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9篇)
1.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为加快我区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近期,岱岳区农机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岱岳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机的购置补贴力度,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加快推进,一些有规模、上水平、效益好的农机大户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成立的合作社有23家,其中工商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3家,注册资金 2994.2 万元,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的有 9 家,51万元-100万元的有 4 家,150万元以上的有 8 家;拥有合作社社员 615 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228 台、小麦收获机 245 台、玉米收获机 112 台、免耕播种机22台,配套机具 532 台。服务农户 12485 户。
(一)组建规范化。我区对已经建立的23家合作社加强了规范指导,完善了合作社章程,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营机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同时,还对规模较大、组织得力、服务能力较强的合作社重点规范指导,农机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
(二)合作组织形式呈多样化。一是农户间的联合经营。主要特点是农机大户牵头,多个农机户带机入社,机械所有权仍归个人。如:良庄镇“庆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满庄镇“圣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此种发展模式。二是土地合作式经营。主要特点是以村集体为基础成立合作社,对本村和邻村土地采取订单或合同作业方式,为村民提供服务。如:山口镇“新星”农机专业合作社、满庄镇“利群”农机专业合作社、马庄镇“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属此种发展模式。三是股份制经营。主要特点是由乡镇农机服务站牵头,吸收农机发展较好的村集体,农机大户以农机、库房作价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大汶口镇“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满庄镇“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属此种发展模式。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二是提高了农机化发展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致富能力强,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具,通过现场会、演示会,让农民群众真正看到了大型农业机械带来的好处,激发了他们的购机热情,为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降低了作业成本。发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创新作业模式,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结合起来一起抓,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加快作业进度,而且也降低了作业成本,通过“一条龙”作业每亩作业成本要比传统作业降低10—15元左右,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四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不但增长了技能本领,也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发展不规范。部分乡镇片面追求发展数量,忽视建设质量,部分成立的合作社基础设施简陋,服务能力低,不适应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能达到“五有”规范化标准的并不多。
(二)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以股份制为前提,配套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市场开发水平低,经营手段落后,服务范围狭窄、作业效率低等。
(三)机库用地问题急需解决。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绝大多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存在着农机具无机房停放的问题。我区23 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原值达2035多万元,其中许多价值较高的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由于无专用库房停放,长年日晒雨淋,造成机具老化、损耗严重,给合作社带来了重大损失。
(四)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致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慢,服务跟不上,农机化发展水平较低。
(五)虽然农民对发展农机合作社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组建农机合作社所需资金较大,农民的收入相对来说还比较低,乡镇农村信用合作社放贷资金有限,而且周期短,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三、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健全规范化建设的机制,把规范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实行目标考核,年终兑现奖惩。
(二)制定措施,促进发展。认真贯彻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在农机更新补贴、政策性保险、农机作业补贴等方面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逐步减免农机专业合作社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费用。争取多渠道投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吸取教训,总结成功经验,一是在集体经济较好、班子较强的地方,实行村村联合,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作业,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股份制经营。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将入户社员的承包田作为股份投到农机合作社统一经营,按股分红。三是积极探索其他的发展模式。解放思想,放宽眼界,只要是有利于合作社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就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农机化水平。
(四)规范管理,增强后劲。做到管理与发展并重,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放在与增加装备设施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稳步、持续发展。
2.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永吉县;农机合作社;调研;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07-1
1 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永吉县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37个,其中口前镇3个,一拉溪镇7个,岔路河镇5个,万昌镇19个,金家乡1个,西阳镇1个,北大湖镇1个,2009年注册10个,2010年注册15个,2011年注册7个,2012年注册5个。从法人文化程度上看,大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4人,其余都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法人身份上看,人大代表1人,村干部2人,其余为农民。成员农民数492人,服务农户的数量为1.4万户,机具数量达2200台套,固定资产总额3435万元。2012年作业服务面积30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3000万元,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服务引导作用。
1.1主要发展类型
1.1.1农机专业大户领办型 此类合作社有29个,是由农机专业大户把周围的农机户组织起来,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群体优势。如:永吉县柏林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大型拖拉机5台,水稻收割机4台,水稻插秧机3台,旋耕机4台,其他配套机具10台套,入社农户66户,2012年通过水稻插秧、水稻收获、水旱田整地、旱田播种、水稻脱粒、水稻销售等,年纯收入1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村干部领办型 此类合作社有6个,是在村干部带动下,村民带机或带资入股,实行股份合作制,如:吉林乡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永吉县广惠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1.1.3企业牵头型 此类合作社有1个,是以企业现有机械资产牵头入股,吸收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参加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永吉县晓刚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1.1.4经纪人领办型 此类合作社有1个,是通过农民中头脑灵活、信息灵通、组织能力强的农产品经纪人组织起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永吉县农丰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1.2主要服务类型
1.2.1土地流转、承担、托管型 根据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的实际,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其土地流转、承担、托管,为农户服务。
1.2.2“套餐式”“一条龙”型 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机具多、配套全、规模大的优势,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连片作业,通过“套餐式”“一条龙”的作业方式,为农户服务,有效提高机具利用效益。
1.2.3产加销一体化型 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人才实力、机具实力、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市场信息实力等优势,开展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产后统一加工联合销售一体化服务。
2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永吉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上发挥出显著作用。
3主要做法
