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一作文

2024-08-11

为什么初一作文(共13篇)

1.为什么初一作文 篇一

生命需要什么初一作文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下午,我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又刺耳又让人毛骨悚然“吱吱吱”的急刹车声,紧接着,又传来的一声震耳欲聋“哐”的撞击声,我本能地往前一看,原来,一辆大卡车撞上一个骑车人,生命需要什么作文。自行车变形了,七零八落。人被撞飞了,而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摔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

看到这惊心动魄令人惨不忍睹的一幕,我整个心都紧缩着,一阵阵呕吐的感觉时时刺激着胃,我闭着眼飞快地跑开了。

面对这刻骨铭心的一切,我不禁要问:“如果,卡车司机不逆道而行,如果,卡车司机不闯红灯,如果,骑车人不走机动车道,如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我不禁在想:“卡车司机怎么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怎么面对骑车人的家人?骑车人的家人怎么接受家破人亡的现实,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据交通部门不完全统计,去年共发生车祸518000起,死亡人数10700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起车祸发生。这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还不令人深思?

车祸,令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发生多少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多少儿童成为孤儿,多少人负债累累残废终生……

为了他、她的幸福,为了各自家庭的美满,为了不再悲伤,为了不再像我一样做恶梦,请你我他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爱惜生命!

2.为什么初一作文 篇二

案例一: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在第一次上篮球课的时候, 安排的内容是原地运球。事先笔者对两个班近60名女生的篮球基础进行摸底, 有很多学生不会“运球”, 只会“拍皮球”, 而有一部分学生是从本集团学校升入初中的, 她们已经学过运球了, 基于以上情况下便开始“分层教学”。让会的学生自由组合去打半场, 不会的学生在教师教授动作重难点后单独练习, 在教这部分学生的过程中, 主要是让学生反复练习, 一节课几乎都在运球, 可是练习的效果不佳, 笔者还批评了学生, 责怪她们小学没有学好, 而且我还要抽时间关注在旁边自由活动的学生的安全。整堂课结束教师很累, 学生也很累, 基础好的和不好的都没有“吃饱”, 学生的表情告诉我她们不喜欢这样的课。

反思:通过理论学习知道了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即在承认学生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付出都给予应有的肯定。笔者让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自由活动, 既没有目标要求, 又没有评价, 学生的篮球技术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于不太会的学生, 只通过机械训练想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 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女生的情绪变化, 也没有考虑及时评价学生的进步, 所以这样的课是失败的, 这样的“分层教学”是错误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为了甄别学生的能力, 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改进:“内容分层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路径。”在以后的运球教学中, 所有的学生都在一起学习, 但是对练习的内容进行分层:笔者要求已经会运球的学生采用左右换手原地运球, 有点会的学生采用原地高姿运球, 加大动作幅度;不会的学生采用低姿态运球, 重点关注手接触球的缓冲动作。还采用“老狼老狼几点啦”等学生喜欢的游戏, 让会的学生运球时能抬头看教师的手指数;让有点会的学生听到“5点”时变成低姿运球;让正在学习运球的学生按照教师儿歌的节奏用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呼应运球的节奏。经过练习, 如果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 那就可以挑战更难的练习任务, 对基础好的学生我还准备了要求更高的内容。这样以内容分层的思想贯穿于运球教学, 通过内容分层,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笔者知道这样的分层教学是成功的。

案例二:让每个学生都有奋斗目标

有一次准备教授“行进间两大步上篮”, 在备课的时候笔者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 但是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只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纬度的大目标入手, 对教学环节中细化的要求没有明确。在课堂上便眉毛胡子一把抓, 全体学生都按部就班地从徒手练习到运一步球上篮, 再到运三步球做两大步上篮动作。到最后环再“分层”, 让会的学生争取进球, 不会的学生避免走步。学生练习的效果不理想, 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反思:体育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要求“目标统领内容”, 制订教学目标后还要看目标是否能达成。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案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学生是怎么学的, 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是怎么辅导的, 有多少学生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那这节课就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在分层教学中要做到“目标分层”, 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贯穿细化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学会分解大的目标, 每个人达到目标, 一节课的目标就达到了。

改进:通过事先了解和课堂观察, 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种:会运球会两大步上篮的;会运球不会两大步上篮的;只会原地两大步上篮徒手动作的。给第一种学生的课堂目标是, 能行进间运球五到七步, 两大步上篮, 第一步踏入指定区域, 如果能做到就要求进球;给第二种学生的目标是多练习徒手动作, 从运球上一步开始, 反复多练, 把运球和两大步结合起来, 如果会了要求运球三步后上篮;给第三种学生的目标是, 运球有节奏, 做到右脚跨出落地同时双手接住球, 反复运球, 如果掌握要求边喊口令“1、2、3”边运球, 紧接着做两大步上篮同时喊“1——2——投”。经过分解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明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目标是动态变化, 达到一个目标就可以向更高一级目标努力。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有了进步, 几节课后, 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行进间运球后两大步上篮动作。

经过课堂实践, 笔者对初一女生篮球采用分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分层教学基于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的全面了解。

接手初一的班级后,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问卷调查、口头调查等方式大致了解学生的技能储备, 便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2.分层教学基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考虑。

体育教学不是运动员选拔, 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教师的任务也是要帮助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提高。因此分层的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层次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简单分类、粗暴区别。

3.分层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评价的分层。

3.浅议初一写景作文教学 篇三

一、抓住不同时间的景物变化

不同的时候,景物不同,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所变化。让学生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的景物的特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同是一种景物,由于时间的变化,它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这些微妙的变化,就会给自己带来心情上的愉悦,就会进一步去留意事物的变化,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知识。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组课文,就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经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秋天,“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只有抓住了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来。可以说,一篇好的写景作文,应抓住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特点来写,所以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

