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认识公顷教案

2024-11-06

苏教版五年级认识公顷教案(共5篇)

1.苏教版五年级认识公顷教案 篇一

《认识公顷》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公顷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并能进行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应用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合理的使用面积单位。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激活已有学习经验,学会整理先后学习的全部面积单位,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4.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

三、说教法学法

本着以“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力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1、探究体验教学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公顷”计量单位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学生无经验,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产生“经验”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事先我安排了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材的编写局于篇幅的原因,只有南京明孝陵、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坛等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素材。因此,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了许多现实素材,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通过这些现实的生活材料,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借助课件呈现的直观景象,通过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活动,从而建立1公顷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教学老师教学设计应主动走向学生,向学生靠近。下面浅谈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更高效。”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合作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情境导入、自主探索、实践应用加以认识、总结延伸用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生疑。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对1公顷的占地面积缺乏明确的感知与了解。因此,我从学生已有面出发,让学生感知面积的大小。再从学生旧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出发,以填一填导入,再就通过问题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二)自主探究,感知1公顷的大小。1公顷有多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初步感知、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1、让学生通过自己猜想认识1公顷的含义。

2、通过课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联系刚刚的猜想,进一步认识100平方米是多大?从而有这样的基础去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这样学生的思维中就初步体会到原来1公顷是100平方米的100倍,是一个计量很大面积的单位。

3、联系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

学校是学生熟悉的,通过了体育课上跑步的塑胶操场,大概是50米的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拿这个熟悉的场地和1公顷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大约有4个塑胶操场面积才有1公顷。从熟悉的场地推想1公顷,能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再就通过课前发个学生的4个正方形,让学生拼出不同的形状,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形状不同,当面积是一样的。

接着我还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如小轿车的停车位面积约10平方米,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把1公顷的大小慢慢深入自己的认知。

4、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公顷概念,让学生想象 首先我通过简单介绍1公顷能有什么作为,然后让学生想象如果给你1公顷的地方,你将怎样规划这一块地。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乐趣,他们的开发利用不是漫无目的的,会建立在学生自己掌握的1公顷大小的基础上去想象的。

(三)实践巩固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夸美纽斯说:“不巩固的教学就像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

1、估计占地面积

为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有应用,能切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巩固练习。

2、通过图文,让学生进行公顷的再认识和简单的单位换算,让学生感觉不到这是一种做题目。

3、算一算,解决实践问题。

(四)总结延伸。

1、感受生活中的公顷,总结所学知识,布置探索性作业

2、课堂学校的外延

2.苏教版五年级认识公顷教案 篇二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导学案 篇三

1、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 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探究活动中力求使学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探究展露本色和活力。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的圆形的;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3、以学生为本

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正如加涅所认为的:概念能通过定义,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到。当一个人能区别概念的例子和非例子时,就学会了概念。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订出的这一切实可行的目标正是新课标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不少的缺点:

1、由于教师的遗忘,板书未能写完。在让学生观察圆的半径、直径的特点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对比练习。

2、没有应势利导。在折圆、画折痕时,就可以让学生标出圆心、直径、半径。没有必要到后面再去表示,从而浪费了教学时间。

3、没有准确把握好时间。由于前面个别环节不够紧凑,如:学生关于圆的特征讨论发言的时间过多,致使教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造成了本课最大遗憾。

4、只讲解了画圆要注意的地方,没有进行画圆练习。

5、学生小组讨论的气氛不活跃。

4.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四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 案

王红珍

2014年2月

201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本学期撰写3篇实录与案例分析。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 什么叫机械

怎样移动重物 3 斜坡的启示 4 拧螺丝钉的学问 5 国旗怎样升上去 6 折形状 搭支架 8 建桥梁 造房子 9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10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12 我是怎样出生的 13 认识常见岩石 14 认识矿物的性质 15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16 大脑 神经 17 感觉 交流 18 质疑 复习迎考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一、什么叫机械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2.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科学知识:

·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难点:

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 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四、课后小结.3.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难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景,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 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用。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板书:斜坡的启示

斜面的高度长度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

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

斜面的长度高度不变增加长度→拉力越小

斜面省力

课后小节.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准备: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

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课后小节.5、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教学准备: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有谁做过升旗手。

