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

2024-09-02

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精选8篇)

1.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 篇一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教学反思

我力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社会尽点责任,最起码有一种责任意识,公益思想,为了社会更美好,人人贡献一份力和爱!上了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这一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一下几点:

一、导入是很成功的`。

导入我选择了《孟祥斌》和《丛飞事迹》的4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这两段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很多学生被故事感动,我观察几个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几个女生泪流满面,教室里每一个学生都特别认真的在看,没有流泪的学生也都被感动了,我看得出来!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这是一个好的开头。我在思考以后上课应该尽量精选更多更好的视频片段呈现给学生,能感动学生就是目的,起码他们对英雄是肃然起敬了,那一课,三个班的学生都记住了两个英雄的名字:孟祥斌和丛飞!让英雄在我们的心中长存吧!也算是我这个思品老师对英雄的一份告慰!

二、课堂行动这一环节的设计也还不错,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公益行动,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现场行动,我在网上找了中国红十字基金的几个短信捐赠的号码,当场让前排学生见证我用自己的手机捐赠了一元钱,结果很多学生都来看,过了几秒钟,红十字基金发来捐款成功的感谢短信,我也拿给班上大多数同学看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来看我的手机,很多学生看后才觉得是真的,于是我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家庭作业:今天回家用你父母亲的手机向贫穷的白血病患儿捐赠一元钱,用你的零花钱还给你父母!我想有良知的同学应该都会捐赠!

这节课的不成功之处:

一、小品表演不成功。我原本是想通过表演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能很快从表演中看出我设计的意图,结果没有达成目的,表演内容是书上那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结果老板要求他们设计一个美化侵略者的游戏软件,他们不同意而愤然辞职的经过。我找的都是几个平时学习不认真有点小调皮的男生来表演的,结果他们的积极性到是挺高的,但是表演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效果。可能是由于时间太紧只用了下课几分钟排练达不到要求,也可能我的台词设计也还有一定的欠缺,这个台词我以后还要修改,我想下次应该会更好。

二、有一段视频学生看不懂。可能是拍摄手法有点跳跃,但我认为是学生的水平有限,我选择了一段几十秒周杰伦、大S等20名演艺人员参拍的公益广告,我放了一遍学生居然看不懂,我只得再放一遍,结果还是有很多学生没看懂,我不可能放第三遍,只有再解释一遍,我觉得这是一个败笔!可能应该选择学生一遍就看懂的视频吧?不过我还是很疑惑学生为什么看不懂那个公益广告呢?如果初三学生都看不懂,那广告又如何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呢?下节课再选择另外一段视频吧!

这是我前几天上这节课的一些反思,总之有喜也有忧,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启迪,做的比我更好!

2.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 篇二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社会,写作

一、过程教学法及其写作教学中的缺陷

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此方法将所设想的写作模型转换到实际操作中,并强调写作的复杂性。过程教学法以发现式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缺乏一套形式规范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工作机制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过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教学弊端。

首先,过程教学将写作看作是去语境化的技能,将作者看做孤立的个体来表达其自身的观点。Bizzell(1992)将过程教学法看作是内在导向的,语言使用是个人能力的产物,写作过程的根本性决定了其普遍性。一般说来,作者需要利用思考和文章建构的普遍原则来形成和表达观点。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发现写作中的认知层面,并且把学习者看作是主动的信息处理者,但其忽视了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换句话说,学习者对语言在某一特殊语域中的模式缺乏系统性的理解。但是从体裁角度出发,写作的目的不是纯粹的写,而是利用写作来实现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目的,因此考虑语言使用的差异性,而非普遍性。过程教学虽然可以阐释作者是写作的过程,但并不能揭示做出某种选择的原因。其次,过程教学法将教师师看作是旁观者,而非知识传授者,剥夺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权利。此教学模型建立在个人主动性、个人自由、个人表达以及学习者自身责任的基础之上,依赖学生对语言使用的直觉理解,教师的过多干预会遏制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元认知意识。而以体裁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更多强调教师的回应,认为教师明显的干预与显性的语言教学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相比之下,那种归纳、发现式的过程式教学没能够将所要学的东西清晰地展现出来主要归因于教师对目标语篇类型的结构没有给出清晰的讲解。最后,过程教学法没能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以及目标情景的社会政治现实。在过程模型中,个人的成长以及自我实现作为学习原则的核心,虽然此过程回应了学生的个人需求以及个性发展,但是并没有向学生提供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参与、理解或是质疑语篇的价值(eg.Martin,1993)。

