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 曹刿论战(通用8篇)
1.语文 - 曹刿论战 篇一
古文学习向来是令学生厌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佶屈聱牙,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学生既没兴趣又没耐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师一个人独角戏难唱,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脉传承,古典文史知识的学习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于前人抒写的典籍之中,无法绕开几千年的精华沉淀而一步迈入相对肤浅浮躁的白话世界。
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古诗词和文言词汇后,在日常古文教学中积极实践,尝试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出一片轻松愉快的学习天空。首先,让学生主动学习,引进竞争机制。
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创设真实情境,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自导自演。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而且竞争杠杆依旧刺激着学生们的神经,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课文。如果在下课铃响时,师生都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第三,多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有表现机会。好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再惧怕古文,不再惧怕表现。
2.语文 - 曹刿论战 篇二
一、“论”字折射出人物身份:“谏”士曹刿
关于曹刿的身份有不同说法。一说其与曹沫同一人,此说尚有争议;一说他是普通百姓,乃一介平民;一说他是低级贵族“士”,或“武士”。教材对曹刿的注释也悄然由“春秋时鲁国武士”变为“春秋时鲁国人”,不过教参仍沿用“武士”旧称。这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名不正则言不顺”,为曹刿正名是正确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前提。
曹刿极富口才,不只在本文,更在《国语·鲁语》对长勺之战相关论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於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於民,不爱牲玉於神。”对曰:“夫惠本而後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於财,而神求优裕於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在否定庄公“小赐”(即临战之赐)、“独恭”之前,曹刿先陈述为政之道在于民本,在于德治,不惟评判庄公做法的对错,更重在以治国之道劝谏庄公。《国语》工于记言,而《左传》相关言论记载要简明得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虽是简单评论之语,但“未徧”“未孚”“忠”却依然可以读出曹刿引导庄公纠己之弊,正确为政的拳拳之心,此时的他不只是作为一个行为评论者,更是一位谏者。曹刿之“论”,一论作战条件,二谏治国之法。
面对庄公对胜因的提问,曹刿展开了第二次“论”。“夫战,勇气也”,先摆出自己对作战法则总的看法:要正确保有、使用勇气。而后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以长勺之战具体印证这一法则的适用性。“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这更可视为以齐国为例总论与大国作战的规则:处处小心。这一次,他的论说方式却与上文所录《国语·鲁语》之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相似不只是在字面上均以发语词“夫”字开头引起议论,而是都不就事论事,更重在论理为主说事为辅、由一般至特殊的论说方法,其根本意图在于纠正庄公不当的军事指挥思想,以正确方法劝谏他,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曹刿赠与庄公的是长勺之战的胜利,更是治国统军的方略。
《左传》对曹刿的另一次记录更体现出了他勇于进谏的品质:
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後嗣何观?”
综合《左传》与《国语》分析可知,曹刿熟知礼法,再加之精通治国之道,“晓畅军事”,可见他必定受过系统的文武兼备的教育,并凭借他的才能受庄公任用。而在“学在官府”的当时,只有贵族才有这样的机会。平民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并参与朝政是在春秋中后期社会秩序变化、私学兴起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处在春秋前期的曹刿出身不会是普通百姓。“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由“其乡人”三字难以确认曹刿的身份,但同乡的话能说明他不是位高禄厚的“肉食者”(即举足轻重的决策者),基本可以断定侃侃“论战”的他是当时的低级贵族“士”。顾颉刚先生在《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中认为,“士”最初是武士,其身份相当于低级的贵族,它有统驭平民百姓的权利,也有保卫国家社稷的义务。商、周文献中提到的“士”或“庶士”,大体是指知书达理的贵族或执掌各种事务的中下层官吏。这样的武士向文士的蜕化同样是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社会变化与宗法松动的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完成的,而这之前,武士的生存状态较为稳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基础,并接受了从小学(射御礼乐书数)到大学(修身治国)的系统教育,曹刿才拥有如此文韬武略,内心担负起“保卫国家社稷的义务”。只是他选择以文谏君而非以武匡国,故而善“论”,也愿“论”。
曹刿“论”战而非“从”战,更能突显他作为武士有着别样的特质——富有敢谏善谏的“文”才。
曹刿论中含谏,正是“论”字折射出《左传》对此时的曹刿历史身份的定位:是士中谏者,而非赳赳武夫。教学中应当突出他的“谏”士身份。
二、动乱年代尊辩才
不拘囿于选文而放开眼去,在“无义战”的春秋时代,也正需要曹刿这样的事理明辩于心而言辞称辩于口的忠心之人来扶持政局。
对庄公十九年楚国鬻拳强谏楚文王而后自刖之事,《左传》中有评论,“君子曰:‘鬻拳可谓爱君矣:谏以自纳于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杨伯峻说:“君子曰云云,《国语》《国策》及先秦诸子多有之,或为作者自己之议论,或为作者取他人之言论。……《北史·魏澹传》,魏澹以为所称‘君子曰’者,皆左氏自为论断之辞。清人张照则云:‘君子之称,或以德,或以位。左氏所谓君子者,谓其时所谓君子其人者,皆如是云云也,非左氏意以如是云云者,乃可称君子之论也。’两说不同,俱有所偏,合之则较备。”君子或为作者,或为圣德之人与高位者。可以得出,《左传》作者乃至春秋时人对谏臣予以极高的评价,他们的谏言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祁侯不听三甥之谏终致亡国便是明证。
