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精选8篇)
1.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 篇一
摘要:明朝中叶,政治环境的动荡使得文人士大夫对传统礼教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社会观念由心学与理学的对抗,发展到讲求“百姓日用”思想。
文人思想意识的变化激发了他们对园林艺术的灵感。
发展至清朝,在崇奢鄙俭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对材料与工时不计成本的投入成就了明清园林的黄金时期。
明代文人思想的启蒙带来了设计观念革命性的进步,文人士大夫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审美观念使得明清园林的设计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文人气质,清代对园林不计成本的投入为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进而促成了明清园林的黄金时期。
文人“雅”、“逸”、“狷”、“婉约”的审美情趣在明清园林设计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明清园主及造园师叠石理水、移步换景、楼阁依倚、花木掩映的空间处理,以及通过门窗雕饰、铺地图案、匾额与楹联布置、琴棋书画点缀以表达美好寓意的装饰手法,更是使明清私家园林的艺术形象大放异彩。
关键词:明清园林;设计;文人;审美
明清园林是我国造园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以其拥有者的不同,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因为皇家园林虽以体量庞大、气势磅礴著称,但它的设计技法依然模仿江南私家园林。
计成曾在《园冶》中指出园林设计“三分匠人,七分主人”。
作为私家园林设计的重要参与者,主人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入木三分”[1]32,他们把园林建筑上升至艺术的高度。
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主要拥有者集中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他们的教育背景、社交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都为明清园林打上了文人气质的烙印,并在园林风格、装饰与功能的设计之中清晰显露。
有鉴于此,本文所讨论的明清园林审美情趣也主要基于该一群体大力参与设计的私家园林。
一、明清园林中的文人审美情趣
园林艺术是一种藉由造园来表达精神的产物,中国文人园林的出现,为自然山川和自身人格价值体系构建出某种更为直接的联系,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2]16。
在明朝后期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影响下,园林艺术迅速兴起,且盛极一时,作为明清园林的主要参与设计者, 文人“雅”、“逸”、“狷”、“婉约”的审美情趣在园林设计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一) 园林之雅
园林之雅在园林艺术中体现为“优雅”、“雅静”、“别致”。
世道野蛮,文人自当以优雅与之抗衡。
他们远离政治,寄情于优雅的文人活动。
除了焚香、鼓琴、弈棋之外,他们亦沉湎于花木山石。
园中亭台楼榭的坐榻隐几往往是他们“鼓琴以舒其思”或“书画以舒其情”之处,建筑的通透性也可使园主及其朋友随时领略布局格调独具匠心的花木与山石。
他们把对花木山石的迷恋纳入生活范围,把它们当成一种寄托于生命的闲隐生活状态,文人们也以此自我标榜对世俗文化的抗争;世情喧嚣,文人自会寻求静境。
《沧浪静吟》诗:“独绕虚庭步石M,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3]12,这种雅静之境同样使人回味不已;世风浮艳,文人转而寻求雅致。
明代文人李日华追求的书斋环境为:“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
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该句反映这一时期文人对美的一种追求,它不在于过多的装饰,而在于一种朴实无华以及与自然景色的巧妙融合,方为别致。
比如拙政园的涵青亭倚墙而立、临水而建,该亭四个发戗横空出挑形似凤凰展翅,当红日西斜,背面粉墙即会出现建筑与湖石的剪影,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出一抹飞舞的动势,结合湖水的水波潋滟形成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为整体空间带来无穷的意蕴。
再如该园的梧竹幽居亭,设计者在它四周白墙上分别开具了圆形门洞,于不同角度可看到或重叠、或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等景观,身处亭中的不同方位往门洞外眺望则可以看到不同景色,或是身后长廊的花窗,或是代表夏季的湖景,或是春季的翠竹,或是秋季的梧桐、松树,一步一景,构思巧妙、极为别致。
(二)园林之逸
“逸”的本义是逃跑,直至何晏《集解》中的“逸民者,节行超逸也”[4]4,“逸”字遂逐渐失去本意而指代人格上一种超尘脱俗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
在艺术领域中,人之逸也逐渐演化成艺之逸。
在宋初黄休复编撰的《益州名画录》里,“逸品”甚至被列为中国画品评标准中的最高品格,至此“逸”的审美品格最终得以形成。
[5]37这里的“逸”要求画家更侧重于书画的传神写意,以“简”、“淡”、“清”、“远”的笔墨展现自然天成、妙手偶得的意蕴,并以此传情。
延伸至园林艺术,“逸品”的审美意义集中体现为“野趣”、“生趣”。
中国古典园林代表――明清江南园林大量借鉴了山水画中写意的创作手法以展现园林的自然形态。
造园过程中园主尽量提取大自然中的“自然”元素建造园林,以示他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意,但这种自然元素的提取并非是对自然景物的全盘照搬,而是一种对自然“精髓”的提取,以土石营造“一峰山则太华千寻,一勺水则江湖万里”的园景,构筑出“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文人园林空间形态。
少胜多、简化繁的“简”、“淡”空间构筑手法,为有限的“雅”、“趣”园林环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空间概念,是园主胸中意气之抒发以及对自然山水神韵之再现。
