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10-27

《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共10篇)

1.《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一

《宋史·列传第二十七》阅读答案

周莹,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也。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即位,补殿直。领武骑卒巡警泉、福州。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供奉官。天雄军节度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荐之,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真宗嗣位。会蜀平,部送胁从者数十百人至阙下。西川转运使马亮因入奏,请赦其罪遣还。莹以为当尽诛之。令莹、亮廷议,上是亮议,悉原其罪。

五年,高阳关都部署阙,藩侯无足领之者,宰相请辍宣徽使以居其任。时王继英任北院,上以莹练达军事,乃拜永清军节度,兼领其任,为三路排阵使。莹隶人有钱仁度者,颇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相竞,为殿直阎渥所发。以莹故,诏勿问,止徙斌隶他军。契丹入寇,诏步兵赴宁边军为援。莹至,则寇兵已去,即日还屯所。上闻曰:“莹何不持重少留,示以不测。轻于举措,非将帅体也。”

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尝召洺州骑士千五百人赴大名,道与寇直,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其玩寇,将悉诛之。诏赐金帛,谕莹勿治其罪。车驾北巡,为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明年,改知陕州,俄徙永兴军府,又移邠州,兼环庆路都部署。时夏州内属,诏省戍兵还营,以减馈饷之费。仍手诏谕莹,莹遽奏乞留,以张边威。上谓莹庸懦不智,以曹玮代之,徙知澶州。

故事,大礼覃庆,外藩无赐物例。东封岁,莹镇澶渊,车驾所经,故特有袭衣、金带、器帛之赐。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卒,年六十六,赠侍中。初谥忠穆,后改元惠。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B.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C.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D.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参考答案】C(断句的前提是略通大意,然后利用特殊词语、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可用排除法加以选择。如句中的“复遣还镇”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被疾”,意为遭受疾病,即患病,不可以与“求”相连,其后的“求还京师”也是一个动宾结构,据此排除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潜邸”指古代太子继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在本文中则指“未登基即位”。

B.“阙下”即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又借指京城。在古代有时还用其代称“天子”。

C.“手诏”即帝王亲笔写的诏书,它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封建后期手诏也常由人代笔。

D.“车驾”指马驾的车,这里特指帝王所乘的车,用为帝王的代称。

【参考答案】A(“指古代太子即位前所居住的宅第”错,应是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莹初有军功,获得赞许。周莹在巡视泉州等地时,以较少的士兵捕捉了数倍于己的大盗而升官,并且得到孙永祐等人的称赞举荐。

B.周莹处事不当,屡被否定。在处理被押的胁从人员一事上,周莹提出的意见被皇上否定;在处理洺州骑兵一事上,他再次被否定。

C.周莹历任多职,偶得偏爱。周莹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职,并多次调任;周莹的仆人因事被人揭发,却因为周莹的缘故而没有被追究。

D.周莹缺乏谋略,处事不智。周莹去救援宁边军时看到敌人已退兵,当天便率兵返回驻地,皇上认为他处事轻率,不是将帅之材。

【参考答案】C(“周莹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职”错误,由原文“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可知,太宗未登基时周莹就在太宗身边任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参考答案】(周莹)又出使绥州、银州巡视边境事务,返朝奏报符合皇上旨意,被提拔为鞍辔库副使。(关键词使、按、称旨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道与寇直,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其玩寇,将悉诛之。

【参考答案】(他们)在路上与盗贼相遇,奋力作战,有人死伤,周莹还说他们轻视敌寇,将要全部杀掉他们。(关键词直、玩、悉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周莹,是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周景的儿子。太宗未登基时,周莹得以在太宗身边供职。太宗即位后,周莹补任殿直,率领勇武的骑兵巡视泉州、福州。手下士兵仅仅几百人,捕捉大盗一千多人,升任供奉官。天雄军节度使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赞举荐他,他又出使绥州、银州巡视边境事务,返朝奏报符合皇上旨意,被提拔为鞍辔库副使。

真宗继承皇位。恰逢蜀地叛乱被平定,安排押送胁从人员几十上百人到京。西川转运使马亮趁机入朝上奏,请求赦免他们的罪过,将他们遣送回去。周莹认为应当把他们全部杀掉。皇上让周莹、马亮在朝廷上商议,皇上认为马亮的意见合理,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过。

成平五年,高阳关都部署一职空缺,藩侯中没有足以兼任这一职位的人,宰相请求停了宣徽使的`职让他来担任这一职务。当时王继英是宣徽北院使,皇上认为周莹熟练通达军事,就让他担任永清军节度使,兼任高阳关都部署这一职务,为三路排阵使。周莹的仆人有个叫钱仁度的,很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互相争胜,被殿直阎渥揭发。皇上因为周莹的缘故,下诏不加追究,仅调动刘斌隶属其他军队。契丹入侵,皇上诏令步兵赶赴宁边军救援。周莹到达时,入侵军队已经离去,周莹当天返回驻地。皇上听说这件事后说:“周莹为什么不慎重些稍作停留,让他们看到(我军)难以预测。周莹举动轻率,不是将帅之材。”

