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住问题

2024-11-05

社区居住问题(通用10篇)

1.社区居住问题 篇一

一、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概况

按照聚焦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要求, 重点依托新城和轨道交通建设, 上海市已经先后研究推进了第一批的宝山顾村、嘉定江桥、松江泗泾、闵行浦江、浦东周康和曹路等六大配套商品房基地与嘉定云翔、青浦徐泾东站2个大型居住社区试点工作。上述8个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 其中住宅用地约12平方公里, 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 936万平方米。2010年开展了第二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选址工作, 规划选址共计23块, 建设用地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其中住宅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 预计可建住宅建筑面积约8 000万平方米, 约120万套 (其中含约20%动迁安置房) 。在大型居住社区范围内, 依据相关规划及土地建设出让情况, 确定可开发住宅用地的规模。可开发住宅用地将集约利用, 容积率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控制在1.8~2.0之间。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选址规划见图1。

二、大型居住社区交通特征分析

1. 交通出行总量高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人口密度比较大, 交通出行总量高, 单位面积的车流量、人流量均比较大。如果在规划设计上处理不当, 易出现交通拥堵。

2. 平均通勤时间长

大型居住社区通勤者的上班出发时间比市区早高峰要早, 平均通勤出行时间大于1小时。对于通勤出行时间的满意度方面, 44%的工作者对出行时间表示不满意。交通出行时间分布不平衡, 通勤出行质量亟待提高。

3. 交通出行的方向不平衡

总体表现为交通出行的方向不平衡, 尤其是临近中心城外围的大型居住社区, 工作日早晚高峰的交通流向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 特别体现在居住社区与中心城的主要联系通道上。

4. 大型居住社区的公交出行意愿较高

通过对未来社区的居住人群展开分析, 大型居住社区以保障性住房 (含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 和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为主, 小汽车的拥有率低, 表明该区域有较好的低碳交通基础, 公交出行意愿较高。如果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设施, 将有利于大型居住社区发展低碳绿色交通, 实现可持续的交通。

三、大型居住社区交通规划目标及实施策略

1. 规划目标

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晰的区域干线路网, 在社区周边形成便捷、各方式相互协调的对外交通体系;梳理区域支路系统, 实现以人为本, 打造社区内部“畅通有序、便捷安宁、舒适惬意”的道路交通环境;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 建立与人口和用地布局结构相匹配的高效便捷、安宁舒适、换乘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充分发挥快速轨道交通的运营效能, 加强道路设施对公共交通的服务, 提高公共交通方式在交通出行中的比例, 满足居民日常的交通出行需求。

2. 规划思路

路网规划中重点考虑对外出行的实际需求, 主要包括大型居住社区至中心城、新城、新市镇, 以及至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道, 跨越铁路、高速公路通道等, 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增强交通可达性;大型居住社区内部路网适当加大支路网密度, 避免形成封闭化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模式。

公交系统规划结合上海市“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交通发展战略, 落实大型居住社区的公交站点设置, 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 逐步消除公交盲区;着重解决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 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地面公交可选择性。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区内河流水系较多, 要结合周边地坪标高、地下水位、航道及水务要求, 以及节点布置方案等进行道路竖向规划。

建设合理的交通组织模式, 避免主干道引入的过境交通过多穿越居住社区, 要形成主干道—次干道—城市支路—街坊道路逐级衔接的路网模式, 可利用较高密度的支路和街坊道路组织部分单向机动车交通。

道路建设时序安排应结合大型居住社区分期开发的需要。干路系统应先于大型居住社区启动和建成, 尽快形成基本的路网框架。

3. 规划实施策略

建议大型居住社区交通规划的编制与大型居住社区控规编制同步进行, 并将规划成果纳入控规, 保障规划成果的法律效应。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形成良性互动, 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的组团功能布局的完善, 职住平衡减少跨区交通;另一方面规划路网容量也是土地开发强度的约束条件。此外, 通过道路竖向规划提前发现后续道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规划路网线位提出改善建议。因此, 通过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 使得规划的调整与完善成为可能。

四、嘉定黄渡大型居住社区交通规划

嘉定区黄渡大型居住社区位于嘉定区西部板块, 嘉定新城安亭组团东部, 西邻同济嘉定校区, 东到沈海高速 (G15) , 距离外环约10公里, 至人民广场约20公里, 区位条件良好。黄渡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范围:东至沈海高速公路 (G15) , 南至曹安公路, 西至盐铁塘, 北至沪宁铁路南侧, 用地面积3.9平方公里, 规划区人口8万。

1. 现状交通问题分析

路网布局未成体系, 内部道路现状基本都为支路状态, 通行能力较弱;规划区受高速公路、铁路限制, 区域对外联系通道较少, 北部受沪宁铁路限制, 规划区内部无南北向贯通性通道;规划区与轨道交通11号线站点距离较远, 缺乏便捷通道至轨道交通站点。

2. 交通需求分析

黄渡大型居住社区的地块划分和用地性质, 以一个街坊或路网分割的地块作为一个小区, 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94个小区。根据预测, 黄渡大型居住社区交通产生量为20.27万人次/日, 吸引量为17.46万人次/日。2020年的交通生成量为32.88万人次/日, 以通勤交通为主。