春秋时代评定人物的价值取向势必影响作者对写作素材的选择,曹刿最终以善谏为主要特征被载入史册而大放异彩。所以,“论”字除了可以折射出曹刿“谏”士的身份,还可体现出《左传》作者的情感趋向、史书塑造人物时的取舍,甚至是春秋时代人们对能言善辩的谏者普遍认同的史实。《曹刿论战》详写“论”并非偶然,而是作者刻意为之,或曰时代使然。
在教学中,“知人论世”,突出重点,方可显现出选文作者立意所在。
三、“论”出“鄙”者庄公
为庄公平反的文章多则多矣,却未必言尽有据,根本上都没有从文本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的用意。
“论”的主语是曹刿,而不是曹刿与庄公。显然,庄公只是“论”的接受者,所以曹刿是主角,庄公只能是配角。曹刿见庄公是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庄公就可称“鄙”者,他的“鄙”处显而易见,从“何以战”的问答看出他心目中百姓不在第一位,屡易其言甚至暴露他治国思路的糊涂。《左传》特别重视民本思想,如庄公三十二年记载:
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应、宗区、史享焉。神赐之土田。史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於民;将亡,听於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吾闻之”说明民为先的观点并非史嚣一人所执,而是时代思潮。从这一点来看,至少《左传》对曹刿论战时的庄公是颇有微词的,故而发扬史书实录精神,正如《史记》之“不虚美,不隐恶”,冠之以“鄙”,选文从一开始就并未想将他塑造成明君形象。
“既克,公问其故”,可以想象,庄公听了曹刿的高论会有什么反应呢?惊叹?钦佩?若有所思?不得而知,但他的指挥能力也便相形见绌了。
人民与胜仗这立国的两大支柱庄公都未能把握好,又怎能不“鄙”?“鄙”是从才能角度而论,并非人格角度,而且选文也并未意在用“鄙”给庄公下个全面的定论。《左传》里庄公优点甚多甚明,即便《曹刿论战》里也能搜寻出一些,只是庄公的“鄙”太突出,可视为是选文塑造庄公形象至关重要的着眼点。立足于《曹刿论战》写成的为他平反的文章,不少都只能算是凭依《左传》对庄公的完整记述补全选文里庄公的形象,力图绘构庄公全貌,挖掘并放大了他的优点,从瑕不掩瑜的角度褒扬他,致使遮盖了他显然的致命伤,也淡化了该文写作本意:庄公瑜不遮瑕,光一个“论”字上他就败下阵来。
解读文章应以原著为原点,就文论文、以篇话篇,生发可以,只是不能替代原意。
3.《曹刿论战》阅读题 篇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1~4题。(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⑧,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黄石市试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①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②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白:使……露出白木。 ②烛:照亮。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读其书未毕(全部)
B.小惠未稨(通“遍”,遍及、普遍)
C.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日(写)
D.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人见
B.皆以美于徐公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肉食者谋之 遂成竖子之名
D.读其书未毕 其真无马邪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乙】文段孙膑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于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甲】、【乙】两文段中,曹刿、孙膑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甲】文段曹刿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河南省试题和湖北黄石市试题,均采用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河南省试题侧重对课内篇目的考查。第1题、第2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句子的掌握情况:第3题、第4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其中第3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内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和对该文本写作详略安排的理解情况,从标题入手设题,比较巧妙。
湖北黄冈市试题,对课内、课外文本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子均有涉及,侧重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情况和迁移运用能力。第3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四个选项涉及两个文本的主题、人物及细节等,对考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要求较高。
4.初中语文课文分析之曹刿论战 篇四
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
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本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本文重点
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争经过。并通过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和鲁庄公的目光短浅。虽然鲁庄公没有远见的才能,但是他能做到不耻下问,虚心的向曹刿请教。
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1.运用正确的战略技术。
2.善于把握战机。
3.懂得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关键。
5.语文 - 曹刿论战 篇五
一、课文知识与理解(55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9分)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4分)
(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7分)
1、既克,公问其故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战则请从