此文的主旨是通过分析过程教学模型可能带来的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从社会角度来看,作者的选择总要依赖于语篇的语境,受到社会活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的多样性的启发,同时受到交际过程中的一些限制。教师不能期望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通过学习好的写作策略就能改进其写作水平,因为写作的策略性也会随语境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对于写作教学应该采取阶梯展开式教学,用清晰的语言知识来帮助学生形成对特定体裁的有意识的理解以及语言在语境中建构意义的方式,这便是体裁教学法的目标。

二、基于体裁的教学法

体裁指的是抽象的、语言使用的社会认可的方式。体裁的确立基于一定的假设,即一组相似语篇的特征要依赖其创作和使用的社会语境,而这些特征可以将这些语篇与其相似的语篇连接起来,形成某类语篇生成的选择与限制。由此,语言被看作是嵌入在社会现实当中,通过对规约形式的重复使用,个人之间发展关系来建立连接。对于体裁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三大学派:新修辞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ESP方法(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这些不同的方法与途径都试图描述和解释语篇目标、形式以及情景社会活动的规范性,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对语篇和语境的强调重点不同,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以及所倡导的教学方法类型的不同。

一些体裁理论家试图对某些特定的学术文章或工作中的文本体裁确立可识别的结构,将写作看作是不同阶段的意义建构。另外一种研究方向探讨体裁的语言变异现象,以及在同一文化下建构意义可利用的资源。这一研究试图表明语域、风格、词汇和其他特征是如何反应作者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写作目的、作者对其读者的所作的假设、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同类型的互动交际。因此,作者不仅对特定的读者建构其意义框架,同时建构自己的作者身份,将写作看作是一种协商关系的过程。体裁研究者将写作看作是会话的过程,作者不仅要对读者进行预设和回应,还要考虑语篇与其它语篇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语篇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体裁理论中影响力很大。体裁理论不仅强调语篇的相似性,也同时强调其变异性,同一体裁的语篇都以核心体裁典范为中心,但在语言选择和限制方面都有差异体现。

基于体裁的写作教学向学生提供语境框架,同时将意义和语篇类型前景化。此方法向让作者理解目标体裁中的语篇是如何建构的以及建构的缘由。因此,建立一个形式和意义都完整的语篇,学生需要了解在语篇建构的不同阶段应该使用何种词汇语法模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显性语言知识的阐释和培养学生对目标体裁的意识性来帮助学生掌握体裁写作,从而将写作从隐性的解释过程过渡到对语言及风格选择的有意识的掌控。

三、结论

写作是连接作者与他人的一种途径,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不能单纯地把写作看作是个人的认知能力体现。作者要将自身的经历与个人的感知、对他人的感知、对语境的感知,对写作目的的感知联系起来,建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协商和建构的过程来改变我们对社会和对自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Bizzell,P.学术语篇和批判意识[M].匹兹堡:匹兹堡大学出版社,1992.

[2]Emig,J.意义的网络[M].蒙特克莱尔,纽约:伯因顿/库克,1983.

[3]Martin,J.体裁与读写能力——教育语言学中的模型语境[J].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13:141-172,1993.

3.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及启示 篇三

摘要:文章在对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进行理解和分析之后,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反思,并从中得到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外部性

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布局生产,一方面企业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在企业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现代社会对企业的普遍期望和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使得企业从追求单一功利性的价值观向追求多元的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声音

但是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却一直都有反对的声音。反对者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为基础的传统西方经济学对企业的界定。他们认为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相悖的。他们提出企业唯一的责任就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并从而使企业的拥有者(股东)的利润最大化。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有异议的人中最有名的是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他于1970年9月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发表了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的文章,明确指出企业有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就是在不破坏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运用资源和从事经营来增加利润,也就是说没有欺诈地参与公开和自由的竞争。