3. 规划方案

(1) 路网规划 (见图2) 。黄渡大型居住社区内部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方格网状路网, 南北向干路平均间距约660米, 东西向干路平均间距约850米, 间距低于市中心平均值。干路系统构成布局均匀的方格网状路网, 与外围衔接顺畅, 可作为承担区域交通的主要通道;支路间距300米左右, 总体来说以干路为骨架, 形成了方格网状道路网络, 布局基本合理。

(2) 道路竖向规划。规划区域内盐铁塘为7级航道, 其余河道不通航。结合自然地理条件, 该地区一般路段地面标高约为4.2米, 建议河道旁侧道路交叉口处标高适当提高至5.2米左右, 结合周边地坪标高、地下水位、航道和水务要求, 以及节点布置方案等进行道路竖向规划。调整平行于盐铁塘的杨林路道路线位, 避免杨林路距离河道过近而导致沿线交叉口因跨越河道造成控制标高过高。

(3) 公交规划。结合大型居住社区公交需求, 设有1处公交枢纽和1处公交首末站, 途经线路公交线路5条, 普通公交站点应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 站距一般控制在500~800米。主、次干路上的公交站点均沿机非分隔带设置为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支路上的公交站点以路抛式为主。

为保证出租车服务水平, 结合社区服务设施、商务办公区、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和公园等需求集中处各设置出租车候客站, 每处设置5~10个泊位;结合居住小区出入口设置出租车候客站, 每处3~5个泊位。总之, 泊位应根据公交站点的布置设置, 避免相互干扰。

(4) 慢行交通。完善慢行交通环境, 建议结合公交枢纽或站点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解决公交和轨道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图3) 。建议设置12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服务半径宜控制在500米左右, 保证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范围及居民租赁、换车的便捷。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租赁点规模宜控制在20辆以内, 以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并减少占地面积。

(5) 路网配套项目。黄渡大型居住社区对外交通出行主要方向为中心城方向, 道路建设重点为进城通道、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连接道路;其次为跨沪宁铁路通道。建议重点建设陇南路 (穿越G15沈海高速通道) 、昌吉东路 (至轨道交通的主要通道) 以及春浓路 (跨沪宁铁路通道) 3个外围配套道路项目, 满足基地建成后交通出行需求 (图4) 。

2.“四步法”教学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篇二

一、介绍自己居住村组的特色,激发规划社区居住环境的欲望

美术教师要有前瞻性,对学习内容可提前一个月甚至一学期向学生明确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课前或课上引导学生把寒暑假出国跨省出远门或走访亲友、走村串户的见闻观感与自己生活居住环境的差距,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说出想改进的地方,并把理由说出来:如泥泞路面、房屋建筑零散、公共设施缺少、臭水池塘、乱扔的垃圾、动物腐尸、玻璃碎片等,让学生联系周围生活环境感受改善环境的现实必要性,让学生有参与服务社区、规划改造社区居住环境的意识。说出自豪的地方,通过挖掘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艺术遗产、民俗文化方方面面找特色,让学生了解家乡,体验感受家乡美,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荣誉感,进而产生一种朝着更好更美的理想居住环境而努力的愿望。

二、从图片或现场感受中,探讨社区居住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原则

组织学生观看新闻或网络查询,从电影电视、专题纪录中选取一些效果明显、景色优美、设备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条件好的居民村组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或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最美乡村”现场考察感受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齐全的配套设施。挖掘别人的美,对比自己的不足,探讨社区居住环境规划的基本法则,结合教师的参与指引,大家体验归纳出共性的基本方法原则。如,第一,遵循以人为本,以建筑为主体的原则。首先要考虑居住建筑的适用、美观、采光、通风、安全,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其他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齐全的使用功能,并都应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都应与主体建筑相协调。第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与自然融合的原则。规划设计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因势利导,不要盲目破坏自然,尤其是森林、水利、古景建筑等自然与祖宗的恩赐,创新的设施应尽量与当地的大环境相融合,不宜太追求标新立异。第三,用绿化优化社区居住环境的原则。 分林木花卉及草坪绿地两大部分,林木花卉等植物配置应具有环境识别性,精品绿化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四,用景观小品点缀社区居住环境的原则。景观小品如假山、凉亭、小桥流水、健身场、休闲馆等,既满足生活需要,又满足审美需要。在布置上除符合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外,还应遵循构图的美学法则,以形成空间环境的趣味性。学生掌握了这些原则之后,便可着手尝试规划设计。

三、在对比中寻找设计灵感,解决规划设计中的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校园规划图设计”中,学习了透视、比例、线条、色彩等绘制要素,已具备了平面图、立体效果图的绘制基础。学生有了规划设计的主观想法,就要引导学生在纸上展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认清从实景图片过渡到立体图,再到平面图,引导学生突破设计绘图上的难点,反复在实景图片与平面图或立体图中认识方位坐标、实物图标:住房建筑、道路交通、铺设排水管网、垃圾中转站、路灯、公厕、绿化美化、卫生室、停车场、小桥流水、文化娱乐广场、农民培训场所等。