3.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倾斜,在农机购置补贴上,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机具的优先给予补贴,在农机补贴政策上给予倾斜,利用补贴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插秧机、收获机等部分机具给予累加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
3.2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规章制度,并上墙公布,帮助他们谋划固定办公场所、机具库、配件库、油料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便利条件。
3.3结合农机示范村建设,积极与上级农机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沟通,对部分典型合作社机库、维修间等建设给予适当的补助,调动了他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4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聘用的人员优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田间作业指导和服务。
3.5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资金、装备、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生产作业服务项目单一,服务领域狭窄 从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思路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水稻的机插机收、机耕及少量的农用运输,忙完农忙,大部分机械闲置在家,机械利用率不高,因为没有其他经营项目,入社社员也闲在家里,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使合作社发展缺乏后劲。
4.2组织程度不高,稳定性差 农机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应对风险能力差。
4.3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运行有待规范,收益分配和监督保障等机制也不完善。
4.4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国家、省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导致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支持,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因为资金投入不足,无力购买高效、低耗、环保、多功能的先进的机械,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4.5经营管理程度较低,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社员大多都是农民,管理上仍然是松散型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营理念,个别合作社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3.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一、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背景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农民对生产资料、农机新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机化发展机制对农民的农机装备水平、结构以及运用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扩大农机化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与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种组织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推动作用。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如何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农机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为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在宣传指导、扶持和服务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推进农机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基础。二是在合作社组建上,农机部门搭平台,给政策,用优先享受国补资金等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扶持。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宣传和推广。组织农民和乡村干部进行学习和考察,互相交流,增加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信心。四是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搞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我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10家,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形式基本上都是采用股份合作制。即:各农户以自己拥有的农业机械为入股资产,按照入股的农机资产的多少确定股份利益分配,机具统一管理,对外代耕、代运等作业。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具有独立的法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经济实体。这些合作社共有入股社员70人,拥有各种型号农机具259台,资产总额1709.1万元,主要是机耕、机收和机播作业,随着我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我区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合作社在当地都是很有影响力的组织,承担着主要的机械化作业任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先导作用。一是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各家各户的机具组合到一起联合作业,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买不起大机具又避免了重复购置机具,浪费资源,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二是发挥大型机械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以大型机具为核心,从整地、播种、中耕、植保到收获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整地和播种效率,保证不误农时,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三是促进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四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使农民增收途径不断拓宽,发展养殖业,开办加工厂,外出打工,积极投入到二、三产业发展中。五是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改善了乡风民俗,促进建立和睦邻里关系。
四、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发展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只有7家注册,机械化作业辐射面和带动力不够明显。二是国家优惠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大,资本投入机制比较单一。国家财政没有专项补贴,金融部门没有专项贷款,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筹措困难,难以继续发展壮大。三是培训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由当地的农机户组成,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规模化经营管理和组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受到一定影响,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四是发展比较单一。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是以农田作业项目为主,而进行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很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我区合作社多数没有标准的农机库棚、晾晒场地和维修设备,机具保养维修难度大,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长远规划不足,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五、促进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4.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报告 篇四
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重点。随着国家对购机补贴资金的不断增加,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机具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去年底,苍山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2万千瓦,各类拖拉机保有量达到了6万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达到1400多台。农机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随之出现了“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以及联系业务难、收取作业费难等一些新的问题。近年尤其是今年以来,苍山县农机部门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宗旨,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方向。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32处,以完成工商注册的13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就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出了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总的情况归纳如下:
一、创建形式
在农机合作社创建过程中,坚持因势利导、正确引导,形式多样。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社会化服务为出发点,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不搞“一刀切”,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以村集体为依托,农机大户带机入股的合作社。机械所有权归机手个人,合作社对机械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实行单机核算,多劳多得,按作业量统一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公积金。如,民和农机合作社,是以兰陵镇西横崖村委会为依托、农民自愿入股,按照“个体所有、联手经营、利益均享、风险共担、单机核算、共同发展”的模式,于2007年4月组建的。由村委会牵头,农机大户孙忠生、孙景敏等人发起,吸引21名机手自愿以机械折款入股,总股本达220万元,现有联合收割机7台、大中型拖拉机19台、配套机具58台(套),租赁场地1660平方米,村集体扶持资金20万元,新建车库8间,达220平方米。合作社以服务本村农业生产为主,辐射周边村庄,积极为机手跑市场、抓订单、组织跨区作业。今年通过跨区作业和为当地服务,实现经济收入96万元。
