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培养的人才观(精选8篇)
1.新课标下培养的人才观 篇一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广水市实验高中 孙建华
摘 要:新课改已经广泛推行,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多融入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语文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生活情趣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广泛实验。湖北省新课程改革也启动一年多了,面对目前的语文教材模块化的内容设置,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对新课型的反应,我想谈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第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过去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第二,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学习方式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要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新课程标准的这些改革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又兼顾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说明: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可见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来看,应该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首先、以课文和现实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包身工》时,我就问学生“课文中包身工的生活,你们有体会吗?,他们为什么会过那样的生活呢?”学生在预习完了过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讨论纷纷。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包身工命运的悲剧在于社会制度的黑暗,同时,也跟他们知识浅,文化低有关,思想上还没有觉醒。通过这种讨论课型,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很多学生表示要好好学习,创造美好的生活。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的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也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那么完全可以从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生活,热爱求知,热爱读书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以生活为源点,对生活的热爱会激发我们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在没有养成的 时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强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训练,不靠别人教导。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听讲、作笔记和写作文那样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熟读精思的习惯,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看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写作相结合的习惯等等。
熟读精思可以让学生自己参透很多深刻的疑难问题。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著名的作家能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从而迸发出无数不朽的篇章。
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有所获的成就感。如《致橡树》中的“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们对“土地”一般的理解就是“立场”、“信仰”“人格”等,但有学生就提出来新观点了,认为“土地”还可以理解为“家人”、“工作”等,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和掌声。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能使我们更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这些背诵的知识,犹如储存在头脑仓库中的丰富物质,一但应用时便犹如源头活水般涓涓涌来,就不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看书做笔记的习惯也是一个好习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例如学习《捕蛇者说》揭示主旨的句子:“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在旁边批注“对苛捐杂税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等语,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在课内,在课堂以外读书也应保持这样的好习惯。若把看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获益匪浅。
读书、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法宝。许多同学常常是把学习语文课文和学习写作当作两回事,导致课文、作文“两张皮”,哪个都不得要领。殊不知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写作中难得的极好范文。若能养成常写读书心得、随笔等习惯,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了。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常常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又常常是文思不可遏制地泉涌笔端,直到深夜。一篇篇闪烁着深邃的思想和洋溢着文学才华的文章,经常是在读书与写作相伴中诞生的。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既广泛地阅读名篇佳作,又勤于练笔,那么写出好文章自然不是难事了。
总之,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我们教师既要熟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改革,真正把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常规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好。
2.新课标下培养的人才观 篇二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具有创新的欲望
罗杰斯指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才能使师生亲密合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成为学生创新的内驱力。很难想象,在师生关系紧张,情感淡漠,学生对教师存有戒备和抵触之心的课堂上,学生还能冒出创新的火花来。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怎样才能和谐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创新”的心理安全呢?首先,教师要保证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平等。尽管在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的民主性,不仅要求学生听从教师教导,虚心接受教育,同时教师还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其次,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以自己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并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维系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教与学彼此相长,相得益彰。
二、关注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创新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是被公认的最基本的教学思想,但在很多教师的实际教学中,这种思想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由于教师生怕学生学不懂,在仅有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不停地提问、讲解,不知不觉地把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占用了。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听讲,不可能主动积极地思维。反之,教学中如果真正摆正了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自主学习,自觉探索,勇于创新。
如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由于有“除法、分数、比三者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旧知识做铺垫,开课时教师只用少量的时间重点复习旧知识,只字不提“比”有什么意义。这样避重就轻的目的在于留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在复习了上述旧知识后,接着提出关键性的统揽全局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比’也会有一个基本性质吗?如果有,该是怎样的呢?”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并允许学生边思考边加以讨论。与此同时,教师出示小黑板无声地帮助学生思考。
由此,学生便能独立地顺利思考出比的基本性质来。
三、加大操作力度,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源泉
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思维是创新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说操作是创新的源泉。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具有创新意识,教学就必须加大操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操作的作用。操作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逻辑思维,从而完成操作过程,形成数学能力。