3、曹刿请见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 公与之乘
7、望其旗靡
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2分)
1、神弗福也
2、公将鼓之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9分)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
(六)翻译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1(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_______________。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____________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____________。(2分)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1分)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1分)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1分)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1分)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______。(1分)
(八)文学史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2分)
二、比较阅读(1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2)小惠未徧 徧:____________(3)战则请从 从:____________(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译文:
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 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2.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文:
3.语段
(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答:
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
(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答:
《曹刿论战》参考答案
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jiàn mǐ biàn zhé suì bǐ bó móu fú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军队)(讨伐,攻打)(2)(大败)
(3)(不)(虚报夸大)
(4)(诉讼案件)(即使)(明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3、曹刿请见(请求)
4、又何间焉(参与)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5、其乡人曰(他的)
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公问其故(他,指曹刿)公与之乘(代曹刿)
7、望其旗靡(他们,指齐军)
登轼而望之(代齐军)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名作动,赐福,保佑
2、名作动,击鼓进军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3.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
4.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5.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6.古义:即使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7.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8.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9.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六)翻译句子
1、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3、(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夫大国,难测也。(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惧有伏焉(7)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2、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3、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4、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6、C
7、战前:客观评价了鲁国的准备工作
战时: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战后: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
8、(1)讨论战前准备时,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神灵保佑上(2)作战时不察敌情,贸然进攻和追击(3)胜利后尚不知曹刿战术正确之所在
(八)文学史常识
左丘明 齐师伐我
二、(一)
1、(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跟随(4)不是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意思对即可。
2、B 评分:共2分。
3、(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2)百姓如果拥护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辅助国君,国家就强盛;百姓如果反对国君,国家就危险;百姓如果背弃国君,国家就要灭亡。评分:共2分。每句l分,意思对即可。
4、围绕“得民心”“民为贵”“取信于民”等其中一个要点阐述。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二)1.C(2分)
2.(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意思对即可。“伏”1分,大意1分。共2分)
3.语段
(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1分)而 5 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6.语文 - 曹刿论战 篇六