第二类是以专业户共同出资、财产共同拥有式的合作社。机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核算,利益按投资比例共同分配。金禾农机合作社,就是由新兴镇马楼村农机大户徐金合和种粮大户卢克合共同发起,吸收农机维修、加油站、农资经销店等专业户投资入股,全社共有13个投资股,总股本达82万元。合作社还承包了部分村民的300亩土地,实行服务农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使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可实现经济收入90多万元。
第三类是与承包流转土地经营相结合的合作社。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承包经营土地,达到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比如苍垦农机合作社,由曲敏峰、赵尔林等人发起,吸收了20个农机大户入社,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有效利用农机资源。合作社成立后,承包土地8000亩,对土地进行整合,实现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仅承包土地,今年就可实现盈利200余万元。
第四类是由农机经营户或中介服务组织组建的合作社。如凤林农机合作社,是在原神山农机销售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金岗农机合作社则是由兰陵仲村接机服务站组建的。
二、创建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到位。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结合实际制订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订资金保障、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成立了“苍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财政、农业、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合作社建设。研究制定了“苍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自愿民主”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试点建设、建章建制、督导管理,达到稳步推进、规范发展的目的;组织技术培训、完善工作职责、帮助办理有关申报手续、解决群众疑难;组织专业人员搞好建章立制,制定农机作业质量、安全生产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二是实行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1)实行政策倾斜。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时,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今年全县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户有60%的是各合作社成员。有关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都是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比如今年“三秋”,为了推广玉米机收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在全县建起了“六大示范基地”,都是由农机合作社承担实施的。(2)强化资金扶持。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鼓励、支持农民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县财政先后投资60万元,用于农机库棚建设、示范推广新型机械、维修设备等补助。(3)争取信贷优惠。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优先提供小额贷款或优惠贷款,简化放贷程序,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延长还款期限,仅去年就帮助合作社成员解决贷款80多万元。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是加强指导服务,搞好典型示范。积极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重点是抓好兰陵的民和农机合作社、卞庄苍垦农机合作社、新兴金禾农机合作社等8个样本点,达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标准,示范带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是严格建设标准,加强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要求,按照山东省《关于加快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要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有标准化车库7间以上,并有维修车间和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和常用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帐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合作社科学运作。合作社成立后,按照企业运作模式成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安全生产、机务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使农机合作社在运作中有章可循。同时还把合作社成员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每年农闲时期都聘请有关机械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或农机化学校老师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机械操作技术、基本维修知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在今年的三夏、三秋农忙之前,就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聘请福田公司等生产厂家技术员前来授课,培训人员达1200人次。还制定了机械操作规范和作业标准,要求机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切实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
三、合作社凸显重大作用
农机合作社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增收节支。通过农机合作社将分散的机械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一是实行“订单作业”。与周围村庄、农户签定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致富新途径。
二是实行“一条龙”服务。开展夏季小麦机收、麦秸还田、玉米机播和秋季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机播等“一条龙”作业,使“三夏”变“两夏”、“三秋”变“两秋”。如今年“三秋”期间,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将本村土地实行统一机收、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播种,各个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时间缩短,与往年机手单打独斗、农户各自为战的情况相比可减少5-7天时间,并为无劳力的困难户和外出打工者解除了后顾之忧。
三是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三夏”期间,全县32个合作社都组建了“跨区作业服务队”,在保证当地小麦机收的前提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到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参加小麦机收大会战。共完成机收小麦面积220万亩,实现收入1100万元。“三秋”期间,又组建6个“玉米机收服务队”,分别到济宁、泰安等地开展玉米机收,既为我县玉米机收提供了经验,又增加了农机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据了解,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每台机械比过去年平均增收5000多元。
四是开展承包流转土地或“土地代管”等农机服务。如苍垦农机合作社,承包经营土地8000亩,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金禾农机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了部分村民的300亩涝洼低产田,过去是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十种九不收;合作社承包后,动用大型机械实行林、田、路、渠综合开发,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使农户有了收入、合作社增加了盈利,实现了互惠双赢。
五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机户发家致富作坚强后盾。农机户参加农机合作社后,机械的安户挂牌、检验年审、加入保险、维修保养、作业联系、合同签订等,都由合作社专人统一组织,作业市场及一系列后勤保障由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同时种粮的农户从中也得到了实惠,有些农机合作社,将非农机户吸纳为合作社成员后,享受合作社一系列优惠待遇,农机作业只收成本费,省工、省力又省钱。
六是合作社推进了农机化更好更快发展。农机手加入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使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且还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机,有利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合作社在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示范项目、玉米机收示范项目等方面,都起着典型示范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苍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刚刚起步,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合作社规模小。从全县情况来看,一般投资股也就是十几户,最多二十几户,并且多以机械折资入股为主;机械设备仅限于耕、种、收等机具,农产品加工、养殖业、设施农业机械偏少,缺乏更为广泛的合作。
二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如机械作业合同,多以口头协议为主,一旦发生争议,就有可能损害成员的利益。
三是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需要,对农民自发组建农机合作社,指导服务不到位,扶持措施不力,影响了农民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树立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知识的普及,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是正确引导,规范管理。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素质,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培植典型,促进发展。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5.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五
