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2024-10-11

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精选8篇)

1.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一

第一章 教育

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的本质 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2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 教育的心里起源论 4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学校教育的出现 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学校教育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三 教育的发展历史

三大时期;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 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无产阶级性,3 教育的原始性。

古代教育的特征;1出现了学校2教育有阶级性(六学二管)3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樊迟问嫁

现代社会的教育 1 教育的公共性2 教育的民主性3 教育的生产性 4 教育的未来性5教育的国际性6教育的终生性 教育的功能 28页

第二章 教育学

定义 :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2 学习教育学,可以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3 有助于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可以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2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要用系统的方法和观点学习和分析教育问题。4 注意扩展学习。教育学的生产和发展

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助产术,美德及知识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英国哲学家 培根 最早提出教育学<教育学专制> 夸美纽斯 <大学教学论> 是近代第一部教学专著.英国教育学家 洛克 在 《教育漫画》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理论体系。法国思想家 卢梭 在《爱弥儿》中 阐述 自然主义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中 提出全面和谐发展观和教育必须与生产力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概述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个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教育问题的教育家。“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之人”

三,教育学的多样性阶段

梅一曼 和拉伊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刚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派 ” 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家 瓦根舍因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主张强调教材的基础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姆 出版 《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学派 提倡“发现法”的学习方法。苏联心里学家,教育家赞可夫,发表《教学与发展》 发展教学理论。

苏联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 苏霍姆林斯基 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再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 身体发展和心里发展。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国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5 5 批判教育决定论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的。荀子主张恶性伦。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遗传的天才》首次提出优生,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霍尔 主张 复演说 他说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做出了一定限制。环境对人的作用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3 3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4环境作用的局限性 批判环境决定论者的错误。华生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自由支配的特殊环境。。三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的意思,能调控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制约青少年发展的范围和程度,影响青少年未来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活动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为什么纠正教育万能论的错误 ? 1 +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 教育的自身状况 3 家庭环境的效应 4 社会发展状况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还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度的,不能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3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4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5 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规律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寻这些联系。是教育基本理论的重要范畴,是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必要要求。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培养,与科技文化的推进,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和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是上位范畴,教育是下位范畴,教育收社会发展的制约。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教育要促进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处于在社会系统的教育,有自身独有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相对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有效发挥育人与社会的前提。、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作用

一 教育,劳动者与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人的劳动能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3 教育有助于规范规范劳动者的劳动行为。4 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二 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 教育是科技继承和传递的最基本,中重要的手段。2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科学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二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经济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 经济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00政治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发展制约着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政治体制影响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制约着教育管理体制。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思想的发展。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 教育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固有特征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要完成要完成对人的培养,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2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性

坚持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以育人为本,要求教育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 2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有所选择 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总之,教育一方面要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必须与社会保持恰当的距离。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关系到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的问题,是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和标准。

教育目的包含四个层次 1 最高教育目的2 培养目标3 课程目标4 教学目标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上位概念,教育目的是培养目标的上位概念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社会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人的依据 即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目的 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如下:1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认得本性需要来确定。个人本位

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代表人物有卢梭,佩斯泰洛奇。福禄培尔。个人本位论从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出发 2 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 3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说 00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性

含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里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基础性和基本性、2 全体性和全面性3本体性和主体性4持续性和终身性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00 学制的概念 指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和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什么?(未实行)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中国首次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3年颁布的“ 癸卯学制” 1992年“新学制系统”即壬戌学制 类似2美国的六三三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

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 教育领域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 启蒙性,个别性,终身性 教育阶段的构成:学前教育,学龄教育,继续教育。3 教育形式结构,全日制教育。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制学校。受教育方式的结构 面授教育,函授教育,远距离教育,自学考试等 00 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 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 高等教育结构多层化,类型多样化 5 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书上 1 初级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2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了终身教育体系。第七章 5分 教师与学生

教师职业的特点 1 示范性2 创造性3复杂性4长效性 教师角色 :1学生发展的促使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学生的心里调节者5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意境。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2 校本培训3自我反思4教师的行动研究

第八章 课程

课程的类型 学科过程与活动过程(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4 必修和选修课程(根据学习要求)

5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根据课程影响人的方式)

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

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4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期望达到的程度。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他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九章 教学上

教学是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共同组成的一种顺便教育活动。00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效果 00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3 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的任务 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 3 发展学生的体力 智力 与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教学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第十章 教学中

00教学原则的概念 指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用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提出在组织教学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的方式,策略,途径,程序和总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发求知欲。2 教师要善于激疑,培养学生善疑善问,多思惯思的习惯。

