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2读后感

2024-08-23

明朝那些事儿1.2读后感(精选12篇)

1.明朝那些事儿1.2读后感 篇一

213,632字(417.25k算出来的)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终于看完了,本来以为全书都看完了,结果为了查字数一百度才知道一共有七部,一百五十多万字。其实这两年看的书好多都不了了之了,《乔布斯传》、《陌上花开缓缓归》、《人生若只如初见》,等等。而这本书从648页开始就没有再看过自己看了多少页,到今天中午《软弱》这章看完突然告诉我没有了甚是震惊,低头一看——1021页了。这就是所谓的一直沉迷(虽然沉迷的不过是一本小说,不是什么正事)吧?足见我有多喜欢。

第一部《洪武大帝》主要讲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的故事,主要在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从这本书我也看到了作者石悦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它不仅是讲述历史,他还懂法律学、经济学、犯罪学(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学),可以看出他肯定是读过很多书的,并且广泛涉猎,不拘泥于兴趣。另外,他的文风也是这本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的原因,他以一种诙谐、现代化的口吻描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枯燥历史,当然后来我知道这也跟这本小说的来源有关——他最初是在2006年3月到2009年3月连载在天涯社区的一本网络小说。想必那会我还在初中,虽然初三升学的日子我并没有很努力但至少还是个乖乖女——不去网吧,不打游戏,不听歌,不看电影,去书店看书对“言情小说”专区从来是避而远之。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我当时有多乖:有一次在书店看书,好像也不是什么跟学习有关的,我一抬头猛然看见自己站在“言情小说”的书架下,顿然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换了个位置。想必现在的同龄人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可能有的学霸现在还保持着这种生活方式。当然,一些发达地区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富庶的孩子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大学前就关心政治事件,对政治人物了如指掌,或者接触了很多欧美文化,会唱很多英文歌,或者一直热衷于漫画,在杂志上连载,甚至签约了漫画公司,再或者热衷于某项运动,比如定向越野,这种我在大二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的运动。这两种教育方式和成长方式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虽然他的实际可行性还有待研究,但我觉得不应该让升学抹杀掉孩子的兴趣和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的机会。

扯得有点远了,用明朝那些事的体可以说:要真对此问题大肆讨论,大概可以写一篇《论中小学生升学与课外兴趣发展的互斥与兼容》,读教育学或者师范的同学应该可以把这个题目作为自己的毕设题目了。

再说《明朝那些事儿》,最开始是从朱元璋是怎样当上皇帝开始讲的,它主要是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我就按让我有深刻印象的几个点和对我产生的思考来说吧。以前我一直不懂读书的意义,现在我知道了,其实,读书不是什么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这些摸不着边的东西,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很多书可能都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意义,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生活、如何活得更好,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功利化。

要说他推翻元朝那会打得仗,让我倍感亲切。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当年明月说了好多蒙古族的战争特点,让我也对自己的民族有了更多的了解。另外其中消灭北元的里程碑战役——“庆州之战”其中的庆州正是我的家乡——内蒙古巴林左旗。终于在历史上找到一点我家乡的踪影,不是以前学历史的时候那些文人武将、才子佳人总是出现在北京以南的省份,导致我一直以为我家乡在古代就是一块蛮荒之地,其实可能根本没有人居住。当然,蒙古族本来就是游牧民族,再加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地理条件恶劣,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在冷兵器时代,地理条件对地区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现在交通方便了,但是,一个地区的软环境对地理条件的依赖依然是那么严重。这也大概为我未来的选择提供了一点方向。

还有陈友谅,他是朱元璋在打江山时期最强劲(jing)的一个对手,他善于水战,而这正是朱元璋的弱点,朱元璋没有巨大的战船,他的战船不过是几艘小破渔船改造的,就像那句决战时期陈友谅的战船有三层之高,让朱元璋的士兵“仰不能攻”,他的士兵也不习水性,可以说他胜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他最终就是打败了陈友谅,夺得了天下。这与朱元璋极高的政治和军事天赋不无关系,但是也是陈友谅的从小兵成长为一方枭雄的过程有着巨大的关系。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他的心中没有信和义。倪文俊赏识他,提拔了他,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为了成为天完国第一重臣,杀了他;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他很尊重,把他当兄弟看,他杀了他;徐寿辉把权力让给他,只想活下去,他杀了他。这个世界不就是这样么?心狠手黑才能取得胜利,因为在你弱小时没人可怜你!为了今天的权势和地位,我不稀罕什么名声,让那些道学先生骂好了,手中的权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再信任我,随时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拥有最强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这就是陈友谅的内心和他的生存方式。从陈友谅的一生我明白了太多以前从来没有明白的事情。即使在那个成王败寇的乱世,没有好人与坏人,朱元璋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做了很多坏事,包括后来的洪武四大案,几乎把开国重臣,那些曾经为他出生入死,一起打江山的文才武将杀了个精光,但是最基本的信和义是必须坚守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手下的信任,才能有威信,才能让那么多人为自己卖命。同时名声也很重要,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前几天回定向队训练,有一个娱乐项目,赢得跑两圈,输的跑三圈,我们老队长输了,他不参加今年的比赛了因为马上毕业走人了,但是他也跑了,最麻烦的是队长跑的特别慢(他比较擅长读图,所以每次比赛的成绩都不错。)导致大家都跑完了就在那等他一个人回来,后来他说:“其实我本来也想从中间穿过来,少跑一段的。但是后来一想要是后面有队员看到我这样,那就是名声扫地了,以后就再没有什么威信领导大家了。”所以,虽然我们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但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这本书的大部分笔墨都在说战争的事,每次战役是如何打赢的,感觉像一本军事小说,开始我都不愿意看这些,后来发现其实打仗的事也挺有意思的。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首先决定于军心,然后是优秀的将领,还有勇气、决心和智慧,而并不是士兵的多寡、武器的先进。就是那句:人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战争的理论用在生活中。比如参加一个考试,就可以把他看成敌人,首先不能轻敌,轻敌往往大败,所以估计一个考试的难易程度也一样。另外要有强烈的决心和勇气,当大敌当前的时候必须勇于面对并且维护一个军人的尊严,不能害怕或者感觉打不过就跑。对待考试也是,可能这个考试很难,你感觉自己的水平明显不够,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你的进度却很慢,或者有的题根本在课本上找不到。这个时候难道就放弃了么?如果放弃就像那些胆小鬼比如李景隆这个蠢材背负千古骂名。而在战争中我们也看到了,可能有的时候局势非常不利于我们,但是单靠决心和智慧就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比如镇守济南城的铁铉,以少数的残兵败将却打败了军事天赋远超自己的朱棣。可是可惜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似乎很难有强大的决心和信念支撑我们走下去。就像马云说的:“其实胜利就在第三天,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第二天晚上。”

