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2024-10-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精选13篇)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本文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长调词”。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中总体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力争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从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细读、精品苏轼的中秋词。

二、分析学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主要功能是为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打开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第三单元向学生展示一幅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画。

(一)语言方面分析学情: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可以掌握其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二)文章方面分析学情:学生通过本单元所学的小说《社戏》、散文《本命年的回想》及古诗《十五夜望月》,可以更好的把握这首词的结构、意旨和感情。

(三)文学方面分析学情:这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需要以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来引导学生欣赏词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和情境美。

(四)文化方面分析学情:这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和创新点,师生共同研读诗词来比较中西诗歌主要内容和创作风格存在的差异。

三、解读教材

(一)感悟教材:

《水调歌头》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它落想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色彩。41岁的他为密州太守,实质上仍处于外放冷遇地位。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情感目标: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教师的“教”体现在——情感激发、幽默点染、意理阐发。

(二)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体现在——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真情表达。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部分:

在苏轼以前,词是佐欢侑酒的工具,词到了苏轼的手里不再是佐欢侑酒的工具,而成为词人自己言志抒情的工具。苏轼的豪放词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值得注意的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谁能猜出来老师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豪放词?

在这里创造出一种师生聊天式的情境氛围。在师生的谈话、问话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主体部分:

1.读诗文,悟语言: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和全班齐读),让学生感知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词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强调让学生品味该词的节奏、音调和声情。

2.理结构,会意旨:

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上升一个研究层面,看看整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侧重写了哪些内容?整首词主要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章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该词的中心旨意。这样设计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自己可以轻松应对。这里要让学生尽情的表达,畅所欲言。

3.品文字,析效果:

诗读的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中的代表作。这“豪放”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深入感悟该词的创作风格。这里了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对语言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这部分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问题已经由浅入深。这里就是本课的重点,此刻学生好比逆风而上。教师需要出示参考答案:“豪放”一词可以理解为东坡性情豪放不受格律束缚。另外,苏轼后期的词是向外部的广阔世界驰骋,恢宏扩大。他的词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强烈要求,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笔墨没有一点约束。最后,他让自己的性情自然流露于词中,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

4.广比较,探文化:

l 阅读下面的三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①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③(英国)哈代《挡住那月光》

关上窗户,拉下窗帘,挡住那悄悄洒来的月光,她那姿色太象她从前——在我们的琴儿还没积上,多年尘土,石碑犹未刻上,我们念到的名字那时光。

……

别拂动树梢,叫午夜的香气,弥漫四周,缠绵不逸,唤醒当年它吹给我和你的,同样甜蜜的情意,那时节生活好比笑声,爱呵,同人们所说的无异。

这灯光照明的普通房间,锁住了我的.视线与思路;让杂物在朦胧中隐现,敷衍的话语从口中编出;人生初开的花呵,太香甜,它结出的果子呵,太苦!

(1)请结合以上三首诗词的内容,说说李白苏轼举头望月、哈代关窗挡月的原因。

(2)以上三首诗词较好地反映了中西抒情诗中月亮意象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在此设计两道思考题,把学生引向一个更高的文化领域和精神境界。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去探究各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这里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创新点,教师出示参考答案:(1)李白苏轼举头望月是思念故乡、怀念亲人(望月抒怀、望月怀远),哈代关窗挡月是因为爱已消失,诗人不想回忆从前美丽的时光、甜蜜的情意、欢笑的生活。(2) 中国诗歌中的月亮使人感到“清寒”(霜、清、冷),有清寒之美,而外国诗歌中的月亮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有温馨之美。

(三)教学结语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辉煌灿烂、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历史弥丽、咀嚼不尽的精华。诗经、楚辞、诸子散文、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真是此起彼伏,此隐而彼显,不断创造出与时代风貌相契合的文学奇观。对于这种种的文学奇观我们都可以运用一语三文的学习方式去多角度的品析。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快乐!

布置作业:

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自己品读和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两首豪放词。

六、教学感悟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版)中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反思这一节课发觉:

(一)本节课设计的亮点

一首含义丰富的诗歌,好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不同折射和色的不同组合。一语三文的授课线索,旨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本节课设计的不足

由于初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均不够成熟。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还应由教师把握好尺度,不宜深入的挖掘应该点到为止。让学生明确可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分析诗词或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上的一点肤浅的见解,还请在场的各位专家和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二

宋神宗熙宁九年, 苏轼身在密州, 这一时期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因政见不和而自求外放, 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之夜, 诗人客居异乡, 与胞弟苏辙分别至今, 已经整整七年未得团聚。皓月当空, 苏轼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处把酒问天, 呼应了词前小序:“欢饮达旦, 大醉。”苏轼喜欢饮酒, 于其词作中常有表现, 他曾说:“赖我胸中有佳处, 一樽时对画图开。”酒可以起到发酵作用, 让人们能借酒浇心中之块垒。此处的月不是平常之月, 而是月值中秋;人也不是常态之人, 而是醉酒之人。词人开篇就以一种特定的情境展开, 读之, 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词人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 于字句中迎面袭来。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身在何处, 像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如此美景势必良辰,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此句把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今夕何夕啊, 月宫如此的美丽?有人把这首词比作词中的《天问》, 词人以“问”来描写中秋月明之景, 以“问”来抒发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 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 苏轼任由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我欲乘风归去”归往哪里去?苏轼竟然想到要羽化而登仙、乘风而奔月。苏轼做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一岁, 正因避祸而外任密州, 所以“乘风归去”苏轼是要摆脱人世的纷繁。纵观苏轼一生, 在政治的风云中, 他几乎处于颠沛流离、坎坷动荡的状态。王安石当政主持变法时,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而锒铛入狱、命系游丝,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 后司马光上台废除王安石之法时, 苏轼又因反对尽废新政而遭到旧党的攻击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 再被贬至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了苏轼这样一件小故事:苏轼有一次问众奴婢:“说说你们看我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 其中有一丫鬟名叫朝云的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从此视这位朝云姑娘为红颜知己, 在其死后坟墓上的云如亭上题诗:“不合时宜, 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亲。”

