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共10篇)
1.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一
[摘要]围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基于CNKI(-)十年样本文献进行文献量化分析。通过对样本文献的时间分布、引证文献、共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和其他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献量化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蓬勃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能否切实公平地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政策的出台,实现了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与保障等有法可依。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今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将逐步转移到实现均衡发展上来。在此社会发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均等化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数据来源及方法
笔者以CNKI为样本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公共文化服务”并含“均等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为206月18日,共得到文献775篇。其中SCI、CSSCI及核心期刊文献总量共155篇,剔除报纸报道、硕博论文、无关论文后共得到关联性较高的样本文献106篇。利用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以及Citespace等方法绘制出样本文献的研究发展图谱,对其发表时间、引证文献、共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和其他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进展。
2.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二
一、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体育公共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的关键着力点。关于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的界定, 王才兴等认为, 体育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 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要为目的, 着眼于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既给市民提供基本的体育文化享受, 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刘艳丽等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是指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体育服务。结合上面对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的对比和理解, 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为实现和维护社会公众或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体育利益, 保障其体育权益的目标实现, 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 依据法定职责, 运用公共权力, 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 以不同形态的公共体育物品为载体所实施的公共行为的总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让社会上每位公民, 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 都能均等地享受到政府利用公共资源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产品。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既包含公民享受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机会均等, 也包含公民享受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 实现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者是统一的。
二、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
1、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我国目前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 各级政府出台政策和文件指导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 使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将有效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 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促进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是体育强国的众多指标之一, 体育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公共体育服务的资源、配置方式、制度设计及其实际运行的效果。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 相对比较完整, 覆盖面辐射城乡的可持续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 培养人民健身习惯,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 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 健全群众体育组织, 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使广大人民能均等化的接受公共体育服务, 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加强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的基础性薄弱环节, 有效推进党中央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
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缓解人们日夜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实际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一章中专门就“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论述, 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必须首先建设人民体质健康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更加强烈, 体育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还是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也给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总量不足的瓶颈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目前群众体育领域主要矛盾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不足,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的供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加速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跟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 满足人们日夜增长的体育需求, 将有解缓解人们日夜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实际体育资源不足这一矛盾。
三、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
1、 加强思想认识, 认真体会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落实不断完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 推动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在地域、城乡和人民群众间的均等化。
2、准确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和特征, 体育公共服务具有由政府主导或支持完成, 不以赢利为目的公益性;要求全覆盖, 努力实现机会均等, 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普遍性;保障公民实现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权利的基本性;以多种方式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文化性。
3、加大政府投入, 提高体育资源总量, 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立足群众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需求, 建设场地设施, 健全体育组织, 充分保障居民的体育权利。加大政府投入, 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力量, 生产更多更好的体育产品,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 有效扩大体育服务供给。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体育资源分布均等化, 完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4、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 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立法、规划、投入、监管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统筹兼顾, 积极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全覆盖, 全面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系统的部署。
参考文献
[1]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篇三
摘要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体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地区供给发展不协调,体育公共服务无法实现均等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实现多元化;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来扶植相对落后的地区;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和监管体系。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
一、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动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各类公共组织;其实质是在公共服务方面使全体公民的权利得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等于公共服务平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在项目的均等和机会、结果的均等。江明蓉在研究中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1]”。
(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居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居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三是社会在提供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位公民的自由选择权。
二、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经验
(一)制定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植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以制定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的方式来均衡地区间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如日本政府制定的《关于普及振兴体育运动的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基本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标准,中央直接对不同区域进行分配,以保证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均衡。
(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西方大部分国家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例如在美国,为保证公民的基本体育锻炼需要,除政府拨款投资的社区体育中心外,大众体育活动还依托各种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这些基础性体育设施覆盖率高,且几乎都是免费的。
(三)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扩大体育公共服务覆盖面积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针对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开发专门适合其进行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并在社区体育中心由社区体育指导员对其进行指导。
(四)健全的评估监管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与监管,科学的评估监管体系直接关系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健康发展。为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落到实处,许多发达国家还加强了其评估法律制度的建设。
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不均衡。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出现了严重失衡的情况。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分别为政府公共财政和乡镇集体财力,由于基层政府掌握的财力非常有限,致使乡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2.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在我国“举国体制”的长期影响下,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入较少并且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相应的制度保障。由于我国的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政府供给内容不足,整个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够健全。
3.政府投入不足,供给主体单一。我国体育社会化的程度不高,所以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仍然是政府。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不足,政府间财政转移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随着地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加大,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区域间的体育公共服务不均衡逐渐加大。
4.缺乏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监管体系。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评估监督体系,基层政府缺乏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相对经济来说,有些基本公共服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上级政府在考评下级政府的工作绩效时,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即重经济而轻社会[2]。”
(二)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统筹城乡发展,使体育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发展模式,改变城乡居民在体育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和限制,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多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性质的援助项目,对落后地区在场馆设施、经费、指导和宣传方面给予适当倾斜[3]。
2.深化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职能部门应该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从管理层面向服务层面过渡,并建立相对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使体育管理体制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相适应。
3.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变以往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供给模式,大力扶持体育非营利组织,实现由政府、体育非营利组织和市场并存的供给模式。利用体育非营利组织的优越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4.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监管体系能够约束、引导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行为,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務部门的效率。需要把体育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建立严格的体育公共服务问责制度。
参考文献:
[1] 江明蓉.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4(6):43-47.
