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知识选择题

2024-06-26

教育学基础知识选择题(精选8篇)

1.教育学基础知识选择题 篇一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D)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C)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D)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B)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B)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C)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B)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2

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C)

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D)

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C)

4、“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D)

5、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B)

6、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3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B)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C)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C)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D)

5、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B)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D)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B)

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D)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A)

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B)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B)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C)

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4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B)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A)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D)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C)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D)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A)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D)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5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D)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C)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基础(A)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D)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B)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C)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D)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B)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C)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B)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A)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C)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D)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A)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B)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6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C)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D)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B)

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A)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D)

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B)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A)

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D)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B)

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A)

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C)

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C)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A)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D)

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B)

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C)

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D)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7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C)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B)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C)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A)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D)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B)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C)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D)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B)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D)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C)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A)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D)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B)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8

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B)

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A)

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C)

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D)

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A)

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C)

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B)

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D)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1856年 B 1860年 C 1862年 D 1866年(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9

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9.1)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D)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C)

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A)

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C)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A)

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D)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B)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

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D)

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A)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C)

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C)

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A)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B)

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0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D)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A)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C)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A)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C)

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D)

2.教育学基础知识选择题 篇二

1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早在1925年, 黄炎培就主张, 应该让职业教育贯穿于人们受教育的全过程和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何尝没有一部分关系?[2]

1.1 从现实教育的角度看,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

业教育是有效消除现有基础教育弊端的最佳选择。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完全分离, 职业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本没有, 被完全划给了职业高中。这造成的最直接的恶果是:我国多数中学生完全缺乏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对各行各业毫无了解。这说明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仍是为培养未来精英打基础的教育, 完全无视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事实, 而且远离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这就是现有基础教育最大的弊端。只有职业教育的参与和渗透, 基础教育才可能真正地正视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 紧密联系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 才能真正地克服现有基础教育的弊端。因为, “职业教育”从其本质来说, 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 就是社会化。[2]1.2从个体发展角度看,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是“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多样发展的根本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独特的发展方向,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 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人才学上有两个概念:一是能质对应;二是能级对应。前者是指人的能力类别与工作对能力类别的要求相一致;后者是指人的能力大小与岗位对能力大小的要求相一致。[3]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能质对应和能级对应, 那他找到了喜欢并擅长的工作, 那他的人生就是快乐、幸福的人生。在基础教育阶段, 适当渗透职业教育, 将有助于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促进其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促进学生全面、多样发展。1.3从国家、家庭的角度看,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是进行基础教育创新, 进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靠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可见, 国家十分重视对未来劳动者的培养, 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资。然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致使国家和家庭投资基础教育未能取得最大的收益率。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训, 让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些实用的生产技术, 使不能进入高中和大学的人能成为有一定技能的人, 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提高国家和家庭投资教育的收益率。

2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2.1 政府政策的导向机制。

它指的是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有关的法规、政策, 对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的引导和监控。如制定相关政策, 对接纳学生参观、实习的单位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每年规定几天作为家长“带孩子上班日”等。2.2用人引导机制。它指的是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新职员时, 在委以员工重任时, 注重实际工作能力, 不唯文凭是上, 营造一种重能力的用人氛围。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教授指出:我们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核心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了我国八项核心能力的标准, 包括交流表达、数字运用、自我提高、与人合作、创新创造、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应用外语。2.3招生引导机制。考试是招生的主要依据, 考试招生对教育发展的引导作用客观存在。2005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的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健康》、《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考试活动》, 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这些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但实践中, 这些课程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 也缺乏相应的考试考核, 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些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因此, 改革现有的考试招生制度十分关键。我们不仅要检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要检测学生技能、能力的掌握、发展情况。因此, 除书面考试外, 还应增设应用技术、手工劳动能力、基本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考试考核。2.4基础教育阶段学制改革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6+3”模式。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 小学6年过于松散, 初中3年过于紧张, 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 学制改革势在必行。1980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试点的义务教育“5+4”模式效果更好。初中4年实行“3+1”模式, 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 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 进行一年专门的职业教育, 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同时, 还将实际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此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3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3.1 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来渗透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具体可采取以下活动形式:a.每年规定几天作为家长“带孩子上班日”,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b.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工矿企业。c.在中学职业教育计划中开设“职业影子日”。这一天, 学校组织孩子们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去当一天义工, 像影子一样跟在他们理想的职业模特后面, 观察和体验现实的职业生活。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各种职业、行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d.学校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作类型, 对他们进行信息获得技能和职业相关课程选择的指导。3.2通过开设广泛的职业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来渗透职业教育。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职业生活, 应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一般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 使学生对未来工作有广泛适应能力, 这是社会谋生的基础。例如, 幼儿园、小学可开设手工劳作课, 教学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 使学生从小就有动手锻练的机会。中学可开设操作课,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4]必修内容包括办公技术、制图、打字、财会、销售。选修内容有商业、社会、人文、家政、电子电器类、护理类、商业类、管理类。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 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不断积累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所需的经验。3.3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来渗透职业教育。中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特点配备职业教育工作室, 如烹饪工作室、办公室管理操作室等。另外还可安排小学高年级学生到某工作岗位工作一两周, 要求中学生自己联系工作岗位实习三个星期。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都是一种锻炼。3.4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双证书制度来渗透职业教育。当前, 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分强调学术性, 这种做法不利于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近年来, 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 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 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3+1”教育, 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 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 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 又为将来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一做法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摘要: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以基础教育为研究视角, 探讨基础教育中职业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实现机制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职业意识,自我意识,双证书制度,学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2:168.

