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郑振铎

2024-08-19

猫郑振铎(共6篇)

1.猫郑振铎 篇一

26、猫

郑振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养猫“三起三落”的情节。

教学重点:

1、抓住“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两句关键句解读课文,准确理解“我”在不同心境下产生的不同情感。

2、解读 “我”在“冤猫”事件中,前后态度的层层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领悟——凡事不能凭主观臆断下结论;人应善于自我反省,平等地对待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动物。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作家郑振铎的小说《猫》,看看细微的事物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二.整体感知

1、三分钟快速浏览课文,分别标出三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以及在家中的地位。

2、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思考: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形之后出现的?

三.深层探究

(一)“我”家为何好久不养猫?

1、你觉得“我”家好久不养猫的原因是什么?

(二)“我”家为何永不养猫?

1、我们根据什么断定是那只猫吃了芙蓉鸟?这样认为以后“我”有怎样的举动?

①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那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③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更难过?

①、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②、我是强势,而它无抵抗能力。③、无法补救,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

3、从“我”和第三只猫的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更深层次理解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2.猫郑振铎 篇二

一、郑振铎与图书馆的渊源

郑振铎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驱之一, 且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及社会活动家等, 他一生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30年代, 他先后担任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及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图书馆里, 他接触到了瞿秋白、耿济之等著名文学家, 并在其影响下开始接触俄国文学, 并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与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契科夫的著作《樱桃园》。在青年会的学习期间, 奠定了郑振铎先生的文学功底, 他有着浓厚的图书馆感情, 并与其结下了终身之缘。1929年, 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国立北海图书馆合并为北平图书馆, 并规定以后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将举办图书馆展览会, 其中印有筹赈水灾展览会目录, 这是最早郑振铎先生与国家图书馆的渊源, 其联系的纽带就是图书馆的赈灾展览。1932年, 郑振铎先生先后向北平图书馆捐赠大量的珍贵图书, 其中就包括他自己创作的《中国文学史》、《清人杂剧初集》等。这在当时是一种义举, 同时也是郑振铎先生遵循图书馆规章而进行的一种公益行为[1]47。

抗日战争胜利后, 郑振铎就在《周刊》上发表了《如何处理汉奸财产》的文章, 指出:“中国的博物馆及图书馆事业还处于萌芽时期, 而这些汉奸的图书恰恰成为中国图书馆惨淡经营的重要来源与需要。因此, 对这些汉奸的图书要进行无漏地全盘拿出来分配。”郑振铎一生唯书是好, 早年对书籍的收藏是出于其个人的爱好,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挽救图书的流失而开始了对书籍的搜集工作, 为中华文化精髓的留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 他搜集到的《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一书, 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迹。由于郑振铎等老一代同志的努力, 抢救了大批珍贵的图书文献。郑振铎通过个人数十年的努力, 共收藏图书近十万册、两万部, 其中以小说、戏曲、版画等收藏为主。如1931年, 郑振铎从他人那里购得的从宋元到明代嘉靖年间的古佛道刻本二百余种, 填补了中国木刻画资料的空白。同时, 1937年收藏的《邹式金杂剧新编》包含了近40种明清时期的杂剧,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发现。另外, 郑振铎还利用业余时间主编了《古本戏曲丛刊》、《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俗文学史》等图书[2]37。

二、郑振铎的图书馆生涯与贡献

1917年, 郑振铎先生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 毕业后在上海火车站工作, 后又经过沈雁冰先生介绍到商务印书馆工作, 并担任《小说月刊》主编等职务。1929年, 郑振铎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及《世界文学》杂志主编等。在抗日战争时期, 他积极参加中国文艺界的抗战联合会, 并从事抢救中国文化遗产的工作。新中国建立后, 郑振铎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五四革命时期, 郑振铎先生就在北京的一个图书馆里面抄录唐代刘知几的《史通》, 几乎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全部花在图书馆里面, 特别是将当时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里的有关文学及社会学的书籍全部读完。1927年, 郑振铎先生赴欧洲留学, 当时他就给自己订下了一项重要学习计划, 其中就包括要走遍欧洲各大图书馆, 并阅览它们的奇书及中国的古典书籍。在到达巴黎的第二天, 他就去巴黎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在郑振铎先生借到一本非常珍贵的敦煌抄本《太子五更转》时, 他激动得两手颤抖。在巴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他几乎将自己的时间完全用在了图书馆, 遍阅了馆藏的罕见书籍, 如古代中国的经卷图籍等[3]22。在英国伦敦逗留期间, 郑振铎又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常客, 那里保存着中国敦煌石窟的经卷善本, 而当时的图书馆规定不能抄录, 他就背熟一段, 然后到吸烟室里默记下来。

