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2024-06-18

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通用8篇)

1.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篇一

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在以下条件成交的合同中,不属于装运合同的是()A.FOB上海 B.FAS天津 C.DES厦门

2.根据《2000年贸易术语解释的国际通则》的规定,不能适用于“门到门”或“站到站”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是()A.FOB B.FCA C.CIP D.CPT 3.某公司与国外一家公司以EXW条件成交了一笔买卖,在这种情况下,其交货地点是在()

A、出口国港口 B.进口国港口 C.出口商工厂

4.根据《INCOTERMS 2000》C组中包括()种贸易术语。A.2 B.3 C.4 D.5 5.代表边境交货的贸易术语是()A.FAS B.DAF C.CPT D.DEQ 6.一般情况下,在以FOB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货物的价格构成是()A 货物成本 B.货物成本十运费 C.货物成本十保险费 D.货物成本十运费十保险费

7.下列表示船方负担装货费的是()A Free In and out B. Free In C.Free out D.Gross Term 8.在国际租船市场上,船方按航次出租船舶时,关于装卸费的负担有4种不同的规定,其中有一种规定的英文是FIO,全称是Free In and out,FIO的意思是()A.船方不负担装卸费 B.船方不负担装货资

C.船方不负担卸货费 D.船方负担装卸费

9.在一般情况下,按CFR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不应计入货物价格的是()A 货物成本 B.运费 C.保险费 D.各项出口税费

10.在使用下列何种贸易术语进行交易时,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对运输途中的风险承担。()A.CIP B.DES C.FCA D.CFR 11.根据INCOTERMS的解释,以 CIF汉堡成交,卖方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风险责任)是()

A.货物在装运港装部越过船舷以前 B.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越过船舷以前 D.货物在目的港装上买方车辆以前

12.按CIF贸易术语成交,买方应承担的主要责任是()A.只承担货物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 B.只负责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

C.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风险;接受卖方提供的各种合格单据,并按合同支付货款相关风险和费用,领取进口许可证并办理收货和进口手续 D.只需要负责办理进口手续

13.根据《INCOTERMS 2000》,买方负责出口报关的贸易术语是()A.EXW B.FOB C.CIF D.FAS 14.我公司以CIF条件与国外客户达成一笔出口交易,我公司应负责替国外客户投保;按照《INCOTERMS 2000》的规定应投保()A、一切险加战争险 B、一切险

C、保险人承担责任范围最小的险别,不应包括战争险

二、判断题

1.在出口贸易中,我们要尽量选择我方责任、费用和风险较少的贸易语()

2.采用EXW(工厂交货)贸易术语成交时,卖方在自己工厂把货物交给买方,但仍须负责货物安全至装运港装船时超过船舷(即风险责任划分界限在装运港船舷。()

3.在EXW条件下卖方所承担的责任是最小的,则DDU条件下卖方所承担的责任是最大的。()

4.采用FOB条件时,通常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也有由卖方代办租船订舱的情况,按一般惯例,只要卖方已尽最大努力,因客观原因而租不到船或订不到舱位,买方不得为此向卖方提出索赔或撤消合同。()

5. 按 FOB Stowed条件时,表示卖方不需负担装货费和理舱费。如租船合同中又规定船方不负担装货费时,则由买方负担这些费用。()

6.外贸公司A对外成交一批货物,外商要求A公司办理租船事宜。由于A公司长期从事对外贸易,有丰富的装卸经验与良好的装卸设备,决定自行负责装卸费。因此,A公司与船方签订租船合同时应采用“FIO”规定。()

7.按FOB条件成交的双方,风险与费用的划分点均在装运港船舷。

8.某公司以 CFR贸易术语出口一批货物,由于船只在运输途中搁浅,使部分货物遭受损失,我方可不理。()

9.把CIF称作“到岸价”,理所当然它包括成本、运费和保险费。()10.我方按FOB伦敦从英国购买一批机器产品,即交货地点为伦敦。()

11.以CIF 条件成交,卖方在装船后至交单这段时间内,如果货物发生灭失或损坏,应由卖方负责。()

12.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的运输和保险都由卖方一手操纵,卖方应及时落实货源,安排船舶申报出口。装船发运和办理投保手续,按时履行在装运港交货的义务,并负担到目的港之前的风险。()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CIF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货? 2. 简述CIF、CFR、FOB的异同点。

四、案例分析

1、“某CIF合同规定,卖方必须将货物于X年X月X日之前送达目的港,是否合理?”如果是FOB、CFR呢?

2、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定出口合同一份,贸易术语CFR NEWYORK,A公司按合同规定在2003年5月20日将货物运至码头装船,在运输过程中车辆遇险翻覆,货物受损,A公司电告B公司事故,由于CFR系买方投保,A提出按保险惯例,承包范围为仓至仓,所以要求B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A可以得到赔偿吗? 第一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C)4.(C)5.(B)6.(A)7.(C)8.(A)9.(C)10.(D)11.(A)12.(C)13.(A)14.(C)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

三、简答

1、CIF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货: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2、相同点:(1).使用于内河及海洋运输(2).交货在装运港(3).风险和费用转移界限:船舷(4).卖方办理出口手续,买方办理进口手续。(5).均属于装运合同

不同点:价格构成不同,卖方所承担的责任与费用不同

四、案例分析

1、不合理,CIF、CFR、FOB是象征性交货。

2、CFR以船舷为风险划分点,越过船舷前风险由卖方承担,B公司投保,只有在风险转移至他时保险才开始生效,所以A公司不会得到赔偿。

2.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篇二

关键词:英语课程考试,题型,答题方法

一、考试性质和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是由各省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其目的是客观地测试非英语专业成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者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运用等相关能力,考查其是否达到普通本科教育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要求考生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在英语运用能力方面应分别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一)会话技能。