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

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4、讲解滑轮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学生选择研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7、讨论实验。

8、交流、改善实验。

9、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10、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11、讨论。

12、实验验证。

三、回顾和解释

1、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2、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教学准备: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2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的,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一、预期学习结果

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3.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4.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式。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模型: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蛋壳8个半圆,纸筒24个,两块板(师提前必须预做实验P18)

生准备(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图画纸好)(2)带几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四种基本图形

1.(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

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那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张改变一下形状托起一本书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老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做的各种筒形纸。

4.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几种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5.学生讲述方法。

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

6.谈话:我们用书本检测承受力,因为书本可以一本一本地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7.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纸筒形状

承受力

纸筒形状

预测

实际

三角形

正方形

六边形

圆筒形

8.小结: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1.P18图,提问: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有牢固的形状?

四、拓展。

1.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经风,猜猜多少本子能将它压塌呢?

2.演示,P18圆筒实验,人站在上面。(两个演示实验都是先预测老师再演示)

3.看了刚才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2、搭支架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19页~20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认识这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

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

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

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

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

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

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

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3、建桥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科学知识: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

三、教学准备

有关搭建桥梁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有关各种桥梁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读报导

2、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报道?(板写:桥梁)

3、你见过哪些桥梁?

(二)桥梁分类

1、想了解更多的桥梁么?

2、分发桥梁的卡片

3、介绍你最喜欢的桥梁

4、给这些桥梁分类,说说标准

(三)搭建桥梁并研究

我们来建自己的桥梁研究:

2、展示材料:

观察,想一想,怎样建桥梁?

演示,搭建不同类型的桥梁

归纳,把这三种不同的桥梁画下来。(指导画简图,认识桥墩、桥面等)

3、这三座桥梁中,那一座桥梁会是最牢固的?

4、讨论、预测、填写

关于桥梁的强度:

1、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牢固程度?

2、我们可以把重物放在桥梁的哪个部位呢?是最牢固的部位?还是最薄弱的环节?(讨论)

在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出来。

3、我们今天是用瓶装清水来作为重物,测量桥梁的强度。(简单介绍矿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

分组活动过程:

1、学生活动(约15分钟)

2、指导及时记录数据

3、汇报结果

(四)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大家的测试,你对这几座桥怎样的评价?

1、最牢固的是哪一种桥?

2、简介斜拉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省料,牢固。正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地应用。

(五)总结研究过程

1、大家觉得今天研究了几种桥?一座种还是三种?

2、这三种桥有什么相同之处?板写:材料、跨度、宽度„„

3、这些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其中的一个特点进行研究,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4、控制好了相同的条件,另一个因素才有了可比性。

(六)拓展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桥梁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课后还想继续搭建和研究桥梁么?

古代劳动人民建了许多拱桥,那些石料是怎样搭建成拱形的呢?我们一起看书了解一下

1、为什么要夹纸片?

2、拱是怎样形成的?

3、你估计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课后的时间自己研究一下

4、造房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造房子。

科学知识:

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在房子的特点。

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2、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二、教学重点

设计并建造房子

三、教学准备

有关建造房子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有关各种房子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么?

2、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你会建成什么样子。板书:造房子。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总结房子类型,看书上的图片,分析。

思考问题:古代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论,汇报

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

(1)谈话:刚才我们比较出现代的房子在高度、功能等方面远远优于古代的房子,在建造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2)学生谈论,罗列,汇报

(3)引导:根据已经学过的《折形状》和《搭支架》,怎样建造既省材料有牢固的房子,你们有些怎样的建议?

3、造房子活动

(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

(2)分析材料

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

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

(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

学生讨论,汇报

4、动手操作

分小组自由搭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模型不宜过大)

5、评比,总结。

(三)总结

总结全篇活动

欣赏各种建筑

3单元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有关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营养繁殖中栽种一种植物的乐趣对栽种的植物感兴趣、愿意照顾栽种的植物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

3、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说一说如何繁殖。

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1、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2、学会从书刊杂志或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

3、会整理筛选有用的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2、了解动物繁殖的一些区别,如后代的数量等

3、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和他们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4、掌握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2、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种子繁殖,有的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动物也有很多繁殖方式,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总结: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动物有性繁殖时,会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包扩雌雄动物的识别、交配,雌雄动物的产卵或直接生小动物,“父母”对“孩子”的哺育等。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