1935年, 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原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何炳松非常赏识郑振铎的学识, 请他担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图书馆馆长一职。郑振铎在任职图书馆馆长期间, 对图书馆的文献搜集工作进行了购置、分类整理、学术研究等, 对图书馆的制度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在文献搜集工作方面, 郑振铎先生有着其独到的见解, 他首先提出了图书的采访应秉承主动积极的精神多渠道采集。他在其《漫步书林》中提到:“买书、访书要在有限经费的条件下, 不但要针对读者的需求, 而且还需要采用人员对所采学科知识的了解, 不能毫无目的的全面采集。在采书渠道上尽量采用多渠道访求的方式, 不能一味拘泥于形式, 被动等待。”郑振铎先生在当时资金紧缺的情况下, 尽量压缩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编制, 而增加图书的购置资金,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并主动了解各系部的需求, 实行为用而藏的方式, 极大地促进了暨南大学教学、科研体系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文献采访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郑振铎还非常重视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工作, 鼓励学校教师开展学术研究, 并创办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暨南学报》等, 并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以推动图书馆的学术研究。20世纪50年代, 郑振铎先生亲自主持了新中国第一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训练班, 并多次出访国外, 借鉴他们的图书馆管理知识与经验[4]1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郑振铎是十分显赫的人物, 他不仅有渊博的知识, 而且还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先后曾在英法图书馆查阅资料, 重点是查找流传在外的中国古典书籍, 为保护中国的古籍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国外图书馆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图书馆, 就如同没有博物馆一样, 是非常可耻的事情。”他还曾设想要建立乡村、区域、省立、国家等四种类型的图书馆。郑振铎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机构, 必须有相应的专家才能提高图书馆学的学术水平, 提倡要奖励那些对图书馆学术有特殊贡献的学者, 以发挥图书馆作为理论研究阵地的功能。另外, 郑振铎还非常重视图书的保管工作, 1951年, 郑振铎兼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当得知陈清华因生活困难, 想出售自己收藏的宋元古籍、善本时, 会同时任北京图书馆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先生敲定购买陈氏遗存书籍, 并于1955年购回其图书的一百多种。1947年初, 《北平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中还记载了当时的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曾两次致函郑振铎先生的义举, 对其捐书活动表示感谢。郑振铎一生都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先后担任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化部副部长等, 领导了新中国的图书馆工作。郑振铎在图书馆工作中, 非常重视调查研究, 提倡专家选书、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这极大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及图书馆在学校, 乃至社会的影响力。总之, 郑振铎在几十年的图书馆生涯中, 不断积累了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经验, 这对当今的图书馆事业还有着重要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松.郑振铎与图书馆[J].津图学刊, 1998 (4) .

[2]李志忠.郑振铎与国家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1 (11) .

[3]平保兴.胡适、郑振铎图书馆学思想比较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0 (1) .

3.猫教案郑振铎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性”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花”等13 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式,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激发兴趣

导语 :(拿出一本卡通书《多啦A梦》)这本书你们都喜欢看,谁能告诉我这本书的主角是谁?(生答:大雄和机器猫)。没错,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爱而且无所不能的机器猫,但是它不是真实的猫,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猫(课件展示猫的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来看看他养的猫。

板书:猫(齐读)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词新词

1、 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2、 反馈自学情况:

a. 指名读生字,卡片演示生字

b. 请同学上台听写

c. 点评并重点讲解:凭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笔稍短;贪字上半部不能多加一点写成令,痒偏旁不是广,辟字的左边不是启。

d. 辨析多音字:的 、 和、 了,让学生读出他们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拼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a.词语质疑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 凝:注意力集中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b.听课文录音。

c.集体朗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什么感受?

(2)自由讨论,小组交流汇报

(3)检查汇报情况,请几个小组代表谈谈

板书: 古怪 淘气 可爱

(4)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自由组合读书,把古怪淘气可爱的味道读出来。

四、小结

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对猫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生词新词:

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要求全部写出来,写对写好,前面的不会后面的补充,到规定时间为止。

二、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自由组合阅读课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猫是怎样古怪、淘气、可爱的?

板书:古怪 淘气 可爱

三、整体感知,体会真实的表达方法(分大组朗读交流)。

读完以后你们觉得老舍先生写的猫真不真实?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

四、重点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选择喜欢的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注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要读得让其它同学也喜欢这些词句。

(二)小组交流汇报

大花猫:

1、 性格古怪

(1) 小组代表读,其他同学听: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从哪听出来的?