二、抓住不同空间的景物变化

一篇好的写景作文,尤其是游记类的写景作文,更应注重空间的变化。因为随着空间的变化,景色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例如,在参观泗洪县洪泽湖湿地鱼类博物馆时,博物馆内的鱼的特点与在自然环境中湖泊水流中鱼的特点肯定不一样。这时,学生就应该抓住不同生存空间下鱼生活的习性不同来写,包括游的姿势、觅食习惯等,这样才会写得准确可信。又例如,如果要描写青藏高原,就要抓住青藏高原的山脚下景色与山顶的风景大相径庭的特点。山脚下小溪流水,树木郁郁葱葱,而到了山顶,竟是雪花漫天飞舞了。所以说,如果能很好地观察,注意不同空间景物的变化,善于把握这种变化,在写作中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抓住不同天气的景物变化

生活中,不同的天气总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即使是同一片景色,在不同的天气中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天气变化景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的特点。

例如,泗洪世纪公园内有一座千禧塔,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巍峨屹立在汴河边,清晨,塔顶上有无数只飞倦了的小鸟在休息,塔上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摆,整点报时的悠扬钟声传得很远很远;可是到了细雨霏霏的秋天,远远地,人们只可以看见千禧塔的塔尖,时隐时现,虚无缥缈,仿佛是到了如来佛祖的灵霄宝殿一般。教师要经常带学生到实地看看,让学生留心观察。所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写景作文应根据不同的天气,去抓住不同的景物去写,这样写才能符合景物的特征。

四、抓住写作时不同的情绪变化

作者不同的心情,看同一景物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4.我不再什么初一作文 篇四

大家别看我现在雄赳赳气昂昂的,以前我竟怕黑,真是一个可笑。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我不再惧怕黑暗了,只因爸爸的那句话,那句引人深思的话。

那天,爸爸和我一起去公园玩,回来的时候,天空已经一片漆黑了,这让怕黑的我更是感到了害怕与恐惧,可爸爸偏偏挑了一条阴森可怖的小道走,为了不让爸爸看不起我,我只好硬着头皮走上了这条黑漆漆的小道,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我的心在抖动,吹着树上的树叶在沙沙作响,那声音在我的耳中仿佛如一个恶魔在我耳边不停地低喃着,四周静得出奇,一切仿佛在正常的行走着,这世界越是平静,在我的眼中却越显得不正常。我鼓起勇气,终于把酝酿在肚子里好久的话说了出来:“爸,为……为何走这条恐……恐怖而又漆黑的小道?那么多亮的路你……你干嘛不走?”我的腿不停地在发抖,声音也随之颤抖了,“恐怖吗?我不这么觉得。你看,这条小道虽然漆黑,但小虫却在草丛快乐地唱歌,月光是那么的皎洁,这儿虽无灯,但只要心中有一盏明灯,不就没事儿了吗?孩子,不要害怕黑暗!”我抬起头,觉得爸爸说得对,虫儿在草丛鸣叫,这是对黑暗的抗议,莫非我连一只小虫都不如吗?想到这儿,我大步地向前走去,觉得黑暗没有那么恐怖了。“你知道你为什么会恐惧黑暗吗?”我摇了摇头,爸爸点了一支烟,继续说道,“那是因为你从心底就恐惧黑暗,你把黑暗想象成个恶魔,它就是个恶魔,平常心地看待黑暗,黑暗其实不恐怖。”爸爸的话给我沉思了好久,如今我明白了。

想想我当时是多么荒.唐与无知,竟然会害怕黑暗,但如今的我并不害怕黑暗,因为黑暗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因为我心中此时有了一盏明亮的灯。

5.有关留住什么初一作文 篇五

当我痛快将足球踢进球门时,下午第三节的下课铃声拉响了。我欢快地走到楼梯口时,乐得像一个个赤脚大仙似的同学们,蒙着我的眼睛,簇拥着我向班级走去。

脚刚站稳,只听见同学们齐声庆贺:“奥利给,巫思楷生日快乐!”眼前的手轻轻地挪开了,四处弥漫着奶油香,讲台的桌面上摆放着一个生日大蛋糕,台下的同学们绽开了笑脸,如同一朵朵缤纷的花朵,温暖的眼神朝我汇聚。再放眼瞧,我的书桌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精美的礼物,我惊喜不已,感受到心脏血液流动在加速,我的脚后退了一小步,感觉踩到了什么东西,抬脚一看,竟然是一堆粉笔头。再抬眼看见黑板上面画着一个超级大蛋糕,旁边画着航天飞机、火箭——那可是我的航天梦!还有一辆辆奔驰的赛车,一个个帅气的吉他,飞旋的足球……只有知己知彼、心心相印的伙伴才能画出如此称心的礼物,如此精细的画面,如此瑰丽的梦想,于是,我的眼泪如涌泉般流了出来。热烈的气氛开始蔓延,温暖的大家庭为我举办了此生难忘的生日盛宴。

后来,我问同学们:黑板上的图画画了多久?他们回答:画了整个下午。那一个个粉笔头就是他们传情的道具。黑板上的风景是他们给我的最特殊的礼物,我把那些粉笔头收纳在一个小盒子里,放置在书桌上。每当我看见那盒子,脑海便浮现出同学们画礼物的身影,心里就涌动着暖流。

6.需要什么初一作文600字 篇六

生命的诞生

那可恶的小鸟儿用它长长的尖嘴一啄,我便脱离了养育我的母亲,它叼着我飞过万千景物,最终略一分神,在层峦叠嶂中将我——一粒饱满的种子遗落。

一场大雨伴着惊雷唤醒了我的清梦。四周满是未知的景象,小时候的外衣将我紧紧束缚。隆隆的雷声将我的生命之轮拨响,明亮的闪电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我要发芽!我要发芽!我拼命的吸收周遭的雨水,终于冲破了坚韧的外衣。我第一次呼吸到外界的空气,满心欢喜的迎接我生命的诞生。

生命的成长

四周全是有棱有角的石块,我幼小躯体被划磨的遍体鳞伤。诞生的喜悦消散之后,我审视了周围的环境:头顶有一块巨石遮挡着阳光,土地埋藏在层层石砾之下,水源更是无从谈起。我的生命需要阳光,水,土壤,似乎都无处可寻。但我决不放弃,铆足了劲要在这崖边开辟出我自己的天地。