例如, 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 让学生分成八组用圆锥和圆柱装沙子试验 (其中六个组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 两个组的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 且体积不成整倍数关系) 。学生操作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形:“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组, 装满圆柱往圆锥里面倒, 得出V柱=3V锥;“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组, 装满圆锥往圆柱里面倒, V锥=13V柱;“圆柱、圆锥不等底等高”组, 无论怎么操作, 均得不到“3倍或13”的关系, 不是比3倍多一些就是比3倍少一些。学生汇报操作结果时, 全班学生茫然不解其结果为什么不同。这时教师请各个小组将各自的圆柱、圆锥并排立于桌上比一比高低, 再将圆锥的底与圆柱的底相对比一比大小, 学生顿时恍然大悟。由此学生不仅得出V锥=13V柱=13sh, 而且牢记其前提“等底等高”。
四、注重个性思考,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空间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学科之一。每一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为创新而教”的观念,大胆开展教学改革试验。教学中随时捕捉“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机会,多给学生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思考。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教材因受篇幅的限制,只介绍了“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这样一种方法。我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另辟蹊径,找出其他解法。学生通过计算算理的推理后,得出“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的分数除法法则。法则得出后,学生在操作时又遇到了新问题:当被除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不是除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倍数时,不知该怎么算?于是我再次鼓励学生思考,学生也再次解决了问题。
五、倡导小组合作,发挥学生创新的群体力量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合作是由几个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合作各方目标一致,结果有利于各方,他方的成功是自己成功的条件。创新有时是一种群体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让学生集体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合作中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模仿,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扩大眼界,开阔思路,产生一个人难以想到的新想法、新主意。小学生尤其有“好合群”的心理特点,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他们兴趣浓、热情高,学习积极主动,创新意识强。由此给我们启示: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诸如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竞赛、分组游戏等。
3.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 篇三
加强诵读,增强语感
语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具有直觉性。这种直觉性的获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不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体会出诗歌中渲染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又如在教授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多数学生都能把两个破折号读得很准确,深切感到韩麦尔先生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
诵读的具体方法有3种。1)示范美读。教师有表情朗读,以情感人。学生从中获得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如《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学生被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朗读的欲望,增强实效。2)采取多种形式。根据文章特点及学生兴趣等,采取齐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自由品读、诵读等,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3)注重技巧。讲解朗读常识,如轻重音、停顿、语气、语速等知识,加强技巧,增强语感。
理解字词,积淀语感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学生要真正体验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靠字典,唯有从生活方向去体验。”如《我的老师》第三段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出:“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的词语平添了机警、智慧和乖巧的词义;又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越透彻,就越容易产生语文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整体感知,提升语感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又要出乎其外,综合评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具体可以从总体把握语言、品味文章开头和结尾、了解作品中事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去感悟。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上阕用“异”字统领下文: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下,下阕着重写边关将是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即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又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故事是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说起的,一下一连串写到笑。特别是两次写到“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细细品味,就会明白:作者是要我们从“笑声”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吃人的并使人毫无察觉的封建科举制度。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4.浅析新课标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篇四
浅析新课标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同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解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与基本途径.所谓解题,就是揭开“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是探索“已知”可以导出怎么样的“未知”.数学问题千千万万,难易不一,每个题目的.要求也不一,所起的作用也不一,就是用一个题目对不同的人来说难易也不一样.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因此,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以上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通过解题教学,帮助学生明确数学问题的意义、分类、解数学题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掌握解题的策略原则和解数学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水平等等.
作 者:兰海防 作者单位:广西省罗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广西罗城,5484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4关键词:学生解题 培养能力
5.新课标下培养的人才观 篇五
数学与信息学院
学科教学(数学)
唐涛
312045104005 摘要:教学策略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空间想象能力作为中学数学“三大能力”一直课程专家设置课程,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探讨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之中遇见的问题,归纳提炼了五大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立体几何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空间想象能力
无论是知识的教学还是方法的教学最终落脚点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数学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三大能力”都是我国数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是传统的教育大纲忽视应用,突出逻辑的地位,甚至认为“数学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愈发受到重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更是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的培养的侧重点有所改变。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退至次要地位。立体几何课程改革引入大量的实物模型、计算机模拟与演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什么是空间想象能力
中学数学所研究的空间是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空间,具体地讲,它包括一维(直线)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图形所反映的空间形式。所谓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对于几何图形而言,包括识图想图作图截图等对图形的解析与建构能力。即对点线面体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形状结构性质及其关系非常熟悉;能根据实体模型以及几何图形在大脑中识记、重现基本图形的形状和结构,并能分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能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实体模型或用语言式子来表示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基本图形与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根据几何图形发现、推导出图形的性质并能创造出合乎一定条件性质的几何图形,进行空间想象创新思考与实践。我们在平常的数学学习中会发现,有些同学很擅长解决几何问题,而有些同学对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这两类同学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前者空间想象能力比后者强。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平面几何向空间几何转换困难