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聊城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机制良好、财务制度健全、服务规模较大、综合效益显著的合作社。为全面总结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对全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目前,聊城市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238个(其中全国规范化合作社1个,省级明星合作社2个,获省级推进项目资金奖励合作社31个,符合“五有”标准合作社49个),合作社成员3148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6662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2161台,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1774台(套),机库房面积2.8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达3.2亿元。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领域涉及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农机培训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及农机信息咨询服务等。2011年全市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274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1.2亿元。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类型、管理方式、服务模式
(一)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四种主要发展类型
1、以农机站为依托的农机大户联合型。这种类型合作社依托的农机站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院落,机制比较健全,负责人大多为农机站长,有事业心、责任心,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充分利用农机站本身的技术、人才、场地、设施和管理经验,吸引和调动农机大户投入机具设备和资金进行优势合作经营,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群体优势,提高了规模经营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由村干部牵头的农机大户联合型。这些合作社以本村机械为主,主要服务于本村及周边农业生产。
3、农村能人带动型。这一类型是由农村中经济实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牵头,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及周边的农机大户组织起来,利用各自的机械自愿结合,共同服务。如尚店福迎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4、农机企业领办型。这一类型为农机生产、维修、流通企业利用营销、技术、市场、资金等优势,以企业现有机械资产牵头入股,吸收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等参加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运行。如润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山东润源农机装备公司领头成立的。
在这四种发展模式中,大户联合型合作社173个,占73%,能人带动型49个,占21%。在合作方式上,劳动资本合作型合作社119个,占50%,劳动合作型合作社107个,占45%。
(二)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管理方式
聊城市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均实行了成员带资或带机入股,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均制定了明确的章程和较为完善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务管理、维修保养、作业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了组织机构,形成了社员大会大事决策、理事会日常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的运行机制。
在运作模式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松散型,没有集中管理的场所,农忙作业时现集中;另一类型为较为紧密型,这一类型均建有标准化车库、维修车间、具有办公场所和独立院落。如临清润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茌平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阳谷华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机械由合作社统一调配、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维修保养;合作社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价格、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提取公益金。其中,润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还组建了技术部、业务部、维修部、财务部。
在利润分配上,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各合作社有所不同,总体上,80-90%分配给经营者,5-10%上缴给合作社,10%左右作为风险基金留存合作社用作以丰补歉或长期投资,滚动使用。
(三)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业服务模式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不断拓宽领域,创新模式,主要服务模式有:
1、跨区作业。根据各地农作物成熟时间差,为进一步增加收入,各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作业队外出作业或组织成员参加由各县(市、区)农机局组织的小麦跨区机收作业队。2011年,全市有3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跨区作业队,参加跨区作业机械650台(套),作业面积54.8万亩,收入2450万元。
2、订单作业。入社农机户按照合作社章程,实行统一管理,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机耕、机收、小麦免耕播种、农机深松、农田水利建设等作业合同,合作社统一安排成员实行统一作业。2011年,全市合作社共签订作业合同214.7万亩,收入2.8亿元。分别占作业总面积的78.4%,总收入的74.1%。其中,临清市农机深松整地全部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作业面积33.3万亩,收入2000多万元。
3、土地流转。农机专业合作社适应新形势下土地政策的要求,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农作物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00余亩,土地流转费用每亩700元左右。
4、维修服务。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维修技术优势,在对合作社内部社员提供维修服务的同时,也对外进行维修业务,并将维修服务当做合作社农闲时间的一项主营业务来经营。目前,全市对外开展维修业务的合作社37个,2011年营业收入269万元,其中维修业务开展较好的有阳谷县华阳农机专业合作社,东昌府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茌平县传师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5、经营销售。一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业务特点,还从事经营销售活动,如经济开发区金舟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销售各品种优良种子和各类标准化肥、高效无公害农药,农膜,杀菌等。阳谷县华阳农机专业合作社、东昌府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冠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销售各类农机配件。
6、其他业务。如临清市福来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机具利用率,促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高了农机利用率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各家各户的机具组合到一起联合作业,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买不起大机具的问题,又避免了重复购置机具,浪费资源,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二)提高了农机化发展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致富能力强、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具,通过现场会、演示会,让农民群众真正看到了大型农业机械带来的好处,激发了他们的购机热情,促进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三)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的共同体。每个合作社都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保障措施,形成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机手”的安全管理新模式,由过去农机监理面向机手的安全管理,变成了农机监理对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机手的管理,农机监理又全力配合支持合作社共同对社员机手的安全管理。这样,强化了安全生产,促进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安全管理效果。
(四)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
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广大社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培训平台,使他们在技术上能够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惠,信息上实现共享,增强了标准化生产和协作意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等先进农机化技术,提高了农民种田科技水平。
(五)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作社通过签订作业合同,实现连片作业,减少机车作业的空运转,降低了作业成本;又通过参加跨区作业,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了成员的收入。据统计,经营较好的农机合作社社员人均利润3.9万元,一般都在2.7万元以上,高于非合作社成员收入20%以上。