课文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要求学生积累文言重点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3、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分析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教师准备小黑析(语音、释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
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检查预习
1、简介《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2、语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轼(shì)旗靡(mǐ)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和重音)
4、释词: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
5、释句:
a.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忠之属也
b.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可以一战
c.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线索。
明确:(人物活动线索:请见—问战—参战—分析;事件发展线索:迎战—备战—胜战—释
战)
四、课后思考:在这个故事中,曹刿和鲁公各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句
子。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左传》
线索人物活动:请见—问战—参战—分析
事件发展:迎战—备战—胜战—释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线索
二、深入探究
A、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
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
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7、本段小结:这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B、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3、本段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C、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7.曹刿论战——平民参政的传奇 篇七
重读《曹刿论战》,再次拍案称奇。
以弱胜强本已彰显了齐鲁之役的传奇性质,但是更为传奇的是,通过曹刿论战,我们隐约看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先民们借助左丘明的笔所描画出来的对于民主政治的愿景。
愿景之美好,乃是通过曹刿议政之当然,参政之深入表现出来的。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平民参政都是敏感的,敏感到政权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可能引发反应。因此,平民参政的质量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个政府的质量。中国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曹刿论战》一开篇,虽只寥寥十几个字,却非常耐人寻味。“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这十数个字透露的信息可谓多也:鲁庄公已经做了十年的鲁国国君。这个国君,面对强国来势汹汹之“伐”并不恐惧退却,而是迎国难而上,毅然选择“战”。左丘明一开笔,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已有资历,敢于担当,在精神上并不孱弱的国君形象。这十来个字其实是至关重要的神来之笔。因为,如果没有这一背景介绍,后面关于曹刿的所有描述不管多么生动,都会大大逊色。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曹刿请见”了。轻描淡写四个字,细细体会,却是非同寻常。第一,曹刿请见即得见。当时,曹刿并无政治身份,仅仅只是一名隐士。而国家,正是在生死存亡之秋。大战在即,鲁庄公冒险迎战,难免焦灼万分,和臣子商谈军国大事,也可能忙得夙夜难眠。曹刿何许人也?朝堂之上,焉能有他的一席位置?但是,曹刿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就得见了。“见”得理所当然,“见”得轻而易举。这让我想起古代甚至当代的有着报国雄心渴望在朝堂上一展才华而终生郁郁不得志的万千草民,不禁为曹刿的“请见”之顺利唏嘘感叹。
“请见”还是有一点波折和阻力的,不是来之于上,而是来之于下。曹刿与乡人的关于“肉食者”的讨论也让人浮想联翩。乡人称执政者为“肉食者”,这种称谓多少含有贬义和怨气。看来,上层和民间的天然对立在每一个朝代都是相似的。但细细体会,乡人对于布衣参政的态度其实非常微妙,“又何见焉”的反问,与其看作是乡人对民主政治的冷漠,还不如看作是其对民主政治效果的怀疑。这里边有着下层平民(或者说下层士人)婉转表达出的一种高傲。这样的怀疑可以让我们想象,在鲁国,政治并非完全是贵族之事,而是寻常百姓都可以指手画脚七嘴八舌议论的东西。这与“莫谈国是”万人噤声相比,已经让我们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民主政治的微光。曹刿的回答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可谓尖刻,但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对执政者的深刻了解和对时局的成竹在胸跃然纸上。指手画脚于江山,七嘴八舌于政府,三言两语洞穿时弊,有口无心赤子情怀。我常常在想,乡人与曹刿是在何种场景中完成这场对话的。在一个极端专制,“文字狱”、“口舌狱”盛行的社会里,他们还敢不敢这样肆意地点评时政,快意褒贬?总之,从曹刿对鲁国执政者们的“八字评语”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高度自信,襟怀坦荡,风风火火的草根平民形象,也窥见了曹刿介于隐与不隐之间的草根政治家风范。
只有在一个相对宽容的社会里,这样特殊的“隐士”才可能有所作为。
但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在“政治”上未必成熟。按照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的评判标准,曹刿的轻率放言显然不算特别谨慎。但是,我们的曹刿就这样登场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硝烟是他前行的背景,岌岌可危的鲁国朝廷是他的目的地。我们不禁要为他捏一把汗:这样一个率性单纯的平民,能够有所作为吗?他能够顺利地参政议政吗?