四、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完成规划设计图

学生在动手进行设计之初,先确认规划对象,然后有意识地对规划区域进行走访调查,弄清自然地貌、水文气象,参考当地老人、村委干部等人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进入绘图环节后,先绘出整体图,如山地、森林、水利、古建筑、农田等不改不动的设施。然后做出功能区的大体划分,采用不同线条、色彩、图案予以区分,如道路、居住区、公用场馆、休闲区、绿化带等,再到每一区域的细节设计。最后又回归整体看效果,各功能区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完美的社区环境图案。整个过程,教师适时予以点拨评价,询问指引,鼓励学生大胆调整直至完成设计图。

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区居住环境,热爱社区居住环境的情感,让学生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把美术学习融于实际应用之中,从中感受到美术学习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从而乐学美术。

3.认识居住的社区作文 篇三

认识居住的社区作文

我家对面公寓的一楼住户养了两只活泼的玛尔济斯,有时候我上学或下课时,都会看到两团白白的身影在门口跑来跑去,可爱极了。

几乎每个优美的乐声非常悦耳动人。有一次,我经过邓先生的家门口,正好被他琴声吸引并停下脚步,他就邀请我一块儿和他弹琴;

另外,巷子口右边是一家书店,是我最爱去的地方,这里除了有各式各样的文具与卡片,还有琳满目的书籍,我常常在那儿待上两、三个小时,依然流连忘返;而书店的隔壁是紧邻一家超市,每逢推出集点兑换商品的活动,哥哥们总是会帮我收集可爱的公仔!

4.社区居住问题 篇四

为进一步做好本社区防火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外来居住者的防火安全意识,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按照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全体社区居民外来居住者应共同遵守如下公约:

一、遵守国家的消防法规、法令,提高消防法制观念,积极支持、服从社区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家家防火,户户平安。

二、安全用电。电线、电器设备应由专业电工安装,不私拉乱接电线,不用劣质插座人电线,不超负荷用电,老化电线要及时更换,不用铜丝做保险丝,使用热得快等级电热工具要当心,人离断电源的。

三、安全用火。炉灶放置要远离编织塑料布等级易燃可燃物,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即灭; 出租房中煤气灶与床铺同一间的尽可能用砖墙(防火板)隔离开。

四、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学一点消防知识,多一份安全保障,要会使用灭火器、牢记遇火险生命第一。

五、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出租房房东、承租人对私拉乱接、老化等级电气隐患要及时改造;房东应对出租房内的防火安全进行每月检查,承

租珍要严格遵守用火用电规定。

六、人人爱护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宣传物品等公共安全设备、设施,发现擅自拆卸和挪用等,及时制止并报告。

七、为保证消防应急车辆随时进出,不准在社区道上堆物占道、乱停车辆。

八、燃放烟花爆竹选择安全地点,教育小孩不要玩火。

5.社区居住问题 篇五

1.养老社区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当下有的养老社区的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别:一类是在很多地方都可见的普通的养老社区的形式,这种社区主要就是为老年人提供住宿养老的地方。一类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养老的综合性养老社区,这类社区包含的娱乐项目很多,更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还有一类是结合旅游、养生地产开发建设的度假型养老社区。每个类型的养老社区均有其鲜明的特点。

2.我国现存的三种养老模式分析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会服务等三种主要的形式。由于我国有养老的传统,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的责任。因此,“家庭养老”是我国社会目前和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的养老方式。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大多重视家庭的价值,眷恋传统的家庭居住模式,对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里关系有深厚的情感,不愿意轻易放弃原有的生活规律,使得“家庭养老”成为我国老年人的普遍选择。 社会养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人口流动、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人口流动化”等社会现象,已普遍造成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及养老功能的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此外,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也在发生改变,社会养老方式则应运而生。与家庭养老相比较,“社会养老” 模式可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养老形式逐步向社会化转化,将是我国未来养老形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家庭养老+社会服务这种养老模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化的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它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这种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亲情和社会交往,又能享受到社会化全面的服务,同时又缓解了子女在照顾老人与紧张工作之间的矛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目前这种家庭养老+社会服务的养老模式正在全社会大力推广。

3.选址及环境

养老社区用地总面积以4 - 5公顷为宜,不宜过大。应尽量接近现有的城镇各种配套设施,如医疗急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百货超市、管理设施等,并有便利的步行道路交通直达这些设施位置。由于健康老人的活动半径最大一般为450 - 500米左右,因此,在此范围内能解决以上功能配套设计是比较理想的。养老社区对声环境、视觉环境、绿化环境等有高于一般居住区的要求。从声环境的角度,要尽量远离城市主干道、高速交通和铁路、轻轨交通系统。同时,远离有噪音污染的各类娱乐场所。视觉环境则要保证视线的通达性, 建筑单体、道路交通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

4.现阶段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

目前我国老年人居住的建筑有楼房,平房等等。在一些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居住的楼房大多是比较老旧的。周围的环境也有些嘈杂,不利于老年人的生活娱乐。 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居住的是以前的旧平房之类的建筑。这类房子的前面应该会有菜园,可以供老年人养花种菜,增加生活的乐趣。但是这些地区交通不是很发达,使得就医,逛街不易。并且社会养老住宅不仅数量少,而且模式单一。不同的养老模式决定了老年居住建筑有其相应的类型,依据现有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特点,老年居住建筑主要包括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两种类型,分别对应家庭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模式。而个人、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养老模式主要通过老年住宅组团的社区服务设施来实现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的兼顾,如老年公寓就是其具代表性的老年居住建筑模式之一。