还有一句作者说的:“学习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是不等价的。”,就像博学多才的黄子澄一次又一次的提出错误的建议,一个人失误一次很正常,但是黄子澄一直误判这就不容易了。就是朱允炆周围的这帮智囊团,都是一些书呆子,当国难当头时,提出了很多错误的建议,所谓书生误国啊。他们很会读书,但是真正到处理国事上却只会纸上谈兵,看不清形势。这部分几乎颠覆了我的世界观,虽然很多时候一直听说,能力比知识重要,成绩代表不了什么,但我一直把优秀理解为学习好,觉得学习好是基础,有了学习好才能花心思去提高能力。如果学习不好但善于处理事情就是可耻的,没什么可骄傲的。现在才知道,其实学会处理事情才是更重要的,无论我们做什么不是都有只有一个目的么?挣钱。而挣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非法途径不能做,其实也不一定就要靠专业知识啊,如果我们擅长的并不是专业知识,又何必非要靠专业糊口。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就看你选择哪一条了。

写了三个多小时了,才挤出来这3000多字,想起橙帝动辄洋洋洒洒八千多字(其实读起来我都感觉挺累的,更别说写了。),颇抒己怀,真是不容易。还是读的书太少,肚子里没墨水,自然也是写不出东西来。再说《明朝那些事儿》的文采也不错,作者也是看了很多史书,用了很多文言文,读起来欣赏效果也是不错。

Winfrey作于2015.4.13 22:03 E2栋

控制与仿真中心。

2.明朝那些事儿1.2读后感 篇二

1985年, 刘建明、童兵、郑保卫等新闻理论学者的研究生导师甘惜分, 在兰州大学新闻系讲学时以“新闻学与历史学”为题, 系统阐述了新闻与历史、记者与史家、新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并谈到两者的四点相通:均以客观世界发生的真实事实为对象;均注重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均需选择, 故有倾向 (犹如史家陈守实所言“史论即政论”) ;均强调才、学、识、德等修养。他举例说: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我认为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 他不但对中国历史有深厚的了解, 而且非常善于在动乱中的中国抓住最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他在抗日战争之前就选择了陕北之行, 他认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过艰难的长征、喘息方定而兵员很少的一支红军是决定中国的未来的力量。可以说, 斯诺是一个伟大的记者, 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1]

为此, 他还主张将新闻专业置于史学门类而非文学门类, 新闻学子授予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非文学学位。当然, 在中国传统中, 文史不分家, 司马迁既是首屈一指的史学家, 又是出类拔萃的文学家。无论史学还是文学, 都是新闻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中国近代以来的杰出报人, 几乎都是底蕴深厚的文史大家, 如梁启超、章太炎、黄远生、于右任、吴玉章、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王芸生、曹聚仁、邹韬奋、范长江、邓拓、梁厚甫、查良镛、胡乔木、乔冠华、范敬宜……历史文学的巨擘姚雪垠, 在《八十愧言》里表达的认识, 同样适用于新闻领域:

倘若我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不具备中国汉民族的史学修养、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古典文学的较厚实的修养, 我不仅写不出《李自成》, 而且在长篇小说和历史小说上的一切艺术的追求和理论建树的企图都将落空。[2]202

就历史而言, 明清两朝与当代中国既靠近, 又切紧。如果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多属思古幽情, 那么明清的背影还未逝去, 在现实世界中若隐若现。美国高校的通用教科书《中国近代史》 (徐中约) , 就将近代史上限推到明清鼎革之际的1600年, 下限则延至世纪之交的2000年。新闻传播学的史论研究也主要关注明清以降, 哈佛大学汉学家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甚至成为畅销书, 如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的生动叙事, 让人见识了一种久违的学术著述, 不过正如明史专家陈梧桐教授质疑批评的:

由于作者错误的明史观, 加之违反史学研究的规范, 对史料采用各取所需甚至歪曲、篡改的手段, 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可靠, 得出的结论也失之于偏颇、片面, 作为学术著作尚不够格, 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 实在不值得肯定和热捧。[3]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教授也曾谈及类似问题:“万历朝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政治相对最为宽松的时期,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 但并不是不问政, 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符合他意愿的奏疏留中了。”[4]

无论专家学者如何见仁见智, 人们对明清历史始终“关怀备至”。清朝尤其晚清自不待言, 明朝其实也一直热度不减。吴晗的《朱元璋传》、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等, 均属脍炙人口的现代学术经典, 而且清新可读, 不让《万历十五年》。1944年, 适逢清兵入关、崇祯自裁的甲申 (1644) 三百年, 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 连载有名的《甲申三百年祭》, 第一次用唯物史观对李自成起义的历史经验展开论述, 犀利深刻, 磅礴大气, 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毛泽东与中共中央甚至将它纳入整风文件。1949年, 毛泽东及其战友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京赶考”时, 还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步李自成的后尘。2010年,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又邀请谢国桢的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商传开讲《永乐大帝》。至于荧屏上的明清“电视剧”“历史剧”更是触目皆是。