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根据对话的情景、场合、人物关系、身份和讲话人的意图及话语含义做出正确判断和用语选择。

(二)阅读理解。

考生应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阅读技能,读懂难度适中的一般性题材(经济、社会、政法、历史、科普、管理等)和体裁(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的英语文章。能够基本上掌握文章大意并能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个词。具体要求为:(1)能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和细节;(2)具备根据上下文把握词义的能力,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3)能够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4)能够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态度等做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三)词汇。

掌握本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英语词汇、常用词组、常用词缀,并在阅读、写作等过程中达到相应程度的应用能力,即(1)领会式掌握4250个英语单词和500个常用词组;(2)复用式掌握其中18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和200个常用词组;(3)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缀,并根据构词法和语境识别常见的派生词。

(四)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能在阅读、写作等过程中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达到获取有关信息和表达交流思想的目的。具体需要掌握的内容如下:(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2)动词的基本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3)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4)常用连接词、冠词的词义及其用法;(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7)各类从句的构成及其用法;(8)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9)常用倒装句的结构及其用法。

(五)完形填空。

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在语篇的水平上理解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并完成短文中的选择填空。短文中的完形填空内容一般涉及英语的基本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及词组搭配等。

(六)写作。

应具备一般性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图表等按要求写出相应的短文。所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比较规范。

二、试卷结构与题型

本考试试卷分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以客观题为主,包括会话技能、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四个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分数为85分;试卷二为短文写作,考试时间为30分钟,卷面分数为15分。试卷一和试卷二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卷各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会话技能。会话技能共有15段不完整的简短对话,每段对话后设有四个选择项。考生须在理解每段对话的基础上从所提供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满分为15分,每题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本部分共有4篇短文,4篇短文的总长度为1200个词左右。每篇文章后设5个问题,共20道题。考生须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为每个问题提供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满分为40分,每题2分。第三部分,词汇和语法结构。本部分共设40道题,其中20道为词汇题,20道为语法题。每道考题中有一个空白,要求考生在了解句意的基础上根据词汇或语法要求在四个选择项中选择最佳答案。本部分满分为20分,每题0.5分。第四部分,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一篇200个词左右的一般性短文,短文中有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考生须在理解短文意思的基础上为每个空白提供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本部分满分为10分,每题1分。第五部分,短文写作。本部分采用提纲、情景或图表作文等考试形式。考生应按照要求写出一篇100~120个词的英语短文。本部分满分为15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三、答题方法

(一)阅读部分。

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是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对答题技巧和方法掌握得不够好。如, (1) 划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并在原文中准确定位。哪些词是关键词(数字、主要动词),如何在原文中快速扫描关键词为问题定位(scanning),如何仔细阅读原文信息找出答案(阅读长句找出主、谓、宾或词组,挑出句子框架,抓住句子主要含义。) (2) 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两个考生都认为是正确的,就应仔细比对两个选项找出不同点,再与原文定位的信息比对,看哪个选项更接近原文意思。 (3) 问题中含有否定词“Not”的问题错误率较高,问题在文章中定位后,应采用排除法,在文章中找不到的选项即为“Not”指示的信息。综上所述,如何给问题在原文中准确定位成为阅读解题的关键。

(二)完形填空部分。

在这一部分考查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否抓住完形填空这一题型的主旨,注意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找到这些词组相互依存的依据和相互的暗示性,因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词汇部分。

(1) 继续加强基础训练,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准确掌握常见词、词组的词义及惯用法,掌握常见词汇的一词多义。 (2) 强化答题技巧。

(四)语法部分。

加强对于较难语法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做到准确理解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的概念及意义,虚拟语气在固定词、词组及句型中的使用,定语从句关系代词的使用,熟记动词后的接词形式等。

(五)翻译部分。

把握整个句子的句型和句式,准确翻译重点词。

(六)写作部分。

(1) 加强对考生写作基本要求和技能的训练,熟悉各类题目文章的写作方法。 (2) 大量阅读常见题材、题目的范文,熟记观点。 (3) 多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作文由句子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需要用正确的句型,需要用正确的词组构成。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只有多读、多记、多写、多练。

四、结语

3.托福考试内容和题型 篇三

听力

听力部分包含两个对话和四段演讲(包括教室对话在内)。每个对话涉及2个或2个以上的说话者,每个对话对应5道试题;每段演讲对应6道试题。

听力部分共包括34道试题。每道试题是1至2分,共34至36分。听力部分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每个对话是2至3分钟,每个演讲是4至6分钟。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帮助答题。

口语

新托福考试的口语部分共有6题,总时间约为15分钟。

第1题和第2题为独立回答题,准备时间为15秒,回答问题时间为45秒。问题会被朗读出来,同时会出现在屏幕上。

第3题和第4题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再听一段与阅读文字在内容上相关的听力材料,最后考生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通常一道题是情景题,另一道是学术题,阅读材料只含一个自然段,共45秒钟的阅读时间。

听力材料可能是对话,也可能是演讲,其长度大约为1分半钟,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来帮助答题。考生有30秒的准备时间,60秒的回答问题时间。

第5题和第6题以考试中的听力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20秒的准备时间,60秒的时间回答问题。每个回答的得分是0至4分。

阅读

新托福考试阅读部分约为60分钟,包括3篇文章,每篇650至750个单词,每篇对应11至13道试题。

题目类型包括:图表题,篇章总结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变换措辞题,词汇题(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指代关系题,简化句子题,插入文本题,事实信息题,推断题,修辞目的题以及否定排除题(例如,下列各项均正确除……之外)。

在完成答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使用“复查”功能瞬间找出没有回答的题目,而不必每道题都过一遍。阅读部分的总分是42至45分。

