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平台建设

2024-10-06

教学平台建设(共8篇)

1.教学平台建设 篇一

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材料

夯实劳动保障基础,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为有效破解劳动保障工作发展难题,进一步提高我县劳动保障服务质量与水平,我们就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2003年,我县开始组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经过几年的运作,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县10个乡镇、金坪华侨农场和工业园区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建所率达100%,配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23名。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器材,各乡镇在人员、经费、场地、制度等方面想方设法进行落实,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水边镇、马埠镇、巴邱镇平台建设比较规范,起点比较高。83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83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县、乡(镇)、社区、村四级劳动保障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建成,基层劳动保障事务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工作业绩已经走在全市的前列,这和各乡镇的大力支持、各劳动保障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存在问题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险政策未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些乡镇、部门对劳动保障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块块、部门利益为重,缺乏支持配合意识;部分企业对劳动保障工作仍然存在模糊认识甚至错误思想,在政策理解上出现偏差,劳动保障有关业务工作配合支持不到位。有些乡镇在保障所办公场地、建设配套经费、人员

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材料

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使命,有相当部分干部职工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思想意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不能适应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作风散漫,得过且过,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意识仍较广泛的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存在工作热情不够高、工作效率不高、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三不高”现象,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劳动保障服务所干部“在其位不谋其事”,工作作风极其漂浮,县里布臵工作任务臵之脑后,根本不下去做工作,造成下面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对县里的有关精神全然不知,拖了县“两个合同、三个台帐”工作后腿;一些干部职工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对群众的咨询解答不够清楚,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堪忧;新上岗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情况不清,对开展工作的政策、措施等不能够熟练应用。

三、对策建议

当前劳动保障部门迫切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转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方式,实现重心下移,将工作面延伸到基层,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劳动保障服务。特别是目前“两个合同、三个台帐”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党的十七大对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县劳动保障服务水平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使劲着力: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完善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材料

保障服务工作平台,方便新县城居民办理有关业务。水边镇、马埠镇、巴邱镇要加快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步伐,力争明年上半年内建成三个实施一流、服务规范、高起点、高标准的精品亮点工程。进一步明确乡镇(园区)劳动保障服务所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工作职能,加强规范管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始终,全面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鉴定申报、档案管理、劳务派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社会保险接续等“一站式”服务,为城乡劳动力就业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按照边建设边运转的原则,促使农村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农村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组织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协助做好社会保险参保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及劳动合同签订与纠纷调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方面切实履行职能,尽快发挥作用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快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村级劳动保障平台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全覆盖,切实将劳动保障各项服务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4、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抓好经常性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的同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种业务培训和资格考核,不定期对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及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水平,实现所有工作人员100%持证上岗。建议对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干部职工进行重新考核认定,全员强制性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取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类(如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保障协理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指导人员等)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由县政府下文予以认可。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的能动性、艺术性和协调性,当劳动保障本职工作与乡镇的中心工作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弹钢琴”,积极汇报工作,善于沟通,争取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

2.教学平台建设 篇二

一、国内建设项目审计发展概况

我国“建设项目审计”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浅入深”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 我国开始有“基本建设投资审计”, 也称“基建审计”, 其审计重点是建设单位财务收支审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将“基本建设投资审计”拓展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其中建设项目审计占绝大部分比重, 就目前我国三大主体审计的审计业务中, 建设项目审计耗时最长、内容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先后修订了《审计法》, 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 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态势在我国具有以下特点: (1) 审计目标从关注合规性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 审计内容从财务审计延伸到了勘察设计审计、招标投标审计、概预算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等多个方面; (3) 审计重点从建设单位财务收支审计转向工程质量审计和绩效审计; (4) 审计技术方法从传统手工审计转向信息系统审计; (5) 审计方式从事后审计转向全过程跟踪审计。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及信息技术理论的深入发展, 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工程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人才需求将会急剧递增。但目前我们开设的《建设项目审计》课程, 一是没有实验课, 教师只能在课堂上“纸上谈兵”, 学生很难想象以一个建筑物为审计对象, 如何实施审计程序;二是仅靠每周2课时、一学期的32学时, 根本解决不了大量的识图和工程量计算等问题, 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和公式上, 课程考试结束所存的记忆为零。如果建立一个系统, 能够解决图纸与工程量计算的自动化问题, 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工程的瓶颈就可以突破, 学生“难学、难懂、难应用”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而审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审计”实验模块的建设, 恰恰就期望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建树, 并能转化为审计生产力。