[2]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 (第二卷) [M].北京:文史出版社, 1994:426-492.

[3]赵诗安, 陈国庆.现代教育理念[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7, 7:82.

3.生命教育视野下的课程知识选择 篇三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课程知识选择 生命意义性

知识是教育实现人性发展的中介变量。一方面,教育通过传递知识促进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通过创造知识推动教育的进步。但随着工具理性主义价值取向的盛行,出现了疯狂的知识“占有”,将知识奉为“至上”的异象,忽视教育、知识、人三者的内在关联。知识与人关系的异化,导致教育培养出诸多“异化人”、“技术人”和“知识人”,使得知识成为个体精神自由的束缚和枷锁。作为课程内容核心的课程知识,同样无法摆脱“异化”的噩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被认为是静止的、客观的、无生命的异在,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与工具。对于课程知识来说,学生只是一个容器,而非具有生命的个体。有效缓解知识与学生的二元对立,使二者走向和谐共生是课程知识选择的核心指向与根本旨归,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到学生生命性和知识生命性的有机统一。因是之故,从生命教育视野下透视课程知识选择已成为必然路径。

一、生命教育的本质意涵

1.从生命的自然属性发现人的生命本质

生命是人与生物之共在。从生物学的范畴来说,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是受到自然制约的众多生命体中的一个,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毋庸讳言,教育在人的成长与生命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涵,而其效用的发挥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其他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理教育,认识到自身作为生命个体的起源及其有限性,进而珍爱自身及众生的生命;通过美的教育,认识到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个体与人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生命存在样态的多样性,从中体会生命奥妙的同时构建对生命的责任意识,进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通过自然教育,认识到自然力量的强大,从而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情怀。

2.从生命的社会属性激励人的生命实现

人究其生存环境来说,大环境是自然环境,第二层次的环境便是社会环境,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规定着人的生命走向。从生命的社会属性层面来说,人既作为自然人存在,同时还作为社会人存在,而在社会中生活,其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教育应关注人的社会性发展,重视个体与其他人的关系,培养个体的社会能力、自我生活能力,同时注重个体生活习惯的培养、生命旨趣的调适以及道德品行的提升,使自身成为德行与学问兼备的人,并且在该过程中能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进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3.从生命的精神属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和谐统一体,两者和合共生、休戚与共。人是一个复杂性的生命存在,除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之外,其还作为精神生命存在。因是之故,生命教育应在促进个体发展了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基础上发展个体的精神生命,使其心灵得到教化,达至天人合一的灵性层次。精神生命的发展过程,心智将逐步完善,智慧将完全开展,心中的困惑将一一消解。最后是个体走向精神和肉体的完全自由,成为一个“本真”的人,为生命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课程知识选择的生命性缺失

1.课程知识观的主体偏离

课程传递什么样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知识观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知识与个体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课程知识是用来向学生传递文化符号进而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外在客体。受此观念的影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观点,这是传统课程知识观开始出现的雏形。之后赫尔巴特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阶段论,使得这一课程知识观开始走向实践。进入20世纪以后,知识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人们也开始从不同的视角考察学习者和知识间的关系。例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等[1]。此类理论皆是在学生与知识的认识关系框架下衍生出来的不同理论。

上述知识观的存在与衍生,异化了学生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得知识不再成为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养料,而成为禁锢其心灵的枷锁和镣铐。知识权威化的现象也开始伴随出现,所有知识问题都是由统一化、标准化的答案构成,学生自己的个人认识、个人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被认可和需要。学生的对错是以一张标准答案和教师的话语为准,家长的言说和学生的理解被排除在外。这种异化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课程知识观的主体偏差,认为课程主体是知识而非学生个体。深入剖析可知,现世知识观认为知识是权威的、客观的、不可动摇的,然儿童是可变的、可形塑的,所以不能要求知识来适应儿童,而是儿童去适应知识。在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关系中,课程知识的价值高于学生发展,成为第一性的存在,学生则成为习得知识的工具与手段,其不是为了生活而去认识,而是为了认识而去生活。课程知识观的主体偏离,异化了知识的作用,边缘了学生的地位,遮蔽了学生的话语。

2.课程知识选择的意义性遮蔽

课程知识选择的意义性遮蔽不是近代的产物,而是在课程知识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在古代教育中,中国课程知识选择的意义性遮蔽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形而上”追求、推崇和对经验性知识的排斥和否弃上。这种做法催生了“读书做官”之风的盛行,造成士人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完善自我、追求真善美,而是为了功名利禄、爵禄福喜。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政治稳定,知识趋向于静止、凝固、僵化,学习者开始逐渐丧失创新和反思能力,咬文嚼字的现象甚为普遍。