写作

新托福考试的写作部分包括两道试题,需在大约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第一篇叫做综合写作,要求考生首先阅读一篇文章,五分钟以后,文章隐去,播放一段与文章有关的课堂演讲。课堂演讲列举了一些论据反驳文章中的论点、论据。

随后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写一篇作文,总结课堂演讲的论点、论据,并陈述这些论点、论据是如何反驳文章的论点、论据的,字数要求为150字到225字之间。在写作时,文章会重新显示在屏幕上。这篇作文不要求考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篇叫做独立写作,需30分钟的时间,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陈述、解释并支持对待某一问题的某个看法。通常有效的回答应是一篇3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

考查综合语言技能的作文题目的评分以回答的质量、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依据。

加试

一般实际考试中,考生往往会在听力或阅读部分碰到加试试题,加试部分不算分,但考生事先并不知道哪一部分是加试部分。

托福听力考试小技巧

1.专业名词必考

在托福听力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this is what we call + 专有名词”的说法,或者“this is +现象”。一般来讲,此类专有名词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但是教授会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更难的考法是用另一个专有名词来解释一个专有名词,那么考点非常明显了,就是考察what is the definition for+专业名词。不管考试题目如何千变万化,考试的要点是不变的。具体的试题题目可参阅下TPO第四套的关于动物行为的那一篇文章。

2.原因、结果必考

任何类型的lecture题目当中都有可能会考到此类问题。一般来讲,表示原因的听力内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除了最常用的because外,表示原因的还有since,as,for,the reason is that等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我们的日常积累。

3.例子必考

此类听力题目中经常会使用具体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某一专业说法,比如会使用我们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会变坏这个例子来说明细菌的作用,也会使用自行车的轮子来说明某种排水系统,也会使用某一历史事件来说明绘画的具体作用。所以,当听力中出现for example,for instance,let’s say,let’s put it this way,just like, just as,as we all know等说法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觉。托福听力评分标准的了解,可以让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进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4.优缺点必考

此类题目一般集中于典型的高科技、生物化学类听力当中。比如有一篇听力考到了科学家利用细菌来去除海洋污染物的文章,文章中清晰地给出了此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缺点的题目是一个多选题,基本就是原文中的比较耗费时间和速度比较慢等。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一定要明白其相关的结构,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5.小于五的数字必考

此类题目一般会出现我们所谓的多选题,一般会考到具体的作用、表现形式、逻辑关系等。具体的题目在巴朗中多见,比如考到具体的绘画的三种作用,四种排水系统等,或者是修正主义对于早期农业的消极影响的三个方面等。需要各考生注意的是,在此类听力中可以适当使用专业名词缩略语以减少听力笔记时间。

4.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篇四

(共3个要点)

第一,你必须知道考试题型。

重庆自考有:单项选择题(30个30分);多项选择题(5个10分);名词解释题(2个1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2个30分)。2015年训诂后面大题主要涉及音训和注音方面的知识。

1、论述说文解字的贡献;2论述异体字的由来的方式。

第二,把下面的学习笔记看一看。

1.1训诂: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主要是解释古籍中的语言。

1.2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研内容的一门系统科学。它是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包括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训诂学不等于词汇学、语义学。

①词汇学是研究分析语言中的词以及词义和词汇演变,训也要研究词、词义和词汇演变,但绝不仅止于词的研究,还要涉及比词更大的语言单位。

②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训学虽然也研究语义,但也研究语义以外的东西,如文字校勘、探求本字、审定声音,以及阐明文化背景等。

1.4训学不等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是并不等于语言。汉族历代文献是用汉字记录的,同样,历代文献也不等于汉字。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历代文献语言,而不是历代文献中的汉字。文字学研究的内容,虽涉及音、义,但是主要是形,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语义。训学涉及文字学,可以利用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但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1.5训诂学的任务:

分析古代书面语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工作。1.6训诂学的功用:(1)指导古文教学

(2)指导古籍阅读和整理。①古书注解往往异说歧出,训诂学知识课帮我们择善而从活另求正解。②词典解释,罗列诸多义项,训诂学知识可帮我们准确选择义项。③在既无古注又无词典解释的情况下,利用训诂知识,可以自谋其义④整理古籍,训诂知识更为重要。(3)指导辞书编纂,因为字典辞书本身就是一种训诂专书。2.1古书阅读中文字障碍的原因:(1)古今字: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使用的不同的字(“毋内诸侯”中的“内”与“纳”)(2)通假字: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音近的字的意义,就是通假字。类别:1)无本字的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2)有本字的假借:本有其字,临时代替,今称“通假”。二者区别:前者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后者是由有到有的过程;前种假借比较长久、固定,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独占优势;后种借字与本字关系比较松散,不固定。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同或音近(通假字与本字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只因同音而借;必须要有古书例证)。阅读古书最易引起误解的大多是有本字的假借。常见错误有:不明通假而误(庄公寤生,惊姜氏:寤--牾,杜预不明假借训为“寤寐”。)(3)异体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又称“重文、或体”。(4)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形讹: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使文章难通。)(5)避讳字:古人在语言表达中遇到触犯忌讳的人或事,常采用更改古书文字的办法回避,一般是用近义字、同音字代替。或不言避讳字,或缺笔。(6)无句读。造成古书断句标点错误的原因大致有:①古书文字有错、脱、衍、倒;②不明通假不辨章法、不明史实;③不解词义、割裂词语可能致误。(错简:指典籍段落或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脱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漏掉的文字。衍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出的文字。)