3教学内容坚持少而精,精讲重点,难点,关键,为实行启发式教学创造条件。4 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5 发挥教学民主,尊师爱生。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 以语音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最广泛使用)

谈话法,讨论法以及读书指导法。

二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 参观法

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一 个别教学 班级教学 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制 现代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 班级授课制 课的类型与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 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综合课的结构包括:1 组织教学2 检查与复习导入新课4 讲授新课{中心环节}5巩固新课6布置课外作业

十一章 教学下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备课就是老师为上课或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而做的准备于计划安排工作。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标得以完成的根本所系。课外辅导是在上课时间之外,老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一节好课具有的特点 目标明确(是上好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内容正确(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3方法得当(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及学法特点)4 积极性高(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挥)5教学组织严密。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自主性,问题性。独立性。合作性,体验性。

德育理论

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用过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包括 政治德育,思想德育,道德德育。

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的人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德育的内容 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

3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6道德教育 基本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 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 学生在活动中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二

一、基础知识的夯实与过关

虽然现在中考政治是开卷考试, 而且是开放性试题, 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但是我们始终认为掌握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的运用, 忽视了知识, 片面强调能力, 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 在中考中也会陷入无助与迷惘。所以, 在中考复习中, 我们首先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夯实与过关。

1.认真研读中考说明, 弄清知识点的考查范围及要求。中考说明是指导我们复习的主要依据, 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作为教者必须认真研读, 准确把握知识点考查范围及要求。既不畏难回避, 也不刻意拓宽加深。例如, 盐城市2011年中考说明思想品德考查范围第35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它的要求是“了解”, 只要掌握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即可, 至于实行这两项制度的原因、意义, 就不必作过多地延伸与拓宽, 那属于“理解”和“运用”的要求。

2.强调记忆, 闭卷训练, 确保基础知识牢记于心。虽然政治是开卷考试, 可以查阅课本, 但短短的50分钟时间, 完全依赖查书, 时间是不够的。因此, 强调适当的记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句, 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去记忆。这种记忆主要放在课内, 比如上课前5分钟用投影以填空形式重温上节课复习的主要基础知识, 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忆, 在复习随堂练习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识记题型, 比如填空、选择、判断来推动、督促、强化学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与训练, 多次重复让学生牢记于心。

二、时事热点的关注与评析

自从政治实行开卷考试以来, “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就一直成为中考命题的焦点, 而且涉及面覆盖大部分试题, 包括选择题的一部分, 简要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的全部, 分值约占60%。因此, 在政治学科的复习中, 我们必须十分关注时事社会热点, 并引导学生讨论、评析这些热点问题。

1.关注并搜集时事热点。作为教者平时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 关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件。可以通过阅读报纸、上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等途径搜集重大热点新闻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发布, 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评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中考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地方时事新闻, 所以当地出现和发生的重大事件也要关注。

2.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对接。“热点问题”在中考试题中是作为背景或载体出现的, 运用课本知识评析热点问题这才是考题本意与归宿。因此, 将热点问题与《中考说明》中的知识要素对接, 是我们在复习工作中必须抓好的重头戏。要全面准确对接,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 尤其是对跨章、跨节的知识点进行联系、综合、归纳, 以形成知识体系;另一方面, 必须要求学生放宽视野, 思维要发散开来, 目光不能局限于某一课, 某一框的内容。例如,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这一重大热点问题可以与初三思品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主创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等等跨章、跨节的众多知识点对接。

三、解题方法的正确指导

中考试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较强, 问题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对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归纳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最近几年中考政治试卷材料分析题问题设置表述新颖、设问开放、能力立意强。但是, 无论问题呈现方式多么变化多端、巧妙含蓄, 我们都要并且都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陌生的“面具”摘下还以熟悉的“面容”, 这样, 才能准确地与课本知识链接。

1.认真阅读材料, 把握关键词句。现在的中考试题提供给我们的背景材料都是有用的材料, 如果我们考生抛开材料, 直接看问题, 往往会无从下笔, 或者说即使下笔, 也离题万里。所以, 认真阅读材料、细读甚至精读材料, 把握关键词句, 深刻领会其内涵及其说明的道理, 在头脑的知识储备中快速搜索它所体现的课本相关知识。例如, 2010年南京市中考思品试题中有一道材料分析题:

为参与课堂时事播报活动, 小慧同学收集了以下热点新闻:

新闻一: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 到2020年使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 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新闻二:2010年3月16日, 中国商务新闻发言人表示, 中国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球吸引外资的首选地, 正在从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变成全球总部, 其在华研发中心也越来越多的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受到世界瞩目。