由于学生从初一就已经开始接触点线面等基础知识,到初中毕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头脑建构起包含点线面,基本平面图形,平面几何相关的基本定理等在内的心理图示。但是思维能力仅仅停留在二维平面。从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之间的关系来讲,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拓展变化,对学生都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间概念,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比如,有的同学对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的理解始终存在着障碍,已有认知结构很将三维的立体图形同二维的平面图形恰当的联系在一起。
2.2 逆向思维能力不强
要顺利完成由平面图形向空间图形的转化, 必须借助于较强的逆向思维能力, 但对初学立体几何的高一学生来说, 这种能力明显不强, 这自然也影响他们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分析和抽象能力的提高。
2.3 对概念缺乏本质理解
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学生即使初步建立起对立体几何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但由于第一章的内容相对基础,许多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往往会忽视第一章的重要性,导致对抽象层次更高的概念、定理的本质仍然缺乏理解。表现在解题过程中说理论证含糊,过程模式化,机械化,生搬硬套。
2.4 对空间的基本几何图形的形状、结构不熟悉
学生初学立体几何往往不能正确画图, 不能离开实物或图形在头脑中重现基本图形的形状, 并且不能分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有些学生在空间几何这一章快要学完的时候,甚至还不能独立完成正方体、长方体等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立体图形的画图。
2.5 对空间图形缺乏辨析能力
学生不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 并且不能分析其中基本图形与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生掌握立体几何知识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结合
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教学对学生逐步形成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1 加强几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是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与认识。因此应加强立体几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将具体的现实空间与抽象的几何概念相统一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应加强几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具体措施为,运用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引入几何概念探讨几何图形的性质,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机会以发展空间观念,重视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老师通过对金字塔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头脑中相应的表象。再通过观察棱锥的直观模型使学生获得对棱锥几何体的整体形象认识。在此基础上画出的直观图就成为棱锥概念的形象表示。以后一提及棱锥大脑便浮现出相应的图形。可见在几何概念形成过程中直观模型起了重要作用。再比如:“在空间中两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此时在二维面上无法表示出这三条直线的形象,如果形成的表象不清晰则可以借助于三支铅笔来展现三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获取正确解答。
3.2 重视有关空间图形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
无论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好“双基”的过程也是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只有理解并掌握了“双基”才有助于在头脑中再造有关的空间形式,并将其用图形正确表述出来。其中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及结构,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等。虽然这些知识的基本构架仍然是点线面三要素,但与初中的平面几何相比却又本质的的差别。教师在概念、定理、和公理的教学中还应按认识规律、空间想象能力形成规律进行教学。像三垂线定理。已知直线,斜线和它的射影,可以画出已知直线的各种位置,垂线与平面垂直的通常画法与特殊情况。这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起较好作用。
3.3 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画法
要使学生摆脱对直观模型的依赖必须进行画图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画法规律,对于形成学生的几何型空间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如果看图者不清楚空间图形是按照什么规则画出来的,那么他也就无法正确理解作图者通过图形要表达什么思想,也不可能正确地想象出图形所表达的空间形体。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教师要注意讲清空间形体与直观图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结合教学内容展开,使学生对正投影基本原理逐步有一个全面认识,从而使空间图形平面图正投影图画法有了理论依据,明白空间几何元素在投影后保持不变的规律,这是我们画直观图的基本依据,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另外,还应明确指出,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画图的虚实线规则的区别。平面几何画图时,原题中已有的线都画为实线,添加的辅助线都画为虚线。而立体儿何画图时,无论是原题中已有的线,还是添加的辅助线,只要是被平面遮住的部分,要画为虚线或不画,其他都画为实线。使学生看图时,能根据这个规则,分析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关位置,画图后,也要根据这个规则检查所画图形是否正确。如图甲表示的平面图形是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平行四边形,而乙、丙都是空间图形,由于虚实线的部位不同,表示两个平面相交的位置不同。
甲 乙 丙
画图规则的掌握除应联系实际加强练习外,还应注意使学生首先掌握最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的直观图的画法。在学生对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图形表示过关后,还要通过上练习课引导学生明确空间图形平面图画法的要求(如前所述),要点并掌握画法规律,以使学生通过实践在画图能力方面有一个飞跃。画直观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立体图形的性质理解,借助图形推理论证,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掌握绘制直观图的方法,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例如,画出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几部分的各种图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又训练了空间想象能力。直观图的作图方法比平面几何图的作图方法要复杂得多。“斜二测”和“正等轴测”是教材中画直观图的两种基本方法。“斜二测”,具有立体感强,作图方法简便的特点,适用于直线形空间形体如四面体、六面体、棱柱、棱锥等, “正等轴测”画法,在坐标面上画圆的投影时,方法比简便,适用于画圆柱、圆锥等空间形体的直观图。
当然画图训练应有层次性。首先训练学生画平面图形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画好后引导学生将直观图与实际模型作对比。再根据直观图想象其实际形状。这样做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丢掉模型具有显著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根据语言表述画出相应的图形。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的是在坚持正面教育同时,还要不断就板演作业中典型错误或不规范画法加以纠正。让学生在试误中加深正确的认识。
3.4 通过对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转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在立体几何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所在。本章的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化。教材中出现的定理和性质大多是以文字形式给的。比如:四个公理,线面平形、线面垂直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等均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的。证明之前必须先把它们转化为图形语言,再转化为符号语言,这是学习立体几何的
基本要求,不可等闲视之。
2)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的互相转化。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往往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要注意总结转化规律,例如通过平移、补行、展开、作截面、射影等手段,将空间问题转化到同一平面上来。比如在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我们往往是平移其中一条直线使得两条直线相交,进而求出夹角。
3)“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互相转化。立体几何问题的有关证明中,“面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线垂直”;“二面角”和“线面角”通常转化为“线线角”,“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通常转化为“点面距离”。倘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能渗透“转化思想”那么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转化”能力必将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5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空间想象力
由于立体图形的三维特性,许多认为设计的问题很难甚至没办法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演绎其内涵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在多媒体教学中, 我们将课本上的习题“从一个正方体中截去四个三棱锥后, 得到一个正三棱锥, 求它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根据题意设计成动画情景,即“一个正方体依次被切去了四个角, 把切去的部分放到屏幕的四角, 中间剩下一个三棱锥,求三棱锥的体积”。学生根据画面的演示, 可以想到剩余部分是由整体减去切掉的。有了思路后, 再从画面中清晰地推导出每个角的体积是整体的1/6, 进而得出所求体积为整体的1/3。这样,通过画面的演示,不需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能找到求解方法, 并在无