5.适合于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建筑模式分析

鉴于上述对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老年居住建筑不仅数量少,而且模式单一,难以满足老年家庭的养老所需,在我国的经济现状、城市家庭赡养结构、人口流动、传统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必须发展多元化的老年居住建筑形式,以满足不同老年家庭的养老所需。

6.老年居住建筑形式分类

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上来说,有的选择和子女同住,有的希望和子女比邻而居,独居和空巢家庭的老年人会选择社会养老等形式。因此,老年居住建筑的模式应该从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出发,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习俗的前提下,从我国老年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住宅形式,各种老年居住建筑模式的类型。家庭养老型,两代居模式所谓“两代居” 住宅,是指两代核心家庭既同住在一起又能各自独立生活的住宅,在这种住宅里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生活起居空间和设施,有合有分、自成体系。“两代居”住宅符合我国敬老养老的民族传统,发挥家庭养老作用。设计上采取老少两代在生活上适度分离,既合居又相对独立。从户型上可考虑以下几种模式:(1)完全共居型,老人应设立独立的卧室和卫生间,其他房间共用。 此种模式,老人与子女共居程度较高;(2)半共居型,设立总户门,两户共用一个厨房、餐厅等公共空间,分设卫生间、客厅、卧室,老人与子女空间独立,老人有一定的独立性;(3)半邻居型,设立共同总户门,其他空间独立。老年家庭结构的类型直接影响到老年养老模式的选择,常见的家庭结构分类是按家庭的代际和亲属关系来划分的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家庭以“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核心家庭模式为主,根据家庭分类的一般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老年家庭的代际、人口数量和赡养结构,把老年家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所对应的养老方式

7.结语

传统的家庭养老弱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子女单独或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生活。 家庭养老困难必然导致老年人对社会福利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家庭养老的弱化和社会养老力量的有限,迫使养老模式向多元化、社区化发展,因此养老住建筑模式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基于这一特殊国情,我国的老年居住建筑设计必须强调多种模式共存的设计理念。建筑与环境应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的特点,为更好地为老人提供高质量和有意义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作为老人的主要生活地点所在,应该承担极为重要的责任。既让老人享有身心健康和社会尊严,同时又保证生活欢乐和实现价值,旧式住宅和敬老院等已不能满足老人要求。对新型的养老居住环境必须既满足老人对于家庭生活的依恋和热爱, 同时又能保证老人的自尊与独立。

参考文献

[1]蔡定涛,唐国安.对我国城市老年居住建筑设计探讨[J].中外建筑.2009,(1):118~121.

[2]高丕基.我国老年住宅发展模式探讨[C].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4~5.

6.居住空间的形态问题与发展对策 篇六

[关键词] 住区形态 街道的渗透性 等量空间 社区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宅区的布局及其建筑的主要形式。同时,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城市的诸多功能主要是为城市居民而设置的。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城市住宅建设使城市格局与居住形态发生巨变。但新建居住区普遍存在行列式建筑布局单调呆板,天际轮廓线平乏;城市道路网被住区割断,内向型封闭空间处理,使沿街空间变得冷漠;小区占地太大,出入口太少,与城市交通联系困难,居民出行不畅等问题。目前,国内普遍通行的封闭式住区模式不仅得到广大住户认可,也成为业界评定住区规划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这种封闭模式造成城市空间结构的不连续性,将富有活力的街道生活逐步驱出城市公共空间,与建设和谐街区及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城市社区不相吻合。

1、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及存在的问题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以功能分区、等级化道路布局、人车分流为基本形态特征,这一理念使街区巨大、路网稀疏、道路宽阔的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我们多数城市新建区和改建区城市空间的重要特征。现代居住区空间规划理论根据居民交往和行政管理的层级,形成居住空间有组织的层次结构,即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三级结构;受佩里的“邻里单位”等规划理论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一般根据城市规划的路网结构划定,住区与城市道路紧邻或与其围合而成,不为城市道路所穿越。对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布局有较大影响还有舒曼的“可防卫空间”理论,即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以及住区空间的“归属感”。这种渐变的空间划分,也成为我国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实践证明,上述理论的应用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居住区被条块划分,各级公共空间和绿地缺乏有机联系;二是组团与组团之间的空间及道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三是传统上作为人们聚集、活动、交往的公共空间,即街道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四是居住区缺乏传统院落所具有的可识别性与归属感。

2、现状问题思考与分析

2.1城市空间碎片化

当前,封闭式住区建设模式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几乎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建设的唯一模式。这些封闭社区与原有城市中的街坊、单位院落夹杂在一起,使城市空间结构陷入高度碎片化状态。近年来,社区规模越来越大,从十几、几十公顷到上百公顷,其中往往没有一条城市道路,大规模社区正在引发明显和严重的交通问题,主要有:

(1)居民出行不便,一些该有的城市支路被阻断或被划入住区成为“独家”的内部道路,城市道路系统被根本上打乱,造成城市生活血脉不畅,局部地段交通严重堵塞,也影响了居住区本身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2)除了出入交通外,居民平时的许多活动包括商业、休闲、餐饮、交通等都是通过街道来完成的。但居住区边界封闭后,周边城市道路的功能主要作为交通用途,使城市街道的原本活力丧失;在一些城区中,城市道路在两侧楼栋挟持下,住区周边街道完全成为冷漠的“交通沟”,城市景观单调,环境质量也很差。

