽车价格明显下降。人们的购车欲望被激发。这一点,从人们考取驾照的热情可以看出。2010年,在汽车保有量已达到7800万辆的巨大基数下,拥有驾照的居民数量,仍为汽车保有量的两倍以上。

从市场扩大和改革开放的角度看,十年间,世界主要汽车企业集团都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集团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汽车企业如奇瑞、吉利、长城等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十年来,中国汽车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来的商用车占主体,到现在乘用车成为主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汽车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改观。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产量,从原来的百分之十几,最高增长到30%。最近这两年又有所下降,下降到25%左右。根据工业普查,零部件的产值和2000年相比也增加了十几倍。

至于出口,十年来,中国汽车产品整体水平提高,自主品牌企业也具有了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尽管经受过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出口仍超过81万辆,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部分企业开始海外投资和并购活动。吉利收购沃尔沃全部股权,就是中国汽车发展最好的例证。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带来和面临许多问题。

能源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是石油。我们很清楚现在中国原油进口已超过50%,预料在几年之内会超过60%,在2020年之前恐怕会超过70%。这是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有油价,国际油价有上有下,但中国油品价格是只上不下,而且还是继续往上走。另外,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交通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汽车生产集中度仍较低。上汽、东风、一汽,三集团集中度基本不超过50%。中国汽车集团相对于跨国汽车企业规模仍较小,无论是上汽、一汽还是东风,占产量大部分的还是合资引进外国品牌生产的汽车,使用外国品牌和技术,中方话语权和主导权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我们在产销数量上已经可以和国际大公司列在一张表上,但是就集团的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等方面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

自主品牌与合资、外国品牌相比,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存在差距,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都不够,发展遇到瓶颈,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近年市场份额有所降低。

零部件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但关键零部件依然主要依赖进口,缺少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关键核心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整车开发能力、电动机和电池性能、产品试验验证、车用关键材料和元器件,以及先进制造装备等方面。曾经有一些外国专家说,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可能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好。理由是中国政府有很强的能力,而电动汽车又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虽然全世界的电动汽车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投入和技术的含量更重要,技术能力更重要。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汽车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增幅较大,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出口产量占比非常微小,出口国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产量在世界汽车里面占到23%,按产值也能占到10%,但是我们的贸易额占比较低。即便如此,近年来贸易摩擦却越发突出。中国企业和有关部门对类似案件应对经验尚显不足。

对中国汽车未来十年的展望

未来十年,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年增长水平为7%。国民经济增长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汽车工业本身发展规律,中国汽车市场也仍将保持增长。

2009年,世界汽车拥有水平为143辆/千人,中国2010年刚刚达到58辆/千辆,到2011年也不到70辆/千人,不足世界保有量的一半。

根据产量对于拥有量的折算,对千人保有量的折算,我们认为中国汽车产量在2015年应该达到或接近3000万辆,2020年达到40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大汽车企业都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均在扩大产能。但中国汽车更被关注的是如何整体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升华。这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使合资合作有更多质的提升,解决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

nlc202309031950

“走出去”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尽管目前中国出口量不大,中国车企在海外开拓主要是新兴国家的新兴市场,甚至是低价位的错位市场。零部件也主要是低值产品,但贸易摩擦已经不可避免。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将呈现频率升级、强度升级、手段升级和内容升级的趋势。除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外,印度、俄罗斯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将纷纷效仿,对我国汽车出口商品发起贸易救济。主要手段将从过去的以反倾销为主,向同时运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方向转变。

受到工资增长和汇率增长的双重压力,中国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为中国车企提高竞争力带来严重问题。2000年以来,按照工资指导线计算,中国部分主要城市工资增长达到年均11.23%,整体增加了2.2倍。从采用浮动汇率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33%。

中国汽车工业需要制定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制定好各方面政策,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削弱汇率和工资增长的压力,总结合资合作经验,加强国际化能力,通过与世界汽车工业的融合取得共赢。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关键。中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十年将是新能源汽车黄金时期,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实现产业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量将达到500万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艰苦工作。

中国需要在汽车整个产业链实现全面提升,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服务,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同时努力解决汽车拥有量增加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和谐汽车社会。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加入WTO符合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方向,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是实现中国汽车发展的基本主体,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方针。