我不停地向下扎根,不断地触及更深处的土壤,那幼小的根,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直到这崖边的每一寸土地,都遍布了我的足迹,我又开始扭曲自己的枝干,几乎贴伏碰上地面横向生长着,我拼命地伸长双臂,终于摆脱了巨石的阴影,拥抱到了温暖的阳光。这时我的树冠几乎完全悬空了,但我并不害怕,我仍要追逐阳光,追逐雨露,追逐生命所需的一切,顽强而坚定的生长着。

生命的极致

7.浅谈如何提高初一学生作文水平 篇七

【关键词】作文水平;初一学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其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作文简直就是没有头绪。在教学实践中,常听到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就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一些学生作文交上来了,批改时发现,要么摘抄作文书上的内容,要么内容空泛,材料陈旧……那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内容充实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积累文质兼美的语段,打好语言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平时积累的重要性。但是积累并不是简单的记忆,如果只是机械的背诵,学生遗忘的速度非常的快,也失去了积累的兴趣。

对于初一新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赏析课文中的精彩语段,理解性地积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段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与中心意思紧密相关。例如“泥墙根一带”是详写,目的是以“点”映“面”,既然这里都有“无限趣味”,可见百草园里好玩的地方很多,突出“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作者对百草园作过细致的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又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的乐园的热爱之情。这段文字写得十分有文采,学生可以自主分析本段描写好在哪里,很多同学都能总结出本段描写事物的修饰词语很好,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自己在描写的时候也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到描写生动形象,中心突出。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把积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仿写名段。比如写我们十七中学,有哪些景物可以突出我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学校操场上的老杨树,东边墙根下怒放的玫瑰,还是校园操场边上随风摇摆的垂柳?这些景物又有哪些特点,我们如何有文采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师在这时候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有文采”,不是华丽辞藻的杂乱无章地堆叠,不能言之无物;“有文采”是指文章在语言运用、表现方式上做到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多变,善于运用修辞方法,精确运用锤炼过的佳词妙语,语句又较为丰富,内涵耐人咀嚼,从而突出中心。

这样指导学生边赏析边积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积累,每天都找出精彩语段,并加以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两对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散文家秦牧曾说:“作家插上这对翅膀,就可以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拜会古人,访寻来者……”可见联想和想象是多么重要。写作中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初学写作时,可以多试试“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写法,这都能开启联想和想象的大门。

联想要做到自然贴切。在初中教材中,我们学习《荷叶  母亲》作者由荷叶对荷花的呵护,想起了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性原则做出的合理联想。我们可以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诱导学生的联想能力。一是触类旁通,注意从事物的“相关”方面去联想。这种联想的特点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联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二是逆向思维,朝着事物“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三是寻找特点,抓住事物“相似”的特点联想。

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出来的事物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但它的创造却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比如他身上有着猴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一是立足生活,巧妙编写。二是合理组合,移花接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样儿也不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所讲的是创作,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三是大胆扩展,添枝加叶。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四是借助梦幻,更富魅力。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想象力是人类很重要的智能,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如看到地球的保护伞联想到臭氧层,看到广告伞想到做广   告……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大胆表达,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此,学生作文才可能文思泉涌,思维流畅。

三、培养学生写作抓住细节,打造作文亮点

学生学会了把事件交代清楚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在写作时一定要重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被高尔基称为“隐藏在文字里的魔术”。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它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细节描写不仅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长,而且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在学习课文《最后一课》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服饰的变化,引起了小弗郎士的注意,这个小小的细节描写不只是暗示了主人公也暗示了我们,这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到底是什么不寻常的日子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中还有郝叟老头,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人,个个看起来都很忧愁。郝叟老头还带着一本破了的初中课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三角的帽子,破了的初级课本,与自己不相配的大大的眼镜。这些细节描写一下子就刻在了读者的心理。我们可以想象戴三角帽的怪样子,一本被翻了无数遍又不被珍视的老书。而今天把这本旧书拿出来还摊在膝头上,大大的眼镜不是架在鼻梁上,而是放在书上,这些细节描写都说明了这一节课的不同寻常,也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人物的心理,表现了人们对这一节课的重视、珍视。而透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人们对这节课的珍惜,也表达了人们对法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主题也就这样凸显出来了。老师和学生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初步明确细节描写的妙处,但如何在我们的作文中能很好地运用细节描写呢?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早上母亲如何为你准备早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母亲为你做早餐时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边讨论边借鉴《最后一课》中的细节描写的方式写出母亲为自己做早餐的样子,并明确这些描写都是母亲爱自己的表现。把这些真情实感的细节描写放到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中,作文的亮点就出现了,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现象。

总之,作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踏踏实实的作文引导,建构起初一作文的知识体系,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应重视文质兼美的语段的积累,打好语言基础;给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抓住细节。这样做才可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走出作文无话可说、空洞无物的困境。

8.什么的心声600初一作文 篇八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说空话。”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正是见证了他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艰苦的劳动是成功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在隋朝,隋炀帝为了贯通南北动脉,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征发了数百万民工,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直到今天,那条大运河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正是数百万民工汗水的结晶,没有他们的艰苦劳动,这颗明珠永远不能在波光上闪耀。难道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其次是正确的方法。如果只注重艰苦盲目的劳动,而忽视了运用正确的方法,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成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只有在艰苦的劳动下又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这两者既是分开的,又是互相促进结合的。

许多人说:“时间就是胜利的本钱。”社会中的青年人都把时间放在说空话上。所以少说空话是成功的第三个因素。那些平时夸夸其谈而不去实践的人是成功的最大的“天敌”,只有控制它的出现,我们才又向前跨了一大步。成功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9.初一什么之歌作文 篇九

清晨,红扑扑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仿佛给那朵白云嵌上一圈金边,金光又如利剑正透过白云一道道泻下,为大地蒙上一层金色的轻纱。此时此刻,天空显得更加蔚蓝,云彩也更洁白了。瞧!那白色的浪花互相追逐着,簇拥着,随着风的呼唤轻轻地涌动,像跳起了飘逸迷人舞。突然,一阵风轻轻吹过,紧依偎在一起的云朵顿时弥漫开来,织成一片丝绸,又像跳起了温柔可爱的“四小天鹅“,柔软而轻盈。啊,白云真是一位出色的跳舞姑娘!