对普通人来说, 了解明代及其社会, 除了《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外, 当数姚雪垠的《李自成》了。1963年,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 一时洛阳纸贵, 可谓满城争诵, 同当年红极一时的“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 以及一大批红色经典一道, 构成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1976年出版的《李自成》第二卷, 不仅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而且通过广播小说形式, 传入千家万户, 波及穷乡僻壤, 让千千万万无缘读书的普通百姓如醉如痴。小说名为“李自成”, 实际上远非局限于一支义军及其领袖, 而是展现了明清之际广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内心追求的乃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

姚雪垠 (1900-1999) , 河南邓州人, 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 “七七事变”后, 与范文澜等创办《风雨》周刊, 曾以特约记者的名义赴徐州前线采访。1938年, 其成名作《差半车麦秸》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发表, 轰动抗战文坛。新中国成立后, 从事专业创作, 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 下放武汉的东西湖农场, 最后落脚咸宁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出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等。正是戴上“极右派”帽子时, 他开始了《李自成》的酝酿与写作, 历时约40年, 最终完成5卷、300多万字的皇皇之作。在《姚雪垠回忆录》里, 他提到当初偷偷摸摸写作的情景:

我住的房间靠近大门, 房门是活动门, 没有插销, 没法关严。每听见有脚步声走进大门, 我赶快轻轻合上活页皮夹, 坐着不动。有时某位同志推门进来看看, 看见我的面前摆着活页夹, 问我在写什么, 我就回答说我在写思想检查。那时候不像“文化大革命”, 对我没有进行过搜查, 从来没有人翻看我的活页夹。等进来的同志走了, 脚步声上楼了, 我小心地重新打开活页夹, 继续往下写。我一边写一边警惕着脚步声音。[2]164

姚雪垠为了完成这部鸿篇巨制, 在忍受诸般屈辱与困顿的情况下, 对明代历史与社会进行了细致钻研, 虽然他谦称不是明史学者, 但其深厚学养并不亚于专家权威。记得上大学时, 我们系老主任邀请他来开讲座, 阶梯教室座无虚席。30多年过去了, 讲座内容大多风飘云散, 只记得老人家满头银发和一张张摘录的万余张卡片!事实上, 他除了研读600余种史书典籍并做了大量批注外, 还一一踏勘了山海关、九宫山等历史现场。所以, 今天看来, 对《李自成》的人物形象或有商榷, 对其创作手法或有批评, 但书中丰满的、立体的、活生生的社会场景, 从跌宕起伏的时代风云到惟妙惟肖的生活细节, 则不能不令读者叹服。就拿全书开篇来说, 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的文字, 一下子就使人们沉浸于浓郁的历史氛围之中: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日晚上, 约摸一更天气, 北京城里已经静街, 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 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 灯光昏暗, 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 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 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 敲着破铜锣或梆子, 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 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城头上非常寂静, 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 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岸, 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 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 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 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 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但是城里的居民们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情况, 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清兵放的大炮。[5]

2009年, 在“共和国六十年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上, 批评家雷达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 对“十七年”的经典进行重新评价, 《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茶馆》《苦菜花》《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艳阳天》《李自成》等, 更是被视为一串“豪华名单”。[6]在他看来, 这些作品虽然不无内在矛盾与时代局限, 但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了检验。雷达还就此提出两个长期思索的问题。一是政治视角:现在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后, 有的作家就认为离政治越远越好, 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政治往往是成就大气的前提。二是深入生活:当年强调艺术家深入工农兵, 了解人民生活, 有时尽管机械教条, 但往往能确保其灵感来源。由此, 产生了一大批富有生活气息、民族精神、文化蕴含的经典作品, 如音乐方面的《红旗颂》《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刘三姐》《长征组歌》《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东方红》《杜鹃山》等。姚雪垠能够完成这样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社会画卷与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图景, 也同样得益于此, 他在《八十愧言》里写道:

我从青年时代起, 逐步地明白, 要成为一个中国有出息的作家, 我必须将根子扎在中国的土壤上, 研究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特别是要多吸收中国三千多年文学史的光辉遗产, 同时要随时了解中国社会。如今我到了八十整寿时候, 想一想过去六十一年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经验, 以上几个方面的持久不懈的学习, 对我的成就有密切关系。遗憾的是, 我的学习还很不够, 对祖国文化的基础还不够深厚, 限制了我的更高成就。[2]203

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传人, 姚雪垠创作《李自成》也源于一种时代召唤。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社会黑暗、水旱蝗汤的旧中国, 唤起一批批前赴后继的热血青年, 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严酷现实, 更是铸就一代文化人的伟岸群像, 仅看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 就堪称星汉灿烂、光彩夺目:吴玉章、茅盾、周扬、丁玲、萧军、冼星海、周立波、艾青、光未然、贺敬之、刘白羽、李焕之、郑律成、何其芳、陈荒煤、王朝闻、张庚、吕骥、刘炽、孙犁、马烽、西戎、冯牧、秦兆阳、严文井、华君武、吴印咸、蔡若虹、张仃、古元、江枫、穆青、崔巍、陈强、王昆、于蓝……从他们的精神血脉里流淌出的时代心声, 如音乐之声——《黄河大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春节序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毛女》等, 无不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瑰宝和迄今难以逾越的高峰。正如文化学者、纽约大学东亚系主任张旭东教授所言, “20世纪中国革命的高潮, 也是近代中国人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最为明晰的时刻” (《离不开政治的文化自觉》) 。

同这一代文化人一样, 姚雪垠身上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从青年时代就形成了积极的人生观, 晚年依然矢志不渝:

我活着, 不是祖国历史进程的旁观者, 而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当我立志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以后, 这一从爱国主义出发的历史责任感要求我向较高的目标奋力追求, 不管是处在什么艰难困苦的逆境中或是处在誉满海内外的极大顺境中, 我都没松懈自己的努力, 没有动摇自己的责任感。 (《八十愧言》) [2]164

特别是, 这一代文化人都锲而不舍地追寻马克思主义, 秉承坚定的信念与信仰,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就像姚雪垠回忆的:

我从十九岁到了开封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中受到了启蒙, 而且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粗浅常识, 逐步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主观条件, 可以帮助我理解明清之际许多复杂的历史现象, 探索一些历史规律, 而不停留在历史故事的表面, 对历史的看法也不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2]176

这样的时代特征与精神烙印, 使得这一代文化人具有一种天行健的雄浑元气, 一种地势坤的朴拙大气。以《李自成》而论, 在文学理念与创作技巧上或许不如时新作品精致、考究, 但如前辈大家所论:《李自成》第一卷的水平不在《水浒》之下, 甚至超过《三国演义》 (明史专家吴晗) ;《李自成》以明末农民起义为中心, 完成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史学家胡绳) ;《红楼梦》以来, 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

2008年暑期, 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 我先上庐山, 再走三峡, 饱览千古江山, 重温万古诗篇:登高壮观天地间, 疑是银河落九天, 巴东三峡巫峡长, 轻舟已过万重山……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借此空闲, 重读了姚雪垠的《李自成》, 由于许多故实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包括闯王殒命的湖北九宫山, 不由得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既为一代英雄的悲剧, 也为这等讴歌奴隶的巨著。一篇读罢头飞雪, 陈王奋起挥黄钺。读完最后一页, 恰好船行巫峡, 同伴招呼着上到观景甲板, 眼望滚滚长江东逝水, 我不由随口对一位名校教授提了一句《李自成》, 没想到对方脱口而出的抢白, 噎得我无言以对:看那玩意儿干什么!后来琢磨, 或许这样的文字在时贤看来显得老套过时?或许李自成、农民起义、阶级斗争等已沦为明日黄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么司马迁《史记》中浓墨重彩的《陈涉世家》该当何论?对此,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与复旦大学许燕博士对谈时的分析, 不能不说深中肯綮, 令人深长思之:

取消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其实并没有真正取消阶级的概念, 所谓中产阶级概念不就是建立在阶级概念基础上的吗?因此, 取消的不是阶级概念, 而是特定的阶级概念。这个取消本身当然是政治性的, 更准确地说是“反政治的政治性”。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去政治化的政治”——复旦大学许燕的访谈》) [7]

不管怎样, 重读经典, 收获良多。读完后, 意犹未尽, 于是再读顾诚的《南明史》。看似巧合的是, 两部大作均以大顺军余部在三峡的坚守与败亡告终, 睹物思人, 临风怅然。享有国际声誉的顾诚教授, 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明史专家, 被学界誉为“三好”学者:学问好、文笔好、外语好。他用毕生心血铸就的名山之作《南明史》, 同姚雪垠的《李自成》一样, 不仅均以明清鼎革为主题, 关注同样的社会历史, 而且体现了同样的唯物史观, 并具有同样的朴拙大气, 如开篇一段气势不凡:

公元1644年, 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 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 又搅合在一起, 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8]1

书中所论明末士风, 尤其让人茅塞顿开, 迥异于“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的流行说辞。一般印象里, 人所熟知的东林党人俨然属于骨鲠之士、正人君子, 他们高唱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一直像清风明月, 一江春水,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而实情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些名震天下的“文人雅士”, 原来并不清高, 其实并不纯粹, 对国计民生, 则往往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至于黄宗羲等所谓“清流”, 党同伐异, 唯我独尊, 褊狭偏执, 更让人联想到一些赫赫炎炎的“公共知识分子”及其左右的媒体与记者, 空谈误国, 如出一辙, 沽名钓誉, 何其相似: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出仕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实际业绩, 而是以讲学结社, 放言高论, 犯颜敢谏, “直声名震天下”, 然后就自封为治世之良臣, 似乎只要他们在位, 即可立见太平。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人们常常受旧史籍的影响, 以为东林—复社人士大体上都是骨鲠正直之人, 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 其中光明磊落者故不乏人, 但由于明末东林—复社名满天下, 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 许多热衷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 变成一个大杂烩。东林—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 为独揽朝政造舆论。

直至社稷倾覆, 江山变色, 东林—复社党人仍把责任全归之于弘光昏庸、马阮乱政, 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 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一批追名逐利、制造倾轧的能手, 对弘光朝的覆亡负有直接责任。[8]

读过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对这一分析与评价当不陌生, 也不意外。

约十年前, 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学者、作家王春瑜的文章《一位学术苦行僧——悼亡友顾诚教授》, 其中描绘的一段顾诚晚年情景历历在目, 令人难以释怀:“他是越来越衰老了, 体重不到80斤。他与我同居一室, 我夜半醒来, 他还没睡着, 静静地躺在床上, 看上去, 真是形容枯槁。”[9]这位如此虚弱, 后来连上楼都有气无力的书生, 却以强悍的生命意志, 完成了一部气魄宏大的学术力作!2012年, 光明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顾诚著作系列”丛书, 但愿更多的人能够面对此类诚朴探求、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流于一般”的严肃著述。

参考文献

[1]甘惜分.甘惜分自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53-463.

[2]姚雪垠.姚雪垠回忆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0.

[3]陈梧桐.《〈万历十五年〉质疑》.见《历史学家茶座》总第4辑;《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拓展读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商传.从明代历史看《儒林外史》[N].中华读书报, 2013-04-10.

[5]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

[6]雷达.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N].人民日报, 2009-11-10.

[7]汪晖.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62.