2.2造成词义障碍的原因:1.不解古语(一般性古词语,古方俗语,成语,典故,古译语)2.词义演变。词义增加和减少:词由本义引申出新义之后,本义仍然保留,词的义项多起来,这是词义增加;原来不止一个意义,后来其中某些意义逐渐消失了,即词的义项变少了,这是词义减少。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指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而甲义的外延可以包含在乙义之中,即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反之,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词的原义部分保留在今义中,就是缩小。)词义的转移:指一个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之后,甲义消失,或产生了正反、轻重、褒贬的变化,词的旧义被新

2.3语法修辞障碍:1.语法障碍包括:词法障碍(词的活用)、句法障碍(倒装句)、虚词障碍(误虚为实)。2.修辞障碍:。(1)互文见义:指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为两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的关系。(互文见义在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修辞手法上有两层意思: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左传》“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指两人在出洞入洞时都在吟赋。二是上下两句交替使用不同的词语依避免行文单调枯燥。如:《左传》“贄币不通,言语不达”“通、达”互文见义。)(2)倒文:古人在行文时,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为了将就骈对,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今人叫“倒装”。(3)变文:又叫变文同义,是指古人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变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有变文以协韵,变文以成辞,变文以避复等情况),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增加文采,加重语气或感情,古人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此来反复表达相同的意义内容。

2.4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连类而及:把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想象,我们称它为“连类而及”。

2.5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书语言障碍: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

3.1训诂的内容:就是训诂应当从事哪些工作。既然训诂的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书面语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那么凡是解释古代语言所涉及的问题都是训诂的内容。包括:解释词义、解释文意、注音辨字校勘等。

3.2解释词义包括:解释1.本义与引申义:在此的若干互相关连的义项中,能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其它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2.古语:一是指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因而难以理解;二是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后世不用了,因而容易致误。以今语释古语:是指用注释者当时的语言去解释早于注释者的古代语言。3.方言:(1)以通语释方言:是指用注释者时代的雅言(即古代的普通话)去解释古代的语言。(2)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的区别:①二者虽出发点不同,当方式上是相似的。它们的释者和被释者都有一方是方言,另一方是通语或古语。②它们的目的不同。以通语释方言在于说明某个方言词语意义相当于通语中的某个词语,是方言与通语相通。以方言证古语,是为了说明古语发展到当时在方言的遗留,表明当时方言是古语的地方变种,或者辨析古代事物在当时方言区的异名同实。③它们的关系,以通语释方言是横的空间关系,以方言证古语是纵的时间关系。3.3解释文意:是对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某一章的意思加以串释讲解,使原文的意思更加明了。它包括①串讲大意:是指对一句、几句或全章的大意进行解释。②分析句读: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句读”。(所谓“离经”:即点断文章句读。辨志:即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③阐述语法:包括解释虚词、说明语序、指点语气。④显示修辞:包括标明写作手法、说明比喻或者借代等。⑤申述章旨⑥考证名物和典章制度、⑦引证史实和故事⑧评论原文等。

3.4注音的方法:1.譬况法:注音术语,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2.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格式“甲读若乙”。3.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格式是“甲音乙”。4.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韵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5.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字本来的一般的读音读.3.5校勘的方法:校勘: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辨伪和辑佚。校勘的方法有:1.对校:是用同书的版本或别本互相对勘。2.本校;是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3.他校:是用他书勘定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4.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

4.1形训作用: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 在揭示词的本义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引申义,还可进一步识别假借字。形训局限:刑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有一定局限:1在历史长河中,汉字形体已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2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惟一依据。3形声字的形符只能能够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形训条件:1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结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模糊不清。2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3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笔意:指能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笔势:指经过演变,加以符号化,从而脱离了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4.2声训方式:声训:又称“音训”,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方式: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田,填也)或音近字(干,涧也)。3利用同形字。(被训字和训字之间有声调和词性的不同,二者在词义上有必然联系。如:蒙者蒙也。声训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音同或音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如“选贤与能,”“与”本为“举”。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词,叫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广泛联系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联系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汉语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束缚,辗转联系其他音同、音近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如:“秩秩斯干”(干,涧也。这条训诂方法作用就是在推求语源。)探求名物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有些联绵词也可用声训的方法探求语源。总之,探求语源,往往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声训应注意的问题:1所谓音同或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4.3义训及种类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义训方式有以下几种: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同义词,是义训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又分为:①同训: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或是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②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训释。③递训:几个同义词辗转相训。2.反义相训:是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明确。4.从词义的广狭来看,有①以大名(共名)释小名(别名):就是指出被释词所表示的事物种类。②以小名释大名,以狭义释广义;指被释词的外延比较大,用来解释的词语概念外延比较小,并且都包含在被释词的范畴之中,但是往往具体。5.从表达方式来看,还有:①义界:又称表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②描写: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③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④比较: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⑤举例:即举其一,以见其他。⑥由反知正:是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⑦增字足意:是把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训释。4.4右文说:宋王子韶(圣美)所创,主张由声符推求语义,认为“声中有义”;朦胧意识到“声中有义”,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过分拘泥于字形。

5.1训诂的两种基本体式: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随文释义的注疏有具体的训释对象,即针对某一古籍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通释语义的专著并无具体训释对象,即训诂工作不限于某一古籍。