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课程知识选择的意义性遮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向度:第一,课程知识选择主客体之间逻辑关系颠倒。知识是人创造出来的实在,但如今,知识却成为奴役人的异在。其尤以斯宾塞“教育未来生活准备说”的提出为甚。该学说认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就是成人的生活,对于儿童的教育就应以成人的生活为标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要掌握的知识即课程知识就是指那些被成人精心筛选并预先设计好的课程知识。知识的掌握成为了主体,儿童成为了实现该目的的工具、手段,忽视了人作为生命实在的属性。第二,课程知识选择中人文知识的失落。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课程知识是从文化中选取的一部分。由于受近代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科学”知识成为了一切知识的标准,人文知识开始变得可有可无。此种趋向使得课程知识选择中的文化意蕴被遮蔽,丧失了知识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所蕴含的价值形态,课程知识开始变为一堆失去精神灵动性的外在符号。第三,课程知识选择的功利化倾向日趋普遍。毋庸讳言,价值性是知识的重要属性。“但功利价值绝不能遮蔽知识对人精神世界的意义性,更不能威胁到人对有意义生活的追求,否则知识便异化为人的对立力量”[1]。然在当今教育发展过程中,知识已成为追逐欲望的工具、达成私欲的手段,人们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才有价值,致使人成了知识的奴隶与侍女。课程知识选择中的意义性遮蔽,异化了知识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知识成为钳制儿童思想的武器,禁锢儿童心理的枷锁,教育开始成为功利主义的催化剂,学校成了一个工厂,“生产”出越来越多知识的奴隶,异化的人。

3.课程知识选择的完整性缺失

由于受传统认识论和科技理性的影响,课程知识选择呈现出单一化的路向,课程知识的多样性被遮蔽,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出现缺失。课程知识的完整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首先,知识的客观性导致缄默知识在课程中缺失。受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影响,知识被认为是纯粹的、绝对的、外在的实在,不符合这些特征的知识被排除在外,而符合这些特征的显性知识则被大范围地选入课程。缄默知识就是不符合知识客观主义认识论的一类重要知识。由于课程知识选择中缄默知识的缺失,导致课程知识结构的失衡,造成课程知识的情境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的缺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高分低能”、“教师永远是对”的异象。其次,知识的普遍性导致本土知识在课程中缺失。“本土知识是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2]。其特征表现在地方性、整体性、被压迫性以及授权性。本土知识的这些特性与知识的普遍性相冲突,导致近代本土知识始终处于西方知识的压迫之下。西方知识被看作是先进的、卓越的,成为课程知识选择的主流;而本土知识则被看作是未开化的、野蛮的,应该摒弃的异在。最后,知识的价值中立性造成人文知识在课程中缺失。科学知识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的实用性知识,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将知识看作是经济、政治和人自身获取利益的一种工具。许多人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希望,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诸多人类面临的灾难性问题的解决,虽然首先需要人们的文化觉悟,但在手段上必须依靠科学技术[3]。科学知识作为全人类的福音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了知识的划分标准,决定了怎样的知识可以被选择、怎样选择,造成了知识的不均衡。课程知识也被等同于学术知识、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不同的知识都被排除在外,知识的来源和外延性受限。例如:自然科学知识在课堂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而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则被给予很少的关注与说明。与此同时,本土知识、民间知识、具体的实践知识和生活知识都不能被看作是知识,或者即使能被看作知识也被看成是“低级知识”。那些进入课程的知识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产物,知识不再是事实。课程知识不再能更直接、更深刻地反映人的生活和人与世界的冲突,学生也不能从学校的课程知识中得到更多关于人的生活、人的本质和人对世界的真知灼见[4]。

三、课程知识选择的应然走向

1.课程知识观应走向生存

传统的知识观导致知识与人关系的异化,造成知识对人精神的钳制与束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知识观中目的与手段的二分性使得知识本身成为了目的,人成为了手段,人与知识的关系变得浅陋,人是“占有”知识的客体,并通过占有知识获得更好的“生活”。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洛克的“白板说”等等,似乎是在不断提醒人们去“占有”知识、获得“生活”。然知识可以成为人更好物质生活的手段,也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但是却扼杀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助长了学生的“占有”倾向。使学生形成一种“变态”的人格,在这种人格的作用下,他会希望把所有人和物都变成他的占有物。

生命教育的使命在于将个体引向一种无拘无束、摆脱自己欲望的自由世界,并在这个世界内作为一个本真的人生存。“人的生存是自我生成、自我绽放,因而也可以说,生存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5]。因此,教育中的课程知识观应走向生存,走向自我。所谓学会生存是指人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地否定和超越它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6]。因此,生命教育下的课程知识观应以培养一个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为标准,让他不仅成为一个社会人,同时也成为一个自然人、精神人,最终成为一个完整本真的生命个体。

2.课程知识选择应注重知识的意义发现

教育中知识与人关系的异化产生诸多的“知识人”,其生活在一个意义性缺失的世界。人和动物一样都是为了现实生存,但人和动物又存在着本质性区别。人不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他要对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做出反思与批判,追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所以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动物”性存在,他必须在学会生存的同时,发现他所生存世界的意义。然而,现代教育所培育出来的“知识人”正是这样一个不完整的“异”人。“他成为了物质世界的居民,但却成了意义世界的流浪汉。”[7]为有效转变此种趋势,教育必须将人放在一个有意义的知识世界中,培养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将知识整合、转化到个体的经验结构之中是实现这一夙愿的重要路径。