景德初年,遭遇母亲去世而服丧,后被起用复职,代替王显担任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曾经召集治州骑兵一千五百人前往大名,他们在路上与盗贼相遇,奋力作战,有人死伤,周莹还说他们轻视敌寇,将要全部杀掉他们。皇上下诏赏赐金钱和布匹,告诉周莹不要治他们的罪。皇上到北方巡视,周莹担任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第二年,改任陕州知州,不久调任永兴军府,又调任邠州,兼任环庆路都部署。当时夏州归附,诏令撤掉一部分戍守的士兵使其返回营地,以缩减军队粮饷的费用。皇上于是亲自书写诏书告知周莹,周莹急忙上奏请求留下士兵,来扩大边境的声威。皇上认为周莹平庸懦弱没有智谋,让曹玮接替他,周莹调任澶州知州。

按以往的制度,举行大型庆祝典礼,没有赏赐节度使的惯例。到封禅泰山的那一年,周莹镇守澶渊,澶渊是皇上所经过的地方,因此特有袭衣、金带、器帛的赏赐。大中祥符七年,入京朝见,又遣还军镇。又因为澶渊处在契丹的要道上,凭借其粮食供给充足,周莹又被任命为澶州知州。九年,患病,请求返回京城。后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官侍中。最初的谥号为忠穆,后改为元惠。

2.《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二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联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资贼,北道遂安。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三州。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贪残,督盗贼 督,责罚

B.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 致,引来,招致

C.遂上章自讼 讼,诉讼,打官司

D.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 敌,抵挡,抵抗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滕元发性格豪隽慷慨的一项是(3分)

①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 ②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

③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④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

⑤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⑥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范仲淹和孙沔看到滕元发都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以后定将成为德才兼备的将领,在腾元发的“治边”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B.腾元发奉命担任地震灾区的安抚使,而对大量房屋坍塌,官员大都住在帐幕和草野中,人心浮动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安抚百姓。

C.滕元发在给皇上的`奏章中,以乐羊与即墨遭受毁谤为例,说明自己遭人中伤与排挤,引动皇上的悲伤同情之心,于是让他到湖州任职。

D.滕元发对形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不惜拼着性命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威行西北,被称为著名将帅。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

(2)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

(3)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参考答案

5.C(讼,争论,争辩)

6.C

7.A(文中没有范仲淹认为滕元发“后当为贤将”这层意思)

8.(1)百姓王颖有钱财被邻家妇女藏匿,经过几任府尹都没有获得正确的判决,(为……所,表被动。阅,经历,经过。直,正确的判决,公断。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2)刚好碰上后党李逢叛逆,有人乘机来排挤他,被贬到池州为官。(会,恰逢。刚好碰上。 因,乘机。黜,被贬,被贬黜。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3)(滕元发)辗转地方将近十年,还因先前的过错被降职(住)到筠州。(流落,辗转。以,因为。贬居,被降职(住)到。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滕元发,字达道,是东阳人。为人气魄大,行为特出,性格豪爽,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九岁就能写诗,范仲淹见他以后就赏识他。考中了进士,殿试得了第三(即探花),被授予大理评事、湖州通判的职务。孙沔担任杭州知府,见到他就特别重视他,说:“这是才智出众的人啊,以后应当成为贤能的将领。”孙沔就把处理繁重难办的事、戍守边境的谋略教授给他。

皇帝召他来面试,授予他集贤校理一职,让他共同参与编纂起居注。获晋升主持起草皇帝诏令,执掌谏官官署,……授予御史中丞一职。

京城和地方发生地震,滕元发上书指名陈述导致灾难的缘由,大臣不高兴,就被外放做了秦州知府。宋神宗说:“做秦州知府,不是我的意思啊。”就搁置了这个任命不派遣。以馆伴的身分陪伴契丹使者杨兴公,以诚相待和他交流,杨兴公很感动,将要离开的时候,流着泪向他道别。黄河以北地区地面发生了很大的震动,朝廷命令滕元发担任安抚使。当时城中屋舍大多坍塌,官吏和百姓惧怕被压在里面,都睡在帐篷里、野地里,而滕元发一个人待在房屋里,说:“房屋毁坏了,百姓死掉了,我应当用我的性命和他们一起(经历)。”埋葬死者,喂养饿者,免除田地的租税,修筑堤坝,调查贪婪凶残的人,责罚盗贼,黄河以北地区于是安宁。被授予翰林学士一职,做了开封府知府。百姓王颖有银子被邻居家的妇人藏匿,经历了几任府尹而没有获得胜诉。王颖很气愤,把邻家妇人招引来,拄着木杖到官署申诉。滕元发一问就明白(知晓)了实情,返还了他的银子,王颖扔掉木杖抬头感谢,而邻家妇人不知去向。

先后担任青州知府和应天府、齐州、邓州三州知府。适逢后党李逢造反,有人乘机来排挤他,被贬到池州做官,还没出发,改任安州知府。际遇不好、无所遇合(指在地方做官)将近十年,还因为以前的过失被贬到筠州去处理当地事务。有人认为以后还会有不好的任命(即继续被贬),滕元发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说:“上天知道我正直,皇上知道我忠诚,我忧虑什么呢?”于是就上奏本申辩,其中这样说道:“乐羊攻中山三年不下,攻讦的书函就装满了小竹箱;即墨大夫治理即墨城没有过错,但的话每天都能让齐威王听到。”宋神宗看了之后而伤感,就任命他为湖州知府。