5.2随文释义的注疏名称:1传;由此达彼曰传。1)内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2)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3)大传:是撰取大义。4)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5)集传:与集注相同,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6)补传:与补注相同。可分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诂与传的区别: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2.解:本义是剖析、分析,他是一个会意字,以刀分割牛角。用在训诂学上,就是解释,与传、注没有区别。3笺:本义指在书上做记号。注书叫笺,是从汉代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6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简称义或疏,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疏取疏通和疏记两个意思,它既要疏通经文,又要疏通经文的注解。7音义:辨音的书叫音,释义的书叫义,合起来叫音义,又称释文、音训、音诂、音注、音隐等。8章句: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特点是不以解释词义为主,而是重在分析和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5.3随文释义的注疏类别:1注和疏的区别从训诂对象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自注的分类:据章学诚所说,自注可分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有自注的书,如后人再加注解,那么自注便称本注或原注。自注又名子注)3集注和补注:①集注,又称集解,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②补注:可分两类,一是补原文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5.4训诂术语、作用、格式:1也、者: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格式:甲,乙也;甲者,乙也。2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来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后面,格式:乙曰甲;乙为甲;乙谓之甲。3谓;不同于“谓之”,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格式;甲谓乙。有时,也用来串讲句意。4言:往往用来串讲文意,格式和谓相同。5貌:被释词往往是表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格式:甲,乙貌。6犹;解释词义,包括同义相训、说明引申义、以本字释借字、以今语释古语。格式:甲犹乙也。7之言、之为言: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用来说明通假字。格式: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8读为、读曰:往往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格式:甲读为乙;甲读曰乙;读若、读如:一般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9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10声;用来指明象声词,格式:甲,乙声。11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12属,别: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种类。13古声同,古字同:也用来说明文字通假。格式:古声甲乙同;古字甲乙同。14古曰,今曰;古谓,今谓:不是用来说明古今字,而是用来说明古今异词,格式;古曰甲,今曰乙。15或为,或作,一本作,本作:用来校勘文字的异同。16今文,古文,故书:今文经,指用汉代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经书;古文经:指用古代的蝌蚪文字写的经书。故书,专用于《周礼》。17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格式;甲,乙之也。18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臵,格式;某某二字互乙”。19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统言”、童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作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作散文。对言,就是相对的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种求异。20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6.1西汉训诂发展原因:1语言文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的发展。3当时统治者处于政治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西汉训诂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2开始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6.2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训诂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有关经、史、子、集四部重要著作的训诂专著以及佛经的音义,标志着这一时期训诂学逐渐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扩大了自己的领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训诂特点是;1扩大了训诂的范围。2出现了义疏和集解。3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研究。

6.3宋代训诂的特点:宋代是训诂的变革时期。主要特点有:1当时的训诂不依汉唐时代的“朴

学”学风,往往脱离语言实际,按照自己的哲学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来解释经书。2能对古代经书及传注大胆怀疑,因而摆脱旧注,创发新义,于创新中发展了训诂学。3开创了古音学研究的道路。4王圣美创立“右文说”认为字义寓于声符之中,主张要因声符推求语义,给清代训诂学家以很大的启发。5对古代文献语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常用语法观点批评前人诗文得失。6利用金石学成就,注疏中开始有征引彝器铭文以为佐证,使训诂学向前跨了一步。

6.4清代训诂发展原因内容:1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是清代学者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故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2有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不同的角度去看。3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学者们既反对宋儒的望文虚道,又不像汉人那样墨守成训,十分重视考据工作,敢于发表自己的新解。4由于古音学、文字学和语法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破,自然为训诂学的发展和独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5清代训诂的特点;1训诂学者重视证据,反对臆说。2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3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注意语言各方面的古今差异。4从语法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5训诂数量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善。

6.6说文四大家:是指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位学者。他们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资助》《经韵楼集》)、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7.1《尔雅》取名含义:“尔雅”的意思是接近雅正,合符规范。包含两方面:一是沟通各地方言,一是沟通古今异语。正如郭璞《尔雅注》说: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7.2《尔雅》的价值和缺陷:价值: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保存了上古词义和名物资料,可用来稽古证今,寻找词义变化的线索。缺陷:一是分类上不尽科学。如《释宫》涉及道路桥梁。二是释义上使用多义词,意义不够明确。尤其是被解释的一组词中,有的词义本不相同,却硬把他们合在一起,用同一个词去解释,更易使人误解。7.3群雅:历代模仿《尔雅》的著作统称“群雅”。如《小尔雅》《广雅》等。雅学:研究“尔雅”一类的学问,被称为“雅学”。7.4《方言》全称:《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作者,西汉杨雄。绝代语;指远代语。别国方言;指各国的方言。7.5《方言》的内容:《方言》的内容和体例和《尔雅》相似,但《方言》有时对同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进行了辨析,还注明了地理分布情况。《方言》所载词语可分为五类:1通语;或称凡语,指没有地域限制的比较通行的普通词语或一般说法,类似后来的普通话。2某地与某地之间的通语: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词。3某地语:或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的方言词。其范围比上一类狭窄。4转语:或称语之转,指因时代或地域不同而发生音韵差异的方言词。5古今语:或者称古雅之别语,指残留在当时汉语中用处有局限性的古词或者古代不同的方言词。

7.6《方言》的价值:1对同义词的辨析,有助于对古汉语的词义认识和研究。2保留下来的秦汉方言,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中的一些词义。3书中收载不少名物词,有助于了解古代有关名物。4书中记载有不少方言同源词,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5拿本书与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7.7《释名》的作者:东汉刘熙。性质: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训诂专书,也是第一部全面运用声训方法的训诂专著。所收名词,除采自典籍外,还大量采自日常口语。7.8《释名》的声训方法:1以同音字为训,(亭,停也)2以近音字为训①以双声字为训(公,广也)②以叠韵为训(山,产也)

7.9《释名》的价值:1书中广泛运用声训,保存东汉末年以前的语音资料;提供了许多探求语源的线索,对后世“右文说”和“音近义通”论的成立有很大影响。2收录名物词语较多,有助于了解汉代名物制度。3书中的训诂可凭以印证经典传注的解说。严重缺点;单纯采用声训的方法,没有严格的限制,解释语源近乎猜谜。2对复音词的完整性缺少认识,往往割裂为训,穿凿附会。