1、学生动手操作,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找出那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方式进行繁殖的,把他们用红笔圈出来

2、学生辨认圈画

3、师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卵生的概念

4、提问:31页下半部图中的卵或蛋分别是谁的?猜想并说出理由

5、播放多媒体资料

6、谈话:动物在繁殖方式上有那些不同。

7、学生讨论、汇报。

8、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动物繁殖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

9、活动:猜一猜32页下面图中的两种刚出生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

三、讨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

1、谈话:为什么鱼类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养等哺乳动物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2、学生讨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结

四、科学交流会

1、谈话:动物繁殖是相当有趣的自然现象,你们每个人可能都知道一些,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科学交流会:有趣的动物繁殖方式。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小报或影像资料在全班交流。

五、拓展

学生在课下收集更多的有关动物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宝宝的资料。

3、我是怎样出生的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收集到的资料。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回家向父母询问自己刚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带好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小脚印拓片和胎毛制成的毛笔等(如果有的话),还要准备好与父母交流时的问题和答案。

3.学生准备“沙袋”等重物。

4.教师准备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植物都可以繁殖他们的后代。我们人类也在一代一代地繁衍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宝宝,下面就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出生情况。

(二)进行新课

1.交流自己的出生情况,并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l在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和妈妈怀孕时的情况,妈妈生下我之后的情况。

如: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少时间?

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我出生时他*的情形是怎样的?

2.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1)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

a.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b.排序。P36页五副图是我们在妈妈子宫里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

请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时期排个序。

(教师可以指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胎儿的大小、像婴儿的程度以及孕妇腹部隆起的程度进行排序)

讲述:它们分别代表了胎儿在母体内1个月、3个月、5个月、9个月和10个月的发育时期。

(2)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讲述: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公斤,我们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负担。(要把重物在身上绑上一天。)

提示:在模拟孕妇的“负重”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认真对待,不要把此活动视为一种游戏,而应把它视作体验母亲怀孕辛劳的科学活动,从而使学生以严肃的态度感受母亲怀孕的身体负担,从而产生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情感。

3.讨论、交流、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话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4.我是怎样出生的

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 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10个月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岩石

一、教学目的:

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3、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

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

(二)认识岩石

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

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

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

(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

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

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

(1)我对岩石的了解:

(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1)岩石的作用

(2)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

第二课时

(一)观察岩石并分类:

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

我的发现

(1)

(2)

(3)

(4)

(5)

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

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7、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视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解决。

(二)全课总结和拓展

1、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课处兴趣探究:A、上网查阅“岩石”资料;B、查找有关“岩石”的科普书籍,并在课后和同学交流。C、制作岩石标本并写上解说词和教师,家长互相交流。

2、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3、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4、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5、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认识矿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五、教学课时:2节

六、教学准备: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6、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7、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

(二)认识常见的矿物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2、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

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4、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5、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

6、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

(一)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

1、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2、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3、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4、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5、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6、教师提示(安全教育);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硬度。

(二)交流矿物的性质。

1、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2、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3、教师评价和小结。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

1、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B、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介绍。

(四)总结

1、学生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谈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

2、作业: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2、明白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减减少。

3、理解保护矿物资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三、教学难点: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五、教学课时:1节

六、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文本插图)、影象资料、笔、纸„„。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

1、师述:通过两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矿物。

2、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矿物岩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师生共同交流。

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二)认识矿物开采,了解矿物资源的紧缺。

1、讨论题:矿物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

2、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研讨)。

3、教师介绍矿物的开采过程(学生补充)。

4、继续讨论:如果矿物资源开采用完,将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6、分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学生相互交流意见,教师巡视倾听)

7、教师归纳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继续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2、将有关“矿物岩石”标本的知识和教师,家长及同学课后交流。

第五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1、大脑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大脑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2、能够通过查阅书籍和同伴的交流,了解有关大脑的知识。

3、能够按要求测试自己的记忆力。科学知识:

1、知道大脑在人体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指挥中心的作用。

2、知道大脑的主要功能和六个功能区。

3、了解大脑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大脑对人体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产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意识到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正逐步加深。重点:

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和结构,知道左右大脑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难点:

体验到大脑对人体各种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教学准备:

有关大脑的视频资料、图片、课件、核桃、水豆腐、七巧板等

第一课

一、导入新课

1、游戏活动:看谁反应快

师:同学们,我们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游戏——看谁反应快。

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例如:师说“上”,同学们说“下”。老师说“前”,同学们说“后”„„下面游戏开始。(上——下,前——后,抬头——低头,开眼睛——闭眼睛)

师:在游戏中,同学们所做的这些游戏动作是谁在指挥着你?(大脑)(听、想、做„„)

2、板书:大脑(板书课题)

过渡:关于大脑,你们还想知道什么?(重量、形状、大小、作用、结构等)

二、引入新课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人类神秘大脑的模样和功能。

(一)用各种方法认识大脑

1、教师用台秤称出1400克(2斤8两)的物品(水果)。让学生拎一拎,掂一掂,感受大脑的重量。

师:我请六名同学拎一拎老师手里的苹果,猜一猜它有多重?

生:学生猜测并汇报。

师:这一重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大脑的重量,同学们猜一猜你自己的大脑有多重?

生:学生猜测并汇报。

师: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重量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的变重,到了成年以后逐渐成形就没有什么变化了,那么我们的大脑有多大呢?

生:这生进行猜测。

2、认识大脑的大小。

引入:我们的大脑有多大呢?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把两只手握成拳头并拢在一起,并放在额头前,你大脑的大小就相当于你两只拳头并拢在一起时的大小。

师:我请四名同学(四名同学个头大小都有显著差异)分别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它们大脑的大力。

生: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师: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从而造成大脑大小的差别,刚才我们观察仍是大脑的重量和大小,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大脑的表面是什么样的?

3、认识大脑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核桃仁的表面,其实我们人的大脑表面与核桃仁表面相似,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样的外形有什么作用呢?

生:猜测回答。

师:老师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做一个简单的实验(2个大小一样的纸团展开),下面的同学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实验结果并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能够清楚明白这些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能增大大脑表面皮层的面积,帮助我们存储大量的知识。

4、大脑分为左右大脑半球,左大脑半球负责管理右侧身体,右大脑半球负责管理左侧身体。

师:你平时是左手做事多,还是右手做事多?

生:(右手做事多,说明你左脑用得多,我们的大脑是越用越聪明的,所以平时还可以练习左手做事,使你的右脑也变得更聪明)

5、认识大脑的软硬和颜色。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小块鲜豆腐,同学们可以用手按一按它,然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谈按豆腐的感受。

师:大脑的软硬如平时我们吃的鲜豆腐,所以非常的软,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大脑,大脑的颜色是什么色的?(学生观察课本)

生:回答

师:对,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红粉色的。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脑的直观形象)

师:这是在人体活动中发号施令的脑,它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二、了解大脑的管理范围。

师:同学们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想一想你的大脑是怎样指挥你的?

生:学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大脑的管理范围)说一说,像这几种行为大脑又是怎样指挥的?

生:学生思考讨论,我们为什么把大脑称为“人体司令部”?

生:学生先讨论,再进行汇报。

师小结:大脑就像司令部一样,指挥着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下节课我们就通过几个游戏我们就会对大脑的作用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课时

一、测试大脑的记忆力和创造力

(一)记忆力测试

谈话:大脑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很多事情,下面我们来做一些有趣的测试游戏。

1、游戏1——猜数字

师:介绍游戏规则(出示幻灯)

利用10秒时间仔细观察屏幕中出现的15个数字,看谁最快发现屏幕中缺少了哪几个数字。

①学生汇报

②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又快又准确的记住这些数字?

③在你猜数字游戏时你们的大脑又是怎样指挥你的?

2、游戏2——拼图案

师介绍游戏规则和要求(出示幻灯)

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案,观察这一图案10秒钟,把图案弄乱后重新拼回原来的图案,并且图案大小和颜色不变。

师小结:我们的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记忆,如,联想记忆、编顺口溜、理解记忆等,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二)创造力测试

①七巧板

②既拼图要求,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案,并给图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③学生进行汇报并展示你拼的图形。

④为什么同学们所拼出的图形都不一样呢?