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产业必须继续走国际化道路,中国汽车品牌应与外资品牌实现双赢。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发展趋势。

过去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大发展的十年。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发展的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将遇到更多的机遇,也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原则,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自主品牌和关键技术发展。

4.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四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伟大成就;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 历史 起点上,认真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巩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

(一)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并于当年获得了粮食丰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的序幕。随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支持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在全国普遍实行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也逐年增收,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 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在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美元,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 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 140.4元,平均每年增加138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年均增长7.1%[2]。

(二)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 现代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农业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明确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进出口总额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 738亿美元[3]。

(三)逐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农民权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文化、教育 事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 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4]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 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弊端日益突出,并且迫切需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强调社会和谐。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强有力地物质基础。现在,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5]。

(五)建立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978年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进入改革,并且最终在农村突破。三十年来,党中央发布的十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高,党中央根据国情、时情作出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改革的制度,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正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 规律,切实把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针,自觉地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农村改革发展与是非成败的标准;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我们进行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始终把农民群众放在农村改革的主人和主体地位上,切实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必须认真落实同农村改革发展相配套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依法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的目的是让农民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享有政治上当家做主的权利。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只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获得改革的最终成功。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

5.企业发展十年总结回顾 篇五

十年艰辛,十年腾飞,用我们的业绩来向公司十周年献礼。我们四厂在郭厂长领导下,聚集人气,理顺人心,加快整改步伐,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高速发展增加员工收入这一共同目标而落实新举措,创造新辉煌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紧紧抓住市场的有利时机,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冠星集团订单照样充足,我们四厂更是

加紧生产,用满负荷增产来消化各种增加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四厂厂长郭厂长持之以恒地把抓质量当作头等大事,全身心地扑在质量上,建立了以厂长和各级正职亲自抓的“一

传到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做法为例,论证了“千锤百炼始成钢”的哲理。

长期以来,无论外部环境是怎样的变化,我们四厂却始终把抓质量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咬住质量不放松”,方方面面都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从而更好的确保我们冠星在市场竞争中以不变应了万变。我们四厂始终超产有刚开始的超产几百公斤到几吨,在超产的同时更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当前,我们四厂上下又在凝心聚力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加强生产调度指挥,严控工艺指标,降低生产消耗,开足马力,实施增产增收、挖潜增效。因为牵涉到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台设备,乃至每个人。面对任务重、困难多、工作量大,我们的各级组织更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力量,投入到保质超产来;千方百计挖掘潜力,节能降耗,增产增效,使每台设备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我们的各级管

理者在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的同时,又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稳定职工的情绪;注重保护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各方面关心职工,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旺盛的精力,一心一意忙超产。我们四厂的员工,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网了众多的合理化建议,毫不动摇地将质量意识融入于保质超产的每个细节,多出精品,少出疵点。否则,没有质量作保证的超产,是无效的劳动,更是对人力、物力及能源的浪费。

6.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变革道路。在30年中,从农村到城市、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第一,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第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79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约3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9.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从1000多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5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累计吸收国外直接投资7745亿美元,吸引外资规模连续14年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和百余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第三,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1978到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城镇化水平从17.9%提高到44.9%。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

第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体系全面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第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年来,我国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之,30年来正是在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伟大的改革开放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罕见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抓住了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这一历史时机,顺应国际产业大转移、资本大流动的全球化趋势,积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改革开放把一个封闭和半封闭的中国融入全球化;又使一个开放的中国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整个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局面安定,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同时,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7.中国入世十年回顾 篇七

十年后, 中国向世界展示答卷: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 进口增长了4.7倍,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世界分享了中国机会:中国进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0%, 全球第二;吸收了1万多亿美元的外资, 建立了34.7万个在华投资企业。

十年过去了, 数字摆在了那里, 事实证明了一切。

双赢的选择

宝洁公司于1988年进入中国。那时, 中国尚等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之外。

23年来, 宝洁公司亲自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 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和变化速度”。

最初宝洁来中国只是做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而如今, 中国已成长为宝洁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年销售额约50亿美元;与之相伴的是其在华投资的水涨船高——截至目前, 宝洁在华投资总额已近20亿美元。