7.10《说文》作者:东汉许慎,被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体例:全书共15篇,按字形结构把文字分为540部,收小篆9353个,古籀异体重文1163个,540部首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

前后次序,是“据形系联”。(据形系联:《说文》部首排列的依据。《说文》540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就是“据形系联”。)7.11《说文》在训诂学上的贡献:《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说文》在训诂学上的主要贡献是:1奠定了“六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2首创了汉字的部首分类法,其中的540部,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至今仍被使用。3确立了分析汉字的本义的原则。

8.1旧训诂的弊病;1穿凿附会;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往往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不能揭示,或者是由于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说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例如: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2繁琐寡要。3望文生训:是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它的实质,就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①不明假借二望文生训;②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③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4随意破字:破字,就是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有的学者解释古书,研究词义,滥用通转,随意破字,往往只是主观臆断,并无丝毫根据,这就产生了随意破字的弊病。5增字强释:增字,就是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增字强释,就是在增字后,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增字者为了迁就己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而增字足意,则是说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这是训诂工作者应作的事。6不解语法。

9.1训诂学与音韵学的关系:1从音变规律通“古今异言”。如“兄之子”之,现代写作“的”。也,现代写作呀。2论证同音替代的问题。同音替代,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同音或音近字来替代。这就是通假现象。3探索语源。清代训诂学家凭借古音学的成果,研究语源问题、研究同源词里各个词之间的派生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9.2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1词性影响词义。误解词性就会误解文意。2次序影响词义。古汉语中宾语的位臵,有些与现代汉语有不同的地方,如不弄清楚,则训诂失误。3构词影响词义。不明上古的某些构词法,就会误解词义。如,①复语,二字同义并列的一种结构。就是“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②复词偏义;又称“连类而及”,就是并列的两个词素中有一个词素提供意义,另一个词素仅仅作为陪衬。③大名灌小名。

10.1训诂的主要原则;1注意词义的社会性:词的词汇意义不时任何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公众约定俗成并受社会制约的,这是词义的社会性。如;《左传》“又何间焉”。间,解为参与是符合社会性的。“人马冻死者相望”,相望,解为彼此相望,相距很近、可以望见、递相望见都不符词义的社会性。“终风且暴”,终,解为既,符合词义的社会性,解为终日,违背词义的社会性原则。2注意词义的时代性;词义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就是词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的变化,这是词义的时代性。如,“小大之狱”,与“乃从狱中上书”,两个狱字,意义上的不同就是由于词义的时代性造成的。3释义要联系语言环境。即解释词义是要与上下文吻合。4.尊重古训而不墨守古训。

10.2因文定义与望文生义的区别:一词多义,是指词在词典中的情况说的,到了一定的上下文里,因为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一个词就只有独一无二的意义。王力说:我们只应该让上下文来临时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词义,不应该让上下文来临时决定词义。前者叫“因文定义”,后者则是“望文生义”。“因文定义”其性质不同于“望文生义”,是因为此词有此义,比较有可观标准。

5.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篇五

考查内容:牛津英语1--4课。

题型和分值:

1,听力15分

2,单项选择

A,划线部分单选5题5分

B,单项选择30题 15分

3,完形填空1篇10分

4,阅读理解4篇20分

5,补全对话

A,选词补全对话1篇5分

B,选句子补全对话 1篇5分

6,词性转换10题10分

7,句型转换10题10分

8,作文1篇5分

七下语文期中考试范围:

七下第1—3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前5首。

七下语文期中考试题型: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字音字形

2、成语运用

3、病句

4、文学、文体常识、修辞

5、文言文一词多义

二、默写(15分)

课外古诗词背诵前五首、《木兰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文言文阅读(8分)

1—8班题型:字词解释(2分)、翻译(3分)、简答(3分)

9—12班题型:字词解释(2分)、翻译(2分)、简答(2分)、简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两篇(22分)

全年级题量相同,每题分值不变,9—12班题型共有2道不同。

6.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篇六

一、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1.5分,12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36道、内科护理学48道、外科护理学36道)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

问答题(病例分析)(占20%,60分,每题20分,3道题,护理学基础1道、内科护理学1道、外科护理学1道)

护理学基础

一、考查目标

二、考试内容

(一)护理学导论

1.护理学基本概念

(1)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整体护理的概念

(3)专业护士的角色

2.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

(2)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陈述方式

(3)护理目标的陈述方式

3.护患关系与沟通

(1)沟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沟通技巧

(3)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4.护理学相关理论

(1)一般系统论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3)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4)应激与适应

5.护理理论

(1)Orem自理理论

(2)Roy适应模式

(二)基础护理学

1.医院环境

(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医院环境的调控

2.舒适与安全

(1)各种卧位

(2)运送患者法

(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3.清洁卫生

(1)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概念、分类、防控

(2)清洁、消毒、灭菌:概念、方法

(3)无菌技术:概念、操作原则、操作方法

(4)隔离技术:概念、原则、种类

5.生命体征

(1)体温: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

(2)血压: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

(3)脉搏: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

(4)呼吸: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

6.冷热疗法

(1)冷疗法:概念、因素、方法

(2)热疗法:概念、因素、方法

7.饮食与营养

(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2)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3)特殊饮食:管喂饮食、要素饮食

8.排泄

(1)排尿护理: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排尿活动的观察、排尿异常的表现及护理、导尿法及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

(2)排便护理: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排便活动的观察、排便异常的护理、灌肠法

9.给药

(1)概述:给药的目的、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的保管;给药原则;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2)口服给药法

(3)吸入给药法:氧气雾化吸入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4)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法的操作方法、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方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临床表现及处治原则。

10.静脉输液与输血

(1)静脉输液:适应证、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输液部位与方法、各种故障的处理、输液反应与防治