(2) 重点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a.质疑: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猫的性格古怪?从哪可看出猫的性格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从三方面具体写出猫的古怪: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跟一般情况不同,只能称其古怪。同时体会到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老实 贪玩 尽职

b.学生发现:你们发觉什么表达方法吗?

师引导:作者在开头就指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叫什么?(开门见山)这种写法好不好?(简洁明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

(3)朗读课文,你能发现什么写作特点吗?

体会到:(课件展示)

a.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体现了猫实在古怪的性格。)

b.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们体会到猫十分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突出他的`尽职。非不可写出抓老鼠地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猫地尽职。)

d .它若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现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我们体会到猫在不高兴时举断冷漠的表现。)

(4)学生又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淘气

那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

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

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耍个没完

小猫:淘气 枝折花落

3、可爱

重点体会:上面两部分都体现了猫的可爱,因为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老舍先生都是视猫如儿,爱猫如女的。

4、重点体会以下几个词: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屏息凝视,连等几个钟头,从中看出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老舍爷爷家里的猫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5、依据板书总结全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 默读课文,体会:猫既古怪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说它可爱呢?

a. 从性格上看,正因为猫的性格时矛盾统一体,才使它性情丰富多彩,生动 有趣。

b. 从淘气看,生机勃勃看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 默读全文,列出作者喜爱猫的句子并谈体会。(融情于猫,情猫相融)

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动。)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大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天真可爱,生机勃勃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孩童。)

五、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 思考题:请你以老爷爷的身份和猫的身份向同学介绍本课的猫。选择你喜欢介绍的方式。

2、 学生分头准备,同桌交流。

3、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六、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爱猫之情。

七、布置作业

1、 做同步练习

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郑振铎散文《猫》 赏析 篇四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

【开头就提出文章总纲,是关于猫的失踪和死亡的,也必然要触及人的情感。】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第一只猫,形态可爱,活泼,给人带来欢乐。对小猫活泼可爱的描写生动,但比较简洁。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这是非常准确的闲适心境的描写,这种闲适心境是太阳和小猫带来的,而且小猫给“我”还带来了生命的启迪。

猫生病了,三妹对它进行了挽救,但最后猫死了,三妹很难过,“我”也有一丝心酸,这是人的自然情感。“我”对三妹的安慰为第二只猫的故事做好了承接。】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三妹的注意立刻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他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隔了几天第二只猫就到了,这只猫有更活泼有趣的表现,这里就暗示了它的失去将会给主人带来更大的伤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都不怕生人,”“……乞丐捉去……”这是为它的丢失埋下伏笔。主人们也确实为它担心,怕它丢失。】

【“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这是描写猫和主人之间的情谊,猫等主人回家,猫和主人一起玩耍。猫和主人情谊的描写为猫丢失后主人的伤心做好铺垫。猫“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表现了猫在主人生活中的作用和主人对它的赏识,这是为猫丢失后主人的伤心继续做铺垫。】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猫的丢失过程是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描述的,大家在猫不见后的焦急都从对话中体现。为了表现出“家里的人”,这里出现了张妈、李妈这些人物。

主人早起不见猫就寻找,说明了主人对猫的喜爱。大家连忙寻找,说明了猫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亲爱的同伴”。“我”在心里曾经升起过希望,这是因为爱猫,同时相信猫也爱这个家而产生的自然情感。

“我”愤怒,体现了被人夺其所爱后的情感。“好久不养猫”,表现了大家一时接受不了猫丢失的事实,还沉浸在失猫的难受中。】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由于第二只猫丢失后大家伤心不再主动养猫,第三只猫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对这只猫的描写都是负面的:缺乏生气、懒惰、难看,由于大家都不喜欢它,后面鸟被咬死后大家怀疑它也就很自然了。】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猫对新来的鸟表示出了兴趣,这为后面事情的发展——鸟死猫被冤枉、受到棒打做好了铺垫。】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血淋淋的场面为“我”和大家的愤怒做好了铺垫。】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我”和全家都认定是这只猫干的,“我”和全家粗暴武断的态度跃然纸上。】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越认定是它干的就越觉得像是它干的:“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人的心里反映描写得非常好,这更激起了“我”的愤怒,导致了棒打猫的发生,而且打了都不解恨。】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真相明白了,“我”进行了痛苦的反思,良心受到了谴责,并“很想补救”,这与后面“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相呼应。】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猫意想不到的死了,“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暗示后两个月猫在流浪,但由于恋家而没有远去,这更加重了“我”的痛苦成分,而且这种痛苦一直延续下去:“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5.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篇五