下午,白云比清晨显得更加活泼动人。它们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着,时大时小,时淡时浓,时快时慢,时隐时现,它不时变换着形态,好像向你显示他的一切。有时,白云像一只小白兔,在向前奔跑,好像有人在追逐它,不一会儿,便融入云堆中;有时,白云像一只天鹅,只见它飞呀飞呀,渐渐地变大了,模糊了,越来越淡,最后竟消失了。淘气好动的白云一会儿像只大老虎,张开血盆大口;一会儿像小鹿乱蹦跳;有时像小猪又傻又可爱;又有时像小花猫温顺宁静……它似乎从不保持相同的模样,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以各式各样的姿势飘流而过。原来云是那样多变万化呀!

到了傍晚,夕阳像一把火为,染红了半天边,湖水也是一半红一半蓝,真是“一道残阳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这时的白云是异常绚丽夺目,有红色、黄金、金色、蓝色、紫色,就像是仙女织成的锦锻,把天空装点得无比神奇。它一会儿是一片橙色彩云;一会像红苹果;一会又像紫葡萄,一会又变成蓝宝……瑰丽无比。哦,云又好似神奇的画家。

啊,朵朵白云,你是多么洁白可爱,那么温顺活泼、妩媚动人!你好似善良的仙女,哪里有你,哪里便有壮美的景象与欢声笑语!

2鹰之歌

他曾亲聆过孔子的教诲,他曾倾听过基督的哲理;他曾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之门前驻足;他曾在霍去病的雄伟陵墓前垂泣;他曾看到过秦皇汉武的辉煌,看到过拿破仑菲烈特的伟绩;他曾感受过日墓乡关芳草萋萋“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颠沛流离……

活了三千年的鹰,在天空中翱翔,展翅高飞,鹰击长空,让人赞叹,让人折服!

我是一只活了三千年的鹰,曾经过风与的侵蚀,曾经过风浪的袭击,曾经过病痛的折磨……但两千年秦代那壮观的场面,我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我还年轻……

就在我外出觅食的时候,看见了无边无际的大地上黑压压的一片,我环顾四周,仔细观察,才小心翼翼到降低高度,察看情况……

原来,秦始皇即将驾崩,为了让自己在地下有一直属于自己的队伍,能在地府依然称帝,为此创造了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兵马俑很有气势,栩栩如生,场面宏伟,巧夺天工,形态逼真……人物千姿百态,有的步行,有的牵马,有的骑马,有的射箭……就为了这个原因,不知有多少人死去!作为一只鹰,一只“有泪不轻弹”的鹰,我第一次落泪了!我万万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残忍的饿君主!”

我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国家的兴亡,无情的战斗,曾拨搏击空,曾袭击海浪,曾战胜病魔……

这三千年来,有些事,鹰无法忘记!

三千年了,鹰的生命即将结束,但他,无悔!

3书之歌

生活不可无书,生命需要书来充实。书是人类酿制的美酒,是书给人以精神的狂热,书是什么?是良药,愈合受伤的心灵,是精神,感悟生命的伟大,是桥梁,连接彼此的思想。

书是一剂苦口的良药,愈合受伤的心灵。“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幼年的易安与夫君沉醉在如诗如画的山水里。“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夫君的逝去,使易安有来无尽的惆怅。是书,驱散来凛冽的寒霜,是书,滋润来龟裂的心田,是书,愈合了易安心灵的创伤。

书是一种可歌精神,感悟生命的伟大。“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感悟海明威顽强刚毅的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悟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精神,“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感悟介子推忠心不二的精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感悟陆游爱国情怀的精神。

书是友谊的桥梁,连接彼此的思想。连接诗人的思想,让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感受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感受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感受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感受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释然。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用书来拓展它的宽度。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用书来挖掘它的深度。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用书来提升它的高度。

4四季之歌

一年四季,景色都非常迷人,非常美丽。

春姑娘踏着轻盈的步子来了。阳光暖洋样地照射着大地,金光闪闪,使人备感温暖。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妩媚多资,有的像奔腾的小马,有的像鲜艳的花朵,有的像春姑娘净白美丽面庞……顽皮的春姑娘在大地上奔跑着,她跑过大地,大地变绿了;她跑花丛,花儿为她绽放了;她跑过大树,大树发芽了;她跑过湖面,湖面荡起微微的波浪……春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因为它带着春姑娘的祝福。它能使你忘掉烦恼,它能使你消除疲劳。

夏日,阳光洒在荡漾的河面上,泛起万点金光,像一颗颗晶莹的小星,顽皮地向人们眨着眼睛。烈日当空,太阳的热度似乎要把白云烧化了,白云躲得无影无踪。而这阳光却小树以充足的营养,它们茁壮地成长起来,现在已经枝繁叶茂了。看那知了,似乎对太阳公工发出的热度很是不满,在枝头拼命地叫着:“知了!知了!”以示对它的不满。

秋天来了,秋妈妈赶紧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新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农民伯伯们正在这片金海里“遨游”呢!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缓缓飘落下来,有的像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地上落满了金灿灿的叶子,好像铺上了一张厚后的金色地毯,别提有多美了!

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入冬天时,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都披上了厚厚的银装,漫长而寂寞的冬天来临了!当大地银装素裹的时候,大地便充满了欢声与笑语,那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伴随着他们度过这漫长的冬天!

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用四季之歌唱响这个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家园吧!

5四季之歌

桃花盛开的季节

春天就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你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春天.当草木发芽时春天也跟随而来了。

春风是春天的讯息春风翩翩起舞的向我们走来她摸摸树木树木就绿了;她碰到小花小花就开了……她走过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染上了颜色……

生机勃勃的时刻

正当春姑娘生活在悠闲自在时顽皮的夏弟弟却等不急了!

太阳散发出了无比的光芒他照亮了大地当含苞未放的花苞感受到这热量时都纷纷开放了。

匆忙的小蚂蚁在人们的脚下跑来跑去老年人们在树荫下看报纸;几位妇女一边唠嗑一边织毛衣;调皮的孩子围在一起商量着什么……好一幅温馨的画面啊!