“中国是宝洁的重要增长引擎”, 宝洁公司董事长麦睿博直言。

随着中国科研环境的改善及人才的不断成长, 在市场之外, 中国的智力优势也开始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外企开始在中国本土展开人才开发与知识创新。

最近, 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的研发基地——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微软CEO鲍尔默用“中国智造, 慧及全球”来评价这个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基地, 在他看来,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必将成为微软全球创新的源泉。”

不止是微软, 宝洁、惠普等, 众多外企也不甘落后, 纷纷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中国, 正在逐步成长为全球创新的源泉。

十年来, 中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 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的强劲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源泉。

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

海兴集团6年前还是一个年产值仅1亿元人民币左右、在业内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 如今却成长为在伊朗、印度尼西亚等5个国家拥有海外工厂的企业, 产品已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产值将超10亿元人民币。

像海兴这样的企业, 目前在中国已有1.3万多家, 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已遍及各行业。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 位居全球第五, 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投资建设铜冶炼厂、中兴通讯在巴西设工业园……目前, 中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则从上世纪90年代的18∶1, 上升至2010年的不到2∶1。“中国资本”正跃居为全球投资领域引人瞩目的力量。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获益的, 不止是中国企业, 东道国也从中获益匪浅。

海兴集团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雇当地人生产。例如, 在伊朗建有3条生产线, 每条线有六七十人, 全部都雇本地人。2008~2009年,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的笼罩下, 在非洲投资的中国有色集团切实履行郑重承诺, 所属的非洲企业“没有裁减一名员工、没有减少一分投资、没有减少一吨产量。”

据显示, 截至2010年底, 中国对外投资的境外企业纳税已达117亿美元, 解决当地就业78万人。

“走出去”的过程中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非洲, 中国有色集团主动投身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投入公益事业约1000万美元, 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约1亿美元。

中国现有的对外投资存量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然有很大距离。在商务部副部长王超看来,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会进一步发展, 中国企业将会逐渐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 打造完整的全球产业链。

专家预计, 中国将在未来10年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

从学习到参与、推动

对10年前那场加入世贸组织最重要和最艰难议题的关税谈判, 不少人还记忆犹新, 用“狼来了”形容国人对初入WTO降低关税的担心一点也不为过。

跨入WTO的大门, 入世十年, 中国降低关税, 取消非关税限制, 修改法律法规, 积极认真履行承诺, 同时充分享受权利, 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在迎接挑战中蓬勃生长——入世以来,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038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481美元, 人民收入提高, 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而对WTO而言, 中国的加入同样影响深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使世贸组织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世贸组织的规模体系几乎在全世界都得到了认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坎德赫·尤姆凯拉如是表示。

10年来, 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成长有目共睹, 特别是在多哈回合的谈判中, 中国逐渐成为其中积极的促进力量。

在多边贸易体制中, 中国经历了从学习规则、熟悉规则到掌握规则、运用规则、参与创立规则的过程, 正在逐渐成为世贸组织的成熟成员。中国坚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全球共赢

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提供的一组数据可以佐证这一点。2010年, 美国向中国出口价值920亿美元的货物超过2001年出口量的4.5倍。2001年中国从巴西进口价值为20亿美元, 而2010年进口价值则高达310亿美元中国市场繁荣昌盛, 世界其他地区也受益匪浅。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入世十年, 中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国际分工地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2001年到2010年,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增长近4.6倍, 软件业收入增长17倍, 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近7.6倍。目前, 中国生产的900多种产品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 其中不乏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从市场到工厂, 从低端制造业到高精尖产业……中国在全球市场格局中的成长道路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梦想。

世界银行副行长桑杰·帕拉丹表示, 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非常独特,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事实上, 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一直关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除在世贸组织特别是多哈谈判中积极为发展中国家鼓劲与呼吁之外, 也积极向发展中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承诺逐步给予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税目的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 到2010年底, 免除了44个最不发达国家238亿元人民币的债务。2011年7月, 中国向世贸组织捐赠40万美元, 帮助最不发达国家申请加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谈到未来, 陈德铭表示, “我们将继续十年前那样的勇气和决心,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 同时, 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 中国正在新的起点上, 寻求全球经济中的新定位。