我的思路是注重语感教学,这个过程包含于文本的解读。具体包括,如何通过品味语言解读文本,挖掘语言背后的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在《猫》的教学过程中,抓住关于三只猫的不同性情以及“我”和家人对他们不同的态度语言,作为感知主题的两条线缓缓推进,意在水到渠成感悟主题。通过倾注情感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叙述顺序。提取信息,品读语言,体会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真挚情感。通过纵向对比,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感悟深层情感:对于事物公正的评判态度,对于生命的关爱与尊重等。

这堂课我设计了故事导入,课前的故事演讲便于学生入境,由“误会”的话题自然过渡到本课当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当中去。注重引到学生有目的地找出文中相关的表达,从而更好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过渡、伏笔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细致全面由浅入深的分析课文,有利于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这节课设计内容有些过多,准备不是太充分,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时间不够宽裕。以后还要注意课堂的整体把握调配能力。另外,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完课文后,没有及时的予以鼓励,而且由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原因,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没有体现出来。

6.猫郑振铎 篇六

一、文学史编写与“文学”观念转变

随着思想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全新的“文学”观念开始引入。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胡适的《尝试集》,再到新戏曲的创作,全新的“文学”观念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同时“整理国故”运动与“古史辨”疑古思潮兴起,胡适明确标举“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将民国时期的文学概念引入到对中国传统作家作品的评价之中,成为当时文学史写作的最重要的指导理论[2]551。

在教育层面上的改革进一步提供了文学史创作的空间。当时按照教育部《中学校课程标准令》规定,国文一科,于第三学年授“文法要略”,第四学年授“中国文学史”。关于当时教授文学史的情况,于《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第126期刊登的《文科国文学门文学教授案》一文可见一斑[3]。文科国文学门设有“文学史”及“文学”两科,其目的本截然不同:

“习文学史在使学者知各代文学之变迁及其派别;习文学则使学者研寻作文之妙用,有以窥见作者之用心,俾怎进其文学之技术。教授文学史所注重者在述明文章各体之起原及各家之派别,至其变迁遞演因于时地、才性、政教、风俗诸端者尤当推跡周尽,使源委明了。教授文学所注重者则在各体技术之研究,只须就各代文学家著作中取其技能最高,足以代表一时,或虽不足代表一时而有一二特长者,选择研究之。”[3]

“文学史”一科的教授目标在于让学生知悉各代文学变迁及其流派,注重讲授各类文章起源及派别,对于其时背景必须交代明了。而“文学”一科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文章之妙,研习为文之技巧,注重讲授各朝有代表性的文人作品及其技法。文学史一科在中学、大学教育中的普遍引入掀起了文学史教科书编写热潮。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胡怀琛《中国文学史概要》等均是在此潮流之下完成的。

随着文学史著作的大量产生,文学史概念及文学史选材标准逐渐形成了相对确定的范式。在此时期文学史的编写过程中,《诗经》作为上古重要文献,成为中国文学史家绕不开的要点。一方面由于胡适等人所倡导的白话运动及新文学运动,打倒了传统《诗经》研究的“经学”教化传统,发掘了《诗经》作为中国最古的“歌谣集”的“真相”,使得《诗经》成为先秦时期与“新文学”概念最相契合的文本。同时又因为在大量的文学史中,秉持“历史的进化观”,开始追溯中国文学的源头,在这一过程中《诗经》成为中国早期最成熟的“诗歌总集”文本,被纳入诗歌发展的脉络梳理当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时期文学史教科书中对于“文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的变化,以及《诗经》在此类教材之中实际上所处的位置。民国时期的各类文学史教科书大都把《诗经》放在了中国文学开端的地方,这不是偶然的现象。此时期文学史教科书花费大量篇幅反复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早期的重要作用,有许多原因值得探讨:其一,西方文论的影响;其二,《诗经》在传统学术中权威地位与其经学性质;其三,《诗经》朗朗上口的特点与胡适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学的界定;其四,“古史辨“思潮影响下,《诗经》成为先秦时期唯一可信的史料。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完成于1932年,由北平朴社出版,全书70余万字,分为三卷。作者指出此书写作目的在于“指示读者以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的过程和整个的真实面目”[4]1。郑振铎认为,民国初年出现的大量中国文学史著作,由于文学观念差异,导致其在选材及论述要点上产生了重大的缺陷,其认为这些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皆是“肢体残缺”“患着贫血症”[4]1的。作者在序中言及非为了成“一家之言”,但是由于此书在叙述视角及选材上的精准,成为早期中国文学史编写史上的重要作品。《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本质上体现了郑振铎对于“文学”的总体观点。这种“文学”概念包含了旧文学与新文学,甚至外国文学的内涵。