[2] 秦小平,王健,鲁长芬.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刍议[J].体育学刊.2009:32-34.
4.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四
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涉及内容广泛,而基本公共服务是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平台,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享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和不均衡将严重威胁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石。尤其在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特点的重庆如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艰巨的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对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和示范意义。
一、主要问题
课题组根据产业结构、城镇化率指标,主要选取江北区、沙坪坝区代表城市,选取梁平县代表农村,同时结合对开县等其他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展开分析。2006年江北区、沙坪坝区、梁平县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4∶47.4∶51.2、2.2∶51.4∶46.3、21.3∶48.4∶30.3,城镇化率分别为83.4%、72.7%、28.6%。[1]
(一)城乡教育事业发展差距
2006年江北区、沙坪坝区、梁平县每万人学校分别为1.71所、1.51所、3.47所,每学校平均覆盖面积分别为2.57km2、3.50km2、6.10km2,每万人专任教师分别为69.2名、80.4名、60.4名,每万人幼儿园分别为1.89所、2.32所、0.72所,这些数据显示城乡教育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在三峡库区、山地林农牧区,乡村学校分布稀疏、不均衡,学生居住分散,上下学极度不便。黔江区鹅池镇,幅员面积73.2平方公里,只有中心校3所,村小2所。梁平县2005年有中小学校346所,2006年有中小学校310所,1年减少10.4%。不少镇乡在进一步对村小学进行撤并。
(二)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差距
2006年江北区、沙坪坝区与梁平县每万人卫生机构分别为0.717所、1.39所、1.12所,卫生机构平均覆盖面积分别为6.1km2、3.8km2、18.9km2、每万人床位分别为70.5张、44.37张、12.66张,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51.2名、44.0名、13.6名,这些数据显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差距巨大。开县岳溪镇仅有卫生院1所,无规范的村卫生室,只有极不规范的小诊所。尽管统计数据表明实现了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0%,但少数较偏远的村卫生室竟设在了中心场镇上,导致中心场镇上医疗服务机构密集,而村民就医极度不便。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2006年鹅池镇有线电视只覆盖了集镇,最偏远的两个村无电视收看;梁平县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6.7%,电视收看覆盖率90.0%;开县有线电视入户率仅37.8%;而沙坪坝区有线电视入户率85%以上。农村自来水除了集镇及其周边地区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饮用水安全性极低,并且以之为基础的生活设施如洗衣机等根本无法使用。2006年梁平县有338个村,只有123个村通自来水,只解决了7.65万人的饮水安全,占总人口的8.56%。
(四)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巨大
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4]而重庆市城乡社会保障无论在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上都存在巨大差距。在最低生活保障上,2006年1至9月,重庆市各级民政部门共下发城市低保金6.2亿余元,平均每月近7000万元财政支出,全市城市低保享受人数由1996年的7.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81.29万人;而到2006年底,全市只有10个区县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农村低保对象仅4.3万人,年财政支出也不过1000多万元。2006年
11月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为79.5元,而同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为22.3元/月,还不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2007年,全市农村低保共保障32.31万户、71.8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年支出低保金1.89亿元(中央补助6660万元,市财政安排5340万元,区县安排6900万元),年人平均保障标准791元;而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有40.7万户、83.3万人享受城市低保,占非农业人口9.86%,共发放低保金10.4亿元,人月均领取低保金104元。在医疗保障上,2007年底重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所有区县,参合农民共有1807.17万人,参合率达77%。截至2007年9月份,重庆市累计为1015.7万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4.07亿元。在养老保障上,2007年3月,重庆市人大的调查表明,重庆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仅5万多人,占在重庆市内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7%左右。根据重庆市人大的调查,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仅有300人,占农民工总数的0.94%。2008年1月起,南川、巴南、南岸、梁平、垫江等5区县启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此前,九龙坡和大渡口区已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而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也才刚刚起步。可见,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对所有人口的普及。
二、主要原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巨大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和政府管理机制原因,下边就其主要方面做简要分析。
(一)农民居住分散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效益低下
前述三区县每万人学校数、幼儿园数、卫生机构数上的对比表明农村服务机构规模小。农村公共服务本身面临村民居住分散、最小经济规模等因素制约,加上农民大规模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必然缺乏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在三峡库区、山地林农牧区尤其突出,这类区域占全市总面积的61.32%,占全市总人口的38.1%。
(二)公共财政支出“城乡倒挂”,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严重匮乏
公共财政支出的“城乡倒挂”现象一直十分严重,而目前这种趋势也并未减缓。2006年江北区、沙坪坝区与梁平县人口分别为50.2、74.6、89.4万人,土地面积分别为221、396、1890km2。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更多、幅员更广、基础更薄弱、公共服务需求更大;但农村财政投入更少,形成巨大反差。2006年,沙坪坝区和江北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分别是梁平县的4.4倍、5.6倍。将财政支出与幅员面积对比分析,“倒挂”现象同样严重。从2005年到2006年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率,梁平县为28.46%;沙坪坝区为36.61%;江北区为43.24%。与2005年比较2006年梁平县全年使用上级资金增长24.5%;沙坪坝区增长37.5%;江北区增长55.0%。从1997年到2005年重庆市一般预算支出增长到487.4亿元,年均增长21.7%;财政“三农”支出增长到126.16亿元,年均增长19.75%,仍低2个百分点。
(三)专项转移支付高度分散化,农村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普遍不足的状态下,“撒胡椒面”式的平均分配难以体现公共产品集中供给的效率,最终也难以实现公平。一是各级政府部门林立,资金分配渠道分散。二是中央和市级财政在各部门的预算分配上轻重缓急体现不够充分,针对性不强。上级民政部门大力支持一些农村地区修建规模较大的养老福利院,而多数闲置或转作他用。在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下,种粮直补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作用有限。梁平县2006年种粮直补资金共2000万元,分散到农户手中每户也就几十元。如果将这些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农民更急需的道路、卫生、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整体效益将更高。三是各专项经费和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具体的行业上、一定的地区后又进一步在各具体项目上高度分散。每个项目获得的资金额太小,无法受到基层政府的重视,项目设计难以体现前瞻性,更难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标准,使用寿命短,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且不利于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资金使用效率极低。国土资源局曾经为加强基层国土所建设,给某县各国土所拨建设经费3万元,而目前各国土所仍无自己的办公用房,都在期待再次投入。究其原因,3万
元只能买点办公用品,无法完成更大项目。
(四)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割,丧失统筹发展基本平台。
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似乎更多地强调了区别对待,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迥异、相互隔离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转轨期,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城市化的迅速崛起,使大批没有社会保障基金,特别是社会保险基金积累的农村居民在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给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城市中又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这对农民不仅不公平,并将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尤其制约农村留住和引进建设人才,毕竟农村的发展也需要人才支撑。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无助于农民工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新城市化居民问题,农村建设人才的吸引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这些问题的恶化。