形中树立了间接求体积的概念。
通过多媒体教学, 我们发现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使课上教学省力;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其次,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 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地突出教学重点,浅化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加快,节省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 相对增大课堂容量, 突出各部分知识的连贯性, 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6 让学生学会“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思维品质
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立体几何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都是平面几何定理公式法则在空间中的推广,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必须注意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时平面几何的局限性会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一些干扰和阻碍作用,如果仅凭平面几何的经验,用平面几何的结论套用到空间中的物体,有时会产生错误。例如,在平面几何中命题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都为真命题,但在立体几何中就不是真命题。因此,平面几何的定义定理对空间图形需要经过证明才能应用。
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它又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的。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力求在讲授立体结合相关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7,2 [2] 沈思奇.高中名师互动教案[M].陕西旅游出版社,第1版,2009,12 [3] 傅维力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版,2011,1
6.新课标下培养的人才观 篇六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树立语文教学观,就要注意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生活实际语文教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捏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使原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有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超越语文教材,超越语文课堂,让生活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的生命里充满浓浓的语文情。
一、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融通
“课堂是小天地,天地是大课堂”,语文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教育过程,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现在的语文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教学《南泥湾开荒》这篇课文,由于那时侯的背景学生不了解,所以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南泥湾开荒时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学唱《南泥湾》这首歌,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感受了三五九旅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兴趣盎然。又如老舍先生的《猫》一文,猫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提
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写写关于猫的特点,然后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老师就可以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猫,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通过生活中所见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一举两得。
二、立足文本,积极开展阅读实践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积极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师立足课内知识,让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比如学习了《密林怪客》后,激起了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热情,教师就抓住时机布置学生阅读《珍珠鸟》等文章,唤醒学生的爱心。读完文章,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们又来了,它们会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又如《老师领进门》一文,是一篇感谢师恩的文章,在教学中,上到学生情感喷发时,课外补充刘绍棠写给老师的诗,让他们有感情地吟诵,这样不仅深化了课文的内容,还调动了学生原有的情感积累,使他们写出的感谢师恩的文章至情至切,这种创造性地拓展延伸,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难点。学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地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
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作业和语文实践作
业。如:自己搜集、整理成语、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积累型的作业;在校园内、班级教室、自己家及房间的适当位置书写、粘贴警示语或标牌;常给远方的父母、朋友写信,编发短信息,在虚拟的环境中与人交流等语言运用作业;开展调查、访问、研究,鼓励学生写调查报告、写访谈录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的快乐,感到语文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如在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课外去寻找类似的送别诗,有能力的还可以仿照着诗的内容课外写成小短文,更甚者模仿着写写送别诗,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赵州桥》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家乡的古桥,对古桥的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整理成文,这样类似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调查访问的能力,而且还锻炼各自的胆识,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语文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语文教学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生活处处皆学问,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习语文,不为生活而学习语文,语文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巧,让生活进入课堂,使课堂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7.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七
那么, 教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 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兴趣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兴趣更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之一。在新课标下, 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 对知识的发生过程的了解增多了, 自我实践来掌握知识的部分加重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 沟通引趣;揭示矛盾, 设疑生趣;故事开场, 引发兴趣;制造悬念, 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有效克服了那些课堂教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为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 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出示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 就摘到桃子”。问题要难易适度, 是学生想知道的, 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 才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愿望, 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才能引导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 并提出新的质疑, 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二)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 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 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 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 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达到培养创新兴趣的目的。