[8]顾诚.南明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3.寻梦钟祥,感受明朝那些事儿 篇三

从济南上车,经过近13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我终于到达了武汉。短暂的停驻后,我同中国专业旅游媒体联盟的记者们以及参加本次“百万学子游钟祥”的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一起坐上了开往钟祥的大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掩抑不住对钟祥的期待。

《湖北画报》旅游版主编汪立敏在车上为大家细心介绍着钟祥的历史、文化,方便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能够更好的去了解钟祥,去感受它的魅力。

钟祥市是隶属于湖北省、归荆门市代管的县级市,古称郢,春秋战国时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国在此筑有石城,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时为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的承天府所在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700多年;公元1531年,明嘉靖帝朱厚熄因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故赐县名“钟祥”。

钟祥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科技、文化、教育先进县市,省级园林、文明、卫生城市。

穿越显陵,读懂明朝那些事儿

从武汉出发,约3.5个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钟祥市。路途中看着窗外的风景,完全感觉不到旅途的漫长。到达钟祥市之后,我们下榻到当地的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参观游览。

第二天早上一早,用过早餐,大家就开始了本次钟祥行。上午,大家参加了“百万学子游钟祥”活动启动仪式暨环莫愁湖杯健康跑的活动。下午,我们搭乘大巴,游览参观钟祥市的著名景点——明显陵。虽然,历史已远去,但遗留下的皇陵却怎么也让人不能忘记明朝那些事儿。

这里给大家讲讲关于显陵的一些事。它的主人是朱祜杭(1476-1519年),是明宪宗第四子,受封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兴王,死后葬于钟祥的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逐封兴献王长子朱厚熄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熄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历时47年,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步入明显陵,你可以发现大多数通道都弯曲的,犹如龙形。导游告诉我说,嘉靖皇帝为了彰显其父帝王之位,将许多通道修成了龙形,而这一设计,有别于明代所有皇陵。从显陵第一道门进入后,需要跨过御河上的五座御桥和五道城门。每一坐御桥和城门都不一样。走过第四座桥后,道路两旁除了树立各种动作雕塑外,还树立几尊文臣武将。这让我想起了南京朱元璋之墓明孝陵。在通往明孝陵陵墓的路上,也树立着相似的雕塑。在经过近500年之后,显陵几尊雕像的首尾已被风化,看了让人忍俊不禁。不过,那些文臣武将们,仍然轮廓清晰并忠实地伫立了500年。走过这条漫长的古道,到达一个宽阔的广场,前面出现一个圆形的水塘,后来通过咨询身边的一个当地人得知,这个池塘叫内明塘,从小他们来这儿玩耍时,池塘水位也是这样。附近的一带居民也延续着这一说法。这500年来不枯竭的水位,一直以来是个未破解的谜。绕过内明塘,我们来到了明显陵的陵恩门。这道门是内城紫金城的正门,两侧各有一堵墙——双龙琉璃影壁,墙上是精美琉璃琼花图案。这座门里,是显陵最精彩然而也是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原本壮观的雕栏玉砌被李白成的部队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不过,透过这些遗迹,我们能够联想到它当时的辉煌。

现代乡村 美丽彭墩

彭墩乡村世界位于石牌镇彭墩村,面积有10.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新气象为特色的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景区,已形成的主要旅游资源有村容村貌、农民小区、农民公园、农业产业六大基地和彭墩古镇等。景区现有主要景点:风格独特的农民新居、农耕文化博览园、千弓荡情人岛、彭墩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垂钓乐园、野外烧烤、有机果蔬采摘园、太空水莲基地、香樟园、枇杷园、桂花园等十多处。

万紫千红 山水钟祥

来到钟祥,不仅仅是为了感受明朝那些事儿,还需要去欣赏钟祥的美景,万紫干红植物园也是不错的选择。万紫千红植物园占地5000亩,紫薇树品种达30多种,培育花卉苗木1200多种。一年四季,花季不断,尤以紫薇花最壮观。园内花草相间,森林茂密,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是一处以赏花为主,休闲养生,科普教育,艺术体验,滨水游乐为一体的华中知名紫薇花主题公园和自驾游最佳目的地。

4.《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四

以前就蛮喜欢这种史书类的书的,但一直没有这样认真地看过。这部书写得真的很好。从刚开始的以完成作业的局外人的心态看,到后来的越来越入迷以至于春节还捧在手里,到最后发现,我已经迷失在了这段历史中,与书中的众多人物一起,体会着他们的感受。

看完这部书,合上最后一页,觉得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惆怅;这,就是历史。正如作者当年明月所说:“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它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既成事实,拉到医院急救都没办法的事实。”。一开始看到这段话,感觉好纠结,但后来再仔细想想,这的确是事实,没有那么多“如果”和“假如”,也就释然了。

好了扯得太远了,现在回归正题。

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单在明朝276年里的满纸权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软弱、残暴邪恶中,我却看到了一些东西在发着微微的,坚定的光:热情、刚强、气节、度量、宽恕、希望、正义、真理、坚持、善良、忠诚。。。

这本书里,除了历史,还有坚持。

很敬佩崇祯皇帝,他这一生这个皇帝当得实在不容易。他的处境,借校歌改一下,就是“曲调过半,群星暗淡。”。。但他有一点最让我敬佩的,那就是坚持。

上任这么些年,憋足了劲儿把太监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袁督师也没了,本想卧薪尝胆,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造反,快打完一波又一波的人,清兵又打进来了,接着又是大灾荒,没法活,于是大家一起来造反。。。这真像是某些恶俗电视剧里的情节,先让主角备受折磨历经千难万苦然后再给一个大大的美好结局好啦大团圆完事,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但他仍然坚持着。从书上看,崇祯非常节俭,崇祯工作非常努力,崇祯吃得少睡得少,崇祯。。。但他所有的努力,终究失败。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嗟尔明朝,气数已尽。”。。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仍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仍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袁崇焕也是这样,卢象昇也是这样。