二、郑振铎的“新文学”观

1921年1月10日,郑振铎、瞿世英、沈雁冰、蒋百里、郭绍虞、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并在《文学研究会简章》中提出了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本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5]1。强调了其对于沟通世界文学、传统文学来创造新文学的愿望,“新文学”注定有别于“传统文学”。

文学研究会成立当天,沈雁冰发表《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一文,文中指出“传统文学”观念中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文学者、赋诗之臣,“常被帝王视为粉饰太平的奢侈品”。而且在旧文人眼中文学皆是“有为而作”,“是替古哲圣贤宣传大道”,“是替圣君贤相歌功颂德”,过分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偏离了“文学”的“本质”[5]55。另一方面,将“文学”视为“消遣品”,“得志的时候固然要借文学来说得意话,失意的时候也要借文学来发牢骚”[5]56。沈雁冰认为这两类极端观念忽视了“文学”作为个人情感抒发层面的意义,并批判了古代对于文学者身份认识的“错误”。沈指出古代的文人皆为帝王贵阀服务,又或者写一人之得失,非“国民的文学”,同时他批判了古人为文好替圣人立言的“错误”。他认为“帝王贵阀”的文学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现在应该建立“民众”的文学,“文学的目的是综合地表现人生”[5]57。

同年,郑振铎在《文学的使命》一文中将“文学”的使命概括为四个层次:“个人的思想与情绪的表现;对于时代的环境的情感的流露;人性的解释;飘逸的情绪,与高尚的理想的表现。”[5]72这里的“使命”可以用“人的文学”(周作人语)来具体概括,这些观点在总体上体现了“五四”学人对于重建中国文学的期望,同时这四个层次也最终体现在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在完成了“文学使命”的探讨之后,郑振铎进一步提出了“新文学观”。

1922年5月,郑振铎在《文学旬刊》第37期上发表《新文学观的建设》一文,文中提出全新的“文学”观念,“文学是人类感情之倾洩于文字上的。他是人生的反映,是自然而发生的。他的使命,他的伟大的价值,就在于通人类感情之邮”[6]160。需要指出,郑振铎反对“所以言情而专言情之作”,如礼拜六之类,但是“载道”又何尝不是一种情。在“情”的界定上实际是取西方文学传统中所积淀而成的范围,并且将这种范围作为文学所应当承载的唯一主体。归根结底,郑振铎所提倡的“文学”根本在于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但这种情感又必须剥离“游戏的心态”与“载道”内容,虽然此两类内容为传统文学固有之内容。至此,可以看出,“文学”两字虽未变,但是其所指称之含义,已经完全西方化,表面上的“文学”“正名”,其实暗含了文学思想以及文学评价标准的彻底转变。传统文人的整体环境,决定其整个的生命体验必然与国家、民族之命运密切联系。从整个文化的层面来观察,中国士人历来重视的正是这种对国家民族的精神体验,而非个人的私己体验。所以从根本上来看,反对“文以载道”及“游戏”的心态,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传统文学,而最终只能转向对民间歌谣的搜寻。正是有了此种背景的铺垫,对《诗经》“本来面目”的重新研究才被提上了日程。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直接思想来源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一文,文章批判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品味”、“讨论”、“评点”等四种方法,将其归为“鉴赏”,而非文学研究,指出“原来鉴赏与研究之间,有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5]291。郑认为“文学”应当是人自然情感的产物,文学研究者应该秉持理性去探寻作者的情绪来源及其表达,“鉴赏”性的评论与谈话,多来自于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在本质上缺失了对于作品、作家本身的细致考察与观照。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新途径”:归纳的考察;进化的观念。归纳方法的使用对于文学的研究也具有了“科学”的方法,以此我们方能客观、真实地再现文学的发展进程。进化观的流传打破了中国信古的传统,去除了“以古非今”的流行观点。这些都构成了郑振铎总体的文学观念及其研究方法。郑振铎在前期“文学”观念逐步完成之后,终于推出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三、“新文学史”视野下的《诗经》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将中国文学史分为古代、近世、近代三期。古代文学包括了西晋以前的中国文学作品,《诗经》为此时期最早的结集作品。此时期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完全本土的文学时代。第二,是诗歌和散文的时代[4]13。郑振铎认为《诗经》是中国文学在“农业时代”逐渐成熟时期(殷商到春秋)“最为伟大”的著作,从辨伪的角度来看,《诗经》为远古时代“最为可信”的作品,在具体性质的定位上,提出:“《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4]15。他认为远古虽《诗》不止三百,但孔子删诗之说恐未然。此外,他在本质上否定了《诗序》,认为秦汉人对于《诗经》的解释使其遭受莫大的厄运,虽然《诗经》在地位上被抬高了,但其“真实”的价值却因为汉人的“附会”而被蒙蔽。郑振铎从文学发展的民间视角上将“《诗经》与《楚辞》”作为一章,放置在中国文学最早的源头上。具体来看,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对于《诗经》研究的观点。