⑤学生进行汇报。

师小结:由于每位同学的大脑在存储的知识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拼出的图案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勤于用脑,否则大脑的反应就

会慢慢地变得迟钝,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了解左脑右脑的差别,并认识到保护大脑的意义。

1、投影——观察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

2、谈话,左右脑分别控制人体不同的活动,左脑控制人体右侧的活动,右脑控制人体左侧的活动,一般情况下,人的各种动作需要左右两半球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大脑两个半球分别管不同领域的工作,它们互为补充,紧密协调,共同实现了大脑的整体性功能。

师:左右脑半球各自有什么功能。

生:看书后回答。

师: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那么我们应如何保护大脑。

生: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师生共同交流,师小结。

师小结:①首先要消除相应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主要是同学们要按时休息,保证每天晚8-10个小时;②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③要加强营养膳食,保证身体所需的能量;④每天保持欢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情绪;⑤禁止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对大脑的发育都有好处。另外在任何时候,任何活动中都要保护好头部,使大脑不受伤害。

二、介绍机器人考格,总结全课。

三、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大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讨论,在运动时,我们还有哪些好方法保护大脑?

四、课外延伸

查找资料,看营养与大脑有什么关系。

2、神经

教学内容:教材57页至59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其中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2、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线路。

3、能够做不同部位,不同个体之间的神经反应速度实验并进行解释。

4、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教学重点:知道人进行各种活动时,神经的反射线路(即反射弧)

教学难点:能说出人体进行不同的活动时,神经传导的线路。

教学准备:人体神经系统挂图,两支削好的铅笔(每人),一块橡皮。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同学们,我们同桌同学之间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谁被打到手的次数多,谁被打到的次数少,每位同学实验五次。

2、讲明游戏的规则和要注意的事项。

3、开始测试。

4、学生汇报实验的结论,并讨论分析原因。

5、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后,得出实验的结论。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不相同的,反应快的人不易被打到手,反应慢的同学则被打到手的次数比较多。

6、质疑:我们大家所说的反应快慢是怎么一回事。

引导讨论:将学生已有的前知识引入到即将进行的新知识研究中来。

二、探究人体内的神经是怎样分布和传递信息的。

1、谈话引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知:人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那么外界刺激的信号是通过谁来帮助传递的?我们大脑发出的命令又是通过谁帮助传向身体各处的?

2、学生讨论、汇报。

3、提问:请大家分析一下,向大脑输送信号的神经和传递大脑发出命令的神经会不会是一种神经呢?

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不会是同一种神经,因为它们传递信号的方向不相同,传递信号的作用也不一样)

5、小结:

把信号从感官或身体的其他部分传入大脑(或神经中枢)的神经称之为传入神经,因为这种神经的作用是传递感知的,所以又称为感觉神经,把大脑发出的信号(命令)传递到肌肉等处的神经,称之为传出神经。因为这种神经传递的命令大多是分布到肌肉上去的,指挥身体的运动,所以又被称之为运动神经。

6、谈话:神经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是否均匀呢?

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7、学生实验

测测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通过实验探测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感觉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有些部位分布多,有些部位分布少。

三、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同。

1、谈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它分管人类的感觉、运动、语言、思维、记忆和情绪等功能,它是人的高级神经中枢,人类的绝大多数活动都要经过它的思考并做出判断。和脑相连的是脊髓,它位于椎管里,它和大脑共同组成了人体的神经中枢,只不过它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只能分管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

2、学生活动

同桌同学互做膝跳反射实验。(眨眼反射等)

3、讨论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①从脑发出的神经叫做脑神经,它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相关的反射活动是不经过脊髓的,如人“看到红灯停、绿灯行”,相对应的反射活动过程是这样的:(反射弧)

大脑

眼传入神经↓作出反应

(接受红、绿灯信号)(视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腿部肌肉

②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它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相关的反射活动是要经过脊髓的传递的,如人的手触摸到仙人掌后,会很快地缩回来,相对应的反射活动过程是这样的。(反射弧)

大脑

上传信号↑↓作出反应

手上感应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5.苏教版五年级认识公顷教案 篇五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安澜路小学

徐长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初步使用正数和负数,感受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3、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对认识数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数的认识。