袁崇焕被误解、被冤枉,但直到临死,他的心中也没有绝望、失落和委屈,他的心中只有坚持。“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或许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并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或许所作所为并无意义,但他仍然坚定地、毫无退缩地坚持下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卢象昇尽忠报国而死,以五千对三万,为了他最后的选择,继续战斗,他的三千人,除了极少数外,全部战死。这就是气节。卢象昇死时才四十岁。在明末的诸位将领中,卢象昇是个很特殊的人,他虽率军于乱世,却不扰民、不贪污,廉洁自律,坚持原则,从不妥协。

“《中庸》有云:‘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混乱,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钦佩这样的人。

杨嗣昌的坚持来源于崇祯的信任。对于杨嗣昌与崇祯皇帝,这两个人,将“信任”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崇祯很信任杨嗣昌,彻底的信任他。崇祯没有看错人。追剿张献忠时,“所

有的人,都在应付差事,出工不出力,在黑暗中坚持前行的人,只有他而已。”他很孤独,他受很多人责骂,他身患重病仍矢志不渝的追击张献忠,这一切的坚持,是因为这是他的责任,更是因为他不想辜负崇祯对他的信任。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几天之后,病重而亡。“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我觉得当年明月总结得很好。我觉得,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能彻底的信任一个人是很幸福的,被无条件信任的那个人也是很幸福的。

“山崩地裂,不可动摇,人言可畏,不能移志,此即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

明朝这么多人中,我想我还是最喜欢崇祯这个人。阿斗将自己绑在椅子上等待被抓,而崇祯最后自尽殉国。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崇祯(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他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尽管他也做过一些错事,但我敬佩他,钦佩他的坚持。

最后,在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之后,以当年明月的结束语结束吧,这是他要叙述的最后一样东西: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5.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五

现在的小孩想干什么职业我不知道,但在我的那个年代,科学家绝对是第一选择。我当年也曾经憧憬过自己拿着试剂瓶在实验室里不停地摇晃,摇什么并不重要,只是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但在长大之后,那些梦想的少年们却并没有真的成为科学家,至少大多数没有。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人、无数的事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别做梦了,你不是这块料!这句话倒不一定是打击,在很多情况下,它是真诚的劝诫。

就好比解缙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编制《永乐大典》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政治漩涡他玩不动。

6.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六

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谨又不乏幽默,作者不时穿插的评论尤为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掩卷之余,除了佩服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更是赞叹于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洞察力。他用那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自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直到末帝崇祯悲凉自缢于景山这长达276年的历史皓月。

书中众多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常遇春、徐达的将才独具,用兵如神;于谦、王守仁的力挽狂澜,高风亮节;戚继光、俞大遒的奋力拼杀,平定倭寇;徐阶、严嵩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袁崇焕、孙承宗的老谋深算,巧用兵法;李自成、皇太极的背水一战,最终进攻……

但最让我敬佩的,却是杨继盛。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却遭诬陷下狱,不惑之年就屈辱故去。但是,他真的就这样死去了吗?没有,他的精神活了下来,名震天下,永垂青史,因为他的坚忍、顽强、正直。他也坚信:严嵩之患终有一日能予以肃清。

是的,正义与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不来。

由这里,我浮想起二战中的许多:“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洗平顶山”……日寇铁蹄犯下的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惨绝人寰。这种赤裸裸的侵略战争,给我国及其他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我中华民族团结抗敌,浴血奋战下,在一切爱好和平,胸怀正义的友国帮助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于低下那可恶之头颅,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我们深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历史之必然,因为正义终将引领历史。无论多么风云变幻,恶狼当道,承载历史这艘巨轮必会在正义的舵手操纵下航行,引领着人类驶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回望古今,历史向我们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是祖国的明天,也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要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感悟历史。

7.《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七

这本书的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描写了在明朝发生的各种事情,并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把战争的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这本书中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朱元璋这个平民出身,却能当上皇帝的人。

朱元璋小时候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家中十分贫苦,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大概是唯一一个一无所有的民农,是通过造反才夺得了天下。他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够带领千军万马争夺王位,是一个军事天才,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人才!

朱元璋令我最敬佩的是他的各种本领:果断、坚持、冷静。这三样宝物合起来,能够让他在战场上完美地指挥出迎战方法。在这三个本领前,无论是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让我们能够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还教会了我一种很重要的东西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会捡到许许多多的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是却只有一把能打开成功的大门。在带领大军作战时,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只有一个时机是最合适的,如果失败了,就会失去一切。但是朱元璋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因为自信,他相信的自己的决定;因为自信,他登上了皇位。

8.《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八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的历史,认为明朝是被清朝所打败的,其实却不是。由于陕北连续四年的荒灾,那里的农民都活不下去了,便一个个的走向造反之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崇祯皇帝飞速地拉拢人才,去抗击李自成等众头领的叛变。但是,刚刚平息了内部的斗争,外面的皇太极又开始不断地骚扰明朝,使得崇祯兵力不足,一会儿这跑跑,一会儿那里跑跑,让他不能再忍受了。最后又由于各路的将领都战败而归,有的叛变到了清朝那里。

而此时,在朝廷的内部,魏忠贤滥杀无辜,还自称九千九百岁太爷,很多贤臣都被他杀掉,在京城里,真是比皇帝还要厉害,简直是无恶不作啊!