滕元发治理边境令人敬畏,威严传布西北地区,号称名帅。黄河以东十二个将领,其中八个来防备西部边境,分为两半轮流更替休整。滕元发到西北八个月,边境疾速来报,请求八位将领都防备西夏(西北各游牧民族)乘秋高马肥之时南侵。滕元发说:“西夏如果合军侵犯我,即使八个将领一起也无法抵抗;如果他不来侵犯,四位将领足够了。”最终让他们轮流休整。防备西夏秋天南侵的将领害怕了,敲击滕元发官署之门(即到滕元发官署)争论这件事。滕元发指着自己的颈脖子说:“我已经舍弃这了,头可以斩掉,军队不能派发。”……多次上奏争论。(引号后的“争论”经查《宋史》和调遣军队无关)

3.《宋史列传十一》阅读答案 篇三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 是以谓之“文”也

C.吾欲辱之,何以也?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

B.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C.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时,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人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想以此留住他。

D.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及即位 及:

②素无智略 素:

③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 俄: ④即闻张尚书名 闻:

10.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

参考答案:

7.C

8.B

9.①等到; ②一向、向来; ③不久; ④听说

10.(1)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像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得分点:重、固、是、惟、恐、耳)

参考译文

王景是莱州掖人(现在的莱州市),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王景年轻时风流倜傥,善于骑射,不从事生产的正事,和同乡里的恶少年结伙做强盗,英勇果敢有很大的名气。后梁大将王檀镇守渭台,因为王景是隶属他的部下,于是与他一起和后唐庄宗李存勖奋战于黄河边。王檀有功,王景在其左右侍奉。庄宗攻入汴京,王景投降庄宗,迁升为奉圣都虞候。清泰末年,跟从张敬达围攻晋阳,遇到契丹来支援,于是王景率领其部下归顺晋祖。

天福初年,被授予相州刺史。范延光拥据邺城叛乱,所属郡县多被他胁迫而听从他,唯独王景分兵拒守。晋祖表彰他,让他升迁耀州团练使。后晋二年,在戚城大破契丹,又升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担任郑州防御使,后又出京担任晋州巡检使,被授横海军节度使。契丹攻入汴京,用他的乡党取代了王景。王景归途停留在常山时,听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栾城死了,随即抄小道回到自己的防区(横海军,在沧州),攻入城关,契丹人逃跑了。

周祖在还没发迹时(窘迫时)与王景交好,等到即位后升他兼做侍中。王景从行伍起家,平时也没什么智谋,然而面对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子,一定当面审问,没有大的错误,就教育一下然后就放了他们。不被下面的官吏动摇,因此当地民众都认为带来了方便。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以此想留住他)。过不久,又让王景担任护国军节度,一年之后,又升迁镇守凤翔。晋世祖即位,升为中书令。先前,秦、凤两州被蜀军攻陷,州旁的少数民族的人到朝庭请求朝庭派兵收复失地,晋世宗命令王景和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讨罚,相继攻陷砦栅,于是命令王景担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斩敌首数万级。

宋初,担任太子太保,被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宋太祖设宴赏赐,又让他担任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

4.《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四

A.寓常之宜兴 寓:居住

B.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 须:等待

C.造端自必大 造端:开始

D.侂胄使人迹其所在 迹:踪迹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吕祖泰耿直正义的一组是(3分)

①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 ②论世事无所忌讳 ③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

④乃诣登闻鼓院上书 ⑤吕祖泰挟私上书 ⑥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祖泰性情疏旷豁达,崇尚意气,学问广博,擅饮酒,论述当世的事情无所顾忌,以至

于有人听到后捂着耳朵跑开。

B.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并被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就到登闻鼓院上书,请求诛杀权臣韩侂胄来防止祸乱的发生,朝廷内外都非常震惊。

C.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严词拒绝府尹宽恕罪行的劝诱,痛斥依附韩氏得到高官厚禄的人,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D.吕祖泰被贬斥后,韩侂胄并没有善罢甘休,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等

到韩侂胄被杀,他的冤屈才得以洗雪。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3分)

(2)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3分)

(3)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5.《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五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也。父略,平远将军。炽性严明,有谋略,美须髯,身长八尺二寸。少从范阳祁忻受《毛诗》《左氏春秋》,略通大义。善骑射,膂力过人。魏正光末,炽乃随略避乱定州,因投于葛荣。荣欲官略,略不受。荣疑其人有异志,遂留略于冀州,将炽及炽兄善随军。

魏永安元年,朱荣破葛荣,炽乃将家随荣于并州。时葛荣别帅韩娄数万人据蓟城,不下,以炽为都督,从骠骑将军侯深讨之。炽手斩娄,以功拜扬烈将军。

魏孝武即位,茹茹等诸番并遣使朝贡,帝临轩宴之。有鸱飞鸣于殿前,帝素知炽善射,因欲示远人,乃给炽御箭两只,命射之。鸱乃应弦而落,诸番人咸叹异焉。时帝与齐神武构隙,以炽有威重,堪处爪牙之任,拜阁内大都督。

魏废帝元年,炽除原州刺史。抑挫豪右,申理幽滞。在州十载,甚有政绩。州城之北,有泉水焉,尝〖ZZ1〗与僚吏宴于泉侧,因酌水自饮曰:“吾在此州,唯当饮水而已。”及去职之后,人吏感其遗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怀之。