4、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对分数和小数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有一个更广泛的认识,也可以为下一阶段学习有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负数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数,教材注重营造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1就是温度计显示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一方面,气温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信息,学生对温度计并不陌生;另一方面,在温度计上读取数据,可以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零上与零下温度,分别在0摄氏度的上方和下方,从而引出“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大于“0”。例2还借助了直观的示意图,使学生可以认识到海拔高度都是和海平面比较后的结果。同时也是为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这样的气温很适合我们生活与学习,那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呢?请看这里徐老师带来的温度计图片(出示),谁来说一下是多少?到底他们回答的对不对呢,先不作判断。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温度计吧!(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知识)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最常用的工具。我国在测量温度时,一般用℃为单位,℃读作摄氏度,(一起读一遍),西方一些国家常用“℉”作单位,“℉”读作华氏度。在温度计上,一般用左边的刻度表示摄氏度,用右边的刻度表示华氏度。在看温度计表示的

温度时,我们只看标着℃一边的刻度,温度计上的水银柱的高度指着多少,就表示这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比如这个温度计表示多少摄氏度度呢?(生回答),你是怎么读,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可以再找一个学生回答)

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将高于0℃的温度计着零上多少度,低于0℃的温度计着零下多少度。那这个温度计表示的温度,还可说成零上24℃。

二是,有时每个温度就每个温度计的刻度可能也不一样,比如这个温度计,它的每一大格表示10℃,每个大格被平均分成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表示的是2℃。)

(老师介绍时,手要指着温度计的图进行)师:你们会读了吗?我们来练习一下!(出示)

(生回答,就要问这个温度计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师:那么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再次出示图片,指名回答)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三幅图片。(出示)

师:请看,这三幅图片,分别是我国南京、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的风光,仔细观察三幅图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三亚市在我国的南方,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南京市

则在三亚市与哈尔滨市之间,三亚阳光明媚,而哈尔滨已是冰天雪地了。

2、小结。

师:是呀,我国地幅辽阔,从南向北气候差异很大,气温也相差很大。下面我们来看南京、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在同一天中的最低气温。

师:一样吗?(生:不一样!)

3、出示南京市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出示),引导: 师:你知道南京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生回答,师板书:0摄氏度――0℃)

师:一起读一遍:0摄氏度

4、出示另两个城市的温度计图片。(出示)

师:继续看,三亚市和哈尔滨市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与0℃相比,是高还是低?各是多少摄氏度?(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一会儿,过一会儿再说给同桌听听,再找同学回答。)(三亚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上20℃(板书:零上20℃),比0℃高,哈尔滨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板书:零下20℃),比0℃低。)

师:请大家再次观察这三个温度计图片(出示),想一想,看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要以什么作标准?(以0℃作标准,比0℃高的是零上温度,比0℃低的是零下温度)

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一个比0℃高,一个比0℃低,它们表示的意思怎么样呢?(正好相反)

师:像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以前呀,我们没有学过负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负数,好吗?(板书课题:认识负数)上面的例子中三亚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上20摄氏度,可以记作“+20℃”(板书:+20℃);哈尔滨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摄氏度,可以记作“-20℃”。(板书:-20℃)好,读一遍:正

二十、负二十。这叫作正号(手指正号),这叫做负号(手指负号)。

师下去迅速指几个同学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与“-20℃”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0℃”表示零上20℃,比0℃高,“-20℃”表示零下20℃,比0℃低,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一对量。)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前的谈话。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天,不同地区的气温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有的地方,同一天的早晨和中午也存在着很大的温差。请看屏幕。(出示并播放音乐)

2、出示:(录音)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这是对我国海拔最低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形象描述。在那里,9月份清晨的最低气温经常下降到0℃以下,中午的最高气温又经常上升到40℃以上,一天中忽而炎炎烈日,转而集风飘雪,令人难以琢磨。

3、师:新疆吐鲁番盆地如此奇特的气温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它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那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到底是多少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海拔高度图。(出示)

4、出示例2图片。(只有盆地低于海平面的数字、海平面的字以及一条红色的虚线。)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生: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5、介绍“海平面”。

师:(出示)同学们,表示山脉、峡谷等高度,我们通常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0米为标准,比海平面高多少米,就是海拔多少米,或者是海拔正多少米;比海平面低多少米,就是海拔负多少米。比如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就可以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板书:海拔负155米,记作“—155米”)。一起读一遍: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

师:刚才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其实在我国与尼泊尔交界处,还有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呀?珠穆朗玛峰。

6、那么,请看图片(出示),你会表示它的高度吗?自己说一说。说给同桌听一下。学生说时老师板书:海拔8844.4米,可以记作“+8844.4米”。(板书:海拔(正)8844.4米,记作“+8844.4米”)

7、师:海拔8844.4米和海拔负155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们是怎样的两个量?