他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损害了自由社会的基础。他反对利润目标之外更广泛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条理由是: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之外其他社会目标的行为的合法性是值得质疑的——如果企业成为社会的公仆,则其地位是否应当经由选举产生;利润之外的其它目标只有是法律或政府规定授权的并因此可以被公众监督审查的才是被允许的。企业管理者采取的社会责任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征税行为,而且他同时还自行决定了征税所得如何支出。企业管理者同时成为立法者、执法者和判法者。他可以决定对谁征税、为什么征税,以及如何支出征税所得。

他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二条理由是企业经理作为出资人的受托者,如果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则违背了出资人的利益,企业的经理自己并未承担其执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成本,他们是在以牺牲出资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并且这种完全为追求最大利润之外的其他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会给企业带来危险的权利。

弗里德曼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司经理在操作社会项目方面并没有比较优势。经理们只是对其产品生产、销售、融资和运营方面的专家,并不一定是社会问题的专家,他们未必有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弗里德曼又修正了其以前的观点,他指出,只要企业负担社会责任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或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缘自股东的指示,则企业利润最大化可以与企业社会责任和谐共存。他的理由是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社会性行为确实可以使企业获得金钱利益或者取得产生金钱利益的广告效应,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可以成为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妥适行为。

二、 反对观点自身的局限性

在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声音中,弗里德曼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但是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反对的观点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

首先,这种观点设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是和社会大环境无关的。事实上,理性的经济人也是社会性的存在者,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并不是孤立于社会、政府、劳工等各个方面的。这种将公司业务与社会对立起来看待的观点是偏颇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是处于一个关联的网络中,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实际上有很多研究都试图揭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利润目标追求的影响,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追求之间有正向关系的例子不胜枚举。一项有关跨国公司的长达11年的研究表明,“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公司与只关注股东利益的公司相比,公司的成长速度是后者的4倍,雇员的发展速度是后者的8倍。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 C. Verschoor和Elizabeth Murphay 进行了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商业伦理》杂志(Business Ethics)评出的100家“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得分高出10个百分点。这些例子都说明妥善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将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纳入总体发展战略的考虑,是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的。

其次,在弗里德曼看来,企业社会责任是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回报的完全利他行为,当他以一种自利观来解释和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时,其正当性当然是值得质疑的。但事实上,从宏观层面来说,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是符合其长期利益的;从微观层面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甚至营销策略的一部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都趋向于从企业战略的视角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强调社会责任成分应纳入企业的战略框架,企业的战略决策就包括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做出识别和评价。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公益背后有收益”,开始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着力点进行战略性营销或公关,以战略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也正因为此,弗里德曼后来也对自己反对社会责任的观点提出了修正,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当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一致时,企业社会责任是合理的。

再者,弗里德曼提出企业有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就是在不破坏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运用资源和从事经营来增加利润,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这个游戏规则本身可能会有问题。这个游戏规则的问题就在于它没有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外部性,即企业的社会成本内化。

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要将这些社会成本转嫁给他人,否则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就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所以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来说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早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了社会成本的概念,可以用来部分地解决这个市场失灵问题。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戴维斯也提出企业在进行有关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决策时应全面计算和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受益;社会成本应进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这样消费者就能支付他对社会的耗费。

其实,如图1所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硬约束就是要求企业将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CSRa)内生于其生产和经营成本中,这些社会成本应该和生产成本、原材料一样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前就应该考虑的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企业可以在实行了利润的追求之后再考虑是否要额外投入的。企业总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约束条件就应该包括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社会责任内生化意味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应是建立在经济层次基础之上的另一个层次,而是经济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企业的效用函数本身就应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改善。企业在计算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时也应考虑到社会成本,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是不破坏弗里德曼所说的游戏规则的。