世宗以炽前朝忠勋,望实兼重,欲独为造第。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辄发徒役。世宗不许。寻而帝崩,事方得寝。

天和五年,出为宜州刺史。先是,太祖田于渭北,令炽与晋公护分射走兔,炽一日获十七头,护获十一头。护耻其不及,因以为嫌。至是,又以高祖年长,因劝护归政之议,护恶之,故左迁焉。

炽既朝之元老,名位素隆,至于军国大谋,常与参议。尝有疾,高祖至其第而问之,因赐金石之药。帝于大德殿将谋伐齐,炽时年已衰老,乃扼腕曰:“臣虽朽迈,请执干橹,首启戎行。得一睹诛剪鲸鲵,廓清寰宇,省方观俗,登岳告成,然后归魂泉壤,无复余恨。”齐平之后,帝乃召炽历观相州宫殿。

及宣帝营建东京,以炽为京洛营作大监。宫苑制度,皆取决焉。隋文帝辅政,停洛阳宫作,炽请入朝。属尉迟迥举兵,炽乃移入金墉城,简练关中军士得数百人,与洛阳刺史元亨同心固守。属隋文帝初为相国,百官皆劝进。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笺。

隋文帝践极,拜太傅。开皇四年八月薨。

(选自《周书》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投于葛荣 投:投靠

B.事方得寝 寝:停下

C.无复余恨 恨:怨恨

D.简练关中军士得数百人 简:挑选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荣疑其人有异志 其皆出于此乎

B.因欲示远人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尝与僚吏宴于泉侧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又以高祖年长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窦炽备受皇帝敬重的一组是

①以炽为都督,从骠骑将军侯深讨之

②至于军国大谋,常与参议

③高祖至其第而问之,因赐金石之药

④齐平之后,帝乃召炽历观相州宫殿

⑤世宗以炽前朝忠勋,望实兼重,欲独为造第

⑥属隋文帝初为相国,百官皆劝进

A. ①②④ B.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炽仪表不凡,须髯英美,身高八尺二寸,性情严肃明达,有计谋韬略,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超过常人,从小跟范阳的`祁忻学习。

B.魏孝武帝在朝堂设宴招待茹茹等番国使者时,让窦炽用御箭将在殿前飞鸣的猫头鹰射下来,赢得了各蕃邦客人的赞叹。

C.西魏废帝时窦炽任原州刺史,打击豪强地主,清理沉滞积压的案件,任刺史十年,政绩突出,十分清廉,赢得百姓爱戴。

D.窦炽任宜州刺史时与宇文护跟随宇文泰打猎,宇文泰命二人射杀野兔,宇文护不及窦炽,因而恼恨他,降低了他的职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去职之后,人吏感其遗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怀之。(5分)

(2)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辄发徒役。(5分)

参考答案

9.C(恨,遗憾。)

10. D(A.代词,这;表示揣测语气,大概。B.连词,因而;介词,凭借。C.介词,同,和;动词,结交,亲附。D.因为)

11. C(①“以炽为都督”的是朱荣,并非皇帝。⑥隋文帝刚任宰相时,朝中百官都劝窦炽称帝,他认为自己世代受朝廷恩惠,便不肯接受。)

12. D(“窦炽与宇文护跟随宇文泰打猎”一事,发生在任宜州刺史前。降低窦炽的职务,是因为武帝宇文邕年龄已经长大,窦炽劝宇文护将朝政归还武帝掌管,宇文护很是恼恨他。) 四、(24分)

13. (1)等到他离职以后,官吏百姓感念他遗留的恩惠,每到这处泉水旁,没有人不想念他。 (2)(窦炽)以天下还未平定,战争还未止息,不应该轻易征发工役为理由拒绝。

参考译文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窦炽的父亲窦略被封为平远将军。窦炽性情严肃明达,有计谋韬略。须髯英美,身高八尺二寸,仪表不凡。从小师从范阳的祁忻,学习《毛诗》和《左氏春秋》,粗通其中的大义。他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超过常人。北魏正光末年,他随父亲逃难到定州,投奔了葛荣。葛荣想让窦略做官,窦略不接受。葛荣怀疑他有二心,便将他留在冀州,让窦炽和窦善兄弟二人跟随军队。

魏永安元年,朱荣打败葛荣,窦炽才带领全家随朱荣迁至并州。这时葛荣的别帅韩娄等占据蓟城,朱荣的军队久攻不下,便任窦炽为都督,跟从骠骑将军侯深前往讨伐,窦炽亲手将韩娄斩杀。因立功被封为扬烈将军。

魏孝武帝即位后,茹茹等番国都派使者朝拜,并奉献贡物,孝武帝亲临朝堂设宴招待他们。这时,一只猫头鹰鸣叫着在殿前飞来飞去。武帝知道窦炽善于射箭,因而想向远方的客人夸示,便给了窦炽两只御箭,命他将猫头鹰射下,猫头鹰随着弦声响过便落了下来,各番邦的客人都惊异得连连赞叹。这时,孝武帝与齐朝神武帝之间产生分岐,孝武帝因窦炽威名颇重,可以充任自己的心腹爪牙,便封他为阁内大都督。