1.《诗经》分类探讨。

郑振铎注重分析《诗经》的文学性,从“文学“角度出发,抛弃了《诗序》对于诗篇的解释,专注于从文本中发觉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其引入了现代的分类方法,直接取代传统的《风》、《雅》、《颂》的三分法。(1)否定《风》、《雅》、《颂》三分说。郑振铎认为在《诗经》的研究当中《风》、《雅》、《颂》最能引人“迷误”。《毛序》载:《风》即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雅》即“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7]272。孔颖达《毛诗正义》明确将《风》、《雅》、《颂》作为“诗篇之异体”;朱熹《诗集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风》为“里巷歌谣之作”,《雅》、《颂》为“朝廷郊庙乐歌之词”[7]272。首先,从内容上的差异来看。郑振铎认为最早的《风》、《雅》、《颂》解释已经确不可考,孔颖达、朱熹等人“强为之说”,谬误大矣。他认为从具体的诗歌内容来看,《风》、《雅》所涵盖的诗歌在内容上多有相类。《小雅·白华》与《卫风·伯兮》在内容上来看,都写“怀念离人”,两者并无太大差异。因而《风》、《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大雅》中部分祭祀乐歌与颂的内容亦有重合。因而综合来看,《风》、《雅》、《颂》并不是内容上的分类。其次,从入乐来看。郑樵在《通志·乐略》中指出“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强调“诗”、“乐”本身是结合在一起的,并进一步指出十五《国风》是以“风土之音”的差异而分列的;《大雅》、《小雅》是朝廷音乐的区别;三《颂》是祭祀音乐的差异。梁启超《诗经题解》根据此说提出了四体分法,认为《风》为“民谣”,《周南》、《召南》、大小《雅》皆为“乐府歌词”,《颂》类似于具有诗、乐、舞三者结合性质的“情景演出”[8]152。郑振铎在综合前人之说的基础上,指出在古代音乐已经失传的情况下,“牵强”地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附会其中,并无益处,至于二《南》与《风》、《雅》、《颂》并列之说,从二《南》现存的诗歌来看,《柏舟》、《卷耳》等诗篇明显不具有乐歌的性质,就更谈不上以音乐为理由将其单独列出了。(2)提出《诗经》内容三分法。郑振铎认为从现存的文献来讲,最为可靠的《诗经》分类方式,便是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因而其依据《诗经》的内容将其具体分为三大类。一为“诗人的创作”[4]40。郑振铎认为《诗序》所记载者多有误说,其中最可靠的为诗篇之中明确提到作者的部分。《毛序》记载周公、召穆公、凡伯、卫武公、芮伯、黎侯、共姜、公刘、秦康公、仍叔、尹吉甫、史克等三十余诗人。郑振铎从梳理文意的角度认为《诗序》所载有误,他认为如果根据《诗序》的记载,周公则是“周代第一个大诗人”[4]41。《诗序》记载《七月》、《鸱鸮》两篇为周公所作,郑振铎认为从内容上来看《七月》全诗充满了对于不劳而获之人的怨恨,甚至是诅咒之意,诗歌整体上是一首“农歌”。其中可信的具体诗人,只有尹吉甫、凡伯、孟子、家父几人。二为“民间歌谣”[4]46。郑振铎指出这一部分诗歌多采自民间,作者无从可考,这类歌谣因为产生时间、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差异从整体上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情调”,并进一步做了分类。此类之下有以《将仲子》为代表的“恋歌”;以《桃夭》为代表的“结婚歌”;以《螽斯》为代表的“悼歌”及“颂贺歌”;以《七月》、《大田》为代表的“农歌”。郑振铎认为西周时期的作品,以《大雅》中的《文王》、《绵》及《小雅》中的《六月》、《出车》等为代表,呈现出一种“歌颂赞美”的整体倾向,整体上多为叙事诗。这些诗歌“追述先王功德”,“歌颂当代勋臣的丰功伟绩”,此外还有部分为祭祀家庙时所使用的“祭歌”[4]41。后期的代表有《柏舟》《伐檀》。郑振铎认为正是由于社会离乱、周室衰微及频繁的战争,使得诗歌表现出“一种感伤、愤懑、急迫”,他们多感叹离乱,“怨愤当局的贪墨”,表现时人生活的痛苦艰辛。三为“贵族乐歌”。郑振铎指出此类诗歌多为贵族朝廷所作,内容上多为宴饮、祭祀乐歌。此类之下有以《文王》为代表的“宗庙乐歌”;以《云汉》《访落》为代表的“颂神乐歌或祷歌”;以《鹿鸣》《伐木》为代表的“宴会歌”;以《车攻》为代表的“田猎歌”;还有以《常武》为代表的“战事歌”。郑振铎认为在这些之中以“宴会歌”最具特色,这些描写贵族宴饮的诗歌,部分表现出一种“清隽”的特征,从结构上来看大多类似,句法也相类似,可能是由同一种“主题”演变而来。