小草们比着长个头花朵们比谁鲜艳.看!那朵红的似火那朵白的如雪还有那朵黄的赛金……

落叶满天的季节

像蝴蝶一样的树叶飞落下来花草慢慢凋零了秋天也已经到来了。

听秋姐姐说过:苏轼和刘禹锡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却一样在秋天因为漂泊不定而叹息“明年明月何处看”或者感慨“朝来人庭树”的秋风是“孤客最先闻”……这些诗人以古诗赞美秋天秋天是多么美丽啊!

满天飞雪的时候

冬天是四季中最后一个季节也是最让孩子们羡慕的季节.

雪娃娃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客人”当满天飞雪的时候孩子们穿的像只大熊猫一样冲出家门大喊道:“下雪喽!下雪喽!”这时四面八方的孩子们都汇聚到一起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欢笑声久久回荡在上空中……

一年过去又是一年时间慢慢流逝着.我们因该珍惜时间发奋图强.以后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6朋友之歌

“叮咚,叮咚。”听!有邮差来了。我拆开信封??原来是她。她是我的好朋友,我来介绍介绍。

姓名:张雅玲

年龄:12岁

性别:女

兴趣爱好:画画……

张雅玲的成绩好,人缘GOOD。她不仅成绩好、人缘好,还尊老爱幼。

星期六的上午,我和雅玲约好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坐在车上,渐渐驶向远方,不知过了多久,车上的座位都坐满了人,人们无聊的睡着了。“咔”,司机踩了个急刹,门一开,上来俩人?1、老奶奶满头银发。2、小妹妹天真可爱。可惜呀,车上没座位。

这时,车上的人全都埋着头,都不愿意给老奶奶和小妹妹让座。猛地一下子,司机踩了个急刹车,老奶奶和小妹妹摔到地上去了。我很想让座,但是我让了座我又坐哪儿呢?在这一瞬间,雅玲站起来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年纪大了,您坐吧!”老奶奶说:“不了,你坐吧,我还有一会儿就到了。”雅玲硬是把老奶奶拉到座位上坐好。之后,雅玲把我从座位上扯起来,对小妹妹说:“小妹妹,你坐吧,姐姐不坐。”

下车了,我一路上问:“雅玲,你为什么要让座呢?”她反驳说:“那像你那样不让座吗?”我无言以对。雅玲一本正经地说:“那老奶奶的年纪大了,那小妹妹的年龄又太小了,你说我怎能不管呢?再说,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小学生应将其发扬光大,怎么能只为自己呢,我们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雅玲真是个尊老爱幼的人。现在我以一首诗来称赞雅玲:

雅玲是个好孩子,

尊老爱幼常常做,

尊敬老人爱孩子,

我们应该学习她,

雅玲是我好朋友,你们喜欢她吗?

7用心唱响廉洁之歌

古往今来,大家对清政廉洁的理解有着不同时代的特征,因为地域时空的差异而带给人们廉洁的概念却不同,但廉洁所蕴藏的内容却大致相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是孔夫子对清正廉洁的最好解释。革命斗士__则认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则是这么解释:“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全能的廉洁。

在东汉时,有一位叫刘宠的人在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临走时,当地百姓主动凑钱为他送行,刘宠不受是因为他知道那是老百姓们的血汗钱,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象征性地从中拿了一枚铜钱。事后刘宠被人们誉为:“一钱太守”。

同样,相传晋代人吴隐之任广陵太守,在广陵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人传说喝了贪泉的水就会变的贪婪成性。他不相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冬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10.这篇作文为什么不及格 篇十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隐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一考生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其中,教育便是一种方式,不管是父辈对子辈的施教,还是子辈对子辈的反哺,都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当然,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时常发生角色转换。这就需要我们去感受,去倾听,去行动,真实地接受并努力前进。

角色转换之间,让我们去感受古人悲切的情怀。

感受那南唐国主悲切的凄凉,我仿佛置身于其中,那句“别时容易见时难”的痛楚,让我不忍离别,不忍回首。国破难回头,眼前是“满城尽飞絮滚轻尘”,我痛哭,真有这番凄凉。

感受李清照年少时慵整纤纤手的年少青春。“蹴罢秋千,听见旁人,立马和羞走,不忘回首,却把青梅嗅”。原来这份欣喜早已藏于其中,令人流连不止。

感受苏轼的豁达乐观,即使是大雨纷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一番广阔的胸襟,生命即使不得去,又何妨?苏东坡教会我笑着对待生命。

角色转换之间,让我们去倾听,倾听诗人的浪漫。

倾听那余光中的乡愁,那一声悲切的呼唤,呼唤母亲,呼唤家乡,呼唤祖国。古来游者多寂寞,夜夜思乡,愿那张窄窄的船票,带去乡愁。

倾听顾城笔下那个孩子的渴望,渴望拥有一支蜡笔,画下风,画下云,画下地平线,还有那美丽的风景。这只是个淘气的孩子,一个妈妈宠坏的孩子。

倾听席慕容,那洁白的裙子上刻下十六岁的花季,还有那青春,像极了一本太仓促的书。送别,送别花满枝桠的昨日,又错过今朝,之后还是那份乡愁,却被道成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角色转换之间,带着感动出发,为我们的社会努力,为我们的生命加油。

蓝领工人行动着。被称为“蓝领专家”的孔祥瑞,他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我们亦当向他学习,感受他那份艰辛,学习他那份执著。

普通百姓行动着,致力于消除乙肝歧视的陆军,在漫漫的征程中坚定执著地前行,他是致力于消除乙肝歧视的“金戈铁马”。试想,多么不易,但他做到了,他是人民的骄傲。

西部教师行动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培养了祖国的花朵,他们燃烧着,他们付出着。他们的贫困令人震惊,他们的执著令人震撼,感动其实很简单。

角色转换之间,让我们领略古人的风采,领略诗人的浪漫,感受百姓的精彩。在感受中,在倾听中,在行动中,我们实现了角色转换。我们努力着,前进着,为着社会的发展而奋勇拼搏,前方也因此而更加辉煌。

有人认为,这篇考场作文是扣住了“之间”的,他的“之间”是在角色转换的“感受中、倾听中、行动中”,而且文前有张本,文后有照应,中间扣住“角色转换”,是一篇比较“中规中矩”“教”出来的好作文,这样的作文怎么能被判为离题呢?