一旦人才流动、劳动力流动受到制约,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城乡产业的统筹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城乡统筹的基本平台。我市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低,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其他基本尚未实行信息化管理,更谈不上基础信息整合。以低保为例,对低保家庭收入的核实,涉及其它两条保障线和相关就业、报酬等信息,但低保对象领取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工资收入、征地补偿等情况不明。大学生毕业后究竟找没找到工作、在哪里就业、收入多少很难掌握,致使低保政策的执行面临许多困难。
(五)权力运行缺乏公民参与和监督,农村基层政府提供服务动力不足。
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都是由县乡镇政府及村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农村居民缺乏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服务提供缺乏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手段;服务质量缺乏服务对象的评价,导致服务要求难满足,服务质量难保证,服务效率难提高。正如盖伊·彼得斯所指出,参与式民主“强调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所有阶段,而不仅仅是在政策执行后抱怨或提供有关政策执行方式的反馈信息。这种积极的态度能使错误在出现以前就可以得到纠正。”[6]
二是目前基层政府官员的考核激励主要取决于领导和上级的认可,而不是取决于公众的满意度,加上上级政府考核指标不健全,缺乏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基层政府注重社会管理,偏爱行政执法,轻视公共服务。对于能增加政绩的“硬”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比如对需要达标的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校舍建设等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过剩。而提升教师素质、医生素质等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或不便于考核的“软”服务,即便农民有较强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除了财政资金投入问题之外,乡村公共服务面临的更大尴尬是:基层政府志不在此。”[7]
三是上级政府行政审批项目仍是多不胜数,上下级政府之间尤其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权力配置的统一协调性较差,政府部分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不规范的权力配置导致权责不清、互相掣肘,机构多、程序多、组织程序不规范、不透明,严重损害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一些山区卫生服务网点稀少,民间资金渴望进入医疗行业,但是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极其艰难。参考文献:
[1][2][3]根据江北区、沙坪坝区和梁平县2007年统计年鉴整理。
[4]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5]根据江北区、沙坪坝区和梁平县2007年统计年鉴整理。
[6][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赵树凯.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10省(区)20个乡镇调查
5.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五
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09年3月17日、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简称《医改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下简称《实施方案》)拉开了我国新医改的序幕。此次医改力度之大、投入之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8500亿增量资金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这将使医院后勤服务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并对医院现有的后勤管理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1医院后勤服务面临的挑战
1.1病患流量增大,后勤负担加重
新医改着重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三年内,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中央财政还将大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并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其中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3年)结果显示,我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是自费看病。由于医疗保障覆盖面小、用药和检查费用不甚合理、部分药品价格虚高,致使许多老百姓看不起病,城乡低收入人群常常会因为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住院。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年)结果仍显示,医生诊断需住院而病人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占70。3%,全国每年大约有1000余万的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
新医改大力度的医疗保障政策将有望极大的缓解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使得大批因缺乏保障或保障水平低、无法负担医疗费用而选择放弃医治的低收人病患重新走入医院。因此,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患流量都会大幅增加,这将带给医院庞大的后勤工作量和沉重的管理负担,同时还将牵扯医院管理层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疑也会给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
1.2后勤成本增加,财务压力加大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思路是取消现行进价加15%的药品加成政策。医院由此将减少相当数量的收入。卫生部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较往年有所上升,综合医院门诊病人药费比重为50。O%,住院病人药费比重44。2%。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门诊药费比重分别为56。9%、52.9%、50。3%、49。5%和44。4%。
可见,新医改政策颁布以前,药品收入实际能够占到医院收入的一半左右。尽管国家将通过三种途径增加医院收入,即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但新增的补偿途径对医院收入增加的影响有相当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由现在的10%增至30%(如果投入到位的话),但投入重点是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专项补助,而不直接增加医院的营业收入;药事服务费和技术服务费在与医保政策的相互博弈下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的提升。因此这两大补偿能否填补药品成本以外的收入损失对不同的医院来说还是个未知数,医院的财务压力加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外,伴随病患流量的大幅增加,医院必将增加后勤服务设施和人员。由于后勤服务已经是医院的沉重负担,在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监控手段的情况下,势必更加增大其成本压力。如何最大化地提升医疗劳务价值,降低成本,化解财务压力是每个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医院后勤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又是医院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采用标准化运作和科学的管理流程可有效的优化医院管理格局,减轻医院负担,使其集中精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1.3监管要求提高,后勤难度加大
新医改强调“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政府还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人和运行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安全、职业危害防治、食品安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
这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不仅对医疗机构,而且对医疗后勤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后勤服务涉及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甚至可能成为医疗安全事故的连带责任承担者。在病患增多和监管加强的双重压力夹击下,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强度和质量要求都大大提高。此项工作如由医院亲历亲为,必将增加庞大的后勤保障职能部门和人数众多的专业队伍,并且还必须为达标疲于奔命,医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力度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如果医院选择后勤外包服务,则要在外包商的选择上慎而又慎,除了要考虑成本等经济因素外,还要仔细考察外包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水平。服务意向确定后,双方签订合同时要对服务责任范围有明确规定,详细拟定服务标准,形成对双方的有效监督。后勤服务外包出去后,医院和外包商之间应形成相辅相成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双方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渠道,通过合作创新不断完善医院的整体后勤服务体系水平。
2医院后勤管理体制变革的关键点
新医改方案实行将使医院面对日趋激励的市场环境,不仅要面对同类医院的挑战,还要面对其它所有制性质医院的挑战,甚至还要面对不同地域医院的挑战。医院成为竞争中的卓越者,除了利用国家财政投入增加先进医疗设备、设施,提高医院的装备水平;加大科研经费、研发力量的投入,提升医院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的培养、培训,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医疗队伍;确立、强化优势专科,树立品牌特色;改造管理模式,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外,实行医院后勤服务外包应是多赢选择。医院至少可以得到两方面好处:
2.1减轻后勤负担,专注医院发展
实行医院后勤服务外包,医院可以甩开后勤服务的一切琐碎事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心一意按市场竞争要求和医院发展目标,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使其核心竞争力得到真正的培养;实行医院后勤服务外包后,医院不仅可以免去后勤服务的新增投入,而且还可以得到部分外包收入或部分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账务压力;外包后,医院从后勤服务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变为监督者,有更加主动、灵活的回旋余地,可以从容的处理可能发生的医疗后勤服务纠纷,以维护、塑造医院形象。
2.2完善后勤服务,增色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是医院医疗形象和医院后勤服务形象的组合,两者密不可分,医疗形象是医院形象的主体和核心,医院后勤服务形象是医院形象的延伸和补充。精湛的医疗技术加优秀的医疗后勤服务是医院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医院后勤服务实行外包,优秀的外包提供商不仅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专业化的服务质量,还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这将有利医院形象的树立。
3贴近临床服务与服务延伸
新医改方案不仅对医院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医院后勤服务提供商的经营模式提出新要求。
3.1重造服务模式,实行分类管理
新医改方案实行后将有效实现病人的分流:一般性疾病患者在居家附近的一、二级医院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诊,重病、疑难病患者到三级医院就诊,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分流到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专门医院。
患者结构的变化将对医院后勤服务尤其是陪护服务产生深刻影响,不同级别、不同专业医院的将呈现出不同的陪护需求。针对这种变化,医院后勤服务将所进行市场细化,采取专业化分级,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模式。二级以下及社区卫生机构提供优质低价的“经济型”服务,满足患者基本的服务需求;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标准型”的一体化服务,适当增加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为患者提供有利医疗、康复的辅助性服务;向各类专科医院(如妇幼、儿童医院)提供“特色型”服务,根据专科治疗的特性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向三甲和提供高级医疗服务的营利性医院配备高标准的“舒适型”一体化服务,即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要求开发或设计个性化服务等。
3.2延伸服务项目,精心服务患者
根据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和合作医院的达成共识,为提升医院、外包提供商的品牌效力,医院后勤服务体系可进行探索式的延伸开发,除在现有服务项目或内容进行向上或向下延伸外,还可以开发信息服务,建立医患信息平台,提供治疗、康复常识;利用医院医务力量举办健康讲座,或成立健康俱乐部等,扩大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这对外包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能够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外包商才能更有效地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实现对服务项目的开发创新。
3.3倡导辅助治疗,提升康复水平
现代医疗经验证明,辅助性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由医院直接承担辅助性治疗的任务,无疑加大了医院的工作负荷和分散了医院集中精力进行医疗诊治的力度。医院后勤服务外包后,由外包商进行这项工作相应得心应手。同时医院和外包提供商配合、协作得越好,患者康复就越快,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越高。
6.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六
(二)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落实到人。县(区)级政府卫生、财政部门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管主体,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调和监督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根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乡村医生承担的工作任务,明确补偿标准,并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调动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三)开展培训,加大宣传。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纳入现有培训计划,使其掌握服务技能,规范提供服务。要加强对卫生行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的政策培训,更好地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各地区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使城乡居民了解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范围,接受社会和居民监督。三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项目对卫生从业人员认真进行健康查体,做到态度和蔼,服务到位,检查及时,结果准确。
1、自觉执行大政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2、服务优质高效:按照科室工作职责范围为被服务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7.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七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养老,路径选择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问题提出
(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政府角度来讲,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公共财政要为不同居住区域、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基本均等的财政投入、成本分担、收益分享等方面的公共物品与服务;从社会公众角度来讲, 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应当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义务教育、基础卫生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要将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 相对平等地实现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1]。当前,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仅仅达到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对公平合理。而实现就业机会均等化、社会保障均等化、收入分配原则和过程公平化、基本医疗保障平等化、教育机会均等化这5个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障逐步追求和实现的目标。
(二) 问题提出
1. 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截至2013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02亿人, 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 “预测到2050年, 我国老年人口的总量将超过4亿人, 占总人口的30%。我国老年人口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 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老龄人口迅速的增加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养老问题, 怎样相对公平合理的解决养老问题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新要求
2013年7月l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见,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构成的。但是, 由于家庭小型化和代际分离的状况的的日益凸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实现, 更难以适应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养老问题已经从家庭问题转变成为社会问题, 而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机构存在着现有资源供给不足和不平衡的特点, 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同时,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机构养老虽然减轻了儿女们的赡养压力, 但却无法满足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乐和生活四个方面的需求, 不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不得不说, 机构养老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养老模式, 并不足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 甚至不能弥补居家养老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 社区养老将逐步成为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
二、社区养老服务均等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 社区养老内涵
所谓社区养老, 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 以上门照料服务模式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老人可以住在自己家里, 在得到家人陪伴的同时, 由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二) 理论依据