(六)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农机合作社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四、聊城市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广泛宣传。让农民和各级领导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推进农机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基础,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制定发展原则,明晰工作思路
在每年的全市农机局长工作会议上,市局都对合作社建设工作做重要部署,把合作社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农机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目标,规范标准要求,并多次下发关于加强农机专业合作建设的通知,积极谋划,做好落实。在发展农机专业作合作社的过程中,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和农机手的意愿,不搞“拉郎配”,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切实引导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和诚信服务,推动农机服务组织优化发展。工作思路就是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扶持,利用现有条件,先试点,后推开,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三)加强政策扶持,及时指导服务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了农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补贴资金向农机合作社倾斜,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承担规模化作业、机械深松等有关农机化项目,先后有3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省局农机规模化作业项目,争取到奖励资金195万元。临清、茌平农机合作社承担了2011年农机深松作业补贴项目,获得作业补贴共计1200余万元。今年,市财政专门拿出资金用于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奖励,共奖励合作社6个,每个5万元。在合作社组建上,聊城市坚持农机部门搭平台、给政策,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列为农机购置补贴优先对象,重点倾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扶持资金的支持,协调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用地、规划等方面提供便利。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搞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作业市场需求、价格行情、天气咨询等信息服务,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四)注重培树典型,加强规范建设
近两年,聊城市农机局连续下发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面的文件,提出了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对照“五有”规范化建设标准,坚持实打实,不断培养和树立规范化合作社典型。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现场参观,交流经验,形成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进行现场观摩,相互学习借鉴
近几年来,我们多次召开合作社建设现场观摩会及学习经验交流会,组织各县市区农机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赴省内外多个地市参观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习经验。多次组织各县市区农机部门负责人对各县市区农机合作社建设进行观摩、评比、学习、交流,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学习、培训近300人次,不断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聊城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积极扶持下,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短缺,始终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由于绝大多数合作社是近二、三年内新成立的,起步较迟,经济基础薄弱,共同积累少,另一方面合作社成立以后征用土地建机库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和作业费用不能及时收取,甚至有一部分农机户是新买了拖拉机,合作社用于购置新机具和发展生产的流动资金难以为继,有的合作社是靠借贷购买油物料,有的地方借贷也较为困难,同时得到国家项目扶持的合作社毕竟只是极少数。所以低投入、低积累、高分配,“两低一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形成预想和需要的规模经营、服务功能、设施配备和技术资源,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业务做强做大。
(二)用地政策不明确, 严重制约合作社发展壮大 当前,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机合作社、实现大农机作业的优势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国土城建等部门对土地严格控制,而国家对农机合作社用地政策不够明确,使农机合作社征地十分困难,从而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三)基础设施滞后,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合作社没有标准化的农机库棚和维修设备,机具存放、保养、维修难度大,缺乏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长远规划不足,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四)管理不够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部分农机合作社,在管理、生产、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缺乏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引领发展的带头人和具有较高农机操作、维修等技能的专业人才。有部分合作社是松散联合,社员带机入社,农忙时统一安排作业,实行单机核算,农闲时各自为战,组织化程度低。
(五)作业服务领域窄,经营规模较小
大部分合作社的服务领域主要在粮食机械化上,大部分为小麦和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等环节,缺乏向其他生产领域服务的能力。
(六)专业人才缺乏,合作社运行水平较低
目前合作社成员大多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合作社的主要管理者也大部分是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其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搏击市场的能力还很有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2011年对东昌府区1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有经营管理头脑,富有市场搏击经验,在农村担任村官的仅有4人,其余社长均是农机大户和农机手;从学历上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合作社理事长只占总数的20%。虽然有些合作社也聘请了技术人员,但也仅限于操作、维修技术指导,难以参与决策,真正懂技术会管理、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而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也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多数社员只关注“农田作业”,对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以及如何经营管理较少过问,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其内部事务往往由理事长一人拍脑袋决定,导致合作社的整体运作随意性较大。
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对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注重引导区域布局均衡化,进一步完善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配套政策,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制定扶持政策,强化建设指导
一是政策上予以倾斜。国家补贴资金继续加大投入和补贴比例,要在税收上少征或免征各项所得税,农田作业所需燃油供应上要予以一定的补贴,安排项目时优先考虑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是用地上予以照顾。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用地归为农业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解决合作社经营管理场所用地问题。
三是资金上予以扶持。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健全运行机制
遵循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按照合作社建设“五有”标准要求,规范合作社建设,本着高要求、高标准的原则,确定一批示范社,通过示范社,引导广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作业规模,提高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机合作社建设水平。
(四)引进培养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应将引进、培养人才、提高农机手整体素质作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硬件来抓,重点培养好领头人,把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管理者纳入培训计划,加强文化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科技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发挥他们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中的骨干作用。制定培训计划,按区域、分季节、有重点地对所有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进行业务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参观、研讨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合作社管理人才、会计、技术人员等,为合作社的发展培养造就出一批实用人才,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整体水平,增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
6.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六