苏轼的人生如是, 就是因为他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的态度, 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旷达如苏轼, 很快就从消沉的精神状态中摆脱开来。“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他还是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来得温暖亲切。一旦躲进琼楼玉宇中, 那里虽然安宁没有纷争, 却也寒冷而凄清, 还是潇洒地“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吧。“我欲”、“又恐”、“何似”展示了词人情感的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峰回路转中, 凸显的是苏轼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是有着“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拼却满腹豪情一腔热血, 换来的虽然是被排斥打击, 虽然是外放冷遇, 但苏轼却能做到毫无狼狈潦倒之意, 他于人间潇洒起舞。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随着皎皎明月光的流泄, 我们眼前仿佛能看到朱阁里绮户下那无眠的人儿, 流动的美感中又烘托出寂静一片, 那轮明月偏偏要挑动灵心善感、愁情满腹的苏轼。“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时依然是豪迈的;“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孤独时是优雅的;而苏轼, 在中秋月圆之时的这份孤独, 是伴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坎坷半生的感慨的。“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是思念至极的幻听, 而此时苏轼也只能独语对月, 你有何憾事, 圆圆的要照尽人间离别吗?

苏轼的思想是兼及儒释道三家的, 正是佛家所秉承的“看破、放下”促成了苏轼性格中的旷达一面;也因为道家的“出世、养生”思想才能让苏轼在屡遭贬谪后依然活得雅致清新有声有色;所以他才能于困顿孤寂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由“小我”而升华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此佳句天成, 一语传万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也许我们经常于一无人角落悄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但是最难得的是能够找到一味良药给自己的灵魂, 以便在这个并不够完美的人间好好地活下去。

摘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往今来为人们传唱不已, 本文侧重从苏轼的思想方面来分析、欣赏名篇的艺术美感。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三

词作由困惑而起,最后归于旷达超脱。困惑的消释,才是苏轼“欢饮达旦”的真正原因。苏轼的困惑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生活在“人间”还是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如何生活在人间?这两个问题是上、下两片中分别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基于他不幸的人生际遇而作的思考及表态,同时,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也就是说,人生问题才是此词的核心问题。

在新旧党争的夹隙中,饱受失意打击的苏轼,面对琼楼玉宇的神仙之所,萌生“乘风归去”之意,离开充满苦难的人间。对仙境的向往在苏轼心中根深蒂固,他不止一次的流露出对幻境的迷恋,此后六年在黄州游赤壁,又一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这仙境是相对于人间苦难的美妙幻境,然而“琼楼玉宇”也不尽如人意,人间固然有苦难,可是“高处”也“不胜寒”,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苏轼陷入了“人间”与“琼楼玉宇”的选择困境。权衡之后,苏轼最终选择了在人间生活,所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时的他不但没有了丝毫苦恼,反而手舞足蹈了,岂能不“欢饮达旦”。

既然已经选择了人间,苏轼便继续思索如何在人间生活的问题,下片再次对分别以“人”“月”为主体的人间与幻境作了比较。“悲欢离合”,由悲、欢、离、合四种意义构成,并不仅仅指现实的离别——与子由的离别,而是概括了人间所有的情感际遇,包括坎坷、苦难;“阴晴圆缺”,也不是仅就明月而言,借助上片“几时有”、不知“何年”的时间限定,它实际是象征亘古永存的真理与规律。此时的苏轼面对人间“难全”之事,已经认为“不应有恨”了,应该坦然面对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足矣。

虽然,上、下两片看似都有一个问句,可是它们不是苏轼真正困惑之处,只不过是他思索人生问题的铺垫。他把对人生问题的思索,放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时空。“明月几时有”一句,并不是苏轼将就宇宙问题展开科学探索,而是作者要着意营造一个悠久的历史空间;下片“转”“低”“照”三个动词,借明月的活动,描绘了朱阁绮户之中的无眠之人,暗示有相同际遇的人并非只有自己,从而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一为时间维度,一为空间维度,上、下两片共同形成了一个广袤久远的时空。将人生问题放在如此“久、远”的时空中,思考个人际遇与历史的关系、与其他相同际遇的关系,才有了“此事古难全”的旷达认识。“事”指人间悲欢离合,“古”则呼应无限的时间,使词作具有了历史感、沧桑感,具有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通观全词,苏轼所有议论,都明确指向人生的坎坷遭遇,“兼怀子由”只不过是“悲欢离合”之其一,或者说是宏大人生问题的一个巧妙的切入点。苏轼旷达的认识,理应在问月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兼怀子由”也有以相同人生态度共勉之意。总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根本宗旨,就是向人们昭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当然,对“人间”的喜爱,并不意味着苏轼喜爱坎坷与不幸,而是以坦然之心对待它,这才真正是苏轼旷达境界的精神实质。