二、建设项目审计专业的应用前景

受建设项目审计独有的技术经济性特点之影响, 从事建设项目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热盼其审计过程能够从传统手工方式转向自动化, 就内部条件而言, 我校的会计实验室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计算机会计模块, 审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审计之星”教学软件, 已经建成了一个集手工模拟和计算机辅助模拟的“双模块”审计实验平台, 建立建设项目审计方向的实验平台, 有大量的背景资料可以充分利用, 实验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 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外部条件来看, 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助于这一期望目标的实现, 首先, 审计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建立了诸多审计信息系统, 比如当前较为成熟的“金审工程”的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其次, 建设项目审计部分内容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再其次,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工程发展十分之迅速。毫无疑问, 这些条件为发展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设计思路

建设项目审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审计, 遵循“先计划后建设、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的原则, 对建设项目开工前期准备阶段—在建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基本建设程序开展审计。因此, 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的建设可以按如下思路展开:

1. 模拟工程图纸设计环境。

学习建设项目审计, 必须要掌握工程识图知识, 因为它是工程造价审计的基础。通过审计信息工程实验室, 应用CAD绘图技术, 熟悉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应用三维动画设计, 反映制图的基本流程;建立局部网络, 链接主要的设计院, 逼真地映像工程图纸实体, 感受设计环境, 以达到完整识图的目的。当前, 我校开设有《建筑工程识图》课程, 但困扰建筑工程识图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少实务训练环境, 一本教材加一只粉笔, 外加幻灯片, 都是“纸上谈兵”, 空洞、低效率;而实践中, 设计单位早已放弃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 电脑绘图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如果不通过信息工程系统改善教学环境, 已经无法满足建设项目审计实践的要求。

2. 模拟建设工地环境。

了解工程材料知识、工程构造知识、工程施工知识和项目建设管理知识是提高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 在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室时, 可以利用录像资料及计算机合成技术等立体地反映建设项目从开工前准备阶段到正式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的建设活动, 把建筑材料和工程构造引入实验室, 并随施工进度动态地反映现场平面布置、阶段验收、项目管理等综合知识,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 降低审计风险。解决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尽力通过参观工地这种方式努力缩短项目建设实物与空洞想象之间的距离, 特别突出的问题是参观工地难以做到跟踪进行, 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此外, 参观工地还受许多条件的制约, 比如:安全性保证、时间保证、交通条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配合等, 这导致教师一般不愿意采用这个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3. 研究与开发工程量计算软件,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造价计算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特点是计算过程烦琐, 手工计算很难保证其准确性, 如何引入信息技术在输入图纸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直接生成工程量, 是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建设的重点。通过研究与开发, 把图纸与造价确定链接起来, 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努力而为之的一件重要事情。如果能够在审计信息工程实验室建设中完成这项工作, 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4. 引进并改良现有的定额应用软件, 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许多电脑公司研究开发了定额应用软件, 应用也比较成熟, 在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室建设中, 可以适当引入使用, 并应审计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改良, 比如设计一些错误, 制造一些陷阱等, 应用在造价审计教学之中。