有鉴于此,课程知识选择应注重知识的意义发现。第一,统整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现实关联。知识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产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对课程知识选择中一定要在知识的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做好统整,能够做到将知识的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同时能从生活世界中发现新的科学世界。第二,明确书本知识与教材知识的现实差异。现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校知识是否该以书本知识为主?”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又衍生出了另一问题:书本知识和教材知识是否为同一概念?大多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教材知识,所以将多数的问题归结于书本知识,让学生认为书本是罪魁祸首。但事实上教材知识和书本知识存在着现实差异:教材知识是一种“制度性的知识”,它与一般的书本知识所描述的事实不同,它不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还带有深深的权利的烙印,它是被政府和教育部这层“滤纸”所通过的知识[8]。在权利控制下的知识处处渗透着权力意识,让学生不自觉地陷入意识形态的规训,对于学生所需要的自然的、自由的、生活的知识却在教材中没有体现或者提出甚少。就像有的学者说,之所以开设数学这门学科,不是因为它的完美和内在品质,而是它的社会经济价值[9]。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使知识与人成为占有和被占有的对立关系。有鉴于此,在课程知识选择中区分书本知识和教材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将知识与人的关系从占有走向对话和理解状态,并使人走向知识的意义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3.课程知识选择应走向多元共在

一个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更直接的反映是通过对课程知识的重新选择和组织来实现。在工业时代,为了满足追求效率和竞争的时代精神,课程知识选择多倾向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知识选择的标准是“科学”,科学主义主导着课程知识选择。在此过程中,陷入了工具主义的泥沼,课程知识选择的标准变得单一,学习和教育成为了谋取功利和财富的手段。随着工具理性主义的大肆盛行,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反思这样的课程知识选择标准是否真的合理。例如:韦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胡塞尔对欧洲科学危机的分析和对实证主义的反思,齐美尔对现代技术世界的物化和异化的诟病。我国也开始反思课程知识选择中的问题,兴起一股批判工具理性主义之风,提出了诸如“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找回生活世界”等等观点[10]。然而在此过程中又产生了绝对化倾向,认为工具理性主义的所有东西都是错的,都是需要批判的,不管什么学科都应该“回归生活”,只要和工具理性主义关联的都丧失了教育的本质,都应该受到批判。造成一些只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忘记了人除了是自然人之外还是社会人,使得学生只学会了一种大声批判的方法,而不能从中获得认识社会的本真路径,更不可能从当中获得社会的位置和自由,乃至有可能仇视、对抗社会,其最恐怖的结局则如伯林(I.Berlin)所揭示的那样“主观世界崩溃,走向疯狂”[11]。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发展的需求,课程知识选择走向多样化显得越来越重要。首先,认识到课程知识选择来源于知识整体。知识本身就是多样性的、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能作为课程知识的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个人知识、人文知识、公共知识、本土知识等等这些种类繁多的知识,从各类知识中选取并且将其进行整合,使得那些既符合时代需求同时又尊重人本真的知识进入课程知识。其次,调整课程知识供应制度。不论怎样,学校都无法摆脱社会和国家权利意识形态的控制,然而不改变过于集中的知识供应制度,其他提出的任何措施、政策,都只能流于表面,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尤其对于国家主导性的知识供应制度,更加迫切需要作出调整,应该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一些像地方性知识、情景知识这样的边缘性的知识进入学校,从而实现课程知识多元共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8).

[3] 张碧辉.科学教育与科技进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4] 扈中平,刘朝晖.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5] 张曙光.生存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6] 李虎林.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

[7]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8]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 Apple,W.M.Power,Meaning and Identity:Essays in Critical Educational Studies[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1999.

[10] 朱文辉.精神洁癖与幻想乌托邦:课程知识选择的双重病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

[11] Berlin,I.The Roots of Romanticism[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4.教育学基础知识选择题 篇四

1.“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

A.德育为先

B.能力为重

C.终身学习

D.全面发展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

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D.促进农科教结合

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4.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为依据。

A.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

B.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C.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参与

D.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参与

5.“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维果斯基

6.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学生看小说时,头脑用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8.符号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

B.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C.态度学习

D.价值学习

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常指的是什么心理现象?()

A.学习的迁移

B.高原期

C.元认知

D.记忆

10.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影响的表现。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11.《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2.初中教师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遵循的是()。

A.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B.疏导原则

C.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孟母三迁”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D.自我约束法

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15.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课件直观

D.言语直观

16.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

A.消退

B.惩罚

C.泛化

D.负强化

17.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其知觉类型是()。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错觉

18.教师课件字不宜太小,这是运用感知规律的()。

A.差异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组合律

19.见到他人随地吐痰感到厌恶,这是()。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法律的道德情感

20.某生读6遍材料刚好能够记住,按照适当过度学习的要求,若要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该生需再读()。

A.2遍

B.3遍

C.6遍

D.9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内容。()

2.劳动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产物是人的平均发展。()

3.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5.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6.1902年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7.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8.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典型人物式艺术形象,使用的是创造性思维。()

9.以个人喜好为基础.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若干自发结合在一起的联合体是非正式群体。()

10.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更重要的在于学生的表现。()

11.“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12.组织教学是教学开始的组织活动。()

13.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14.教育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和决定的。()

15.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体操是一种学习现象。()

1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人性心理特征。()

17.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18.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侧重点的教育。()

19.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阻碍作用。()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 高师资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3.【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4.【答案】A。