例如苏州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园东部叠山全部以湖石堆砌,其山洞的处理并不完全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的设计创意,假山造型也以佛经狮子座为原型进行了抽象与夸张,这种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园林设计出自明清园林设计师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地提炼与创新,是园林艺术“逸”的体现。
(三) 园林之狷
《论语・子路》中有“狷者,有所不为也”一句,这里狷者的字面意义指的是退缩而不敢作为的人,正与“狂”相反。
“狷”与“狂”这两种人格在儒家思想中看似两个极端,但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看似偏颇的行为是他们对现实不满的一种行为态度,“狂者进取,意欲改变、创新;狷者退缩,意在矢志不渝、不随波逐流” [5]25-26,不论取何种处世方式,他们对理想的坚持是一致的。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或限制,狷者的人格是被迫形成的。
他们虽选择或隐于山林,或隐于闹市来逃避世俗的喧嚣,表现出轻视功名与利禄的态度,但其淡泊内心还是会被隐藏于深处的儒家济世情怀和忧患意识所困扰,这种在儒家和道家思想间的踌躇,导致了狷介一词的出现,而此词正是对狷者独有的耿直、不肯同流合污品格的高度概括。
明清园林建造中对自然美的追求无疑也是一种美的坚守,它的设计更多体现出对大自然的顺应,正如“狷”在经典儒家中所表达的,虽有来自外界的斧凿,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才是明清园林真正秉承的。
园林设计者对身外之物不多加干涉,对山水地势采用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36的自然创作思想,在园林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在造园设计理念上讲究“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7]36的设计原则,顺应自然本性进行创作表现。
(四)园林之婉约
“婉”有柔美、婉曲的概念,“约”有缠束的含义,具体引申为精练、隐约、微妙[8]76。
“婉”“约”两字实际都有“美”“曲”之意。
“ 婉约”源于文人性格上的温婉、恬静,是一种性情上的内敛与矜持。
在明清园林的艺术创作中,“婉约”的审美情趣均以含蓄的手法进行表现。
这种含蓄或在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但与先抑后扬的设计手法结合,最终给人以“柳暗花明”的震撼。
在江南园林建筑、景色的艺术处理过程中,设计者也常使用该表现手法,比如建筑大门的外观往往比较简洁、狭小,入口处还有影壁用以遮挡视线,所以即使大门敞开,外人对宅内的形态也一无所知,这种适当的遮掩以及由小及大的视线变化过程使得人们进入园林后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既增加了住宅气势,又很好地烘托了园林的氛围。
假山、怪石常作为这种“障景法”的主要实现工具,可起到对园中美景的遮挡作用,这使得园景不会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人的面前,引导人们探寻假山和怪石背面与众不同的风景。
当然,江南园林中曲廊、曲桥、曲蹊的布局与设计亦是含蓄表现手法的一种再现。
曲线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中常给人以柔和、动态的审美感受,在曲径中行走,宛如步入国画中的多视点构图,一步一景、以小见大。
因而江南园林在选地和布局时就充分考虑了曲折蜿蜒路径的预留,它是园林“婉约”意境不可或缺的表达部分。
正如计成所提出的,“廊基未立,地局先留,或余屋之前后,渐通林许。
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9]17-18。
二、明清园林于文人审美情趣下的空间布局
几段独具匠心、有着新奇立意的文字可使整篇文章增色,同样,构思精巧的巧筑异构也能使园林景色丰富、立体。
明清造园师们在“叠石理水”、“移步换景”、“楼阁依倚”、“花木掩映”等方面殚思竭虑的设计思考,是其园林艺术审美情趣的生动体现。
(一) 叠石理水
我国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传统由来已久,秦汉的“一池三山”即为后代帝王御苑之滥觞,同时它也开创了中国园林叠石理水的先河。
山水中的水是流动的、温婉的,而山则是固定的、稳重的,流动与固定之间鲜明的对比使园景因变化而生动。
明邹迪光《愚公谷乘》曰:“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二物。无论二者俱无,与有山无水、有水无山不足称胜。”由此可见山水在园林艺术审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山与水这两者间往往相生相立,互为有无。
江南地势多一马平川,但又河流密布,山峦丘陵相对少见,且由于自然山体占地面积过大,它们并不是造园的最佳选择。
这促使了江南园林多采用叠石造山的艺术加工手法来弥补其地形变化的不足。
这种叠山往往追求“色彩”、“造型”、以及“材质”上的匠心独具。
在色彩的艺术处理上,明清园林的园主和能工巧匠常会追求“青苔”的艺术效果,以沧桑旧色来获取古意;在造型的设计上,叠山的原意是出于对自然的模仿,追求山体的层次感与嵯峨之气势,发展至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对抽象美的追求;在材质的应用上,除了以土、石为材料的“筑土为山”、“叠石为山”,其构山形式还被另辟蹊径,出现了以木代山或泥塑山形之类的作品。
在木构假山之外,清《扬州画舫录》中甚至曾记载有“有色瓷山”,如扬州大盐商江春所建东园:“堂后广厦五楹,左有小室,四围凿曲尺池,池中置瓷山,别青、碧、黄、绿四色。”
明清园林在理水上的巧筑异构集中表现为水面的聚、分,水情的动、静,水体的曲、直。
“水曲因岸,水隔因堤”[10]24,园中水面在岸堤的分割下打破了水面的单调,形成水景的层次性;园中水体通过集中与分散这两种布局形式分别带有或开朗宁静、沉稳大气,或隐约迷离、无可穷尽的感觉。
此外,江南园林中的水体多为自然的曲线形态,岸边驳石高低错落、虚虚实实,以顺应自然的手法营造富于变化的自然形态。
(二) 移步换景
受占地面积所限,一般私家园林的设计要求在丰富景色的同时也能给人带来空间扩大的错觉,这可通过“地势起伏”、“分隔”与“渗透”等空间处理手法得以实现。
此设计手法打破了空间的固有格局,高低起伏、相互渗透的空间形式为观赏者带来了散点透视的视觉效果,并随着观赏者的移动,移步换景。
以苏州畅园为例,进门即是前院,穿过前院的桐华书屋进入院子的主体部分。
该主体院落是一个封闭形空间,面积不大,但随着顺势而筑的回廊在园中的高低起伏与蜿蜒曲折,既丰富了游人的行动路线,又分别为园区带来“仰借”、“俯借”、“互借”等借景效果,使得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游人产生不一样的景色,别有情趣。