新闻三:2010年5月1日, 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对外开园。本届博览会展示了中国发展新貌, 荟萃了世界文明精华。一个世纪以来, 科技都是世博会的主角。为办好本届世博会, 我国安排了232项科研开发课题, 吸纳了近千家科研单位的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 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

(1) 请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上述材料, 谈谈中国受到世界赞誉和瞩目的原因。 (只需写出四个方面即可)

(2) 略

回答这道题的第 (1) 问, 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材料, 抓住关键词句提炼信息, 回归教材, 准确找出切合点。新闻一中需要扣住的关键词句是“碳排放降低”, 与之链接的课本知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新闻二中要抓住的关键词句是“吸引外资”, 与之链接的相关知识点是“对外开放”;新闻三中须抓住的关键词句是“科研开发, 科研人员”, 与之相链接的相关知识点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创新”。抓住关键词句, 找到与之链接的相关知识点, 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剩下来的事就是注意把语言表述好就行了。

2、区分不同设问类型, 把握一般作答规律与方法。

纵观最近几年各地中考思品考题, 笔者发现思品材料分析题问题呈现方式不外乎这样几种常见类型:原因 (理解/理由/依据) 类、启示 (感受/说明/感悟) 类、建议 (出谋划策/金点子/注意点/行动方案/倡议) 类、提纲 (要点) 类、观点 (知识/结论/信息) 类、意义 (好处) 类、评析 (认识/看待/看法) 类。不同类型的问题, 作答的出发点与格式是不一样的。

(1) 启示类问题。这类问题的回答一般情况下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结论, 即上述材料或现象说明的道理或结论;二是要求, 即从上面的结论出发, 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或我们应该怎么做。这类问题还有几种不同的设问方式, 比如“请你谈谈感受或你有什么感悟”等等。

(2) 建议类问题。提建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搞清楚是向谁提建议;二是要明确在什么方面提建议。属于提建议的题目还有“请你出谋划策”、“请你出金点子”、“请你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请你向××提倡议”等等。

(3) 提纲类问题。这类问题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演讲提纲、宣传提纲、谈话要点等。通常情况下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作答。

(4) 观点类问题。这是近两年思品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它常见的设问形式主要有“上述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上述材料体现了思品教材中哪些知识?”、“你能从材料中提取哪些信息?”等等。这类问题一般跟启示类问题的回答相似, 即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即“首先分析材料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或者说明了哪些道理, 然后看看能给我们提出哪些要求。”

(5) 评析类问题。这类题目通常按照“判断——定性——原因 (意义/危害) ——要求”的思路去解答。因为评析类问题无非是对某种现象或行为进行评析, 所以首先要判断该行为 (或现象) 正确与否, 然后指出这种行为 (或现象) 是什么行为。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接下来分析这种行为或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社会或他人有什么意义或危害, 最后提出具体的要求 (表态) 。

3.全面复习 抓住重点 提高能力 篇三

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稳中有变,相对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在变化中加强了应用性、灵活性,突出了能力立意,人文色彩浓,时代感强,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阅读命题强调鉴赏,作文命题倡导开放。那么,如何搞好高考语文课的复习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屋见瓴,树立宏观意识

高考语文复习要提高教学效益,一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有科学的复习安排。

拿正确的指导思想来说,教师必须花大力气认真学习《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新课标》及语文《考试说明》。大纲是编、教、考、评的“基本法”,高考命题是以纲为纲的,命题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对于命题有“法规”效用。它既对高考语文总复习具有指导作用,又对考试起着宏观调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树立宏观意识,做到心中有数,强化高考语文复习的针对性。就科学的复习计划来说,包括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的过教材关,在此阶段要做到四个字:准、细、实、活。“准”就是要做到基本知识的识记准确到位;“细”就是要依据《考试说明》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实”就是要对考试内容的复习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活”就是熟化知识,学以致用。第二阶段的综合复习关,要做到抓重点、攻难点。第三阶段的强化训练关,以巧讲精练,抓住关键,提高能力为主。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以达到逐步提高的教学目的。就目前来说,正处于过课本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复习的全程尤为重要,它是积累感性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后两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还要仔细认真地研究近两三年的高考试题,研究高考试题能够总结规律,发现共性,因为这两三年高考试题无论题型、试卷结构,还是知识点的分布,都是稳中有变,我们要研究这个“稳”,从而达到处“变”而不惊的境地,最终达到稳操胜券的教学效果。