三、 反对观点给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带来的启示

1.企业社会责任要求是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引导和规范。利益是人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样的,营利性是企业的本质属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始终是企业的目标,不可能也不必要试图改变资本的逐利本性,企业运营的一条最基本的底线是赢利。科斯也曾经基于对企业产生和性质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是不可超越追逐利边界”的结论。事实上,“自利是人类最持久稳定的动机”,只有在公司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这一前提下,企业的行为才具有可预期性和合乎逻辑性。如果没有追求利润的前提的话,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往往是一种随意之举,做秀之举。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有所依赖的利益相关者就不能得到可靠的、有保证的、能持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例如,非盈利组织“无国界的医生”宁愿购买所需的专利药品,也不愿意接受辉瑞公司的免费捐赠,因为他们担心某一天辉瑞会因为某种原因放弃这个项目,这样到时他们还可以买到人们所需要的这种药品。该组织的这种担心说明当企业主要目标不再是利润,对有需要的利益相关者来说,企业反而是不可靠的了。

企业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本质属性,企业的逐利本性不会因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追求而改变,企业仍然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企业社会责任要求是对企业利润最大化追求的规范和引导,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企业应该在承担了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2. 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应和企业的主业一致。弗里德曼等人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由之一是企业经理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事。这种观点也可以解释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基于企业的角色,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要和其本业相关。企业不是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而是要搞清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以适合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所特有的国有企业办社会就是对企业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认识不清,结果就出现国有企业一边在勉为其难地大力兴办社会,一边却连生产合格产品这样最基本的责任也担当不起的局面。企业的行为不应超过自身的边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同理,否则会回到“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上来。剥离“企业办社会”就是重新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划清企业边界。中石化和中石油这样的央企,一方面要剥离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力度承担社会责任,其实是不矛盾的。这些垄断企业理应更合理的承担大范围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承担对本单位职工的社会责任。

由于产业的特性,企业社会责任范围不可能无限地延伸下去,如果企业为了社会目的,在其不具有竞争力的领域分配资源会导致企业资源的低效运用,反而是一种更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和企业的特色结合起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模式。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结合起来,和企业经营的主业结合起来,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就可以取得优化的有效率的结果,社会责任也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之一。

3.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和自愿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结合。对制度供给者来说,需要实现和促进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和自愿性企业社会责任,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法律等制度压力来约束实现;自愿性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引导,以战略压力来激励促进(见图2)。

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是刚性的法律义务,是企业必须实现的责任,例如保护员工的基本福利、不污染环境、不垄断市场等等。无论企业经营现状如何,不论是否盈利,这个底线作为一个硬性约束是不可以突破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或者说是负激励。如前文图1所描述,它是企业内生成本的一部分,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硬约束。

但是,企业的外部性很难全部内部化,而且硬性约束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硬性约束以统一的方式对待企业——不管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和地理位置上会有什么差异——往往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且缺乏灵活性。另外,硬性约束体系通常也是滞后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偏好总在不断快速变化,社会的道德期望和要求的发展和正式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之间总是有些差距的,一般都是经过一段时间,当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要求采取规范化、法制化行动时,才会出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反应来解决已经出现的某些道德问题。

事实上,企业比政权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决策和分配资源,所以在硬性约束确保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之外,也需要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促进他们自愿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位于市场最前沿的企业最有可能率先做出革命性的道德决策,所以政府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促进企业自发的、创新的社会责任行为。这些柔性社会义务是企业可选择实现的社会责任,企业可把它当成一种投资,可结合自己的行业特征和企业特长,寻求投资回报最大化。

如果政府机制设计得当,社会责任可以不再是企业的社会负担而是企业的社会机会。自愿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在于企业通过自愿选择社会项目,用创造性的、有市场前景的方式,借助市场看不见的手,选择自己成本效益较高的项目,并且得到最优结果,最终实行企业和社会双赢。

四、 结论

弗里德曼等反对者所坚持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实际上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坐标和基准。很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都将企业的经济职能和其社会责任分开,但本文认为企业的经济目标和更广义的社会责任目标是相关的,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是必要的。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实现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的利润倾向应该与其更广泛的社会或道德责任相结合,企业应该寻找方法来实现一系列目标,包括道德目标并将其整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中。不管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还是学者的社会责任研究,都应该从企业的目的、企业的职能来出发,争取企业的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和谐共存。

而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对必须要求企业承担的刚性社会责任,应该使之成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然后再谈利润最大化。同时鼓励企业承担和本业相关、可以发挥企业优势的社会责任项目,从社会问题中发现社会机会,将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发展成投资项目,追求企业和社会双赢。

参考文献:

1.颜凌.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08.