具体而言,曲桥与回廊把园区不着痕迹地分隔为若干个不规则区域,其中回廊的一侧虽然是围墙,但另一侧的栏杆又使其具备一定开敞性,从而达到了园景之间的渗透,这种适当的分隔与渗透使得园林空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提到“渗透”,我们不得不提到园林中对洞门、空窗、漏窗的处理。
园林的私密性常借围墙的围合以达成,一般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面积较小,围合后的空间会因其密闭性而显得更加局促,从而为住户或游人带来压抑感。
各种形态以及排列形式的洞门、空窗、漏窗、景窗、围栏等建筑构件起到了户内外景色联系的纽带作用,它们使得各个空间得以相互延伸、相互渗透,进而产生虚实相间、层次丰富、园中有园这种具有变化的景观效果,随着游客沿着行进路线前行,景随人动。
(三) 楼阁依倚
中国园林建筑需要兼顾得景和成景两个方面。
以得景为主的建筑通常多建在景界开阔和便于观赏景致的观赏线路之上,用来观赏风景;以成景为主的建筑则建立于景观区域之中且与景观相辅相成,它们的造型各异、形态多样,为园林景观平添一抹亮色。
园林建筑和一般建筑的区别即在于成景建筑的巧思异构,它们往往采用非对称式布局,师法自然。
作为园林的“线景”,廊、桥等建筑在园林景观中或迂回曲折,或参差错落,起到了联系和划分空间的作用。
比如园中的爬山廊多顺应园中地势,高低起伏、蜿蜒曲折。
长且婉转的爬山廊灵活地把园景规划为不同区域,“透”、“漏”的柱中间隙也为穿行于其中的游客带来似隔非隔的观景效果。
园区内拱桥则势若飞虹落水,凌驾于水面之上,起到了良好承接普通园景与水景的作用。
作为景观的“点景”,亭、台、楼、阁更因丰富的造型与独特的形态为园景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
以亭为例,亭有圆亭、扇亭、四方亭、六角亭等,这些丰富多变的造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
它们檐角部位的曲线虽然形态各异,但皆生动流丽,呈现出一定的动态之美。
同时这些形态优美的建筑在文人的生花妙笔下,为游客展现了园林景观独特的意境。
比如苏州耦园的主体建筑名为“城曲草堂”,取唐李贺《石城晓》“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之意,抒发园主不羡慕城中华堂锦幄,甘愿清苦贫居的.平民意愿;园中的“听橹楼”和“魁星阁”,一楼一阁,互相依偎,恰似一对佳偶,与“藕”合意。
(四)花木掩映
花木于优美环境的构成,宜人氛围的渲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在寒冬季节会有盛开的梅花与积雪相互映衬,梅红、雪白组成一场视觉盛宴;听雨轩,在多雨季节常有雨水打在成片的芭蕉叶上,“大珠小珠落玉盘”,富有节奏的雨声可使院内的人们感受别样的雨天氛围;而远香堂则在炎热的夏季散出清淡的荷香而使人心旷神怡。
古人云:“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11]89从文中山与树互为倚借的关系上看,配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园景中如果缺少花草树木的掩映,建筑、山水就会因此成为孤景而显得孤寡冷清。
在花木的配置上,古典私家园林主要采用点种与丛植两种形式。
“点种”多用于小型园林空间。
如果园林空间极小,孤植即可以其独特的造型“独木成景”,它们以优美的姿态和曼妙的外观吸引游客注目。
稍大点的空间布局则可以通过点种方式,栽植乔木三两棵。
此时乔木的布局需要注意它们的均衡性,方能与环境相称。
例如狮子林古五松园平面呈“凸”字形,园中有桂花、柏树各一株,一据院北,一据东南,大小不一且形态各异的乔木打破了园中的平衡,具有观赏性。
随着庭院空间的进一步扩大,点种往往需配合丛植搭配种植,两者之间的主从差异以及疏密对比构建出一幅无比协调的画面。
当然花木除了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它们在文人眼中还有着深远的含义。
文人骚客常借花木抒情,传达他们高远的情怀。
如拙政园中听松风的松,倚玉轩、玲珑馆的竹,雪香云蔚亭的梅,远香堂的荷和玉兰堂的玉兰,无一不具美好的寓意。
其中的松、竹、梅自不必多说,“岁寒三友”的称号来自于这三者的经冬不凋,松树象征长青不老,竹子象征君子之道,梅花象征铁骨冰心。
除此以外,荷花、玉兰也有高洁品质的寓意。
三、明清园林于文人审美情趣下的装饰手法
装饰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广泛的内容和形式,穿插于人们生活的绘画、建筑、家具、雕刻等领域[12]116,它对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加以美化从而达到设计师的审美要求。
(一)门窗雕饰
门窗具备隔热、保温、增加私密性的功能。
当阁增加了窗体,即被称为暖阁,这正是因窗子的功能性而得名。
然而明清的文人雅士并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功能性,他们对洞门、空窗、漏窗的优雅造型或是漏窗、景窗内部的精雕细刻俱有文化底蕴的要求,并赋予门窗造型或户纹样以一定的文化内涵。
计成的《园冶》中曾有关于户的介绍:“古之户,多于方眼而菱花者,后人减为柳花,俗称不了窗也。
”[13]87这种简单疏朗的线条纹样极受清雅的文人所喜爱。
当然门窗图式还包括有其他具有文化内涵的纹样。
例如冰裂纹取冰裂效果,这种自然现象的纹样不具规则性,极具多变。
“冰”在古文中寓意为冰清玉洁、坚韧不可侵犯,正如王昌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玉壶”中所描述的一样,作者本人内心像雪一样澄净,不受外界流言蜚语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冰裂还表示冰雪融化,大地回春的自然现象,传达了一切不如意即将过去,美好即将来临的美好愿望。
有基于文人雅士兴趣爱好下所形成的独有的文人符号,例如“书条纹”、“四艺纹”、“折扇纹”等。
“四艺”通常指的是琴、棋、书、画,琴能端正人心、修身养性,棋能体现文人的聪明智慧和风度气韵,书、画则寓意书香传代,都是一般文人的追求与爱好。
有反映文人在特定时期精神追求的纹样。
明清时期,由于对社会时局的不满和担忧,文人士大夫形成了独有的“隐逸思想”,即个人的精神寄托于道教、佛教或回归田园、隐逸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内心慰藉。
[14]这种个人精神状态反映在窗芯纹样中以宗教的符号形式出现,比如常见贝叶纹、宝瓶纹、荷花纹、宝相花纹等佛教纹样,以及八卦纹、葫芦纹、灵芝花纹等道教纹样。
(二) 铺地图案
园林铺地亦是园林小品之一,它和其他园林要素一样可传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按材质分有纯砖瓦铺地、不同石材铺地或广泛用材铺地。
纯砖铺地常仄砌,式样有人字、席纹、间方、斗纹等[15]72,由于用材单一,组成纹样被称为“素面纹样”。
它们能带来柔和的光影效果,有清远宁静的意境,深受文人青睐,在明清园林中常用来铺装庭院、直道与走廊等处,为整个庭院平添清幽之感。
石材铺装的特征是朴拙、大方,这类材料的粗糙性与耐磨性使得它们常被用于山地等空间,并与叠石相呼应。