(2)静脉输血:血液制品的种类;输血的目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方法、输血反应与防治

11.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1)心肺复苏:概念、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表现及其诊断、心肺复苏的过程及主要内容

(2)氧气吸入法:缺氧的分类;氧疗法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并发症及预防

(3)吸痰法:注意事项、操作要点

(4)洗胃法:常用洗胃溶液、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12.临终护理

(1)临终关怀的概念

(2)临终患者各阶段的心理、生理反应及护理

(3)濒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死亡的诊断

(4)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

(5)死亡后的护理

13.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1)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

(2)体温单的绘制

(3)医嘱的种类及处理

内科护理学

一、考查目标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科护理学中的体现、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2)健康的有关概念、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1)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概述、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肺结核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支气管哮喘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1)肺血栓栓塞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4)机械通气呼吸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证、实施、通气参数、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发症、撤离、护理

(15)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胸腔穿刺术

3.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1)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

(4)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5)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复苏后处理、预后

(6)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瓣膜病的护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高血压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心包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1)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心脏起搏治疗、心脏电复律、心导管检查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4.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1)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肝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肝性脑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急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腹腔穿刺术、十二指肠引流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结肠镜检查术

5.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1)泌尿系统

(2)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分类

(4)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肾病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尿路感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血液净化疗法的护理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6.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1)血液系统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出血性疾病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见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白血病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分类、适应证、方法、护理

(7)骨髓穿刺术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护理

7.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

(1)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营养和代谢、护理评估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糖尿病分型、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血脂异常的分类、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肥胖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肥胖的判断指标与分级、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痛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骨质疏松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风湿性疾病的护理

(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临床特点、护理评估

(2)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1)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预防、标准预防、护理评估

(2)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细菌感染性疾病(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疟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脑血管病分类、脑的血液供应、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机三级预防,常见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多发性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帕金森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癫痫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重症肌无力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腰椎穿刺术、脑血管介入治疗、高压氧舱治疗

外科护理学

一、考查目标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1)正常人体内体液与酸碱平衡调节。

(2)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和水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钾代谢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4)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的的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麻醉病人的护理

(1)麻醉的概念和分类。

(2)全麻的概念、方法、并发症及处理。

(3)椎管内麻醉的概念方法、并发症及处理。

(4)局麻的概念、方法、常见毒性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5)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及恢复期的观察、监测和护理。

4.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1)手术室的布局、环境和人员配备。

(2)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处理。

(3)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

(4)手术人员及病人的准备。

5.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1)术前主客观评估内容,术前准备内容。

(2)术后一般护理,常见不适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处理。

6.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1)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外科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2)肠内营养的概念、营养剂的类型、输注途径及方法、护理。

(3)肠外营养支持概念、营养液的配制及输入、护理。

7.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1)外科感染的特点、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破伤风、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8.烧伤病人的护理

烧伤的概念、病理生理、面积、深度的评估,临床表现及病程演变规律、处理原则及护理。

9.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2)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甲亢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4)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前后护理。

10.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乳腺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3)乳癌根治术的手术前后护理。

1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腹膜炎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12.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1)腹外疝的概念、解剖结构、病因、病理。

(2)腹股沟疝、股疝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疝修补手术前后护理。

13.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14.胃十二直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1)溃疡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2)胃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15.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1)肠梗阻的概念、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肠瘘的概念、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16.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手术前后护理。

(2)几种特殊类型阑尾炎的特点。

17.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痔、肛瘘、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大肠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18.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1)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2)肝叶切除术术前后护理。

(3)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的护理。

19.胆道感染、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1)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的发病和相互关系。

(2)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3)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前后护理。

20.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胰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1.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2.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3.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头皮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颅骨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脑损伤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4.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肋骨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气胸的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血胸的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5.肺癌病人的护理

肺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6.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7.泌尿系损伤病人的护理

(1)肾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膀胱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尿道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8.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尿石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29.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30.泌尿系肿瘤病人的护理

(1)肾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膀胱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1.骨折病人护理

(1)骨折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常见四肢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2.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1)关节脱位的定义、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3.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1)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4.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1)化脓性骨髓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2)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3)骨与关节结核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35.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1)骨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

(2)常见骨肿瘤的临床特点。

(3)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END

7.国际贸易考试章节和题型 篇七

听力20分来自课外

Section AShort Conversations7个7分Section BPassage Listeniing2篇7分 Section CSpot Dictation12个单词6分

阅读40分20题选择题4篇

来自综合教程U1~7 及Test 1 & 2(2篇);课外(2篇)

词汇15分15题选择题来自本学期1-7单元课后练习(以中段考后所教单元为主)

完型10分10题选择题

来自本学期1-7单元课文(口试指定段落)

8.军事理论考试章节重点 篇八

7.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8.没有巩固的国防就不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9.现代国防建设是以科技为龙头,以经济为骨干,通过总体性的战略运筹,谋求综合国防效益的有机系统。

10.现代国防建设更重视质量优势而不仅是数量优势,更重视整个系统威力而不只是某些单元的作用。11.军制是国防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12.怎样增加系统协调性P8 13.我国先后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14.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兵制建设(军事制度),国防史的发现P9 15.1842,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沙俄《瑗军条约》,《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P10.16.《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抗日战争的性质P11 17.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18.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国防强大的基础,巩固的根本,强大的关键)P12~13。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角度思考“富国强兵” 19.国防法规的含义,一般特性及特性,法律,战时,P13~14 20.国防法规体系,纵横向分类,国防法规体系《中··国国防法》《中··国兵役法》《中··国国防教育法》《中··国人民防空法》及大学生入伍的相关政策和规定P15 21.国防法的基本特征,兵役法P16 22.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23.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24.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P20,22 25.防空法的方针和原则。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6.平时商业设施或其他功能的建筑战时作为防护设施,标明“战时封闭”。27.公民的国防义务P23~24,国防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立统一)及一致性的表现(对等性,平等性,统一性)