5. 模拟建设项目审计环境。

(1) 基建会计模拟环境的建立。建设项目审计涉及到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财务会计的内容, 因此, 需要选取不同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收集一些相关的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 特别是会计资料, 如财务报告、账簿、原始凭证、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等, 并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储存, 如果条件可能, 通过局域网络实现。我校开设有建设单位会计和施工企业会计课程, 已经具备这个实验环境建设的条件。 (2)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模拟环境建立。内部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 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不同建设项目的如下内部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货币资金控制制度;投资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进度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 并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储存, 如果条件可能, 通过局域网络实现。 (3) 工程管理模拟环境建立。提供不同项目的如下管理资料:项目建议书及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文;工程设计文件;预决算资料;定额及有关计费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变更资料;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签证;竣工验收资料;财务决算资料等。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储存, 如果条件可能, 通过局域网络实现。 (4) 建设项目审计模拟环境建立。建设项目审计是一个包括项目建设程序、控制要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审计, 主要涉及的: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活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整个项目建设资金运动过程的财务收支及其状况、计划执行情况、财经法纪遵守情况;所有反映投资建设技术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计划和核算、统计会计资料以及计算机资料之外, 还要收集给相关部门调查和评价各种有关的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活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经营管理效益的信息资料, 并将上述内容通过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的一些评价指标模式加以确认。

6. 建立计算机审计应用系统。

按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来设计计算机审计系统, 涵盖前期决策审计、招标投标审计、造价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内容, 并按不同的审计主体要求, 体现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上的区别。在已经形成的模拟环境中, 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完成审计操作, 形成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链、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的模板, 注意设计安全保密系统, 如果可能的话, 再设计一套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系统, 为下一步开展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奠定基础, 并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可及时更新的系统。

建成后的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室是一个多功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场所, 它既可以用于建设项目审计教学使用, 还可以用于与工程有关的多门课程教学使用, 同时满足学生实践之需要。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与审计实务的“零距离”对接, 开展审计人员后续培训, 为开展建设项目审计的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这必定为我校审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建设起到“如虎添翼”之功效。

摘要:根据本科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分析了建设项目审计课程的特点, 阐述了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概况和应用前景, 提出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构建思路。

关键词: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海洪.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人员的挑战[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10) .

[2]丁继安.构建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

3.高职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建设 篇三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普及化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整个育人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怎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为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问题。

一、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必要性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指出“开发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教学提供很好的帮助。

1.培养自主学生型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频率加快,要求新型人才有终身学习观念,学习型社会被广泛认同。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环节之一;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提供课程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园地。学生可以从该平台获取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源,可以从其他同学与教师的互动、经验介绍中获得较好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的能力。

2.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需要。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有与教师充分互动平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相关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各种动态,以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计划,设计好的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互动平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课程教学不断沉淀;不同教师不同学期的同一课程教学的所有信息,都可以保留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青年教师第1次带该课程,可以从平台中获取各种资源,可以帮助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老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为校企合作提供较好平台。高职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多层次多方位与企业合作;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能工巧匠)比例越来越大;而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还要承担企业的工作任务,在精力、时间上与学生沟通受到限制,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建立,可以使企业专家通过网络直接与学生、专职教师之间进行全面交流,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结构与功能

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帮助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可以提供视频授课、教学资源下载、自主学习、答疑、讨论、作业、测试、考核、顶岗实习管理、帮助就业等功能。

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根据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及开发设计过程中技术处理等因素,整个逻辑结构分5部分:视频教学子平台、课程教学子平台、作业考核测试子平台、顶岗实习子平台、学科竞赛子平台。(如图)按照结构化设计思想,此5部分独立设计开发,在应用上相互交叉。各部分功能如下:

1.視频教学子平台:能进行不同班级同步视频教学,即时会话讨论功能。教学端连接专门的多媒体电化教室,较好的服务器进行同步视频采集转换成流媒体格式。在视频传播过程中较高的网速保持数据同步。

2.课程教学子平台:主要分教学资源列表与教学互动模快;教学资源列表模块可以提供文字、视频动画、PPT、声音等资料的下载及查看;互动模块以论坛形式可以进行答疑、讨论等活动。两个模块以课程为单位各自独立存在。学生实名注册、登录,按专业班级、课程进入,非本班级可以浏览而无参与权限。

3.作业、考核、测试子平台:学生可以按课程或按教师上交作业,可以进行本课程的测试,也可以举行课程结业考试。此部分要求服务器存储容量大,要有较好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同时要有各课程题库的支撑。