1.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侧重于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承担最终责任为前提, 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机制,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大地促进了社区养老的发展。
2. 代际伦理
代际理论就是人类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的总称, 是社会伦理关系和伦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代社会的家庭养老正在逐渐被社会养老职能所取代, 但在中国, 根深蒂固的孝文化和有限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着这一过程。从代际关系的角度来看, 社区养老模式正好兼顾二者, 这也是社区养老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原因。
(三) 客观基础
社区养老结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有着丰富的社会服务资源, 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家庭和社区养老资源, 而且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真正的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目前, 我国的社区养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1. 社区养老符合我国的传统家庭观念, 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
在传统的亲情和孝道的文化环境下, 家庭意义重大, 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社区养老与我国的传统家庭观念相符, 家庭不但是老年人生活居所, 更是老人情感的主要寄托。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可以在家里生活, 熟悉的环境, 家人的陪伴, 还能维持老人原有的人际网络。社区养老不仅能使老人享受到养老服务, 而且能让老人在一个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满足。
2. 我国的社区养老已经有一定的物质载体, 这对于社区养老的开展有很大的支持
近年来, 我国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使得社区的养老设施不断得以改善。早在2001年, 我国便开始实施的连续三年星光计划。该计划是关于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改善, 总投资134亿元, 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 涵盖老年人入户服务、紧急救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和文体娱乐等多项服务[2]。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2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万个, 覆盖率达到29.5%。其中, 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09个, 社区服务中心15 497个, 社区服务站87 931个, 其他社区专项服务设施9.6万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 (站) 覆盖率72.5%,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随着中国社区设施的不断完善, 社区养老将更方便可行。
3. 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逐渐得到拓宽, 资金保障逐渐得到完善
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近年来, 政府积极扩大资金来源:福利彩票收入成为强大的资本补充。2001年5月, 民政部出台《“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 民政部及省级民政部门控制的福利金的80%要集中用于“星光计划”;社区企业税后利润也是重要的资金补充。民政部2005年发布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要求示范城区的居委会, 至少将其经济年产值的2%用于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 区、街道、居委会所属社区服务单位, 至少将其年产值的6%用于自身社区服务业和再发展。此外, 还有社会慈善捐赠等。
4. 社区养老成本低、收益高, 对缓冲目前我国未富先老状况带来的老年人赡养压力具有可行性
社区养老的优势明显高于机构养老的投入和收益, 以上海杨浦区为例, 2005年, 机构养老, 建设单位投资661万元, 而政府补贴250万元, , 仅3266人老年人受益;而社区养老投入情况为, 政府投入258万元, 受益老人达到37400人;相比与家庭养老, 社区养老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家庭养老需要牺牲子女的工作时间或是雇佣人员提供日常护理, 成本是比较高的。不难看出, 社区养老是一种既经济, 又能缓解我国未富先老状况带来的赡养压力的养老消费模式。
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指导下,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均等化, 需要选择恰当的发展路径和切入点, 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 社区服务不仅要考虑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情况, 也要考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均衡要求。
(一) 找准政府角色定位
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首先进一步要转变政府角色。第一, 在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 政府要准确定位, 作为养老服务的主导者, 而不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第二, 政府要做好整体规划,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宏观把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发展方向;第三, 政府应鼓励社区养老的服务产业化发展, 减少对社区养老各项具体服务运作的干预, 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良性运转。
(二)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和地区统筹发展
目前, 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养老服务需求比例高, 但供给率却低于城市和东部地区。这源于地区发展差距和城乡分割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并引起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福利分配非常不均衡。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政府须加大投资力度, 政策上应向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倾斜, 实现城乡地区统筹发展。
(三) 全面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养老服务均等化不仅强调要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 与此同时更要保证受益人享受服务的质量。为了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需要根据服务人员岗位不同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职业资质和技术等级认证体系, 持证上岗, 按培训技能考核的等级从事相应级别的服务。同时,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鼓励家庭成员参加, 使其科学合理的照顾老人。此外, 建立完善志愿者责任制度, 加强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 签订支援协议及诚信协议, 保证志愿者服务的质量。
(四) 健全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首先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投入是社区养老实现的一个重要保障, 也是养老服务均等化的支撑力量。国家应设立社区养老专项资金, 并建立健全合理的监管制度, 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扶持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 在其用地、基建、税收、信贷、再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整合养老服务资源, 通过政府的干预使各种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其次, 社区养老服务虽然是一项社会服务, 但不能只靠政府的力量, 还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政府应允许、鼓励民间力量注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 并将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 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团体的力量, 共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进程中的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八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临夏市八坊街道办事处”管辖,总户数5200户(包括新增住户)。人口26900人。其中户籍人口21000人。暂住人口约7000人。分前河沿、坝口、蝴蝶楼、王寺四个片区,统属八坊社区,分32个居民小组,回族占95%以上,辖市直机关25个,法人企业42个,个体户500余户。社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工作于 2010 年 7月 份正式启动,在州市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市卫生行政部门 的关心指导下,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根 本目标,解放思想、狠抓关键、求真务实、创新克难,较好 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将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如下:现阶段我中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十项。
一、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最关键的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2年我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入户调查,进行了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服务对象为重点的比较完整而系统地健康档案的建立。现在我八坊社区纸质健康档案按要求完成19000份,电子录入了15000份。并已多次经州市相关部门检查验收。