(生:海拔8844.4米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米,海拔负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它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量)

四、揭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语句。

1、师:通过刚才例1和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测量温度时,一般以0℃作标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比0℃高的是零上温度,比0℃低的是零下温度;测量海拔高度时,一般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0米,作为标准,高于海平面的用海拔多少米,或者海拔正多少米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海拔负多少米表示,海拔正与海拔负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2、师:现在黑板上一共有5个数,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些数分分类,可以怎么分?(学生可以现场回答的)(学生说说,生可能说的对,可能不对,从中找出对的加以表扬。)

3、师: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这里的0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让生回答)(0是在正数与负数的中间)(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师: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铺垫几人)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吗?(电梯会有-

1、-2,表示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

5、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除0之外,都是什么数?(正数)把它们和0比较大小,结果怎么样呀?因为正数前面的“+”

可以省略不写,所以以前大家就没有看到它,是吧!

师:那这里的+20、+8844.4(手指黑板上的两个数)其实还可以直接写成(生接着说)(20、8844.4)(板书:用“()”将“+”括起来)

五、练习巩固。

1、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正数和负数这组相反意义的量,还记得正数与负数怎么读、怎么写吗?

(出示)练一练,指名读一读。然后将分类写入圏内。(师:请同学们将他们按照分类情况填写在作业纸上)

再追问:8是正数还是负数?0呢?

2、练习一第1题。

师:你们知道,(出示)正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吗?(生说)(出示)水结冰时的温度呢?(生说)齐读一下。(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可以直接出示图片,让学生去读一读,然后再问一遍,规范学生读法)然后再问10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0呢?

师:同学们,你所知道的我们这里最低气温曾经达到多少摄氏度?(生答,回答不上来,师直接说,我知道的是零下18摄氏度,应该怎么表示呢?(生回答))你能想像一下零下90摄氏度是什么景象吗?我们一起来看这张图片(出示)。请你读一读怎么样呀!(师:够冷的吧!)

3、练习一第3题。

师:同学们,正数中有整数、小数和分数,那负数中也可能包括哪些数呢?(生答)像这里的-89.2℃,就是一个负小数。你能写几个正数与负数吗,里面分别有整数、小数与分数。你们能行吗?(生回答)

师:你们写出的正数都含有“+”?(生答,师说:我们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对回答者可以说:你已经把正数和负数运用到分数与小数中来了,真不错,掌声送给他。

4、练习一第2题。

师:请看这两幅图片(出示)。读一读。师:如何表示青海湖的海拔高度?(生回答)师:如何表示死海的海拔高度?(生回答)

师:为什么青海湖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死海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高于与低于海平面)

师:你知道青海湖和死海各在什么地方,各有什么特点吗?(青海湖位于我国西部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死海位于以色列、约旦和巴基斯坦之间,由于含盐量非常高,所以人可以浮在水面而不会沉下去的,有人说,可以躺在海面上看书。)

5、练习一第4题。师:请看题目。(出示)

师:从统计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一、四季度的平均气温是用负数表示的,说明比0摄氏度低,二、四季度的平均气温是正数,说明比0摄氏度高。)

师:你能把四个季度的温度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吗,请在作业纸上画一画?(生动手画,每人一份)

学生边说,老师边展示每个季度的温度。

师:在四个季度的平均气温中,哪些比0摄氏度高?哪些比0摄氏度低?

6、继续看投影,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

烧好的鱼 10℃

70℃

-10℃

五、全课小结与“你知道吗?”

师:谁来说说今天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出示)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和的国家。据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有了“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支出的钱为负”的思想。

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他还规定筹算时“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这个记载,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

4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这种表示方法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上一篇:很火的名言句子下一篇:出库跟踪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