5.【答案】D。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6.【答案】A。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用红笔画出重点,有利于在重新阅读时帮助学生优先选择阅读内容,属于知觉选择性的体现。故选A。

7.【答案】C。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看小说就是依据词语描述,产生了有关小说人物的新形象。故属于再造想象。

8.【答案】B。解析: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是一种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9.【答案】A。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0.【答案】A。

11.【答案】C。解析:“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是指过了适当的学习时期才去学习,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说明了不同时期学习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12.【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3.【答案】B。

14.【答案】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5.【答案】D。

16.【答案】D。解析:负强化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17.【答案】A。解析: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18.【答案】C。解析: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一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教师课件字不宜太小是运用感知规律的强度律。

19.【答案】A。解析:道德情感从层次上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第二级水平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第三级水平是意识到道德理论的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20.【答案】B。解析: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一般认为,当过度学习在量上比适度学习多50%时,识记和保持的效果最好。

二、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出,劳动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他从 分析现代丁业的革命变革中,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必将要求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和各种职业的固定分工,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3.【答案】×。解析: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作用的主要是班主任。教导主任是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当家”,具体负责本校的教育、教学、教务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4.【答案】×。解析:这是传统教学的观点。而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 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6.【答案】√。解析: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了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试验,实验中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肉)多次结合,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7.【答案】×。解析: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8.【答案】×。解析: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典型人物式艺术形象,使用的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发明创造、文学家塑造新人物、构造故事情节、科学家的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过程。而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 问题的思维过程。

9.【答案】√。解析:非正式群体是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自发产生的,它的权利基础是由下而上形成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并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非正式群体又称作非正式团体。

10.【答案】×。解析: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主导地位。

11.【答案】×。解析: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 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二者之间的区别之一是: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而自信、坚强、勤奋具有明显的优秀特征.是描写人的性格的。

12.【答案】×。解析:组织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学开始,而是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3.【答案】×。解析:负迁移起的是消极阻碍作用,正迁移起的是积极促进作用。

14.【答案】√。

15.【答案】√。解析: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6.【答案】×。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大过程。其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特征。

17.【答案】×。解析: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最先要考虑的是设计教学目标。

18.【答案】√。

19.【答案】×。解析: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5.教育学基础知识选择题 篇五

编制说明:含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共34题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和接班人。

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3.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          活动。

5.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         和         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

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           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7.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

8.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         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

9.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        利益。

10.与他人串通,允许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顶替本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      年以上      年以下。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

1.根据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该决定自           起施行。

A、2021年4月30日

B、2021年5月1日

C、2021年9月1日

D、2021年10月1日

2.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         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A、指导性

B、长远性

C、决定性

D、战略性

3.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       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核心价值观

B、法纪观

C、荣辱观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A、财政拨款

B、自筹资金

C、公益基金扶持

D、银行贷款

5.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         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职

D、开除

6.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A、群众文化

B、革命文化

C、科技文化

D、经济文化

7.国家实行教师          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教育职员

B、资格委任

C、专业技术职称

D、资格、职务、聘任

8.广播、电视台(站)应当开设教育节目,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文化和          素质的提高。

A、道德文明

B、科学技术

C、身心健康

D、演讲口才

9.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其进行教育教学。

A、汉语与英语

B、普通话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D、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

10.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           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

A、党中央或上一级人民政府

B、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C、本级纪委或监察委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

2.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3.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国家实行学龄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可以由外国国籍的人担任。

6.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7.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8.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9.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0.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适当形式,支持学校的建设,但不能参与学校管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

1.请列出五种国家实行的基本教育制度。

2.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6.计算机基础知识选择题 篇六

A. 2 B. 1 C. 8 D. 16

2 输出汉字字形的清晰度与(C)有关。

A. 不同的字体 B. 汉字的笔画 C. 汉字点阵的规模 D. 汉字的大小

3 用快捷键切换中英文输入方法时按(A)键。

A. Ctrl+空格 B. Shift+空格 C. Ctrl+Shift D. Alt+Shift

4 对于各种多媒体信息,(D)。

A. 计算机只能直接识别图像信息 B. 计算机只能直接识别音频信息

C. 不需转换直接就能识别 D. 必须转换成二进制数才能识别

5 使用无汉字库的打印机打印汉字时,计算机输出的汉字编码必须是(C)。

A. ASCII码 B. 汉字交换码 C. 汉字点阵信息 D. 汉字内码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 键盘上的F1~F12功能键,在不同的软件下其作用是一样的

B. 计算机内部,数据采用二进制表示,而程序则用字符表示

C. 计算机汉字字模的作用是供屏幕显示和打印输出

D. 微型计算机主机箱内的所有部件均由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

7 常用的汉字输入法属于(B)。

A. 国标码 B. 输入码 C. 机内码 D. 上述均不是

8 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两种类型:数字和字符,它们最终都转化为二进制才能继续存储和处理。对于人们习惯使用的十进制,通常用(D)进行转换。

A. ASCII码 B. 扩展ASCII码 C. 扩展BCD码 D. BCD码

9 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两种类型:数字和字符,它们最终都转化为二进制才能继续存储和处理,对于字符编码通常用(B)。

A. ASCII码 B. 扩展ASCII码 C. 扩展BCD码 D. BCD码

10 计算机软件系统应包括(D)。

A. 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 B. 数据库软件和管理软件

C. 程序和数据 D.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1 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B)。