8.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十年回顾 篇八

从2003年至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政府、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领袖等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行业经验和成就,并展望行业未来趋势和前景。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影响力之深远,毫无疑问成为每年年终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引人关注的盛会。

2003年商业网站百强

2003年8月25日,《互联网周刊》推出“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榜单,就是如今“i-China Forum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的前身。

经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以及2001年、2002年的沉寂后,互联网在2003年意外地迎来春天:门户网站普遍盈利,非典的肆虐却让电子商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网络游戏迎来爆发式发展,网络广告的复苏带动了门户网站的全面赢利,带领互联网走出迷雾的短信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经过众多互联网从业者多年的努力,2003年,中国互联网正融入主流经济领域之中,它们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探索历程以及商业成就并不逊色于以往的任何企业。

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周刊》推出了“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榜单,将网站流量、网上调查得票数、网站商业模式、网站成长性、网站战略价值这五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互联网周刊与众多企业战略专家、电信专家经过讨论后,评出100家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尽管上榜网站分属不同领域,知名度、影响力、商业成就也不尽相同,但无疑,这100家网站代表了200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那一批,而榜单结果至今仍被众多网站视为其在当时互联网行业取得成功的标志。

《互联网周刊》以其全面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系、公正公平的评价原则,用榜单忠实记录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兴衰与成败,对当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2004年互联网与中国商业成长

2004年10月22日,由《互联网周刊》主办的“2004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4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颁奖盛典”在北京天伦王朝举行,覆盖了中国500多个主流商业网站,延续并进一步扩大了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榜单的影响力。

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复苏之后的第一年,互联网的产业环境发生了更大变化,更多传统产业资本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产业融合的趋势逐渐清晰,网站也开始思考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将商业变革、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新一轮网络时代的竞争拉开序幕,那些创造商业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们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周刊》推出了“中国商业网站100强”榜单,并举办了“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为期一天的论坛以“互联网与中国商业成长”为主题,并设置了“新门户时代”、“娱乐的力量”、“网络时代的企业竞争”、“行业变革”、“良性发展的无线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为王”等六个专题论坛,和以“中国概念”为主题的电视论坛。此外,还发布了百强榜单以及各种单项奖。

论坛将互联网界、商业界、投资界、媒体界等的近500人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互联网与中国商业的成长,共同感受互联网在商业社会中日益发挥出的巨大能量,更有当时新华网总裁周锡生、网易首席运营官董瑞豹、盛大网络娱乐产品总监费江舸、和讯网CEO谢文、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慧聪网CEO郭凡生、掌上灵通CEO杨镭、凤凰网副总裁等多位网络界知名人士到场发表演讲。

论坛和榜单深入探讨并挖掘了在产业融合和变革后的互联网企业的方向和它们的影响力,展现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所代表的商业特点和未来方向,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005年引领信息潮流·开创产业未来

2005年12月1日,“第二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5中国商业网站100强颁奖盛典”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举行。

2005年,中国互联网在经过4年的蛰伏后,重新回到了热钱涌动的风口浪尖,全球的风险投资齐聚中国,2005年成为中国在国际资本融资领域破纪录的一年。中国的创业投资总量攀升到当时的历史最高点,Web2.0、长尾理论不断出现在VC们的口中,与Web2.0沾点儿边的网站一夜之间都得到大额投资Web2.0为代表的第二次互联网风潮开始以或横扫或渗透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周刊》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以“引领信息潮流·开创产业未来”为主题,旨在倾听业界智慧声音,把握互联网商业最新动态。

论坛汇聚了来自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行业著名专家、获奖网站代表、互联网投资机构以及各知名媒体等代表近400人,共同总结互联网商业多年运营经验,探讨互联网新一年发展方向,并展望产业未来趋势。

论坛以“细分服务的市场空间”、“互联网与风险投资”、“区域互联网的商业领地”、“网络提升商业品质”、“互联网新潮流”为主题,并有“探寻互联网的商业活力”和“发现.未来”两场高端对话让与会嘉宾畅所欲言,既有来自优秀商业网站成功经验的分享,又有权威投资机构的声音,权威专家、知名企业齐聚一堂,集体发声,从不同角度共同总结了互联网商业运营的多种模式,分析阐述了互联网经济对商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对互联网下一个经济热潮进行理智而全面的预期与展望。