2.《诗经》作者探讨。

郑振铎在书中集中探讨了《诗经》作者的情况,他从文本出发结合文义的梳理,对前人的“附会”之说提出了尖锐的批判。通过这些批判,试图“还原”《诗经》作为“诗歌总集”的“真实面目”。郑振铎在序文中提到“文学乃是人类最崇高的最不朽的情思的产品”,而文学史的主要目的“便在于将这个人类最崇高的创造物文学在某一个环境、时代、人种之下的一切变异与进展表示出来;并表示出人类的最崇高的精神与情绪的表现,原是无古今中外的隔膜的”[4]5。因而郑振铎在书中特别注重对于诗歌作者的辨析,通过还原“真实”的《诗经》,从而将《诗经》文本与读者之间所掺杂的“附会”内容祛除。(1)论《七月》《鸱鸮》非周公作。《毛序》载《豳风·七月》《豳风·鸱鸮》为周公所作,“《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7]388。《毛序》认为此诗为周公遭受变故,因而陈述先人风化,以表达王业的艰难。郑玄《笺》注进一步指出“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指出周公因为遭受管叔、蔡叔的诽谤,故有此诗。郑振铎认为此解不妥[7]388。他认为《七月》一诗从所记述的内容来看,首先,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性质上实为一首“农事歌”;其次,诗歌强烈地控诉“没有衣服”,不知如何熬过一年,诗人强烈表现出一种对于艰难现实的悲愤之情。郑振铎认为,这些情感的宣泄明显地显示出诗人为一位衣不蔽体的农夫,因而绝不可能为周公所作。(2)论《荡》《常武》非召穆公所作。《诗序》记载《大雅·荡》《大雅·常武》三诗为召穆公所作,“《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7]552。《诗序》指出此诗为召穆公因周室衰微,厉王昏庸,导致天下纲纪昏乱,因而作此诗。郑振铎认为《诗序》说不当,从内容上来看,《荡》表现的是士大夫对于国家的担忧与伤心,认为本诗为叙述文王告商的故事诗,可能为史官所作,诗歌恳切严肃地模拟了文王的口气。同时指出,此诗也可能是一首歌咏文王事迹的“史诗”。《诗序》认为《常武》为“召穆公美宣王”所作。郑振铎认为此诗与召穆公无关,此诗实际为一首叙述“宣王征伐徐夷”的“战争叙事诗”。(3)论《宾之初筵》非卫武公所作。《诗序》载《宾之初筵》为“卫武公刺时”所作。郑振铎指出诗歌并无刺时之意,从诗歌所铺叙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歌咏宴饮之诗”,进一步指出此诗在结构上层次明确,条理清晰,在《诗经》宴饮诗中为“难得佳作”。诗人从叙写宾客入席及主客列坐到笙鼓演奏,再到开宴再到宾客皆醉,最后以“匪言勿言,匪由勿语”作为结语以示“诤谏”之意,诗歌完整地展现了一场上古时期宴饮盛会,生动异常。(4)论《日月》《绿衣》非庄姜所作。庄姜,据《左传》所载,为卫庄公夫人,《毛诗序》载《邶风·日月》一篇为“卫庄姜伤己也”,认为此诗为庄姜哀叹自伤所作[7]299。朱熹在《诗集传》进一步提出“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为庄姜向日月倾诉内心所作[9]24。郑振铎认为庄姜之事为前人“附会”之说,指出此诗应是一首“是怀人之诗”,从《日月》内容来看,诗歌实际是借日月的起兴来表现自己被抛弃的痛苦。同时他认为《绿衣》实际为恋情诗,诗歌摹写男子怀念他的已失的情人。