4.顶岗实习子平台:此平台主要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及就业进行设计,包含招聘信息列表、就业信息发表平台(短信平台)、实习教师与学生互动平台、就业协议统计、汇总模快组成。

5.学科竞赛知识创新平台:该平台主要以高职类竞赛项目为单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的;每个竞赛模块提供相关竞赛信息,学院历年的竞赛信息及相关竞赛资料和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经验及总结;同时,该平台还设立相关社团、兴趣小组交流模块;相关专业的创新模块、科研转换产品信息平台。

整个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是一个较大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及支持。应用于WEB,基于B/S模式,对不同网络拓扑结构都可以兼容。平台开发可以采用.net+SQL server。在使用上应根据不同的子平台配置相对独立的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制度和冗余处理,保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展望

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使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更多的选择,计算机技术发展与互联网网速不断提升,使视频传播更加快捷,万人视频同时在线也很轻松;加上物联网技术普及,使企业生产一线的各个实时情景能同步应用于教学,同时使全国同一门课同一个平台也变成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J].青海大学学报,2007.

[2]王忠华.集成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

4.村级平台建设汇报 篇四

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市局各位领导多年给予巴彦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厚爱表示诚挚的谢意!

下面,就我县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以简要汇报。

一、村级平台建设工作情况

我们巴彦县有18个乡镇,11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7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3万人,属于农业大县。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把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县116个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机构、配备了专人、落实了场地,全部挂牌开展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去年以来,我局积极主动的向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协调有关部门,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在全县116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并于去年10月份统一 1

制作扁牌,同意挂牌。建站率达到了100%。

(二)加强了村级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落实了人员。我们指定村会计作为协管员,每月给予150元的工资补贴。二是加强了培训。我们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村级协办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村级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服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都能初步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热情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服务,真正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窗口和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建立了以群众满以为标准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工资等环节挂钩,做到奖惩严明,从而在基层劳动保障队伍中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树立了人社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完善了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制度。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和实施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即就业服务和具体管理工作制度(含劳动力供求资源管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维权保障),社会保障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制度和劳动监察工作制度,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的内部管理制度。并统一制作了揭示板,悬挂上墙。

(四)加强了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基础建设。

全县116个行政村都落实了办公场所,兑现了岗位补贴,稳定了队伍。

(五)加强了对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管理考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把村级服务平台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了责任制、纳入目标考核,确保了建站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村级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省厅和市局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建设投入不到位。办公必备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办公设备都没有配齐配全。二是信息网络建设不到位。全县116个行政村信息网络还没有与县级联网。三是村级协管员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

第一,坚持为经济发展中心任务服务。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制定贴近经济发展、贴近农民增收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帮扶、社会保障、维护权益工作规划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主动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中心工作。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第二,坚持做好劳动保障法规政策服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协管员的整体素质。开展劳动保障法规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进村组、进农户活动,千方百计把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服务到位,促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执行到位,推动党和政府的劳动保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第三,坚持做好劳动保障基础台帐服务。要积极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劳动保障基础台帐、数据库和档案资料系统,及时更新,动态管理,保持畅通,全面、及时、准确的为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为制定政策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依据。

第四,坚持做好农村就业服务工作。要继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与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的联系和劳务派遣单位的协调,组织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规模的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维权就业、无后顾之忧的就业。

第五,坚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服务。认真落实省政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主动的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咨询、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社会保险费征缴记录、社会保险费发放等服务工作及老农保问题的解决衔接工作,做好辖

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参保对象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跟踪一生的数据档案体系。为全面加快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步伐,为更多的农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优质服务。

第六,坚持做好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服务。要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督促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合同、定工资、参保险、履合约,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及时调解处理工资拖欠、参保缴费等劳动争议纠纷,协助开展劳动监察执法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劳务纠纷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的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5.小组建设教学随笔 篇五

(一) 什么是“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就是以班级内所成立的各个学习小组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为基本形式,在明确各小组的管理职责的前提下,开展在小组分工管理的基础上对班级实施合作管理活动,促成班内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小组合作完全面向全体学生,完全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所有学生都能去表现自我和发挥才干,通过班规的约束和在合作管理中相互学习和促进,真正地使学生自己能完善自我,并产生浓厚的自豪感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促使班集体内达到了一种“人人参与管理,人人争当主人,人人为班争光”的良好境界。