我们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曹刿参政议政的顺利,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来到朝堂之上,曹刿与鲁庄公“君”“民”之间不经任何客套就直接进入对国家大政的讨论。面对一国之君,曹刿直奔主题,绝不顾左右而言他,这对高度讲究“语言艺术”的中国官场政治简直是让人拍手称快的颠覆。君若不信,请读一读入选中学教材的同是讲进谏故事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等等,进谏者是如何苦心经营才得以在国君(太后)面前把想说之话说完说透的。但是,曹刿全然没有这些顾虑,也似乎没有任何障碍,他在鲁庄公面前潇潇洒洒,侃侃而谈。不问兵卒够不够,不问粮草差不差,不问具体策略,不问详细计划,劈头就是“何以战”?这样形而上的问题可谓打蛇打七寸,问得深刻也问得玄妙,对国君的考验可谓大矣。应该说,庄公的回答虽然被否定,但细细探究起来,庄公还不算一个太糟糕的国君。“必以分人”和“必以信”显示出鲁庄公的治国思想的大方向还是正确的。但朝堂上的曹刿显然是红脸包公,回回只言片语击中要害。面对一国之君,曹刿不仅不阿谀不奉承,甚至也不表扬不鼓励。庄公回答一条,他否定一句,不借任何对话技巧,便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庄公的自以为是。很难想象,一国之尊的鲁庄公被再三地否定会是怎样的心情。但曹刿全然不顾这些,他理不容情,在步步紧逼中执拗地开启着庄公的思路。而让我们欣慰的是,庄公居然也迅速开窍,通达了政治悟性。这一番君臣对话,完全不需看对方脸色,而是直截了当、层层深入,波澜起伏。不像发生于君臣之间,而像普通人之间的平等的智慧交锋。他们在不断的思想对峙中不是杀得你死我活而是最终找到了契合点和圆融点。
战前的研讨结束之后,曹刿又理直气壮地提出另一个要求“战则请从”。这个“请”,“请”得同样无需提前委婉征求对方意见,“请”得对方没有拒绝的余地。
如果设身处地为鲁庄公筹谋,曹刿虽有政治头脑,但他个性中的天真烂漫多少会让人尴尬。在战鼓已擂响,箭已在弦上的尖锋时刻,一介平民跑到朝堂上来有意无意无视国家尊严,指手画脚肆意点评国策教训国君这成何体统!但是,又一次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鲁庄公居然就同意了曹刿之“请从”,并且允许这个胆大包天的“狂徒”“与之乘”,和他共同来到了战场最前线。于是,战争的实际指挥者变为了曹刿。庄公再一次步步出错,曹刿再一次时时纠错,国君对一介平民言听计从的场面从朝堂转移到了战场,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战场之上自然比朝堂之上更惊心动魄。战争的激烈诡异我们可以想象,但我们很难想象鲁庄公在关键时刻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对曹刿言听计从的。俗话说,将在外,君命当然有所不受。而此刻却是君在侧,民言无所不听。军国大事关系国家安危,一言之谬就可能葬送社稷前途。而鲁庄公就那么平静地理智地听命于曹刿,“君民”之间依旧并无任何芥蒂,无需任何赘语就密切配合指挥若定顺利地结束了战争,大获全胜而归。
最耐人寻味的是,曹刿揭示获胜秘诀不是在战中,而是在战后。不是主动言说,而是奉命解释。这段文字很是精彩。如果说之前曹刿都是三言两语甚至一语中的的话,此刻的曹刿却是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字里行间足以让我们想象出他以布衣参政最终功德圆满的潇洒自信。
选文在这里戛然而止。文本中并没有描绘庄公将如何奖惩这位才气纵横但也难免显得多少有点儿志得意满的平民英雄。笔者翻查了史料,长勺之战后,曹刿继续为鲁庄公效力。相传,齐、鲁两国国君在柯(今阳谷东)相会时,他曾身怀利刃,劫持齐桓公,迫使他订立盟约,收回了鲁国失地。
曹刿最后舍身取义,把“议政参政”推到了最高潮,成就了自我生命当然也是国家命运的绝唱。
这就是《曹刿论战》。记叙文字极为洗练,抒情议论高度内敛,但是,文字深处,曹刿参政之深入,庄公听政之谦恭,君民合作之和谐让人唏嘘感叹。试问:几千年后,在封建制度早已被推翻的今天,我们的民主政治,是否达到了“曹刿论战”的境界?
现代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方式的高级形态,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完整的系统。它在多个层面上有显著特色。比如,在第一个层面上的人的尊严原理、平等原理、自由原理和主权在民原理等;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讨论原则、妥协原则和多数原则等;在第三个层面上的宽容心态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在第四个层面上的代议制度、司法制度和舆论制度等;在第五个层面上的选举行为过程、决策行为过程和参与行为过程等。总之,民主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完整的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而在《曹刿论战》中,我们看到,现代民主政治的每一个层面都有一定的体现。曹刿以普通的平民形象走向朝廷,以鲁庄公为代表的朝廷理所当然地接待了这位自愿参政者。在论战过程中,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庄公给予了曹刿最多的信任和最神圣的尊严,以极其真诚的心态恭听反面见解,察纳雅言。其评判和行为的标准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真理。在《曹刿论战》中,政府的姿态是谦卑的,平民的心志是高迈的。执政者的情怀是尊民的,参政者的形象是高贵的。透过《曹刿论战》,我们看到了先民们对圆满的民主政治的早期摹画:平民参政愿望的激发、参政渠道的畅通、参政形式的多元、参政权利的保障、参政深度的拓展、参政效率的保证、参政效果的评价……在春秋战国时代,先民们对民主政治的思考就已绝不浅薄了。
《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其中既有历史元素,也有想象分子。故事中的许多空白给我们留下了疑问,也留下了研究的空间。感谢左丘明,不管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有多高,但是起码他让我们读后掩卷思考:在现代社会,执政者应该如何为“君”,普通百姓又该如何为“民”。当“和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当全社会已经意识到民主政治之路依旧任重道远的时候,我们重温长勺战场上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应该会有新的领悟吧。
8.曹刿论战教案 篇八
1.知识与技能:⑴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⑵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⑴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⑵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学习蓸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师引导点拨 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课前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路查找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第一课时
一、自学导纲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的是什么战役?(学生回答:赤壁之战)为什么这场战役很有名?(学生答: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对!