广泛用材的材料形式比较多样,它有砖瓦、瓷片等人造材料,还有鹅卵石、雨花石等天然石料进行组合铺地,以提炼出的纹样或多种纹样的组合来反映园主的思想初衷。
比如白鹭和莲花的组合图案、花瓶和三支戟的组合图案,它们分别代表了文人科举进爵的心愿,即“一路连科”以及“平升三级”之意。
再如苏州拙政园“玲珑馆”内悬挂的匾额“玉壶冰”,取鲍照诗“清如玉壶冰”,意为玉洁冰清。
围绕这个主题,馆内地面铺设纹饰亦采用冰纹图案, 在大片地面中以一个个三角形巧妙交叉成纹,用这种冰裂的形态呼应主题。
(三)匾额与楹联布置
江南园林的匾额楹联涉及文学、哲学、绘画、书法、雕刻等诸多领域,是造园者或园主的艺术想象及其文化修养的直接展示,它们的存在为园林景观增添了阵阵书卷墨香,起到了对园林景观艺术升华的作用。
其中匾额多悬挂于园林入口或亭、台、阁、榭等建筑物的檐下,在园林中多为景点名称或体现为对景色的称颂。
如文中所提及的拙政园“远香堂”,堂北荷花池中的荷花盛放于夏季,在微风的吹拂下清香满堂,故名“远香堂”,它是一种对园中景色称颂的表达形式,该匾额文字的出处可追寻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之意,以荷香喻品格,抒发园主高洁的处世情怀。
楹联往往与匾额相配,悬挂于檐柱或步柱之上,按内容可分为咏物抒情联、咏物喻志联、叙事联。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一副对联“满地绿荫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上联描述的是绿荫满地、燕子翩飞的场景,下联则形容了天晴后犹如积雪般的醉人梅景,该对联既有对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色描述,又有对冬季腊雪寒梅景色的向往,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景色的歌咏。
拙政园得真亭隶书楹联曰:松柏有本性,金石见盟心。
上联取自汉刘祯《赠从弟》诗:“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5]26歌颂松柏不畏严寒坚忍不屈的高尚情操,下联“金石见盟心”则体现了园主人重信守诺的君子德行,是一种以物言志的情感表达。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另一副对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全联以十四对叠字组成,上联讲述了一年四季明媚秀丽的风光,下联则以戏剧爱情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来描述男女欢爱之情,是典型的叙事联。
匾额楹联的装饰使得古典园林更见立体与灵气,为有限的空间赋予了诗情画意。
(四)琴棋书画点缀
古典私家园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把“诗情画意”的自然风景搬入园中,彼时园主或造园师的胸中沟壑使得园林建筑、山水、植被之间穿插有度、井井有条,湖光山色尽显名士风流。
“寸山多致,片石生情”,可见,山、石等元素除了造景,亦能引发人们联想,使得游客在观看园中风景的过程中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然而古典私家园林的功用除了观景以外,还与文人的艺术活动发生关联。
崇尚隐逸的园主把琴棋书画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广邀友人于风景宜人的园内饮酒弹琴、吟诗作画,只因此情此景可使他们忘却烦扰与纷争。
古有闻弦音而知雅意,指代知音人听到对方一曲,即知他心里想的什么,或者他是个怎样的人,由此可见古人对琴的珍视,古典园林中也常有放置琴台的建筑,多为面水琴房。
例如如皋水绘园的镜阁是古人面水抚琴、听音之处,当年的董小宛常置琴于一黏土烧制的中空琴台之上,临水抚琴,琴音在周边水体的映射下格外清越动人、心旷神怡。
琴棋书画古人又称雅人四好,它既有动词技艺一说,又可指代名词这类艺术性文物。
这些艺术品不仅可修身养性,亦可烘托氛围。
苏州耦园藏书楼名曰“鲽砚庐”,储书数万卷,名重一时。
园主沈秉成自题对联有“万卷图书传世富,双雏嬉戏志怀宽”之句,还收藏著名碑帖如《淳熙秘阁帖》等。
以书画会友,更见园主的审美品位。
四、小 结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举世闻名,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准则和集传统文化与工艺等于一体的艺术综合特性,使得写意性中国山水园林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园林形式,成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而闻名于世。
明清园林的设计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其园林设计的装饰手法、空间布局以及它们背后文人的审美情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此三部分进行了重点研究,希望借此了解园林设计过程中对待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我们只有在深刻了解文人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园林装饰、空间布局甚至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做出有民族特色的新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袁梦妮.明式家具设计中的文人审美情趣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2]蒋璐.《园冶》若干相地造园手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倪苏宁.论苏州园林空间的艺术特征[D].苏州:苏州大学,2002.
[4]初冬.逸之“情逸”――论“逸品”的内涵及审美追求[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5]周自高.中国古代文人审美人格之“狂”、“狷”、“逸”探析[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4.
[6]姚小林.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初探[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17(4):36-40.
[7]王月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中国设计的主要影响――论明代李渔“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42-43.
[8]刘晴,杨新忠.从审美角度谈陶瓷艺术的婉约美[J]中国陶瓷,2013,(4):76-78.