2. 田虹.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陈支武.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Sasse, Craig M. and Ryan T. Trahan. Rethinking the New Corporate Philanthropy. Business Horizons, 2007,(1): 29-38.

5.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现实”——专访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苗思凯. 中国新闻周刊,2007,(8): 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70772064)。

作者简介:任荣明,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漫天,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生;胡贵毅,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生。

4.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 篇四

由于传统民俗文化赖以延续、生存的环境的变化,现代各种文化传播媒体发达所带来的各种现代艺术文化形式的交流、传播及影响等因素,传统民俗文化处在一个全面萎缩,不断消失的阶段,人们渴望能保存我们“历史的财富”,于是各种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活动更迭交替,层出不穷。但正是在这些拯救口号中,很多民俗渐次蜕去了它们那原本光鲜夺目的色彩,无声的消亡了。死去的艺术,也一并带走了许多未死者的魂魄,在这将死未死的间隙,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歉疚和历史的责任感做一次沉重的反思。

民间艺术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而现在,曾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的消失、有的正在消失。能够还在烘托民俗气氛的那些星星点点的民间艺术,已经不能构成全面的民俗文化。

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模仿的方向,在原始社会,绝大多数人模仿的是父辈们遗留下来的习俗、大多数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传统,因此社会发展停滞。而文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则极力模仿少数有创造性、标新立异的人,社会沿着成长和进步的道路前进。这就如同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精英文化是个性的文化,是张扬艺术家本人个性的;民间的文化则是共性的文化,只有那个地域的人都认同了这种审美形态,它才能够生成与存在。但是,当它进入当代商品市场之后,就要适应广泛的口味。地域性向世界性转化,随之便是原有的个性魅力的弱化与消损。

这之中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一些表述形式的变化,比如年画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与计划生育的政策相违背,五谷丰登也不能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此等等,都可能消解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促进了有些民间艺术在农村的快速消亡。

我认为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地域精神与生活情感。当民间艺术成为商品后,它原发的生活情感就消失了;吸引市场吸引金钱,成了它主要的目的。于是添金加银,崇尚精细,叫人感到它们在向买主招手吆喝,挤眉弄眼,失却了往日的纯朴与率真。

民间艺术的活力和美,只有在民间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完整地而且是有意义地显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民间艺术来构成它的文化的多样性,这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之中的关系以及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许多场合,民间艺术只被充作为一种反映文化需求的摆设,一种表现经济利益的幌子,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点缀。而各种所谓的保护工程,有时只能说是一种收藏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们说保护民间艺术应该在一个更为宽阔的层面上,从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入手,使民间艺术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才是保护的根本。可是为了现代化,中国乡村如今正在进行的缺少个性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反映某种意志的规划,原本乡村中的自然生态受到了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也在被破坏。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冀过得幸福、美好、舒适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正如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愈是穷困和边远的地方,民族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更纯粹一些。”这给人一股悲凉的意味,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量破坏它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表示,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人、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有些地方的民俗文化遗迹,总量不小,但分布的都很偏僻而且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一个文化底蕴一般,分布区域过广的地方观光旅游呢?

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不同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层出不穷,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活动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根据的不过是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讹传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连组织者都不能对此祭祀活动的性质与意义作出明确地回答。

再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在一定条件一定时期内,勉强把它保存下来,又能怎么样呢?一栋 “寡居”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古老建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相协调吗?能够产生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吗?如此种种都保存下来,那真如鲁迅当年所说的“国故”,可是多了,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就难说了。更多的只是起了一个博物馆展览古旧之物--供人看上几眼、发几声感叹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的决策、开发商的选择,也未尝不有它的理由。

看了那么多民俗文化的保护者、固守者,我不禁在想,古老的传统,难道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就必须还在我们当今社会流传持续吗?民俗文化的主体是flok,因此,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情趣为第一标准。传统不是民间艺术存在的唯一标准,大众审美才是民俗的发展方向。

历史在前行,社会在发展,有些事物已失去其生长的土壤了,消亡是必然之路,我们一些强制性的扶持、帮助,有时只是使它们苟延残喘的时间再多一点罢了。索性把它收入博物馆,让它成为一种古老的回忆,难道不好吗?