那么历史上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还有哪些呢?(学生纷纷发言。老师总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马陵之战,长勺之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反映长勺之战的文章《曹刿论战》吧。(板书“曹刿论战”)
2.出示导纲
简介作者、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请两位同学分别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战争的背景加以简单的介绍。(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加以简单的补充,可以用多媒体呈现)
二、合作互动
1、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感知文意
①、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用笔标注生字字音。②、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③、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用多媒体打出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④、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2、合作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明确重点词语: 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⑷
⑵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⑶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占有)⑸
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⑹
公将鼓之(击鼓)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
概述课文大意。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2、学生归纳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蓸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四、反馈训练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整体上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学导纲
检查背诵
二、合作互动
1、自主学习
研读课文,围绕战事,分析战前状况。
⑴、战争的名称是什么?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明确:长勺之战 力量差别悬殊的战争;齐强鲁弱;齐国侵略鲁国(“齐师伐我”)
⑵鲁国各派对战争态度如何?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统治者鲁庄公积极应战(依据是“公将战”);百姓漠不关心(依据是乡人与曹刿的对话“又何间焉”);曹刿主动请缨(依据是“曹刿请见”)。
2、合作互动
以“论”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⑴、曹刿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要参战?反映了他什么思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名确)是一介平民;他参战的原因是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面对敌国外患,敢挺身而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
⑵、曹刿与庄公论战,可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回答后用多媒体打出)
三个阶段:战前(“曹刿请见”);战时(“战于长勺”);战后(“既克”)。
⑶、战前曹刿与鲁庄公是怎样论战的?其主题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用多媒体打出)
通过三问三答论战;其主题是“何以战”,即讨论战争的基础和依靠力量。
庄公提出三个条件:近臣、神灵、人民。曹刿否定了前两者,肯定了第三者,表现了他的“取信于民”的思想,这是政治上的“远谋”。
⑷、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表现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答)写了两件事:出击时机的把握和追击时机的把握;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的。
⑸、战争结束后的论战围绕什么展开的?有何作用? 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答:围绕胜利原因展开;作用:是对第2段战争指挥的解释,是胜利必然性的揭示,表明曹刿军事上的“远谋”。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
分组讨论课文详略。讨论的问题:
⑴若文中加入战场厮杀场面描写和追杀齐军场面描写好吗
⑵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经过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后有学生回答,最后用多媒体打出明确答案)
⑴课文的标题是“论战”,通过“论战”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和追击齐军场面,只能冲淡“论战”这个中心,有损全文主题。
⑵第1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谋”;第2段略写了“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从容不迫,指挥 5 若定;第3段详写了“何以胜”。充分显示了曹刿的军事“远谋”,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事家形象的刻划。
4、引导学生分析蓸刿、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明确答案)
教师点拨:对于蓸刿要多肯定其成绩,对于庄公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学生归纳
多媒体明确答案:
蓸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爱国,有政治远见,谨慎冷静,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过人的谋略。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谨慎冷静的性格;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但战前作风民主,集思广益,愿接见还是一个平民的曹刿的求见并采纳其民本思想;战中知人善任,大胆放权;战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君主。
四、梳理与反馈
1、梳理
①脉络梳理 ②全文主旨:
③写作特点概括
2、反馈
①、文中写道鲁国获胜,给人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②《曹刿论战》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请你 写出类似于“长勺之战”的历史上几个著名的战例:
五、课堂小结
1、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教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后,曹刿的英雄形象以及他的思想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此有何感受,或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谈一谈吧。要求:题目自拟,300字左右。教学反思:
【语文 - 曹刿论战】推荐阅读: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06-18
曹刿论战课件07-31
课文《曹刿论战》教案09-23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07-10
人教版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08-04
高考语文语文病句07-1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设计06-19
四年级语文语文蟋蟀的住宅07-01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教学设计10-28
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