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我们以医疗保健人员为主体,充分利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医疗保健服务的时机和场合,适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在全科门诊、家庭病床、预防接种、围产期保健、疾病普查普治、孤儿院体检等各项工作中,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可发挥其先导作用,提高患者和群众的参与意识,主动接受卫生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开展健康教育咨询,使社区居民获得正确的医疗保健知识和方法。2012年我们已开展知识讲座3次,全科门诊、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以不同形式多次开展健康教育有30多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5种10000多份,健康教育处方15000份;播放音像资料20余种、约480小时。并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了健康教育若干次。
三、预防接种:完善了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 统,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实行信息化管理,为全社区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适龄儿童免费提供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麻风腮疫苗等 疫苗接种,抽查五苗全程接种率 98%,达到了项目要求的 95%以上;全面掌握了社区7岁以下儿童的基础材料,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达到100%。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儿童计免接种任务。使国家一类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100%,全程接种率≥1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完成扩大免疫信息化管理资料录入和使用。15 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全年各种疫苗接种安全,未发生接种差错和事故,经主管部门检查被评为计划免疫先进单位。
四、传染病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将经常性的预防措施和发病后的突击措施相结合,迅速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要求全科医生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采取了“经常性的预防措施”、“疫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制度”三个方面,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社区内发现的传染病和疑似病例,继续实施结核 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
五、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是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新生儿保健”、“婴儿保健”、“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保健”等。首先建立了新生儿访视制度,自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访视3-4次;时间分别为第3、7、14、28天各访视一次。每次访视都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婴儿保健主要措施是合理喂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接种等。婴儿期应每三个月即3、6、9、12个月各进行一次体检。幼儿期每半年体检一次;并进行早期教育。为0---3岁进行系统管理。0—3 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 98%。
六、孕产妇保健:妇女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要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孕产妇保健分孕期保健和产期保健。孕早期及时确诊妊娠,保护胚胎,及早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进入孕中期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营养指导,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进入孕末期,要孕妇进行自我监护,注意胎动次数,如为高危妊娠,应适时计划分娩。产期保健应在分娩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防难产、防感染、房产伤、防出血、防窒息等。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96%。
七、老年人健康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中国以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社区老年人保健的目的是防止过早衰老,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社会照顾,使他们健康长寿,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社区对老年人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很多,主要有健康教育、心理调整、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健康危险因素、适宜的体力劳动等。因此必须进行老年人卫生需求和老年人健康调查,做出社区诊断,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根据本社区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性服务。对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根据社区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常见疾病的预防,做好预防性卫生服务,开展重点慢性病筛查与病例管理。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老年人保健管理3000多人。老年人保健管理率 99%。
八、高血压病管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求基层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社区工作,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首先,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完整归档。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活动。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开展三级预防,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对35岁以上人群就诊时测量血压;社区高血压病人管理率99%。
九、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和干预可使病人正确掌握饮食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达到理想控制血糖、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糖尿病治疗要点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大部分工作需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被公认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社区应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由全科医生定期举办糖尿病教育讲座。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避免抑郁不良心理因素,帮助制定合理健康的平衡饮食,对肥胖者应给以低脂肪、低饱和脂肪酸、高纤维素和低热量饮食。并坚持以合理运动量进行体育锻炼,使其体重尽可能降至正常范围,特别是通过饮食加运动,使腹部脂肪减少,是预防糖尿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重视家庭护理,糖尿病患者长期生活在家庭里,家庭人员应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尽量做好营养部分人群需用药物干预,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应遵循积极而稳妥的治疗策略,过于激进的降糖治疗措施可能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配餐,制定病人的运动锻炼计划,并协助做好,因此,以社区管理为主,通过健康教育和自身保健,在卫生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支持,通过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发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三级预防是延缓和防治并发症),对努力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花费具有重大意义。糖尿病患者保健管理率99%。
十、重性精神疾病患管理: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因此,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成为我院精神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随访、按流程提供服务。
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随访要求和服务流程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执行,开始进行随访,每年随访至少4次,每次随访应填写《重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患者死亡、外出打工、迁居他处、走失等原因,连续3次失访,随访医生应填写《重性精神疾病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每月定期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保健管理率达 90%。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20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涉及面广,任务重,政策性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召全科医生会议、发放宣传单、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让广大城乡居民充分了解自已能够享受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切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卫生局要设立专家指导组,负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技术指导,深入社区第一线,纠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规范开展。全面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制定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和评定标准,保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落实和群众受益。