[9]李韫.计成《园冶》的美学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吴岩.从叠山理水议中国园林中的意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3-25.
[11]胡晓宇.中国江南私家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格比较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7.
[12]张秋梅.传统民间家具装饰符号的传承与创新[J].包装工程,2009,(7):116-118.
[13]周鸣鸣.明清江南园林建筑装修探析[D].重庆大学,2006.
[14]胡雯.对“说明”与“理解”关系的再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0-94.
[15]盛迪平.留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16]李衍德,胡玲凤.苏州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艺术[J].中国园林,1994,(4):11-13.
2.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 篇二
一、从美术教材中审美
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 有丰富有趣的案例, 图文并茂、活泼生动, 是一本内容充实、资源丰富的教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素材, 利用教材渗透美育教育。
例如, 在学习《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浏览教材, 从教材中寻找春天的颜色。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图案、图画, 就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春天:绿的叶、红的花、白的云、蓝的天, 这是春天的主色, 另外还有淡色调, 如土黄色的大地、树干, 淡粉色的小花, 淡黑色的房屋等。让学生通过读教材, 去观察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搭配, 通过比较教材中的不同图画, 对比感受不同的搭配所展现出的不同效果,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绘画中颜色搭配的重要性。通过教材, 学生对色彩有了初步的感知, 教师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推进下一步教学, 如让学生认识点、面中的色彩;让学生联系我们的服饰, 说出哪些是带有春天的颜色的;除了绘画, 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描述春天等。
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幻灯片放映出来, 再配上声音、动作, 让教材“活”起来。
二、从生活美学中审美
生活是一部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美术教材。无论是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风雨雷电, 还是现实社会中的商业、交通、建筑, 都隐藏着许多的美学知识。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感悟生活中的美学, 从生活中学习审美, 提升审美能力。
例如, 学习《下雨了》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在下雨天的时候, 组织学生一起观察下雨的情景。一是观察下雨前, 天气有何变化, 如是否有闪电, 是否有打雷, 是否有刮风等。二是观察不同大小场面的雨景差异, 如暴雨时, 雨水是像瓢泼一样从天际洒向地面, 中雨时, 雨像粗线条一样落到地面, 而小雨时, 雨水像针一样细, 或者仅有雨点滴在地面。三是让学生观察雨景中, 人们是怎样躲雨的, 有的赶紧跑到屋檐下, 有的与朋友合打一把伞, 有的则加快了回家的步伐等。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 再让学生分享各自对雨景的感受, 分享各自从雨景中发现的美术之美。最后, 再引入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即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色彩、粗细不同的线条、疏密不同的点以及其他不同形状来描绘一幅雨景图, 表达学生对雨景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物体、一个人物、一件事情都可以成为美术绘画的主题。教师要教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擦亮眼睛, 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三、从实践活动中审美
美术课既是一门艺术, 又是一门审美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有许多动手制作的手工活动, 也有许多可以做小实验的课程,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审美。
例如, 在学习《长呀长》这一课时, 就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让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 可以是玻璃缸、玻璃盆等, 然后在容器中种下几颗种子。并要求学生每天都去观察种子的变化、成长过程。半个月之后, 学生聚集到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 条件允许的可以将自己的实验带到教室与大家一起观赏。这时, 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有的学生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长出了绿油油的嫩叶片, 而有的学生的种子却早在一周前就已经死掉了。原来, 种子的成长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比如, 要有阳光、养分、空气、泥土、水等。然后, 学生再一起观察成功的种子, 观察它的叶子、它的根和茎;再与记录中的一周时、一周半时的情况进行对比, 会发现每个时期都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种子生长过程的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连续地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吐叶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个小小的实验活动中, 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还启发了对植物成长情景的想象, 从活动中发现了美好的事物, 陶冶了情操, 也培养了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 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起良好的审美价值观, 把美术绘画技能与美学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启发他们领略美学艺术的巨大魅力, 从而学会发现美、辨别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十分重要, 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着重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教材中审美, 从生活美学中审美, 从实践活动中审美, 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美育渗透,审美情趣,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吴音.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熏陶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 2011.
3.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 篇三
一、加强朗读、揣摩训练,悟得语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而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何为有效的朗读?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学新课时,我抓住朗读的训练,让学生认真通读整篇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再指导学生读重点语句、段落、揣摩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同时他还说:“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旨意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味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体验到了文章的内涵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的魅力。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如:当学生朗读《山村》这首诗时,得到的是整体的感受: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村风景画。通过朗读再现了客观景物、环境气氛。他们透过这些文字,仿佛看到烟村、亭台和山花,感受到山村的幽美和宁静。
朗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在课堂上,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读得多了,积累多了,语感逐渐丰富了。当他们读到“金色的田野”时,就感到了丰收的喜悦,读到“春雨沙沙”时就感到心田滋润,读到“一片新绿”时就会感到希望与生机,这就是语感。当然,这里所说的语感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较多地给予扶持,较多地安排朗读的时间。
二、朗读与想象相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自由读、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理解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通过反复的朗读,我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乌鸦飞呀飞,到处找水喝,它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想到乌鸦可能飞过了高山、田野、枯井,都没有找到水,渴死了的焦急的心情。又如:教学《快乐的小青蛙》一课时,我抓住“不小心”和“枯井”这两个词引发学生展开想象:青蛙是怎么不小心掉进井里的?想想看,这口井是什么样的?接着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掉进这口枯井,会怎么样?通过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教师再加以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读出了小青蛙的乐观。在指导朗读大象的话时,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如果你在野外听见从井里传出一阵歌声,你会怎么样?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当成“大象”進行朗读,这样不仅理解了“奇怪”,学生的语感也被诱发起来了,语感的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了。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接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三、自读与范读相结合,激发语感
4.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5.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 篇五
唐诗主言情,即使是说理,也多采用抒情的方式进行表达;多含蓄,很多内容都并不是直接进行描写,而是写得较为委婉;多采用感性的形象来对现实进行把握。
唐诗的这些特点使其具备了良好的美育功能。
在高职院校的唐诗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审美情趣的培养,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唐诗其固有的内在旋律与平仄的语式,使其具有了良好的音乐美。