论坛上同时发布了“2005中国商业网站100强”总榜、单项奖以及最值得关注的商业网站Focus50,公信力与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知名的品牌活动之一。

2006年回归商业

2006年12月20日,以“回归商业”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6中国商业互联网调查年度大典”在北京国宾酒店大宴会厅举行。300多位互联网业内人士与行业专家参与,分享对互联网现状的想法,并展望来年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

nlc202309011220

2006年,中国网民数量超过1.3亿,网络成为人们接触时间最多的媒体,网民开始成为互联网主角。而“创新”成为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关健词,Web2.0、视频网站、博客、新媒体、游戏免费等新的概念和模式,给互联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互联网挑战着传统的力量,新旧、大小、同行异业之间的竞争层出不穷,商业的本质在互联网里演绎得完美无缺。

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行业背景下,《互联网周刊》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并在会上发布了“2006中国商业互联网调查”结果,腾讯网、TOM、搜狐网、网易等著名网站荣获“2006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多位互联网业内人士与行业专家参与论坛,围绕论坛议题,发表演讲,分享了他们对电子商务、社区的看法,而以“商业互联网的资本力量”、“互联网回归商业”为主题的对话中诸多参会人士积极发言,激情碰撞、智慧闪现,探讨了互联网与商业融合中的诸多热点问题以及中国商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而“2006中国商业互联网调查”评选活动历时3个多月,通过网站自荐、编辑调研、公众票选等多种调查方式综合评定,在考察了第三方流量统计和赢利能力、技术创新、成长性、行业影响力等指标后,按综合门户、垂直门户、电子支付、行业、搜索、网络服务等15个方面进行分类,最终评选出2006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论坛与调查为波澜壮阔的 2006 中国互联网呈现出一个全景式记录,对2006 年商业网站的发展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同时也将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业内同仁搭建一个高端有效的沟通平台。

2007年理性回归·蓄势待发

2007年12月20日,“2007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暨中国互联网企业CEO峰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召开。大会就网络环境变迁潜藏的商业机会、投资价值以及新技术和思想进行延伸,就网络回归现实、趋势引领商业造就的中国互联网奇迹进行探讨。

2007年,互联网在中国走过十余年,互联网平台支撑的商业应用也由最初的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在娱乐之外,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另一根支柱,整个商业互联网正在走向丰富和成熟。在经历了SP、游戏等娱乐化浪潮之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开始将成熟、活跃的传统行业作为支撑,在牢固的传统行业地基上嫁接互联网和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起来,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而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渗透的过程,正是互联网一步步挤掉泡沫、回归本质的过程。此外,史玉柱、江南春、马云、黄光裕等名字也成为行业焦点。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周刊》举办的以“理性回归·蓄势待发”为主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CEO峰会”正当其时。来自互联网各个领域的CEO齐集此次大会,就网络营销、搜索、社区、网络服务、网络基础运营、电子商务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爆发出一场精彩的智慧风暴。

同时,大会揭晓“2007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榜单及各单项奖,评选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每届均取得巨大反响,以持续性的工作见证中国商业互联网的日益壮大。

2008年十年光荣与梦想

2008年10月23日-24日,由《互联网周刊》举办的“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领袖峰会暨商业网站百强评选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十年光荣与梦想,由北大百年讲堂见证;十年互联网英雄,从领袖峰会载入史册。这是庆祝和总结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的盛典,也是探讨和展望未来十年的大讲堂。

大会以“十年光荣与梦想”为主题,《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在会上发布《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报告》。凤凰新媒体CEO刘爽、点击科技总裁王志东、华旗资讯(爱国者)总裁冯军、腾讯联席CTO熊明华等众多互联网、IT领域的公司领袖人士参与大会。活动还设置“网络媒体论坛”、“3G论坛”、“网络服务论坛”、“社交网络论坛”、“网络营销论坛”五大论坛,记录、纪念和总结互联网十年的商业变革、企业与企业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商业互联网,是中国商业社会皇冠上的明珠;网络时代的商业,是当时中国最有希望的新大陆。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基础不断扩大,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十年来,互联网企业家构筑起一个全新的信仰、秩序和游戏规则。激荡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因激荡的商业互联网十年而提纯。