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词。

2、能体会并用简要的语言说出月亮在词中的意蕴。

3、能探究月亮在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二)、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意蕴

(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45分钟

(五)、教学思路:

看图联想——品读透悟——拓展探究——音乐回想

(六)、教学过程:

一、月之妙语

导入语:请观察下列图片,用优美的语言形容你所看到的内容。

要求:

1、可以用自己最喜爱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句话等。

2、一定要包含“月”的意思。

二、书读百遍

(提示语:这唯美的画面,空灵的意境,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来形容它是最合适的了。这首词它借助的是中秋的圆月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深情。请看课文《水调歌头》。)

1、自读课文(提示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2、用文中语句概括画面内容。(提示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假如画面上的人物是你,在画面情景下,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文中的那个语句?)

3、听范读。

(提示语:如果你能学会用心聆听别人的深情,你会离诗歌最近。请闭上眼睛,倾听名家的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他是如何把语调、重音等朗读要素完美结合起来的。)

4、模仿表演。(对刚才的朗读,你感觉象不象在听一首歌?其实,诗歌就具有这种音乐美的特点。下面,你能否模仿刚才的朗读,上台表演诗朗诵《水调歌头》。)

5、全体大声朗读课文。

三、诗中有情

1、(提示语:对对子能用最凝练的语言涵盖内容,你能尝试完成下列对上下阕内容概括的对子吗?)

把酒弄清影 望月

2、(提示语:曾经有歌词这样唱到:“月亮代表我的心”。你知道中秋的圆月在苏轼的心中代表了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或提供的背景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要言之有理。)

月是 的代表

四、我说月亮

(提示语:我们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很难忘苏轼他对弟弟的那一份真情,更难忘他那 “千里共婵娟”,对天下游子的殷殷祝福。所以,月亮是情思。在古代的诗歌中,不仅是苏轼,在中国其他文人的许多诗词或文章中,月亮是心中的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月亮在古诗中代表了什么。)合作探究

话题:月亮在古诗中的形象。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2、整理资料,形成观点。

3、用规定的句式回答。

4、每组可推选代表发言。

五、妙言生花

为某月饼厂设计人员设计的月饼盒广告封面,从画面和内容上提供创意。(可以是本堂课涉及的内容,也可以是围绕主题自创的)

六、诗歌共色

(提示语:同学们,诗中月亮是圆圆的,却也是涩涩的。歌中的月亮是空灵的,却是释怀的。让我们在歌中再次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播放flash《水调歌头》,全体合唱。

5.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篇五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写于北宋熙宁九年。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时因为思念六七年不见的弟弟苏辙而做的词。当时苏轼正当壮年,四十岁,在官场上因为与王安石等变法者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苏轼流连在各地期间,历经六七年未曾与弟弟苏辙团聚,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但这愿望一直到调任密州时仍未实现。当时的苏轼,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心,在官场上不得意心情沮丧,却又心怀壮志期待未来能有一天能重返汴京,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长期分离,期待相聚却又不能如意。在中秋夜这个应该是“月圆人团圆”的美景良辰,苏轼只能孤身面对着一轮明月,这种复杂又矛盾的情绪惹得他心绪激荡,导致抑郁惆怅齐爆发,当晚就率性“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乘着酒兴催生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夜孤独一人对着明月独饮独酌,想象力丰富的苏轼把“青天”当作是自己的好友,豪放地拿着酒与它对话,问着青天种种话题。青天呀!“你知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存在的?”,“月宫上的生活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这儿是熙宁九年,不知月宫里是什么时代?”又像是和好友吐苦水一般,说是想要乘着风飞到月宫去,过过那神话里的仙人生活,顺便摆脱掉目前的烦恼,那不知该有多好。 但是,话锋一转,又怕月宫寒冷的环境自己住不习惯,肯定住不了多久。又像是为自己留在人间找说法一样,说是与其孤独的住在寒冷的月宫里,还不如留在人间生活更加有趣。生活在人间虽然也是孤单一人,但是当在月下起舞时,还能有影子与自己作伴。还是留在人间吧!

本词的上半段中,从“欲...去”到“又恐...寒”到“何似...人间”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轼的的心理转折,也清楚地看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生活的抑郁惆怅使之想要“离开人间”,个性的豪放洒脱使之想要“留在人间”,这两种思绪不断交替地在心中搏斗,最后终于由“离”和“留”的矛盾思想中脱离出来,做出了抉择,认定了还是生活在人间较适合他。