根据市农机局《关于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为了了解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2012年4月初,东明县农机服务中心组织精干力量,历时15天,深入到全县各个农机合作社和各乡镇农机大户,对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运作情况和农机大户对建立农机合作社的认识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县在工商局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8个,其中农机大户联合性合作社21个,能人带动性合作社24个,乡村集体作业组织改制型合作社1个,龙头企业领办型合作社1个。库房面积20000平方米,合作社社员1038人,合作社服务的农户达48000户,注册资金5378万元,固定资产9504万元,农机总值8000万元,农机具2515台套,其中拖拉机(50马力以上)30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27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0台,配套机具115台套,从业人员1758人。全县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9个。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高,运作模式规范先进,效益显著。2010年3月25日,山东电视台对东明县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报道。2010年6月22日山东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到东明县检查农机化工作,对东明县益民、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及运行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先后有9个农机合作社被命名为市县明星合作社和全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单位。
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
一是成为推广农机化新技术的排头兵。近年来,我县推广的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花生机播机收等农机化技术时,农机合作社起到了积极作用。合作社充分发挥人员、技术、机械优势,承担了全县17000亩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耕、种、收“一条龙”作业服务,有效带动园区周围耕地实行农机规模化作业。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规模作业。我县已流转土地近5000亩,合作社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为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进行耕、种、管、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二是农机合作社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农机合作社成立后,进行区域性的农机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规划发展前景。通过农业机械入股,由理事会根据生产需要,精选出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取长补短,整合了农机装备资源,在整合农户现有农业机械的基础上合理购买新机具,避免了家家户户买农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根据成员的特长,合理分工,让会种地的人种地,会养殖的人搞养殖,会营销的人跑市场,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整合了人力资源,避免了一家一户小而全的资源浪费现象。
三是农机合作社进一步降低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合作社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存放,统一检修保养、统一管理、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结算,进一步降低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四是解决了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合作社通过订单作业与本村及周边村庄签订了作业合同,外出务工人员在三夏、三秋季节不用回家就可以把农作物收回家。把大量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薪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五是解决了农机户和农户之间、农机户与农机户之间作业市场需求的矛盾。合作社的成立,避免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耕”恶性无序竞争的尴尬局面,既提高了农机具的使用、利用效率,保证作业秩序,稳定农机市场作业价格,又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抢得了农时,促进增产增收。
六是解决了孤老病残等农村弱势群体的无劳力耕种、土地撂荒的问题。在农村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各种贫困户,因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自己的承包地一直以来成为他们的负担、心病,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了农机合作社,这些农村弱势群体不仅不再为土地管理而发愁,农机合作社为他们提供优惠的全程农机服务,促进了新农村的和谐和稳定。
三、效益情况
合作社的服务能力日渐增强。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合作社成员之间按照自己的技术和机具的特点分工,形成了相互配合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专业服务队,与“单打独斗”或仅能从事单项作业的农机个体户,在农机作业市场的有序“竞争”中,逐步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套餐式”作业服务而取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的范围、服务内容、服务的户数、服务的半径越来越大。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不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增加了零配件供应、农机维修、农业生产资料代购代销,以及农产品加工、油料加工、农机中介服务等有利于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的服务项目,深受农机户的欢迎。
2011年全县4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面积86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30万亩,订单作业面积27万亩,服务总收入达到3930万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3700万元,修理收入100万元,其他服务收入130万元。大型动力单机平均收入达到5万元、纯收入达到3.1万元。如东明县黄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2011年“三夏”期间,实行订单机收小麦6560亩,作业收入23余万元。合作社组织14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河北、北
京、天津等地跨区作业,历时20天,作业9600余亩,合作社作业收入20余万元,比非合作社成员高15%左右。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至2011年底,全县在工商局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8个,而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只有9个,这些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高,运作模式规范先进,效益显著,先后被命名为市县明星合作社和全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单位。另外有几个合作社虽然没有院落,但他们在合作社社长的带领下夏秋两季搞跨区作业搞的也有起色,但是大部分合作社虽然在工商局注册了,实际上管理不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尽管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没有完全依据管理制度办事。会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致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凝聚力不强。其组织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成员之间联系不紧;组织化的程度也不高,规模不大,吸收的成员不够多。
(二)资金短缺,终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瓶颈。由于绝大多数合作社是近二、三年内新成立的,起步较迟,经济基础薄弱,共同积累少,另一方面合作社成立以后征用土地建机库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和作业费用不能及时收取,有的合作社是靠借贷购买油物料,同时得到国家项目扶持的合作社毕竟只是极少数。所以低投入、低积累、高分配,“两低一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形成预想和需要的规模经营、服务功能、设施配备和技术资源,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业务做强做大。
(三)人才缺乏,导致合作社低水平运行。2011年对4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相对有经营管理头脑,富有市场搏击经验,担任村官的不足20人,大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均是农机大户和农机手;从学历上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合作社理事长仅9人,只占总数的20%。虽然有些合作社也聘请了技术人员,但也仅限于操作、维修技术指导,难以参与决策,真正懂技术会管理、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而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也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多数社员只关注“农田作业”,对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以及如何经营管理较少过问,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其内部事务往往由理事长一人拍脑袋决定,导致合作社的整体运作随意性较大。
(四)合作社建设用地矛盾突出。目前,我县农机合作社建设地点大部分是利用废弃村委会或学校,在原有设施上进行改扩建。不能满足合作社建设需求。由于土地使用审批规划严格,加上非农业用地控制严,合作社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位于东明县沙窝乡的茂祥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该合作社发展前景很好。但目前正苦于合作社建设用地问题,忙于奔波近3个月,问题还没有解决。
五、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列入农机化发展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将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抓实抓好。采取示范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创工作局面,重点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中的建章立制、申请登记、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提供政策引导、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服务,并强化监督管理。