A. 解释程序 B. 操作系统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工具软件

1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C)两大部分。

A. 控制器和运算器 B. CPU和I/O设备 C. 硬件和软件 D. 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13 应用软件是指(D)。

A. 游戏软件 B. Windows XP

C. 信息管理软件 D. 用户编写或帮助用户完成具体工作的各种软件

14 Windows 2000、Windows XP都是(D)。

A. 最新程序 B. 应用软件 C. 工具软件 D. 操作系统

15 操作系统是(A)之间的接口。

A. 用户和计算机 B. 用户和控制对象 C. 硬盘和内存 D. 键盘和用户

16 计算机能直接执行(B)。

A. 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 B. 机器语言程序 C. 英语程序 D. 十进制程序

17 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方式有两种(A)。

A. 解释和编译 B. 文字处理和图形处理 C. 图像处理和翻译 D. 语音处理和文字编辑

18 银行的储蓄程序属于(C)。

A. 表格处理软件 B. 系统软件 C. 应用软件 D. 文字处理软件

19 Oracle是(B)。

A. 实时控制软件 B. 数据库处理软件 C. 图形处理软件 D. 表格处理软件

20 AutoCAD是(B)软件。

7.论大学的知识选择 篇七

关键词:高等教育,知识,知识选择,专业

知识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 这是因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知识的传递、掌握和学习而展开的, 或者说是以知识为轴心, 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 离开了知识的活动便丧失了存在的基本前提, 学生的发展也失却了得以可能的客观基础”[1] 。知识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并非所有知识都可以进入大学, 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知识都是具有选择性的。大学中所划分的专业作为一种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知识的组合, 它是知识、社会、国家和大学共同选择的结果。

一、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世界是复杂的,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多样的, 由此形成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也是多样的。但是, 多样的人类知识并不是平等的。16世纪特别是17、18世纪以来, 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发展, 奠定了科学知识在现代知识中的主导地位。由于科学知识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 科学成为现代知识的代名词, 唯有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人们的学习第一要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因而也占据了高等教育知识系统的核心位置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科学主义成为衡量其他知识类型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标准。吉尔纳 (Gellner, 1974 ) 认为现代社会被一种特别的认知模式——科学的认知模式——所影响。在现代社会, 科学作为知识的一种形式受到很高——也许是最高的评价。其必然结果就是其他可能的知识形式没有得到重视, 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被看做是真正的知识形式。非科学的思想形式“包含着主张、判断, 这些听起来好像符合认知的特点……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不是充分的严肃, 不配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2] 。

以科学知识为标准的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中, 有的知识竞相进入, 形成大学内的专业建制, 而有些知识则被排除出局。科学知识被视为最有价值, 在科学知识中, 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一切知识的典范尤其具有价值。一些人文社会学科虽然是大学的“合法知识”, 但也会经常受到“是否科学”一类问题的纠缠。大学中还有一类学科由于难于归类而处境尴尬, 例如教育学既非人文学科又非社会科学, 其科学性和学科“合法性”也常常受到质疑;最后则是一些为跨进大学门槛, 争取学科建制的知识门类, 女性学的“学科化进程”即为一例[3] 。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人文学科只能够通过表明它们与科学标准有亲密关系才能被挽救呢, 还是它们能够证明作为知识形式具有自己的合法性?显然, 如果高等教育在决定其知识政策的时候采取以科学知识为标准的话, 那么大多数其他的思想形式就不会进入高等教育的知识领域了。

然而, 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动摇了科学知识的霸权地位。后现代哲学的特点之一是认为即使科学知识本身也不可能成为稳固的基础以此来建立社会的知识实践。隐性知识的出现正在动摇着科学主张全部接受实证检验的观点[4] ;伽利略和其他科学家有意通过非理性的手段取得成功和科学上的进步的观点[5] ;将科学描述为非累积性的探究形式, 易于导致革命, 不可通约的范式在其中相互斗争的观点[6] ;科学发展并不是通过共识, 而是通过冲突、分裂和不连贯的观点[7] ;科学在技术控制上有其内在的“基本利益”的观点[8] , 这些关于科学知识的后现代理论无疑会导致对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地位的重新评价。

这些理论上的发展并没有产生贬低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效果。但是, 无论如何, 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现代社会, 科学可能会保持一种优势的——如果不是唯一优势的——知识形式。相反, 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的是将科学看作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动态的话语, 它有自己的传统、争论、竞争对手和利益。因此, 科学正在被看做不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所有其他知识类型的话语, 而是在许多方面与其他话语类似的话语。当科学知识的话语霸权被解构而其他更多的知识类型在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中的合法性得到承认的时候, 可以想见, 高等教育将会呈现更加广阔的知识范围。

二、社会变迁对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知识的影响

西方现代意义的大学发端于11世纪左右的欧洲中世纪, 大学在产生之初具有“象牙塔”的特征, 大学的教育活动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相关, 而不与新知识的探索与获得有关, 也不与社会生产相关。由于僧侣是中世纪知识的占有者, 大学以培养大学教授、法官和高级僧侣为己任, 以神学为主, 兼修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等科教育[9] 。