这篇作文离题了吗?从表面看,作者以“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时常发生角色转换”领起全文,主体部分以“角色转换之间,让我们去感受古人悲切的情怀”、“角色转换之间,让我们去倾听,倾听诗人的浪漫”、“角色转换之间,带着感动出发,为我们的社会努力,为我们的生命加油”三块构成排比,最后以“角色转换之间,让我们领略古人的风采,领略诗人的浪漫,感受百姓的精彩。在感受中,在倾听中,在行动中,我们实现了角色转换”总结收束,的确“是扣住了‘之间’作文的”。然而从实质上看,这是一盘散沙,让人读完以后根本不知所云——作文堆砌了那么多材料,却说不清谁是施教者,谁是受教者,受教者是怎样转换成施教者的(施教者是怎样转换成受教者的)。更何况,按命题所给定的主题,作者应该从代际文化影响方面去写“年轻一代”如何从受哺者转换成为反哺者,给“年长一代”以文化反哺。而这篇作文中对“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以及“受哺”与“反哺”之类的关键词,除了作文开头装点门面点了一下之外,主体部分与结尾部分都只字未提。这篇作文的关键词是什么?“感受”,“倾听”,“感动”。这些关键词以及所统帅的材料与命题规定的主旨相距十万八千里,怎能不被判为“离题”?

这篇作文不但离题,而且是明显的“套作”。头尾“戴帽穿鞋”,中间以三个主旨句分别领起三个材料。这三个主旨句互不关联,九则材料三则为一组,三组之间各不搭界。就主体部分看,构成排比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感受”、“倾听”、“感动”三篇话题的浓缩——这三部分拓展开来就是三篇作文。这样的货色,的确是比较“中规中矩”“教”出来的,如果教师不教这些“规矩”,不教“套作”的“秘诀”,学生决不至于写得这么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考生作文考得这么差,至少有一半是教师害的。

这篇作文让人反感的,不仅是“离题”、“套作”,还有所谓“文化散文”的酸臭味儿,以及僵化的“八股”形式。这样的作文,想得及格分是万万不能的。如果再严一点,可以判30分以下。大概是阅卷老师知道其咎不全在考生,所以“笔下留情”了。

11.关于默默的什么初一作文 篇十一

每当看到“母亲”这两字时,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

天色已晚,在睡梦中的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点亮光,我揉揉双眼使自己清醒,却见屋外还有一丝光线透进来,我探头探脑,小心翼翼地录求光线的来源。却见……母亲正眯着双眼在缝我衣服上掉落的扣子,我记起早上我那不耐烦的声音:“多破了,!不缝了,缝了我也不会穿的,丢了吧!”那时,母亲深邃又无奈的双目,我却视而不见,我此刻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回到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脚步声又一次惊醒了我,母亲手上多了几片创口贴,她十分担心惊醒我,走路也是竖着脚尖。她先端祥了我一番,轻轻地笑了一下,弯下腰,冰冷粗糙的双手为我盖好被子,慢慢关上门把手。而这时我的眼泪已在眼角打转,那时我真讨厌我自己……。心里念到:我一定要为母亲做一件事,给母亲送上惊喜。

我轻手轻脚溜到客厅,望了望四周杂乱的房子,撸起袖子抓紧干。从鞋柜开始吧,我端了盆清水,手拧抹布。开始整理鞋柜,一双双臭气熏天的鞋子让打起了退堂鼓,但一想到母亲操劳的身影,我便又鼓起勇气好好干活。终于完成了,没想到比我想象中要累很多,刚才全身轻快的我早已满头大汗。我又收拾了茶几和餐桌,看着干净如新的家,想着母亲的惊喜的表情,就觉得的我的努力付出值得!

我走进厨房,准备做一次饭,但看看空空如也的冰箱,我的心又动摇了:要不……不干了?不行不行,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为母亲做一次饭。我换好衣服,向菜市场走去。买了菜,我已经没了力气……,但是我一定要努力!我煎了一个爱心形鸡蛋,用面包夹上海苔。再在上面用草莓酱写上520!大功告成,我大舒一口气。我把面包端上餐桌,再为母亲泡了一杯牛奶,小心翼翼走进母亲的房间,轻手轻脚的拉开窗帘:“妈,吃饭了!”我开心地说。母亲不解地看着我,走向客厅;“你做的”?“当然了!”只见母亲一把抱住我。“哎哟,我的宝贝长大了!”我一边笑着一边推着母亲坐到座位上,我说:“趁热吃!”

望着母亲那开心的表情,我才能发现母亲的操劳,辛苦。我不禁心疼起她,这种默默付出的爱是多么伟大!

12.什么可贵初一优秀作文 篇十二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把上一单元的小测验发下来了。我心里像拴了一只小兔子一样“呯呯”直跳。当我看见成绩那一栏里印着鲜红的“100”时,一种喜悦从我的心中悄悄荡漾开来。当我开始检查试卷时,猛然看到卷子的第三页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叉,还被扣了一分。唉,本该”99”分的。

“要不要给老师改分呢?”我自言自语:“如果给老师改分的话,不是满分,就得不到父母五元钱的奖励了;如果不给老师改分吧,心里又过意不去。”

犹豫中,同位小声说:“我想看看你的卷子,对照我的错题。”我心里一惊,要是被同学发现可就……不知该如何回答。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句话:“诚实是金,道德是银。”

是啊,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信奉“诚实”这一理念。父亲也希望我做一个诚实的人,难道我会辜负父亲的期望吗?于是,我下定决心,去给老师改!于是,我给同位说了一句“等等。”

下课后,我拿着卷子走到老师面前:“老师,您看这道题给我打了一个叉,但是我的成绩总分上是“100”,请您帮我改过来吧!”老师接过卷子,拿起红笔,“刷刷刷”就把“100”改成了‘"99”。老师抬起头,微笑着对我说:“张智博,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听了这话,我终于开心了,大大方方的把卷子递到同位手里。

13.为什么你总感到作文那样难 篇十三

老师:其实,作文并不难。你们感到难,是因为你们在起步阶段,没有把该弄清楚的问题弄清楚。现在我跟你们谈三个话题。我把这三个话题谈完,你们就不会再为作文犯愁了。

这三个话题是:

1.你没有真正地认识作文。

2.你不知道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3.你在起步阶段走偏了路。

乐乐:那您快给我们讲讲吧,作文真把我们愁死了!