28.国防建设及内容P25,国防领导体制及基本特征P26,领导职权P27 29.我们党对国防的领导核心是制定战略方针,对武装力量和国防建设视野实行全面的领导与管理。战略方针是国防建设,武装力量建设的根本依据。武装力量是国家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核心,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主体。最高国防领导的组织形式,体现(少)整体和传统的一致性。30.国防建设成就P28~32,国防动员体制

31.国防建设目标P32,国防政策,阶级性,基本内容,中国是防御性的。32.国防政策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政治和制度保证

33.武装力量,“三结合”的武装力量P35,中国人民解放军P36,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P43 34.国防动员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主要领域(各种动员),过程P44~51 35.国防教育的地位与作用P51~53,方针与原则,方法P54~56 36.武装力量是国防教育的主体对象,各级敢比是国防教育的关键对象,学生是国防教育的基础对象。

37.国防法是指导和规范中··国国防的基本法律和依据,最重要的立法活动。38.兵役法是规范中··国公民鲁行兵役义务的基本法律依据 39.防空动员法是全面规范和指导我国国防动员的重要法律

40.教育法是回家关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中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的法律 41.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重要法律 42.第二章 军事思想 43.军事思想及分类P57 44.P58~60战争(战争源于原始社会,最早是部落。军事思想始于奴隶社会),古代各个时期的军事思想:萌生时期(迷信,攻,守,战术,统帅,天命观),45.蓬勃发展时期(孙武《孙子兵法》,《武经七书》中的5部,)46.充实提高时期(《三略》《将苑》——《武经七书的2部》,《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

47.系统完善期(武举制度,颁布《武经七书》,第一部军制史专著《历代兵制》,第一部名将传记《百将传》,第一部军事地理学专著《读史方舆纪要》,第一部城邑防守专著《守城录》,综合性军事类书和汇编《武经总要》《虎钅今经》《纪效新书》《等坛必究》,茅元仪的古代兵学专著《武备志》军事学的百科全书)48.《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组成。49.外国古代军事思想P60 50.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被誉为西方的孙子兵法,纳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标志着欧洲和世界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1~62 51.现代军事思想,P62美国的马汉《海权论》(对美国影响重大)→海洋的重要性,鲁登道夫“总体战”,杜黑 特伦查得 米切尔提出“空军制胜论”,富勒 戴高乐 古德里安 提出“机械化战争制胜论”,古德里安提出“闪击战”,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新理论,52.现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毛邓江胡)53.《孙子兵法》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兵学圣典”P63

54.18世纪后发生的重大战争,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纳米尼,马汉,施利芬,福煦,杜黑,古德里安)P64,65 55.《君主论》和《战争的艺术》被誉为近代资产阶级额军事著作的“先导” 56.马恩列军事思想的内容P67,列宁,斯大林军事思想的内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主要内容P68 5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主要内容,地位作用P69~75 5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P76~78 59.江泽民(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即五句话),胡锦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P84,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P86)60.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61.战略的含义概念,要素P89,国际战略环境(核心是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及主要特征,变化,反恐形势的新特点P91~93 62.树立新的综合安全观将是21世纪各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时强调的重点 63.格局,国际战略格局P93,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P95,96 64.当前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P96 65.周边安全环境P103,周边外交的重要性P105(中俄,中日,东盟,南亚,中亚)周边安全环境发展趋势P108,面临的挑战(中国威胁论,朝鲜半岛,中日,台海局势,周边恐怖主义,南海和海洋主权)P108~P113 66.“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周边外交的重要内容和目标P106 67.我国安全政策基本目标,调整,新的国家安全观,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旧安全观及基本特征,表现 P114,新安全观的解释,中国的做法P115 68.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69.军事高技术及特点,分类,高技术及分类,P116 70.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作战能力提高的表现,现代作战的基本内容和直接目标,新的作战方法P117,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P118 71.精确制导技术及类型P119,其发展趋势P122,精确制导武器P120及特点P121,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1 72.侦察监视技术及工作过程,见识系统设备P123,侦察监视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5 73.伪装与隐身技术P126~129,航天技术(五大航天工程)P130~134,电子对抗技术p135~138,指挥信息系统(指挥系统被西方国家称为C4KISR系统)P139~141,新概念武器P142~145 74.新军事革命P146,高技术与新军事革命的关系P147,新军事快慢的国家分类P148,推进中国特色的近视变革的做法P149 75.要想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到外层空间去,六个难关:上天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一箭多星关,返回关,载人航海关

76.美国是唯一拥有实用型航天飞机的国家(苏联有过无人飞机)77.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78.信息化战争及基本概念的解读P151,机械化战争,其与信息化战争的区别P152,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P153 79.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均是人类战争的两种形态。80.发展趋势是信息化战争,实行信息化战争的主体是信息化军队

81.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历程:数字化(1946第一台计算机,1959第一台野战数字化炮兵计算机),网络化,智能化P154 82.信息化战争主要特征 :a信息资源主导,b战场空间多维,c战争对抗一体(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d作战样式剧变(“三非”:非线式作战,非接触作战,非对抗作战)e太空,网络作用凸显P156~161 83.信息化战争与其他战争的区别在于,“信息化”是核心,是关键,这也是信息时代战争的根本标志和主要特征,从“数量规模主导”到“信息资源主导”是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根本区别。

84.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P163~164,战略机遇期,信息安全的实质,意义,信息疆域,人民战争的核心和基本点

上一篇:医院内部审计报告(格式)下一篇:浅议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