二、以本为本,夯实基础

语文课本是专家精心编写的,课本中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是教学的好例子。我们如果淡化了教材的功用,结果势必事倍功半,我们坚决反对抛弃课本的做法。在今年的语文复习过程中,我们就给学生说得明白,讲得清楚,我们要以本为本,夯实基础,复习课本不吃亏,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放心。在具体的操作上,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阅读课文,理清知识系统

就语文基础知识来说,它是一个系统。而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学常识等,可以说都是它的子系统。复习应考就要把总系统、子系统理出个清晰的线索,知识不能以孤立的“点”的状态存在,而要把它串成串,连成线。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提倡画“知识树”的做法,在高考语文复习中非常实用。

(二)重视课本,举一反三

近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似乎不直接来源于课本,是否意味着课本不重要,作为教师要有明确的认识,课本十分重要。既然课本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就要十分重视它。在新课程、新课标的引领下,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提高语文素质,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在课内的学习中形成、提高,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24小题的修改题,它的原型就在课本中的文章《项链》中出现过;再拿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说,福建的作文话题是:戈多来了;浙江的作文命题是: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这两个省的作文命题直接来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因此,课本是基础,是根本,万变不离其宗,抓好课本,举一反三,是提高高考语文复习效益的根本保证。

(三)挖掘课本,形成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诸方面,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信息捕捉和筛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常规思维和反向思维能力等,在复习课本中,要潜移默化地提高这些能力,教师要相机辅导,课中渗透。例如释义方面,“文过饰非”“党同伐异”等词,就要结合词语的内部结构关系进行分析。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关键要授之以法。在阅读方面,比如概括中心句,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知识,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综观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话题作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从学生高考所暴露的缺陷看,必须充分重视以下问题。

(一)增强两种意识

一是审题意识,它是一种能主动、全面地攫取试题所包含的提示性信息的心理倾向。高考阅读试题的题干,如简答题的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为此,重视审题训练,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使之养成主动、全面审题的习惯,实在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原文意识”,它指的是凡解题必定仔细推敲上下文,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架空讲析和只重答案的弊端,致使学生缺乏必备的原文意识,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二)实施开放性鉴赏教学

这里说的“开放”,指不用既定框框、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富有创造性、独特性的新颖的解读,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近几年来诗歌鉴赏题的设题原则便是这样。

(三)注重人文素养,强化作文训练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人文素养,这对强化作文训练十分有效。我们研究近两年的作文试题,便可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具有试题的开放性,更加关注生活,提倡张扬个性,强调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见。因此平时的作文教学要加强审题训练,要坚持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如指导学生阅读精美散文、《读者》杂志等,并坚持写作训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重视作文,将话题作文的特点、写作技巧和高考对作文的要求结合写作训练讲深、讲透,学生的作文质量肯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4.中人教育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重点 篇四

教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统领后面的教学内容,因而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能出,需要重点学习。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3)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4)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5)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考纲链接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1)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7.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8.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却不能替代教育规律。

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10.古代教育学思想:(1)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问答法”分三步: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11.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1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称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

1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4.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1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等。16.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一,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出现。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学会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考纲链接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

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手段。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0.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1.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2.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4.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中初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经营管理人员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所以,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

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任何轻视教育,把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不愿在教育上进行投资的思想和作法,都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是需要转变的。

15.为了使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第一,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第三,作好教育事业规划;第四,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也经常出论述题。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人的发展概念;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概念;各种偏激观点(如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言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4)学会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考纲链接

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

(1)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2)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3)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6.遗传的意义:(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8.环境:(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1)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2)个体的心理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

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和技能。(2)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3)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4)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增强。

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人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16.学校教育及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论述题很少见。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结构;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概念。(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概念及其代表人物与基本观点;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特点、任务;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考纲链接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的结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酌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7.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8.素质教育:(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9.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10.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质。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由于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因而容易出材料分析题。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掌握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2)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类型;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3)中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4)结合实际说明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考纲链接

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还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1)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2)受教育权。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的义务:(1)受教育的义务。(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教师职业性质:(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7.教师职业的特点:(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

8.教师劳动的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1.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1)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2)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

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4)良好的道德修养。

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1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与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17.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社会、对学生的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8.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针对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而言的。其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方针、教育计划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发展。(2)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丰富的知识。

第六章 课程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论述题很少见。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制约课程的因素。(2)课程评价的模式和方法。(3)课程的基本结构。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考纲链接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类型的划分:(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5.近代以来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①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②哲学认识上是唯理论或经验论;③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是官能心理学还是联想心理学。(2)学科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①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以学科教学为中心,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强调知识的系统,而相对忽视儿童兴趣及儿童心理发展逻辑。②儿童中心论出发点是儿童,主张按照儿童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6.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7.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结果。8.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9.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10.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1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1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1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