另外,语言凝练是所有诗歌所具有的特点,这一点在唐诗中表现得相当明显,而也正是炼字、炼句使得唐诗的用词相当精确,进而使得唐诗有着强烈的语言美。
唐诗中的思想感情,往往都是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进行含蓄地表达,这些“景”与“物”最终会在读者脑中转化为“美的画面与意境”,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在唐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需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唐诗中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一 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唐诗的音乐美
在高职的唐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能够忽视了对音乐美的品味,而要对唐诗的音乐美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吟诵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唐诗所具有的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直观地感受到唐诗所具有的音乐美。
音乐美的形成是通过词语的声调所形成的抑、扬、顿、挫的韵律。
唐诗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有着整齐的形式,并且有着固定的句式,通过平仄相间形成铿锵有力的音节,并且通过不同声调的文字交错搭配,使得诗句形成了高低长短强弱搭配的节奏。
唐诗因其固有的内在旋律、平仄的语式以及隔句押韵的句式,进而具有了一种荡气回肠的音乐美。
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对仗工整,平仄的搭配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有着相当鲜明的节奏,抑扬顿挫,感觉就如一篇乐章一般,使得汉语声调的优势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让人感觉荡气回肠。
李白的《关山月》也是如此,同时还讲究押韵,整首诗具有和谐的音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着十分强烈的节奏美与音律美。
二 通过仔细推敲发现唐诗的语言美
凝练的语言是唐诗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色,无论是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是孟郊的“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都体现出了唐代诗人对炼字、炼句的重视。
要通过唐诗的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就需要让学生通过对唐诗的.反复推敲,去品味诗中作者所精心锤炼的语言精华,进而能够体会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用心之处,品味出诗歌中的语言美。
唐代诗人相当讲究用词的确切与凝练,往往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都能够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
因此,可以从诗中的关键词句入手,去体会诗中的精妙语言。
例如,高适的《燕歌行》用非常浓缩的笔墨描写了一个战争的过程。
该诗的发端两句就直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与性质。
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两句虽然看起来是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而实际上是隐含了讥讽在其中,为下文埋下伏笔。
在“校尉羽书飞瀚海”中着一个“飞”字则充分体现了军情的危急,更见形势之迫在眉睫。
第二段中的“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则是对上文的回应,表现出了汉将“横行”的豪气已经不复存在。
“美人帐下犹歌舞”中的“犹”则是对将领的腐bai与贪图享乐进行了充分的展现,深刻地揭示出了这些所谓的将军只知道作威享福,对于国家的利益不管不顾,也不体恤部下,在如此激烈且伤亡如此惨重的战斗中依然是在看舞、听歌、饮酒、作乐。
通过对全诗的研读,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领会到唐诗的语言美。
三 通过把握意象体会唐诗的意境美
唐诗之中具有相当强烈的意境美。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或者条件,因此,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体会到唐诗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出的意境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李白的《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就曾有人提出过疑问,天山是在西部,因此月亮应该是落天山,而不应该是出天山。
但是在李白的诗中却写有云海,这样就能够将想象进行补足。
其中“云海”则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海的感觉,这无疑又较为符合海上升明月的说法。
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就能够领会到明月浮现在云海之间的那种意境。
同时从其中也不难领会到辽阔的、苍凉的境界。
虽然从天山到玉门关内通过明月相连相当俗套,但
是李白却并不是用明月这种可视的意象来进行连接的,而是写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通过“几万里”的“长风”将关外与关内的空间进行了统一。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用“风”不如用“月”,并且也不具备五官可感性,但是用“万里吹度”却能够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一种宏大的视野。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通过“长风”与“万里吹度”去体会诗中的那种宏大的视野,长驱直入的动势以及那豪迈的胸襟。
通过无形的风,可以与有形的明月与云海这样的意象进行结合,能够让明月与云海在原本的沉郁情思之上更具有豪爽的悲凉,能够从空间的广阔上反衬出悲凉的宏大。
总之,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从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出发。
唐诗作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就具有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等各种美育的成分。
我们应在高职《大学语文》唐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唐诗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阳光,去开垦荒漠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去温暖冰凉的心,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古诗作品,显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唐诗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唐诗。
让我们共同探讨唐诗教学中美的规律,运用美的规律来指导唐诗教学,使高职学生在唐诗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梁淼.高职语文唐诗宋词教学的反思与构建[J].科教文汇(中),(6)
6.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 篇六
创设教学情景 培养审美情趣
――《林海》教学设计
富阳市贤德辅导小学 吴春霞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苏霍母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十二册教材《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印象前后完全相反。本段着重写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大兴安岭是那样“亲切与舒服”,并非“高不可攀”。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从“岭”、“林”、“花”这三方面分述“所见”(写景),再从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国家强盛这两方面分述“所思”(联想)。从而具体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巨大贡献。因此,根据文章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利用审美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
二、设计思路
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精神。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2―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 第2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是:
1、认知目标:学习课文2―5自然段。
2、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3、技能目标: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
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
1、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所以,我把“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回忆美
第1课时我让学生初读了课文,掌握了生字,新词。还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大兴安岭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应该说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林海有了初步印象。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再一次展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然后让学生谈谈“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孩子们欢畅的交流中不知不觉的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
三、寻找美
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的片段。学生找,教师也找,要求师生之间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以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然后再请学生互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小片段。
三、欣赏美
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整体认识后,应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的美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认真品读。2、品读时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
品读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
A、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
B、这个小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分别让你想象、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物?