自2003年以来,《互联网周刊》每年年底发布中国网站排行榜、百强分析及举办年度峰会,至2008年成功举办六届,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2003年-2004年,主要记载了互联网释放出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潜能;2005年-2006年,主要展现了以互联网技术所催生出的网络时代的商业变革;2007年,长期积累的数据促动了《互联网周刊》研究区域经济及各行业的电子商务;2008年,恰值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周年,《互联网周刊》于北大百年讲堂举办了近3000人规模的“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周年庆典”,盛况空前。

2009年前景·价值

2009年12月19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领袖论坛(i-China Forum 2009)”,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

当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互联网经济和多种商业相结合的阶段,多种意义的细分市场的出现意味着这个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全世界各行各业的参与和互动,推动一个更精彩时代来临。

论坛以“前景·价值——中国互联网经济前景与融合性社会价值”为主题主旨,并设置了“数字化社会高峰论坛”、“互联网络营销高峰论坛”、“电信与无线互联网高峰论坛”等分论坛,来自金融、地产、汽车、酒店、零售、IT等社会各个领域的行业精英、学术专家、专业投资人以及敢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乘风破浪的企业家、创业者们聚集百年讲堂,共同探讨了网络营销、数字化社会、电信与无线互联网等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热点话题。

nlc202309011220

在本次论坛上,主办方《互联网周刊》联合CR-尼尔森、艾瑞咨询、英创思、Frost&Sullivan、高明网络五大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数据和调研机构,发布了“i-China500(2009中国500强企业)”、“2009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2009年中国网站(分行业)排行榜”和“个人网站影响力排行榜”、“2009中国十大无线互联网先锋”等榜单。

2009年起,互联网周刊(China Internet Week, CIW)研究机构及各有关联办单位围绕长期愿景和定位,与中国具影响力、领导力、创新力的各类企业、组织及领导人一道,对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及商业价值共同探讨、预测、判断,系列性和长期性地提供服务,共同参与、推动和见证“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的伟大进程。

2010年互联网服务经济

2010年12月8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0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暨中国商业网站百强颁奖庆典”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

8日上午,“2010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主会场不仅揭晓每年的商业网站百强榜单,还公布了“2010年中国网络名人榜”、“2010最受网民欢迎产品奖”等重量级榜单,并进行了中国商业网站百强、单项奖、名人榜、产品榜等榜单的颁奖典礼。

8日下午,同时进行了“网络广告与新媒体营销高峰论坛”、“移动互联网高峰论坛”、“电子商务论坛”以及“创业与风投论坛暨首届融资项目推荐会”四个分论坛,以“互联网服务经济”为主线,围绕网络平台、网络营销、网络新媒体、网络广告等主题深入探讨,重点研究云计算给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发展变革、中国互联网品牌营销发展趋势、长尾互联网营销价值的挖掘、网络智能营销的发展与创新、网络游戏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分析三网融合、电商产业规模化发展及推广战略、电子支付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机遇等议题。

大会邀请了政府官员、互联网及传统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广告主、风险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各领域代表性企业领袖参与,总结与展望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整合平台。

大会首次联合四大门户“微博频道”展开“中国网络名人榜”评选活动,还首次联合了四大门户“科技频道”以及主流IT门户网站共同举办“2010年最受网民欢迎的IT产品榜”评选活动,参与度与受关注度之规模空前。

2011年中国.英雄

2011年12月8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第九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暨中国商业网站百强颁奖庆典”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来自全国的上千位互联网相关领域政府、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领袖等高层人士云集,一同分享一年来的经验和成就,共同展望行业未来的趋势和前景。

2011年是互联网的中国年,是中国的网络英雄年。国际金融危机大浪淘沙,随着美国信用评级下降,落花流水春去;中国强势崛起,一枝独秀争艳。因此,大会以“中国·英雄”为主线,突出互联网的中国机遇、CEO的新理念,主会场举行了“2011十大中国·英雄颁奖盛典”、“2011中国商业网网站单项奖颁奖”,并发布了“2011中国商业网站百强综合/分行业榜单”、“2011中国网络名人榜”。