老师:好吧,我们先来谈第一个话题——

你没有真正地认识作文

老师:我先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作文吗?

乐乐:是不是为了当作家?

老师:将来当作家的只是极少数,学校为什么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学作文呢?

超超:我知道了,因为我们将来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丽丽:超超说得对,中考和高考都是要考作文的。

老师:我再问你们,中考和高考为什么要考作文呢?

乐乐:是啊,为什么要考呢?这个我们可就不知道了。

老师:我告诉你们吧。因为文章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你们现在学作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用它来交流。

超超:“交流”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我这里说的交流,是指文字交流。就是相互间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让对方知道。比如你们老师有时候让几位同学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写出来,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这就是文字交流。如果不写出来,而是互相谈一谈,这叫口头交流。这下你明白“交流”的意思了吧!

超超:明白了。

老师:你们将来不论干什么,都离不开用文章来交流。就以我来说吧,这些年,当过农民、教师、记者和编辑。在当农民时,写村里的发展规划,写报道村里新人新事的消息和通讯;在当教师时,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学论文;当了记者和编辑,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天天要写文章。

亮亮:老师,假如我们长大后当了医生、当了工程师、当了科学家,也需要写文章吗?

老师:那当然了。当了医生、工程师、科学家,常常要进行学术交流、技术交流,这些都得通过文章来实现。

亮亮:为什么不用嘴直接交流呢,那多省事!

老师:用嘴直接交流固然很省事,但范围太有限了。比如我现在和你们几位同学坐在这儿谈作文,用嘴要比用文章省事得多,如果要和全国各地的学生谈,用嘴怎么能做得到呢?

丽丽:是啊,那就得通过报刊和书了!

老师:不管是通过报刊和书,还是通过电台、电视台,都得先写成文章才行。再说,如果没有文章,咱们提到的报纸等媒体也不会存在。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作文了吧?

同学们:知道了。

丽丽:可是,知道了这些,写作文就不难了吗?

老师:知道了这些,你就知道,作文仅仅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

乐乐:哦,作文就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老师,您的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什么是作文了,也不认为作文有多难了。

老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同学们:有。

老师:那好,第一个话题我们就谈到这儿,接下来我们谈第二个话题——

你不知道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老师:“会说话就会写作文”这句话,我向许多同学讲过,他们都听得瞪大了眼睛:写作文能有这么容易吗?

丽丽:我也正这么想呢。

老师:知道你们都会这么想,因为你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说法。我这样说的根据就是我前面讲的,文章就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小时候,看到外面的小朋友们玩得挺热闹,你也想出去和他们一起玩,可你妈妈却不放心,怕你跑丢了,老是不让你出去。有一回,你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了出去。妈妈发现后,把你找回来,打了你的屁股。你正哭着,爸爸回来了。你扑到爸爸的怀里,一边哭,一边一五一十地向爸爸诉说了这一切。假如有人把你当时对爸爸说的那些话用录音机录下来,你现在听一听,会发现,那就是一篇作文。

丽丽:真的耶!我小时候还真有过这么一回事。我对爸爸说的那些话,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老师:那你就把它写出来吧,加这样一个题目——我向爸爸诉委屈。

丽丽:太好了,下次我就写这篇作文。

老师:你们如果认真想一想从小到现在说过的话,会发现有许多次说的话,只要加个题目,就是篇作文。

亮亮:我对妈妈说过爸爸单位那位司机叔叔。现在想一想,觉得那就是一篇作文。

老师:那些话还能想起来吗?

亮亮:能。

老师:你当时是怎么说的,让大家听一听。

亮亮:那是我四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他们单位去了一次,那位司机叔叔给我讲了许多故事。我回去后,就对妈妈说,爸爸单位的那位司机叔叔可会讲故事啦,用手指头一敲脑袋就能敲出个故事来。开始他把我抱在他的腿上,问我听过什么故事,我说听过好多呢,有《狼和小羊》、《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他又问我最爱听什么故事,我说最爱听鬼的故事。他说:“那好,叔叔给你讲一个鬼的故事。”他就讲了一个《二鬼拉磨子》,讲完后,问我好听不好听,我说:“一点儿也不害怕,不好听。”他拍拍我的脸说:“小孩子不要听害怕的故事,不然夜里会做噩梦的。我给你讲阿凡提的故事吧。”

他每讲完一个故事,就问我好听不好听,我说好听,他就用手指头敲一敲脑袋说:“那好,我再给你想一个。”他一连给我讲了五六个,都是阿凡提的故事,直到有人喊他出车,他才把我放下来,说:“下次再给你讲吧!”我问他会讲多少故事,他说会讲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故事。

——这些话,就是那天我对妈妈说的。

老师:大家说,这是不是一篇作文呢?

乐乐: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哩。

老师:是的,语言也很生动。这篇作文的题目就叫“会讲故事的叔叔”吧!

乐乐:我想起前几天和同学们讲起过我们班刘园园的妈妈。我对同学们说,我和王启高、李亮、朱婷婷每天都到刘园园家去写作业。你们不知道刘园园的妈妈有多好!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她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我们身边,发现谁做错了题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帮着纠正过来。有一回,王启高算错了得数,她指着那个得数说:“你这是咋算出来的?96个苹果,分成3份,能等于31?你咋把苹果分少了,是不是偷着吃了?”说得我们都笑了。还有一回,李亮做语文题,把“高低不平”写成了“高底不平”,她笑着问李亮:“高底不平是啥意思,底子高就不平啦?底子高不平那只能是高跟鞋。”这回更把我们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她说话就是这么有意思,所以,她纠正过的题,我们永远也不会再错。我把这些话写出来,也是一篇作文吧?

老师:当然是了,而且也是一篇好作文。你给它定个题目吧。

乐乐:题目叫“我们的业余老师”怎么样?