C、应该怎样创造性的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
四、讨论美
本单元的阅读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所以,我把“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作为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上先辅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的三个小片段进行辩论发言,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
1、学生发言谈到哪个片段,就灵活的出示这个小片段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你认为这段中哪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可以换一种说法吗?(重点研究课后第2题中的三个句子)
3、激励品读相同片段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4、指导学生个体和群体感情朗读各自品读的片段,深入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全面欣赏大兴安岭和课文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5、进行激励性评价。
阅读教学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给予认可和鼓励,并利用这种差异进一步推进教学――“体会两种看是很有道理的特点哪一种是主要的。”以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入,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创造美
在学生学习完了描写大兴安岭美景的这一片段后(课文3―5段),教师再一次出示课件激励学生在“诗”、“书”、“画”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赞美大
7.亲历审美过程 培养审美情趣 篇七
中学各学科都兼有美育教学的任务,但是,语文学科美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作品的形象、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与净化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语文学科教学恰恰最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因为语文课本中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就给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和谐社会的建设、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美育教育的重要,可以这样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进行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
四十五分钟,三尺讲台,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情趣妙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课堂沉闷窒息,学生昏昏欲睡。这里面虽有诸多因素,但毫无疑问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一定有关:缺乏情感的震撼,忽视审美教育。
审美过程虽然也有理性活动,但更多的是情感活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可感性,它以感情活动为中介,如果将感情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必然会使教学陷入一种枯燥无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总之,随随便便埋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不高,张口闭口嫌弃学生在课堂上不很好配合,恐怕是我们的一面之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将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诗文中去,做到披情入文,使语言中的形象也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情感,达到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欣赏者)的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升华共鸣。例如,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可先把自己录制的朗诵和演唱磁带放给学生欣赏,从感情、气魄、意境上先声夺人,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这时浮现的是一幅气魄宏伟、意境深邃美丽,似景如画的北国风光图,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同时为理解诗词下阙作了很好的铺垫。
审美的又一特征是情感体验。换言之,就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它。学生对美的感受,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品评,让学生来感知其中美的因素。如自读课文《邓稼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学生可能对这句话理解不深。教师对此就要分析:邓稼先身负重任,在研制核武器时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如果不能做到胸有成竹,会给核武器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作者关心邓稼先签字时手有没有颤抖,正是对半个世纪的朋友的关心,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关注。这样的分析与品评,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两位科学家那半个世纪的友情之深厚,从中得到真情实感的审美体验。
如今,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单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得有其重要意义。只有把学生的这种情感活动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自己也处于作品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正确地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尽情地欣赏,以期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如鲁迅的《孔乙己》主要是通过孔乙己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的不同外貌、语气、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反映作品主题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美的评判:心地善良(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少与人争(不在乎人们的嘲笑);品行还好(从不拖欠);受尽凌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只有深刻而透彻地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活动,才能领悟到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目的,在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从而更激起学生对迫害孔乙己的封建制度的愤恨。这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效果自然就不错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意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其实美育和德育在目的、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既蕴有美的情感形态,又放射着崇高的道德感情的光辉。应该看到,美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的价值与道德美,要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还应该看到,在语文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求的道德上的“善”是与“美”相存在的。德育的内容是在美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学生的道德观决定着他的审美观,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人物美时,如果学生的道德观不同,那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审美教育就是无法实施的。比如让学生学习雷锋形象,如果教师从道德思想教育方面促成学生接受,那么学生可能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个学生认为“雷锋不是美的,而是有点笨”,那么教学审美效果就无法达到。
语文教师应极力把美育有机地贯穿在教学之中,美育的具体性、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心灵,并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再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再现现实生活,生动鲜明,富于理想和激情,培养了学生追寻美、创造美的能力。
8.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 篇八
事实上,强调审美化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有许多大方之家对此作过深刻的阐释。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说教育是“阐明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我国古代至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还有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的教学的美学方法、创造方法,都说明教学是艺术,它具有美的因素,体现着美的规律。教学必须审美化,才能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只是过去学校美育主要局限于艺术教育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强调培养训练学生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或者把美育当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附属物,忽视其独立性,更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学活动也存在美,没有认识到教学渗透着美育,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学科教学就成为在教师指导之下的纯认知活动,忽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教学美育因素,这就自然地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生活的贫乏,情绪体验的消极。即斯卡特金在《现代教学论问题》所说那样了“我们建立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客观事实表明,教学越是重视其审美价值的追求,学生参与的审美活动就越多,审美经验就越丰富,一般心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就更容易提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学中审美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教学内容的美,又有通过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的教学形式的艺术美。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1 优化教学过程 创设审美情境
1.1 创情境 赏美景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在《瀑布》一文的教学中,我以电教媒体为突破口,运用情景教学法,使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得以传递,使美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伊始,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随着录像去领略瀑布的雄伟壮丽,感受瀑布的整体美。望着眼前的美景,孩子们陶醉了,从他们眼中,我看到他们对瀑布的向往,对大自然的向往 。
一段精彩的录像,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依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体验美,在语言文字中挖掘美,评价美。
1.1.1 感受瀑布声响之美
诗歌第一节先声夺人,用“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开松林”两个比喻句写了瀑布之声。录像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瀑布的声音。“浪涌岸滩”是写瀑布的声音如同浪涛翻涌的声音一样,表现了奔放洒脱之美;而“风吹松林”是写瀑布从上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发出像松涛一样的吼叫,蕴涵着宏大磅礴之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瀑布流泻过程中的声响之美。
1.1.2 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诗歌第二小节,随着峰回路转,瀑布突现,令作者产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感叹。雪白耀眼的瀑布在高高的青山映衬下,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是那么的鲜明壮丽,气势逼人。学生看着眼前的录像资料,不由得惊叹起来,真是壮观啊!情景的设置令学生自然地进入美的画面中去,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体会作者“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着色之贴切。