(二) 小组合作的操作过程

1、调查摸底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首先做好对班级学生的调查工作,为成立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做好铺垫。我采用了观察询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入学后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观察和了解,逐个分析学生的原有素质,如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特长、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等,以便完成摸底准备工作。

2、实施过程

(1)成立班级学习合作小组,分配任务。

班主任就所掌握的摸底情况作出统筹安排,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合作学习小组。

A.合理搭配。 八人左右一组,小组人员的搭配要注意男女搭配,性格互补,成绩互补;由不同能力、性格、成绩和相同情趣、特长、习惯的学生组合而成。合理的搭配是学习的良好基础,能省去以后的很多麻烦。

B. 科学分工。给每个小组成员安排一项职务,一个负责考核,一个负责学习、一个负责纪律,另一个负责卫生。其中考核组长是小组的灵魂人物。总体上说,五个小组所分配的综合实力相对均衡,而且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这样安排不仅使每位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展示才能并在管理中促成全体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弥补,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个管理小组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提高,从而达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2)依“法”治班,促良好班风形成。

班级学习合作小组成立后,班委就要组织全体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符合全体学生意愿的班级公约即“班规”,要求大家信守诺言,严格遵守,不得违反。各小组也要围绕“班规”并结合小组实际情况制定小组条约,约束本组成员守“法”。这样,整个班级的管理形成了一张“法”中有“规”,“规”中有“约”,相互约束的“法”网,各小组在管理中就有“法”可依,执“法”治班了,在处理问题上就会做到“公正、公平、合理、信服”,只有这样,班内的违纪现象才会明显减少,学生的素质才会逐步提高,良好的班风才能逐渐形成。接着,各小组就开始实施合作学习和管理。在运行过程中,班委首先要树立强烈的集体观念和全局思想,要以班集体的利益为主,时刻关心班集体,促成班委成员之间的高度团结,尤其要加强对各小组的管理工作的实时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小组成员的思想教育,发现优点及时表扬,看到缺点立即纠正,使班级管理工作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各组长必须接受班委的督查,同时要严格履行管理权利和本小组所规定的各项工作职责,切实抓好并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管理中尤其要十分注重与其他小组的密切合作,各组组长要带领组员主动而虚心地向其他小组取经,取长补短,勇于探索,努力改进本组的管理方法。当然,自己也要传经送宝。

(3)督查到位,评价及时,重实际效果。

除了制订必要的“班规”外,还应有一套完善的督查和综合评价机制。通过对所制定的督查和评价方法来促使各小组在合作管理中按章办事,极力地维护班集体的各种利益,有效地推动班集体的进步,促成良好班风的形成。同时,还能使各小组成员严格自励,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了他们个性心理的良好的发展。实行实时督查,一般可以采用班委督查、小组督查和交叉督查等方法要求尽量做到检查仔细、指导有方、处理合理、评价公正。对于学习合作小组,开始可每周评一次,半个月后每两周评一次,半学期一总结,一学期一评选,每次评出2个优秀小组,允许小组先申报,再评选(在申报的过程中,为了小组的利益,小组成员互相寻找闪光点,化解了一些可能的小矛盾,变相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对于周评的优秀小组,一律加分表扬,期中获优秀小组的拍照上墙,在期末最优小组中可多评一个三好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既要以寻找“闪光点”的形式来肯定每位学生的管理实绩,让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又要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客观地指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让他们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败。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4)汇报交流总结,促效率提高。

只有总结才有提高,只有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才会激起智慧的火花。班委和各小组在实施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应建立相应的总结汇报制度,及时对本委、本小组、本人的管理工作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总结,客观地指出工作中的得失,以利于今后管理工作能有效地开展和提高。我以为开展总结汇报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搞形式。这样老师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最新管理动态,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严格规范管理,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努力提高管理实效。经验表明,班委、各小组及组员通过经常性地总结汇报,对其管理工作普遍感到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其工作效率都有明显提高。