(3)大部分采用封闭式住区的开发建设者,往往在住区内部不惜重金大做环境绿化建设的“文章”。但这种绿化对改进提高城市环境的作用及功效,还值得研究。目前,城市规划部门往往注重单一的绿化率指标,尽管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住区绿化做了大量的文字说明和图式说明,但这些分散在一个个独立住区内的绿地没有纳入全市范围内的专项规划,无法在形成城市景观和生态走廊方面发挥整体作用。

2.2街道功能丧失

人们向城市的迁徙和愿意在城市居住,主要是因为安全需求以及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传统城市的街道虽然狭窄、简陋,却能四通八达,彼此构成细密的网络,近路和捷径随处可见,社区和公共空间由此相渗透,构成了无缝连接的整体。由于相互渗透的物质形态的街道空间格局与有活力且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具有高度可渗透性的城市街道网络对于居民而言,常常就意味着在生活中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趣味。因此,城市核心区街道交叉口的数目,反映着城市生活的魅力与活力。而现代城市的封闭社区无疑使传统城市街道的综合功能及街道网络的可渗透性基本丧失。

2.3住区空间均质化

对于居住区条型建筑和等间距组群问题,彼德—法勒在《1920—1990年住宅的发展线索》一书中指出:功能分区原则和为每家创造同样理想的居住环境的原则,导致传统城市街区或住宅的瓦解,转为采用开放性条型住宅。在容积率、绿化率和日照间距三者关系下,由于开发商对条型建筑的依赖、对建筑间距的吝啬以及居民对人、车分流及朝向均好性的追求等,使现代住区很难产生院落式住宅或街区的围合感,当体量、长度相似而方向相同时,空间形态更加单调,等间距组群形成等量的封闭空间,给人均匀、同质、乏味的空间感受,在没有“行进感、序列感”和明显的空间特性变化中,人们常常会迷失方向或缺乏认同感。

从发展看,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连续性会逐渐发生变化。一是现代小区的封闭形式使居住区与城市分离,空间系统没有“通过性”,这是造成城市空间缺乏传统街道魅力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封闭小区可能会逐渐与城市联成一体,小区内的道路绿地、广场会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二是无论是欧洲街区型住宅、美国郊区住宅还是中国的院落、胡同,都体现了空间私密“二级化”的特征,即以道路交通空间作为公共环境的核心和以住宅及小花园形成更私密的空间形态,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街道、广场到达自己的家门口或门前绿地,进入“房前屋后”的半私密性空间,逐渐由公共到私密。

2.4规划体质滞后于发展需求

从西方国家经验看,无论是美国的新城市主义,还是英国的城市乡村运动,在城市开发中都强调渗透性的街区布局。以鼓励社区内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确保城市活力。英国埃塞克斯市在其城市设计导则中对于可渗透性的街道做了如下规定:“行人和自行车者在整个城市的任何地方,无论是局部地段还是更大的范围,都应该获得尽可能多的穿行自由…可渗透的布置为行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路线、更多的视觉乐趣,更有利于行人活动和街道的安全。”如果街道上有更多的行人,就会增减人们的社交机会,为了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应该安排好基于小型居住街区的形态多样的道路格网。

但在以效率为核心目标的城市规划体制下,街道空间的活力与街道网络的可渗透性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注。基于汽车交通需要划分的城市街道网络通常在300—400米之间,在此街区内的道路设置,一般被认为是开发商的事而与城市公益无关。甚至规划部门也会提出明确要求,限制居住区向城市干道的开口,为超大街区或封闭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对于城市住区开发的管理重点,仍然过于关注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日照间距、配套与公共设施等具体的指标,而对于住区居民交往模式、社区公共空间建筑模式,社区管理制度等仍缺乏考虑,也没有站在整个城市的高度考虑住区开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而开发商关注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建筑布局、户型安排、环境配置等,而很少关注城市利益。由于大多数开发商不会主动从城市整体利益发展出发,去权衡项目开发的相关问题,城市规划部门的积极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设计制度,将城市设计的聚焦点从大型公共空间建设转向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限制开发商的权利及封闭住区的模式,积极干预城市生活性街道的建设,形成可渗透的城市街道空间体系,这对于构建有活力的城市社区,建设发达的城市公共空间文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问题与对策

3.1确定可认知的住区规模

依照西方的邻里单位模式,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一般根据城市规划的网络结构划定,住区不为城市道路所穿越,与城市道路紧邻或由其围合而成。我国城市规划的网络密度普遍偏稀,道路间距一般在400米左右,由此形成的居住小区用地规模通常为十几公顷。即使随着户均住房面积的增大,人口规模减小,大多数小区的人口规模仍达到5000—8000户,或15000—24000人左右,相当于传统街坊里院的10倍以上,显然远远超出了具有理想的认同感或归属感的空间尺度。

生理学家研究,当距离超过130—140米时,人将无法分辨对方的轮廓、衣着等,这对邻里空间的设计应有重要参考意义。依照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我国目前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普遍偏大。进一步缩小居住区规模,使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由汽车交通需求向人体活动和尺度回归,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更符合人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增加居民彼此认知和交往。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应将我国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控制在4hm²以内,或不超过150米的空间范围,而小区的人口规模相应控制在600—1000户,或2000—3000人左右。