(二)加快建设步伐。在深入调查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及农民对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按照我县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要求,重点积极探索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托管、土地经营、订单作业等模式,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有序发展,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实效。
(三)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自愿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民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组织农机大户联合开展作业服务,走农机合作化发展之路。同时,加强跟踪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管理的延伸和补充,为基层农机管理搭建新的平台。
(四)建议各级以政府的名义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项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信贷、项目扶持、用地建设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扶持措施和可操作性的规定,使农机合作社在为农业生产服务中享受到优惠和倾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项目支撑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中把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和发挥的更加完备,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做大做强。
7.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七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实施五年来,四川省xx市xx区工商局围绕当地主导农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推动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解决农民增收、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增长。2009年设立xx户,注册资本xx万,从业xx人;2010年设立xx户,注册资本xx万,从业xx人;2011年设立xx户,注册资本xx万,从业xx人;xx年至7月设立xx户,注册资本xx万,从业xx人。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广。全区15个乡镇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农、林、牧、副、渔业等多个领域,其中种植业xx家,占xx%,注册资本共计xx万;养殖业xx家,占xx%,注册资本xx万;其他类共xx家,约占x%。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导向性增强。据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打造“xx豆腐干”、“xx”、“xx西瓜”、“xx”榨菜等独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如以xx区佳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xx区青绿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产品质量优势与宜宾绿源、xx家园、xx家家乐、xx家乐福等超市签定了各类蔬菜的种植订单,2011年,合作社种植蔬菜6.1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其中直接进入超市销售达7000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及方向
一是农村能人带动型,主要由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群体,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等优势牵头兴办,然后带动其他农户参与。实行“合作社+农户”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如目前,该社种植面积已达1200余亩,预计年产量8万斤,能为社员带来的人均年收入可达x万元左右。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是由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批发市场等起龙头作用的企业,利用生产技术和市场销售等优势带头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此类合作社起到了桥梁作用,一方面提高了社员的收入,同时可保证公司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可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如宜宾市xx区xx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社员签订书面合同,为社员提供优质品种、技术指导,由宜宾市娥xx食品有限公司按合同规定的统一收购,作为该公司稳定的货源。因为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且依靠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该社通过低价发放种鹅、高于市场均价收购,同时实行保护价等一系列的让利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
三是“农民+协会+营销户”运作模式。xx县xx西瓜协会于2002年3月经县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现有会员486人,协以协会作为xx西瓜外销的主渠道,有效克服了瓜农自产自销、各自为政的无序状况,保证了上市西瓜的品质和售价。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员的不合理经济预期。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资金发展,一般情况是由牵头公司或技术能人进行前期资金的投入,鼓励农户加入,对于农户来说如果当年不能看到效益,那么将挫伤其积极性,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资金的回收、经济效益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前期通常是牵头主体承受较大风险。
二是经营规模小,产业发展不平衡。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普遍不强,规范化程度不高。从发展趋势看,投资规模在增加,但规模仍然不大。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都制定了章程,设立了机构,但是有的流于形式。从调查情况看,只有龙头企业牵头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合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从合作社的产业分布看,种植和养殖业占了近90%,而如农机服务等所占比重较小。
三是经营人才缺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及待遇等问题,人才缺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在调研走访中,由于技术人员对机器设备的运作不熟悉,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如宜宾市xx区xx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于技术人员的技术局限,导致鹅蛋孵化率不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是搭建融资平台,建立资金扶持政策。地方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通过设立专项帮扶资金、创新贷款方式等举措,积 二是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咨询培训。积极构建技术平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免费提供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开展送法律下乡活动,整体提升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
三是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各乡镇应根据当地优势产业或特色产品,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合作社章程建设,确保制定的章程切合实际,做到依法办社,依章办事。建立健全成员账户,杜绝“假合作社”现象。
四是提升发展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组织和带领成员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和可追溯。
8.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八
自2007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我县兴办了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几个层面,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收购业等。现就我局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服务管理等方面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验
为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县工商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组织局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合作社法》和《条例》,切实掌握法律法规的含义和实质,同时,加大宣传,增强农民对发展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开辟合作社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凡是申请办理合作社登记的,工商部门专人跟踪服务,工商所积极协助申请人准备登记资料,工商局对合作社登记优先受理,全部提前在承诺的办结时限内完成办照手续;三是严格市场准入。按照合作社登记准入的法律、法规,严格审查,防止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登记。四是登记注册实行零费用。严格执行《合作社法》和《登记条例》,在登记注册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提供了优质服务。
二、主要问题
(一)合作社经营特色不够突出。一是从饲养业来看,主要是饲养生猪、鸡两个项目;二是从种植业看,主要是蔬菜。
(二)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从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看,57户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2176.825万元,户均38.19万元。最高注册资金500万元,大多注册资金在百万元以下。