(三)小组合作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班集体管理之中,有其独特的功效,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提高了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都要力求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了才干,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中,不敢松懈,又乐于进取,能更努力地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其它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全体成员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建设性地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这可以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强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都能为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力争上游。这种良性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得到全面发展。

6.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篇六

学校在认真总结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理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框架。在此框架内以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为主体打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此全面梳理和修订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原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督导制度之上,增设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和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过去的单纯学生问卷评价改为学生网上评价与院系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在过去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生反馈教学信息的机制,本学期正式了启动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加强学生监督力度,发挥学生的监督主体作用。完善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使得教学管理规范化,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2.积极构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机制。加强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建设,提高院系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出台了《石家庄学院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指标(试行)》,并在试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方式。通过对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促进了院系对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形成了良好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3.多种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形成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良性机制。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修订了教师进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通过访学、课程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师资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出台了《石家庄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为构建稳定的高水平外聘教师队伍,更好地发挥外聘教师作用提供了保障。

7.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篇七

一、建设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冀唐学院作为医学本科院校, 承担着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的教学任务, 学院的各位领导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高度重视, 但是, 由于医学实验资源的日趋稀缺, 学生对动手实验的渴望, 以及课后预习、复习知识点的要求, 建设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势在必行。

(一) 现有教学实验资源的局限性。

实验对医学类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由于指导教师、实验设备、实验动物、解剖用尸、部分实验危险性大、实习期短、经费等原因, 无法保障所有学生进行反复动手操作、学习, 更无法拓展学生自身知识层面。

(二)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建设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技能的医学人才成为众多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但是死板的课本, 乏味的课件, 次数有限的实验机会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空间是相对狭窄的。通过建设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将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图形、视频等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表达信息,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数字医学实验平台成为教学新模式

数字医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同时也规范了相关实验内容, 更重要的是信息系统、影像存储 (存档) 与通信系统等系统的运用为综合教学、教学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提供了共享的可能。

(一) 网络教学。

教学活动借助媒介进行的知识传播活动, 网络教学必然与网络媒介相关联。但网络教学并不单纯指只有网络的教学活动, 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电子化、网络化, 它是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把教育思想融入到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去的活动。

因此, 网络教学是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介平台上所进行的教学, 其主要特征是:以开放的网络式分布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环境;为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优化的教育时空, 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人本化需求。

(二)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VR) 领域标志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的新趋势, 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感觉世界 (实体) , 参与者 (用户) 可以用人的自然技能, 对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虚拟实体是用计算机来生成的一个逼真的实体;用户可以通过人的自然技术 (可以是人的头部转动、眼动、手势或其他动作) 与这个环境交互;虚拟现实往往要借助一些三维传感设备来完成交互动作。作为一项新兴的现代技术, 虚拟现实正成为热门课题, 进入实用领域。

在医学教育领域, 据美国《新媒体》杂志报道:医学研究者和医学教育界正在创造一种利用虚拟现实的诊断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将各种测试得到的数据组合起来并形象化。在国外, 某些医学方面的实习, 就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可以在虚拟手术台上一遍又一遍地做手术, 移动人体内的器官, 寻找最佳的手术方案。这种模拟器显示的人体结构, 大多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比如:可以看到孕妇体内的胎儿, 可以观察虚拟器官对刺激的反应等等。如果切开一个刀口, 虚拟血液就会从刀口处汩汩的流出;如果解剖器官, 就会显示出器官被剖开后内部情形。这样的培训和实习, 既不会对病人造成生命危险, 又可以重复高风险、低概率的手术病例, 供培训对象反复练习。

三、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特点

(一) 丰富性。

教学平台本着整合各类资源的原则, 将各个专业不同学科有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尽量做好做全, 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学生从传统的局限性的信息源模式中解脱出来, 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 及时性。

通过教学平台的使用, 使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便捷的了解各种教务信息, 尤其体现在“师生互动空间”模块, 同时也为师生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平台,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 自助性。