3.2确立合理的住区开发模式

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组织,应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指导下区分明确、等级清晰的居住小区规模,逐渐向多层次、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城市干道所划分的同一地块,应容纳几个小规模的街坊或社区,幼儿园,小学校与较大的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应按其性质、规模及服务范围在城市干道所围合的地段内安排,与小型住区连接的主要道路紧邻布置,以供若干小型住区共同使用。这样,居住小区变成比较单纯意义上的居住单位,住区间的连接道路可建成步行或近人尺度、人车混流的“城市生活次街”沿街插入办公、商业、小型产业、服务、文教、体育、休闲等多种城市职能空间,吸引附近居住人群的参与、聚集,形成交往、购物、办公、休息、餐饮、观赏、儿童游戏等多种社会活动有机混合的公共空间场所。同时,应在城市用地的整体规划中预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某些城市功能空间的自发形成或调整,促进规划设计的城市空间与自发形成的城市肌理的有机结合或“共生”。

4、结语

住区是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建筑功能和空间形态缺失,在对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生活与构架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促进并保持城市与住区的和谐健康发展出发,要根本扭转那种背离或脱离城市空间、创造孤岛式“花园小区”的建设模式,要以城市空间为基本载体,全面强化住区与城市的联系,实现城市居住与其它功能的互补,加强人际交往,激发城市活力。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住区与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然,任何一种固定的规划理论和方法都难以概括、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日益多样化的居住需求。要根本实现现代城市住区与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决策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需要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以及市民和开发商的观念更新,需要市场背景下的政府相关部门与建设开发者的密切合作与积极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为住区功能与形态的多样性,为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全面提升,为城市活力的增强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更加美好,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富臣著,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

[3] 缪扑著,封闭小区的问题与对策,时代建筑2004(5)

{4} 谭源著,城市本质的回归,城市问题2005(5)

7.社区居住问题 篇七

充分就业特色工作汇报

2011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方洪的指导下,利民社区开展充分就业工作,加强和创新了社会管理,实施了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怡和新城C区为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1178户,共计4174人,劳动力1575人、就业1536人,就业率达97.5%。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明确职责,细致分工

我们把社区人力资源入户调查作为充分就业的工作重点,为详细掌握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情况,社区将18名工作人员进行分组,书记、主任作为总负责人、三位小区劳动保障专职人员作为组长,把工作人员分到每栋每单元每户进行C1区、C2区、C3区的入户摸底调查。在摸底过程中,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

二、高度重视,街办督查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方洪带领张继红、万顺富、周洪龙、肖文斌等新市民服务中心同志,每周到社区进行抽样督查。肖文斌为C区抽样督查员,调查社区分组工作人员是否对未就业人员进行了就业服务,是否确实了解了失业人员的最新动态等情况。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逐一对未就业人员进行电话联系,登门询问,还对情况不实的未就业人员进行登记。同时要求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对情况不是很清楚的未就业人员,进行再次的走访调查,做到基本情况准确无误。

三、实名收集,定向服务

根据入户调查的实际情况,怡和新城C区有未就业人员282人,其中C1区155人,C2区55人,C3区72人,和不同的个体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对未就业人员量身定做培训、就业指导。通过开展劳动就业个性化服务、订单式就业服务、推荐式就业服务,在街道和新市民服务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使未就业人员技

能水平得到了提升,就业培训质量得到了提高,从而使社区实现了充分就业。

四、试点工作,卓见成效

8.社区居住问题 篇八

都昌县司法局跨省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无缝对接

近日,都昌县司法局为社区矫正人员曹某成功办理了跨省变更居住地手续,由居住地执行社区矫正刑罚。这是我县首例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管理。

社区矫正人员曹某系辽阳市白塔区文城尚品小区人,2012年6月8日因受贿罪,于2013年4月28日经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都昌县司法局在知悉曹某由于工作需要,长期居住在都昌县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后,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与辽阳市白塔区二大队多次协商,2013年5月30日都昌县司法局将辽阳市白塔区二大队寄发的曹某变更居住地征求意见函进行了回复,同意曹某居住地变更,并办理了曹某居住地变更相关手续。(都昌县司法局石圣斌)

9.社区居住问题 篇九

1.1规划范围

佘山北社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北部、青浦区的南部,地跨2个行政区域,其规划范围西起通波塘、东至嘉松公路、北至淀浦河、南至泗陈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703.02 hm2。基地规划居住总人口12.5万人。

1.2地区规划

社区功能定位:以佘山地区特有的山水生态环境为特色,以满足市民居住为主导功能,辅以配套佘山风景旅游度假区,集服务、就业、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社区。社区共划分为5片区,即1个公建片区和4个居住片区。公建片区以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主;4个居住片区中东南片区以经济适用房为主,西南片区以农民动迁房为主,东北片区以动迁安置房为主,西北片区以普通商品房为主。

1.3用地及区域排水现状

1)现状用地。

规划基地内目前以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只有少量用地进行过开发建设。其中位于东北角的高档住宅区——龙湖艳澜山正在开发建设,占地面积约16.12 hm2。位于嘉松南路和泗陈公路路口的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为商业服务业用地,占地约14.65 hm2。其他用地以农业用地为主。