产业革命加速了知识的分化进程, 使自然科学成为主要学科。大学开始围绕各类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到19世纪后期, 除原有的古老的神、医、法而外, 工程、技术、农业、兽医、管理等都进入大学门墙之内, 侧身专业教育之列了。

20世纪初, 高等教育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学校类型看,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 知识的增长速度加快, 各种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学院纷纷诞生。从学校层次看, 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仍保持其活力外, 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初级学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初级学院中, 从农业到工业, 从家政到商业, 从医疗部门到服务部门等, 无所不包, 其专业设置适应着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二战以后出现的世界范围的大学改革浪潮, 使大学的形态、职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教育阶段的转变, 意味着几百年来只能满足少部分人需求的高等教育在最近四十年以来已经增长到几乎可以满足每一代新人口中的一半。这样就使高等教育越来越处于更为强大和更加多样化的外界社会的包围之中——接受过更好教育的公众, 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更加强烈。这种发展也影响到对研究和学术活动的认识。随着市场化的取向, 人们日益把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可操作的、可计算性质的, 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类型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10] 。比如:护理学、脚病学 (podiatry) 以及针灸等。这样, 大学就会更多地处理一种知识, 即专门技术 (know-how) , 这种知识传统上主要是通过职业锻炼来学习的。此外, 最初在职业当中受过训练的不同领域的实践者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的学位的事实也迫使大学来确认除传统学术性知识外, 还有其他形式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恰好表明大学正在失去定义知识的专有权利。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更加关注毕业生离开学校后的需求。如果说精英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未来学术的生产, 而这种结果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就不是那么优先了[11] 。

另外,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也对进行高等教育领域的知识发生重大影响。国际化意味着大部分学科和知识生产方式越来越依赖国际化的网络基础之上, 因此学术界要比以往更多地去鉴别国际性社区、国际性网络和机构。相应的, 单一的国家就会越来越难以充当知识生产和认证的权威中心, 因此, 也就越来越多地依赖国际性标准来制定创造知识和转播知识的政策[12] 。国际化的影响在于它为高等教育可以接受哪些知识提供参考, 并把这些知识传递给新的一代, 它甚至也规定着职业进步和精英挑选的标准。

高等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已从“社会中的高等教育”转化到“社会的高等教育”, 在这种转变中, 社会和高等教育在旨趣和承担的义务上的重叠正变得日益扩大和显著。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扮演的是社会的组织, 而不仅仅是一个在社会中的组织;社会正在建构自己对知识定义的界定与理解, 知识生产不再仅仅是高等教育独此一家, 知识正日益变成游离于高等教育之外的一种独立的力量。外部利益相关者指望高等教育提供某种类型的知识 (如文学理论、历史编著学) , 他们也指望另外的社会组织——比如传媒、艺术团体或宗教组织来提供其它类型的知识 (如流行文化、高雅艺术和信仰方面的知识) 。在某些领域, 知识的发展可以由高等教育和另外的社会组织共同完成。比如在生物技术或计算机科学方面, 研究型大学和高科技企业都参与其中, 或作为竞争对手, 或作为合作者。尽管高等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知识合法化的垄断地位, 这些领域的差异也表明外部利益相关者在看待大学组织的价值上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 而高等教育正在被要求呈现这些外在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知识定义, 而且满足这些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3] 。

三、国家宏观控制下的高等教育官方知识体系

知识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密切, 源于知识对政权存在的重要性。国家为了更有效地对知识控制, 总是建立起相应的知识控制制度, 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制度, 正是国家总体的知识控制制度体系的一部分。

巴纳特 (Barnett, 1994 ) 认为在现代社会, 高等教育更加紧密地融合进国家的运作之中, 因为高等教育在战略上被纳入国家的各项事业与动机之中。高等教育所拥有的传统的自治与自由已经减少了。有些变化是有意为之的结果, 也有些变化是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必须针对这种社会背景做出可能的应对。现代国家会把它的主张施加于高等教育, 既可能是在操作层面的, 也可能会深入到其内部[13] 。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也是国家把它的影响施加于高等教育的过程。国家意志的代理人政党或政府为唤起和维持对其统治合法性的信念, 巩固统治权力, 发展经济、文化, 兑现对民众的承诺, 也通常要有意识地控制知识体系的传播与发展, 控制学科专业在大学中的进入。国家利益的代表决定什么知识能被合法地组织、建构到大学专业体系中来。“所有这些问题 (其实) 都是社会中统治与服从是如何被再生产和被改造的这一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常, 存在一种官方知识的政治, 该政治体现了一种冲突, 这种冲突往往缘于人们对知识究竟是世界的客观描述、还是在赋予某些集团以权力的同时, 又剥夺其他集团权力的精英概念的不同理解。”[15]

国家通过对大学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来对知识进行控制, 形成了一种官方知识的体系。这种官方知识的控制可分为实体性控制和程序性控制, 前者是指对知识内容进行的直接控制, 后者是指通过对一些程序性的要求来达到对知识控制。