“实战演练”和“课程查询”两个功能模块的设置体现了该特点。在“实战演练”中, 学生和教师均可以自助性的选择自己需要巩固和练习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和自我测试。而“课程查询”中, 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 选择专业、时间、教师等各种字段进行查询, 同时教师对授课学时情况会有一个可靠而准确的了解, 与传统的查询方式相比,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结果也更加准确。

(四) 资源优化特点。

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实现实验室中的各项操作, 在一个实验室中完成多个实验室内完成的不同实验内容, 使学生把精力放在实验内容上, 而不是各个实验室间的奔波。不仅满足学生实际动手的需求, 而且能够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理解程度, 自我掌控学习时间及次数。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五) 安全性。

为有效保证网络教学平台健康稳定的提供服务, 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使用者设定不同权限, 并设置相应的监管审核机制, 保证上传文件安全性。同时, 为了保障知识的所有权, 也对一些教学资源做了防外联等设定。

四、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结构图

实验教学平台分为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和管理员。用户统一界面单点登录进入虚拟教学环境, 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 所有资源由教师和管理员负责搭建, 资源存储在资源库中。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依据现有网络和硬件的基础, 并专门配备存储服务器和进行网络专项规划如图1。

五、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结合医学教学和临床工作特点, 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作为一个媒介, 发挥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 弥补了实验资源有限的不足, 增进了师生的联系,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这种模式必将引导医学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向信息化方向演变的进一步变革, 成为医学教育的主导。

摘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及数字资源优势, 整合各类资源, 形成庞大的虚拟信息库,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提高医学院校教学水平是改革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结合医学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特点, 从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出发, 稳步推进现代医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数字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医学教学信息化,临床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烽坚, 曾凡, 黄昊.网络加血平台在医院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 2010

8.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1-0055-03

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教学手段的重大改革。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基础环境建设的主要方面。同时应用数字化教学环境所进行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已逐渐开展。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将会改变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面貌。特别是因特网出现以后,资源共享已经国际化。从教学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使我们有可能学习并享用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较短的时间里,缩小与著名高校的差距。

我国的教育已经迎来了受教育者入学高峰,教育设施、经费、师资诸方面将面临挑战和考验。一方面需要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参与者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近几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校园一卡通,有了相应的支撑系统信息数据库,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网络已经覆盖到办公、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信息(特别是网络)技术产生出许多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灵活性与方便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等,因此未来的教育应当是多种模式并存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将使网上教育真正实现4A(Anyone,Anywhere,Anytime on Anything),即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目前已提出各式各样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如e-学习(e-Learning),e-学院(e-College), e-大学(e-University),e-学位(e-Degree)等。

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管理和组织模式,具有改善教育现状的许多优点。数字化学习注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注重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字媒体教学资源重点解决了计算机技术更新快、 授课对象水平差异大的问题,可以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规划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应该全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边建设边使用边提高。全局规划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统一的数据应用服务,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最充分运用,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浪费。在建设中,要高起点,要有长远目光,按照一级学科统筹规划,按二级学科进行分类,以研究领域为基础,订立统一标准,自上而下地进行系统设计,实现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在实现方法上集思广益,进行具体实施的各种论证,以二级学科为建设单元,实行自下而上的建设。

二、数字化教学环境与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

1.数字化环境

数字化环境建设是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基础,依托校园网络。主要包括: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系统、安全备份、高速网络交换机、专用防火墙、核心系统软件及数据库、门户系统、认证系统和中间件系统的应用开发平台。数据中心是实现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提供基础的、共享的、统一的信息处理的平台。通过数据中心可以把附加在各独立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存储系统及其结构模式,改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价格便宜、易于管理、高度共享的信息处理、存储和安全备份的平台,使分散的数据能集中处理和集中存储管理,从而整合资源、优化资源、提高系统效率和应用等级,并为建立超级计算系统和网络计算、开展数字化教学科研奠定基础。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数字化教学平台