同时,2011年,中国互联网将走入一个关键阶段,必须在网络支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生活网络化四个基础领域有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中国信息化从而和谐社会的构想才能真正冲破障壁大步向前。因此,大会分会场设置“网络广告与营销高峰论坛”、“移动互联与云计算高峰论坛”、“网络生活服务高峰论坛”、“电子商务与支付高峰论坛”,围绕电子商务与支付、移动互联网、网络生活服务、网络广告与营销等主题深入探讨。

2012年得势者·得天下

2012年12月18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2012(第十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i-China Forum 2012)暨金i奖”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

2012年,在喧嚣纷杂的背后,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机遇,中国互联网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IT、电信、银行、制造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为代表的各行业或产业,都将在发现和走向因网络而重生的新经济产业未来的过程中,有前所未有的发明,前所未有的创造,前所未有的前进。

大会以“得势者·得天下”为主题,设上午主会场以及下午四个分论坛,分别就网络广告与新媒体、云计算创新应用、金融互联网、网络点亮生活等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并发布“2012中国商业网站百强”及“2012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共同见证并营造互联网新方向。

互联网行业创新层出不穷,产业格局不断改写,而来自大会中政府官员政策的分析、专家学者行业的前瞻、企业领袖思想的碰撞,让与会者能正面吸收与借鉴别人的教训经验,少走弯路,实现健康成长。

9.中国物流业发展十年成就回顾 篇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0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因地制宜,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常州实际的率先发展之路。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演绎了富民强市、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新常州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苏南大地上迅速崛起。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为途径,突出抓好经济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国民经济在总量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了品质的飞跃,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的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1992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2.8亿元增加到144.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1倍,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81.3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翻了6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速度高出3.4个、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亿元增加到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1.2亿元增加到11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由10.5亿元增加到10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5亿元增加到69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1978年,我市人均GDP仅为605元,1984年跨过千元大关,1995年跨过万元大关,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4369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12.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414.4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6.7倍,年均增长15.6%。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摆脱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发展滞后的局面,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一、三格局,三大产业在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依次为21.9%、64.0%和14.1%,1987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2007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4:59.6:37.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1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2.9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内部形成了以农业机械、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新型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新兴产业的较为完整的体系,长江流域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3、多种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扶持培育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全市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个体私营等其他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日趋优化的所有制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2007年末全市47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集体企业为154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5家,私营企业3189家,股份合作及其它经济630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5%、33.4%、44.5%和17.6%。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00亿元,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60%、63.1%和66.3%,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

4、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牢牢把握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市开放型经济结下累累硕果。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发展。1984年至2007年,全市共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922个,协议外商直接投资246.5亿美元,年均增长36.1%;实际利用外资104.2亿美元,年均增长35.6%,外资涉及的行业类别增加到360多个,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外资介入。全市贸易伙伴遍及全球六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32.3亿美元,年均增长52.2%;出口额从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9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2%;外贸依存度由1985年的0.08%提高到2007年的51.3%,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产品逐步取代纺织服装产品成为全市出口龙头,出口额稳居各类产品出口榜首,在全市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接近50%。

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30年,也是城乡建设大突破、大变样的30年。30年来,特别是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我市按照“提升中心、拓展南北”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城市载体功能得到快速提升,经济辐射、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古老的龙城日益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1、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新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把交通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全市交通建设呈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市域范围内形成了水陆空联运、通江达海、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城区路网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机衔接、浑然一体,承东接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末的717公里增加到2007年末的6732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均增幅分别达8%和8.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7年末分别达221公里和558公里,等级公路密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发展,公交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城区公交营运车辆由1978年的117辆增加到1779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由1978年的0.4标台增加到15.2标台,公交营运线路由1978年的10条增加到116条,特别是快速公交一号线的开通,架起了贯穿南北的公交客运走廊,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和出行舒适度,方便了市民出行。