皎洁的月光掠过朱红阁楼,穿过雕花门窗,照着那些思念着亲人而迟迟未能入眠的人们。月亮呀!月亮!今晚是中秋夜,不是应该月圆人团圆吗?月圆而人不能团圆那是多么不幸,多么令人感到遗憾的事啊! 想象力丰富的苏轼又将明月当作是“友人”,想到多年未见的弟弟,心中思念亲人悲伤不已,所以对着“友人—明月”连连抱怨。问其是否心中对人们怀着怨恨,所以在世人不能与家人团圆时才故意出现月圆,使得悲伤的人们更加伤感。苏轼抱怨过后,又觉得自己的无理取闹对不起“友人”,随后添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段话来为友人脱罪。如同天上的月亮不能控制自己的圆、缺和天气的阴、晴一样,人的一生中也一定会遇到无数次的不能掌控的悲、欢、离、合,世间上的事本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就连月亮也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圆缺,既然如此,它怎能控制人间的悲欢离合呢,所以在中秋的夜里照着悲伤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更加悲伤,它也是很无奈的。观点改变心态也跟着转,个性乐观开朗的苏轼想到既然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原是人世间不能避免的,那么既然有“离”就会有“合”,现在何必特意为了此时的别离而伤感呢?他心态一转,洒脱的以一句对众人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做结尾词。他祝愿这些中秋月圆夜不能和亲人团圆的人们,祝愿这些和亲人们千里相隔,异地相思的人们都能同时欣赏到这美丽的月色,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都能够活得长长久久、健健康康,一直坚持到与亲人相聚。

下半段的词中,从“照无眠”到“不应...狠”到“月有阴晴圆缺”,这个过程里的思想转变,清楚地展现了苏轼个性的`乐观开朗,最后对世人的祝愿更是将他个性中的浪漫凸显出来。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设计 篇六

1.知识和能力

⑴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⑵能解释这首词的艺术特点。

⑶能够具有一定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2.过程和方法

⑴能在学习内容之前收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方法。

⑵能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咏的方法。

⑶能在积累字词的过程中运用阅读注释和查阅资料的方法。

⑷能在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用启发点拨和讨论等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能深刻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融入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⑴能解释这首词的艺术特点。

⑵能深刻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融入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

能深刻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融入自己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

设计1: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传统名篇,或抚今追昔、或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以丰富的情感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传诵,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设计2:还记得那首“静夜思”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背诵一下。这首广为传唱的诗表达了作者李白怎么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在寂静的月夜作者思念家乡。)古往今来,一轮皎洁的明月总能触发文人墨客心中的情愫,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面对中秋的圆月,他会有怎么的情感体验呢。

(二)初读课文,说说初读感受

教师不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不用自己的既定结论先入为主地影响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运用归纳法来学习,让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要求读得感性,读出细腻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并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真切、细腻、个性化的感受,培养自己纤细的感受力。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每次读这首词都会让我的体会更加深刻:语言锤炼的优美独特让我喜爱,对景情的大胆想象让我震撼,对亲人情真意切的思念让我感动,对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让我钦佩。

(三)再读课文,说说再读感知

学生用略读和浏览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得理性,读出整体的感知,并能用一句话准确而全面地说说本文所写的内容,培养自己整体的感知力。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

本词叙写了中秋之际作者赏月品秋时抒发自己的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怀人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四)三读课文,说说哪些方面写得精彩

学生以浏览的方式三读课文,并用“的”字结构的名词短语(先用名词,然后加上修饰语)来说说本文哪些方面写得精彩,值得学习,培养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整首词四个方面写得精彩和成功,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优美独特的语言、大胆的想象、浪漫飘逸的词风和旷达的情怀。

(五)四读课文,对精彩内容进行赏析

学生有所选择地浏览课文,对精彩内容研读赏析。如果精彩之处太多,就以“两特一先”(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语言学习优先)为选择标准,选择两个精彩内容,认真研读赏析。研读赏析的要求和方法是:紧扣所选内容的相关语句深入品味,不蜻蜓点水,不浮光掠影;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使自己的研读赏析有个性,有新意;研读赏析后能用细腻确切的语言清晰表达,不使用粗糙空洞的大话、套话。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赏析理解:

1.优美独特的语言

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真可谓“奇逸之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大胆的想象

“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3.浪漫飘逸的词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像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4.旷达的情怀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六)五读课文,自主提问并自主探究

学生以浏览的方式五读课文,自主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提问和探究的基本原则是“四有”:第一,有疑而问,即提出的问题是值得质疑的真问题;第二,有启发而问,即提出的问题对自己、对他人有启发,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第三,有本探究,即结合文本展开探究,不离开文本想当然地猜测;第四,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教师提出帮助学生理解主题的补充性问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样的意蕴?

教师准备的基本理解: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七)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借助课内注解及课外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创作观,并了解写作此文的背景和意图,以此增进对课文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理解。

教师介绍: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请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因此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根据词前小序推测一下,作者中秋赏月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

教师趁机介绍本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时值中秋,月圆人不圆加上政治不得意,作者心情抑郁写下此词。

(八)六读课文,积累新鲜字词和妙语佳句

先聚焦新鲜字词,边读边积累。因人而异,不求统一。

再聚焦语言优美、情感优美的语句或语段,美美地读,读出感受和享受;并流利的背诵此词。

(九)用一句话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

课文学习结束后,每人用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

最后教师也说一句:

女诗人舒婷曾说过:“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请记住这堂课,记住苏轼,把汉语语言文字对我们的熏陶,留在心中,让我们在语言学习中不断成长。

(十)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请同学们自主寻找并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评论文章三篇以上,并欣赏背诵苏轼其他词作三首,篇名不定。可以到网上直接阅读。