国家在大学专业设置中对知识所进行的实体性控制, 主要表现为通过专业目录对知识进行框限。在我国, 国家通过设置专业目录来认定进入专业领域的知识。高校要办学招生, 所设的专业必须符合这份目录。通过专业目录的机制, 什么被看成是官方知识, 什么不被接受为合法化的知识, 就必然要经历一个知识选择的过程。因此, 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过程, 本质上是知识的排除与筛选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国家进行着高等教育知识的控制与分配。而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来对大学新增专业的范围和名称予以限定,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作为学校将要新增的专业, 完全是大学自主范围内的事情。但美国各州的高等教育委员会通过对专业的审批和评估达到对专业设置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监控。高校可以选择增设新专业, 但需经高等教育委员会审批和评估通过后方能增设。几乎每个州都有类似新专业审批程序指南类的手册, 对新专业的申报和专业评估的程序、要求、需要填写的表格、具体的指标和项目等做出规范的要求, 这些较为严格的新专业报批程序, 规范了大学的专业设置行为。新专业的审批和评估只是质量保障的起点, 以办学绩效为主要内容的对新专业3年一次的评估及对已有专业的周期性评估则实现了对专业办学质量连续的监控。评估过程中, 质量不合格的专业则被要求整改或停办[16] 。通过申报、审批和评估以及认证等一系列程序所形成高等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同样反映着国家控制的官方知识的本质。

四、大学内部的知识微观操作

国家对知识进行宏观控制, 那么相对而言, 大学则在其内部对知识进行微观操作。如果通过教学与研究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生产是大学的核心教育功能的话, 那么,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的组织形式来承担这些功能:科层的 (如学院、系、所等) 和专业的 (如各种学位性专业) 。大量的组织输入与输出都是由这两种组成部分来实现的。

院、系、所等科层单位是典型的按照研究和学习的领域建立起来的, 负责管理各种学位性专业, 负责雇用教师以及资源的流动。大学里几乎所有的学术活动都以某种方式与一个正式的科层单位有关。所有的正式教员都与院系联系在一起, 对学生的每一种学位性专业的管理也是在院系。这样, 增加或取消某个正式的单位是件很重大的事情。但大多数情况下, 院系不是单纯的出现或消失;而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发生着演变, 如院系变更了名称、与其他院系进行了合并或者是分裂为几个单位。这种变革不仅与院校内外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有关, 而且也与知识类型的合法化与去合法化有关[17] 。

如同院系一样, 大学所提供的专业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专业的增加和取消, 虽然比院系的增加和取消所引起的资源与人员分配影响较小, 但是也是很重要的。它们代表着教师的研究兴趣和擅长领域, 在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中使学生定位、形成组织的外部身份。因此, 科层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变化不仅代表着重要的组织动力学, 而且也代表着更加广阔范围的把什么看做是知识的变化[18] 。第一, 高等教育组织是知识发展的主要社会舞台。也就是说, 大学和学院都反映着、重构着知识的分类, 因此它们也建立了专业和知识的类别。第二, 院校环境在把什么看做是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对院校使命的共同理解以及不同研究领域之间资源分配的组织传统。第三, 学术组织倾向于对知识变化做出反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比于国家层次的宏观管理, 大学通过其内部的科层性组织和学术专业的组织对知识进行着微观调整, 这种微观调整同样决定着教学当中的知识状况。大学是通过知识与学术结构 (科层的和专业的) 的共同演进来实现对知识的微观操作的, 这种微观操作体现在五个方面:

1.知识分化 (knowledge differentiation) :

某个学系或专业分裂成多个研究领域, 这些研究领域的增加反映了知识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和职业的专门化趋势。比如, 体育专业分为运动训练、运动科学、教育学、适应性治疗、社会研究与运动管理几个专业。

2.知识提升 (knowledge promotion) :

当以“系”为标志的部门升格为学院 (school or college) 的时候, 或者当某一专业只提供本科学位在随后几年转变为研究生层次的学位的时候, 这方面的知识被提升了。在专业设置方面, 知识提升是最常见的学术项目扩张的形式。比如护理系升格为护理学院。

3.知识演化 (knowledge evolution) :

这主要是在名称的变更中反映出来。经常反映出与某一类别有关的知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或者是某种职业合法性发生了变化。比如图书馆系改为图书馆科学系, 家庭经济系改为营养与食物科学系。

4.知识合并 (knowledge consolidation) :

主要发生在学系合并中, 常伴随名称的改变。比如商学院的六个系合并为三个:会计、管理、市场营销、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和房地产合并为会计和金融、组织和管理、市场和计量研究。

5.知识稳固性 (stability of knowledge) :

学系或专业并没有表现出以上四种特点而保持原来的状况。当然课程内容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院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 在相同专业名称标识下的知识组合可能在不同院校或不同时期其具体知识内容可能有所差异, 这主要是有院校通过对专业下的课程设置来实现的。

8.全国中小学生党史知识竞赛选择题 篇八

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1921年7月23日

B、1921年8月2日

C、1921年9月1日

2中国共产党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A、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集中制

3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是由()起草的。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马克思和恩格斯

4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民主和科学

B、新道德和新文学

C、民权与平等

5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无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群众

6中国共产党党旗底色为红色,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铁锤

B、镰刀

C、铁锤和镰刀

7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8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发动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侵略战争。()首先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91935年1月召开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古田会议

B、黎平会议

C、遵义会议

101938年,()发表了《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11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2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A、7月23B

B、8月1日

C、7月1日

131978年12月召开的(),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14()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论断。

A、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在实践中

1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为耻。

A、愚昧无知

B、封建迷信

上一篇: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下一篇:残疾人轮椅车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