15.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16.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17.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18.课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1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①教学科目的设置;②学科顺序;③课时分配;④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

2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3.教科书的作用:①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的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②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24.国外课程改革趋势:(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创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25.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第七章 教学(上)

重点提示 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且还有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2)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的结构。(3)教学原则。(4)常用的教学方法。考纲链接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以下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地位:在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4.历史上的教学过程:(1)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2)孟学派,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思考和实践。(3)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从对事物的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5)杜威,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6.教学过程的特点:(I)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7.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8.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9.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11.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12.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I)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3.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16.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17.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8.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5)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榨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第八章 教学(下)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3)教学的基本程序。考纲链接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3.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1)个别教学制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2)缺点在于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

4.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成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地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

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6.班级授课制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1)缺少灵活性,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7.分组教学制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它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其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后产生的副作用很大。

8.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9.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0.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①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和数量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③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11.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2.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1)现场教学:是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等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2)个别教学:是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通过个别指导,指导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的。

1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14.备课。

(1)备课的意义: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备课的要求:①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②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15.上课。

(1)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2)一堂好课的标准: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正确的教学内容;③恰当的教学方法;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16.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7.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18.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1)测验与目标。

(2)试题的类型:供答型,要求学生对教师规定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解释;选答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答案。(3)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

(4)评价的方式有考查、考试两种,记分有百分制和等级制。1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

20.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重点提示

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还有论述题,而且还有众多的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也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德育的意义。

(2)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3)德育原则。(4)德育的主要途径。(5)德育的主要方法。考纲链接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3.德育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我国中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7.我国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

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0.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包括四个方面:(1)教育者。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3)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4)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1.德育过程的矛盾:(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2)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4)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3.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4.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③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

(2)正面教育原则。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②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④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①联系实际,讲清理论。②组织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③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①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②提出的德育要求要合理、明确具体、并序列化。③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①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承认过程性和差异性。②要根据现实有的放矢,切忌一般化。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①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15.德育的主要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育。(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16.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2)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3)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4)品德评价法,是指依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5)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发展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6)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7)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出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17.心理辅导的原则:(1)激励性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愉悦性原则。(5)支援性原则。

18.智育任务、内容:智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

19.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1)教育性;(2)技能性;(3)娱乐性。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1)健体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

20.美育的功能:(1)直接功能即“美育”;(2)间接功能即育德、促智、健体等;(3)美育的超越性功能:即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

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美育的类型:(1)艺术美育;(2)自然美育;(3)社会美育(生活美);(4)教育美育。21.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由皮亚杰提出,后由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人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2)体谅模式。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社会模仿模式。

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①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②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③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④榜样对品德的作用;⑤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作用。(2)班主任如何培育班集体。(3)班主任的作用。(4)如何组织课外活动。考纲链接

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

3.班级管理的作用:(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规章制度包含的内容: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②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③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2)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实施平行管理的注意事项:①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②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3)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施民主管理的工作要求:①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②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4)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目标管理的要求:①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9.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10.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者。

11.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的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12.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①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②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要定期和任课教师互通情况;全面调节安排好各科教学负担。②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③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定期家访,及时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种有利因素对学校提供支持。

14.课外活动: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以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15.课外活动的特点:(1)灵活性;(2)综合性;(3)实践性;(4)自主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种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1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1)个人活动,也叫个别活动。(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小组,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3)群众性活动,其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级联合活动。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

17.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18.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学生的了解;(3)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19.班会活动的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20.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它的形式有: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

5.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五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

概括说

关系转换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6、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7、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线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9、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其发展过程为: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11、认知方式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性;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12、瑞德的学习风格分类: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和综合型。

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分类: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和自我表达型。

13、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水平差异、智力的类型差异和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性别差异。

1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一是要采用与学习者认知风格相一致的教学策略。

二是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实质。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

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为。

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10、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

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5、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6、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把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的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8、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3、学习动机的种类: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

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

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内部因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成熟与年龄特点

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学生的抱负水准

学生的焦虑程度 外部因素:家庭条件和社会舆论

教师的榜样作用

7、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

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8、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

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

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

继续努力

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经验。(2)对他人的观察。(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1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

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的条件。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的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正迁移与负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远迁移与近迁移