孙宇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七

2012年3月, 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 其中, 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 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 笔者觉得, 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 但是, 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 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 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 (1) 文学常识介绍。 (2)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3) 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4)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5) 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 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 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 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 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 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 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一角度而言, 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 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 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 在人文类教科书中, 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 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 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教师不是政治家, 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 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 只有“通古今之变”, 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借月怀人之作。“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学意象,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月”的意象以丰富的内涵。那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 “月”的意象与同学段中其他诗词中“月”的意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重点之一。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学段六本语文书中, 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月下独酌》, 王维的《竹里馆》, 杜牧的《泊秦淮》,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 陆游的《游山西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的《无题》, 李煜的《相见欢》, 刘方平的《月夜》,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在这些诗词中, “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间意义上的“月”。如王维的《竹里馆》“明月来相照”,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带月荷锄归”, 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李商隐的《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群, 月如钩”,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由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有的美学内涵:相思、离愁、孤寂、清冷, 在一些诗词中, “月”在凸显时间意义的同时, 也成为诗歌内容展开的重要背景, 成为诗歌意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月”。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此前归为时间意义上的诗人笔下的“月”就完全不带情感色彩, 事实上像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 “月”就寄托了他们主观感情色彩, 将它们归为“时间意义上的‘月’”, 是因为在诗词中, “月”是他们用来点明时间的重要物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郞西”,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些诗歌中, 月亮是诗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时间的意义并不重要, 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梳理, 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月”的特别之处。时间意义上的“月”古已有之, 借“月”怀人的抒情方式也古已有之, 那么苏轼词中“月”的独特之处在哪?通过与本学段中涉及“月”的古典诗、词仔细比较, 会发现独特之处是苏轼对“月”描绘的巧妙, 即想象的奇特。许多诗人笔下之“月”是一个外在于抒情主人公的平面意象, 即使是李白《月下独酌》中对“月”有较多的横绘, 但“我”仍是主体, “月”随“我”而动。在苏轼笔下, “月”不仅立体化可感可触“琼楼玉宇”, 而且像人一样拥有细腻的情感。“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词人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无限的情感波澜外化到描绘的对象上, 月亮成为一个活灵活现有着人的丰富情感的形象。正是这些, 构成了苏轼词中独有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感染力缘于其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描绘所刻画出事的生动意境, 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 每每牵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在对月怀人情感的把握上, 战乱之月与羁旅之月是有区别的。从单独一首诗词很难清楚地看出来, 但如果用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为旁证,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别。战乱之思源于对死的恐惧。课本编辑者在白居易《望月有感》前提示:“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他所抒发的骨肉相思之情也更见深切。”“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时, 亲人天各一方, 音讯隔绝, 生死两茫茫, 这时的相思带来的是切骨之痛, 所以诗人所希冀的是太平与安宁。羁旅之思缘于情, 或兄弟夫妻之情, 或知己友好之情, 隔离虽带来刻骨的思念, 但相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一种看得见希望的痛苦。有希望的痛苦是暂时的, 是由外在物象所引发的, 情至深浓处, 往往产生对现实遭遇的怨愤。

当然, 羁旅之思又可以分为兄弟友人之思和情侣之思, 情侣之思因双方关系的多变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离愁别恨往往更见深切缠绵, 也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喜好。所思不同, “月”所承载的内涵也不同。

单元内容比较是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不同课文的特点, 努力构建一课一品, 让学生一课一得。

“诗文志”“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任何诗词都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传统的对月怀人之外, 还有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的体悟。这种体悟深邃高远、深刻卓绝, 为后从人古传诵。这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通过课文外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宋人词作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为中秋词的双璧。“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两首诗都有中秋明月下个人情感活动的描绘, 都构思巧妙、想象奇特, 但最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张词面对“玉鉴琼田”“明河素月”, 忘情其中, 超然物外, “扣舷独啸”, 摆脱世间一切俗物拖累, 纵情自然, 物我两忘。而苏词中, 面对中秋明月感悟人世悲欢离合, 表现出一种既超然达观又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种面对人世坎坷乐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人们喜爱这首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初中阶段非常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珍贵材料。

苏词的这两个特别之处,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骨干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观摩与研讨, 并不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 而是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是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角度设计观察量表, 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观察的。通过对观察量表的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管理型提问。这是一种为组织教学而进行的提问, 学生一般不需要回答。 (2) 记忆型提问。这是教师为导入新课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设置的问题, 是新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 (3) 知识理解型提问。是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而设计的问题。 (4) 探究型提问。这类问题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所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纲领性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或合作探究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类提问设置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答案的寻找,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知识的获得不是终极目标, 思维的拓展更为重要。不能说哪种类型的提问层次高, 哪种类型层次低, 关键是根据学情, 结合新知识的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提问的数量, 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设置不同类型的提问, 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设置的技巧和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知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八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ask the blue sky.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y we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oem written during the night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f 1076 by Su Tung Po.(Translated by Shun-Yi Lee in 1998)

[赏析]

中秋节(Mid- Autumn Festival / Moon Festival)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它在我国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而西方人则不过此节。中秋节也一直被会认为是最有人情味,最具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赏月时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涌现了许多咏月的诗词。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篇九

现在许多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在概括这首词的主题时都是这样表述的:这首词通过作者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乐观旷达的情绪。对这样的表述,我在教授这首词时,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提出来供各位同仁商榷。