面对窝里斗和外面的侵略,京城终于被闯王李自成给攻破了,崇祯皇帝投江自尽了。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他的话,那就是“倒霉”这两个字。他一上任,就遇见了魏忠贤这个九千岁,后来,陕北竟然连续四年都有荒灾,又遇上了叛变,还有皇太极在北部的骚扰。崇祯虽然极力想挽回大局,但是他太倒霉了,导致明朝的灭亡。

其实,我是挺喜欢崇祯的。很多人都说,明朝亡于嘉靖,也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但却很少有人说明朝是亡于崇祯的。崇祯一生都为着明朝的大局着想,非常的勤奋,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事情着想。

9.《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想 篇九

处在奔三的年纪,多多少少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从前的世界观不能说全然倒塌,但至少也崩坏了不少。不再是住在象牙塔里的小男孩,窗外的世界都是温情的,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对权威有着绝对的信任。我慢慢认识到这是不对的,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在黑白之间添加其他的色彩,《明朝那些事儿》则促进了这种转变的完成。

它虽然是在说史,但是更多的是在讲历史故事中的人――一个个充满感情的、人性光辉点和弱点同时闪闪发光的人。张居正是权臣,但是他作风奢华,也会以权谋私;海瑞清正廉明,但是能力平庸,没啥贡献;戚继光战绩彪悍,但也结交权臣。我们站在蓝天下,沐浴着阳光,但是身后是影子。世界从来不是鲜花和掌声构成的,但也从来没有黑暗的让人绝望。

时势造英雄

终于朱元璋建国了,这个过程里,我只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个辩题出现在从高中到大学,大大小小的辩论赛中,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完这段历史,我有了我的答案――时势造英雄。在那样的时代向来是不缺英雄的,而且英雄是以结果论的。矬子里拔将军,也自然能选出一个,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不管是谁,反正是赢的那个,他就是英雄。英雄也是人,人在时间面前是渺小的,那样一个时间点,能赢的那个就是英雄。

从无到有

相对来说,治天下更难。朱元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当然这只是个正面的委婉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用另一词来表示,那就是暴君。明初的胡惟庸、空印、蓝玉等几大案,表明了他肃贪的决心。贪污是个任何朝代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是人的劣根与欲望。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法不责众”,我向来相信这个词的威力:当人人都有份的时候,也就无从追究了。而朱元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魄力,一万个人贪,那就杀一万个人;都贪,就都杀掉。虽然残忍,但让我佩服。可以说在朱元璋时代,当官不是件好事,因为动不动就掉脑袋,也没人敢贪污。我真的有些感动,“官为轻,民为重”,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代。

朱元璋时代还有一个政策,影响着明朝百年,甚至于今日都有借鉴意义,那就是言官政策。有一类人他们就是专门负责提意见的,上到皇上,下到知县,他们都敢弹劾。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大臣,你没有被弹劾过,说明你没有用、没有意义,人家懒得弹劾你。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着“不杀言官”的免死铁券,制约他们的是,言官的等级只能是一些五、六品的小官。这种有制约的言论自由,真的是一项卓越的政治制度。当然,后来的明朝,被这些言官折腾个半死。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我对朱元璋创造这项政治制度的钦佩。

这又不禁让我思考,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从无到有”难,还是“从有到变”难。可能有前人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觉要比自己埋头钻研、自己从头创造容易些,但是什么也没有时,也没有负担,没有祖宗规矩的包袱,想制定什么就制定什么,想实行什么就实行什么。虽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是我们的民族总是不缺这种人才。相比而言,背负着历史的包袱去改革更难。看当今,美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国家,没有漫长的历史,也就没有巨大的包袱,相对而言发展更加迅速。而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想动一动,想变一变,但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拖着巨大的包袱往前走,难免没有轻装上阵的小伙速度快。

好人与好皇上

皇帝都是世袭的,他们生来就有命当皇上,不管他们到底愿不愿意,擅不擅长,有一些是真的不擅长,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且他们中不乏都是个好人,朱厚照、朱由校他们本都是单纯的孩子,被拉到那个位子上,做也要做,不做也要做。现在想来,当皇上真不是个普通人能做的,尤其是一个好皇帝。每天都要工作,所有人都要管,所有事都要听,没有节假日,还要经常晚上加班,干得好不一定有人夸你,干得不好肯定是要遗臭万年,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不是自己能选择的。而且,想想如果是个小员工,拿不了主意可以推给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不行可以推给主事经理,主事经理可以推给总经理,总经理还可以推给董事长,那董事长找谁去,只能自己担着。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管事的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累的工作,不仅身体累,而且心累,还不能撂挑子不干。优柔寡断的人当不了好皇帝,善良的人不一定是好皇帝,好皇帝也不一定是个好人,一般都不是个好人。朱棣就是个例子,他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个好人。可怜朱由检是个好皇帝,也算是个好人,却成了亡国皇帝。话说真的不能怨他,吃力不讨好,真的是他没赶上好时候。

是坚持到底,还是曲线救国?

话说整套书七本,我最喜欢看的就是3、4、5这三本。相比于那些皇子争位、平定内忧外患,我更喜欢看大臣们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明朝出了太多太多的名臣(当然还有好多有名的坏太监)――于谦、王守仁、杨廷和、徐阶、张居正、杨涟、孙承宗、戚继光、袁崇焕,还有杨继盛(他是个小人物,一个不怕死的小人物),这些名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都记不住他们在任时到底是哪位皇帝执政。他们存在于不同时代,但他们熬成名臣,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是坚守,一种是变通。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相同的是作者对这两种情况都进行了大肆的褒奖。

第一种是一条黑走到底,坚持信念,坚守理想,明知不可为,明知是必死,但还是勇敢的和大恶人作斗争,在道义面前毫不妥协。他们有的用死唤醒了正义,有的用死诠释了气节。有时避一时风头、不成一时英雄就混过去了,连坏的边都不用站,不用丢弃名节,但就是这一点点妥协,他们也不愿意做。

第二种是变通,他们也坚持信念,也坚守理想,但他们明白一时的忍让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对于他们,可以说活着等待比死去更加煎熬与痛苦,他们不会白白的牺牲,是因为他们知道活着更能实现他们的理想,死有时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解脱。