西魏废帝元年(552),他任原州刺史。在任上他打击豪强地主,清理沉滞积压的案件。任刺史十年,政绩突出。原州城北有一处泉水,曾与僚属官吏在泉水旁边宴饮,因而斟了一杯泉水一饮而尽,说:“我在这个州,只应当饮泉水,其他一无所求。”等到他离职以后,官吏百姓感念他遗留的恩惠,每到这处泉水旁,没有人不想念他。

世宗(周明帝)顾念他是前朝旧臣,功勋和名望都很重,想单独为他建造府第。他以天下还未平定,战争还未止息,不应该轻易征发工役为理由拒绝。周明帝不允许。不久明帝去世,事情才停下来。

天和五年(570),他出任宜州刺史。先前宇文泰在渭北打猎,命窦炽与宇文护分别射杀奔走的野兔,窦炽射得十七只,宇文护仅十一只。宇文护为此感到羞耻,因而嫌弃他。这时,窦炽又因为武帝宇文邕年龄已经长大,因而劝宇文护将朝政归还武帝掌管,宇文护很是恼恨他,所以降低了他的职务。

他为朝中元老,名高望隆,军中大事,武帝常与他商议。他曾经患病,周武帝亲自到家中去探视,并赐给他贵重的药品。武帝在大德殿商议讨伐北齐,窦炽年纪已经高迈,仍扼腕慷慨陈词:“我虽然已年迈老朽,请求披坚执锐,愿首先与敌人交战,再看一看那些凶恶的人怎样被杀戮。廓清环宇,到天下四方观风问俗。登上山岳祭拜天地,宣告大功告成,然后闭目屏气,魂归黄泉,不再有什么遗憾。”北齐被平定之后,武帝与窦炽一起游遍相州的齐国宫殿。

等到周宣帝营建东京洛阳,命窦炽任京洛营作大监,宫殿苑林的布局规划,都由他来决定。杨坚任宰相辅助北周朝政,停止了洛阳宫殿的兴建,窦炽请求回朝。尉迟迥举兵反叛,他便移入金墉城,挑选训练关中军士几百人,与洛州刺史元亨同心协力,共同把守。隋文帝刚任宰相时,朝中百官都劝窦炽称帝,他认为自己世代受朝廷恩惠,便不肯接受。

6.《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六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业,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①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寇楚州,刺史桓和陷没,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进号仁威将军。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请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曰武。

《梁史列传第二十六》

注①衔枚: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枚形似箸,可系于颈上。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效:效力

B.沮我军势 沮:阻拦

C.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寇楚州 寇:侵犯

D.景弃辎重走 走:逃跑

5.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陈庆之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②今日犯者,便依明诏

③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 ④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

⑤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 ⑥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庆之年少时就跟随高祖,高祖喜欢下棋,而且通宵达旦地下,在其他的侍从睡了的情形下,只有陈庆之一招呼就来,高祖对他格外赏识。

B.曹仲宗等因种种原因想撤军,但遭到陈庆之的反对,他拿着节仗在军门前鼓励军队,敌军已无战斗之心,都思谋退却,这正是我们成就功名的时候。

C. 陈庆之善于用兵。北魏的援军部队构建城垒分兵牵制,陈庆之率军衔枚夜袭,攻破其中四座城垒,迫使涡城守将王纬请求归降。

D.战胜侯景军队的那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救灾,使得大部分灾民得到救济。豫州的百姓请求为他树碑颂德,也被皇帝批准了。

7.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

②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

参考答案:

4.B.挫伤

5.D.①是指他招集将士。 ②指其有谋略。⑤指侯景败逃,庆之缴获战利品。

6.B.“敌军已无战斗之心”有误,原文是指自己一方无战斗之心。

7.

(1)(北魏的军队)距离我们既然很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攻击他们),趁他们尚未聚集,我们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打败(他们)的道理。(去:距离。见疑:怀疑。及:趁。挫:挫伤。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从春到冬,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疲惫,士气衰微,魏国援兵又想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师:军队。老:疲惫。气:士气衰微。筑垒于军后: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郡国山人。年少的时候就跟随高祖,高祖喜欢下棋,常常通宵达旦不停止,其它的侍从因疲倦睡了,只有陈庆之没睡,一听到招呼就来,于是很受亲近赏识。庆之跟随高祖东下平定建业,不久被任命为主书,他散尽钱财,招集将士,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

梁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攻伐涡阳。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骑兵十五万来援战,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想前往迎战,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跟它作战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如果失利的话,则会挫伤整个军队的士气,兵法上所说的以逸待劳,不如不要出击。陈庆之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距离我们既然很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攻击他们),趁他们尚未聚集,我们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打败(他们)的道理。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必定不敢在夜间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请求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 于是陈庆之与他手下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北魏援军人人震恐。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众将一起连营进发,占据涡阳城,与北魏的援军相持不下。从春到冬,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疲惫,士气衰微,魏国援兵又想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曹仲宗等担心腹背受敌,就商量想撤军。陈庆之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这种节杖在外可代表皇帝本人,类似于后来的尚方宝剑),在军门前大声说:“我们一起来到这里,经历了一年,浪费粮食和武器,数量非常多。众军无战斗之心,都商量着要退缩,难道这是想要成就功名?(这样做)只不过是聚集在一起做劫掠滋扰的事罢了。我曾听说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才能获得生存,大家同心协力,这样之后跟敌人作战!如果你们确实想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今日如果违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认为他的计策充满豪气,于是就听从了他。 北魏的援军部队分兵牵制,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枚(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攻陷其中的四座营垒,涡阳城的守将王纬请求归降。梁高祖赞赏他,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族的门下,觖望风云,以至到达这种地步,在这次战役中,深思熟虑,有雄奇的才略,擅长攻克,获圆满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勋业),开朱门迎接宾客,使自己的勇名传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色吗?