老师:这个题目好!你们看,这不是会说话就会写作文了吗?还有,你们上一二年级时练习过的“看图说话”,把那些话加上题目,也是作文。

超超:我们上一二年级时,还做过“写话”练习,那算不算作文呢?

老师:写话练习,如果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意思,那也叫作文,就像“看图说话”一样,那是最简单的作文。我们现在写作文,一般不能写得那么简单,要求把一个意思、一件事写得详细一点儿、具体一点儿。

丽丽: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好多东西。

老师:那我们就来谈第三个话题吧。第三个话题更重要,我准备多谈一些——

你在起步阶段走偏了路

老师:陌生的地方容易迷路,迷路之后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自己知道迷了路。这种情况比较好办,停下来想一想,或者找个人问一问,就可以回到正确的路上去。另一种是,已经走错了路而自己不知道。这种情况就可怕了,走来走去,眼前一片茫然,还觉得只能这么走。作文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讲,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许多同学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走偏了路,走到了作文的。

明明:您说都有哪些误区呢?我可能就是在误区中,迷途而不知返。

老师:据我了解,主要有两个明显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作文不能随意写

有位同学说:“日记好写,作文难写。日记是给自己看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作文是给老师看的,要写得像个作文的样,写起来就不自由了。”这位同学的话,代表了许多同学的看法:作文不能随意写。

在这些同学的心目中,作文是有个“样”的。这个“样”到底是个什么“样”呢?自己也说不清。但就是让这个说不清的“样”,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每写一篇作文,都要想:这样写行不行呢?该怎么写呢?越想,越找不到答案;越找不到答案,越觉得作文难写。

作文有没有“样”呢?我明确地告诉你们:没有!

作文既然没有“样”,为什么这些同学会觉得有“样”呢?这可能是因为有些老师布置完作文后,习惯于“具体指导”: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头怎么开,尾怎么结(有些班的同学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足可证明这一点)。久而久之,我们一些同学觉得作文是有“样”的,这个“样”又是自己无法把握的。其实,作文完全可以像写日记那样随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考虑就只考虑一点: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最满意的程度。作文原来可以随意写呀?不仅可以随意写,而且在把意思表达好的前提下,越随意越好。文章最怕的就是模式,“随意”是避免模式最有效的办法。老师,您说假如我写书包,能不能写我的书包变成了一个人,她告诉我她是怎样出生的,怎样成了我的伙伴?当然行了,这样想象很好嘛!有一次,老师让写书包,我想来想去也没敢这样写,我怕不行。你以后要记住,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写法上,要按自己的意愿写。不按自己的意愿写,文章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我们来讲下一个——

误区二:认为作文必须写得“文”

有些同学不知从哪里得到的“真传”,认为作文必须用“好词”来写,必须写得“文”才行。正是这“真传”,让他们觉得作文就是难,每次作文都得搜肠刮肚地去想“好词”,组织“好句”。他们认为的“好词”是什么呢?就是在口语中一般不用的词。关于“好词”,“好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词就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分,只能说用得好还是用不好。

超超:我写作文主要是愁没有“好词”,我还买了一本介绍“好词”的书。

亮亮:我最怕妈妈看我的作文,她一看就说我的作文全篇也找不出几个“好词”。

丽丽:我爸爸更是这样,他说作文中没有“好词”,那就不能叫作文。老师,您说我们怎样做才对。

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应坚持“两个否定”、“两个提倡”。两个否定,就是否定“好词”这个概念,否定作文必须写得“文”的说法。不否定“好词”这个概念,有些同学就会把自己的选词范围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不但给写作增加了困难,而且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否定作文必须写得“文”这种说法,有些同学就会望“文”却步,不敢按照自己的意图写。

两个提倡,就是提倡丰富词汇,提倡尊重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绝对地讲,词汇越丰富,写起文章来就越自如,文章也就写得越好。著名作家赵树理在这个问题上打过一个比方:他说,词汇贫乏的人写文章,如同衣服少的人过中秋节就穿上了棉袍,因为他只有一件好棉袍。如果他有好多衣服,就不会在中秋节穿棉袍。你如果只记了几个所谓的“好词”,写文章遣词造句时,也就缺少了挑选的余地,所写的文章也就词穷意寡了。

我说的尊重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理解为尊重自己的用语习惯。有的同学习惯用口语写,有的同学习惯用书面语写。那么,各自按各自的习惯写好了。只要能把内容表达好,用什么样的语言写都行。

超超:我以后就用平时说话的语言来写,这样好吗?

老师:对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讲,我认为,用自己平时说话的语言来写最好。因为还在识字阶段,没有掌握多少词汇。平时怎样说,写时就怎样写,既容易把作文写出来,又容易写得通顺。

丽丽:我还没见过用平时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作文哩。

老师:其实有好多同学就是这样写的。有一位农村三年级学生写了一篇《一件好事》,完全是用口语写的,我还把这篇文章登在了报纸上。你们读一读——

一件好事

■ 陈录权

那天下午,我到村外头玩,突然刮起了大风,接着就下起了大雨,我赶紧往回跑。路过一块西瓜地时,见地里的塑料薄膜叫风吹起来了。我想也没想是谁家的,就拾起一块石头压上去。我一松手,地膜又被风刮起来了。我又拾了一块大石头压上去。我怕风还会将它吹起来,拾了好多石头把它压牢了。

我跑回家,头发上、衣服上还往下流水,爸爸说:“下雨也不懂得避一避,还叫雨淋成个这?”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向爸爸说了。爸爸说:“你小小的,心眼儿还不赖哩!”

老师:这篇作文尽管很简单,但文笔自然流畅,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里面,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丽丽:这篇作文真的很好,我就爱看这样的作文。我要把这篇作文抄下来,拿给爸爸看,让他说说,这叫不叫作文。

老师:如果他没有偏见的话,他也会认为这是一篇好作文。

关于作文难的问题,我们就谈到这里。你们觉得有收获吗?

乐乐:收获太大了!您讲的都非常新鲜,也非常有用。老师,我们以后在作文中遇到什么问题,还可以向您请教吗?

上一篇:2020年机关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脚手架施工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