(三)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 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有大量的图形, 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 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图形, 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产生的新图形, 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 充分展示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 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 产生共鸣, 给学生最大的视觉冲击, 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并由此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 驱使他们创新, 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二、驾驭教学过程, 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
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 教师应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法加工, 让学生通过拼摆、实验、讨论, 争辩等活动, 使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 在思考中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驾驭好教学过程, 教师要充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活用教材, 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可能。
教师应把教材中的结论转化为问题情境, 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 并充分运用好教具、学具,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操作。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
(二)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对于学生可独立操作的知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 直至独立获取新知,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研讨, 在合作中学会创新。合作研讨, 即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 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共同发现问题, 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
三、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作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 发展的眼光, 采用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方式, 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 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 还是思维的闪光点。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 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 也应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 出示结论, 而要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 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 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 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 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再作结论。
(二)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支持, 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带有一定片面性, 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 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有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中来判断对其的评价。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 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言, 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三)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 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 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 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 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 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 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 每一个成才的人, 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8.新课标下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八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收获。对于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从起始阶段开始,教师训练阅读所选择的材料要难易适度——“跳一跳能够的着”的标准,这样学生容易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消除恐惧感,产生成就感,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想读。既提高阅读能力,又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材料内容的选择。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广泛和新颖,语言质朴生动,短小精悍,关注学生生活及身边现象,富于教育意义的文章。这样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增强了阅读兴趣。
阅读材料题材的选择。题材要广泛,涉及到国内外文化习俗、天文地理、环境保护、名人轶事、流行歌曲、信息技术等等方面,并且尽量用原汁原味的英语短文(如从New Concept English中选取短文或从美英名著中截取片段等等)。在阅读这些材料的同时,学生能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寓教于乐提高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1.“ 有的放矢”,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现在的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往往按照以下两种顺序来进行:1.“读文章——看试题和待选答案——选择正确答案”。2.“看试题和待选答案——读文章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我们在训练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学生采取后一种阅读顺序,先看试题,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段落,通过采点式的选读法,“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了解需要的数据和事实,从而更迅速、准确地发现正确答案。这同前一种顺序相比,不仅少去了一个步骤,还节省了时间。
2.注重积累,广泛阅读
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单纯阅读课本上的文章,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要注意为学生选择适当的题材,文章生词不要过多,生词率不超过5%,篇幅也不要太长,才能较快地读完,从而给予学生必要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阅读要做到精、泛结合,快速扫视,用眼不用口,潜心投入,好的句子和精彩文章也可以做些笔录并多做记诵。总之,阅读量越多,词汇量就越大,语感也会越强,无论说写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3.使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提高速度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必须摆脱精读的学习方法。训练快速阅读时教师可首先选择文章短、词汇多为常用词、生词量少、结构容易、内容简单的阅读材料,并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用英语思维进行阅读。有些学生的阅读就是英译汉的过程,这样不仅严重影响阅读速度,更影响信息的拓展、逻辑的推理和材料的理解。故从起始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大胆尝试直接用英语思维,摆脱抠语法和用汉语作中介的习惯。
控制阅读速度。有的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喜欢慢条斯理,不受时间限制,一句话琢磨半天,这样阅读的效果太低、速度太慢,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加强限时阅读训练。方法是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他们完成一定数量的篇数,最好一次三到四篇。刚开始时可以放宽时间,然后根据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章的难易调整时间。这样有的放矢,不断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显而易见。
用“心”阅读。许多学生阅读时习惯性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阅读时虽然没有出声,但内心仍在自言自语,这些都严重影响阅读文章的速度。应当让学生养成无声、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习惯,即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信息。
总之,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坚持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炼就快速把握文章主题、猜测词义和分析推理等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新课标下培养的人才观】推荐阅读: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08-18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08-10
新课标下的英语写作教学09-15
新课标下校本教材的研发与探讨08-14
新课标下农村化学教学的困惑及对策10-04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09-13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角色11-03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07-24
浅谈新课标下地理课的教学设计09-04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课评价方法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