7.《晋书列传第二十二》阅读答案 篇七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动劳备至。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本国中正。以母忧去职。服阕,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而廷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及潭为庐江,延已为准陵太守。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以父墓毁去官。寻除尚书郎。

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圭等屯据渚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逼。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谭不悟荣旨,露檄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扬州剌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及甘卓讨馥,百姓奔散。甘卓尝为东海王越所捕,下令敢有匿者诛之,卓投潭而免。及此役也,卓遣人求之曰:“华侯安在?吾甘扬威使也。”谭答不知,遗绢二匹以遣之。使反,告卓。卓曰:“此华侯也。”‘复求之,谭已亡矣。后为纪瞻所荐,而为顾荣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

建兴初,元帝为命镇东军谘祭酒。谭博学多通,在府无事,乃著书三十卷,名曰《辨道》,上笺进之,帝亲自览焉。转丞相军谘祭酒,领郡大中正。谭荐干宝、范珧于朝,乃上笺求退曰:“谭闻霸主远听,以求才为务;僚属量身,以审己为分。谭自登清显,出入二载,执笔无赞事之功,拾遗无补阙之绩;过在纳言,暗于举善,狂冠未宾,复乏谋策。年向七十,志力日衰,素餐无劳,实宜辞退。”不听。久之,加散骑常侍,屡以疾辞。及王敦作逆,谭疾甚,不能入省,坐免,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母忧去职 忧:担忧。B. 出为郏令 出:(官员)外调。

C.使反,告卓 反:返回。D.狂寇未宾 宾:归顺。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谭异而存之,遂见升擢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

C.在府无事,乃著书三十卷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僚属量身,以审己为分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谭一岁时就死了父亲,由母亲养大成人,他少时勤奋好学,已表现出论辩的才华。

B.华谭为官司能荐贤举能,并获得了“知人”的好名声,他先后举荐过张延、干宝等人。

C.华谭为官体恤百姓,卓有政绩,两次升任庐江内史;又为政谨严,常因此得罪上司。

D.华谭学识渊博,曾因著《辩道》而得到元帝常识,他又因职务清闲,多次提出辞职。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滨友之礼。(3分)

(2)谭不悟荣旨,露檄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4分)

(3)志力日衰,素餐无劳,实宜辞退。(3分)

试题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8.A(这里指母亲的丧事)

9.A(均为连词,表承接。B分别为:介词,依照,根据;副词,于是。C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分别为:介词,用,把;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而”)

10.D(“因职务清闲”错)

11.(10分)

(1)(3分)扬州刺史周浚推荐他做从事史,喜爱他的才能和器局,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引”、“才器”、“待以宾友之礼”句式,各1分)

(2)(4分)华谭不明白顾荣的心意,到处公开声讨他,极力指责他的不是,因此被顾荣怨恨。(“悟”、“露檄”、“非”、“为荣所怨”被动句式,各1分)

8.《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八

绍定三年,范讨李全,檄颖入幕,颖常微服行诸营,察众志向,归必三鼓。后全败,遣颖献俘于朝,以赏补官。五年,登进士第,即授京秩。历官知平江府兼浙西提点刑狱,移湖南兼提举常平。性不喜邪佞,尤恶言神异,所至毁淫祠数千区,以正风俗。衡州有灵祠,吏民夙所畏事,颍撤之,作来谂堂奉母居之,尝语道州教授杨允恭曰:“吾夜必瞑坐此室,察影响,咸无有。”允恭对曰:“以为无则无矣,从而察之。则是又疑其有也。”颖甚善其言。

以枢密都承旨为广东经略安抚使。潮州僧寺有大蛇能惊动人,前后仕于潮者皆信奉之。前 守去,州人心疑焉,以为未尝诣也;已而旱,咸咎守不敬蛇神故致此,后守不得已诣焉,已而蛇蜿蜒而出,守大惊得疾,旋卒。颖至广州,闻其事,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载以阑槛,颖令之曰:“尔有神灵当三日见变怪,过三日则汝无神矣。”既及期,蠢然犹众蛇耳,遂杀之,毁其寺,并罪僧。

颖为人正直刚果,博学强记,吐辞成文,书判下笔千言,援据经史,切当事情,仓卒之际,对偶皆精,读者惊叹。临政善断,不畏强御。在浙西,荣王府十二人行劫,颖悉斩之。一日轮对,理宗曰:“闻卿好杀。”意在浙狱,颖曰:“臣不敢屈太祖之法以负陛下,非嗜杀也。”帝为之默然。(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即授京秩。秩:俸禄。

B.咸咎守不敬蛇神故致此臣 咎:责怪。

C.援据经史,切当事情 切:符合。

D.不敢屈太祖之法以负陛下 屈:曲解。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胡颖“不喜邪佞”的一组是(3分)()

①成童即能倍诵诸经 ②所至毁淫祠数千区

③吾夜必瞑坐此室,察影响,咸无有 ④尔有神灵当三日见变怪,过三日则汝无神矣

⑤遂杀之,毁其寺,并罪僧 ⑥荣王府十二人行劫,颖悉斩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颖自幼风神秀异,机警不常,他想跟从哥哥学习弓箭骑马,但母亲勉励他要承继世代读书的家风。