2)现状排水设施。

规划范围内,泗陈公路下现状已敷设有1根ϕ600~ϕ1 000 mm的污水管道。污水管道沿泗陈公路由西向东敷设,经已建污水泵站提升后向东至已建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佘山北社区松江区域内的污水隶属于泗陈公路干管的服务范围。

嘉松公路下现状已敷设有1根ϕ400~ϕ800 mm的污水管道。污水管道沿嘉松公路由南向北敷设,经泵站提升后最终接至已建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厂。佘山北社区青浦区域内的污水隶属于嘉松公路干管的服务范围。

2污水排水规划

2.1污水排水标准

根据《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同时参考《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2020年)》,确定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为144 L/(p·d),其他用地污水量标准为25.2~75.5 m3/(hm2·d)。地下水渗入量按平均污水量的10%计。

2.2污水量的预测

根据各项用地面积及用地污水量标准,分类计算污水量,至2020年基地规划污水量约为3.10万m3/d。

根据《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供水系统专业规划》,对计算所得的污水量进行复核:至2020年基地规划用水量约为4.93万m3/d(包含管网漏损量及未预见水量10%),日差系数取1.3,污水量排放标准按相应日均用水量的90%计,地下水渗入量按平均污水量的10%计,经计算污水量为3.10 m3/d。故佘山北社区2020年远期污水量为3.10万m3/d。

2.3佘山北社区污水排水规划方案

1)管网设计。

区域内污水排水片区划分以中心河、沉塔泾、嵩塘—三泾河、南横河为界,分为5个污水收集片区。

嵩塘—三泾河以东区域的污水,纳入嘉松公路已建污水干管。嵩塘—三泾河以西区域的污水,纳入泗陈公路已建污水干管。其中,南横河以南区域的污水,就近接入泗陈公路已建ϕ1 000 mm污水干管,南横河以北区域的污水经规划拟建的污水泵站提升后,沿沉塔路向南接入泗陈公路已建ϕ1 000 mm污水干管。

规划设计污水管道管径ϕ300~ϕ1 000 mm。

2)泵站设计。

嵩塘河以西区域的污水(松江区域内)均考虑接入泗陈公路已建ϕ1 000 mm污水干管内,规划拟建1座污水泵站。

泵站位置的选址既能满足区域污水排放的需要,又能保证经污水泵站提升后的污水能以重力流的形式与现状泗陈公路下已建ϕ1 000 mm污水干管水面平接。

经方案比较,拟在强业路以北、沉塔路以西设1座污水泵站,设计规模为2.15万m3/d,其服务面积约455 hm2。

3规划中关键问题

社区内规划污水排水的走向、管径、埋深应考虑与外围现有管网的衔接,因其外围的污水总管及污水厂都已实施运行,在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其出路是否影响到整个系统即松江区污水排水系统和青浦区污水排水系统。

3.1污水排水规划分区原则

最初佘山北社区的供水规划及污水排水规划均以社区为研究单位,污水排水系统考虑统一收集、统一排入泗陈公路下已建污水管道。后经确认污水排水系统以区级行政线为界:即以嵩塘河为界,以东区域的污水纳入青浦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以西区域的污水纳入松江区西部污水处理厂。

3.2现有污水量平衡

佘山北社区地跨2个行政区域,污水分别接入泗陈公路及嘉松公路已建污水管道。规划中,需复核已建管道是否有余量接纳佘山北社区产生的污水量。

经计算,嵩塘河以西(属于松江区)规划污水量为2.94万m3/d,管道设计流量为495 L/s。嵩塘河以东(属于青浦区)规划污水量为0.16万m3/d,管道设计流量为36.5 L/s。

1)松江区区域内泗陈公路下已建ϕ1 000mm污水管道实际运行的污水量为108.3 L/s,根据规范现状管道管材及管道坡度,该段管道设计流量约673.32 L/s。隶属于泗陈公路污水干管服务范围的松江泗泾配套商品房基地拓展区的污水管道已施工完毕将交付使用,该区域产生的污水量为8 000 m3/d,管道设计流量为150 L/s。

由此可知,泗陈公路污水干管余量约为415.02 L/s,无法满足佘山北社区松江区域内规划产生的污水量。考虑到佘山北社区是分期建设,根据建设步伐,近几年不会产生达到规划污水量的污水,因此污水排水规划分近远期设计。近期考虑至2015年,规划污水量按远期的40%计,约1.20万m3/d,管道设计流量为217 L/s,近期社区内的污水最终接入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

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能力为7万m3/d,按规划扩建后为14.7万m3/d。远期因其服务范围内的用地性质变化,规划污水量将14.7万m3/d,而东北部污水处理厂已无扩建的用地。远期规划,嘉松公路以西区域的污水将输送至松江区西部污水处理厂。西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西北至松江青浦区界,东至洞泾港—张家浜—沈泾塘—秀春塘—横潦泾,南到黄浦江,服务面积约226.4 km2。该厂现状处理规模5万m3/d,2020年总规模为20 m3/d。计划于近期扩建10万m3/d,预计2013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2)青浦区区域内佘山北社区产生的污水接入嘉松公路下已建ϕ400~ϕ600mm的污水收集管。根据相关规划可知,嘉松公路下已建污水管道的污水量已包括了该部分污水量,因此污水出路畅通。