欣赏古典诗词,我们首先要做到知人论诗,知事论诗。从词前小序,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作于丙辰中秋(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宋神宗即位后,由于北宋的政治经济危机,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便自请外放,到杭州任通判,实际上是遭改革派的打击排挤,贬出京城。在杭州待了三年,苏轼又自请到密州做太守。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抛掉湖山秀丽的人间天堂,由南往北到密州去呢?原来苏轼自遭贬后,有七年与弟弟苏辙没有见过面,当时苏辙在济南,为了兄弟之情,所以苏轼自请到密州。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弟经常见面,对弟弟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在中秋之夜发酵到了极点,故小序最后说“兼怀子由”,这就构成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词的上片借问天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篇“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连续发问,笔力奇崛,排空直入,这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脉相承,唯东坡才有此问,正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但问天天不语,于是乎,作者想到天上看个究竟,又恐“高处不胜寒”,只好在月光下顾影自怜,翩翩起舞。这里的“天”和“琼楼玉宇”的月宫不就是天子和朝廷的标志么?自古以来,天意难测,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党争激烈,象东坡这样清静如水的文人,又怎能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呢?一想到这些,作者只能退一步以求自慰,“何似在人间”,这里的“人间”可以比作地方,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只要奋发有为,在地方上同样可以效忠君王,报效国家。这样一想,不也就“柳暗花明”了吗?

词的下片借问月探索人生的真谛。夜深人静,面对西沉的圆月,作者不禁对月发问“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明月有情,不会对人有怨恨之意,作者进一步想开去,原来这是自然法则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由大自然的变化,想到了人生的坎坷经历,每个人的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就没有必要面对圆月产生无谓的怅恨。到这里,作者的感情转为理智,从而化悲怨为旷达。既然如此,作者就从自然和人生的法则中找到了慰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人平平安安,彼此珍重,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一轮美好的明月。这样一想,不又是“峰回路转”了吗?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十

苏轼是宋代杰出词人之一,他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文化大交融的当今世界,诗歌翻译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到诗歌翻译的指导性原则也显得格外重要。

一、“三美”原则

许渊冲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翻译理论家。他早在1979年提出著名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三化,三之”。其中”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本文主要借助“三美”理论进行赏析。

二、译文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节醉酒之后所作。当时作者被朝廷流放在外,所以这首词充满了忧郁和哀伤。这首词的浪漫的意象都是与月亮相关。上阙着重描绘月亮,下阕着重描写人的世界。作者借用月亮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远离政治和物质上的追求的心声。因此,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下阕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面上似乎依然是对月亮的描述,实际上,它是对无眠的人的描述。作者通过月亮寄托了对亲属的想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博大的胸怀。此外,这首词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1、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in hand, I ask the sky.

2、I do not know what time of year it will be tonight in the palace on high.

3、Riding the wind, there I would fly, yet I’m afraid the crystalline palace would be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4、I rise and dance, with my shadow I play. 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it be as gay?

5、The moon goes round the mansions red through gauze –draped windows soft to shed her light upon the sleepless bed.

6、Against man she would have on spite. 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she often full and bright”?

7、Men have sorrow and joy; they part if meet again; the moon is bright of dim and she may wax or wane. 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

8、So let us wit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一) 意美

译诗即译意象,意象能否被准确翻译直接影响着原诗内涵的表达。所以“意美”在诗歌英译时是最重要的。

原诗第一句中出现的.意象是“青天”,作者在翻译时只译为“sky”,去掉了“青”。由于在午夜很难辨别天空的颜色,所以去掉更显准确。

译文第三句中作者描述月宫“too high and cold for me”追溯苏轼的生平我们知道“乘风归去”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作者飞向月宫的渴望;二是暗指作者想回到宫廷的念头。所以用“too high and cold for me”是对作者内心的精确解读。

译文第六句,作者将“何事长向别时圆” 译为“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she often full and bright.”此处,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离别的哀怨情丝,似乎是在责问月亮为什么当人们伤心离别时反而这般浑圆明亮。月亮也似乎是通人性而有意这样做的。加入“bright”这一意象,更加能够突出离别时心中的落寞和哀伤。

总之,作者准确度解读了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用深厚的文化功底,并通过意象的增删和更改,完美再现了原文作者内心复杂的世界,及哀伤却不失豁达的情怀。

(二)音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美主要体现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上,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和升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声音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翻译是时也应该尽量保持押韵。许渊冲曾表示,译者应尽力实现内容和韵律的双赢。因此,在诗歌翻译领域中,音美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当我们从声音美的角度欣赏分析一首诗时,就是在欣赏它的韵律。

原诗是在重复相同的尾韵[an],像“天,年,寒,间,眠,圆,全,娟。”原诗的音韵效果很明显。因此如果将原诗以为自由韵,其美感将大打折扣。许先生的版本能体现原诗的音乐美。他翻译的诗两句用一个尾韵。上阙的尾韵是:[i? ai ai i? ai ai i i ei ei];下阕是:[ed ed ed ait ein ein eis ain ain eis]。许渊冲善于在英译诗歌时运用抑扬格。因此他翻译的这首诗与原诗同样具备音韵美。