B.胡颖拆除衡州一座灵祠,修建了来谂堂奉养母亲,他怀疑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在晚上独坐在屋子里观察。

C.潮州的百姓和先后在潮州任职的官员都信奉并礼敬寺庙里的一条大蛇,胡颖用事实向大家证明这不过是条普通的蛇而已。

D.胡颖博闻强识,出口成章;他为官正直,刚毅果断,面对皇帝意有所指的问询,他也能坦然直言相告,令皇帝无言以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氏诸舅以其类己,每加赏鉴。(3分)

译文:

(2)颖常微服行诸营,察众志向,归必三鼓。(4分)

译文:

(3)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载以阑槛。(3分)

译文:

试题答案:

三、12分。8.D。屈:使……弯曲,引申为枉曲。

9.C。①表现的是胡颖聪明好学,⑥表现的是胡颖“临政善断,不畏强御”。

10.B。胡颖“必瞑坐此室,察影响”是为了证明并无神异之事。

四、23分。11.(1)赵家的几位舅舅认为他很像自己,常常对他加以称赏和品评。

(看懂意思+字字落实+文脉贯通。类,像。每,常常。)

(2)胡颖经常穿着一般人的衣服在各军营间行走,观察了解士兵的想法和动向,三鼓时分才回来。

(看懂意思+字字落实+文脉贯通。微服,穿着一般人的服装。诸,兼词,“之于”。)

(3)下公文至潮州命令寺僧把大蛇抬起来,用栅槛把它关在里面。

9.《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九

原文

尹焞字彦明,一字德充,世为洛人。少师事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曰:“噫,尚可以干禄乎哉!”不对而出,告颐曰:“焞不复应进士举矣。”颐曰:“子有母在。”焞归告其母,母曰:“吾知汝以善养,不知汝以禄养。”于是终身不就举。颐既没,焞聚徒洛中,非吊丧问疾不出户,士大夫宗仰之。

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次年,金人陷洛,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绍兴四年,止于涪,辟三畏斋以居,邦人不识其面。侍读范冲举焞自代,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以疾辞。范冲奏给五百金为行资,遣漕臣奉诏至涪亲遣。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颐而后行。

朱震引疾告去,时赵鼎去位,张浚独相,于是召安国,俾以内祠兼侍读,而上章荐焞,谓其所学所养有大过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国门。复以疾辞,上曰:“焞可谓恬退矣。”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资善堂翊善朱震疾亟,荐焞自代。上指奏牍曰:“震亦荐焞代资善之职,但焞微聩,恐教儿费力尔。”未几,称疾在告,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时金人遣张通古、萧哲来议和,焞上疏又移书秦桧言:“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内则进君子而远小人,外则赏当功而罚当罪,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道德成于安强,勿以小智孑义而图大功,不胜幸甚。”疏及书皆不报,于是焞固辞新命。

秦桧当国,得求去之疏,遂不复留。十二年,卒。

当是时,学于程颐之门者固多君子,然求质直弘毅、实体力行若焞者盖鲜。颐尝以“鲁”许之,且曰:“我死,而不失其正者尹氏子也。”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七》)

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终身不就举就:参加B、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舁:抬着

C、趣起之趣:兴味D、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弟:通“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辟三畏斋以居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内则进君子而远小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学于程颐之门者固多君子而君幸于赵王

D、颐尝以“鲁”许之臣之壮也,犹不如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颐既没,焞聚徒洛中,非吊丧问疾不出户,士大夫宗仰之。(4分)

⑵震亦荐焞代资善之职,但焞微聩,恐教儿费力尔。(4分)

11、程颐因何对尹焞寄托了极高的.希望?请引用原文并概括。(5分)

参考答案

8、【答案】C【解析】趣:急促

9、【答案】A【解析】A、连词,表目的关系;B、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介词,向/介词,被;D、代词,指尹焞/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参考答案】(1)程颐死后,尹焞在洛阳聚徒讲学,没有悼念丧者或慰问病者的事就不出门,士大夫们都推崇仰慕他。(关键词:既、吊、户、宗)

(2)朱震也推荐尹焞代替自己资善堂的职务,只是尹焞稍微有点耳聋,恐怕教育诸儿感到吃力。(关键词:亦、但、聩、恐)

11、【参考答案】“学于程颐之门者固多君子,然求质直弘毅、实体力行若焞者盖鲜”,无论学问修养还是实践上均胜人一筹。

12、【参考答案】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参考译文】

尹焞字彦明,一字德充,世代都是洛阳人。年少时师事程颐,曾参加进士考试,打开试题,上有诛杀元祐党人的议题,尹焞:“哎,这样还可以凭借这求得侍禄吗!”没答题就走了出来,告诉程颐说:“我不再参加进士考试了。”程颐说:“你有母亲在。”尹焞回去禀告他的母亲,母亲说:“我指望你安分守己来赡养我,但不指望你当官用俸禄来孝顺我。”从此他终身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程颐死后,尹焞在洛阳聚徒讲学,没有悼念丧者或慰问病者的事就不出门,士大夫们都推崇仰慕他。