我佩服第一种,但我支持第二种。但我一直在疑惑他们是矛盾的,人总会有个倾向,而作者却在不同的位置,对两种人都表达了倾向,难道我们的作者是因为撰写间隔太长,忘了自己的前后矛盾。直到我读到最后一章,那个看起来不该出现的徐霞客的故事。我明白了作者的倾向: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读到这,我更加佩服作者,他不但带我领略了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带我走入困惑,还带我跳出历史,看到人生。这句话解除了我的疑惑,解除了我对人生的困惑,对坚守还是变通的困惑。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只在课本上见过一次,心学,完全没听说过。这套书却带我走进这个世界,虽然,我也只是摸到个边儿。“知行合一”,我一直理解为言行合一,表里如一。说对也对,但是浅。光知不叫知,行了才能叫知,现在的我,理解的还是浅。《明朝那些事儿》给我带来了王守仁,王守仁带着心学,来到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至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新的门。在书里,我看到这种力量是唯一解开欲望的钥匙。他没有随着王守仁的死去而消失,他以一种思想的方式,影响着大明王朝几百年,甚至是现在。曲线救国的名臣们多半都是心学的传人,有的只是被一两句话影响了整个人生,比如徐阶。他们的忍让不是放弃理想,是为了能做到,只有做到了,才有坚守理想的意义。比在那空喊口号,空谈理想,有意义的多。这或许就是一种信仰,从小被唯物主义深深影响的我理解了宗教的意义。如果说什么能克制欲望,那信仰绝对是一个。或许有个信仰,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有人曾跟我说,若知行合一,就是要“格”,无法理解、无法做到时,就是“格”得还不够。这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当年明月没有言传,但是从那些历史事实中,我慢慢地意会了。其实读书是一种格,行走也是一种格,王大师看着一颗竹子也是格。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我在里面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历史,也看见了当代。作者虽然顶着“我是很客观的陈述历史”的旗号,但是还是融入了大量的自己的好恶,因此我不仅读到了历史,也读到了作者的思考,或许这也不是件坏事。这像是在与一个朋友讨论,互相交流思想。

10.《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 篇十

想到历史,你会觉得什么?是无趣乏味,还是枯燥无比?是死死板板还是循规蹈矩?而当年明月写的这本讲述明朝历史的书籍,彻底颠覆了我对于历史的看法。将明朝两百六十七年的历史,在当年明月的笔下充满了风趣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先看,欢呼;再看,赞扬;最后,失落。我认为,明朝可分三个阶段:明朝的建立到燕王篡夺后的辉煌是其一:这一部分让我越看越激动:权臣的勾心斗角,新来更替是其二:每当看到一个个人随着自己的一声响亮的啼哭而来,到别人假惺惺的哭泣而去,这种东西被当年明月描写的栩栩如生,仿佛人物真的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禁赞扬出声;最后就是明朝这栋大厦的倒塌:名将的死于非命,皇帝的无力回天;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书中应该包含了作者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有很多至理名言。印象深刻的是一句:“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决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当今的社会非常现实,有因才有果。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小红帽和白雪公主的世界里,不像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不会有悲伤,不会有痛苦,一定会有个完美的结局。那只是幻想罢了。我们要学朱元璋,有梦就去追,有事就去干,这世上,不会就坐在那边什么事也不做,就会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局。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

11.《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 篇十一

周末闲来无事,顺手拿起了《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读读。一开始的打算只是消磨时间,打发插在电视剧中的广告而已,不过阅读了几页之后,就深深的被情节吸引,无法自拔了。

这本书并不是小说范畴内的读物,它更像一本史书故事集,里面记述的都是关于朱元璋的一些故事,一些发生在他身上比较大的,有历史意义的故事。穿插在故事之中的,是作者讲解的当时的环境和背景,更有利读者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属于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联想当时的情况和要是你来做决定会比他更好吗。说实在的《明朝那些事儿》的可读性不如黄易的《寻秦记》和《大唐双龙》那么具有梦幻性和真实性,因为黄易的书也是在反映历史,只是使他更故事化,整体的历史框架没有改变,只对其中的人物赋予了神奇的武术而已,最后的结果也都是历史真实发生的。现在看来畅销小说的出版都在发生着转变,以前都是作者凭空想象,现在则是按照史记来丰富一下就行了。写小说变的容易了许多啊!

朱元璋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否定了丞相制,万千责任一肩挑,所有事都是自己担当,虽然很多事情他的处理方法很简单,杀就行了,但是他这种精力也很值得敬佩啊,好像我知道的人中估计也就小强jack可以和他比了,jack可以24小时不吃不喝去玩命,朱元璋则是几十年如一日,不分巨细的自己管理国家决不让人分担,他比小强还强啊。还有就是在朱元璋手下干活应该是最轻松的了,他已经把所有人的职责详细划分,每个人该做什么都详细列好了,呵呵,那样每天就不用有劳烦的事情了,按照老朱的规定做就行了。轻松easy!

12.《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十二

可是,当我翻开书,刚看了一篇,就被吸引住了:书里既讲解了正史,又不乏幽默的语句,真是学习、娱乐两不误。而且,书中的人物都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严厉的朱元璋、一脸正气的方孝孺、骄横的蓝玉、精神抖擞的朱棣……这些历史人物都有声有色地被描写了出来,好像站在你面前似的。

特别是读到李如松在平壤炮轰日军小西行长部那段时,我仿佛看见了“数百门小弗朗机、大弗朗机一齐发射,无数的石子、炮弹从天而降,日军被打得稀里哗啦”的情景。再联想到后来的侵华战争,中国军队不堪一击,连连失利,真让人感慨万千啊。

看来,如果不进步,就会被他人超越。后来的清朝,“以铁骑平天下”,最后还是输给了八国联军、英法联军,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公平条约。这就是因为别人在进步、图强,战斗力飞快地上升;八旗却在渐渐腐败,战斗力越来越差。

上一篇:中国地形高考模拟题下一篇:护士员工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