依据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数据库、软件库、文献库、案例库和试题库。规划建设精品课程,制作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收集相关教学内容的国内外教学资源,并实现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该平台建成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课程通知,阅读课程介绍,完成课程学习、网上作业和同学间的交流学习等;教师可在网上实现教学资源发布和共享、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网上答疑和主持讨论等。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多媒体的教学平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校园网及网校的优势,各学科教师合理分工,进行网络授课、答疑、交流,学生在教师不能面授的情况下,树立在信息化条件下自主、探究、交流与协作的学习观念,自主、有序地学习课程。

3.数字化科学研究平台

建立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根据现有学科人才培养方向及内容,收集与制作相关科研基本数据资源与文献资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资源、软件资源,并对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化集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保障。建设不同学科的BBS,就有关主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为了更好地开展广泛的学科研讨与交流,教师在做示范课、研究课时,观摩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教学的远程评估与交流,达到方便快捷、提高效率、共同研究的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制订计划、搜集素材、制订方案,在信息化平台下利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与创新项目。

4.数字化虚拟实验室

针对在现行的条件下难以实现,或者仅靠理论讲解学生理解困难的计算机研究方法与技术等实验内容,在利用现有的实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系统地设计与制作相关的虚拟实验内容,实现对现代新实验手段与技术的形象化诠释,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数字化虚拟实验室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通用性强、利用率高、易维护、可以做一些常规教学仪器难以完成的实验等诸多优点。例如:计算机电路方面的基于Lab VIEW的通信专业远程虚拟实验室,基于Multisim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实验室,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开发实验室等。

数字化教学实验室相对与传统实验室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它的实验实习内容全面、硬件投入少、学生可自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损耗小、与工程实践最为接近。

(1)内容全面

在数字化教学实验室可以进行实验的内容包括软件部分,也包括硬件电路部分。对于需要软硬件协调工作的实验项目,其优势明显。同时,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硬件电路固定、学生不能更改、实验内容固定等方面的局限性,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硬件投入少,经济优势明显

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板的教学实验,由于硬件电路的固定,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要涉及不同的电路系列,那么为了教学必然要投入多种实验教学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电路元件,也需要有较大的投入和储备,以利于实验的进行和在实验过程中元件损毁后的更换。数字化教学实验室集多个实验于一身,其通用性更强。数字化教学实验室所提供的元件库中,大部分可以直接用于接口电路的搭建,同时该软件所提供的仪表,不管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是可靠和经济的。如果在实验教学中投入这样真实的仪器仪表,仅仪表的维护来讲,其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因此采用软件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经济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3)学生可自行实验,锻炼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所需能力中较为重要的。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也很少涉及。因此学生学习了理论后,要想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其难度是比较大的。采用数字化教学实验室后,学习的投入变得比较小,而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先在软件环境中模拟通过,再进行硬件的投入,这样处理,不仅省时省力,也可以节省因方案不正确所造成的前期硬件投入。

(4)与工程实践最为接近,可以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在进行课程设计或进行大实验时,可以具体地在数字化教学实验室中做一个工程项目,并最后将其移植到一个具体的硬件电路中,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仿真软件和具体的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利于学生对工程实践过程的了解和学习。

(5)协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一个比较大的工程设计项目,是由一个开发小组协作完成的。了解和把握别人的设计意图和思维模式,是团结协作的基础。在数字化教学实验室中进行仿真实验时,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全是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的,因此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虚拟的环境下学生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环境对自己的创新思路进行实验验证。

5.数字化考核与评价平台

特点:突出能力考核、注重学习的过程。包括在线考核平台和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在线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包括题库管理、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判卷等功能。而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反映、学习行为跟踪、学习成绩分析、任课教师自评、督导教师的评价等。图2是某个班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网上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今后的分级教学、层次教学课程体系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教学平台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化应用于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各校争先进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本身就证明了信息化对于教学的迫切性和趋势性。但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也存在着盲目性和认知上的偏差。

一是在“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中,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忽视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库严重滞后,造成了设备投入的浪费。

二是先进设备与先进教学观念要同步引入教学,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有很大差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分析来获得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明.开放式数字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J].微型电脑应用,2007(1).

上一篇:如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下一篇:小学说明文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