靖康初年,种师道推荐说尹焞德行高尚可以安置在皇帝身边以备劝勉讲论,皇帝将他召到京城,但不想留下他,赐号为和靖处士。第二年,金兵攻陷洛阳,尹焞全家被害,尹焞死而复生,弟子们将他抬着放到山谷中才免于一死。绍兴四年,停留在涪州,开辟了三畏斋来居住,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他。侍读范冲举荐尹焞代替自己,授为左宣教郎,充任崇政殿说书,尹焞称病辞谢。范冲奏请赠给尹焞五百金作为路费,派遣漕臣奉召到涪州亲自请行。六年,他才开始上路,写文章祭拜程颐之后才走。

朱震称病求去,这时赵鼎已经离任,张浚独自做宰相,于是召来胡安国,让他担任内祠之职兼任侍读,又上章举荐尹焞,称说他的学问修养有远超时人的地方,请求下令江洲的守臣迅速将他送到京城。尹焞又一次称病辞谢,皇帝说:“尹焞可说是安于退让啊。”下诏让他做秘书郎兼说书,急速起用他,尹焞才入朝进见就职。资善堂翊善朱震病情加重,推举尹焞代替自己资善堂的职务,皇帝指着奏书说:“朱震也推荐尹焞代替自己资善堂的职务,只是尹焞稍微有点耳聋,恐怕教育诸儿感到吃力。”不久,尹焞称病告假,授予礼部侍郎兼侍讲,这是金派遣张通古、萧哲前来议和,尹焞上疏又给秦桧写信说:“现在的上策,是自己图治。自己图治的要领,在内要进用君子并且罢黜小人,对外要赏赐应当奖赏的人并且惩罚应当治罪的人,使皇帝的孝悌之心通达于神明,贤明的道德造就国家安定强盛,不要用琐屑细小的智慧和道义来图谋大的功业,那么将不胜幸运。”他的上疏和信都未获回报,于是尹焞坚决辞却了新的任命。

秦桧执掌国政,得到了尹焞求去的上疏,于是不再挽留。十二年,尹焞去世。

10.《宋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十

A.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B.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C.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D.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后来州县增多之后逐渐成为实质性的一级行政区,在州之上。

B.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在古代即为农历每月的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一般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存中身材魁梧,年轻时就很机敏,力气超人。学习《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擅长骑马射箭。

B.杨存中作战勇敢,平定李显叛乱时,率领数骑击杀数百敌人,白己也受了重伤,皇帝认为他是壮士。

C.杨存中曾打败仗,率领五百骑兵夜袭柳子镇,结果在归途遭遇金兵重兵伏击,损兵折将,从寿春渡河而归。

D.杨存中忠于朝廷,临死前,曾把自己在楚州的三万九干亩私田献给国家,响应朝廷屯田政策的需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

(2)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

参考答案

10.B

11.B “朔”指初一,“望”指十五。

12.B.不是他自己受了重伤,身上的血是敌人的血,皇帝认为是他受了伤。

13.(1)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

(奇、愿、以、见属各1分,整句1分)

(2)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使他们屈服的办法。(以、翼、有以、屈各1分,整句1分)

参考译文: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年间高宗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扬存中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少时机敏,力气超人,慨然对人说:“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怎能俯苜贴耳成为腐儒呢!”于是学习孙武、吴起兵法,善于骑射。靖康元年(1126),金军再次围攻汴京,各道军队勤王,皇上向张俊询问将领,张俊以杨存中答对。一股势力强大的盗贼李昱占据任城,官军久攻不下,杨存中率领数名骑兵冲入贼阵,击杀数百人。高宗登高望见,杨存中甲胄全部变成红色,以为他受了重伤。召他前来观看,原来部是贼血污染,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元年(1131),随从张俊讨伐李成。众将计议,大多主张分道前进,杨存中说:“敌势如此,分兵力量就会削弱,加上诸将职位相同,没有招讨使督促,必然不能互相协同。”张俊采纳了他的意见。整军到豫章,杨存中率兵数千人,敌人骁将率众十万前来支援,夹河而列阵,杨存中对张俊说:“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张俊听从了他的意见。扬存中夜里衔枚出西山,急驰而下攻击敌人,张俊以步兵夹攻,俘敌八千人。

绍兴二年(1132)春,杨存中进任神武中军统制,张俊奏请将杨存中留在军中,高宗说:“宿卫部队缺乏将帅,我所挑选的,不能改变。”杨存中也坚决推辞,并且说:“神武诸将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一旦地位与他们相抗衡,实在难以自安。”高宗不答应,派宦官宣押,杨存中才就职视事。

绍兴十年(1140),金朝背叛盟约攻取河南。金人派人送假情报说敌骑数百屯于柳子镇。杨存中打算前往攻击,有人认为不可。亲自率五百骑夜袭柳予镇,黎明时,没有见到敌入而回。金军以精兵埋伏在杨存中归路上,杨存中知道这一情况,于是横冲溃散。朝廷震恐,于是下令暂且退保泗州。不久杨存中从寿春渡过淮河回到泗州,人心才安定下来。冬天,率兵返回行在。

绍兴十一年(1141).兀术耻于顺吕之败,又谋南侵。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办法对付它。”让万人手持长斧,如城墙而进,金军大败,退屯紫金山。

上一篇:品鉴活动策划案下一篇:临床实习记录手册

相关推荐