2、邮电通信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信息网络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市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形成了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为主体的邮电通信综合服务体系。截止2007年,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91.87万门,相当于1978年的467倍;年末本地网电话用户达到213.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5.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4.2万户,无线市话用户76.9万户,均比改革开放前有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移动通讯从无到有,发展迅猛,2007年末达到302.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45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6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85部/百人。在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快速发展的同时,智能网、支撑网、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也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常州电信分公司诞生了第一个宽带用户,到2007年末,全市英特尔用户达42.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38.8万户。邮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由最初的平信、挂号、汇兑、包裹、报刊发行、机要等,扩展增加了集邮、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401倍,年均增长23%。

3、城市功能布局呈现新的姿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围绕把常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倾力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常州。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管理科学、适度超前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体系,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4.4平方公里增加到112.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供水、供气等公益设施日臻完善,城区实有道路面积由83万平方米增加到2247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由145公顷增加到6057公顷,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54.8%上升到2007年的60.9%。一批历史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实施,运河南移工程为我市拉开“一体两翼”现代化都市框架、促进新运河经济带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城市高架道路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南北距离,激活了城区交通脉络,为加快常武一体化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和西瀛里地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建成,优化了商业布局,提升了城市形象;常州港建成万吨级通用码头和石化码头,并实现国家级一类口岸开放,成为全市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行政中心、规划馆、博物馆、奥体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展现了现代化城市的绰约风姿。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

三、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整体生活步入小康

30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物质消费逐步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新的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6年跨过千元门槛,2003年迈上万元台阶,2007年达到19089元,相当于1984年的27.2倍,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7年达到9033元,相当于1984年的17.1倍,年均增长16.7%。全市城乡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7182万元提高到1092.1亿元,30年间增加了1500多倍,年均增长28.7%;人均储蓄额由1978年的25元提高到30675元,增加了1226倍,年均增长27.8%。

2、居民消费层次提到新的提升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市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不断调整和转变,消费取向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重点逐步由生活必需品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服务性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全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4年的56.8%下降到2007年的3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49.7%下降到2007年的38.0%。各种高层次消费需求逐渐走近人们生活,城市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11.4%提高到38.1%,农村居民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5.2%提高到31.3%。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4年的10.1平方米增加到21.8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21.0平方米增加到57.7平方米。

3、家庭生活用品实现新的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中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家庭用品方面,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由简陋、实用向高级、享受转变,城乡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用到享乐,普及程度迅速提高。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飞入平常百姓家”,空调、组合音响、抽油烟机、热水器、移动电话、摩托车等新兴耐用消费品也随之迅速普及,不仅丰富了居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家务劳动强度,也给城乡居民家庭带来了浓郁的现代化生活气息。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周期明显提速,洗衣机由单缸到全自动,电视机由黑白到彩色再到等离子和液晶,移动手机、DVD等电子产品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现代化进程。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快速进入城乡居民家庭,拥有量不断上升,截止2007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81部,家用电脑62台,家用汽车8辆;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67部,家用电脑23台,家用汽车4辆。

四、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精神文明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30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投入,全市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科学素养、健康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1998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省内领先,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也连续多年在省内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先后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工委、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十五”期间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51次,累计引进科技成果2.3万项,实现技术贸易额29亿元,并成功转化“国产网络计算机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显著提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由1983年的42.7%提高到9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83年39%提高到99.1%,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4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4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从无到有,2007年末达12所,建有23个硕士点、40多个本科专业、50多个专科专业,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达6个,在籍全日制大学生119131人,其中硕士生88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常州科教城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地和实验区。

2、文化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途径,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社会文化日益繁荣活跃。截止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及群艺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及纪念馆13个,图书馆总藏书量达210.3万册,文物藏品30663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广播从小到大,电视从无到有,至2007年,全市拥有自办广播节目7套,自办电视节目8套,模拟有线电视节目传输37套,数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85套,有线电视用户数达89万户,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在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中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78年的2.83张增加到2007年的4.1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04人增加到2.34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加大,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医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口预期寿命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7.8岁提高到本世纪初的75.5岁,其中市区人口预期寿命由71.6岁提高到77.8岁。

3、社保体系建设呈现新的格局

上一篇:作风就是战斗力下一篇:2017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