临夏市八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九
工作总结
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启动,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根本目标,解放思想、狠抓关键、求真务实、创新克难,较好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将我院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现阶段我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二项,一是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第二项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光明微笑”工程、儿童白血病与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妇女宫颈癌普查、乙肝母婴阻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目前我院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177 人份,占全镇总人口的 10.6%(省要求10%),建立了高标准的卫生知识宣传栏,定期开展卫生咨询和健康讲座;完善了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镇儿童预防接种实行信息化管理,为全镇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适龄儿童免费提供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麻风腮疫苗等 11 种疫苗接种,共接种了 针次,抽查五苗全程接种率 %,达到了项目要求的95%,及时开展了辖区内的疫情处理;0—3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 %,完成省目标任务的 %,全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长 %,完成省目标任务的 %,老年人保健管理率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保健管理率分别达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保健管理率达 %。
同时,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完成补种 19468人,接种率达到99.1%(要求95%以上)。二是孕妇女补服叶酸工作,目前服用叶酸的人数为 4508人。三是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对农村户籍住院分娩的妇女,每人予以300元的定额补助。已补助4387人,财政补助经费132万元。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1365对。四是继续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级补助及县级配套经费已经全部拨付到位助。全县2009年共计1163万元。
二、工作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2009-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其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广大城乡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沅陵县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采取“五项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组建了办公室,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规范项目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专门组织工作人员逐级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等9大项公共卫生规范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医务人员尽快全面熟悉项目内容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涉及面广,任务重,政策性强,各乡镇卫生院通过召开乡村医生会议、发放宣传单、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让广大城乡居民充分了解自已能够享受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切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强化业务指导工作。县卫生局成立了专家指导组,负责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技术指导,多次深入卫生院和乡村第一线,纠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证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规范开展。
10.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十
1 应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新医改的目的是使医疗卫生服务回归公益性,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同时, 新医改明确了近三年的五项改革重点工作, 其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改革工作, 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机构建设、功能定位及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等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这场改革不仅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息息相关, 而且也会影响到机构的全体员工, 必然会引起职工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反映, 这些变化和反映的主流是健康进步的, 但也有一些是消极的。如职工对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认识不足, 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只是少部分领导和管理者的事, 对医改的政策、有关方案和具体要求不关心、不了解,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 缺少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形成共识, 贯彻执行力不强。其次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的深化, 必然会涉及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集体之间利益的调整, 这将会使一些价值观偏移的职工出现思想波动和行为抵触等情况。另一方面, 改革同样给大家创造了竞争与挑战的机遇, 这也必将给职工产生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 教育引导正确将会对机构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反之, 将会变形扭曲, 机构的运行管理效率及凝聚发展合力将会受到影响。如果这些思想问题和矛盾不认真研究分析及时引导和化解, 不仅严重影响职工队伍整体积极性的调动, 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是很不利的。因此, 新医改形势下深入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化解职工中存在的思想矛盾和思想问题, 既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对职工政治思想上的关心, 更是服从和服务于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为经济工作和改革开放服务、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稳定大局、调动群众积极性、促发展的重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医疗卫生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必须随着新形势、新任务而不断做出调整。同样,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在过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不断深化, 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即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建立新机制, 寻求新载体, 增创新优势。
2.1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够脱离大的社会环境, 更不能脱离单位工作实际, 而要在掌握新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当前, 思想政治工作要摆脱那种“内容空洞, 形式乏味”的状况, 必须冲破思想“禁区”, 要努力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 建立创造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根据职工的实际需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变被动为主动, 变滞后为超前, 变“单向说教”为“双向交流”, 变单一性的思想教育为发挥单位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2.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一是要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起一个以党组织为领导、专兼职政工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多管齐下的立体式的组织领导体制。二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参与管理工作的机制。要进一步规范参与管理工作的内容、范围和途径, 把参与贯穿于单位决策酝酿、形成和实施的全过程, 把参与作用体现于单位中心工作的全过程, 中心工作转到哪里, 思想政治工作就跟到哪里, 并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参与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机制。要从超前引导机制做起, 对职工思想热点难点进行调查分析, 实现在思想教育上由滞后向超前转变, 从“消防队”向“先遣队”转换,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工作, 变消极等待为主动出击, 把触角伸向单位的每个角落要逐步形成由多种教育体系构成的思想教育机制, 如基础性的导向教育体系, 规范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经常性的形势教育体系, 激励性的典型示范教育体系和开发性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等。