对于民俗文化,就算提升一些民俗的审美性(特指民俗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或审美特性,而不是现时流行的、世俗的、夸张的审美性),竭力使它们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从而暂且留存在我们的世界中。但是,我们也要准备着承受有朝一日这种审美会沦落到只有民俗工作者或某些艺术家自己才会或才能去享受和领会的可悲境地。

5.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 篇五

1、引入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不断递进知识,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欲望,也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

2、本课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动探究,但效果不佳,学生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知识层面、表面的东西,创新及深层次的探究等同于形式。究其根源:学生学习习惯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

3、设计的教学环节未进行完,强化训练不够到位,应让学生在课前就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这样课堂时间就充足有余了。

6.反思的名人名言 篇六

2.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4. 其使民也义。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7.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0. 放于利而行,多怨。

1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4.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5.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1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食品安全管理的社会学反思 篇七

食品安全与风险的理论探讨

食品总存在风险, 不可能绝对安全, 判定某种食品为安全实际上是指该食品的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食品风险可接受性的判断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呢?在群体和制度的层面上, 科学证据对于食品风险可接受性的判断形成作用至关重要。美国的食品安全管制以科学的证据为基础。技术专家们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对各类食品危害的可能性做客观分析、提出评估标准构成食品安全立法与管理的基石。但是, 科学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20世纪70-80年代, 致癌物风险不仅在美国社会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还引发了学术界对于风险的建构性的理论思考。

有学者指出, 20世纪80年代, 大约每年有45, 000个美国人在高速公路上丧失了生命, 为什么人们不担心这个风险却担心食品中百万分之一的致癌风险?可接受的风险到底是由客观科学分析所决定, 还是需要协商、社会建构的呢?

社会学家Jasanoff在对美国、欧洲、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西方社会中不同的国家确认致癌物的标准不同, 科学家与管理者之间的责任分配不同, 公众的社会参与也不同。致癌物风险控制的科学与社会政策都具有社会建构的特质, 文化与政治是解释风险的重要因素。

食品安全立法争论促进了学术界对风险的本体论的探讨。在毒物学、流行病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风险被定义为一种可以量化的、反映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负面后果的客观实在。风险的计量通常是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乘以随之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与之不同, 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 实在的风险和建构的风险被认为是风险的两个互补部分。实在的风险由风险的物质本质所决定;建构的风险从社会制度与过程中产生。学者进而指出, 风险是现代性的产物。有争议的风险的非实在性, 与世界范围内被科技与工业制造出来的风险的实在性是同时存在的。风险的科学研究需要了解威胁 (风险) 是由技术制造的“第二性”, 需要对被建构和被质疑的风险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

就食品安全而言, 所谓的客观科学的食品安全评估其实是离不开价值判断过程的。风险的双重特性要求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自然科学认识论而是要在社会背景中进行客观和主观的双重解读。

对中国当前食品安全的反思

在中国, 与工业化生产相联系的公共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新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历史上长期的粮食短缺, 我国食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工业化程度一直非常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食品工业开始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工业的发展尤为迅猛, 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

与美国在百余年历史中形成较完善的食品安全制度相对照, 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制度还非常欠缺。我国第一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是197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1982年在条例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试行) 》, 除了1995年对该法的修订, 《食品卫生法》二十多年没有大的变动。管理部门主要是卫生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 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重创, 因而近期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被寄予极大期待。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当复杂:既有类似美国现代化早期所遭遇的造假掺假问题, 也有当代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的化学添加物质等与科技发展相联系的食品安全问题, 还有古往今来一直困扰人类的微生物污染等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制度欠缺、管理无序的社会背景下, 灌装、冷冻、防腐等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安全的食品, 但同时不法商贩造假制劣可兹利用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如三鹿奶粉事件中, 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氨这种有机化学品, 通过提高氮含量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出现在食品加工环节, 上游的农业生产领域亦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形成严重影响。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体系以追求数量为主要特点, 依靠化肥、农药、兽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 获得和保持较高的产出水平。但是, 农药、兽药等长期被滥用、超标使用, 整个农业环境都受到污染, 从源头上就给食品安全带来重大危害。农户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分散, 管理上难度极大。如三鹿奶粉事件中, 饲料使用不当及奶农生产分散等诸多因素都是奶源受污染的重要根源。

进一步来看, 在当代日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 食品风险的管理以及食品危机的影响已超越了国界。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内奶业陷入信任危机、几近崩溃, 偌大的市场将花落谁家?