3.3现有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容量的复核

污水量平衡后,需对下游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的容量进行复核。

1)青浦区区域内嵩塘河以东规划污水量为0.16万m3/d,新增污水量相对较少,此外青浦区第4轮环保行动计划已包括了该部分污水量的纳管,故嘉松公路下游的污水总管、污水泵站及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厂均能满足新增污水量的输送要求。

2)松江区区域内嵩塘河以西规划污水量为2.94万m3/d。如上述,近期至2015年,污水量为1.20万m3/d,泗陈公路污水干管能满足近期的污水量。然而至2020年,远期污水量为2.94万m3/d,ϕ1 000 mm污水管道及下游接至松江区东北部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污水泵站EN-A1、EN-A2及EN-A3的容量均无法满足,故需另排管道以解决佘山北社区远期污水的出路问题。

如前所述,扩建后的松江区东北部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亦无法满足原有服务范围内污水量的要求。因本规划属于嘉松公路西侧,规划远期属于松江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故待其建成运行后,佘山北社区的污水应按规划接入西部污水厂内处理。设计按近远期实施的方案,与总体规划相协调。

3.4外围市政配套工程

2013年松江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完工后,佘山北社区的污水若接入西部污水处理厂,需新排1根污水干管,以解决佘山北社区远期污水出路问题,该管道还需同时考虑沿线接入的污水量。

管径为ϕ1 000~ϕ1 350 mm,长度17.8 km,沿途需增设3座污水泵站。

3.5新理念在规划中的设想

1)初期雨水治理。

佘山北社区内雨水采用城市圩区排水模式,雨水经管道收集后自流就近排入河道。根据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成果,由于雨水径流尤其是初期雨水径流因夹带地面沉积物以及污染物的影响,雨水管道中污染物浓度较高,甚至与污水相当。如果初期雨水经自流模式排入河道并扩散到整个断面,河道水质就会受到影响,水环境就会受到污染。

目前,针对初期雨水的治理控制措施还应注意源头污染控制与汇流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以源头污染控制为重点,但控源往往牵扯到汇水表面的治理,成本较高,所以在控源的同时,还应采取一定的汇流控制措施和末端雨水净化治理措施[1]。

设置带截污功能(截污挂篮)的雨水收集口,以缓冲水流和拦截更小的污垢颗粒;或是设置水质型雨水口(沉淀或油类分离器),在雨水进入排水管道前,用来去除地表径流中的沉积物和油类[2]。

经过初步过滤后,可结合区域开发在绿化带中建调蓄池,也可结合水域的景观设计要求,设置生态型雨水排放口以增强水体的生物净化功能,并减轻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同时,考虑调蓄池中初期雨水经溢流接入污水管网,故在今后规划中污水量的组成中,初期雨水截流量可予以考虑。

2)污水再生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在新形势新技术时代的背景下,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新技术指导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考虑污水的再生利用,可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后再进行深度处理得以实现。

4结语

今后在各项专业规划中应本着可持续发展、具有远瞻性及环保节能的原则设计,尽可能避免规划滞后给区域开发带来影响。排水管网设计宜以行政区为界,研究其出路问题。复核现有排水设施,并在需要的前提下,研究其外配套工程的内容。在新技术时代的背景下,能结合当下关心的河道整治及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提出对初期雨水治理及污水的再生利用等规划要素,并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技术设计研究所.上海市中心城雨天溢流污染防治配套措施研究[R].上海,2007.

10.居住区水景空间存在哪些问题? 篇十

1尺度不当使活动体验质量下降

同一活动在不同环境中发生给人的体验不同,如划船,在城市河流、公园湖泊、山区河流中划船,给人体验完全不同,一个游憩地应能满足多种体验,在这些体验中,生理和心理体验占的份额很大。户外体验质量与游憩空间密切相关,任何活动都需要使用空间,空间面积多大,什么性质的空间取决于活动的特征,另一方面,同样大小的空间,其背景不同,在里面活动的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这说明活动空间的外围环境对使用者的体验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外围空间即影子空间〔penumbra of space),这种空间需求随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活动体验评价中有重要作用。

现今居住区的建设多为一次性规划,在短期内分期实施,居住区建筑风格相对同一。由于从设计到建设的时间紧迫,在居住区水景空间的设计上,往往没有太仔细的推敲。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尺度过大,且没有人活动的水景空间。

2不适当的建设

正确认识居住区水景空间,是做好设计工作的前提,对居住区水景空间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美学角度的“风景如画”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关键是要重视居住区水景空间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因此,一个好的居住区水景空间是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它是居住区中理想的生态带,

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目前一些居住区的水岸设计,仅侧重于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排污等。将滨水区的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居住区公共空间来看待,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景观设计多采取传统的工程措施,即截湾取直,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此举确能立竿见影,使水岸看上去显得很“整洁”、“干净”,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而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典型的“U”字形硬质岸线结构,完全改变了一个动态的自然景观系统。使水景空间这个居住区中最具生态价值的环境失去了活力,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渠道。 设计者必须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已有环境中这份宝贵的资源,从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系统出发,来进行滨水区的景观规划,把居民们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把居住区的其它空间与滨水区联系起来,使滨水景观真正成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真正意义的居住区水景空间。

3与居住区特有的文化气息相背离

上一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下一篇:海燕集体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