3. 恋情诗的深切涵咏。

郑振铎认为“民间文学”是促进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其最能切合于民间的生活,跟随时代发展,因而其自身便也时时刻刻在“演进”着。同时“民间文学”形式也是时时刻刻在变动着,没有一成不变或永久固定的定型。此外,由于民众生活的地域性,使得“民间文学”也“随了地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式样与风格”[4]11。其认为“民间文学”最能体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的情感,同时这种情感还带有了地域性的特点。因而在对《诗经》的研究当中他非常重视其中的“民间歌谣”,其将《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概括为四种类型,其中又因为“恋歌”最能体现了青年男女的活力,故其在书中使用大量篇幅对其作了具体介绍。

郑振铎认为在《诗经》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便是铺写男女爱情的“恋歌”,他们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4]48。这些民间歌谣与众多贵族乐歌及诗人忧时之作,放在一起,犹如“客室里挂了一亮晶晶的明灯,又若蛛网上缀了许多露珠”[4]49。郑振铎对《诗经》“民间歌谣”中“恋歌”的具体分析如下。(1)从整体的风格特征来看,表现了真挚而恳切的情感;在语言上婉曲深入而又“娇美可喜”,表现了周代青年男女情感生活及当时的风光景色。有的诗歌描写女子等待情人而不至的娇嗔;有的描写了与相爱男子散步于田亩之间的欢乐与甜蜜;有的描写男女清晨之时的恋恋不舍。(2)郑振铎指出了《卫风》《郑风》《陈风》《齐风》中“恋歌”的地域特色,特别是结合了“新文学”之中常用想象场景,文学解读意味浓厚。他认为郑卫之声历来被视为“靡靡之音”,朱熹直斥之为“淫”诗,深为“封建卫道士”所痛心疾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卫风》中的“恋爱”并未能在数量上真正构成并肩的态势。从具体特点来看,《郑风》中的“恋歌”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倩巧”之美,抒情上倾向于“婉秀”,但时而又呈现出一种女子特有的“媚态”。郑振铎认为《郑风》在写女子对于爱情的态度时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尚,一方面写女子思念爱人而羞于开口,另一方又“怨恨男子不去追求她”,特别有一种小儿女心态。其中最典型的莫属《褰裳》中所描写的“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一句,读之便觉小女儿之娇嗔。《陈风》则具有一种“幽隽可爱”风格,以《月出》较为突出。其诗“大似在朦胧的黄昏中,听梵婀玲的独奏,又如在月色皎白的夏夜,听长笛的曼奏”[4]49。郑振铎指出“齐国濒临于海”,加之“浓重的商业色彩”与“多方士”的地方特点,导致了《齐风》在思想上面多“玄妙空虚”,对于爱情并未十分看重。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完整地再现了“新文学家”眼中的“《诗经》真相”,其众多“文学”主张亦多有体现。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研究《诗经》的文学视角过分地注重与传统的差异,导致了对于传统研究方法的全面否定。郑振铎虽然批评了传统的“文学鉴赏”与“真正”的文学研究的区别,但是如果仔细看来,《诗经》的“文学研究”完全摒弃传统“文学鉴赏”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对于《诗经》中众多诗歌篇旨及其风格特点的分析上可以看出端倪,其依然是一种文学鉴赏,不过这种鉴赏换用了白话而已。至于归纳方法的使用,使得对总体性理论的需求日增,因而对《诗经》的文学研究转变成为理论的附属品。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助长了理论的泛滥,而理论的代差又使《诗经》的文学研究每每落后。理论的泛化使得文学研究过度强调宏观的把握而缺乏细节的体认。这一方面可以称其为文学“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毫不避讳地称其为文学的全盘西化。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所谓的“文学研究”,“归纳的方法”,其实强调的是研究者对于作品的对象意识,强调以作品为研究客体,两者之间以材料证据联系,这也是与传统不同的。具体地来看,其所主张的文学研究缺乏一种情感的投射,使得文学研究变成了一种类似科学实验的体验而非情感交流。

摘要:欧化文学观念的广泛传播及文学史体例的引入,使得中国学者开始写作符合西方文学概念之下的文学史。以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为研究案例,分析《诗经》在“文学史”视野下的全新定位。《诗经》的文学再评价,代表了晚清民国以来,经学在面对西化文学的转变与消解,同时其中亦蕴含了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郑振铎,“新文学”,文学史,《诗经》

参考文献

[1]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0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佚名.文科国文学门文学教授案[N].北京大学日刊,1918(126).

[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贾植芳.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文学研究会资料[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良友出版社,1935.

[7]十三经注疏(阮元刻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北平:清华周刊丛书社,1930.

【猫郑振铎】推荐阅读:

郑振铎《猫》读书笔记作文08-19

上一篇:交通安全记我心作文800字下一篇: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