1.1.3 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诗的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通过录像资料,学生能形象的感受到无风时,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有风时瀑布“如烟,如雾,如尘“的不同形态之美。作者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飞泻而下,串串乳白色的水珠闪着光亮,整个儿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而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飞散开了,水花四溅,水汽徐徐上升,飘,呈现袅袅的轻盈之状,便“如烟”一般;阵风吹来,云雾随风扩散,弥漫,瀑布呈现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态,便“如雾”一样;须臾细下的水珠在风中四散下落,呈现飘洒自如之姿,又“如尘”一般。
瀑布的声响,色彩,形态无一不美。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无须多讲,学生就能理解和体会比喻的恰当与瀑布的雄伟壮丽了。
1.2 创情境 激美感
教学必须进入情感领域,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实现教学美育,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引发上升到美感体验,这样才能对学生活动起内在的深层次的推动作用,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
但在通常情况下,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时间距离,也有空间距离,加上教师枯燥无味的分析和灌输,更强化了这种距离感,致使学生感到陌生遥远,很难激起学习的情绪,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在教师严格控制下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的过程,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以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以语言文字这个思想、信息、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的载体为依托,以生动的直观和语言描述创设各种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景况,使教学贴近了学生,使其因感受真切而产生亲切感。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内在的心理倾向趋于教育教学过程,于是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有位教师教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开始他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烟渚日暮泊舟图”,创设了一个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引入孤舟夜泊那朦胧凄清的氛围之中:在暮色苍茫之中,一叶小舟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河旁边,诗人立于船头,举目远眺,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低头看水,江水清澈,一轮明月就沉浸在眼前的江水之中。随即教师凭借教材内容抓住一个“愁”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进一步去体味诗人的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对功名曾怀有很大的希望,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事与愿违,被“明主”所弃,忧郁长期压在心中,能不愁吗?那么又怎来的“新愁”呢?试想,夜幕降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是回家的时候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那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一起涌上心头。教师或语言描述,或投影显示,或音乐渲染,或朗读品味,借助诗的语言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创设了一种特定的语文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了情与景相生,思与境和谐的艺术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生命中的灵气在涌动,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本身的美,感到语文学习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一种情感的陶冶,一种生命意识的唤醒,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
2 激发主体意识 陶冶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爱恋,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②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教师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使他们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叙述了一个凄风苦雨的寒冬腊月,鲁迅先生慷慨救助一位饱经人世沧桑、遭遇悲惨的车夫的感人事迹。微弱的灯光、漆黑的夜幕,“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鲁迅先生严肃的表情,深深的叹息包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有对旧社会的憎恨,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鲁迅先生什么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在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中深沉浓厚的情感,并配以华彦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乐曲凄婉流畅,跌宕回肠,表达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绪,与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极为相似。在学生动情的朗读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入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③在这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升华,内心涌动的是欲罢不能的情感激流,脑海里闪现的是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生动活泼的知识,而且将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3 发挥主体意识 实践审美创作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所有的内容来自生活,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偏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说的、写的不是他们心里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逐渐消退,主体意识就会逐渐泯灭,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消退。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自主创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引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发现的惊喜必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感受,再去进行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在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时,要珍惜学生偶尔露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予以表扬激励,给学生以创造美的喜悦。如在写《假如我会克隆,我要……》这篇作文时,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物质生活中所欠缺的东西来写,有克隆地球,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新家的;有克隆森林,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有克隆人体器官,解除病人的痛苦的。但有一个学生却写要克隆善心,他认为一个美好的社会最关键的是人们拥有美好的心灵,不然,再好的地球同样会再一次受到破坏。所以,要从具备各种美德的人的身上提取基因,克隆出一颗“完美”的善心,对这种有创意的作文,我大加赞赏,并作为范例来开启其他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摆脱人云亦云,勇于实践审美创作,突破定势的束缚,变被动守旧为主动创新,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把张扬个性的创造意识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探讨小珊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一般停留在他是贫穷善良、诚实可信的孩子这一层面。但是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珊迪是个很能干的孩子。理由是他居然能够把火柴推销给一位素不相识的、根本不需要火柴,也没有零钱的高贵先生,如果珊迪生长在我们的时代,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富甲一方的董事长。这不也是学生实践审美创作,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表现吗?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创造空间,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自由创造美的天地,使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美的欢乐,让学生在发挥主体意识中进一步实践语文美的创作。
4 启发想象能力 拓展审美情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④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新课标》也告诉我们教学中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等等。我还听过一个低年级的课例:教师在上完《雨点》这首诗歌后,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象,拓展延伸,进行写话练习。师:这首诗歌是写雨点落在水里怎么样,那么,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呢?它又会是怎么样呢?(学生自由想象,片刻后发言)生:雨点落在我的脸上,亲吻我的脸颊。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睡觉。师:有谁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的情景?能说出来吗?生:我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师:那“睡觉”这个词用得准确吗?用哪个词更好?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师:用“打滚”这个词真好,准确,生动。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滑滑梯。师:真爱动脑筋,很有创新意识。告诉大家,你为什么用“滑滑梯”这个词呢?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像小朋友滑滑梯一样。师:回答得真好。生:雨点落到瓦房上,在房瓦上翻跟头。师:你为什么说雨点在翻跟头呢?生:因为房瓦是一块挨着一块,上高下低,雨点从上面滚到下面,就像我们翻跟头一样。师:说得有道理,你还真有主见。刚才这几位同学各有各的见解,说得真精彩。谁还愿意说?生:雨点落在马路上,在马路上跳芭蕾。生:雨点落在松枝上,在松枝上荡秋千。生:雨点落在麦苗里,点绿了麦苗……这种再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表现形式,从学生那闪闪发光的眼神里,从学生那天真的表情中,看到他们已经学会了鉴赏美,得到审美的愉悦,拓展了审美情趣。
以上这些教例,虽然超越了教参、教案和教材,但这正是学生通过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思维活跃,求知欲增强的结果,也是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充分表现的结果,何等可贵呀!这也是以往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更显得生机盎然。
让语文审美的清泉流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润泽孩子的心田,萌发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异彩吧!
【感受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推荐阅读:
感受国学魅力10-30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06-21
审美艺术教育10-16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10-21
感受科技的魅力小学生作文08-03
感受阅读的魅力演讲稿5分钟11-06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10-08
汉字的艺术魅力11-08
京剧的艺术魅力课文09-17
领导管理艺术人格魅力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