我国食品行业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现行的食源性危害等关键检测技术落后,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许多重要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技术跟不上, 很多食品的危害检测不出来, 造成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三鹿奶粉事件中, 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标准缺失使食品安全无据可依, 凯氏定氮法检测奶粉蛋白质含量使含氮高的三聚氰胺有机会鱼目混珠。加紧标准的制订和改进检测手段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但是美国的经验表明, 在食品安全的管理上, 科学并非唯一依据。从社会学的风险视角来看,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制订与实际管理需要同时考虑科学的因素和风险的社会建构性, 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在食品安全领域, 风险的建构性不仅体现在食品潜在危害的科学评估过程中, 也体现在人们由于对食品潜在危害的敏感、恐惧等而互动的社会过程中。在我国食品安全的实际管理中, 一方面, 食品安全的科学评估要保持研究的客观性, 并尽量提高安全标准;另一方面, 各级管理部门、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等需要对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着重宣传,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媒体对某些食品安全问题的过分渲染容易引起公众恐慌, 导致在社会过程中建构而产生新的风险, 这些风险带来相关食品行业无辜受损、社会信任下降等负面影响, 其后果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食品安全风险的客观实在性和社会建构性的双重特性需要政策制订者加以综合考量, 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则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当前的中国, 在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全面实现之际却要同时面临全球风险社会的威胁, 在“饿”与“怕”的双重困境中艰难前行。相对于西方丰富的农业资源, 中国的粮食生产刚性约束大;相对于西方食品生产的集约化, 中国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分散而低效;相对于西方技术的先进, 中国食品业处于世界经济-技术的边缘地位……中国的食品安全立法与管理需要基于这些特殊性, 全面、辨证的理解食品安全与风险, 进而开展相应的制度创新。

8.对社会反思的名人名言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价值观 教育价值 价值教育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

(一)马恩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阐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生活过程与活动”是认识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这是马恩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的源头。社会价值观是从“社会”这个视角去看待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所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价值观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其实,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一切社会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良药,它指引着我们每个人向前发展。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从精神层面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对人们的精神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能不能繁荣富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就更需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果要更好地表現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还必须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质的民族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视域下对教育价值的反思

(一)教育价值的涵义和特点

1、教育价值的涵义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作为客体对教育主体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是人们有意识的接受教育,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人们总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对教育价值进行评判。

2、教育价值的特点

教育价值的类型是根据教育价值的取向划分的,所以研究教育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教育是人们的价值观自我形成的过程。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现、挖掘、发挥、形成、引导和限定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的最高价值是精神价值,是人的价值与其他价值的根本区别所在,其实质是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就是要通过有价值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的教育过程形成人的精神价值。

3、教育价值的实质

教书育人的实质就是使人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内在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以及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利益及其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教育应以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发展为不懈的追求和最高奋斗目标。

(二)教育价值的分类

1、教育的人文和科学价值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接受文化知识,并在文化的传递与接受文化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的情操得到提升,这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也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所在。“应试教育”在过去的年代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应该适当调整。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教育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统一,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高度统一。当代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形成新的教育价值,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2、教育的继承和创新价值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又要超越传统,创造未来。创新教育必须要处理好传统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培养创新能力与养成良好品德的关系。民主的教育对于创新价值尤为重要,教育的民主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

3、教育的其他价值

教育的其他价值,比如社会性价值是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教育从诞生的时候就具有社会属性。虽然人类社会经历了多种社会形态的发展和演变,但教育的社会属性始终没有改变。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 社会发展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同时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现实,实现理想化的教育模式,教育是通过选拔培养人才的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视域下对价值教育的反思