(三)形美

形式美是指诗歌的外部形式。这主要表现在诗的结构,行数和每行的长度上。原诗分为两小节。上阙有九行,而下阕有十行。许渊冲所翻译的这首诗也分为两小节,上节九行,下节有十一行,非常接近原诗。因此在形式上,许先生也尽力做到了与原诗匹配,达到了形美的效果。

三、结语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十一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嫦娥奔月、玉兔东升、月下老、吴刚砍桂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接下来老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最后老师给学生明确本堂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全面,教师可提示注意“小序”中的“兼”字以及联系自己在外所查询的资料。)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后再齐读全首词。

(三)深入理解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五)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六)在合唱歌曲《真心英雄》中结束上。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

(八)板书设计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1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篇十二

课前准备 调动学生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咏月的诗词。

课件设计

1.亲自动手制作《花好月圆》的MTV。

2.走近苏轼———资源共享(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3.设计品读———朗诵板块(每一板块都有不同的音乐及鼓励语)。4.设计品析———赏析板块(每一板块都可以提升学生的赏析水平)。5.赏月吟诗———展示板块(学生展示搜集的咏月诗词)。6.心意坊———展示今人如何借月传情达意。

教学目的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诵,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并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重点 朗诵本词并学会通过想像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自主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花好月圆夜》。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众多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豪放;既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又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那么又逢月圆夜,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宋代胡仔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

二、走近苏轼———资源共享

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要做到“知其人”,然后“了其事,感其情”,让我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1.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

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才比天高命运多舛。

有抱负的政治家,希望被朝廷重用,渴望有所作为。2.作品(以前学过的文章)。

如《记承天寺夜游》(乐观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豪放派。

(豪放派要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婉约派要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4.被贬密州政治失意,与苏辙六年未见。

正值中秋夜,面对皓月当空,苏轼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为求自我解脱,举杯销愁,并作此词。

三、品读

(鉴赏文学作品除了了解作家及背景之外,还需要诵读文章,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1.文字冲浪———掌握生字的读音及意义。

宫阙 胜 琼楼 绮 婵娟

2.要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词,必须注意达到以下要求:

感情:轻松,愉快,激愤,哀怨,悲伤。

语速:明快,急促,有力,低沉,缓慢。

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重读:关键词语或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要重读。3.讨论并确立节拍的划分以及重读的词语。4.练习朗读。5.听范读感受意境。

6.练读———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师及时给予点拨。

在古韵悠扬的乐声中,同学们吟诵《水调歌头》,感受词的意境。

(在朗诵时我制作了几个读词板块,伴着音乐屏幕上不断闪现出“读出作者的感悟”“读出你的魅力”“读出你的风采”“读出你的情感”“读出你的体会”,这样可以渲染气氛、调动学生读书的欲望。)7.齐读。

四、品析

1.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将词中文句变作平时的语言表述出来———整体把握全词内容。2.上片分析。

齐读上片之后回答问题。(如果能马上解决,请举手发表看法;如不能,可以寻求“学友团”的帮助。)

(1)中秋的月亮是什么形象?人们赋予它什么情感?

———是团圆的象征。人们喜爱、歌颂中秋圆月,祝愿一家人团聚,人人幸福。

(2)作者是否正面描写了明月?诗人由美好的月色想到了什么?

———没有写皎洁的明月,没有写皓月当空。想到了天上的宫阙。

板书:望月 圆月—宫阙

(想像)

(3)作者喜欢人间还是喜欢天上?哪句词表现出来的?

———喜欢人间,“何似在人间”表达对人间的赞美。

作者想摆脱现实、忘掉一切,“天上”暗指朝廷,但是他不愿忍受朝廷的钩心 斗角,最后诗人想通了,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了消极的思想。

板书:直面人生 3.下片自读完成各题。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请用最美的语言翻译。

(2)“转、低”表示月亮的运动,实则表示什么?

———作者赏月的时间很长,月已西斜,表现作者对弟弟的思念。

(3)怎样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道是无情却有情,恨人生不得志,恨月圆人不圆,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板书:怀人 月圆—人圆

(联想)

4.作者是否一直陷入深深的痛苦?

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板书:感悟人生 5.你最喜欢的一句词。

用心感受词的意境,挑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6.知识圆桌———学生互相监督并检查所学内容。

(1)点滴积累:检查自己生字掌握情况

宫阙 胜 琼楼 绮 婵娟

(2)互动互评:同桌之间互考背诵

(3)词句流连:

词中描写月影徘徊,让人难眠的词句是________。

词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的词句是________。

词中富有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

五、古词新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外,还表达出了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引起了千万人的情感共鸣,流传至今而被人们谱写成歌曲,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六、吟诗赏月———资源共享

“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的事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月亮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引发了人世间无尽的哀愁。古代诗人举头望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表达了无限的情思,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古人的佳作。

(学生根据搜集的诗词制作成一幅幅美丽的诗配画,并在介绍时加上自己的 理解。)

七、心意坊

师生共许心愿结课:月亮代表我的心,借苏轼的一轮明月,祝福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幸福常在;更祝福普天下所有的人: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

八、作业

整理咏月诗词,作为背诵素材。

板书设计

望月 圆月—宫阙

(想像)直面人生

怀人 月圆—人圆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篇十三

依据新课标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冲锋陷阵”,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人文素养,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为此,我将教学设计理念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学生每接触一个新的内容都要获得一些新的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能学好这门课程。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养性”的文化传统,学习文学,同时也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