3、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可利用

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

迁移

三、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

迁移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3、学习迁移的意义或作用。

(一)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直接促进作用

(二)对学生毕业后的适应社

会生活的间接作用

第六章 知识学习

1、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其基本单元是组块,表征方式是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其基本单元是产生式,表征方式是条件和行动。

2、知识学习的分类。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记忆的三个系统:感觉登记、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4、工作记忆的特点。

(1)信息的保存时间短暂。(2)处于工作或活动状态。(3)工作记忆容量相当有限,为7±2个组块。

5、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

6、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4.进行组块化编码。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7、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成造型产生的必要前提。

第七章 技能学习

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种类。

操作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3、高原现象指在练习到一定时期,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4、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

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2)活动的结构不同。

(3)活动的要求不同。

联系: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智技能学习的最初依据。

心智技能往往又是外部操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

5、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6、我国心智技能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7、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8、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9、技能的作用。

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八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校效率和效果,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学习策略的分类。

3、生成性学习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者表象。

4、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5、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6、我国心智技能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7、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程序化训练模式

完型训练模式

交互训练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8、合作学习中一般采用两个学生一组,承担不同角色。一个是学习的操作者,向对方总结材料;另一个是学习的检查者,负责纠正对方错误或遗漏。两者轮换扮演。

9、学习中如何使用复述策略。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 6)划线强调

10、学习中如何使用精加工策略。

(1)联想法:形象联想、谐音联想、缩减联想、关键词联想。

(2)做笔记(3)提问

(4)生成性学习(5)利用已有知识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是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分有结构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的状态的过程,包括常规性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5、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6、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7、影响为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呈现特征 已有的知识经验 反应定势 功能固着 智力水平动机强度

8、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

智力因素 已有知识经验 动机强度 个性因素

9、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二)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0、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1.新手与专家在解决问题中的差异。

(1)专家不注意中间过程;新手需要很多中间过程。

(2)专家或立即推理或搜集信息,是一种再认知的过程;新手需要先明确目的,再从头到尾的解决问题。

(3)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利用直觉;而新手更多的依赖正确的方程式。

(4)专家在解决问题时的自我监控能力优于新手。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

(二)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组建过渡到习惯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3、中学生品的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4、影响中小学生品的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家庭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

(二)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5、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三)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6.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

1、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2、群体规范是躯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3、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

4、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

5、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

6.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所以也有人把人际沟通称之为信息沟通。

7、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自发性、相似性、封闭性、凝聚性、竞争性、权威性。

8、群体的特征:目标与规范

组织与沟通

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9、群体的心理功能: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

10、群体规范的功能。

1.维系群体功能 2.评价标准功能 3.行为导向功能 4.惰性功能

11、人际沟通(信息沟通)的要素:信息源、接受者、信息和通道。

12、人际沟通的功能:传达信息、心理保健、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

1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2.群体的领导方式

3.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

4.外部影响

14、人际沟通障碍:地位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文化障碍、语言障碍、个性障碍、社会心理障碍。

15、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同理心。

16、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

17、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1.在思想认识上要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

2.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需求。

3.注意发挥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4.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减少非正式群体不良因素的侵蚀。

18、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1.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2.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与发展。

3.促进学生的社会化。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第十二章 学生与教师心理健康

1、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二)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三)自我调控能力

(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五)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六)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适(调节与适应),寻求发展。

4、个体心理辅导中认知调适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5、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6、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7、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工作满意度 人格特征 角色冲突 学校管理 社会的影响

8、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应付压力

(三)社会支持

(四)专家的处理

(五)教师的休闲

第十三章 教学目标与评价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育作用。

3、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也叫可靠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4、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的特点或者属性的程度。

5、区分度是指测验对不同考生的水平能偶区分的程度,与难度有关。

6、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7、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6.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篇六

绪论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1、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识记与领会:

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2、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功能

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二节 现代教育

识记: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越来越多地与生产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教育为生产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2)民主性。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

(3)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4)创新性。

2、理解: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实施“科教兴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识记: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2、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面向所有适龄儿童。

(2)义务性。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从各自的方面创设条件,尽到责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均视为违法。(3)全面性。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前面性。理解:

1、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2、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 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识记:

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领会:

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识记: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3、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又不需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

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领会:

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识记:

1、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

2、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3、实现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应达到动作熟练,自动或半自动化程度。

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5、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有一特殊现象: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