四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要像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那样, 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 一级抓一级, 一级带一级, 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 要通过必要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 建立起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制度, 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 明确党政工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 使教育人的工作实现”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要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转, 必须在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形成一套科学的干部管理、组织管理、宣传管理, 文化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强化基础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使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同时要实行管理机制的科学化, 改变以往那种多头布置、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状况, 形成整体优势和工作合力。要逐步建立并完善有效的信息反馈、处理机制, 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 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机制等。
2.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2.3.1 内容创新
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心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中心工作进行, 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战场,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 跟随变革的步伐, 注入时代的内容选准”结合点”,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与机构各个方面工作整体配合, 形成综合效应。尤其要与单位管理相结合, 把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管理制度之中, 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 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同时, 要拓展教育内容,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 结合单位和职工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技术等教育, 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3.2 形式创新
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运用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的手段, 借鉴相关科学的成果, 使思想政治工作从统一教育向层次教育转变, 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 从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 从单纯说理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针对8小时内外的不同特点, 用不同方式来开展工作。8小时内主要形式是参与、协调和调研, 采用研究式、讨论式、交流式、启发式和文化管理活动结合等方式。8小时外, 主要是通过各种与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 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3.3 载体创新
把学习教育活动同单位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单位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单位文化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 通过树立单位精神, 塑造单位形象, 创建名牌单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工作连接起来, 使职工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心灵的陶冶。
2.3.4 考核方法创新
由考核自身活动数量和形式向科学、全面、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转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往往把自身的工作量和活动形式作为考核对象, 这样不利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做出综合评价, 因此, 要逐步改进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在考核中, 既要把完成业务工作量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准, 又不能作为惟一标准, 应采用科学的、客观的、合理的方法对两个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 这样才能真实而系统地反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3 应切实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段时期以来, 人们在欣喜于物质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 有感于日益显现的精神空虚、道德滑坡, 由此产生一种困惑: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哪儿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还灵不灵?如果把当前思想领域存在的问题统统归咎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是不尽客观的, 但从中反映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不容忽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强, 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脱节, 以至于一些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开开会、念念报、谈谈话。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3.1 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理论的滞后性造成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市场经济现状相脱节, 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倡导的价值观与现阶段经济生活中的某些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反差, 现实生活中不断反映出来的消极现象冲淡了传统教育的说服力, 造成了人们的“拒受”心理。必须因势利导, 不断建立和完善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以作为思想教育的科学依据和人们的精神依托。
3.2 教育和管理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但是必须依靠政策和制度的导向、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必须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严格的法纪管理, 有利于人们增强思想道德意识;深入的思想教育, 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遵纪守法。
3.3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应结合社会文化生活的新发展, 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特别要善于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3.4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 不仅要有机制上的保证, 更重要的是坚持去“做”, 从职工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诚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阶段, 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改革对职工的利益调整而产生的不满情绪等, 必须及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正确引导化解, 既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又不影响到改革工作的推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单位内部, 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
摘要: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关系到队伍的稳定、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成败。每个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这是政府主导, 回归公益的高度认识新时期的医改政策, 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必须随着新形势、新任务而不断调整, 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适应时间的需要, 建立有效的机制, 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归宿点, 激发热情、创新工作方法。应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 用规范的制度, 深入教育, 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 让广大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事业发展的激励, 个人成长的希望, 为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推荐阅读:
卫生院医改自查报告08-23
对深化新医改的认识06-21
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09-30
xx卫生院医改工作汇报07-11
实施新医改的心得体会08-04
我国老龄服务业发展现状10-05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建设08-23
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07-21
医改在基层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