(三)合作社发展不够规范。一是办公场所不够规范,环境较差,有的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其目的是为了得到扶持资金。二是账务不够健全,有的合作社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没有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成员帐户;三是合作社档案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没有专人收集、整理、管理档案资料。
(四)合作社监管机制不健全。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监管的手段。没有法则,无法界定,不便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握。二是缺少年度检验制度,不便掌握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成员变化情况、章程修改情况、组织机构变化情况等。三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修改、组织机构调整等事项发生后,应当向登记机关备案而未备案的如何处理,也没有具体规定。
(五)是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不重视产品品牌意识,大多农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和包装,注册商标闲置不使用。全县注册的农产品商标27件,实际使用的不到7件。
三、发展合作社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展座谈交流、专业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平和实际经营能力。同时,制定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若干名合作社示范样板,进行宣传表彰,让广大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到兴办、参与合作社的好处,共同支持和推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关键是资金扶持,县财政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信贷资金及社会其它资金参与合作社发展,重点扶持合作社购置相关设备,提高经营服务手段和市场营销水平。
(三)进一步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一是抓合作社的规范。对政府扶持的合作社,要视其情况,逐步体现其自治性和合作性,二是抓民主管理的规范。合作社要完善章程,健全制度,明确组织和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突出和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一人一票,平等互利;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合作社对内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收益要公平合理分配,通过有效服务、保护价、最低价收购或二次返利等办法,使成员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实惠,不断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四是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发挥农民成员主体作用,增加农民成员的发言权。
9.汶上县节能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九
为贯彻落实全省节能考核奖励电视会议精神,深入分析2011年特别是上半年节能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遏制能耗过度反弹,确保完成2011年节能目标,按照上级领导要求,我县对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一季度能耗指标完成情况及上半年预测
1-3月份,全县社会总用电量20716万Kwh,同比增长37.6%;其中工业用电量13784.4万Kwh,同比增长54.1%,工业用电量占社会总用电量的66.5%,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煤炭化工行业新上项目的开发生产是用电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与“十一五”同期相比,2011年一季度能耗指标完成情况较好,按照目前工业发展新上项目耗能逐步增长的情况分析,上半年我县节能降耗任务依旧十分严峻。
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耗、电耗增长情况、原因分析及发展态势
一季度阳城煤矿用电量为1754.7万Kwh,同比增长45%,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12.7%,北汇玻璃用电量为1394.7万Kwh,同比增长65.2%,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10.1%,如意天容用电量1222.81万Kwh,同比增长17.6%,占全县工业用
电量的8.8%,义桥煤矿用电量1913.8万Kwh,同比增长134%,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13.88%。用电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县重点企业订单情况良好,开台率高,二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好,三是煤炭企业产销量明显增长。以上因素决定了我县工业能耗电耗将会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三、今年新投产项目及新增产能、耗能、增加值情况,对完成全年节能目标的影响
如意天容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将色纱产量提高到700吨/月,增加了公司效益,新风光电子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大对风电广电变流器和SVG无功补偿装置等电力电子控制节能产品的研发投入,保持产品技术领先水平,精良海纬的轨道交通制动盘的产量的占比也在不断增长。这些新上项目产值高、能耗低,对我县完成全年节能目标具有积极影响。
四、优化产业布局、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我县提出“产业兴县、发展新兴产业”的口号,鼓励开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工业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淘汰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坚决制止落后产能和落后设备上马,大力研发LED节能灯、锂电子动力电池、环境监测仪器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为优化
产业结构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二是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完善市场机制,强化政府导向,四是激励研发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六是积极引导企业在目标制订、生产发展、技术投入、工艺改进、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管理等各方面融入节能理念,加强节能管理,落实节能措施。
五、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情况
一季度,我县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有了进一步发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有了新突破,山东佛都半导体照明公司外延片、芯片生产及衬底材料生产项目将为我县节能照明带来一次绿色革命。山东北极之光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制冷设备生产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和社会效益。济宁大拇指喷雾设备有限公司烟气脱硫脱硝及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设备主要应用于火力电厂、化工、制药、钢铁、食品等污染行业。汶上县众鑫机械公司精密铸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可形成特种铸锻件、产品6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利税2亿元。山东康明斯发电机自动大功率并网发电机组产业项目主要致力于康明斯发电机、发电机组的高新技术研发,向中国及世界提供高端发电机、发电机组项目技术方案及高性能、高品质产品。
六、探索建立节能长效机制情况,预警调控、能耗总量
控制等节能新机制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本着实事求是,重点落实,难点推进的原则,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任务评价考核和县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定期对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和督查,制定了全县节能降耗计划下发到各企业和部门,节能任务以责任书形式进行分解落实。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节能降耗重在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完善实施节能降耗月(季年)报调度、现场督查、错时监测监察、核查通报、限期预警和落实责任人监管等制度,巩固了全县节能降耗管理体系。为督促各县区和重点耗能企业确保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相关部门制定了多项有效措施,相继建立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季调度制度,重点耗能企业月调度制度,重点节能项目月调度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工业企业节能工作情况和决策提供了保证。二是锁定重耗能企业重拳出击督察到位,各用能企业根据县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企业节能监察实施细则和节能考核细则,将节能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了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工资定额挂钩,实行节奖超罚。
七、节能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于汶上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汶上镇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汇报10-11
汶上县第一中学学校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09-18
颍上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书)11-11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0-26
妇女节周年大会上县领导优秀演讲稿09-09
关于着力推动提案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情况报告10-11
中医医院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情况报告08-15
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乡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7-27
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近期发生的农机重特大事故情况的通08-25
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