应用: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

1、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

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4)启发式教学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5)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6)教师讲话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7)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1)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2)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和教材,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1)建立正常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的分散。(2)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制度,养成自觉组织和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的习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这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1)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必须严密紧骤,使教学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2)教师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安排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紧张的学习活动,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从而保证有意注意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的状态。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在一堂课中,(1)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必须通过组织教学明确目的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接着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兴趣,形成无意注意;(3)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又提醒学生加强有意注意;(4)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的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入无意注意;(5)下课前,学生注意容易涣散,在布置作业时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一堂课就能做到注意的松紧交替,有张有弛,不易疲劳,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课堂上学生分心的控制措施

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7.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七

上海市杨浦区档案局注重运用技术创新成果, 留存城市发展记忆, 在世博档案工作中, 充分发挥新开发的《重点工作档案素材资料库系统》的作用,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年底前实现世博档案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杨浦区档案局根据在迎世博、办世博和创新城区建设中重要工作多、重点项目多、重大活动多的特点, 在2010年与上海中信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杨浦区重点工作档案素材资料库系统》。该系统在档案资料的整理模式上有了重大的改进和突破, 由原来的先分门类改为现在的先分项目, 如针对某一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单独设立项目, 资料先在系统中集中存放, 然后视情进行整理归档, 既有利于原始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又方便作为档案留存的选择性。该系统还能根据实际需求, 为项目设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能共享并利用协办单位的相关资料, 为留史存档提供了极大方便。该系统在对照片资料的处理上还有其独到之处, 不仅使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著录工作量。2010年下半年以来, 杨浦区档案局已在全区所有能连接政务网的部门和单位开通了《杨浦区重点工作档案素材资料库系统》, 局有关科室的同志还亲自上门, 深入到担任世博重要任务的24个部门和单位指导, 面对面地传授实际操作使用方法, 在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做好世博档案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8.模块七重点词汇复习讲解 篇八

1. familiar

【分析】familiar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熟悉的,常见的,亲近的,随便的

The old lady looks familiar to me, but I don’t remember her name. 这个老夫人我看起来很熟悉,但是记不得她的名字了。

Familiar friends亲密的朋友

The young man’s manner is too familiar. 年轻人的态度太随便了。

【拓展】

Sth. is familiar to sb.=sb.is familiar with sth.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 song they are singing. =The song they are singing is familiar to us. 我们很熟悉他们唱的那首歌曲。

2. application

【分析】application n.应用,运用,申请

Please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 form and return it.请填好申请表,然后交回。

We received 20 applications for the job. 对于这份工作,我们接到20人申请。

I made five applications but got nothing. 我做了五份求职申请,但都没有成功。

【拓展】apply for申请

I w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good post. 我想申请这个好职位。

My sister applied for a teaching post in this school last year. 我姐姐去年在这个学校申请了一个教学岗位。

apply to应用,适用于,与……有关

This kind of rules apply to w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ly. 这种规则只适用于我们中学生。

3. relief

【分析】relief n. (病痛,负担等的)减轻,缓解;轻松;宽慰;救济

This medicine can bring relief to the patients. 这种要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To his relief, his son passed the driving test at last. 使他欣慰的是,他儿子最终通过了驾驶考试。

The medicine gave him some relief. 这药为他减轻了一些痛苦。

The relief supplies will soon be flown to the area where the strong earthquake happened. 救济物资将很快空运到发生强烈地震的地方。

【拓展】relieve v.减轻,解除,缓解

Encouragement is the best way to relieve the children’s pressure. 鼓励是缓解孩子压力的最好方法。

The headmaster was relieved of his post at last. 这个校长最终被解除了职务。

4. admire

【分析】admire vt.陪同,陪伴

动词admire的意思是“赞美,钦佩,羡慕”。常用admire something/ admire somebody for something.

I admired his great courage at that time. 那时我钦佩他的大的勇气。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 admire her for her bravery. 毫无疑问我钦佩她的勇敢。

【拓展】

Admire也可表示“高兴做某事”,用admire to do。

I would admire to talk with you tonight. 我很高兴今晚能与你交谈。

Admiration名词,用于have an admiration for意思是“对……非常佩服/欣赏”。

We have a great admiration for the people’s heroes. 我们对人民英雄怀有十分钦佩的心情。

5. distant

【分析】distant adj. 遥远的

As is known to all, the sun is distant from the earth. 众所周知,太阳远离地球。

The station is three miles distant from our house. 车站离我们房子3英里远。

There is an old man who is good at making up stories in the distant village. 在那遥远的村子里,有一位善于编故事的老人。

【拓展】distance n. 距离

What’s the distance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北京到上海有多远?