(一)价值教育的基本特点

1、价值教育的来源

我们今天所说的价值教育是从教育界借用过来的,我国教育界把价值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目前研究价值教育的不多。“价值教育”这个思潮最早是在西方崛起,如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影响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它的影响力广泛,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西方提出“价值教育”这个思潮,对我国当前社会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2、清晰的逻辑主线

在西方哲学价值论的基础上产生了价值教育,它与我国的应试教育相对立,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价值教育的内容存在着逻辑联系,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逻辑联系,从而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实现了理论层次的系统化,从而消除了各种教育领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3、全新的观察视角

自从有了教育,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传承和发展;西方所讲的价值教育,在我国的传统教育里并不缺乏,比如西方把道德教育作为价值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国传统道德里就包含了这一点。价值教育可以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倡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追求个性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下的价值教育是建立在新的理论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观察,以新的思路进行研究。

4、逻辑规则的严密性

价值教育遵守着缜密的逻辑规则,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视角,具有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保持前后一致的逻辑线索,这样以来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过程将不再枯燥乏味,非智力因素教育的内容将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就像玩游戏一样,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心态,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严密的科学性

价值教育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和前提,带有一定的科学特性,教育者在价值教育过程中不需要以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以共同探讨和学习的方式顺其自然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教学难度将会降低,教学兴趣也会得到提高,并且有助于教师对于价值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6、充分体现时代性

价值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着一种实践活动,伴随着教育实践问题的产生而产生,与具体实际情况相关。价值教育的理论体系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它们之间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接受价值教育的过程,也接受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的过程,学生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又促进了价值教育的学习。

7、发展空间的广阔性

价值教育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息息相关,在现代的教育研究中,探讨现代教育价值已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教育界倡导“素质教育”,有史以来一直没有解决深层次上的理论问题,其发展潜力受到很大的约束。由于价值教育解决了这个理论问题,这就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生信仰教育

人生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的最终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用来评判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有效程度。人们选择怎样的思想和行为,取决于人们对行为和思想的价值有效率的选择。人生的最终价值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着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标准将会贯穿人生的全过程。

2、价值观教育

一个人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分析,引导人们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合理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使价值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率。价值教育要求人们的价值观必须与客观事物的价值特性相一致,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价值评判,产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收获最大的效益。

3、道德品质和法律法规教育

道德和法律法规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其客观目的在于对社会的价值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降低社会损耗,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实现价值资源的最大效率。价值教育要求人们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形成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4、政治思想教育

价值教育告诉我们,社会事物的存在与价值率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一个政党只有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具有较大的价值率,才能形成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任何形式的价值教育与课程结构改革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立足之地。在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情感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程度,而情感的本质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它以个人的价值特性为参照系数,对事物的价值率进行反映,情感的强度取决于事物的价值率与个人的平均价值率之差。情感教育是非智力因素教育的一部分,情感因素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6、自觉性教育

价值教育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提高价值评判标准的准确性,有利于增强行为与思维的合理性,促进其价值效率的最大化。自觉性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使教育事业从被动转向主动。

(三)我国素质教育存在缺陷

西方的价值教育这个概念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的概念有点类似,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仍然很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和科学的理论体系,所有的观点都建立在主观假设和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没有遵循严密的科学理性思维,因而不具有顽强的理论说明力。

1、各种观点过于零散

素质教育的各种理论和思想观点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缺乏系统性;许多政治思想的理论没有科学依据,都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以及政治领袖们的原著为理论基础的,零星地吸收了一些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的合理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思想观点和政治观念相差很远,甚至互相矛盾,故缺乏连续性;不同历史时期所提倡的政治口号和思想宗旨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2、缺乏客观性、精确性和公理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发展滞后,没有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观念,没有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更没有融入现代科学技术的潮流之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没有一个明确的宏观轮框,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教育评价指标和参数的选取往往是各执一方,这表明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总结

在进行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新的方向,也是教育走向世界新的途径。研究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 ,无论对教育学科的建设还是对教育实践的发展 ,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追求,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价值教育和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社会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通过教育改革使我国保存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接受普世价值,使我国真正走向世界,复兴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志成 柏维春 教育价值分类研究[J]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0期

[2]王坤庆 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3.08

上一篇:用于工作的祝福语下一篇:平安单位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