4、调动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学会团队合作不仅是学好本课的要素,也是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个我将重点强调的地方,文学没有唯一的解读,所以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独立于形式的框架之外。

由此,我归纳出我的教学理念核心:海纳百川,凸显个性。

第二部分,说教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为古文单元,学生在学习本词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知识积累,本词又是五首诗词中的第四首,通过学习《赤壁》等三首诗词已经对诗歌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也为后来的诗词的鉴赏打下了基础。

另外,本词是自古以来中秋词中的上品,语言自然生动,学习难度不大,读来朗朗上口,不失为提高学生对于宋词兴趣的一个良好基点。此外,有别于苏轼词一贯的豪放风格,本词别有一番清新雅致的风味,品味本词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苏轼的词风。同时,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于流行元素的爱好,而本词亦被融入多种流行元素如歌曲及影视等,可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比较本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意义。

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前面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以下几点: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掌握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如移情、情景交融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4充分发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对词情词境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感悟。

5由此及彼,通过对本词的鉴赏学会鉴赏同类词的一般方法。

其中第2点和第5点是重点,第4点是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感悟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客观的文学常识,还要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和理解。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在于讲解而在于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能真正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预习加复习

2、视频加音频

3、讲授加讨论

4、朗读加写作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流行视窗,头脑风暴(5-8分钟)

导语: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诗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比如《诗经》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只不过那些乐谱都没能保存下来,我们不能大饱耳福。但现代人也挺聪明,翻唱了很多古诗词,大家听过《水调歌头》的流行版吗?有人听过,但估计很少有人听过粤语版吧?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粤语版的水调歌头是个什么风味。

大家都听懂了吗?没听懂不要紧,粤语对于咱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但至少应该看出这首词的中心词是哪一个了吧?对啦,是“月”,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有关于“月”的诗词呢?让头脑风暴来得更猛烈一点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5分钟)

同学们刚才回忆了许多有关于“月”的诗词,那么本词写的“月”与别人写的“月”有何不同呢?要知道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攻克字词这一关,大家既然已经作了课前预习,那么再花2分钟左右浏览一遍词文,并攻占这样几个领地:1)消灭生字词;2)找出本词的写作时间和背景。目标明确,行动快速!

本文的生字词较少,要注意的是“胜”的读音及意思有别于我们通常的认知。很显然,本词是写在中秋之夜,而且是在怀念作者的弟弟子由,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对,小序,所以大家以后鉴赏诗词的时候可不要小看了小序的作用,它通常会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缘由。(老师补充关于作者苏轼及其词风的相关介绍)

通过这两个部分,在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完成了文学常识积累的任务,同时也为进一步赏析全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第1点。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读出味道(6分钟)

☆既然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词的写作背景,而本词的词意也不生涩,那么就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情感来朗读本词。

☆请两位同学示范朗读一下,并说说自己是以何种感情来读的;老师也朗读一遍,大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情感,可以是怀念,可以是旷达,可以是感伤,也可以是其他,但必须能说出合理的缘由。

2)品出技巧(10分钟)

☆通过朗读,大家都对这首词融入了自己情感,应该也都爱上了它,那么,它是如何打动你的心的?除了情感的真情流露外,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请大家带着这样几个问题仔细阅读分析本词:

⊙上下阙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

⊙词中的景物经历了怎样的转换过程?通过哪几个关键词转换的?有什么作用?

⊙景物的转换体现了词人情感怎样的变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或性格?

请大家分组讨论,4-5个人一组,每组任选一个问题讨论,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做指导性的归纳总结。总结中提到移情的用法以及情景交融的技巧,并由此归纳出鉴赏同类诗歌的一般技巧。

这一部分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第2点和第5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背出水平(5分钟)

经过了情感的融入,又疏通了词意技巧,大家对这首传诵千古的名词还有什么理由不背下来呢?我们不仅要背,还要背出水平,我们不来死记硬背的那一套,咱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词的流行唱法。(播放《水调歌头》音频)完成教学目标第3点。

4、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0分钟)

大家读也读了,品也品了,背也背了,现在该写写了。当然,写也要写出特色。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复原某一场景或创设另一与之相关的场景写下来。换句话说,你把这首词看作一个完整的经历,像放电影似的在你脑海中过一遍,然后截取某个你非常感兴趣的片段写下来;也可以不直接写本词,比如你写被怀念的苏辙,等等,能体现本词的意境即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出你自己的情感体会,能够与打问号苏轼产生思想碰撞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老师选取几篇范本念读,大家相互浏览观看)

这一部分完成教学目标的第4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5、课后演练场

1)《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词作,请大家课下搜集苏轼的其他代表诗词并背诵,每人至少2首;

2)在学习本词过程中,触动你心灵的情感体验在哪?写下你对本词最独特的情感体验,字数文体不限。

6、板书设计

上阙—望月(写景)

过渡—(转、低、照)移情

下阙—怀人(抒情)情景交融

第五部分,说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结合各种流行元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可知以及实际课堂条件的限制,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及效果等等,可能与实际教学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调整。

上一篇:岗前培训计划下一篇:难忘的日子600字优秀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