常见短语:in the distance 在远处 at a distance 隔开一段距离 keep sb at a distance 疏远某人 within walking/hearing distance在步行可及/听到叫声的地方

6. distinction

【分析】distinction n. 声誉;区别;差别

All of them have the distinction of helping others. 他们所有人都享有帮助别人的荣誉。

I’m sorry. I can’t make/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books you gave me. 很抱歉,我不能区分你给我的这两本书。

【拓展】distinguish v. 区分,辨别,分清

He is old enough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他已经长大了足以区分对和错。

Distinguished adj. 卓越的,杰出的

Lucy is distinguished for her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露西因为她的讲流利英语的能力而卓越。

These are the highest distinctions that have been given by the government. 这些是政府所给的最高荣誉。

7. historic

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

【分析】historic adj. 有历史意义的

His grandfather took part in he historic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他的祖父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1919年五四运动。

They ar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historic talk. 他们在忙着准备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

【拓展】historical adj.有 “历史的”意思。

请把这本历史小说放到抽屉里。

Please put the historical novel into the drawer.

history n. 历史 in history 历史上

There are a lot of historic spots in our city. 我们市里有许多历史古迹。

8. annoy

【分析】annoy vt. 使烦恼,使生气

Don’t annoy others by singing loudly at the moment. 此刻不要大声唱歌以免打扰别人。

I hope you won’t be annoyed by my questions. 我希望你不要被我的这些问题惹烦。

【拓展】

be annoyed with sb for. 因为……对某人生气/厌烦

His mother was annoyed with him for Being rude to their neighbors.

他的母亲因为他对邻居们的粗鲁而生他的气。

be annoyed to do因为做……而恼火

annoying 令人恼火的, annoyed 感到恼火的

He was annoyed to find that the stamps on the envelope had been torn off. 他发现信封上的邮票被人撕走感到恼火。

9. undertake

【分析】undertake v. 着手做,从事,承担

This lawyer undertook the case without a fee. 这个律师免费承办那个案件。

She undertook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scheme. 她负责这个计划的组织工作。

【拓展】undertake to do. 着手做某事,答应做某事

I undertook to teach the children English. 我答应教孩子们的英语。

undertake that 保证

I can’t undertake that you will make a profit. 我不能保证你会获利。

The farmer undertook that the sheep will grow well under his care. 农民保证羊群在他的照顾下会长得很好。

10. arise

【分析】arise vi 发生,产生;起立;起床;起义

Use the money when the need arises. 有需要时就要用这笔钱。

A campaign has arisen. 一场运动发生了。

As students we must arise at dawn. 作为学生,我们必须天亮就起来了。

A strong wind arose in the night. 夜间刮了大风。

【拓展】

arise from…由……引起,由……产生,从……升起,起源于……

Smoke arose from the chimney. 烟从烟囱里升起。

A mist arose from the lake. 湖上起雾了。

New difficulties will arise from such situation. 那种状态将会产生新的问题。

Accidents can arise from carelessness. 粗心会引起事故。

Part Two 词组专讲

11. Be capable of

【分析】Be capable of 有能力做某事

He is quite capable of lying to get out of trouble. 他能够用谎言摆脱麻烦。

You are capable of better work than this. 你能做得更好。

【拓展】

be able to 能做某事

The fire spread through the hotel very quickly but everyone was able to get out. 火势迅速在宾馆蔓延,但每个人都能离开。

12. in large quantities

【分析】in large quantities 大量地

At that time, many countries bought tea from China in large quantities. 那时侯,许多国家从中国大量地购买茶叶。

Every year, good soil is washed away in large quantities. 每年都有好的土壤大量地被冲刷掉。

【拓展】

large quantities of 或 a large quantity of 意思是“许多的,大量的”,后接可数或不可数名词。 谓语动词的数和quantity的形式一致。

There is a large quantity of students in the library. 图书馆里有许多学生。

Large quantities of of cotton have been shipped to Japan. 大量的棉花已经被船运到日本了。

quantity 量,数量 quality 质量

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

The changes of quantity cause the changes of quality. 量变引起质变。

13. search for

【分析】search for指“搜寻,寻找某人或某物”。有时也可以用search…for…这个结构,表示“对……进行搜查,以找到……”。

All night long, they were searching for the lost child. 一整个晚上,他们在寻找失踪的孩子。

【拓展】辨析:search,look for

search指“搜查某地或搜身”。它的宾语可以是地点名词或人、衣袋等。如:

look for Look for意思是“寻找”。常见于日常用语。如:

Without permission, they searched the thief. 未经允许,他们搜了小偷的身体。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the classroom? 你在教室里找什么?

英语中其他search 的短语。

In search of寻找,寻求 in one’s search for 寻找

上一篇:个人借款合同下一篇: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